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vi設計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研究目標
考察實驗組參加輔導訓練前后企業形象設計成果對比,實驗組與對照組訓練前后設計成果對比,分析變化的原因,是由于學生自然成長還是輔導的結果,哪些方面有所特長。如果有顯著變化,則可以大規模展開此項目在教學實踐中,有助于學生成長。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歸類與總結,本次研究以中國傳統剪紙元素、漢字元素切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博大精深,如何在課堂內外引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教學,很自然的融入到企業vi設計當中去,是我們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
三、研究方案
篇2
關鍵詞:VI設計;色彩;標準色
1 色彩與VI設計
VI全稱Visual Identity, 即企業VI視覺設計,通譯為視覺識別系統。是將CI的非可視內容轉化為靜態的視覺識別符號[1]。為了更加有力的傳播企業理念、樹立知名度、塑造企業形象,人們往往要充分做好VI設計,施行科學的視覺識別系統。隨著VI設計需求的日益增長,要想在這方面贏得優勢,就不得不對影響作品效果的各種因素進行更深的研究和探討,其中,色彩是設計中最重要的視覺元素。
在VI設計作品中,色彩的應用在傳遞作品本身信息的同時也同樣寄托著設計者的精神情感。因為對生活經驗、記憶或知識的積累,所以我們總會將映入眼簾的色彩和與色彩相關的事物聯系起來,稱之為色彩的聯想。人們在日常的消費中往往離不開對色彩的聯想,尤其是在賣服裝,工藝品、裝飾品和其他需要展現外觀的商品時,必定會從商品的色彩上產生與之相對應的聯想[2]。消費者對色彩的聯想對于商家來說也是一種啟示,如果能夠將色彩對人各種聯想和心理作用恰到其處的應用到VI設計中的話,將對作品的效果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從色彩的功能上看,色彩主要有識別與符號的功能,從識別功能看,其實就是同一雙方的認知過程,使得色彩自身的表現力和外界對色彩的認知達到基本一致。例如當我們看到“粉紅色”時就會認為這是粉紅色而不是其他什么“粉紫”或“紫紅”色。這就是我們對色彩的認知。從色彩的符號功能來看,色彩在本身情感屬性上就是一種符號的表現,不同的色彩具備不同的符號意義,而受眾對不同的色彩同樣會有不同的認知[3]。色彩其實可以看作一種載體,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有著其自身獨特的識別性,一個好的VI作品甚至會讓人一看到和作品有著相同的顏色的事物就能立刻聯想到作品本身,這就對作品的傳播擴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 標準色與校園VI設計
標準色是指企業在塑造獨特的企業形象時確定的某一特定的色彩或者一組色彩系統,應用在所有的視覺傳達設計的媒體上,通過色彩特有的知覺刺激和心理反應,來表達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產品服務的特點[3]。標準色有三大特點,分別是科學化、差別化、系統化。在生活中人們經常會受本身生活經歷、傳統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而對色彩迸發聯想和抽象的感情,因而標準色的運用還需注意兩點:要注意色彩自身所含的特性,使其較好的結合設計理念,防止產生較大偏差;其次在應用標準色的過程中還應該避免與一些風俗習慣發生沖突。比如在法國人們不喜歡綠色,因為納粹軍服也是綠色的,容易產生聯想。由于法國在舉行葬禮時有鋪撒綠葉的習俗,所以他們很忌諱用綠色的地毯。所以在做各種設計之前,必須按照各種特征,充分發揮色彩的功用,標準色選用則要盡可能單純、簡明,要盡最大努力做到以小見大,從而準確快速地傳達信息。校園VI的設計也可以通過標準色的這些特點來表達和傳遞學校的價值理念。
3 項目中色彩的具體應用
在以我校的《校園VI設計》項目中,項目組成員對校園VI設計中的色彩選擇進行了詳細的斟酌和討論,包括討論了校徽、名片、明信片、信封、錄取通知書等一系列的校園VI設計的色彩的選擇和設定。
3.1 校徽色彩的選定
校徽的再設計與標準色設定是校園VI設計的核心,因為校徽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象征。經過項目組再設計后的校徽增添了代表我校特色的元素,與原母體學校校徽進行了區分,主體仍然與原母體學校校徽一樣采用圓造型,保留了上半部分的簡約地球符號,象征學校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辦學思路,下半部則用南國商學院的簡稱SCBC進行合理抽象化形成一個整體,既保證了與廣外的關聯性又體現了我校的獨立性。原校徽主體以中藍色為基調,背景為白色,簡約明快,寓意大學的學術自由和獨立精神。中英文校名為紅色,醒目突出,體現熱情、智慧與活力。再設計后的校徽保留了原校徽的紅色,用紅色作為此次校徽的標準色,寓意傳承和創新,加之臨近我校20周年校慶,從古至今,每逢佳節喜事人們都會選用有關紅色的各式東西加以裝飾來表達對喜事的喜悅之情。紅色不但表達了人們慶祝節日的歡快之情,更是營造了濃郁的喜慶氛圍,恒久的喜慶氣息也正從這象征傳統吉祥的紅色中傳遞開來。因此在校徽設計上內部整體都采用紅色,字體則選擇了和大紅對比鮮明的黑色,代表著學校對辦學的嚴謹態度。再設計后的校徽與原校徽如圖1。
3.2 色彩應用的心得
在此次項目中還有明信片,錄取通知書等一系列的校園VI設計在色彩的選定和搭配上需要仔細討論。就明信片而言,小組成員共設計了兩種風格類型,一種是風景寫實風,另一種是動漫風。風景寫實顧名思義是以風景為主,因此在一些細節的色彩選擇中還是以此次項目標準色紅色為主。動漫風明信片的色彩則會豐富許多。在此次項目中如果換用其他標準色也不是不可,之前也有考慮過,色彩有著傳遞信息和情感的作用,所以無論選用何種顏色,都是應該以正確傳遞該VI設計的理念為前提。其次再在創新方面考慮。在以我校為例的校園VI設計項目中,其實也可以繼續以原來的校徽顏色藍色為標準色來繼續進行其他VI設計。為此,小組也進行過多次對比討論,將各種設計方案放置校內公眾號,讓同學們來進行投票選擇。大概是校慶臨近帶來的喜慶氛圍使大部分同學選擇了紅色調的校徽,最后綜合投票結果票選出了此次項目的再設計校徽。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色彩是最明顯的外化表現,起到對物體的渲染作用,不止在校園VI設計,在其他任何VI設計中作為影響作品的重要因素都應給予慎重考慮。為了充分發揮色彩的巨大的魅力和功用,在選擇標準色的過程中必須對色彩的象征意義和心理效應進行充分了解,同時還要考慮一些忌諱或風俗習慣,避免造成誤會。
參考文獻
篇3
1 引言
力傳感器是目前廣泛使用的傳感器,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使用環境、本身結構的變化,需要對其進行標定,以此保證測量的精度。近年來,隨著虛擬儀器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開始基于該技術來開發自動化測量設備。博士論文,標定。虛擬儀器是基于計算機的儀器。計算機和儀器的密切結合是目前儀器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1]。而在眾多的虛擬儀器開發平臺中,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的LabVIEW應用最為廣泛。本文主要介紹了基于LabVIEW的力傳感器標定程序的設計。
2 標定的原理
所謂標定(或現場校準)[2]就是指用相對標準的量來確定測試系統電輸出量與物理輸入量之間的函數關系的過程。標定是測試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標定除了能夠確定輸入量和輸出量之間的函數關系之外,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測量系統中的系統誤差。
傳感器的校準采用靜態的方法,即在靜態標準條件下,采用一定標準等級(其精度等級為被較傳感器的3~5倍)的校準設備,對傳感器重復(不少于3次)進行全量程逐級加載和卸載測試,獲得各次校準數據,以確定傳感器的靜態基本性能指標和精度的過程。為簡化系統的設計,此處標準量采用砝碼加載的方式獲得。
3 系統組成
3.1硬件組成
系統的硬件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硬件組成
由圖可以看出,系統主要包括計算機、力傳感器,數據采集卡、接線盒等。本系統中,力傳感器采用電阻應變式壓力傳感器,四個應變片采用全橋的工作方式。數據采集卡采用NI公司的PCI-6221,該采集卡的主要參數如下:它具有16個模擬輸入端口,2個模擬輸出端口,24個數字輸入輸出端口,采樣速率最高可達到250kS/s。接線盒采用NI公司的SC-2345,此接線盒直接與數據采集卡相連,接線盒上有SCC信號調理模塊插座。SCC模塊是NI公司提供的信號調理模塊,其上面包含信號調理電路,可以將傳感器處采集的信號轉換成適合數據采集卡讀取的信號。本系統所用的SCC模塊為SCC-SG04,此模塊適用于連接采用全橋工作方式的電阻應變式壓力傳感器。
3.2軟件組成
本系統軟件基于LabVIEW 8.2來開發。LabVIEW是一種圖形化的編程語言。博士論文,標定。博士論文,標定。與其他開發工具不同,用LabVIEW編程的過程不是寫代碼,而是畫“流程圖”。這樣可以使用戶從煩瑣的程序設計中解放出來,而將注意力集中在測量等物理問題本身。它主要針對各個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而設計,非計算機專業人員[1]。博士論文,標定。
因為所用的力傳感器屬于應變式電阻傳感器,其電阻變化率與應變可以保持很好的線性關系,即輸入與輸出量之間呈線性關系,所以可以用一條直線對校準數據進行擬合。此直線就稱為擬合直線,所求得的方程為擬合方程。圖2所示為傳感器標定程序的采樣頁面。
此程序采用LabVIEW的事件驅動編程技術進行編制的。事件[3]是對活動發生的異步通知。事件可以來自于用戶界面、外部I/O或程序的其它部分。在LabVIEW中使用用戶界面事件可使前面板用戶操作與程序框圖執行保持同步。事件允許用戶每當執行某個特定操作時執行特定的事件處理分支。
圖2 標定程序采樣頁面
圖3 采樣程序
直線擬合的方法[2]有很多種,比如最小二乘法、平均選點法、斷點法等等。其中,最小二乘法精度比較高,此處利用它進行直線擬合。根據最小二乘法,假定是一組測量值,是相應的擬合值,mse為均方差,則擬合目標可以表達為,期望mse最小。
LabVIEW中的分析軟件庫提供了多種線性和非線性的曲線擬合算法,例如線性擬合、指數擬合、通用多項式擬合等等。本程序選擇Linear Fit.Vi 來實現最小二乘法線性擬合。
標定子程序的工作流程如下:用戶先通過多次采樣,獲得各個輸入量對應的輸出量,通過While循環的移位寄存器保存這些值。博士論文,標定。采樣完成后,把這些值輸入Linear Fit.Vi進行擬合,擬合的曲線在Graph控件中顯示出來,同時該Vi自動求出方程y=ax+b中的斜率a和截距b,這樣,輸入輸出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就可以確定下來了,如圖4所示。
圖4 標定程序擬合前面板
4 小結
基于虛擬儀器的力傳感器標定程序能夠方便地對力傳感器進行標定。博士論文,標定。該系統具有人機界面友好,靈活方便,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
參考文獻:
【1】.候國屏;王珅;葉齊鑫.LabVIEW7.1編程與虛擬儀器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張迎新等.非電量測量技術基礎[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1
篇4
隨著計算機、通信、微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網絡時代的到來和信息化要求的不斷提高,網絡技術應用到虛擬儀器領域中是虛擬儀器發展的大趨勢【1】。在國內網絡化虛擬儀器的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提法,也沒有一個被測量界廣泛接受的定義。其一般特征是將虛擬儀器、被測試點以及數據庫等資源納入網絡,共同完成測試任務。使用網絡化虛擬儀器,可在任何地點、任意時刻獲取數據信息的愿望成為現實。網絡化虛擬儀器也適合異地或遠程控制、數據采集、報警等。
論文的目的是基于虛擬儀器的概念,使用目前最為流行的虛擬儀器軟件開發環境-LabVIEW,進行虛擬實驗儀器的開發;搭建虛擬儀器軟硬件平臺。
篇5
VI設計,是企業形象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工業化、自動化的發展,加速了優化組合的進程,其規模不斷擴大,組織機構日趨繁雜,產品快速更新,市場競爭也變的更加激烈。VI設計在企業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還在于它有自己的基本原則和設計方法。
一、VI的來源。一般認為CI這一詞最早由美國的設計家來蒙特于1930年左右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的
經濟發展在世界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企業重視工業設計和產品的視覺設計。由于美國型的CI設計引入日本以后,被日本設計界義上擴大并有所發展,稱之為CIS,原本意的CI設計成為CIS設計的一個部分,被稱作VI設計。此后的VI是隨著CIS的引入和發展而發展的。VI設計是在CI發展的背景下進行的,因此在文中涉及到VI發展和基本情況時會提到CI的發展情況作為背景。
二、關于VI設計。VIS設計的英文全稱為Visual Identity System,中文全稱為:企業視覺識別系統。它是通過有形的,具體化的視覺傳播符號將無形的企業觀念系統傳播給社會,以達到樹立企業形象的目的。VIS設計的基本內容包含基本要素和應用要素兩個部分。
三、設計作為平面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同時,它作為CI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形象的塑造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沒有VI對于一個現代企業來說,就意味著它的形象將淹沒于商海之中,讓人辨別不清;就意味著它是一個缺少靈魂的賺錢機器;就意味著它的產品與服務毫無個性,消費者對它毫無眷戀;就意味著團隊的渙散和士氣的低落。企業VI系統以建立企業的理念識別為基礎,能將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方針、企業使命、企業價值觀,企業哲學、企業文化、運行機制、企業特點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使之演繹為視覺符號或符號系統。即通過靜態、具體化,視覺化傳播系統,有組織、有計劃和正確、準確、快捷地傳達出去,并貫穿在企業的經營行為之中,使企業的精神、思想、經營方針、經營策略等主體性內容,通過視覺傳達的方式得以外形化,使其統一地、有控制地應用在企業行為的方方面面,達到建立企業形象之目的。同時,社會公眾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企業的信息,產生認同感,進而達到企業識別的目的。能使您的企業及產品在日益同質化的市場中獲得較強的競爭力。在整個企業識別中傳播力量與感染力量最為具體而直接,項目最多,層面最廣,讓人一目了然。為了加深印象,須設計能適當表現、代表這些記憶、感覺的符號。以這種符號為媒介來啟發或打開這種感情、記憶。認識的程度愈深,就更加強“信賴感”。組織和系統化視覺規劃和設計體現企業經營理念和精神內涵,并將企業差異性充分表現出來,形成獨特鮮明的企業形象,讓公眾一目了然,掌握企業信息,達到識別認知的目的。
VI設計在明顯地將該企業與其他企業區分開來的同時又確立該企業明顯的行業特征或其他重要特征,確保該企業在經濟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明確該企業的市場定位,屬企業的無形資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四、VI設計在中國未來的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必定要參加世界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國企業要打入國際市場,必須具有品牌意識。要向美國“耐克”公司學習,利用品牌這一無形資產;要向“麥當勞”學習,學習它是怎樣將企業形象統一化并轉變成一種信息價值。中國的VI設計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國的傳統基礎之上的,將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逐步挖掘、發展結合尋找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新“形”象;將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設計語言,共通中匯成現代設計藝術的長江黃河,澆灌自己,奔向世界;將設計藝術民族化、現代化,推動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是歷史交給我們新一代的偉大任務。
本文通過對企業視覺識別系統的起源以及發展過程的描述,梳理了它在不同時期在VI方面的發展狀況,特別是在當代國內發展的情況與誤區,進行了一些分析。在論文轉寫過程中我參考了國內外一些資料,竭盡全力,但是由于個人寫作水平等方面的條件限制,文中的缺點和疏漏難免,肯請批評指正。
篇6
1.通風監控系統的組成
隧道通風監控系統主要由監控中心計算機、CO/VI檢測器、風向風速檢測器、風機和區域控制器等組成。
1.1 監控中心上位機
此隧道監控系統軟件的上位機系統是利用北京三維力控公司的Forcecontrol 6.1組態軟件進行設計。上位機可以發出指令給區域控制器,以便來控制隧道內的機電設備,也可以接受區域控制器的數據來分析和處理。
1.2 CO/VI檢測器
CO/VI檢測器由一氧化碳/能見度檢測探頭、評價控制單元、安裝支架、連接電纜等部分組成。一氧化碳檢測采用的是非擴散檢測紅外波段中的一定波長對非對稱分子吸收能力的變化值(即δ值),再變換成電流的變量,把這一變量又用數字信號傳至隧道監控室中心計算機并顯示出來[1]。能見度測量是通過另一分離通道,由發射/接收單元發射光波,通過10米測量通道到達反射單元,反射光再經原來的10米測量路徑反射到發射/接受單元,光束經過衰減,得到的信號經過評價控制單元處理為測量值,就是能見度檢測值。
1.3 風速風向檢測器
風速風向檢測器采用超聲波的原理測量隧道的環境溫度和風速風向,由二個超聲波發射/接受單元、數據處理評價單元、安裝支架、連接電纜等部分組成,具有現場顯示功能。
1.4 區域控制器
此次設計下位機的區域控制器采用honeywell高性能可編程控制器(PLC),負責管理和控制相關區域的現場設備。區域控制器由機架、CPU、電源模塊、I/O模塊、通訊模塊等組成。主要設備清單如表1所示。
2.隧道通風的方式
目前隧道機械通風方式可分為縱向式通風、半橫向通風和橫向式通風三種方式。縱向式通風是從一個洞口直接引進新鮮空氣,由另一洞口排出污染空氣的方式。這種通風方式一般適用于單向行車的隧道;半橫向式通風是將新鮮空氣經送風道直接吹向汽車的排氣孔高度附近,直接稀釋排氣,污染空氣在隧道上部擴散,經過兩端洞門排出洞外。使用這種方式的隧道僅需設置排風道,比較經濟;橫向式通風的特點是風在隧道的橫斷面方向流動,一般不發生縱向流動,因此有害氣體的濃度在隧道軸線方向的分布均勻。該通風方式有利于防止火災蔓延和處理煙霧。但需設置送風道和排風道,增加建設費用和運營費用[4]。在本系統中采取縱向式通風方式。
3.隧道通風監控系統的功能
3.1 數據的采集及顯示功能
該通風監控系統能檢測出隧道內CO濃度、能見度、風速和風向,并顯示在上位機監控界面上。
CO濃度(單位:PPM)和能見度(單位:1/km)都由CO/VI檢測儀檢測所得。風速主要采集的是縱向風速(單位:m/s),風向指隧道內的縱向風向,分為正向和反向,用箭頭表示,數據由風速風向檢測儀檢測所得,輸出形式為一個繼電器輸出。
檢測到的CO/VI值和風速為模擬信號,在4-20MA之間。數據采集后要把模擬量轉換為數字量之后才能顯示在界面上。
3.2 風機狀態的監控功能
通風監控系統可以返回每一臺射流風機的運行狀態,包括風機的正/反轉、停止、故障等狀態信號,然后將這些狀態清晰、明了的顯示在監控系統界面上。該系統把處在一個斷面上的兩臺風機作為一組來進行控制。控制方式分為遠程自動、遠程手動和本地控制三種。遠程自動控制就是監控中心上位機將采集到的信息處理后,當達到一定的限值時實時地發出指令;遠程手動控制就是操作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人工發出指令來控制風機運行;本地控制就是操作人員在現場低壓柜按下風機的啟停按鈕。
3.3 輔助功能
1)報警功能:能夠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判斷,如果數據超過規定的報警限值或低于規定的報警限值,實時報警窗口就會自動彈出,報警數據、設備和區域就會在報警窗口顯示出來。用戶也可以設計報警聲音,以便更好的對操作員進行提示。
2)趨勢曲線:現場采集到的數據經過處理后依照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進行儲存,通過趨勢曲線可以更好的對數據進行分析顯示。
3)報表:能夠對采集的數據進行顯示、存儲和打印等功能。
4)事件記錄:記錄操作人員的操作過程,并可記錄系統上位機相關程序的啟動、退出及異常的詳情。用戶可以通過記錄來對系統進行維護。
5)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用戶級別管理、安全區管理、系統安全管理及工程加密管理。
4.隧道通風監控系統設計
4.1 上位機軟件設計
(1)I/O設備建立
力控組態軟件實時數據庫通過I/O驅動程序對I/O設備進行數據采集與下置,實時數據庫與I/O驅動程序之間為客戶/服務器運行模式,一臺運行實時數據庫的計算機可通過多個I/O驅動程序完成與多臺I/O設備之間的通信。本監控系統中,首先對Honeywell PLC進行設備設置,通過標準MODBUS(TCP)協議建立相應的I/O設備,并輸入IP地址,以便和下位機建立通訊。I/O設備建立如圖1所示。
(2)數據庫組態點建立
點是實時數據庫系統保存和處理信息的基本單位。在創建一個新點時首先要選擇點類型和所在區域。點類型分為數字I/O點和模擬I/O點兩種,本系統中CO值、VI值和風速值為模擬點,風向、風機運行狀態的反饋及控制點均為數字點。每個點都需要對基本參數、報警參數、數據連接和歷史參數進行設置。
(3)界面建立及動畫連接
根據監控系統的要求,設計了監控主界面、手動控制界面、報警界面、趨勢曲線界面和報表界面等。畫面建立完成后,將畫面中圖像對象與變量或表達式建立連接,這樣就可以對系統中的各種設備進行監控。在監控主界面上可以清楚的顯示各檢測數據、風機在隧道中所處的位置以及風機的運行狀況。在監控界面上點擊風機控制按鈕,進入風機手動控制界面,操作員根據不同情況點擊正轉/反轉/停止狀態按鈕進行操作。隧道通風監控系統主界面如圖2所示。
(4)腳本程序
在隧道通風監控系統的設計中除了監控界面的建立,編寫腳本程序也是一項重要任務。
在本系統中需要編寫的腳本程序有如下幾項:
1)每臺風機啟動時需要短暫的延時,上一臺風機達到額定轉速后,再啟動下一臺風機,以減少對變電站供電的沖擊。
2)風機控制時如果在左轉,此時右轉按鈕灰掉(即被屏蔽了),必須先按停止后,才能再按右轉按鈕啟動風機。
3)通風系統遠程自動控制。
在正常行車條件下,若隧道內測點CO濃度或能見度值時,正常交通狀況下交通活塞作用所產生的風速足夠完成隧道通風,則射流風機組無需啟動;若隧道內CO濃度或能見度并持續10分鐘時,每一組開啟一臺風機;若測點CO濃度或煙霧濃度并持續10分鐘,射流風機全部啟動。此時風機轉向應同風向是一致的;若隧道發生火災,則開啟隧道內的全部風機。此時風機的轉向應向距離火災點較近的洞口吹去。
4.2 下位機軟件設計
本系統區域控制器應用的是Honeywe-ll MasterLogic-200系列PLC,采用SoftMaster-200作為編程軟件。用戶可以進行系統配置和程序的編寫、調試、仿真、在線診斷PLC硬件配置狀態、控制PLC的運行狀態和I/O通道的狀態等。
(1))首先通過CPU的USB接口連接PC機,在SoftMaster-200軟件中對PLC進行配置網絡地址并寫入,建立PC機與PLC之間的通信。
(2)配置I/O設備信息,明確上位機軟件數據庫組態點與PLC輸入點的對應關系,各輸出點與各輸出執行單元的對應關系,創建全局變量和本地變量。調用全局變量的步驟如圖3所示。
(3)按照控制要求編寫梯形圖程序。
在編寫梯形圖時要注意變量與上位機組態軟件數據庫組態中變量的對應關系;風機的延時啟動;風機的單點控制及自動控制;上位機監控界面中按鈕之間的互鎖等。梯形圖編寫界面如圖4所示。
(4)程序編程完成后,選擇“聯機[Online]”-“寫入數據[Write]”,然后選擇要傳輸到PLC的數據,然后點擊“確定[OK]”,將選定的數據傳輸到PLC。
(5)進行聯機調試。
5.結論
本設計對通風監控系統進行了詳細的工程設計,包括系統的結構設計,功能設計和模塊劃分和上下位軟件設計。應用力控Forcecontrol 6.1組態軟件設計了通風監控系統的主界面、風機顯示界面、風機控制界面和風機預案管理等。應用honeywell PLC進行區域控制器設計,并編寫了后臺控制程序,實現了通風監控系統的各項監控功能。
本系統有效地保證駕駛員、隧道養護人員免受有害氣體的危害,提高了車輛運行安全系數。整套系統已投入運行,經過多次現場驗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我們所做的研究工作還僅僅是初步的,今后仍有大量的工作值得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曹力.高速公路隧道監控系統的組成與作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9,35(3):159-175.
[2]劉嘉群,郭澤宜.對某高速公路隧道監控系統的研究[J].科技資訊,2009,19(1):39.
[3]李林鋒.高速公路隧道通風監控系統綜述[J].交通科技,2011(4):44-49.
[4]葉建華,錢虹,張蕊,黃張青,王瀟鋆.高速公路隧道風機/防火門監控系統組態軟件的實現[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08,24(4):346-348.
[5]孫巧燕.隧道通風和火災報警系統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6]任桂山.城市公路隧道通風智能控制系統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7]袁杰.基于模糊控制的城市隧道智能通風系統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8]潘勝.城市公路隧道汽車尾氣排放濃度的研究及通風方案的設計[D].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篇7
企業視覺形象關系到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位置,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目標。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當代消費社會的需求不再僅僅停留在實用功能的層面,而更加注重精神內涵。在企業視覺形象設計中,關懷消費者心理活動和情感體驗,可以增加企業的附加價值與親和力,讓消費者對企業產生情感依賴。論文從情感關懷的角度,思考現代企業視覺形象設計應用,通過理論闡釋與實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探討情感化設計導入企業視覺形象的應用。
2.企業視覺形象設計與情感化設計的概念
企業有意識有計劃地將個體的特征向社會公眾展示與傳播,在市場環境中形成一個標準化、差別化的印象和認識,就是企業識別系統(Corporate Identification System),簡稱CIS。CIS作為一個整體機制,由三部分構成: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簡稱MI;行為識別(Behavior Identity),簡稱BI;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簡稱VI。
其中,企業視覺識別系統(VI)是CIS的視覺傳遞形式,也是最外在、最有效、最直接、最具有傳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論文所探討的問題正是透過視覺符號的情感化設計來傳達企業精神與經營理念,有效地打造企業及其產品的知名度和形象。
情感化理念源于認知心理學領域。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情感是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影響著人的感知、行為和思維。情感化設計是指設計需要符合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尊重消費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保持設計科學合理的同時,注入情感化的因素。
企業視覺識別(VI)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基礎識別部分(BE)和應用識別部分(AE)。
其中,基礎識別部分主要包括標志圖形、標準字體、標準色彩、象征圖形、標準組合,是整個VI設計最核心的部分,應用識別部分主要包括基礎識別部分在辦公用品、環境識別、交通工具、大眾傳播、商品包裝、職業服裝、出版印刷、專賣及商場等中的應用,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企業視覺形象關系到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位置,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目標。假如消費者走進超市,需要購買一瓶飲料,發現產品上沒有品牌,沒有標志,標準字及標準色,那還有什么心情去購買呢?這就體現出企業視覺形象的重要性了:
獨特的企業視覺形象,能確保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企業有了自己的標志、企業色以及標準字就不會淹沒于商海之中。
企業特有的視覺符號系統,可以更好的吸引公眾的注意力,使之產生依賴性,提高消費者對企業產品或者服務的品牌忠誠度。
良好的企業視覺形象,可以提高內部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提高企業的士氣,形成更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
3.情感化設計的發展及重要價值
(1)情感化設計的溯源及發展
隨著消費社會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對設計的需求不僅停留在物質功能層面,而更強調精神內涵與象征意義時,情感化設計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
唐納德?A?諾曼最早在《情感化設計》中,闡述了情感在設計中所處的重要地位與作用。他站在“以人為中心”的角度去探索設計與情感的關系,運用設計心理學分析了人類情感的多樣性,解釋了人的情感與產品、環境之間的微妙關系。
當代情感化設計更注重情感和形式之間的關系,不再以使用功能為唯一的目的,注重在思想層面所承載的含義以及對人心理的影響,這正符合了現代人在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基礎上,對高品質精神生活的訴求。
情感化的應用在當今設計界中是必不可少的,譬如在家具設計、環境設計、用戶界面設計中多有體現。例如國外剝玉米粒的器具,造型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拿在手里非常的舒適;細磨砂的材質增加摩擦力使之不易滑落;半透明的顏色可以讓消費者清晰的看到剝落的玉米粒,不僅使用方便,又能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體驗需求。
在多元文化語境下,情感化設計理念必會繼人機設計、后現代設計、人性化設計、綠色設計之后掀起一次設計的新浪潮。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進入了快節奏的數字信息時代。新技術、新媒體的不斷推陳出新,將呈現具有數字化特質的情感體驗,造成情感化設計的新拓展。
(2)情感化設計的意義與作用
這是一個過剩的消費時代,消費者更加重視個性的滿足,精神的愉悅,企業的品牌價值是否符合自己的理念、品位和喜好。將情感因素融入企業視覺形象設計中,借助標志、標準色、象征圖形及其的應用,喚起消費者的情感體驗和心理共鳴,這是企業視覺形象設計者的動力和目標,也是企業視覺形象蓬勃發展的源泉。
4.情感化設計在企業視覺形象中的導入
有證據表明,令消費者感到快樂的物品能夠使之更好的工作和生活。這就說明,能夠通過設計傳達情感的前提條件,是要有一個能系統的表達它的媒介,也就是情感對象。VI設計的情感對象直接就是企業視覺形象,但有時也可能是這種形象所描述的問題和情景,或者人們通過形象所聯想到的事物和意境。
(1)情感化設計在VI基礎識別部分的體現
企業標志、標準字體、標準色彩、象征圖形、標準組合等基礎設計項目,是企業形象的核心部分。下面通過案例來分析情感化設計在其中的體現。
1)企業標志
企業標志是企業的象征與識別符號,是VI的核心基礎。企業標志與情感化設計的結合,可以通過簡練的造型,生動的形象傳達出企業的信息以及所要表達的情感。
麥當勞作為世界快餐連鎖巨頭,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獨特的企業視覺形象戰略。標志采用金黃色的“金弓”(M),像兩扇打開的黃金拱門,弧線的造型讓人感覺渾圓溫暖,同時漸變的顏色帶給人柔和的氛圍,象征著歡樂和美味,使消費者從心理上感覺到食用這種快餐會帶來情感的愉悅。
2)標準字體
企業的標準字體包括中文、英文或其他文字字體,是根據企業名稱、企業品牌和企業地址來進行設計的。加入情感化設計的標準字體更有明確的說明性和品牌祈求力。
如海爾集團的標志。新標志的設計核心是速度。風格是:簡約和充滿活力。在字母中“a”中減少了一個彎,“r”中減少了一個分支,以簡約的結構表現企業應對全球市場有更快的反應速度。
3)企業標準色
企業的標準色彩是用來象征企業理念,并應用在視覺識別設計各媒介的指定色彩。情感化的企業標準色設計,可體現出企業的屬性與抽象情感。
不同的色彩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性情和行為。比如,信息工業類企業標志多采用藍色,表現理性和智慧;飲食行業的標準色多為暖色,可以刺激消費者的味覺,誘導消費者購買;服務娛樂行業多為黃色,可以使人感到歡快和光明。
(2)情感化設計在VI應用識別部分的體現
企業視覺的應用識別部分是直接與受眾接觸的視覺要素,是基礎系統的延續,通過這些要素的視覺塑造,能夠有力的保證企業視覺印象的傳達。
1)廣告媒介應用
廣告形式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廣泛的范圍將企業信息傳達出去,不僅可以樹立企業形象,而且能有效地加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
網絡廣告媒介主要是指網站而言,網絡標識、文字、色彩、動畫、排版中都滲透著情感交流,是VI基礎識別部分的具體應用。
如Google搜索引擎的標志。最初的設計應用了三原色的概念,鎖在一起的圓圈代表了多文化和多國家的概念。Google的搜索主頁上,每逢節慶日,標識會進行變形以及更變顏色,塑造出符合節日氣氛的新應用。在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Google根據中國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創作出的網絡標識應用。紫色和白色閃亮的星星渲染出一種宇宙神秘的氣氛,姿態優美的嫦娥以及背景那淡淡黃色的月亮,烘托出節日的幸福與溫馨。在中秋這個團圓的節日里,當有東方文化背景的人打開Google的網頁時,看到這樣的一副畫面,肯定會感到心情上的愉悅,對Google產生好感與信任。
2)辦公用品應用
企業視覺形象在辦公用品中的設計制作,應充分體現出強烈的統一性和規范化,給人一種全新的感受并表現出企業的獨特風格。
如“DEMANET”的標志,首字母“D”的設計復古、唯美。將其中的基本元素進行提取,重新組合,構造成新的圖案,應用在辦公信紙信封上。這樣的應用既不失原本標志的特征,又能更加豐富多變的體現出企業視覺形象的特色。
3)服裝服飾應用體現
企業視覺形象在服裝服飾中的應用,既可以提高企業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又具有宣傳其文化、精神與理念的重要作用。
如路易?威登標志,最先是以灰色帆布作為其服飾布料的,后來用名字的簡寫L及V配合花朵圖案,設計出至今蜚聲國際的交織字母粗帆布樣式。近年來四瓣花形和正負鉆石組合圖案遇上變化多端的奇幻色彩,更是扭轉了人們對LV只講經典不談潮流的視覺印象,拉近了與消費者之間的心理關系。
5.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明顯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企業視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企業特色的重要載體。當代消費社會的需求不再僅僅停留在實用功能的層面,而更加注重精神內涵。本文探討消費者的情感,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要,將企業視覺形象設計與情感化設計相結合,能增強企業對消費者的親和力,引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促進企業形象的樹立和深化。這是企業視覺形象設計者的動力和目標,也是企業視覺形象蓬勃發展的源泉。
參考文獻
[1]柳沙.設計藝術心理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篇8
(一)基本原理與方法
如何實現評估過程從定性到定量的轉變,是開發研制該系統的關鍵所在。我們依據高等教育評估的原理,采用模糊綜合評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給出了建筑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評估的量化模型,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畢業設計(論文)評估指標體系。一級指標分為教師、學生、選題、客觀條件四個方面。各方面再細分則為二級指標,如:教師方面分為準備工作、課堂講授、出勤率、答疑情況、教學方式、教師職稱等六個方面;學生方面分為學習態度、平時成績、計算書完成情況、圖紙完成情況、創新情況、譯文完成情況等六個方面;選題方面分為結構類型、課題新穎程度、計算機應用合理程度、題目性質、外文資料、創新性等六個方面;客觀條件分為設計教室、繪圖儀器及圖板、機房及出圖設施、每位教師指導學生人數等四個方面。
2. 設立評價等級V,V=1好(VI),較好(V2),—般(V3),較差(V4)|。
3. 構造單因素評判矩陣R,
其中,R中每一個元素rij表示第i個評價因素對第j個評價等級的隸屬度。
4. 設立各評價因素權重集A,例:一級指標權重集八=(0_35,0.35,0.15,0_15),八的取值可根據經驗,并依據以往各屆畢業設計(論文)評估結果經反復試算確定。
5.計算綜合評判矩陣
6.對各級指標體系重復步驟
7.計算測評結果
求得最終評判矩陣B該量化模型針對畢業生總體進行評估,評價畢業生的綜合質量,改變了過去僅片面地對個人進行評估的狀況。
(二)評估預測系統的計算機開發語言
系統采用流行的Windows人機交互式界面,力爭做到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根據本系統的特點和具體要求,我們選用了Windows環境下的VisualBasic5.0可視化編程語言開發本系統。VisualBasic5.0是微軟公司開發的功能十分強大而又簡單易用的可視化編程環境,編程速度快,界面質量高,是編寫Windows應用程序的最佳選擇。使用VisualBa?sic語言開發本系統充分體現了本系統處理數據、信息快捷方便的特點。
(三)評估預測系統的總體結構
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安裝本系統后,啟動系統,進人主菜單,依據界面提示您就可以輕松完成評估工作,系統主框圖如下:
三、評估預測系統的優點
1. 量化評估,提前預測,動態管理。該計算機輔助評估預測系統能夠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方案可能取得的效果進行預測。教學管理人員只要依據該系統的提示輸人各項有關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方案的參數,系統隨即能計算出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成績,從而對各項工作方案的結果作出預測。通過反復改變參數——計算成績,教學管理人員就能夠發現各種方案的優缺點,即哪一項安排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是有利的,如果實施下去會取得好的工作效果;哪一項安排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是不利的,實施下去必將導致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成績下滑。這種預測如果安排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開始之前,管理者就能有效地對畢業設計(論文)方案進行調整,從而獲得滿意的效果。我們將99屆與往屆的工作方案作了一下比較,發現由于老教授退休較多,本次畢業設計年輕教師比例上升,但年輕教師職稱偏低,講師居多,教授、副教授比例嚴重下降,用該系統初步預測發現畢業設計整體質量將要下滑。根據這個信息,系學術委員會馬上采取措施,對年輕教師提出更高要求:指導教師中講師一級必須具有碩士學歷,且應有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在課題選擇及指導上必須具有較強的創新性,最后經系學術委員會嚴格審查后方可上崗。再用本系統預測后發現,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最終得分并未降低,反而稍有提高。目前,99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已經結束,最終得分的確較98屆有所提高,與系統預測結果吻合較好。
2. 有效監督,對癥下藥。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行到中期時,系里為了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監督管理,一般要求安排一次中期檢查。該檢查能發現一些問題,但對這些問題造成的結果卻很難預知。這樣的話,發現缺點往往不能及時糾正,任其發展下去必將導致不良后果。這時,如果用該計算機輔助評估預測系統進行一下“中期評估”,各種問題可能導致的結果將一覽無遺,且該系統會幫助教學管理人員清楚地發現各種導致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成績偏低的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高效率地對缺點進行糾正,對優點給予肯定,保證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順利進行,最終取得優異成績。例如,99屆某老師所帶設計組,由于指導教師出勤率過低,中期檢查時系統評估預測該設計小組成績偏低,系領導馬上對指導教師進行了批評教育。由于糾正及時,最終這個小組成績達到了總體平均成績。
篇9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CIS的概念和內涵。
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縮寫可以解釋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企業形象識別系統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戰略手段(又稱CIS戰略)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當社會生產力水平發展到產品同質化的時代企業通過市場行銷手段來進行市場競爭。而當產品同質化與市場競爭白熱化的時候,消費者無法從產品質量和行銷力中明顯分辨出企業或產品的優勢企業需要有一種新的競爭力來區別于其他競爭者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在這種形勢下形成和產生了企業形象識別系統設計的概念。
現代CIS理論起源于20世紀的歐美再傳入亞洲。中國CIS戰略的運用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并迅速掀起一股熱潮。中國大陸的CIS戰略受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影響較多較為重視視覺形象的建設。因此國內很多人認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僅僅就是標識的設計這是很狹隘的一種認識。當然標識可以說是VI的核心.而VI也正是企業形象識別系統的直接外在表現是消費者認知企業的直接因素但企業形象識別系統是由理念識別MI、行為識別BI、視覺識別VI三大部分組成。這三部分之間是協調共存的,缺一不可
MI企業的理念識別由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經營理念及宣傳口號等方面組成,是CIS系統的指揮中心及基本精神所在也是整個系統動作的原動力。
BI行為識別包含了企業的管理規章制度、行為規范、用語規范、促銷活動、公益活動等。生產行為的識別是通過規范行為活動來區別于其他競爭者的。
VI是企業的視覺識別系統,是圍繞企業標志、標準字體、標準色為基礎展開的視覺形象一體化設計主要包括基本要素和應用要素兩大部分。
在企業形象識別系統的這三個部分中前兩個部分反映企業的內在素質后一個部分直接展示企業的外部形象。三者的有機結合.對企業的內部和外部計劃、設計、生產和銷售以及經營管理等多種因素r全面、綜合治理把企業所希望塑造在社會公眾中的獨特印象通過鮮明的標準化、統一化的視覺形象體系卓有成效地凸現給社會公眾,從而極大地促進產品的銷售和生產。
下面就導入CIS戰略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做一簡單分析。
一、企業導入CIS戰略是時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經歷了巨大的轉變,消費觀念也逐漸從理性消費轉變成感性消費。首先表現為購買商品時訴諸于情感的共鳴:消費者不再根據經濟性、必須性,而是根據自己情感的需求去選購商品。凡是引起他們情感共鳴的商品他們甚至可以拋開價格的因素。同時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優先考慮產品的銷售服務、企業形象等多方面因素。其次表現為求異心理,即個性化要求。消費者一改理性消費階段遵循共性的消費心理,開始崇尚個性希望通過選購商品,表現出自我獨特的個性魅力。這些為企業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企業只有通過從內在精神到外在行為及視覺傳達的策劃才能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服務和優質美觀的產品,打造出企業完美的形象來適應時展的需求。 同時時代的進步更促使企業的行銷戰略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由傳統推銷戰略,即以賣方為主的戰略進入營銷戰略,即按買方要求來調整產品的價格和質量,進而實行形象戰略包括產品的內在品質、外在包裝、道德服務等等也就是說,消費者選購商品最重要的是考慮到形象即產品的有形形象與無形形象。有形形象就是看得到、摸得著的部分如企業的標識、產品包裝、名稱、以及售后服務等無形形象r即企業的價值理念、精神坐標、目標方向、口碑信譽等。這些所構成的企業形象是企業對消費者的一種約定和承諾。此外,日常生活美學化也是當今社會消費形態的一種反映人們不但消費物質產品.更多的是消費非物質產品包括消費廣告、消費圖像、消費品牌等等。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S恰恰迎合了時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導入CIS戰略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導入CIS戰略對企業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1導入CIS戰略能明確企業經營戰略,發揮企業技術、營銷策略優勢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
2.導入CIS戰略及相應的系統化設計,有利于理順企業內部關系確保企業內部管理的高效運營。
3導入CIS戰略能激勵員工士氣改善員工工作意識和積極性明確工作責任提高員工凝聚力和整體素質。
4導入CIS戰略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媒體資源的宣傳優勢,最有效地宣傳企業和品牌形象。
5統一設計形式有利于連鎖形象的統一和企業整體實力的宣傳增加企業品牌在社會上的認可度。
6.導入CIS戰略將品牌戰略納入整體CIS戰略之中,就能保持品牌策略推進的系列性、規范性和合理性。
篇10
頻譜分析儀需要校準的參數繁雜,目前頻譜分析儀的計量校準工作依舊采用手動逐項進行檢定測試。這種傳統手工校準方式耗時長,讀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誤差,這顯然不能滿足我軍迅速、準確、高效的計量保障需求。因此,對計量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對這種傳統的校準手段進行改進。
1、自動校準系統硬件平臺
1.1系統硬件組成
標準裝置的選擇是自動校準系統設計的基礎,使用標準過高無疑會浪費經費。反之,如果標準儀器選型過低,將很難滿足下級計量結構的計量需求。為滿足計量校準需求的前提下,又不至于將標準定的過高。在建立標準時按照以下原則確定了標準儀器型號:
(1)標準儀器指標準確度要求:計量標準裝置的準確度必須優于送檢設備,依據GJB5109-2004中準確度部分的有關要求標準儀器相對于被檢儀器技術指標TUR(測量不確定度比)至少為4:1,選擇計量標準裝置指標精度時應該適當,既要夠用,又不可過高。
(2)標準儀器指標覆蓋范圍要求:計量標準裝置指標覆蓋范圍應盡量與多數送檢儀器量值指標中最大值保持一致。這樣能在滿足計量需求的前提下,充分節省經費。
(3)標準儀器標準化、通用化要求:計量標準裝置應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盡量選用標準化、通用化、模塊化的計量標準裝置,以便于使用、維修和更換。
綜上所述,本文根據計量站實際計量保障需求,結合自身計量保障能力。選擇了AglientE8257D、AglientE4437B、E4418A功率計、HP5361B頻率計、衰減器8496H等標準儀器構建了自動校準系統的硬件平臺。
1.2系統總線選型
考慮自動校準系統選用的標準儀器接口大多支持GPIB總線方式,被檢儀器也基本上都支持GPIB通信方式。為了充分利用標準儀器原來的總線接口,以GPIB的總線方式搭建了系統硬件平臺。
圖1-1自動校準系統硬件連接圖
2、軟件平臺設計
2.1自動校準軟件工作流程
通常送檢儀器的校準流程為:送檢頻譜分析儀基本信息登記-----儀器校準-------結果分析--------出具證書。所以,設計自動校準軟件時需要包括送檢頻譜分析儀基本信息管理;校準項目自動化實施;校準數據的讀取存儲;校準報告輸出等幾個基本工作環節。為使設計的軟件更加合理完善,下面對頻譜分析儀自動校準軟件的主要工作流程進行分析。
(1)校準儀器初始化:在開始校準任務之前,首先要將受檢頻譜分析儀、標準儀器及主控計算機通過GPIB總線進行連接,進行系統初始化。
(2)送檢頻譜分析儀基本信息輸入:在具體校準任務開始實施之前首先登記儀器的基本信息;包括校準任務編號、送檢儀器的型號、送檢儀器生產廠商,委托方單位,溫濕度環境等。
(4)校準項目實施:通過選擇送檢頻譜分析儀型號,確定其具體校準項目。然后開始對各個校準項目的不同校準點進行校準。
(5)校準結果分析、生成校準證書:完成所有校準項目后,對校準結果進行分析,評定送檢頻譜分析儀是否合格,出具相關校準證書。
圖3-1頻譜分析儀自動校準軟件系統工作流程圖
2.2系統功能模塊劃分及定義
根據頻譜分析自動校準軟件的實施流程,將整個軟件模塊劃分為:系統登錄模塊、送檢信息管理模塊、校準項目管理模塊、校準數據管理模塊、和報告管理模塊等五個主要部分。
2.3功能模塊舉例
自動校準系統最為關鍵的部分就是實現對標準儀器和受檢頻譜分析儀的程控。送檢頻譜分析儀各個校準項目校準方法在檢定規程中有詳細的規定,下面對主要對校準項目選擇配置模塊中頻率讀準確度指標校準為例說明校準過程,并給出設計完成了軟件界面圖。
/*初始化儀器設備*/
AglientE8257D=ibdev(0,19,NO_sad,T10s,1,0);//初始化信號源,并返回儀器描述符
//其中第一個參數指是GPIB接口控制卡的接口索引值,通常為0;
第二、三個參數為受控儀器的主地址、副地址;
第四個參數代表儀器傳送一個字節,計算機等待時間的最大值、最后兩個參數為傳送數據的終止方式。
Rsfsp_init(“GPIB::20”,vi_true,vi_true,&fsp3);
Age4418a_init(“GPIB::13”,vi_on,vi_ture,&e4418b);
/*設置頻譜儀和信號源狀態*/
Ibwrt(AglientE8257D,“power-25dbm”,Strlen(“power-25dbm”));
/*將信號源的電平幅度設置為-25dBm*/
rsfsp_confRefLevel(FSP3,1,-20.0);
rsfsp_confLevelRange(FSP3,1,0,10.0);
rsfsp_confCoupExt(FSP3,1,0,1,0,1.0);
rsfsp_confCoupExt(FSP3,1,1,1,0,1.0);
for(j=O;j測試頻率點次數
{
rsfsp_confSpanCenterFrq(FSP3,1,2,10E6,test_freq[j]);
設置頻譜儀頻率、帶寬
Fmt(cmd,'%s
ibwrt(AglientE8257D,cmd,strlen(cmd));//設置信號源頻率
for(i=O;i測試帶寬循環次數
rsfsp_confSpanCenterFrq(FSP3,1,1,test_span[i],10E3);
Delay(0.1);
rsfspactMarkSearch(FSP3,1,1,0);
rsfsp_searchPeaks(FSP3,1,1,1,1);//設置Marker峰值
if(test_freq[j]-test_span[i]/2>=0&&test_freq[j]+test_span[i]/2
//測試帶寬范圍判斷
{
rsfsp_getPeaksValues(FSP3,1,1,0,8,&test_freqresult[j][i],&peaknum);
//讀取測試數值
}
}
}
圖2校準項目選擇實施模塊界面圖
5、結論:
頻譜分析儀自動校準的實現,提供足夠快的速度進行實時測量、邏輯判斷、記憶存儲、運算處理,使計量校準、數據分析和不確定度評定融為一體。為多次測量及平均誤差處理創造條件,減少隨機誤差,提高我單位遂行計量保障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行善,左毅,孫杰.自動測試系統集成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 孫續.自動測試系統與可程控儀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篇11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Programmable Control Phase Shifter
Huo Xiao
(Datong Personnel Information Center,Datong03700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y the features of Phase Lock Loop(PLL).It can come out that through an control voltage,different phase output signals can be obtained.Then we can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original signal,the output signal and the phase signal and checkout the compared result through MCU.If the result can not reach our needs,the output signal should continue to be shifted until the result according to our request.The 74HC4046 is a low power phase lock loop that contains a low power linear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VCO) and three phase comparators.The shif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a demo circuit for the design.
Keywords:Phase Lock Loop(PLL);Phase Detector(PD);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VCO);Loop Lowpass Filter(LLF)
移相電路的應用十分廣泛。常用于同步檢測器的數據處理,相控陣雷達、衛星通信、移動通信等設備中,目前資料上的移相電路,大致可分為模擬式和數字式移相器兩類。本文希望能將模擬電路簡化,將一部分用數字電路代替,設計一個簡單、實用的移相器。
數字移相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先將正弦波信號數字化,通過2片D/A轉換芯片在單片機的控制下連續地循環輸出該數據表,可得兩路正弦波信號,如若當所得的數據序列不相同時,轉換后存在著相位差。另一種是先將參考信號整形為方波信號,并以此信號為基準,延時產生另一個同頻的方波信號,再通過波形變換電路將方波信號還原成正弦波信號。以延時的長短來決定兩信號間的相位值。還有就是利用RF 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電子機械系統)開關制造的移相器具有插損小、功耗低、寬帶寬、體積小等優點,因此成為研究的熱點。
一、設計方案
本設計分為原理電路和輔助電路。其中原理電路是核心,主要部分就是鎖相環部分,通過鎖相環得到移相后的信號。其中為實現輸出信號為某一相位的移項信號,在濾波器和壓控振蕩器之間疊加一個恒壓VI。這樣由于一個可變參數的加入可以通過改變恒壓VI值來使鑒相器輸出一個滿只需要范圍的相移信號。剩余部分為輔助設計,通過鍵盤輸入來設定所需要的移相角度數,并在LCD上顯示,通過MCU使其變成對應的電壓,然后通過一個DAC轉換器變成需要的VI。
二、設計原理
本設計就是通過在濾波器和壓控振蕩器之間疊加一個可調電壓VI,通過改變可調電壓來控制相移。模型如下圖1所示。
圖中, 為鑒相器的輸出平均電壓, 為鑒相器的最大輸出電壓, e(t)為 和 之間的瞬時相位差。對于壓控振蕩器在有限的控制電壓范圍內,可近似由下列方程表示:
Ao Vc(t) (1)
式中,Ao為VCO頻率控制特性曲線在Vc=0處的斜率,稱為壓控靈敏度,單位為rad/s•Vo;由于有 = + , = + ;故,式(1)可改寫為 =Ao Vc(t)。可見,就 o(t)和Vc(t)之間的關系而言,VCO是一個理想的積分器。因此,往往將它稱為鎖相環中的固有積分環節。若用微分算子p=d/dt表示,則上式可表示為 =Ao Vc(t)/p。在本設計所用的鎖相環中采用簡單的RC濾波器。根據以上理論可以寫出如圖1中所示模型的基本環路方程式為:
= - = - (2)
上式是為線性微分方程,可以用來完整地描述環路閉合后所發生的動態過程。該式表明,環路閉合后的任何時刻,瞬時角頻差和控制角頻差之和恒等于輸入固有角頻差。如果輸入固有角頻差為常數 ,即 為恒定頻率的輸入信號,則在環路進入鎖定過程中,瞬時角頻差不斷減小,而控制角頻差不斷增大,但兩者之和恒等于 。直到瞬時角頻差減小到零,既 ,而控制角頻差增大到 時,VCO振蕩角頻率等于輸入信號角頻率( ),環路便進入鎖定狀態。這時,相位誤差 為一固定值,用 表示,稱為剩余相位誤差或穩態相位誤差。正是這個穩態相位誤差,才使鑒相器輸出一直流電壓,這個直流電壓通過濾波器加到VCO上,調整其振蕩角頻率,使它等于輸入信號角頻率。若設濾波器的直流增益為 ,則當環路鎖定時,根據式(2)得:
(3)
故 為:(4)
式中, 為環路的直流總增益。
三、電路設計
(一)鎖相環電路設計
在本設計中鎖相環74HC4046來搭建。74HC4046是一個低功率鎖相環路,它運用先進的硅門CMOS技術來獲得能在高頻率范圍操作的相位比較器和VCO。從芯片資料可以看出當R增大時它的電壓可變范圍變大。以及當R1=10K,C1=1000pF時,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小。故綜合取R1=10K,C1=1000pF。
在圖2中,R3和C2構成一個簡單的環路低通濾波器,輸入信號從14腳引入,通過相位比較器,然后通過環路低通濾波器后輸入壓控振蕩器得到輸出,將輸出反饋到相位比較器。這樣就構成一個完整的鎖相環。其中5腳INHIBIT為始能端,來控制芯片工作。
(二)原理電路設計
原理電路只需在基本鎖相環路的濾波器和壓控振蕩器之間疊加一個可調電壓VI。本設計的核心電路原理電路如下圖3所示。
(三)輔助電路設計
輔助電路主要為MCU部分,可以劃為兩部分,一為鍵盤控制輸出電壓控制部分,一為送入MCU的相位檢測并處理使其能有誤差校正,并滿足要求。首先,介紹一下鍵盤控制部分。鍵盤需要四個鍵來控制,這四個鍵分別實現如下功能:一號鍵實現個位從0到9的數字的逐步增加,按一下增一;二號鍵實現十位從0到9的數字的逐步增加,按一下增一;三號鍵為輸入鍵,當按下它時,將通過程序將其變為對應的電壓值;四號鍵為復位鍵,當按下它時,個位、十位數值顯零,同時輸出對應信號VI為零,MCU停止工作。其中個位和十位的數值同時在LCD上顯示。
(四)誤差分析處理
其次就是關于誤差分析、校正的算法。
如圖4所示,設能移的最小最大相角分別為 、 ;對應的電壓分別為 、 。
則若以A、B此兩點為直線,其方程式為:(5)
若要設定的相移為 則代入式(5)中得到VI值為 ,而實際得到的相移為 。
在D點做一條斜率為 的直線其方程式為:(6)
其中, 。如圖得到交點E,將 代如式(6)得到一個值 。這樣就又對應一個相移角,如上繼續重復取值,最后會趨近要求值,設定一個誤差范圍,使其達到誤差要求時停止。最后將控制部分和原理部分通過ADC和DAC轉換器連接在一起。到此一個完整的系統就完成了。
四、測試結果
由于時間有限,目前本設計只完成了核心電路部分,即鎖相環部分。在仿真中用電路來代替單片機的功能,用一個電位器來調節加在VI端的電壓,通過改變電壓來實現不同的移相。本設計可以實現頻率從27KHz到90KHz范圍方波信號的移相,并摘錄如下實驗數據。繪制成下圖。
通過以上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本系統在輸入電壓頻率在50kHz到80kHz范圍的線性效果好。并且頻率高的相移可調范圍大。理論的情況是頻率不會影響外加電壓與相移的關系,圖形應該是一條水平的直線。可實際結果卻是如圖6所示,可以看出隨著頻率的增加,隨著電壓變化量的增大相移度數也增加。可能是鎖相環中某些參數和頻率有關,所以在單片機程序處理時,一定要考慮頻率的影響。
本系統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簡單原理來實現需要的結果,并且效果很令人滿意。可以設想如果加入單片機部分,控制會更加方便,并且得到精準的移相信號;當然還可以用其他方式來控制輸入電壓VI來對輸入信號移相,控制方便是目的。如果再進一步改進、完善一定可以滿足很多不同場合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童詩白,華成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2]謝嘉奎.電子線路(非線性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李瀚蓀.電路分析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閻石.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孫德文.微型計算機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何立民.單片機高級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0
篇12
Proxy signcryption Model Based on the Relations of Proxy and Verifiers in Internet
YAO Bao-yan
(Xi'an Siyuan University, Xi'an 7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proxy signcryption scheme with proxy signature, key agreement protocol, signcryption schem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proxy and verifiers has perfect forward secrec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low the cost. There are only two kinds of proxy and verifiers in Internet:point-to-point proxy signcryption scheme with perfect forward secrecy;point-to-multipoint proxy signcryption scheme with perfect forward secrecy.It will introduce the two models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proxy signcryption scheme with perfect forward secrecy; proxy signcryption scheme; signcryption scheme
現實生活中一般人習慣以印鑒辨識簽署者的身份及文件真偽,當印鑒持有人因為某些原因無法親自用印時,印鑒持有人可將印鑒轉交可信賴的人代為用印。在處理電子文件或其他商業交易中,亦可能需授權可信賴的第三者,代為行使數位簽署的行為。其中如公文簽署或裁決,常因人事調動或請假須由職務人于期間代為執行業務,或因涉及業務專業性并經法律規范下,需委托專業公司或專業人員執行文件簽署之行為,例如股票、債券、票券等有價證券簽證,必須經由具公信力的金融機構或政府機關簽證后,才能于市場公開上市交易;目前信托法、不動產及債權證券化等相關法案的草案大都已交付立法機關審查中或已經立法機關審查通過,將來這些有價證券渴望順應潮流趨于無實體化,成為電子有價證券,并開放于公開市場或網際網絡上交易買賣,這些電子有價證券亦須經發行機構及認證機構簽證而成為有效的電子有價證券。可運用簽密法的架構執行電子有價證券買、賣交易及簽證等作業,買方能于交易中驗證電子有價證券的真偽,而證券機構亦可驗證交易的合法性,依據交易執行電子有價證券過戶程序,并且于交易通訊過程可保護交易熱蕕幕密性。
1 一對一完美正向安全的簽密法
1.1 簽署授權書簽名階段
假設某個原簽密者U0將含有原簽密者身分信息、簽密者身分信息、授權期限及授權范圍等信息組合而成的授權書mw,運用Schnorr簽名法產生授權書簽名,并透過公開網絡傳送給簽密者Ua。U0執行下列步驟:
步驟1.隨機選擇一個整數v0∈Z*q,并計算
r0=gv0 mod p (1)
s0=v0+x0?H(mw,r0) mod q (2)
步驟2.將授權書簽名(mw,r0,s0)透過公開網絡傳送給Ua。
1.2 產生私鑰階段
當Ua收到Ua之授權書簽名后,首先驗證授權簽名的正確性,并利用此授權書、授權書簽名及其私鑰計算私鑰。
步驟3.驗證授權簽名:
(3)
如果(3)式成立,則確認(mw,r0,s0)為U0的授權簽名。
步驟4.計算私鑰:
Xp=H(mw,r0)?xa+s0 mod q (4)
1.3 產生簽密本文階段
Ua于驗證U0之授權簽名為有效之數字簽名后,假設Ua將訊息m之簽密本文給驗證者Ub時,需執行以下的步驟:
步驟5.Ua計算密鑰協議訊息ra
ra=yb H(m) mod p (5)
將ra傳送給Ub。
步驟6.Ub收到ra時,隨機選擇一個整數vb∈Zq*,計算密鑰協議訊息rb傳給Ua
rb=ravb mod p (6)
步驟7.Ua接收到Ub密鑰協議訊息rb,隨機選擇一個整數va∈Zq*,計算交談密鑰kp
(7)
隨即以適當長度將kp分割為k1與k2。
步驟8.Ua計算簽密本文
r=KHk2(m,bind_info) (8)
s=(va-xp?r) mod q (9)
c=Ek1(m) (10)
將步驟4所產生之簽密本文、授權書及授權書簽名的訊息(c,r,s,mw,r0)傳送給Ub,其中bind_info表示驗證者的識別信息,例如驗證者的公鑰或憑證。
1.4 驗證簽密本文階段
Ub收到Ua所傳送的(c,r,s,mw,r0),執行下列步驟:
步驟9.計算公鑰
(11)
步驟10.計算交談密鑰
(12)
隨即以適當長度將kp分割為k1與k2。
步驟11.使用k2將訊息密文解密成明文
m=Dk1(c) (13)
步驟12.驗證下列等式(14),若等式成立,則m為合法且為Ua所發送的原始訊息
r=KHk2(m,bind_info) (14)
2 一對多完美正向安全簽密
簽署授權書簽名階段與一對一完美正向安全簽密一樣,產生私鑰階段與一對一完美正向安全簽密一樣。這里不贅述。
2.1 產生簽密本文階段
Ua于驗證U0之授權簽名為有效之數位簽名后,假設Ua將訊息m之簽密本文給驗證者Ri(i=1,…,n)時,需執行以下的步驟:
步驟1.Ua計算密鑰協議訊息ri
Ri=yiH(m) mod p (15)
將ri傳送給Ri(i=1,…,n)。
步驟2. Ri(i=1,…,n)收到ri時,隨機選擇一個整數vi∈Zq*,計算密鑰協議訊息ri'傳送給Ua
ri'=rivi mod p (16)
步驟3.Ua接收到Ri(i=1,…,n)密鑰協議訊息ri,隨機選擇一個整數vi'∈Zq*,計算交談密鑰ki
(17)
隨即以適當長度將ki分割為ki1與ki2。
步驟4.Ua計算簽密本文
Ua任選一個加密密鑰K,并計算h=KHK(m)及利用c=EK(mh)的加密式來將m加密成密文c
Ti=KHk12(mhbind_info) (18)
Si=(vi'-xp?Ri) mod q (19)
Ci=Eki1(K) (20)
將步驟4所產生之簽密本文、授權書及授權書簽名的訊息(mw,r0,c,c1,t1,s1,…,cn,tn,sn)傳送給Ri(i=1,…,n)。
2.2 驗證簽密本文階段
Ri(i=1,…,n)收到UA所傳送的(mw,r0,c,c1,t1,s1,…,cn,tn,sn),執行下列步驟:
步驟5.計算公鑰
(21)
步驟6.計算交談密鑰
(22)
隨即以適當長度將ki分割為ki1與ki2。
步驟7.使用ki1獲得密鑰K
K=Dki1(ci) (23)
步驟8.使用 將訊息密文解密成明文
w=Dk(c)(24)
并將w分成m、h和bind_info
步驟9.檢查是否h可以從h=KHK(m)得到和是否ti可以從KHKi2(w)計算得到。
3 結論
該論文所提出的廣播簽密法之授權方式為具授權書的部分授權方式,原簽密者簽署授權書簽名時,并不需藉由安全信道傳送授權信息,直接使用公開網絡,將授權書簽名傳送給簽密者,簽密者運用此簽名及其私鑰產生私鑰,原簽密者及其它第三者均無法得知私鑰,所以本方法所產生之簽名為保護的簽名;因公鑰含原簽密者之公鑰、簽密者之公鑰及授權書簽名,所以驗證者于驗證簽名時,可視為同時驗證授權書簽名,較之授權書簽名的授權方式,需驗證簽名及授權簽名,本方法提供較佳之驗證簽名效率。
參考文獻:
[1] Li JG, Cao ZF, Zhang YC. Nonrepudiable proxy multi-signature scheme[J].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18(3):399-402.
[2] 李繼國,曹珍富,張亦辰.多重簽名方案的密碼分析與修改[J].高技術通訊,2003,13(4):1-5.
篇13
1概述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不僅給人們的日常學習生活提供了方便,也對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由于國內外在科技上的競爭隨著時代的進步也變得激烈起來,加上我國在教育上教師資源、實驗設備等資源的匱乏,導致我國的科技教育事業得不到飛快的發展。發展科技教育,就應該將計算機信息技術和虛擬儀器技術有效地結合并應用于實驗教學中,嵌入式系統實驗平臺能夠有效地解決教學實驗設備落后、實驗場地不足等問題,也避免了實驗儀器的投入資金的浪費,教師和學生能夠隨時隨地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限制開展實驗,從而增強了實驗教學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2嵌入式系統與LabVIEW的有關介紹
2.1嵌入式系統
一般而言,嵌入式系統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硬件可裁剪,適應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嵌入式系統具有體積小、運行速度快、耗能低等特點,系統所涉及的學科范圍比較廣泛,包含深厚的理論知識,集中了當前時代先進的技術。系統由硬件和軟件這兩個部分組成,嵌入式系統的硬件包含了最主要的嵌入式處理器與由存儲器、接口及人機交互構成的設備,系統的軟件包含嵌入式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無論是硬件,抑或是軟件,兩者都是根據特定情況下的應用系統來設計的,在產品生產與產品性能等方面都具備非常強的競爭能力。
2.2 LabVIEW的概念
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一種用圖標代替文本行創建應用程序的圖形化編程語言,也是一種圖形化編程語言的開發環境,它被廣泛地應用于研究學術界、科學實驗室和工業界中,它被視為一個標準的數據采集和儀器控制軟件。LabVIEW不僅具有滿足GPIB、VXI、RS-232和 RS-485 協議的硬件及數據采集卡通訊的全部功能,還內置了方便運用軟件標準的庫函數。它不僅具有強大的功能和靈活性高的特點,還可以建立自身的虛擬儀器和創建圖形化界面,為編程和使用的過程增添了樂趣。
2.3 系統開發環境
如圖1所示,LabVIEW 的編程環境由三個主要部分――前面板、程序框圖和圖標連線板組成。前面板是VI的用戶界面,用于建立前面板的輸入控件是VI的交互式輸入,同樣用于創建前面板的顯示控件是VI的輸出接線端。程序框圖是圖形化源代碼。前面板對象在程序框圖中表現為接線端。每個VI的前面板窗口和程序框圖窗口的右上角都會顯示一個圖標。圖標連線板是一組與VI中的輸入控件和顯示控件相對應的接線端,它與文本編程語言中的函數調用參數列表相類似。
2.4 LabVIEW在嵌入式系統中的優點
第一,具有直觀性較強、親和力較高的用戶界面。在由美國國家儀器公司提出的虛擬儀器設計的基礎上,LabVIEW編程軟件在考慮前面板的用戶界面設計時,使用的控件外觀設計都偏向于實際中的儀器設備,使界面形象變得非常直觀,用戶在使用起來也有了親切感。第二,程序設計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較高的效率。與工業的組態軟件相比,LabVIEW能夠徹底進入源程序對代碼進行改寫,靈活地設計系統的功能特點,同時,由于LabVIEW的編程模式圖形化,使得編寫效率得到提高。第三,硬件平臺在各個領域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美國國家儀器公司推出了設計各個領域的硬件平臺,這些硬件平臺在任何程度上都能與LabVIEW有共同的連結點,能夠在各個領域滿足不同的設計需求。
3分析基于LabVIEW下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機理
本質上,嵌入式系統軟件開發在LabVIEW的基礎上就是代碼復用,使用接口和同類型的組件通訊,即對于所有完成相同功能的組件,應該抽象出一個接口,它們都實現該接口。在LabVIEW開發環境下,ARM的嵌入式開發主要依靠Keil MDK工具鏈。如圖2所示,基于LabVIEW下嵌入式系統軟件的開發機理是在LabVIEW環境下,圖形化的嵌入式系統軟件程序利用LabVIEW C Generator生成相應的C代碼,并遵循一定的編寫程序代碼規則加到RTX的整體框架中,與此同時,LabVIEW利用Keil MDK的RVCT編譯工具來編譯程序代碼,同時把編譯好的代碼下載到芯片中。當這一過程結束后,就開始在LabVIEW環境中調試芯片中的程序。
如圖3所示,在自動生成LabVIEW代碼的過程中,利用LabVIEW編寫嵌入式軟件程序,程序主要由一般用于算法的完成、參數的配置等功能的外設驅動和常規LabVIEW程序這兩個部分組成,由這兩部分組成的嵌入式程序利用LabVIEW C Generator模塊,通過一定的程序規則生成相應的C代碼,對應嵌入式程序中的模塊。把所生成的C代碼載入到早已準備充分的RTX操作系統的模板中,形成RTX操作系統工程,其中在移動操作系統時就要確定項目的設置環境。這個過程結束后,便可得到可使用的目標嵌入式程序。
4創建LabVIEW 環境下的嵌入式系統實驗平臺
4.1對開發工具鏈進行整合
基于LabVIEW下的嵌入式程序開發部分采用的是ARM公司的Keil MDK嵌入式程序工具鏈。要完成LabVIEW嵌入式程序開發的首要是解決開發工具鏈的問題。由于現有的條件不足,LabVIEW 的嵌入式程序開發部分只能使用版本過于陳舊的Keil MDK嵌入式程序工具鏈,而且也沒有開發ARM Cortex-M4的能力,因此這就需要整合開發環境。第一,把新版本的首先需要將新版本Keil MDK中對應的Cortex-M4的DLL文件整理集合起來,其次載入與TM4C123芯片相對應的芯片信息和有關文件。LabVIEW環境下的嵌入式程序開發部分可以在整合后的開發環境中被準確地調用,用于芯片有關的開發應用上。
4.2操作系統的移植
LabVIEW是通過RTX操作系統來完成嵌入式程序開發的。Keil MDK中的RTX由于版本過舊不能夠支持ARM Cortex-M4系列處理器,這就要求將新版本中的RTX操作系統的有關文件整理集合起來載入到舊的版本中。在這一相關的移植過程結束后,在這移植后的RTX操作系統可以開展LabVIEW嵌入式程序的開發。
4.3復用樣板的創建
作為LabVIEW嵌入式開發的基礎――LabVIEW嵌入式程序開發復用樣板,它給嵌入式程序擬定了一個整體框架,全部的程序代碼都會遵循一定的編寫規范套入樣板中。為了實現復用樣板的創建,第一需要建立樣板的原型,里面包括了LabVIEW生成程序代碼所包含的有關文件和RTX操作系統文件;第二,要對樣板進行相應的修改,使其能夠適用于TM4C123。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可以將LabVIEW自身帶有的芯片代碼作為復用樣板,并在此基礎上,對相關的文件進行修改,從而創建出適用于TM4C123的復用樣板。
4.4驅動代碼的編寫
在創建代碼復用模板這一過程結束后,接下來還需要編寫芯的片各個接口的驅動代碼。利用LabVIEW自身帶有的Elemental I/O Device Wizard編寫接口的驅動代碼,在實際操作中,這種編程方式在調用接口資源的時候是挺方便的,但同時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編寫驅動代碼的過程比較復雜,存在一定的困難,而且所能編寫的接口代碼種類比較少。論文針對這一問題,提出批處理式的驅動代碼的編寫方法,將嵌入式C腳本作為編寫軸心,避免在LabVIEW中設置過程的繁瑣,并能滿足各個種類的接口驅動代碼的需求。
5結束語
近年來,圖形化的編程語言逐漸引起嵌入式系統開發有關領域的關注。由于圖形化的系統實驗平臺對編程語言進行了極大的整合,降低了嵌入式編程的難度,使得軟件開發具備較高的靈活性和效率。在LabVIEW基礎上創建嵌入式系統實驗平臺,開發嵌入式軟件,不但可以解決傳統代碼在開發時存在的問題,還能大大縮減了開發所需要的時間,給人機交互平臺提供給了便利,大大增強了嵌入式軟件的開發能力,具有較為深遠的工程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