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甲亢日常護理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甲亢日常護理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甲亢日常護理

篇1

腦卒中是老年人常見病與多發病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城市人口中死亡率與致殘率最高的疾病。而偏癱是因腦卒中引起最常見的功能障礙,致殘率在存活者中高達80%以上,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工作與生活,為家庭和社會增加了負擔[1]。腦卒中偏癱的康復是一個長期過程,致力于恢復患者的運動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日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為使腦卒中偏癱的患者早日康復,我院對出院后的患者進行了針對性的家庭護理指導,并定期隨訪,增加了恢復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經治療后出院的84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隨訪。將84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42例。觀察組患者實施家庭康復護理,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在46~71歲,平均年齡為(585±3.4)歲,其中患有腦出血31例,腦梗死11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家庭療養,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在45~72歲,平均年齡為(592±4.7)歲,其中患有腦出血28例,腦梗死1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腦卒中部位以及病變性質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出院時均對其進行F1 m和Barthel評分,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講座。對照組患者在出院后,通過主治醫師的囑咐給予患者家庭常規療養,讓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的鍛煉,不給予護理干預指導。

觀察組患者給予家庭康復護理,每個月對患者行1~2次隨訪指導。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對患者首先進行心理障礙的康復。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對患者給予鼓勵與安慰支持,使患者消除消極的情緒,增強對疾病抗爭的信心。②患者的語言功能康復。腦卒中偏癱患者常常伴有語言功能障礙,而語言功能是了解患者、溝通患者的最直接的方式。語言障礙的康復,可以使患者的心情得到好轉,滿足與其他人交往的心理需求,對于康復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家里人要利用一切機會來幫助患者恢復語言功能,對其進行指導訓練。③肢體功能恢復。偏癱患者長期臥床,會引起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與肢體畸形等不良后果。因此在患者偏癱期間對其進行肢體康復訓練,對患者的愈后有很大的幫助。每日對患者進行按摩,并活動患肢2~3次,每次20 min。通過健側肢體輔助患側肢體,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增加肌肉運動,避免肌肉萎縮等不良后果。逐漸增加患者的運動量,促使患者能夠早日恢復運動功能。④矯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通過健康知識的宣傳,使患者深刻的認識到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與腦卒中的發生與恢復是密切相關的。讓家人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結構,禁止吸煙、飲酒、食用高鹽高脂肪的食物。⑤日常生活能力指導。指導患者日常更衣、洗漱、進餐、起坐、輪椅轉移等訓練。

1.3 療效評定

患者的運動功能用FIM量表中有關軀體功能評分進行評分統計,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數進行評定。分別在患者出院前與出院后6個月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通過SPSS 13.0統計軟件系統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腦卒中偏癱患者在出院前的FIM評分與Barthel評分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6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病程較長且療效不理想。患者多伴有語言功能障礙等終身殘疾,致使患者的心理、生理都備受折磨。由于缺少正確的指導與康復訓練,會很快出現一些不同程度的廢用綜合征。而通過家庭康復護理,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康復指導訓練,可以有效避免或減輕這一情況的發生。因此,對患者實施家庭康復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后生活質量[2],減輕患者的痛苦。

通過本組實驗表明,在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家庭康復護理,對患者的運動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其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常規的家庭療養,對患者的日后康復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護理的過程中,幫助患者建立起自信心,同時逐步鍛煉患者從他人照顧轉化到自我照顧,從而擺脫疾病的困擾和影響,體現自我價值[3]。

綜上所述,家庭康復護理可以提高腦卒中患者的運動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對患者的康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顯改善患者的日后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 考 文 獻

篇2

1 前言

甲亢和糖尿病均為內分泌科常見疾病,有著相似的遺傳學基礎,和自身的免疫系統和情緒波動有關。臨床上兩種病并存的現象相當普遍,患者可以同時發生這兩種病,也可先后發病,以先甲亢后再合并糖尿病出現的頻率較高(相關報道約為8.5%-43.2%)。和2001年相關資料統計的2%-3.2%有大幅度提高,這可能是因為甲亢會一定程度上造成糖尿病的相關癥狀,但也會并發糖尿病,診斷難度較大,容易造成誤診從而影響及時有效的治療。因此,探索正確及時診斷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方法能才能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內分泌科共收治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現在將觀察與護理的相關體會做如下總結。

2 臨床資料

2.1 一般資料

35例患者中男性占15例,女性占20例,年齡段為25-65歲,平均年齡為49.5±2.8歲。有糖尿病家庭遺傳史的患者為8例,糖尿病病情先出現且診斷的患者12例,甲亢病情先出現且確診的為18例;兩種病同時確診的患者為5例。患者中以甲亢為主的為20例,以糖尿病為主的為15例。

2.2 患者出現的癥狀與體征

35例患者均表現出乏力、消瘦等體表癥狀,其他相關的癥狀主要為: 28例患者出現心悸, 25例患者出現頻飲多尿,20例舉止行為時手有細顫抖,18例患者在飲食方面表現出多食還容易饑餓,其中食欲下降出現9例, 19例患者在日常行為時表現出怕熱且汗多, 19例患者日常排便次數增加,10例下肢還出現浮腫現象。其他醫學上的表現主要有突眼、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相關異常。其中突眼程度分別為:突眼度小于16mm 14例,突眼度16至18mm 為11例,突眼度大于18mm10例。甲狀腺腫大程度分別為:沒有出現腫大的4例,I度腫大患者為13例,II度腫大的患者為 14例,Ill 度腫大患者為4例。甲狀腺中聽到血管雜音 20例,觸摸到有結節的患者6例;心跳頻率每分鐘8O到99次的12例,每分鐘100到119次18例,大于12O次每分的有5例。

2.3 儀器檢測

35例患者均表現為FT3、FT4的增高,其中FT3波動于9.4-33.8pmol/L,而FT4波動于26.0-80.3pmol/L。促甲狀腺激素TSH(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在0.35-5.5mU/L水平的患者10例,小于0.35mU/L水平的患者20例。患者在空腹時血糖濃度為6.4-17.8mmol/L,進餐后兩小時血糖濃度為12.1-24.8mmol/L。全部患者在進行甲狀腺攝131 I 掃描檢查時有15例增高,其中有10例顯示高峰向前移動。捫及結節的6例患者中進行甲狀腺掃描后結果為熱結節為3例,溫結節為3例。

2.4 并發癥觀察

心律失常出現8例患者,其中3例患者心房微顫,4例患者房性早搏頻發,室性早搏1例頻發;2例患者了出現合并周期性麻痹;3例患者出現骨質疏松;慢性甲亢患者3例;3例患者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且這三例糖尿病酮癥都為30歲以內的患者;皮質醇增多癥1例;糖尿病腎病4例;糖尿病腸病2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1例;冠心病1例。

2.5 診斷

醫生在診斷時應和其他原因導致的昏迷和酸中毒現象相區別。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皮質醇增多癥引起的繼發性糖尿病,糖尿病非酮癥性高滲性昏迷和低血糖,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引起的消瘦多飲,乳酸中毒等。

2.6 誤診情況

糖尿病是因患者基因受損而引起的,故可多見家庭遺傳史。甲亢因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而導致,后天的影響相對較大。甲亢的患者可誘發或加重糖尿病,這是由于甲亢可以引起患者體內糖代謝的紊亂。在甲亢的患者的家庭中,同時患有糖尿病的幾率也相當的高。兩病在臨床上均表現出煩渴、多飲、多尿、消瘦的等癥狀,醫生診斷時難度大。在 12例先發現糖尿病的病例中有7例延誤了甲亢的診斷。一般在2到 15個月后,在患者出現了嚴重乏力、消瘦及心悸等癥狀時,醫生才考慮到可能為甲亢。在18例先發現為甲亢的病例中,有 8例延誤糖尿病診斷。

3 方法和結果

3.1 病因分析

篇3

2 心理分析

通過調查,甲亢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正常人,患者存在較多的心理問題,分析與下列因素有關。

2.1否認 患者多不相信自己患有甲亢,以為是醫院的誤診,特別是無家族史者,表現出情緒很煩躁,不信任。

2.2煩躁憤怒 患有甲亢的患者,由于其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而導致的生理改變,對生理和行為的影響非常明顯。特別是由于疾病的原因造成了失眠和脾氣暴躁,影響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當受到極大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精神刺激等誘因的作用時,患者在神經、精神系統甚至表現為精神分裂癥[1],加之有些甲亢患者伴有浸潤性突眼,不但其容貌受到影響,其工作、學習、婚姻都因此受到了影響,因而患者及其容易產生緊張、易怒、悲觀、絕望等心理問題。

2.3病程長 由于疾病的長期折磨,吃藥療效不佳,易反復發作。使得患者自卑憂郁,不愿與他人交往。特別是一些農村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婦女,更加悲觀失望[2]。

2.4知識缺乏 患者對甲亢不了解,亂吃藥,不到醫院進行治療,出現甲亢危象,有些患者急于恢復健康,把一天的藥一頓服用,飲食方面不注意導致病情的加重。

2.5很不在乎 患有甲亢的患者,認為甲亢沒什么可害怕的,周圍有很多人都有這種病,吃點藥就會好的。

2.6心理因素 甲亢的產生、發展都與情緒和心理因素有重大關聯。首先,甲亢的產生多與嚴重的精神刺激有關。在患者發病前的一段時問內,有一些譬如親人死亡、意外事故、精力體力過度損耗或人際關系不和、欲求不滿等對其的精神和心理帶來很大的壓力,使他處于高度緊張或情緒波動中。在這之后的短暫時間內,就有可能發生甲亢。其次,在甲亢患者的病情發展中,激烈的刺激會讓其病情迅速加重,并有可能促成甲亢危象。而甲亢的發展又有可能讓甲亢患者的情緒更加惡劣,變成嚴重的惡性循環。因此患有甲亢的患者,要及時的檢查治療。

2.7人格特征 發生此類疾病的患者多為字符、急躁、敏感、容易興奮、對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又經常壓抑、壓制,對過大的打擊和激烈的情緒刺激又顯得十分脆弱,而對過度損傷和死亡又顯得過于恐懼,他們多有神經質和抑郁傾向,容易焦慮。

3 評估

采用自擬量表評估甲亢患者的需求。采用統計學中百分構成法對資料進行分析,見表1。

4 護理干預

4.1一般護理 ①尊重患者,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患者。護士儀表端莊,面帶微笑,語言親切,態度和藹,使患者消除來到陌生環境的緊張感,并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視,尊重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②創建安靜環境,室內溫濕度適宜,病房寬敞明亮、舒適,便于患者養病治療,保持心理狀態穩定。

4.2健康教育 不失時機的做好健康教育,在候診室開辟健康教育知識宣傳欄,向患者介紹甲亢發生的原因、病因、癥狀、治療及轉歸,向患者發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介紹甲亢好的治療方法,例如用131I治療甲亢,具有方便、省錢、療效好、副作用小等優點。教會患者做好自我護理,為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4.3心理護理 ①了解患者情緒、行為改變的原因,提高患者對疾病認識水平,觀察患者的情緒改變,與其家屬討論行為改變的原因,使其理解性格改變是疾病造成的一部分,可因治療得到改善,以減輕患者原有的疾病而產生的壓力,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水平;②以和平、耐心的態度對待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與患者共同探討控制情緒的減輕壓力的方法,指導和幫助患者處理突發事件;③糾正患者消極心理,改變不良行為、在心理學理論與技術指導幫助下,通過與患者交談,提高其認知水平。護士在交談過程中,要積極發現患者偏激的、錯誤的想法和為人處事觀,并對患者在家庭、社會、學習工作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有大致的了解,設身處地的為患者的困難著想,運用具有禮貌性、安慰性、鼓勵性勸說性語言,委婉地指出患者的錯誤認知所在。交談過程中貫穿思想教育因素,幫助其按照社會主義倫理觀來正確看待自己、他人及周圍環境,全面提高、改善認知水平;④減少不良刺激,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居室安靜和輕松的氣氛,限制訪視,避免外來刺激,滿足患者基本生理及安全需要,并忌飲酒、咖啡、濃茶,以減少環境和食物中對患者的不良刺激。幫助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白天適當活動,避免精神緊張和注意力過度集中,保證夜間充足睡眠。

4.4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這是心理護理的前提。護士與患者之間的關系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的基礎上。我們言語要謹慎,語氣和藹,注意方式方法,最常用的是安慰性、解釋性、同情性語言,使其患者心理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幫助患者建立有利于治療的最佳心理狀態。

4.5建立良好社會支持系統 個體生活在復雜的社會網絡之中,我們應對患者和社會關系有一定了解,對之密切接觸的人群講明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態,以及他們對患者產生的影響,以取得他們的合作,有可能的情況下,應與患者單位取得聯系,為其重建生活、工作做好鋪墊。

4.6強化遵囑行為 向患者及家屬仔細講解用藥原則,對維持治療的重要性,講明堅持用藥與疾病控制的厲害關系,讓患者及家屬明白正確合理用藥不但取決于醫生,更重要的是患者本人。因此,除患者堅持規范服藥外,還要求家屬做好患者服藥和監督的護理。以保證治療順利進行,達到治療目的。

5 體會

通過近2年來就診、復查的206例甲亢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是我深深體會到心理護理的重要意義。認真做好甲亢患者的心理護理,使患者了解疾病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后的整個過程,從而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消除焦慮情緒,更好配合醫師治療,早日康復。通過心理護理,90%患者能安心接受治療,但仍然有10%患者盲目求醫,最后又回來接受治療,總之,對甲亢患者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心理護理,是提高療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6 結語

甲亢是伴有軀體損害的心身疾病,心理社會因素在其發病、診治過程及預后中均起一定作用,因而在配合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對提高療效、改善預后、縮短病程,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心理治療可以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可以縮短病程、改善預后,起到藥力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篇4

1臨床資料

1.1對象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服131I治療的甲亢患者248例,其中男68例,女180例,年齡11~69歲,病程2個月至11年。

1.2方法根據131I治療指征進行,治療前行各項檢查如甲狀腺功能8項、測定甲狀腺131I攝取率,有效半衰期及甲狀腺ECT等。患者服131I后6個月內每月隨訪,且在治療后一個半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各復查一次。

1.3結果痊愈221例,好轉27例,發生甲減11例。

2護理的關鍵環節

2.1心理護理

2.1.1治療前的心理護理向患者講解131I治療的目的、優點、操作步驟及可能出現的毒性反應。甲亢患者性情急躁、易怒,多慮,因此,護士應主動關心、體貼患者,多給與患者鼓勵,使其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同時,注意避免不良的環境和語言刺激。對易激惹的患者,少和患者交談,認真傾聽患者主訴,不能隨便打斷患者的敘述,使患者產生信任感,打消患者自卑心理[1]。

2.1.2治療中的心理護理給患者服131I時,應安慰患者,說明131I無色無味的性狀,使患者積極配合,不滴漏。服藥后向患者解析當天或一周內可能會出現乏力、食欲不振、惡心不適、皮膚瘙癢及甲狀腺局部脹痛和壓痛等輕微反應,最初兩周內,甲亢癥狀較治療前明顯,如心悸、出汗、頭昏、手抖、腹瀉等,此時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提高警惕防止感染,以免誘發甲亢危象[2]。醫務人員應利用自己豐富的專業知識,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2.1.3 治療后的心理護理患者痊愈后,仍需注意調整心態,盡量避免緊張情緒。告知患者家屬要關心體貼患者,營造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使患者能保持健康,減少復發。

2.1.4 甲減的心理護理 目前認為131I治療引起甲減的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由于131I治療劑量過大,使甲狀腺組織受到破壞過多引起;其二是由于個體對射線敏感程度高,即使給予正確的131I量也會發生甲減;其三可能與放射性操作或治療時甲狀腺球蛋白釋放到血液中,自體免疫引起的甲狀腺細胞、血管及基質萎縮性病變有關。大多數認為以個體敏感性高引起的甲減可能性最大,而當前個體敏感性無法預測,所以131I治療后個別會產生甲減是不可避免的。對發生甲減的患者及家屬,要介紹甲減的醫學知識,解答各種疑問以解除患者因缺乏醫學知識而帶來的焦慮、不滿情緒。對情緒激動、語言過激的患者,要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讓其發泄心中的怨氣,同時給予心理疏導,使患者了解自己發生甲減的原因是由于個體敏感性高所致,而非劑量過大引起。對于情緒悲觀、低落的患者,要給予鼓勵,告知患者只要配合治療,就有希望把病治好,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2.2服131I指導

2.2.1服131I前的指導①服131I前2~4周避免服用含碘的食物及藥物。②服131I前2~4周停抗甲狀腺藥物及甲狀腺制劑。③服131I前幾日做好充分休息。④空腹服131I,教會患者正確口服131I的方法。

2.2.2服131I后的指導①服131I后2h內不可進食物,避免惡心、嘔吐,嚴禁隨地吐痰,痰液、唾液、嘔吐物及大、小便在指定衛生間,便后反復用水沖2~3次,以減低輻射危害。②1周內注意充分休息,1月內不參加重體力勞動,避免劇烈運動及精神刺激,加強營養,預防感染,以免誘發甲亢危象。③1月內禁服含碘的藥物和食物,以免影響131I的重吸收;病情嚴重者可于服131I 2~3天遵醫囑服用抗甲狀腺藥物以減輕癥狀。④為了減少對他人不必要的輻射,服131I后14天內盡可能遠離他人,1月內不接觸嬰幼兒,育齡婦女服131I后1年內應避孕[3]。⑤交代復診的時間,若有不適隨時就診。

2.3飲食指導因甲亢患者基礎代謝率高,對一些營養物質的需求也相對增多,所以,甲亢患者應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品,忌食海產品等含碘高的食物。

2.4重視131I發放人員個人防護有研究發現,131I發放后,查發放人員的血象,除HGB、PLT兩項指標發生降低外,還有粒細胞升高(131I發放7d后),研究表明利用131I治療甲亢時,輻射對發放131I醫務人員血象有一定影響,但對日常工作醫務人員血象無明顯影響[4]。因此,醫務人員在發放131I時一定要穿防護服,使用過的物品嚴格按照要求存放及處理,以降低輻射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白耀.甲狀腺病學基礎與臨床[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44~258.

篇5

甲亢危象是內科危象重癥之一,發病率約為0.8%[1],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但以成年女性多發。一般發生的規律是因感染、過度勞累、精神緊張、藥物反應或其他疾病加重。分娩,突然停用抗甲狀腺藥以及甲狀腺同位素[2]I治療后引起放射性甲狀腺炎,甲狀腺活檢過多,過重地觸摸甲狀腺等誘發。其典型癥狀為高熱,脈搏快而弱,煩躁不安、大汗、血壓升高、嘔吐、誘妄、甚至昏迷,是甲亢少見的并發癥,病情危重,如不及時搶救,可迅速死亡 。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資料符合文獻[3]提出的臨床診斷標準。男2例,女8例,除2例為結節性甲亢外,其余均為中毒性彌漫性 甲狀腺腫。

1.2 誘發 因素 用藥不規則或自行停藥者5例,肺部感染3例 ,酮癥酸 中毒2例。

1.3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怕熱、手抖、心悸、多汗消瘦、突眼及甲狀腺腫大。

2 護理

2.1 護理觀察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甲狀腺危象多見于感染、各種應激、碘治療早期 ,以老年 為多,病死率較高,必須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 。密切觀察神志、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詳細記錄出入量 。對有精神癥狀,如躁動、譫妄或昏迷的患者,要注意安全,如床檔保護、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對心動過速 (HR≥ 160次/min),體溫升高,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血壓下降,有心衰危象者,予以吸氧,注意輸液速度不要 快 (≤ 30滴/min)。若T≥39C,伴大汗淋漓、皮膚潮紅,應積極進行物理降溫,及時補液,腹瀉嚴重者應注意肛周護理,便后清洗、預防肛周感染。

2.2 心理護理 甲亢危象患者常有不安、恐懼心理,情緒較不穩定,住院期間,應盡量消除一切引起患者情緒激動的因素,以免加重病情,危及生命。做到態度和藹,語言溫和,同情、安慰患者,指導患者掌握疾病的發展規律及情緒對疾病的影響,激發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態度接受治療。

2.3 治療護理 保持靜脈輸液通暢,搶救藥品及時輸入,采用多種維生素及液體入量的補充。(1)降低血中甲狀腺激素的水平,快速抑制甲狀腺激素的釋放和合成,抑制T4向T3轉化,首選丙基硫氧嘧啶、盧戈氏液。如有昏迷及吞咽困難患者采用鼻飼管給藥。(2)迅速阻滯兒茶酚胺釋放,降低周圍組織對甲狀腺素的反應,選用心得安。(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平躺時頭稍前傾、偏向一側,防止舌后墜,利于口腔內分泌物流出,防止吸人性肺炎。(4)拮抗應激:可使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5)防治感染:選用廣譜抗生素,如頭孢類。(6)補液:防治電解質失衡,電解質紊亂。(7)加強對癥治療及護理,如鎮靜、降溫、抗驚厥、脫水等。

2.4 指導患者合理飲食 給予高蛋白,高糖豐富的維生素食物,多飲水,每天補充水分3000ml以上。但禁飲刺激性飲料,如濃茶,咖啡等,以免病人過度興奮。如有腹瀉,給予易消化含纖維素少的食物[4],忌食含碘多的食品如海帶及其它海產品。

2.5 并發癥防治及護理 長期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極易出現白細胞下降,導致患者機體抵抗力低下,應予高度重視。應保持皮膚的清潔,床單的定期消毒滅菌,臥床患者勤翻身,促進受壓部位血液循環,防止壓瘡發生。管道清潔保持通暢并定期消毒滅菌。

2.6 做好出院指導,預防復發 出院后規則服藥,定期到醫院隨訪,每3o天左右復查血象、甲功1次、半年查肝、腎功1次,告知患者焦慮、恐懼、驚嚇、情緒不穩及持久的精神緊張、情緒過分激動可使病情易于復應,發保持良好心態,穩定情緒,指導患者如何在工作中要進行自我調節、消除精神壓力,保持情緒穩定,減少心臟負擔,讓其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不熬夜、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對突眼患者,囑其保護好角膜、結膜,睡前涂眼膏或眼藥水,防止感染,外出時戴墨鏡,避免強光和風沙塵的污染刺激,指導患者每天適當做眼球運動,改善眼肌調節功能。

3 小結

通過對 10例甲亢危象患者的觀察及護理,體會到本病病情復雜,變化快,死亡率高,只有嚴密觀察,正確判斷,準確及時地執行醫囑,默契地配合醫生進行救治,注意降溫、抗甲狀腺劑藥物的配伍禁忌和副作用。積極預防并發癥,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而良好的心理護理和出院指導,也是護理這類病人成功的重要內容之一 。

參考文獻:

篇6

結論:綜合護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甲狀腺危象的發生率,降低死亡率。

關鍵詞:甲狀腺危象 綜合護理 療效評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95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3-0259-01

甲狀腺危象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最嚴重的并發癥[1],臨床表現兇險,常因高熱、虛脫、心力衰竭、肺水腫、水電解質紊亂而危及生命[2],如果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采取積極的綜合護理措施,及早發現潛在的甲狀腺危象,及時正確的處理,均能轉危為安,我們回顧性分析了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13例甲狀腺危象患者的綜合護理措施,并總結經驗,特分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甲狀腺危象13例病人,男性4例,女性9例,年齡34歲至51歲,平均(41.31±8.76)歲。13例患者均有大汗、煩躁不安、心率≥140次/分,其中伴有高熱、惡心、嘔吐3例;出現心力衰竭1例。

1.2 原因分析。甲狀腺危象是甲狀腺毒癥急性加重的一個綜合征,發生原因可能與循環內甲狀腺激素水平增高有關。多發生于較重甲亢未予治療或治療不充分的患者。常見誘因有感染、手術、創傷、精神刺激等因素。

1.3 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高熱(>39℃)、脈快(>120次/分),同時合并神經、循環及消化系統嚴重功能紊亂如煩躁、譫語、大汗、嘔吐、水瀉等,若處理不及時,可迅速發展至昏迷、虛脫、休克甚至死亡。

2 綜合護理措施

2.1 一般護理。值班護士應加強巡視及病情觀察,每0.5-1h巡視一次,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血壓、體溫變化,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及情緒變化。一旦患者出現潛在甲狀腺危象表現時,及時通知值班醫生,并配合治療。

2.2 心理護理。患者及家屬一般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變規律缺乏足夠的認識,當患者處于手術、創傷、感染等應激狀態時,以及在應激狀態,患者心率、血壓、體溫等均會有不同程度的波動,導致患者與家屬容易過分緊張。作為護理人員,應該在患者入院后逐漸滲透講解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因、臨床表現、如何配合治療,態度要和藹,對患者及家屬的問題要耐心細致的講解,緩解醫患之間的緊張狀況,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一旦出現大汗、心慌、煩躁、呼吸不暢等不適,隨時與醫生、護士溝通,并保持情緒穩定,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

2.3 急救護理。當發現患者出現潛在性甲狀腺危象表現時,及時通知值班醫生,保持病房安靜,令患者閉目平臥,穩定情緒,切忌急躁、不配合,并立即吸氧,減輕高代謝狀態下的組織缺氧。盡快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①腎上腺能阻滯劑:可選擇應用利血平1-2mg或胍乙啶10-20mg口服,或普萘洛爾5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100ml靜脈滴注,以降低周圍組織對腎上腺素的反應。②碘劑:10%碘化鈉5-1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以降低血液中甲狀腺素水平。③氫化可的松:200-400mg,分次靜脈滴注,以拮抗過多甲狀腺素的反應。④鎮靜劑:常用苯巴比妥鈉100mg,或冬眠合劑二號半量,肌肉注射6-8小時一次。⑤用退熱劑、冬眠藥物和物理降溫等綜合方法,保持病人體溫在37℃左右。⑥靜脈輸入大量葡萄糖溶液補充能量。⑦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黃制劑。

3 結果

13例患者經過正確的綜合護理措施,能夠作到及早發現,及時的救治,均轉危為安,大大降低了甲狀腺危象的死亡率。

4 討論

甲狀腺危象是甲亢的嚴重合并癥,是因甲狀腺素過量釋放引起的爆發性腎上腺素能興奮現象,若不及時處理,可迅速發展至昏迷、虛脫、休克甚至死亡,死亡率約20%-30%。甲狀腺危象的發病機制復雜,目前得到多數學者認可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3]:①感染、精神因素等刺激或外科手術擠壓,使單位時間內大量的甲狀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突然釋放入血,甲亢原有癥狀加重;②甲亢患者糖皮質激素代謝加速,腎上腺皮質負擔過重,存在潛在的儲備不足,在應激狀態下又激發腎上腺皮質代謝性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以抵其消耗,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③兒茶酚胺的協同作用:在應激狀態下,兒茶酚胺活性明顯增強,血液循環中甲狀腺素與兒茶酚胺協同作用,使機體代謝率顯著增高;④甲亢患者各系統的臟器及周圍組織對過多的甲狀腺激素適應能力減低;⑤手術前后和其他的非甲狀腺疾病患者的存在進食熱量的減少,使甲狀腺激素在肝臟的清除率降低。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甲亢的治療規范化、合理化,甲狀腺危象的發生幾率明顯下降,甲狀腺危象的處理重在預防,主要是去除誘因,特別是積極預防感染,采用積極的綜合護理措施,提高認識,作到及早發現,及早處理,及時正確的搶救措施,對降低甲狀腺危象的發生率、死亡率有著積極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篇7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能導致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系統的高代謝綜合征[1],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患者表現為食欲亢進、心慌、多汗、消瘦、眼球突出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時給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本文介紹我院對甲亢患者進行系統性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治療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齡在19~67歲之間,平均45.4±5.6歲;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齡在21~71歲之間,平均51.3±5.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根據患者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生活經歷、健康狀況、臨床表現、診斷結果對患者進行全身評估,確定患者的用藥方案,并在治療過程中酌情調整護理方案,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治療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并發癥護理系統性護理,階段治療后應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患者進行焦慮、強迫評分,比較兩組患者精神狀態及甲狀腺危險發生率。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 甲亢患者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自主神經功能失常,同時影響正常的生活,患者容易出現焦躁、易怒、神經過敏、緊張不安、多言好動等癥狀,特別是女性患者,在受到極大的壓力時,容易出現免疫調節異常,應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簡單的深呼吸方式,緩解焦慮,護士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2],減少不良刺激,對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對于長期壓抑的患者可以指導患者在適當的場合及時間進行宣泄,同時加強藥物治療。

1.2.2 飲食護理 甲狀腺患者發病與飲食有密切關系,指導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量在2000~3000之間,以補償腹瀉、呼吸加快、大量出汗引起的水分丟失,禁食含碘食物,給予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高蛋白飲食,以提供足夠的熱量及營養補充糖代謝,增加瘦肉、蛋類、奶類等優質蛋白的攝入,有合并高血糖患者應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飲酒、吸煙,減少食物的不良刺激。

1.2.3 用藥護理 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服用抗甲狀腺藥物,這些藥物大多存在藥物不良反應,在護理工作中注意藥物不良反應的護理,硫脲類藥物主要副作用是1~2個月內出現白細胞減少及藥疹,嚴重者可引起粒細胞缺乏及剝脫性皮炎,應每周檢測白細胞計數[3];普萘洛爾可以引起患者出現心率、脈率變化,一旦出現心率紊亂及過度減慢,要及時報告醫生,哮喘患者禁用此類藥物;131I進入組織后發揮其放射作用,患者應避免用手壓迫甲狀腺,避免患者精神刺激及預防感染,避免造成甲狀腺危象,服藥后2h不吃固體食物,避免嘔吐引起131I丟失,服藥后2~3d飲水量應達到2000~3000ml,以增加排尿。1.2.4并發癥護理 患者因高度突眼,角膜、球網膜暴露,易受到外界刺激引起充血、水腫、繼發感染,必須加以保護,囑患者外出要佩戴茶色眼鏡,避免強光刺激,睡眠時抬高頭部,限制水鈉攝入,減輕眼球后軟組織水腫,眼睛不能閉合者涂抗生素軟膏;甲亢癥狀嚴重或未控制時應防止嚴重精神刺激、手術,避免引起甲狀腺危象,觀察病情發現甲狀腺危象早期表現時及時進行處理,患者臥床休息,避免不良刺激,使用鎮靜劑,持續吸氧,有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汗者記錄出入量,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必要時人工冬眠。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均數和率比較分別采用x2檢驗和t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甲狀腺危象及SCL-90評分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甲狀腺危象及SCL-90評分

3 討論

甲亢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與自身免疫、遺傳、環境因素密切相關,患者血清中存在具有與甲狀腺組織其反應或刺激作用的甲狀腺刺激抗體,導致患者耗氧增加,食欲旺盛但是身體消瘦。護士除了要做好院內護理工作,還要給患者做好出院指導,給患者講解甲亢的基本知識及防治要點,合理安排工作休息、加強營養,鼓勵家屬與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4],講解藥物的服用方法、副作用,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定期復查,出現高熱、惡心、嘔吐、突眼加重等癥狀時及時復診。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七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O8.

[2] 馬戰凱,李新莊,康紅梅,等. I劑治療兒童及青少年甲亢62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30):159―160.

篇8

患者,女,32歲,乏力、多食、煩躁、消瘦,甲亢病史6年,沒有規范治療,在家不規律自服他巴唑,服藥期間從未到醫院復查血常規,2006年8月18日因跟丈夫爭吵后突然出現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煩躁不安,急診入院。入院查體:體溫40℃,心率160次/分、律不齊,脈搏100次/分,呼吸39次/分,血壓135/105 mmHg。煩躁不安,呼之不應,呈淺昏迷狀態,消瘦,皮膚潮熱,甲狀腺Ⅱ度大,質軟,無壓痛,無血管鳴;眼球突出;手抖(+);雙下肢無水腫。實驗室檢查:血WBC 43.3×109/L,FT4 99.6 pmol/L,FT3 21.78 pmol/L,TSH1 000 IU/ml。甲狀腺顯像示:甲狀腺彌漫腫大、質地均勻、無結節。初步診斷:甲亢危象;Graves病;據家屬介紹患者病前工作、家庭、生活無異常,可患病后身心受到沉重打擊,尤其不愿接受脖子增粗、眼球突出這些女性特有的形象改變,已婚多年卻一直未懷孕,怕與周圍的人相處,經常穿高領毛衣遮蓋脖子,脾氣變得越來越怪,稍不順心便踢門、踹凳子、撕書;有時還否認自己有病,拒服藥,服藥不規律,也不愿去醫院,對疾病的預后感到擔憂,不愿意面對現實,夜里多有失眠。

2 估計壓力源及采取的護理措施

2.1 壓力源

2.1.1 內在的壓力:高熱、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煩躁不安等造成軀體上極度不適,當患者清醒后首先看到的是自己身體上留置的多種管道,病床四周陌生的機器,忙碌的護士,很容易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和危險性,從而產生焦慮、恐懼,脖子增粗、眼球突出這些女性特有的形象改變導致自我形象紊亂,對疾病的久治不愈感到悲觀失望,由于長期的消瘦患者活動無耐力,已婚多年卻一直未懷孕的事實,患者對今后的生活感到悲觀,由于疾病原因造成失眠和脾氣暴躁,影響日常生活。

2.1.2 人際關系的壓力:一方面患者氣量狹小,性情急躁常因一些小的事端導致糾紛或引起吵鬧,但事后患者又會覺得不必為這些小事生那么大的氣,心情十分矛盾,人際關系緊張,與丈夫、父母、朋友、同事相處不融洽,另一方面因為覺得自己形象難看、自卑不愿與周圍人相處,同時又擔心丈夫嫌棄自己而變心。

2.1.3 社會性的壓力:病情多易復發,增加了經濟負擔,自己和丈夫都沒有穩定的工作, 收入減少,支出增加, 在經濟上給她帶來一定的壓力,擔心因為自己的形象改變和性情急躁而被老板解雇,對健康失去信心,對生活缺乏興趣。

2.2患者壓力下的反應:經醫生搶救患者清醒后對生活失去興趣,拒絕治療,發病前因猜疑曾與丈夫有過激的爭吵,一見到丈夫就脾氣暴躁,夫妻關系緊張。情緒焦慮, 悲觀失望, 不愿與人交流,總是用手遮住腫大的甲狀腺。

2.3 壓力下問題的確立

2.3.1 心理問題:如自我形象紊亂、情緒不穩定、自卑心態、猜疑等心理問題與疾病本身、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以及年輕女美、虛榮心強等因素有關。

2.3.2 生理問題:如患者拒絕治療與舒適的改變及缺乏對未來生活的安全感有關;如高熱、甲狀腺腫大、突眼等與Graves病本身有關;睡眠紊亂與環境陌生、對疾病的無知與害怕有關。

2.3.3 支持系統的問題:如對丈夫的猜疑和患者的自卑心態與疾病本身及女性的敏感多疑有關;擔心下崗與患者的多疑、對疾病的無知與害怕有關。

2.4 壓力下的措施:患者的正常防御線被甲亢所帶來的各種內在的和外在的壓力源所破壞。通過運用紐曼系統模式對個案進行分析和評估, 結合紐曼的三級預防(即促進健康的初級預防、治療性的二級預防、康復性的三級預防)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從而恢復、維持、促進護理對象的穩定性與完整性。護理人員制定了如下的護理措施。在一級預防中重點強調減少壓力源侵犯的可能性以及降低壓力源的強度,增強患者克服心理壓力的能力; 在二級預防中著重于讓患者調整心態, 加強患者及陪護人員觀察并發現問題的能力, 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和護理; 三級預防則以盡量減輕患者的軀體不適來保證其休息和營養,以便達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狀態。

3 護理

3.1 心理問題的護理:心理社會數據作為甲亢臨床癥狀的一部分,情緒改變幾乎見于所有患者。表現為敏感、急躁易怒、焦慮,處理日常生活事件能力下降,家庭人際關系緊張。患者也可因甲亢所致突眼、甲狀腺腫大等外形改變,產生自卑心理,重者可有自殺行為。心理因素在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發生與發展中是相當重要的,對甲狀腺機能亢進的預防和治療,單靠藥物是不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還需要予以心理調整和治療,首先是心理調整,護理人員應勤巡視病房,護理時細心、周到、體貼, 對患者表示同情與理解, 鼓勵其表達自己的感受, 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并設法解決其實際問題,向患者解釋情緒、行為改變的原因,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接受疾病而不是怨天尤人,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氛圍,使情緒處在穩定、豁達和樂觀的狀態,努力使患者挺過這一難關,振作起來。告之患者外部形象的改變和不能懷孕都與疾病有關,隨著疾病的好轉這些情況都會得到改善,與患者共同探討人生的價值取向,勸慰患者無需過分注重身體形象的改變,與患者共同探討和制定控制情緒和減輕壓力的方法,其次多與家屬特別是患者的丈夫溝通,爭取家屬的配合,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因疾病原因患者脾氣暴躁、多疑,作為家屬應多理解包容,在治療期間對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不必糾纏不休,多些寬容和遷就,并盡量抽時間陪伴、安慰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幫助患者處理突發事件,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若患者始終無法從煩惱、多疑、焦慮中解脫出來時,可請醫生予以心理咨詢及治療,心理醫生按科學的方法給予心理扶助和治療常常可以收到藥物無法取得的療效。

3.2 患者生理問題:患者住單間,應保持治療環境的安靜,消除患者恐懼心理、保持環境安靜,高熱時給予物理降溫,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神志等改變并及時記錄,準確記錄出入液量,注意有無水和電解質紊亂,按醫囑及時準確給藥,加強皮膚、口腔護理,對于患者甲亢性突眼,要求用眼罩或戴墨鏡,防止光、風、灰塵刺激,涂抗生素眼膏或生理鹽水紗布濕敷加以保護,睡覺或休息時抬高頭部,使眶內液回流減少,減輕球后水腫,指導患者當眼睛有異物感、刺痛或流淚時勿用手直接揉眼睛,防止感染。告之患者不能用手去按壓腫大的甲狀腺,這樣會刺激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加重病情,穿高領毛衣也不能穿過緊的以免擠壓到甲狀腺,指導患者使用放松技術,如緩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聽音樂等,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抗焦慮藥。

3.3 支持系統的問題:醫生、護士應處處為患者著想,了解醫保政策,盡量降低醫療費用,從而減輕患者經濟上的壓力。爭取患者單位的配合,疏導、安慰患者,在精神及經濟上給予患者必要的支持;鼓勵丈夫和其他家屬及親戚朋友多來關心和照顧患者。

4 健康教育

教育患者及家屬知道感染、過度勞累、嚴重精神刺激、創傷等是誘發甲亢危象的重要因素,患者應學會避免誘因,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增強應對能力,患者家屬要理解患者現狀,多關心、體諒、愛護患者,使患者盡快康復,減少復發;教導患者有關甲亢的知識和眼睛的保護方法;按時服藥,甲亢的治療有藥物,或手術治療,各有優缺點,各有其適應證和禁忌證,在選擇藥物治療時,因療程較長,往往用藥1~2 年,甚至達數年之久,故應與患者說明堅持服藥的重要性,不能有癥狀時服藥,癥狀好轉后即停藥,這種斷斷續續的不規則治療常可使疾病反復發作,經久不愈,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囑患者定期復查白細胞計數、肝功能和注意有無皮疹發生;忌飲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5 護理結果

通過“三級預防”措施,患者心境變開朗,愿意吐露心聲,與丈夫和好如初,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接受身體形象改變的事實,出院后堅持按時服藥,定期到醫院復查白細胞計數、肝功能,已經回到工作崗位,家屬和同事在她脾氣不好時也盡量包容,體諒、人際關系得到明顯改善。

篇9

1一般護理

1.1發熱的護理 讓患者臥床休息,減少體力消耗,密切監測患者體溫,做好記錄,當體溫過高時(38.4℃以上),給予物理降溫和解熱鎮痛藥,1 h后測量體溫并記錄,供醫生參考,對于體弱患者,不能驟然退燒,以防虛脫,若患者發生手腳冰涼、脈搏細弱、呼吸急促時立即報告醫生。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鼓勵患者多飲水。囑飯后漱口,防止食物殘渣發酵引起口腔感染。

1.2頸前區疼痛的護理 經常巡視病房,聽取患者的主訴,表示理解患者痛苦,并告知患者頸前區疼痛為此疾病的常見表現,加強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并叮囑患者不要按壓頸部疼痛部位。關閉窗簾,注意控制探視時間,保持病房避光、安靜、舒適的環境,減少不良刺激。

2亞急性甲狀腺炎不同時期的護理

2.1早期 亞急性甲狀腺炎早期由于甲狀腺濾泡被破壞,大量甲狀腺激素釋放到血液中,導致機體全身代謝增加,出現甲亢表現:心慌、怕熱多汗、食欲亢進、消瘦、情緒激動等。此時護理應該注意: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三高飲食"以及含鉀鈣豐富的飲食,鼓勵患者多飲水,告知患者臥床休息,以減少能量消耗,盡量避免食用紫菜海帶等含碘豐富的食物,以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減輕甲亢癥狀。

2.2中期 亞急性甲狀腺炎中期炎癥逐漸控制,甲狀腺組織破壞情況緩解,少量甲狀腺激素進入外周循環,甲亢癥狀緩解,但一些患者由于受損的甲狀腺細胞功能尚未恢復,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因此會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狀,表現為心動過緩、反應遲鈍、表情淡漠等[3]。此期護理要注意:給患者提供低熱、低脂、低鈉的"三低"飲食和高維生素和蛋白豐富的食物,盡量少食多餐,忌煙酒、油煎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患者每日定時排便,必要時給予軟便劑。安排適度的運動,每天飲入充足的水分。注意保暖,保證充足睡眠,注意休息,避免疲勞,減少不良刺激,同時甲減急性期要臥床休息,避免創傷和感染。

2.3恢復期 此期患者癥狀好轉,甲狀腺腫大及結節逐漸消失。如治療及時,甲狀腺功能可完全恢復,轉歸為永久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占極少數,病情緩解后,尚有復發可能,此期護士應指導患者正規化治療,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增強抵抗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并定期復診。

3用藥護理

用藥前需明確疾病的分期和轉歸,嚴格遵醫囑用藥,叮囑患者按時復診檢查和調整用藥,觀察治療藥物的副作用,以避免發生甲減和其他并發癥。

3.1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患者遵醫囑按時服藥,劑量要正確,一般飯后服用,以免刺激胃腸道,長期服用潑尼松治療需要時定期監測血糖血電解質和大便有無潛血,有無骨質疏松。

3.2解熱鎮痛藥 一般發熱、疼痛時服用,遵醫囑用藥,告知患者用藥期間注意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同時盡量避免空腹服藥。

3.3腎上腺受體拮抗劑 注意監測心率,心律,防止出現竇性心動過緩和房室傳導阻滯,長期服用時可影響脂質代謝,并可導致低血壓,因此需要監測血壓血脂的變化。

4心理護理

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一般均存在精神緊張、焦慮不安情緒,①是由于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缺乏相關方面的知識,②本病本身伴隨的甲狀腺機能亢進也易導致患者致局促不安的情緒[4]。嚴重時甚至出現患者反復向醫護人員和周圍其他患者咨詢與疾病相關的信息,表現出患者心理壓力大,對疾病的預后缺乏信心,因此,護理時應重視與患者的溝通,使之保持樂觀的態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亞急性甲狀腺炎為甲狀腺炎中常見的病種,病程中既有發熱、頸部疼痛及甲狀腺功能變化的相關特殊癥狀[5],提示醫護人員需要給予患者特殊的護理,同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不同階段也有著不同的護理要求,尤其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引起的患者恐慌、不安,又給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干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護理人員應該密切關注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病情和心理變化,及時給予貼心的關懷護理,以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Fatotaechi V, Anisgenwski JP, Fatouvcchi GZ. 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 of subacute thyroiditis in an incidence cohort,olmstedcounthymin-nesotastudy[J].J Chin Endoerinol Metal,2OO3,88(6):2100-2105.

[2]楊東亮,劉艷.亞急性甲狀腺炎30例臨床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07,14(1):91.

篇10

甲狀腺疾病屬于多發性疾病,在臨床中十分常見,甲狀腺的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甲狀腺的解剖結構比較特殊,且非常復雜,它位于頸前區氣管的兩旁、甲狀軟骨的下方,由中間峽部和左右兩側葉構成。同時,甲狀腺上密布著重要血管,手術治療甲狀腺過后,具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概率,嚴重者更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甲狀腺患者需要給予全方位的護理措施,盡量避免術后出血。本文筆者探討了甲狀腺患者術后出血的預防與最佳的護理對策,為減少患者病痛、預防術后出血提供幫助,為今后的甲狀腺患者術后出血治療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0年2月~2012年5月收治甲狀腺術后出血患者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齡33~61歲,平均51.2歲。38例患者中,髓樣癌3例,甲狀腺狀腺癌2例,未分化癌1例,濾泡狀癌1例,單純甲狀腺腫11例,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3例,藥物治療無效甲亢17例。患者術后出血時間為4~20 h,平均術后出血時間為12.4 h。將3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措施,治療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行個性化護理。

1.2.1 術前護理 在手術之前向患者詳細講解注意事項,宣教手術的重要性,讓患者及其家屬充分認識手術流程,盡量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理,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囑咐患者手術之前一定要忌生冷食物、油膩食物,嚴禁吸煙喝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與患者交流溝通,及時詢問患者的需求,讓患者保持舒暢的心情。如果患者并發甲亢,還需要對其進行特別的監護,營造舒適的環境,避免患者受到不良的刺激。如果患者并發上呼吸道感染,則要給予對癥治療,一定要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之后,才能進行手術。

1.2.2 術中護理 手術過程中,醫師要認真細致地操作,在對重要血管進行結扎的時候,為了避免結扎線松動或斷裂,應實施雙結扎。對于破損的組織,一定要做到止血徹底,以免使供血充足的甲狀腺過多失血。置入引流管過后,保持引流管的通暢,并隨時注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插、拔管或者是縫合的時候,其動作不能過大,要以盡量輕柔的動作來完成,避免牽拉到肌肉而引起瘀血和咳嗽[1]。

1.2.3 術后護理 手術過后囑咐患者保持仰臥位,為了防止傷口牽拉,要盡量避免移動。密切觀察患者的體征,隨時進行體征檢測,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如果患者出現了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要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囑咐患者在術后第一天只能進流食,合理規劃好患者的飲食。全面細致觀察患者瘀血情況和血腫情況,臨床護理人員發現后應及時向醫師報告,并及時對其進行治療處理。

1.2.4 緊急處理 在患者床頭備好急救用品,隨時做好術后出血的床頭緊急處理。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氣管切開方面的培訓,以方便病房中配合醫生進行緊急處理。密切關注患者呼吸和創口滲血情況,一旦發現情況,應立即通知醫生,及時進行處理,同時讓患者保持平臥位和給予吸氧、建立靜脈通路等。

1.2.5 心理護理 患者一旦發生了術后出血,臨床醫護人員不要慌亂,除了立即通知醫生和檢查必要的準備工作外,還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思想工作,穩定好他們的情緒,盡量消除他們的恐懼、緊張等心理,讓患者及其家屬輕松地、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檢查[2—5]。

觀察兩組患者出血改善情況,詳細統計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其生活質量應用相關評價標準進行全面評價,采用得分制,分數越高,其生活質量就越高。

1.3 療效評判標準

顯效:經過治療和護理后,成功止血;有效:經過治療和護理后,雖然沒有成功止血,但是出血癥狀已得到控制;無效:經過治療和護理后,出血癥狀沒有得到控制,或進一步加重。

2 結果

治療組19例患者中,好轉出院17例,無效2例,沒有死亡病例,總有效率為89.47%;對照組19例患者中,好轉出院15例,無效3例,死亡1例,總有效率為78.95%。治療組19例患者總體健康得分為79.42,疼痛與不適得分為70.45,積極感受得分為80.74,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為78.69,性生活得分為78.79,對藥物及醫療手段的依賴性得分為72.26;對照組19例患者總體健康得分為71.86,疼痛與不適得分為77.53,積極感受得分為73.41,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為72.35,性生活得分為73.08,對藥物及醫療手段的依賴性得分為78.31。見表1、2。

3 討論

甲狀腺的血流量較大,正常情況下,每分鐘的血流量可達100~150 mL。因此,如果甲狀腺出血,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就可能迅速引起呼吸困難而窒息。在實際臨床治療中,一旦發生甲狀腺術后出血,應該立即再次手術止血,其具體做法是將敷料打開,切口縫線拆除,清除血腫,讓患者的呼吸困難得到緩解,同時應用鉗夾出血點。在這個過程中,先要認清楚出血的血管,然后再準確鉗夾止血。切忌不能慌亂,同時還要注意避免損傷到喉返神經、喉上神經,更不能損傷到食管、氣管、頸內靜脈、頸總動脈等[6]。

在甲狀腺手術中,應該做到認真細致地操作,特別是對于重要血管,在結扎的時候一定要做到雙重結扎或縫扎。在本組研究中,有3例患者由于只結扎了一道而最終發生了出血。術中還需要妥善包埋殘留甲狀腺斷面,做到縫合嚴密。在手術結束的時候,一定要應用濕鹽水紗布輕輕地擦拭術野,保證徹底止血,做到仔細嚴謹、一絲不茍。術后應充分引流,及時發現和糾正術前凝血功能異常,同時保證術前對癥治療效果良好方能進行手術。及時處理術后出現的咳嗽和惡心等反應,避免誘發出血。盡量避免移動患者,以免因為牽拉造成出血。

在實際臨床應用中,應加強甲狀腺患者的護理,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措施,這樣方能很好的對術后出血起到預防作用。前面細致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預防甲狀腺術后出血,從而實現提高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病痛、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楊培蘭,張煥亮. 45例甲狀腺術后出血的護理體會及預防[J]. 吉林醫學,2012,6(33):1973.

[2] 鄭秋華,王書佳,王立平. 甲狀腺術后出血的預防及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10(25):8—10.

[3] 付春燕,譚金霞. 心理干預護理對甲狀腺手術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觀察[J]. 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14(2):317—318.

篇1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內分泌科收治的90例中老年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齡在53~83歲,平均年齡為(61.23±4.25);糖尿病17例,甲亢14例,其他14例;合并高血壓11例,合并冠心病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齡在54~82歲,平均年齡為(61.41±4.21);糖尿病17例,甲亢16例,其他12例;合并高血壓10例,合并冠心病1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例數、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老年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方案,具體護理方案如下所示。

1.2.1.1日常護理 定時對患者進行個人清潔,并按時打掃患者居住的病房,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對于行動不便患者,負責他們的日常清潔工作,每天為患者刷牙洗臉,定期為患者擦身洗頭;定期為患者更換衣物和床品,確保患者的個人衛生。

1.2.1.2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要提醒患者嚴格遵守醫囑,定時定量的服藥,不能自行停藥或改變藥量;對于一些有副作用的藥物,護理人員應在用藥前就向患者明確說明[1]。對于抽煙酗酒、精神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的患者,護理人員要耐心細致的勸說,勸導他們戒煙戒酒、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1.2.1.3心理干預 臨床工作中要表現出對患者的關心,及時解決患者的問題;普及相關的醫學知識,告訴患者治療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干預,讓患者及家屬認同醫院的診療方法和護理方法,幫助他們樹立治療的決心。

1.2.2實驗組 對照組患者在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增加安全護理,具體措施如下所示。

1.2.2.1安全教育 中老年患者在入院之后,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和家屬安全教育;及時提醒患者生活中的安全隱患。對于肢體功能障礙和患有老年癡呆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告知家屬24h陪護患者,為患者的病床安裝約束帶、護欄等保護裝置[2]。

1.2.2.2安全治療 護理人員應該監督老年患者按時遵醫囑服藥,不得擅自停藥和更改劑量。在勸導老年患者的過程中,護理人員的態度應真誠誠懇,讓患者意識到按時按量服藥對治療的意義和作用。

1.2.2.3醫患溝通 護理人員應該具備高度的崗位責任心,做好一些活動以患者的康復為中心;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及時與家屬進行溝通,通報患者的病情和恢復情況。對于病情復雜,情況危急的患者,護理人員要知會家屬做好心理準備,避免因患者病情惡化而產生醫護關系糾紛。

1.3統計學方法 本組實驗研究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實驗組安全事故的發生率為6.67%,對照組為15.56%,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內分泌科疾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影響著我國中老年人的生命質量。目前而言,治療中老年患者的內分泌科疾病,除了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外,積極有效、恰到好處的護理方案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安全護理的重點在于保證患者的日常安全和治療安全。日常安全護理主要是加強患者的日常監護,預防和減少中老年患者走失、墜床、褥瘡等情況的發生。治療安全是指護理人員應該嚴格執行醫囑,指導患者按時按量服藥,預防和減少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內分泌科的臨床安全護理需要注意以下內容。護理人員應該嚴格監控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預防和減少低血糖、血糖波動大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3]。使用放射碘治療的甲亢患者,應該給予白細胞數量監測,指導患者如何進行正確的皮膚護理,保持病房內的清潔和衛生,開窗通風,定期進行紫外線消毒;集中處理患者的排泄物,叮囑患者患者多使用一些潤腸通便的食物[4];對于出現甲狀腺部位不適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告訴患者不可觸摸甲狀腺。

從本次研究分析的結果上看,實驗組安全事故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

參考文獻:

[1]駱艷麗.內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入院的護理安全隱患及有效預防措施[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19:2704-2705.

篇12

甲狀腺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之一,攝取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TSH)作為信號分子,以碘、氨基酸、糖類等物質為基礎合成甲狀腺激素,其中T4是最重要的效應分子,具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甲狀腺功能異常分為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功能異常。

妊娠是一個特殊的生理過程,女性在此期間經歷的生理改變與非妊娠期有許多不同。在激素作用下,母體個系統發生了一系列適應性的解剖和生理變化并調整其功能。妊娠是一個特殊的生理過程,女性在此期間經歷的生理改變與非妊娠期有許多不同,最主要的導致差異的原因是胚胎、胎兒、胎盤的發育甲狀腺在此過程中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我將以淺顯的語言講述甲狀腺功能異常與復發性流產的關系。

1 甲狀腺功能亢進

1.1 一般資料

甲狀腺功能亢進多見于女性,男女之比約1:4~6,20~40歲發病最為多見。其典型臨床表現可為高代謝、甲狀腺腫和眼病三方面,但不同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病情輕重差異極大。

一般意義上所說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就是循環血液中T4含量過高,相應地,甲狀腺功能低下就是T4含量過低,而T4與TSH含量是呈反比例關系,TSH促進T4合成與分泌,T4過高反過來抑制垂體分泌TSH,而過低的T4濃度卻會誘發垂體更多地分泌TSH。所以,一般臨床上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血液檢查會發現T4升高,TSH下降。反之,甲低患者T4降低,TSH偏高。當然,這中間存在一種特殊的“亞臨床”甲亢,TSH降低,T4正常,或“亞臨床”甲低,即TSH偏高,T4正常。T3和T4分泌過多,可引起人體組織的氧化作用加速,引起一系列糖蛋白質、脂肪、水、電介質中的鈣、鋅及碘和維生素的代謝紊亂,造成人體包括生殖系統在內的各臟器功能改變。在生殖系統方面可出現:減退、陽萎、偶伴有男性發育,引起PRL及雌激素的水平增高,男性生殖能力下降,部分病人可引起不育。【1】

1.2 妊娠與甲亢的相關性

在正常妊娠的過程中,由于胚胎絨毛會分泌HCG,該分子與TSH存在相似的結構,因此有一定的促進甲狀腺功能上調的作用,出現妊娠期生理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情況,多分泌的T4會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胚胎發育,促進血液循環,為正常妊娠所必須。但是如果妊娠前就已經有甲亢,對妊娠可能是不利的。T4水平過高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可能導致心功能受損,嚴重者會有心臟衰竭的情況出現;而隨著妊娠發展,身體其他激素也會進一步增加心臟負擔,不難推斷,心臟極有可能超負荷運行。所以,甲亢在孕前必須經過有效治療并且維持平穩才能懷孕,孕期必須嚴格監測。

有一類甲亢是有自身免疫抗體誘發的,這些抗體也會像TSH一樣促進T4分泌,并且導致甲狀腺組織受到免疫細胞攻擊。復發性流產患者本身免疫功能紊亂,極有可能會導致抗甲狀腺抗體升高。有研究表明,抗甲狀腺抗體是1990年在研究產后甲狀腺炎的病因及發生率時,偶然發現抗甲狀腺抗體與復發性流產有關。還有一部分妊娠時期甲狀腺抗體升高者可能有潛在的免疫功能異常,雖然甲狀腺激素未表現出異常,但甲狀腺已受損害,僅處于亞臨床階段。總體而言,這些抗體都有可能直接導致流產的發生。筆者猜想可能是這類抗體會攻擊胚胎中的甲狀腺組織細胞。像這種情況,在廣州一些大型綜合三甲醫院一般會使用西維爾(硒酵母片)進行治療。當然了,隨著母體甲狀腺組織受損情況加重,有效的甲狀腺組織越來越少,后面就會發展成甲低。

2 甲狀腺功能低下

2.1 一般資料

甲狀腺功能低下是甲狀腺素分泌缺乏或不足而出現的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低下病因包括:①甲狀腺實質性病變,如甲狀腺炎,外科手術或放射性同位素治療造成的腺組織破壞過多,發育異常等;②甲狀腺素合成障礙,如長期缺碘、長期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先天性甲狀腺素合成障礙、可能由于一種自身抗體(TSH受體阻斷抗體)引起的特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③垂體或下丘腦病變。根據發病年齡不同可分為克汀病及粘液水腫。【1】

甲狀腺機能低下系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應不足所致的內分泌疾病,依起病年齡可分三型:①呆小病,功能減退始于胎兒或新生兒;②幼年型,功能減退始于性發育前兒童;③成年型,功能減退嚴重時稱為粘液性水腫. 【1】

2.2 妊娠與甲減的相關性

對于一些偏遠地區的妊娠婦女,比如山區或者非沿海地區居民。日常飲食攝入含碘食物過少,有可能出現甲減情況。或者如前文所說,在妊娠前發現有甲亢的患者,治療后或手術后出現一些異常情況但未注意治療,也是有可能出現甲減導致胚胎停育。如前文所說,T4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胚胎發育。甲低患者T4不足,自然就會出現胚胎發育不良的情形,這樣的胚胎相當于處于“營養不良”狀態,怎么能發育好呢?即使胚胎能夠發育,其未來的智力水平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有可能出現兒童期甲低(一般是碘缺乏導致)可以導致患兒發育遲緩、智力低下,也就是所謂的“呆小癥”。所以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非常重要。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用到優甲樂(左旋甲狀腺素片)來補充不足的甲狀腺素。

3 亞臨床的甲狀腺功能異常

不伴有免疫異常的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一般不需要治療,只需要監測;如果亞臨床甲亢伴有免疫異常一般針對免疫異常進行治療;亞臨床甲低必須治療,同樣是通過補充甲狀腺素的辦法處理,如果伴有免疫異常更需要重視。

4 小結

如果是甲低或亞臨床甲低患者,建議TSH范圍1.5-2.5mIU/L,T4在正常范圍即可;甲亢患者應盡可能把T4降至正常范圍后且嚴格觀察心功能情況后再懷孕,孕期可以使用丙基硫氧嘧啶繼續控制。

篇13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它位于人體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人類甲狀腺形似蝴蝶,猶如盾甲、故名。

甲狀腺收到神經刺激后分泌甲狀腺激素,作用與人體相應器官而發揮生理效應。甲狀腺素的生理功能主要為1促進新陳代謝 ,并增加產熱。2促進生長發育。對長骨、腦和生殖器官的發育生長至關重要尤其是嬰兒期,此時缺乏甲狀腺激素則會患呆小癥。3提高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此外還有加強和調控其他激素的作用即加快心率、加強心肌收縮力和加大心輸出量等作用。

甲狀腺腫瘤可分為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甲狀腺腫瘤是常見病最多見的是甲狀腺良性腫瘤。甲狀腺癌并不常見,但近年來有逐年增高的趨勢。手術證明單個結節者80%為良性,20%為惡性。就性別而言,甲狀腺腫瘤多見于女性,其發病率女性較男性高出4倍

甲狀腺疾病的發病原因1先天原因:甲狀腺不發育或發育不良。2后天原因:感染外傷謹慎刺激等等主要原因是合成甲狀腺激素原料碘的缺乏導致甲狀腺代償性肥大。

1 臨床資料

我院屬區級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我科屬于甲狀腺乳腺專科我院于2010年行甲狀腺手術327例其中男15例女252例年齡17歲到51歲術后病理證實甲狀腺癌38例、良性疾病289例、甲狀腺腺瘤是98例結節性甲狀腺腺腫176例、甲狀腺功能亢進15例先將甲狀腺腫瘤術前術后的護理及體會匯報如下:

2 術前護理

協助醫生作好各項術前檢查。(1)頸部透視或攝片,了解有無氣管受壓或移位;(2)詳細檢查心臟確無擴大,雜音或心律不齊等,并作心電圖檢查;(3)喉鏡檢查,確定聲帶功能;(4)測定血清鈣、磷,了解甲狀旁腺功能;(5)連測三天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是指人在清醒、空腹無緊張及外界溫度等影響時的能量消耗率,它與甲狀功能呈平等關系。作此檢查有助于了解甲狀腺功能狀態,選擇手術時機。注意事項:檢查前2周停服影響甲狀腺機能藥物。

囑患者于檢查前一日晚餐宜少食,夜間保證充分睡眠,檢查日晨禁食,不吸煙,不飲茶,進少量的開水,做日常生活活動。查前排空大小便。BMR正常值為-10%~+10%,如患者有衰竭、高熱、精神失常等癥狀、妊娠、哺乳月經期者不宜進行此項檢查。

3 術后護理

3.1 及引流: 全麻患者取平臥位,待血壓平穩或全麻清醒后取半臥位,有利于呼吸及切口分沁物外流。指導患者深呼吸,協助患者有效咳嗽。必要時行超聲霧化吸入,幫助其及時排除痰液,預防肺部并發癥。囑患者注意休息,24小時內減少頸項活動,變更時用手扶持頭部,減輕疼痛。

3.2 嚴密觀察病情: 每項15~30分鐘測血壓、脈搏,每6小時測一次體溫觀察至 72小時。妥善固定引流管,并觀察傷口滲血情況,注意引流液的量、顏色,及時更換浸濕的敷料,估計并記錄出血量。鼓勵患者發音,注意有無聲調降低或聲音嘶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