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文秘教育論文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文秘教育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文秘教育論文

篇1

保密法制宣傳教育的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對象復雜。如何才能真正達到保密法制宣傳教育的預期目的呢?如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四兩撥千斤的預期效果呢?針對保密管理工作全方位、寬領域的特點,堅持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是其中的一條終南捷徑。

1、及時加強對領導干部的保密法制宣傳教育

領導干部知悉和接觸國家秘密范圍廣、事項多、密級程度高,有的甚至涉及全局性,歷來是境外情報部門竊密活動的重點目標。要依法做好、依法管理、依法加強保密工作,關鍵在領導,重點也在領導。在新形勢下加強對領導干部的保密法制教育,要特別注重增強三種意識:一是增強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通過組織部門,把《保密法》基礎知識納入黨政機關領導干部選拔的考試范圍,把保密形勢和保密職責作為領導干部任前談話內容,明確領導干部的保密權利、義務和責任,使其增強保密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依法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制。二是增強領導干部的憂患意識。要針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形勢、日益嚴峻的國內形勢,針對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錯誤認識和失泄密隱患,通過形勢分析、案例通報、定時提醒等方式,使領導干部認清形勢,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三是增強領導干部的大局意識。要針對新形勢下領導干部選拔范圍廣、交流力度大、工作時間緊、日常事務多的特點,重點發揮各級黨校對領導干部進行保密教育的陣地作用,合理安排保密法制教育課程,確保教學計劃、授課時間、教員、教材的落實,增強領導干部的大局意識,使之切實把保密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總結。

2、經常加強對經管人員的保密法制宣傳教育

經管人員是國家秘密的接觸者、保管者,又是國家秘密的捍衛者,保密法律法規的主要執行者,必須具備很強的保密觀念、法紀觀念和原則性;必須熟悉國家秘密載體的管理規定,熟練運用高科技手段管理國家秘密。黨和國家的秘密能否得到有效保護,關鍵在于經管人員能否自覺地履行保密責任和義務,管理好國家秘密。首先,要抓好正面的保密宣傳教育。一是要努力推行經管人員持證上崗制度。通過組織進行集中學習培訓,以適應新時期、全方位、多層次保密工作格局的需要為出發點,全面、系統、深入地宣傳保密法律法規。二是要抓好經管人員在崗、離崗階段的保密宣傳教育。通過征訂《保密工作》雜志,購置保密錄像帶,印發學習材料,舉辦知識講座,開展知識競賽,開辟網上專欄,組織評選先進等方式,切實抓好經管人員在崗及離崗后的保密法制宣教工作。三是要抓好宣傳骨干的培訓工作。要重點舉辦保密法制宣傳骨干培訓班,注意向司法等部門學習普法宣教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宣傳骨干為依托,分級培訓,擴大教育面,發揮帶動和輻射功能。其次,要抓好反面的保密宣傳教育。反面的宣傳教育,尤其是比較典型的身邊人、身邊事,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是正面教育的一種有效補充。要充分借助各種失泄密的典型,結合在保密檢查和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用活生生的事例警示和教育他人,進一步強化約束機制,增強經管人員的法制觀念、責任意識、保密意識,切實改變“有密難保、保密無用”的錯誤認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好載體的保密管理。3、重點加強對保密執法人員的保密法制宣傳教育

保密執法人員在保密法制宣教方面發揮著組織和骨干帶頭作用,在保密執法方面發揮著示范和監督檢查作用,在保密法規規章的制定方面發揮著參謀和橋梁溝通作用。俗話說,要當先生,必須先當學生。要不斷加強保密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分層次進行正規、系統、專業的保密法制教育培訓,逐步建立和完善業務考核和在崗繼續教育制度。通過舉辦業務調研會或專題業務培訓等方式,及時研究和解決保密工作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全面提高業務和法律知識水平。此外,建立保密執法人員的表彰獎勵機制,推動“創先”活動的深入開展,在保密執法人員中營造一種你追我趕、互相學習的學法用法氛圍,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宣傳教育方式。

4、抓緊加強對公務員的保密法制宣傳教育

國家秘密存在于各項業務工作之中,每一名公務員既可能是國家秘密產生的參與者,也可能是國家秘密的使用者。伴隨著入世和政務公開力度的加大,如何處理好“保”與“放”的問題,了解與本職工作密切相關的業務工作哪些事項屬于國家秘密事項,屬何種密級,保密期限多長,是直接擺在每一名公務員面前的重要課題。因此,加強對公務員的保密法制宣傳教育已是刻不容緩。一是依托人事部門在公務員錄用上崗前開展保密法制教育。要把保密法律知識作為公務員招收、錄用上崗培訓的必修課程,從源頭上把保密法制基礎打牢。二是業務部門必須加強保密法律法規的宣教力度。各單位在普及保密法律法規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要突出與其部門工作有關的保密法律法規方面的內容,既解決各部門業務工作的需要,又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要建立考核制度,把學習和執行保密法律法規情況作為公務員年度考核、任職、定職和晉升職務的重要依據之一,切實做到依法行保守國家秘密之政、依法辦保守國家秘密之事。三是保密部門必須加強公務員遵守保密法律法規的指導和檢查督促工作。保密部門指導業務部門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時,就是宣傳保密法制的過程。如在指導定密工作時,宣傳有關保密法規,可以消除無密可保的錯誤認識。在開展保密監督檢查的同時,針對問題宣傳保密法律法規的制約性規定,可以使宣教對象受到直觀的保密教育。在查處泄密事件時,結合分析泄密事件發生的主客觀原因,向有關人員宣傳違反保密法規、泄密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可以使宣教工作更具針對性。

5、反復加強對廣大群眾的保密法制宣傳教育

廣大群眾是國家秘密的共同維護者,有責任也有義務保守國家秘密。對廣大群眾的保密宣傳教育,就是要使其真正理解守法光榮、違法必究的含義。鑒于這一群體范圍廣泛、成分復雜的特點,應當多采取一些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版報、橫幅、LED電子顯示屏、宣傳欄等形式多樣的保密宣傳教育。同時,加強與新聞單位的聯系,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抓住適當時機,運用典型事例,向全社會進行廣泛宣傳教育。要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開展網上的保密法律法規咨詢和宣傳教育工作,擴大宣傳教育面,在普及的基礎上抓提高,在提高的帶動下抓普及,提高全民的保密素質和政治覺悟,為保密法律法規的實施創造良好的群眾基礎。

篇2

(1)沒有準確的目標定位,如今的中職學校文秘專業,在教學的過程中偏重文秘,忽視公關,使得學生的專業面狹窄,專業技能薄弱;

(2)沒有構建出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安排的合理性上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常常是重理輕能,課程安排較隨意、無序;

(3)在使用的教材上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例如很多教材都只是偏重理論的描述,沒有相關的技能訓練內容,而且很多內容都是重復但表述不一的,這為教師們的講授與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許多的困難;

(4)現有的教師們基本上都是理論功底很好,但是卻缺乏實踐經驗,他們基本都是從相應的文秘專業畢業后就到校任職的,沒有經過文秘工作的洗禮;

(5)缺少模擬訓練手段,沒有相應的實習基地。這些問題的存在為中職文秘專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2 中職文秘教學改革的措施

2.1調整文秘專業的培養目標,體現出中職學校的特色

中職學校的文秘專業主要是為了給中小企業或私人培養出能夠從事秘書、文書、檔案管理、信息資料的搜集、公關禮儀及計算機文字處理等辦公室程序性工作的人員。讓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的理論學習、實踐實習,逐步的舉辦從事整理辦公室、接待訪客、打印文稿、收發文、歸檔整理等工作的能力。總得來說就是需要具備。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辦事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等,從而勝任初級文秘工作。

2.2需要及時的改變教學理念

中職學校中的教學工作是以學生今后就業的職業崗位為導向的,其目標是要讓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能夠滿足社會中相應職業的崗位的需要,實現真正的零距離上崗。即是中職學校應該培養出能夠勝任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因此,我們的文秘教學專業必須從文秘這個職業崗位的工作實際出發進行職業分析,必須要明確在日常的工作中,秘書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知識與技能,并根據分析的結果來設置文秘專業的課程,以此為基礎培養出合格的文秘人才。因為文秘工作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這就使得文秘專業的教師們必須要重視文秘專業的實踐教學。文秘專業的教師們必須要跟新教育理念,積極的與企業進行溝通,并構建起與企業緊密聯系的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能夠從實踐中成長,不能夠將學生局限在教室中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能夠讓學生擺脫紙上談兵的窘境。同時,文秘專業的教學還應該要引起學校的重視,學校應該加強師資建設與投入,為文秘專業的學生的學習與實踐提供必要的場所、設備、儀器等,為中職文秘教學的改革順利實施提供必要的保障。

2.3必須要加強教材建設,為文秘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保障

中職文秘專業的精品教材并不多,現行的一些教學用書并不能夠從完整意義上體現出中職教育的特色。其中有一些教材的應用價值并不高。對于這種情況,文秘專業的教師們則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學實踐優勢,來嘗試編寫出具有較強實用性的中職教材,而學校也可以成立起相應的專業教材編寫小組來支持教師們編寫出更加具有實用性的教材。在進行教材編寫時,要以“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中與秘書相關的技能要求和知識要求為培養目標,要注重知識與技能的有機結合,著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技巧。同時教材還應該圍繞技能訓練這個中心,實現多學科相互滲透,讓教材真正為文秘專業培養學生技能服務,保證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2.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對于中職文秘專業來說,其中的大部分專業教師應該由文秘類專業畢業的本科以上學歷者擔任,而非由其他的中文、法律、政治等文科基礎課教師轉行而來或是兼任。文秘類專業畢業的教師與那些非文秘類專業畢業的教師比較而言,他們更能把握文秘專業課教學中的重點,他們的講解也能夠更加深入,易于讓學生接受。

文秘專業中的部分教師應該兼任行政工作。文秘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十方強的專業,其所涉及的工作包羅萬象,沒有相應工作經驗的人是不能夠體會到其綜合性與復雜性的,即使是從文秘專業畢業的本科畢業生,也很難全方位的接觸到整個文秘工作內容。而教師在兼任行政工作的同時,接觸到各種新的案例、工作方法等,這些都能夠作為經驗傳授給學生。

同時教師除了要積極的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外,還應該要抽時間到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參加國家高級公關員、高級秘書職業資格考試,不斷充電,不斷增加實踐經驗,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技能。

篇3

一、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迷失及具體表現

(一)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迷失

目前,人們已經意識到學習文化與學習語言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所以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對英美文化進行學習。人們也不再爭論在學習英語時是否需要學習英語文化,而是討論如何學習英語文化、教師應該怎樣教。然而,近年來,西方文化在我國非常盛行,尤其是在校園中。學生們已經開始適應吃快餐的生活,過西方的節日,喜歡說唱音樂。學生作為年輕人,對西洋事物感興趣并沒錯,這也是因為他們學習英語時接觸到了西方文化。然而,如果讓學生使用英語來對本民族的文化進行介紹時,他們卻啞口無言。我國之所以要對廣大的學生進行英語教學,其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國與國際之間進行更好的交流,一方面能夠學習世界先進的生產經驗和技術,另一方面還可以使用英語這門世界語言將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民族風俗推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所以,英語教學是為了雙向交流。然而,當前許多學生在與外國人交流英語文化時,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英文,能用英文侃侃而談,但是當外國人對我國文化感興趣時,他們卻無法表達本國文化,這不僅讓外國朋友感到非常吃驚,同時也讓國人感到擔憂。英語教學本要進行跨國交流、雙向文化交流,但是當前的情況卻是單向交流,這也表明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對目的語文化的關注較多,而忽視了母語文化。

(二)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缺失的具體表現

1.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的孤立

在學習英語時,語言知識往往會發生遷移,發生正遷移時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而如果發生負遷移,則會阻礙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在學習英語前,我國的學生基本上都能夠使用母語進行交流。所以,英語交際能力的獲得必然受到母語交際能力的影響。而人類交際的手段都是相同的,所以良好的母語交際能力能夠促進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是英語知識發生正遷移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往往沒有關注這種正遷移的作用,而把重點放在了英語與漢語交際模式的差異上,在此進行研究必定會產生負遷移,導致母語正遷移的影響效果逐漸喪失。即便是英語與漢語文化相異,但是其中也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從一些俗語中就能看出來這些共性,如:“花錢如流水”英語為“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血濃于水”英語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英語與漢語之間還是有較多相似地方的,可以此為突破點,打破英語與漢語之間缺乏往來的現象,把中國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避免中國文化受到孤立。

2.跨文化交流的片面理解

在英語教學中,由于教材中的內容有限、教學方法需要改變等問題,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講解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學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產生崇洋思想,日益嚴重。與英語文化受到的特殊待遇不同,在英語課堂中,漢語文化卻受到冷落,沒有獲得與英語文化平等的地位。所以,學生在生活中往往談論著國外的文化,而對我國自身的文化卻了解不多。如果說我們之前在國際交流中遇到各種各樣的交流障礙是由于對西方文化的不了解,但是如今當我們在英語教育中大量融入西方文化后,中國文化的含量幾乎空白。在國際交流中,這種負面的影響作用更為嚴重。前國家副主席曾經對我國英語教學中的漢語文化缺失感到痛心,他說我們的學生無法用英語表達一個“早飯吃了什么的”簡單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不知道用英語如何表達“包子”“油條”“稀飯”等。而當外國人想要詢問儒教文化時,我們的學生卻是空有滿腹經綸,但就是不能正確表達,有時候甚至都不知道孔子的英文譯名。如此簡單的問題都無法回答,那么,弘揚中國文化、推廣中國文化的任務就更無從談起。所以,中國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缺失的現象必須引起每一位英語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改變外語教育的錯誤觀念,要堅持在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目前,比較可喜的是廣大英語教師以及英語教育工作者已經意識到中國文化缺失的問題,并且都積極尋找對策,開始著手解決該問題。

二、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的意義

(一)英語語言學習的重要保障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文化的傳播需要借助語言的力量,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正是由于這種不可分割的關系,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加強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在教學中,對比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之間的相似點和差異點能夠加深對二者共性的認識,這也利于英語學習。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主要是將英語的語言基本技能和語言交際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并非通過英語學習重新對漢語文化進行認識。學習英語的學生基本上已經對漢語的文化有所了解,所以在學習英語時,通過英語對各種文化進行的理解都是以漢語文化的理解為基礎。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可借助自身對漢語以及漢語文化的理解,促進對英語的理解;可增加英語學習中的正遷移,降低負遷移,提升英語交際能力。所以,在英語學習中融入母語文化,也是英語語言學的需要。

(二)培養國際文化交流能力的需要

在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種錯誤觀點,認為只要能夠掌握英語的聽說讀寫技能,了解英語文化環境,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就具備了國際交流能力,就能夠在跨文化交流中發揮作用。在改革開放之后的這些年來,英語作為一種強勢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影響巨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無意識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尤其是青少年學生,追捧先進科技,熱衷西方文化,甚至產生了西方的消費觀和價值觀,卻對擁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沒有任何興趣。國際交流是雙向的交流,是文化的互相傳遞。交流的雙方都應該對彼此的文化和風俗有所了解,充分尊重對方的文化,在這樣的基礎上,跨文化交流才能夠正常進行。擁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英語教學中一直非常注重和培養的,然而在教學中,如果僅僅重視了英語文化的教育而忽視了母語文化,那么在跨文化交流當中只能進行單向交流,而這種交流也并非真正的雙向跨文化交流。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在強調英語文化學習的同時,也要融入漢語文化。另外,在英語學習中加入漢語文化的學習,學生們對母語文化的了解加深,也能夠與西方文化形成對比,發現其中的差異,無意間就提升了跨文化交流意識,促進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如果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只關注到了西方文化的輸入,忽視了中國文化的學習,會造成學生在使用英語時不能夠表達出中國文化,或者表達效果較差,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就會處于被動的地位。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加入對中國文化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平等、互利的跨國文化交流的要求。

(三)中國文化的繼承和傳播的要求

學英語不僅要學習如何使用英語,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風俗,同時也要學會用英語將我國的文化傳播到國外,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要求,不僅在于在跨國交流中能夠雙向交流,更在于能夠將我國的優秀文化向世界進行傳播。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把西方文化學習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時,還應該積極嘗試使用英語表達我國的燦爛文化,將我國文化傳播出去。然而長期以來,西方文化在我國英語教學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英語學習者在表達西方文化時比較流暢,而表達中國文化時,一方面是對中國文化了解不多,一方面就是了解中國文化但不知道如何用英語表達,所以向外推廣中國文化也就更加困難。正是由于這種情況,所以必須在英語教學中不斷滲透中國文化,加強對本國文化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文化自我意識,避免學生在學習西方文化之后產生崇洋的思想。同時,廣大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中要注重培養使用英語表達我國文化的能力,做到用熟練的英語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做中國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如果我們國人都不能夠用英語向世界展現我國的文化,又怎能讓世界來了解我國文化?

三、英語教學中輸入中國文化的措施

(一)在教材中融入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

讓學生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一直以來都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英語教材對英語學習者具有引導作用,也是英語學習者的重要學習依據。但是,英語教材內容的設計長期以來只關注到了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介紹,教材中幾乎沒有對中國文化進行引薦的內容。當前的英語教材當中,所有的課文幾乎都是圍繞著英語國家文化而展開的,只有極少部分的文章會略微提及中國文化,造成教學中缺少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課程內容,而此方面的英文資料又比較欠缺。長此以往,英語學習者對如何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接觸得較少,這就造成了無法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現象。所以,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改變英語教學單一性以及片面性的局面,讓英語教材中能夠體現出文化的多樣性和平等性。英語教材中要增加更多的關于中國文化的內容,要涉及多個方面,如文學、藝術、歷史等,將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具備中國特色的文化融入教材中,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這些內容可以通過我國優秀文學作品的譯本獲得,也可以通過中國文化的相關英語文章獲得。這樣,通過英語教材中中國文化的加入,將傳授文化知識與語言技能的學習統一在一起,讓學生掌握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發揮教師的積極作用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所以在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元素,就必須發揮教師的作用。英語教師一方面承擔著英語教學的任務,另一方面身上還肩負著傳播中國文化的責任。英語教師必須加強對自身母語文化的了解,使用英語來傳承中國文化。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不斷學習中國文化,培養跨文化交流意識。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兩點作用:一是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課堂教學中老師的引導作用很明顯。教師向學生介紹英語語言文化無可厚非,但與此同時,還必須要將中國文化推薦給學生,引導學生發現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既要領會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時還要學會如何使用英語正確地表達中國文化。教師要將漢語文化的英語表達方式展示出來,充分發揮漢語的正遷移作用。且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課外學習的引導,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等多種途徑自主學習如何使用英語來表達中國文化。教師在向學生推薦優秀英文文學作品的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多閱讀中國優秀文學作品的英譯版,這樣學才能了解兩種語言文化之間的區別,同時也能夠提升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培養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另外,雜志、報紙、電影等多種媒體都是學生學習中國文化英語表達方式的重要途徑,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對中國文化表達方式的學習中。

四、結語

我國進行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英語能夠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時弘揚我國文化。但在當今的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缺失的問題非常嚴重,英語學習者往往能夠使用英語表達英語語言文化,但是卻無法表達出中國文化,這不利于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所以,必須在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教會學生學會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同時還促進了平等的跨文化交流,也實現了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 逄晶,付建軍.英語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滲透[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4] 彭小紅,車艷.英語教學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J].懷化學院學報,2007(9).

[5] 沈春蕾.影響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要素研究[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4).

[6] 王紅成.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試驗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為例[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3(12).

[7] 王紅成.元認知策略指導下的寫作教學試驗研究[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4(3).

[8] 楊倩.跨文化交際教育中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及對策[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8(6).

篇4

二、調控練習密度的意義

1.從數據中我們能清楚了解學生參與練習的程度,可以作為評價課堂教學具有實效性的一個較科學的指標。小學體育課以游戲娛樂教學為主,技術教學少,練習密度相對較中學體育課的練習密度要大些。根據我二十多年教學實踐體會,平時實踐課中預計練習密度達到35%左右比較適中。但對不同的教材內容與任務要求可作適當調整。如以掌握動作要領和技術為主的新授課,教師以講解示范指導的時間多,學生練習次數相對減少,練習密度自然偏小些。而復習課,是以鞏固已學會的動作為主,練習次數增多了,練習密度就能提高。再有耐久跑課較之短跑課的練習密度明顯要小。因此,不同的課型和項目,對課的練習密度有不同的標準與要求,一節優秀公開課的練習密度力求要達到50%。明確這些差別后我們就能調控好學生的運動量和強度,對授課過程也能給予正確合理的評價。

篇5

一.由側行政培養向側商務培養轉變

根據秘書的工作領域劃分,秘書一般分為行政秘書、商務秘書等,我國傳統的秘書從事的基本是行政輔助工作,所以長期以來,在文秘教學上也比較重視行政素質方面的培養.比如《公文寫作》這門文秘專業的核心課程,無論是教材的選擇還是教學時間的安排,施教方往往把擬寫行政公文作為重頭戲。其實現在的文秘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國家機關、國有或集體事業單位的機會不多,大多數是進入私企工作,很少有機會擬寫行政公文。所以我們在教學上要改變傳統觀念,把文秘專業的學生定位為合格的應用型商務秘書人才。與其它行業秘書比較,商務秘書處于重營利、重競爭、變化無常的商業環境之中,這對其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商務秘書除了要具備基本的秘書專業知識和技能,比如辦公自動化知識、應用文寫作技能等,還要具備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較高的學習應變能力,初步掌握現代管理基礎與國際商務知識。其中創新、應變能力是商務秘書高于行政秘書最核心的能力要求。所以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應取消《報紙編輯》、《廣告學》等不太實用的課程,把《商務溝通》、《秘書禮儀》、《商務文書》、《國際貿易實務》等旨在培養以上能力的課程納入重點學習課程范疇。

二.由培養全面發展的秘書向培養專業型秘書轉變

文秘專業的學生什么都要學,但什么都學不精或者不要求學精,這是當前文秘教學的無奈現狀,這種現狀是導致科班出身的文秘學生卻在文秘招聘市場上競爭力不強甚至低下的首要原因。現代企業對秘書的要求,更趨向于專業化,而且不同行業的公司也對秘書提出了各自專業知識方面的要求。例如,咨詢、法律等行業,對秘書成熟得體的辦事作風和對信息的攝取整理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通訊、電腦等行業,越來越希望秘書能利用其掌握的這些方面的知識幫助它們解決具體實際問題;而外企對秘書的要求不僅有行業專業知識方面的,而且希望秘書能掌握英語。

所以,學校應該由培養全面發展的秘書向培養專業型秘書轉變。學校在新生進校伊始就應向他們灌輸這樣一個現狀:有專長的秘書更受市場歡迎,而且對秘書的職業發展更有競爭力;同時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要刺激學生的學精愿望,其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開展各類競賽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比如辦公自動化、秘書形象與禮儀、商務英語口語競賽等。

三.由培養事務向培養信息化服務轉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已慢慢進入信息化時代。作為現代秘書,尤其是現代高級秘書,衡量秘書職業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提供優質的信息化服務。而秘書要提供優質的信息化服務需具備三方面的能力:獲得信息的能力、篩選信息的能力和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學校要注重秘書信息技能的教學和實訓。學校要求學生掌握的信息技能有兩方面:一是網絡技術。網絡目前是秘書獲得單位和社會信息最方便快捷最有效的途徑,對秘書提高工作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要設法培養文秘學生的網絡意識,提高其運用網絡的能力。二是基本的軟件操作技能。文秘學生必須全面熟練掌握辦公自動化軟件以保證日常辦公事務順利開展,同時還要努力掌握通訊軟件、數據庫軟件等用于管理秘書工作的信息資源。

四.由辦文辦會辦事并重向加強辦事教學轉變

高校秘書理論與實務的教學內容呈現辦文辦會辦事三足鼎立的狀態,但事實是在具體教學中往往側重辦文而忽略辦事,同時把辦事簡單等同于機械化操作和事務,這當然同文書規范易授而事務繁復難教有關,但是如何機巧地處理繁復的事務對走向職場的學生恰恰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加強教學中的辦事這一塊內容,真正提高文秘學生的辦事能力呢?

首先,應在教學中加強突出實訓環節。辦事能力是在處理具體的事件過程中逐步提高的。文秘專業的應用性極強,實訓教學是從實際到理論,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過程,根本目的是化知識為才能,讓學生提早熟悉社會、積累實踐經驗并形成職業能力。

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對秘書專業的性質認識不足,沒有將它當成職業教育而是把它當成學科教育,尤其是在一些本科院校,從理論和概念入手,先抽象后具體,先一般后個別,在教學過程中,以理論知識評價與考核為主要手段培養秘書人才,忽視職業能力的培養。有些高校三、四年的學制竟未安排一次實訓,有些學校雖安排了實訓環節,但放羊式的管理形式大于意義,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辦事能力。為了成功實現實訓的教學意義,建議設置文秘專業的學校必須籌建文秘實訓室,同時可采用項目實訓法、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模擬法等諸如此類的實訓教學方法。

篇6

1.2專職健康教育護士的職責

評估責任護士在患者不同住院階段所落實的健康教育質量;進一步研究和制定強化教育計劃,并組織實施;培養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意識和能力;為住院患者提供各種健康咨詢活動、定期召開公休座談會、更新健康宣教園地資料;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服務。

1.3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工作的方式、方法

1.3.1制做相關宣教資料

根據科室病種,制作了本專科各種疾病的電子宣教處方、視頻宣教片、健康宣教手冊、出院指導處方、主管醫生、責任護士聯系名片等。

1.3.2評估并強化健康教育內容

每天評估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曉情況,了解責任護士宣教落實的程度,并和責任護士一起制定宣教計劃,及時組織實施。例如:集中同一病種的患者,觀看視頻宣教片;組織術前患者,集中示范訓練有效呼吸、咳嗽、手術;床邊指導術后患者的臥位、活動、飲食;對擬出院患者,進行出院康復指導,發放個性化出院指導處方,以及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的聯系名片。

1.3.3提供各種健康咨詢活動

組織慢性病患者進行專題討論,每周1~2次;定期召開公休座談會,針對科室老年患者多、合并癥多的特點,利用公休座談會組織患者觀看視頻宣教片。例如:高血壓的預防與控制、糖尿病的飲食與活動、預防跌倒、墜床的有效措施等;根據季節變化及專科疾病特色,更新健康宣教園地資料;定期對出院后的患者進行電話回訪。

1.4評價方法

評價2013年1—6月專職健康教育護士設立后,連續6個月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前2項指標的調查結果根據由醫院護理部每月1次的調查結果統計得來。(1)健康教育知曉率調查表:醫院設計,共10個項目,包括疾病名稱、治療方案、輔助檢查項目及注意事項、藥物名稱、藥物作用、手術名稱、術前注意事項、術后飲食活動、術后疼痛的應對、出院保健知識,總分100分。(2)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包括對20個條目的評價,如健康宣教、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護患溝通等。評分采用Likert5級評分,5分為滿意,4分為較滿意,3分為較不滿意,2分為不滿意,1分為很不滿意,問卷滿分為100分。(3)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由醫院核算辦每月統計分析后提供數據。

2結果

2013年1—6月,泌尿外科收治圍術期患者共587例,專職健康教育護士設立后連續6個月,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連續3個月維持在相對穩定的高值,住院患者對護理健康教育工作滿意度連續6個月維持在98.3%以上。

3討論

3.1設立專職健康教育護士,有效地提高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知曉率表1顯示:1月份設立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后,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從1月份82.7%提高到6月份88.0%。專職健康教育護士進行日常質控檢查,不但增強了年輕護士對求知、學習的欲望,也促進了她們對日常宣教的執行力。且由于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對健康教育質量的循環控制,使健康教育更有動態性、連續性、完整性。由于責任護士多以單純的灌輸式一般化教育為主,患者只是被動的接受,不易掌握,遺忘快。而專職健康教育護士的教育活動,既彌補了責任護士宣教落實的不足,也使患者對健康宣教的內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宣教園地更新的內容貼近患者、貼近實際,方便了患者及陪護隨時閱讀的需求。健康宣教手冊因具有科學性、趣味性、簡單易懂的特點,利于患者全面理解知識,增強遵醫行為[2]。而分組討論更激發了患者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提高了教育效果。尤其是視頻觀摩,更因其圖、文、聲并茂,適合不同層次的患者,可以充分調動患者的視覺、聽覺和參與熱情[3],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

1育種目標

富源縣常年種植玉米2萬hm2左右。由于該縣無自選自育玉米新品種,多年來推廣應用的玉米品種全靠外調,造成一是種價高,農民生產成本相應提高;二是種子緊缺,農民無法買到所需品種;三是該縣立體氣候明顯,低溫寡日照氣候突出,省外品種適應性不強,病害頻繁發生,推廣及應用風險較大。針對以上原因及宣黃單二號在該縣應用面積較大等因素,制定選育適宜該縣及周邊地區氣候類型的山區、半山區冬閑地、坡地種植,農民喜愛中晚熟高產大穗大粒型品種的育種目標。

2親本來源及選育經過

2.1親本來源勝玉二號是2002年用外引自交系“贊SC122”作母本,自育自交系“2012”作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2.2選育經過母本公用系“贊SC122”是昭通市農科所從一份贊比亞雜交種中自交分離選育的二環系。父本“2012”是1996年用熱帶材料“B041”作母本,美國引進雜交種“XF1103”作父本組建基礎材料(“B041”抗性較強,品質較優;“XF1103”雜交種株型較好、封頂性好、禿尖小),后經1997年富源夏季、1998年富源夏季、1999年富源夏季、2000年富源夏季、2000年海南冬季、2001年富源夏季的連續套袋自交選育,到2002年各種農藝性狀穩定,命名為“2012”。2000年進行中代配合力測定,一般配合力較高。“2012”株型緊湊,株高175cm左右,穗位高70cm左右,雄花紫色黃花藥,雄穗分枝一般為7個分枝,花粉量中等,散粉期相對集中,葉片數13片,抗玉米大小斑病、銹病、穗粒腐病和灰斑病;籽粒金黃色硬粒型,穗軸紅色,穗長14cm左右,穗行數16行,行粒數25~32粒。2002年在富源夏季用“贊SC122”作母本與之測交,測交種于2003年進行行比鑒定試驗和2004年進行品比試驗長勢較好、抗性較強、優勢明顯,選入2005~2006年曲靖市玉米區域試驗A組,定名“勝玉二號”。2007年通過云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號:滇特(曲靖)審玉米200608號]。

3主要特征特性

勝玉二號屬中棵中晚熟大穗大粒型品種,株型半緊湊,生育期136d,株高261cm,穗位高106cm,穗長19cm,穗行數15.1行,行粒數36粒,千粒重363.6g,出籽率81.5%;果穗筒型,穗軸紅色,粒型半馬齒,粒色黃白色。勝玉二號幼苗生長勢強,植株清秀整齊,活稈成熟,抗倒伏、倒折,抗病性強,籽粒外觀品質好。

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昆明)2006年10月檢驗結果報告,勝玉二號籽粒主要營養成分含量為:總糖5.05%,粗脂肪5.03%,淀粉61.01%,蛋白質8.3%,容重703.5g/L,氨基酸總量6.8%,賴氨酸0.23%。

4產量表現

4.1行比鑒定試驗結果2003年在富源縣農業局示范園(海拔1830m)進行行比鑒定試驗(供試測交種86個),采取寬窄行種植,1.5m設1個復合帶,大行1.0m,小行0.5m,行長4m,塘距48cm,雙株留苗,密度5.55萬株/hm2。“贊SC122/2012”種植8行,測產實收128株,測產總產43.6kg(鮮重),折單產18175.5kg/hm2(鮮重),經考種折單產11070kg/hm2,比對照會單四號(CK1)種植6行,測產實收98株,測產總產24.6kg(鮮重),折單產13674kg/hm2(鮮重),經考種折單產8670kg/hm2,增產2400kg/hm2,增27.7%;比對照宣黃單二號(CK2)種植6行,測產實收99株,測產總產28.8kg(鮮重),折單產16008kg/hm2(鮮重),經考種折單產9982.5kg/hm2,增產1087.5kg/hm2,增10.9%。

4.2品比試驗結果在2004~2005年富源縣玉米新品種比較試驗中,勝玉二號2004年平均單產10005kg/hm2,比對照宣黃單二號(CK1)增產918kg/hm2,增10.1%;比對照海禾一號(CK2)減產49.5kg/hm2,減0.49%,在參試的9個品種中產量名列第3位。2005年勝玉二號平均單產9375kg/hm2,比對照宣黃單二號(CK1)增產1068kg/hm2,增12.9%;比對照海禾一號(CK2)增產555kg/hm2,增6.3%,在9個參試種中產量名列第1位。

4.3多點試驗結果在2004年安排的4個試驗點和2005年安排的6個試驗點的多點試驗中,試驗匯總結果是:勝玉二號測產面積1hm2,總產量9994.4kg,平均單產9994.4kg/hm2,比對照宣黃單二號平均單產9004.5kg/hm2增產989.9kg/hm2,增幅9.5%。

4.4區域試驗結果2005~2006年參加曲靖市玉米區域試驗A組,2年5個點勝玉二號平均單產10114.05kg/hm2,比對照會單四號平均單產7629.6kg/hm2增產2484.05kg/hm2,增幅32.56%。在12個參試點中2年平均產量名列第3位。

4.5生產試驗示范結果2005年在富源縣7個鄉(鎮)連片示范7.33hm2,海拔從1295m的黃泥河鎮黃泥河村委會到海拔1970m的中安鎮回龍村委會,經18個測產點實收實測,平均單產9423kg/hm2,比對照宣黃單二號增產990kg/hm2,增11.7%。2006年示范13.3hm2,經實收實測,勝玉二號平均單產10066.5kg/hm2,比對照宣黃單二號增產1549.5kg/hm2,增18.2%。

2006年在曲靖市部分縣生產試驗示范2.67hm2,其中羅平縣示范0.67hm2,平均單產9210kg/hm2,比對照宣黃單二號單增產780kg/hm2,增9.2%;師宗縣示范0.67hm2,平均單產9960kg/hm2,比對照宣黃單二號增產1020kg/hm2,增11.4%;沾益縣示范0.67hm2,平均單產8730kg/hm2,比對照宣黃單二號增產900kg/hm2,增11.5%;會澤縣示范0.67hm2,平均單產9360kg/hm2,比對照會單四號增產1080kg/hm2,增13%。

經多年生產試驗示范觀察,勝玉二號各種性狀良好,在生產中表現出的優點是:①適應性廣,穩產性好,年度間產量起伏不大,一般比宣黃單二號增產10%以上;②植株清秀整齊,活稈成熟,抗倒伏、抗倒折;③果穗勻實,苞葉軟薄,容易收獲。

5栽培技術要點

根據幾年來試驗觀察,勝玉二號適宜曲靖市海拔在1300~2100m區域及周邊類似區域不同土壤種植。

5.1種植方式和密度勝玉二號播種一般規格是:大行95~100cm,小行45~55cm,塘距50cm,雙株留苗,種植密度5.1萬~5.7萬株/hm2;采取間種或套種,種植密度在4.8萬~5.4萬株/hm2為宜。

5.2適時播種勝玉二號生育期較長,應早播種植,在曲靖市海拔1900m以上中高海拔種植,宜在清明節令前播種,并加蓋地膜;海拔在1900m以下區域可適當推遲播種期,但最遲不要超過5月10日播種。

5.3合理施肥在曲靖市中下等肥力地塊,一般施農家肥1.5萬~2.25萬kg/hm2,加復合肥300kg/hm2作底肥,7~8葉時施碳銨600kg/hm2作苗肥,大喇叭口期用尿素600kg/hm2作二次追肥。

6制種技術要點

勝玉二號在正常情況下,制種產量較高,一般制種產量在6000kg/hm2左右,其制種技術要點如下:

6.1嚴格選地,安全隔離要選擇光熱資源充足,年平均溫度14℃左右,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區建立制種基地。制種地采用空間隔離,隔離區要在300m以上,且隔離區內不得種植玉米;采用時間隔離,隔離時間要在40d以上。

6.2父、母本行比一般為1∶4。

6.3花期調節在正常氣候條件下,母本與父本抽雄期基本一致,但母本雌雄不協調,部分母本吐絲較慢,為保證制種產量,要采取分期播種調節花期,即父本采取兩期播種,2/3父本第1期與全部母本同時播種,第2期1/3父本待母本60%的幼苗發芽出土高2~3cm時必須在1~2d內播種。

6.4及時徹底去雜去劣去雄由于母本株高較高,去雄時要求帶3片葉去雄,并加強人工輔助授粉。授粉結束后及時砍除父本行,成熟時抓住晴好天氣適時收獲。

參考文獻

[1]佚名.宿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專欄Ⅱ:玉米高產育種新突破——宿單9號[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4):F0003.

[2]汪浩,羅金寶,駱明惠.玉米雜交制種技術[J].農技服務,2007,24(10):11.

篇8

1.制種地塊的選擇

制種田應選擇積溫3000℃以上地區,并且地勢平坦,連片,土壤肥沃。過于零散,狹長的地塊不利于授粉,不宜安排制種。還要考慮隔離條件較好地塊。要求制種地四周400米之內無其他玉米種植。

2.播前種子處理

親本要求純度在99%以上,發芽率85%以上,以保證田間種子出苗率。播前要將親本種子進行嚴格粒選,剔除雜粒、破損粒、雜質等,將選好的種子在陽光下曬2~3天。播前最好進行玉米種衣劑包衣,用以防治地下害蟲及病害。

3.適時播種,調好播期

(1)制種田10cm土層土壤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便可以播種,因為錦玉28生育期較長,遼寧地區應在4月20日至5月1日前播完,以保證足夠的積溫。播種時,先播母本,兩葉一心時播一期父本,5~7天后播二期父本。如果播父本時遇到旱情,則要抗旱播種,以免花期不遇。

(2)本雜交品種的制種親本芽鞘較軟,播種不宜過深,掌握在4cm左右,粘土地淺一點,沙土地可適當深一點。

4.制種密度及父母本行比

由于本雜交種的親本父本株比母本株矮,所以父母本行比2:8較為合適。行距55cm;母本株距30cm,父本株距27cm.最佳密度為52500株/公頃,這是提高錦玉青貯28制種產量的重要因素。

5.除雜去劣

(1)苗期除雜

苗期可結合間苗、定苗依據父母本苗期的葉色,葉鞘色,生長勢等性狀區分出雜株,并將其拔除。

(2)拔節期除雜

拔節期是田間去雜的關鍵時期,父母本植株特征特性已充分顯現出來,根據親本株高、長勢,葉形,葉脈顏色區別雜株,對“傻大黑粗”形態有異者,一律鏟除。

6.嚴格去雄

母本去雄是保證種子純度的關鍵。必須固定專人負責,摸苞帶葉去雄。認真貫徹“及時,干凈,凈底”的原則。及時系指在母本雄花露出頂葉之前的花苞期帶苞葉拔除;徹底是指制種區母本雄花一株不漏全部拔除;干凈是指母本雄穗不留殘枝、斷枝、分枝。去雄時必須在每天10點以前進行,將抽出的雄穗帶出地頭掩埋好,不可亂扔,避免其繼續散粉。

7.花期不遇的調控方法

制種的父母本受外界條件影響,有時會發生花期不遇。如果父本偏早,可以對其進行側面斷根,延長花期;如果父本偏晚,用0.4~0.5%乙烯利溶液噴施父本植株,促進雄穗生長,也可以對母本采取剪花絲的手段。

8.防治蟲害

遼寧地區6月中下旬常發生粘蟲危害,幼蟲3~4齡期時,揚撒0.04%氯菊酯粉劑,畝用量2~3kg;7月上中旬常發生玉米螟蟲危害,在玉米心葉末期向大喇叭口內及時拋撒3%辛硫磷顆粒劑防治,畝用量1~1.5kg,或者放赤眼蜂。

9.田間后期管理

(1)割除父本

篇9

幸福與德性是人類生活的永恒主題,也是人類不斷追求的價值。教師幸福是教師在職業生涯中的價值追求,是在教育工作中實現職業理想的教育主體狀態,也是實現自己職業理想和人生價值相統一的心性能力。這種心性能力是基于德性的心性能力,蘊含著豐富的倫理內涵。

一、教師幸福的倫理內涵:基于德性

教育是關涉人幸福的事業,它影響著人的活動。教人怎樣向善,怎樣追求幸福的生活,怎樣實現自身的價值,并為人類的幸福事業做出貢獻。而教師在教育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要想教會別人怎樣幸福,教師首先要具備一定追求、享受和創造幸福的能力。因此,教師幸福影響著教育幸福的實現與否。倫理文化中的幸福與德性有內在的統一性,德性是我們獲得幸福的內在品質,德性是獲得幸福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師的幸福也是一種具有德性的心性能力,有其內在的德性要求。

(一)教師幸福以教師倫理為前提

涂爾干認為,“世界上任何一種職業,都有自身存在的職業倫理。”①教師要在社會倫理規范、道德規范、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范圍內追求幸福。首先,教師在追求幸福過程中所采取的行為需要基于德性的價值判斷。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需要什么,哪些是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以放棄的,這些都要基于教師個人的價值判斷。其次,教師在滿足自身物質需要的同時,要注重精神需要的滿足。教師不僅有物質需要、社會性需要,還有精神需要,教育幸福的獲得是建立在這些需要滿足的基礎之上,只有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都得到滿足時,才能體驗生命價值的意義。而且教師在滿足自身物質需要、精神需要和社會性需要的同時,要將自身統一與教育之中,用教師倫理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斷加強教師道德修養,不斷內化和升華自身德性幸福能力。

(二)教師幸福以德性為內核

教育是教人追求幸福的精神事業,人的精神性事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對道德生活的追求和完善,教育工作者在這項精神事業中承擔著維護最高倫理標準的責任。②所以說,道德教育從始至終都應是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而教育則是一種德性的教育,是教人向善的教育,是教人獲得幸福品質的教育。③

以德性為內核的教師幸福要凸顯公正原則。教師公正是教師倫理生活的重要原則,其有兩個層面的德性內涵:一方面是指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公平和正義。它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公平、教師對同事的公平等人際關系中。教師在對待他人尤其是學生時,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另一方面是指教師政策對教師自身所體現的公平原則。“當人們生活在一個基本公正的社會中,不懈努力、奮發進取、創造有為、立德立功時,人生幸福就不僅是可能的,也是實現的”。④以德性為內核的教師幸福不僅僅需要教師自身凸顯公正原則,還需要社會和國家政策對教師體現出公正原則。國家教師政策的制定要以公正原則為基本價值取向,要讓教師在法律和政策范圍內更加自由地行使權力,享受幸福,從而保證教師幸福的實現。

以德性為內核的教師幸福強調:教師要擔當擁有的道德責任。石里克指出:“責任感像是自己被欲望驅使一般而開始自由行動,有了主動去行動的動機,并且情愿因行為有錯而受到責備。”⑤教師只有意識到自由承擔的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時,才能不遺余力地去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一旦教師有了自覺的責任意識,就可以在沒有任何外力約束的情況下,自覺地去完成教育工作,還能激發教師創造幸福的動力,提升教師的道德修養水平,促進教師、社會和學生德性幸福的共同實現。

二、教師幸福失落的根源:德性缺失

當前,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把教師當作“完美”人物的化身,一切好的東西都要在教師身上體現。并且伴隨著教育復雜程度的加深、社會與家長要求的提高、教學壓力的增大、社會分配差距的拉大等,這些外在的原因逐漸阻礙了教師對人生幸福的追求,導致教師幸福的失落,但更深層的倫理根源也值得我們去探尋。

(一)教師缺失追求內在幸福的心態

羅素曾指出:“人生活在世界上,總會出現種種不幸,這些種種不幸的根源,一部分可能源于當下的社會制度,而另一方面則源于個人的心理。”⑥個人心理對個人的幸福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個人的不幸就是因為自身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對待職業所體現出來的錯誤態度。教師幸福是客觀物質需要和主觀精神需要的統一,教師幸福是在正確的世界觀、倫理觀基礎上的一種積極追求,消極的、不合理的追求只會使得教師離幸福越來越遠。

一些教師奉行享受主義,認為教師職業不能讓自己得到物質的滿足,從而忽視了教師職業帶給自己的精神享受。一些教師奉行節欲主義,他們選擇教師職業的初衷是因為教師職業的穩定性,對職業意義和生命意義的體悟能力不高。一些教師渴望幸福,但是他們只是消極地等待幸福的到來,他們在現有的條件下等待著外在政策的變化,等待著與自己內在尺度相符的條件和對象的出現,以使自己不需努力就能獲得利益,從而滿足自己的欲望。這些教師之所以不幸福,就是缺失了追求內在幸福的積極心態,他們奉行著享樂主義的幸福觀、節欲主義的幸福觀以及消極等待的幸福觀,而這些都是被動的、外在的、即用即無的,都不能促進德性修養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育生活之中,只感受到了各種壓力或僅有的一時幸福,而沒有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體會不到真正的幸福和長久的幸福。

(二)教師缺失以德性為主體的幸福能力

教師幸福能力包括廣義幸福能力和狹義狹義幸福能力,廣義的幸福能力主要是指教師良好的知識結構和教學能力以及較高的文化素養,這是教師追求幸福的客觀條件。狹義的教師幸福能力主要是教師內在的主體性心性能力,即德性幸福能力,它要求教師要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和精神品味。⑦倫理文化中,幸福是一種德性幸福,只有具備德性能力的人,才能真正感到幸福。雖然在全面的人性觀下,德性不是幸福的前提,也不是幸福的全部。幸福也不是萬能的,但是一個人如果缺德或者無德,他的幸福將是空洞的,他也會因為缺乏創造和享用幸福的心性基礎,逐漸喪失追求幸福的主體性能力,不會真正感到幸福。近年來出現的各種師德問題,比如幼兒教師的虐童事件、小學校長的事件、大學教師的論文抄襲事件等等,不同層次、不同待遇、不同的教育對象,但他們都同樣因為道德的缺失而犯下不能彌補之錯,對他們而言,幸福太遙遠。而且實踐也表明,物質需要的不斷滿足、工作報酬的不斷增長、教學技能的提升不一定能讓教師感到幸福。由此可見,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影響著教師追求幸福的能力,教師德性能力的缺席也成為制約教師幸福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教師幸福的回歸路徑:重塑德性

通過探尋教師幸福失落的根源,在倫理文化中,我們需要通過確立積極的教師幸福觀、提高教師基于德性的幸福能力這兩個方面來從內部提升教師幸福感,還需要構建以幸福為取向的師德建設體系,為教師提供一個進行師德修養公正和諧的環境,從而切實提高教師幸福。

(一)確立積極的教師幸福觀

教師的職業特性賦予了教師積極追求幸福的莫大權利,只有教師積極追求幸福,才能引導學生積極追求幸福,才能最終實現教育的幸福。因此,教師要樹立積極的教師幸福觀,把自我價值的實現與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的教師幸福觀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將個人利益與社會集體利益統一起來。教師只有通過自覺履行職業義務、承擔道德責任,以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為重,才能實現自己對幸福的高層次追求。其次,不僅要注重物質生活,還需要注重精神生活。教師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實,樹立遠大的教育理想和責任使命,把教書育人看成是一個幸福的事業,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教育事業,發揮師愛的德性能力,創造出更高層次的幸福生活。再次,既要關注當下幸福,又要領悟教師未來幸福的意義。教師幸福寓于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具體表現在學生成才之后,而且這種長遠的幸福的獲取,是教師幸福的最終目的。最后,既要做一名會享受幸福的教師,又要成為一名會創造幸福的教師。石里克曾提出:“任何時候都要為幸福做好準備的道德原則,他認為人們應力求成為值得享有幸福的人。”⑧教師職業本身就蘊含著莫大的幸福,教師要做的就是學會享受幸福和創造幸福,教師要在創造性的勞動過程中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和人生價值。

(二)提高教師的內在幸福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成長著,追求幸福是一個人生命境界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內在生命力不斷增強的過程。教師幸福能力的提升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充分認識教師職業的意義和價值。馬克思指出:“教育是最能為人類謀福利的勞動職業,那么只要我們選擇了它,就應該不會為任何沉重的負擔所壓倒,因為這是為整個人類幸福而做出的犧牲。”⑨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認識教師職業意義,自覺承擔職業使命即引導學生的精神成長,啟迪他們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引導學生領會愛、希望、公正和善良的價值,給予他們追求幸福人生的精神食糧。其次,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境界。教師職業不同于其他職業,從古至今,教師就與清寡和奉獻這些詞語聯系在一起,教師職業不能讓你發財致富,讓你物質上很富有,但是教師職業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樹立德性情懷和人文情懷。因此,教師要想獲得幸福就必須走出物質主義、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自覺提升自己的德性修養,向更高的精神境界發展。第三,教師要在道德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追求幸福、享用幸福和創造幸福的能力。德性的獲得不是道德知識直接轉化而來的,而是在道德實踐中將自己的價值理想、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內化而來的一種心性品質。所以,教師要不斷提升主體實踐的能力,并在創造性的教育實踐活動中,體驗對工作的樂趣,從而獲得幸福的感受。

(三)構建以幸福為取向的師德建設體系

構建以幸福為取向的建設體系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師德建設要將教師的置于主體地位。在師德建設中,不管是目標的確立還是制度的制定,都要體現教師在教育生活中的自由和平等原則,關注教師的需要、愿望、利益,確立其主體性地位,激發教師主體性力量,從而幫助教師實現職業理想和,體現生命價值。第二,師德建設要將公正和民主作為基本的價值選擇。教師幸福的獲得,不僅需要自身做到公正原則,還需要外在的政策和制度對教師體現公正原則。在師德建設中要實現教師的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體現公正、民主、透明的原則。這種公正和民主精神將會成為影響教師道德行為的規約力量,為教師幸福的實現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師德體系建設要注重對教師的關懷、理解和尊重。師德建設的本意是為教師道德成長和專業生活質量提升服務的,而不應該成為教師的負擔,要體現出對教師的人文關懷、理解和尊重。師德體現建設要內涵于教師的真正理解和尊重,這樣才能讓教師自覺進行德性的培養,自覺地在實踐中內化道德知識、情感、意志,從而逐漸提升追求幸福的能力。

幸福的追求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程,教師幸福也需要在不斷的追求中獲得和享受。在物欲化的今天,教師幸福逐漸失落和迷失,感到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教師職業本身所具有的幸福意義,正確認識教師職業與教師幸福的關系,自覺抵制不良習氣的影響,積極追求幸福,學會享受幸福,不斷提升自身道德品質的修養,進而引導和熏陶學生德性的養成。

注釋:

①[法]涂爾干.付德根,譯.職業倫理與公民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2.

②檀傳寶.走向新師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5.

③馮建軍,回歸幸福的教師生活[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26.

④高兆明.幸福論[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155.

⑤石里克著.倫理學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139.

⑥羅素.走向幸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7.

篇10

孔子的仁學思想以“仁”為內容,以“禮”為形式,以“中庸”為準則。孔子的仁學思想主要保存在《論語》中,《論語》是集中反映孔子仁學思想的著作。孔子的仁學思想對高職高專文秘專業開展禮儀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值得研究探討。

高職高專文秘專業的禮儀課是一門擔負著對學生進行基本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基礎學科,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傳統禮儀教育的滲透,這對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提高就業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文秘專業的職業禮儀,是指在人際交往中用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素質的外在表現,也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是人際交往中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文秘專業禮儀課程是職業素質培養的一門重要課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習研究孔子的仁學思想,可以增強本學科的文化底蘊,提升教學效果。

“仁者愛人、以禮相待”是文秘專業的基本素養

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反映的是做人的本質,或者說是教人做人的道理。愛人,即人應該有一顆愛心,相互之間相親相愛。所以說,“仁”原本指對人親善或持有一種同情心,應該落實到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上面。具體地說,應該承認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特別是為人處世方面應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希望以“仁愛”之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具有仁愛之心,人與人以禮相待,那么社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禮序就形成了。

文秘專業所學的秘書禮儀,要求學生態度落落大方,舉止溫文爾雅,為人謙遜有禮,這是一個好秘書所必須具備的禮儀素養。孔子仁學倡導的“仁者愛人”闡述的也正是這個道理。當孔子把禮儀提升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度,禮儀也就成了管理階層治理好國家、掌管好天下大事的基礎。

古人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華夏,孕育出“禮儀之邦”。今天,當禮儀已經成為世界文化交流不可缺少的因子,它的功能與作用顯得更為突出。因而,培養好的禮儀素養更是重中之重。文秘人員的禮儀素養至關重要:注意品德修養,講究禮儀,具備多方面的知識,才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圓滿地做好工作。禮儀是構成社會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是人們觀察、了解社會文明狀況的基本著眼點,也是純凈社會、清正風化的有效措施。我們講究個人形象和修養,方能落落大方、溫文爾雅、謙遜有禮。

文秘人員要協助各級領導機構及決策者溝通信息、調查研究、聯系接待、辦理文書和處理日常事務,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了與社會各界打交道的任務。在交際過程中,文秘人員的個人形象關系到企業機構的整體聲譽和形象。因此,文秘人員要十分注重自己的禮儀形象,為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充當“門面”和“窗口”。

仁學思想在文秘專業禮儀教學中的滲透

孔子的仁學思想倡導“仁者愛人”,以禮相待,這是秘書職業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師研究孔子的仁學思想,并運用在文秘專業的禮儀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言傳身教,教師起示范作用 在文秘專業的禮儀教學中,提倡教學相長,就是要求文秘專業教師自身應言傳身教,起示范作用,研究孔子的仁學思想,培養敬業精神,增強服務觀念,幫助學生擺正心態,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師要為人師表,注重自身的儀表、談吐、舉止,做學生的表率。學生會以大方得體、循循善誘的教師為榜樣,在自我形象塑造上找到楷模。在文秘專業的禮儀課程教學中,教師還要積極關注課程在學生思想品德、審美情操等方面的教育與引導作用,擴展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職業素質教育。

尊重他人,學生提升自尊心 在學習和研究孔子仁學思想的同時,讓學生學會一舉手一投足都彬彬有禮,首先要以學會尊重他人為起點。禮儀教育不是一般的禮貌教育,而是一種修養道德、健全人格的教育。因為禮儀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學會“尊重”,即尊重自我、尊重別人、尊重社會。要尊重自我,就要重視自己的修養,同時,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當然,尊重他人要以提高自己的自尊心為基礎。人與人相互尊重是人類社會的目標。人與人的交往是以尊重為前提的,自己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待人接物就要寬容謙遜、不驕不躁。當人受到尊重時,自信心就會增強,其內心的道德要求也會得到提高。

注重形象,規范日常行為 衣著儀表對于一個人就如商品的包裝,是一種靜態語言,能傳遞不同的信息:是否充滿自信心和自尊感,是否覺得自己是舉足輕重的。衣著儀表是個性的表征,反映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及格調,顯示自己的職業和職位。文秘人員在日常事務活動中應做到形象上中庸和諧,儀容儀表要適體入時,言談舉止要落落大方。在社交場合,衣著要整潔平整,裝飾要端莊合體,追求和諧協調,過肥或過緊的衣衫,過大或過小的褲腿,過高的高跟鞋以及不得當的顏色搭配等,對于文秘人員而言是極不得體的。文秘人員與人交談時,眼睛要顯示你在傾聽對方的談話,要不吝真誠的微笑,語言文雅而委婉,說話方式輕松自如,語速不緊不慢,盡量做到不與周圍環境相沖突。教師要堅持正面教育與引導,擁有以禮相待之心,學生就會自覺地規范自己的日常言行,并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呈現出良好的職業禮儀素質。

孔子是主張理論的實踐性的,他說:“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同時,孔子也非常強調理性自覺和主觀能動作用。現代社會,要求人才有豐富的知識,善于創新,將知識和能力內化和升華為更高的心理品格和思想道德品質,能與他人與組群協調相處,和諧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要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人,首先,必須提高自身內在的素養,成為德才兼備的君子。其次,還要有強烈的禮儀意識,學會尊重,充分表現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達到較高的思想境界,讓自己的儀表、言談、舉止展示應有的職業特征。如學生往往欣賞有氣質的教師,自己也想模仿,這時,教師要引導他們,使之懂得:要想有氣質,首先必須先有素質;然而,素質從何而來?只有從知識中來,從注重日常細節中來。只有內在和外在統一了,才算美。

孔子的仁學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今天在素質教育要求中應該積極提倡的內容,在專業教學中滲透仁愛的思想,對學生將來熱愛自己的職業并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社會是非常有益的。

參考文獻:

[1]于丹.論語心得[M].北京:中華書局,2003.

[2]金正昆.現代禮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張江紅.淺談將“服務禮儀”引入課堂教學[J].管理與財富,2010(4).

[4]桂署欽.大學生傳統禮儀教育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7).

篇11

我公司玉米雜交制種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最初,由原來的幾十畝,幾千畝發展到現在的幾萬畝。由單一品種向多元化品種品系發展。近年來,隨著玉米雜交種的生產經營面積不斷擴大,由單一品種向多品種發展。最初是牡丹江農墾管理局的玉米制種基地,農墾總局玉米制種基地,現在發展為綏化農科院,克山農科所,墾豐種業有限公司的玉米制種基地。逐步與各大種業集團,科研院所建立其長期穩定的合作態勢,今年,我公司加入黑龍江墾豐種業有限公司,成為本公司玉米制種的繁育基地之一。加快了玉米雜交制種產業化的發展。所以,提高玉米雜交種的質量是我們必須重視的課題。

二、影響玉米雜交種質量下降的因素

我們知道,玉米種子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和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的體現,優良的品種高質量的種子可以為企業帶來信譽和產生品牌效應。所以,種子的質量顯得越來越重要。然而,在玉米雜交制種生產繁育過程中,有以下幾個方面會導致玉米雜交制種質量下降;

1.隔離條件不嚴格,有些單位盲目擴大制種面積,隔離區設置的空間隔離距離不夠300~500m,極易造成品種間的跑粉混雜。導致玉米雜交種純度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2.制種田去雜,去雄質量差,尤其是三類苗去除不及時。或者在花期去雄不及時,致使母本株大量散粉,純度低。也會導致雜交種子達不到標準。

3.機械混雜和人為的混雜,致使玉米雜交種的純度得不到保證。

三、怎樣提高玉米雜交種在繁育過程中的質量

玉米雜交種子的質量是貫穿玉米雜交種生產的量化指標。為了保證質量,真正發揮雜交種子的優良作用,多年來,我公司非常重視這項工作。責成種子檢驗部門嚴把種子質量關。在實際生產繁育過程中應掌握以下幾個生產技術檢驗環節;

1.嚴格設置隔離區,加強基地建設

選擇土質肥沃的制種田必須達到隔離條件。空間隔離距離不得小于300m。如果制種田處在隔離區下風頭時,隔離距離要適當加大。因為隔離區是玉米制種的基礎條件。是提高玉米制種質量的前提。

2.認真做好田間管理強化制種田質量關

合理控制好親本地使用。制種田要按規程嚴格去雜,去劣,去雄。實行母本行摸苞去雄。使玉米母本去雄達到干凈,及時,徹底。

3.認真做好苗期的去雜工作

玉米制種田在苗期,根據親本的特征特性進行去雜,去劣。一般要進行三次去雜工作;

第一次在出苗后,去除雜株。

第二次在拔節期去雜。

第三次在母本去雄前進行一次去除雜株工作。特別是對父本行,要根據親本的典型特征特性去除雜株。以免影響種子質量。

4.根據田間檢驗確定種子純度

在玉米去雄期,母本花絲吐出后至萎縮前,如果發現植株上花粉外露的花在十個以上時既定為散粉株。母本去雄不當,折蓼的也視為散粉株。玉米雜交種子制種要求,散粉株率在任何一次花期田檢時都不得超過0.5%。或者在三次花期田檢后不得超過1%。通過花期三次田間檢驗確定玉米制種田的純度。

5.做好收獲前的準備工作

在制種田收獲前認真調查雜交種子的成熟度。必須按照規定時間及時進行掛茬晾哂或者進行烘干處理。確保玉米雜交種子后期及時脫水。達到安全水分。以免影響種子發芽率。

6.及時收獲確保種子質量達標

篇12

隨著鄭單958緊湊型玉米的推廣,實現了利用緊湊型理想株型育種,提高產量的飛躍,玉米的耐密性也日益受到玉米育種工作者的關注。玉米的葉夾角決定群體葉片空間分布狀態的重要指標,與玉米品種的耐密植能力有直接關系,是玉米耐密株型育種的重要直觀形態指標。Duncan[1]研究認為,莖葉夾角越小,截光能力越低,群體中、下部光照越強小論文,可以容納更大群體,因而可進一步提高群體密度。說明縮小葉片與主莖的夾角有利于提高與產量相關的一些性狀,這也是選育緊湊型玉米提高密度促進產量提高的主要原因[2]。葉向值是綜合了影響葉片直立上沖的主要因素而得到的二級參數,它是玉米株型緊湊程度的綜合體現。張澤民等[3]研究認為葉向值顯著改良提高了玉米的耐密、耐肥和抗倒伏等群體適應性。對于玉米葉夾角和葉向值多采用經典的加-顯模型模型[4-8],而且采用分子標記QTL定位也已有報道[9,10],但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遺傳體系對這兩個性狀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本文采用主基因-多基因六世代聯合分離分析方法對玉米的葉夾角和葉向值進行遺傳分析,探討了他們的遺傳規律,旨在為玉米耐密性株型育種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田間設計

2010年4月在河南科技學院玉米育種試驗田春播種植7873 / PH6WC的親本P1、P2,并組配F1。2010年冬在海南三亞播種其F1及親本并組配B1、B2、F1、F2。2011年4月20日(春播)和6月15日(夏播)在河南科技學院試驗田播種7873 / PH6WC的P1、P2、F1、B1、B2、F2六個世代。春播和夏播條件下,均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行長6m,行距0.60m,株距0.33 m,3 次重復。P1、P2、F1均每小區種植4行,B1、B2和F2 每小區分別種植6行、6行和8行。

1.2 性狀調差

春播和夏播條件下,7873 / PH6WC的P1、P2和F1分別調查20,20,25株,春播環境下B1小論文,B2,F2世代分別調查195,195,295株,夏播環境下B1, B2,F2世代,分別調查180,180,270株。春播和夏播環境下,葉向值和葉夾角的測定均在盛花期進行。葉向值為葉夾角的余角和葉片伸展最高點葉環的長度與葉長的比值的乘積,計算公式采用Pepper[11]提出的方法:

式中,θi為第i葉片與莖稈垂直方向的夾角(度),Lf為葉片伸展最高點葉環的長度(cm),L為葉片的總長(cm),n為所測葉片的數目。穗上葉夾角和穗上葉向值測量穗上所有葉。穗下葉夾角和穗下葉向值測量穗下第1、2、3片葉。

1.3 數據分析

利用蓋鈞鎰等[12-14]提出的P1、P2、F1、B1、B2和F2六世代聯合分析方法,研究春播和夏播條件中玉米葉夾角和葉向值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規律,通過比較1對主基因(A類模型)、2對主基因(B類模型)、無主基因(C類模型)、1對主基因+多基因(D類模型)和2對主基因+多基因(E類模型)共24個遺傳模型的AIC值(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以及適合性測驗,包括均勻性檢驗(U12、U22、U32)、Smirnov檢驗(nW2)和Kolmogorov檢驗(Dn)結果,確定性狀的最適模型小論文,然后根據最適模型的分析結果,估計相應的主基因和多基因效應值、方差等遺傳參數。

主基因遺傳率:h2mg=σ2mg/σ2p

多基因遺傳率:h2pg=σ2pg/σ2p

其中σ2p為群體的表型方差;σ2mg為群體主基因遺傳方差;h2mg為群體主基因遺傳率;σ2pg為群體多基因遺傳方差;h2pg為群體多基因遺傳率。

主基因+多基因六世代聯合分離分析軟件由南京農業大學章元明教授提供。當多基因模型存在上位性效應時,其一階遺傳參數采用Gamble[15]提出的六參數模式計算。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世代葉夾角和葉向值的表現

由表1、表2 知,春播和夏播環境下,親本的葉夾角和葉向值均存在較大差異,F1均表現出負向超親優勢。春播環境下,穗上葉夾角的分離世代呈現單峰偏態分布,穗上葉向值和穗下葉向值的分離世代表現為單峰偏態或雙峰分布,說明可能存在主基因,穗下葉夾角分離世代多為單峰正態分布。

表 1 春播環境下各世代葉夾角和葉向值的表現

Tab.1 Performance of Leafangle and Leaf orientation value of each generation in spring sowing environment

 

世代

Generation

穗上葉夾角

LA AUE

f

穗下葉夾角

LA BUE

f

穗上葉向值

LOA

AUE

f

穗下葉向值

LOA

BUE

f

B1

B2

F2

B1

B2

F2

B1

B2

F2

B1

B2

F2

P1

40.52

 

 

 

 

 

 

39.38

 

 

 

 

 

 

47.08

 

 

 

 

 

 

50.15

 

 

 

 

 

 

P2

16.30

 

 

 

 

 

 

24.47

 

 

 

 

 

 

72.79

 

 

 

 

 

 

61.87

 

 

 

 

 

 

F1

28.32

 

 

 

 

 

 

27.71

 

 

 

 

 

 

58.67

 

 

 

 

 

 

54.93

 

 

 

 

 

 

組中點

Class

mid-point

12

4

18

7

1

32

3

5

34

3

2

2

16

23

 

 

7

21

17

5

36

7

10

38

3

3

15

20

3

4

31

24

15

33

24

40

14

5

42

19

12

31

24

4

23

56

27

23

48

47

44

19

14

46

25

26

33

28

19

66

72

30

33

41

68

48

48

5

31

50

40

31

52

32

32

62

56

33

34

31

58

52

47

8

38

54

34

39

68

36

56

27

31

36

35

9

48

56

33

20

57

58

27

37

46

40

40

8

23

39

31

6

28

60

14

36

56

62

30

25

36

44

25

2

10

42

16

3

13

64

6

58

47

66

14

14

9

48

8

1

5

45

6

1

68

4

43

24

70

6

3

52

5

1

2

48

2

2

72

19

8

 

 

 

 

 

 

 

 

56

3

1

2

76

5

 

 

 

 

 

 

 

 

 

 

 

 

 

 

 

 

 

 

 

 

 

 

 

 

80

1

 

 

 

 

 

篇13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9C-0137-02

中國文秘教育發展30余年以來,積累了豐富的秘書人才培養經驗,關于如何培養文秘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是受關注的研究重點之一。職業能力是秘書的核心競爭力,對其職業生涯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秘書是應用型人才,無論是本科還是中高職層次的秘書人才培養,都應自覺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本文以培養高職文秘專業學生的接待能力為例,闡述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理論設計教學項目“秘書的接待工作”的方法及教學實施過程,以說明“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對文秘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指導意義。

一、“行動導向”教學理論指導文秘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現實性

“行動導向”教學理論源自職業教育成熟的德國,它以培養人的職業核心能力為目標,以職業活動為導向,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真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秘書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從事的是一種與人打交道的輔助工作,從事這類崗位的人員不僅要有熟練的職業技能,還需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并且只有擁有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在這類崗位上得到長足的發展。秘書人才素質及技能的要求與“行動導向”教學理論的目標定位是一致的。

“行動導向”教學理論的主要特點是:教師把整個學習過程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工程或事件,設計出一個個項目教學方案,按行動回路設計教學思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注重“實踐、技能”和“為未來工作”,使學生“明確了為什么要學、知道了從哪里去學、掌握了怎樣去學”。該理論有可借鑒的被成功運用于課程教學的經驗。作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文秘專業,其人才培養方案應具有“所培養的學生能為未來工作”的特點,這是文秘專業辦學的社會責任和理想訴求。

二、高職文秘專業“秘書的接待工作”教學項目設計

接待工作是秘書重要的日常事務之一,也是秘書作為單位形象的重要窗口。文秘人員熱情、禮貌、耐心、細致的接待會使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從而留下美好的印象。從接待對象來分,接待包括日常接待、團體及重要賓客接待。本文將以團體接待為教學內容,闡述以職業活動為導向,運用“行動導向”教學理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設計“秘書的接待工作(團體接待)”教學項目的內容及方法。

(一)明確學習目標

高職文秘專業所培養的是中級秘書人才,主要服務于需要綜合型秘書的中小企業。該類企業對秘書接待能力的要求較全面,從接待方案策劃到落實接待細節,秘書都要參與其中。為此,把“秘書的接待工作(團體接待)”教學項目學習目標設定為:熟悉團體接待的準備工作,掌握團體接待工作的基本程序,掌握團體接待計劃的擬訂工作,熟悉團體接待過程中突況的處理方法。

(二)設計職業情境

“行動導向”教學理論由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組成,包括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法、頭腦風暴法、項目教學法、多媒體展示法等,其核心是把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融合。要培養學生的接待能力,不能僅限于接待禮儀、接待程序等碎片化內容,就“接待”講“接待”,而應給學生創設一個職業情境,讓他們參與接待,直接體會接待工作的特點、難點,并綜合運用秘書專業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

設計“秘書的接待工作(團體接待)”職業情境關鍵是要給出一個接待對象合理、接待工作量充足、接待過程可操作性強的驅動任務。本文以所組織的一次實踐教學為例加以說明。

真實的被接待對象是秘書接待工作職業情境真實度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響對學生接待能力的培養。筆者圍繞“秘書的接待工作(團體接待)”設計的驅動任務是“學生接待涉外文秘教學團隊參觀校園”。學生接待的對象是涉外文秘教學團隊,由該專業7名任課教師組成,他們熟悉秘書接待的基本知識及職業能力要求,既作為接待對象,又能在學生實施驅動任務后的評價及反饋中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的設計突破了由學生模擬被接待對象而造成隨意性的局限,學生會自主激發緊張感,像接待初次見面的客人一樣去做相應的正式溝通準備:與接待對象確認時間、地點及相關信息。

設計職業情境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有充足的接待工作量。如果只是讓學生模擬一次簡單的日常接待,例如在門口迎接客人、引領客人到會客室、奉茶、送客,這樣僅達到了培養初級秘書的要求,是不能完成培養高職文秘學生接待能力的目標的。圍繞所設定的教學項目學習目標,該項目運用小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等教學方法設計具體的接待任務,確保每個學生參與其中,而且都有收獲。該項目接待對象參觀的具體地點是學校辦學成果展廳、學校新建成的綜合實訓樓,兩個參觀地點之間距離約800米,而且涉外文秘專業教學團隊成員確實是初次集體參觀。學生在接受驅動任務后,組織會議討論并向實踐教學指導老師匯報接待計劃,確認要完成的接待任務:擬訂團體接待工作計劃,學校辦學成果展廳講解,兩個參觀點途中的“一對一”陪同安排,綜合實訓樓講解,準備接待工作總結會議,應急工作方案等。這是這個教學項目按行動回路設計的主要環節――學生與教師融合進工作過程,學生是接待工作人員,教師是接待工作組領導,主要發揮引導作用,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行動導向”教學理論的教學特點。

三、高職文秘專業“秘書的接待工作”教學項目的實施

(一)實施接待過程

學生按照確認后的接待計劃實施,但要根據臨時遇到的問題靈活調整。教師要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引導他們樹立“為未來而工作”的學習理念。

該教學項目實施的總體過程是:學生根據接待任務成立兩個接待小組,分別負責學校辦學成果展廳及“一對一”陪同接待、綜合實訓樓接待及接待總結會議。第一個小組的具體任務是提前10分鐘到學校辦學成果展廳迎接涉外文秘專業教學團隊,帶領客人參觀,并陪同客人步行800米到綜合實訓樓3樓;第二個小組的具體任務是在綜合實訓樓3樓樓梯口迎接客人,帶領客人參觀實驗室,并做好接待總結會議的工作。

在接待過程中,涉外文秘教學團隊成員和普通的被接待對象一樣,對學生的表現不予任何評價,但按照實踐教學指導老師的布置,認真觀察每一個接待環節和每一個接待人員,為下一階段的接待總結會議發言做好準備。

(二)接待質量評價與反饋

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理論設計的教學項目,并非僅停留在培養學生的某種或某幾種具體技能上,而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實踐教學指導老師設計了具體的教學項目質量評價與反饋方式。第一,由學生通過會議的方式自行總結。學生對接待前準備工作的完成情況、接待過程中主要環節的銜接情況進行了分析,并對印象深刻的細節及各自承擔的任務完成效果進行了客觀的評價,認為他們在“一對一”陪同時的溝通不夠積極、在參觀時的講解不夠生動等。第二,由涉外文秘專業教學團隊成員在被接待過程中的感受及發現的問題給學生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除肯定學生禮貌、熱情、細致的接待態度外,希望學生能更加自信、更加自然地做好接待工作。第三,實踐教學指導老師點評,就接待計劃實施效果、臨場應變能力表現等發表意見。肯定了學生的時間控制能力,保證接待計劃順利進行;表揚學生貼心地奉上溫度適宜的熱茶、給客人準備了因大雨需擦拭衣服的毛巾等。同時,也對因大雨而學生未能提前致電客人確認抵達時間及方式、學生在步行及上下樓途中的接待禮儀不夠規范等提出了批評。最后,實踐教學指導老師發放“接待質量評價表”,教師與學生從接待計劃、接待程序、接待禮儀、溝通成效、講解服務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分。

總之,無論是政務秘書還是商務秘書,用人單位對其職業能力都有很高要求。這些職業能力的形成,需要辦學專業用前瞻的理論針對崗位職責設計課程體系,并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訓練。“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倡導“以生為本,以學論教”的教學觀,培養文秘專業學生的秘書職業能力,應吸收“行動導向”教學理論的觀點,人才培養定位以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使他們學到的知識、技能就是在未來崗位上適用的。

【參考文獻】

[1]代瀟.高職英語通過“行動導向法”滲透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探討[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3(6)

[2]藏娟.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 2011(12)

[3]張發明,姚一雯,賈惠英.基于行動導向理論重構汽車營銷課程特色教學模式研究[J].新西部,2010(18)

[4]李楠.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