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通信論文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通信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通信論文

篇1

關鍵詞鐵路通信系統光纖通信技術應用

1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光纖通信技術也在迅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現代化信息傳播速度,使通信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現階段,光纖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在鐵路通信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優化并完善了鐵路系統,推動著鐵路通信系統的智能化發展。基于此,文章闡述了光纖通信技術的相關內容,分析了鐵路通信系統中光纖通信技術的應用,研究了鐵路通信系統中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希望實現我國鐵路通信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2光纖通信技術的相關內容

2.1光纖通信技術概述

光纖通信技術中的兩種主要技術分別是光纖接入技術和波分復用技術。光纖接入技術的關鍵是實現信息傳輸的高效性,利用寬帶輸送網向各個家庭傳遞各項信息和數據,在寬帶管線傳輸過程中,傳輸方式多元化,光纖到戶(FTTH)和FTTCab是寬帶光接入網的主要應用形式,能夠在光纖各個位置實現信息傳輸[1]。波分復用技術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帶寬資源,能夠有效地整合發送端,將波長光載波的差異性由接收端完成分割,且各個分波器需要負荷不同的載波信號。在現代化鐵路通信系統中,波分復用技術發揮著重要作用,這項技術可以根據波長的差異性,有效地傳輸通信信號,不會受電磁信號、天氣因素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信號傳輸的整體效率。

2.2光纖通信技術的優勢

2.2.1通信容量大

光纖傳輸帶寬比較大,一根光纖的潛在帶寬可以達到20THz,且波分復用技術的傳輸容量更大,這項技術的傳輸通道是光纖的不同波長,將光信號在同一光線中的不同波長信道中進行傳輸,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通信傳輸容量。

2.2.2信息傳輸損耗低、傳遞距離長

光纖信息的傳輸載體主要是光學纖維鋼絲,通過分析用途、性能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但這項技術的制作和應用原則基本一致,不會受輸出距離的影響,在有光纖的情況下都可以傳輸信息,既能夠確保信息長距離傳輸,又可以完善信息傳輸過程,避免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出現誤差。

2.2.3光纖損耗極低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我國光纖通信技術的主要材料是石英光纖,石英光纖和其他材質的光纖相比,不易出現損耗問題,施工運營成本較低。并且,石英光纖屬于玻璃材質,具有電氣性能,在石英光纖施工過程中表現出了良好的絕緣性能,無須在線路中設置接地、回路,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減少施工成本的投入。

3鐵路通信系統中光纖通信技術的應用

3.1波分復用技術的應用

3.1.1掌握復用器、解復用器的使用方法

在設計復用器和解復用器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深入分析復用器和解復用器的生產成本和穩定運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確保復用器和解復用器的質量,以此為基礎減少能源消耗問題的出現,光纖通信系統的應用,必須確保波導寬度滿足光纖通信系統的各項要求,深入分析波導的寬度,及時地了解波導之間出現振蕩的原因,通過應用波分復用技術了解振動和傳輸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情況。

3.1.2合理地選擇光源

在過去選擇光源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應用低效率、低能量的發光二極管,這在實際應用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發射功率小、光譜寬等。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激光二極管在光源選擇中得到了有效應用,解決了發光二極管中的很多問題,避免了光波之間的相互干擾問題,并加快了信息傳輸速度。但是,激光二極管在實際傳輸中會被環境溫度而影響,因此相關人員需在穩定環境中布置激光二極管,將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讓溫度影響降至最低。

3.2PDH技術

在鐵路通信系統的快速發展中,PDH技術是應用頻繁的一項光纖技術,這項技術的應用主要是根據PDH二芯搭建局干線網絡通信系統。二芯配置是PDH技術中常用的一種模式,這一模式的應用從本質上確保了鐵路同軸模擬通信,有利于實現鐵路通信系統的穩定性。PDH光纖通信技術的復用接口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為網絡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嚴重影響著PDH技術的有效應用。

3.3SDH技術

SDH光纖通信系統是PDH光纖通信系統的升級版,這項技術有效地改善了PDH光纖通信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鐵路通信技術的發展。SDH光纖通信技術作為一項現代化高速發展的數字化通信技術,會在未來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實現數字信息的轉化,將所需信號固定在特定的機構中。SDH光纖通信技術具有很大的應用優勢:①能夠有效地簡化網絡中各個支路的字節復用;②為各個廠家設備互聯之間的有效連接提供支持,確保光纖通信技術標準和比特率標準一致;③SDH光纖通信技術的網絡和自我完善功能比較強,在網絡信號中斷的情況下可以自動恢復,且在恢復后網絡信號傳輸可以繼續使用;④SDH光纖通信技術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強,有利于實現鐵路通信傳輸的安全性、可靠性;⑤SDH光纖通信技術的通信功能比較強,尤其在鐵路通信系統中的應用具有很大優勢,在未來通信行業的發展中,日益完善的SDH光纖通信技術必將代替系統中的PDH光纖通信技術。除此之外,在鐵路通信系統中,SDH光纖通信技術得到了有效應用,在鐵路建設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出SDH光纖通信技術的作用,鐵路部門通過搭設光同步傳輸系統,應用不同芯數的光纜[2],將鐵路沿線各機房設備的傳輸設備進行了有效連接,組成鐵路光纖傳送信息網絡,構建了鐵路信息網,提高了鐵路通信技術的整體水平,推動了鐵路信息化、高速化發展。

3.4DWDM技術

DWDM技術是將多個波長作為載波,在一條光纖中有效地傳輸各個載波通信通道,有效地減少光線數量,一般單根光纖傳輸速度可以達到400GB/s。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DWDM技術在鐵路通信系統中得到了有效應用,相關人員需要將波長和光纖頻率進行融合,利用DWDM設備實現信息系統的兼容,并利用SDH設備傳輸信號波,DWDM技術不會受惡劣天氣的影響,在初期應用中信號傳輸不穩定,但在長時間應用中會提高信號傳輸的整體效率,加快信號傳輸速度。

4鐵路通信系統中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4.1速度快、容量大、距離長的傳輸新模式

在新時期的發展中,新型波分復用技術需要轉變成速度快、容量大、傳輸距離長的全光傳輸模式。光時分復用技術和密集波分復用技術的融合,可以改善傳輸信道數局限性問題,不斷提升信道的傳輸效率,進而提升光纖傳輸容量。

4.2光孤子通信

在鐵路通信系統運行過程中,光弧子通信是一種超短光脈沖,其主要是在光纖反常色散區的基礎上,利用平衡光纖非線性、群速度色散效應,實現通信技術的超快傳輸,這項技術在長距離傳輸中性能比較穩定,且傳輸信息比較完善,不會影響光纖的速度和波長。

4.3全光網絡

全光網絡是具備未來概念的高速通信網絡,光纖通信技術發展最理想的方向是全光網階段,全光網是在傳輸信息網絡各個階段實現全光化。全光網絡是一種極具未來概念的高速通信網絡,是通過在傳輸信息網絡的各節點處都實現全光化,同步完成高效的信息轉換與傳遞。用光節點替代傳統通信網絡中的電節點,使信息能夠在網絡的各層級之間快速傳輸。

5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鐵路系統的發展中,光纖通信技術得到了有效應用,有效地改善了我國鐵路通信系統中的難題,使鐵路系統逐漸進入通信時代,滿足了現代化鐵路發展的實際需求。

通信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關于通信行業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和構架問題研究論文

摘要:通信是以某種引子在自然界中進行的信息交流與輸送,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也可是人與自然之間的信息傳輸。而通信業所說的自然是這種交流、傳遞信息的行業。通信業在經濟、技術的推動下得以發展,近幾年,不論是通信方式還是通信設備都得到了穩定發展,不過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制約著通信業更優更快的發展。比如通信行業在營銷管理這方面,存在嚴重缺憾。因此,本文針對通信行業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據問題提出了相對應的策略,希望對強化市場有一定作用。

關鍵詞:通信行業;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問題;策略

引言

在經濟、科技推動下,通信技術逐步發展并一步步滲入到生活中的各方各面。就整個通信行業來說,如果要想持續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除了加快自身穩步發展,還需通過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的營銷方式實現綜合營銷,另外,還要加強對市場營銷的管理控制,保證市場營銷體系符合通信行業的發展以及滿足市場變化的需求。

1推動通信行業市場營銷管理體系構建的作用

通過建設具有針對性的管理體系對市場營銷加以管理,對通信行業是極為重要的,作用眾多,如下所示:一方面,根據市場營銷所設立的管理體系與加強市場營銷管理的要求相一致。在推動行業發展過程中,營銷作為最主要的因素,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管理落后等,導致營銷工作很難實現高效能、高效率。而促進通信行業市場營銷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結合多方面的因素來實現,并不斷完善,使其全方位趨于完美,從而提高營銷工作的效力、強化營銷管理。且營銷體系的建立一定要從營銷人員本身素質、制度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綜合考量并得以落實。另一方面,管理體系的建立是通信業得以有效發展的基礎。目前,通信市場存在的競爭越來越猛烈,通信企業想要在市場中取得一定盛勢,就必須要通過營銷管理來增強競爭力。

2通信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的制約

其實,發展與風險都是并存的。在通信市場中也是如此,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帶動了通信市場,而通信市場中,其營銷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并且有愈加嚴重的趨勢。之前的有關與通信市場營銷方面的法律法規已很難滿足目前的需求了。在此情況下,也衍生了一部分違背法律秩序的人,在沒有一套標準、完善的法規下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暴利。而且整體通信市場本身就缺乏法律法規的約束,這也使得市場管理的難度加大,碰壁嚴重。因此,必須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律,并落實到實處,保證市場營銷得到有效管理。

2.2營銷管理機制不一致

目前,通信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這也導致很多企業迫切的想要在市場中占據一定優勢,從而以各種各樣的營銷方式來強化自身,使得眾多范圍內出現交錯。比如拿一個縣城來說,通信行業包含了多家通信公司,導致出現不同廠家的通信產品在功能或營銷方式上相互抄襲并逐漸一致的競爭,對通信市場的綜合管理受到限制。由于不一致的營銷管理機制,通信企業很難設法避免資源浪費這一情況,最終各通信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影響整個通信市場的發展。

2.3售后服務尚不完善

目前,像電信、移動、廣電、聯通等國內四大運營商在通信領域具有很大優勢,并積累了一定的客戶群體。不過隨著一些新企業的興起,導致通信市場連續不斷的對外發展,市場競爭也呈現出多樣性、廣泛性趨勢。此時,很多企業忽視了售后服務這方面,售后得不到保障,引起群眾不悅,也失去了對企業的信任感,企業一旦出現信任危機,也只能被通信市場踢出局。所以,各個企業一定要完善售后服務,以良好的服務體系來樹立良好的品牌與企業形象。

3推進通信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合理構建的策略

3.1建立健全營銷機制

各行各業想要得到穩步發展,必須要依靠完善的制度標準來進行。目前,通信行業在營銷方式方面就缺乏一定標準,從而營銷過程中出現許多管理方面的問題。所以,相關部門推進營銷機制朝著全面、完善的方向改進,以市場營銷為引導,規范營銷管理行為,另外,還可以實現獎懲機制。對于一些誠實守信、恪守本分、遵紀守法的企業加以獎勵,要通過政府的權利加以幫助,保證市場的規范性,如果一些企業不按標準辦事,只追求自身利益而全然不顧其他,一定要加以嚴懲,在相關法律的引導、制約下對其嚴懲不貸,使得通信市場擁有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確保其有條不紊的整固發展。

3.2合理配置資源,推動管理機制一體化

就整個通信市場而言,其發展水平依然是處于錯落不齊的狀態。在管理體制以及管理方向等方面均沒有取得理想效果,這就導致企業間“各自為營”,完全按各自主張辦事,不懂得合作發展,共同進步。因此,必須要在市場營銷的引導下,優化、完善管理機制,并按照整個的發展方向做到全面一致性的管理,加強企業之間的交流溝通,并在管理機制的制約下合理配置資源,保證良好的市場秩序。

3.3推動多種營銷方式共發展

篇2

礦山通信企業的特點主要是設備更新速度慢、建設時間長等。由于每個時期的通信設備都一起運行,所以會有信息孤島現象的問題存在。且其內部系統有不少不同來源的信息。例如礦山系統和外部環境間有信息流動和交換的現象,其中包括礦產品銷售、人力供應、電力供應等。這類信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礦山井下施工建設中,由于井下結構復雜、空間狹小、接收不到信號等因素,急需先進的礦山通信技術,以便在施工過程中能準確、及時的傳輸信息,為優化方案提供參考的依據。

三、光纖通信與礦山通信系統建設的實際應用

(一)礦區網絡連接系統中的應用

光纖的高寬帶、低成本等特點能滿足礦山信息傳輸日益增長的需求[2]。國家已經制定了光纜使用的相關標準,很多礦山企業也投入生產使用。目前一些普通光纜線、架空地線復合光纜以及阻燃光纜等都被礦山企業利用,以連接各礦山建筑設施和采礦點。這類光纜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和線路的穩定性,同時還能有效節約施工建設的成本。因為增加光纖芯數并對光纖價格的影響不大,所以在需要光纖芯數的基礎上再適當預留一點,以免日后需要時能及時提供,以滿足業務多樣性的需求。由于光纖通信技術具有一致性傳輸系統介質的特點,所以,現代礦山通信系統的建設中,可以將光纖以太網作為介質,其傳輸距離遠,損耗低,承載力強,其接入方法即介質轉換,光纖兩端都是光貓,從光貓出來有的需要接入光端轉換設備,把光纖帶的光信號轉換成網線攜帶的數字信號,有些光貓集成的轉換功能,可以直接轉換輸出數字信號。利用光纖線路構建一個礦山骨干通信網,再加入無線設備和該通信網配合使用,為礦區提供無線設備或有線光纜的雙重信息傳輸和接收口。圖2礦業光纖以太網結構模型例如,某礦業根據礦區的實際情況,經過建設和相關系統的整合,建立了光纖以太網,該組網可以全面覆蓋整個礦區的建筑。其中工業環網的整個線路連接選用變電所、兩個大車間以及辦公樓,礦區的地表到井下被全部覆蓋;其分支線路覆蓋了所有生活區域。光纜可以傳輸人員定位、電力調度、視頻監測、環境監測、有線電視等業務數據,實現一條光纜線的多種業務同時使用,既節約施工費用又節約工程建設的成本。關于該礦山企業的光纖以太網的構建結構見圖2。將光纖通信技術運用到礦山企業工程中,建設完整的光纖骨干網,為各種業務傳輸信息數據,以解決數據傳輸過程中的鏈路問題。

(二)礦區電力中的應用

當前,礦山電力系統中很多自動化設備只應用于漏電保護、防爆開關和配電網等相關功能,它們之間沒有互相連接的網絡系統,都是單獨運行的狀態。礦井復雜的內部結構對供電系統的工程量提出更高要求,配電供電服務系統以及變電所建設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開挖采掘運輸的過程是暢通的。但在實際井下挖掘作業時,由于井下復雜的地質條件,供電系統經常會出現故障,一旦失去電力服務,井下的挖掘工作就沒有辦法進行,這將嚴重影響施工進度,從而降低礦井開采的生產量。利用特種光纖技術能有效改善井下的供電現狀,在礦山供電系統中應用復合電線可以為井下施工的機械設備提供源源不斷的穩定電力,保證這些設備的正常操作和運行,利用光纖技術建立完整的網絡系統,合理使用和分配電力資源,確保礦山施工區域供電的穩定性。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建設供電系統的成本,在電力系統運行的過程中,也能有效縮減成本,從而有效提高礦山企業工程建設的整體經濟效益。在完成網絡系統的建設基礎上,再采用以太網絡技術,構建更加完善的網絡監測系統。除此之外,光纖技術還可以結合多媒體顯像技術,對井內的實際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礦井開采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員通過監測系統可以充分掌握礦井內部的實際施工情況。如果井下有設備故障等問題,監測系統可以及時準確地反映故障的實際情況和具置,并第一時間切斷故障發生的局部電源,同時發出警報,提示工作人員,以便在第一時間實施具體可行的解決措施,并在最快時間內恢復井內供電,將故障帶來的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

篇3

本文作者:陳習權孫杰韓海林作者單位: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反向射線跟蹤的三維路徑搜索

在建立城市小區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分別以基站天線和待測點所在位置為射線的起點和終點,只要知道建筑物與建筑物上的鋁合金門窗及其外表面的長寬高等三維數據信息,并將其用作射線跟蹤算法中的相交測試,就可為輻射場強的計算提供所需的輻射射線的波程、角度和相位等信息。考慮到輻射信號的衰減,可忽略到達待測點幅值較小和對綜合場強影響較小的輻射射線,即忽略三次以上的反射及繞射傳播路徑的影響。反向射線跟蹤的三維路徑搜索算法主要包括直射、一次反射、一次繞射、一次反射加上一次繞射、一次繞射加上一次反射、二次反射、二次繞射。其中,直射是發射點到待測點間的視距傳播;一次反射是指發射點的射線遇到建筑物表面發生首次反射后剛好到達待測定點;一次繞射是指發射點的射線遇到建筑物的邊緣棱線發生首次衍射后剛好到達待測點;一次反射加上一次繞射是指發射點的射線遇到建筑物表面發生首次反射后剛好通過建筑物的邊緣棱線發生再次衍射后剛好到達待測點;一次繞射加上一次反射是指發射點的射線遇到建筑物的邊緣棱線發生首次衍射后再通過建筑物表面發生反射并剛好到達待測定點;二次反射是指發射點的射線連續兩次遇到建筑物表面發生兩次反射后剛好到達待測定點;二次繞射是指發射點的射線連續兩次遇到建筑物的邊緣棱線發生兩次衍射后剛好到達待測點。運用反向射線跟蹤算法進行路徑搜索,最主要的是進行射線與建筑物表面的求交運算。采用基于計算機圖形學的二叉樹分區算法和八叉樹分區算法即可求得相應的結果[9—13]。

結果和討論

以杭州市某小區移動基站附近的輻射場強情況為例,首先對該小區的建筑物環境進行三維系統建模,利用建筑物模型的三維數據信息進行射線跟蹤的路徑搜索,并根據射線跟蹤搜索結果對小區不同空間分布點1—4進行輻射場強的數值計算與仿真,合成場強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為進一步驗證上述數值仿真計算的正確性,采用意大利PMM公司生產的PMM8053A型電磁輻射分析儀按測試標準要求進行實測,實驗期間天氣晴朗,測試時間為16:00—19:00,室外溫度13—21℃,相對濕度50%-70%,每個測試點重復測量10次,現場測量結果如下表2所示。軟件數值仿真計算結果和實地測量值的比較如圖3所示。通過上述軟件數值仿真計算結果和現場實測結果的對比分析,發現實測值與數值仿真計算結果較為接近,二者的變化趨勢也完全一致。該數值仿真計算方法可較好地滿足城市小區移動通信基站附近電磁輻射場強理論預測的科學性要求,實踐證明其實用、正確、有效。該系統建模與數值仿真計算方法適合不同小區的輻射場強計算,但計算值與測量值有一定的誤差,可能由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造成:(1)在三維建模方面,考慮到計算時間和計算成本,忽略了建筑物表面的細節信息,可能會影響到系統的計算精度;(2)由于建筑物的材料比較復雜,而且分布不均勻,建筑物的等效電參數不易確定,也會影響到軟件預測的精確度;(3)忽略周圍汽車、電線桿等散射體影響也會給計算結果帶來一定的誤差;(4)天氣原因或者人為讀取數據的讀數誤差都可能造成測量值的誤差。但誤差是在允許范圍之內(一般不超過±4dB),總體能很好地預測通信基站附近城市小區任意場點的電場強度。

篇4

2衛星通信產品的多址體制方式的選擇

衛星通信由于具有廣播和大范圍覆蓋的特點,因此,特別適合于多個站之間同時通信,即多址通信。多址通信是指衛星天線波束覆蓋區內的任何地球站可以通過共同的衛星進行雙邊或多邊通信。目前比較常用的兩種衛星通信多址體制方式為:TDM-FDMA(時分復用-頻分多址)和MF-TDMA(跳頻-時分多址)。(1)多址體制方式一:TDM-FDMA。(2)多址體制方式二:MF-TDMA。

3衛星通信在鐵路應急通信中的應用網絡架構

有時候會因為遇到突發性、嚴重的自然災害、人為因素導致其他所有通信手段無法使用時,而應急指揮中心又急需現場相關資料,這時就可以利用衛星通信覆蓋區域廣和快速部署的優勢將信息發送到應急指揮中心。常規衛星系統現場接入方式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車載型,一種是便攜型,這兩種衛星接入方式可以視現場情況而定。而對于鐵路應急通信人員來說,以上兩種接入方式均可以采用,但在到達應急現場后,還需要在現場對衛星接入設備進行開設,考慮操作使用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度,選擇自動對星的車載或便攜衛星設備就顯得非常的方便,可確保快速建立通信鏈路保證通信。

事發現場人員要將信息傳送到應急指揮中心,在鐵路應急衛星通信系統網絡建設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需要,按下文所述三種方案進行建設,如圖1所示。

方式一:在中國鐵路總公司應急中心建立衛星地面通信站,這樣就可以通過應急指揮中心收發數據,再通過地面的有線網絡傳輸到需要數據的各路局應急指揮中心。這種方案對于現代網絡資源的應用比較充分,但在遇到一些突況時,數據可能無法通過地面有線網絡傳輸到需要數據的各路局應急指揮中心,這就導致可能會出現一些無法預知的情況。

方式二:在各個路局的應急指揮中心建立衛星通信站,這樣就可以在發生狀況時迅速的將數據發送到各路局的應急指揮中心,同時各路局也能夠及時的下達指令,進行相關問題的處理。這樣做的好處是各路局應急指揮中心能及時掌握應急現場狀況,但不利的是其建設費用將會大大增加。

方式三:在中國鐵路總公司應急指揮中心以及各路局應急指揮中心均設置衛星通信站,這樣一來,無論發生什么災害情況,各路局應急指揮中心與中國鐵路總公司應急指揮中心都可以實時掌握事發現場情況。這樣做的好處不言而喻,但其建設費用也無疑會昂貴很多。

篇5

(2)傳輸效率高

計算機通信技術以強大的計算機作為通信傳輸平臺,所以傳輸效率比較高,并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這種傳輸效率還在不斷提高。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計算機通信傳輸在數字信息傳輸方面可以達到6000bit/s的速率,也就是每分鐘可以傳送大約48萬個字符,這是語言模擬信息傳輸速率的3倍,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所以在商務辦公、信息交流等方面,人們更愿意選擇計算機通信的數字信息傳輸。

(3)抗干擾能力強

很多傳輸工具在傳遞信息時往往會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這樣就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辦公和學習。而計算機通信技術在傳遞信息時是以二進制為主要形式的數據信號傳輸,這樣就可以利用比較簡單的整形來消除傳輸中產生的噪聲,同時還可以做出加密運算的處理,進一步提高傳輸信息的保密性。

2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通信技術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各個方面都有著很大的應用,并且發揮著巨大作用,為人們生活提高了較大便利。

(1)在信息處理和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人們在辦公時越來越依靠計算機來完成相應的工作,而信息處理和管理系統都可以很好地運用計算機通信技術。計算機通信技術應用到信息處理后,大大提高了人們信息交流的速度,同時還減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一方面,一些企業可以運用計算機通信技術來聯系新客戶、處理內部管理業務等,同時還開發了VPN技術,來辦理企業的異地業務,從而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企業贏得了巨大利潤。

(2)在多媒體領域中的應用

計算機通信技術運用在多媒體領域體現了很多方面。首先在傳統的電視、計算機方面,計算機通信技術推動了網絡電視、手機網絡的發展,很多電視廠家都在運用計算機通信技術來加強自己產品的革新;其次在多媒體信息的采集、處理和傳輸方面,大量的計算機通信技術也運用到其中,比如遠程教育、視頻通話等功能開始陸續出現,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辦公教學需求,還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娛樂需求。遠程教育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也是發展比較成熟的一種,打破了以往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在家中就可以完成相應的文化教育,這樣既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隨著遠程教育的不斷開展,這種形式的教學模式也成為我國職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種模式。

(3)在即時通信中的應用

即時通信技術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通信方式,比如手機下載的QQ、微信、微博、餓了吧等APP軟件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種,而計算機通信技術就是它們得以利用的主要工具,主要原理在于手機終端通過服務器和其他手機終端進行信息交換,從而實現網絡通信的目的。這種即時通信的大量普及對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比如人們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可以實現遠端即時對話,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利用淘寶、京東商城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人們利用餓了吧、美團網就可以在家中等待自己團購的快餐等。所以我們的日常生活正在慢慢被計算機通信技術而改變,從衣食住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計算機通信的介入,這樣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起居,節省了人力物力,這就是計算機通信技術的魅力。

篇6

(3)實現電力通信設備故障輔助分析及檢修策略建議體系,故障發生后保證系統可自動做出初步診斷,并利用診斷功能對故障進行分析,最終得出處理方案,為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策略。

(4)為提供更強的技術支持,還應建立起網絡專家庫,將與系統有關的知識存入數據庫,包括設備的使用維護方法、典型問題及常見故障的處理方法、實際案例等內容。在發生事故后,可查找類似案件,借鑒其解決方案,提高辦事效率。

2狀態檢修系統中的關鍵

狀態檢修是以狀態評價為前提,并結合設備分析診斷結果等因素加以考慮,然后做出時間及項目安排的一種主動檢修方式。傳統的檢修方法只能反映檢修時設備的狀態,比較片面。而狀態檢修則是對整個過程的監測。某供電公司根據狀態檢修方式設計的信息通信設備系統狀態檢修流程圖,如圖1所示,包括了基本信息、巡視數據、在線監測系統等諸多內容,與傳統的檢修方式比自然更加科學,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例如如何有效處理海量數據、如何將處理后得到的設備數據用于狀態評價服務等。為解決這兩個關鍵點,在此建立相適應的數據處理模型和評價模型,并對其可行性加以驗證。假設狀態檢修周期是一個月,計算周期是一天。

3數據處理模型分析

針對不同的設備,評價標準也各有差異。為全面反映設備的運行狀態,評價標準中含有多項指標,均有專家系統為其打出的分值。在此將指標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連續變化型,二是開關型。

3.1面積法

先將周期內采集的所有數據轉換為面積數據,將其作為評價模型的輸入。此方法主要用于連續變化型指標的處理。通過在線監測系統將監測數據生成統計曲線,可反映指在特定階段內的運行狀況;而后挑選設備的一個指標,將其評價標準與相應的統計曲線置于同一個坐標系中,以方便觀察分析。評價標準會將曲線劃分為兩部分,只考慮能夠表示設備超標運行的異常面積。面積越大、異常時間越久,表明設備超標越嚴重,則評價時給的分數就低;相反,超標越輕,得分越多。可根據實際運行的異常面積在最大異常面積占的比重衡量設備指標的異常程度。通常需要考慮兩種情況,即當某一指標有且只有一條評判標準線和某一指標有多條評判標準線。此外,設備在實際工作時,隨著時間的變動,電力系統負荷也在起伏變動。這必然會影響到信息通信系統中的數據流量,所以就同一個指標而言,在其不同的運行階段,應制定相適應的標準。標準變化的幅值與時間區間可參考電力系統負荷曲線、系統運行經驗以及各通信設備運行特點而具體確定。須注意的是,在求面積時,還應觀察設備指標是否長時間運行在規定的最高告警線上方。并根據實際情況設計一個合理的值,一旦超過此值,必須提出緊急告警,并予以相應的處理。

3.2統計方法

適用于開關型指標。該方法具有離散性,所以不適宜采用曲線模型處理,可借助概率統計的方法加以處理。即將周期內采集的數據信息轉換為概率,作為評價模型的輸入。同時規定采集結果為真時,其值為1,否則為0。該方法有兩個步驟,先求取參考值,然后確定處理結果。

4模型可行性的驗證

采用的是自2012年05月20日到2012年06月20日的CPU利用率數據。已知評價標準為設備CPU平均利用率高于60%的部分越限越多扣越多,嚴重故障警戒為90%,該指標滿分5分。經過對所有指標模型的實際校驗,本文提出模型均符合現有實際系統,能夠滿足信息和通信系統狀態檢修的基本要求。但必須經過長期實際運行檢驗,不斷修正參數和完善模型,最終才能達到更加符合實際、更加精確的評價效果。

篇7

擴展能力端口模式ECP(ExtentedCapabilityPort)是一種IEEE1284標準的工作模式之一。它能實現雙向數據傳輸,具有DMA傳輸、數據RLE壓縮、雙向尋址等功能。它要求主機外設雙方的硬件都必須實現狀態機的功能,即自動產生各種控制信號。ECP模式是唯一定義了寄存器實現的IEEE1284傳輸協議。在計算機端操作ECP并行協議,僅需對相應的寄存器進行讀寫就會觸發硬件完成各種時序。ECP模式的數據傳輸率可以達到2~4MB/s。

SX52BD是SX系列產品,是采用CMOS工藝制造的、可配置的通信控制器。它是一種高速單片機,指令大都是單周期的,其工作頻率可達到50MHz。由于其特有速度,設備可實現虛擬外設(軟件代替硬件的功能)。本文講述的通信就是基于此完成的。

1ECP協議

ECP傳輸通過標準并行端口實現。其DB25接口的引腳定義如下:

1—HostClk;2~9—雙向D1~D8;

10—PeriphClk;11—PeriphAck;

12—nAckReverse;13—Xflag;

14—HostAck;15—nPeriphRequest;

16—nReverseRequest;17—IEEE1284Active;

18~25—各信號地。

ECP模式分以下8個操作階段。

①模式商議階段。主機把ECP的能力請求值放到數據總線上,然后置IEEE1284Active為高,HostAck為低。外設應該置PeriphClk為低,nPeriphRequest為高,Xflag為高,nAckReverse為高。主機置HostClk為低,然后置HostClk和HostAck為高,表示已經確認了一個兼容于ECP模式的外設。接著,外設置nAckReverse為低,PeriphAck為低,Xflag為高,PeriphClk為高。接口進入設置階段。

②ECP設置階段。主機置HostAck為低,外設置nAckReverse為高,響應主機。接口進入正向空閑階段,可以開始傳輸數據。

③正向空閑階段。外設置PeriphAck為低,主機檢測到此信號可開始傳輸數據。

④ECP正向傳輸階段。主機將數據放到數據總線上,置HostClk為低。外設置PeriphAck為高,應答。主機置HostClk為高,外設接收數據并置PeriphAck為低,完成這次傳輸。

這種握手方式即互鎖握手(interlockedhandshake)。互鎖握手是指每一個控制信號的跳變都由接口對方相互應答。使用這種方式,外設可以控制傳輸的時間以滿足它進行操作的需要。

⑤ECP正向到反向轉換階段。在正向空閑階段,主機置8位數據總線為高阻狀態,并設置HostAck為低。為等待最小建立時間后,置nReverseRequest為低。外設置nAckReverse為低應答,進入反應空閑階段。

看上去相當復雜,但PC端操作卻很簡單,僅需對后面介紹的寄存器讀寫即可。單片機端略微復雜,但也只需對I/O口置位、復位、讀取,編程并不難。

2SX52BD單片機簡介

SX52BD片內程序存儲器容量為4096字節,數據存儲器容量為262×8位。SX52BD具有5個8位I/O端口A、B、C、D、E,2個帶8位預定標器的16位定時器,1個帶預定標器通用8位定時器,1個模擬比較器,1個brownout檢測器及看門狗定時器,1個內部RC振蕩器。端口A、B、C為雙向I/O口;端口B可作為喚配置、比較器、定時器1的輸入;端口C可作為定時器2的輸入;端口D、E僅做輸入用。

SX52BD有3種不同的尋址方式:間接尋址、直接尋址、半直接尋址。對寄存器尋址模式的選取依賴于指令中5位“fr”的值。

*間接模式:fr=00h

*直接模式:(frbit4=0)fr=01h~0Fh

*半直接模式:(frbit4=1)fr=10h~1Fh

由于SX52BD運行速度可達50MHz,由指令運行產生時序完全可達到ECP協議的時序時間要求,并且它的I/O口驅動能力滿足PC機要求。因此,不用使用任何額外的硬件電路產生時序,這就是虛擬外設的概念。

3ECP通信在SX52BD與PC機間的實現

由于采用了虛擬外設,因此硬件電路結構極其簡單:將SX52BD單片機的25個雙向I/O口接入PC機即可。

ECP通信的實現由軟件完成。主機設置好BIOS后,可通過操作寄存器直接產生硬件所需時序。寄存器定義如表1。

表1寄存器定義(基址0x378)

名稱地址偏移讀寫大小功能

ecpAFifo0x000W-R/W大小地址寄存器

dsr0x001R字節狀態寄存器

dcr0x002R/W字節控制寄存器

ecpDFifo0x400R/W雙字節數據寄存器

ecr0x402R/W字節擴展控制寄存器

其中狀態寄存器dsr位定義如圖1,控制寄存器dcr的位定義如圖2。擴展控制寄存器ecr中定義了ECP對FIFO、DMA的使用,在速度要求較高時才對其操作。

篇8

1.2 信噪比

在長距離通信系統中,光放大器在放大光信號的同時,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自發輻射放大噪聲,由于線路的長度較長,因此會產生較大的損耗,信號衰減十分嚴重,在經過放大器放大之后,這種放大噪聲很可能與信號能量非常接近,導致接收端無法正常的分辨信號,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針對這類問題,一般在前置放大器中加裝濾波器,這樣能夠過濾掉信號光周邊的部分噪聲信號,從而提高信噪比。

1.3 功率

在超長距離通信系統中,光纖信號在傳輸時,由于光波與傳播媒介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導致光能發生一定程度的衰減,當能量衰減到一定程度之后,接收端無法從噪聲中正確的辨識出光信號,限制正常的光通信。針對這些問題,一般通過功率補償的方式來降低信號衰減所產生的損耗。目前在超長距離通信系統中采用的最主要手段是EDFA。EDFA分為功率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其中功率放大器通常配置在傳輸系統的發射端后,以最大限度提升發射功率,前置放大器通常配置在接收端前,主要作用是提高接收靈敏度。當通信線路的長度達到一定距離后,僅僅采用功率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很難保證接收端正常的接收信號,此時需要在該方法的基礎上對光源進行附加調制或采用外接調制器進行附加調相,從而增大入射光的譜寬。目前,該方法在國家電網以及南方電網的超高壓輸電公司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

二、超長距離通信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方案

我國的超長距離通信從2007年開始試驗,最初是由光迅科技與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進行合作所進行的長度為345km的2.5Gbit/s的超長距離無中繼通信工程,該段線路中配置了FEC、EDFA、RFA及光柵型DCM,系統保持了3個月的試運行,其整個運行過程的測試結果均十分良好。南方電網在“十一五”黔電送粵施秉——賢令山500kV輸電工程中,對上述技術進行了廣泛的使用,在該輸電工程中,采用超長距離通信技術的線路跨度長達318km。系統從2008年7月開始運行以來,一直保持十分穩定的工作狀態,此系統也是我國到目前為止唯一沒有設置中繼站而傳輸距離超過300km的實際工程。根據設計中的預算,相對于實際已建成的系統而言,采用中繼站將會增加約200萬元的成本。由此也可以看出,通過超長距無中繼通信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運用,能夠使電力通信系統的經濟性及運行可靠性大大提升,同時也使得通信系統的維護難度大幅度降低。此后,該技術在多項電力通信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篇9

鐵路部門的雨量監測是有關鐵路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由雨量過多引起的洪水會影響鐵路路基,引發列車交通事故。因此,為了確保交通命脈的安全,應及時將鐵路沿線的雨量反饋至鐵路管理部門。過去雨量監測是由各站點人工抄記雨量監測儀表數據,再匯總鐵路管理部門。顯然信息傳送不及時,且存在人為因素,備案困難。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和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提高,使得各種信息采集的自動化、實時性變為可能。作者成功地運用微型計算機和單片機組成主從式微機網絡,將鐵路雨量監測構成一個分布式雨量監測系統。該系統將單片機雨量監測儀采集的數據,自動地由MODEM匯集到系統主計算機,從而使幾百公里長的遠程通信既經濟又可靠,大大提高了鐵路部門抗災的能力。

一、系統結構設計

雨量監測系統是由微型計算機和單片機組成的主從式微機網絡。以單片機為核心的雨量監測儀分布在鐵路各站點。該儀器功能有采集雨量、存儲雨量信息、雨量報警、現場雨量曲線打印以及通信。管理部門以個人計算機為系統主機。雨量監測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從圖1中看出系統主機直接與單片機建立通信聯系。由于各站點遠離系統主機,在不附加外部連線等硬件設施基礎上,利用單片機加MODEM方式以及電話線實現單片機遠程。系統主機可對各站部的單片機雨量監測儀進行各種設置及數據采集,單片機雨量監測儀根據雨量情況也可自動向系統主機發送當前雨量數據,這樣就可做到及時提供現場的雨量情況。

二、單片機雨量監測儀及其遠程通信

各站點的雨量監測儀以8051系列單片機為CPU,輔以定制的液晶顯示器、SRAM、熱敏式繪圖儀、雨量傳感器等,其原理框圖如圖2所示。圖中W87E58是MCU,它兼容MCS-51單片機并具有32KB片內EEPROM。

單片機遠程通信由ST16C450連接MODEM實現。ST16C450是一種通用異步接收發送器,內部有10個寄存器,其中有MODEM控制寄存器和MODEM狀態寄存器。MCU通過這2個寄存器的操作實現對MODEM的控制并了解MODEM的工作狀態,從而順利進行數據通信。ST16C450進行通信前首先要對其進行初始化,即設置波特率、通信數據格式、是否使用中斷等。ST16C450初始化后可采用程序查詢或中斷方式進行通信。

MODEM的使用主要有以下4個操作:

①初始化MODEM;

②撥號;

③應答到來的呼叫;

④掛斷線路,使MODEM回到AT命令狀態。

MODEM的控制由HayesAT命令集完成,程序可直接發送(以AT字符開始再加命令和參)數給MODEM。但是,AT命令無法完成系統間的文件傳送,發送或接收文件必須由通信軟件按預先規定的通信協議完成。

MODEM初始化命令串"AT&FS0=3","&F"重置MODEM,"S0=3"表示應答鈴響3次。雨量監測儀MODEM初始化子程序如下:

MSTR:MOVR4,#0

MST0:MOVDPTR,#P3FE;MODEM狀態寄存器地址

MST1:MOVXA,@DPTR

ANLA,#30H

CJNEA,#30H,MST1

MOVDPTR,#P3FD;通信線狀態寄存器

MST2:MOVXA,@DPTR

JNBACC.5,MST2

MOVDPTR,#MTAB

MOVA,R4

MOVCA,@A+DPTR

JZMST3

MOVDPTR,#P3F3;數據發送保持寄存器

MOVX@DPTR,A

INCR4

SJMPMST0

MST3:RET

MTAB:DB41H,54H,26H,53H,30H,3DH,33H

DB0DH,0;AT&FS0=3

子程序執行后MODEM應答"OK",表示初始化完成。

MODEM撥號命令串"ATDTxxxxx",xxxxx是電話號碼;撥號成功時MODEM將應答以"CONNECT"字符開始的字符串。單睡機與系統主機連接完成后,按通信協議所規定的數據串通信交換數據。數據通信結束后,程序發送掛斷線路命令串"+++ATH0",MODEM自動斷線,從而完成1次通信。

三、系統主機與雨量監測儀的通信

系統主機軟件用VB5.0編制,運行于Windows95環境。整個軟件由通信、日報表、月報表、年報表、設定、曲線圖、報警等模塊組成,操作平臺如圖3所示。主機可與30個站點的雨量監測儀連接。

程序中使用MSComm控件,通過向連接在串行口上的MODEM發送AT命令來控制。主機通信狀況分為2類:主動通信和被動通信。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1.主動通信

主機向站點雨量監測儀傳送報警設定值及收集當天或前天的雨量數據時稱為主動通信。電話圖標表示各站點的雨量監測儀,一旦被選中,程序就發出"ATDTxxxxx"撥號命令,雨量監測儀MDOEM處于自動應答方式被連接。MODEM連接成功后,主機會收到"CONNECT4800"信息,此時,主機就可以向站點發送命令和數據串。如果站點接收到正確數據,根

據命令代碼(由通信協議規定)就可知道主機是要設定參數還是要收集當天或前天的雨量數據。若是收集雨量數據,站點雨量監測儀將雨量數據傳送給主機;主機收到站點正確的雨量數據后,向MODEM發送"+++ATH0"離線掛機命令,結束本次通信。

主站發送的數據串里包括站點號、通信代碼、當前日期和時間、警戒值及校驗和等信息。用@K和@J作為開始和結束標志。

下面是主動通信的主要源程序:

PrivateSub主動通信(發送代碼)

Dimi,j,ss,FsStr,ret

設置充許通信False

Fori=0T029''''工區數

If工區選中(i)Then

顯示信息"撥號到"+工區名(i)+"..."

FsStr="ATDT"+電話號碼(i)+vbCr

''''撥號的AT命令

ret=發送AT命令(FsStr,"CONNECT",60000)

''''發送撥號命令,限時60s

Ifret="正常"Then

FsStr=Format(i,"00")+發送代碼

''''發送字符串組合

FsStr=FsStr+Format(Now,"yymmddhhmmss")

FsStr=FsStr+設定值

FsStr=FsStr+計算累加和(FsStr)

FsStr="@K"+FsStr+"@J"

ret=發送AT命令(FsStr,"@J",5000)

''''發送數據,等待接收串結束符@J

IfInStr(接收串,"@KCUO@J")Then

''''收到下位機的返回是"錯"

顯示"返回有錯."信息處理

Else

處理接收串''''下位機接收正確

EndIf

顯示"掛機..."信息處理

ret=發送AT命令("+++","OK",3000)

''''掛機,等待OK,限時3S

ret=發送AT命令("ATH0"+vbCrLf,"OK",3000)

EndIf

EndIf

Nexti

EndSub

2.被動通信

當站點監測到雨量超過警戒值時,就主動撥號給主機,對主機而言就是被動通信。平時主機MODEM也處于自動應答狀態,隨時可以接收站點呼叫。主機程序接收到正確數據串后,將數據記錄到相應文件中保存,點亮操作平臺上該站點的報警指示燈提醒用戶,同時向站點發送"接收正確"的信息。站點收到主機正確信息后向MODEM發送"+++ATH0"離線掛機命令,結束本次通信。站點發來的數據串里包括站點號、通信代碼、各種雨量數據、報警數據及校驗和等信息。用@K和@J作為開始和結束標志。

被動通信部分的主要源程序如下:

PrivateSubMSComm1_OnComm()

DimstrSh,Shc

Shc=MSComm1.InBufferCount''''取接收字符個數

IfShc>0Then

strSh=MSComm1,Input''''取本次接收串

接收串=接收串+strSh

IfInStr(接收串,"RING")Then''''若是電話鈴響

顯示"接收數據..."信息算是''''顯示接收數據信息

接收串=""

EndIf

IfInStr(接收串,"@J")Then''''收到接收串結束答@J

處理接收串''''處理接收串

EndIf

EndIf

篇10

江民不久前推出的首款系統級殺毒軟件KV2005新增“即時通信監視”功能,可以實時過濾從MSN、QQ等所有即時通信發送的文件病毒,可確保用戶實現無毒聊天。

針對“QQ尾巴”、“QQ木馬”等病毒,金山公司也推出了金山QQ病毒專殺工具。為了給廣大用戶提供方便,金山公司整理十大最熱門病毒專殺工具:JPEG惡意代碼圖片病毒、網銀大盜、震蕩波、沖擊波、QQ病毒等專殺工具及工具說明,用戶可打包下載。

另外,賽門鐵克為有效防止黑客和病毒通過IM工具對用戶電腦進行攻擊,推出了硬件防火墻VelociRaptor即是這種集成的防病毒/防火墻解決方案。國內共享軟件作者喃哥開發的一款專門查殺騰訊QQ自動發消息病毒、木馬及反黃的軟件——QQ病毒專殺工具XP鉆石版Build1012QQKav。

縱觀國內即時通信安全市場,各種防毒、殺毒軟件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那么即時通信安全狀況是否就能令人安枕無憂了呢?

從近年即時通信的安全狀況來看,雖然安全軟件廠商的技術和產品對即時通信安全防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有時候這些產品和技術對新病毒和一些黑客的襲擊還是束手無策。各種病毒花樣不斷翻新,黑客惡意攻擊更是到了有恃無恐的地步。由于安全軟件防護無力致使用戶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同時,一些廠商并非專門針對即時通信的安全防護開發產品和研發新技術,只是為了市場的需要而在產品中貼上一個標簽而已,其產品并無實質的防御作用。另外,安全軟件和防黑技術更新慢,往往是出現了一種新的病毒廠商才去著手開發新的產品。而如果技術含量不夠高的產品只能使防護工作永遠處于被動的地位。所以,安全軟件廠商在開發新產品和研發新技術時應該具有前瞻性。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即時通信的安全防護更加嚴峻。誰將為即時通信的安全保駕護航?這需要即時通信服務商、安全軟件廠商和用戶共同努力。

首先,對于即時通信服務商來說,最重要的是提高即時通信軟件的安全性能,減少由于產品自身的設計缺陷而造成的安全隱患。即時通信軟件在技術手段沒有質的飛躍的情況下,版本升級是一個必要的手段,特別是對企業用戶來說更加重要,即時通信服務商需要為企業搭建更為獨立、安全的系統平臺,使內網和外網之間的信息交換能得到更好的監控。

篇11

截止到2000年底,全球移動通信用戶數已達7.34億,普及率為14.7%。預計2001年全球移動通信用戶數將突破10億大關。與之相對應的固定電話的用戶數到2001年7月已達到10億。在今明兩年內,全世界的移動電話用戶數將超過固定電話用戶數,成為普及率最高的通信手段。移動通信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挑戰。

我國移動通信領域內著名專家、信息產業部電信傳輸研究所副所長曹淑敏認為,目前全球移動通信的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移動通信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許多發達國家,移動電話的普及率已經超過50%,最高的已經接近90%,用戶趨于飽和,急需新業務來刺激發展;而與之對應的發展中國家,則普及率較低(如中國僅為10%),發展潛力大;在用戶數量增加的同時,平均每個用戶的話費卻在下降;目前話音業務仍是主導業務,短消息業務增長迅速,WAP發展不理想;雖然普遍看好移動互聯網業務的發展,但目前在世界范圍內仍沒有找到所謂的“殺手級”運營模式;處在2G/2.5G技術向3G演進和過渡的時期,新技術的優勢和風險同在;由于2G/2.5G規模大、技術成熟,所以向3G的過渡必然比第一代向第二代過渡緩慢,2G/2.5G和3G共存的局面將會持續較長時間;3G標準一直處在完善和更新階段,近期才形成較為穩定的版本;在一些國家高昂的頻譜費用和一些不切實際的管制政策,影響了3G正常的發展。

曹淑敏認為,以上這些特點,在近期內會對全球移動通信技術的更新和整個業務的增長帶來一些不利的因素,但發展中國家的崛起、歐洲正在進行的行業調整(如運營商合建3G網絡基礎設施,分擔風險)以及全球范圍內對移動通信業務與應用的研究和努力,都將緩解和改善這一不利局面。

同時,與世界經濟下滑和發展放緩的趨勢相反,我國的經濟仍表現出持續增長的發展勢頭,移動通信仍然保持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今年上半年的增長超過去年同期的增長水平。截止到2001年10月,我國的移動通信用戶數已經達到1.3億,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移動通信網絡。與發達國家的話音業務趨于飽和相比,我國移動通信僅就話音業務的市場空間而言,仍然十分巨大

標準版本多、更新快是3G延遲的重要原因

現在業界普遍認為,3G的向后延遲已成定局。歐洲市場UMTS商用時間表向后推遲半年到一年,而有專家稱中國的3G商用則要等到2004年之后。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除了整個宏觀環境出現不景氣以外,從技術來看也有其原因,其中主要是由于3G的標準版本多、更新快,弄得廠商無所適從。

摩托羅拉亞太區電信運營方案策略技術市場部總經理莊靖說,在UMTS規范中,WCDMA標準不斷有新的版本出現,變化多而快,這使其顯得穩定性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制造商就較難選定其中的一種版本來生產設備和終端設備。例如,在2001年3月的R99版本中尚有五百多個更改要求尚待解決,估計到明年中后期R99將可進入成熟穩定的商用。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在cdma2000方面從1x走向1xEV-DV的演進則相對較為平滑。cdma20001x在向前延伸的過程中,無線子系統只要在軟硬件方面作部分的變動,相對來說要平穩一些。

曹淑敏副所長也認為,3G標準版本的更新是困擾運營商和廠家的一大難題,也是影響3G商用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的、根本性的問題之一。雖然業界普遍認為R99是一個成熟、穩定、將被大規模商用的版本,但對采用R99哪個月的版本仍沒有統一的說法,并對2001年3月或6月版本以及在3月基礎上增加部分6月的更改比較看好。可是9月底剛剛在北京召開的3GPP會議通過了R99最新版本(2001年9月版本),與6月版本相比,又通過了266個新的更改。令人欣喜的是,此次會議特別強調不應對R99版本的實質內容再進行修改,否則將嚴重影響3G產品的商用化時間。

以應用內容為主導的移動數據業務升溫

移動通信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而3G的延遲又成為定局,在這種情況下,當前移動領域內的熱點在哪里?

摩托羅拉全球電信運營方案部中國區市場與工程總經理吳達光認為,當前移動領域內的熱點在于2.5G/2.75G,而由當前的2G開始的移動互聯演進應首先啟動移動數據業務。具體來說,國內的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保持用戶數持續增長的同時,卻面臨著APRU值(每用戶平均每月話費)不斷降低的壓力,而目前收入的主要來源話音業務的潛力已經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同時移動寬帶技術如GPRS、cdma20001x日趨成熟,這樣一來,用移動數據業務來提高APRU值就成為每個移動運營商關注的焦點。

如何啟動移動數據業務呢?吳達光認為,首先,要開發出能夠吸引用戶的應用和內容,讓移動通信用戶能簡便、快捷地享受到移動互聯的魅力。其次,在于設計出利益均沾的移動互聯的盈利模式,如日本NTTDoCoMo的i-mode計劃吸引了大約五萬個內容開發商,在其中讓大量的內容提供商能夠有利可圖,這樣才能激發他們進一步參與的積極性,進而拉動產業鏈的良性循環。這方面,國內已經起步,如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計劃和中國聯通的“聯通在信”。第三,從承載網絡的實現能力方面,也要不斷加以完善。也就是說,要將目前如GPRS、cdma20001x這樣的基礎平臺技術不斷加以升級提高。如摩托羅拉近期將推出GPRS的CS-3和CS-4編碼方式,通過軟件升級,在支持1+4信道模式的手機上可將目前GPRS網絡中20kbit/s~30kbit/s的速率提高到70kbit/s左右,基本能滿足寬帶上網管道速率的要求。?

大力優化2G網絡已成為刻不容緩的日常工作

篇12

假如基站IDB數據和基站狀況匹配之后不一致,那么基站絕對沒辦法恢復正常工作。假如在把某個基站實施傳輸壓縮,即兩條被壓縮成一條,之后看到AB兩個小區正常工作但是C小區沒有正常工作,這就表明了BSC沒辦法和C小區實施通信,因而懷疑與其挨著的B小區設置地的軟件有問題,通過查看才看到B小區的軟件傳輸形式被錯誤設置為單獨形式即STAN-DALONE,其中一條在傳輸的時候ABC各個扇區的傳輸形式應當分別設置成CASCADE、CASCADE、STANDALONE,把B的傳輸形式更改成CASCADE以后基站便恢復了正常狀態。

三、由于傳輸問題導致的基站故障

盡管移動通信屬于無線通信的性質,然而其實際上是有線和無線的綜合體。MSC(即移動業務變換中心)與BSC(即基站控制器)二者之間的接口A還有BSC(即基站控制器)與BTS(即基站收發媒介)二者之間的接口ABIS的物理連接全部是采取2.048Mbps標準的PCM數字輸送。不僅如此,各個基站部件的持續穩定工作難以離開平穩的時鐘訊號,但是基站的時鐘訊號是在PCM傳輸里面提取出來的,有一部分基站沒有提供輸入外界時鐘的端口,該部分基站設施是根據先前的PDH組網模式進行設計的。現在傳輸設施正在從逐漸PDH形式向SDH形式過渡,根據SDH形式的傳輸制度,因為調整指針的原因,其在傳送時鐘時是按照線路碼形式傳輸,通過ADM(即分插復用器)特別的時鐘端口進行輸出的。假如采取從SDH形式的隨路碼流里面提取時鐘的辦法,可能會帶來死站、滑碼以及失步等問題。有研究學者發現,某些采取SDH體系進行傳輸的基站,從開通以后便一直不是很穩定,后來經過現場檢查才發現是由于基站在同步方面不好,建議使用PDH傳輸體系,或者基站使用同步要求相對比較低的設施,采納其建議以后,基站一直工作都很正常。平常維護當中時不時會有基站部分或者所有載頻不夠穩定并且一會兒退服一會兒運行的狀況。該部分故障很多都是由于傳輸不夠穩定,由滑碼以及誤碼造成的。傳輸誤碼積在累積到某種程度的時候,BSC沒辦法對基站實施控制。這個時候可以在本地狀態下經過OMT將IDB數據再次裝載,復位以后便能夠恢復正常。

篇13

1.2通信裝備組合應用少

因對通信裝備的性能及工作原理了解較少,造成基層官兵通信裝備應用單一化,往往只會單個通信設備拿來使用,一旦出現故障或者環境改變,不會尋求對相關聯設備的組合使用,來彌補設備故障造成的通信問題,不能發揮其他通信裝備的最大作用,特別是對災害事故現場有線音視頻傳輸通道的搭建研究較少,造成通信裝備資源浪費,應用效率不高。

1.3音視頻傳輸質量不高

當前,消防部隊應急通信裝備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音視頻傳輸還只滿足于“看得見、聽得見”即可的狀態,沒有對音視頻傳輸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對貼近實戰、領導指揮決策所需要的戰斗環節展示研究更少。

1.4通信保障連續性差

近年來,各級消防部隊雖然大力加強應急通信保障隊伍和裝備建設,但在滅火救援實戰過程中,沒有注重對災害事故類型、等級應急通信保障所需通信裝備的研究,經常出現應急通信保障人員一股腦地將所有應急通信裝備裝車攜帶,拿到現場的很多通信裝備用不上,而急需的一些通信設備又沒帶來,造成通信保障的連續性差。

2開展應急通信裝備實戰應用編成

要解決應急通信裝備準備問題,應著力開展應急通信裝備實戰應用編成,即根據各類災害事故的類型和等級,合理分配、組合應急通信裝備,全面、客觀地反映災害事故現場情況。應強化應急通信實戰應用編成,提高在各類災害事故處置過程中的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2.1按建制中隊編成

以建制中隊為作戰單元,合理配備應急通信裝備,實現災害事故現場的通信暢通和音視頻的實時傳輸。

2.2按災害事故類型編成

2.2.1火災事故類

(1)建筑類火災。

因建筑材料及結構特點,建筑類火災現場易形成大面積、立體燃燒,參戰官兵多,基礎通信網絡完好、但容易造成建筑物倒塌等次生災害。該類火災事故應急通信保障應重點考慮火災現場指揮調度二、三級組網以及火災現場全貌和滅火、供水、救人、排煙、破拆等重點作戰環節音視頻圖像傳輸。結合火災等級和滅火救援戰斗編成,合理配備應急通信裝備,重點將3G單兵音視頻設備、350M對講機、PTT對講手機等常規應急通信裝備按照編成方案出動進行應急通信保障,重特大建筑類火災事故現場輔助以衛星音視頻傳輸設備。

(2)石油化工類火災。

石油化工類火災易形成爆炸、流淌火以及大面積持續燃燒,對周邊建筑物危害大、滅火難度大、危險性高,一般定為Ⅱ級(重大)以上火警,所處位置一般基礎通信網絡較差。該類火災事故應急通信保障應重點考慮火災現場應急通信裝備的防爆處理、現場指揮調度二、三級組網以及火災現場安全區域外作戰環節的音視頻傳輸,輔助以攝像機遠距離拍攝安全區域內滅火作戰環節。

2.2.2搶險救援類

按災害事故對象、發展程度不同,可將險情分為四個等級:Ⅰ級(特別重大)險情,Ⅱ級(重大)險情,Ⅲ級(較大)險情,Ⅳ級(一般)險情。該類重大災害事故一般所處地理環境偏僻、公網癱瘓、通信保障難度大,救援時一般都是將救援力量進行分組,按組分頭實施救援,這就應重點考慮將衛星電話、衛星便攜站、靜中通、動中通衛星通信指揮車、短波電臺、350M常規臺作為優先通信手段,在公網恢復時輔助3G音視頻傳輸設備等。

3災害事故現場音視頻通信保障

如果將350M無線通信、短波通信等語音通信類設備比作消防部隊滅火救援現場的“順風耳”的話,那么音視頻傳輸設備可以稱為消防部隊滅火救援現場的“千里眼”。為有效提高各類音視頻設備使用效率,為作戰指揮提供全方位的現場圖像資源,必須充分利用各類音視頻傳輸設備標準化音視頻協議、標準化輸出輸入接口,結合災害事故現場環境,靈活應用,實現音視頻設備間的互聯互通。

3.1現場指揮部音視頻通信保障

滅火救援作戰指揮部到場后,各級應急通信保障人員應第一時間搭建現場指揮部通信指揮網絡。除利用350M對講等語音通信設備建立災害事故現場語音指揮調度二級網和中隊滅火戰斗三級網外,還應豐富輔助決策資源,為現場指揮部指揮員指揮決策提供最新的現場信息。

3.1.1利用通信指揮車

通信指揮車是對各類應急通信裝備及系統的綜合集成,具備了完善的應急通信保障功能,可以接收前端的單兵圖傳設備。到達災害事故現場后,可以從通信指揮車內的音視頻矩陣將多路圖像資源通過有線方式送到現場指揮部顯示屏上,為現場指揮員提供輔助決策信息。

3.1.2利用車載3G音視頻設備

在較為落后的地區,部分通信指揮車功能單一,不能提供現場指揮決策所需的圖像資源,在公網正常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全國消防部隊統一配備的車載3G音視頻設備,將車載3G設備作為一個互連互通的會議終端,從車載3G設備終端的輸出接口,將音視頻資源輸出到現場指揮部的顯示和擴聲設備上,建立與各級現場或后方指揮部的音視頻指揮通道。

3.1.3利用衛星便攜設備

目前,全國消防部隊也配備了一定數量的衛星便攜站。已經配備的單位,在災害事故現場公網癱瘓或者通信條件差的情況下,可以架設衛星便攜站,方便快捷地將圖像資源送到現場指揮部。

3.2滅火救援作戰現場音視頻保障

為提供全面、準確的輔助決策信息,就必須為指揮員提供作戰行動中重點環節的現場圖像信息,這就要求應急通信保障人員必須進行分組,及時跟進作戰行動的重點環節。

3.2.1災害事故現場全景

應確定專人負責選取合適位置,向現場指揮部傳送災害事故現場穩定的全景圖像,方便指揮員觀察了解災害事故發展動向,及時調整作戰部署。

3.2.2重點戰斗環節

應結合現場作戰行動部署,采取重點環節組合跟進或單獨跟進的方式,將偵檢、滅火、供水、破拆、救人、堵漏、洗消和輸轉等重點作戰環節圖像傳送到現場指揮部。

3.2.3現場組織指揮

重大災害事故處置,都有前方指揮部和后方指揮部,現場通信保障人員應將前方指揮部現場組織指揮情況及時傳送回后方指揮部,方便后方指揮部了解前方動態,及時提供前方所需的戰勤保障物資。

3.3組合應用音視頻通信設備

3.3.1通信指揮車與車載3G聯用

在常規通信指揮車無法將音視頻傳到各級指揮部的情況下,可以將車載3G作為音視頻資源的接收和轉發終端,將通信指揮車上圖像資源作為一路圖像資源輸入車載3G,再通過公網轉發至各級指揮部。

3.3.2微波與3G衛星多通道音視頻設備聯用

微波因微波接收機傳輸距離較短,不足以滿足遠距離音視頻傳輸的需要,可將微波單兵獲取的圖像傳輸至微波接收機,再從微波接收機輸出一路圖像到3G衛星多通道音視頻設備,再通過公網或者衛星進行轉發,實現災害事故現場音視頻的遠距離傳輸。

3.3.3微波單兵、通信指揮車與車載3G或單兵3G聯用

在車載3G或無法移動或不便移動,還需向各級指揮部轉發音視頻時,可以通過微波圖傳系統進行通信距離的延升,即微波單兵采集現場圖像,并通過微波傳輸到通信指揮車中的微波接收設備,再將圖像輸出到車載3G終端或單兵3G,通過串聯方式將災害事故音視頻圖像傳輸到現場指揮部。

3.3.4通信指揮車與衛星便攜站聯用

在衛星便攜站相對較少和固定,又需要同時轉發多路音視頻時,可以先將所有音視頻匯集到通信指揮車音視頻矩陣或硬盤錄像機,再將音視頻矩陣或硬盤錄像機作為音視頻輸出設備,輸入衛星便攜站,進行多路音視頻的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