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職業病防治宣傳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職業病防治宣傳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職業病防治宣傳

篇1

3、安全裝置和防護設施是預防職業病的有效手段。

4、企業以勞動者為本,勞動者以健康為重。

5、衛生防護做到足,企業發展亦提速。

6、保護勞動者健康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7、只有員工的身體健康,才有企業的興旺發展。

8、參加工傷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責任。

9、防治職業病,造福勞動者。

10、防治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

11、提倡職業衛生,減少職業病患。

12、要職業,不要職業病。

13、職業衛生共關注,防治法規齊遵守。

14、正確使用和維護職業病防護設施。

15、職業病防護,關系千家萬戶。

16、關愛員工生命,優化工作環境;做好勞動保護,共防職業危害。

17、規范用工管理,促進勞動關系和諧。

18、職業病防治,責任重于泰山。

19、正確使用和維護,職業病防護設施。

20、正確認識和使用,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21、職業病防治,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22、防治職業病,幸福你我他。

23、職業防護齊遵守,擁有健康樂悠悠。

24、工作、健康、和諧。

25、保護勞動者健康是用人單位的法定責任。

26、職業病重在預防,讓我們共同努力。

27、崇尚職業健康,遠離職業危害。

28、健康工作,幸福生活。

29、職業病以預防為先,預防以行動為先。

30、職業病,好防不好治。

31、人人落實職業衛生,個個享有健康人生。

32、防治職業病危害,促進經濟發展。

33、員工健康,企業興旺。

34、防治職業病——用人單位的主體責任。

35、消除職業危害,共創美好明天。

36、保護勞動者健康,構建和諧社會。

37、了解職業病危害是勞動者的權利。

38、防治職業病,職業要健康。

39、戴耳塞,防噪聲,安全作業不耳聾。

40、重視職業衛生,崇尚文明生產。

41、重視職業衛生,構建和諧生活。

42、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維護勞動者健康權益。

43、職業健康,從我做起。

44、職業病人依法享受職業病待遇。

45、防治職業病,幸福千萬家。

46、職業危害你我他,正確防護靠大家。

47、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權益。

48、勞動者應當自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

49、人人享有基本職業衛生服務。

50、職業病是可以預防的。

51、正確認識和使用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52、和諧社會你我他,職業衛生大家抓。

53、防治職業病,企業是關鍵。

54、職業衛生,防護第一。

55、為了您的健康,請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56、參加工傷保險,保障職工權益。

57、關注職業健康,促進勞動力資源可持續發展。

58、職業衛生連萬家,齊抓共管靠大家。

59、用人單位是防治職業病的第一責任人。

60、保護員工健康,建設現代企業。

61、職業病防治做得好,企業效益步步高。

62、全員參加工傷保險,切實保障勞動者權益。

63、遵守職業安全衛生規程,杜絕不安全的操作行為。

64、粉塵作業戴口罩,不得塵肺身體好。

65、創造良好的職業安全衛生環境是企業的責任。

66、預防職業病從我做起。

67、職業衛生做到足,社會職工都幸福。

68、關注職業衛生,關愛幸福人生。

69、職業安全無小事。

70、多一份關心,多一份支持,全社會關注勞動者職業健康。

71、學習職業病防治知識,增強勞動者防護意識。

72、職防無小事,健康是大事。

73、職業病,要防治,你規范,我健康。

74、遵守職業安全衛生規程,杜絕不安全操作行為。

75、樹立職業衛生意識,弘揚職業健康文化。

76、預防職業病,保障職業健康。

77、關注職業健康,促進社會和諧。

78、遏制職業病,預防最關鍵。

79、防治職業病,關鍵在預防。

80、關注職業衛生,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81、尊重生命,遠離職業病。

82、職業危害有效防護是企業應盡的義務。

83、崗前崗中體檢好,健康損害早知道。

84、樹立職防意識,杜絕職防盲區。

85、依法做好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維護勞動者健康權益。

86、職業病防治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87、勞動者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和體檢。

88、關愛勞動者,預防職業病。

89、職業病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

90、職業衛生齊抓好,企業發展步步高。

91、工作場所應當符合職業衛生要求。

篇2

二是實施一次通風防塵專項檢查。強化職業健康管理,提升職業健康管理水平,確保勞動者職業健康安全。

篇3

健康企業,人人共建共享

職業病防治是企業的法律責任

共筑幸福家庭,職業健康先行

共建健康企業,共筑健康城市

健康工人,健康企業,健康中國

職業病以預防為先,預防以行動為先

創建健康企業,促進勞動者全面健康

保護勞動者健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開展職業健康促進,有效防治職業病

企業以勞動者為本,勞動者以健康為重

篇4

一、領導重視,精心布署

2020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8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鎮領導高度重視《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工作,及時召開會議,研究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以宣傳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為主線,堅持正面宣傳,貼近群眾,進一步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工作責任,精心組織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的工作。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為使宣傳周活動深入人心,我鎮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突出“職業健康保護。我行動”,利用宣傳欄、活動版面、橫幅、印制宣傳彩頁、微信群、QQ等形式宣傳職業病防治知識。整個宣傳周期間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次數10次,制作宣傳咨詢10次,開展警示教育10次,印發職業病防治宣傳彩頁資料300余份,宣傳受眾人數300余人。出動宣傳人員20人,現場解答勞動者提出的健康保護及申請職業病診斷的相關問題,得到了現場群眾的好評,通過微信群傳播職業病防治法宣傳用語,宣傳職業病防治工作,聚焦塵肺病防治攻堅等重點工作,讓廣大群眾關注職業病防治工作,切實保障勞動者的職業健康保障。

三、結合宣傳,深入企業開展監督執法活動

堅持預防為主,從源頭控制職業危害,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明確企業在職業病防治中的法定責任,催促企業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規章制度,指導企業完善職業健康管理是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的重點工作。結合宣傳周對各企業進行了檢查,重點開展職業健康基本情況摸底調查,全面掌握產生職業病危害用人單位基本信息、行業類型、職工總數及接觸各類職業病危害人數、有毒有害作業工人健康監護、企業從業職員職業健康體檢、防護用品的配備使用和企業職業危害防治設施的落實和企業繳納工傷保險等情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現場指導,對部份企業存在的題目依法提出了整改意見。

篇5

4月25日—5月1日,是第16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為深入宣傳貫徹《職業病防治法》,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提高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職業病防治法律意識,切實保護廣大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益,xx街道圍繞主題“健康中國,職業健康先行”,精心謀劃廣泛深入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

一是精心策劃,制定活動方案。4月23日,xx街道緊緊圍繞“健康中國,職業健康先行”活動主題,組織會議精心制訂活動方案,動員全街道干部,確保宣傳活動順利開展,依托當前職業衛生工作重點,創新形式內容,精心組織,力求職業病防治周宣貫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二是突出重點,精心組織實施。依托甌海xx、平安xx、xx安監微信平臺等手段結合全街道干部深入村二產工業區、車站、農貿市場等人口密集地區開展宣傳活動,整合網絡新媒體、報社媒體,積極發揮輿論宣傳和引導作用,通過組織職業衛生專家學者宣講論述、專題培訓、座談交流、媒體宣傳等形式,進一步掀起宣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熱潮。

三是強化監管,注重活動實效。整合部門站所的執法力量,建立3個執法檢查組,根據全年安全生產執法計劃以及安全生產執法檢查“雙隨機”的有關要求,檢查采取“四不兩直”、明查暗訪等方式進行,督促企業自覺承擔起企業責任的主體責任,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加大對職業病防治設施設備的投入,加強對員工的宣傳和培訓,指導職工正確佩戴和使用防護用品,做好職業病的防范措施,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四是宣傳引導,廣營輿論氛圍。以《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為依托,街道安監所、綜治辦、計生辦、消防站等部門聯動,以職業病防治基礎知識與職工權益、事故隱患舉報和安全生產、職業衛生政策法規咨詢等為活動內容,營造依法守法、關注職業衛生的社會氛圍,持續擴大職業病宣傳周活動影響力,為轄區安全生產、職業衛生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提供有力輿論支持。

篇6

篇7

當天,該鎮安監辦職業衛生監管工作人員還對轄區存在職業危害的企業進行了培訓,重點講解修訂后的《職業病防治法》中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的法律責任,并對20xx年大盛鎮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部署。

20**年4月26日,區安監局組織有關鄉鎮(街道)、區級有關部門及部分重點企業共26個單位在城市森立和諧廣場集中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活動,采取懸掛氣球標語、展板、宣傳車、宣傳畫、宣傳單等形式,重點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職業病防治有關知識。參加宣傳人員350余人。接受宣傳咨詢36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1600多份。

篇8

03、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

04、重視職業衛生,崇尚文明生產。

05、職業病人依法享受職業病待遇。

06、職業病是可以預防的。

07、正確認識和使用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08、了解職業病危害是勞動者的權利。

09、勞動者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

10、保護勞動者健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11、職業病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

12、預防職業病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

篇9

【關鍵詞】 布地奈德; 復方異丙托溴銨;支氣管哮喘;兒童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and safety of nebulized budesonide suspension plus Albuterol and ipratropium bromide inhaled in treatment of attack of asthma in children. Methods 76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asthma attack were pided randomly into 2 groups, the therapeutic group had 42 cases treated with nebulized budesonide suspension plus Albuterol and ipratropium bromide inhaled twice per day for 5 days. The controlled group with 34 patients treated with dexamathasone plus aminophylline injection, once a day for 5 days.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ed therapy, such as therapies of fluid infusion, antibiotics or/and anti-virus drugs. Results Both nebulized budesonide suspension plus Albuterol and ipratropium bromide inhaled and dexathmisone plus aminophylline injection could treat the attack of asthma in children efficacious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Both nebulized budesonide suspension plus Albuterol and ipratropium bromide inhaled could treat the attack of asthma of children effectively, so did dexamathasone plus aminophylline injection, which had good compliance and was worth to be applied clinically.

Key words: budesonide; attack of asthma; children

兒童哮喘急性發作是兒科急診比較常見的急癥之一,其發生常與病毒感染及多種過敏原有關。哮喘的發病機制不是十分明確,盡快緩解患兒氣道阻塞、減輕喘息癥狀、縮短發作時間是治療的關鍵。糖皮質激素對兒童哮喘的治療作用已被許多臨床實踐證實[1],筆者采用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與靜脈使用地塞米松進行比較,探討布地奈德霧化懸濁液聯合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霧化吸入治療兒童哮喘發作的療效及依從性,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病例選擇

隨機選取我院2004年7月~2006年2月兒科門診及住院按照2004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修訂的兒童哮喘防治常規[1]確診為兒童哮喘發作的患兒76例,并發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極重度患兒、先天性心臟病、結核感染、支氣管異物及48 h內應用茶堿及糖皮質激素者除外。將患兒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齡1~6歲24例,6~14歲18例。對照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1~6歲19例,6~14歲15例。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布地奈德霧化懸濁液(1 mg/2 mL,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出品)聯合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2.5 mL/支,含異丙托溴胺0.522 mg,硫酸沙丁胺醇3.00 mg;勃林格殷格翰國際公司出品)霧化吸入治療。 1~6歲者,每次布地奈德霧化懸濁液0.5 mg,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1.25 mL,加生理鹽水至3 mL; 6~14歲者,每次布地奈德霧化懸濁液1 mg,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2.5 mL,每日2次,療程5 d。通過面罩,經PARl壓力霧化器(德國百瑞公司生產)吸入10~15 min,工作壓力0.75 Pa,總輸出量0.42 g/min,相對濕度45%,吸氣流量為20 L/min。教會患兒正確的吸入方法,面罩大小必須與患兒的臉形相適合,面罩盡量緊貼臉部,吸入完畢后除要求患兒清水漱口外,還要清水洗臉,避免糖皮質激素經面部皮膚吸入。對照組:靜脈使用地塞米松,

1.3觀察指標

由哮喘專科醫師記錄其相應觀察指標的隨診情況,并作相應記錄。觀察治療前后各0.5 h及治療后1,3,5 d患者的呼吸困難、咳嗽、喘息、喘鳴音等情況。病情評價:根據患兒癥狀體征的嚴重程度(無、輕、中、重),評分分別為 0,1,2,3分。0分:無癥狀體征;1分:安靜時無癥狀體征,活動后有癥狀體征,但較輕微,不影響生活和睡眠;2分:安靜時有癥狀體征,影響生活和睡眠;3分:有明顯癥狀體征,嚴重影響生活和睡眠。

1.4療效判定

顯效:癥狀和體征消失或評分改善2級。好轉:癥狀評分改善1級。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或惡化。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window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各組數據用(±s)表示,癥狀體征評分比較采用t檢驗,療效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結 果

治療第2 天,對照組有2例患兒因不愿意靜脈注射退出。兩組用藥前的癥狀體征評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用藥5 d兩組的癥狀體征均明顯改善,其評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2;兩組的療效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χ2=0.003),見表3。

表1治療前的癥狀體征評分比較 略

表2治療后的癥狀體征評分比較 略

表3兩組的臨床療效 略

3討 論

哮喘的發病機制不是十分明確,氣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為其基本病理特點,在遇到變應原等刺激因子刺激時,引起廣泛的氣道狹窄和痙攣,導致哮喘的急性發作,是兒科常見的急癥。以往臨床上常靜脈使用糖皮質激素和氨茶堿及β2受體激動劑等來緩解癥狀,然而由于眾所周知的副作用,全身給藥的方式給患者帶來了不必要的傷害。如何選擇合適的給藥方式,減少藥物的副作用,是呼吸專科醫師關注的焦點之一。研究表明[2],氣道平滑肌細胞膜上有豐富的腎上腺素能β2受體和膽堿M受體,二者與相應的激動劑結合而發揮著舒縮效應。同時,呼吸系統具有開放性、吸收性、表面作用受體及血流豐富等生理特點,因此,吸入療法成為哮喘急性發作的首選治療方法[3]。相對于全身給藥,局部吸入藥物可直接作用于發生炎癥痙攣的病變氣道,直接發揮其抗炎、解痙、平喘的作用,而避免全身使用藥物所帶來的不必要的副作用。

在我國吸入療法仍未受到臨床醫師的普遍重視,為了進一步推廣吸入療法,本實驗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觀察哮喘急性發作患兒采用異丙托溴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3種霧化溶液經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作的療效,并與靜脈使用地塞米松聯合氨茶堿比較,結果顯示,異丙托溴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3種溶液混合霧化吸入,能夠迅速緩解哮喘急性發作的癥狀和體征,與靜脈使用地塞米松聯合氨茶堿組比較,兩組療效相當,差異無顯著性(P>0.05)。同時,本研究所選擇的霧化吸入藥物,搭配合理,3種藥物的療效起到相加的作用。沙丁胺醇為腎上腺素能β2受體的激動劑,與氣道平滑肌細胞膜上β2受體結合而發揮著強大的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的效應,異丙托溴銨為膽堿受體阻滯劑,對氣道平滑肌的M受體具有較高的選擇性,是一種水溶性季胺類化合物,不易被全身吸收,對心血管系統無明顯影響。布地奈德混懸液是目前唯一的霧化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混懸液,有較高的糖皮質醇受體結合力,抗炎效果強,水溶性高(149 μg/mL)。和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抗炎作用相似,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后,藥物沉積在氣道黏膜,穿過細胞膜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使受體激活,激活的類固醇受體復合物二聚體能進入細胞核中,與靶基因上糖皮質激素應答因子結合,影響基因轉錄或抑制炎癥過程,或使內源性抗炎機制加強,類固醇—受體復合物與轉錄因子間、直接相互作用也是形成抗炎作用的關鍵機制[4]。氨茶堿主要通過抑制細胞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從而增加細胞內的cAMP/cGMP比值,達到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然而由于其治療濃度和中毒的濃度比較接近,且其血藥濃度容易受一些因素如某些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影響,因此,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1]建議氨茶堿作為哮喘治療的二線用藥,不主張首先用于哮喘急性發作的治療。

本實驗結果還顯示患兒對霧化吸入的依從性明顯優于靜脈用藥組,治療組在熟悉治療環境后,能夠主動配合治療,無一例退出;而靜脈注射治療組的患兒大多數需要家長強制下才能接受治療,該組有2例患兒因不配合靜脈注射而退出治療。

布地奈德霧化懸濁液聯合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霧化吸入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起效快、療效好,可避免全身使用激素引起的副作用,降低住院率、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同時布地奈德霧化懸濁液聯合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霧化吸入治療對患兒的配合要求不高,安全、無痛苦,增加了用藥的依從性,適合各年齡的患兒,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哮喘防治常規(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4,42:100-106.

篇10

一、調研目的

摸清*市存在職業危害種類、受職業危害人數、存在職業危害企業數、企業職業危害預評價情況及各旗縣區貫徹落實《職業病防

治法》情況。

二、調研方法

*市衛生局下發文件并制定調查實施方案,在各旗縣區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組織專家進行調研。

三、調研結果

(一)基本情況

*市目前存在職業危害企業698戶,職業病危害作業點3117個,職工總數為64855人,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員30083人。存在

的主要職業危害為粉塵、噪聲、振動、高溫、鉛、汞、苯、砷、一氧化碳、氨、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以及*射線及γ射線。接害

人員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金屬開采及冶煉、制藥、建材等行業。近年來,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點監測的合格率以及接觸職業病危害

因素工作的職業健康檢查率較低。企業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預評價工作幾乎未開

展。截止20*年10月,全市累計診斷各類職業病病人2754例,開展職業危害預評價的單位只有6家。另外,*市外出打工人員不斷增

加,每年已經達到近百萬,由于缺乏組織培訓,文化水平低,大多從事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工作,極易患職業病。

(二)職業病防治法落實情況

1.專項推進,重點突破。針對*市職業病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衛生局認真向市政府做專題報告,并在全市衛生工作會議中,把

職業病防治工作列為20*年專項推進工作,此項工作也引起市人大高度重視,并將此項工作列為市人大連續三年重點工作進行督查。

2.成立組織,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領導得到加強。市及旗縣區政府重視職業病防治工作,全面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的職業病防治原則,協調各有關部門力量,加強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整合職業病防治和衛生執法監督資源,提高了工

作能力。*左旗、*區、*山區、*旗均成立了職業病防治工作領導組織,明確了衛生、安監、勞動、工會等部門工作職責

,力求實現各部門職責到位、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協調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20*年9月,*左旗開展了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職

業病危害專項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重點治理,督促企業落實法律責任,改善勞動生產條件。*旗政府要求存在職業

病危害因素的企業劃出職業病防治專項資金,購置、安裝防護設備,預防職業病的發生。金陶公司投資1000萬元,完成井下落差自然

通風系統改造。撰山子金礦、金陶公司兩個轉制企業,對所有離崗人員進行了健康檢查。

3.注重宣傳,全社會職業病防治工作的自覺意識不斷增強。市及各旗縣區利用廣播、電視、圖板、櫥窗、宣傳單等多種載體多種

形式進行宣傳,開展了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三下鄉”等活動,既宣傳了職業病防治法律和政策,也宣傳了職業病防治基本知識,

不斷擴大社會知曉面。各級政府把職業病防治工作擺上了議事日程,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注重指導企業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衛

生等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依法進行監督管理;企業負責人對保障員工生命健康權益與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關系認識逐步提高;從業勞動

者職業病防控和自我保護意識有所增強。*區以老府鎮蒙古營子鉬礦職業病暴發事件處理為契機,專題召開職業衛生工作會議,全

方位加大了職業病防治法宣傳貫徹力度,工作更加務實深入,效果更為明顯。

4.依法管理、監督檢查工作力度逐步加大。為了全面掌握全市職業危害情況,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管理,*市衛生局組織

開展了全市職業病危害摸底調查工作。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要求,衛生局每年都組織有關人員對全市各地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及職業病

危害檢測、評價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5.防控結合,企業職業病預防和保障工作條件逐步改善。近年來,由于職業病防治法的宣傳影響日益擴大,政府及執法部門監督

管理力度逐步加大,從業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一些企業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注意采取一些防護措施,加強職業病預防和控

制工作。調查到的大多數企業負責人均能知曉職業病防治法主要規定,知曉企業主要職業病及危害,也制定了職業病防治工作制度。

一些企業從既對勞動者負責同時也對企業負責的角度加強了從事采掘、選礦、冶煉等接塵接毒崗位勞動者體檢工作,建立了部門從業

勞動者的健康檔案。在一些塵、毒、噪聲生產現場,配有一些中文警示標識,為上崗員工配發了必需的勞動保護用品。部分企業與勞

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告知了可能的職業危害及后果,注意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白音諾爾鉛鋅礦

投入1600萬元,對礦井整個通風系統進行了技術改造,保證了井下溫度、濕度、風速、風質、風量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企業自

身配套了粉塵、噪聲等檢測儀器設備,對有職業危害的作業場所,進行定期檢測。平煤集團公司主力礦井均已實現機械化開采,堅持

采取通風、濕法作業、密閉、個人防護、技術革新、宣傳教育、加強管理、監督監測等防塵降塵措施,配套各種排塵、捕塵設備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塵肺病的發病率。上述企業對職業病確診患者給予了健康監護和有效治療。

(三)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職業病防治工作形勢嚴峻,患職業病人數成倍增長。近年來,我市工業經濟發展迅速,一批批采礦、選礦、冶煉企業相繼投產

。一些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從業勞動者人數增多,卻缺乏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有效防控設施和有效管理,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嚴重,尚

未引起個別地區的高度重視,職業病防治工作形勢比較嚴峻。據分析,我市職業病發病面臨高峰期,并呈不斷上升趨勢,僅以市職防

所檢出職業病情況為例,*年至*年檢出239例,20*年至20*年檢出716例,后五年較前五年增長了199%。目前我市外出務工從

事有毒有害作業的農民工幾乎未做職業健康檢查,全市用人單位工人的職業健康檢查率不足30%,有些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企業已連續

多年未對接害作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大部分旗縣區由于檢查條件有限,有許多高發的職業病如振動病、噪聲聾等均未能全面開

展檢查,因此我市職業病實際的發病人數遠不止上述數字,現確診的職業病人數僅僅是冰山一角。

2.地方保護主義嚴重,部門監管職責尚不到位,職業病防治機構隊伍和設施建設薄弱。許多地區對一些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執法

部門在未取得有關部門的同意下不得擅自進入企業進行檢查。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衛生行政部門統一負責職業病的監督管理工作”。

中央編辦于20*年對兩部門職能分工進行了劃分,明確衛生部門負責對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規范職業病的預防

、保健,并查處違法行為;規范職業病的檢查和救治;負責化學品毒性鑒定管理工作;負責對建設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審核、職

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衛生審查和竣工驗收。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組織查處職業危害事故和有關違法違規

行為;組織指導、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安全培訓工作。目前的情況是衛生部門原來法定的“進入被檢查單位和職業病危害現場監督檢查”的職責已經中止,事實上沒有了對生產企業的監督管理權。按中央

編辦規定的對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情況進行監督等職責也由于地方政府保護等多種原因難以履行。而安監部門對職業衛生的監督檢

查還未開展起來,且沒有對粉塵、噪聲、高毒等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的技術設備,事實上難以行使生產現場監督管理職責。市職業病防

治所作為職業病防治的專門機構,多年來沒有職業衛生工作專項經費,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設施極其陳舊落后。旗縣機構調整后

的疾控中心只有一至二個人分工負責,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能力不強,與當前職業病防治任務不相適應,很難完成職業病防治工作。目

前,地方保護和兩個執法部門的監管職責缺位和監管能力低下問題亟待解決。

3.職業病防治前期預防規定未落實,新改擴建項目未做到“三同時”。在所調查的旗縣區中,絕大多數建設項目沒有依法進行“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效果評價”。全市近幾年開工建設的礦山項目比較多,且均有職業病危害,而提供職業

病預評價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的極少。全市各地新上項目的職業病防治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

和使用。調查情況表明,我市對于職業病危害嚴重項目的引進招商不設任何限制,職業病防治的源頭難以控制,存在投產運行一段時

間后集中暴發職業病的隱患。

4.企業法人法律意識淡薄,從業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多數企業從減少投入降低成本出發,拒絕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控

制效果評價。一些企業仍使用傳統落后的工藝、設施和技術,不配備必要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不發放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個別礦井

、少數礦工仍在干打眼。一些企業不與從業人員訂立勞動合同,不組織從業人員體檢,不接受有關部門的監測和檢查。部分從業勞動

者只顧打工掙錢,不考慮職業病危害,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差,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調查時了解到,*等地采取“汞

碾子”土法煉金的家庭作坊仍然存在,汞中毒現象時有發生,已檢出表現腎衰等癥狀的汞中毒患者85人。近年來,我市某縣外出到鉬

礦打工的民工有上千人,體檢的1*人中,矽肺發病55人,矽肺患者最小年齡24歲,2名已故矽肺病民工中最小年齡僅28歲。

四、建議與措施

鑒于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形勢比較嚴峻、隱患很多的實際,就如何進一步貫徹執行職業病防治法,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如下

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切實在把職業病防治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職業病是嚴重危害勞動者健康的疾病,職業病防治工作關

系到我市廣大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各地區在調整產業結構、確立建設項目時,要充分考

慮到職業病對勞動者健康的危害,在加快發展地區經濟的同時,要把保護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來對待。建議各

級政府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堅持科學發展觀,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方針,把職業病防治工作納入經濟

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綜合措施,認真解決職業病危害,保障廣大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我市經濟社會

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市政府已成立領導小組,各旗縣區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安監、衛生、工會、勞動、環保、財

政、發改委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兩次協調會議,研究部署本地區職業病防治工作,不斷提高我市職業

病防治工作水平。

(二)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建立健全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職業病防控工作管理機制。中央編辦已對安監、衛生和相關部門在防控職

業病工作進行了分工。建議安監、衛生、發改委、勞動、工會、環保、財政等部門要從各自的職能出發,認真履行職業病防治職責,

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協調配合和信息溝通,形成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管理機制和工作合力。

(三)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切實把職業病防治任務落到實處。

1.深入開展《職業病防治法》的宣傳工作,提高全社會的職業病防治法律意識。各級政府要把《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活動做為一

項經常性工作常抓不懈,通過廣泛宣傳,提高全社會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意識。首先,要抓好職業衛生工作人員的宣傳培訓。組織各級

職業病防治和監督機構的有關人員,認真學習《職業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規、標準,并把學習情況做為專業人員業務考核的重要內

容。其次,要抓好用人單位負責人及管理人員的宣傳培訓。采取集中培訓、開現場會等方法,使用人單位明確在職業病防治管理中應

負的責任,增強其職業病防治觀念,提高遵法守法意識。第三,要抓好社會性宣傳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持久地宣傳《職業

病防治法》及其職業病防治知識,增強勞動者的自我健康保護意識。繼續抓好每年的《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總結推廣用人單

位涌現出的好的宣傳形式和方法。各級各類新聞媒體要把《職業病防治法》作為宣傳重點,主動采編刊播職業病防治工作稿件。各級

政府及行政執法部門要認真宣傳貫徹《職業病防治法》,增加依法行政、依法監督、依法管理的自覺意識。

2.加強建設項目的前期預防,從源頭上控制職業病危害。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和預評價是職業病前期預防的核心內容,是從源頭

控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的關鍵,今后凡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單位,必須及時、如

實向安監部門申報職業病危害并接受監督。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必須做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并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通過。發改

委今后在項目立項審批時,對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建設項目,無衛生行政部門審核通過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的不予立項,做到職

業病防護與主體工程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從源頭上把好職業病危害關。

3.加強作業場所的監督管理,減少職業病危害,保障勞動者的健康權益。各級安監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強化管理,

嚴格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及相關文件規定的要求,完善作業場所各項管理措施,認真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對職業病

危害較嚴重的作業崗位,必須要求用人單位實行崗位輪換制,縮短勞動者的連續在崗時間,減輕職業病危害影響;要求用人單位必須

加強作業場所的定期檢測,改善作業環境,加強通風、除塵等設施的建設,用機械化設備代替人工作業,減少勞動者直接接觸塵毒的

機會;用人單位必須加強勞動防護,更新勞動防護用品,采用科技含量高、方便、實用、防護效果好的防護用品,并在醒目位置設立

職業病危害中文警示標識,提高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健康權益。

4.認真做好職業健康監護工作。職業健康監護工作是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的重要措施,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

動者,用人單位必須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將

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各級職業病防治機構要認真組織好轄區內用人單位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按照相

關規范開展醫學檢查,并努力提高健康監護率,為保護勞動者健康盡職盡責。各級衛生監督機構要嚴格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加大健

康監護工作的執法力度,狠抓典型案例的查處,對嚴重違法行為堅決依法嚴懲,并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起到對違法用人單位的

警告懲戒作用。

(四)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專項治理行動,推動各項工作全面開展。針對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全

市范圍內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專項治理行動,重點對有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作業場所和職業病危害申報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查處

違法行為;對20*年5月1日《職業病防治法》頒布實施以后的新、改、擴建項目未做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防護設計審查和竣工驗

收的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對不符合職業衛生標準和職業衛生要求的企業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具備職業衛生基

篇11

二、工作目標

1、全區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負責人、勞動者職業衛生培訓率達到達到75%以上。

2、企業開展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率達到30%,防護設施設計審查率達到30%,控制效果評價率達到40%。

3、職業健康崗前體檢率達到100%,在崗體檢率達到40%,離崗體檢率達到100%。

4、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70%,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率達40%。

5、企業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工傷保險覆蓋率達90%。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機構建設

調整區職業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規范信息報送。各部門、企業要設置職業病防治機構,落實專人負責。

(二)加大職業病防治知識宣傳各部門要根據職能職責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電視公益廣告、網站等形式,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病防治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以行業分類開展用人單位負責人、勞動者職業衛生培訓。各部門、各鎮街要利用的職業病宣傳周及安全生產月活動,深入工業園區,設立宣傳咨詢點,向企業和職工宣傳職業病防治相關知識。

(三)開展用人單位職業危害專項監督檢查

在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相關部門要加強配合,于年10月份前開展用人單位職業危害專項監督檢查,加強用人單位在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檔案建立和建設項目職業危害評價、勞動合同簽定等方面的檢查力度。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的企業,拒不配合檢查、拒不整改問題的,按《職業病防治法》給予嚴肅查處。

(四)開展職業病危害基本情況調查區衛生局牽頭,各相關部門配合,于年7月底前完成我區職業病危害基本情況調查,掌握我區職業病危害現狀,為我區制定職業病防治方面的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五)加強急性職業中毒事故防控

篇12

職業病是嚴重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職業病防治是公共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強職業病防治不僅關系到廣大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各鎮(街道)、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將職業病防治工作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落實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將法律規定的各項職業病防治措施落實到實處,切實維護廣大勞動者的健康權益。

二、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職業病防治工作機制

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納入對各鎮(街道)和相關部門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安全生產、平安鎮(街道)等考核的重要內容。逐步實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工作,努力從源頭上預防控制職業病危害。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積極探索職業病治本之策。縣職業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職業病防治工作會議,研究、協調、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分工協作,不斷完善部門間職業病防治工作的聯動協作機制。各鎮(街道)也要成立或調整相應的領導小組,確定分管領導和日常管理部門,明確專(兼)職職業衛生管理員,明確職責,全面落實各項職業病防治目標任務。

三、明確職責,強化部門協作

(一)衛生部門負責對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危害效果控制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和驗收工作的監督;對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宣傳教育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實施監督管理;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醫療應急,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處理;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的行為依法查處。

(二)安監部門負責對與職業病有關的重大安全事故的監督檢查;將職業病防治納入安全生產考核;參與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三)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勞動者權益保障和工傷保險工作的監督管理;負責對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監督管理,檢查、糾正用人單位侵犯勞動者工傷保險權益的行為,確保勞動者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參與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處理。

(四)工會組織負責群眾性勞動保護的監督檢查,依據《工會法》等規定行使職業病防治工作協調、督促和建議權;糾正用人單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侵犯勞動者健康合法權益的行為;協助用人單位開展職業衛生宣傳和教育,參與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處理。

(五)縣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協調媒體做好職業衛生宣傳工作,積極主動地正確引導輿論,依法組織涉及職業衛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的報道。

(六)發改、經貿等審批服務部門按照各自職能,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規定,對可能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在審批、核準或備案時嚴格把關,凡是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而未進行預評價、未提交預評價報告或者預評價報告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核準或備案。

(七)環保部門依照《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與防護條例》,認真履行放射安全許可職能,加強對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應用過程的審批和監管。

(八)外經、工商等企業管理部門負責督促、指導涉及職業病危害項目的企業開展職業病防治相關工作,協助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監管工作。

(九)公安部門負責對職業病危害項目的單位負責人和事故直接負責人涉嫌犯罪案件的查處。

(十)財政部門負責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經費保障。

(十一)新居民服務管理部門配合做好新居民職工的職業衛生宣傳,參與涉及新居民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處理。

(十二)司法部門要把《職業病防治法》納入普法教育計劃,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職業衛生宣傳工作。

(十三)各鎮(街道)按照屬地原則,負責轄區內職業病防治的組織協調及相關監管工作。

四、落實防治措施,強化企業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

用人單位是職業病防治工作的主體,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是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用人單位要設置職業病防治管理機構,配備職業衛生專兼職管理人員,加大職業病防治工作投入,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認真落實以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主體的各項規章制度。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開展職業病危害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職業健康監護等工作。組織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依法履行職業病危害告知義務,并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嚴格執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制定并認真執行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制度,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旦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必須依法采取緊急措施。對拒不執行國家有關職業衛生法律法規的用人單位,要依法予以處罰。凡是造成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發生事故后未能及時組織救治和上報以致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將依法追究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五、加強宣傳培訓,提高全社會職業病防治意識

將《職業病防治法》納入普法教育計劃,通過送法進企業、創建職業衛生示范企業、職業健康促進行動等多種形式,在全社會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宣傳活動。重點加強對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勞動者的宣傳教育,明確企業應承擔的職業病防治責任和義務,增強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工會組織、社會團體和公眾輿論的監督作用,加強正面報道,樹立榜樣典型,努力提高全社會的職業病防治法治意識,營造良好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氛圍。

六、加強職業衛生能力建設,提高職業病防治工作水平

篇13

(一)衛生部門職責

1、對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情況進行檢查,并對職業病危害項目實施監督管理。

2、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進行衛生學職業病審核、評價;對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進行審查和竣工驗收。

3、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建立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職業衛生檔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對用人單位開展職業健康體檢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查處違法行為。

5、開展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

(二)勞動保障部門職責

1、監督檢查企業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執行期間,對工作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合同中標明。

2、加強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增強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觀念和勞動者自我防護意識。

(三)社會保險經辦部門職責

加強對勞動者工傷保險的監督管理,確保勞動者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四)公安部門職責

配合有關部門,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或其他涉嫌違法犯罪行為的,要依法嚴肅處理,并積極向企業宣傳《職業病防治法》。

(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職責

1、監督檢查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對職業危害事故進行調查,對有關違法違規行為予以處罰。

2、組織指導、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單位開展職業衛生安全培訓工作。

3、組織查處職業病危害事故和有關違法違規的行為。

4、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工作場所進行檢測。

(六)環保部門職責

1、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排放污物、污水、污氣等污染環境行為進行查處和整治。

2、加強《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教育,增強用人單位的職業病防治觀念。

(七)工商部門職責

1、對已經取得營業執照但違反《職業病防治法》的企業,由衛生行政部門建議工商部門視情節采取吊銷、注銷等措施,停止其經營行為。

2、積極向用人單位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增強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意識。

(八)發改委和經委職責

1、會同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對新建、擴建、改建企業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未提交預評價報告或預評價報告未經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同意的,不得批準該項目建設。

2、向建設單位宣傳《職業病防治法》。

(九)稅務部門職責

1、對存在職業病危害企業繳稅和發票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2、積極宣傳《職業病防治法》。

(十)總工會職責

1、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工會法》情況進行群眾性監督檢查。

2、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與用人單位就勞動者反映的有關職業病防治問題進行協調并督促解決。

3、開展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增強勞動者自我防護意識。

(十一)各鎮區職責

1、未經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對轄區內存在職業病危害的新建項目不予申報。

2、對轄區內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進行摸底調查,統計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和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人數。

3、督促用人單位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督促用人單位妥善安置疑似職業病人員和職業病患者。

4、對轄區內用人單位進行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

(十二)用人單位職責

1、設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并成立相應組織,配合專職或兼職職業衛生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3、建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建立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5、建立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制度。

6、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納入企業法人目標管理責任制。

7、確保職業病防治管理所需經費的投入。

8、及時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

9、建設項目預評價必須經過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批準。

10、建設項目竣工后必須進行職業病防護設施驗收。

11、不生產、不經營、不進口和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

12、不得隱瞞使用有危害的技術、工藝和材料。

13、在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明顯標識和警示。

14、放射工作場所必須配置報警裝置。

15、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材料的,要有中文說明。

16、不得接受不具備職業病危害防護條件的作業工程。

17、有毒物質的包裝有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18、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要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19、生產布局合理,有害和無害作業分開。

20、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設置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

21、由專人負責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按照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將結果存入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并向所在地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22、在醒目位置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危害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措施。

23、簽訂勞動合同,并在合同中標明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后果和防護措施、待遇。

24、職業病防護設施齊全有效,制定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計劃,并組織實施。

25、按標準配備符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及時維護、定期檢測職業病防護設備及應急救援設施,制定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演練。

26、按照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禁止有職業禁忌癥的勞動者從事其禁忌的作業,調離并妥善安置有職業健康損害的勞動者。

27、禁止使用童工。

28、對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29、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接受職業衛生培訓,對上崗前的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定期對在崗的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

30、及時向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報告職業病人和疑似職業病人,積極安排勞動者進行職業病診斷、鑒定,如實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要的資料。

(十三)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

1、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

2、積極參加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3、要求和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4、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防護措施。

5、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防護設施和改善工作條件。個人必須按規定使用職業病防護用品。

6、對違反《職業病防治》等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用。

三、職業病防治工作具體內容

職業病防治工作以全市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工礦企業為主。如礦石開采和加工、金屬冶煉和加工、箱包及鞋業制造、家具制造、鎂制品行業等。

(一)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

用人單位存在國家公布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目錄所列職業病危害項目的,應當及時、如實向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申報,申報時應提交《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表》及有關材料。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職業病危害項目管理檔案(本方案所稱職業病危害項目是指存在或者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項目按照衛生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確定)。

(二)建設項目

建設項目是指(新建、擴建、改建)廠區車間、設備改造、土木建筑、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安裝調試的項目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應該在可行性論證階段向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核決定,書面通知建設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可對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進行監督檢查,建設單位應積極配合監督檢查并接受合理建議。建設項目竣工后,由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業病防護設施效果評價,建設項目驗收審查合格的發給建設項目審批意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