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高工專業技術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1. 做人真誠,有良好的人格修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良好的人格修養應是師魂的核心,而“真”字則是人格修養的基石。因為“善、美”也只有在“真”的基石上才能開出燦爛的花朵。我把“真”字視為我做人的準則。對領導,我說真話,哪怕逆耳;對同事,我講真情,哪怕曾有隔閡;對學生,我授真知,若自己知識有限,我會虛心向他人請教。
2 .思想純正,將教育事業視為個人的第二生命。
我生長在一個教育世家,父親是一個解放初從私塾走出來的能激情吟誦“巍巍乎昆侖”的老先生。父親為他摯愛的教書生涯奔波了一生,雖然父親現在去世了,但他教育生命依然在我血液中流淌。我的弟弟是中學一名語文教師,如今我的女兒也走上了講臺。教育不僅是我個人的第二生命,也是我們這個教育世家的第二生命。作為一名黨員,我對黨忠誠;作為教師,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我思想純正,從未參加過任何不良組織,從未干過任何違法亂紀的事。
3.追求卓越,有堅定的教育理想。
我所工作的學校位于鄂贛皖三省交界之處,十分偏僻。我的教育理想是改變農村落后的教育面貌。雖然這一理想的實現充滿坎坷,甚至終其一生也許難以實現,但我堅定不移。我愿為此奮斗一生,奉獻一生。
二.用勤奮和創新彰顯能力。
1.勤奮學習以增長才干。
我是一名英語教師,為了給學生一碗水,我努力讓自己擁有知識的河流。我自費訂閱了《英語周報》等報刊,購買了李陽瘋狂英語磁帶,勤寫讀書筆記。在教學上,我積極參加各種教學研究活動,嘗試各種教學改革,力求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且學習成績有顯著提高。在教學教研的同時,我十分注重從理論的高度審視個人的教學實踐,研讀教育理論,撰寫教學論文。
我又是一名校長,從事教育管理工作。角色的轉變催逼我要不斷學習,尤其是學習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識。我一方面向書本請教,《中國教育報》等報刊書籍從此擺上了我的案頭;我一方面向同行求教,就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困惑尋求解決之道;我更是注重向教育專家學習,各種校長培訓活動我總是積極參加。
2.創新工作以革新面貌。
人事制度改革——激發有限的教育資源
農村初中教師編制緊并且師資良莠不齊,為改變這一現狀,我在我任職的學校大膽進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全體教師實行競爭上崗,通過競爭然后上崗的教師再由班主任自由組閣,落崗的教師則由鄉中心學校安排到小學任教。
管理思想改革——凝聚人心
一些學校是以剛性管理為主,教職工有抵觸情緒。我在我任職的學校嘗試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教職工關系十分融洽。像制度的制定與修改,一定讓教師代表參加討論,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像考勤工作,較之過去更為寬松;像教職工個人生病及家中婚喪之事,我都會去看望或慰問。
平面整治——創造育人環境
任職幾年來,我帶領我的團隊先后興建了學生食堂、學生廁所、排球及乒乓球運動場,擴建了連接教學區與生活區的石橋,水塘邊栽種了垂柳。為徹底解決垃圾存放問題,我們購買了幾十只垃圾桶,并與校外村民協議了垃圾運放一事,垃圾歷史難題終于解決,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教育教學——凸顯特色
德育工作突出以活動育人,改變過去以堵為主的管理模式;教學工作我強調要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近年,我正在教師中推行“教學練”這一教學模式。
三.用執著和堅守感受辛勤
距離沒有讓懶惰成為理由。我現在所工作的學校距離我鎮上的家有三十里地,我從未因這三十里地而遲過一次到,也從未缺勤過。我在中心學校工作期間,每天早晨七點半一定準時到崗,風雨無阻。擔任中學校長之后,我把家搬到了學校,妻子也只得跟我一起從鎮上遷下來過清苦的日子。在老人生病及去世的日子里,我讓妻子去照料,為不耽誤工作我只請假三天。
貧瘠沒有讓堅守成為虛言。我所工作的學校在物質條件方面不是很好,但我從未有過放棄與逃避的念頭,雖然我有過多次能離開的選擇,但我沒有,因為讓這片貧瘠的土地開出燦爛的教育之花是我的執著追求。
四.用心血和汗水書寫業績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所帶的班級學生英語成績總是名列年級前茅;個人在公開課比賽中屢獲佳績;撰寫的論文也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在年度考核中我多次被評為優秀等級,XX年我被評為縣“先進教育工作者”。
作為一名校長,我帶領全體教職工努力拼搏,讓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又上了一個臺階。三年間,考取三個黃高生,近六十個一中生。學校被評為“縣文明單位”、“縣綠化先進學校”,并破天荒獲縣中考進步獎。我個人也因成績突出,先后獲得“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共2頁,當前第1頁1
五.用清貧和無私詮釋廉潔
當科任教師,我從未向學生推銷教輔資料,更沒有通過補課獲其他方式收取學生費用等違紀行為。當校長后,我更是嚴于律己,從未通過職權謀取過一己私利。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是我的原則。學校的大型建設,均通過縣招投標中心運作,全程接受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與管理。學校財經,凡開支超過伍佰元即要三個以上的教師簽字,學期結束后所有賬務均經職代會審查,堅決杜絕不良開支。
篇3
剛剛進公司我被分配到戴南萬源公寓項目部擔任測量員,對于陌生的環境,同事們都對我非常熱情,我有什么測量方面的問題去請教領導及前輩們,他們都能熱情的幫助我,交給我經驗教導我技術,很快的我就適應了新環境,并積極的投身到項目建設的施工工作中。
測量是工程的眼睛,作為測?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保頤潛咀攀導是笫怠⒁磺幸允菟禱暗腦虼郵虜飭抗ぷ鰲<塹玫諞桓鎏ど顯慮虬⒛匪固氐に倒慮蟶咸ど系囊恍〔劍僑死嘟降囊淮蟛健5比唬諼姨ど洗髂系囊恍〔劍彩俏以諶松星敖囊淮蟛劍塹模蛭抑沼誑劑巳松兇鈧匾牟糠鄭銥脊ぷ髁恕?/p>對于首次來到工地的我,一切在我的眼里都是這么的好奇,我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基礎到正負零的整個施工過程,我的心也在一天天的成熟,我總結了我這半年以來學到的東西,得到了至深的鍛煉。現將切實工作總結如下:
一、嚴謹科學、認真求證
在施工測量之前,認真審圖,對圖上有誤、有疑義的地方及時向領導及前輩們請教、咨詢、學習。在測量放線之前,利用cad算出坐標,反復查看,確保萬無一失。對各種原始數據注意保存和及時整理,因為“經驗,是從眾多的數據中總結出來的”!
測量放線后應認真復合線的位置確保每條線的實際誤差不超過半公分。
二、不斷進取、精益求精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各種新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機具不斷地應用到施工建設中來,相對的,也出現了更多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各項規范也跟著發展。在如今高速發展的,不能自我提高,就意味著落后,就不能適應目前施工建設工作的發展要求。
三、納百家之長,補自家之短
在與甲方、監理等單位專業人士的接觸中吸收他人的經驗,平時到多跑跑施工現場檢查與學習,學習工人們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從他人的成敗中,看到問題的所在,同時也看到自身的不足,以達到“博眾家之長,補一已之短”的目的。
對于我這個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困難是不可以避免的,遇到困難并不可怕,找到解決的方法就可以了。來到工地的沒多久我就遇到了問題,由于剛做施工放線不久,對如何復合線是否正確不是太了解,放線后也沒有認真復合導致承臺梁位置錯位偏斜。但是項目經理沒有責備我,反而鼓勵我對我說“:錯一次,二次沒有關系,但是要吸取經驗,保證下次不犯同樣錯誤。”還定時請來黃工手把手教導我,并復合,這使我有了信心,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來工地的第3個月因為我對儀器的不愛惜導致了棱鏡桿彎曲,放線出現了問題,誤差雖然不大但是對施工進度及準確性產生了影響。項目經理依然沒多加責備反而語重心長的'對我說要好好工地就是你的家要愛惜家里的工具,把它看成自己的東西來愛惜保管。經理的一番話使我感到很溫暖,我也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天道酬勤,路漫漫其修遠兮,測量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尊重科學,尊重事實,在項目部領導指導思想和精神的指引下,把好工程測量質量關,完善測量工作內外一體制度,落實各項任務及指標,配合各個部門工作,做讓戴南人民放心的工程。
測量工作的嚴密實施,靠項目領導的支持和理解,靠我們各位測量員在工作中每時每刻的謹小慎微,不斷思索求證,保證萬無一失。在此感謝劉經理,黃工及項目部各位領導、前輩、同事的關心、指導與支持!相信我一定能在萬源項目這個大熔爐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繼承發揚好咱們八局人的精神,為公司為萬源項目部盡自己的一份力。
測量工作專業技術總結報告2時光荏苒,20____年很快就過去了,在項目領導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下,在同事的無私幫助下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
系統地了解項目的情況,明確了自己的工作內容,認識到了哪些是應該糾正和避免的,并從中吸取經驗,記住教訓。在工程施工中,測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工程進度和質量的保證,在這20____年一年的測量工作中。
做了如下幾方面總結:
初到測量班,由于沒有經驗,很多理論知識都不知道如何應用到工作中去,在項目領導、總工、班長和各位同事的幫助下,從熟悉圖紙開始慢慢入手,經過幾個月的摸索和學習逐漸掌握了路基施工放樣的坐標和高程計算方法,復核了橋梁的樁基坐標,并對整個工程的施工情況有了全面和基本的了解。
對現場施工測量的方法和數據處理有了全新的認識,對自己的工作內容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對自己也有了更加準確的定位。測量是施工的先頭兵,測量放線的誤差大小決定了后續施工的準確程度,作為一名測量新手,在工作中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嚴格要求自己,將誤差控制在規范要求的最小范圍內。
期間對GPS的認識更進一步,在學校期間由于設備原因,對GPS的學習只是掌握了一部分的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操作可以說基本是空白。在路基平臺的放樣中,逐步學會了GPS的基本操作,回來后經過查找資料翻閱書籍,對動態GPS的測量原理有個更清晰的認識,這對今后GPS的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中后期主要是結構物的放樣測量工作,包括橋梁的樁基放樣,涵洞的基礎及墻身放樣,隧道的洞身復測等。在涵洞的放樣過程中,我認識到測量在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坐標時要充分考慮曲線和角度的影響。在隨后的樁基坐標復測中,必須依據坐標方位角才能準確的算出坐標數據,這對我今后的工作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最后階段,運用電子表格編程,我已經可以對測量坐標進行系統的計算和復核。可以從事路基,橋梁,涵洞,隧道的測量放樣的工作。
對于測量員,準確性是硬性指標,在施工放樣中必須做到準確無誤,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保持認真仔細的工作作風,更加嚴謹的對待本職工作,爭取零錯誤。
過去的20____年,是不斷學習、不斷充實的一年,是積極探索、逐步成長的一年。過去的經歷讓我不斷成熟,在處理各種問題時考慮得更全面,專業技能也得到了加強。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公司領導的悉心栽培以及同事對我的入職指引和幫助,感謝他們對我工作中出現的失誤的提醒和指正。
在20____年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找準自己的定位,為公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測量工作專業技術總結報告3不知不覺來到松源路橋已經快兩年了,也畢業快兩年了。經過了這么長時間的工作,我學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20____年這一年可以說是我從從工作以后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人生的一個小的轉折。因為這一年我當上了主測,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我彷徨過,也幻想過;忐忑過,也激動過。我想這也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挑戰吧。
其實,當領導第一次給我布置工作任務的時候,我只有一種感覺,害怕。害怕做不好改怎么辦,做錯了咋整。但是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和熱情的幫助,讓我很快的適應了主測這一角色。慢慢的開始覺得其實測量也很容易,發現有很多東西書本里都接觸過。我也從對工作的茫然到一點點的適應再到勝任,這當中都離不開各位領導和同事的幫助與關心。不想讓關心與幫助我的領導和同事們失望,我也一點點的充實自己,努力的學習,不光是為了自己,也為了回報那些幫助以及關心我的領導與同事們,這里是我的另一個家,他們都是我的親人。我還是來說一下這一年工作中所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吧:
1、工作前,準備工作要做好,要細心、積極
每當開始新一天的工作時,都要最晚在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工作的所有準備工作做好,以便于在第二天能快速而準確的把工作做好。我就有幾次忘記確認了圖紙和數據或者忘帶了測量筆記等而耽誤了工作,所以測量開始前,一定要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這是保證完成工作或任務的前提。
2、工作中,要準確、細心或者反復測量確認測量作業的時候,要能發現問題,做完一樣工作的時候,心里就要能夠確認自己做的就是對的。
但是,不管怎樣都要回頭再看一遍,如果有疑問,哪怕很小,都要進行再三確認,反復測量防止出現錯誤,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3、工作后,要善于總結,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每當完成一個工作,都要把測量筆記做好,記錄清每一個細節,不僅可以加深對它的印象,也可以在以后有問題的時候,作為判斷的依據。
還要善于總結,對于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懂就要問清楚弄明白,并記錄好;要善于發現和改變,對于一些繁瑣的測量程序要能尋找一種既簡單有準確的方法,來提高工作效率。
4、利用業余的時間來充實和提升自己在空閑的'時間,可以向同事和領導多聊聊天,因為他們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可以利用書籍和網絡來豐富一下自己的專業知識,接觸和了解一下最新的測量方法和規范,從而擴展一下自己的知識面,開拓一下眼界。
其實,前提都是對圖紙和工程都充分了解,有一定的基礎的情況下,沒有人生下來就什么都會,都是一點點的學來的。
說了這么多,也不知道對不對,但是不管怎樣,只要你學習努力不斷進步就是好的。不光是我還有大家,都在不斷的進步,公司不也一樣嗎!看著它,感受著它一天天的壯大,我知道我應該更加的努力,讓自己能夠跟上公司的步伐。我的個人能力雖然不強,但是我會努力的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知識、技術水平、為人處世等等。
20____這一年,我想說:我喜歡這里,每一個人、每一個事物。我相信在各位領導的英明領導和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會更好的發展,而這一點我更堅信。
測量工作專業技術總結報告4緊張的一年過去了,作為____建設有限公司一名測量人員,我在公司領導、項目部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和支持下,通過努力工作,為企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這一年中,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高標準要求自己,做了很多工作,現將今年的個人工作總結如下。
一、導線點、水準點的交接
施工放樣是在施工承包合同生效后按設計圖紙進行的,施工放樣前,測量人員應全面的熟悉設計文件及監理細則,接受監理工程師或設計單位交給的導線樁、水準點和設計院逐樁坐標資料及其他樁志。在監理工程師的主持下,設計單位按照找總結網圖紙資料在現場直接向承包人交樁。
若發現連續兩個以上控制樁點丟失、損壞時,應要求設計單位補定。承包人在接到設計單位發出的樁位圖及坐標、標高等數據并現場交樁后,應在規定期限內(一般14天)自己進行復核檢測,檢測過程中應進行旁站監理。如果沒有錯誤且精度符合設計及施工的要求,應書面表示正式接受樁位,并負責以后的維護和使用。如承包人對任一測量標志及數據持有異議時,應由監理工程師提交一份表格,列出認為有錯誤的樁點位置和修正數據。承包人的復核檢測成果應上報監理工程師審核,在監理工程師確認以前,不得作為控制點使用。
交樁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進行中應避免出現任何可能給工程造成的差錯。測量人員應及時對新樁點時行復測,用附合導線法與相鄰標段聯測兩個點,看是否滿足二級導線相關的技術要求。導線點往往不能滿足測量需求,離道路中線較遠且彰礙物較多,所以必須增設支導點,在選點的時候,導線點應選在地勢較高,視野開闊的地點,便于施測周圍地形。相鄰兩點間互相通視,便于測量。導線點設置在平坦,土質堅實、不易破壞的地面設置。便于架設儀器。導線的邊長要大致相等,相鄰邊長不應懸殊過大。
新點選取后,在地面上做好標記,對于需要長期保存的導線點,應埋入石樁或混凝土樁,刻鑿十字作為標志,通過兩個已知點測出該點的角度距離和高差,并閉合到另一個導線點。利用正倒鏡的測法,算出平差,再確定該點的坐標,做好成果記錄。以保證所移交的控制樁、點資料的正確。
二、控制網點的加密
設計單位提交的導線點、水準點是設計階段為滿足設計要求建立的,并不能完全保證施工現場測量施樣的需要,且其中有些樁點在施工過程中會被覆蓋、破壞而消失。因此,在開工前,測量人員開展好加密控制網點的工作,以保證路線及構造物各部位都能準確定位及施工過程個別樁位丟失后也能有足夠的精度恢復樁位。測量人員正式接受導線點、水準點樁位后,應根據現場情況及施工技術規范要求,立即開展施工測量控制網點的加密工作。
加密控制網點的埋樁、測量、建網和計算由測量人獨立完成。完成此項工作的人員要有合格的資歷和工作經驗,使用的儀器必須經過檢驗標定,符合精度要求。擬定加密控制網點測設方安案。測量人完成加密控制網點工作后,應書面向監理工程師提交報告和計算資料。監理工程師復核檢測結果進行審核,認為準確無誤,精度符合要求后,可以使用。
三、施工放樣復核
測量人員應按設計要求將公路線路、構造物的位置及高程正確地定到地面上。為防止施工放樣測量發生錯誤,給工程帶來損失,施工測量控制網點已完善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可以開始做具體分項工程的施工放樣工作。在測量放樣開始前,測量人應提交一份測量放樣計劃方案,測量放樣過程中監理人員應旁站,以保證施工放樣方法及測讀無誤。放樣測量的報檢表和原始記錄應在施工開始前交監理工程師審核簽認。首先,編制測量方案,在施工測量過程中均要按批準的方案實施,且先進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請監理人員復核。
俗話說:“點點滴滴,造就不凡”,在今后的各項工作中,不管工作是枯燥乏味的還是多彩多姿的,我都要不斷積累經驗,與各位同事一起共同努力,勤奮的工作,刻苦的學習,努力提高文化素質和工作技能,過去的陰霾是否依舊會伴隨我們一路前進,取決于我們是否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和勤勉嚴謹的敬業精神,我堅信,只要我們腳踏實地,拼搏進取,依法履職,牢記宗旨,必能創造出更大的效益,抒寫出更加壯闊的篇章。
測量工作專業技術總結報告5時間如水流,匆匆而過,20____年即將結束,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回顧這一年的工作,我們有喜有憂。喜在我們的新同志慢慢的在進步,憂的是偶爾會犯點低級錯誤。當然都有犯錯的時候,我們都在努力的學習,不斷的總結這總結的工作,爭取干到更好,做到最好。
這一年的時間,我們測量從兩橫洞(際坑橫洞毛竹塢橫洞)見證到進北山主洞。橫洞的測量工作,方向的定位,現場的監督,精度的控制。每個測量人員都付出了自己的汗水。不怕辛苦,不斷的思索著放樣的方法,不斷完善工作經驗,努力提高放樣精度。際坑橫洞一進主動,我們就對開挖面方向進行了確定,保證我們掘進方向的正確。為了保證方向的正確性,對橫洞的導線點即時進行復測,進主動我們每三百米埋設一組導線點,一百五十米加密一組導線點,半年公司請公司精測隊復測一次埋設的導線點。主洞內對開挖面進行了復測,沿著“杜絕欠挖,控制超挖”的思想,對欠挖的地方標出,超挖的根據開挖斷面,分析原因,指導現場工人改進操作方法。對測量的結果,我們做到及時交現場技術員和施工隊,讓他們對有問題的地方及時進行處理。監控量測方面,及時的督促施工隊,對點的埋設進行交底。埋設方法做到書面交底,現場指導。對埋設的觀測點及時的進行觀測,隨時掌握圍巖的變化情況。
篇4
一、努力學習,充實自己(1996年9月-1997年12月)
1996年9月學校畢業來到了神朔鐵路。當時,神朔鐵路正處于籌建階段,做為剛報道的畢業生,我絲毫沒有放松學習的機會。——在段領導和技術室的安排下,我虛心鞏固學校的專業知識、深入鉆研業務書籍,做到了溫故而知新;此外我還熟悉神朔鐵路即將投入的設備、儀表;為詳盡解掌握神朔鐵路的整體規劃,熟悉神朔鐵路通信線路、設備設計圖紙、在府谷通信樓至工務段和施工單位的師傅學習光電纜接續,配線、做氣閉、編把子上線……為后來的通信施工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整整一年的時間,我向一塊求知的海綿,一絲不茍地吸取著知識的營養,因為我深深感到:專業知識的全面掌握是培養專業技能的基礎。只有過硬的基礎知識做前提,才能使自己逐步成長為專業知識夠用、操作技能較強的一線高技能操作人員。
二、不畏艱苦,參加驗收(1997年12月-1998年3月)
1997年12月,神朔鐵路通信進入了全面施工當中,我跟著施工單位的老同志一起早貪黑奔波在整條線路上,不畏艱苦、不畏嚴寒,在種種惡劣的條件下堅持工作。到98年3月,基本完成了全部的施工驗收任務,使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完美結合。當時環境的艱苦,絲毫沒有磨滅我的工作熱情,我珍視和忠實于自己的事業,立足本職,刻苦學習,勤奮工作。我十分珍惜當時這次學習機會,虛心像有關技術人員請教問題,細心琢磨、反復演練,從而掌握了一手過硬的電纜接續技能。
在此期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從來沒學過的東西,這種東西不是專業知識,也不是業務上的技術難點,而是師傅們和同事們對工作的態度,一種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獻精神。那時有一句口號叫“干,為了電務段,累倒了送醫院”。——就是在這種精神的感染與激勵下,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時間抓牢。搞好每一項維修,做好每一次巡檢,填好每一張記錄,算準每一個數據。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我認為: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就是敬業、就是愛崗的充分體現!為后來的獨立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生產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初單重任,工作井然(1998年3月-1999年8月)
電務段成立以后,本人被分配到大柳塔電纜工區工作,于1998年3月23日正式住到大柳塔,我被工長任為安全員,工區正式展開各項工作,由于以前積累的經驗,對于這份工作還是綽綽有余,工區各項管理工作開展的井然有序,設備質量節節攀升,1998年底,大柳塔電纜工區被電務段評為“先進集體”,在1999年初,干線電纜被施工單位挖斷,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電務段首次干線電纜接續任務,在同年,在電務段組織的技術比武中,獲“通信專業二等獎”。同年8月被電務段領導任命為大柳塔電纜工區工長。
成績面前我清醒地認識到我之能所以能有今天,離不開段各級領導和同志對我的鼓勵和鞭策,更離不開公司大好形勢下給我這樣一個好的環境。我一定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為神朔鐵路的無線通信事業無私奉獻!我把自己的工作信條總結成五句話:“理論學習當尖兵、作風紀律過得硬、業務天地顯身手、任務面前當標兵、榮譽面前步不停。”!
四、腳踏實地,不負眾望(1999年8月-至今)
1999年8月16日上任大柳塔電纜工區工長,開始了我整體工作的全面鍛煉。由于種種原因,工區的各項工作不是很好,管理松散,設備故障率高,擺在面前的是任務緊,責任大。不敢有任何的僥幸心里,埋頭苦干,帶領弟兄們克服各種困難,將問題逐一解決,到2000年工區的各項工作已走上了正規。2000年底,大柳塔電纜工區被評為電務段評為“先進集體”。
2000年8月----2001年12月,我和電務段的總工給榆林聯通和移動敷設100多公里光纜!
2002年,由于通信設備的更新換代,4-5月,參加了北京佳訊飛鴻電氣有限責任公司fh98數字調度系統的學習,拿到了結業證書,并且參加了當年的成人函授考試,成為蘭州鐵道大學通信工程學生(在讀)。下半年,全面參與了神朔鐵路通信系統的改造。同年參與制定了神木北通信領工區《綜合考核辦法》。參加了職業技能鑒定,并于2004年1月7日拿到了“五級職業資格證書”!
面臨更大的挑戰,人員少、設備點多線長,要求工作中不得有一絲馬虎。但我沒有在挑戰面前倒下,反而更加激發了我得工作熱情,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為公司、電務段全面安全、運輸、生產任務,神朔公司、電務段全面工作上臺階默默的奉獻,03年我被神朔鐵路公司共青團評為“優秀團員.”;04年被神朔鐵路公司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而且被神朔鐵路公司共青團評為“青年安全示范崗”!不僅如此,在神華集團第三屆職工技能大賽中,我榮獲通信工工種優秀獎。04年參加了光纜接續培訓,無線調度系統,環境檢測和技師培訓。05年參加了技師培訓。同年,我被神朔鐵路公司評為“先進個人”。電務段評為“先進集體”。又參加了全國成人函授考試,成為內蒙古工業大學通信工程本科學生(在讀)。
五、提升素質、武裝頭腦
篇5
隨著當代社會的不斷蓬勃發展以及我國的生態需求,園林綠化工程已成為當代城市文明建設與生態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園林綠化建設已被納入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的計劃中,園林工程日益增多,園林事業得以蓬勃發展。但由于我國關于園林工程的法律、法規還未健全,以及園林工程建設的專業隊伍比較缺乏,致使園林工程的建設出現很多問題,特別是園林工程的施工技術問題,其嚴重影響了園林工程的質量,破壞了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1]。為了加快我國城市文明與生態建設,園林工程的可持續發展,現對園林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進行探討與分析。
一、園林工程的施工技術問題
1、施工前準備不足
園林工程施工前需充分的做好各項工作的準備,以確保園林工程得以正常施工。但此階段往往出現瓶頸,設計人員與施工人員之間未進行溝通與交流,導致施工人員對設計師的設計理念根本不能充分的理解,對設計圖上含糊之處未及時的詢問設計人員,而是通過自己的揣摩意會設計師的設計初衷,僅僅按照自身的意愿而進行調整,致使設計初衷有所改變,無法實現設計理念,甚至整個園林工程會因此而被破壞。
2、施工隊伍的施工專業技術水平低下
在園林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顯得尤為重要,其施工技術影響著園林工程的整體效果。由于園林工程的嚴謹性與技術性相較建筑工程沒有那么強,讓很多人誤以為園林施工僅僅是種樹鋪草,再加上其利潤可觀,吸引了許多專業知識不高的施工人員相繼涌入施工隊伍中,導致施工隊伍的施工專業技術水平越來越低。從而影響了我國園林工程的建設,其質量岌岌可危,更缺乏創新理念[2]。
3、園林工程驗收不到位
園林工程的驗收作為工程施工的最后一環,是衡量園林工程質量的一把尺子,其意義極為重大。但由于我國園林工程的質量控制體系還未完善,再加上許多單位尚未充分的意識到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的重要性,一些施工單位僅粗略的審閱工程竣工資料,工程質量沒按照相關規定與要求而評估,工程總結與保養的資料也隨意的編寫,因而園林工程的驗收還未能完全的實現其價值。
4、忽視園林工程后期的養護
園林工程的優異無疑需要先進的設計理念與精湛的創建技術,但園林工程后期的養護也至關重要,正所謂“三分種、七分養”也就突顯了園林養護的重要性。園林養護異于其他工程,其具備著長期性與多樣性。但當前許多園林建設單位過于追求園林工程的建設,工程資金調配不足,將大部分資金用于園林建設,而忽視對園林后期的養護,致使園林漸漸地荒蕪與破敗,嚴重浪費資金與土地資源[3]。
二、施工技術問題的處理對策
1、做好施工前各項工作的準備
(1)園林工程的設計人員與施工人員之間需進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施工人員務必了解并熟悉設計師的設計要求與理念,若對設計圖有不清楚之處應及時的詢問設計人員,并采取措施解決難題;(2)針對園林工程規模的大小,明確施工組織設置。對于規模較大的園林工程,可從企業各部門中選取一批精英人員,形成一個專業的施工隊伍,以便服務于工程的各項施工工序;而規模較小的園林工程,則可采取由上到下的垂直管理模式,進行統一領導與管理[4];(3)按照有關規定對園林工程的原材料與設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材料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施工現場。特別是工程所需要的植物,務必符合設計要求與相關規定,未免出現錯失,植物在進場前更應該進行仔細的審查。
2、提高施工隊伍的施工專業技術水平
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影響著園林工程的整體效果,必須努力提高施工隊伍的施工專業技術水平。應給予施工人員適當的技術培訓以及上崗培訓,并開展互學、互助的活動,推廣好的施工技術與施工方法,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培訓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施工人員應掌握科學處理植物土壤的方法。施工人員學會分析土壤的性質,同時掌握土壤的PH值、透氣透水性、以及空隙率等相關指標,并能夠根據實際的檢測結果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2)確保植物種植時位置的準確性,標明種植坑的中心位置以及種植槽的邊線。關于道路旁的樹木種植,應根據道路兩旁的路燈、消防栓、排水管道等調整出合理的位置;(3)根據土壤情況與植物根系,明確種植坑的大小與深度。如土壤質地較差,則應適當增加種植坑的深度,并往種植坑底部施加適量的肥料[5];(4)植物的種植應盡量定在蒸騰量相對較小,植物生長較適宜的季節,通常定在植物落葉與春季發芽兩者的時間段內。而且苗木需要隨到隨種,若無法及時的種植,可采取假植的方法進行處理,并實行遮陰保護。此外,苗木種植時必須做到垂直種植,栽種后還應修剪苗木的枝葉,從而減少苗木水分的蒸發。
3、嚴格把關園林工程的驗收
推行園林工程質量的監理體系,嚴格把關園林工程的驗收。工程項目竣工后,施工單位應全面檢查工程的質量,查看施工質量是否符合園林工程的有關法律;是否達到我國園林工程建設的標準;是否符合施工合同與設計文件的要求,經審核達標后方可提交工程項目的竣工報告,再交由監理單位進行竣工的評估審計。
4、重視園林工程后期的養護
園林工程后期的養護關系著園林工程的興衰,必須重視園林工程后期的養護。(1)注重苗木的水分養護。雨水比較充足時,應及時的做好積水的排放,防止植物被浸泡。高溫天氣時,還需定時的予以苗木適量的灌溉或者噴霧苗木葉面,以保證苗木得以正常生長;(2)注重苗木的施肥養護。注意苗木生長的情況,適時的予以苗木施肥,而且主要給苗木施加有機肥以加快其生長。另外,施肥的方法也要恰當,應先在土壤上均勻的施灑肥料,再對其翻耕攪拌均勻,最好把握雨天時機進行施肥,以免燒苗;(3)注重苗木的病蟲防治。在園林的養護過程中,需時刻的注意苗木病蟲的防治,多多查看苗木的生長情況,盡早的發現病蟲,并及時的噴灑藥物,以消滅病蟲,維持園林景觀的整體效果。而且由于病蟲的多發季節通常為夏季,更需要對此階段的苗木進行密切觀察;(4)精心的修剪苗木與草坪,維護園林景觀的美觀。修剪苗木在晴天時最為適宜,短截長枝、去除病枝、修整株形。同時,定期的修剪草坪,以控制草苗的生長,維護園林的整體美觀性。
總而言之,為了園林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應對園林工程施工階段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決園林施工技術問題:做好施工前各項工作的準備;提高施工隊伍的施工專業技術水平;嚴格把關園林工程的驗收;重視園林工程后期的養護。
參考文獻:
[1]候肇平.淺談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及處理[J].科學之友.2010(10):46-47.
[2]陳峰,馬飛.淺論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J].現代園藝.2012(08):80.
篇6
一、廊坊城市配電網概況
截至2010年底,配電中心管轄10kv開閉站25座;電纜分接箱245座;柱上開關397臺;10千伏出線261條,線路總長度2743km(架空裸導線1297km,絕緣架空導線495km,電纜線路951km);配電變壓器1097臺;0.4千伏線路2589km,其中架空線路2092km,電纜線路497km。配網線路絕緣化率52.71%,電纜化率34.67%,拉手線路比例42.53%,開關無油化率達到100%。
二、配電中心人員結構分析
年齡方面,配電中心35周歲以下人員65人,占配電中心總人數的36.7%;35~45周歲61人,占總人數的34.5%;45周歲以上51人,占總人數的28.8%。生產一線員工占總人數的80%,且45歲以上員工主要集中在基層一線。隨著現代化手段的不斷應用,生產一線人員不能適應崗位要求、不能勝任工作的矛盾比較突出。同時年輕員工實踐經驗相對較少,亟需通過專業技能的培訓、實踐來提高工作能力。
知識構成方面,配電中心大專以上學歷(含后續學歷)占中心人數的36.2%,大專以下學歷113人,占63.8%。尤其是35周歲到45周歲年齡段內缺乏高素質、高學歷的專業人才。
職稱方面,配電中心有工程師13人,助理工程師33人。高級技師2人,技師4人,高級工52人,缺乏高級技術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將影響工作效率,影響配電中心的整體管理水平。
隨著配電網精益化、標準化的需要,生產一線員工與電網發展的矛盾日益顯現。電網發展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充實到生產一線上來;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也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充實到管理崗位上來。強化專業知識培訓勢在必行。在崗人員需要通過學習、培訓、實踐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以提高配電中心整體隊伍素質,適應打造堅強配網、實現“四好”配網工作目標的需求。
三、培訓工作開展情況
為適應配電網的發展需求,配電中心結合學習型組織建設,圍繞“我與企業共發展”培訓主題,提出建立健全培訓機構,運用多種形式加大職工培訓力度,使職工在知識、技術、技能素質和精神風貌等方面得到明顯提高,使配電中心團隊凝聚力與戰斗力得到明顯加強。
1.健全機構,理順教育培訓流程
職工教育培訓是企業發展之本。先進的配電網技術需要高素質的職工來掌握和使用。而職工隊伍素質的提高關鍵取決于企業各級領導對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配電中心自2010年初提出“夯實理論基礎,強化崗位技能”的培訓方針。建立培訓組織機構,負責培訓、考核的管理工作,使配電中心的培訓工作日趨制度化和規范化,培訓和考試均有計劃、有檔案、有成績、有考核、有總結。職工的培訓學習觀念與學習狀態也有了明顯變化,為創建學習型組織打下良好基礎,同時為逐步適應配電網發展要求提供了保證。
在公司培訓中心的指導下,配電中心于2010年初認真進行培訓需求調研,制定切實可行的年度教育培訓計劃以及實施措施,建立培訓項目負責制。保證培訓項目開班前有計劃、有申請,開班中有記錄、有考核,開班后有報道、有測評。健全職工培訓、考核臺帳。2010年度,配電中心計劃內培訓項目25個,完成率100%;參加華北電網公司組織的培訓項目16期;參加設備廠家組織的新設備新技術學習班8期;積極組織參加普調考和技能鑒定工作;認真做好帶電作業兼職培訓師工作;圓滿完成配電線路實訓基地建設與配電線路專業技術比武。
2.注重實效,有針對性開展培訓
2010年,配電中心結合重點工作和職工實際情況,開展了一系列的職工教育培訓。有計劃地進行了基礎理論知識、安全教育、專業技術、信息系統應用、自動化建設、智能電網、企業管理、消防等培訓活動。
(1)安全培訓。安全意識薄弱、專業知識掌握不全面、管理制度執行不嚴格等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配電中心加強了全體職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春檢、秋檢前的《安規》、“兩票”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培訓,中心領導親自授課,嚴肅培訓、考試紀律,培訓成績納入月度績效考核,使每位職工真正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實際工作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理念,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進而做到“我能夠安全”。職工安全思想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提高。營造出人人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輿論氛圍,從源頭堵住事故隱患,為安全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2)專業技術與技能培訓。通過崗前培訓、在崗培訓扎實做好一線員工專業技術、技能培訓。崗前培訓主要針對新入職和轉崗員工。采取理論知識與現場實踐交叉培訓的方式,使員工能夠在最短時間內上崗。針對所有在崗員工進行的在崗培訓主要包括本崗位的專業技能和崗位技能知識。專門制定相應的崗位培訓計劃,按照“實用、實效”和“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以專業、班組為單位采取專題講座、小組討論、現場實操、定期測評、技術比武等形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員工的學習動力。
(3)新技術與新技能培訓。隨著配電網的不斷發展,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要使員工適應新形勢要求,就必須加強對員工新設備、新技術、新技能的不斷學習。根據崗位的具體要求,配電中心組織以知識和技能的更新、拓展為重點,緊密圍繞生產實際,積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方式,邊干邊學,邊學邊干,取得明顯效果。通過培訓學習,先后完成了配電自動化系統主站建設、配電綜合應用平臺設計、gis空間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重點工作。
(4)融入中心,開展實踐活動。配電中心在40天時間組織5次配網春季檢修會戰,配合主網停電對21條10千伏出線進行清掃檢修。在完成檢修任務、保障配電網安全運行的同時,增強了團隊凝聚力與戰斗力。2010年4月中旬啟動“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月”活動。配電員工走進“三場”(商場、廣場、施工現場)、走進農村集市開展用電宣傳,發放5000余份《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冊》。在汛期及夏季大負荷到來之前,協調地方政府解決樹線矛盾,清理樹障5300余棵,保障了線路的安全運行。5月啟動“安全宣傳月”活動。采取安全宣傳“趕大集”、安全警示片連環播等多種形式開展安全宣傳與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5)素質提升拓展培訓。團隊戰斗力與凝聚力是高素質、高績效職工隊伍的核心,對團隊潛能的發揮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010年配電中心分兩期組織全員參加素質提升拓展培訓。通過相應的項目設計,讓員工通過富有挑戰性、充滿激情的項目活動,磨練意志和毅力,提高分析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及應變能力,加強團隊協作溝通和信息交流,增強了團隊凝聚力與戰斗力。
四、培訓工作亮點
1.建設實訓基地,搭建培訓平臺
配電中心把總經理在2010年初職代會報告中提出的關于實訓基地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方案策劃、設計審核、材料準備、現場施工等各工序嚴格按照建設方案有序進行。在基地施工安裝現場,配電青年員工把基地建設作為檢驗與提升專業技能的良機自覺加班加點,僅用一周時間就建設完成。速度快、標準高,得到公司領導的好評。新建成的實訓基地在10月下旬舉辦的配電線路專業技術比武實操中得到首次應用,為提升配網作業隊伍專業技能提供了高質量訓練平臺。
2.設立“迎迎課堂”,打造培訓品牌
配電中心結合學習型組織建設,設立“迎迎課堂”,充分發揮教育培訓師作用。先后組織開展了管理時間、有效溝通、信息寫作、系統應用、智能電網知識等多項培訓,多角度、多形式提升全員素質,打造配電中心學習品牌。積極引導一線員工立足本職開展“五小”創新創效活動。2010年,配電中心有4項“五小”活動成果、2項合理化建議被推薦到網公司參評,有4項管理創新、5項qc成果被推薦到公司參評。市區運行班專責工白慶永研制的帶電安裝10千伏線路驅鳥器等兩項工具在華北電網公司“五小”創新創效活動推進會上獲得好評,白慶永同志也被推薦為河北省“金牌工人”,為公司贏得了榮譽。
五、實施效果
通過強化培訓體系建設,配電隊伍團體意識和協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員工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升,營銷體制改革的“專業化、集約化、扁平化”管理效果得到初步顯現。
配電網運行平穩。未發生人身傷亡事故、設備事故,未發生誤操作、誤調度事故,未發生人員責任交通事故、火災事故;供電可靠率rs-1完成99.934%,比預控指標高0.0229個百分點,城市綜合電壓合格率v用完成99.77%,比預控指標高0.03個百分點;完成帶電作業119次,節省8630時·戶數,增加供電量101萬千瓦時;圓滿完成“省運會”、“城博會”及“熱氣球節”等重大活動保電任務;圓滿完成新奧高爾夫智能小區建設任務。總之,全面完成各項績效考核責任目標。
六、2011年培訓重點工作
認真落實網公司營銷部務虛會議精神,做好基層調研,發揮專業主管優勢,認真做好2011年培訓規劃,確保切實可行。
梳理規范學習培訓制度,完善培訓機制建設,確保培訓工作運轉常態化。
積極利用配電實訓基地平臺,不斷提升員工專業技能水平。
持續開展“迎迎課堂”,創新培訓形式,推進企業文化、班組文化落地,打造配電中心學習培訓品牌。
篇7
按照領導安排,我主要職責是負責我局的資料管理和圖書倉儲工作,搞好相關服務。在工作中,我始終堅持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多年來,自己能夠積極參加局機關,理論學習,除此之外,我還結合自己的業務工作,閱讀了有關圖書倉儲和檔案管理方面的書籍,如供應鏈管理、現代物流管理與實踐、圖書倉儲物流手冊等書籍。在工作中還堅持向實踐學習,向有經驗的同志學習。在實踐中逐步豐富了自己的業務知識,提高了自身素質,為提高工作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圖書倉儲和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服務性很強的工作,服務是目的,服務是前提,沒有良好的服務,就失去了工作的價值和作用,因此,我始終堅持工作就是服務的觀念,以大家“滿意不滿意”為標準,以"增強服務意識"和"主動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實際工作中我做到忠于職守,一絲不茍,積極認真,任勞任怨,隨叫隨到,從不講價錢,有多少個星期天沒有休息過,連我自己都記不清了。但當我看到規范有序的工作能為大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時,心里感到無比的欣慰。
在履行崗位職責方面,我主要職責是負責我局的資料管理和圖書倉儲工作。根據上級提出的要求,我積極探索圖書檔案管理模式,對歷年來我局所有的圖書、文件檔案進行重新整理、歸檔。對檔案庫房進行重新調整。完成我局____年至____年文書檔案、實物檔案、聲像檔案、統計報表收集歸檔、分類整理、編目、更換裝具,輸入微機、裝訂并編號上架工作,現正全面編研、自檢工作,迎接__月中旬的評估認證。
三、取得業績
(一)、為我局設計圖書出版物的作業流程。
過去,我局在環保圖書的購進和發放過程中由于在進貨、出貨作業方面管理欠缺,經常出現差錯,我利用所學的圖書倉儲知識,為我局重新設計了業務流程,并繪制成圖表,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領導的好評。
(二)、協助參與了××市物流中心項目的預可研工作
篇8
由于過快的建設速度,風電企業過度追求發展規模,使得風電場的安全管理工作與其建設進程發生了脫節。為滿足風電現代安全管理需要,構建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長遠發展機制,提高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素質和能力,成為風電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1 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體系與現狀分析
目前風電場的安全管理體系一般比較簡單,通常是場長、副場長、值長、運行和檢修人員。所謂的安全管理人員多數都是兼職安全員,一般由安生部主任或者值長擔任。因此說風電場的安全管理應該是全員的管理,應該以提高全員的安全管理能力為主。
風電場的安全管理一定要與風電行業具有的特征相適應,確保指揮工作有力,工作效率較高,機構精干。通常風電場對安全管理的需求包括如下方面:在人員的數量上要相對少些,在組織機構上要相對簡單些;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較高,一定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知識,使其能夠在工作中應用先進的方式和技術出色地實現各個工作任務。
2 風電場合格安全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分析
作為一個合格的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不但要有較寬廣的知識面和運行經驗,還要有較強的管理能力。總體概括其具備的專業素質和技能如下文所述:
2.1 安全生產職責能力合格
安全管理的源頭在于責任制的落實,所以說要想管好安全工作,就要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由于風電場生產條件艱苦,作為安全管理人員就要站在講奉獻、講大局、講責任的高度,對那些違反安全操作和違章指揮的人和事必須依據制定的安全規章體系嚴格落實。
2.2 專業技術和安全知識合格
對各類風電機組的工作原理維護方法及運行程序熟練掌握,具備基本的機械及電氣知識;安全管理人員要不斷加強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標準依據知識的學習,提高依法、依規管安全;要掌握一定的急救和應急知識,掌握觸電現場急救方法,可以正確使用消防器材等。
2.3 組織和決策領導能力合格
安全管理無小事,當遇到每一項問題時,都要涉及組織相關人、財、物,進行領導決策。尤其在事故應急狀態顯得更為重要,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充分協調各方面資源,將事故影響控制在最小可能狀態。此外,如風電場安全隱患排查、設備缺陷等問題的解決都需領導決策。所以說安全管理人員必須要有一定的膽略,具備一定的組織和決策能力。
2.4 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合格
風電場人員比較少,每個人均承擔多項職責。安全生產工作較繁雜,各類問題層出,安全管理人員必須直面發生的各類問題,加強反事故措施管理工作,做好危險點預控,把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均考慮到,并認真抓細節、抓落實,做到防患于未然。
2.5 具備風險辨識的能力合格
可以針對風電場實際獨立地進行工作,能夠對于變電站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故障及時地做出判斷和處理,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應付突發的問題,可以分析變電站中存在的故障的原因,并制定安全對策措施予以實施。
3 提高安全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途徑
針對目前我國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在所具有的技能以及專業素質上仍存在一定問題,應根據持續調整、系統、科學改進的原則,采取相應的策略進行完善。
3.1 強化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技能培訓
在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時,很多風電企業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但是從大多數風電企業培訓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企業都重視安全培訓的廣度,而對于培訓的內容則缺乏針對性,也不夠具體。此外,風電場的學習和培訓更多注重了專業技術的學習,而對安全方面的培訓較少,對于基本原理以及基礎理論的學習則比較忽視,造成風電企業的管理人員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專業知識很難提升。所以,作為風電企業來說,應該結合風電場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組織相關的高校或是資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教材或書籍的編制,從而為安全管理人員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體系奠定基礎。通過持續地注重專業深度和實用性學習,使風電場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去進一步拓展理論知識。
3.2 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情感認知與領導力
安全管理人員的領導力更多地體現在情商方面,要提高情商就需要加強情感培養。風電場相關人員因為長期處于超負荷的工作量,每天要從事大量的風機維護工作,使其疲于應付、身心俱疲;工作環境相對差和艱苦,自我價值得不到體現等種種原因,使得風電場技術及管理人員形成職業冷漠和厭煩感,缺乏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親和力,影響其領導力。
為此,建議風電企業注重風電場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的情感培養,構建多種不同的激勵機制,提高工作人員待遇,改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增強工作人員的職業自豪感。在專業技術人員培養上突出安全管理發展與情感研究的結合,逐步建立起以企業情感為中心的現代安全管理理念。
3.3 健全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考核體系
安全管理重在閉環,要想落實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必須要建立完備的考核體系。如果考核體系不能得到完全的落實和貫徹,就很難確保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更不能實現安全目標。
為此,建議風電場針對其實際特點,建立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能考核標準體系,實行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能全過程閉環管理,為風電場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專業技能培養提供管理理論支持。
3.4 鼓勵風電場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科學研究
要想提高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佳的途徑就是讓其參加科學研究,充分發揮其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風電安全技術研究是用科學的方法反復探討風電領域的問題或者隱患,并用以直接或間接地指導風電場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實踐的過程。專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因為長期奮斗在風電場一線,并且專門處理一些緊急、繁瑣的日常工作,通常經過一個階段的工作,都會有很多新的體會、感悟和經驗總結。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讓風電場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參與到風電場安全技術科學研究中,不僅可以增強工作人員自我的能力,也可以通過不斷創新提高風電場整體管理的水平。
為此,建議風電企業選派一些敢于創新、善于總結和學習的技術或管理人員參與到科學研究工作中,應用系統安全的方法和技術,科學地分析、探討和研究風電場安全管理問題,并通過不斷進一步研究改進風電場安全管理工作,增強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達到高質量、高效率地確保風電場的安全穩定運行,實現安全目標。
3.5 堅持專業技能的學習與應用
隨著現代風電技術的發展,在現代科學技術強力支持下,風電自動控制技術發展迅速,無論從風電機組運行,還是檢修、檢驗項目和故障診斷方案,都要求風電場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要不斷學習掌握現代先進風電技術,確保與時俱進。
為此,風電場持續不斷的專業技能的培訓和進修是風電場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所必需的。建議風電企業針對不同知識層次和年齡段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完備的培訓體系,通過風電企業間的專題學習、相互交流、知識競賽、師徒協議等方式,形成多門類、多層次的培訓體系,拓展風電場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的視野,掌握國內外風電安全管理的前沿,并嚴格落實安全培訓資金。
4 提高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專業素質途徑的實踐應用
按照構建的提高安全管理人員專業素質途徑在遼寧地區某風電企業進行了應用。首先,風電企業聘請了大學教授從安全原理、安全系統工程、電工學原理等方面進行了專題學習,為風電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夯實了業務基礎;其次,根據企業開展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作,重新整理了安全管理體系,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和工作人員情感教育,如給工作人員家屬寄送生日禮物、報銷探親車票、給工作人員家屬的一封信、領導對困難工作人員家庭進行慰問等方式,使工作人員充分體會到風電企業給予的關懷和支持,增強了風電場的凝聚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最后,組織人員進行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培訓,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建立了閉環的風電場安全管理考核體系,獎懲分明,充分調動了工作人員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對構建的提高途徑應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自應用該成果半年多,風電場沒有出現重大設備和人身事故,尤其在春檢過程中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為風電場運行維護穩定了隊伍、節省了成本,因此建議該方法在風電場進行推廣應用。
5 結語
在新的形勢下,合格的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安全生產職責能力、專業技術和安全知識、組織和決策領導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具備風險辨識的能力等,這是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的合格標準。結合上述內容,風電企業應當采取強化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技能培訓,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情感認知與領導力,健全風電場安全管理人員考核體系,鼓勵風電場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科學研究,堅持專業技能的學習與應用等方面的對策等方面的對策。同時,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風電場員工專業素質培訓也會不斷產生一系列新情況與新問題,對此,必須結合現實的問題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不斷開創員工素質提升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趙曉丹,閆曉雙,宋云嬌,朱微.風電場安全管理人
員專業素質提高途徑探討[J].價值工程,2015,
(21).
篇9
Key words: the botan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K928.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風景園林工程是一項涉及項目眾多、專業性比較強以及難以控制的系統化工程,其施工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影響因素眾多也比較難以有效地控制與管理。但是,為了確保人民對于風景園林的切實需要以及園林工程建設事業的全面發展,我們必須對影響園林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進行細分,并發現其中的問題所在,從而有效地提高園林施工管理的水平。下面我們就展開比較詳盡的論述。
一、風景園林施工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與論述
對風景園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論述,有助于我們從問題的根源探討園林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與漏洞,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一些措施和建議來提高園林施工管理的水平,確保園林建設綜合質量的全面提高,其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施工隊伍缺乏專業知識,管理水平比較落后
由于近幾年我國園林建設的需求不斷上漲,吸引了眾多的施工隊伍參與到這項工程的作業中來,但是相關行業的準入門檻比較低以及行業管理的混亂和滯后性,致使眾多的園林施工隊伍都存在著專業水平比較低、施工人員素質低下以及施工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等等特點,這就使得在實際的施工管理中難以領會設計人員的設計意圖、看不懂施工圖紙盲從施工以及不懂植物生長特性等弊端存在。管理水平比較落后主要體現在施工的計劃性不強、施工不能標準化、規范化的開展以及項目施工成本高、浪費大,缺乏技術創新等方面。
(二)對園林綠化苗木栽培施工的重視程度不夠
園林綠化苗木作為施工中的主體,其栽培質量的高低以及后期成活生長狀況的優良與否是檢驗園林施工水平高低與否的重要指標。但是,在實際的園林施工中,目前大多數的施工企業對園林綠化苗木栽培施工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主要體現在:首先,在園林苗木選擇過程中往往忽略苗木的質量。由于園林施工中所需要的苗木數量、品種都比較繁多,而每一種苗木的生長習性和外貌特征都存在比較大的差異,這就使得在施工中對苗木的質量標準難以界定,往往存在著選擇比較隨意,完全忽略苗木質量的現象。其次,在實際的栽培施工中,對苗木的生長習性了解不夠,致使施工缺乏科學、合理性,還容易造成苗木的成活率低,從而增加了施工的成本。最后,苗木栽培施工中對于細節的處理不夠嚴謹。苗木是有生命特征的植物,影響其生產或生存的因素也比較眾多,比如說陽光、水分、土壤、空氣、養分等等,在栽培施工中任何一個細節處理得不夠妥當,勢必會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
(三)園林施工中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比較滯后
在當前的園林施工過程中,“重栽培、輕養護”的現象是最為普遍的問題,往往在園林工程施工完以后,施工隊伍就開始轉移陣地,而后期養護由于投資比較少、養護力量比較薄弱等等特點,致使兩者之間難以進行有效地銜接,常常致使園林苗木大面積死亡。比如說,爬地柏、草坪等一些根系比較淺的植物,如果不能及時地澆水往往會干枯而死。從另一方面來講,園林工程不僅是保護環境、凈化污染而存在的,它還應當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以及藝術價值,如果后期不及時的進行修剪和養護,往往會使植物雜亂生長從而影響園林的整體觀賞效果和藝術體現。而我國目前的園林施工中對于這方面的投資力度以及管理力度都還存在著比較大的缺陷。
二、提高園林施工管理水平的一些加強性措施和建議
通過我們對風景園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的分析與論述,我們下面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制定一些加強型的措施和建議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
(一)做好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園林工程管理順利進行的基礎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對工程施工進行整體上的計劃與控制,以保障施工能夠順利的實施并達到最終的施工目標。其主要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編制施工管理計劃方案。施工管理計劃方案的制定需要工程管理人員根據工程施工的具體要求對工程施工技術、工程用材料、機械以及工程施工人員進行整體的統籌與細分,并根據工期安排來制定每天的工作任務和短期的施工目的。其次,科學合理的組織施工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施工人員。鑒于園林施工項目眾多、專業性強的特點我們應當編制人員安排計劃,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工作人員實施崗位責任制度,將施工任務進行明確的細分,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質量。對于管理人員或者是技術人員不足的情況下還應該及時地進行抽調,在有必要的情況下還應該聘請技術顧問或者是管理團隊。最后,做好工程設計交底工作。施工單位應該在施工前加強與建設單位以及設計單位的溝通與交流,充分了解園林工程的設計意圖以及建設要求。
(二)建立高水平的施工團隊,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
所有的經營活動以及管理活動的主體實施者都是人類,在人本理念下,人才作為一切活動的第一要素,其綜合能力的高低對于事情結果的好壞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園林工程施工質量是由工程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管理能力、職業素養以及質量觀來綜合決定的。所以說,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施工團隊,全面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素質才是做好園林施工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其主要的措施有:1、加大對園林施工專業人才的培訓與延攬,具體的可以通過與藝術設計類的學校進行合作通過教育培訓的方式來提高國內園林施工專業的人才數量,也可以通過招聘國外園林施工人才來帶動國內人才的成長與進步。2、定期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教育的內容可以圍繞著園林工程建設專業技術以及職業道德來開展,同時還應該系統的講述植物學知識,以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3、組建一支高水平的施工團隊,并注重團隊的梯隊建設。鑒于當前園林工程施工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我們有必要通過組建高效團隊的方式來提高其管理的水平,同時還應該注重人才的梯隊建設以為高效團隊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三)做好園林工程施工的材料管理以及成品保護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所在
園林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所涉及的機械設備以及工程用材料也是眾多的,做好工程用材料的管理工作主要的措施有:首先,編制工程用材料以及機械設備明細錄,定期對工程用材料進行盤點與核實。其次,制定機械設備的使用標準和規范,對于不符合標準和規范的施工行為及時進行糾正,以保證施工的高效性和器具使用的合理性。最后,做好成品保護工作主要是對施工后的苗木進行及時的覆蓋、防自然災害以及動物、人為損害等等。這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重點問題。
(四)加強后期的維護管理工作
由于園林施工后期的維護工作關系著工程施工的最終質量,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加強后期的維護管理工作以提高施工的綜合質量。具體的措施是:首先,加大對后期維護工作的投資。加大后期維護工作的投資才是提高后期維護工作水平的根本,不僅要從人員上加大投資,在器具設備上也應當加大投資力度,以全面提升維護工作的水平。其次,制定后期管理工作的流程,定期、定點的對園林進行維護。最后,制定后期維護的評價機制,及時地尋找不足與漏洞,不斷提高維護的水平。
總結:關于風景園林施工管理的問題與對策本文主要作以上幾個方面的論述,主要的目的是與同行業相關人士進行學術上的交流與溝通,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志人士參與到這個課題的研究中來,為保障園林工程事業的高水平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系統。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 :公路建設;工程項目;經濟管理;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5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4)25-0072-02
一、公路工程項目管理現狀
我國公路建設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即由項目法人對建設項目的籌劃、籌資、設計、建設實施到生產經營、償貸付息以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全過程負責,因此項目法人在項目的各個階段均處于主導地位。從系統學的觀點來看,某一項目的設計、施工及監理等單位屬于系統的內部要素,而建設項目單位(項目法人)一方面能夠利用系統外部環境,給項目提供物質和信息,如足夠的資金,強烈的質量意識等,另一方面又可利用招投標手段,依據《監理合同》、《施工合同》等調整系統內部結構,使系統功能較佳。項目管理除了有質量、工期和投資控制三大目標,還可包括環境保障、安全生產、廉政建設和文明工地等目標。由于建設單位(項目法人)所處的特性地位及所起的作用,建設單位(項目法人)派出的項目管理機構對項目管理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這么說,項目管理機構的風格,往往就是一個項目的風格;項目管理機構的水平,往往就是一個項目的水平。因此在現階段,要保障項目管理的成功,建設單位(項目法人)除了必須組建“精干、高效”的項目管理機構外,還必須不斷加大對項目的控制力度。
二、公路工程項目管理應具備的因素
一套完善項目管理配套設施是完成一個工程項目的重要基礎。需要具備以下幾點項目管理因素:
1.工程項目各種管理人才配備。主要有經營型工程項目管理人才、項目經理管理人才、各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各工種技能人才。(1)經營型工程項目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它直接對項目投資單位負責。(2)項目經理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執行者,它直接對工程項目負責。(3)各專業技術管理人才是項目施工中各工種配備的專業技術人才,它對項目經理負責、工程質量負責。(4)各工種技能人才是項目施工各工種施工專業人才,它對項目經理負責、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負責、工程質量負責。
2.項目資金配備。分為材料費、人工費、管理費。它是工程項目施工的基礎,工程項目施工的根本條件。
3.材料配備。是工程項目施工材料組織、材料進場計劃實施過程。
4.施工機械配備。完善的施工機械配備能有效加快工程施工進度、有效克服工程施工難度并控制人工費成本。
三、工程項目經濟管理主要風險
1、投標報價風險。由于初設深度的不夠,施工企業所確定的“綜合單價”不可能完全涵蓋施工圖的內容,工程施工圖一般在工程開工后才能到位,這時施工企業就會發現初設施工圖與實際施工圖在數量上、內容上都有很大差別。這些差異往往造成工程綜合投標單位上浮10%以上。此外不合理的低價競爭現象在我國建筑市場大量存在。
2、施工管理風險。工程施工無法避免會受到征地拆遷、氣候、水文、地質、設備、資金、工期、技術標準等因素的影響。工程施工方案技術含量越高,施工越復雜,其所面臨的風險也越大。此外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員未嚴格遵守施工技術規范、安全操作條例而導致工程安全質量事故的事例經常發生;建設單位臨時提出加快工程進度,卻不給予施工企業補償,這些都會給建筑施工企業帶來損失。
3、合同風險。許多施工單位乏正確的合同觀念,通過各種不合理的條款將工程風險與責任轉嫁給建設單位。合同糾紛往往是合同造價低于工程實際造價,或由于外部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而引起的變更,施工單位無法在原合同約定的價款內完成建設,而向建設單位補償而引起的糾紛。
四、提高工程項目經濟管理效益的主要措施
1、 規范施工招標。施工招投標是通過公平競爭擇優確定中標人,能夠充分發揮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作用。要認真做好施工企業的資格預審或后審,承擔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的單位,必須是取得相應公路工程施工資格證書,具有法人資格且信譽良好、素質高的施工企業。為加強工程招投標管理,施工單位的資格預審或后審工作應委托政府招投標中心進行。為鼓勵優秀施工隊伍的參加,資格預審或后審可適當增加那些參加過同類工程項目并得到質量獎項的施工單位的預審或后審分數。
2、完善管理制度。公路工程建設本來就工程量大,施工地點分散,施工隊伍情況復雜,因此大部分均采用粗放型的建設方式。這種情況下,完善的管理制度成為提高工程經濟管理水平的關鍵所在。體而言,工程經濟管理制度必須包含機械設備管理、施工現場物資管理、進度管理、質量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索賠管理等內容?。
3、完善責任機制。項目管理責任制是項目管理的核心。企業內部要用完善的市場機制、用人機制、分配機制、服務機制和監督機制等有效機制及獎懲制度來保證項目責任制的落實。建立競爭機制,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選拔優秀人才,廣泛實行競爭上崗制度。建立激勵機制,可以提高管理人員的辦事效率,激發生產積極性。建立約束機制,在建設工程的施工生產、經營管理、后勤保障、廉政建設等方面制訂各項規章制度,使各項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監督機制以提高工程質量和經濟效益,建立全方位的質量監督與責任追溯系統,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到人。
4、加強成本和質量管理。成本管理是項目管理的核心,需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責任體系與運行機制,建設單位通過對合同單價的分解、調整、綜合、平衡,確定內部核算單價,提出目標成本指導性計劃,對作業成本運行與管理進行指導和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必須加強監理、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控制和檢驗把關工作。這就要求監理、施工單位應結合工程實際,強化手段,建立一套科學、行之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單位要充分發揮監理工程師的作用,支持監理工程師的工作,監理工程師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而施工單位只有保證質量要求才能談節約成本,但是質量要求應符合規定,各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要求應盡可能均衡。施工單位對工程的質量應從使用性能、安全可靠性及經濟性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在滿足國家標準、規范的前提下,才能盡可能降低質量成本。
5、強化安全施工管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對生產率、成本、工程質量水平、建設周期等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施工中必須堅持始終把“安全第一”作為企業基本經營方針,認真落實施工過程中各項安全管理,才能使施工有序地運行。
五、結束語
公路建設項目管理和國家的經濟制度、投融資體制、社會發展現狀密切相關,涉及經濟、技術和法規等多方面知識,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我們在學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的同時,要根據發展著的實踐,不斷進行總結、創新,形成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國情的項目管理模式,更好地為我國的公路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 楊友善 建筑工程經濟與管理[J]現代企業文化2009(1).
[2] 程高明 淺談建筑工程經濟管理[J]建筑時報2011(8).
篇11
飾面清水混凝土工藝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通過有規律的對拉螺栓孔眼、明縫、蟬縫、假眼等展示其獨特的自然質感,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展現力。相對于傳統工藝,飾面清水混凝土具有綠色、環保、節能等特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該工藝工序繁雜,質量標準高,管理難度大,須按照規定的流程嚴謹組織實施,加強全過程質量控制。
二、工藝實施的主要管理手段
1、加大人員的技術力量投入,確保工藝的順利實施
飾面清水混凝土對工藝水平要求較為苛刻,受其一次成型、無需二次修飾的特點制約,工藝的實施必須有精湛的施工技術為依托。施工技術的體現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1.1工程管理人員的技術儲備
飾面清水混凝土的獨特魅力主要通過其層次豐富的外立面效果來展示,外立面效果則需專業技術人員經過細致合理的二次設計來實現。同時,模板體系的選擇、模板圖的詳細設計、工程細部節點的策劃等方面均對專業人員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因此工程管理人員技術力量的薄弱直接影響工程的最終效果。
1.2工程施工專業隊伍的專業素質
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與工程具體實施隊伍的素質有直接的關系,飾面清水混凝土在施工隊伍專業素質方面體現尤為明顯。較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藝,飾面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在模板圖的理解、工程專用模板體系的應用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工程的最終實施者具有高水平的技術素養。 2、加強前期的各項策劃
鑒于飾面清水混凝土工藝較為復雜,關聯性強,質量、安全、進度、成本控制均需統籌策劃,及早展開,策劃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2.1提前編制翔實的專項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方案的編制應考慮諸多施工影響因素并選擇合理的工程施工順序。
2.2應充分考慮模板體系標準化要求,謹慎進行體系選型。
2.3應提前落實砂、石、水泥、外加劑的質量現狀,確保貨源穩定,及早展開配合比試驗。
2.4應提前選定模板體系所需輔材,如堵頭、明縫條、連接卡片、玻璃膠、自攻絲、海綿膠條、PVC套管等;鋼筋施工所需輔材,如無繡綁扎絲、保護層墊塊(與混凝土顏色接近)等。
2.5應提前進行勞動力儲備和技術培訓。
2.6各項準備充分后,應模擬工程設計結構型式及早進行樣板施工。實施樣板是檢驗施工水平、確立質量標準最有效、最有說服力的一項管理措施。實施過程中應始終堅持樣板通不過不允許開工,低于樣板標準不允許放行的原則。
3、工藝實施中加強過程監控,并注重經驗反饋、總結
3.1經常性組織技術交底會
技術交底會是集中傳授知識、總結經驗的有效途徑,符合全員參與的理念,有助于策劃、方案的有效貫徹執行,應貫穿工藝實施的全過程。
3.2強化質量意識,加強重點部位聯合驗收
施工過程的質量監控是現場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有力的質量監控能使工程質量做到防患于未然,有利于促進工程質量不斷提高、降低工程成本。模板加固、混凝土配合比實施等是飾面清水混凝土工藝的重要環節,加強重點部位、重要工序聯合驗收,動員各級人員共同參與,更加有助于質量把關。
3.3深入開展經驗反饋
如每次重要部位拆模后,組織相應操作工人和管理人員現場診斷評價質量水平,制定對策措施等,更加有助于針對性解決問題。
3.4加強成品保護
飾面清水混凝土注重“修復越少越好”,因此,施工過程中應切實加強成品保護措施,防止表面破損和污染。如墻體大角、窗洞口棱角采取包邊護角等。
4、實施模板體系綜合管理
模板體系管理在飾面清水混凝土施工管理中占有很大的權重,需要技術、質檢、生產、材料等多個部門協同管理,宜制定各項規程制度,從體系設計、材料采購與發放、現場制作與安裝、構配件散拆與回收等各個環節加強控制,否則,極易導致體系的周轉利用率低下和材料的浪費損失。
5、鼓勵技術創新,持續工藝改進
飾面清水混凝土工藝涉及諸多專業的方方面面,擁有很多改進的空間,建立技術創新鼓勵機制,持續開展工藝改進,是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的最便捷的渠道。
三、各分項工程的重點監控點
1、模板工程
1.1建筑立面效果設計是模板設計的前提和基礎,進行效果設計時亦必須提前考慮的模板的排版布置和加固需求,找到立面效果與模板布置的最佳結合點。
1.2明縫的寬窄、留設位置及交圈,孔眼的大小、位置及勻稱,蟬縫的位置及勻直等兼顧美觀、大方和方便施工,本著構造簡單、支拆方便、經濟合理、質量上乘的原則,綜合考慮質量、工期、技術和經濟效果。
1.3模板加工、制作前,操作工人手中應首先確保各項圖紙到位,并充分理解圖紙。模板下料前,應統籌兼顧,不同面板尺寸相互搭配,確保模板節約。下料時應盡量應先下大塊,從整塊面板上裁去的邊料統一堆放、進行標識。
1.4模板加工完畢后應結合使用部位、驗收順序等分類擺放整齊,模板安裝前必須全部刷涂隔離劑不得遺漏。
1.5模板加固必須重點關注,嚴格實施聯合驗收制度,對于重點部位(如墻體大角、門窗洞口、異型梁柱等)應采取保守加固措施,確保加固措施得當。
2、鋼筋工程
2.1為確保清水混凝土的鋼筋保護層厚度,箍筋及拉結筋加工時的尺寸允許偏差應按負偏差控制。
2.2外墻面鋼筋保護層墊塊選擇應選擇接近混凝土顏色環卡式硬質塑料墊塊,以減少對混凝土外觀的影響。
2.3墻體鋼筋網綁扎時,鋼筋綁扎絲的彎鉤應向混凝土內。柱及墻體豎向鋼筋如采用直螺紋連接時,應注意接頭位置與箍筋位置避開。
2.4鋼筋綁扎過程應有機結合混凝土振搗下棒點位置,盡量保證下棒點有效空隙。
3、混凝土工程
3.1施工配合比經過試配確定后,必須做試驗墻和樣板墻,保證清水混凝土的顏色一致性,所有施工配合都將按照統一的施工配合比進行。
3.2混凝土原材料必須穩定,統一品牌、統一廠家。
3.3采用全自動混凝土攪拌機拌制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制備質量與水平。
3.4到場混凝土設專人檢查坍落度,混凝土不得有分層、離析等現象。實測坍落度不滿足要求時應拉回攪拌站重新調整,坍落度過小時,不允許私自加水。
3.5混凝土澆筑必須提前確定振搗路徑和下棒點,并做好標識,混凝土振搗必須抽選經驗豐富的操作工人進行作業。
3.6混凝土澆筑必須連續,設專人現場監督,其施工縫必須按方案要求留設,避免產生施工冷縫。
3.7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現混凝土結構根部 “爛根”、表面出現“氣泡”及“云彩”等質量缺陷。
三、結論
篇12
我國建筑施工的經濟效益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們的管理很落后,即人、財、物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人們缺乏工作的積極性。現代企業化的實現,必須要依賴先進的管理,如果只有人才、資金、技術、設備,沒有先進的管理,是不能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建筑企業要生產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關鍵是管理。施工企業在建筑工程項目中完善的管理模式,正確處理好經濟與管理的關系,可以獲得項目投資的最佳效果。做好建筑工程經濟與管理的主要內容是要研究建筑產品生產應遵循的經濟規律,建筑工程技術經濟分析、經濟評價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建筑企業管理的科學方法和
主要業務活動等。
一 建筑施工企業項目管理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套完善項目管理配套設施是完成一個建筑工程項目的重要基礎。其需要具備以下幾點項目管理因素:
1.工程項目各種管理人才配備:主要有經營型工程項目管理人才、項目經理管理人才、各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各工種技能人才。
(1)經營型工程項目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負責工程項目內部行政管理、人事安排,工程投標、工程項目商務談判及有關工程項目決策事宜,它直接對企業負責。
(2)項目經理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執行者。負責項目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安排、項目各工種技能施工人員安排。項目資金及材料計劃、項目施工進度執行,它直接對工程項目負責。
(3)各專業技術管理人才是項目施工中各工種配備的專業技術人才。負責各專業的技術、質量監督以及對各工種施工人員的管理,它對項目經理負責、工程質量負責。
(4)各工種技能人才是項目施工、各工種施工專業性人才。負責工程項目施工每道工序落實、質量把關,它對項目經理負責、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負責、工程質量負責。
2.項目資金配備:分為材料費、人工費、管理費。它是工程項目施工的基礎,工程項目施工的根本條件。資金使用前期主要采購工程各種材料用量大:中后期主要有人工費、項目管理費、零星材料費等,資金用量較小。
3.材料配備:是工程項目施工材料組織、材料進場計劃實施過程。只有對材料組織做到周密、詳細有序安排,材料進場計劃做到精、準、及時,施工中材料的合理化利用,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資金周轉到位發揮最好的作用。
4.施工機械配備:完善的施工機械配備能有效加快工程施工進度、有效克服工程施工難度并控制人工費成本。可見,管理人才為項目工程管理的主導者。資金、材料、施工機械配備為項目工程的根本條件。他們共同配合影響著工程項目工期、質量、安全生產。
二 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原則
1系統性。建筑工程的生產數量大、周期長、工序多,各環節相互作用、相互補充,組合成一個整體。項目成本的全過程控制就是要隨著項目進展的各個階段連續進行,既不能留空當,也不能時緊時松,要自始至終,有序可控。
2成本最低化。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實現最低的目標成本。在遵循此原則時,應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問題。在施工中盡量減少材料損耗和浪費,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施工技術,提高工效,以此來降低成本,從而提高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
3動態控制。工程的建設時間較長,期間受到不可控動態因素的影響,如設備材料價格、工程變更、工資標準等會在施工期間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直接影響到了工程造價。所以,工程造價處于不確定狀態,直至竣工決算后才能最終確定工程的實際造價。
4責、權、利相結合。施工過程中,各作業班組、各職能部門即擔負著成本控制的責任,又有成本控制的權力。要對全體職工的崗位責任制進行修訂,把工作任務、基本職責、經濟責任、考核方法和獎懲等內容在崗位責任制中訂明,只有如此,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5目標管理。沒有降低成本計劃,成本管理工作就處于沒有明確目標、沒有節約措施和沒有控制的盲目狀態。施工企業應在總結上一年度成本管理工作,分析上一年度成本指標完成情況的基礎上確定所施工項目的成本目標,并實行目標管理。
三 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系統
1技術系統。它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只有采取先進的技術措施,確定正確的施工方案與施工工藝才能科學、合理的降低成本。
2社會系統。施工項目離不開一定的事、人、物,即為社會系統。項目責任人應具備很好的政治素質,懂得全面的施工技術,這也是順利實現項目目標的根本所在。
3經濟系統。經濟系統是成本管理的關鍵,工程需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太多會造成浪費,投入不足會影響施工進度與工程質量。因此,施工的每一環節都要進行項目成本控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項目的成本降低。
四 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舉措
1建立成本責任中心,明確責權利,獎懲分明,提高全員成本管理意識。建立成本責任中心,明確管理權限,責權利相統一,以項目經理部、各級分公司為成本責任中心的責任人,按照不同的成本要求將目標成本進行細化分解,縱向分解到各項目經理部、班組,橫向分解到各職能部門、各工程負責人,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項目成本管理模式,并把個人利益和成本指標密切掛鉤,嚴格考核,獎罰對等。項目經理部依據細化和分解的責任成本,與各責任人簽訂合同,明確各自的權責利。通過建立切實可行的約束機制,提高企業全體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
2搞好成本預測,確定成本控制目標。成本預測是成本控制的基礎,為編制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提供依據。因此,成本預測對提高成本計劃的科學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強成本控制,首先要抓好成本預測。成本預測的內容主要是使用科學的方法,結合中標價根據項目的施工條件、機械設備、人員素質、建筑材料市場價格等對項目的成本目標進行預測。
①工、料、機費用預測。分析工程項目的人工費用單價、工人的工資水平及社會勞務的市場行情,根據工期及準備投入的人員數量分析人工費是否能超過工程合同價中人工費。材料費在整個工程項目中比重極大,應作為重點予以準確把握,分別對主材、輔材、其他材料費進行逐項分析,分析其用量和價格的差異,同時匯總分析預算中的其他材料費。投標中的機械設備的型號,數量一般是采用定額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來的,與實際施工有一定差異,工作效率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測算實際將要發生的機械費,要考慮可能發生的機械租賃費和新購入設備的攤銷費,對主要機械重新核定臺班產量定額,測算使用成本。②施工方案引起費用變化的預測。項目中標后,必須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技術上先進可行和經濟合理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結合項目所在地的經濟、自然條件、施工工藝、設備選擇、工期安排的實際情況,比較實際采用的施工方法與標書編制時的不同,做出比較合理的預測。
3加強事前、事中控制,完善成本管理體系,全過程成本管理。在項目開工前對工、料、機市場進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對管理力量、管理水平進行分析評估,找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整改落實,分析出影響項目成本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對策。在投標階段,對擬投標項目進行詳細的成本預測,測算方法要科學,測算數據要準確,報價決策要慎重,不能惡意、隨意壓價、降低不可競爭的費用,決不能低于成本價投標;控制投標各項費用開支,降低投標成本。在施工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對預算價、中標價(合同價)、變更價款、目標成本進行對比分析,實施動態控制,在每個環節加強成本管理,確立成本控制原則,對實施過程中的資源投入進行控制,對施工過程及成果進行監督、檢查,并采取措施確保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通過從招投標階段開始到竣工結算審計的全過程成本管理,加強事前、事中控制,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同時建立現代化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統,落實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目標、成本監管的各項責任制。
五 總結
施工企業要嚴格成本核算,就必須做到:第一,科學組織項目評估。項目評估是責任成本核算的出發點前提,責任成本核算是項目評估的具體化,二者必須有機結合起來,共同發揮控制成本支出作用。責任成本的出發點是責任,落腳點是核算,因此,目標成本要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和個人,使全員職工都參與核算;建立健全責、權、利各項管理制度,做到獎懲分明,以促進成本核算落實到位。第二,加強可控費用管理,降低非生產性費用支出,近年來,施工企業由于管理區域跨度的加大,非生產性費用逐年上升,影響了企業效益的提高。要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必須從以下這幾個方面抓起:一是總量控制。年初制定費用開支
計劃,按費用開支項目逐一制定指標。二是要減少管理層次,精減管理人員和行政用車,要嚴格出差審批手續,對業務招待費的支出,要嚴格事前報告,事后審批制度。對各項管理費用的支出按計劃執行。三是對特殊性開支和較大數額的開支,必須經集體決定,嚴禁個人說
了算。
參考文獻:
[1]宋愛蓮.如何有效確定和控制工程造價[J].山西建筑,2010(1).
篇13
產品質量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源泉。影響企業產品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學術界已從技術創新(Schumpeter,1934)、政府監管程度(Posner,1974)和人力資本(Schultz,1975)等角度來解釋影響企業產品質量的原因。其中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企業員工與產品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員工是企業產品質量的重要推動者。對于人力資本如何影響企業產品質量,已有從制造業企業員工的年齡、性別、教育和工作經歷等不同角度來解釋員工個體特征對于產品質量的影響。在和企業員工相關的理論中,人力資本專用性理論把員工的專業特征納入研究模型,認為員工的專業化程度將影響員工的生產行為,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企業經營績效和產品質量的變化(Baumol,1990)。本文將人力資本專用性理論中所提及的企業員工的這些相關專業特征歸納為工匠精神,其內在表現為員工的專業精神,外在體現于員工的專業能力。工匠精神作為員工專業化內在特征的重要變量,能夠集中和綜合反映出員工的閱歷、經驗積累、心智成熟度以及專業技能等特征。工匠精神同時也作為影響制造業企業一線員工重要的無形因素,對員工生產行為方式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產品質量。“以人為本”是產品提升的一項重要內涵(顏鵬飛,2014),工匠精神是將企業的質量戰略轉化為企業生產力的關鍵一環。經濟新常態下要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并推動長期發展,工匠精神的培育至關重要(程虹,2014)。因此,從工匠精神的角度來研究企業產品質量,對于改善我國產品質量不高的現狀具有重要意義(程虹,2016)。
但是現有關于工匠精神和產品質量的研究,大多是從員工的意志品質和職業精神的角度來說明工匠精神對于產品質量的重要性,籠統地將工匠精神作為一個整體去解釋其與企業產品質量之間的關系,沒有實證檢驗的支持,研究缺乏說服力。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制造業企業中,工匠精神對于企業產品質量到底有沒有影響?如果確實存在影響,工匠精神將通過哪些方面影響產品質量?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本文余下的部分:第二部分為對已有文獻的梳理,并進行理論分析,研究工匠精神對企業產品質量影響的作用機理;第三部分為調查設計,介紹如何進行實證分析;第四部分則是實際論證一線員工工匠精神和產品質量的關系;第五部分根據計算的實證結果加以總結,并提出建議。
二、理論背景與文獻回顧
現有文獻中關于工匠精神對于產品質量的研究,主要是根據人力資本專用性理論,認為工匠精神使得員工專業化程度提升,進而提升其所生產產品的質量。現有的文獻主要存在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工匠精神通過提升員工對產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專注于生產的嚴謹程度來使得企業的經營績效和產品質量得到提高。這種觀點更多是體現在員工的專業精神層面。國內學者肖群忠(2015)認為工匠精神是實現制造業企業產品質量轉型升級的關鍵,消費者可以通過產品來感受匠人專注程度帶來的產品質量提升。任宇(2016)認為在制造業企業中員工專業和專注程度使得我國產品供給端和需求端實現有效匹配,進而對企業生產造成影響。通過對中國手工業制造史的研究發現,古代匠人的世代相守的專業和專注使得中國傳統手工業的技藝得到傳承,間接提升了產品的質量(宋時磊,2016)。國際上,Kazuo(2002)在其著作中從制造業企業的工作環境、制造流程、員工是否具有制造精神的角度來考察不同企業的生產績效,并且認為工匠精神一定體現于員工的日常生活精神態度中。Drucker(1985)認為工匠精神使得企業員工的專注程度得到增強,從而提升了產品的效用和質量。Senge(1990)提出擁有工匠精神的員工更具有組織凝聚力,從而使得企業的執行力提升,因此具有較高工匠精神的員工所在企業其產品質量也較高。Suvorov(2014)分析了員工對于工作的專注程度對于企業產品質量的影響,得出生產人員專注度越高,企業產品可以改進程度越小,產品質量越高的結論。Foege(2014)通過分析認為員工精益求精的品質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業企業產品的廢品率,從而為企業節約大量成本。Murray(1991)則將企業員工的人格特質中專注性、外向性、情緒穩定性、親和性和創新性作為企業員工的五大人格,實證分析了五大人格對于企業員工績效的影響。Porter(2002)通過研究發現,一線員工諸如體力、知識和心態這些綜合的素質都會影響企業的產品合格率,進而影響到產品的質量。這些研究都表現出員工的專業精神將影響其生產的產品質量。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工匠精神體現在員工外在專業能力的表現上。這種從勞動力專業技能的分析一方面主要通過分析員工的性別、年齡、工資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研究不同因素對于產品質量的影響。這一分析視角的主要結論是,員工的年齡和企業的產品質量存在倒U型曲線關系,企業工資差距和產品質量間存在倒U型曲線關系。這一結論不僅有國外文獻的支持(Fukao,2010),國內研究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程虹,2016)。從這些角度進行研究,數據較為容易獲得,并且研究結果較為明確。另一方面則是從員工的專業能力進行分析。Hasenkamp(2013)將員工的創新能力作為工匠精神的具體表現,并探究了員工的創新能力對于企業的投入產出比的影響,證明員工的創新能力對于企業績效的促進效應。也有學者從產品質量的定義來研究員工工匠精神與產品質量之間關系,將產品質量的內涵分開進行剖析,研究認為產品質量的內涵可以分為產品標準、產品特色和產品品牌,不同質量內涵對應員工不同的技能要求(Manova,2012)。還有學者將產品質量的內涵擴展為展品表現、外觀特征、可靠性、統一性、持久性、售后服務、美觀和顧客認同度這八項指標(Garvin,1985),認為產品質量的不同內涵也對應不同的員工專業能力,如策劃、市場調查、工藝設計和具體生產控制,這些因素都對應著員工能力的不同方面(Bloom,2010),同時也論證了由于專業生產帶來的員工勞動倦怠使得產品質量存在不同(鄧悅,2016)。還有研究(Carsten,2016)認為一線員工對于產品卓越品質的追求是一項專業的能力,也是企業進行產品質量改進的關鍵因素。這些均為員工專業能力對于產品質量影響的分析。
綜合上述對于工匠精神和產品質量關系的研究分析,本文認為工匠精神作為制造業企業一線員工重要的無形因素,對于產品質量的影響可以看作是企業生產中員工對于制造成果的影響。而員工的不同方面的特質均會對其所生產產品造成影響,一方面是員工的專業精神,另一方面是員工的專業能力,員工兩個方面的特質共同構成員工的工匠精神進而對產品質量產生影響。這也是本文的理論創新所在。依據已有的研究,同時結合本次調查問卷中所設置的選項,其中員工專業精神可以歸納為如下三點:(1)專注程度,是指員工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反復改進產品,追求完美和極致;(2)嚴謹程度,是指員工一絲不茍,對產品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3)耐心程度,是指員工在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時,耐心查找造成問題的原因,并予以解決。而員工的專業能力則可以歸納為:(1)電腦使用能力,包括使用電腦的時長和熟練程度;(2)解決問題能力,包括解決復雜問題的時間和問題困難程度;(3)高數使用能力;(4)團隊合作能力;(5)英語聽說能力。本文根據上述分析將員工工匠精神構建為包含有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的一個綜合理論模型,并選取CEES調查問卷中相對應的指標,實證檢驗是否因為員工工匠精神的缺乏而導致中國產品質量不高。
三、研究設計
(一)數據說明
本文的數據來源為2015年中國企業―員工調查(CEES)。2015年CEES調查是由武漢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在2015年發起的調查。此次調查發放了874家企業問卷和5300份員工問卷。其中回收有效問卷為531家企業問卷和4788份員工問卷,按照相關文獻的做法,剔除出現下列情況,如:職工數小于8,流動資產大于總資產,固定資產凈值大于總資產,總固定資產大于總資產,實收資本小于或等于0的這些企業。
在此次的調查之中,企業問卷包含了企業產品、生產、產品質量、設備、土地、廠房、原材料、銷售、進出口、資金、稅收、社保和人力資源共計157項問項。而員工問卷則涉及包含員工教育水平、家庭信息、財產狀況、工資收入、勞動合同、勞動技能、社會保障、工作歷史和性格特征共計163項問項。
(二)企業產品質量的度量
為了保證制造業企業一線員工工匠精神的指標以及產品質量評價的同趨勢,需要對所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指標進行相應的處理(盧亞娟,2016)。因此本文主要是通過用1減去產品的一次性抽檢不合格率來得到產品的合格率,用企業產品的合格率作為主要的指標度量企業的產品質量。
(三)員工工匠精神的度量
參照已有文獻的分析,本文構建對于員工工匠精神的模型,將員工工匠精神分為員工專業精神和員工專業能力。對于員工專業精神的測量,主要參考調查問卷中員工心理測評部分中的專注程度、耐心程度和嚴謹程度這三個問項。而員工的專業能力主要參照調查問卷中電腦使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高數使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英語聽說能力這五個問項。
這些問項在問卷中均以四個等級來顯示,員工的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越強,其得分越高,最高為4分;而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越差,其得分也越低,最低為1分。
(四)員工工匠精神和產品質量間關系的推導
本文研究的假設為企業產品質量不高是由于員工的工匠精神不足導致。關于兩者間的具體關系,可以通過模型來進行推導。對于企業的產品質量影響因素,如果產品有較高的異質性,其產品質量也會相對較高,并且Hallak對于產品質量決定進行了公式的推導,這樣的推導使我們能夠更為清楚地了解產品質量的相關影響因素。雖然該模型仍存在改善的空間,我們仍以Hallak和Sivadasan(2009)的研究為基礎,討論企業產品質量的決定機制,為產品質量和工匠精神間的關系分析來提供理論支撐。該推導是假設企業生產成本包括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如(1)式和(2)式:
(五)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按照上述對于工匠精神的分類和理論的推導,將影響產品質量和員工專業精神、專業能力以及控制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如下表1。
表1給出了廣東制造業企業基礎變量描述性統計值,包括了各個變量的平均值、標準差和觀測樣本的數量,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從描述性統計我們看出一線員工的電腦使用能力和英語聽說能力不高(量表值4為水平較高,1為水平較低),平均值分別為1.526和1.777,較為接近員工不會使用電腦或者英語的水平。而員工的解決問題能力則相對較強(量表值4為解決問題能力較強,1為無法解決問題),平均值為2.813。員工的專注程度和耐心程度指標平均值分別為2.645和3.454,說明企業員工自身的專注程度和耐心程度較高。從描述性統計中,我們可以看出制造業企業一線員工的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的平均值有著很大的差別。其中專業精神的平均得分比員工專業能力的得分要高。
四、實證分析
(一)對工匠精神的分析
對已有有關工匠精神的文獻進行分析和梳理后,我們可以發現,在研究工匠精神和企業績效或者產品質量之間關系時,這些文獻大多數只是把工匠精神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同質化的假設并進行分析,這樣并不能深入剖析工匠精神的內部因素對于企業產品質量的影響關系。而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如果不對員工工匠精神進行更為精細的劃分,很難得出具有價值的研究結論。
為了研究工匠精神和企業產品質量之間的具體關系,本文參照經典文獻對于生產能力的研究(Roberts,2012),本文將問卷中關于員工工匠精神內涵的問項分為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專業精神主要參考本次中國企業員工匹配調查問卷中員工專注程度、耐心程度、嚴謹程度這三項指標。專業能力主要參照問卷中英語聽說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高等數學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電腦使用能力這四個指標。這樣進行分類的好處在于更為清晰地了解員工工匠精神對于產品質量的影響,具體分類如表2所示。
(二)對產品質量的回歸分析
要進一步驗證制造業企業員工工匠精神與產品質量間的關系,則需要控制企業產品質量受到的諸多復雜因素的影響,如:企業的類型以及企業的規模和企業的利潤率。在控制了這些因素以后,如果變量仍然顯著,那么說明員工工匠精神與制造業企業的產品質量有著因果關系。否則,我們可以認為這兩者之間沒有顯著的關系。
根據以上分析構建回歸模型:
其中被解釋變量PQ代表企業產品質量;解釋變量its代表企業的類型;itq代表企業的規模;ipf代表企業的利潤率;AST代表不同員工工匠精神因素。采用的是水平-對數模型,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
從回歸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兩個控制變量當中企業的利潤率對產品質量的相關性顯著為正,說明企業利潤率對產品質量的提升有強的促進作用;企業規模與產品質量相關性也顯著為正,說明規模越大的企業,產品質量越好。總的回歸方程還顯示,在員工的工匠精神指標中,員工的專注程度和耐心程度較為顯著,說明對于產品質量的影響較為明顯。而員工的專業能力的五項指標中,解決問題能力較為顯著,而其余四項均不顯著。這也說明了員工專業能力對于產品質量的提升有限,同時,員工的工作年限對于產品質量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其指標較為顯著。而企業規模對于產品質量來說,是負向的影響,但是并不顯著。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員工變量之中,性別對產品質量的影響也很顯著,男性員工比女性員工對產品質量影響程度大。
(三)穩健性檢驗
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實證結果的穩健性,本部分用1減去產品的退貨率作為產品質量新的變量,對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指標進行回歸分析,并將企業按行業類型分組進行回歸分析以觀察模型是否受到參數設定的影響。對新的模型進行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
從穩健性檢驗的回歸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在原有模型中較為顯著的變量在穩健性模型中仍然顯著,這也說明原有回歸結果是穩健的。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對于不同的企業產品質量的指標,工匠精神的影響仍然是顯著的。這也說明在用產品退貨率作為企業產品質量的衡量指標時,工匠精神內涵中的專業生產能力對于企業的產品質量提升也同樣顯著。
五、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工匠精神和產品質量間關系的實證分析,我們可以發現:
工匠精神內涵中的員工專業精神,主要是由專注程度、耐心程度、嚴謹程度這三項指標來構成。我們通過回歸結果可以發現員工的專業精神對于企業產品的提升有十分顯著的影響。這也說明員工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專注和耐心將使得員工在生產時能大大降低失誤率,也降低了產品的退貨率,提升了產品的質量。對于工匠精神內涵中的員工專業能力,主要是由英語聽說能力、高等數學能力、電腦使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五項能力指標來構成。員工的這些能力指標對于員工來說是一些基本的專業能力,但實證的結果顯示,除了員工的解決問題能力對產品質量有較強影響,其余能力指標如高等數學能力和英語聽說能力,因員工應用較少,這些員工專業能力的指標對產品質量的影響不顯著。
進一步討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我們可以回歸到人力資本專用性理論來進行解釋,具有較高專業能力的員工其人力資本專用性也較強。由于專注于某一產品或者工序的生產,使得這類員工的流通價值較低,對于企業的創新甚至起到不利作用(李文東,2006)。如果一個員工具有較高的專業能力,而企業需要其進行崗位調動,對于企業來說,反而會造成損失。因為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員工在適應新的環境時,有可能會產生無法適應而導致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績效下降,進而影響產品質量。并且,在當今的制造業企業之中,生產流程的智能化使得員工不需要掌握較多的英語和電腦或者是數學知識就能夠操控設備。因此,制造業企業員工是否掌握這樣的專業能力對于企業產品質量的影響較小。而對于專業性的人格特質來說,無論員工從事何種崗位,都需要保持專注和耐心,對于從事產品質量的檢驗工作的員工來說,嚴謹程度也十分重要。因此,工匠精神中的專注、耐心和嚴謹對于產品質量的提升有著較強的影響。
綜合來看,工匠精神中的員工專業精神和員工專業能力這兩個內涵對于產品質量有著較強的影響,員工專業精神的提升對于產品質量的提高作用更為顯著。同時也解釋了為何我國制造業企業在進行高人力、物力資本投入后產品質量提升并不顯著的原因,工匠精神的缺乏是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因素,這也是本文的研究結論。
根據上述的討論,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引進德國二元職業教育制度。在二元教育制度中,受教育者先是以“學徒”的身份,由師傅帶領和指導,在企業的生產崗位中接受培訓。與此同時,受教育者又以“學生”身份在職業技術學校接受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教育。這種制度的好處在于:一方面在學校中,受教育者能學習到有助于提升其特定職業能力的知識,如專業理論等知識;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企業中能在師傅的親自指導下,在生產一線學習到實際生產技巧。因此,引進德國二元職業教育制度,增強員工的專業能力,通過這樣的“學徒制”方式來培育員工的工匠精神,將使得我國的產品質量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增加技能型大學的比例。造成技能型勞動力短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現今社會普遍對于技能型學校,尤其是技能型大學不重視。勞動力當中低學歷的員工已經逐漸減少,高學歷的員工的比例在逐漸增加。而這些高學歷的員工卻因為不能熟練掌握特定的生產技能,造成產品質量不高,而被企業淘汰,形成了一種“高學歷失業”的現象,也導致我國勞動力技能的嚴重錯配。因此應該增加技能型大學的比例,更加細化職業技術教育的授課種類。并且在注重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同時,將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轉向職業技術教育,對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實行包括生活費在內的免費,提高技能型人才職業資質的政府公共補貼,使之與專業技術職稱享有同等的經濟和社會待遇。
第三,發揮企業員工“干中學”的優勢。由實證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企業的產品質量與企業規模間的關系要弱于產品質量與企業一線員工職業能力之間的關系。因此企業不應一味地追求生產規模的擴大,而是要把更多的資源用于建立企業特定技能人才的后備梯隊,使得更多的員工能夠通過生產線上的實踐來提高其特定職業能力,實現更多的員工能夠一邊生產一邊增加其職業技能的目標,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對于具有較高職業能力的員工,應實施引進計劃,實施所得稅減免的政策,并對于這些員工的醫療、子女、社保和教育等方面提供更為優惠的政策。
第四,在中高等教育中加強工匠精神的培育。工匠精神本身就是對產品質量的一種堅持和追求。世界制造強國諸如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對于生產工人都是按照培養工匠人才的標準來進行。因此,在我國推行新職業教育模式發展時,可以結合所學的專業特點,把工匠精神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工匠精神。并且為提高員工對于企業的積極性,企業可以對職業技能人才的落戶采取增加積分的特殊鼓勵措施。在政府公租房中,拿出固定的比例定向分配給職業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 程虹,2014:《我國經濟增長質量從“速度時代”轉向“質量時代”》,《宏觀質量研究》第4期。[Cheng Hong,2014,“China’s Economic Growth: Transition From Velocity Era to Quality Era”,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4.]
[2] 程虹等,2016:《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基本狀況與路徑選擇――基于570家企業4794名員工入企調查數據的分析》,《管理世界》第2期。[Cheng Hong et al.,2016,“The Basic Situation and Route Choic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4794 Employees and 570 Enterprises”,Management World,2.]
[3] 程虹、張誠,2016:《企業內部工資差距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經濟與管理研究》第5期。[Cheng Hong and Zhang Cheng,2016,“The Effect of Enterprise Internal Wage Gap on Product Quality”,Economic and Management Research,5.]
[4] 鄧悅、黃詩雅,2016:《技術進步如何影響我國產品質量?》,《宏觀質量研究》第2期。[Deng Yue and Huang Shiya,2016,“How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2.]
[5] 李文東、時勘,2006:《美國國家標準職業分類系統的發展概況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軟科學》第2期。[Li Wendong and Shi Kan,2006,“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China Soft Science Magazine,2.]
[6] 盧亞娟、劉驊,2016:《江蘇省科技金融發展成效、障礙因素與創新機制研究》,《江蘇社會科學》第1期。[Lu Yajuan and Liu Hua,2016,“Research on the Effect,Obstacle Factors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in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Social Science,1.]
[7] 任宇,2016:《培育工匠精神,加快質量強國建設》,《經濟觀點》第5期。[Ren Yu,2016,“Cultivate the Spirit of Artisans,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Power”,Economic View,5.]
[8] 宋時磊,2016:《讓工匠精神落地生根》,《光明日報》2016年6月9日第7版。[Song Shilei,2016,“Let the Artisan Spirit Take Root”,Published in the “Guangming Daily” on June 9,2016,7th Edition.]
[9] 肖群忠、劉永春,2015:《工匠精神及其當代價值》,《湖南社會科學》第6期。[Xiao Qunzhong and Liu Yongchun,2015,“Artisan Spirit and Its Modern Value”,Hunan Social Science,6.]
[10] 顏鵬飛、李酣,2014:《以人為本、內涵增長和世界發展》,《宏觀質量研究》第1期。[Yan Pengfei and Li Han,2014,“People-Oriented, Connotation Growth and World Development”,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1.]
[11] Alec Foege.,2014,“The Tinkerers”,Cheers Publishing,pp.203-226.
[12] Suvorov A.V.,2014,“Approaches to Measuring the Dynamics and Structure of Human Capital and Assessing Its Accumulated Impact on Firms Economic Growth”,Studi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25),pp.215-224.
[13] Baumol W.,1990,“Entrepreneurship: Productive,Unproductive,and Destructiv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pp.893-921.
[14] Carsten Eckel and Leonardo Iacovone,2015,“Multi-product Firms at Home and Away: Cost Versus Quality Based Compete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pp.216-232.
[15] David A.and Garvin,1985,“What Does Product Quality Really Mean?”,Sloan Management Review,(26),pp.25-43.
[16] Dixit K.and Z.Stiglit,1977,“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7(3),pp.297-308.
[17] Fukao K.et al.,2010,“Output Quality,Skill Intensity,and Factor Contents of Tr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Micro-data of the Census of Manufactur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9),pp.645-660.
[18] Hasenkamp H.,2013,“Innovation Through Craftsmanship”,Management and Marketing,(5),pp.46-65.
[19] John Roberts,2012,“Labor,Emancipation,and the Critique of Craft-Skills”,The Journal of Modern Craft,(5),pp.137-148.
[20] Kazuo H.,2002,“Keeping the Essence of the Manufacturing Spiri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45(1),pp.1-15.
[21] Manova K.,2012,“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 Quality”,Nber Working Papers,No.17725.
[22] Murray R.et al.,1991,“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 Analysis”,Personnel Psychology,(44),pp.1-26.
[23] Bloom N.,2010,“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 on Management Quality: Evidence from Public Hospitals”,Nber Working Papers,No.16032.
[24] Peter F.and Drucker,1985,“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ublic Productivity Review,7(2),pp.77-78.
[25] Senge PM.,1990,“The Leader's New Work: Build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s”,Sloan Management Review,56(32),pp.439-457.
[26] Porter M.E.,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London and Basingstoke Press ,pp.2-39.
[27] Posner RA.,1974,“Theories of Economic Regulation”,Chicago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