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量化股票投資策略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量化股票投資策略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量化股票投資策略

篇1

隨著我國股市體制改革,股票市場迅猛發展,股票投資新增賬戶和新股擴張飛速,截止到2015年7月,股票賬戶數已經突破2億,兩市A股約有多2700多只股票,并推行多種利好政策逐步為股票投資者鋪平了道路。在牛短熊長的中國股票市場,眾多依賴傳統方法進行投資的投資者往往會損失慘重,此時利用量化投資策略以尋求較為穩定超額收益的投資方法愈來愈受到投資者青睞,其中尤其是超額收益Alpha量化投資策略廣為受到關注。

2量化投資與超額收益Alpha投資策略

量化投資就是通過收集整理現有已發生的大量數據,并利用數學、統計學、信息技術建立數學模型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構建最優投資組合以獲得超額收益。簡而言之,它是一個將傳統投資理念、風險、收益等進行量化并付諸實現的過程。在國內量化投資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不斷對外開放并與國際接軌,在國際上較為盛行的金融研究技術也逐步在國內鋪展開來,但目前投資策略的系統化研究仍是我國量化投資長遠發展的薄弱之處。因此,更加系統的投資策略研究和實踐成為當下迫切的需求。系統投資策略及組合能推動量化投資的快速發展,對中國金融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起到積極的作用。

所謂超額收益Alpha指的就是實際收益率中高于對應的預期收益率的超額收益部分,嚴格地來講,超額收益Alpha是用來衡量一個在風險調整下由投資所產生的“主動收益”。超額收益Alpha量化投資策略主要來源于CAPM模型,在CAPM模型中,投資組合的收益率等于無風險利率加上風險溢價,只有承擔更多的風險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資產的收益主要取決于β值,β值越高,期望收益相對越高,β值越低,期望收益相對越低。

在CAPM模型的基礎上,超額收益Alpha常被用來衡量基金的業績,具體公式如下:α=HPR-Rf-βi[E(Rm)-Rf]。

其中HPR為持有期實際收益率,在眾多的投資實踐操作中已經得到證明,當選擇股票投資組合適當時,股票基金能夠獲得高于市場平均水準的超額回報。隨著資產市場的發展與成熟,超額收益的理念被廣泛接受,從而促使愈來愈多的投資者采取投資組合主動管理的方式來獲取超額收益,與之相關的策略稱之為超額收益Alpha策略。

3雙因子模型量化投資策略

不同的具有投資價值的因子(包括盈利性、估值、現金流、成長性、資產配置、價格動量和危險信號等類別)組合便構成了不同的因子模型,如單因子模型、雙因子模型以及多因子模型等,其中單因子模型具有不可靠性且多因子模型建模較為復雜,雙因子模型則以較高的可靠性且操作較為簡便而受到重視。雙因子模型典型的有盈利性和估值、成長性和估值、估值和價格動量、現金流和估值、估值和估值、盈利性和盈利性、盈利性和價格動量、估值和資產配置以及估值和危險信號等,其中盈利性和估值、成長性和估值、估值和價格動量和現金流和估值四種雙因子模型效果最強。

3.1盈利性和估值

盈利性和估值是兩個具有較強投資價值的因子,且兩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孤立,盈利性用來衡量基本面,決定了公司資源的質量,而估值則是與市場因素(價格)相結合的基本因子,確定了投資者為這些資源必須付出的價格,這兩個因子不論以什么順序組合都是有效的。盈利性因子具有較好的普適性,能產生顯著收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低波動性。

在眾多的能反映盈利性和估值的因子中,可以選取進行自由組合從而構建雙因子模型。其中由現金流價格比和現金投入資本回報率、企業價值倍數與投入資本回報率、市凈率和經濟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和市凈率、投入資本回報率和市銷率、現金投入資本回報率和市銷率、現金投入資本回報率和價格資本、自由現金流加股息和凈資產收益率以及市凈率和經營性現金流比股東權益等組合最為常用。

3.2成長性和估值

所謂成長性是指公司收入或現金流產生能力的增加。分析成長性的目的在于觀察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能力發展狀況。成長性比率是衡量公司發展速度的重要指標,也是比率分析法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比率。在成長性因子與估值因子結合時,估值因子則是確保投資者不會為公司的增長付出過高的價格,從而得到合理價格增長策略。

3.3估值與價格動量

投資者情緒對股價走勢產生重要影響,而價格動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情緒。動量就是一種專門研究股價波動的技術分析指標,它以分析股價波動的速度為目的,研究股價在波動過程中加減速與慣性作用以及股價動靜相互轉換的現象。動量指數的理論基礎是價格和供需量的關系,如果股票的價格動量為正,說明需求超過了供給,投資者情緒會變得更加積極。如果股價的價格動量為負,則表明供給超過了需求,投資者悲觀態度會占據上風,轉向看跌,估值倍數則有可能降低。因此價格動量因子常用于衡量投資者情緒和作出投資時機決策的重要工具。估值因子能反應股票的價格高低,但不能解釋股票價格高低的根本原因。當估值因子與價格動量因子相結合時,能更好解釋股票價格變化,彌補了估值因子不足之處。

3.4現金流和估值

在投資策略研究中的現金流指的是經營活動中的現金流,融資投資等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不包括在內。現金流能反映公司盈利的真實性。當然單獨使用現金流因子的投資策略有時候會失效,但與估值因子結合,能避免分析失效現象的發生。現金流因子能遴選出產生大量盈余現金的公司,而估值因子則確保投資者不會現金生成能力支付過高的價格。

4結后語

篇2

產品點評:

新股+債券:華富收益增強債券基金在進行債券投資的同時,將通過網上申購和網下配售方式參與新股申購,在保持較低風險投資的同時獲取適當收益。該基金在設計之初就進行了嚴格的風險控制及信用管理規劃,以不低于80%的基金資產投資于國債、金融債、央行票、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次級債、可轉換債券票據等高信用等級的固定收益類資產。其股票投資僅限于參與新股申購和可轉債轉股獲得股票,不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或權證,以保證在提升基金收益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風險,力爭基金資產的持續增值。

費率水平:該基金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都采取階梯式模式,其管理費為0.6%(年),托管費為0.2%(年)。

基金公司:

華富基金公司成立于2004年,共有3只開放式基金產品,目前公司管理規模為60.13億元,華富競爭力優選和華富成長趨勢過去一年凈值增長率均低于同類基金平均水平。

基金經理:

吳圣濤,武漢大學商學院碩士,六年證券投資研究、保險公司投資從業經歷。歷任漢唐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國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投資部副主任、投資部經理。

鵬華豐收

綜合評價:

產品點評:

股票投資增利:鵬華豐收債券型基金以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還可兼顧新購申購,同時直接進行二級市場優質股票投資,在獲取相對穩定收益的基礎上力爭獲得超額回報。

該基金對于通過參與新股申購所獲得的股票,將比較市場價格與其內在合理價值,決定繼續持有或者賣出。股票投資采用“行業配置”與“個股選擇”雙線并行的投資策略,設置止盈止損線并通過靈活的倉位調控等手段來避免市場中的系統風險。

費率水平:該基金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都采取階梯式模式,最高認購費率為0.6%。贖回費率根據持有時間遞減,持有兩年以上為0。其管理費為0.6%(年),托管費為0.2%(年)。

基金公司:

鵬華基金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目前旗下共有2只封閉式基金和8只開放式基金,資產管理規模671.06億元,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2位。

基金經理:

陽先偉,碩士,6年證券從業經驗,先后在民生證券、國海證券等機構從事債券研究及投資組合管理工作,歷任研究員、高級經理等職務。2004年9月加盟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從事債券及宏觀研究工作,曾任普天債券基金基金經理助理。2007年1月開始至今擔任普天債券基金基金經理。

混合型新基金:

諾安靈活配置

綜合評價:

產品點評:

長短結合 三重選股:諾安靈活配置基金的投資理念是靈活資產配置以控制投資風險,關注優勢企業以挖掘投資價值,積極策略組合以提高投資回報。該基金運用長期資產配置(SAA)和短期資產配置(TAA)相結合的方法,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在長期資產配置保持穩定的前提下,積極進行短期資產靈活配置,通過時機選擇優化資產組合。在股票投資方面,該基金綜合運用優勢企業增長策略、內在價值低估策略、景氣回歸上升策略這三種策略構建股票組合,篩選出具備良好成長性和價值性的優勢企業。

費率水平:該基金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都采取階梯式模式,其管理費為1.5%(年),托管費為0.25%(年)。

基金公司:

諾安基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目前公司旗下管理著諾安平衡、諾安貨幣、諾安股票、諾安優化債券和諾安價值增長5只開放式基金。公司管理的資產總規模為527.58億元,根據銀河證券,諾安基金股票投資管理能力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別位居第3、第4和第23名。

基金經理:

林健標,英國CASS商學院MBA畢業。1996年9月至2002年8月,任廣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任職于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10月至2006年6月,任華西證券研究員;2006年7月加入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

長盛創新先鋒靈活配置

綜合評價:

產品點評:

關注創新 優勢選股:長盛創新先鋒靈活配置基金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運用“長盛創新選股體系”和“長盛優勢選股體系”,篩選備選股票。

“長盛創新選股體系”重點關注上市公司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以及營銷模式與管理機制創新等。“長盛優勢選股體系”重點考量公司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占有率及其增長穩定性、銷售收入增長穩定性、盈利增長穩定性和現金流增長穩定性等指標。

費率水平:該基金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都采取階梯式模式,其管理費為1.5%(年),托管費為0.25%(年)。

基金公司:

長盛基金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目前,公司共管理基金同益、同盛2只封閉式基金和7只開放式基金,資產管理規模366.78億元。注重大類資產積極配置,將選時策略作為控制風險、獲取收益的主要手段之一,已經成為長盛基金有別于其它公司的獨特之處。

基金經理:

肖強。2002年6月加入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副總監,自2007年1月5日起任長盛同智優勢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鄧永明,2005年7月底加入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曾任基金同益基金經理助理,同德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長盛同德主題增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混合型新基金:

長信雙利優選靈活配置

綜合評價:

產品點評:

行業優勢價值優選:長信雙利優選靈活配置基金為主動式混合型基金,以戰略性資產配置(SAA)策略體系為基礎決定基金資產在股票類、固定收益類等資產中的配置。股票投資是在行業進行配置基礎上,挑選具有行業投資優勢并具備核心競爭力和成長力的高素質企業股票。股票資產采用雙線并行的構建流程,通過行業吸引力模型和股票價值優選模型進行行業和個股的選擇與配置。該基金注重基金研究員的基本面分析,使股票資產的投資決策過程更為嚴謹和科學。

費率水平:該基金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都采取階梯式模式,其管理費為1.5%(年),托管費為0.25%(年)。

基金公司:

長信基金公司于2003年4月成立,目前旗下有3只股票型基金,1只貨幣型基金,管理規模283.43億元。其中長信增利動態策略1年收益在同類基金內名列第36,高于同類基金平均水平。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長信基

金2007年股票投資管理能力居第12位。

基金經理:

胡志寶,經濟學碩士、證券從業經歷8年。曾任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基金經理、國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民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2006年5月加入長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管理總部,從事投資策略研究工作,現任銀利精選基金基金經理。

上投摩根雙核平衡

綜合評價:

產品點評:

精選估值優勢股票:上投摩根雙核平衡基金深化價值投資理念,精選具備較高估值優勢的上市公司股票與優質債券等,持續優化投資風險與收益的動態匹配。

該基金運用安全邊際策略有效挖掘價值低估的股票類投資品種。在控制宏觀經濟趨勢、產業發展周期等宏觀經濟環境變量基礎上,考察上市公司的商業模式、管理能力、財務狀況等影響企業持續經營的因素,然后綜合運用量化價值模型來衡量股票價格是高估還是低估。

費率水平:該基金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都采取階梯式模式,其管理費為1.5%(年),托管費為0.25%(年)。

基金公司: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目前上投摩根管理7只開放式基金產品,其中包括1只QDII基金――亞太優勢基金,管理資產規模880.86億元人民幣。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上投摩根基金2007年股票投資管理能力居第10位。

基金經理:

芮,6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擔任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經理助理,同時負責能源、電力、家電、農業等行業研究,在投資研究方面均做出了突出業績,得到業內廣泛認可。

梁鈞,8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

股票型新基金:

東方策略成長

綜合評價:

產品點評:

重投成長性公司:東方策略成長基金重點投資受益于國家發展戰略并具有成長潛力的上市公司,根據GARP理念,考慮了股票的價格、每股收益增長、每股現金流量、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主營業務利潤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市凈率等因素,通過優化得到成長風險值指標。另外東方策略成長還將通過基礎庫、優選庫量化選擇以及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實現三層超額收益,從而盡量避免基金經理個人風格變化造成的基金風格與業績的過大波動。

費率水平:東方策略成長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均采取階梯式模式,認、申購費率隨認購金額遞減,贖回費率隨持有期限遞減。其管理費為1.5%(年),托管費為0.25%(年)。

基金公司:

東方基金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旗下共有2只混合型開放式基金和1只貨幣基金,目前總資產管理規模為101.16億元。東方精選和東方龍混合基金過去一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7.71%和-4.98%,均低于同類基金平均水平11.79%。

基金經理:

付勇,10余年金融、證券從業經歷,2004年加盟東方基金,曾任發展規劃部經理、投資總監助理、東方龍基金基金經理助理、總經理助理;現任本公司副總經理、東方精選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

于鑫,2005年加盟東方基金,曾任東方精選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助理。現任東方精選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東方金賬簿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

嘉實研究精選

綜合評價:

產品點評:

自下而上精選個股:嘉實研究精選基金通過持續、系統、深入的基本面研究,挖掘企業內在價值,尋找具備長期增長潛力的上市公司,以獲取基金資產長期穩定增值。在選股上,股票組合的構建完全采用“自下而上”的精選策略,基金管理人依托公司研究平臺,組建由基金經理組成的基金管理小組,基于對企業基本面的研究獨立決策、長期投資。基金管理人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精選個股,構建投資組合。

費率水平:嘉實研究精選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均采取階梯式模式,認、申購費率隨認購金額遞減,贖回費率隨持有期限遞減。其管理費為1.5%(年),托管費為0.25%(年)。

基金公司:

嘉實基金公司于1999年3月25日成立,是中國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旗下共管理2只封閉式基金和12只開放式基金,管理總資產1533.95億元,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第3位。

基金經理:

黨開宇,碩士,CFA,7年證券從業經歷。2006年9月至今任職于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任嘉實策略增長基金基金經理,2006年12月至2008年3月20日任嘉實服務增值行業基金基金經理。2007年11月起任嘉實基金研究部總監。

劉紅輝,經濟學碩士,2004年加入嘉實基金管理公司,任產品經理、基金經理助理。

QDII基金:

銀華全球核心優選

綜合評價:

基金經理:

謝禮文,CFA,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境外投資部總監。擁有21年的境外證券投資相關經驗,曾擔任香港恒生投資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官,主持總規模達70億美元基金資產的投資研究和管理工作;曾在日本野村資產管理公司任職10年,并于2003年獲得晨星(日本)頒發的“本年度基金”(Fund of the Year)獎;并曾在美國舊金山的兩家資產管理公司擔任過基金經理和分析師。

產品點評:

以香港為核心 以基金為配置:銀華全球核心優選基金通過以香港區域為核心的全球化資產配置,對香港證券市場進行股票投資并在全球證券市場進行公募基金投資。

銀華全球核心優選將核心投資目標指向香港市場,是一個良好的投資定位。在內地市場以外的各個證券市場里,機構投資者目前最為熟悉的市場就是香港證券市場。銀華全球核心優選投資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公募基金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合計不低于基金資產的60%。這種“基金中的基金”投資方式,可以在全球市場內進行投資,分散單一市場風險。

費率水平:該基金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都采取階梯式模式,其管理費為1.85%(年),托管費為0.3%(年)。

基金公司:

銀華基金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目前旗下共有1只封閉式基金和7只開放式基金,資產管理規模641.08億元,建立了覆蓋股票型、配置型、貨幣型和保本型基金的較為完善的產品線。

股票型基金:

博時特許價值

綜合評價:

基金經理:

陳亮,碩士。2001年3月加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3年8月擔任博時裕富基金經理。2006年8月起調任股票投資部數量化投資組主管,兼任博時裕富基金基金經理。2007年3月起兼任基金裕澤基金經理。2008年2月起任股票投資部總經理兼數量組投資總監、博時裕富基金基金經理、裕澤基金基金經理。

產品點評:

投資三類壁壘優勢企業:博時特許價值基金主要投資于具有政府壁壘優勢、技術壁壘優勢、市場與品牌壁壘優勢的企業。

該基金實行風險管理下的主動型價值投資策略,即采用以精選個股為核心的多層次復合投資策略。具體投資策略為:在資產配置和組合管理方面,利用金融工程手段和投資組合管理技術,保持組合流動性;在選股層面,按照價值投資原則,從品質過濾和價值精選兩個階段來精選個股。

篇3

有的公司連續發行指數增強產品,有的公司重點發行QDII,而銀華基金管理公司則是主攻分級基金。目前正在發行的銀華消費主題分級就是又一例,該公司將力圖通過這種新產品來進一步鞏固分級基金“一哥”的地位。

該基金將主要投資于大消費行業中具有持續增長潛力的優質上市公司,以分享中國經濟增長與結構轉型所帶來的投資機會,追求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回報,力爭實現基金資產的中長期穩定增值。該基金為股票型基金,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60%~95%,其中投資于大消費行業上市公司股票的資產不低于股票資產的80%。

獨特的投資策略

該基金的對于大消費行業股票的投資策略與以往的股票型基金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1)該基金將先通過研究平臺由研究員精選出一籃子大消費行業股票;(2)公司的量化投資部門將對該股票庫的全部股票實施等權重化配置來構建股票投資組合;(3)對于選入股票庫的股票將采取買入并持有的策略,原則上如無特殊事件將每季度調整一次股票庫,以降低換手率,分享復利回報。

比例不同的份額分級

該基金的基金份額包括銀華消費主題分級基金之基礎份額(即銀華消費份額)、銀華消費主題分級基金之穩健收益類份額(即銀華瑞吉份額)與銀華消費主題分級基金之積極收益類份額(即銀華瑞祥份額)。其中,銀華瑞吉份額、銀華瑞祥份額的基金份額配比始終保持1∶4的比例不變。銀華瑞吉份額約定的年基準收益率為“同期銀行人民幣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

中郵上證380指數增強型基金:

填產品線空白做指數化增強

該基金是該公司的第一只指基,繼承了該公司一貫重視股票投資、重視積極投資的風格,值得關注。

每一種類型基金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可投資價值。投資指基,重在看好其被動性投資特征,或曰控制良好的跟蹤誤差,目的是為了獲取相當于相關指數所代表的市場特定股票集合的總體收益;投資增強型指基,目的則在于覬覦前者基礎上的、有一定幅度的跟蹤正誤差,或曰比相關指數所代表的市場特定股票組合略高一些的收益。中郵上證380指數增強型基金有望提供這樣的機會。

篇4

易方達策略成長(110002)

易方達策略成長成立于2003年12月,屬于股票型基金。該基金將不低于基金股票投資80%的資金投資于兼具較高內在價值和良好成長性的股票,積極把握股票市場波動所帶來的獲利機會,為基金份額持有人追求較高的中長期資本增值。結合最近的行情看,該基金在金融保險、金屬非金屬、房地產業、商業貿易等方面仍保留有較大比例配置,基金管理人在四季度謹慎做多的思路較為突出。

易方達策略成長自成立以來經過牛熊兩市的考驗,是一只常開不敗的品種。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市場的企穩,該基金業績提升明顯。截至2007年12月20日,該基金2007年凈值增長率為122.04%,在所有基金中居于第54位,不過其成立以來累計增長率為497.48%,長期表現比較好。

諾安股票(320003)

諾安股票成立于2005年11月,屬于股票型基金。該基金貫徹主動投資的理念,從國內企業的比較優勢和全球化發展的視角出發,發掘具備投資價值的企業,獲得穩定的中長期資本投資收益,同時注重對于市場風險的控制。

具體的股票投資策略上,該基金采取“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投資策略,投資理念體現對核心價值和中長期投資價值的分析。通過股票投資價值分析,領先企業分析,股票估值分析形成核心股票庫。從歷史上看,該基金采取對于個別行業堅持集中持有,對于其他行業則實施分散投資的策略。截至2007年12月20日,該基金2007年凈值增長率為135.52%,在所有基金中居于第25位,其成立以來累計增長率為411.49%,長期表現比較穩定。

華夏紅利(002011)

華夏紅利成立于2005年6月,該基金采取積極的資產配置策略,主要選擇具備良好現金分紅能力目財務健康、具備長期增長潛力、市場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 從具體的股票投資策略上看,該基金主要根據過去3年上市公司的歷史分紅狀況建立初選股票池,通過財務指標分析和業務模式分析確定備選股票池,最終根據基金經理判斷,市場時機和個股流動性情況,建立投資組合。從2007年三季度以來,華夏紅利將防范風險作為基金運作的首要任務,較好地保護了前期運作取得的成果,結合其倉位在行業上的分布可以發現,該基金近期的運作呈現“行業布局集中,個股投資分散的特點”,在行業的布局上契合市場板塊運行的格局,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華夏紅利成立以來即顯示出較為突出的獲利能力,截至2007年11月,該基金2007年累計凈值增長率為146.51%,在統計的38只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一。截至2007年12月20日,該基金2007年累計凈值增長率為15685%,在所有基金中排第6名。

東方精選(400003)

東方精選成立于2006年1月,屬于偏股型基金。該基金注重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根本動力的挖掘,該基金將60%以上的股票資產投資于高速成長的優質上市公司,努力使基金份額持有人最大限度地分享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該基金的投資管理由“自上而下”的大類資產配置和“自下而上”的精選個股、行業優化組成。大類資產配置方面,基金管理人依據市場的階段性變化,動態調整三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其中現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的比例不低于5%。在個股投資方面,該基金對持續穩定成長類公司的股票采取“長期持有”的策略,對周期性成長公司的股票采取“動量投資”的策略。對于行業配置,基金管理人將其視為一種避免精選出來的股票在單一行業集中度過高而造成系統風險過高的優化手段。結合最近的行情看,該基金在醫藥生物、通信、食品飲料等方面有較大比例配置,此外該基金重倉的個股往往集中在題材性品種,這些題材的兌現往往會帶來超額收益。

東方精選是靈活投資品種中的杰出代表,其在今年1季度的行情中曾一度領先同類型的其他品種。截至2007年12月20日,該基金2007年凈值增長率為154.47%,在所有基金中居于第7位。

上投摩根阿爾法(377010)

上投摩根阿爾法成立于2005年10月,屬于股票型基金。該基金同步以“成長”與“價值”雙重量化指標進行股票選擇,精選個股,紀律執行,構造出相對均衡的不同風格類資產組合。同時對資產配置進行適度調整,努力控制投資組合的市場適應性,以求在多空環境中都能創造超越業績基準的主動管理回報。

基金管理人將其投資策略的重點比喻為啞鈴式投資,即投資布局的搭配形同啞鈴,強調兩端投資,同步執行價值與成長選股策略,兼顧價值與成長型股票,從而較好控制組合市場適應性,一定程度上能夠排除對景氣誤判的概率。上投摩根阿爾法近期的走勢比較突出,其歷史業績也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截至2007年12月20日,該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為127.44%,在所有基金中居于第42位,不過其成立以來累計增長率達到532.68%,長期表現較好。

廣發穩健增長(270002)

廣發穩健增長成立于2004年7月,屬于平衡型基金。該基金投資目標在于保證基金業績的長期穩定增長,作為平衡型基金該基金將股票投資上限設置為65%,下限為30%,能夠較大程度地規避市場出現的風險,是資產安全增值的品種。

該基金的股票投資運用優化成長投資方法投資于價格低于內在價值的股票,股票投資對象主要是大盤績優企業和規模適中、管理良好、競爭優勢明顯、有望成長為行業領先企業的上市公司,經過一級股票庫和二級股票庫的構建確定最終的投資組合。廣發穩健成長成立以來一直保持在飽滿的倉位上限進行運作,其在個股配置上較為集中,說明了該基金在平衡型品種中風格較為積極。

2007年以來,廣發穩健增長在市場運行的各個時期均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在同類型基金中業績長期表現突出,不過隨著市場進入調整期,該基金超越持股上限的倉位導致其短期面臨的風險較大。截至2007年12月20日,該基金2007年凈值增長率為116.41%,不過其長期業績良好,成立以來累計增長率達到532.68%。

華夏平穩增長(519029)

華夏平穩增長成立于2006年8月,屬于平衡型基金。該基金是華夏基金旗下原興業封閉式基金轉型而來,該基金在積極的資產配置策略中引入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由此可以保證基金資產在可以承受的風險范圍內獲取更高收益。

從具體操作上看,2007年以來,該基金的操作總體表現為個股和行業的雙分散。在個股基金中度上,2007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該基金股票集中度穩定在28%附近;行業配置上,2007年半年報顯示,股票資產占該基金總資產的比重為92.71%,占比較大的行業為機械設備儀表、房地產、批發和零售貿易、金屬非金屬等,在各行業上分散投資的特征比較明顯。因此該基金的實際操作與其既定的投資目標有所契合,風險控制基礎上的資產配置策略在其中取得了決定性作用。

轉型后的華夏平穩增長雖然投資風格上有了較大的變化,但在業績上始終保持了其優秀的水平。2007年以來,市場板塊輪動的風格變化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中,華夏平穩增長發揮其控制風險和積極管理的優勢,業績增長勢頭明顯。截至2007年9月26日,該基金2007年以來凈值增長率為150.86%,在統計的21只平衡型基金中居于第1位。截至2007年12月20日,該基金2007年以來凈值增長率為148.38%,在所有基金中居于第12位。

2008集結號之金品

由于管理層控制新基金的發售規模,銀行與專業機構聯合推出了“類基金”理財產品,“類基金”產品的前身是“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這類產品的投資對象也非常廣,但是流動性不高。與其相比類基金產品的流動性和費率透明度更勝一籌,這種銀行理財產品今后會越來越多。這種產品在2008年市場預期不明朗的情況下,能有效分散風險,有利投資管理人抓住市場階段性機會。

與基金相比,銀行“類基金”產品有如下特點:

定期開放申購贖回:與以往銀行產品相比流動性更強,且產品日常贖回的現金壓力小,資金規模比一般開放式基金穩定,有利投資管理人抓住市場階段性機會

投資范圍更廣:與開放式基金相比,其投資面更廣;利用的投資工具更多,債券、股票、基金、信托、匯率、信用、商品等都可以成為投資標的

篇5

在A股市場整體表現不佳的背景下,大部分采取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公募基金逆市盈利,凈值增長率實現正收益并跑贏市場主要指數。今年以來,股票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02%,混合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10%。統計結果顯示,2017年,量化主題基金凈值表現較前期下滑明顯,該類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凈值損失幅度達2.72%,遠低于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平均水平。雖然大部分量化主題基金平均表現回落,但部分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量化基金的表現較為穩定,例如華泰柏瑞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7只量化基金,其平均凈值增長率達4.51%,大幅跑贏同類平均水平。

發行速度加快

2004年,國內首只采用量化對沖策略的基金成立,至2011年市場存量超過10只,下頁圖2描述了該類基金歷年量化主題基金市場存量及發行數量。自2015年起,這類基金的數量明顯增多,截至2017年5月23日,年內已有15只量化基金成立,超過2016年全年發行水平。較早成立的產品多采用量化選股,量化模型和策略較為單一。而近年來量化技術和投資策略不斷豐富,由早期嘗試階段逐漸走向成熟和創新。因此,在進行統計分析時,筆者著重關注今年以來的表現,選擇已進入常規運作周期,具備可查、完整信息披露的產品進行業績統計和研究。

多數量化基金的股票選擇行為是基于投資模型而定,堅持數量化的投資策略,這種完全基于模型的數量化投資方法既能客觀、理性地分析和篩選股票,也能保證不受外部分析師的影響,減少了投資者情緒對基金投資運作的影響,從而保持投資策略的一致性與有效性。利用機械化的數量化模型進行投資更具有紀律性,但使得基金選股擇時的能力下滑。在今年的政策驅動行情中,多數量化主題基金依舊重倉中小盤股票,使得該類基金凈值表現不佳。

凈值遭遇滑鐵盧

根據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的統計,截至2017年5月21日,市場上共有71只主動權益類的量化主題基金,過去1個月、過去3個月、過去6個月的平均凈值損失幅度分別為-3.35%、-3.41%、-2.96%,遠低于其他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平均水平。具體來看,具有今年以來持續運作記錄的共有56只,今年以來的平均凈值損失幅度為2.72%,17只凈值上漲,39只凈值下跌,凈值下跌幅度超10%的高達6只。2016年整體表現較為優異的量化主題基金在2017年為何會遭遇滑鐵盧呢?

據筆者統計,2017年,業績下滑的量化主題基金普遍重倉了高估值、小市值的成長股,可見量化基金未能及時適應行情轉變。這源于量化主題基金大多采用使用數量化模型計算來M行投資,量化基金模型結構上的相似性將直接影響模型的有效性及流動性問題。

從模型的具體操作來看,量化模型主要根據歷史數據構建,其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比較緩慢,一旦外部環境出現變化或發生某些重大事件,例如設立雄安新區等,其有效性很可能受到影響。

少數基金表現突出

篇6

在具體的投資運作策略方面,國泰金鹿保本增值(二期)將繼續采用固定比例組合保險(CPPI)技術和基于期權的組合保險(OBPI)技術相結合的投資策略,通過定量化的資產類屬配置達到本金安全,用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證券的現金凈流入來沖抵風險資產組合潛在的最大虧損,并通過投資可轉債及股票等風險資產來獲得資本利得。

股債兼顧保本增值:投資債券是保本基金運作的基礎,該基金對可轉債以外的債券投資在策略上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采取被動式的資產負債管理策略,以其現金凈流入沖抵可轉債等風險資產組合可能發生的虧損;另一部分采取積極的債券投資策略,主要以長期利率趨勢分析為基礎,結合中短期的經濟周期、宏觀政策方向及收益率曲線分析,通過債券置換和收益率曲線配置等方法,實施積極的債券投資組合管理。

股票投資收益將有可能繼續是該基金未來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因此,該基金將會積極把握可轉債與股票之間出現的無風險套利機會:謹慎參與一級市場股票首發和增發,以獲得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利潤。

費率水平:國泰金鹿保本增值基金(二期)的認、申購及贖回費率均采取階梯式模式,認、申購費率隨認購金額遞減,贖回費率隨持有期限遞減。其管理費為1.1%(年),托管費為0.2%(年)。

基金經理

篇7

現代 資本市場經過幾十年的 發展 ,涌現出了眾多成熟的證券投資方法,但從投資策略的角度來總括,分成兩大類:主動式投資管理策略(Activemanagement)與被動式投資管理策略(Passive management)。兩種投資策略在理論基礎、投資目標與投資方法上都截然不同。主動式投資往往構造投資組合,采用相對主觀、復雜和難于數量化的選股原則,一般集中投資于少量證券,用近似或簡單量化方法確定各證券之間的投資比例。被動式投資策略在構造投資組合時,常采用客觀和相對簡單的選股策略,投資區域相對分散,一次投資于多支股票,有一套較完整的數量化方法用于精確界定各證券的投資權重,并采用程序化交易方式。

被動式投資策略通常具體分為三種方式:購買并持有策略、局部風險免疫策略和指數化投資策略。而指數化投資方法是被動式投資領域中重要的投資方法,也是目前基金資產管理可以選擇的主要投資方法之一。

投資者是應當置身于主動式投資的陣營,還是應該加入被動式投資的行列?一個共同的衡量準則,就是看能否戰勝市場。

2 戰勝市場的含義

戰勝市場不僅是基金經理的神圣使命,同時也正成為眾多私人投資者的追求目標。這一概念的意義就在于投資者業績的衡量標準不是其絕對收益而是其相對收益,也就是它相對于市場基準的表現如何。如同投資風險可以分為系統性與非系統性兩類一樣, 金融 投資的收益源泉也可分為市場性收益與非市場性收益兩類。前者為大市運動所致,而后者則是投資者在市場影響力之外的添加收益,它或許是投資者智慧的結晶與能力的象征,也可能只是運氣使然。

在談論投資績效的絕對表現時,市場性與非市場性收益無從分辨。只有比較相對表現時,才能將二者加以區分,從而判斷投資者是否運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創造了額外收益。因此,能否戰勝市場歸根結底就是能否創造非市場性收益。

3 戰勝市場衡量

如何衡量投資的相對業績、借以判斷戰勝市場與否呢?首先要明確市場的定義及其衡量標準。股市中包含了眾多股票,但人們所關心的有時并不是某一具體股票的特殊屬性(如其盈利成長或市場價位),而是整體市場的數量指標及變化情況。同時,當股市中股票數目過大時,人們通常會從中抽出部份股票作為樣本,以縮小研究對象的規模,方便對于整體市場的研究。所以在股票投資中,股市指數就成為了股票市場的代言人與衡量基準,戰勝市場的潛臺詞就是投資業績超過股市中相應的指數表現。

4 戰勝市場的實現條件

雖然戰勝市場意味著超越股市指數,但真正戰勝市場必須要同時滿足三條標準,即實現三個不同層面上的超越。

首先是全面性。投資業績必須能夠同時在牛市與熊市時超越指數。如果牛市時風風火火,到了熊市則凄凄慘慘,那只能說明投資策略具有偏向性。

其次是長期性。投資業績必須能夠長期持續而穩定地戰勝市場,這一期間通常不短于十年。只有時間才能夠證明投資業績表現是否經歷了數次的市場動蕩或跨越了不同的市場周期,從而將僥幸者與成功者區分開來。

最后是風險性。投資收益要在與指數風險相同的基礎之上超越指數。如果投資者靠冒更大風險來獲取額外收益,那么表面的高收益勢必會為與其相伴而生的高風險所抵消,使得經風險調整后的投資業績仍然低于市場指數

5 難以戰勝市場的具體實證

1988-1998年共同基金與市場指數收益率比較

上表顯示了1988至1998年10年間S&P500指數的年平均收益率比股票投資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還要高出3個百分點,此外一項調查表明自1972年至1998年,全美國50%以上的股票基金能超越S&P500指數表現的年份只有9年,而有17年低于該指數。另外,主動式投資的基金的業績表現大多不具有連續性,在某一時期業績表現較好的基金在另一階段可能表現并不好,例如美國在1970——1980年間排名前二十位的基金在1980——1990年間基本上都跌出了前二十位,這二十只基金在1970至1980年間的平均年收益率高出所有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8.6個百分點,而1980至1990年間他們的平均年收益率比所有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還要低0.3個百分點。因此,人們 自然 而然就想到了直接復制指數,這種投資方法簡單還可以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率。

6 難以戰勝市場的理論依據

有效市場理論認為,一個完全有效市場的股票價格反映了已知的、有關該股票的全部信息,任何資料來源和加工方式都不能穩定地增加收益,任何專業投資者的邊際市場價值為零,因此在一個有效市場中,使資產組合的收益率高于市場指數收益率的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是運氣。

而且人們對“隨機漫步理論”與“混沌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股市的不可預測性。正是由于股市的不可預測性,人們才會放棄專家經營的投資基金,選擇一種被動的追隨市場的方法。

理性投資者都厭惡風險,同時又追求收益最大化。就單個資產而言,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高收益總是伴隨著高風險。馬柯維茨(Markowitz)證券組合理論認為,通過各種資產不同比例的組合,可以使證券組合整體的收益一風險特征達到在同等風險水平上收益最高和在同等收益水平上風險最小的理想狀態。這個理論充分反映了分散投資所帶來的好處,而實現分散化投資最簡潔有效的手段就是指數化投資。

7 難以戰勝市場的原因分析

主動式投資的管理型基金之所以難以超過股市指數,其因素可以大致歸結為四點:較多的管理費用、較高的交易成本、較大的現金儲備、較重的稅務負擔。

首先是它們較高的管理費用蠶食了投資收益。就年平均管理費用而言,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為0.31%,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為0.16%,而管理型基金卻高達1.42%。這是因為管理型基金必須以高價聘用專門的分析師來進行證券的分析與篩選。

其次是基金經理們往往會頻繁地進行證券交易,以顯示出其決策能力、管理水平及敬業精神,這就導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

另外是管理型基金通常會保持5%左右的現金儲備,以供基金購回時用,而指數基金中基本不含現金。由于美國股市主要為牛市所主導,所以較大的現金儲備就成為基金的包袱和累贅。這使得基金的長期表現大打折扣。

最后是管理型基金會使投資者的稅務負擔較重。頻繁的證券交易可能會提高基金的當前收益,迫使投資者為此而納稅更多,從而降低了最終的實際投資所得。而指數較低的換股率則會抑制基金的頻繁交易,使情況大為改觀。

8 指數化投資的含義

根據迪恩利巴朗和羅邁什瓦迪倫格姆(2000年)的定義:指數化投資是以獲得某一特定市場的基準回報為目的的投資行為。在證券市場中,指數化投資被人們定義為“是一種被動式投資,即投資者試圖復制某一證券價格指數或者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的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而進行的證券投資”。其收益水平目標是基礎指數的變化幅度。指數化投資是一種享有市場平均收益水平的金融產品,適用于那些想穩定地分享證券市場成長的投資者的需求,即偏好平均程度風險和收益的投資者。

9 指數化投資的優點

(1)指數化投資可以充分的分散投資組合,降低非系統性風險。

金融 資產組合理論告訴我們,通常如果一個證券投資組合中所包含的證券數量越多,證券分布面越廣,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資組合中的非系統性風險。指數投資并不試圖戰勝市場,只是希望能夠獲得市場平均收益水平,也就是取得與所模擬的指數較貼近的收益率。指數投資按指數構成構造投資組合,能有效地降低非系統風險。

(2)指數投資具有成本效率和稅收效率。

指數投資的最大優勢在于費率較低,包括較低的管理運作費用、交易費用和市場沖擊成本。指數化投資是采取跟蹤代表性指數的消極性投資策略,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財力去尋找、分析信息,不需要高薪聘用分析人員,而且持有期限較長,進出市場頻率和換手率低,從而節約了大量交易成本(包括傭金、價差和市場沖擊成本)和管理運作費用。

(3)指數投資降低基金經理人的風險。

在主動型投資模式下,一方面基金經理人的投資選擇取決于基金經理人自身的投資分析能力,一旦判斷失誤將使投資者蒙受損失,導致經營風險;另一方面,由于基金經理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為其目標,當基金經理人的利益與投資者的利益發生沖突時(特別是當基金經理人的投資行為受某些“特殊利益”驅動時),基金經理人很難作出客觀公正的選擇,這將導致“道德風險”,損害投資者的利益。而指數化投資只需進行指數復制,不過多涉及股票選擇的問題,因此降低了經理人風險。

當然指數化投資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之處,比如可能出現跟蹤誤差,使組合偏離指數過大。當成分股調整時組合資產調整也會產生一定損失。當指數本身設計存在缺陷時,指數往往就不能很好的代表市場的整體走勢。

盡管存在這樣的缺陷,但是指數化投資的思想引入我國仍具有積極的意義。

10 我國引入指數化投資思想的必要性

整個證券市場的持續 發展 是指數化投資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指數化投資的收益主要取決于股價指數的長期上升趨勢。以綜合股價指數為指示的股市整體走勢與國民 經濟 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從長期來看,股價指數作為反映股市的總體指標,其變動趨勢與國民經濟發展基本協調。

篇8

傳統的公司財務理論是建立在管理者、投資者完全理性和“有效市場假說”(EMH)基礎之上的,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出現了大量與“有效市場假說”相矛盾的市場異象,比較典型的有:①規模效應。Banz研究發現小公司的股票較大公司的股票更易獲得較高的收益率。公司規模是市場上人盡皆知的信息,按照“有效市場假說”,借此信息應無法獲取超額回報。因此,這一發現極大地沖擊著“有效市場假說”。②期間效應。French,Gibbons,Hess的研究顯示,股票在星期一的收益率通常為負值,而在星期五的收益率則明顯高于一周內的其他交易日,于是可以得出在某些特定時間進行股票交易即可獲取超額回報,這顯然與“有效市場假說”不符。③反向投資策略。經濟學論文"target="_blank">經濟學家發現,一只股票受關注的程度也影響到股票價格的變化,因此投資者可以采取一種“反向投資”的策略來獲取超額回報,一只股票受關注的程度是市場上的公共信息,顯然有效市場假說難以解釋這一策略。行為財務理論強調現實中的投資者和管理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市場也并非完全有效,在這一真實前提下,通過對投資者和管理者決策過程的探究,彌補了傳統財務理論在指導企業實踐上的不足。

二、行為財務理論的主要內容

1、行為資產定價理論

基于投資者并非完全理性,Shefrin,Statman(1994)提出了行為資產定價理論(BAPM,BehavioralAssetPricingModel),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BAPM指出金融市場上除了嚴格按照傳統的CAPM進行資產組合的信息交易者外,還有并不按傳統的CAPM行事的噪音交易者,他們信息不充分,會犯各種認知錯誤。金融資產的價格由這兩類投資者共同決定:當前者在市場上起主導作用時,市場是有效率的;反之,市場是無效率的。

2、行為資產組合理論

一般認為,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起源于馬科維茨(Markowitz,1952)的《投資組合選擇》(portfolioSeleetion)一文。發展至今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l)理性人假設的局限。大量證據已經表明人帶有非理性因素,投資者的各種認知偏差在投資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

(2)投資者對待風險態度假設的局限。均值方差模型假定投資者使風險厭惡的,其風險態度始終一致,但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購買保險的人同時購買彩票,兩者的風險偏好顯然不一致。

現資組合理論的局限促使學者們努力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基于投資者個體行為和心理特征的理論,而行為財務理論正是這樣一種思路。行為財務學者Shefrin,Statman(2000)提出了行為資產組合理論(BPT,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

BPT有兩種分析模型:單一賬戶行為組合理論(BPT一SA)和多重賬戶行為組合理論(BPT一MA)。Sheleifer,Statman(2000)指出投資者具有兩個心理賬戶,分別對應高低兩個期望值,代表投資者既想避免貧困,又希望變得富有的望。BPT認為,投資者將通過綜合考慮期望財富、對投資安全性與增值潛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達到期望值的概率五個因素來選擇符合個人意愿的最優組合。這樣,BPT就更為接近實際投資行為了。

三、行為財務理論對證券市場異象的解釋

1、股票溢價之謎

通過對證券市場上股票和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觀察發現,股票投資的歷史平均收益率相對于債券投資要高出很多。但相對于債券而言,人們在股票上的投資卻是非常之少,這種現象被稱為“股票溢價之謎”(Mehraandpreseott,1985)。行為財務理論認為,投資者是“損失厭惡”的,損失帶來的痛苦會需要更多的收益來彌補。當他們遭受股票投資短期內的損失時,損失厭惡會令多數投資者放棄長期回報率高的股票轉而投資于回報率穩定的債券。

2、弗里德曼一薩維奇困惑

傳統的投資理論假定投資者的風險厭惡程度是一致的,并且一般用方差來衡量。弗里德曼一薩維奇

(FriedmanandSavage,1948)研究發現,人們通常同時購買保險和彩票。他們在購買保險時表現為風險厭惡,而在購買股票時則表現為風險尋求。這種與傳統假設不符的現象被成為“弗里德曼一薩維奇困惑”。行為財務理論認為,投資者存在“心理賬戶”,而且他們在行為時會受到心理賬戶的影響。根據心理賬戶的相關研究成果,投資者一般將自己的收入分成三部分:目前的薪資收入、資產收入和未來收入,對于這三種收入個人的態度并不相同,譬如對于未來收入個人總是不太愿意花掉它,即使這筆收入是確定會收到的。

3、封閉式基金折價交易之謎

封閉式基金有兩個價格:市價和凈值。若依照EMH,封閉式基金的市場價格理論上應該等于基金的凈值。但實際上封閉式基金的市價一般來說低于凈值將近20%。Lee,Shieifer,Thaler(1991)定義封閉式基金折價交易之謎。行為財務理論認為持有封閉式基金的投資者中有一部分是噪音交易者,他們對于未來的基金回報時而樂觀時而悲觀,從而導致基金價格經常性的漲跌變動。

4、處置效應

Shieifer,Thaler(1985)發現,投資者傾向于過長時間地持有資本損失的股票,而過早地出售具有資本利得的股票。他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處置效應”(dispositioneffect)。對于一個理性的投資者來說,這兩種股票在處置上應該不存在區別的,因此傳統的理論無法解釋“處置效應”。行為財務理論認為,投資者具有后悔厭惡和損失厭惡的心理,投資者為了避免后悔,常做出非理性的行為。當股票出現資本損失時,面對確定的損失和未來不確定的走勢,為避免立即兌現虧損而帶來的后悔,投資者傾向于風險尋求而繼續持有股票;當股票出現資本利得時,面對確定的收益和未來不確定的走勢,為避免價格下跌帶來的后悔,投資者傾向于風險回避而提早拋售股票。

四、基于行為財務理論的證券投資行為、策略和理念

由于一般的理論其假設過于嚴格且與現實相去甚遠,并不能很好的指導投資者。行為財務理論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具體地,常見的有以下二種基于行為財務理論的投資策略:

1、反轉策略和慣性策略

反轉策略是指在一定觀察期后,持有前一觀察期內下跌的股票,賣出上漲的股票。其理論依據是投資者對新信息存在反應過度,股票價格下跌或者上漲幅度過大,應該回調。慣性策略是指在一定觀察期后,持有前一觀察期上漲的股票,賣出下跌的股票,其理論依據是投資者對于新信息反應不足,股票價格還會繼續上升或下跌。通過對我國股票市場上反轉策略和慣性策略的實證研究,基本結論是我國股票市場存在比較明顯的反轉現象,而慣性不明顯。因此,對于投資者而言,反轉策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可能更為可取。慣性策略或“追漲殺跌”是最差的策略,這正是中了市場上莊家的套。

2、平均投資策略

平均投資策略是指投資者預先決定將收入的一定比例投資于股票,然后按照事先定好的投資時間表定時將收入投資于股票。從現代金融理論的角度來看,如果投資者在制定投資計劃后,根據新的信息不斷調整計劃,這種策略要比平均投資策略要優。而在平均投資策略中,投資者拒絕了新的信息,因而是一種次優的策略。傳統理論認為投資者不會被得意或后悔所影響,但實際并非如此,投資者確實受到了心理的影響。

我國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都表現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后悔感強,因此,采用平均投資策略對他們雖不是一種最優策略,但不失為一種合適的選擇。

五、對行為財務理論的評價

行為財務理論的科學性在于:突破了標準財務理論只注重最優決策模型,認為理性投資決策模型就是決定金融資產價格變化的實際投資決策模型的假設,開創了投資者實際上是如何進行決策的研究領域,從而把人的行為模式建立在更加現實的基礎上。它給出了市場異象的合理解釋。行為財務理論也存在著諸多不足:解釋的普遍性問題。行為財務模型雖然能解釋市場中的某些異象,但尚缺乏一種能夠普遍解釋各類市場異常現象的理論或模型;理論的系統性問題。迄今為止,行為財務尚未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研究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現象的解釋以及實證檢驗上。而且,心理因素的不確定性和不易量化也增加了行為財務研究的難度。

【參考文獻】

篇9

一、實證分析

(1)模型基本假設。通過對價值投資理論的梳理與分析,得出了本文研究基于價值投資策略的內在價值評估模型的一些基本假設:H1:價值投資理論認為股票價格反映一個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任何公司股票的價格都是以其內在價值為基礎的。H2:股票價格與公司的基本面因素相關,基本面因素對股價具有解釋能力。影響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的因素極多,有市場因素、基本面因素、國家政策因素和行業發展因素、行業競爭力因素等等。然而,不論是哪方面的因素,最終都將大致反映在企業的基本面因素上。H3:價值投資理論認為不論是價值股、成長股或者概念股,其內在價值由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因素所決定。因此,股票價格的長期走勢也是由基本面因素所決定。

(2)樣本數據來源。十八屆三中會以后,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我國A股市場IPO即將由核準制向注冊制改革。我國香港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的是注冊制,市場相對成熟,對股票的定價相對合理,而目前我國A股市場IPO實施的是核準制。含A股的H股是即在A股市場發行股票,又在香港證券市場發行股票。把含A股的H股作為研究樣本構建內在價值評估模型,可以比較合理地評估我國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此外,本文選取的股票市場數據均來自于Choice數據庫。

(3)樣本數據選取標準。對2007年至2015年含A股的H股的數據進行篩選。樣本數據的時間跨度內,含A股的H股既經歷了牛市也經歷了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一些極端因素的影響,同時確保樣本的可統計性。各上市公司年報公布的時間不一致,會導致數據收集相對困難和股價的異常波動。為了排除這種影響,本文決定選取年末股票的收盤價作為普通股股價。考慮到股票的分紅等因素,對所有股票價格進行復權處理。

(4)模型變量的選擇。本節主要介紹上市公司基本面中可以量化因素的五個方面如股本擴張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經營能力、成長能力、現金流量指標。

(5)實證結果與分析。本文在選擇面板數據多遠線性回歸模型時,通過F檢驗和Hausman檢驗,最終確定使用個體固定效應模型。個體固定效應模型指從時間和個體上看,面板數據回歸模型的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效應不隨時間和個體變化,而且除了模型的解釋變量之外,影響被解釋變量的其他確定性變量的效應隨個體變化而不隨時間變化。

表3 模型回歸結果

注:‘***’ ‘**’ ‘*’ ‘.’ ‘’分別表示在0、0.1%、1%、5%、10%水平上@著

如上所示,用R語言進行回歸的結果為:p=-1.644+0.767x1+

1.186x5+2.408x6+2.861x7-0.603x18+00.314x21。公式又可表述為: 股價=-1.644+0.767每股凈資產+1.186每股資本公積+2.408每股收益+2.861銷售毛利率-0.603每股現金流量凈額+0.314固定資產周轉率。

二、研究結論

本文按照一定的標準選取2007年-2016年連續9年的含A股的H股公司并基于價值投資策略篩選能夠反映公司內在價值的指標,然后利用R語言統計軟件對樣本公司各年的股票價格與所選指標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建立上市公司股票內在價值估值的模型。通過大量的實證分析,得出的主要結論為:

(1)基本面因素解釋力較強。從2007年到2015年實證模型的擬合度和各種檢驗結果都較為理想,說明樣本股的市場價格會受到公司的基本面因素的影響。每股收益、銷售毛利率、每股凈資產、固定資產周轉率與股價呈正相關關系,而每股現金流量凈額回與股價呈負相關關系,符合個基本面因素對股價的影響效應。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對公司基本面的研究與分析,進而挑選出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是可行的。

篇10

    傳統的公司財務理論是建立在管理者、投資者完全理性和“有效市場假說”(emh)基礎之上的,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出現了大量與“有效市場假說”相矛盾的市場異象,比較典型的有:①規模效應。banz研究發現小公司的股票較大公司的股票更易獲得較高的收益率。公司規模是市場上人盡皆知的信息,按照“有效市場假說”,借此信息應無法獲取超額回報。因此,這一發現極大地沖擊著“有效市場假說”。②期間效應。french,gibbons,hess 的研究顯示,股票在星期一的收益率通常為負值,而在星期五的收益率則明顯高于一周內的其他交易日,于是可以得出在某些特定時間進行股票交易即可獲取超額回報,這顯然與“有效市場假說”不符。③反向投資策略。經濟學家發現,一只股票受關注的程度也影響到股票價格的變化, 因此投資者可以采取一種“反向投資”的策略來獲取超額回報,一只股票受關注的程度是市場上的公共信息,顯然有效市場假說難以解釋這一策略。行為財務理論強調現實中的投資者和管理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市場也并非完全有效,在這一真實前提下,通過對投資者和管理者決策過程的探究,彌補了傳統財務理論在指導企業實踐上的不足。

    二、行為財務理論的主要內容

    1、行為資產定價理論

    基于投資者并非完全理性,shefrin,statman(1994)提出了行為資產定價理論(bapm,behavioral assetpricing model),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bapm指出金融市場上除了嚴格按照傳統的capm進行資產組合的信息交易者外,還有并不按傳統的capm行事的噪音交易者,他們信息不充分,會犯各種認知錯誤。金融資產的價格由這兩類投資者共同決定: 當前者在市場上起主導作用時,市場是有效率的;反之,市場是無效率的。

    2、行為資產組合理論

    一般認為,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起源于馬科維茨(markowitz,1952)的《投資組合選擇》(portfolio seleetion)一文。發展至今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l)理性人假設的局限。大量證據已經表明人帶有非理性因素,投資者的各種認知偏差在投資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

    ( 2 ) 投資者對待風險態度假設的局限。均值方差模型假定投資者使風險厭惡的,其風險態度始終一致,但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購買保險的人同時購買彩票,兩者的風險偏好顯然不一致。

    現資組合理論的局限促使學者們努力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基于投資者個體行為和心理特征的理論,而行為財務理論正是這樣一種思路。行為財務學者shefrin,statman(2000)提出了行為資產組合理論(bpt,behavioralportfolio theory)。

    bpt 有兩種分析模型: 單一賬戶行為組合理論(bpt一sa)和多重賬戶行為組合理論(bpt 一ma)。s h e l e i f e r ,statman(2000)指出投資者具有兩個心理賬戶,分別對應高低兩個期望值,代表投資者既想避免貧困,又希望變得富有的望。bpt 認為,投資者將通過綜合考慮期望財富、對投資安全性與增值潛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達到期望值的概率五個因素來選擇符合個人意愿的最優組合。這樣,bpt 就更為接近實際投資行為了。

    三、行為財務理論對證券市場異象的解釋

    1、股票溢價之謎

    通過對證券市場上股票和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觀察發現,股票投資的歷史平均收益率相對于債券投資要高出很多。但相對于債券而言,人們在股票上的投資卻是非常之少,這種現象被稱為“股票溢價之謎”( m e h r a a n d p r e s e o t t,1985)。行為財務理論認為,投資者是“損失厭惡”的,損失帶來的痛苦會需要更多的收益來彌補。當他們遭受股票投資短期內的損失時,損失厭惡會令多數投資者放棄長期回報率高的股票轉而投資于回報率穩定的債券。

    2、弗里德曼一薩維奇困惑

    傳統的投資理論假定投資者的風險厭惡程度是一致的,并且一般用方差來衡量。弗里德曼一薩維奇

    (friedmanandsavage,1948)研究發現,人們通常同時購買保險和彩票。他們在購買保險時表現為風險厭惡,而在購買股票時則表現為風險尋求。這種與傳統假設不符的現象被成為“弗里德曼一薩維奇困惑”。行為財務理論認為,投資者存在“心理賬戶”,而且他們在行為時會受到心理賬戶的影響。根據心理賬戶的相關研究成果,投資者一般將自己的收入分成三部分: 目前的薪資收入、資產收入和未來收入,對于這三種收入個人的態度并不相同,譬如對于未來收入個人總是不太愿意花掉它,即使這筆收入是確定會收到的。

    3、封閉式基金折價交易之謎

    封閉式基金有兩個價格: 市價和凈值。若依照emh,封閉式基金的市場價格理論上應該等于基金的凈值。但實際上封閉式基金的市價一般來說低于凈值將近20%。lee,shieifer , thaler(1991)定義封閉式基金折價交易之謎。行為財務理論認為持有封閉式基金的投資者中有一部分是噪音交易者,他們對于未來的基金回報時而樂觀時而悲觀,從而導致基金價格經常性的漲跌變動。

    4、處置效應

    shieifer , thaler (1985)發現,投資者傾向于過長時間地持有資本損失的股票,而過早地出售具有資本利得的股票。他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對于一個理性的投資者來說,這兩種股票在處置上應該不存在區別的,因此傳統的理論無法解釋“處置效應”。行為財務理論認為,投資者具有后悔厭惡和損失厭惡的心理,投資者為了避免后悔,常做出非理性的行為。當股票出現資本損失時,面對確定的損失和未來不確定的走勢,為避免立即兌現虧損而帶來的后悔,投資者傾向于風險尋求而繼續持有股票; 當股票出現資本利得時,面對確定的收益和未來不確定的走勢,為避免價格下跌帶來的后悔,投資者傾向于風險回避而提早拋售股票。

    四、基于行為財務理論的證券投資行為、策略和理念

    由于一般的理論其假設過于嚴格且與現實相去甚遠,并不能很好的指導投資者。行為財務理論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具體地,常見的有以下二種基于行為財務理論的投資策略:

    1、反轉策略和慣性策略

    反轉策略是指在一定觀察期后,持有前一觀察期內下跌的股票,賣出上漲的股票。其理論依據是投資者對新信息存在反應過度,股票價格下跌或者上漲幅度過大,應該回調。慣性策略是指在一定觀察期后,持有前一觀察期上漲的股票,賣出下跌的股票,其理論依據是投資者對于新信息反應不足,股票價格還會繼續上升或下跌。通過對我國股票市場上反轉策略和慣性策略的實證研究,基本結論是我國股票市場存在比較明顯的反轉現象,而慣性不明顯。因此,對于投資者而言,反轉策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可能更為可取。慣性策略或“追漲殺跌”是最差的策略,這正是中了市場上莊家的套。

    2、平均投資策略

    平均投資策略是指投資者預先決定將收入的一定比例投資于股票,然后按照事先定好的投資時間表定時將收入投資于股票。從現代金融理論的角度來看,如果投資者在制定投資計劃后,根據新的信息不斷調整計劃,這種策略要比平均投資策略要優。而在平均投資策略中,投資者拒絕了新的信息,因而是一種次優的策略。傳統理論認為投資者不會被得意或后悔所影響,但實際并非如此,投資者確實受到了心理的影響。

    

    我國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都表現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后悔感強,因此,采用平均投資策略對他們雖不是一種最優策略,但不失為一種合適的選擇。

    五、對行為財務理論的評價

    行為財務理論的科學性在于:突破了標準財務理論只注重最優決策模型,認為理性投資決策模型就是決定金融資產價格變化的實際投資決策模型的假設,開創了投資者實際上是如何進行決策的研究領域,從而把人的行為模式建立在更加現實的基礎上。它給出了市場異象的合理解釋。行為財務理論也存在著諸多不足:解釋的普遍性問題。行為財務模型雖然能解釋市場中的某些異象,但尚缺乏一種能夠普遍解釋各類市場異常現象的理論或模型;理論的系統性問題。迄今為止,行為財務尚未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研究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現象的解釋以及實證檢驗上。而且,心理因素的不確定性和不易量化也增加了行為財務研究的難度。 

    【參考文獻】

篇11

通常,投資者情緒指標可以分為三類:直接指標、間接指標和情緒變量。直接指標是指可以直接獲取的指標,例如通過調查問卷來獲取投資者對市場的態度;間接指標則是指無法通過直接方式來獲得投資者態度的指標,往往需要通過對反映投資者心理變化的變量(如市凈率、市盈率、換手率等)進行綜合處理來獲取;情緒變量則指投資者所處的天氣、氣壓、云層覆蓋率等自然環境因素。由于直接指標的獲取方式過于隨機和片面,而情緒變量主觀不可控,本研究將采用間接指標來構造情緒指數。本研究選用的間接指標有:換手率、市盈率、市凈率、成交量、漲跌幅。這些指標可以間接反映出投資者對市場的熱忱度,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這5個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獲得一個綜合指數,相對全面地反映投資者的實際情緒。本研究選取了互聯網金融板塊中總股本排名前十的股票(依次為:蘇寧云商、中天城投、內蒙君正、大智慧、精達股份、樂視網、東方財富、冠城大通、大連控股、世聯行)作為樣本,其間接指標的數據來源為Wind資訊金融終端,樣本時間區間為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且均用周數據作為考察對象。首先,對全部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再通過主成分分析,得出十只股票各自對應的綜合情緒指數。

三、不同時間區間的投資者情緒與股票價格的相關程度

篇12

在歐美國家證券市場比較成熟,證券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基本面分析法,證券價格能夠非常好地反映基本面信息,證券價格和證券價值具有非常大的相關性。2012年我國基金業已經經歷了15年的歷程。1997年我國頒布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在這之后證券投資基金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得到了十年牛熊輪換的檢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目前已轉變為證券市場上非常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得到了資產管理者的普遍關注。從2012年1月底以前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我國一共有63個基金管理公司,包括了34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所有基金管理公司一共管理484只基金,所有基金的資產凈值為234225.63億元,偏股型基金為17512.36億元,占有A股市場流通市值的25.4%。在十幾年的創新和完善中,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發展。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價值投資的研究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從理論上看,實證研究可以找出我國證券投資市場價值投資策略的發展趨勢;能夠建立價值型股票的內在價值模型;通過相關理論和我國股市發展過程中歸納出的經驗來分析基本面因素對于股價變動的影響。從實踐上看,依據實證分析能夠有效地驗證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市場價值投資策略的應用效果;相關性計量分析的結果為價值投資者利用價值投資策略進行證券投資時提供較好的價值評估參考應對措施。

2 價值投資的基本理論

1934年,著名學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了價值投資的概念,雖然到現在已經有了大約80年的時間,但是價值投資理論對目前我國的證券投資具有非常大的借鑒意義。格雷厄姆提出價值投資的依據是金融市場的特點,分別表現為:金融證券市場價格的影響因素通常情況影響比較深遠而且變化難以預料;雖然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但是很多資產具有非常穩定的價值,換言之,證券的經濟價值和現在的交易價格具有本質上的區別;如果證券的市場價格和求出的價值相比非常小時可以購買證券,最終將得到超值的回報。

目前,社會產生了較快的發展,格雷厄姆所提出的三要素定價法已經和目前的基金市場不在適應,但是其中蘊涵的基本理念能夠在未來得到檢驗。目前,大多數人已經逐步地認可了價值投資的基本理念,人們普遍比較重視公司以后的盈利水平,公司的賬面價值,現金分紅以及未來的現金流情況,逐步地成為了基金內在價值的決定性因素。基于已有的理論以及實踐,可以構建價值投資組合的基本依據:可以把基金劃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具有較高帳面價值的價值股,主要包括賬面價值/市場價值、分紅/基金價格、盈利/基金價格以及現金流量/股票價格的比值,另外一類是成長股,主要包括比率比較小的股票。根據價值投資理論,證券投資者應該把價值股買入,把成長股賣出,此外,價值投資理論認為價值投資策略能夠超越市場,其中被應用的最廣泛的指標就是賬面價值和市場價值比率(B/M),并由此產生市盈率定價法等投資分析方法。

3國內外研究進展

在國外,最初對股票理論價格的探索是按照證券投資市場中投資者的投資需要來執行的,所以,國外的相關文獻中把這個理論價格定義為股票投資價值,因此明確了投資價值和市場價格的不同。在20世紀之初,投資價值的定義得到了明確,最開始把股票價格和價值區別開來的研究學家是普拉特,普拉特撰寫了《華爾街動態》這本書,在這本書中普拉特認為股票價值和企業的收益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股息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他為間接因素,可以通過股息對股票價值產生相應的影響。普拉特通過理論分析結果得到如下結論,股票的價值和股票的價格一般而言是一一對應的,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這兩個因素有著較大的區別。然而,普拉特所提出這個理論不僅僅可以適用于股票,同時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也適用于其他商品,但是股票由于自身的特點存在著一些特殊的地方。依據股票價格的形成,一般情況下將和供需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不能和它的真實價值保持較好的一致性。研究學者霍布內將普拉特提出的理論采取了進一步的改進,霍布內從理論的角度比較透徹地分析了股票價格以及價值之間的聯系,進而可以為證券投資提供有利的決策參考依據。此外通過對股票發行公司財務情況的考察了解股票的價值狀況。霍布內認為股票價格以及其本質的價值具有一致的特點,依據長期股票的股價變動的情況,長期預期收益和資本還原率和股票的價值有著較大的聯系。學者多納撰寫了《證券市場與景氣波動原理》這本書,在書中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刻地剖析,并且得到了比較好的結論,股票價格一般而言和證券市場的供求關系是密切相關的,然而股票價值通常情況下和公司的收益有密切的聯系。雖然真正的股價波動情況和公司的收益改變狀況有著明顯的不一致性,但是依據長遠的視角來分析,股價的變化與公司的收益以及利率都是密不可分的,就是說,隨著股票價值的變化而變化。格雷厄姆以及多德同樣進行了比較深入地探索,并且提出更為完善的股票理論,相對于以上的股票理論更進了一步。這兩個學者聯合撰寫了《證券分析》這本書,在書中提出了內在價值理論的概念,并且進行了深入地探討。這兩個學者認為,股票的內在價值和企業今后的盈利水平有著比較密切的聯系,同時針對公司今后的獲利水平,不僅僅是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分析,而且還應該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其未來的發展動態,從而為分析企業的贏利水平提供前提條件,同時應該對考慮到資本還原狀況。股票價格將返回到其經濟價值之中,因此證券分析師應該認真地考察相關發行人的財務信息,盡力地挖掘該股票的內在價值,并且根據相應的內在價值,對股票價格進行合理地評價,為證券投資提供有利的決策依據,相應的計算表達式如下所示:

資本還原倍數通常情況下和公司的發展和股息的波動是緊密相聯的;預計收益 的三分之一可以表征按照當時普通上市企業規范的需求基本上是把2/3的收益以股息的形式發放出去,對于其余的1/3收益,應該以盈余的形式予以保留,從而能夠有利于企業基金的持續發展。學者威廉姆斯出版了《投資價值學說》這本書,研究了普通股的估價方法,相應的思路如下:股票表示收益憑證,股票價值是指股票通過未來所產生的各個期間收益的現值的和,股票價格一定要從股票價值的角度來考慮。威廉姆斯提出公司保留盈余并不需要體現在股票價值上,威廉姆斯認為股票的投資價值是以后可以獲得的所有股息以及資本還原的當前價值的全部數額。公司保留的盈余也可以成為公司未來的收益,遲早會轉變為股息被發放出去。威廉姆斯提出買進股票可以表示“現在財富以及今后財富的彼此互換”,然而今后收益就是未來中期的“股息”,對其采取資本還原就可以得到目前的股票的投資價。威廉姆斯為投資價值理論的改進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主要反映在其通過以后各期股息作為依據通過相應的數學模型表示股票投資價值,并且最早利用數學模型因子表示股票投資價值,從而為未來的投資價值探索提供了相應的理論依據。

Michael Adams(2007)研究了價值投資理論在證券投資市場的發展趨勢,分析了價值投資在組合投資策略中的重要性,討論了價值投資在組合投資策略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Heng-Hsing Hsieh Georged(2011)對價值投資理論進行詳細的歸納和總結,并且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研究了證券投資過程中使用價值投資策略的適用性,并且提出了相應的實施措施。Athanassakos(2012)研究了價值投資和現代組合投資理論的關系,分析了價值投資的基本概念,并且提出了基于價值投資的組合投資策略,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探索。

劉玥宏(2010)探討了投資價值策略在中國證券市場上的適用性,從市場的有效性出發,確定了測量股票內在價值的標準和方法,對股票價格的波動性進行了深入地剖析,研究結果表明價值投資策略在中國證券市場的有效性。黃惠(2010)平等人對價值投資在我國證券市場是否適用和有效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并且進行了實證研究,驗證了價值投資的適用性,研究結果對于理性投資和避免過度投資提供了有利的依據。羅欣(2010)深入地研究了價值型投資分析在我國證券投資中的應用,分析了證券投資的基本理論和發展歷程,討論了價值型投資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了財務分析和價值型投資的關系,并且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價值型在證券投資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柯原(2011)將證券投資組合理論和價值投資融合起來,提出了最優證券投資組合,并且進行了相應的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基于價值投資理論的最優證券投資組合可以在承擔較小風險程度的前提下獲得最佳的投資匯報率。陸帆(2012)從價值投資的基本原理出發,研究了價值投資策略在中國證券市場的適用性,經過實證研究得出了如下結論:證券市場的制度正在不斷完善,投資者的數量也不斷增加,投資價值理念將成為中國股市主流的投資理念。

4 我國證券投資價值投資方法的實例分析

價值投資策略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應用是可行的,在成長投資組合和大盤指數上已經獲得了比較客觀的收益。我國證券市場擁有價值投資的支持條件。為了驗證價值投資策略在我國證券投資中的適用性,進行相應的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的數據從巨靈金融服務平臺獲得,一共選用了深證300指數股。由于盈利能力不強的上市公司價值投資研究價值不大,而且缺少較大的收益時間,無需把每股收益看作參考依據,所以為了避免非正常值的導致的影響,選擇的依據必須滿足每股收益大于等于0.1,此外,將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數據排除。最終的選擇結果如下:2009年188 只、2010年205只、2011年226只,總共有619只。

(1)樣本期內各個時間段內的基本面量化指標和股票價格的相關研究。首先,利用SPSS16.0軟件計算出2009-2011年各個時間段的基本面量化指標和相應時間段的股票價格間的Pearson因子,相應的統計數據結果見表1。多元模型的自變量選擇那些和股票價格有明顯相關性的數據指標,排除與股票價格存在較小相關性指標,進而能夠為下一步各時間段的多元回歸分析提供合理的數據支持。在該階段,能夠保留下來指標的相關系數必須滿足0.05水平上的顯著性檢驗。然后,為了避免回歸過程中的自相關,所以將排除凈資產收益率。同時,因為流動比率在決策過程中可能轉換為風險控制因素,和股票價格間有較強的非線性,所以也應該給予剔除。

(2)優化選擇后的量化指標對股票價格貢獻度的影響分析。選取2009-2011年3組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利用Stepwise的輸入技術進行三次多元回歸分析,可以得到三組輸出。研究過程中關鍵要討論標準化因子和可決因子。標準化因子是指量化指標經過一個標準差的改變對股票價格產生的影響程度。該因子能夠防止由于不同指標的量綱不一樣而無法比較影響程度的問題。標準化因子絕對值越大,表示該因子對股票價格的解釋水平越高。可決因子是在調整回歸方程后獲得的,主要是指全部指標對股票價格的整體解釋水平。可決因子越大,表明該模型對股票價格的解釋水平越高,也就是說股票價格的變化對基本面因素變化有較大的影響,投資的合理性越大。相應的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根據回歸分析的計算數據能夠獲得如下結論:在觀察時間,每股收益包含在回歸模型之中,具有最佳的解釋股票價格的水平,因此,這個結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夠受到了較好的關注。回歸數據表明大多數情況下每股收益和總資產收益率均包含在回歸模型內,從而表明證券投資者非常關注對股票價值有較大影響的基本面,這一結果表明價值投資意識已經不斷地深入人心。從回歸分析結果數據可以看出,在2011年營業利潤增長率包含于回歸模型,從而說明證券投資者已經對上市公司的成長性有了關注,同時能夠表明證券投資者對和內在價值有關的基本面因素有了更為深刻地認識。

從回歸分析數據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1年期間每股凈資產已經退出了回歸模型,表明證券投資市場不夠關注風險水平。每股凈資產是指上市公司在破產時證券投資者股票的內在價值。每股凈資產屬于主要的風險評估基本面因素,正在被證券市場逐步地認可,說明證券市場對股票的關注不僅停留在投資回報上,同時非常關注風險的存在,這正式證券市場不斷趨向于理性的具體表現。然而,對通過對2009年和2010年的回歸分析可知,每股凈資產指標出現了缺失。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股票市場比較好的局面導致了證券投資者的思維定式,降低了對風險的關注度。

經歷了一段時間,大量的解釋變量符合了回歸模型,這表明投資者對基本面的研究更加完善。根據回歸分析的結果,證券投資者不斷地利用更多的指標,通過不同的層面更為全方位地考慮證券的內在價值,證券市場不斷向以價值投資為中心的投資方向發展。此外,可決因子的周期變化表明在我國證券市場中,基本面因素對股票價格的解釋能力不斷提高,然而并不穩定。當外部經濟環境產生變動時,證券投資者容易產生非理,從而使非價值因素再一次占了上風。

5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價值投資的應對措施

(1)完善基金績效評價模式

有效的基金績效評價模式對基金業的快速前進具有非常關鍵的促進作用。近年來,證券投資組合理論已經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國外對基金績效的評估已經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相應的理論體系已經趨于完善。對于我國基金績效評價體系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從方法的角度上看我國還處于一個引進吸收的狀態。近年來,中國在進行基金評估的過程中主要關注的是基金的排序,從而使基金投資者在基金投資過程中十分關注同業其他管理者的投資情況,因此,“羊群效應”時有發生,不愿意獲得超額收益,然而渴望排名可以靠前,并且很多基金管理者認可這一模式。然而,基金持有者投資基金不完全重視其所投資的基金是否可以獲得較大的收益,主要重視的是所購買的基金能夠獲得多大的收益。基金持有者和管理者目標有差別時將引起問題,就是基金公司僅僅為了獲得取高額利潤通常以損壞基金持有者利益為代價。為了能夠有效地處理該問題,應該使基金投資者和管理者的行為目標相一致,最終能夠獲得絕對收益。基金管理者在決策時應該考慮到股票的經濟價值,依據價值投資理論的選股準則標選擇投資標的,同時利用長期持有的方式取得絕對收益。

(2)不斷完善目前的股票發行政策,針對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等方面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從而能夠較快地解決以上問題。目前,我國股票發行采用的核準制度,股票發行價格的完善應該遵循定價為主向競價原則,并且以此為主要的發展趨向,不斷地使證券投資市場來主導實際的發行價格。此外,不斷地處理好國有股、法人股等問題,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例如按照證券投資市場的容量,不斷地采取國有股配售減持,采用優先股的方法,把國有股不斷地轉變為優先股,增加不同投資基金、保險基金在股票市場投資的區間,利用網上交易的形式,協議轉讓的手段等增加法人股流通,減少國有股和法人股的比例,提高個人股的數量。

(3)合理地分配基金管理酬勞的基本組成結構

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基金投資者一直懷疑基金公司較高的、較穩定的工資收入。尤其在基金投資處于熊市,雖然收益正在減少,但是基金公司還可以采取增加管理規模的方式來提高資金的管理回報,這些現象極大地損害了基金公司管理者在證券投資者心中良好的形象。大部分基金投資者存在如下的觀點,基金管理者無法為自己帶來較大的投資匯報,資金管理費過高。

應該承認基金管理公司按照資產管理的規模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具有其合理性,主要原因在于資產管理規模的增加將對基金管理公司的相關資源有更高的需求,為了適應規模增加的實際需求,將資產管理規模中的一部分資金作為管理費是合情合理的,通過管理費不僅能夠增強基金公司的管理實力,而且能夠提高投資團隊的水平,同時管理費還能夠促進基金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夠為基金持有者帶來更大的投資回報。然而,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的工資待遇和資產管理規模有較大的聯系,就會導致基金管理者僅僅關注視資產管理的規模,同時忽視幫助基金持有者獲得更大的投資回報。最為管用的方式就是優化基金管理的收入的基本組成,采用浮動收益的方式,即固定資產管理費和資產管理收益掛鉤。一定的資產管理費可以確保基金的有效實施,然而浮動收益可以使基金管理者以資金投資者的權益為中心幫助資金投資者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采用了這種基金管理收入配置模式比較合理,有利于價值投資策略的有效實施,進而可以使基金管理者在進行價值投資階段避免一些制度性制約。

(4)充分地利用投資組合策略

證券投資本身就具有較高的風險,但是高風險和高收益率是相互對應的,怎樣才能使投資風險減少并且使投資收益最大應該得到有效的解決。投資組合策略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有效地預防投資風險,而且能夠有效地彌補證券投資價值的缺陷。投資者可以依據不同階段國際經濟形式、國內產業制度以及行業的發展潛力實時地調節投資產品的比重,從而能夠得到最佳的收益。

(5)投資者應該不斷地轉變投資理念

投資者的理念在證券投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證券投資者應該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主要關注證券投資的長期回報。證券投資者必須熟悉證券投資的相關概念和理論,知道證券投資過程中潛在的風險,掌握證券投資產品的相關功能;投資者應該明確投資目的,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證券投資產品。投資者應該熟悉證券公司的相關情況,對證券公司的專業化水平、標準化產品、內部風險控制制度以及信息披露系統等方面的情況有比較深入地了解,從而能夠從長期投資的角度獲得最大投資回報率。

(6)不斷健全證券市場的管理制度

通過股權改革可以較好地處理中國證券市場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東之間利益的不一致性、中國國有上市公司管理者缺位等難題,能夠為中國證券市場的制度化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從而能夠不斷深化中國證券市場的中長期投資價值,為證券投資基金執行價值投資創造一個非常有利的市場平臺。基金投資意識的不同在基金的投資收益上能夠得到較好的反映,此外,可以在今后的資本市場中的體現不斷增加。

然而,證券市場的管理制度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近年來,中國證券市場存在許多缺陷,例如,產品結構比較單調、交易機制不夠完善,從而極大地制約了基金投資者利用價值投資策略進行證券投資的熱情。因此,必須不斷地提高證券市場建設的水平,例如,盡快地為股指期貨上市做好相關的準備,同時不斷地促進股指期貨的持續進步,當證券市場條件比較成熟時實施做空方式,持續健全基金在遭遇資本市場單邊降低情況下的不利局面,持續地提高基金管理者的主動性,減少基金中隱藏的風險,確保基金持有者的利益不受到侵犯,通過以上策略可以為價值投資措施的執行創造一個非常有利的市場環境,進而能夠資本市場環境符合價值投資發展的實際要求。

6 結論

價值投資應該成為我國證券市場主要的發展趨勢。我國證券市場仍然是一種新興的證券市場,依然存在于非有效市場向弱有效市場不斷轉變的階段,從某種意義上包含價值投資的含義,然而利用價值投資策略得到的收益不是非常穩定的。通過股權分置改革等相關的證券市場改革策略的執行,伴隨著上市公司質量持續提升,價值投資策略將轉變為證券市場的主流方式,根據相關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選取了深證300指數股進行了相應的回歸分析。根據回歸分析的結果可知: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是非常受到重視的。證券投資者更加關注決定股票內在價值的基本面因素,價值投資理念正在漸漸地深入投資者的人心。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成長性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市場對風險的關注程度正在降低。每股凈資產能夠表明上市公司在破產的狀況下,投資者持有的每股股票的價值。證券市場對股票的重視不但保持在收益上,而且非常關注風險,從而使證券理性更加回歸理性。隨著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投資者能夠更深入地剖析基本面的內涵。根據回歸分析的結果可知:證券投資者已經利用更多的指標,從不同的層面深入地考察股票的經濟價值,市場正在想以價值投資為主的理性投資發展。

(2)中國證券市場是一個新興市場,正處于轉型時期,因此,具有較好的價值投資意義,然而不能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因此,應該采取比較有效的措施,完善基金績效評估體系和股票發行政策;合理地分配基金管理收入結構;充分地利用投資組合策略;投資者應該不斷地轉變投資理念;不斷完善證券市場的制度體系。隨著上市公司質量的持續提升,價值投資將不斷地深入人心,通過價值投資可以使中國證券市場更加趨于穩定。

參考文獻

[1] Michael Adams, Terry Mullins, Barry Thornton [J]. 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 2007, 4(3):21-32

[2] Heng-Hsing Hsieh, Kathleen Hodnett. Do Managers Of Global Equity Funds Outperform Their Respective Style Benchmark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 2011, 10(12):1-10

[2] George Athanassakos. Value Investing Vs. Modern Portfolio Theory[J]. Journal of Business & Financial Affairs 2012,(1):2.

[3] 劉玥宏. 價值投資策略在中國證劵市場的適用性分析[J].知識經濟, 2010,(6):60-61

[4] 黃惠平, 彭博. 市場估值與價值投資策略[J].會計研究, 2010, (10):40-47.

篇13

4、基金經理。吳逸女士,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作為基金經理管理過的基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