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甲型流感預防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組 長:**
副組長:** **
成 員:各班班主任
辦公室主任: **
成 員: 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職責
1、在全校范圍通過廣播站、宣傳欄、黑板報、主題班會等形式,廣泛宣傳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知識,提高廣大師生的認知預防能力;
2、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制定完善應急預案;
3、全面排查掌握全校師生身體健康狀況,加強值班,完善并啟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流程,落實疫情日報制度;
4、全面協調各級各部門,積極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教室、辦公室、功能室等人員集中活動區域的督查、消毒、管理和監測;
5、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辦公室認真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疫情情況,并向全校通報。
三、預防措施
1、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密擠場所;
2、廣大師生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
3、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4、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食用處理得當的熟豬肉和豬肉制品;(烹制豬肉食品必須達到71℃以上)
5、一旦發現染病,立即就診,并盡量避免接觸他人,控制傳染范圍。
四、疫情上報程序
1、各班信息員發現疑似疫情后,立即上報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工作小組,并做好記錄;
2、學校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工作小組接到信息后立即核實同時上報學校預防工作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預案;
五、要求
1、全校要統一思想,統一協調,積極配合,提高對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工作的認識,加強對全體師生的宣傳教育;
2、健全各級組織建設,制定完善各級應急預案,認真履行職責;
3、對甲型H1N1流感預防控制工作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及時有效地采取各項防控措施;
篇2
人可能通過接觸受感染的生豬或接觸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環境,或通過與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發生接觸。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癥狀與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嚨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和嘔吐,重者會繼發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3、是否有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目前雖尚無疫苗預防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4、食用豬肉是否會感染甲型h1n1流感?
目前尚無證據表明甲型h1n1流感能通過食物傳播。因此,食用處理得當的熟豬肉和豬肉制品是安全的。將豬肉烹制內部溫度達到71℃,可殺死細菌和病毒。
5、公眾可采取何種措施?
(1)、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
(3)、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
(4)、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
(5)、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請留在家中,并減少與其他人接觸,避免感染他人。
(7)、盡量避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為病菌可以通過這些途徑進行傳播。
正確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衛生是預防傳染病的首要條件。用洗手液徹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均可保持手部衛生。
什
么時候應洗手?
1. 在接觸眼、鼻及口前
2. 進食及處理食物前
3. 如廁后
4. 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時,如打噴嚏及咳嗽后5. 觸摸過公共對象,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及門柄后
6. 為幼童或病人更換尿片后,及處理被染污的物件后
7. 探訪醫院及飼養場的前后
8. 接觸動物或家禽后
一般情況下,當雙手有明顯污垢或*可能被體液沾污例如如廁后或更換尿片后,打噴嚏及咳嗽后,應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
正確洗手步驟: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
1. 開水龍頭沖洗雙手。
2. 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3. 最少用二十秒時間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時切勿沖水。
4. 洗擦后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干凈。
5. 用干凈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干雙手,或用干手機將雙手吹干。
6. 雙手洗干凈后,不要再直接觸摸水龍頭,可先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才把水龍頭關上;或潑水將水龍頭沖洗干凈。
注意:
1、切勿與別人共享毛巾或紙巾。
2、擦過手的紙巾用后應妥善棄置。
篇3
3.補充微量元素,保障免疫力。鈣、銅、鐵、鋅等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也與免疫功能密不可分。準媽媽如果缺乏這些元素,不僅會抑制免疫機能的正常運轉,機體感染流感的概率也會隨之升高。
4.運動+睡眠,提升免疫力。對免疫系統來說,運動勝過所有的藥物手段。育嬰專家提醒,準媽媽不適合做劇烈活動,但可以選擇散步、做孕婦操、游泳等較輕微的運動,每天堅持一小會兒,不僅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免疫力增強,還有利于順利分娩。除了做些簡單的運動之外,準媽媽還要保證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睡眠不足,會使抵御流感病毒的能力降低,患病的概率必然會增加。
5.良好的衛生習慣。與普通季節性流感一樣,甲型H1N1流感病毒也是通過病人的咳嗽以及噴嚏來進行傳播的,所以最基本的預防方法就是回到家中應該用普通肥皂清洗雙手(觸摸口鼻或接觸有可能污染的表面時尤其應注意)。
篇4
最近,學校每天進行晨檢,對發熱的同學一律要求回家治療,返校時還需要醫院的診斷證明,很多同學的爸爸媽媽很不理解,覺得有必要嗎?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最新的疫情:衛生部通報,8月26日15時至8月28日15時,我國內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187例,其中38例為境外輸入性病例,149例為境內感染病例。截止目前,我國內地累計報告3398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已治愈3078例,沒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就在上周,我們臨近區縣的學校也已經出現了甲型h1n1流感病人,甲型h1n1流感正離我們越來越近。再加上,秋冬季節本來就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所以,積極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1、何謂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種新的流感病毒,是美國于2009年4月在人中首次檢出的。此病毒可通過人與人傳播,同季節性流感病毒的傳染方式非常相似。
2、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哪些癥狀?
與一般流感癥狀十分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嗓子痛、全身疼痛、頭痛、寒戰和疲勞。一些人還可表現為腹瀉和嘔吐。同樣,甲型h1n1流感病人也可以像季節性流感患者一樣出現重癥病例或死亡,發病的72小時內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3、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性如何?
流感病毒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過個幾年就喬裝打扮卷土重來,所以,我們人類普遍沒有自然的免疫力,人群普遍易受到感染。甲型h1n1流感傳染性和傳播方式從出現癥狀前1天到發病后7天都具有傳染性。有些人感染病毒后可不出現癥狀,但在帶毒狀態下可將病毒傳給他人。
4、甲型h1n1流感是如何傳播的?
流感病毒主要是通過甲型h1n1流感病人或隱性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傳播給他人。人們也可能通過接觸流感病毒污染的物體,然后觸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
5、有甲型h1n1流感疫苗嗎?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必恐慌。針對性的疫苗目前已經研制出來了,將對在校生進行集中的接種,構建起一道免疫屏障。
6、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勤洗手、勤通風、不扎堆。
(1)勤洗手。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老一套,但醫學專家們還是不厭其煩地一再強調:洗手,洗手,再洗手。這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sars曾經讓我們學會了洗手,但我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很多人很快又把這個好習慣給丟掉了。趁甲型流感還沒有到來,大家再把這個習慣撿起來吧!正確方法是:觸摸了物體或與他人握手后,要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最好用流動水沖洗。
(2)勤通風
(3)不扎堆。
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擁擠的場所。
(4)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盡量避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為病菌可以通過這些途徑進行傳播。
(5)如果自己出現流感樣癥狀,應配戴口罩,立即到正規醫院就醫,并由專業醫生決定是否暫停工作或離校休息診治。如你的家人或朋友出現流感樣癥狀,應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陪護時應配戴口罩,接觸后應洗手。
篇5
2 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預防
2.1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或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妊娠期孕婦、伴有慢性疾病、老人和兒童患有甲型H1N1流感癥狀者極易發展為重癥病例。
2.2 預 防
控制傳染源:開展人間和豬類流感疫情監測。一旦發現豬類或其他動物感染豬流感病毒,應按照《動物檢疫法》有關規定,對疫源地進行徹底消毒,對患者及疑似患者進行隔離,積極治療,并及時將疫情上報上級防疫機構。
切斷傳播途經:對發現有病豬的養殖場、曾銷售病豬肉的攤檔、患者所在單位、家庭等進行消毒,對病死豬等廢棄物應立即就地銷毀或深埋;收治患者的門診和病房按禽流感、SARS標準做好隔離消毒;標本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進行運送和處理。
保護健康人群: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充足睡眠、勤于鍛煉、減少壓力、足夠營養;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患者;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現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立即就醫(就醫時應戴口罩),并向當地公共衛生機構和檢驗檢疫部門說明[1]。
加強院感控制措施:對于疑似患者或確診患者進行隔離并佩戴外科口罩;醫務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加強手衛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發熱門診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點部門的醫務人員應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時佩戴護目鏡或防護口罩;對發熱門診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點部門應當加強室內通風[2]。
3防控工作進展
強化監測工作。密切關注流感樣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變化趨勢以及病毒耐藥性和變異等情況,繼續跟蹤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發展,及時組織專家開展疫情形勢分析研判[3]。
篇6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營養,堅持鍛煉,減少壓力。
3、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盡量避免直接用手接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并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4、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
篇7
(一)“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及時增減衣物,以適寒溫。外出回來勤洗手,疫情流行時盡量不到復雜地方。
(二)“食飲有節”,飲食要適時、適量、適溫,少進刺激煎炸燥熱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規律,多動、早睡??茖W安排工作學習,避免過度娛樂熬夜,網迷更要節制。
(四)“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保持心態平衡,“恐則氣下,驚者氣亂”,對流感產生恐懼之心,也可導致氣機逆亂,更易招致外感。工作、精神經常極度緊張的人更要適當放松。
二、飲食預防
飲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積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簡單、美味的小藥膳,對預防流感也有幫助。
桑葉水:桑葉3g、3g、蘆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頻頻飲服。適合咽痛、口干、舌紅者。
荷葉薏仁粥:鮮荷葉30~60g薏仁30g大米20g共煮成粥。適合暑天祛除暑濕用。
二花粥:木棉花三朵、雞蛋花5克、大米20g共煮成粥。大腸濕熱,大便不爽者用。
二白湯:蔥白15g、白蘿卜30g、香菜3g。加水適量,煮沸熱飲。淋雨受涼偶感風寒者用。
姜棗薄荷飲:薄荷3g、生姜3g、大棗3個。生姜切絲,大棗切開去核,與薄荷共裝入茶杯內,沖入沸水200ml~300ml,加蓋浸泡5~10分鐘趁熱飲用。淋雨受涼偶感風寒者用。
薄荷梨粥:薄荷3g、帶皮鴨梨1個(削皮)、大棗6枚(切開去核),加水適量,煎湯過濾。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湯,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時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赤小豆、綠豆適量熬湯服用。具有健脾祛濕作用。
綠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湯后去甘草包,服用。具有健脾祛濕解毒作用。
若口鼻干燥較重,可以棉簽蘸香油外涂,具有潤燥的功用。
從生活細節預防甲型H1N1流感要注意以下四大要點:
勤洗手
手是呼吸道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預防流感,當務之急就是勤洗手。
這一方法雖然聽上去簡單,但只有洗得徹底、到位才能有效遠離病毒。專家說,人們應該盡量用溫水或熱水洗手,使用肥皂時,不僅要涂抹手指和手掌,還要涂抹指甲下部、手腕周圍和指縫之間。雙手互相揉搓足夠長時間后再用清水洗凈。
除方法得當,手還需洗得勤快、頻繁。專家說,不管有沒有得流感,人們在飯前便后、打完噴嚏和咳嗽后都應洗手。
如果已經感染流感病毒,患者更應“加足馬力”洗手,防止病毒通過這名患者接觸過的東西再次傳播。
捂口鼻
流感病毒傳播的另一條傳播途徑是“人們打噴嚏或咳嗽時從口鼻中飛濺出的唾液”。專家因此建議,人們打噴嚏時彎起手臂,用手臂擋住口鼻,防止唾液進入空氣。
“把唾液留在上衣或袖子上比任由唾液飛向物體表面,甚至直接噴到他人身上好得多,”衛生專家喬治·迪費迪南多說。當然,之后還記得要洗手。
佩戴手術專用口罩也能防止唾液四濺。不過,醫學界對人們每天佩戴口罩是否可行尚無定論。但如果流感病毒蔓延至整個社會,那么“佩戴口罩無疑將起到良效”。
少摸臉
迪費迪南多建議,人們盡量少用手摸臉,因為臉上的眼、鼻、口能使病毒繞過皮膚這道天然保護屏障,直接侵入體內。
“通過空氣傳播的病毒與其他病毒不同,”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共健康學院流行病學家詹姆斯·庫普曼說,“因為首先你每呼吸一次都會吸入少量病毒,一旦周圍有人咳嗽,你的手指就會染上咳嗽帶出的病毒,隨后手指不經意間碰到眼睛、鼻子、嘴巴或任何一處直接和身體內部相通的部位,體內的病毒量會就一下子變多?!?/p>
雖然人們很難完全杜絕手臉接觸,但迪費迪南多安慰說,人們也無需為此擔憂,因為“只要堅持洗手,保持手部清潔,就算把手直接伸進嘴里,進入體內的流感病毒也會大大減少”。
避患者
篇8
專家點評
這是一種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方法,確實有預防流感的作用。特別是當周圍已經有患病者的時候,更顯示出它的效力。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釀造食醋的工人們很少患感冒,這與他們長期接觸食醋有很大關系。感冒病毒的生長主要靠核糖核酸酶等酶內系統的催化作用,而核糖核酸酶等又受酸堿度、微量金屬離子的控制。一般病毒生長環境的pH值為6.5~7.9,應用5%~6%的食醋液,其濃度足以控制感冒病毒的生長。因此,在冬季感冒流行季節,不妨用食醋熏蒸來進行預防。
住宅熏蒸(煮)法:將門窗緊閉,把醋倒入鐵鍋或砂鍋等容器內,以文火煮沸,使醋酸蒸汽充滿房間。食醋煮干后,等容器涼后加清水少許,溶解鍋底殘留的醋汁,再熏蒸,如此反復3遍;食醋用量為每間屋150毫升,流感高峰期間可增至250~300毫升,連用5 天。
空間消毒法:將食醋與水混合,裝入噴霧器,于晚間休息前緊閉門窗后噴霧消毒。新式房屋或樓房每立方米空間用原醋2~5毫升,老式房屋每間50~100毫升,隔天消毒一次,共噴3次。在流行嚴重期間或家庭內已出現病員時,用量增至每間房 150~250毫升。
篇9
最近,學校每天進行晨檢,對發熱的同學一律要求回家治療,返校時還需要醫院的診斷證明,很多同學的爸爸媽媽很不理解,覺得有必要嗎?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最新的疫情:衛生部通報,8月26日15時至8月28日15時,我國內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187例,其中38例為境外輸入性病例,149例為境內感染病例。截止目前,我國內地累計報告3398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已治愈3078例,沒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就在上周,我們臨近區縣的學校也已經出現了甲型h1n1流感病人,甲型h1n1流感正離我們越來越近。再加上,秋冬季節本來就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所以,積極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1、何謂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種新的流感病毒,是美國于2009年4月在人中首次檢出的。此病毒可通過人與人傳播,同季節性流感病毒的傳染方式非常相似。
2、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哪些癥狀?
與一般流感癥狀十分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嗓子痛、全身疼痛、頭痛、寒戰和疲勞。一些人還可表現為腹瀉和嘔吐。同樣,甲型h1n1流感病人也可以像季節性流感患者一樣出現重癥病例或死亡,發病的72小時內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3、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性如何?
流感病毒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過個幾年就喬裝打扮卷土重來,所以,我們人類普遍沒有自然的免疫力,人群普遍易受到感染。甲型h1n1流感傳染性和傳播方式從出現癥狀前1天到發病后7天都具有傳染性。有些人感染病毒后可不出現癥狀,但在帶毒狀態下可將病毒傳給他人。
4、甲型h1n1流感是如何傳播的?
流感病毒主要是通過甲型h1n1流感病人或隱性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傳播給他人。人們也可能通過接觸流感病毒污染的物體,然后觸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
5、有甲型h1n1流感疫苗嗎?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必恐慌。針對性的疫苗目前已經研制出來了,將對在校生進行集中的接種,構建起一道免疫屏障。
6、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勤洗手、勤通風、不扎堆。
(1)勤洗手。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老一套,但醫學專家們還是不厭其煩地一再強調:洗手,洗手,再洗手。這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sars曾經讓我們學會了洗手,但我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很多人很快又把這個好習慣給丟掉了。趁甲型流感還沒有到來,大家再把這個習慣撿起來吧!正確方法是:觸摸了物體或與他人握手后,要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最好用流動水沖洗。
(2)勤通風
(3)不扎堆。
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擁擠的場所。
(4)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盡量避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為病菌可以通過這些途徑進行傳播。
(5)如果自己出現流感樣癥狀,應配戴口罩,立即到正規醫院就醫,并由專業醫生決定是否暫停工作或離校休息診治。如你的家人或朋友出現流感樣癥狀,應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陪護時應配戴口罩,接觸后應洗手。
篇10
(一)“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及時增減衣物,以適寒溫。
(二)“食飲有節”,飲食要適時、適量、適溫,少進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規律,多動、早睡。
(四)“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保持心態平衡,“恐則氣下,驚者氣亂”,對流感產生恐懼之心,也可導致氣機逆亂,更易招致外感。
飲食預防
飲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積熱)。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簡單、美味的小藥膳,對預防流感也有幫助。
二白湯:蔥白15克、白蘿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姜棗薄荷飲:薄荷3克、生姜3克、大棗3個。生姜切絲,大棗切開去核,與薄荷共裝入茶杯內,沖入沸水200~300毫升,加蓋浸泡5~10分鐘趁熱飲用。
桑葉水:桑葉3克、3克、蘆根10克。沸水浸泡代茶頻頻飲服。
薄荷梨粥:薄荷3克、帶皮鴨梨1個(削皮)、大棗6枚(切開去核),加水適量,煎湯過濾。用小米或大米50克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湯,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時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鮮魚腥草30~60克,蒜汁加醋涼拌。
鮮敗醬草30~60克,開水焯后,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鮮馬齒莧30~60克,開水焯后,蒜汁加醋涼拌或蘸醬吃。
赤小豆、綠豆適量熬湯服用。
綠豆60克、生甘草6克(布包)、生薏米20克熬湯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較重,可以棉簽蘸香油外涂,具有潤燥的功用。
藥物預防
(一)成人
1. 太子參10克、蘇葉6克、黃芩10克、牛蒡子10克
適用人群:素體虛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2. 大青葉5克、紫草5克、生甘草5克
功能:解毒清熱
適用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3. 桑葉10克、白茅根15克、金銀花12克
功能:清熱宣肺
適應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4. 蘇葉10克、佩蘭10克、陳皮10克
功能:健脾化濕
適應人群:面晦無光,常有腹脹,大便偏溏。
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建議不同人群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在流行期間可連服用3~5劑。
(二)兒童
藿香6克、蘇葉6克、銀花10克、生山楂10克
功能:清熱消滯
適應人群:兒童易夾食夾滯者。此類兒童容易“上火”,口氣酸腐,大便臭穢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為宜。
(三)服用中藥預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項:
1. 老人應在醫師的指導下適當調整用量服用。
2. 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婦慎用。
3. 預防感冒的中藥不宜長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 服用期間或服用后感覺不適者,應立即停止服藥并及時咨詢醫師。
5. 對上述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慎用。
篇11
Measures fo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influenza A (H1N1) spread in public places
YAN Ying
Beijing Hospital,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fluenza A (H1N1) is widespread. People in crowded public places are high-risk group who are vulnerable to infect influenza A (H1N1), and influenza A (H1N1) cases continuously occurred in public places. It seriously threatens people's health due to its fast spread. According to epidemic data of influenza A (H1N1), establishing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control and prevent influenza A (H1N1) can dramatically reduce infection rate in public places, together with paying attention to appl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vaccine and drug,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spread of influenza A (H1N1).
[Key words] Public plac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fluenza A (H1N1); Measure
自2003年SARS疫情后,全球都開始關注下一個將會爆發的傳染病。很多科學家認為,禽流感將會成為下一個重大疫情[1-3]。新型甲型H1N1流感異軍突起,超出了科學家們的預測,使得人類提前與新型傳染病打了一場遭遇戰。公共場所中,人群較為密集且來往頻繁,相互接觸較為密切,容易引發甲型H1N1流感類傳染病的傳播。為了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及時預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公共場所中的傳播,根據國家的有關政策方案,應制訂有針對性的公共場所預防和控制措施預案來應對甲型H1N1流感突發事件。本文對H1N1傳播原因及防控對策探討如下:
1 公共場所甲型H1N1流感傳播原因分析
1.1 公共場所較為常見的傳染病分析
呼吸道類傳染病是公共場所中最為常見的傳染病。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4],可以通過人員間近距離飛沫或接觸得以傳播,該病毒極易引發肺炎[5]。我國公共場所的人流量遠大于其他國家,人員構成極為復雜,流動性較強,使得甲型H1N1流感這類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通過人體的噴嚏或說話得以在公共場所的空氣中迅速蔓延,病毒一旦進入易感者體內就會引發其發生感染。公共場所中人流量越大,空氣越不流通,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速度越快。甲型H1N1流感病毒還可以通過被污染的毛巾、茶具、玩具、餐具等實現間接傳播,通過手接觸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傳播方式。飛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公共交通場所人流量遠大于電影院、賓館、美容理發等公共場所,使得甲型H1N1流感在人員接觸間的傳播幾率增加,加大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難度。
1.2 我國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
近年來,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大范圍傳播[6-8],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其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第六級。甲型H1N1流感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傳染病,我國的甲型H1N1流感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我國出現首位甲型H1N1流感病毒受感者,輸入性確診病例不斷增多;第二階段為我國出現了輸入性病例引發的第二代病例[9],并呈現出不斷增多的趨勢;第三階段為我國出現來源不明的本土病例引發的第二代病例。表明當前我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變異,在公共場所中的傳播風險加大,嚴重影響著公眾的身體健康。
2 公共場所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與對策
公共場所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適用于各類酒店、賓館、洗浴、招待所、美容理發、旅游、購物商場、醫院候診室、機場候機室、火車站候車廳、汽車站候車廳、文化娛樂場所等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公共場所。
2.1 建立防控機構
篇12
下面我和大家共同來學習一下甲型h1n1流感的相關知識。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導致這次墨西哥和美國等發生疫情的病毒為a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豬流感病毒,可以人傳染人。 世衛組織多次表明,雖然這種新型病毒是由豬流感病毒演變而來,但到目前為止這種病毒只是使人患病,還沒有發現豬被感染的病例。
2、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途徑:
通常情況下,可能是通過接觸受感染的生豬或接觸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環境,或通過與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發生接觸。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通常是通過感染者咳嗽和打噴嚏,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3、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癥狀?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嚨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乏力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和嘔吐,重者會繼發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4、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有何特點?
甲型h1n1流感是由一種新的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類身體里沒有能夠抵御這種病毒侵襲的抗體,對甲型h1n1流感而言,男女老少都是易感人群,都有可能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發病。流行病學專家對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發現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進行了調查,目前的報道患者以青壯年為主,但在老人和兒童中也有發病的。
5、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的癥狀?
潛伏期:估計1到7天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并不會立即發病,而是會有一段“平靜”的時期。當然在這段時間里,已經侵入身體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點沒有“安靜”下來,它正在忙著在身體里的健康細胞中不斷地復制和繁殖,產生更多的病毒。從病毒侵入機體后到出現癥狀的這段時間,稱為“潛伏期”。人們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潛伏期尚不十分清楚,估計在1~7天后可能發病,更有可能是1~4天。因此和患者密切接觸的人要醫學觀察7天。
傳染期:發病前1天到病后7天
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在一段時間里會向外界排出病毒,如通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從而導致其他健康人被傳染,這段時間稱作“傳染期”。
6、甲型h1n1流感的預防:
預防傳染病十八字口訣——常洗手、勤開窗、喝開水、食熟食、曬衣被、少扎堆。
專家指出,為防止自己患病,日常行為能夠幫助預防可導致像流感這樣的呼吸系統疾病的病菌的傳播。請采取如下日常措施來保護自身的健康:
1、學生每日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教室的門窗打開進行通風,班級進行濕式打掃;
2、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集體活動,.避免去人群擁擠場所;
3、咳嗽或打噴嚏時,請用紙巾擋住鼻子和口部。用后將紙巾扔入垃圾桶中;
4、注意個人衛生;(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的蔬菜瓜果要洗凈,不在街頭小販處購買食物)。
5、避免接觸呼吸道傳染病人;
6、加強體育鍛煉,保持睡眠充足和足夠的營養;
篇13
1臨床資料
1.1藥物及佩帶
防甲流香囊藥物組成:冰片60 g、雄黃60 g、黃芩150 g、肉桂150 g、蒼術300 g、藿香300 g、艾葉150 g、薄荷250 g、草果50 g、砂仁100 g、白芷50 g。上藥研細末,混勻,每次取3~5 g裝袋,佩掛在天突或膻中穴。一般全天佩帶,入睡離身。
1.2禁忌人群
1歲以下小兒、孕婦、產婦、局部皮膚潰爛者。
1.3回訪效果及典型案例
佩帶者中大部分人至今沒感冒,一部分人感冒后服用西藥2~3 d即愈。同一樓層沒帶香囊者感冒后均需靜脈滴注西藥3~5 d才能痊愈。我市流感高峰期(2009年11月1日至16日)有1例3歲女童所在班只剩她1人到校,班上其余42人均因感冒而請假5~10 d。該幼兒于11月21日洗澡時不慎感冒,服藥2 d即愈,至今沒有間斷上幼兒園。
2討論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發疾病,其疾病規律仍待進一步觀察和研究[1]。筆者從祖國醫學“治未病”思想出發,借鑒小兒防感散預防感冒的成功經驗,結合中醫外治法,手工制作防甲流香囊佩掛于天突穴或膻中穴,推廣應用于除孕產婦以外的1歲以上的廣大人群預防甲型H1N1流感,收效良好。本品疏通經絡、避穢祛邪,藥源廣、價格低廉、制作簡單、佩帶方便,無毒副作用,可以廣泛推廣使用。
祖國醫學一貫注重對疾病的預防,早在《內經》中就已明確提出“治未病”的學術思想,強調防患于未然。《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是治未病最為經典的論述。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佩帶中藥香囊預防疾病的做法,端午節戴荷包就是最好的證明。佩帶中藥香囊預防甲型H1N1流感屬于中醫外治法的范疇,中醫外治法是中醫治療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臨床中廣泛用于內、婦、外、兒、骨傷、皮膚、五官與肛腸等各科[3]。清代醫家吳師機《理瀹駢文》中說:“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蓖庵螌<覅钦鹞鲗⒅兴幫庵畏ǖ臋C理概括為“經絡傳導、皮膚透入和黏膜吸收”3方面,并為廣大醫家所接受[4]。香囊佩掛于天突穴或膻中穴,可起到局部刺激經穴的作用,通過刺激經絡系統以調節糾正臟腑陰陽的偏勝偏衰[5]。
防甲流香囊中冰片、雄黃、黃芩、肉桂原系上海市中醫院夏以琳所創防感散,用于預防小兒感冒,臨床驗證有效率達87.83 %[2];蒼術、藿香、艾葉、白芷等系健康報公布的預防甲型H1N1流感佩帶香囊藥物。《本草經疏》認為冰片“芳香之氣,能避一切惡邪”,《本草綱目》認為草果“……兼辟瘴解瘟”,《本經》認為雄黃“……殺百蟲毒”,《別錄》載藿香“去惡氣……”經現代藥理研究證實:上述藥物均有解熱、抗病毒之功。以上藥物共為香囊,可起芳香避穢、疏通經絡之功。
由于時間及水平所限,香囊制作簡單、粗糙,數量有限,樣本小,觀察時間僅1月,其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有待廣大同仁進一步觀察、驗證,作用機理有待深入研究。相信防甲流香囊為預防甲型H1N1流感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為預防甲型H1N1流感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3版)的通知[S].2009,3.
[2]夏以琳. 防感散預防小兒感冒的臨床和實驗研究[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4,38(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