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口腔科門診護理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轉變工作觀念,強化服務意識
加強科學的管理,制定完善服務措施,調動門診護士更新服務觀念,改善服務態度,增加服務內容,轉變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率。門診分診工作是口腔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分診護士應具有最佳的心理狀態,熱情誠懇的服務態度和一定的口腔專業素質,對待就診患者要做到盡心、盡力、盡責、認真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講清楚診治的順序及速度,使他們心中有數,安心等候,對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和要求應做到具體答復。根據病情進行分類,合理地解決就診高峰期緩解擁擠現象,方便患者及時就醫,減少醫務人員與患者的摩擦,使工作人員增強責任感和質量第一意識,自覺執行規章制度從而提高門診工作秩序。
2治療前的準備
口腔門診的治療工作完全在診室內完成,因此做好開診前準備工作極為重要。其內容包括:治療臺上常用藥,如3%雙氧水、生理鹽水、氧化鋅等,常用的無菌器械、一次性口腔治療盤、注射器、無菌棉球等?;颊哌M入診室后指導其舒適就位,調整好椅位、燈光、根據治療的需要準備好相應的器械及所需的充填材料,并及時更換車針使其保持鋒利,減少患者痛苦。對老年人及兒童就診應多鼓勵,講道理,誘導兒童配合醫生治療。切勿采取粗暴行動或恐嚇手段,造成兒童反感,使治療失效。
3治療中的配合
口腔科門診工作特點涉及到的儀器設備、手術器械材料、藥品的種類規格繁多,操作技術復雜。很多材料、藥品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護士調配和配合工作,且護士配合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以及治療、操作的成功率。故要求護士對材料的性能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非常熟悉,調配材料,傳遞器械等就要掌握好時機。如夏天,材料易固化,冬天材料則固化得慢,就要根據材料的性能和室內溫度的影響來調配材料。不宜過稀或過稠。口腔科門診護士的工作性質有其特殊性,她們不僅要像其他門診科室護士那樣工作,而且要及時地配合醫生,作為助手和醫生一起共同完成治療工作[1]。近年來我院口腔科門診工作量明顯增加,護士要監管所有門診工作,在這樣情況下,就要求每個護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責任,還需要掌握豐富的專業基礎理論,應熟練掌握現代口腔醫療設備器械的性能,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和維護保養。掌握各種臨床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每個步驟,配合工作一定要做到在醫生治療前。需大大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減少了病人的復診次數,治療時間以及候診時間,使病人得到高質量,高水平且安全舒適的服務與治療。
4預防交叉感染
口腔是發生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對口腔科治療中的整個操作過程和消毒工作更應該加強監督管理[2]。在治療工作中,醫護人員的雙手與病人接觸頻繁,直接或間接的成為各種病原菌的攜帶者。尤其是接觸乙肝病人的血液與唾液。為了消除交叉感染,我科高速手機、手鉆、擴大針等牙科器械均采用高溫、高壓、蒸氣消毒。醫護人員操作前戴口罩、帽子、手套,操作前后洗手?;颊哂靡淮涡钥谇恢委煴P,一般牙科器械采用先浸泡消毒,肝炎和結核病菌污染用200mg/l 含氯消毒劑浸泡時間60min,一次性注射器,針頭用消毒劑浸泡后,做無害化毀形處理,診室每日紫外線消毒30分鐘,每日通風換氣,做到一醫一患,最大限度減少了感染機會,防止護理工作中發生交叉感染。
總之,門診是醫院面向社會的窗口,在現代醫療模式轉變和市場經濟與醫療改革的過程中,進一步完善服務措施,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優質滿意的門診服務。
參考文獻
[1] 徐愛莉.口腔科門診主管護師的工作關系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1997,32(9):544.
篇2
引言
感染控制是口腔科門診醫院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由于就診人數很多,流動性極大,如果口腔醫療器械過度使用則很不利于規范化的管理,并且長期感染控制的效果也會不佳。為此,應根據口腔科門診的醫療器械使用情況以及實際患者數量,來制定規范化、科學化的護理管理措施,并加強各個流程中的監督檢查工作,以有效提升醫院感染控制的質量。近期,我院口腔科門診實施了護理管理,并在醫院感染控制中取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口腔科門診自2015年6月以后作為護理管理工作效果的觀察時間段,可設為觀察組,隨機選取期間就診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齡為14~68歲,平均年齡(42.4±2.1)歲。再將2015年6月之前作為對照組,同時隨機選取此階段時間內就診的100例患者作為參照對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齡為15~69歲,平均年齡(42.5±1.6)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門診管理,即定期對醫療器械行衛生檢測,重新清洗、消毒衛生不合格的醫療器械,同時要及時觀察患者的各方面情況,若發生感染事件應立即處理。觀察組:實施護理管理,根據口腔科門診制定的規范化護理制度,并嚴格按其執行,如下:配備足夠、合理的口腔專業醫療器械及人員,確保一次性或重復性器械的規范化消毒、滅菌、隔離等工作的按時進行,對于未嚴格按流程進行消毒清洗的人員給予處罰或教育,嚴格對衛生不合格的醫療器械返回再清洗及再消毒處理,并強化感染控制的監督工作。
1.3觀察指標。①分別對各時間段的醫療器械進行衛生合格檢測,并對流程規范情況進行評估,用%表示。②統計并記錄兩組患者院內感染率,用%表示。③采用問卷調查法了解患者滿意度,用分表示。注意滿意度的評分標準:非常滿意85-100分,一般滿意60-85分,不滿意60分以下。
1.4統計學方法。所有研究數據均用Excel錄入統計,采用統計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處理,用(n、%)表示兩組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實施護理管理前后兩組患者的醫院感染控制情況。100例對照組患者:院內感染率為5%(5/100),衛生檢測合格率為85%以下;100例觀察組患者:院內感染率為1%(1/100),衛生檢測合格率為93%以上。明顯可知,實施護理管理工作的觀察組患者院內感染率低于未開展護理管理措施的對照組患者,而且衛生檢測合格情況也存在明顯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比較兩組患者對醫院感染控制的滿意度。100例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有26例(30%),一般滿意有41例(41%),不滿意33(33%),總滿意率76%,問卷平均分數為76.5;100例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有59例(46%),一般滿意有34例(41%),不滿意7(7%),總滿意率93%,問卷平均分數為93.2。對比兩組患者對醫院感染控制的滿意度情況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護理管理對口腔門診醫院感染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會直接影響患者的醫療效果。臨床口腔科疾病的治療通常需要配備相關的醫療器械,而這些器械往往與患者的口腔等組織部分進行直接性接觸,一旦醫院對使用的醫療器械消毒清洗不規范、衛生檢測不合格,則及易將細菌病毒帶入患者口腔內,進而引發院內感染事件。因此,我們要積極做好口腔門診醫院感染控制的護理管理工作,控制院內感染率、提高醫療質量。實施護理管理首先要從根本上轉化相關工作的關鍵要點,將醫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與臨床醫師及醫護人員的工作配合置于同一重視程度。同時,從人力資源調度、管理工作制度規范化制定、消毒管理科學化、衛生檢測嚴格化等多方面實施強化性管理,全面提升醫院感染控制的質量。研究結果顯示,經護理管理后,患者的院內感染率得到明顯下降,衛生檢測合格率也明顯提升,患者對醫院感染控制的滿意度高達93%。各項指標與對照組相比較,均有明顯的優勢。綜上所述,基于口腔科診療救治效果的實際目的,護理管理工作的實施從源頭上強化了醫院感染控制作用,控制并降低了院內感染率,提升醫療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作用。
參考文獻
[1]尹沛.護理管理在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婦兒健康.2011(5):56-57.
[2]王雪.護理管理在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醫學信息.2015.4(z1):415-416.
篇3
“優質護理服務”是指以病人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服務理念是: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護理及時,體貼周到;動作輕柔,技術嫻熟;真誠微笑,主動問候;善于溝通,熱情服務[1],優質護理服務不僅要為病人提供一個理想的就醫的環境,還應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公眾對感情,身體,倫理道德等方面得到尊重的需求,讓患者感受到溫馨,細心,愛心的服務氛圍。“三甲醫院的口腔門診具有病人多、病種雜、復診率高、診療時間長、護理人員工作量大等特點,同時集業務性、管理性、綜合性、高效性等特點[2]于一身。我科門診作為優質護理示范科室,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并從中得到一些體會,具體如下:
1 口腔門診優質護理的開展
1.1 分診護士工作職責
1.1.1 牢固樹立主動服務意識 改變“患者要我服務”為“我要為患者服務”的理念[3]。做到提前到崗,做好分診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具備本科室多年工作經驗及一定的協調能力,知曉當日本科室專家、特需及普通門診的醫師出診情況,并根據各醫師特長對病人進行分診。耐心指導患者學會使用本科室內自助掛號與取號系統,并將初診及復診患者的詳細資料輸入分診臺的電腦內。服務熱情周到,舉止優雅得體,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與患者發生正面沖突,要善于做耐心細致的工作,使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1.1.2 重視急癥、特殊患者,抓好安全管理 在日??谇会t療工作中,因急癥性發作來就診的很多,診療不及時,是容易引起患者不滿和糾紛的主要原因。對該類患者要及時發現,合理調配,盡早解除患者病痛。
1.1.3 改變單純叫號工作,延伸服務范圍 預檢分診時,合理的意見使患者與醫護之間開始建立淺意識的溝通,恰當的問診咨詢使患者得到了信任。在分診護士溫和的服務態度引導下,將患者準確及時地分配到相應科室去,并向患者介紹責任醫生和責任護士。加大候診秩序管理,候診病人多時,應維護好秩序,避免出現擁堵場面。在接納病人咨詢中,給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積極組織就診的患者參與醫院組織的公益性健康知識講座。
1.2 候診環境的改善 為營造溫馨的就醫環境,將診療室和候診室分隔開,以減少治療過程中機器噪聲對患者的刺激。候診大廳要秩序井然、清潔整齊,以減輕患者恐懼、緊張的心理。候診大廳內設有口腔健康教育櫥窗及專欄,咨詢臺備有各種健康宣傳冊,如《口腔預防保健》、《愛牙專刊》等以滿足病人對健康知識的需求,促進病人對疾病的了解和認識。候診大廳安裝電視墻,播放優美的音樂來舒緩患者緊張的心理,播放專題講座,并間歇播報診環境與就診秩序的相關內容。就診大廳不但擺放飲水機、便民箱等,還為兒童準備了玩具、糖果,滿足患兒的心理需求,減少患兒就診時的恐懼。候診區保持安靜、整潔、舒適、安全。各功能區有醒目的標志,方便患者識別,X光片及CT室應設有電離輻射的醒目標志,與候診區相鄰,并設有射線防護設施。
1.3 便捷的就診流程
1.3.1 便捷的預約及掛號系統 為保證患者就診流程的連續性與完整性,預檢臺為病人提供掛號分診指導服務,根據病人病情指導分層、分級就診;對病情復雜及多科的疾病指導到疑難病多科會診中心作會診處理,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診服務。為體現醫院的公益[4],我們調整了工作流程,改變作息時間和過去的不適應工作模式,實行全天候服務,開展假日門診和醫療夜市服務,另外還在本科室候診廳購置了自助掛號機,深得患者的好評。為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需求,門診還實現了掛號全預約,在原有預約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了出院病人預約和工商銀行靈通卡預約掛號服務,繼續開展電話預約掛號、現場預約掛號、診間、診區預約掛號、網上預約掛號和銀行BST機自助預約等8種方便、快捷的預約掛號方式。以上不同方式的預約服務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患者掛號難的問題,最大限度的減少了黃牛倒號的不法行為,現預約掛號量也已達門診量的67-70%
1.3.2 快捷的智能叫號系統 我院是一所面向軍隊和全國百姓的三級甲等綜合型醫院,自助取號系統設為軍人、離退休老干部號,老年、殘疾、孕婦號,普通號三種類型,根據不同類型設置了相應就診區域,每位醫師可從智能叫號器中得知已診、待診人數,醫護可通過智能叫號器對話,使危、重、急、疑難患者得以妥善安排,以縮短看病等候時間。
1.4 專業化的優質護理
1.4.1 改變工作模式,優化護理崗位 目前我科使用的操作模式為四手操作。即一位醫師和一位護士共同配合,為一位口腔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操作方法。治療前,對于復診患者,責任護士已經熟悉其病情及即將采取的治療方式,并準備好相應的器械和儀器;對于初診患者,做好心理安撫是護士工作的重要部分。開始護士會準備溫度適宜的漱口水和紙巾,患者躺上牙椅時,護士予以協助和指導,調節椅位時應主動攙扶;治療中執行各種告知,做到良好溝通;長時間治療者備以頸枕、腰墊,長發者給予發圈挽起,保證操作視野范圍[5]。治療后健康宣教、協助繳費、預約復診、電話提醒和電話回訪。四手操作護理使護士從被動等待醫生醫囑轉變為主動為治療作好安排,不僅調動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還使醫生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治療,這樣可以縮短患者治療及候診時間,提高醫師的工作效率,建立融洽的醫患關系。
1.4.2 護患關系和諧,滿意度提高 溫馨得體的語言是增進護患關系、建立護患深厚感情的重要條件。因此醫護人員應全面使用規范服務用語,將“您好、請、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貫穿于整個護理的全過程。口腔科患者易出現的急躁、緊張、恐懼等心理問題,護士則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實事求是地為其介紹治療過程中的問題,保障患者的知情權。并進行有效溝通,使患者獲得安全感,積極配合相應的治療。發放“征求意見卡”了解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和就診患者的滿意情況,建立護患溝通卡,方便就診患者就醫、電話咨詢以及復診提示,就診隨訪。每個護理工作者將人文理念扎根在內心深處,貫穿于為就診患者服務的全過程中,滿足就診患者的身心需求,為患者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6],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1.5 專業化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口腔科專業性強,是血源性疾病傳播的高??剖?,因此,醫護人員應熟練掌握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及個人防護等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知識,遵循標準預防的原則,嚴格遵守有關的規章制度。做好口腔科常規使用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用過的器械嚴格遵循消毒、清洗和滅菌的原則[7],口腔科常規使用器械包括手機、車針、擴大針、潔治器、牙挺、牙鉗等,配備足夠的周轉數,進入病人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8]。保持診室整潔,干凈,做好每日常規消毒工作。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棄物按《上海市醫療廢物衛生管理規范》要求處置。
2 討 論
親切的語言,溫馨的環境,便捷的就診系統,優質的護理技術,和諧的護患關系對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口腔門診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是提高服務質量的又一個突破,是站在患者的立場真正體會患者的感受,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不僅要優化醫療護理環境,還要優化對科室內部管理及護士自身管理。護士是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主體,是創優質醫院的主要承載者。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過程中,護士自身管理觀念與認識得到轉變,主動服務意識明顯增強,護患糾紛發生明顯減少,還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進了和諧醫患關系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袁興慧.“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心得體會.中外健康文摘,(2011)23-0401-02.
[2] 薛玉萍,張桂仙,高振麗.倡創優質服務樹窗口形象[J].中國醫學創新,2009,6(26):154.
[3] 張聰介,王群英,陳朝霞,等.院前急救中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體會.中外健康文摘,2011,20(8):283.
[4] 姜潔,鄭尚維,李正赤.中外健康文摘,2008,2(89).
[5] 錢海虹.細化護理在口腔科四手操作技術中的應用.護理研究,2009,10B:2679.
篇4
1 患者的心理特點
1.1 恐懼心理 多數患者現見口腔科的治療器具就有恐懼感。有的患者看到刀、鉗就心慌,看到“磨牙機”就渾身打顫;更有的患者懼怕見到血,同時還害怕在治療中會出現疼痛等等。
1.2 憂郁心理 由于患者擔心傷口的預后,顏面部外傷的患者擔心是否影響容貌及生活,自費患者還擔心經濟費用。過多的擔憂使患者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面帶愁容、心情不好,影響疾病的康復。
1.3 悲觀心理 多數因車禍致傷的患者,久治不愈,導致患者對疾病的恢復失去信心,對生活悲觀失望,故而治療被動,不予以配合。例如:外傷引起的下頜骨骨折的患者,經下頜骨固定術后,需流質飲食,不可張口大聲說話、吃飯,生活很不方便,而且更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痊愈。
1.4 不滿心理 多見于他人誤傷、事故傷或醫源性創傷患者,亦見于對醫院環境、就診程序不熟悉者,他們常有埋怨心理,易激動煩躁,愛發牢騷,有時表現過激行為,醫護人員稍有不慎,則易引起糾紛。
1.5 期望心理 患者常期望得到醫師、護士的重視與尊重,醫護人員有高超的技術和一流的服務,能少花錢,治好病,能得到更多與自身疾病相關的信息。
2 護理對策
2.1 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
2.1.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護士著裝整潔,儀表端莊、舉止大方、微笑有禮地接待患者,主動與患者打招呼,詢問患者的需求和病情,關心和體貼患者,進一步溝通護患之間的感情。
2.1.2 保持優美環境,及時清理治療臺及地面上的血跡污物,給患者做好解釋工作,避免刺激。
2.1.3 耐心對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配合,尤其是患兒更要采取鼓勵、表揚,適時采用積極的暗示心理療法,不用恐嚇和強迫手段,體現了醫務人員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
2.2 減輕患者的憂郁心理 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根據年齡、性別、文化層次、職業性質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疾病的治療、康復、預后及美容整形等方面的知識及治療中必須注意的事項,消除患者憂郁心理與不安。
2.3 消除患者悲觀心理 鼓勵患者說出內心感受,對患者進行疏導、鼓勵、支持,使患者對生活充滿信心,并幫助患者取得社會、家庭的支持,消除思想上的顧慮,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2.4 消除患者不滿心理 時時保持平常心理,事事將心比心,不居高臨下,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練就良好的服務態度及過硬的專業技術。對患者多理解、多寬慰、多疏導,容忍他們的一些過激行為,事后再作針對性的解釋說明,不任意指責,以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消除患者的不滿情緒。
2.5 盡量滿足患者的期望心理 對患者的合理要求應予以滿足,對患者的不合理要求應耐心解釋,決不可敷衍了事,更不可譏笑或訓斥。
篇5
將我院口腔科門診2015年1月至6月作為觀察時間段,設為觀察組,同時隨機抽取此階段內就診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12~67歲,平均(45.5±2.5)歲。將2014年7月至12月作為對照時間段,設為對照組,同時隨機抽取此階段內就診患者80例為參照對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12~66歲,平均(44.5±2.6)歲。兩組性別構成、年齡結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門診常規管理,即定期檢測醫療器械衛生標準,將不達標器械清理出來重新清洗、消毒,同時及時觀察患者各方面情況,若有感染發生立即對癥處理或治療。觀察組:實施門診護理管理,即根據口腔門診科實際制定規范化護理對策并嚴格執行,詳細如下:①人力資源。合理配制足夠的口腔專業器械,確保一人一用一消毒(滅菌)。②規范消毒隔離工作。切實加強醫療器械物品消毒、衛生、污染等管理。③加強感染控制監督工作。對未按流程清洗、消毒者給予教育或處罰,對不合格器械嚴格返回再清洗及消毒。
1.3觀察指標:
①分別隨機抽取各組100件醫療器械進行檢測,對衛生合格情況進行評估,流程規范,檢測合格則評為合格,并用百分比表示。②統計記錄兩組患者醫院感染比例,用百分比表示。③采用問卷調查法了解患者對醫院感染控制的滿意度,分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類,均用百分比表示。滿意率=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1.4統計學方法:研究所有數據均錄用Excel統計,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醫院感染控制情況比較:
對照組例數80;醫院感染率18(22.50%);衛生合格率71(88.75%)。觀察組:例數80;醫院感染率6(7.50%);衛生合格率78(97.50%)。觀察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7.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5%,衛生檢測合格率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8.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醫院感染控制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例數80;非常滿意30(37.50%);一般滿意40(50.00%);不滿意10(12.50%);滿意率70(87.50%)。觀察組例數80;非常滿意50(62.50%);一般滿意27(33.75%);不滿意3(3.75%);滿意率77(96.25%)。觀察組患者的醫院感染控制非常滿意50例,一般滿意27例,滿意率96.25%明顯高于對照組87.5%(P<0.05)。
篇6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口腔科門診共發生交叉感染事件87例,其中男52例,女35例;年齡12~68歲,平均(38.42±3.87)歲。另外選取同期未發生交叉感染的患者90例作為對照組。
1.2方法
采用回顧分析方法,對患者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姓名、性別、年齡)、是否合并糖尿病、治療經過(醫護人員是否規范操作、是否使用一次性器械、是否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以及空氣和環境情況等)。以醫護人員按照規定著裝,嚴格洗手,手套一人用一消毒為按規范操作;以每天2次進行空氣消毒為空氣良好;以每名患者治療完成之后對牙鉆手機進行消毒為器械消毒。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使用Logistic回歸進行多因素分析。
2結果
2.1單因素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所占比例明顯多于對照組,空氣、環境良好者、使用一次性器械者、醫護人員按規范操作者所占比例均明顯少于對照組,上述比較結果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性別、年齡、是否應用抗生素所占比例差別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多因素分析
經Logistics回歸分析,合并糖尿病、空氣和環境污染、未使用一次性器械以及醫護人員未按規范操作是引起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篇7
應用四手操作的意義
醫療衛生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運行模式。所以,應該把患者的權益放在第一位,積極主動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為患者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以患者滿意為衡量工作的準繩[1]。應用四手操作,醫生、護士各司其職,護士從介紹院內環境及有關規章制度,安排患者就診,準備治療器械,配備消毒用品,到調拌藥品,配合操作,使醫生專心為患者治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醫學服務模式。
四手操作的方法
四手操作由1名主治醫生和1名技術熟練的護士組成。護士主要工作內容:①牙髓疾病治療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準備用物、接待病人、知識宣教、心理護理等。②治療中的配合包括:牙體預備、調材料、傳遞器械及牙科材料、光固化治療吸唾及保持術區視野清晰等。③治療后的處理:調整椅位、消毒用具、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項、復診時間等。
討 論
提高治療成功率:由于四手配合中物品的規范準備,治療的規范配合,治療后物品的規范處置,均使治療能夠更規范地進行,因此治療質量得以提高。勞動強度下降:四手操作由醫生和助理共同完成治療全過程。由于助理做好了器械準備和材料調配,醫生只負責完成治療,并有助理在術中傳遞和回收器械,及時用吸引器排除患者口腔的水和廢屑,而治療后用物的終末處置、術后注意事項交代、口腔衛生宣教工作和其他輔工作均由助理完成。減輕了醫生工作負擔,極大地降低了醫生的體力和精力消耗,醫生的勞動強度明顯下降。
交叉感染幾率減少:非四手操作時[2],醫生戴著污染的手套或正使用的污染器械直接取材料或藥液,造成污染;護士在穿梭配合過程中,不可能每處理完一位患者就進行規范洗手才服務另一位患者,這樣護士的雙手勢必成為傳播介質,形成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而四手操作時,醫生只接觸該患者口腔及相關器械,同時助理及時吸去治療時產生的含有細菌的懸浮微粒,而每次治療時醫生和助理都要規范洗手,這就極大地減低了交叉感染的機會,減少了環境污染。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舒適性增加、安全感增強:非四手操作中,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頻繁起身漱口,浪費了治療時間,還增加了患者的不適,尤其對年老體弱者及小兒更為不便;非四手操作時,口腔治療由醫生一人完成,占據大量時間,延長工作時間也讓患者感覺不舒適。
患者因醫療器械發出高頻噪聲而感到不適或恐懼,醫生手執各種冰冷的金屬器械在口腔內操作而使患者感到不適或疼痛,這種情況下,由于醫生把精力集中在操作上,常常忽略了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也會讓患者感到不適和恐懼。而在四手操作中,助理把可能給患者帶來的不適和恐懼作適當說明,說明治療中所需的各種器械名稱、用途,讓患者明白醫生在用什么,做什么;同時及時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讓患者輕松舒適地接受治療,患者在態度和藹的護士照料下消除恐懼情緒,提高安全感。
綜上所述,四手操作技術在提高工作效率及治療質量,降低醫生的工作強度,避免交叉感染,以及增加治療中患者的舒適度和安全感方面,具有明顯作用。因此,四手操作技術有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的價值,牙科病人是四手操作的受益者。
篇8
資料與方法
2O10年9月~2012年4月收治伴隨有內科疾病的拔牙患者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齡42~98歲。拔除牙齒250顆,人均拔牙數1.32±0.21顆。拔牙原因:鑲復60例,牙周病34例,根尖周病30例,牙齒折裂25例,殘根20例,其他31例。牙位集中在前磨牙和磨牙。所有患者都有相應的內科疾病史,其中高血壓90例,冠心病52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28例,腦梗死后遺癥22例,腦出血后8例。
拔牙方法:拔牙前均詳細詢問病史,并常規做心電圖檢查及測量基礎血壓、脈搏、心律。拔牙時口腔內用洗必泰和碘伏常規消毒,選擇2%利多卡因聯合0.75%布比卡因各2.5ml進行麻醉。同時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待確定麻醉效果良好時,拔除患牙,動作要輕柔,避免錘鑿。術中小心止血,縫合創口,術后常規抗感染。
拔牙配合:所有患者于術前10分鐘、麻醉后、手術中與手術后5分鐘接心電監護儀,連續動態監測并記錄整個手術過程中血壓、心率。同時術前分別給予感官刺激、心理疏導、藥物控制等干預;術中給予物選擇、無痛、微創等術式選擇于預;術后給予進行康復指導、及時定期隨訪等干預。護理人員要密切注意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評估疼痛的特點。執行各項操作時動作應輕柔、準確,避免因粗暴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疼痛。
統計學處理:心率與血壓資料用(x±S)表示,P
結果
200例均順利進行了拔牙治療,平均每次拔牙時間10分鐘,無1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經過觀察,本組患者在拔牙過程中的心率與血壓都沒有出現明顯波動,不同時間點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不斷老齡化和膳食結構的改變,我國患內科疾病的人數逐年增加,使得內科疾病患者需要進行口腔治療的絕對人數也在相應增加[3]。拔牙術中由于情緒緊張、三叉神經受刺激后經下丘腦反射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以及手術刺激等因素,均可導致心律失常的發生[4]。
隨著心電監護拔牙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內科患者安全地接受了拔牙術,甚至有些較嚴重的患者也能安全度過[5]。在具體應用中,首先要嚴格掌握內科疾病患者拔牙的適應證和禁忌證,認真詢問病史,做好術前體格檢查,尤其對生命體征中的血氣密切觀察,然后根據患者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和預防性用藥等干預。術中一旦發生暈厥,應立即停止操作,進行氧氣吸入和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其他情況及拔牙合并癥在按常規處理的基礎上,要注意控制出血及感染和促進創口愈合的處理。而血壓和心率的變化是觀察患者全身狀況的重要依據[6]。本文結果顯示,200例均順利進行了拔牙治療,平均每次拔牙時間10分鐘,無1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經過觀察,本組患者在拔牙過程中的心率與血壓都沒有出現明顯波動,不同時間點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總之,內科患者口腔門診監護下拔牙要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術中術后仔細檢查術區,才可最大程度地緩解心率與血壓的波動,保障拔牙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高濤.心電監護下高血壓病患者拔牙術的安全性評價[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17(4):392—393.
2余紹明,薛振恂,彭品祥,等.心血管病患者261例拔牙安全性分析[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0,26(5):624—626.
3殷凱,宋樂靜,孫靜,等.陳舊性心肌梗塞患者心電監護拔牙的觀察分析[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6,4(3):148—150.
篇9
過去的半年里,雖然我只是一名小小的普普通通的護士,但在我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是用心對待我所能接觸的每一個病人!在我的字典里,永遠沒有貧富貴賤之分,我用心善待來到我們這里的每一個人,付出我的熱情和能量,真正做到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每一句溫儂軟語,每一聲親切的問候,每一次精心的治療,每一個微笑,無不飽含我的心意。護士工作雖然瑣碎雖然平常雖然平淡,但有時我真的很為自己驕傲,很享受白衣天使這個無上光榮的稱謂。
我的雙手我的微笑我的善待讓這個世界溫暖!雖然他們不能記憶我的名字,雖然他們不知道我的付出,雖然他們不了解我的辛苦,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所以我很快樂!
人總是在不斷成熟與長大,如果說昨天的自己還有那么些浮躁那么些飄搖,那今天的自己則更加成熟更加穩健,對護理工作也有了嶄新的詮釋,更加明白自己的職責和重擔,也能更好更用心地為每一個病人服務??谇蛔o士在過去的半年中,我感謝每一位和我共事的同事,感謝每一位教導我的老師。感謝你們的善待,感謝和你們有這樣相逢相知相處的緣分,感謝你們的善良和美好,感謝你們讓我生活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希望明年,我們仍然能夠并肩作戰,共同迎來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去創造一個更加燦爛的未來!
2017年口腔科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以及下半年工作計劃【2】
2xxx年上半年門診口腔科的護理工作在部、科領導及總護士長的領導下,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都不斷提高。門診口腔護理組本著提高技術操作,提高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則,不斷開拓創新,推行標準年高標準的護理原則,深化專科護理教育,以病人為中心的展開優質護理服務,圓滿完成了口腔科門診的各項護理工作數質量指標。
一、上半年口腔門診共接診、分診、配合診治患者69642人次,配合種植手術139例,配合門診牙周手術120臺,正畸支抗49例,植骨4例??剖壹哟笃餍迪竟苻D,嚴格各項感染檢測,共消毒各類器械、手術包119726次,提高了無菌物品的使用效率,并進一步規范了無菌用品和各項操作,在護理部和外科臨床部的檢查中各項指標均達標。
二、科室在每周一中午開展學術講座,講解臨床疑難病例和專科知識,要求全科醫護人員參加,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參加全科講課,既提高臨床醫療配合水平,又幫助解決了臨床常見的疑難雜癥,提高了大家的基礎理論知識水平。
三、要求口腔助理人員加強學習,提高溝通能力,做好各項交流培訓,提高配合效率,提高工作質量,加大了護理服務質量培訓力度,組織全體人員參加了服務禮儀培訓、開展了幻燈講課競賽,提升了護理配合人員的??浦R和講課技能,加強醫護、護患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強了為病人服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預防和處理不良事件的能力,實現了護理服務零投訴、零糾紛。
四、加強專科理論和操作技術的學習,請??浦魅螢樽o士授課,講解口腔科的專科知識,組織參加新技術新業務的學習,同時加強臨床帶教工作,定期更新帶教培訓大綱,講授新知識新技術的配合工作技巧,提高了工作質量。
五、加強診前輔導教育,特別是針對九診室老年首長和兒童牙科小朋友及家長要求較高等情況,加大了診前健康教育力度。征求病人的意見并進行了多次討論,修正補充了診前輔導教育手冊內容,耐心做好講解,幫助病人就診前了解整個就醫過程和注意事項,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受到病人的好評,同時也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和溝通交流的能力。
六、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以標準年高標準為契機,認真學習有關規章制度,對各個診室的物品進行了統一布局,統一標準,統一要求,加強了模型檢查登記情況,并集中登記保管,確保安全,美化了診室環境。
七、根據口腔科各專科的護理特色,組織有經驗的口腔助理人員編寫了護理專科專病工作流程,規范了從接診患者到診療結束的全過程,并不斷進行修正,使口腔護理更加路徑化、規范化。
八、器械的消毒管理:繼續嚴格按照口腔器械的消毒滅菌要求進行各類器械的消毒滅菌工作,對破舊的器械和器械盤進行了更新,加強了器械消毒效果的檢測,確保了醫療安全,杜絕了交叉感染的發生。
九、護理教學:共帶教實習口腔助理25名,護理部實習生1名,針對口腔門診專業特點,對實習生合理排班輪轉,使之盡快全方位掌握各診室操作技術和專業特點,同時對新近留科的9名口腔助理加大培養力度,實行口腔助理各診室半年一轉科的輪轉制度,全面加強了護理人員的??浦R和護理配合能力。同時對科室人員和實習學員更新了講課內容,并制作了講課幻燈,受到實習學員好評。
十、舉辦會議:今年1月25日,承辦了第一屆綜合醫院口腔科護理學術年會,并邀請北京護理會主任、副主任及北京市的全體口腔護士長參加,并由老年口腔專家做了精彩的講座,王建榮主任做了精彩的講話,為全國口腔護理界工作的開展和技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同時協助科室做好了世界美容大會、全國老年口腔會、修復會和全軍口腔會等重大會議的籌辦、協調、會務等工作并組織編排了精彩的節目。
未完成的工作:擬與醫學工程中心共同設計制作的氣槍消毒保護膜,此項為今年門診口腔消毒成本節約的一項創新,因為材料質地問題,未能制作出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將做進一步研究。
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因為診室較多,人員分散,跟班了解情況不能完全暴露各診室存在的問題。在細致和死角方面還存在檢查的疏漏等。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們將根據??铺攸c和護士的配備情況,進一步加強??萍寄芎头账?,組織大家學習??评碚摵退氖植僮髋浜霞夹g,為醫生提供優質的護理配合,加強科研能力的培養,爭取科研論文的發表。加強候診區域和診室的管理,為患者和工作人員提供更溫馨舒適的就診和工作環境。
2017年口腔科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以及下半年工作計劃【3】
一、負責口腔科開診治療前后的準備工作。
二、協助醫生進行口腔手術、洗牙、處置等。
三、負責口腔科整潔、安靜,維持就診秩序,在診療期間,做好口腔科的衛生宣教。
四、按要求做好口腔科消毒隔離工作,防止感染事故的發生。
五、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嚴格查對制度,做好交接-班,嚴防差錯事故。
六、負責領娶保管科內藥物,器械保養口腔治療椅及其他物品。
七、經常觀察口腔科內就診病人,發現異常要立即報告當班醫生,配合處理。
崗位工作表準:
1熱愛護理工作,態度和藹,工作積極主動
2熟練掌握護理技術,
崗位任職條件:
篇10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94例口腔科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研究組47例,男女比例24:23,年齡19~57歲,平均年齡(36.27±18.59)歲;對照組47例,男女比例26:21,年齡18~58歲,平均年齡(37.11±18.2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操作技術,安排護士與醫生按1:3操作,按照醫院常規抗感染要求進行消毒、清潔等操作[1]。研究組患者予以四手操作技術,安排護士與醫生按1:1操作,在常規感染管理的基礎上,要求護士與醫生進行"四手操作",護士與醫生分別處于患者左前方與后右方,安排護士按照操作順序為醫生傳遞器械與材料等,并在治療過程中保持動作準確迅速,及時將沖洗液與患者唾液抽吸。護士傳遞治療器械過程中需注意避免在患者頭面部區域,需在其頦下與胸骨切跡的4~7點間操作,醫生則保持在患者口角連線處11~12點方向齊平,與醫生單手或雙手平行傳遞。并在操作中保持患者軀體與心理松弛,做好常規準備工作。四手操作中需要同時進行嚴密的生命體征監測,若發現患者異常變化情況需及時給予處理,兩組患者治療后均需定期進行復查,觀察其感染發生情況與預后效果。
1.3療效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感染的發生情況,比較兩種操作技術對口腔科交叉感染的預防效果[2];②分析記錄兩組患者中導致感染的因素,比較影響口腔科交叉感染的因素[3];③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應用SPSS 18.0軟件包統計分析,一般資料應用標準差(x±s)完成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完成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完成檢驗,當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不同操作技術下感染發生情況 觀察兩組患者不同操作技術下感染的發生情況,研究組患者經四手操作技術出現2例(4.26%)感染,對照組患者經常規操作技術出現9例(19.15%)感染,研究組感染預防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感染原因對比 觀察兩組患者感染原因,可知物品感染、銳器刺傷與空氣感染是導致口腔科交叉感染的主要因素,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四手操作技術是目前口腔科治療新型操作技術,主要指口腔科治療全程中,醫師與護士一對一相互配合操作,保持適當位置與技術進行口腔科診療與操作的技術,實際操作中醫師與護士四手同時操作,保持有效穩定的器械、材料等醫療用品,成為現階段口腔科門診醫療操作的標準模式[4-5]觀察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經四手操作技術出現2例(4.26%)感染,對照組患者經常規操作技術出現9例(19.15%)感染,研究組感染預防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手部感染、物品感染、空氣感染與鈍器刺傷,門診日常診療工作量較大,醫生在常規診療操作中對感染控制的重視程度不足,醫師在診療操作時很容易引起手部、醫療器械、物品及室內空氣的污染,導致患者交叉感染。常規操作技術下醫護人員在診療過程中對醫療器械的使用安全性較低,發生銳器刺傷而引起交叉感染的幾率較大、由此可以看出,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科醫師診療操作中應用的必要性,口腔科門診需要著重轉變醫療觀念,口腔醫療機構因積極應用四手操作技術,從而減少口腔科交叉感染發生率,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四手操作技術對護理人員專業水平要求較高,醫院需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與測評,避免出現專業技能不足的護理人員,進一步提升口腔科門診治療的專業技能水平,促進口腔科門診患者治療效果與治療恢復效果[6]。另外口腔科門診還需要在應用四手操作技術的同時,注意提升口腔科醫療管理效率,加強對流動人員(患者家屬及其他閑雜人員)的管理,避免流動人員進入操作區域而形成手部感染、空氣感染等交叉感染,影響口腔科交叉感染的預防效果。
綜上所述,四手操作技術對口腔科患者交叉感染的預防作用理想,有利于提升口腔科治療的專業技能水平,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蔣靜,趙林琪.四手操作在口腔科的應用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09):1106-1107.
[2]劉雅芹.淺談四手操作技術對預防口腔科交叉感染的作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3,14(08):167-168.
[3]蔣靜,梁珍,樊鑫.四手操作在口腔科門診預防感染的意義[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06):782.
篇11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快節奏生活的到來,現在人們的口腔問題和口腔疾病越來越多。如今,醫學模式在不斷發生轉變,人性化護理已經成為現代醫院護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我院通過不斷努力,在去年評上三級甲等醫院,這讓我們的工作又上了一個臺階,也給我們口腔門診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口腔門診具有病人多、病種雜、復診率高、診療時間長、護理人員工作量大等特點,實施人性化護理更不容易。本文筆者就口腔門診工作中的人性化護理的經驗體會做一簡要的探索。
首先,如何實現口腔門診分診工作的人性化?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 分診護士的人性化管理和工作的實施
我院在門診大樓設有分診臺,分診臺護士每天必須提前到崗,做好分診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并具備本科室多年工作經驗,有一定的協調能力,掌握當天本科室專家、普通醫師的出診情況及其特長。
2 分診叫號系統的運用
分診臺護士將將初診及復診患者的詳細資料輸入分診臺的計算機內,并上傳到醫院的叫號系統中。每位醫師可從智能叫號器中得知已診、待診人數,醫護可通過智能叫號器對話,使危、重、急、疑難患者得以妥善安排,從而縮短看病等候時間,為患者提供方便。
3 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候診環境
為營造溫馨的就醫環境,將診療室和候診室分隔開,以減少治療過程中機器噪聲對患者的刺激。候診大廳安排專人維持秩序、清潔衛生,以減輕患者恐懼、緊張的心理。
4 健康教育的宣傳
在候診處設立口腔健康教育櫥窗及專欄,播放專題講座,發放《牙病小知識》、《愛牙??返冉】到逃謨?。定期添加宣教資料,方便患者閱讀。
其次,努力實現口腔門診就診護理的人性化,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為患者創造優良的就診環境。 門診診療室應保持安靜、整潔、舒適、安全。診室內各功能區有醒目的標志,各項收費標準公布上墻,照相室電離輻射地帶有專用標志明示。這些能緩解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更有利于實現患者的配合診療。
(2)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溝通。很多人都有牙科畏懼癥。牙科畏懼癥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針對患者出現的急躁、緊張、擔心等心理問題,醫護人員應因人而異采取相應的心理疏導措施。有效溝通、安慰性語言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恐懼感,獲得安全感,積極配合相應的治療。護士則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真誠地、實事求是地為其介紹治療過程中的問題,保障患者的知情權。同時為患者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
(3)在患者診療過程中醫生和護士的積極配合。除配備定量的護理人員安排次序就診外,還要配合醫師給患者提供溫馨耐心的服務護士在醫師進行口腔診療操作時盡量做到“四手”操作。即一位醫師和一位護士共同配合,為一位口腔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操作方法。做到腳勤、眼勤、手勤、腦勤。熟悉患者病情及醫師操作步驟。這樣可以縮短患者治療及候診時間,提高醫師的工作效率,建立融洽的醫患關系。
第三,加強護理人員管理的人性化培養,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F代醫學的飛速發展,使口腔護理管理在口腔醫學發展中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對各級管理者綜合素質的培養至關重要。包括口腔專業水平的提高、學歷教育、外語水平、計算機水平、教學科研能力等。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及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建立??萍夹g操作規章制度、??茦I務知識考核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勢在必行。再者隨著口腔科相關技術不斷更新,護理人員也需要新觀念、新知識、新信息,運用于護理實踐中。
第四,專業化是人性化的基礎,必須將人性化建立在醫護的專業化之上。口腔科專業性強,是血源性疾病傳播的高危科室,所以做好口腔科消毒隔離管理十分重要。應加強對手機、車針、擴大針、潔治器、拔牙鉗等的消毒管理;絕不放松對小手術器械、種植手術器械的消毒;根據需要把器械打包,標明日期后高溫、高壓消毒,并在規定的時間內使用;對一次性物品的分類處理;將銳利物品如針頭、刀片、探針、鑷子、縫合針等分別放入帶標志的污物器內,一次性治療盤及口鏡放入黃色污物袋內;實施專人管理,專人回收并作記錄;嚴格對綜合治療椅進行消毒,每日用500 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試消毒。操作中,與醫、患有直接接觸的器械及時消毒,間接接觸的應及時清潔燈把手用金屬鋁薄紙包裹,每人一更換,漱口池表面擦拭消及時整改。
最后,對器械設備、物品、藥品、材料進行人性化管理。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
(1)嚴格器械設備與物品的使用及管理??谇痪C合治療椅專人使用、專人清潔、專人管理,發現問題,及時維護,從而延長治療椅的壽命。口腔科的器械細小繁多,管理不當容易造成遺失,為此制定了物品管理流程:每次清點發放,清點歸還,落實到人。棉球、紗布等分類實施塑封小包裝后消毒滅菌。
篇12
CHEN Kai,GONG Pan,ZHOU Xiaoyan,et 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atcal college,Guangdong province 510008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in sixhanded technique assorted nursing and cross infection control. Methods To select 100 patients of root canal therapy on the first molar 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by fourhanded technique assorted nursing were 50 cases,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usual care were 50 cases, observing contrast correla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n.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hospital infection (P
【Key words】 sixhanded technique; infection control
作者單位:510080廣州,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口腔科(陳凱 周小燕 趙淑紅);廣州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口腔科(龔攀)
在口腔診療工作過程中,被患者的血液、牙體切割組織污染的口腔診療器械是造成血源性疾病傳染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如果控制措施不當,血液、唾液中的病原體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從而造成疾病的傳播??谇婚T診的院感控制是管理的重點。在熟練的護理配合下,口腔門診治療已實現程式化管理,六手操作護理配合下,醫護雙方相互協調配合.進行平穩有序的傳遞治療工具、材料,共同進行治療,完成整個診療程序 1]。醫護人員的良好配合使無菌操作規范,醫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我院在口腔診治時采用六手操作配合,醫院交叉感染控制得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資料為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口腔科門診隨機選擇上頜第一磨牙慢性根尖周炎需根管治療的患者100例,年齡25~44歲,平均32歲,其中男50例,女50例。
1.2 治療方法
100例患者的上頜第一磨牙根管治療均由同一組口腔科醫護人員配合進行,一次性根備根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50例,治療組采用四手操作護理配合。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配合。治療結束后對消毒滅菌器械表面、醫生的手進行監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1.3 檢查療效指標
治療完成后檢驗人員對消毒滅菌器械表面和醫生的手進行監測,對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應用對比法。最后分為合格以及不合格兩個結果。
1.4 療效評價標準
檢測分為合格、不合格兩種結果。
1.5 統計方法
結果的分析均使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P
2 結果
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消毒器械表面檢測(例,%)
組別合格不合格合格率
治療組48298.0
對照組272351.0
兩組間比較, P
表2
醫生手檢測(例,%)
組別合格不合格合格率
治療組44688.0
對照組252550.0
兩組間比較, P
3 討論
口腔是一個特殊的有菌環境,在口腔有菌環境下進行治療,其耗時長,接觸消毒器械和無菌物體機率大,同時快機備牙時產生的飛沫可直接污染周圍環境,如果控制措施不當,血液、唾液中的病原體引起交叉感染會造成疾病的傳播。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結核分枝桿菌、流感病毒等病原體所致的交叉感染2],因為有關數據顯示3],乙肝的傳播在口腔門診明顯高于其他科室。交叉感染對臨床醫療護理工作威脅巨大,醫護人員已成為高危人群。醫療護理工作中積極正確的職業防護和消毒制度的建立已經成為醫護人員不能回避的重要醫療問題。既保證口腔治療的順利進行,同時又要做好醫護人員的職業防護,同時需注意患者的安全保障,是口腔門診院感工作的強調重點,醫院的院感管理水平也直接反映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
六手操作能有效減少醫院交叉感染4]。表一以及表二也顯示,經過熟練的六手操作護理配合,消毒器械和醫護人員的手衛生合格率比普通的護理配合好。因為六手操作時醫生只接觸該患者口腔及相關器械,同時護士及時吸去唾液,幫助醫生傳遞器械和材料,減少了環境污染。Marshall5]說,六手操作護理配合不僅提高了臨床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降低醫源性感染的發生。六手操作時,患者的治療器械準備由護理人員完成,治療是配合吸管,飛沫外濺的情景大大減少,避免了感染液體污染醫護人員的臉部和工衣及周圍環境,增強了職業防護, 由于有護士的傳遞配合,也避免了醫療器械的扎傷, 減少或避免了職業暴露的發生,治療完成后,由護理人員收集醫療器械消毒和更換一次性材料,保證了醫生的工作環境清潔和手衛生狀況,保障醫生的無菌操作有很大的幫助。手部衛生是最有效易行的控制流行病傳播和擴散的途徑之一。六手操作護理配合作為口腔門診治療模式的新發展,也是控制醫院感染的一種最理想模式。Robinson報道6],六手配合不但提升臨床效率的,而且防止院感的出現。
參 考 文 獻
[1] Finkbener BL. Fourhanded dentistry revisited.Contemp Dentpraet,2002,1(4):7486.
[2] 黃少宏.口腔科感染控制.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6,5(4):357359.
[3] 林細鈴,郭秀泉,郭敏如.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的控制.現代臨床護理,2008,7(12):6667.
篇13
(1)口腔科日常管理工作缺乏,管理制度未能得到有效落實。院感管理機制是否能夠有效落實;醫務工作者是否能夠遵守無菌原則;手衛生狀況的優越性;個人防護質量;滅菌工作的規范性;醫療環境的清潔性;醫療設備的消毒質量等直接決定了院感質量。對于口腔科門診部門而言,若各各項管理機制均未能充分落實,在工作中,醫務工作者忽視了無菌原則的重要性,不僅未能嚴格加強手衛生,而且個人防護工作不到位,都可能會影響消毒質量、滅菌質量以及清洗質量,加之口腔部門內部工作人員整體素養參差不齊,部分醫務工作者所學過的無菌知識很快忘掉,無菌觀念不強。(2)門診環境污染;口腔門診室是集檢查、診斷、治療為一體的空間,而口腔是人體四大菌庫之一,其細菌數量之大、種屬之多,居四大菌庫之首,在牙面或牙齦溝之中集聚的牙菌斑每一克超過1011個。不僅如此,患者還表現出開放性強以及流動性強等特征,如果醫師應用潔牙設備時,氣溶水霧中出現病原體物質,治療牙病時手機鉆頭所產生的氣溶膠等都能污染周圍環境[1]。(3)口腔科各種醫療設備的消毒工作缺乏徹底性。由于口腔科醫療設備種類繁多,不僅形態普遍缺乏規則性,而且價格也相對昂貴,增加了消毒難度,特別是口腔科診療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具牙科高速手機,他們夾持平針及磨頭、擴大針、治療中要進入口腔,接觸粘膜合組織。
2預防措施
建立健全各種消毒制度,根據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成立口腔科感染管理小組。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結合本科的特點,每月開展自查自糾活動,配合院感控科不定期檢查,并將兩項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并追蹤問題。制定整措施。并納入質控。(2)每月科室感控小組醫務人員組織感控知識學習與培訓,提高科內人員對感控知識的認識程度,學習內容包括《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手消毒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院廢物管理條例》、《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職業防護管理條例》等[2]。(3)重視對空氣以及診療環境的定期消毒,對于治療椅以及操作臺等設備,當患者使用完成后,都需以含氯消毒液進行有效消毒。流水痰盂應保持清潔,無血跡,患者用后立即用含氯消毒劑消毒。遇污染時及時清理污染物,正規消毒處理,并進行終末消毒。(4)嚴格手衛生制度。對于醫護人員而言,在院感傳染中,其手部發揮著傳播媒介的作用,為防止院內出現交叉感染問題,需要加強對洗手程序的進一步規范,及時帶手套。強調手衛生的重要性,嚴格執行“七步洗手法”避免交叉感染,每個診室配備了非接觸式水龍頭,洗手液和快速手消。(5)重視無菌操作,以消毒工作—清潔工作—滅菌工作為原則及順序,對口腔科內設備進行消毒。清洗后根據器械不同性質選擇不同的滅菌方法,以免設備受損[3]。此外,在與患者破損粘膜組織、創口組織以及血液組織直接接觸后,需對診療設備進行有效滅菌以及消毒,若診療儀器與患者皮膚黏膜組織直接接觸,同樣要予以消毒處理。手機牙鉆的滅菌。一人一用一滅菌。由專職護士統一收回,滅菌發放。使用后先用含氯消毒劑初步消毒,開啟水汽沖洗,再用超聲沖洗,然后烘干機烘干,放入預蒸空高壓滅菌器滅菌。擴大針、手術刀、剪刀、鑿子、拔管器械等全部應用高壓蒸汽滅菌。在治療臺上放置一個袋蓋k桶,內放含氯消毒劑,用于盛放污染的器械。專職護士巡回發放滅菌器械并收回污染器械。對于手術及拔牙等治療患者先作五項傳染病篩查后,才能進行治療。對于有傳染病病人用過的器械特殊處理,杜絕交叉感染。補牙器械、修復印模、石膏模型的消毒先用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消毒后。用流水沖洗干凈后用干熱滅菌器滅菌。修復模型、蠟塊、石膏模型則應該在紫外線1m距離內照射1h后備用,以防交叉感染。(6)重視無菌物品日常管理工作,如果口腔設備缺乏外包裝,或者是物品接受滅菌處理后,需將其統一放至無菌儲物室中,下次應用時,應當用鑷子對其進行夾取。此外,無菌儲物罐中的所有設備,一旦打開,就需要對開包日期作詳細說明,且開包1天后,必須進行滅菌處理。(7)重視無菌監測工作,對各種設備、器械表面以及空氣等進行細菌監測,預真空高壓鍋的細菌監測。每月監測一次,各種使用器械則需予以細菌培養,頻率是每月一次,如果有特殊情況出現,需加大監測頻率[4]。(8)加強對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防護力度。對于口腔科中的醫務人員而言,除了要樹立正確的感染觀念外,還要提升防護意識,學會針頭回帽及打碎安瓶的正確處理。發現職業暴露后及時正確處理傷口。上報感控科,查找暴露感染源,及時注射免疫球蛋白,或長效青霉素等一系列流程[5]。在接診工作中,除了要對患者疾病病史以及健康狀況進行深入了解外,還要辨別其病原性的隱患,診療時著裝整齊,戴帽子,口罩,防護鏡,無菌手套,必要時穿防護服。以防被病人的唾液、血液、飛沫污染。保護自己免受病原體侵襲。建立醫務人員健康檔案,每年對醫務人員進行體檢,每年對感染高危群體進行專業預防接種工作,從而提升醫務工作者抗病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金英淑,李靜.口腔科醫院感染的護理管理現狀[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z2):187-188.
[2]曹桂平.有效地護理管理可明顯降低口腔科感染[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4):337-338.
[3]陳文平,黃少宏.口腔科環境感染傳播預防措施[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5,8(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