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娛樂營銷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品牌的定位與形象塑造
1.品牌定位
按照喬春洋(2005)的觀點,品牌的定位過程可分成四步:(1)細分市場細分市場可以從多方面著手,比如地理、人口、行為、心理特征等,由企業依據自身的營銷企圖和現有的條件,按照標準將消費者劃分為若干個子市場。其劃分后的市場必須是明確具體的,而且使得企業的進入有意義,也就是說市場必須是有潛力的。(2)確定目標市場完成市場細分,評估已經確定的子市場,繼而確定目標市場并選擇細分市場的進入方式。進入細分市場的方式有選擇的專門化進入、無差異進入、有差異進入和集中進入方式。(3)選擇競爭優勢選擇競爭優勢可分三個步驟,分別是確定差異化利益值得開發的前提條件、理清差異化利益的數量及確定具體的差異化利益。一般來說,使用最佳的差異化優勢不僅是為了企業長遠目標,也著眼于現實利益,找到值得開發的差異化利益才能準確地進行品牌定位。(4)選擇品牌定位經過上述步驟的實施,我們要用準確、簡明的文字記錄下定位的內涵和主張,而后要做的便是有效并始終如一地傳播這一定位。
2.品牌形象塑造
品牌形象的打造和魅力的形成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積累,聚沙成塔。借鑒學者喬春洋《品牌論》一書,品牌形象的打造可以做出如下歸納:(1)重視品牌定位品牌定位的目的在于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一個品牌的獨特位置,但是品牌的形象是社會大眾的主觀意識確立的,所以品牌定位過高或過低、定位模糊或沖突都會危害到品牌形象。(2)加強品牌管理為了將企業的愿景和經營理念反映在品牌的形象上,要將打造品牌形象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性問題,讓企業高層領導、全體員工都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3)重視產品和服務質量要形成良好的品牌信譽,必須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來強化品牌的形象,而質量正是這一切的基石和源泉所在。(4)優化品牌設計設計是品牌識別度的利器,如何體現品牌的形式美,使其各要素之間協調配合,產生最佳的效果就必須要將品牌的個性凸顯出來。這些都要著眼于品牌的名稱、標志、包裝等的設計。(5)重視社會公眾,掌控公關與廣告抓住消費者的心理,贏得消費者的好感和信賴是品牌形象建立的目標。為了在公眾心目中最終好形象的確立,要以消費者為核心,重視消費者的反應,以此為標準建立品牌形象。
(三)品牌營銷策略
品牌營銷策略簡言之就是以品牌輸出為核心的營銷策略,包括品牌精神理念的規劃、品牌視覺形象體系的規劃、品牌空間形象體系的規劃、品牌服務理念和行動綱領的規劃、品牌傳播策略與品牌通路策略的規劃、公關及事件營銷策略的規劃等。現如今,商品的品牌營銷手段有很多。諸如新興崛起的微博營銷手段,京東價格戰的風起云涌,劉強東在微博上的挑釁與宣傳。再看,現時很多的公司都會申請自己的官方微薄,只要在公司內部有活動,企業宣傳有需要,都會第一時間在微博上打出來,通過轉發量的激增和評論數的暴涌來登上微博的首頁,以此增加訪問量,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目光。誠然,微博對于品牌的營銷的作用已經很明顯。而時下盛行的“娛樂營銷”節目更是得到商家的青睞,在各大選秀節目和大型綜藝節目背后,企業品牌的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多企業選擇通過贊助的形式提高自身品牌的市場認知度。
二、娛樂營銷的發展現狀
一家國際權威調查機構所搜集的數據顯示:近80%的消費者對廣告開始失去信任甚至于產生反感態度,大約只有不到30%的消費者還對廣告保留著不同程度的信任。由此可見,傳統廣告宣傳已失去優勢,而娛樂營銷優勢逐漸凸顯。廣告的屬性在于單向傳輸,消費者被動地接受,而娛樂贊助活動則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經過企業的精心設計和詮釋,贊助活動向人們表達著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訴求,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顧客的購買行為,它體現了一種不可替代的理念;通過贊助活動的成功舉辦最后使品牌的目標顧客感到品牌贊助活動與消費者本人的身份、個性、生活方式、習慣、偏好、價值觀等產生了關聯。2005年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火爆全國,蒙牛作為贊助商的成功案例越演越烈。這場與湖南衛視聯手打造的超女贊助秀,讓“蒙牛”在酸酸乳領域的銷售量從2004年的7億元飆升至30億元。這是娛樂營銷中的一個經典的案例,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贊助。品牌于某一特定事物之間產生的特定聯系可以由贊助活動來承擔。其實最早的贊助活動早在100多年前西方就已經出現了。據記載:bovril品牌早在1898年就贊助了當時的諾丁漢森足球俱樂部,然后吉列贊助籃球運動;1928年可口可樂贊助了奧運會。隨著人們看到一些成功品牌因為贊助大型節目或者活動而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基于此,贊助這一推動品牌傳播,借力營銷的手段就逐漸地開始推廣開來。眾所周知,在全中國風靡的中國好聲音不僅帶來了一批好聲音學員的名聲大噪,也讓一個響亮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觀眾的心里。加多寶與王老吉之前的戰役中,應該說加多寶憑借對好聲音節目的贊助,不僅獲得了更多的觀眾支持,也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企業選擇這一類節目進行營銷的原因很有多:第一,這是一個受眾面很廣的節目,娛樂節目吸引的大多是青年男女或者學生,這一點很符合大多廣告產品的消費者定位。第二,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具有時尚感受,這和產品品牌的訴求高度一致。特別是類似于中國好聲音這樣新興形式的娛樂節目對觀眾的吸引力很大,能夠調動更多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企業選擇其作為營銷的平臺,市場認知度迅猛上升。
三、娛樂營銷策略
現如今,如何進行成功的娛樂營銷成為企業亟須思考的問題。筆者歸納娛樂營銷策略如下:
1.明確品牌的傳播目的。要深入了解自有品牌的實質、延伸識別、核心識別、以及自身獨特的價值趨向。在了解的基礎上對其贊助對象所處的實物環境進行細致的分析,找出內在的關聯點將品牌和某一特定事物聯系起來,有針對性地設計贊助活動,對癥下藥,力求取得較大的贊助收益。如加多寶在對中國好聲音的贊助中,選擇的是夏季容易上火的季節,并且突出的是“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的“正宗”。
2.搶占先機,先入為主。企業在一年中可能會收到很多的邀請函電,要根據企業實際和需要進行選擇合作伙伴和方式。消費者易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獨家贊助一般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即使不是獨家贊助,為了迅速出擊,搶占商機,應迅速建立起與目標受眾之間的聯系。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并依據所推廣品牌的特性設計贊助活動,善于從中發現個性化特征,積極參與到品牌傳播策略有關聯的贊助活動項目中來。在中國好聲音的冠名中,很明顯加多寶比王老吉先搶下來贊助權。
3.靈活運用組合傳播策略。贊助本身的傳播效果并不是很顯著,需要企業將組合傳播策略靈活運用起來。對品牌傳播活動中能與目標顧客有著有效聯系的訴求點進行有所側重的組合宣傳,積極創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相關聯想,實現品牌家族共榮的效果。
篇2
Helen is a disabled, but her mind is key just and free, longing for the future, she himwith a single indomitable heart, created a miracle in human history, and with lovingkindnehands holding the world of the disabled. She is our pride, our example. Helen's life, are tough, will give to us great encouragement, so that those who idling people very regret. Helen unyielding life, not only gives us a lot of enlightenment: we these healthy people, not away your youth, we should treasure this beautiful life, cherish the happineof life. Don't wait for lost regret it, then already too late.
From Helen Keller body, I realized profoundly: a person will achieve, is not the condition quality, but in any struggle and progressive spirit. Had a target, just have the power, for this goal, will certainly encounter all sorts of difficulties, but as long as we march forward courageously, we will overcome all the difficulties and achieving brilliant achievements.
看著海倫·凱勒的電影,我不斷飆升,我是海倫做出這么大的成就,這樣的韌性,是海倫震驚他的精神顛簸的感動。
這部電影講述了海倫·凱勒在她出生19個月的時候,因為生病,失去了寶貴的聽力和視力,所以她成了聾子,啞巴,盲目的嚴重殘疾。她不喜歡正常的人學習,生活,但海倫·凱勒的老師安妮的幫助下,她克服她生病。學習使用的手“交談”,掌握了英語、法語、德語、拉丁、希臘五種文字,在她24歲,她以優異成績畢業在著名的哈佛大學,它完全改變了凱勒的生活。
篇3
[2]張傳福,劉麗麗.移動互聯網技術及業務[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李晨宇.營銷傳播理論的引進及其在中國的發展[J].創新,2013(10):18-26.
[4]李響.移動互聯網手機廣告營銷策略研究[D].武漢:武漢工程大學,2013.
[5]楊改霞.中國手機廣告營銷模式創新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2.
[6]薛殿中,黃衛東.4G時代手機廣告如何發展[J].通信企業管理,2014(8):78-79.
[7]陳娜,鮑立泉.基于智能手機的廣告策略研究[J].青年記者,2014(6):63-64.
[8]段鋼,蔣杉杉.手機APP廣告點擊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4(3):65-69.
[9]張茜.移動互聯網廣告營銷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4.
[10]王愛寶.移動互聯網技術基礎與開發案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11]高坤.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媒體應用傳播及營銷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2011(05):88-89.
廣告營銷論文參考文獻:
[1]王燊.商業銀行廣告營銷工作面臨的挑戰及突破[N].建設銀行報,2010-08-13.
[2]楊漢武.商業銀行營銷廣告策略[J].企業研究,2009(9):44-47.
[3]李碩.銀行營銷:告別刀耕火種年代[J].數學財富,2003(9):27-29.
[4]李燕強.中國商業銀行營銷策略中的廣告策略[J].經濟師,2004(12).
[5]戴世洪.形形的銀行新媒體營銷[J].成功營銷,2007(11).
[6]袁岳.中國國內銀行兒科化營銷現狀[N].中國經營報,2002-11-11.
[7]江連鋒.基層商業銀行廣告投放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銀行家,2009(6):128-129.
[8]鄧德勝,楊麗華.銀行服務營銷的特點及其營銷組合擴展策略[J].經濟問題,2006(8).
[9]郭晶晶,李淑芳.銀行廣告營銷策略之思考[J].企業經濟,2008(2).
廣告營銷論文參考文獻:
[1]赤尾昌也.廣告用語詞典[M].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1996:32.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2016-6-10.
[3]江波.廣告與消費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3.
[4]劉蕓暢.新媒體營銷+:互聯網時代的娛樂營銷解密[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133.
[5]劉沐.新媒體廣告形態與發展[J].科技資訊,2010(19):242.
篇4
一、中原民俗文化傳承亟待創新的形式
民俗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廣大民眾所形成的長期的生活習慣,這種習慣在不斷的約定俗成中總結、創新、演繹成時代世代相傳的生活文化。民俗集中體現著這一地域的傳統文化,承載著當地居民的文化心理,傳統文化與民眾的文化心理伴隨民俗的傳承不斷地強化。我國地域幅員遼闊,區域地貌及生活習俗差異較大,且歷史久遠,因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中原地區民風淳樸,文化底蘊豐厚,民俗文化種類繁多,經歷千百年變遷形成了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獨特風情。伴隨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發生了極大變革,不少民俗文化缺乏活力,有的甚至瀕臨消失,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進行發展與創新,是目前中原地區民俗文化亟待解決的課題,需要創新的思路和策略。
二、娛樂化體驗傳承中原民俗文化的可行性
著名的未來學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將出現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人類將走過信息時代的高峰期而進入休閑時代,休閑將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休閑消費的角度看,人們正處于從傳統以維持生存為主的用品向追求文化精神產品的轉型期。現代人的消費重點已經由購買有形商品轉移到無形的能夠感覺舒適和快樂的服務,從花錢買東西到花錢買“感覺”。勞動與積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費的手段,享樂才是根本。“人們在休閑、消費和感官滿足中接受了新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娛樂休閑經濟是一種體驗型經濟,突出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強調低代價、高效益,以無形資源代替有形資源,是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財富相協調的和諧經濟形態。以娛樂化體驗的構建為核心的營銷模式,是以滿足人性回歸為出發點,不僅能有效地滿足人性的需求,同時也是企業拉近消費者距離的有力手段,為民俗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創新的視角。
就民俗文化而言,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態度和發展趨向:一種是作為文化遺產來對待,注重其原生態、原汁原味,強調文化生態平衡;另一種則是將民俗文化視為一種活的文化形態,強調民俗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強調借助新的文化形態和現代傳媒方式促進民俗文化的發展。后者本身就是將民俗文化以文化形態的形式構筑的體驗形式。經濟文化技術的變革對人們生活模式產生重大影響,作為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資源若能在結合自身優勢特點的基礎上,根據人們娛樂休閑需求的變化進行創新營銷,通過開展多層次的體驗模式,通過為消費者創造獨特的娛樂式體驗來塑造、傳播與提升我省民俗文化,會為其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原民俗文化的娛樂化體驗研究內容
本課題試圖以中原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資源為具體研究對象,從娛樂化體驗的視角下,探索傳承民俗文化的創新型途徑。結合中原地區的民俗文化特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們的娛樂休閑需求,將娛樂化傳播、體驗營銷等理論的作用機制、傳播方法應用其中,針對性的得出科學、可行的建議,以期實現“以娛樂構建體驗,以體驗傳承民俗”的傳承中原地區民俗文化的基本構想。
(一)研究方法
1.理論研究。本課題研究綜合運用傳播學、市場營銷學、大眾心理學等學科的理論,進行多學科的綜合交叉分析與研究,梳理出娛樂化體驗營銷的相關概念。通過查閱著作、相關研究論文、統計資料以及檔案資料,從各個理論角度挖掘娛樂化體驗營銷的模式。
2.文獻分析。本文通過對國內相關書籍、期刊、文章等資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相關著作、相關研究論文、相關的統計資料以及檔案資料的研究,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定義、源流、分類從理論角度系統界定。
3.實地調研。通過實地調查積累第一手資料。對現有的中原民俗文化進行客觀的分析與歸類,根據娛樂化體驗營銷的核心,挖掘適于文化推廣的資源;在此基礎上,對大眾的娛樂休閑需求的變化及趨勢、對民俗文化傳播的現狀進行調研,為體驗模式的構建提供建議。
4.案例研究。本文在論述中以案例研究法為輔助,其一,對眾多體驗營銷的成功案例的分析整理;其二,分析優秀的民俗文化傳承的案例。通過對搜集的數據、案例進行分類、歸納和分析研究,得出適于中原民俗文化特點的具有可行性的娛樂化體驗模式,為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科學、可行的參考建議。
(二)研究思路
本課題選取娛樂化體驗營銷的視角,研究主題緊扣中原民俗文化傳承的核心,形成五大板塊:基本概念及關系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和大眾娛樂需求的調研->娛樂化體驗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價值及作用機制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模式的構建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模式的案例實踐研究。
1.課題基本概念及關系梳理:
梳理娛樂化體驗的相關理論,對娛樂化傳播、體驗營銷等相關概念進行界定,重構并完善“娛樂化體驗”的概念,豐富其內涵,對實際操作更具指導意義;對民俗文化的源流及發展狀況進行文獻調研,形成對民俗文化的整體觀。
2.中原民俗文化的實地調研:
其一,對中原民俗文化進行客觀的考量和分析;其二,針對目前處于活躍狀態的民俗文化調研,分析其優點與特點;其三,針對大眾娛樂體驗需求調研,發掘適于娛樂化體驗發展的民俗文化類型。在實地調研中綜合使用多種手段,如拍攝、問卷、觀察、訪談等方式全面、深入的進行研究。
3.娛樂化體驗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價值與作用機制:
根據調研結果,探討娛樂化體驗如何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產生作用,試圖從理論層面尋找中原民俗文化適于娛樂化體驗發展的深層原因。
4.中原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模式的構建:
依托體驗營銷的理論、具有影響力的活躍狀態民俗文化案例分析、中原民俗文化的特質及大眾的娛樂體驗需求,構建適合中原民俗文化的體驗模式,提出具體策略。
5.中原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模式的案例實踐:
選取具有普適性的中原民俗文化具體類型,對模式的應用進行驗證。
四、民俗文化傳承的創新
1.視角創新。將民俗文化作為一種活的文化形態而非傳統的文化遺產為研究視點,發掘它的可變性及傳播形態的可能性。
2.思路創新。提出娛樂體驗在民俗文化傳承中的作用機制。
3.方案創新。從大眾娛樂體驗的視角對中原民俗文化及衍生資源進行歸納和梳理,發掘具有可塑性的視角。
4.理論創新。提出適用于中原民俗的娛樂化體驗模式,探索民俗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機制。
五、研究價值
從娛樂化體驗的視角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進行探討,從理論的角度而言較有新意。首先,娛樂化體驗是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理論視點,它是基于娛樂化傳播與體驗營銷理論的結合,后者提供可參考的營銷構架,前者提供娛樂基因、娛樂元素、娛樂形式以強化受眾的娛樂心理需求,目前這個領域的研究尚未成體系亟待探索。其次,人們經濟文化生活發生巨變,民俗文化的傳承需要順應時代的變化,用現代化的傳播觀念、傳播方式傳承標志著人類發展進程的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滿足這一需求。第三,民俗文化有其特殊的性質、文化、歷史等因素限制,使得娛樂化體驗模式在民俗文化中的應用具備其他行業所不具備的特征。本課題的研究有助于彌補中原民俗體驗營銷理論與應用上的不足,對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的思路也有一定擴展作用。最后,以滿足大眾娛樂心理及娛樂需求為前提,發掘民俗文化的娛樂功能,是迎合大眾娛樂的天性。用娛樂體驗的方式為民俗文化注入活力,能夠吸引大眾的關注和主動參與,為塵封在記憶里的民俗文化注入符合時展的躍動的活力,具有極強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美]約瑟夫?派恩,詹姆斯?吉爾摩著,夏業良等譯.體驗式營銷[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5.
篇5
雖然有很多人不承認現在己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但無可否認,互聯網己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改寫了經濟社會運行的部分規則,使得信息更加公開化,市場透明化程度更高,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為了獲取利潤, 企業 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原有的市場定位、營銷策略以及渠道建設。
1 傳統分銷渠道受到新經濟的挑戰
篇6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為取得對服務質量調查數據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對象界定于:1)具有完全市場主體的獨立法人企業;2)必須是會員制單位;3)從理論上來說,服務必須是本企業差別競爭的核心;4)健身娛樂業主要涉及健身、球類、跆拳道、擊劍、高爾夫、游泳等。
從以上條件出發,本文對上海市一兆韋德、健力寶、攀宇、陸云、黑帶、武道館、好動、劍鋒擊劍、大都會高爾夫、白領麗人、源深、青年會、新生命、華愛、貝菲特等15家健身娛樂俱樂部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調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本文查閱了大量服務營銷方面的相關書籍和論文,為本文服務內容的調查與設計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如國外服務專家Gronroos、LeonardL.Berry、A.Parasuraman、v.A.Zeithaml等關于服務研究方面的相關論著,國內如張金成、韓經綸、黃少軍等從事服務領域研究的專家論著,除此之外,還大量查閱了關于國內健身娛樂行業經營管理方面的研究論文。
1.2.2問卷調查法本文共設計兩套調查問卷,第一套問卷主要調查會員對健身娛樂行業服務期望與要求;第二套問卷主要調查會員對健身娛樂行業目前提供服務的真實感受。問卷經多次征詢專家意見,篩選出2,4個服務質量評價因子,采用李克特問卷量表7段計分法,“1至7”表示由“非常反對”到“強烈贊同”的漸進式發展。本文對感知問卷進行了15名專家的效度檢驗,有效性達93.2%,同時進行了同質信度檢驗,α=0.9607,而Standardizeditemα=0.9598,因而,問卷具有較高同質信度。
會員問卷共發放360份,回收360份,回收率達到100%,其中期望問卷有效卷為360份,有效回收率達100%;感知問卷有效回收卷為359份,有效回收達99.7%。
1.2.3數理統計法本文所有數據經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服務質量研究的邏輯起點與依據研究服務質量,必須首先認識服務質量衡量的依據是什么,這是一個邏輯起點,也是開展服務工作的起始點。顯然,服務業競爭的激烈性凸顯出了服務業買方市場的重要地位和價值,誰在買方市場上經營有方,誰就能夠占據差別競爭的有利制高點。因此,面對體育健身娛樂業競爭激烈的上海,針對會員服務質量的研究顯得尤為迫切。
2.2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服務質量分析
2.2.1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會員服務質量期望服務質量期望能夠表達出現階段會員的服務需求,根據服務需求,提供具有針對措施,可以實現會員的服務期望值和會員對健身娛樂行業的滿意度,服務期望。
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中,會員對俱樂部服務的態度、服務的技術水平、服務的承諾兌現以及服務的理解能力上有較高的期望,而對一些有形因素,如設備、員工形象、提供健身資料等方面期望并不高,說明隨體育健身娛樂業的快速發展,有形性因素已經不夠成健身娛樂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致命武器,顧客對體育健身娛樂業發展的內涵追求顯得更加理性與務實。
2.2.2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會員服務質量感知服務質量感知能夠反映出上海市健身娛樂業會員對服務的感受性,通過感受性數據,可以判斷現階段上海市健身娛樂行業服務發展狀況,并能夠針對會員普遍感受較低的服務質量因素,進行服務補救,重新建立會員對俱樂部的滿意水平。
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中,會員對體育健身娛樂企業提供的服務質量整體感知較低,尤其在員工對服務的理解能力、服務的成功率、服務的承諾性保證和員工服務的技術水平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缺陷,而這些指標恰恰反映出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服務內涵的缺失。
2.3上海市健身娛樂業服務質量發展戰略整體服務因子分析由上述分析可知,從短期看,可以通過改變一些服務因素來提高會員的服務滿意度,但從長遠看,必須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整體服務質量跟進措施。因此,本文對上述24個服務因素進行因子分析,尋求體育健身娛樂業的服務分類模塊,提高服務的全面性和針對性。
經過因子分析,不難發現,原有的24項服務因素轉化為三類服務因子,對服務質量的整體分析變得簡單便捷。根據三類服務因子包含的特征分析,第一類可以稱為“交互服務質量因子”。基本上反映了服務成功率、服務準時性、服務忠誠性以及服務誠信、服務敏感性、服務移情性等方面內容;第二類可以稱為“有形服務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健身娛樂設備、健身材料宣傳以及服務配套設施等內容;第三類可以稱為“員工技能服務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員工的技術水平、員工對服務的理解能力和員工知識的掌握數量等內容。三類因子的劃分有助于體育健身娛樂業從整體上把握服務質量因素的組成,并重視交互服務質量和員工技能服務兩個因子。
篇7
1.1 研究對象
1.1.1 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的經營項目及營銷方式
港龍舞蹈文化機構創建于1998年,位于深圳市羅湖區南湖路慶安大廈負一層,是中國乃至亞洲國標舞界最知名最具影響力的舞蹈文化品牌之一。港龍舞蹈主席王永剛先生是唯一一位擔任世界三大國標舞賽事其中兩項評審的中國人。港龍舞蹈文化機構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廣中國國際標準舞的發展,通過舉辦國際國內大賽、舞蹈用品開發、舞蹈培訓中心及國際標準舞俱樂部、舞蹈健身會館的經營等,成功地打造了中國國標舞第一品牌。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期刊網上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論文,并廣泛閱讀有關藝術文化產業經營、體育產業方面和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書籍,為本論文提供理論支持。
1.2.2 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結合體育舞蹈產業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市場營銷訪談內容。電話采訪直接回答。
1.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所得到的結果進行數理統計并進行必要的圖表繪制。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營銷機構的基本情況
2.1.1 體育舞蹈營銷機構的經營項目
作為中國體育舞蹈營銷機構的龍頭企業,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的經營項目主要由五大分支機構來運營。這五大分支結構分別是:拉丁舞健身會館、體育舞蹈俱樂部、舞蹈培訓中心、舞蹈用品商城和賽事演藝事業部。在2005年至2009年各部門的盈利調查中,不難發現,在體育舞蹈營銷中,體育舞蹈俱樂部的盈利金額占總盈利金額的40%,其次是拉丁舞健身會館和舞蹈培訓中心,分別占總盈利金額的17%和20%,值得一提的是,舞蹈用品商城和賽事演藝事業部的盈利金額存較大差異,只占到總盈利金額的15%和8%。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的各部門盈利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也是普遍現象,很具代表性。一般來說,健身、娛樂與培訓機構是針對于廣大群眾的,只要完善廣大群 眾的認可度就可實現此機構的長期、穩定運營,擁有相對固定的客戶群。然而舞蹈用品 方面的銷售存在一次性購買持續時間較長的弊端,若進一步推進舞蹈用品的廣告力度相信會有不錯的效果,而演藝事業部的發展與壯大也會推動舞蹈用品的銷售。。演藝事業部 的盈利金額占到總盈利金額的8%,究其原因,其作品創作過程中投入的成本及進入市 場等其他活動投放的成本較高,這就造成了其自身價值的貶值;第二點原因仍是關注力度不夠,賽事和商業性表演數量較少。。
2.1.2 體育舞蹈市場營銷的業務比重及目標對象
據調查顯示,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的拉丁健身會館的業務量占到總業務量的25%,其主要內容是以健身為主要目的并具有娛樂性質的健身活動,目標對象以25歲至50歲的有穩定工作的都市人群居多;體育舞蹈培訓中心的業務量占總業務量的15%,其主要目的是培養有潛力的參賽選手或教師隊伍,著重培養青少年人群,同時會組織一些專業的集中訓練以此促進體育舞蹈的學術與文化交流;體育舞蹈俱樂部,這是以娛樂和豐富大眾生活為主要內容的業余培訓,面向各個年齡段、企業和個人,可根據企業或個人的不同需要幫助策劃表演以及比賽等,具有靈活性強,服務性專,覆蓋面廣等特點,占總業務量的35%;演藝事業部門占總業務量的5%,其主要職能在于可以策劃、組辦各種賽事、演出,調動專業選手和具有專業水平的舞蹈演員參與其中,以及配合各種類型的商業演出活動;舞蹈用品商鋪占總業務量的20%,這是專以舞蹈用品為經營產品的銷售部門,包括舞鞋、舞蹈服裝、舞蹈飾品、舞蹈教材以及舞蹈服裝訂制等經營項目,目標對象針對于體育舞蹈人群。
2.1.3 體育舞蹈的營銷特征
第一,根據經營項目不同,交易行為對象也有所不同,演藝事業部的營銷對象是藝術作品,它以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對人們生活的作用和改善往往是間接的。第二,體育舞蹈的作品本身具有創作和文化價值,它和市場需求之間有時會有一定的差距,而這種差距會造成演出收入無法抵消演出支出,甚至嚴重虧損。第三,一般認為,營銷是消費者導向,故表演節目應迎合觀眾的欣賞口味和娛樂需求;而體育舞蹈是產品導向,追求的是自身的品味和創作價值,故體育舞蹈本身不能因附和市場而降低品質,從而使體育舞蹈與營銷之間出現脫節的現象。
2.1.4 體育舞蹈營銷的合作范圍
深圳港龍舞蹈文化機構合作范圍包括:時尚舞會、客戶派對、公司年會、樓盤開張、節目策劃、演員特派、活動承辦等。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體育舞蹈前景發展
據有關部門估計,至2009年全國有3000萬體育舞蹈愛好者,而這個數字在未來的三年中會增加一倍,這使得體育舞蹈市場前景一片光明,這是實現體育舞蹈產業化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才可以建立體育舞蹈的市場營銷模式。
3.1.2 體育舞蹈潛力所在
必須在現實操作上,有意識地填平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間的鴻溝。通過商業化操作和大眾文化式消費,體育舞蹈市場營銷具有很大的市場價值和潛在力量。
3.2 建議
3.2.1 借鑒國外經驗,走自己的路
篇8
[基金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移動營銷績效的影響因素及測量模型實證研究”(批準號:GD10YGL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向隱私保護的移動商務推薦系統研究”(批準號:7097102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網格環境下用戶QOS需求驅動的移動服務資源選擇優化研究”(批準號:71171062)
[作者簡介]何軍紅,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市場營銷;
劉洪偉。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移動商務;
莫贊,廣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廣東廣州510520)
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我國移動用戶的規模增長迅速。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移動電話用戶已超過十億,達到106,202.8萬戶。在這一背景下,不少企業日益重視移動設備在商業領域的應用。如2011年,可口可樂公司在北京地區利用手機進行促銷活動。在促銷期間,凡購買可口可樂、雪碧、芬達促銷瓶裝2升產品任一瓶,憑瓶蓋內的8位編碼,發短信C0KE#8位編碼至12114,即可參加“暢飲可口可樂公司汽水系列產品,贏取價值4999元旅游抵用券”促銷活動,并有機會贏取相應獎項。該活動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參與,極大地提升了企業銷量。然而,盡管已有不少企業開展移動營銷取得了驕人成績,但多數企業開展時卻是障礙重重,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消費者對這種營銷活動不接受甚至反感與投訴。本文主要研究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行為的動態演化,識別消費者在不同行為階段影響其參與移動營銷的各種因素,以便在后續研究中為企業提供建議,幫助企業在消費者行為過程的不同階段抓住營銷工作重點,合理分配營銷資源,有效設計移動營銷活動。
一、文獻綜述
移動營銷研究現已出現在各種商業和信息系統期刊上。主要的電子商務期刊和少量的商業期刊都發表了有關移動營銷特定問題的文章。在這些期刊中,大量刊登移動營銷研究的期刊主要有兩種,即《國際移動通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Communications)與《國際移動營銷》(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obile Marketing)。其中《國際移動營銷》雜志主要集中在移動營銷領域。據預測,這種期刊會很快成為主流期刊,而且有助于提升移動營銷的研究深度。移動營銷的研究內容涉及范圍也較廣,包括移動營銷生態、移動營銷跨文化比較、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移動廣告應用等。其中與本論文相關的研究主要有:
(一)移動營銷概念研究
移動營銷是指以消費者為目標并通過移動渠道進行的任何形式的營銷、廣告或銷售促進活動。對移動營銷的理解,不同學者與機構有著不同解釋。研究者在對移動營銷現象進行描述時,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種概念:(1)移動營銷(Mobile Marketing),指通過個人移動設備連接的廣泛網絡而開展的任何營銷活動。(2)移動廣告(Mobile Advertising),指發送到手機、PDA及其他攜帶式移動設備上的廣告。(3)無線營銷(Wireless Marketing),指通過無線網絡向手機或PDA等移動設備進行傳遞的廣告信息。(4)無線廣告(Wireless Advertising),指向手機、個人數字助理及其他無線設備進行傳遞的短信及其他各種形式的廣告。
(二)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研究
目前移動營銷研究內容涉及范圍較廣,其中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問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內容。作為一種新營銷溝通模式,如果消費者不接受、不參與,移動營銷活動效果將難以得到應有保證。這里的消費者采納指消費者對移動營銷這種溝通模式的采納,并非指對企業提供的某種產品與服務的采納,主要表現在消費者愿意閱讀企業商業短信、彩信,愿意銜接到企業手機網站上察看相關產品信息,愿意參與企業互動營銷活動,愿意接收手機優惠券甚至積極去兌換等等。
從現有文獻看,已有不少學者為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問題的研究作出了貢獻。Varnali等認為消費者對移動營銷信息的采納受到如下因素影響:消費者的個性、態度及個人感知、人口統計因素、社會/同輩因素、文化因素、媒介因素、內容的相關性和可信性、對信息發送者和無線服務商的信任水平、移動營銷信息的情景因素、使用者的許可及使用者對內容的控制、營銷信息的傳遞時間與頻率等。在現有文獻當中,暫未發現有關移動營銷消費者持續行為的研究,但在移動數據服務領域近幾年的研究中,出現了少量有關移動數據服務持續行為的研究,如Zhao等研究了服務質量與公平對移動數據服務的顧客滿意和持續行為的影響。
整體來看,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方面的研究主要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采用了應用的觀點。如Wang研究了移動雜志的互動性特征對移動營銷者的啟示。馮利芳研究了手機掃描習慣的培養對移動營銷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二類使用了既定的信息技術接受模型來進行研究。如Yang以TAM2理論為基礎,在我國臺灣省高校調查了468名大學生,以了解他們對移動廣告的態度及接受意愿。結論表明社會影響顯著地影響消費者對移動營銷的態度。而且,他們對移動營銷的態度又會影響其對移動廣告的態度及使用意愿。
(三)研究評述
文獻研究表明,雖然已有不少研究者研究了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問題,但在研究時仍然存在如下薄弱環節:
1.對移動營銷現象的描述使用了多種概念,概念闡述得不夠準確與完整
多樣化的概念與不同概念闡述之間的差異,容易使企業應用者及理論研究者感到困惑與茫然,既不利于后面的研究者開展理論研究,也不利于指導企業開展移動營銷。后續研究者在對移動營銷概念進行闡述時,應考慮如下幾點:
第一,無線與移動其實是有差異的。如當消費者在家里通過臺式機的局域網站與外界進行溝通時,只能稱為無線溝通而不能稱為移動溝通。無線接人有時只允許小范圍內的移動,然而真正的移動則是通過移動網絡來實現的,移動網絡使得通訊在整個網絡覆蓋的區域都能實現。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更傾向于用移動營銷或移動廣告來代替無線營銷或無線廣告。
第二,移動營銷比移動廣告概念范圍更廣。目前企業開展的大多數移動營銷活動均為移動廣告,如向消費者發送短信廣告或彩信廣告,在手機網站上所作的WAP廣告等。盡管在多數研究中,用“移動營銷”術語所描述的現象與其他研究中“移動廣告”所描述的現象接近,但本文仍傾向于用前者,因為前者比后者范圍更廣,即移動營銷并不僅僅局限于移動廣告,還包括其他活動,如短信優惠券、短信抽獎活動是銷售促進活動而不是廣告。
第三,與傳統營銷概念相比,移動營銷概念更應強調溝通。不少學者在界定移動營銷概念時都不約而同地將移動營銷描述為個性化、互動性的活動。也就是說,在界定移動營銷概念時突出地強調了其與傳統營銷的不同之處。然而,將這些概念與美國營銷協會(AMA)的營銷概念進行比較,便發現一個顯著特征,移動營銷看上去僅僅只描述了營銷活動的某個部分,也就是促銷溝通活動。該結論可從兩篇研究文獻獲得支持,這兩篇文獻在描述類似現象時均使用了移動營銷溝通。同樣,Pousttchi等認為移動營銷主要集中于營銷組合的第四個P,即促銷。因此,本文建議移動營銷可以理解為移動營銷溝通。
在以上分析及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初步將移動營銷概念定義為:以消費者為目標并通過移動設備進行的任何形式的營銷溝通活動。
2.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問題的研究仍存在較大分歧
在現有文獻當中,雖然不少學者對移動營銷消費者的采納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但影響因素較為零散,研究結果也存在一定分歧。如有研究者認為移動廣告的娛樂性對消費者采納意愿有較強的直接影響,但有研究者持不同觀點,認為娛樂是通過影響消費者態度來影響采納意愿的。另外,有些重要的影響因素研究者考慮得比較少,如營銷因素。實踐表明,在移動營銷領域,企業自身移動營銷的設計能力對消費者的采納意愿影響明顯。
3.對移動營銷消費者初始行為后的評價及持續行為的研究極為少見
在營銷領域,已有學者對重復購買行為進行了研究,如李東進等探究了感知價值、顧客滿意、轉移成本和消費時間間隔四個因素對重復購買意向的影響。但在移動營銷領域,絕大多數研究者在技術接受模型的基礎上,整體研究了消費者采納意愿與行為的影響因素,并未將消費者行為進行初始行為與持續行為的劃分,很少有文獻對行為后階段進行關注。由于開展移動營銷活動的企業希望消費者參與一次移動營銷活動后能繼續參與,因而此方面的研究對企業的意義更大。
4.現有研究忽略了消費者采納行為的動態演化過程
在其他研究領域,偶有研究者利用動態思想來研究消費者,如Choi等通過建立貝葉斯時空模型研究了網絡零售商顧客需求的動態演化。但在移動營銷領域,研究消費者采納行為動態演化過程的文獻極其缺乏。對于開展移動營銷活動的企業,其營銷對象既有移動營銷的潛在參與者也有正在參與者或者曾經參與者,既然不同行為階段的影響因素是不同的,那么對相關問題的研究將有助于指導企業針對不同行為階段的消費者開展移動營銷活動,從而提升消費者參與移動營銷的意愿,進而提升企業移動營銷成功的可能性。鑒于此,本文著重研究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行為的動態演化這一科學問題。
二、概念模型的構建
(一)初始采納行為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
經過前期研究,本文初步提煉出三個比較重要的影響移動營銷消費者初始采納行為意愿的因素,即技術因素、營銷因素與消費者因素三個變量。
1.技術因素
對移動營銷產生影響的技術主要有:
(1)信息傳遞技術。信息傳遞技術指影響到信息傳遞速度與準確性的移動通訊網絡技術。如果移動網絡信號不好、總是斷線、網速過慢等而使得消費者不能準確地收到信息或者迅速及時地參與移動營銷活動,必然會使其參與熱情大打折扣。
(2)移動設備技術。在移動營銷開展與應用過程中離不開大量新移動數據服務的使用,但采用新的移動服務如瀏覽網頁、參與手機互動游戲等的前提條件是具備一定技術能力的智能手機的滲透。通常情況下,智能手機具備較大的屏幕,擁有智能手機的消費者能接收到更具有吸引力的多媒體商業信息,其參與移動營銷的意愿也更高。
(3)移動數據服務技術。移動數據服務技術指開發各種數據服務如短信、彩信、彩鈴、手機游戲等的技術。這些開發出來的數據服務是移動營銷發展的基礎。WAP、多媒體的應用,可以為企業提供更為豐富的移動營銷溝通渠道。多樣化的手機應用及移動營銷活動對消費者產生的吸引力也更大。
2.營銷因素
許多營銷者根據消費者的時間、地點和偏好來使信息與消費者需求相關。如正在看房的消費者對房產信息的好感就要明顯強于無購房需求的消費者。另一方面,與網絡廣告一樣,許多消費者認為移動廣告是一種打擾,所以會通過一些途徑來回避廣告。但有些信息只針對會員發送,或者為消費者提供一些退訂條件,消費者的參與度也更高。因此,許可對移動營銷消費者的初始采納意愿具有影響。除此之外,許多消費者平時使用移動數據服務的主要目的是娛樂,如通過玩手機游戲,消費者可以獲得娛樂和放松,因而,娛樂性強的移動營銷活動對消費者的接受意愿有著重要影響。
3.消費者因素
根據創新擴散理論,對新技術的采納與試用和個體接受新產品的傾向有關。創新性強的消費者顯示出好奇、喜歡冒險以及尋求刺激等特性。由于移動營銷是一種新的營銷溝通活動,因而消費者對其的采納也容易受到消費者個人創新性等個人因素的影響。另外,根據費希本行為意向理論,具有強烈行為意愿的消費者更有可能作出該行為。
據此,論文提出如下假設:
H1:技術因素對初始行為意愿產生影響
H2:營銷因素對初始行為意愿產生影響
H3:消費者因素對初始行為意愿產生影響
H4:初始行為意愿對初始行為產生影響
(二)移動營銷消費者初始采納行為后的過程研究
消費者在接受移動營銷之前和之后對移動營銷感知不同,因此,消費者對初始行為經歷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到其持續行為意愿。根據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如果個體在行為后獲得了良好的結果,會有重復該行為的傾向。因而,消費者在行為后對滿意水平的評價將會影響到其持續行為意愿。另外,TAM理論表明,感知有用性與感知易用性對意愿均有顯著影響。同時,感知易用性對感知有用性具有顯著影響。有了初始行為經歷的消費者在重復行為時不再像初始行為那樣抱著一種嘗試的心理,而更多地會考慮行為的價值和行為的難易。因而,本文初步將有用性與易用性變量考慮到持續行為階段,研究其對持續行為意愿的影響。
據此,論文提出如下假設:
H5:初始行為經歷對消費者滿意產生影響
H6:初始行為經歷對感知有用性產生影響
H7:初始行為經歷對感知易用性產生影響
H8:消費者滿意對持續行為意愿產生影響
H9:感知有用性對持續行為意愿產生影響
H10:感知易用性對持續行為意愿產生影響
(三)移動營銷消費者采納行為動態演化概念模型構建
篇9
0引言:
由于我國健身需求的逐年增長,投資健身俱樂部的經濟效益較好,許多投資者一哄而上,然而缺乏對市場的調查、分析和研究,盲目上馬只會導致行業競爭激化,經濟效益下滑。甚至致使部分俱樂部倒閉。有的俱樂部由于缺乏對消費者群體的了解,雖然有好的地理位置,但是參加俱樂部的會員仍然很少,以致難以維持正常的經營活動。本文以人口統計學、社會學知識結合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邏輯分析,探索了福州市健身娛樂服務行業中的人口統計學特征,為健身娛樂服務場所把握消費者的群體特征,制定有效的營銷策略服務。
1.研究對象
以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馬尾區、晉安區5個市轄區的13家健身俱樂部健身消費者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2.1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的人口統計學變量包括性別、年齡、職業、學歷和收入7個方面等。共發放問卷505份,回收問卷497份,其中有效問卷455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1.5%。
2.2數理統計法
運用統計軟件SPSS15.0和Excel對調查的原始數據進行處理。
2.3邏輯分析法
運用人口統計學、社會學知識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邏輯分析。
3.結果與分析
篇10
一、文化營銷的內涵及作用
所謂文化營銷,是基于文化與營銷活動的融合點,從顧客需求出發,通過有意識地發現、甄別、培養、創造和傳遞某種價值觀念以滿足消費者深層次需求并達成企業經營目標的一種營銷方式。【2】文化營銷以文化價值為紐帶將企業內外各方面利益維系在一起,既是滿足消費者文化需求的方式也是營造和傳播企業文化的途徑。實施文化營銷可以起到創造差異化、增強內部凝聚力、增進企業外部形象等作用,有效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1】
二、餐飲行業與餐飲文化
餐飲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傳承的一種飲食習慣和文化傳統。我國的餐飲文化源遠流長,反映了人們飲食活動過程中關于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諸多方面的獨特文化意蘊。餐飲業是典型的服務行業,具有實物產品和服務產品相結合,生產與消費同時發生等特征。除了飯菜的質量和價格,消費環境、服務態度等因素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因此,餐飲行業所蘊含的文化傳統以及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餐飲企業必須重視品牌文化和企業文化的塑造,并通過有效的文化營銷提升企業競爭力。
三、餐飲企業文化營銷策略
(一)借鑒文化因素,豐富餐飲品牌內涵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與國家的歷史變遷、民族習俗的傳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消費者很容易對飲食消費中的中國文化元素產生共鳴。因此,企業應該努力尋找產品、服務、品牌與中國文化的銜接點,增加品牌的附加價值,在企業營銷活動中借鑒各類文化因素,有效地豐富餐飲品牌的內涵。
1、深挖歷史和民俗:深入挖掘各個歷史朝代的飲食文化精神,汲取民族原生態的飲食文化習俗,從形式到內核進行總結和提煉,保留原汁原味或改良創新,通過就餐環境的裝潢設計、服務人員的言談舉止、菜品的選料加工、相關文化節目的現場表演等一系列營銷手段給顧客帶來難忘的消費體驗。
北京的“海碗居”老北京炸醬面館就是個將地方傳統文化與餐飲經營有效融合的典型例子。帶著濃重北京腔的吆喝聲,身著對襟衣衫、腳蹬圓口黑布鞋、肩搭手巾把兒的小伙計,大理石的八仙桌,紅漆實木的長條凳,京腔京韻的北京琴書,地道的北京風味小吃,每一個因素無不映襯出古樸的京味兒文化。在此就餐不僅僅是品嘗北京的地方菜品,更重要的是體驗北京的地方文化氛圍。
2、迎合時尚因素:追求時髦是許多現代人的重要心理需求,在餐飲服務中加入時尚的文化因素往往能夠調動起人們的消費欲望。個性、新奇性和娛樂性成為很多現代餐飲企業著力打造的賣點。以各種文化娛樂元素為主題、裝潢別致的小型餐廳層出不窮,為滿足現代年輕人個性化需求的諸如生日包廂、情侶茶座等特色服務項目屢見不鮮。各式各樣迎合都市時尚及生活方式的文化營銷方式給傳統的餐飲行業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二)以塑造優秀企業文化,推動餐飲文化營銷
現代企業間差異化競爭越來越趨向于企業內在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體現了一個企業的內在品格、人文精神和價值取向。而文化營銷中蘊含的文化因素可以對受眾進行價值觀和理念上的引導、培育和塑造,與消費者在思想、觀念、情感和道德上產生共鳴。【3】因此,塑造優秀企業文化理念,建立健全與之相適應的文化管理體系,可以為企業進行文化營銷活動提供有力保障和動力源泉。
1、樹立“真、善、美”的文化價值取向:人類文化活動的終極意義就是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求“真”,要求企業真誠待客,誠信服務;向“善”,要求企業關注公益,承擔社會責任,尋“美”,要求企業在服務中融入藝術美感,增加審美情趣。對“真、善、美”的追求使企業文化極易被社會接受和推崇,使文化營銷表現出不同于其他營銷方式的高品位素質,使營銷不僅成為追求經濟效益的經濟行為,而且成為追求社會效益的文化行為。【4】
山東著名海鮮餐飲集團“凈雅集團”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憑借其獨特文化管理的實踐,在餐飲行業中樹立了以文化管理推動品牌文化營銷的典范。凈雅文化標準包括“靈魂篇、理念篇和標準篇”,分別回答了凈雅“將成為什么”,凈雅“是什么”和凈雅人該“怎么思考、怎么做”。整個文化價值體系圍繞“幸福快樂與奉獻同在”的核心價值觀和“真誠、忠誠、謙虛”的企業核心素質展開,通過制度、流程、考核、審計和信息化等多種手段有效地將“真、善、美”的企業文化價值取向落實到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滲透到每個員工心中,使企業成為優秀文化的孵化器,輻射并影響與企業相關的各個利益主體。
2、注重員工文化培訓,實行全員文化營銷:文化就是一種對待工作、對待人生、對待社會的態度,企業的文化建設得好,其員工素質自然也會提高。因此,在企業培訓活動中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培訓,讓優秀的企業文化深深植入員工的心中,體現在員工的行動上,使每一個員工都成為文化的主動實踐者、文化的自覺變革者和文化的積極傳播者。通過員工這個外界了解企業的“窗口”,傳播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直接影響消費者對餐飲品牌的評價和定位。
四、結語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文化營銷已經成為迎合消費者深層訴求,建立企業差異化優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手段。在具有深厚文化淵源的餐飲行業,合理選擇文化營銷策略,充分發揮文化因素對經營活動的促進作用,喚起消費者對本企業產品的需求,贏得消費者對企業的認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周玉波. 企業的文化營銷[J]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02
篇11
本文通過對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行業服務質量的調查,剖析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行業服務質量的總體情況,并以此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和探討體育健身娛樂業的服務質量問題,促使體育健身娛樂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為取得對服務質量調查數據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對象界定于:1)具有完全市場主體的獨立法人企業;2)必須是會員制單位;3)從理論上來說,服務必須是本企業差別競爭的核心;4)健身娛樂業主要涉及健身、球類、跆拳道、擊劍、高爾夫、游泳等。
從以上條件出發,本文對上海市一兆韋德、健力寶、攀宇、陸云、黑帶、武道館、好動、劍鋒擊劍、大都會高爾夫、白領麗人、源深、青年會、新生命、華愛、貝菲特等15家健身娛樂俱樂部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調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本文查閱了大量服務營銷方面的相關書籍和論文,為本文服務內容的調查與設計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如國外服務專家Gronroos、Leonard L.Berry、A.Parasuraman、v.A.Zeithaml等關于服務研究方面的相關論著,國內如張金成、韓經綸、黃少軍等從事服務領域研究的專家論著,除此之外,還大量查閱了關于國內健身娛樂行業經營管理方面的研究論文。
1.2.2問卷調查法本文共設計兩套調查問卷,第一套問卷主要調查會員對健身娛樂行業服務期望與要求;第二套問卷主要調查會員對健身娛樂行業目前提供服務的真實感受。問卷經多次征詢專家意見,篩選出2,4個服務質量評價因子,采用李克特問卷量表7段計分法,“1至7”表示由“非常反對”到“強烈贊同”的漸進式發展。本文對感知問卷進行了15名專家的效度檢驗,有效性達93.2%,同時進行了同質信度檢驗,α=0.9607,而Standardized item α=0.9598,因而,問卷具有較高同質信度。
會員問卷共發放360份,回收360份,回收率達到100%,其中期望問卷有效卷為360份,有效回收率達100%;感知問卷有效回收卷為359份,有效回收達99.7%。
1.2.3數理統計法本文所有數據經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服務質量研究的邏輯起點與依據研究服務質量,必須首先認識服務質量衡量的依據是什么,這是一個邏輯起點,也是開展服務工作的起始點。顯然,服務業競爭的激烈性凸顯出了服務業買方市場的重要地位和價值,誰在買方市場上經營有方,誰就能夠占據差別競爭的有利制高點。因此,面對體育健身娛樂業競爭激烈的上海,針對會員服務質量的研究顯得尤為迫切。
2.2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服務質量分析
2.2.1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會員服務質量期望服務質量期望能夠表達出現階段會員的服務需求,根據服務需求,提供具有針對措施,可以實現會員的服務期望值和會員對健身娛樂行業的滿意度,服務期望。
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中,會員對俱樂部服務的態度、服務的技術水平、服務的承諾兌現以及服務的理解能力上有較高的期望,而對一些有形因素,如設備、員工形象、提供健身資料等方面期望并不高,說明隨體育健身娛樂業的快速發展,有形性因素已經不夠成健身娛樂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致命武器,顧客對體育健身娛樂業發展的內涵追求顯得更加理性與務實。
2.2.2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會員服務質量感知 服務質量感知能夠反映出上海市健身娛樂業會員對服務的感受性,通過感受性數據,可以判斷現階段上海市健身娛樂行業服務發展狀況,并能夠針對會員普遍感受較低的服務質量因素,進行服務補救,重新建立會員對俱樂部的滿意水平。
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中,會員對體育健身娛樂企業提供的服務質量整體感知較低,尤其在員工對服務的理解能力、服務的成功率、服務的承諾性保證和員工服務的技術水平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缺陷,而這些指標恰恰反映出上海市體育健身娛樂業服務內涵的缺失。
2.3上海市健身娛樂業服務質量發展戰略整體服務因子分析由上述分析可知,從短期看,可以通過改變一些服務因素來提高會員的服務滿意度,但從長遠看,必須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整體服務質量跟進措施。因此,本文對上述24個服務因素進行因子分析,尋求體育健身娛樂業的服務分類模塊,提高服務的全面性和針對性。
經過因子分析,不難發現,原有的24項服務因素轉化為三類服務因子,對服務質量的整體分析變得簡單便捷。根據三類服務因子包含的特征分析,第一類可以稱為“交互服務質量因子”。基本上反映了服務成功率、服務準時性、服務忠誠性以及服務誠信、服務敏感性、服務移情性等方面內容;第二類可以稱為“有形服務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健身娛樂設備、健身材料宣傳以及服務配套設施等內容;第三類可以稱為“員工技能服務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員工的技術水平、員工對服務的理解能力和員工知識的掌握數量等內容。三類因子的劃分有助于體育健身娛樂業從整體上把握服務質量因素的組成,并重視交互服務質量和員工技能服務兩個因子。
篇12
目前,濰坊市網吧數量及帶寬需求不斷增長,對于運營網絡帶寬占用很大,同時基于競爭壓力,網吧接入費用逐步走低,因此,將網吧的接入的帶寬進行相應的限制,同時根據不同的網吧規模建議不同的接入帶寬,采取不同的收費標準,一方面既能有效地保護運營網流量不被過多占用,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網吧接入的ARPU值。博士論文,端口隔離。
根據相關的要求,提出并實施了相應的限速分級收費的解決方案。
一、用戶端現狀
隨著網吧行業的不斷發展,網吧的接入方式、運營模式和網吧規模等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尤其是隨著網民視野的開闊,興趣的轉移,他們的需求不斷提高,VOD點播、在線電影、視頻聊天、網絡游戲等網絡應用的增多對網絡的速度和穩定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對整個運營網絡的帶寬占用非常大。
而且對于整個網吧的接入通過百兆接口接入到網絡中后并沒有進行有效的帶寬管理,使得網吧在帶寬使用上沒有限制。
二、網吧接入需求
1.隨著網絡內容的進一步繁雜,尤其是網吧中游戲、電影、音樂、娛樂、P2P資源對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
2.網吧耗費的帶寬資源在逐漸升高,運營商也時刻感覺到成本壓力。對網吧接入的帶寬進行限速
3.網吧的規模的不同以及網吧在營銷定位上的不同,對于選擇接入的帶寬需求不同
4.目前整個地市的網吧數量眾多,一方面既要實現統一的資費標準,另一方面又要確保投資的適度
三、解決方案
由于目前整個接入系統的設備對于帶寬的限速不支持,因此需要對該設備進行更換,考慮到整個投入費用較高,因此采用了在局端增加瑞斯康達公司ISCOM28系列交換機,該交換機可支持基于VLAN的限速,通過該功能對于不同的網吧(VLAN)可進行不同速率的限制。博士論文,端口隔離。博士論文,端口隔離。
如下圖一,
圖一
方案優點
1、 可以有效的對現有網吧接入用戶實現帶寬限速,防止網吧將接入的100M帶寬整個用滿。博士論文,端口隔離。
2、 由于每一個網吧用戶所屬于的VLAN不同,因此可以對不同網吧的用戶實現不同的帶寬速率,從而實現占用帶寬大的用戶交費多,帶寬占用小的客戶交費少,靈活制定市場策略。
3、 該方案僅需更換或新添局端的設備,使得投資改造最小,另一種實現用戶限速的方法就是將末端接入網吧的大量接入設備更換為支持端口隔離功能,因此整個投資成本較高, 而且后期無法支撐基于業務保障不同的帶寬。博士論文,端口隔離。博士論文,端口隔離。(如后圖二)
4、 對于后期的網絡擴展支持好,如后期用戶業務應用劃分更細致時,可根據不同的業務限制不同的帶寬。如某網吧需要10M帶寬, 其中視頻僅占2M。通過不同的VLAN信息可以進行不同速率的限制。
篇13
專題討論法在市場營銷教學中應用非常廣泛,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但這種方法需要學生提前閱讀大量材料,課堂討論花費時間也比較長,所以需要教師限定討論專題的數量,對教材中的內容精挑細選,盡量選擇最重要和最能啟發學生思考的內容設定專題。
顧客價值也稱顧客感知價值,是市場營銷學課程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國內有學者提出市場營銷的實質其實就是創造顧客價值、傳播顧客價值和交換顧客價值的社會過程。所以,在講到顧客價值這一內容時,筆者都會組織班級學生分學習小組進行課堂討論,以使學生真正掌握顧客價值的內涵,了解該概念在市場營銷學中的核心地位,并熟悉增加顧客價值的方法。本文就是筆者總結的組織實施顧客價值專題討論時的一些心得體會,以和廣大同行進行交流商榷。
一、以往研究回顧
為了解以往國內同行關于顧客價值專題討論發表過的教研論文情況,筆者在中國知網中以“篇名”為分類基礎,分別用“顧客價值”、“營銷教學方法”、“顧客價值討論”等為關鍵詞進行了搜索,結果發現,截至2016年10月,討論顧客價值的論文達到3 020篇,討論營銷教學方法的有338篇,而談到顧客價值討論的為零。
這些論文中關于顧客價值的論文基本都是討論顧客價值本身,或者討論基于顧客價值的顧客滿意度和顧客忠誠度研究,或者討論基于顧客價值的定價策略、戰略定位、品牌塑造等內容的。這些都屬于學術研究論文,沒有教研論文。而關于營銷教學方法的論文基本都是教研論文,但討論的內容大都是籠統談市場營銷教學方法及其改革創新,或者具體討論某種教學方法的實施,如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多維教學法、體驗教學法、沙盤模擬教學法等,稍微有些相關的教研論文是談關于互動討論法的教學應用的,如馬濤(2014)等的“互動式小組討論法在《市場營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劉培紅(2014)的“引導討論法在高校網絡營銷教學中的應用”、肖超盛(2011)的“專題討論在《市場營銷學》教學中的導學作用”、張萍(2007)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法”在營銷教學中的應用初探”等。但這些教研論文也只是概括談論討論教學法的,即使在舉例中也未提及關于顧客價值討論如何實施的問題。
綜上所述,本文以專題討論法為主題,分析顧客價值這一概念如何在市場營銷學教學中實施專題討論是有一定價值的。
二、顧客價值專題討論的實施
(一)組織過程
關于顧客價值的專題討論,筆者一般安排在《市場營銷學》教學的第二周或者第三周。課程教學一開始就讓學生自主組成學習小組,每組人數大致相等,一般一個班組成5―7個小組為宜,這樣方便控制整體討論時間。
在課堂討論之前,教師提前一周布置討論主題,讓學生下去分別閱讀顧客價值相關資料;教師可以推薦一些閱讀材料,但不僅限于這些材料。筆者關于顧客價值的討論一般會讓學生在閱讀材料時思考這樣三個問題:結合某一企業實際談談什么是顧客價值?顧客實際購買的是什么?如何給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目的是讓學生認真考慮現實生活中的顧客價值是什么內容,給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有哪些方式。考慮到現在有很多學生都有創業夢想,所以筆者規定學生可以討論現實的企業,也可以討論自己擬創立的企業。
課堂討論時,學生們按照已分好的小組進行討論,每個小組都要指定一名組員負責記錄討論結果,還要推選一人負責后面上講臺展示本組討論結果,各小組組長負責維持討論秩序。討論時間30分鐘左右。在學生討論時,教師則在教室內巡視,回答學生疑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討論結束后,各小組抽簽決定上場順序,或由教師指定順序,各自派人上臺展示討論結果。教師注意傾聽并擇要記錄,并注意隨時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以備展示后總結時使用。每個小組學生展示結束后,允許下面的學生就展示中的疑問進行提問,展示學生回答。同時該小組的其他組員也可以協助回答,形成全班討論的氣氛。
所有小組展示結束后,教師需要對討論結果M行總結陳詞,這也是專題討論的關鍵點。教師不僅要對展示中每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包括結論中的亮點和存在的問題,還要提出改進和優化的建議,最后還要結合討論結果總結講解顧客價值理論內容,讓學生掌握該理論,并明白如何將現實與該理論結合。為鼓勵學生討論積極性,討論的內容記錄各小組都要上交,教師打分作為平時成績參考。
(二)課堂討論結果
筆者2015年在為工商管理專業專升本的學生講授《市場營銷學》時,于第三周組織實施了關于顧客價值的專題討論。三個討論問題如前。學生,包括重修的學生,組成了12個互動小組,課堂討論非常熱烈。討論結束后,筆者按照各小組座次指定他們分別上臺展示討論結果。因為小組眾多,無法一一闡述其具體內容,故擇其要點和大家進行交流。
1.涉及行業眾多,以創業企業為主。學生們討論涉及的行業有服裝生產銷售、蘋果手機批發、婚慶公司、淘寶店、鞋店、酒店、咖啡店、農家樂、美甲店、家具城、健身館等。行業種類繁多,但基本都屬于服務業,這也比較符合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持續增加的發展趨勢。這些企業中,有一些是學生自己已經在做的,如蘋果手機批發、開農家樂、開淘寶店;其他大部分都屬于小組同學討論的未來擬創立的企業,也就是創業企業。這說明近些年國家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倡議已經深入人心,高校里普遍開設的創業基礎課程、創業講座、SRTP大賽等的確在大學生心中埋下了創業的種子。
2.思路比較開闊。學生們的思路非常開闊,經常可以提出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意,思維的系統性邏輯性也比較好。例如,有兩個小組學生都提出要開辦婚慶公司。他們提出要在傳統的婚慶公司基礎上,為服務對象開展一條龍服務。從拍婚紗照到組織婚慶儀式,再到婚后出現婚姻問題時提供情感咨詢師;提供不同主題的婚紗,如鳳冠霞帔、動漫系列、歐式婚紗等;服務對象不僅包括為青年人組織婚禮,還包括為中年人組織旅行,為老年人補驚喜等。他們認為,顧客購買的是有形的產品+無形的服務和情感,所以要讓顧客到公司后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又如,一個小組討論的是開淘寶店,但他們提出的模式是與合眾網合作,學生只負責在淘寶上開W店,專心做營銷,也就是只負責讓顧客下訂單,而顧客下訂單后的產品包裝快遞及售后服務則全部由合眾網執行,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特長,降低開店風險;網店宣傳形式提出可以做淘寶首頁廣告、微商、QQ分享、注意購后評價、贈代金券、做商家聯合、周邊促銷等。還有一個商議開農家樂的小組,提出除了顧客自己自駕到場外,還可以專車接送,面對那些既想來農家樂又沒車的顧客;農家樂提供吃住娛一條龍服務。吃的方面倡導養生和健康,農家樂自己種植無公害蔬菜、果園,為顧客提供自助采摘活動,廚師做地道的農家菜,感興趣的顧客和小朋友還可以自己動手做菜;住的方面提供不同的主題房間、帳篷,主題設置可以借鑒很多主題酒店的做法;娛樂方面除了提供通常的麻將、紙牌、棋類、垂釣、唱歌、健身之外,還有帶小朋友植樹、種菜、采摘等農家生活體驗;凡帶小朋友來的,一開始就送小朋友禮物,以吸引顧客。從以上舉的幾個小組的例子可以看到,大學生們雖然接觸社會還比較少,但正因為如此,也讓他們少了很多思想的束縛,往往可以想出很多天馬行空般的絕妙創意。而且現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對他們影響也很大,他們已經可以得到足夠的資訊支持創業夢想。
3.有無實踐經驗影響較大。前面分析中提到有些小組中有同學已經在開淘寶店、在做手機批發,或者家里開的有農家樂,這些同學因為已經有了一定實踐經驗,所以在匯報討論結果時往往比其他小組同學更注重細節,提出的想法操作性更強。例如,討論蘋果手機批發的小組在匯報時,就提出了很實際可行的八條結論:保證手機質量;顧客可選多種支付方式;在大學中請大學教師代言,做一些宣傳活動;定期舉行促銷活動;物流用順豐快遞,既快捷又提高了品牌形象;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如免費換機、實行產品聯保;根據季節、購買對象進行價格浮動;為顧客提供使用指導。準備開美甲店的小組也提出七條措施:控制成本,提供更多樣式選擇;注重美甲安全;情感營銷,例如通過會員制雙倍積分;提供和美甲互補的產品,如咖啡、甜點;塑造優美的環境,提供優質服務;塑造準確的品牌定位,制定合理價格;對員工定期進行培訓。而沒有實踐經驗的通常提出的建議就比較空泛。例如,準備開鞋店的小組就只提出塑造良好環境、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的系統服務、價格更低這樣三條比較大眾化的建議。
4.注重原創性和品牌建設。雖然學生們提出的創業想法大都是產品銷售或提供服務,但很多小組都提到了生產自己的產品和塑造自己的品牌的想法。例如,服裝銷售小組提出創業之初主要是銷售別人的服裝,但做到一定規模之后,就要建立自己的設計師隊伍,自己生產自己銷售,并且要創立自己的品牌。婚慶公司、家具城、酒店、農家樂等小組也都提出了提供一條龍服務,打通上下游價值鏈,塑造自己品牌的設想。這說明學生們對互聯網時代品牌對營銷的重要性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且模糊地了解到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是整條價值鏈的競爭,只有打通整個價值鏈,為顧客提供系統服務,才能為顧客創造更多價值,獲得競爭優勢。
在各小組匯報完畢后,筆者先對各小組的想法給予肯定,并逐個評價了他們創意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也趁機提出了自己對一些小組創意的意見。例如,婚慶公司可以再向上游延伸,加入婚介的服務內容,提供從邂逅、戀愛、結婚直到婚后、銀婚金婚紀念慶典等一體化服務,打造婚慶專家的企業名片。最后,筆者還結合顧客讓渡價值模型,提出可以從兩個方面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增加顧客總價值,降低顧客總成本。增加顧客總價值可以從增加產品價值、服務價值、人員價值和形象價值出發,降低顧客總成本可以從降低貨幣成本、時間成本、體力成本和精神成本出發。講述這些內容時都具體結合剛才小組討論中的具體例子。這樣學生們不僅掌握了顧客價值的概念,而且能比較深刻地理解增加顧客價值的方法,并能運用到企業實踐中去,從而達到了該講內容的教學目的。
三、實施問題及未來展望
(一)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在組織顧客價值專題討論過程中,筆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希望能與廣大同行交流。
1.創意的落實考慮不足。和學生的閱歷和實踐經驗有關,一些小組的創意很不錯,但往往不夠具體,操作性方面落不到實處。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除了鼓勵學生多參加企業實踐外,還可以通過督促學生增加討論前的閱讀量,將創業想法和SRTP、挑戰杯、營銷大賽等結合起來,以賽代練,多思考創業想法,增加其可行性。
2.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課堂討論時,總會發現雖然大部分學生都在積極參與討論,但總會有個別學生在玩手機或做其他事情,對討論并不積極。因為討論和上臺發言都是以小組為單位的,所以這些學生“搭便車”并不會受到什么懲罰。這雖然主要影響的是學生自己,但也多少會影響到討論氣氛。筆者認為,可以考慮老師巡視時做專門記錄,在發言提問階段專門點名讓這些學生回答問題,用外力迫使他們參與。一旦形成習慣,這種不愿參與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3.小組過多,評論不夠深入。這也是本次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因為這次班級人數較多,而且還有很多重修的學生。本班學生已經組織了8個小組,重修的學生來自不同專業,又自己組成了4個小組,從而造成小組過多的問題。小組多了,雖然討論內容可能更多樣化,但每個小組匯報的時間就受到限制,匯報不夠深入。教師評價時也無法更加深入全面評價每個小組。這是后期需要注意的,所以建議5―7個小組為宜。
(二)未硎凳雇
對于以后如何組織類似的專題討論,筆者也有一些想法。
1.借助團隊游戲,培養團隊精神。專題討論因為要組成互動小組,每個小組其實都是一個團隊。如果僅僅只是進行課堂討論,很難培養出團隊精神,所以筆者考慮可以借助于現在比較流行的拓展訓練、團隊游戲的形式,讓每個小組給自己起個響亮的名字,每次討論前組織開展一些小的團隊游戲,讓學生對小組形成認同感。這樣做可以一箭雙雕,既能更有效地開展專題討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為學生以后步入職場提前做好準備。
2.創業企業常態化。以前一般每次專題討論學生都會針對討論專題設想不同的產品、不同的企業。這樣討論雖然也有一定效果,但因為討論的企業變來變去,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印象并不深刻,所以筆者設想可以在《市場營銷學》課程一開始讓學生組成小組時,指導學生直接組建公司,小組中每個同學都在公司中擔任不同職務。在課程后續每個專題討論時,都以該公司為討論主體,例如討論該公司的營銷環境、該公司的顧客價值、該公司的營銷戰略和營銷策略等。這樣整個課程結束時,學生對這個創業公司的各方面思考將比較全面,即使以該公司為例參加挑戰杯或者營銷大賽,或者直接創業,都將會有更大的成功機會。學生對如何分析企業營銷環境和制定營銷戰略和策略的考慮也將更貼近企業實際。
參考文獻:
[1] 肖超盛.專題討論在《市場營銷學》教學中的導學作用[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1,(2):102-104.
[2] 張萍.“無領導小組討論法”在營銷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科技經濟市場,2007,(7):180-181.
[3] 馬濤,李玉明,方成民.互動式小組討論法在《市場營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論壇,2014,(10):127-129.
[4] 劉培紅.引導討論法在高校網絡營銷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4,(11):71,86.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ustomer value subject discussion
FAN Xin-he,ZHAO Ho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