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電視技術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通信微波的波長在0.1毫米至1米范圍內。通信微波的傳輸與接收之間無障礙時便可使用,成為現在網絡通信的主要工具。微波的發展與無線通信是密不可分的,成為遠距離通信的主要媒介,廣泛應用于軍事通信領域。微波站的設備主要由多路復用設備、天線、收發信機、電源設備、調制器和自動控制設備等組成。微波通信系統特點在于系統使用周期短和線路建設時間短。微波傳輸系統適合在山區、海峽、水面和不易鋪設光纖網的地區使用。其抗干擾性比較強,更容易適合復雜的自然環境,如水災、風災以及地震等。微波傳輸頻帶寬、容量大,可用于包括數據、電話、傳真和電報等多種業務的傳送。但微波的缺點在于衍射能力弱,直線型的傳播方式,對物體的穿透能力比較弱,因此微波系統的搭建必須要在無線電管理部門的管理中實施,線路設備的鋪設必須與市政建設相結合,制定科學的規劃,以便避免微波通信效果受到影響。
3.衛星傳輸系統
衛星傳輸系統由星載轉發器、上行發射站、地球接收站和測控站。星載轉發器接受地面上傳送的微波信號,并對信號進行變頻和放大處理,再發射到地面服務區內,星載轉發器作為空間的中繼站,它應以最低附加噪聲和失真傳送電視廣播信號。上行發射站是把節目制作中心輸送的信號進行處理,通過調試,上變頻和高功率放大,通過定向天線向衛星發射上行C、Ku波段信號,同時接收由衛星下行轉發的微弱的微波信號,監測衛星轉播節目的質量。地面接收站對來自衛星的信號進行低噪聲放大,下變頻為中頻信號、中頻信號經過調頻、解調后得到基帶信號,通過伴音解調電路和視頻恢復電路的途徑,建立起正常的視頻信號和伴音信號,在電視機里實現音頻和視頻。在廣播電視傳輸系統中衛星傳輸系統得到了廣泛使用,一顆通信衛星的通信范圍廣,可以對幾百套電視節目進行傳輸,在衛星信息覆蓋的空間弄均可實現信息通信,由于衛星的信息傳播功能強大,傳播速度快,信息傳播效能好。電路和話務量可靈活調整;同一通信可用于不同方向和不同區域,但衛星傳輸受雨衰、日凌、風向等天氣影響較大。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成熟,衛星系統的傳輸性能的穩定性和抗干擾性不斷提高,增強了衛星傳輸信號的質量。
4.SDH傳輸技術
SDH傳輸是一種線路傳輸、功能交換、融合復接和統一管理的網絡操作信息傳送系統。SDH的功能比較強大,可實現動態網絡管理與網絡維護功能,能夠提高網絡資源的使用率,滿足現行廣播電視傳輸網的信息傳輸與交換要求。SDH傳輸技術是未來廣播電視信號傳輸發展的趨勢,SDH在廣播電視傳輸網中被廣泛應用,已成為廣播電視領域傳輸技術方面的發展和應用熱點。SDH同步傳輸模式(STM-N)承載信息業務,根據ITU-TG.707規范的SDH速率,STM-1對應的線路速率為155.520Mbps、2.048Mbps的速率等級接口。SDH網能夠與PDH網兼容,具有統一的光接口和復用標準,它采用同步復用映射結構和先進的指針調整技術,使來自不同業務提供者的信息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同步復用,同時可承受一定的基準丟失;SDH具有健全的網絡管理功能,可以進行統一的網絡管理,并可以對網絡單元進行分布式的管理、具有業務的性能監視、網絡的動態維護、不同供應商設備間的互通等功能。
篇2
數字電視技術在我國的傳媒業普遍采用,其中最關鍵的技術就是數字電視機頂盒。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將數字電視技術與有線電視網絡中心進行連接,其實即是一種可以起到轉換作用的設備。數字電視信號通過電視機頂盒將模擬信號轉變成數字電視信號,將各種圖像以及聲音通過壓縮的方式置換成數字流,機頂盒還可以把這些數字流進行解碼處理再還原成之前的模擬信號,隨后再利用其它的音響設施以及顯示器提供圖像和聲音給使用客戶,這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廣播電視節目。通過數字機頂盒可以將之前模擬有線電視信號技術置換成現代的數字有線電視信號技術。數字機頂盒是數字電視技術所產生的一種產物,機頂盒具有以下幾種功能:第一,機頂盒可以向電視用戶提供圖像和聲音,供客戶使用。第二,數字電視技術是基于機頂盒服務的。第三,機頂盒可以提供一些廣播數據信號,在進行傳輸信號的時候是利用電纜進行傳輸的,部分信號是通過同軸混合網傳輸的。此外,機頂盒可以在交互式多媒體中應用,用戶可以選擇很多種網絡服務功能,比如說,軟件更新,升級,接收郵件,上網,各種電臺的點播等,數字電視技術在有線電視網絡中的功能越來越多。數字電視技術不管在網絡公司中還是廣播電視臺中都有著很深遠的影響。我國目前在許多地域都采用了數字化電視技術和雙向網絡有線電視技術的改造工程,主要從三個方面可以體現出來:第一,客戶端;第二,雙向網絡;第三,前一部分系統。用戶通過數字電視技術可以看到多個地方的衛視臺,以及中央衛視,所收到的信號十分的清晰化,接收信號時也更加地穩定、安全。數字信號電視技術還可以使一些個性化服務的用戶滿足自己的需求,自己喜歡的游戲、想看的電影、電視都可以進行點播,享受多種交互式點對點的娛樂和信息等服務
3.數字電視信號的有線電視網絡傳輸
和之前的模擬信號傳輸所不同的是,數字電視技術在傳輸中所利用的是HFC方式,利用的是AM-VSB頻分復用方式,利用了不一樣的頻率將各個節目進行區分,主要可以使之前的數字信號符合現在的HFC網絡的標準要求,將傳輸信道進行編碼處理,其中包括了碼的流動量;R-S編碼;卷積交織;字節到字符的映射;差分編碼;基帶成型濾波和QAM調制,相容與數字信號的傳輸過程中,各個信號之間的可以進行亂碼的調解,利用分解把流碼進行分開,可以有效預防各種信號之間的干擾。從高頻載波形式上,MPEG-2與HFC在高頻段進行網絡傳輸時的模擬信號是相同的,采用混合傳輸,電纜傳輸、以及被光鏈路傳輸。數字電視技術方面SDL可以在調整的狀態下進行傳輸,PDU,IP/IPX,ATM信元等都可以適用于復雜多變的殲敵數據傳送過程,SDL不依靠SONET/SDH結構,在DWDM層的上面位置,兼容性能非常好。它使數據信號傳送過程中更加的安全、可靠。SDL干擾頻器所接收到的信號遭到損壞的可能性大大減少。它在數字電視信息中的傳輸過程中以其高質量的傳輸效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數字電視的環節組成
4.1信源編碼
它的主要功能作用是把圖像以及聲音轉變成數字化,達到模擬信號轉變數字信號的目的。
4.2復用
分復圖像、視頻以及各種數據合為一體的,以包為單位的數字信號源,再進行分割和區分,最后就組合而成了一套節目流或者多套節目流。
4.3信道編碼與調制
信道適配其實就是信道編碼。實現信道編碼主要是依據各種數據流處理編碼,為此達到減少錯誤。還可以將一些基帶數據流存放于高頻波段中,由此轉變成頻帶信號。
4.4傳輸信道其中有HFC、衛星、數字干線、無線等。
4.5SDL技術
SDL在數字電視技術中的傳輸過程中不僅兼容性能比較好,而且在調整傳送過程中,還可以有效克服復雜的數據,尤其是對PDU,IP/IPX。ATM信元等多數類型的效果非常明顯。如果從本質上看待SDL技術,它是不受限于SONET/SDH結構的,通過自身就可以連接達到實現于DWDM層中,兼容性能非常好,可以保證數字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更加地安全、可靠,與此同時還可以使數字電視中的數字流轉化以及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得以提升,主要是由于SDL干擾頻器可以從很大程度中減少各種損壞。在進行數字信號的傳輸過程中SDL矩形高速流可以進行傳輸數據信息的敘述,SDL貞中的L1可以同步于傳輸中的各種性能,大大減少出錯率。在進行傳輸過程中,一旦發生突發性事件可以有效被制止。
篇3
一、數字電視地面廣播(DTTB)
在現代通信中,通信傳輸手段主要是光纖、衛星、數字微波等,加上地面無線電視廣播電視發射構成信息主體。目前在我國數字電視按信號傳輸方式可以分為地面無線傳輸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數字電視三類。而移動電視是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重要應用。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在應用需求上要求實現移動和便攜接收的功能,使整個技術系統的要求最高。它具備無線數字系統所共有的優點,較之衛星接收,有實現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較之有線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設、自然災害戰爭等因素造成的斷網影響;數字電視地面廣播通過電視臺制高點天線發射無線電波,覆蓋電視用戶,用戶通過接收天線和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主要的受眾也是針對本地區的。完善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系統所具備的蜂窩單頻網功能,不僅提高了頻譜的利用率,而且可應用與寬帶無線接入市場;而移動和便攜的獨特優勢使該系統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無論何人何時在何地均能任意獲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動接收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移動接收采用的方式是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這是所有無線通信系統都會遇到的問題。對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對于移動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顯然不實用,因此衰落問題尤為突出。電波在沿地表傳播中會受到各種阻礙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實際到達收信天線處的電波除了來自發射天線的直接波外,還存在來自各種物體(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線處形成干涉場,此外,在移動通信中,還存在因移動臺(天線)的快速移動而劃過顛簸的波節和波幅的駐播現象及由于多普勒效應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種種原因,就使得實際移動臺接收到的場強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隨時隨地在急驟變化,使信號很不穩定,這就是無線電波的衰落現象。衰落的嚴重程度通常隨頻率或路徑長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還無法對衰落進行精確的預測,但區分繞射衰落和多徑衰落兩種不同類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為慢衰落,短期信號中值電平在長期中的起伏;后者為快衰落,即瞬時信號電平在短期中的起伏。這兩種衰落的表現和影響是不同的。另外,與其他無線通信系統不同的是,移動接收的關鍵點是移動。因此,移動接收還存在一個其他無線通信不會遇到的問題,這就是多普勒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遠處迎面駛來發出警報聲的警車在離你越近時,汽笛聲的音調越高。從警車到達你所在位置開始,音調開始降低,而當警車離開你后,聽到的音調會越來越低,這種現象就稱為多普勒效應。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是這樣解釋這種現象的:朝你駛來的警車發出的聲波對你而言稍微壓縮從而相對集中,這時你聽到的聲音波長短于該聲源靜止時的波,而短波音調是高的。相反,離你而去的聲源的聲波稍微擴散,這時你聽到的波長比該聲源靜止時的波長長,長波音調是低的,這樣的效應對電磁波同樣適用。比如一個趨近我們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它的頻率高于該天線相對于我們靜止時的頻率,波長相對變短;相反,一個離我們遠去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其頻率則會低于該天線在相對我們靜止時相對于我們的頻率,波長相對變長。同時波長的位移量與天線的運動速度存在正比關系,即速度越快,則波長移動越大。以上現象就是多普勒效應(Doppler)。系統方面,移動接收還要考慮覆蓋網的建設,接收機(特別是便攜機)的耗電,接收天線的安裝等問題。從基本原理考慮,模擬廣播電視信號是不宜實現移動接收的。為了解決移動接收中遇到的問題,廣播電視信號必須首先實現數字化。利用數字技術無線接收,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只要在信號有效覆蓋范圍內,所有移動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設備,都可以接收數字移動電視信號。三、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OFDM
OFDM是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縮寫,是在嚴重電磁干擾的通信環境下保證數據穩定完整傳輸的技術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數據流通過串/并變換,分配到速率相對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傳輸,每個子信道中的符號周期相對增加,這樣可減少因無線信道多徑時延擴展所產生的時間彌散性對系統造成的碼間干擾。另外,由于引入保護間隔,在保護間隔大于最大多徑時延擴展的情況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徑帶來的符號間干擾。如果用循環前綴作為保護間隔,還可避免多徑帶來的信道間干擾。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主要技術特點如下:1)可有效對抗信號波形間的干擾,適用于多徑環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數據傳輸;2)通過各子載波的聯合編碼,具有很強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調制和解調可通過離散傅利葉反變換和離散傅利葉變換實現;OFDM能夠有效地對抗衰落和多普勒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受到干擾的信號能夠可靠地接收。OFDM碼率低,又加入了時間保護間隔,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其多徑時延小于保護間隔,所以系統不受碼間干擾的困擾。在有關移動接收的幾種標準的制定過程中,都采用OFDM作為其核心技術。
篇4
2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現狀分析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與數字化技術已經成為科技發展的主流,它們的迅猛發展引導著整個技術領域的進步,而數字技術作為這一改變的主旨,對其發展有著更重要的作用。伴隨著世界電視廣播的大眾化,數字電視在結合傳統電視的功能后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獲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然而,根據2006年有關居民使用數字電視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已有數千萬人將數字電視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他們提出了許多數字電視的不足之處,這引起了廣大業內人士的重視。以下是科研人員對當代我國數字電視技術發展的現存問題分析:
1)由于我國數字技術起步較晚,而且整個國家處于發展中狀態,這些國情都表現了我國的數字電視產業不可能一步到位。眾所周知,數字化技術的開展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目前我國還沒有足夠的資金供該領域使用,這就導致在對原先電臺設備進行更換時進程受阻,電視節目資源緊張的局面也不免會發生。
2)數字電視本質上屬于雙向電視網絡,而將現有的單項網絡改為雙項網絡的成本較高,并且難度過大,我國目前技術還未成熟,實現數字電視技術仍存在較大困難。
3)我國各方面技術仍未成熟,數字電視的標準還未被很好的定位,科研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無法把握數字電視的進程和發展方向。另外,國內有關數字電視研究的工作人員不夠專業同樣影響著數字電視的發展。
3改進電視數字技術的有效措施
數字電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我國當代數字電視技術發展中存在的諸多不足,相關管理部門必須加大管理力度,爭取改變這種落后狀態,以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以下是針對上面陳述的問題提出的幾點建議。
1)提高我國的整體經濟水平,為數字電視技術奠定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數字電視技術要想得到快速發展,首先必須要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這樣才能保障發展過程中設備和技術的更新不會受阻。國家在日常工作中要合理安排集體財產,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開銷,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中,以提高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使人們的生活得到保障。
2)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工作人員是否擁有較高的專業素質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好壞。數字電視也不例外,操作人員高超的技術會大大提高數字技術的功能,并使其質量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相關工作部門必須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對業內人士專業素質的培養,多開展有關數字電視技術發展的講座和活動,增加他們自身的工作意識,以此來提高數字電視的技術,使我國的數字化水平得以提高。
篇5
思想政治工作看起來虛,但做起來要腳踏實地。近兩年來,省委、省直工委開展了一系列凝心聚力、弘揚正能量的活動,如“黨員活動日”、“中國夢•趕考行”等。技術中心積極響應,到市少年兒童教育保護中心開展“金秋送溫暖”黨員志愿活動,向服刑人員子女捐贈圖書千余冊,衣服、鞋襪近百套,和孩子們談心、包餃子、演節目,用實際行動送去溫暖與關愛;到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開展黨員志愿服務。
篇6
一、標清與高清技術標準之對比
目前,中國執行的標準清晰度數字電視(英文縮寫SDTV,簡稱“標清”)標準,是1982年2月公布CCIR601,現改為ITU-RBT.601《演播室數字電視編碼參數》標準。
分辨率720×576、總有效像素41萬、畫幅寬高比4:3、場頻50Hz、隔行掃描。記做576/50i。2000年8月公布GYfr155—2000《高清晰度電視節目制作及交換用視頻參數標準》。對應國際標準ITU-RBT.709,這是中國規定的高清晰度數字電視(英文縮寫HDTV,簡稱“高清”)標準。分辨率1920×1080、總有效像素207萬、畫幅寬高比16:9、場頻50Hz、隔行掃描。記做1080/50i。高清畫面像素數5倍于標清,16:9畫幅比標清寬了1/3。其畫面細節的豐富度和色彩還原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當我們使用大屏幕寬屏電視機觀看高清節目時,那恢宏遼闊的寬幅畫面、清晰細膩的逼真圖像、豐富分明的層次、自然亮麗的色彩,無不帶給我們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和極大的視覺享受。
二、鏡頭
標清鏡頭成像面積58.1mm2,寬高比4:3;高清鏡頭成像面積51.8mm2,寬高比16:9。兩者具有不同的感光成像面積,使得兩者的感光靈敏度不同。另外,由于鏡頭折射特性基本不變,而拍攝同樣大小的實景轉到不同面積的成像面上時,鏡頭焦距就要不同,這樣拍攝的景深也就不同了。和標清比較,用高清鏡頭拍攝時靈敏度降低、景深范圍縮小。另外,由于高清圖像像素數5倍于標清,其像素點細小到只有標清的一半左右,而觀看高清圖像時一般都采用大屏幕電視機,使得圖像對調焦誤差非常敏感。調焦稍有偏差,立刻就能在屏幕上看出來。這樣一來,高清鏡頭本身景深就小,拍攝的圖像對調焦誤差又敏感,再加上由于靈敏度低需開大一擋光圈,景深就更小了。因此,高清拍攝對聚焦操作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
三、曝光
調整光圈的目的就是準確地控制曝光量,曝光量直接影響到畫面的層次、細節、色彩飽和度。只有準確把握曝光量。才能得到更完美的圖像。因為高清攝像機水平清晰度提高,其畫面寬容度更接近電影膠片,層次比標清更加豐富。在拍攝景物時。需認真觀察被攝景物的明暗程度及明暗部分的分布范圍,根據亮部和暗部的取舍及與拍攝主體的關系,確定曝光量并調整光圈的大小。高清攝像機還提供了伽馬曲線的調整。當拍攝的景物高亮度部分比較大且超過了CCD所能表現的范圍時,圖像的高光部分就會出現泛白現象,導致高光部分層次和細節丟失。當被攝景物處于比較暗的環境中,如果超過CCD的最低照度范圍,圖像暗部就會層次減少甚至丟失,表現為畫面一片漆黑。這時可以通過調整拐點、伽馬曲線和黑伽瑪曲線進行畫面的補償和修飾。為了充分表現高清晰的畫面。更需要發揮照明的作用。如果光用得不好,畫面上有可能會模糊不清,這類似于焦點不實的現象。特別是如何有效地利用畫面水平方向的擴展部分,這就更需要合理運用燈光照明技術。在陰天或多云天氣下拍攝時,需要燈光輔助以達到較好的成像效果。在亮度反差很大的晴天拍攝時,使用反光板等會得到效果較好的圖像。總而言之,高清拍攝時照明用燈量要比標清多。高清拍攝時照明光線性質的硬與軟對物體外觀的清晰度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從畫面的總體效果來說,由于硬光能勾劃出被攝景物的輪廓,質感十分明顯,所以使我們感到空間感強。而柔光照明很容易產生平淡的無立體感的圖像,因而就不能提供最佳清晰度。但從畫面的局部效果來說,可能由于硬光造成過大的明暗反差,而使物體細部的再現能力降低。而柔光所造成的細膩的影調層次,相反能提高我們對物體細部的分辨能力,故此感覺畫面清晰度高。因此高清攝像照明時宜使用較軟的光線,這對提高畫面的清晰度是有利的。布光要均勻,光比要小,注意營造透視感。在拍攝現場為保證精確曝光,要使用專業監視器和波形監視器。波形監視器的參數值可為曝光提供客觀標準,專業監視器可得到現場實拍圖像的主觀感覺。觀看圖像時要注意保持觀看環境黑暗,一般采用黑布將監視器和觀看者頭部完全遮蓋住,觀看圖像層次是否豐富。亮度是否適中。
四、構圖
高清電視比標清電視畫幅變寬,16:9的寬畫幅比4:3標清橫向加長了1/3,視角很寬。16:9的構圖方式顯的大氣,而且包含了更多的信息量,這在拍攝大場面或大全景時非常有表現力。更接近電影的視覺效果。從電視畫面的角度看,構圖就是鏡頭語言,通過畫面講述拍攝者要表達的內容。在視覺效果上,需要掌握一些規律,尤其是使用16:9畫幅比進行構圖時。從突出主題出發,畫面離不開線、形、色調、影調這四大元素。根據上述要求。在16:9的構圖中,由于水平視角的增大,更需要留意線條在畫面上的延伸感,形成視覺上的透視感。由于畫幅變寬,景物增加,構圖上要注意主體和陪襯體的合理位置,既要有對比又不失平衡,虛實的比例也要控制恰當。采用搖攝時,由于水平方向視角變大導致水平運動的物體在屏幕上停留的時間變長,若按一般速度進行橫向搖攝,觀眾就會感覺節奏緩慢拖沓。此時適當加快搖攝速度,可加快鏡頭節奏及加強鏡頭動感。
五、聚焦
由于高清攝像機水平視場角大,清晰度高,景深范圍又比標清小。畫面包容景物多,就使我們容易忽略某些細節。再加上攝像機的尋像器尺寸小,分解力低,使得我們在尋像器中看起來很清楚的畫面,放到大屏幕監視器上會發現焦點并未調實。因此我們在拍攝現場要盡量使用專業監視器,而且屏幕越大越好。比如屏幕20英寸,分解力1000線以上的專業監視器就可以保證拍攝畫面清晰。標清拍攝聚焦時,一般先將鏡頭變焦至最大推上去聚焦。因為此時景深最小,焦點是否調實較容易判斷。調實后再將鏡頭變焦拉回來到所需景別,這樣焦點就算調實了,而在高清拍攝時就不能這樣了。因為變焦鏡頭在變焦時,普遍存在著微量的像面漂移現象,不同焦距處的最佳焦點位置并不精確一致。這在標清拍攝時不成問題,而在高清拍攝時就不允許了。因此高清拍攝時要先把鏡頭變焦至所需景別,把它作為定焦鏡頭直接在該焦距狀態下精確調焦,此時當然離不開專業監視器了。在沒有專業監視器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借鑒電影拍攝的方法,先直接測
量調焦距離,再將鏡頭上的調焦基線轉動至該調焦刻度值上。
六、清晰度
高清技術要求在整個制作環境、制作態度等方面要更加嚴謹,對每一個環節的要求也大大增加了。一些細小的缺陷,在標清時看不出來,而在高清大屏幕監視器上卻非常刺眼。甚至一只蚊蟲落在頭上或者布景上,就會導致拍好的鏡頭前功盡棄。
七、兼容性
中國的現狀為標清、高清兩種電視標準并存。為適應由標清到高清的平穩過渡,高清節目制作也要考慮標清接收機收看的問題。除去清晰度下變換問題,主要問題還是16:9畫幅如何轉為4:3畫幅。我們可以將16:9畫面橫向直接收縮為4:3畫面,但畫面要產生變形(變窄),此方法不可取。不變形的轉換方法有兩種:
7.1信封模式
篇7
1數字電視傳輸技術的特點
(1)數字電視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可靠度更高,原因是數字電視信號是通過多次采樣、量化及編碼后處理得到的。即便在傳輸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雜波的干擾,但仍可以用錯誤編碼技術對在額定點評的可控范圍內的干擾波進行及時糾正。(2)數字電視設備方便儲存信號,而且對信號強度和時間沒有要求。(3)信號傳輸的有效性較高。將來,單頻網絡技術將主要運用于數字電視信號的傳播。
2安裝和應用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技術
2.1安裝衛星接收設備工序
在衛星接收設備安裝前,有關技術工作人員需要對安裝設備的說明書仔細閱讀,熟悉了解每個部件的使用用途,如圖1為衛星接收設備。一是,在接收天線、高頻頭安裝過程中,應該固定住連接接收天線、底座,之后連接上所有高頻頭和接收機間的電纜。二是,安裝接收機。在安裝之前需要接通接收設備電源,之后將在電視機與接收機之間安裝音視頻線。三是,調試接收機,在調試過程中需要對調試說明書內容全面掌握,之后嚴格根據說明書的內容展開調試。
2.2應用衛星接收設備的可行性
在傳輸有線數字電視信號中,衛星接收設備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衛星接收設備質量的高低影響著有線數字電視是否可以正常運作。在近些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下,有線數字電視遍布在全國各地,以前的接收設備已經很難滿足傳輸數字電視信號的要求,為了可以更好的滿足人們需求,衛星接收設備應運而生,得到了各地區人們的普遍認可。衛星接收設備既可以在各個地區中發送已經接收的信號,也以發送速度極快被人們所肯定。
2.3維護衛星接收設備注意事項
(1)檢查設備里的連接件。在安裝衛星接收設備中,連接件發揮著尤為關鍵的作用,如果連接件出現松動或者變形情況,那么衛星設備就不能正常運作。所以,有關技術工作人員需要經常檢查與維護連接件。同時,在螺絲表面上有銹蝕后,有關人員需要第一時間處理螺絲,進而確保衛星接收設備能夠正常接收到信號。(2)檢查饋線與高頻頭之間的連接。在這項工作進行過程中,有關人員需要適度的調整衛星接收設備,進而保證衛星接收設備能夠及時接收到信號。在調整衛星天線之前,有關人員需要對如何安裝天線進行了解,之后遵循相關標準實施調整。同時,在調整前,有關人員需要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天線出現故障,之后,采取可行的解決措施。
3安裝和應用數字電視傳輸技術
3.1安裝數字電視
安裝對于后期的維護非常重要,所以,在安裝有線數字電視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在連接有線數字電視信號中,機頂盒上的信號接入線必須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檢查,一旦發現有破損情況,應及時換一個新的電纜線。通過調查發現,若是信號接人線是舊的,則有線數字電視網絡就難以保障正常運作。同時在實際操作中,必須要防止塑料式的插頭線使用,進而避免脫落引發故障。在分接電視信號中,必須要做好分支器選型、分配器選型工作,進而提高有線數字電視網絡運作效率。
3.2應用數字電視
傳統模擬電視與有線數字電視對比而言,前者很難接收到數據信號,必須輔助機頂盒才可以,而機頂盒具有占據空間大、接線復雜等不足,已經逐漸被家電市場淘汰。而數字一體機自身內置中包括數字電視高頻頭,可以直接接收到數字信息,不需要使用機頂盒,之后將接收數據、解碼數據、顯示數據融合在一起,實現了“三模式、全數字”的電視播放模式,也正是因為這一使用優勢,有線數字電視徹底淘汰了傳統模擬電視,成為了各地區人們購買家電的首選。
3.3維護數字電視兩種故障的方法
(1)零星用戶故障的維護。這一故障會嚴重影響著有線數字電視網絡的有效運作,所以,有關技術人員需要盡可能降低零星用戶故障的發生率。大多數零星用戶故障的產生都是因為接人電壓值太低而造成的,通常會出現線路接觸不良的狀況。在進行這項工作中,需要檢查好故障所在之處,在明確故障位置后,再展開相應的處理。如:可成立檢查故障小組,并且為用戶開設固定的咨詢熱線,全天二十四小時內為用戶服務,一旦有用戶反應有問題,故障檢查小組就需要及時檢測用戶的有線電視,在找到引發故障的原因后,針對性的解決,保證用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繼續正常使用有線數字電視。(2)局部點片出現故障。這一故障先要深入研究局部點片故障中的線路,在檢查中對接觸不良、導體霉斷等方面進行排查,特別是要光發射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檢查,在檢查中,維修工作人員需要掌握導致局部點片故障發生的原因全面了解,并且還需要明確解決好這一故障的各種方法,進而保證完善解決這一故障。
4結語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見,在普遍推廣和使用有線數字電視下,不但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歡樂,而且也將更多的信息傳遞給人們,在開闊人們知識視野的基礎上,也幫助人們更好的享受了生活。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數字電視企業不能因為取得很好的成績而沾沾自喜,還需要對數字電視深入研究,對數字電視技術不斷改進與完善,以便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作者:李曉光 單位:山西廣播電視無線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1]譚志遠.數字電視信號傳輸技術的研究與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01):230.
[2]劉兆杉.淺談實現移動數字電視信號傳輸的有效方式[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02):256.
[3]楊睿.數字電視信號傳輸技術研究[J].通訊世界,2016(19):65-66.
篇8
1.1.1系統結構原理邊緣IPQAM調制器把前端視頻服務器下傳的IP數據流重新封裝打包后,經數字調制后直接送給1550nm直調制光發射機,1550nm直調制光發射機與分前端下傳的數字電視信號經光纖耦合器混合后傳輸至1550nm光放大器,經HFC網絡傳輸至用戶端。根據上述原理,我們可根據業務發展需求,把IPQAM調制器下移至光節點,利用空間分割的方法獲取更大的下行帶寬,以滿足海量下傳業務所需的網絡信道。用戶端的互動電視VOD系統工作原理是:用戶從機頂盒上發出服務需求,通過HFC網絡(或電話等上行通道)上傳至視頻點播服務器,視頻點播服務器響應機頂盒的點播請求,將節目傳輸流封裝打包經數據網絡傳輸至IPQAM調制器;IPQAM將多個節目復用成節目流,通過QAM調制輸出射頻信號進入HFC網絡,經HFC網絡傳輸到用戶機頂盒。
1.1.2系統的靈活性與擴展性通過1550nm直調制光發射機不但可以插播數字信號,還可以插播模擬信號,IPQAM下行的頻段由當地網絡公司網絡頻率分配給定。由于HFC網絡的下行帶寬是有限的,利用1550nm直調技術與IPQAM技術的特點,我們可以根據業務發展情況確定組網方式。由于傳統數字電視下行業務是采用外調制1550nm光發射機進行組網的,一個前端機房的下行在500~860MHz,若業務量不斷加大后,我們不需要重新再組建一個前端,只需要利用空間分割的分式把1550nm光發射機和IPQAM調制器下移至下一級節點即可。
1.2系統調試
1.2.1系統調試原則(1)頻道數與主路信號不重疊光接收機是不能分辨兩路光信號的,若是兩個重疊射頻信號,光接收機只能得到兩個同頻信號的疊加。(2)確定主路光信號與插播光信號的比例確定主路光信號與插播光信號的比例是系統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1.2.2系統調試中存在的問題當完成1550nm直調光發射插入后,每個光節點都同時接收下行數據信號和插入窄播信號,網絡會存在以下問題。(1)當下行數字信號頻道數遠多于窄播插入信號頻道數時,窄播光波的接收光功率應比數字信號光波的接收光功率低8~10dB。為保證數字信號信道的載噪比維持在50dB以上,數字信號光功率在-1~0dBm,我們只能把窄播光波的接收光功率降到-10~-6dBm。(2)當數字信號和窄播信號傳輸的頻道數相同或相近時,兩個信號進入光接收機的接收光功率應基本相同,此時,同二級光電轉換一樣,CNR有3dB的劣化,但廣播信號的非線性指標不會有劣化,整體的系統指標仍好于二級光電轉換模式。因此,利用1550nm光發射機與IPQAM調制器進行組網的這種模式可解決多套本地電視節目和IPQAM并發流插入問題,可保持HFC網絡數字信號指標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插入信號的性能指標,同時避免二級光電轉換;通過空間分割方式將IPQAM下移后可實現IP數據分流,同時有效地提高了HFC網絡的下行有效帶寬,為今后的增值業務提供良好的基礎。
1.2.3調試(1)為確保主路光信號的傳輸指標,減小插播信號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我們把插播信號的光功率定的比主路信號光低6dB。①一般情況下,光接收機的正常接收光功率為0dBm。我們按這個參考值計算,若主路信號的光為-1dB,插播信號為-7dBm,這樣插播信號對主路信號的載噪比影響會較小。②如果我們按正常調制度下直調發射機的CNR為50dB,則此時-7dBm接收時載噪比會降低4~7dB,而接收機的輸出電平會比主路信號的低12dB。③我們既要保證接收機的輸出電平,又要提高插播頻道的載噪比,所以必須降低插播的頻道數。(2)由上述分析可知,模擬信號插播發射機信號調制度需比正常情況下提高12dB,在保證總功率不變的情況下,頻道數約為4個頻道。(3)飽和輸出功率如圖2所示,若光發射機是17dBm輸出,那么理想狀態下主路光信號的功率應為16dBm,而插播光功率應為10dBm。但實際上由于目前應用的EDFA對于不同波長的增益譜不是平坦的,這給整個系統的調試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因為廣播信號的波長域插播信號的波長有一定偏差。(4)加入EDFA的系統不同波長增益的差異使兩路光信號強度比例發生了變化,在插播系統中,有的甚至加入3級光放大,這使得我們必須考慮加入EDFA后,系統如何調試。由于EDFA波長增益的不確定性,實際應用中,我們很難判斷經過EDFA后,兩個波長的光功率比例是多少,我們也就無法判斷進入接收機的光功率比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采用系統聯調的方式。如圖3所示。我們基于這樣的一個事實,進入接收機插播信號光功率比主路信號低6dB,那么,進入接收機的插播光功率為-7dBm,主路信號為-1dBm(總功率按0dBm),相比較非插播的情況,主路信號進入接收機的功率降低1dB,那么可以推出主路信號接收機的輸出電平將降低2dB,如圖4所示。反過來思考,如果我們插播光斷掉與打開的情況下,主路光信號的輸出電平會降低2dB,我們可以認為進入接收機的插播光信號光功率比主路低6dB,如圖5所示。
2系統指標測試
雙向HFC網絡是以光纖為干線傳輸網,以電纜為分配網組成的傳輸系統,是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目前入戶率最高的多媒體通信網。數字電視信號是應用數字壓縮技術進行編碼,采用高效數字調制技術進行調制,與傳統有線電視傳輸不同的是,傳輸網絡中入侵的干擾噪聲會對數字電視業務造成嚴重影響,直接表現為數字電視圖像出現馬賽克、寬帶業務掉線或掉包等嚴重故障,給用戶的服務帶來大量問題。
2.1前端機房測試記錄我公司頻率使用情況是:87~210MHz保留模擬頻道信號;218~386MHz傳輸互動電視節目信號;394~402MHz頻率預留;410~762MHz傳輸DVB信號;780~802MHz傳輸高清電視節目。主要測試互動電視頻段指標和DVB數字電視頻指標,抽測十六個頻點。從測試結果來看,前端各項指標良好。
2.2光節點測試記錄主要抽測十六個頻點,直接從光接收機的輸出測試口進行測試(衰減20dBμV)。從測試結果來看,各項指標均達到要求。
2.3用戶端測試記錄用戶端主要采用DS900手持式測試儀,主要測試電平、MER、BER的相關指標,并通過電視機直接觀看圖像質量,直接到用戶端抽測十六個頻點,測試結果統計如表1所示。全網采用1550nm光傳輸技術,實現光節點后的無源分配,廣播的MER指標仍然較高,受到的影響較小,能滿足機頂盒的正常接收和解調,而插播的IPQAM指標也很好,其應用是成功的。
篇9
(二)廣播系統
數字音頻技術中的數字廣播系統方面的技術,主要涉及到壓縮編碼數字、無線傳輸以及運用組網等,壓縮編碼數字音頻信號主要是依據人耳的特點,對音頻碼率進行調整和優化,我們的耳朵在受到強度差別較大的音頻信號的影響過程中,對音頻較低的信號反應并不強烈。因此,將這種特性應用到數字音頻廣播傳輸系統中,能夠有效避免電視廣播工作中的問題,為電視廣播工作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廣播電視工程數字音頻技術的應用發展
(一)數字調音臺
數字調音臺作為現代電視廣播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播電視節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數字調音臺處理過程中,不僅要確保原有功能,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避免電視節目中耳朵噪音、串音等問題的出現,還要將數字技術融入到調音臺中,發展新型數字調音臺,增加切換模塊等功能,豐富數字調音臺功能,促使數字調音臺能夠適應更多的環境,滿足個性化需求,發揮通路多,且體積小的作用。
(二)音頻嵌入技術的應用
音頻嵌入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運用數字音頻技術并建立數字音頻工作站,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節目制作質量,還能夠節約大量時間和人力,提高電視廣播工作效率。在視頻數據信息傳輸過程中,音頻信號僅能夠在特定范圍內進行信號傳輸,也就是嵌入音頻。因此,嵌入音頻主要是指將數據信息嵌入到特定范圍之中,在進行視頻傳輸過程中,通過嵌入音頻技術,能夠實現聲音與畫面同步進行,在提高電視節目質量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嵌入音頻技術主要應用于電視節目的前期與后期制作過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電視廣播工作提供了更多幫助,促使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逐漸細化,電視節目制作也會實現數字化建設,并將嵌入音頻技術推廣和普及。另外,廣播電視的管理過程中,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與未來發展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建立以嵌入音頻技術為基礎的管理系統,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實現實時監督和控制,還能夠確保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從而推動我國廣播電視進一步發展。
篇10
(一)車載移動電視
我國在2002年推出了公交車移動電視服務,上海因此成為我國第一個公交車上有移動電視服務的城市,同時也成為世界第二個普及移動電視的城市。自此,我國正式進入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技術應用的實施階段。上海是繼新加坡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普及移動電視的城市,并組建了經濟實用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單頻網,覆蓋率在90%以上。移動電視技術的關鍵在于移動接收,即車載高速移動接收,接收情況如何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車速變化、環境變化,同時多普勒效應頻率變化也會對接收情況有一定影響。其中,多普勒頻移和動態多徑問題是移動接收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我國一直在研究適合自己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標準,我國的DTTB制定原則為:傳輸信息量大,抗干擾能力強,兼容現有模擬廣播電視,靈活性強,具有可擴展性。
(二)手機電視
電視可以說是最大的媒體,如今電視也在不斷地與手機相融合,讓人們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電視節目,如電子報紙、商務電視、新聞和購物等,這不僅可以增加電視業的收入,將電視節目濃縮在重量輕、體積小的產品中成為了可能,電視廣播節目內容也因為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技術與通信技術的融合變得更豐富。手機電視的節目碼率較低,主要是因為其屏幕大小受限制,因此在DVB-T的IP數據廣播下,由于帶寬僅占100KHz到380KHz之間,所以如果電視頻道為8MHz,則可以傳送25到80套電視節目。然而地面電視廣播每個節目所占帶寬約2-5MHz,同樣為8MHz的電視頻道,地面電視廣播只能傳送3到4套節目。雖然DVB-T在便攜、移動和固定接收方面都有較為出色的性能,但如果用于手機接收地面DTV信號就會存在性能、功耗和移動網絡是否能夠靈活設計等問題。
篇11
一、數字電視地面廣播(DTTB)
在現代通信中,通信傳輸手段主要是光纖、衛星、數字微波等,加上地面無線電視廣播電視發射構成信息主體。目前在我國數字電視按信號傳輸方式可以分為地面無線傳輸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數字電視三類。而移動電視是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重要應用。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在應用需求上要求實現移動和便攜接收的功能,使整個技術系統的要求最高。它具備無線數字系統所共有的優點,較之衛星接收,有實現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較之有線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設、自然災害戰爭等因素造成的斷網影響;數字電視地面廣播通過電視臺制高點天線發射無線電波,覆蓋電視用戶,用戶通過接收天線和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主要的受眾也是針對本地區的。完善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系統所具備的蜂窩單頻網功能,不僅提高了頻譜的利用率,而且可應用與寬帶無線接入市場;而移動和便攜的獨特優勢使該系統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無論何人何時在何地均能任意獲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動接收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移動接收采用的方式是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這是所有無線通信系統都會遇到的問題。對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對于移動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顯然不實用,因此衰落問題尤為突出。電波在沿地表傳播中會受到各種阻礙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實際到達收信天線處的電波除了來自發射天線的直接波外,還存在來自各種物體(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線處形成干涉場,此外,在移動通信中,還存在因移動臺(天線)的快速移動而劃過顛簸的波節和波幅的駐播現象及由于多普勒效應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種種原因,就使得實際移動臺接收到的場強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隨時隨地在急驟變化,使信號很不穩定,這就是無線電波的衰落現象。衰落的嚴重程度通常隨頻率或路徑長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還無法對衰落進行精確的預測,但區分繞射衰落和多徑衰落兩種不同類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為慢衰落,短期信號中值電平在長期中的起伏;后者為快衰落,即瞬時信號電平在短期中的起伏。這兩種衰落的表現和影響是不同的。另外,與其他無線通信系統不同的是,移動接收的關鍵點是移動。因此,移動接收還存在一個其他無線通信不會遇到的問題,這就是多普勒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遠處迎面駛來發出警報聲的警車在離你越近時,汽笛聲的音調越高。從警車到達你所在位置開始,音調開始降低,而當警車離開你后,聽到的音調會越來越低,這種現象就稱為多普勒效應。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是這樣解釋這種現象的:朝你駛來的警車發出的聲波對你而言稍微壓縮從而相對集中,這時你聽到的聲音波長短于該聲源靜止時的波,而短波音調是高的。相反,離你而去的聲源的聲波稍微擴散,這時你聽到的波長比該聲源靜止時的波長長,長波音調是低的,這樣的效應對電磁波同樣適用。比如一個趨近我們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它的頻率高于該天線相對于我們靜止時的頻率,波長相對變短;相反,一個離我們遠去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其頻率則會低于該天線在相對我們靜止時相對于我們的頻率,波長相對變長。同時波長的位移量與天線的運動速度存在正比關系,即速度越快,則波長移動越大。以上現象就是多普勒效應(Doppler)。系統方面,移動接收還要考慮覆蓋網的建設,接收機(特別是便攜機)的耗電,接收天線的安裝等問題。從基本原理考慮,模擬廣播電視信號是不宜實現移動接收的。為了解決移動接收中遇到的問題,廣播電視信號必須首先實現數字化。利用數字技術無線接收,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只要在信號有效覆蓋范圍內,所有移動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設備,都可以接收數字移動電視信號。
三、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OFDM
OFDM是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縮寫,是在嚴重電磁干擾的通信環境下保證數據穩定完整傳輸的技術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數據流通過串/并變換,分配到速率相對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傳輸,每個子信道中的符號周期相對增加,這樣可減少因無線信道多徑時延擴展所產生的時間彌散性對系統造成的碼間干擾。另外,由于引入保護間隔,在保護間隔大于最大多徑時延擴展的情況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徑帶來的符號間干擾。如果用循環前綴作為保護間隔,還可避免多徑帶來的信道間干擾。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主要技術特點如下:1)可有效對抗信號波形間的干擾,適用于多徑環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數據傳輸;2)通過各子載波的聯合編碼,具有很強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調制和解調可通過離散傅利葉反變換和離散傅利葉變換實現;OFDM能夠有效地對抗衰落和多普勒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受到干擾的信號能夠可靠地接收。OFDM碼率低,又加入了時間保護間隔,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其多徑時延小于保護間隔,所以系統不受碼間干擾的困擾。在有關移動接收的幾種標準的制定過程中,都采用OFDM作為其核心技術。
篇12
調試與安裝工程系統過程中,其電子設備都會有較大的運行功率,這樣就會有一定的磁場產生進而形成一定的干擾,另外更為嚴重的就是其導線與電源之間產生的耦合作用形成的干擾,即電容、電感的耦合作用以及電磁場的輻射等。我們必須要規范其系統接地操作和步驟,讓整個操作流程能夠確保安全性與穩定性。因此在安裝與調試器廣播電視系統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要注意系統信號地和其他接地的連接次序
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一些數碼設備采用了獨立的模擬和數字信號連接到地面,分別匯合后,盡可能在靠近當地公共接地母線處接地;在信號高的方位通常是采用外殼接地的方式與機柜的外殼相連接在一起,與箱體外殼接地集合,通過安全的接地螺栓,有序的排列在金屬外殼上,以保持良好的電氣連接系統。
2.2要注意機房數字設備接地的規范性
當機柜內設備比較多時,特別是當今科技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現代數碼設備廣泛的應用到廣播電視技術上去,數字地線、模擬接地引線、接地信號、電源線和機柜外殼電線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因此,可敷設一條平行排列的絕緣系統,使用兩條半環型接地母線作為信號總線,靠近安全接地螺栓。另一種方式是在屏蔽地,使用箱體外殼母線接收附近的信號,在信號系統總線上,連接到附近的柜體總線上。在操作中,要確保電氣性能良好,電力的阻值應盡可能的小。
2.3要注意使三相電源中性點電位保持零電位
采用三相四線電源進行供電,由于功率消耗和電力負荷的不同,會導致三相不平衡,如果是不確定的中性點接地,會造成三相電源中性線電位的偏移,導致電壓不穩定而影響單機電源設備的正常工作,偏高或偏低的電壓都會對電源設備有影響,甚至會造成設備損壞,因此要確保電源中性點接地處于中性點電位。讓三相電源保持零電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接地柜中應使用銅芯絕緣電線或電纜連接,一般不能使用沒有絕緣的扁鐵和金屬絲編織管,因為這些設備都難以實現地線之間的接地絕緣,保護接地線必須分開埋地的金屬絲編織管,埋入鹽水周圍,采用碳粉埋實,地線周圍留有一定深度,以實現較好的接地效果,增強電導率系統的導電性。通常情況下,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中性點接地電阻小于1歐姆。
篇13
1.2廣播電視技術的播控、傳輸系統越來越復雜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廣播電視播出的頻道和頻率都在不斷的增加,單頻道播出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復雜的、調度靈活的綜合性播出系統被科研人員研究出來。這種系統,不僅功能齊全、具有制式轉切換器,具有規模龐大的初音頻切換矩陣系統。
1.3廣播電視播出的頻道、頻率以及播放的時間在不斷的增加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在有線廣播電視以及衛星廣播電視出現以后,廣播電視頻率得到了優化和利用,從而增加了廣播電視播出的頻道,由原來的幾個頻道發展到現在的幾十個,甚至多達一百多個頻道,播出的時間也從原來的幾個小時增加到二十多個小時。
1.4廣播電視傳輸系統的容量不斷增加、傳輸手段更加的多樣化
隨著廣播電視播出容量的快速增加,單一的和同軸電纜的傳輸方式,在內容和質量方面遠遠落后于現在科技的發展。目前衛星傳輸、光纜傳輸、數字壓縮等高科技手段的引進,解決了以前傳輸容量小、覆蓋面積窄的問題,高科技傳輸手段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輸運行緩慢,無線電資源頻率不足的問題。
1.5廣播電視發射系統的固體化
目前我國廣播電視發射覆蓋采用的手段是:中短波、調頻以及電視廣播的發射技術手段。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固體化器件的使用趨于成熟,這項新技術不僅節能而且低維護。目前,發射機房也在不斷的變小,設備的能耗量也在不斷的減少,而科技含量以及可靠性都在不斷的提高。
2廣播電視維護工作的目標和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知識和技術的老化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新舊知識體系的矛盾也日益增加。為了使新時期的廣播電視技術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廣播電視技術維護的目標以及方法。
2.1廣播電視技術維護的目標
2.1.1降低廣播電視播出的技術性人為責任事故在廣播電視技術的維護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就是技術性人為責任事故。現在的設備安全可靠性越來越高,設備自身出故障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所以技術性人為事故發生的概率就會增加。所以,在保證設備低故障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具體的規范,嚴格要求操作人員。2.1.2降低廣播電視播出的非技術性事故廣播電視播出的最終目標是要把電視節目通過無線電波的方式傳送到每一個家庭中。廣播電視播出之前的工序非常復雜,關鍵問題是編播部門和技術部門的交接口。在這個過程中,技術設備的運行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做好交接口的工作,把事故遏制在節目播出之前是廣播電視播出的維護目標之一。2.1.3降低設備本身的故障,減少大型設備事故為了降低設備本身的故障,減少大型設備事故,可以制定以下幾點計劃:首先,制定具體的設備維護計劃。其次,設立設備的維護檔案,在設備維護后進行嚴格的復查。最后,明確設備的維護責任人員。
2.2廣播電視設備的維護措施
廣播電視技術的維護工作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適應新時期廣播電視的需求,在了解三大目標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措施。2.2.1要有正規化得管理意識幾十年的廣播電視發展歷程表明,實現廣播電視播出的高質量,就必須有一套正規化得管理操作規則。不論是機器的維護還是設備的操作步驟都要有一個嚴格、有序的工作環境。首先,有一套正規的播出制度;其次,有一套嚴密的應急措施方案;再次,一套完整的搶修器材;最后就是有一套合理的獎懲考核方案。2.2.2熟悉設備的故障現象和設備的工作狀態廣播電視維修部門要完整的保存設備的出場報告,設備的維修都要以此作為依據,同時認真的做好設備的維修備案工作,一旦設備出現故障進行及時的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