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醫療學術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通過梳理相關文獻資料,筆者發現目前國內針對藝術治療在美術教育中的應用,一直存在一種病理性治療模式的傾向。近10年來,國內已有的藝術治療項目多應用于特殊教育、校園心理輔導、災后心理干預、精神病人輔助治療、成癮者的輔助治療等領域。在筆者看來,當藝術治療被應用在普通美術教育中,教師工作的重點就不能完全放在一些外在的緊張性刺激給學生心理帶來的消極影響上,而應該以積極的心理學視角為切入點,將藝術治療與學校美術教學相交融,這是更為可取的方式。舉例來說,在教師運用繪畫投射分析技術時,把絕大部分畫作中的積極元素用對應的積極概念加以解釋,將相對消極、負面的元素及對應的消極解釋也羅列出來,并將其解釋轉化得相對積極或中性一些。在積極心理學產生以后,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藝術治療還是一個全新的應用、實踐和研究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篇2
摘要是論文的縮影,從某種意義上講比論文更為重要,因為它有可能決定科研成果能否被學術界認可并廣泛傳播。大部分作者進行摘要寫作時,通常都是先撰寫中文摘要,然后將其翻譯為英文。中英文摘要的讀者群不同,前者服務于國內的中文學術讀者,而后者則服務于國外英文學術讀者及國際檢索系統的工作者。東西方語言文化差異較大,行文結構和習慣有所不同,都為摘要英譯帶來不小的難度。本文以語料庫翻譯理論為基礎,定量與定性研究相結合,從多方面討論了中外英語學術論文摘要的異同及產生原因,并提出中文摘要英譯策略。
二、基于語料庫的摘要翻譯研究綜述
1、語料庫翻譯研究及其分類
語料庫翻譯研究的誕生主要受兩個相關研究領域的影響,一個是語料庫語言學,另一個是描述翻譯研究。以Mona Baker為代表的一批翻譯理論家倡導利用語料庫進行翻譯研究,對翻譯的性質和特征進行描述。通過語料庫語言學的對比研究,翻譯理論家開始揭示翻譯中譯者獨特的文風和創造性,揭示一定社會、歷史、文化環境中翻譯的規范和策略,并逐漸驗證翻譯理論家對翻譯普遍性規律所作的假設。
適用于翻譯研究的語料庫主要有兩類:平行語料庫和可比語料庫。平行語料庫收集某種語言的原創文本和翻譯成另一種文字的文本。研究者可以通過平行語料庫來對比兩種文本在詞匯,句子和文體上的差異來總結語言翻譯行為中的特征,歸納出其中的等值關系,研究翻譯腔產生的原因和特點等。可比語料庫收集某種語言的原文文本,同時也收集從其他語言翻譯成該語言的文本。可比語料庫現在還處于初創階段,收集的主要是英語的文本和譯本,研究者通過比較分析可比語料庫中的兩種文本,探索在特定歷史、文化和社會環境中的翻譯規范,發現翻譯活動的一些特殊規律,即翻譯的普遍性,因此它對翻譯研究的意義最為深遠。
2、可比語料庫翻譯視角下學術論文摘要的英譯
雖然國內外學者已經從不同側面對學術論文的英文摘要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大部分憑借的是個人觀察和經驗的翻譯研究,或是單純語料庫或文體學的語言學研究。目前將語料庫的定量分析作為基礎來定性討論摘要翻譯策略的研究少之甚少。將可比語料庫統計的方法引入翻譯實踐,是對學術論文摘要翻譯的有益嘗試。
三、研究設計
1、研究目的
鑒于論文英文摘要在閱讀及發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過收集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對其進行統計分析,旨在提出以英美人士撰寫摘要的特點作為中國人摘要英譯的策略,以此來指導學術論文摘要的英譯。
2、研究對象
為了保證所選取論文摘要的權威性和時效性,分別從美國《科學》雜志及國內《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各隨機抽取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發表的英文摘要三十篇,共選取60篇科技類學術論文的英文摘要, 從多角度對比中外英語學術論文摘要的異同,以此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討論異同原因。
3、研究方法
采取語料統計以及翻譯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對國內外具有典型性的論文英文摘要進行了微觀文體特征及宏觀信息結構方面的對比研究,比較時態、語態、長度、名詞性短語、句子復雜性及主述位方面的異同,深入了解國內外英文摘要撰寫水平的差異,探索切實可行的英譯指導原則。
四、結果分析與討論
1、時態及語態
一般現在時是最常用的時態,此外,還出現了現在完成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具體數據統計如圖1所示:
按照數量來講,《Science》和《學報》(簡稱)對于一般現在時的使用比例差別不大,均有用于說明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結論和結果幾個基本語步。使用差異較大的是在研究方法語步中出現的現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Science》30篇摘要應用現在完成時29次,幾乎是《學報》出現16次的近2倍,但前者應用一般過去時15次,僅是后者41次的少一半。這充分說明英美人士使用現在完成時比起一般過去時更占上風,他們希望把過去發生的或已完成的事情與現在聯系起來,強調過程的連續性和推理性,強調完成的研究內容對結果、結論所產生的影響,而一般過去時只是表示調查、發現過去某一研究過程,相對孤立。另外,在統計中還發現,應用于結論語步的一般將來時在《Science》中僅出現1次,而在《學報》中出現8次。摘要的結論部分使用動詞需謹慎,作者需給自己的研究結論留有余地,不能過分的肯定研究結果。《Science》中發現英美人士多喜歡用情態動詞來描述結論,如用may, could來委婉表達,極少用將來時。在英譯中文摘要時,要注意英文摘要時態表達的自身特點、方式及習慣,翻譯的策略就是要符合摘要譯入語的語法規范和常用習慣。
摘要的語態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筆者詳細研究了60篇英文摘要中出現的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如圖2所示:
統計數據顯示,兩種雜志都優先選擇主動語態來組織句子。目前大多數科技期刊提倡實用主動語態,因為其表達更為準確,使讀者更易閱讀和理解。《Science》中主動語態的使用遠遠大于被動語態,分別為142次和18次。《學報》主動語態的使用幾乎是被動語態的近三倍,與國際接軌較好,符合英美人士的寫作特點。不過,在翻譯英文摘要時優先考慮主動語態,也不能一概而論,滿足表達的需要是重中之重。如:BP神經網絡建模考慮了普通高等學校數、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人數、普通高中畢業人數以及國家財政教育經費投入4個影響因素。譯為Back propagation neutral network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umber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faculty, the number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and the state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若此句采用被動語態形式,謂語較短而主語特別長,頭重腳輕,則顯得很不地道。
2、名詞性短語
在表達高度濃縮的科技信息時,譯文名詞性詞組的處理可以用來考查譯者的專業遣詞造句能力。統計結果如圖3所示:圖3英文摘要中名詞性短語的使用情況
可以清楚地看到,《Science》和《學報》在名詞性短語的處理上基本一致,形容詞、名詞以及Of結構是修飾名詞最常用的三種手段,動名詞、后置短語及一長串名詞作為修飾語使用則相對少一些。在語言簡潔方面,摘要翻譯需盡量做到措辭精煉、重點突出。摘要本身具有很強的嚴謹性和邏輯性,文字表達樸實簡練,句型相對單純。英語名詞性短語的處理策略可歸納為:能用形容詞做定語就不用名詞做定語,能用名詞做定語就不用動名詞做定語,如用experimental results,不用experiment results,用measurement accuracy,不用measuring accuracy。可直接用名詞或名詞短語做定語的,就少用of句型,如“用這種方法,丟包率和傳輸時延減少,HMIPv6的性能得到了改進”,可以英譯為“With this method the rate of loss packet and the delay of transmission were decreas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HMIPv6 was improved”,譯文從語法角度上看是正確的,但從語言表達角度分析卻沒有做到文字簡潔,一句話里出現了三次of結構,顯然有些拖泥帶水,可將其重寫為: “With this method the loss-packet rate and transmission delay were decreased and the HMIPv6 performance was improved”,通過使用連字符及直接將名詞用作修飾成分來達到摘要表達簡潔的要求。
3、句子復雜性
學術論文句子結構的復雜性也是翻譯中應考慮的一個方面,本研究主要考察簡單句、并列句和從屬句這三個分類,如圖4所示:
《Science》和《學報》在句子復雜性差異較大。前者僅使用35句簡單句,應用從屬句的數量比簡單句多近一倍,達68句,而后者則大量使用簡單句表達,達到102句,并列及從屬句的使用則少了一半還要多。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英語結構形式的特點,重形合,句子多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從屬句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緊密連貫,邏輯性增強。由于漢語采用意合法造句,很少甚至不用銜接手段,注重隱性連貫,且中文摘要通常信息量大,結構松散,這無疑又為英譯增加了不少難度。因此,英譯必須要透徹理解原文的含義,然后按照英語思維和行文習慣來重新組織譯文,必要的時候做拆句、合句以及句子嵌套的處理。如翻譯“委婉語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人類言語交際中的語言現象。外交語言也不例外,其中存在著大量的委婉語...”,可譯為“Euphemism is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that widely exist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Foreign language is no exception, in which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euphemism...”。原文“廣泛存在于人類言語交際中”是“語言現象”的修飾部分,是一個相對較長的定語,可譯為簡單句“Euphemism is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It widely exists in human communication.”但這樣會使譯文行文松散,不夠嚴謹,因此更好的選擇是引入先行詞that來引導定語從句。另外,“其中存在著大量的委婉語”與前一分句有較強的關聯性,可以處理為in 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這樣的嵌套處理在摘要英譯中可使句子結構緊湊,增強邏輯性,進而提高可讀性。
4、主位及述位結構
以主述位為基礎來確定翻譯單位對譯文語篇的建構有直接幫助。主位是信息的出發點,是與句子信息相關的主題;而述位則是由主位發展而來的新的信息,是句子的核心。英文摘要高度概括論文內容,傳遞某種觀念或理論的新信息。在大多數情況下,把已知的部分說在前,新知的部分說在后,由‘熟'及‘生’,不僅可以逐步深入地表達作者的觀點,而且符合英語讀者的閱讀預期及邏輯思維按順序展開的方式。但是,在一些情況下,“主位與已知信息、述位與新信息并沒有絕對的對應關系。有時候,有標記的新信息也會在已知信息前面出現”,如段落開頭第一句。由此,我們不對語料庫進行信息先舊后新的定量統計,只對改進翻譯實踐做定性分析。
例“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里,陸地水份及礦物質的利用已增加超過10倍。未來人口和經濟發展的增長將加劇這種壓力。重大的環境變化從對當地生態系統的破壞到對生態圈的干擾可能是人類活動的積累作用。” 譯為“The use of land water and minerals has increased more than tenfold during the past two centuries. Future increases i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intensify this pressure. Maj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varying from disruption of local ecosystems to disturbance of the biosphere are the likely cumula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譯文基本按照中文順序逐詞翻譯,但仔細讀來,前兩句都是以人類的相關活動作為視角來闡述,而第三句的“Major environmental changes”忽然轉到了環境,這樣的新信息主位,破壞了信息結構的連貫性,使讀者思路發生跳躍,不如將“The cumula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選為主語,以舊信息視角引入,進而闡述新話題,改為“The cumula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are likely to lead to maj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varying from disruption of local ecosystems to disturbance of the biosphere.” 英漢兩種語言表達形式不同,翻譯時應整合漢語摘要的信息后,按照英文表達習慣及連貫性要求重新組織。
五、結論
摘要翻譯的難點在于,很多情況下并不是照原文的內容和語言形式翻譯就能完成任務。針對于此,本文采用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提出以英美人士撰寫摘要的特點作為中國人摘要英譯的策略,把原語信息用目的語的獨特結構重寫出來。這樣的英譯摘要才會有較高的質量和良好的交際性,有助于學術的傳播。
[參考文獻]
[1]Baker,M.1995.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An Overview and Some
[2]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arget Vol7.
[3]黃國文,2005,《功能語言學的理論與應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3
2 航空生理心理訓練與體能訓練
北戴河療養院的代表介紹飛行員體質評價現狀及改進措施。應建立飛行人員體質定量評價系統,規范飛行人員體質檢查項目和評定標準,為提高飛行人員體質,提高其健康等級,提供個性化的運動處方和營養處方。對于增強體質、提高飛行耐力、延長飛行年限,是非常必要的。經過篩選初步認定介紹以下10項檢測評價指標:人體成分測定儀、臺階實驗測定儀、反應時測定儀、坐位體前屈測定儀、10 m×4往返跑測定儀、握力測定儀、縱跳測定儀、身高體重測定儀、肺活量測定儀、旋轉平衡測定儀。杭州療養院的代表探討PHP動作與L-1動作的抗荷效果,介紹采用YD-1地面加壓供氧鍛煉器,對保健療養的64名高性能戰斗機飛行員分別進行PHP動作、L-1動作訓練。利用肱動脈收縮壓及心眼距,按公式計算出飛行員的抗荷耐力,并將兩組的抗荷效果進行比較。結果采用PHP動作、L-I動作的兩組飛行員的抗荷耐力均達到了9 G,并能維持10 s,PHP動作訓練組的飛行員反映較L-1動作組完成得省力、輕松。為了提高高性能戰斗機飛行員的抗荷耐力,提高適應飛機高增長率、高載荷、高角加速度和高認知負荷的能力,主張飛行員采用PHP動作。
3 疾病矯治
臨潼療養院的代表介紹了他們采用礦泉浴加藥物對飛行人員高脂血癥的療效觀察。因高脂血癥是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資料顯示,飛行人員患高脂血癥呈增高趨勢,采用礦泉浴加藥物聯合治療,起到加速藥物吸收、轉化、增強脂質代謝、抑制膽固醇的吸收、促進排泄的作用,比單純藥物降脂效果好。使治療高脂血癥,預防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朝有利方向發展。青島第二療養院的代表對海勤人員疾病譜變化趨勢做了調查分析,在統計1 911名海勤人員中,運動系統疾病640人,發生率占33.49%。運動系統疾病包括頸椎病、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關節炎、肩周炎、腰腿痛、外傷、坐骨神經痛等。另有資料顯示,高脂血癥、脂肪肝在海勤人員中呈上升趨勢,前后10年相差、增長26.75%和12.31%。消化系統疾病近10年呈明顯下降趨勢。通過前10年組與后10年組疾病譜分析,除運動系統疾病仍占第1位外,前5位的順序從第2位開始發生明顯變化。高脂血癥從前10年組的第8位上升到后10年組的第2位,脂肪肝從第10位上升到第3位,而消化性潰瘍從前10年組的第3位下降到后10年組的第10位,慢性胃炎下降到第4位。因此,海勤人員疾病的防治重點應轉移到預防運動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消化系統疾病方面上來。海勤人員所處在的艦艇部隊是擔負海上對敵作戰的主要力量,保障海勤人員的身體健康,對提高部隊戰斗力具有重要意義。
4 特勤人員醫學心理研究
大連療養院的代表著重介紹軍事飛行員應對方式特點和自我和諧的關系。調查結果顯示測量的軍事飛行員使用最多的應對方式是解決問題,其次選擇的是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責,說明軍事飛行員大多數采取成熟型的應對方式。這就要求在對軍事飛行員心理素質訓練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應注重多種因素,一方面從培養良好的自我和諧性入手,另一方面著重培養飛行員在各種應激事件下正確積極的態度,形成正確的認知與評價,從而能夠采用解決問題一求助的成熟型應對方式,提高軍事飛行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杭州療養院的代表分析潛艇遠航中艇員的非健康心理狀態,分別是煩躁狀態、壓抑狀態、焦慮狀態、恐懼心理。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遠航中的工作環境,遠航中的生活環境。心理調節及疏導有限。采取的對策:積極有效開展心理衛生宣教和訓練;完善遠航期間文化活動設施和設備;物質準備充分合理。同時分別介紹飛行員家庭子女對婚姻質量貢獻性研究;影響飛行員食欲的心理社會因素研究和軍隊跳傘運動員應對風格與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總之要提高特勤人員的心理健康應針對心理健康水平、個性、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社會交際等因素,采取合理的應對方式,增強心理適應能力和緩解由應激造成的心理緊張是非常重要的。
篇4
1.2新輔助化療(術前治療)
對患者施行術前化療方案:CTF方案。具體如下:吡柔比星(THP)50mg/m2,第一天靜脈注射;環磷酰胺(CTX)480mg/m2,第1天和第7天靜滴處理;氟尿嘧啶(FU)480mg/m2,也是靜滴處理,第1、7天。同時,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水化、止吐等綜合療法,20d作為1個周期。所有患者全都接受3~4個周期的輔助化療。對化療后的臨床情況進行觀察記錄。
1.3保乳術治療
新輔助化療后的患者在1個周后進行保乳手術,根據不同的患病的位置實際合理的保乳治療方案,斌對患者產生的不良現象進行統計。臨床療效觀察,對術前化療的療效評定標準[2]:完全緩解(CR):原腫瘤基本消除不再發生;部分得到緩解(PR):原腫瘤最大橫向直徑與垂直直徑乘積減少超過50%,并且沒有新病灶發生;疾病達到穩定(SD):原腫瘤兩大直徑乘積縮小量小于50%。或者增大量少于25%,并且沒有新病灶發生;疾病進展(PD):腫瘤兩大直徑乘積提高超過25%或有新的病灶發生;病理完全緩解(pCR):手術標本中原發腫瘤區不出現浸潤性癌細胞。
1.4術后治療
術前化療有效的患者,在術后進行綜合性治療,并尋找不同的時間觀察有無不良情況的出現。
1.5評價標準
按WHO實體瘤近期療效評價標準,對臨床療效進行判定,分為完全或部分緩解,穩定和進展四個等級。
1.5統計分析
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用SPSS13.0軟件,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得出實驗結論。
2.結果
27例患者都進行術前的化療,如表1所示患者的腫瘤都得到了控制,不過也有出現不良反應的,見圖1,白細胞數量下降4例,占14.8%;脫發者3例.占11.1%;發生嘔吐者6例,占22.2%,其他的患者無不良反應。沒有產生肝腎功能損傷和耳毒性反應,沒有發生治療相關性死亡。術前治療結束1個周后,患者全部成功實施保乳手術。術后療效比較良好并未發現有過大的不良現象,復發的幾率為0。
3.討論
篇5
法院判決
患者死于腦出血、腦疝可能性大,不排除V醫院的醫療過失行為與患者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本例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V醫院承擔次要責任。
被告醫院所提供的科研文獻不能經國家藥物管理部門批準的藥物說明書,及依據該說明書得出的鑒定結論。V醫院賠償患者家屬各項費用共計24萬余元。
案例點評
徐璐璐:學術論文的證明效力有限
本案例的爭議點主要集中在醫療機構超范圍用藥后,醫方提供的醫療文件(國際上權威雜志的研究論文)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能否證明醫療機構的超范圍用藥是安全的。
V醫院提供的研究論文是醫療文件的一種,在醫療糾紛中具有一定的證明效力,但這種證明效力是非常有限的,只能起到輔助證明的作用。醫療文件不能單獨作為判斷醫療行為正確與否的依據。是否存在醫療過錯,不能單憑書本或任何一個醫學文件就能判斷,這也是為什么醫療糾紛要依據鑒定得出結論的原因。而且單憑醫學文書,并不能醫療鑒定結論。
我們常說醫療要有個體性和針對性,同樣的疾病,但患者情況不同就可能導致治療存在較大差異。鑒定是針對某一個病例進行分析,而醫療文獻一般是針對某一類問題進行分析,即使是針對個別病例的分析,二者之間也會因患者的身體差異而存在差別,所以不能簡單地以一個病例分析作為另一病例分析的依據。所以,學術論文的證明效力有限。
結合本案例,也許這種超范圍用藥已經在臨床上實行多年,但因個體差異及學術論文的證明效力有限,并不能醫療事故鑒定結論,V醫院仍要擔責。
張寶偉:學術論文不能對抗藥品說明書
藥品說明書里已經規定了藥物的安全范圍和合理的給藥劑量,醫療機構超范圍用藥導致醫療糾紛,不可以用臨床的學者研究和發表在權威雜志的論文來對抗藥品的使用說明書。目前為止,這種前沿性的研究和臨床實踐是不能對抗藥物說明書的效力的。
篇6
2:傳播科研結果 早在19世紀,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對于科研工作,必須“開始它,完成它,發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為,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明,都是社會成員的個體勞動或局部承擔的科研活動的結晶。對于全人類來說,很有必要將少數人的成果變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進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論文付諸實施的。這種傳播方式可以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也可以傳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首次報道了利用克隆技術(無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綿羊,它無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因此學術論文也是傳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而且按照公認慣例,科學成果的首創權,必須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刊登在學術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認,而新聞媒體傳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認的。
3:交流實踐經驗 從事臨床及醫學科研工作一線的其他人員,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出較多的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而這些經驗與教訓是十分寶貴的。將它們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總結,并以論文形式發表交流,就能發揮巨大的指導與借鑒作用,造福于人。
4:啟迪學術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并發展起各種學術思想,這些學術思想通過論文的形式不斷地探索與交流,并相互啟迪,形成新的學術思想,以促進科學事業的發展。
篇7
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是1984年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援助而建立的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及康復于一體的專科醫院,是湖北省衛生廳核準的專科三級甲等醫院,是荊州市六縣(市)兩區八所婦幼保健院業務指導中心。醫院堅持“婦兒至上、關愛仁愛、誠信求實、追求更好”的服務理念,近幾年來積極創建“平安醫院”和“學習型醫院”,大力提倡“科技興院”和扶持“重點專科”政策,醫院的數量和質量逐年增高。本文將該院1998~2012年的被引用情況進行計量統計,以期從這一方面來分析該院的學術研究情況與醫療水平,為評價該院科研績效、促進該院科技進步等提供一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以荊州市婦幼保健院1998~2012年在《萬方醫學網期刊全文數據庫》中被收錄的論文及其被其他論文引用的情況為研究對象,利用高級搜索和跨庫檢索為工具,在檢索區輸入“作者機構”,對應欄中輸入“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時間欄選擇“1998~2012”,以“被引次數”和有全文為條件,檢索出各年度的及其被引用情況。以同樣的條件檢索出荊州市各醫院在各年度的及其被引用情況,雖有不可避免的漏檢情況,但檢索結果應該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1.2 加權評分方法
各個加權因子均以平均數為基數分0分,論文總數和被引篇數與基數每相差50評±1分,被引率與基數每相差10%評±1分,其他因子按與基數的差值評分。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被《萬方醫學網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的論文數量分析
2000~2012年《萬方醫學網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荊州市婦幼保健院發表的期刊和會議428篇,其中期刊論文407篇,就整體而言,荊州市婦幼保健院在《萬方醫學網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醫學網期刊全文數據庫》)中被收錄的論文數量在荊州市衛生系統排在第5位,在荊州市婦幼衛生專科系列處于領先地位。見表1。
2.2 被《萬方醫學網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論文的質量分析
將論文總數、涉及科室數、刊物、論文被引頻次等來分別評價一個單位的學術水平可能不盡全面,因此,在采用這些因素的計量學統計的基礎上,再以平均數為基線0分進行加權排名,基本可以反映其總體水平。見表2。
3 討論
醫學論文是醫學知識的重要載體,是科研成果和臨床經驗的主要表達形式[1-3]。 論文的質量和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醫院在一個時期內人才實力和學術水平,也是評價醫院醫療科研力量、科研水平、和科研效益的重要指標之一[4-6]。從1998~2012年以來被《萬方醫學網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的論文數量來看,《萬方醫學網期刊全文數據庫》共收錄荊州市婦幼保健院發表的期刊和會議428篇,其中期刊論文407篇。2003年以前發表的論文數量屈指可數,2004~2006年醫院每年均不足20篇,2007~2010年間平均43篇,2011年醫院加大科技興院的力度,切實推進重點學科和專科建設,論文數量突飛猛進,年論文平均數量增至96篇。以上數據表明醫院在科技興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這一切和醫院近年重視、支持重點學科建設,在重點學科建設中加大了投入;改善科研實驗條件,提高科研獎勵力度;鼓勵臨床醫療人員進行科研,注重培養高層次人才,扶持特色優勢科室是分不開的。但是我們應看到醫院論文的數量與荊州市中心醫院和第一醫院的差距,落后于這兩所綜合性三甲醫院近10年。
原創性研究成果通過發表的論文被大量引用,能夠被科學界同行廣泛認可,產生深遠的影響[7-9]。從醫院論文的被引率來看,醫院論文的被引率與被引頻次偏低,12年來39篇被其他論文引用61次,占總論文9.58%;被引用2次以上的論文僅有10篇,遠遠落后于綜合性醫院,說明荊州市婦幼保健院醫學論文的質量尚處于初級階段,影響力非常有限。現在國家每年以“科技統計源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來評價各科研單位基礎研究實力及在國內所處的學術地位[10-12],提示我們要鼓勵職工撰寫高質量的論文,進一步加強作者對雜志影響力的認識,在投稿時需增強選刊投稿的意識,并有意識地向高影響因子的雜志投稿。
多年來,婦幼保健院一直在醫學資源、學科建設和科研力度方面處于劣勢。我院的論文涉及的范圍與綜合性醫院相當,而且近兩年的論文數量已經同綜合性二甲醫院相當,從論文總數、涉及科室數、刊物、論文被引頻次等綜合加權排名來看,我院總體排第5位,在全市婦幼專科系統處于龍頭地位。隨著科技興院戰略的實施,近兩年已在數量上實現了飛躍,我們有理由對婦幼醫學論文實現質量上的飛躍充滿信心。
[參考文獻]
[1] 陳嘉偉,鄭利榮,賀蓮,等. 從1999~2008年SCI收錄廣東省醫學論文看其醫學科研的發展[J].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0,19(6):65.
[2] 張靜. 青海省疾控中心10年國內發表學術論文計量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2,28(3):283.
[3] 鐘伶. 福建中醫藥大學2008~2011年學術論文統計分析[J]. 福建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2(6):55-58.
[4] 顧華,李付冬,陳永弟,等. 2001~2010年全國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技術人員發表科技論文分析[J]. 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3, 26(1):65-68.
[5] 黃紅稷,程敏,王亞楠. 2007~2012年《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刊載論文分析[J].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3,6(1):94-95.
[6] 周慶輝. 醫學院校教師績效考核中的學術論文評價[J]. 中西醫結合學報,2012,10(6):707-711.
[7] 龔瑜,黃習文,王曉燕,等. 醫院職稱評審中學術論文審核的幾點思考[J]. 現代醫院管理,2012,10(4):75.
[8] 劉覽,郁衛剛,楊惠光,等. 淺談提高基層醫院論文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 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2,25(3):216.
[9] 程金蓮,董秀娟,韓世范. 護理學術期刊科研論文質量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 全科護理,2012,10(21):1992-1995.
[10] 曹倩,林旋齡. 大型綜合性中醫院的論文管理策略[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29):367-367.
篇8
2傳播科研結果
早在19世紀,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對于科研工作,必須"開始它,完成它,發 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
因為,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明,都是社會 成員的個體勞動或局部承擔的科研活動的結晶。對于全人類來說,很有必要將少數人的成果 變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科學技術沒有國 界),才能使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進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論文付諸實施 的。
這種傳播方式可以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也可以傳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 的英國《》雜志,首次報道了利用克隆技術(無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綿羊,它無疑是基 因工程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因此學術論文也是傳播科研信息的 重要載體。而且按照公認慣例,科學成果的首創權,必須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刊登在學術期刊 上,方能得到承認,而新聞媒體傳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認的。
3交流實踐經驗
從事臨床及醫療工作一線的其他人員,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出較多的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 教訓。而這些經驗與教訓是十分寶貴的。將它們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總結,并以論文形式發表 交流,就能發揮巨大的指導與借鑒作用,造福于人民。
4啟迪學術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并發展起各種學術思想,這些學術思想通過論文 的形式不斷地探索與交流,并相互啟迪,形成新的學術思想,以促進科學事業的發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篇9
現代信息技術已經能為醫生提供最新的資訊以支持醫療工作。很多移動設備醫療App涉及診療指南參考、藥物信息以及最新研究報告等資訊。目前,獲得最新資訊已經成為醫生們使用智能移動設備常做的事情之一。
就如同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平板電腦閱讀書籍一樣,閱讀醫學文獻的習慣也由紙質期刊、電腦屏幕向便攜、多功能的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遷移。目前,瀏覽醫學文獻的App已經占據了醫學類App市場中的較大部分,許多人接受并習慣了通過使用移動設備中的App來搜索、訂閱、瀏覽學術期刊。而QxMD推出的蘋果iOS平臺Read,則以一種全新的界面形式展現篩選出的訂閱論文集。
QxMD推出的這款App為醫學專業從業者提供了從一款軟件中保持對多個學術期刊、文獻搜索引擎、學術熱點的跟蹤功能。Read能讓美國、加拿大、英國的上百所大學和機構內學生和研究員使用校內和機構內帳號無縫銜接(查詢所支持的全部大學和機構列表可以訪問http://qx.md/onetap),實現文獻全文的“一鍵獲取”。全面的期刊資源,新穎的界面設計,更加上與校內和機構內帳號的無縫整合,使Read一經推出,就強勢進入超過40個不同市場地區的蘋果“熱門程序”榜單。
作為由醫療專業人員創立的軟件公司,QxMD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醫療專業領域的需求,將需求轉化為移動設備App的功能。Read將網絡媒體的“聚合閱讀”概念應用在專業論文閱讀中,加之其文獻來源豐富且權威,又能整合學校與機構內部帳號訪問,極大方便了醫學研究工作。Read簡潔輕松而又新穎的界面設計,也一改傳統專業文獻瀏覽的乏味,這令專門聚焦于醫學App評測的網站也對其大加贊賞:“醫學期刊雜志領域的Flipboard出現了。”
在首次進入Read時,會要求創建一個賬戶。用戶可以設定自己的專業領域、專科、地理位置和所屬機構,并進一步選擇感興趣的學術期刊。Read的期刊列表中囊括了幾乎所有的醫學專業期刊,足以滿足各領域的醫生和研究者。
篇10
二、加強繼續醫學教育管理
根據《四川省繼續教育條例》和《四川省繼續醫學教育管理辦法》等規定,繼續醫學教育是所有醫、技、護理人員學校畢業后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必要途徑,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是所有醫、技、護理人員職稱考試、聘任,執業資格考試、注冊,年度考核等的必備條件。
1、醫院定期不定期組織本院專家或外出進修學習、短期培訓回院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學術講座。主要介紹新技術的臨床應用,新檢查、新診斷、新治療以及疑難危重病案討論等,原則上每月組織一次。
2、臨床醫技科室應定期不定期組織本科人員進行學術小講課,新技術、新方法討論以及疑難危重病例討論等,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3、根據需要定期不定期邀請外地專家、教授來院講學。
4、鼓勵專業技術人員積極總結臨床經驗、推廣使用新技術、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并撰寫論文,但所有對外交流發表的學術論文必須經醫務部、護理部審核簽字并交科教科登記、蓋章后方能交流發表,交流發表后持刊物原件再次到科教科登記。否則不報銷發表費用,不評選優秀論文以及計算繼續教育學分。
5、所有醫、技、護理人員每年必須要有繼續醫學教育學分25分,且初級職稱每年必須至少要有I類學分5分;中級職稱每年必須至少要有I類學分10分;高級職稱每年必須至少要有I類學分15分。
6、無論是全院性或是科室學術講座、討論醫技小講課等均應有記錄、參加人員簽字、教案等備查。
三、嚴格外出培訓進修學習監督管理
1、醫務部、護理部及科教科應嚴格審核監督管理外出進修學習、培訓及學術論文交流、發表。結合醫學科學發展和醫院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專業技術人員進修學習、培訓及學術技術交流等,努力培養醫療護理高新技術人才和實用型人才。
2、外出參加學術論文交流、專委會會議、短期培訓,原則上一年內不得重復參加,外出進修學習原則上三年內不得重復參加,若因病、因事臨時不能參加者,未經院領導同意不得隨意轉讓參會資格。
3、凡外出參加學術論文交流、專委會會議、參觀學習短期培訓學習結束后,由參加者持院領導審批同意書、到財務科填報差旅費審批單,經院領導審批報銷差旅費。
凡外出進修學習、短期培訓超過一月,脫產、半脫產“專業證書”學習以及讀研者學習期間生活費領發、路途車費報銷按財政部門及醫院有關規定進行。
財務科在審核填報差旅費前務必認真審核是否有領導審批及醫務部、護理部及科教科審核簽字。凡不按規定程序外出者,醫院不報銷任何費用,并按曠工等有關規定追究不假外出責任。
篇11
1、職工考績檔案的形成,收集與各類人員的業務管理同時
職工考績檔案是一個新門類的檔案,因為它是有檔案的基本屬性。首先,它是我院職工特別是業務技術人員在科研活動及醫療、教學中的產物,是他們辛勤勞動和聰明才智的結晶。其次,也反映了我院工作人員的素質,是我院在醫療、業務工作上整體水平的重要標志和真實記錄,它是有重要的保存和利用價值。它的形成、收集、歸檔管理都與各類人員業務活動相聯系。如醫務科、護理部在開展業務考試、技能競賽、選派人員外出進修、培訓、年度考核、學術交流等工作的同時,檔案部門就開始關注各類材料的形成,并在工作結束后及時開展了資料的收集、歸檔工作。這類檔案工作的開展,改變了檔案工作與各類人員業務活動相關聯的被動局面,并形成了一套機制。與各類人員的業務活動同時進行,從而使檔案工作更有效地服務于醫療、科研、管理各項工作。
2、職工考績檔案的利用與各項工作的考核、職工晉升職稱工作同時
職工考績檔案由于其屬性和利用價值,因此必須與醫院的考核、評定等工作同時。
醫院各種考核、如職稱評定、目標管理、醫院上等達標的評審等,都與職工考核檔案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個人的業務水平、醫療技術水平、科研能力及其它主要工作究竟有哪些,是優是劣,這類檔案就給予了充分的回答。也就是說這類檔案對醫療的各項工作能提供科學的依據,從某種意義上講,起到了領導的參謀及助手作用。在醫院等級評審中,其中就有要看該醫院學術論文的發表情況。在職工職稱晉升評審中工作中,都是需要檔案室提供近三年的職工考績檔案材料。如人事部門要將需晉升職稱的職工的近三年的年度考核表復印上報,要利用職工考績檔案中的信息寫出職工晉升的綜合材料。又如:需要晉升職稱的職工要利用本人的考績檔案中過去近幾年的學術論文作參考,匯總撰寫出更好的論文來發表;要利用自己過去幾年的年度總結寫出幾年任職期間的工作總結。在每年的職稱評審工作中,人事部門和有關職工都要在我院綜合檔案室查借閱材料。因為我們提供的是真實、可靠的依據,既方便了職工、部門,也提高了我們檔案室的知名度。同時使職稱評審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幾年來為職稱評審提供檔案近300卷。從某一方面來說,這類檔案工作的開展彌補了人事檔案的不足,從而構成了選拔人才資源的信息庫。
3、職工考績檔案的形成與競爭態勢同時
這里所講的競爭有兩個含義,一是檔案工作本身的競爭,二是各級各類業務人員的競爭。由于這類檔案參與了院內的許多大事,如醫院等級評審,年終考核、職工職稱晉升,從而使檔案工和走向了更好的運行狀態。這種良性循環及有利的大氣候,使得我們綜合檔案室在院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多次受到各級部門的表揚。
篇12
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是日前湖北省地市級規模最大的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及康復于一體的大型專科醫院,是湖北省衛生廳核準的專科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積極創建“平安醫院、和諧醫院、學習型醫院”,近幾年來大力提倡科技興院,深信科技發展是醫院永恒的生命線。在這一目標指引下,醫院的數量和質量逐年提高。本文對該院2000~2012年的被引情況進行計量學統計,以期從這一方面分析該院學術研究與醫療技術水平情況,為評價其科研績效促進其科技進步等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以荊州市婦幼保健院2000~2012年在《萬方醫學網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被收錄的論文及其被其他論文引用的情況為研究對象,利用高級搜索和跨庫檢索為工具,在檢索區輸入“作者機構”,對應欄中輸入“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時間欄選擇“1998至2012”,以“被引次數”和有全文為條件,檢索出各年度的及其被引用情況,對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被CNKI收錄的論文及被引用情況
2006年以前,醫院每年均不足20篇,2007年至2010年間平均43篇,2011年醫院出臺加大科技興院的力度,切實推進重點學科和專科建設,論文數量突飛猛進年平均數量增至96篇。2000~2012年CNKI收錄荊州市婦幼保健院發表的期刊和會議428篇,其中期刊論文407篇,僅有39篇被CNKI收錄的其他論文引用,共計61次,被引率9.11%,年度發表文章被引率2006年最高(見表1)。
3 討論
醫學科技論文是臨床、教學,科研成果和經驗的主要表達形式之一,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醫院一個時期內學術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醫院醫療科研水平、科研重點、科研力量的重要指標之一。【1】從2000―2012年被CNKI收錄的論文數量來看,CNKI共收錄荊州市婦幼保健院發表的期刊和會議428篇,其中期刊論文407篇。2003年以前,發表的論文數量屈指可數,2004--2006年,醫院每年均不足20篇,2007年至2010年間平均43篇,2011年醫院出臺加大科技興院的力度,切實推進重點學科和專科建設,論文數量突飛猛進年平均數量增至96篇。以上數據表明醫院在科技興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這一切和醫院近年重視、支持重點學科建設,在重點學科建設中加大了投入;改善科研實驗條件,提高科研獎勵力度;鼓勵臨床醫療人員進行科研,注重培養高層次人才;扶持特色優勢科室是分不開的。從科室分布來看,預防保健、婦產科 、護理部 、眼科 、外科、放射科 、藥劑科、醫院管理、兒內科、檢驗科等均有論文引用,論文涉及面廣,特別是論文數量和被引次數前三位的預防保健、婦產科 、護理部,科研活動和學術氣氛濃厚,醫護人員在勞累的工作之后,基本靠八小時以外完成大量的論文撰寫,在醫院臨床和科研活動中,論文作者加強了橫向聯系,學科之間交叉滲透,有關基礎研究方面的論文不斷涌現。但是我們應看到醫院論文的被引率與被引頻次偏低,12年來39篇被其他論文引用61次,占總論文9.58%。被引用2次以上的論文僅有10篇。現在國家每年以“科技統計源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和被引頻次來評價各科研單位基礎研究實力及在國內所處的學術地位。【2】因此,我院要加大宣傳和引導力度,鼓勵作者撰寫高質量的論文,加強作者對雜志影響力的認識,并有意識地向高影響因子的雜志投稿。在科研活動中應加強各學科間的合作,【3】并主動尋求同內外院校和科研部門的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學習先進的思維模式、科研方法,促進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從而擴大醫院在省內外的學術影響,贏得較高的科研聲譽,在省內外形成較大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篇13
郵編:100025
投搞熱線:010-5967906159679063
發行熱線:010-5967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