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管理系統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二、適用范圍
目前,《金蝶成本管理系統V1.0》適用于采用品種法或類品種法的工業、加工、制造企業。
三、模塊結構
四、系統特點
(一)界面清晰、思路流暢、操作簡單、易學易用
金蝶成本管理系統V1.0完整地保持了WINDOWS的操作風格,并繼承了金蝶財務軟件的一貫風格,使得系統在界面上看起來清晰流暢。操作起來簡單易懂、易學易用,快速上手。
(二)與金蝶軟件其他模塊無縫聯接,自動獲取費用發生數?
金蝶成本管理系統V1.0自動和金蝶軟件的工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工業進銷存、總帳等模塊掛接,掛接時能自動獲取工資、物料耗費和固定資產折舊數及其他任何要素費用的發生數,在成本計算過程中能自動生成記帳憑證(含費用發生的憑證、輔助生產、制造費用分配的憑證和完工入庫的憑證三大類)。生成的憑證可傳至總帳系統。成本系統和其他模塊之間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科學的整體。這樣不僅減少了重復輸入,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保證了成本計算的科學性與正確性。
(三)高度自動化
成本管理被稱為工業會計的一大難題,難就難在數字繁瑣、計算復雜。因此,成本管理系統首先要解決的當然是自動化問題,金蝶成本管理系統目前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了高度的自動化。
1.自動從金蝶總帳、工資、固定資產、進銷存等模塊獲取各項要素費用的發生數。
2.自動完成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3.自動完成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4.自動完成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5.成本計算過程中自動產生記帳憑證并傳至總帳系統。
6.自動生成成本計算過程中的一系列帳表。
7.自動對成本數據進行分析。
(四)規范而清晰的成本核算流程
第一步:進行要素費用(如:原材料費用、工資費用等)的歸集和分配
第二步:進行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第三步:進行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第四步:進行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這樣的流程不僅保證了成本計算的科學性和正確性,而且對用戶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即使是對成本會計原理不太熟悉的用戶通過系統的操作也能快速領略成本計算的奧妙,在短時間內學會成本核算的龐大體系和原理。
(五)豐富的報表體系
軟件的最終結果是輸出一系列報表,用戶通過這些報表達到對業務的控制和分析。金蝶成本管理系統不僅全自動完成成本計算,而且還能輸出成本會計所需的一系列成本核算帳表。這些帳表包括以下四大類:
1.要素費用歸集和分配表類:原材料費用分配表、工資費用分配表、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分配表;
2.成本計算的過程表:輔助生產明細帳、制造費用明細帳、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制造費用分配表;
3.成本計算的結果表:生產成本明細帳、產品成本計算單等;
4.成本分析報表:要素費用分配分析表、產品成本結構分析表、產品成本比較分析表、產品成本趨勢分析表。
(六)靈活的處理
金蝶成本管理系統可以說既有規范性又有靈活性,系統除了提供一系列自動輸出的報表和規范的成本核算流程之外,還提供了用戶靈活處理的余地,表現在:
1.可以自由定義成本科目體系,可有選擇地修改系統產生的憑證。
2.可以設置自己需要的費用分配部門、費用要素、成本項目等。自由選擇成本會計政策。
3.既可與金蝶軟件的總帳、工資、固定資產、工業進銷存幾個模塊無縫聯結,又可獨立運行,獨立運行時須由用戶輸入費用發生數。
(七)系統提供了多達七種的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生產費用的方法
(八)強大的自定義成本報表功能
篇3
ALM系統平臺基礎數據的統一定義是整個系統的基礎。通過對設備樹、數據分類、數據庫體系、告警體系等的統一定義,形成各個應用系統共有的基礎數據,減少各應用模塊及線路問的接口,有效提高維保系統的整體性能和數據共享。因此,應進行設備基礎信息庫、標準設備狀態監測模型及上層管理系統接口這3大基礎建設。
2.1設備基礎信息庫與ALM系統
接口的子系統包括各種不同的設備。ALM系統監控的基本對象是設備,大多數的需求都是結合設備的監控、管理和維護提出的。因此,應建立基于ALM系統的設備管理功能,以支持通信系統的建設和運營維護。同時為地鐵設備管理提供支持。基于ALM系統的設備管理,其主要管理對象為通信系統設備信息,因此應為設備管理功能體系建立標準的設備信息顯示模型、完整的基于ALM系統的沒備信息庫和用于設備信息管理的接口。設備信息庫是ALM系統建設和運行的基礎,所有的設備信息顯示模型均通過設備信息庫生成。在系統調試階段,大量設備信息由各子系統承包商提供,而ALM系統承包商將這些信息整理并歸檔于設備信息庫。設備信息庫存儲于歷史數據庫中。設備信息庫是基于ALM系統多個基礎表而建立的,包括站點表、子系統表、設備類型表、告警分級表等。由于ALM系統站點眾多,每個站點的子系統眾多,設備信息庫是一個數據量非常龐大的表格,因此,必須建立合理的基礎信息體系,這樣才能保證數據錄入和檢索的完整和高效。同時,需采用海量實時性能較高的歷史數據庫產品,以支撐數據基礎體系的建立。設備信息庫是一個完整的信息中心,包括了所有專業/子系統的設備信息,因此ALM系統的建設和維護需要眾多專業/子系統的人員支持。為了便于每個專業/子系統人員對本專業的設備信息進行管理,必須建立一個通用的接口,使各專業/子系統人員不必直接面對數據量龐大的設備信息庫,而是通過接口進行本專業的數據錄入和檢索。設備信息管理接口是人機界面的一部分,是系統維護人員的工具之一。該接口往往被運營人員所忽視,由此會導致設備信息管理的雜亂無章。
2.2標準設備狀態監測模型
2.2.1設備狀態判斷
不同的設備具有自身的專業特點。ALM系統需要針對每一類設備進行告警分級、維修方式設定,以形成標準的設備狀態監測模型體系,然后通過高性能的軟件數據處理功能實現對設備維修信息的快速處置。一般將設備的狀態分為維持服務、暫停服務和•14f1•中斷服務,根據該設備的狀態判斷其是否完全具備維持運營的能力。1)維持服務:指設備雖然存在導致服務能力下降的故障,但仍然可以繼續向乘客提供服務,如某個攝像頭無法獲取圖像而乘客并不能感受到。2)暫停服務:指設備的故障導致無法滿足乘客需求,但乘客可以選擇其它設備代替或故障可以短時恢復。如站臺某個PIS(乘客信息系統)顯示單元無法開啟。3)中斷服務:指設備的故障導致無法滿足乘客需求,進而導致某個運營服務能力完全失去。如站臺廣播失效需人工喊話。ALM系統需根據設備實時信息自動判斷告警級別并采用不同的方式提供推送或輔助決策,由運營維護人員根據建議處理。可能的處理方式有:忽略,不做處理;記錄維修相關信息,在運營后維修;需更換備品備件;緊急搶修。
2.2.2數據處理方式
現場采集的設備狀態數據非常多,應對這些數據進行過濾、篩選、加工處理,以獲得維修決策的基礎數據。根據不同的管理需求,有不同的數據處理模型,如告警設置、趨勢分析等。1)告警設置:包括限值告警、區間告警、統計告警、百分比變化告警等。2)設備趨勢分析:是以定量、可視的形式對設備狀態進行管理,包括檢查設備的狀態是否處于控制界限之內,觀察設備狀態的變化傾向或狀況,預測設備狀態發展到危險水平的時間,早期發現設備異常并進行預維修或定修。可采用單值趨勢分析、正態分布趨勢分析、公式或統計方法趨勢分析等技術。
2.3決策支持
通過采集設備的現場狀態數據和基于歷史數據的分析,ALM系統可對維修決策提供支撐。按照設備、系統、網絡等不同維度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指標體系進行梳理,形成通信系統設備的評價體系;通過儀表、圖形、趨勢分析等形式,構建地鐵運營維護平臺的管理“駕駛艙”。
3、ALM系統與維修業務的結合
典型的設備維修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ALM系統主要在故障報告、報修、數據分析環節中起關鍵作用。ALM系統在整個維修管理業務流程中的作用如圖2所示。
篇4
2.及時為學校人事部門提供準確的數據。
人事管理信息是學院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建立二級學院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準確地體現學院教職工的基本情況、師資力量等變化,為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目標規劃提供了完備的數據基礎。學院只有清楚地了解本部門的人事信息,才能為學校人事數據提供重要的可靠的信息。
二、二級學院建立人事信息系統的要求
1.數據精確、完整和可靠。
信息的精確性是體現基層人事管理信息系統保障運行的根本。作為數據提供的二級單位,學院的人事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必須精確、完整和可靠。這就要求在信息錄入前要收集統計二級部門教職工的詳細信息并加以核實;信息錄入時錄入人員要認真、細致以確保數據的精確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2.信息更新的時效性。
學院人事信息系統包括學院人員進出、職稱評審以及教師培訓等多方面的信息,這些人事數據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如果收集、更新速度太慢,不能及時地進行信息傳遞,就會滯后人事信息的統計,甚至遺漏重要人事數據[2]。信息更新的時效性就是信息系統中的數據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出本部門人事信息的變化。因此,在建立二級學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時必須做到信息收集后更新的時效性,保證隨時收集,及時更新。
3.確保信息的安全性。
設計二級學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統,不可避免地也會遇到安全問題。涉及人事信息系統安全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操作信息的管理員。如信息管理員的操作錯誤,將人事信息無意地泄露出去,造成人事信息保密資料的丟失。(2)系統軟件。如該系統性能不夠穩定,存在著系統漏洞,也會造成人事信息丟失的危險。(3)信息聯網。為提高工作效率,實行人事信息系統網絡化也是符合當今社會發展需求的,但目前網絡病毒也非常兇猛,每年都會有很多的網絡病毒對很多系統造成巨大的損失。
4.信息收集的系統性。
因為二級學院人事信息最能直接及時反映每名教職工的情況,只有把基層的人員信息整理完善,信息系統化,才能滿足學校人事處要求的匯總統計本部門人事信息情況的需求;才能使學校人事部門對相關的信息進行核對、整理,以為其提供詳盡的數據。
三、二級學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統
功能需要學院管理系統,就是教師信息管理和三級部門信息的管理。學院的發展,會伴隨著人員的流動,教師的人動、職稱、學歷、考核每年都在變化,為了能及時滿足于學校人事信息的收集、管理,人事管理系統需要有以下功能:(1)用戶登錄。需要進行通行驗證,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2)主頁面功能。它是人事信息管理系統主要部分,包括錄入、生成表格,管理員可以通過選擇相關指令來打開系統的各個功能頁面。(3)職工基本信息操作功能。編錄、修改、刪除和查看人員信息。(4)系統使用的簡易性和方便維護功能。人事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人員對于該系統的模塊并不會十分理解,這就要求系統能夠有簡單明了的用戶入口,簡單的使用界面,這樣可以使人事管理人員縮短對該系統的熟悉時間。
四、學院人事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1.管理員管理界面:該模塊只對人事管理員開放權限和使用范圍。
這樣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便于管理,從根本上做到了自己的數據自己管理、負責。
2.教師個人基本信息界面:該模塊是提供給人事管理員使用的一個能體現學院教職工基本信息的模塊
例如:學歷、職務、身份證號等。
3.教職工人事信息界面:該模塊提供給人事管理員使用的體現教師具體的崗位性質、所在三級部門、職稱評審情況、年終考核情況等信息的模塊。
4.招聘人員信息界面:該模塊可以體現學院需要招聘人員的基本情況。
篇5
“勞動信息管理系統”一般情況下都做成數字表格、文字描述、圖形顯示等形式。“數字表格”即具體的人員、工資數據的結構化描述;“文字描述”即用一段文字敘述或補充說明情況等;這里的“圖”包括兩類,即照片圖(例如BMP位圖等)和動態生成的指標描述圖(如折線圖等)。筆者在選擇開發工具和數據庫方面,經過詳細調研后,覺得用PB6和ORACLE8最為合適,現將開發和應用中的一些體會總結成文,供讀者參考。
2系統的運行環境
本系統在CLIENT/SERVER結構上運行,SERVER平臺為UNIX,裝有ORACLE8數據庫。CLIENT端通過HUB、ROUTER與SERVER連接,CLIENT端的開發、運行平臺是WIN95/98/2000,前端開發工具為PB6,總體網絡協議為TCP/IP。
3系統功能介紹
該系統包括勞動管理信息的維護和查詢兩部分,內容充實,立足于應用。表、文、圖具全,對比圖形由數據自動生成。同類型的數據查詢采用了窗口繼承的開發方法和動態數據窗口,查詢界面統一、清晰。文字部分存入ORACLE庫的LONG字段中,用MLE(多行編輯器)作為輸入、輸出的中間編輯、查詢界面。一些原始資料,如照片、背景圖等做成了BMP圖片,以BLOB數據方式存入ORACLE庫中,或存至NFS(網絡文件系統)的“虛”盤上,查詢時調入圖形框(如P_1)內。
4技術難點及解決的方法
4.1字符集的選擇
如果字符集選擇錯誤,會出現漢字顯示成亂字符的現象,需要從注冊表中選擇正確的字符集,具體方法是:在WIN95/98/2000下運行注冊表編輯程序regedit.exe,選擇HKEY_LOCAL_MACHINE,再選擇SOFTWARE,再選擇ORACLE,然后選擇NLS_LANG(語言的國際支持),鍵入和服務器端相同的字符集。例如服務器端的字符集為AMERICAN_AMERICAN.US7ASCII,在此也輸入此項就行了。
4.2PB6和ORACLE8的連接
PB6和ORACLE8的連接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很多導致調用數據庫失敗的原因就出于此,根據不同的用戶需求和硬件環境,可靈活選擇客戶端的接口軟件,下面舉例子來說明連接方法:
4.2.1//通過NET8連接數據庫,支持32位的數據訪問,安裝ORACLE8的NET8軟件
//目前PB6支持到ORACLE7.3,但是也支持ORACLE8,所以設置如下
SQLCA.DBMS="o73"
//要訪問的ORACLE用戶名
SQLCA.LogID="lz"
SQLCA.LogPass="lzpwd"
SQLCA.UserID="lz"
//通過SQL*NETV2和ORACLE庫連接
SQLCA.ServerName="@net80"
Connectusingsqlca;
4.2.2//通過SQL*NETV2連接,可支持16位的數據訪問,客戶端可選擇ORACLECDE的SQL*NETV2
SQLCA.DBMS="o71"
//要訪問的ORACLE用戶名
SQLCA.LogID="lz"
SQLCA.LogPass="lzpwd"
SQLCA.UserID="lz"
//通過SQL*NETV2和ORACLE庫連接
SQLCA.ServerName="@snv2"
Connectusingsqlca;
以上的Script語句描述了和SERVER的連接過程,也可以將上述Script語句存入文件(如pb.ini)中,通過調用文件和數據庫做連接。
若PB6和ORACLE8連接不通,可查一下C:\AUTOEXEC.BAT里邊的路徑是否包含c:\orawin95\bin(或相應的路徑),如果沒有此路徑說明,PB6和ORACLE8不能連通。
4.3文字類數據(文本)的入庫和查詢
文本入庫和查詢可采用PB6的MLE(多行編輯器)作界面,編輯完成后存入ORACLE8的LONG字段中,查詢時從LONG字段中取出,放入MLE中查詢,下邊是一個例子:
//文本的預處理(以去除文本文件中的回車換行符為例說明)
//將文件讀入BLOB型變量text中fn=fileopen(txtname,streammode!)
iffn<>-1then
fileread(fn,text)
fileclose(fn)
//將讀入的數據流組合成字符串
article=string(text)
s=len(article)
forv=1tos
t=pos(article,char(13)+char(10),v)
ift>0then
article=replace(article,t,2,"")
else
endif
next
mle_1.text=article
//將處理后的文件c:\ldxx.txt存盤,文件中的回車換行符已全部去掉
text1=blob(article)
filname="c:\ldxx.txt"
fn=fileopen(filname,streammode!,write!,lockwrite!,replace!)
iffn<>-1then
filewrite(fn,text1)
fileclose(fn)
endif
//文本入庫
bigtext1=blob(mle_1.text)
updateblobldxxwjsetbigtext=:bigtext1wherebh=:varbhandrq=:varrqusingsqlca;
commit;
//從庫中提出放入MLE中查詢
selectblobbigtextinto:bigtext1fromldxxwjwherebh=:varbhrq=:varrqusingsqlca;
mle_1.text=blob(bigtext1)
//從庫中重新生成文本文件filename.txt并存盤
selectbigtextinto:varfilefromldxxwjwherebh=:varbhandrq=:varrqusingsqlca;
fname="c:\filename.txt”
fh=fileopen(fname,streammode!,write!,lockwrite!,replace!)
iffh<>-1then
filewrite(fh,filen)
fileclose(fh)
endif
4.4處理圖象文件(大的二進制文件)
職工照片-圖象文件(例如BMP位圖文件)是二進制文件,將其以數據流方式存入ORACLE8的LONG字段中,查詢時從LONG字段中取出,放入圖象框(如p_1)中查詢,下邊是一個例子:
//將圖象文件讀入BLOB型變量pict中
fn=fileopen(picname,streammode!)
iffn<>-1then
fileread(fn,pict)
fileclose(fn)
//將圖象放入圖象框p_1內查看
setpicture(p_1,pict)
endif
//將圖象存入表pic的LONG字段bmpt中
updateblobpicsetbmpt=:pict;
commit;
4.5使用動態數據窗口
動態數據窗口指的是在程序的運行過程中通過SQL語句的改變動態地創建、修改數據窗口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它多用在對同類型的對象的描述過程中,“勞動信息查詢系統”的一些類似的內容可用動態數據窗口來編制,表現形式一致、構造界面統一、編程效率高,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優點。下邊是一個創建動態數據窗口并由此繪出趨勢圖的例子(動態數據窗口dw_1,圖形框gr_1):
dw_1.Create(SyntaxFromSQL(SQLCA,"SELECTsj,val01FROMtab01whereytmh=''''"+rowcha+"''''ORDERBYsj","style=(type=grid)",err))
//執行上述語句會動態地產生類型為grid的數據窗口dw_1。
//由下邊這段程序做出趨勢圖:
//將數據調入數據窗口
dw_1.SetTransObject(sqlca)
dw_1.Retrieve()
rows=rowcount(dw_1)
ifrows>0then
gr_1.SetRedraw(False)
gr_1.reset(all!)
gr_1.addseries("dz1")
fori=1torows
xis=mid(getitemstring(dw_1,i,1),3,2)
yis=getitemnumber(dw_1,i,2)
ifisnull(yis)then
yis=0
endif
gr_1.adddata(1,yis,xis)
next
gr_1.SetRedraw(True)
sum=sum+sum1
st_1.text=string(sum)
endif
//圖的類型可根據不同需要隨意選擇,如選擇餅圖、柱狀、折線圖等。
4.6變量的定義和賦值要正確
一些整型數值盡量不要定義成INT類型,因為一旦超過32767就會出錯,一定要定義成LONG類型;帶小數的數據變量要定義成DOUBLE型,若定義成LONG類型,會自動設去小數部分,出現精度錯誤。
PB6中的日期類變量賦值方式比較固定,若日期變量定義錯了,執行有關的SQL語句時會出錯,錯誤現象非常隱蔽,不容易調試,這是編程過程中的常見錯誤,在此特別強調一下。
舉例如下:
rqnum1=”2000-06-31”
篇6
為了研究用戶模型,首先研究用戶如何使用云平臺下的圖書檔案管理系統,用戶接入到圖書檔案管理系統,必須使用終端,通過網絡接入。在這個過程中,終端呈現異構化、復雜化、多樣化的特征,①終端目前可能使用電視網、電信網和計算機網中的任何一網,可以通過WLAN、WWAN、Internet、PLMN、HFC、傳統CATV、Ethernet和OAN中任何一網,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也可能使用其他網絡,其網絡方面的特征呈現異構化、多樣化;②終端類型和型號都很多,其功能、用途等明顯不同,造成構造的不同和復雜化;終端和網絡的異構化、復雜化、多樣化,造成了其效果差異化很大,主要體現在:①顯示效果方面;②音效效果方面;③網絡方面;④計算復雜度方面;⑤可用空間方面。從顯示效果的角度來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終端不同,其顯示屏幕的大小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手機和電視的差距是最為顯著的之一,筆記本、PC等終端設備屏幕往往適中,顯示屏幕大小的不同一方面和用戶持有終端是否便利有關,另一方面關系著用戶瀏覽信息資源時屏幕的尺寸和效果。②終端不同,其顯示所使用的分辨率不同,體現為顯示時的效果明顯不同,如顯示時的清晰細膩程度、拍照取景和視頻播放的效果等等,而且部分終端的分辨率是固定不變的,無法進行調節。③文件的格式不同,其顯示效果可能不同,例如常見的視頻格式有AVI、MPEG、DIVX、MOV、ASF、WMV、RM等,不同的格式記錄相同的視頻信息,其顯示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④顯示效果的程度決定了用戶視覺角度質量的高低,其對于文本、圖片、圖像、單一的視頻是有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對多媒體信息資源的效果也是有一定影響的。⑤顯示效果的程度所帶來的影響,對于不同的用戶是不同的,其高度影響高度依賴視覺的用戶,但當用戶不依賴于視覺的時候影響則不大。從音效效果方面來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終端硬件不同,其發聲所用的效果不同,即使終端硬件相同其發聲的效果也可能不同,例如一臺筆記本電腦,如果其聲卡是集成的則往往沒有獨立的聲卡效果好,同樣不同廠商所生產的聲卡效果往往也有一定的差別,不同時間、不同技術所生產的聲卡效果也往往不同,但音效效果在設備、設置、播放內容等完全相同的前提下是一致的。②不同的音頻文件,其效果可能不同,首先數字音頻技術指標采樣率、壓縮率、比特率、量化級,分別控制單位時間內波形采樣的數據數量、音樂文件壓縮前后大小的比值、記錄每記錄音頻數據一秒鐘所消耗的比特值的平均值、用多少位二進制的數據描述的聲音波形;其次,不同的音頻文件格式不同,其音效的效果也可能不同,常見的音頻文件格式有WAV、MP3、WMA、OGG、APE等。③對于部分終端來說,音效效果是可以調節的,但依然存在音效無法調節的終端。④音頻效果的程度所帶來的影響,對于不同的用戶是不同的,其高度影響高度依賴聽覺的用戶,但當用戶不依賴于聽覺的時候影響則不大。從網絡的角度來看,①目前大部分的電視網依然是單向的,也就是說存在單向和雙向的問題,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單向和雙向的問題最終會被解決,但是目前一段來說其依然是問題的一部分。②網絡不同登陸方式可能不同,例如如果用戶借助電信網登陸和使用服務有兩種模式,其一是通過以點播為基礎的短信息服務,需要利用短信服務的平臺來傳輸信息,由于其平臺經常是第三方提供的,因而實時性往往較差;第二種方式則是通過GPRS網絡,這種方案的缺點是覆蓋率較差、傳輸速度低、費用高,但可以實現實時。從計算復雜度方面來看,終端之間的差異很大,以電視網的機頂盒和電視機來說,即使運行一個非常簡單的動畫也會非常困難,而相同的困擾在計算機上往往不存在,換句話說計算復雜度高的資源無法在部分終端上運行,但同時部分終端上如果使用計算復雜度低的文件則也會浪費資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同的終端適合使用的信息資源在內容、格式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從可用空間的角度看,如果可用空間的大小無法支持對應的操作,則后續的操作無法進行,同時可用空間較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算速度。對于可用空間的大小,不同的用戶可能會有不同的定義,部分用戶可能對終端的最小可用空間有自己的要求;還有一部分人對最小可用空間沒有要求,但是最小可用空間不夠用的時候會有自己期望的行為和操作。
1.2用戶行為研究
用戶的行為,①指用戶使用云平臺下圖書檔案管理系統的行為,其根據用戶的身份、目的、習慣、興趣等不同而不同,用戶可能是進行檢索、獲得、修改、保存信息資源,也可能是對圖書檔案管理系統的管理,如計費等;既包括其行為的種類、參數,同時還應該包括其行為所導致的結果。②用戶的行為受到其本身的制約,既要受到其身份影響,又受到其興趣和目的影響,但最終通過行為表現出來,可以通過用戶的行為獲得用戶的信息,并做出調整,以便更精確地認識和了解用戶。
1.3用戶偏好研究
用戶偏好,指用戶在考慮服務或者商品的時候按照其自身意愿所做出的帶有傾向性的符合理性的選擇,是用戶理性、認知和心理感受權衡后的綜合結論,是用戶個性化的體現。在云計算平臺下的圖書檔案管理系統中,其可以作為個性化服務推薦的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由終端、網絡等帶來的與視頻、音頻、可用空間等有關的偏好信息,此偏好信息用于確認用戶偏好的信息資源的模態類信息,在此類偏好中用戶往往偏愛一種或者幾種終端,同時對于不同終端參數設置有不同的偏好;②用戶偏好的信息資源內容方面的信息,包括學科、方向、難度等,這種偏好主要來源于用戶原有的背景如職業、專業、知識層次等,并隨著用戶的發展而改變;③其他偏好,主要包括終端、所途經的網絡、所在的位置等;④用戶ID,用以唯一地標識和區別用戶。
2用戶模型研究
2.1用戶基本信息模型
根據對用戶、終端、網絡的研究,建立用戶基本信息模型,包括三類信息,分別是用戶信息、終端信息和網絡信息(詳見圖1)。其一是用戶信息如用戶ID、姓名、身份、年齡、知識層次、密碼、密碼提示問題、組別,其中①用戶ID、密碼是不可以省略的,其需要在用戶登陸的時候確定用戶的基礎信息,同時用戶ID對于整個系統來說是唯一的,也就是說所有用戶的ID是沒有重復的,是“獨一無二”的;②身份、年齡、知識層次三項可以用于輔助確定用戶的身份,以便在后續用戶偏好模型未獲得具體信息之前初步判斷和獲得用戶的偏好信息,但鑒于部分用戶的特殊性某些情況下是允許被省略的;③用戶信息可以通過組別確定用戶的權限的確認。其二是終端信息包括終端ID、終端參數等,其中①終端ID用于確定接入和登陸到圖書檔案系統的終端的身份,通過檢索對應于終端的數據表可以獲得包括其使用者、終端的類型、終端的基本參數及范圍、終端的可能配置等的信息,可以初步確定終端的信息;②終端參數包括的是顯示參數、音效參數、計算復雜度參數、可用空間參數,顯示參數和音效參數分別是用戶提供的其習慣使用的顯示、音效參數的設置,而計算復雜度參數需要通過終端ID判斷用戶終端的具體計算復雜度獲得,可用空間則需要在圖書檔案系統運行的時候通過其與終端之間的通訊獲得;③終端信息中終端ID是不可以缺省的,但終端參數是可以缺省的,在缺省的狀態下,系統依然可以通過終端ID獲得終端的類型及基礎的參數范圍,再根據參數范圍進行其他的判斷,同時由于計算復雜度參數和可用空間參數不需要用戶提供,因而也可以在缺省的情況下獲得。其三則是網絡信息如網絡類型、常見位置等,其中①電視網的單雙向問題可能會帶來新的問題需要給予重點關注;②常見位置,是用戶通常使用終端接入和使用圖書檔案管理系統服務的位置;③網絡ID,用以唯一地標識和區別網絡。關于用戶基本信息模型,需要注意的有:①用戶基本信息模型雖然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但是其是一個整體,可以通過數據庫表示出來,其中的每一條記錄都只說明的是在某一種情況下用戶使用某種終端通過某種網絡接入和使用圖書檔案管理系統的具體設置以及由此而來的各種參數,每個用戶的具體信息可以不只一條而是若干條記錄的組合。②用戶基本信息模型的三個子模型,可以通過一個數據表體現,也可以分成用戶信息表、終端信息表、網絡信息表三個數據表的組合來實現。
2.2用戶行為模型
用戶行為模型,主要用于記錄用戶的行為、狀態等信息,其由用戶ID、用戶行為、行為參數、狀態參數三個部分組成,其中①用戶的行為用于記錄用戶狀態變化的原因,同時可以從中獲得用戶基本信息模型的部分信息,同時也可以完善用戶偏好模型;②用戶行為參數用于說明用戶行為的細節,是用戶行為有機的補充;③狀態參數,用于表明經過用戶的行為之后用戶的變化。
2.3用戶偏好模型
用戶偏好模型是用戶服務推薦的基礎,其主要包括3個方向,其一是對所獲取資源的模態傾向性,是與終端相關的,其中包括格式、顯示性能、音效性能等,其大多數屬性是范圍;其二則是對信息資源內容的傾向性,主要包括用戶的身份、年齡、知識層次、專業等;其三則是用戶通常所在的位置區域,可以用于以就近原則對其提供服務。
3關鍵技術分析
3.1用戶模型應用研究
從用戶登陸并使用系統服務的角度看用戶模型,用戶通過終端接入計算機網、電信網和電視網三網中的一網,可以利用一體化標識網絡技術連接到系統,通過終端ID確定終端的身份(終端信息模型),通過終端所在的位置、IP等可以獲得對應的網絡信息(網絡信息模型),通過用戶ID和密碼登陸系統進而系統可以確定登陸的用戶(用戶信息模型),如果需要調用用戶偏好模型可以根據用戶ID在用戶偏好模型中檢索相應的記錄則找到對應用戶偏好的信息(用戶偏好模型),用戶使用過程中會有所操作記錄下用戶ID、相關操作及對應參數則可以將信息添加到用戶行為模型,根據用戶ID可以從用戶行為模型獲取相關的參數則可以獲得對應信息據此可以修改和完善其他模型。對于用戶模型的應用,本文認為:①對于信息資源的檢索和使用,既涉及到用戶對信息資源模態的偏好,又要涉及到用戶對信息資源內容的偏好,同時還涉及到用戶所使用的終端;在檢索的時候首先要根據終端信息模型和網絡信息模型判斷終端和網絡的特性,獲得支持的模態的信息,獲得顯示、音效、網絡、計算復雜度、可用空間等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和模態結合結合用戶的偏好以集合的形式進行交的運算進而縮小可以接受的信息資源的模態范圍并將其作為用戶即時信息資源模態的偏好,再通過用戶偏好模型內容傾向類偏好可以獲得用戶對信息資源內容的偏好。②顯示、音效、網絡、計算復雜度、可用空間等的變化會帶來很多不同的情況,需要形成對應的策略,該策略既要符合用戶的意愿,又要符合運營商等商家的利益,同時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并受到相關部門的監管。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設置相應的閾值來劃分對應的范圍,根據閾值與當前值差別的組合來判斷當前所處的情況,當差距過大或者達到閾值的時候可以按照對應的既定策略采取行動,如在許可的情況下重新生成對應的信息資源、只發送部分信息資源、壓縮等。③用戶基本信息模型中用戶信息模型、終端信息模型和網絡信息模型需要相互結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使用的時候相互輔助;同時用戶基本信息模型、用戶行為模型和用戶偏好模型也是一個有機整體,其通過用戶ID彼此關聯。用戶ID在整個模型中是唯一的,其作用是唯一地標識一個用戶,以便與其他用戶區別。
3.2用戶模型的初始化與完善
本文認為用戶模型的初始化信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獲得:①用戶注冊的信息②利用調查研究等方式從側面獲得的用戶信息;③利用公眾的大眾化特征獲得,其實質是首先獲得用戶基礎信息模型,然后再從用戶基礎信息模型獲取數據,以基礎信息模型數據為基礎結合概率歸類和整理,去生成用戶偏好模型和用戶行為模型的初始數據。本文認為用戶模型的信息完善與補充,是一個不斷學習和修正的動態反饋過程,通過機器學習對參數的重新估計和修正提高了預測的精度,進而提高服務的質量,可以為個性化服務推薦打下基礎。其實質是通過訓練來逐漸完善用戶行為模型,再根據用戶行為模型逐步完善用戶基礎信息模型和用戶偏好模型。具體的實現上,本文認為①用戶行為模型可以作為執行單元,學習單元通過用戶行為模型提供的信息根據用戶基本信息模型和用戶偏好模型建立并改進知識庫,執行單元格局知識庫中的知識執行任務,再將執行后的信息反饋到用戶行為模型作為下一步學習的資源。②可以用命令序列作為最小單元描述用戶行為,通過定義兩個序列、兩個狀態之間的相似度來代表和判斷行為模式之間、狀態之間的相似程度;模型工作的時候,計算序列相似度來判斷行為和狀態的變化。
篇7
1.2建筑工程管理系統化平臺建設的研究意義
項目管理的信息化是當今建筑行業項目管理的發展趨勢,在提高項目管理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工程項目的管理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之后,工作效率較之前的傳統管理模式有了明顯的提高。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根本就是構建一個合理有序的信息網絡,使項目管理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夠通過這個信息網絡平臺進行信息交流和日常管理[2]。有些建筑行業的佼佼者,已經開發了適應本企業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統,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科學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建筑工程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思路
該課題的研究思路是通過參考一些現有的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已有的理論基礎,分析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的具體分類,最終構建項目信息管理的集成網絡。研究伊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就是大量查閱國內外有關工程項目管理的文獻資料并進行系統分析,總結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論基礎,對不同層次種類的信息分門別類,設計出科學系統的整體框架。對信息化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風險規避措施。最后根據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設計最科學有效的工程管理系統。工程項目管理軟件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的實際效果則是驗證理論的有效途徑,對驗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要不斷改進,以期構建更加合理適用的信息管理系統。
2.2建筑工程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方法
該課題的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了理論分析與效果驗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每個研究階段都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理論研究階段,采用最多的就是文獻分析方法,分析已有的文獻資料中涉及的關于該課題的研究成果與理論基礎。在項目集成框架構建階段,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論。在最后實際開發驗證階段,則是通過系統分析的方法,對項目管理軟件的安裝和實際應用、項目共享效果等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完善。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施
3.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要參考“需求指引、技術推動”的指導原則,從建筑施工的實際需求出發,對系統的整體性、交互性、可操作性等進行實際的設計規劃。系統的整體性原則就要求設計者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各個管理項目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影響方式,全程控制工程管理的各個子項目。交互性是指人機交互的程度,用戶能否從信息系統中獲取需要的信息,以及系統能否對用戶的信息及時反饋就是系統交互性的判定標準。對于信息系統的可操作性原則就是指信息系統能否及時應對施工過程的不斷變化并提供新的技術支持,促進突發問題的解決和管理的科學性。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與用戶之間信息交換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戶界面,所以用戶界面的設計是否簡單易操作,是否符合用戶的差異性標準就是信息系統的主要評價因素。用戶界面一般需要包括信息的輸入控制、多窗口協同控制等功能。在進行界面設計時考慮到用戶的實際體驗,就要避免界面的雜亂無序,種類太過繁多等問題,種類太多不僅會增加用戶的信息處理負擔,還會由于信息處理太過頻繁而導致錯誤頻率增加。最后,考慮到不同用戶的特殊需求,還要為用戶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達到項目管理方式的個體差異性。
3.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包括了業主項目管理系統、采購系統、工程監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等各個子系統。下面以采購系統為例進行實際分析。采購部門主管在接到新的采購任務之后,將具體的采購任務分配到各個采購業務員。采購業務員在分析采購任務是否可以直接執行后,對可以直接采購的任務,直接進入采購流程。根據不同的采購方式應當進入不同的采購流程,如果是招標方式的設備采購,就應當指示招標業務員來執行具體的招標工作,最后才能進入采購合同簽訂流程。詢報價類的設備采購與招標采購流程不同,它需要按照詢報價標準業務的具體流程進行。這些采購項目進行過程中,系統會自動生成計劃費用和實際費用的對比圖以及實際執行進度,這為采購人員及時管理采購流程提供了詳細的依據。
篇8
1.2未接入的小電廠情況
未接入小電廠為縣調管轄小水電,共9座,總計容量:8.98MW。目前這些小電廠主要是放水時發電,平時不發電,不具備二次接入遠動和通信設備(如表2)。
2邢臺電網地方小電廠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2.1由于存在通信通道、技術支持系統等多方面的不足,目前省調和各地調對地方電廠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電網調度運行人員無法獲得小電廠的實際運行情況,這對發電計劃的制定、電網安全校核帶來不利影響,對電網運行帶來安全隱患。
2.2由于缺乏標準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工具,各級調度的管理水平差別較大,為“大運行”和“調控一體化”模式下的地調同質化標準管理帶來了困難。粗放型管理不利于節能減排和綠色環保的國家能源戰略的執行。
2.3由于目前小電廠和電網缺乏信息互動系統,電廠申報檢修計劃、發電計劃等仍通過傳真和電子郵件方式進行,增加了專業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工作效率較低,不利于進一步精益化管理和提升管理水平。
2.4部分廠站遠動設備故障停運已不能恢復,且為音頻電纜載波方式,采用光纜載波方式及設備更換需投入較大資金。因電煤價格上漲,電廠經營困難,虧損嚴重,無力完成設備恢復,申請暫緩進行。
2.5根據邢臺市政府規劃,部分電廠已列入拆遷關停單位,電廠為避免資源浪費,申請暫緩設備恢復工作。電廠無專業人員進行設備維護,專業技術力量不足,發生自動化裝置故障不能及時恢復,影響正常數據上傳。
3邢臺電網地方小電廠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為進一步做好地方公用和自備電廠的運行管理工作,按照《河北省南部電網地方小電廠調度管理辦法》和《河北南網企業自備電廠調度運行管理規定》等相關文件要求,建設河北南部電網地方小電廠管理系統,進一步實現業務流程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模式的精益化。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建立起省調、地調與地方電廠信息交流的平臺,最大程度上實現信息的共享,極大提升地方小公用和自備電廠的并網管理水平,促進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結合邢臺電網的軟硬件資源,充分考慮小電廠現有管理模式和未來發展方向,制定邢臺電網統一建設集中式管理系統的方案。內容如下:
(1)統一建設集中式管理平臺。主站系統服務器和相關網絡硬件設備采用現有系統設備;新開發小電廠管理的軟件系統,實現機組運行數據和管理信息的采集、處理、展示。各級調度用戶通過辦公微機,通過信息網使用業務功能。
(2)采用調度數據網、專線、GPRS/CDMA公網等多種信息傳輸手段,方便電廠的接入,快速發揮系統效益。根據通信資源的實際情況,系統提供多種數據傳輸模式:對于新建自備電廠應具備遠動和調度數據網及二次安全防護設備,運行信息以網絡方式直接傳送到省調;已經接入地調自動化系統的現有自備電廠,運行信息由地調系統轉發至省調;未接入地調自動化系統的現有自備電廠,遠動信息通過公網無線方式接入省調。
(3)運行信息分級維護,統一管理。地調負責所轄自備電廠遠動系統的運行考核和統計管理,省調負責統一對地調相關工作的運行考評。
(4)系統功能靈活配置,適應未來業務管理模式的變化。通過匯集全部自備電廠的運行和管理信息,無論采用省、地兩級管理模式,還是省直管電廠的一級管理模式,系統均能提供支持。
(5)采用標準傳輸規約,具備未來平滑接入D5000能力。運行數據傳輸采用IEC104規約和DL476-92標準規約,可平滑過渡到省調新的D5000系統。
4結束語
通過構建邢臺電網地方小電廠管理系統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篇9
1.2Web服務器和MySQL數據庫的搭建Web服務器是基于網站架設的服務器,主要作用是提供網上信息瀏覽服務,只需打開瀏覽器向Web服務器發送指定鏈接便可在線查看橫機信息,本系統使用Apache開源軟件組織的Tomcat進行服務器端的配置開發。Tomcat服務器是當今進行JavaWeb開發使用最廣泛的Servelt/JSP服務器,因為它運行穩定,性能可靠。結合Java語言強大的網絡功能開發出B/S架構Web服務器,Web服務器也能夠操作后臺數據庫。B/S架構的通信原理是基于應用層的HTTP協議實現的,HTTP是一種請求/響應式的協議。客戶端向服務器端發送請求(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鏈接網址),服務器返回響應。HTTP協議嚴格規定了HTTP請求和HTTP響應的數據格式,其請求包括:請求方法,URI,HTTP協議的版本,請求頭,請求征文;響應包括:HTTP協議的版本,狀態代碼,描述,響應頭,響應正文[8]。MySQL是一個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可以將數據分類保存在一張張表中,并且其體積小、運行快、具有較高的查詢速度,故本系統選擇MySQL數據庫保存橫機信息。
1.3遠程監控終端的開發隨著Android智能手機的普及,開發手機端的軟件監控橫機生產更加方便快捷,手機APP與服務器端采用C/S架構的通訊模式,服務器根據手機APP發送的請求標志返回相應的數據,這樣便可隨時隨地在手機端查看橫機數據。Android智能手機分辨率眾多,移動端監控APP必須要適應多種分辨率的手機設備,其編程思想是:首先利用WindowManager獲取手機屏幕的分辨率的高和寬,然后根據分辨率在各個界面上采取相應的比例繪制界面布局,并將從服務器端獲取的參數顯示到相應的位置。
2通信協議開發
采用TCP/IP協議與服務器端數據處理模塊進行通信,通過Socket編程,將橫機的運行狀態和編織的花型數據以字節的方式發送到數據處理模塊。該模塊采用多線程機制不斷地接受客戶端的連接請求并將接收到的數據寫入后臺數據庫。通訊數據包主要字節的定義如表1所示。其中,包頭標志符由系統固定為某一值,作為驗證該數據是否安全的標志,驗證通過服務器端才能接受此包數據;包長度表示一個包的長度;包命令字是核心內容,支出這一包數據的功能。包命令字的定義見表2。
3系統調試
本系統在杭州與非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橫機控制器上進行測試。在設備端設置CNT文件的參數如圖7所示,然后將參數通過網絡發送到服務器端,服務器端的數據處理軟件接收到數據后,將其保存到后臺數據庫的相應的表中,通過查看數據處理軟件的CNT界面(如圖8所示),可以看出服務器端已成功的接收到設備端發送的數據。在手機端監控軟件能夠實時獲取橫機運行參數數據,系統基本達到橫機生產控制的預期效果。
篇10
2.1管理功能
利用負荷控制管理系統能夠編制供電公司實施負荷控制的具體方案,該系統中的電子制表功能可自動打印各個時期的報表。
2.2負荷控制功能
主要作用是以手動或自動方式對控制中心的跳閘、合閘進行定時操作,并控制輸送電能的功率,定時控制電能的投入和解除。此外,還能夠對系統中單獨的負荷控制終端的功率數值、控制時段、電能的定值進行設置和調整。
2.3數據分析統計功能
能夠對不同供電地區的累計使用電力進行統計,對客戶關聯表計的三相不平衡率進行分析,統計異常停電的時間、次數,對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供電質量進行分析,并分析出現異常狀況的原因、供電運行中的潛在風險和電力計量裝置中出現的故障。
2.4通訊功能
將每個負荷控制終端的信息數據與負荷控制中心的信息數據交換,交換上下級負荷控制中心的數據信息。
2.5用電異常監測和警示功能
一旦電力客戶出現用電異常的情況,系統控制終端就會對異常信息進行分析診斷,并及時向系統主站提供警報。常見的用電異常情況包括電表或計量柜被異常開啟、電表固定參數設置異常改變、電流回路或電壓接錯線等。
2.6其他功能
系統在調試時能夠與終端進行互動通話,監督配電網中各類電氣設備的分閘、合閘操作情況和設備運行情況。
3負荷控制管理系統在電力計量中的具體應用
3.1數據采集功能的具體應用
負荷控制管理系統中的數據采集功能在電力計量中的應用范圍十分廣,該功能的實現依靠將公共無線通信數據與網絡和短信通信相結合。應用數據采集功能應遵循如下要點:第一,保證在采集數據時,在多線程同時發送的通信調度管理基礎之上,完整實現對多樣采集服務器的均衡負載機制;第二,進行數據采集時,除了配置必要通道,還應配置兩個以上的備用通道,并保證備用通道實現負載均衡的自動化,提高數據采集的精準和效率;第三,系統定時對遠距離的抄錄數據進行采集時,要確保合理劃分采集的時間間隔,對數據的抄錄要按照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抄表方案,確保采集數據的精準;第四,負荷控制管理系統的負荷控制中心主站計算機與負荷控制終端進行數據通信時,要采用數據壓縮的算法,為數據通信的安全穩定提供保障。將負荷控制管理系統的數據采集模塊實際應用到電力計量中,一般包括兩個項目。第一,每日負荷曲線項目,對電力計量裝置在每天特定時間內用電現場的各種負荷變量進行記錄,這些變量數據包括平均功率、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負荷控制中心分析這些采集到的數據信息,然后對電能的使用加以控制。第二,故障數據記錄項目,記錄電流超過負荷、電流過壓或失壓、斷相、掉線等故障情況的數據,并且要對故障發生的起止時間和問題的詳細描述進行記錄。
3.2負荷控制功能的具體應用
負荷控制管理系統的負荷控制功能主要通過按電能控制、按功率控制和自動控制三種方式來實現。按電能控制:負荷控制管理系統中的負荷控制中心能夠實時監控用電現場的電能使用狀況,一旦用電使用量達到設置定值的80%,控制中心就會馬上對負荷控制終端發送警報信號,終端接收到該信號之后就會自動實施負荷控制。按功率控制:負荷控制中心實時監控用電現場的用電功率,當用電功率超過設置值時,負荷控制中心自動向控制終端發出警報,終端就會對超負荷電量使用進行控制。如果功率降到了設定值以下或負荷控制解除,負荷控制中心也會相應撤銷對負荷終端的控制。自動控制:在負荷控制中心設定的時期內,如果負荷未能被控制在設置值范圍之內,負荷控制終端就會自動發送跳閘指令,執行跳閘操作。跳閘結束之后,電量的定值會被重新設置,此時負荷控制終端會自動執行合閘操作,完成自動控制負荷的任務。
篇11
關鍵字
酒店預定系統,預定管理,設計與實現
第一章系統分析
1.1開發背景
隨著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逐漸地進入信息化社會。信息和材料、能源一樣成為一種社會的基本生產資料,在人類的社會生產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人們對信息和數據的利用與處理也已進入自動化、網絡化和社會化的階段.。
本系統主要針對酒店娛樂行業,開發一套,適用與前臺,用來管理統計酒店預定宴席的軟件,通過直觀可視化界面,簡單易懂的操作,替代目前酒店業采取以書面記錄的形式。無須酒店企業雇傭專門的計算機人員即可完成運作。實現日訂單,月訂單,年度訂單查詢,有助與酒店管理層分析經營情況,更正經營管理上的不足
酒店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預定酒席的提前,酒席數量相應的增加,有關預定的各種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對著龐大的信息量,傳統的人工方式管理會導致管理上的混亂,人力與物力過多浪費,使酒店的管理費用的增加,并給酒店的運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影響整個酒店的運作和控制管理,因此,必須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規范和實用的酒店預定系統,對預定信息進行集中統一的管理。本設計所完成的酒店預定管理系統軟件是一功能比較完善的數據管理軟件,具有數據操作簡單、方便高效迅速等優點。系統采用VisualBasic和MicrosoftAccess。系統開發的總的設計目標是實現酒店預定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實現對預定信息的集中統一的管理。
1.2任務概述
1.2.1組織結構圖
組織結構圖
1.2.2組織與業務的關系
1.業務流程圖
1.前臺
使用本軟件對預定信息進行安排,并回虧客戶,將預定信息送達給管理部。
2.管理部
•酒席安排
根據預定信息進行酒席的安排布置。
•席間服務
根據酒席的類型布置餐廳,布置酒席,提供服務人員。
3.采購部
•安排部
根據本軟件提供的信息提前安排人員對酒席菜式進行安排,計算出需要多少原料,查看庫存并反饋給供應部
•供應部
根據安排部的信息進行原料的準備,采購等,成本送達財務部。
4.廚房
根據酒席規模安排廚師等。
5.財務部
財務匯總、成本計算、利潤計算。
1.2.3需求分析
本系統要開發的酒店預定管理系統的具體功能包括酒席預定信息管理、預定提示管理、酒席資源釋放和系統設置,由管理人員負責數據維護。對于已經入庫的信息,系統根據用戶不同的使用權限提供查詢和打印服務。
1酒店預定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圖
當決定要開發一個信息系統時,首先要對信息系統的需求進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軟件的功能和性能,確定軟件設計的限制和軟件同其他元素的接口細節,定義軟件的其他需求。其實步驟包括四步。
模型化抽象化
出
具體化實例化
軟件開發過程
(1)獲得當前系統的處理流程,在此首假設當前系統是手工處理系統。手工處理流程大致是這樣的。讀者將要預定的酒席數量、時間、類型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預定酒席的時間進行查詢,安排空位。并在本軟件上填寫預定信息。這樣預定過程就完成了。預定時間將到期時,本軟件將提示酒店工作人員,將預定信息傳達到管理部門,本軟件進行酒席確認,解除提示。
(2)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理解當前系統“怎么做”的基礎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質,從而從當前系統的物理模型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許多物理因素,隨著分析的深入,有些本質的因素就成為不必要的負擔,因而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區分出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因素,去掉那些非本質的因素即可獲得反映系統本質的邏輯模型。
(3)建立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分析目標系統與當前系統邏輯上的差別,明確目標系統到底要“做什么”,從而從當前的邏輯模型導出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在對上述流程進行分析后,我們對新的酒店預定管理流程進行整理。
1.2.4功能體系圖
功能體系圖
1.2.5實現目標
《酒店預定管理系統》針對的用戶是單個酒店,主要的實現目標有:
?實現酒席管理;
?實現定單提示;
?實現各種統計、查詢、打印功能;
?能夠提供一定的安全機制,提供數據信息授權訪問,防止隨意刪改,同時提供信息備份的服務。
1.2.6運行環境
1.硬件要求以下是系統在運行環境中的硬件要求:
P4及以上芯片,128M內存;服務器、管理機各一臺,40以上硬盤。另外的配套硬件設備有打印機;查詢的客戶機若干(自選)。以WINDOWS2000SERVER為服務器平臺,后臺為大型數據庫MICORSOFTACCESS,并提供數據的備份與恢復功能,數據安全性好,不會出現網絡堵塞現象;系統采用大量的COM(組件對象模型)技術和優化的數據庫查詢方法,減少服務器的負擔,保證系統穩定的運行。
2.軟件要求在系統運行下的軟件環境要求如下:
服務器端安裝WINDOWS2000SERVER、IISWEB服務器、關系數據庫管理采用MICROSOFTACCESS
1.3項目開發計劃
2004年11月20日——2004年11月30日
填寫《開題報告》和《任務書》,由指導教師保存。
2004年12月1日——2005年1月7日
嚴格按統一的規范格式,進行畢業設計與畢業設計文檔撰寫。在本學期末之前完成設計文檔中的“第一章系統分析”與“第二章概要設計”。
2005年1月7——2005年2月30日====
完成系統的詳細設計
2005年2月30日----2005年4月15日
完成系統測試
2005年4月15日——2005年5月15日
完成用戶手冊
2005年5月15日----2005年6月1日
完成全部文檔,統一整理合成,做最后修改
2005年6月1日----2005年6月15
打印完畢后交由計算機系辦統一裝訂成冊。
1.4數據流圖和數據詞典
酒店預定管理查詢酒席信息和客戶信息;
1.4.1客戶預定酒席過程
項目名稱酒店預定管理系統
項目代碼名稱JDYD
子項目名稱預定輸入
子項目代碼名稱YDSR
作者朱電腦
創建時間2005-1-620:10
修改時間2004-1-1510:30
1.數據流圖
2.數據詞典
(1)數據源點及匯點描述:
①名稱:客戶
簡要描述:預定、查詢及登記
有關數據流:預定時間;預定數目
②名稱:日歷
簡要描述:當日日期
有關數據流:年月日
(1)加工邏輯詞條描述:
①加工名:預定檢驗
加工編號:1
簡要描述:檢驗客戶身份、酒席是否有沖突。
輸入數據流:客戶信息,酒席時間,酒席數量
輸出數據流:預定沖突信息,預定信息
加工邏輯:IF要求時間內酒席沖突THEN
發出“預定錯誤”
ENDIF
ENDIF
ENDIF
ENDIF
②加工名:預定登記
加工編號:2
簡要描述:將“預定信息”登記到“預定記錄數據庫”中,完成后將預定確認函提交客戶
輸入數據流:預定信息,日期
輸出數據流:預定信息確認
加工邏輯:預定信息及日期寫入記錄;
打印預定確認函
(1)數據流名詞條描述:
①數據流名:客戶口頭預定信息
數據流來源:客戶
數據流去向:酒席檢驗
數據流組成:客戶信息=客戶編號+姓名+聯系方法
客戶編號=“000000001”..“999999999”
姓名=2{字母}24
聯系方法=4{字母}50
②數據流名:預定酒席信息
數據流來源:客戶
數據流去向:酒席檢驗
數據流組成:酒席信息=酒席號+類型+摘要
酒席號=“000000001”..“999999999”
類型=2{字母}24
摘要=10{字母}200
③數據流名:檢驗錯誤
數據流來源:酒席檢驗
數據流去向:讀者
數據流組成:檢驗錯誤=2{字母}40
每個數據量流通量:
④數據流名:預定信息
數據流來源:酒席檢驗
數據流去向:預定登記
數據流組成:預定信息=酒席號
每個數據量流通量:
⑤數據流名:日期
說明:提供當前日期信息
數據流來源:日歷
數據流去向:酒席檢驗,預定登記
數據流組成:日期=年+月+日
年=“0000”..“9999”
月=“01”..“12”
日=“01”..“31”
每個數據量流通量:
(2)數據文件詞條描述:
①數據文件名:客戶庫
簡述:存放客戶信息
輸入數據:無
輸出數據:客戶信息
數據文件組成:客戶庫由“客戶信息”組成
②數據文件名:酒席資源庫
簡述:存放酒席資源
輸入數據:無
輸出數據:酒席資源信息
數據文件組成:酒席資源庫由“酒席資源”組成
1.4.2客戶預定過程
項目名稱酒店預定管理系統
項目代碼名稱JDYD
子項目名稱定單管理
子項目代碼名稱DDGL
作者
創建時間2005-1-620:10
修改時間2004-1-1510:30
1.數據流圖
1.數據詞典
(1)數據源點及匯點描述:(前面已描述)
(2)加工邏輯詞條描述:
①加工名:酒席檢驗
加工編號:3
簡要描述:檢驗酒席是否能夠安排
輸入數據流:酒席數量,酒席類型
輸出數據流:檢驗錯誤
加工邏輯:IF酒席不能安排THEN
發出“檢驗錯誤”
ELSE發出“安排成功”
ENDIF
②加工名:酒席安排
加工編號:4
簡要描述:對安排好位置的酒席進行席間服務的安排
輸入數據流:酒席數量、類型、日期
輸出數據流:安排成功
加工邏輯:IF不能安排THEN
統計安排的酒席數
生成返回信息
ELSE刪除酒席記錄庫中相應的酒席記錄
生成成功信息
ENDIF
給出成功預定返回信息
(3)數據流名詞條描述:
①數據流名:預定成功
說明:用于傳遞酒席號
數據流來源:預定檢驗
數據流去向:預定輸入
數據流組成:酒席信息=酒席號
(4)數據文件詞條描述:(前面已描述)
1.4.3綜合查詢過程
項目名稱酒店預定管理系統
項目代碼名稱JDYD
子項目名稱查詢
子項目代碼名稱CX
作者朱電腦
創建時間2005-1-620:10
修改時間2004-1-1510:30
2.數據流圖
3.數據詞典
(1)數據源點及匯點描述:
①名稱:工作人員
簡要描述:所有營業管理動作
有關數據流:查詢信息
②其它(前面已描述)
(2)加工邏輯詞條描述:
①加工名:查詢
加工編號:5
簡要描述:查詢碟片是否租出或是否已被預定
輸入數據流:客戶信息,狀態信息,預定信息
輸出數據流:查詢錯誤,酒席信息
加工邏輯:IF所有庫中均無查詢內容THEN
發出“查詢錯誤”
ELSE
發出“查詢返回結果”
ENDIF
(3)數據流名詞條描述:
①數據流名:查詢信息
說明:用于傳遞預定的查詢所得信息
數據流來源:查詢
數據流去向:客戶;工作人員
數據流組成:查詢信息=酒席信息、客戶信息、預定記錄
其它(前面已描述)
(4)數據文件詞條描述:
①數據文件名:顧客客戶記錄庫
簡述:存放客戶預定記錄
輸入數據:預定信息
輸出數據:預定信息
1.4.4預定管理過程
1.簡要說明
項目名稱酒店預定管理系統
項目代碼名稱JDYD
子項目名稱預定信息提醒
子項目代碼名稱YDTX
作者林藝
創建時間2005-1-620:10
修改時間2004-1-1510:30
3.數據流圖
4.數據詞典
(5)數據源點及匯點描述:(前面已描述)
(6)加工邏輯詞條描述:
①加工名:圖書庫操作
加工編號:7
簡要描述:根據工作人員的操作信息對圖書庫內記錄進行處理
輸入數據流:操作信息
輸出數據流:操作成功返回信息,提示信息
加工邏輯:IF酒席即將到期THEN
發出“提示信息”
ENDIF
(7)數據流名詞條描述:
①數據流名:操作信息
說明:用于工作人員操作得信息
數據流來源:工作人員
數據流去向:酒店預定管理
②數據流組成:操作信息=操作內容+操作值
(8)數據文件詞條描述:(前面已描述)
1.4.5客戶管理過程
項目名稱酒店預定管理系統
項目代碼名稱JDYD
子項目名稱客戶管理
子項目代碼名稱KHGL
作者
創建時間2005-1-620:10
修改時間2004-1-1510:30
5.數據流圖
6.數據詞典
(9)數據源點及匯點描述:(前面已描述)
(10)加工邏輯詞條描述:
②加工名:客戶信息庫操作
加工編號:7
簡要描述:根據工作人員的操作信息對讀者庫內記錄進行處理
輸入數據流:客戶信息,操作信息
輸出數據流:操作成功返回信息,客戶信息
加工邏輯:IF讀者庫中無此客戶THEN
發出“操作錯誤”
ELSE
發出“操作成功返回結果”
ENDIF
(11)數據流名詞條描述:
②數據流名:操作信息
說明:用于工作人員操作得信息
數據流來源:工作人員
數據流去向:客戶管理
③數據流組成:操作信息=操作內容+操作值
(12)數據文件詞條描述:(前面已描述)
1.4.7系統設置過程
1.簡要說明
項目名稱酒店預定管理系統
項目代碼名稱JDYD
子項目名稱系統設置
子項目代碼名稱XTSZ
作者林藝
創建時間2005-1-620:10
修改時間2004-1-1510:30
2.數據流
數據詞典
(5)數據源點及匯點描述:(前面已描述)
(5)加工邏輯詞條描述:
①加工名:系統設置
加工編號:8
簡要描述:根據工作人員的設置內容對系統設置庫進行修改
輸入數據流:設置內容
輸出數據流:操作錯誤,操作成功返回信息
加工邏輯:IF設置內容是否錯誤THEN
發出“操作錯誤”
ELSE
發出“操作成功返回信息”
ENDIF
(13)數據流名詞條描述:
①數據流名:設置內容
說明:用于工作人員設置的信息
數據流來源:工作人員
數據流去向:系統設置
④數據流組成:設置內容=設置項名+設置值
⑤設置項名=6(字母)
⑥設置值=4(數字)
(14)數據文件詞條描述:
①數據文件名:系統設置庫
簡述:存放系統設置信息
輸入數據:設置信息
輸出數據:設置信息
數據文件組成:系統設置庫由“系統設置信息”組成
第二章概要設計
1.2系統結構圖
1.3處理流程
1.3.1主流程
1.建立與數據庫的連接
2.獲取系統設置
3.顯示主對話框
4.等待用戶輸入
如為預定:進入預定酒席流程。
如為退定:進入刪除酒席流程
如為酒店定座信息查詢:進入酒店定座查詢流程。
如為系統管理:進入系統管理流程。
如為退出:檢查所有子窗口,關閉對話框,斷開與數據庫的連接
1.3.2預定酒席流程
要求用戶輸入客戶姓名
1.客戶身份查驗
2.獲取相關的客戶信息并顯示
3.等待用戶輸入
如為確認輸入預定桌號,提交預定請求,更新信息顯示,顯示預定操作結果。
如為完成預定操作:結束預定流程。
1.3.3退定酒席流程
1.輸入退定酒席桌號
2.讀出退定酒席信息及同次所預定的酒席信息并顯示
3.將退定的酒席桌號從預定酒席記錄中刪除
4.如有丟失,加以處理
如為確認客戶身份:讀入退定桌號,更新信息顯示,顯示退定酒席操作結果。
如為完成退定酒席操作:結束退定酒席流程
1.3.4查詢流程
1.選擇查詢內容的類型
2.輸入查詢關鍵值
3.根據內容類型讀取對應數據表
4.顯示查詢
如為完成查詢操作:結束查詢流程。
1.3.5客戶管理流程
要求用戶輸入客戶名稱
1.讀者身份查驗
2.獲取相關的客戶信息并顯示
3.等待用戶輸入
如為確認輸入客戶名稱:讀入客戶名稱,增刪改客戶信息,更新信息顯示,顯示客戶管理操作結果
如為完成客戶管理操作:結束讀者管理流程。
1.3.6桌位管理流程
要求用戶輸入桌位號
1.桌位號查驗
2.獲取相關的桌位信息并顯示
3.等待工作人員輸入
如為確認輸入桌位號:讀入桌位號,增刪改桌位信息,更新信息顯示,顯示桌位管理操作結果。
如為完成桌位管理操作:結束桌位管理流程。
1.4數據庫設計
前面已經根據系統的需求信息擬訂了表結構,從現在開始,將介紹系統的具體實現。使用的后臺數據庫服務器為Access.
該圖書管理系統的庫結構為:
2.3.1桌位表
由多個桌位記錄構成。
桌位記錄的數據結構如下:
桌位編號--------整數(唯一標示符)
桌位所在哪個包廂---------變長字符串
服務員名稱---------變長字符串
桌位大小---------實數
2.3.2客戶表
由多個客戶記錄構成
讀者記錄的數據結構如下:
客戶號-----------整數(唯一標示符)
客戶姓名------------變長字符串
客戶聯系方法-----------變長字符串
2.3.3預定酒席記錄表
由若干個預定酒席記錄構成
預定記錄的數據結構如下:
預定的桌號----------整數(與圖書庫中的圖書編號對應)(唯一標示符)
預定客戶的姓名---------------整數(與讀者庫中的圖書編號對應)
預定的時間-----------------日期
2.3.4預定酒席歷史記錄表:(History)
由若干個預定酒席歷史記錄構成
預定酒席歷史記錄的數據結構如下:
預定人姓名-----------整數(唯一標示符)
預定的桌號----------整數(唯一標示符)
預定的日期----------日期
2.3.5退定酒席記錄表:(Return)
由若干個退定酒席記錄構成
退定酒席記錄的數據結構如下:
桌位號------------整數(唯一標示符)
退定日期-------------日期
系統操作人員ID(B_Clerk_ID),整數(系統自動生成,唯一標示符)
2.3.6系統設置表
有單個系統設置記錄構成
系統設置記錄的數據結構如下:
記錄號(id)整數(系統自動生成,唯一標示符)
篇12
2.1需求分析設備租賃管理系統對整個設備租賃過程相關事項進行管理控制,主要由設備管理、租賃管理、歸還管理和統計分析4大部分組成。設備管理主要目標是對可租賃的設備信息進行管理和維護,實時監控每個設備的狀態并保證租賃設備能及時、足量地供應到位;租賃管理主要目標是完成設備的租賃登記,并對設備的租賃信息和承租人信息進行維護以方便以后的設備歸還;歸還管理主要目標是完成已出租設備的歸還登記,并對設備的歸還信息和設備狀態信息進行維護;統計分析主要目標是對企業設備租賃所獲得的收益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以便企業對租賃設備的供應量、租賃費用、購進量等作出相應調整。設備租賃的出租和歸還流程如圖2所示,其中出租部分對曾租賃過設備的承租人直接讀取其資料,新承租人則需要登記資料信息;歸還部分若設備在出租過程中有損耗則需要定損并形成定損記錄。
2.2功能設計
本系統主要由設備檔案、設備出租、設備歸還、收益統計分析4個管理模塊組成。系統結構如圖3所示。
2.2.1設備檔案管理設備檔案模塊著重實現企業對設備信息管理方面的需求,能夠滿足購進新設備、按類別篩選設備、按需查詢設備、制定設備租賃費率等業務需要,可提供設備類別管理、設備檔案信息管理、設備租賃費率管理等全面的業務應用,從而及時動態地掌握各種設備狀態。以設備檔案管理為例進行說明,設備檔案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添加設備信息、修改設備信息、刪除設備信息、設備信息查詢與設備信息導出等功能。設備信息查詢和導出功能說明:本系統的查詢功能為自定義查詢。用戶不輸入查詢條件時默認查詢所有設備全部信息。用戶也可自定義查詢條件,按設備名稱、設備類別、設備狀態、設備購買時間等查詢設備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導出功能是用戶根據需要選擇是否將查詢結果導出成Excel表格,導出的表格將存放在指定路徑文件夾下。
2.2.2設備租賃管理設備租賃模塊著重實現設備租賃管理方面的需求,能夠滿足設備出租及出租后監控等業務需要,提供全面的設備租賃信息管理業務應用,以及時動態地掌握各種已出租及未出租設備狀態。設備租賃管理主要包括:租賃記錄顯示、查詢和導出、添加設備租賃、撤銷設備租賃、出租到期預警、登記承租人信息、承租人信息查詢等功能。添加設備租賃和出租到期預警功能說明:承租人租賃設備通過身份證審核身份,判斷是否曾租賃過設備,若是新承租人則需登記資料信息;根據設備狀態查詢設備是否可租賃,若設備可租賃則登記租賃相關信息形成租賃記錄,并修改設備狀態信息。出租到期預警功能完成對到期的已出租設備進行預警提示,本系統設置對超過約定歸還時間的已出租設備進行預警。
2.2.3設備歸還管理設備歸還模塊著重實現對已出租設備歸還管理方面的需求,能夠滿足已出租設備歸還及定損等業務需要,提供全面的設備歸還信息管理業務應用。設備歸還管理主要包括:設備歸還、歸還定損、刪除歸還記錄、修改歸還信息、歸還信息查詢和導出、定損記錄導出等功能。歸還記錄管理界面效果如圖4所示。設備歸還及定損功能說明:承租人歸還設備時調出其租賃記錄進行歸還操作,系統自動根據租賃時間、約定歸還時間和設備租賃費率計算得到租賃費用,操作員手動選擇是否填寫超期金額,歸還操作結束形成歸還記錄,并修改設備狀態信息,定損功能完成歸還設備損耗情況登記,形成定損記錄以便于設備后期的保養和修理。
2.2.4收益統計分析收益統計分析模塊著重實現企業對租賃收益數據的統計分析需求,能夠滿足按年(按月)查詢顯示同類別設備收益總和,以及不同類別設備收益總和占所有設備總收益比例等業務需求,提供各種收益分析(收益折線圖、收益柱狀圖和餅狀圖分析)。企業能直觀掌握各類設備收益狀況,以便進行設備購進控制,從而避免設備數量過多占用資金,或設備短缺影響租賃業務的情況。僅以收益折線圖為例進行說明,收益統計分析界面效果如圖5所示。圖5收益統計分析界面效果收益折線圖說明:默認顯示前一年某月份至當前收益折線圖說明:默認顯示前一年某月份至當前月份的各類設備收益情況,操作員根據需要可查看所有類別設備某時間段的收益狀況,以及某具體類別設備某時間段的收益狀況,可按年或按月進行查詢。折線圖顯示收益數據變化趨勢,直觀反映了不同類別設備之間的差別。
2.3數據庫設計根據系統總體分析,設備租賃管理系統需要使用9個數據表,分別為設備信息表、設備類型表、設備狀態表、設備租賃記錄表、押金狀態表、承租人信息表、設備歸還記錄表、設備定損記錄表、設備歸還收費表。設備租賃管理系統E-R圖如圖6所示。在此只給出設備信息表(見表1)和設備租賃記錄表(見表2)兩個數據表進行示例說明。
篇13
在調研輔導員和學生對宿舍管理工作和業余生活中的種種需求,綜合分析宿舍管理工作中的特點的基礎上,該系統設計了系統管理員、輔導員及學生3種用戶角色;同時,該系統也設計了簽到、請假、班級論壇、資源共享4大功能模塊。
2.1管理員角色功能分析
系統管理是為管理員準備使用的,從權限來說是最高級別的,需要對系統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系統管理員要負責整個宿舍的電腦網絡,數據庫的日常維護,制定并執行軟件管理系統的備份和恢復計劃、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另外,系統管理員應全面熟練掌握系統的整體框架、各子系統的流程框架以及系統中的所有操作,在面對系統故障或者功能癱瘓的時候,能夠分析并找到原因,并進行正確的恢復操作。在該系統中,系統管理員主要負責維護各個功能模塊中的底層數據庫,監督用戶的非正常操作,并排除數據庫中的異常值。
2.2輔導員角色功能分析
輔導員是宿舍管理系統中的學生管理工作者,日常工作包括實時關注學生動態以及幫助解決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在該系統中,輔導員管理簽到功能模塊,查看學生在校情況,負責處理學生們的請假請求,并予以批準/否定。同時,輔導員也能通過瀏覽班級論壇和資源共享文件,實時掌握班級學生的生活動態,并處理相關問題。通過實現輔導員在4個功能模塊中的操作流程,系統可以有效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效率,降低學生管理工作中各種信息的維護成本。
2.3大學生角色功能分析
學生角色是宿舍管理系統中的核心角色。他們可以在宿舍管理系統中申請請假,并查看請假批準狀態,實時完成簽到,既可以在班級論壇上帖子,與同學們進行交流,也可以在資源共享模塊中下載有用資源或者上傳自己的共享文件。系統中這4個功能模塊的實現不僅方便學生配合宿舍管理工作,而且給學生提供了自由交流,分享生活體驗的網絡平臺。
3高校宿舍管理系統的業務邏輯分析
宿舍管理系統主要由權限控制功能模塊、簽到功能模塊、請假功能模塊、班級論壇功能模塊與資源共享功能模塊組成。權限管理功能模塊包括模塊管理、角色管理、用戶管理、密碼修改和密碼追回5個子模塊。權限管理模塊會跟蹤所有在線用戶狀態,通過權限控制向不同權限的用戶提高不同的操作限制,不同的操作界面,并可以改變用戶的操作權限。通過該模塊,可以保證底層數據的高度安全性和一致性;同時,通過模塊化管理也提高了學生宿舍管理系統的擴展性和復用性。簽到功能模塊在權限管理模塊的作用下,向不同的角色提供不同的子模塊。當用戶為輔導員時,簽到功能模塊由簽到公告子模塊,查看簽到情況子模塊和查看歷史簽到情況子模塊組成。其中,簽到公告子模塊實現了輔導員可以定期地向學生簽到公告,等待學生簽到回應的功能;查看簽到情況子模塊用于顯示最近一次簽到結果;查看歷史簽到情況子模塊用于顯示歷史上所有簽到情況。當用戶為學生時,簽到功能模塊由響應簽到公告子模塊和查看歷史簽到記錄子模塊構成。其中,響應簽到公告子模塊實現了學生響應輔導員的簽到公告的功能;查看歷史簽到記錄子模塊實現了查看自己簽到情況的功能。請假功能模塊在權限管理模塊的作用下,向不同的角色提供不同的子模塊。當用戶為輔導員時,請假功能模塊由查看待批準請假申請子模塊、查看歷史請假申請子模塊和批準或拒絕請假申請子模塊組成。其中,查看待批準請假申請子模塊實現了輔導員可以查看最新的學生請假申請記錄;查看歷史請假申請子模塊實現了輔導員可以查看班級所有同學歷史上的請假記錄;批準或拒絕請假申請子模塊可以讓輔導員對待批準的請假記錄進行批準或者拒絕。當用戶為學生時,請假功能模塊由申請請假子模塊,查看請假申請狀態子模塊和查看個人請假記錄子模塊組成。其中,申請請假子模塊實現了學生可以向輔導員申請假期;查看請假申請狀態子模塊可以查看最新申請的假期是否被批準;查看跟人請假記錄子模塊實現了讓學生可以查看本人所有的請假記錄。班級論壇功能實現了基于班級內部的論壇貼吧功能。輔導員和學生都能在該模塊中使用發新帖,回復帖子,查看帖子的功能。即班級論壇功能模塊由發帖功能模塊,回復功能模塊以及查看所有帖子功能模塊組成。同時,在權限管理模塊的作用下,當用戶為管理員或者是輔導員的情況下,向該用戶開放刪除帖子功能模塊,以維護良好和健康的論壇環境。資源共享功能模塊由資源,下載資源模塊以及資源限制模塊組成。其中資源模塊實現了所有用戶可以向資源共享模塊上傳自己的文件;下載資源模塊實現了所有用戶可以從資源共享模塊下載到自己想要的資源;資源限制模塊對上傳和下載的資源大小,類型已經數目做出了詳細的規定。與班級論壇模塊一樣,資源共享功能模塊在權限管理模塊的作用下,向輔導員和管理員用戶開放刪除指定資源模塊,以維護良好,健康的資源共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