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艾滋病健康教育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培訓內容包括(1)艾滋病流行態勢及對人類危害的普遍性、長期性及嚴重性(2)艾滋病的基本知識:著重介紹了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艾滋病的傳播途徑;艾滋病與hiv感染者區別;艾滋病臨床表現;艾滋病毒的體外消毒方法。3)艾滋病預防原則:潔身自愛、拒絕,增強自我防護能力。
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1)學制作各色各樣的宣傳板報、宣傳畫、宣傳艾滋病基本知識。
(2)廣播與電視:為了使大家有深刻的認識,組織放映有關錄象、片子有《艾滋《拒絕、珍愛生命》等。
篇2
中等職業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社區,在校學生是這個社區最重要的群體。他們正值青春發育期,隨著性生理機能的日趨成熟和性意識的萌發,性本能和性沖動日趨強烈,戀愛、擇偶已成為其生活中無法回避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性信息的泛濫,性觀念的開放,性教育的滯后,相當多的中專生對婚前持認同態度,他們對所有與性有關的現象和話題充滿了好奇。校規、校紀固然可以禁止在校結婚和同居,但在高年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中男女間有過目的性、過程、邊緣者已占有一定比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群體己成為活躍的群體之一,同時也成為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侵害的群體之一。因此,針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心身發育特征,積極開展預防與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不久的將來將走上各種崗位,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干、成為未來的人才,對他們進行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僅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婚姻觀,同時也有助于保護他們自身不受艾滋病的侵害,當他們走進社會后,用自己所掌握的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去影響周圍的人群,起到良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針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心身發育特征,不失時機的開展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
2.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展開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學形式
2.1課堂教學
按教學計劃,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開設健康教育必修課,其中AIDS健康教育為其中重點之一 。教學方法主要運用參與式、啟發式、舉例法教學,既有講解對學生起指導作用,又能在學生參與下進行討論,活躍課堂氣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2個別咨詢
對于一些在課堂上沒能解決的問題或個別疑問,學生可以在課后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提出,對學生進行個別解答或課堂解答,學生不便當面詢問時,也可以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形式向老師咨詢。
3.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及原則
3.1主要內容
①AIDS的基本概念;②AIDS的國內外流行趨勢及其對人類社會發展造成的危害;③傳播途徑;④主要臨床表現;⑤預防方法和措施;⑥禁毒知識;⑦無償獻血知識;⑧健康的戀愛、婚姻和道德觀;⑨生育與避孕;⑩關愛、幫助、不歧視AIDS及HIV感染者;我國預防和控制AIDS的相關政策與法規;拒絕不良行為和不良誘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關的生活技能。
3.2原則
應結合實際,堅持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同時,應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切忌膚淺和一般化。因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群體思維活躍,求知欲較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對講課的內容比較挑剔。因此,講課內容應側重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學;艾滋病的預防,艾滋病防治中的倫理和政策問題;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與艾滋病相關的敏感問題,如同性戀現象、、等高危行為、性病與艾滋病的聯系、性、安全、安全套的使用、無償獻血知識及禁毒知識等內容。對艾滋病的病原學,艾滋病的臨床表現及艾滋病的治療等內容可做適當介紹,如能適當輔以錄像片或圖片效果也很好,做到信息量較大,具有沖擊和震撼力,但內容緊湊,不拖踏冗長,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3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學體會
①在AIDS教育中以課堂教學形式,運用參與式教學方法。結果顯示,教師和學生的反應都很積極,使受教育的學生增強了自己選擇健康行為的能力,對學生整體的健康素質有所提高。實踐證明,課堂教育能使學生掌握系統完整的AIDS相關知識,這對提高學生知識水平,轉變學生態度是有效的,但對改變學生行為方面是不夠的。
②在教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需求,有計劃,有準備,并重視對教育效果的評價。從開展健康教育活動的實際效果來看,以健康教育課課堂教學形式,運用參與式教法,效果良好。
4.對今后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思考
4.1提供條件支持
學校應為開展這項工作提供必要的財力、物力支持,如購買一些預防艾滋病的書籍、教材和宣傳品供學生閱讀;選派教師參加預防與控制艾滋病學術交流和參觀訪問;學校要支持教師進行教學研究與探討,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4.2要強調關懷教育
大多數學生仍對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視和排斥心理。健康教育后,學生對他們的態度與健康教育前相比,沒有顯示更多的寬容。對艾滋病患者提供較為寬松的社會環境有利于總體預防,而嚴厲的社會歧視會產生負效應,對人類戰勝艾滋病是不利的。因為歧視會增加HIV暴露機會,害怕受到歧視和羞辱的人可能采取過激行為或隱匿病情,造成對社會更大的危害。大家應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艾滋病感染問題,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防止艾滋病的傳播。
4.3要注意教育
目前,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中談戀愛成風,甚至發生,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代學生思想已打破了中國傳統的性觀念。存在開放思想,就會有不端的極大可能,也就會給這一群體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這就提示預防AIDS教育必須與性心理、性道德及安全教育相結合,并對戀愛給予正確的指導和建議在校期間不談戀愛為益,使學生樹立正確和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性觀念態度,并且采取正確的。
4.4建立健全的健康教育機制
《全國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指導方案》中對學校的宣傳教育工作中明確規定:對健康教育的任課教師進行預防艾滋病及其相關知識的培訓,到2005年達到100%;對入學新生發放預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處方,到2005年發放率達100%;到2008年各類大、中學校完全開課率達到100%;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要備有一定數量的艾滋病防治及其相關知識的讀物,到2008年達到100%。上述指標的實現,是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抓落實的過程中,使健康教育工作不走過場,不漏掉一位受教育者?!科]
【參考文獻】
[1]何景琳,許文青.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在中國[J].中國健康教育,2001,17(1):15.
篇3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AIDS; Prevention; Path教體藝司函[2014]12號文件要求,各地在2014年第27個“世界艾滋病日”,要認真貫徹落實《艾滋病防治條例》,依法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國艾辦函[2014]17號對學校開展2014年“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提出具體要求。目前,艾滋病流行呈年輕化趨勢,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已由經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三條主要途徑轉變為主要由性傳播。大學生正處于性意識與行為、價值觀的形成期, 對性和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且當今大學生性觀念趨于開放,屬于艾滋病感染的易感人群[1]。目前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全球沒有有效疫苗與藥物,因此,對大學生群體進行艾滋病預防知識的教育宣傳活動迫在眉睫[2]。
作為建筑業人才培養的學校,艾滋病預防宣傳活動更有其特殊意義。學院在防艾知識宣傳教育活動中,全方位探索和實踐活動路徑,以提高大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改變性生活觀念和行為,形成預防艾滋病的有效屏障。
1. 策劃細致 提前準備
以往艾滋病宣傳活動主要是在世界艾滋病日當天進行大型現場宣傳活動,根據今年艾滋病發展新形勢及上級的通知文件,特決定將每年12月定為學院的“艾滋病預防宣傳活動月”,內容包括配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宣傳資料展示、學院內部問卷調查、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繪制宣傳海報、有獎知識競答、校園廣播、電子視屏播放、文藝晚會、宣誓、簽字、QQ群、飛信等等。11月月初著手準備,進行詳細策劃與分工,落實到責任人。
2. 問卷調查 掌握現狀
并在宣傳活動進行前對學院大一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制定具體宣傳內容及形勢。對各系部班級抽樣,對抽到的班級現場發放問卷1000份,現場收回,收回1000份有效問卷,其中男生730份,女生270份。
從調查結果來看(表1),大學新生對艾滋病三大主要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的認知情況比較高;對現階段男性同性戀的認知一般,僅為65.1%;對蚊蟲叮咬不傳播艾滋病的認知為66.7%;與艾滋病人擁抱、咳嗽打噴嚏不傳播艾滋病的認知較低,僅為23.6%和24.4。因此,加強大學生艾滋病傳播知識的宣傳教育迫在眉睫。
3. 針對問題 開展講座
針對男生和女生對性病患者是否更易感染艾滋病這個問題上存在較大差異,專門分別針對男生和女生做專題講座,從男性、女性生理、心里、常見不同性別所具有的疾病的困擾等方面分別進行講解,避免男女生同堂聽課引起尷尬,又能帶來好的聽課效果。
四川建院大學新生艾滋病傳播途徑知曉調查 表1
大學生對艾滋病預防的有效途徑認知度為88.6%,但對目前我們國家通過血液檢查艾滋病抗體陽性來確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認知度僅為78.4%,在對待艾滋病病人的態度上,71.6%的人不拒絕與其交往(表2)。
四川建院大學新生艾滋病預防其他知識知曉調查 表2
4. 多種形式 擴大人群
發動學院公共衛生團隊接洽的四個學生部門共同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增加活動的參與度。由學院學生團體保健部牽頭,生活部、女生部、節能減排部積極配合,進行責任分工,每個部門負責相應的活動,并及時將活動進程向領導匯報。其中尤其把各系各班的“艾滋病預防知識主題班會”作為重點檢查落實,要求活動中做好記錄,包括參加人員、時間、地點、主持人、活動方式(防艾學習十分鐘、演講會、搶答賽、組織觀看海報展示)等方式,促使宣傳教育活動落到實處。
5. 多方聯動 掀起
大量的研究證明,大學生艾滋病預防不僅僅是一個醫學問題,而且是一個全社會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3]。與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行動,增加宣傳的范圍和受眾人群。對方向學校提供技術支持與指導,提供宣傳物品資料,布置活動現場所需物資,社會人士艾滋病預防宣傳的作品等。學校發動學生組織現場宣傳、繪制海報、有獎知識競答等,將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預防宣傳資料發放到學院學生手中,組織安排學生參加在市里舉行的艾滋病日宣傳活動,現場向市民發放宣傳資料并進行簡單講解,大學生在活動中自身也受到教育。
在“艾滋病宣傳活動月”結束之際,舉行以艾滋病預防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演出節目以學生在活動期間涌現出來的新思路,新議題為切入點,對節目進行編排,篩選,使得節目更有宣傳力度,更具吸引力。演出人員來自學院的學生社團和附近街道的居民,將艾滋病的預防宣傳擴大到周邊居民,對街道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在節目表演之間穿插艾滋病防治知識有獎問答,將此次宣傳月活動推向。
6. 小結
如前所述,“艾滋病宣傳活動月”要收到預期效果需重視三個問題:一是提前謀劃,喧聲造勢,展現特色,提升效果。一個月就做策劃準備,與市里的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交流,引進更多的宣傳資源和信息。將整個12月作為艾滋病宣傳的活動月,增強宣傳活動的影響力,增加了學生對活動的關注度。提前作問卷,將問卷結果用于活動開展,作為活動的指引和方向,這是今年艾滋病預防活動的亮點,也是我們的特色。最后的文藝演出,是對整個活動月的總結,也是對宣傳效果的考核與強化,將整個活動推向,提升活動效果。二是以學生為活動主體,參與整個過程。從活動的組織、策劃、到實施,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參與,老師作技術性指導,對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和控制,以便進行及時調整。通過開展網上QQ群討論、主題班會、海報繪制、現場宣傳、知識競答、文藝演出等形式,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和獲取艾滋病預防知識。活動結束后,對活動進行總結,評選出優秀個人和集體,并頒發榮譽證書,極大的鼓舞學生參與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4]。三是學校與社會聯合[5]。活動策劃初期,與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溝通,以獲取更多的宣傳資源和信息,并安排學生參與政府在社會上開展的宣傳活動,服務大眾的同時也提升學生自身的艾滋病相關知識貯備。
參考文獻:
[1]胡國良,廖清華,汪國勛等.江西省大中專學校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工作分析[J].中國性病艾滋病.2002,8(1):31-35
[2]尹利軍,樊紅光,尹小靜.健康教育是預防艾滋病最有效的疫苗[J].中國健康教育.2000,16(1):47
篇4
宣傳工作是我校開展的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只有擴大宣傳范圍,增強宣傳力度,才能進一步擴大我校學生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過去的一學期我校將宣傳工作統籌計劃,分步實施。一學期來我校利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投影教室、多功能報告廳、禮堂、圖書室、講座、黑板報、宣傳掛圖等渠道和措施進行了大量的宣傳教育。本學期我校通過3次知識講座,一次艾滋病知識有獎搶答,還在宣傳艾滋病知識的前后,對學生進行了關于艾滋病的相關知識的問卷調查。把艾滋病的基本常識、傳播途徑、流行特點及其預防措施全面詳細的灌輸給學生;學校團委又通過團報、各班的黑板報更進一步的增強了宣傳力度使每位師生對艾滋病的知識都有了很大的了解和認識;另外我們還組織師生觀看各類艾滋病宣傳片,更多了解到艾滋病宣傳活動情況,從中吸取經驗與知識,仔細研究了以后使我校知道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該如何把艾滋病宣傳教育搞得更好!我校開展預防艾滋病青少年活動本著青年學生從樸素的艾滋病的感懷出發,宣傳人道主義,學校開展以各項公益活動中的衛生知識點為主要內容,如宣傳衛生常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開展青春期衛生教育,宣傳無償獻血的意義。這是用科學知識教育廣大范文之家同學。愛別人,愛社會,愛國家,充實思想,完善自我,與文明修身活動,緊密相連,把社會活動與學會生實際結合,開展提高自身修養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凈化同學的心靈。通過這些活動同學們能從中學到很多書本上校園里學不到的知識。
二、形式多樣
1、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直接影響學生個人發展和學校合格人才的培養。中學生是個人身心發生飛快性變化的關鍵年齡階段,教師、家長的正確引導,可以幫助中學生擺脫青春期的困惑,擺脫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為此,學校政教處專門印發了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材料及“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處方”,共4500多份,做到人手一份,同時讓學生把材料帶回家,讓每個家長了解艾滋病、預防艾滋病,把預防艾滋病知識傳輸給每一個學生及家長。
2、我校69個教學班,由政教處配合教務處統一安排課程,先由健康教育教師對班主任進行培訓,然后講明班主任本學年需要完成健康教育的部分。有計劃地安排健康教育課。除此之外,我校利用生物課時間、健康教育課時間,分別由生物教師對學生進行了以“遏止艾滋,履行承諾”為主題的預防艾滋病專題講座。講座圍繞:一、什么是艾滋病、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處?
三、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四、如何確認一個人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五、作為個人,如何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通過大量的數據、事例,深入淺出向全體學生進行了宣傳教育。通過宣傳,學生們了解了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預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
1、通過計算機課,讓每個學生從網上查找艾滋病的危害性,充分認識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篇5
【關鍵詞】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健康教育;衛生計劃實施;學生
艾滋病(AIDS)在全球范圍內的流行,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也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1-2]。當前我國正處在艾滋病流行的關鍵時期[1,3-4],在既無治愈藥物,又無有效疫苗的情況下,健康教育已成為目前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最有效途徑[5-8]。全世界HIV感染者50%以上為15~24歲的青壯年,我國HIV感染者中青壯年占80%[9]。大學生正處于這一年齡階段,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大學生既是艾滋病傳播的高風險人群,也是社會防治艾滋病的重點人群[11-12];同時,大學生也是我國艾滋病防治的主力軍和生力軍[13]。因此,對大學生群體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緊迫性和急切性。為探索適合高校大學生開展預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筆者在已有研究成果[14-16]的基礎上,總結了自主教育在大學生艾滋病宣傳與預防中的具體實踐及實施策略,以便對高校預防和推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鑒。
1 高校大學生艾滋病宣傳教育存在的缺陷
1.1 學校重視不夠,大學生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缺乏資源 有些高校尚未形成預防艾滋病憂患意識,一方面不重視對大學生進行艾滋病教育;另一方面,一些學校社團自發組織的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得不到領導的支持,對于活動所需資源,如專業指導老師、活動經費、活動場地及活動設備等,得不到滿足,活動無從下手,艾滋病宣傳教育無法開展。
1.2 過分強調教師作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盡管一些高校開展了大學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但都傾向于傳統教育模式,過分強調教師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不能在艾滋病教育中發揮主體作用,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降。
1.3 主體范圍狹小,教育覆蓋率低 目前高校所開展的艾滋病宣傳與預防教育,其主體多數是校學生會干部、社團主要負責人等各方面能力較強的學生,這樣對于絕大多數同學來說,他們不可能成為艾滋病宣傳教育主體,導致主體范圍較小,受益學生覆蓋率低。
總之,現行艾滋病教育方法不符合大學生特點,不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不能讓更多的學生受益;而自主教育正是在彌補這些缺陷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
2 自主教育在大學生艾滋病宣傳與預防教育中的實踐
2.1 自主教育的概念 自主教育是指學生在學校的教育條件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下,把自身當作教育對象,依據社會需求和自身發展需要,通過培養和增強自己獨立的主體意識、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全面、主動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17]。自主教育運用于大學生艾滋病宣傳防治中,是指在專業教師及相關機構專業人員的引導下,大學生利用現有資源,挖掘潛在可用資源,對艾滋病相關知識進行自主學習、自我教育,對艾滋病宣傳教育方法進行自主探索、自主創新、自主策劃、自主組織、自主管理和自主開展,將自身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周圍同學的一種輻射式的新型教育模式。
2006-2008年,在第三輪山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中,山西省6所高校大學生首次將自主教育應用于大學生艾滋病宣傳預防教育中,并得到成功實踐。
2.2 突出學生自主意愿 自主教育首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中心地位。在6所高?!瓣P艾”(關愛艾滋病)工程開展過程中,以學生社團為載體,以6校學生為對象,通過公開招募,建立6個社團為“關艾”宣傳站,組建了一支由214名同學組成的關艾志愿者隊伍。所有招募工作,都由學生自主決定、自主選擇。
2.3 彰顯學生自主創新 創新性是自主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6校“關艾”工程實施過程中,針對學生特點和網絡優勢,志愿者齊心協力,共同策劃并創建了山西省大學生“關艾”網站(省略)。網站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結構新穎;詞匯新鮮時尚;開設了郵箱、留言板和茶座欄目等,吸引了更多大學生參與;開設電影站,符合大學生的視頻學習特征;專業與科普知識結合,適合不同性質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學習;網站添加滿足現代大學生心理和學習需要的內容。這些特點彰顯了大學生在預防與宣傳艾滋病教育中的自主創新。
2.4 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 自主學習、自我教育是自主教育的重要內容。為了培養一支具有一定知識水平和防治技能的志愿者隊伍,對214名志愿者進行了專業培訓。通過培訓,志愿者把知識和技能內化,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并對他人進行教育,突出體現了大學生志愿者在自主學習基礎上進行的自我教育。
2.4.1 專業知識講座 通過專門聘請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部門專家為志愿者進行艾滋病專業知識講座,奠定了他們的知識基礎。
2.4.2 團隊培訓 通過項目指導老師組織志愿者開展團隊活動,增進6校志愿者的相識、相知,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了他們的凝聚力。
2.4.3 同伴教育 通過角色扮演等開展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動,讓志愿者們掌握一定的宣傳與防控艾滋病的技能,以促進艾滋病自主教育過程的順利開展。
2.5 體現學生自主策劃、自主組織、自主管理和自主開展 經過認真獨立的策劃,6校啟動了大學生艾滋病宣傳周,約30 000人參與。
2.5.1 電影課 電影課是項目的創新模式之一。在電影課上以艾滋病相關電影為主,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游戲、角色扮演、安全套演示等活動,以輕松愉快的氣氛吸引了許多大學生的關注,擴大了教育對象的范圍,提高了同學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在熱情的氛圍中普及了艾滋病防治知識和倫理知識,也為大學生預防艾滋病和積極投入艾滋病防控事業奠定基礎。
2.5.2 專家講座 項目開展過程中邀請了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辦公室等部門專家深入高校,對大學生進行艾滋病專業知識講座,調動大學生學習艾滋病知識的主動性;同時,由項目指導老師開展互動講座,培養志愿者主持;隨后由志愿者自主主持,為項目及今后艾滋病宣傳教育事業培養了骨干力量。
2.5.3 簽字活動 6校大學生誓言:“將‘艾’進行到底,爭作‘關艾’先鋒”,他們爭先在艾滋病宣傳條幅上簽名,并送上自己對艾滋病人的祝福語,同時還將手印按成巨大的紅絲帶模型。表明了他們防艾、抗艾的決心、信念以及對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關心與支持。
2.5.4 圖片展覽 通過借鑒國外和我國香港等地有效宣傳和預防艾滋病的圖片,志愿者既注重艾滋病相關知識的系統性,同時又將圖片加工得更加優美、生動、幽默、風趣,以激發更多的大學生了解和學習艾滋病的興趣。
2.5.5 “一元‘艾’心、人人愛心”募捐活動 為擴大項目影響,加大艾滋病宣傳力度,6校志愿者以愛心為主題,激發大學生愛心意識、傳遞愛心精神,積極倡導了“一元‘艾’心、人人愛心”募捐活動。此項活動共計3 500人參與,共捐善款4 436.9元。
2.6 自我探索,自我超越 責任與愛心的驅使,志愿者們經過認真籌備,用募捐而來的善款購買學習用品、玩具和體育用品等。在項目指導老師的帶領下,5名大學生志愿者將全部物品送至運城市夏縣和聞喜32名艾滋病兒童手里。同時,還將一些體育用品捐贈給夏縣“黃土地”和聞喜“溫馨家園”2個艾滋病組織,希望每個艾滋病人都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與艾滋病人接觸似乎令人心存畏懼,但當5名志愿者抱著艾滋病兒童,并與他們玩的興高采烈時,他們心里的恐懼感就蕩然無存了。
3 自主教育在大學生艾滋病宣傳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3.1 學生層面
3.1.1 培養各方面能力,提升自身主體地位 大學的學習、生活已明顯不同于初中、高中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了,而是以大學生為學習中心和主體的新型教育模式。作為學習的主人,大學生應充分展示自我,培養各種技能,明確自身主體地位,從而提升主體能力。自主教育在大學生艾滋病宣傳中的開展是一個新型模式,也是為大學生提供平臺的重要資源。
3.1.2 提高思想覺悟,明確自身社會責任和使命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核心力量,國家的繁榮昌盛,社會的和諧進步,人民的幸福安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學生社會價值的實現程度。作為全人類的公共危機,艾滋病對人類社會的危害正日益加劇,大學生同樣是一個易感人群。因此,大學生群體應明確意識到在遏制艾滋病、教育保護他人的過程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大學生應當成為艾滋病自主教育的主力軍和生力軍。
3.1.3 激發創新思維,挖掘自主創新潛能 創新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大學生具有最活躍的思維和最大的創新潛能。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方式,自主教育有許多尚待開發的領域,大學生開展艾滋病自主教育,要不斷培養創新思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自主教育的成功實踐開辟新天地。
3.2 學校層面
3.2.1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避免大學生權益受到損害 目前一些高校學生已被艾滋病毒感染,原因在于他們不了解艾滋病相關知識,對艾滋病危害及預防措施缺乏理性認識,導致高危時有發生,艾滋病也隨之悄悄進入大學校園。相關調查顯示,大學生有婚前者為13.9%,對婚前的態度,贊成者為8.2%,認可(可以理解)者占73.5%[18]。學校是保護大學生的第一場所,開展艾滋病等健康教育課程,對于保護大學生權益顯得尤為重要。
3.2.2 尊重大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大學生自主能力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在不同階段的教學中角色不一致。高校教育中,教師應把學習和教育的主體還給學生,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監督、指導,幫助大學生不斷實現自主能力。大學生艾滋病自主教育,首先應得到學校相關領導和 教師的認可與支持,為大學生開展艾滋病自主教育掃清障礙。
3.2.3 提供相關資源,挖掘大學生潛能 針對目前高校學生活動缺乏資源的現狀,學校應轉變觀念,相信大學生有能力開展好艾滋病自主教育。只有為大學生提供資源,才能充分挖掘其潛能,為高校教育創造財富。要保證大學生艾滋病自主教育具有延續性,學校應該專門設立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由學生自主、獨立主持開展,讓大學生的潛能發揮在可以為學校、社會做貢獻的事情上。
3.3 相關機構
3.3.1 教育部門應具憂患意識,完善法規建設 在艾滋病肆意蔓延的今天,教育部門應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并制定相應法規,以確保大學生開展艾滋病自主教育具有法律效應。同時,各級教育部門應賦予學校更多權力,讓大學生艾滋病自主教育具有更大的空間。
3.3.2 衛生部門相關人員應介入大學生艾滋病宣傳教育 在艾滋病預防教育領域中,衛生部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大學生開展的艾滋病宣傳自主教育中,各級衛生部門相關專業人士應給予積極關注,為大學生開展自主教育提供專業指導,以保證自主教育的科學性與專業性。
4 參考文獻
[1] 萬同己.大學生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評價.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29(21):2 629-2 631.
[2] 殷大奎.中國艾滋病流行與防治對策.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4):145-147.
[3] 高秋菊,薛春洪,劉輝,等.某軍醫學院學員艾滋病知識、態度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4,25(1):79-80.
[4] 趙海燕,郭雁玲,劉秀珠,等.青春健康教育對大學生預防艾滋病/性病知識態度的影響.現代預防醫,2006,33(9):1 646-1 647.
[5] 杲強.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探討.中國健康教育,2002,18(11):697-698.
[6] 廖文科.我國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面臨的形勢及其政策和任務.中國學校衛生,2005,26(2):172-176.
[7] 古天明,楊開選.大學生艾滋病認知狀況調查.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2(2):94-96.
[8] SKIDMORE D, HAYTER E. Risk and sex: Ego-centricity and sexual behavior in young adults. Health Risk Soc, 2000,2(1):23-32.
[9] ,黃加權,勞立峰,等.武漢市醫學生與非醫學專業大學生艾滋病相關問題現況調查.現代預防醫學,2008,35(4):56-57.
[10]王隴德,陳小婭,盧雍政.預防艾滋病學生宣傳教育讀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2007:1-2.
[11]賀莉萍,黃曉,周勇,等.健康教育對大學生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的影響.中國健康教育,2008,24(2):102-104.
[12]劉利容,劉民.北京地區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綜述.中國健康教育,2006,22(2):146-148.
[13]趙建玲,陳萍,李寧.大學生是預防艾滋病的生力軍.中國學校衛生,2006,27(11):988-989.
[14]王榮,徐選國,王小玲,等.山西省2 778名大學生艾滋知識態度現狀調查分析.社區醫學雜志,2008,6(11):40-41.
[15]王榮,唐柳妹,姜峰.山西省太原市大學生艾滋病知識態度行為調查.中國健康教育,2008,24(11):851-853.
[16]王榮,王小玲,閆莉,等.醫學生艾滋病預防與反歧視教育策略.中國學校衛生,2008,29(12):1 134-1 135.
篇6
Impact Evaluation of AIDS Health Education Among School Managers/DING Su-qin, MA Ying-hua, WANG Chao, et al. Institute of Child and Adolesc ent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08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school managers' cogniti on of the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the education a nd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training mode. Methods Seventy-eight participants were trained for one day in Heilongjiang and Henanin November to December in 2005. They were high school managers, schooldoctors and the managers of the clinics in primary and high schools. Participat i on method was adopted as training method, and national and education ministry po licies was emphasized. To questionnaire surveys were conducted respectively be fore and after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raining, the participan ts' levels of knowledge about AID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percentage o f participants who had correct attitudes about AIDS also increased.More school m anager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on HIV/ AIDS prevention. The participation training mode was appreciated by most par ticipants, especi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content. 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chool managers is key to the impleme ntation of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on HIV/AIDS prevention. The training mode isfeasible and recommendable.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ealth educati on;Teacher training;Evaluation studies
做好學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前提之一,是對各級教育部門主管領導進行預防HIV/AIDS相 關 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對艾滋病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艾滋病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的重 視,爭取他們最大限度的支持[1]。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促進反對羞 辱和歧視態度的建立,筆者于2005年11-12月在黑龍江省和河南省對部分學校管理人員、校 醫及中小學保健所管理人員進行了培訓,并在培訓前、后對培訓對象的知識和態度等進行問 卷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黑龍江省和河南省各舉辦1期普通中學領導培訓班,培訓對象 為學校管理人員、校醫和中小學保健所管理人員,培訓時間均為1 d。2個培訓班共有78人參 加,黑龍江省培訓43人,河南省培訓35人。培訓學員中,男性占23.4%,女性占76.6%。學員 主要來自初中學校,占42.3%;其余為高中、完全中學及中小學保健所。學校管理人員(校 長、 副校長、教務長)占53.3%,保健所管理人員和校醫占46.7%。
1.2 方法 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以學員為中心,以問題為中心,鼓勵學 員們全程中廣泛參與交流與學習。具體培訓內容和方法見表1。
在培訓前、后分別進行問卷調查,培訓前問卷內容包括學員的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 學校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的現況;培訓后問卷除知識、態度外,還包括對培訓的評價。 2次培 訓共收回調查問卷142份,培訓前78份,培訓后64份。培訓前問卷在培訓開始后才填寫的沒 有計入此次統計。
1.3 資料的整理 對所有問卷進行整理、統一編號,采用Epi data 3.1軟件 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錄入,用SPSS 11.5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χ2檢驗和秩和檢驗。
2 結果
2.1 學校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現況
2.1.1 政策的知曉和落實情況 培訓前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7人(9.0%)沒有 聽說過《中學生 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大綱》[2],48人(61.5%)調查當年才聽說過,23人(29.5%) 調查時的2 a前聽說過。18人(23.1%)從不知道要按《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大綱》在 學校開設課程,調查當年才知道的有31人(39.7%),調查時的2 a前知道的有29人(37.2%)。 所在學校將預防 艾滋病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并開設專題教育課程的有26人(34.2%),2項都沒有的有19人(2 5.0%)。34.2%的學員所在學校落實了艾滋病致孤兒童免費入學和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的具體關 懷措施,41.1%的學員所在學校2項均未落實。
2.1.2 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組織情況 僅21人(28.0%)所在學 校有完整的預防艾滋病組織機構(包括領導、管理部門及人員、協調領導小組或協調機制) ,12人(16.0%)所在學校以上各項都沒有,7人(9.3%)所在學校僅有領導 ,13 人(17.3%)所在學校僅有管理部門和人員。所在學校有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計劃和年度總結 的有42人(54.5%),2項都沒有的18人(23.4%)。
2.1.3 預防艾滋病教育師資配備及教材發放情況 80.3%的學員所在學校有 相對固定的專(兼)職教師,76.0%的學員所在學校艾滋病教育 教師和校醫近3 a接受過教育部門組織的培訓。45.9%的學員所在學校授課教師有教學計劃、 教案和教學總結。21.6%的學員所在學校各項均沒有。24.0%的學員所在學校沒有任何教學用 書和教學工具,有4種以上教學用書和教學工具的僅占52.0%。58.7%的學員所在學校圖書館 有3種及以上的預防艾滋病等科普讀物,一種都沒有的占20.0%。按要求高中和高等職業中學 在新生入學時,應向學生發放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處方,但調查結果顯示,全部發放的占23 .9%,發放但未達到要求的占26.8%,未發放的達49.3%。
2.1.4 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情況 一項活動都未開展的占6.8%,開 展1項活動的占37.8%,開展2~4項的占32.4%,開展5項及以上的占23.0%。
2.2 培訓前后KAP問卷調查結果
2.2.1 艾滋病相關知識 艾滋病知識共28道題,分別對它們進行賦值處 理,每題回答正確者得1分,錯誤或不清楚者得0分,滿分為28分。培訓前、后艾滋病知識得 分分別為(23.06±3.55)和(24.83±2.41)分,經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 287,P=0.01)。培訓前、后被試單題的正確回答情況見表2。
2.2.2 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相關態度 培訓前后均沒有人認 為自己接觸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培訓前64人(82.1%)認為沒有接觸過,培訓 后仍然認為自己沒有接觸過的比例降至33.3%。認為不知道是否見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艾滋病病人的比例由培訓前的17.9%上升至66.7%,經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34.548,P<0.001)。表明培訓后有更多的學員意識到不能僅從表面判 斷一個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從而增強了他們預防艾滋病的意識。
培訓前后學員對艾滋病相關的態度見表3。將6道態度題進行賦值處理,正向態度得分為正 ,負向態度得分為負,正向態度最高分為8分,負向態度最高分為-8分。經秩和檢驗,差異 有統計學意義(z=-2.073,P=0.038),表明學員對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 人的態度發生了轉變。
2.3 對培訓的評價 培訓后問卷調查顯示,39.7%的學員認為時間太短,其 余則認為時間正好。14.0%的人認為有些專題在培訓時被完全忽略了,86.0%的人認為沒有忽 略。40.7%的人認為在今后的學校領導培訓中有些需要改進。 所有學員都認為培訓方法與培 訓內容適宜,98.4%的人認為在今后的相關培訓中可以應用此次培訓所用方法和內容。所有 學員都認為通過培訓,對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和《中學生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大綱 》有了更深入、更詳細的了解。98.4%的人有信心在所在學校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和相關的 宣傳教育工作。
3 討論
學校主管領導是學校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的關鍵人物,他們對艾滋病流行及危害的認識程度 、對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重視和支持程度直接影響課程的落實、師資的配備以及相應的 監督和評估,也影響著教育的效果。因此,對學校校長和主管領導進行加強艾滋病教育和反 對歧視的倡導和動員,是落實課時、開展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和反對歧視、提倡關愛宣傳活 動的關鍵,是為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營造寬松的生活教育環境的前提。如何讓學校領導們 易于接受相應的理念,切身體會到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探討有效的學校領 導培訓模式有實際意義。
3.1 培訓模式的特點
3.1.1 重在互動、多樣化的培訓方式 在知識講授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學員參與為 主的互動式方法進行培訓,如看錄像、做游戲/活動、教師的教學經驗介紹等,互動式培訓 形式 既是對專題講座知識的鞏固,又是對各種教學方法及活動的介紹和推廣。
3.1.2 重在教育和學校責任意識的培訓理念 通過培訓前的調查不僅能了解 學校預防艾滋病教 育的現狀,還可以評估學員對學校在預防艾滋病教育中應承擔責任的了解情況,教育行政部 門對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評估要求的落實情況。讓學員在培訓中帶著責任、帶著任務接受 培訓,保證培訓目標的有效實現。
3.1.3 重在提供培訓后學校開展活動的教學資料 缺乏教學資料是目前制 約學校開展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課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動員學校領導切實落實預防 艾滋病專題教育的基礎上,還為參加培訓的所有人員提供3類12種教學資料。
3.2 增強學校領導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識 參加培訓的所有領導都 認為,通過培訓,他們對學校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和《中學生預防艾滋 病專題教育》有了更深入、更詳細的了解,并表示有信心在所在學校開展預防艾滋病專題教 育和相關的宣傳教育工作。表明本次培訓使學校領導更加正視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認識到 在學 校開展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了對相關政策的把握程度,對開 展艾滋病教育的態度更加積極,為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的師資配備和課程落實等提供了支 持與保證。相信艾滋病教育組織機構的不完善狀況、師資和教學材料的缺乏等問題,會逐漸 得到相應的改善和解決。
3.3 提高了學校領導對艾滋病的認知水平 培訓后,艾滋病知識的知曉率顯 著 提高,尤其是培訓前正確率比較低的一些知識,在培訓后正確率提高十分明顯。培訓前后, 培訓對象對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均傾向于同情、理解并能為他們提供關愛的態度,這有利于創造“反歧視”環境。提示 今后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內容必須系統而具體,既要讓人們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建立預防艾 滋病的意識;又要讓他們了解艾滋病在一定的條件下傳播,只要避免一些高危行為,艾滋病 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3.4 創新之處 此次培訓與以往的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師資培訓、學校管理 人員培訓模式不同[3-4],其創新之處有:一是培訓方法,首次將參與式的培 訓方式運用到中小學校長培訓,摸索了 有效的學校領導培訓方法;二是在培訓策略方面,重在以教育部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政策和 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為切入口,探討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如何開展 的策略;三是培訓內容,探索以預防艾滋病教育為切入口的綜合性的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預 防的學校教育方法與途徑,為學校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教學活動打下了良好 的基礎。
3.5 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考慮到對學校領導的培訓應該將重點放在提高他們 對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的認識上,為保證領導能全程參加培訓,此次培訓時間設置為1 d。 培訓后的評估表明,部分學員認為培訓時間太短,有些專題在培訓時被忽略了。在今后的培 訓中,有些需要改進,如建議經常性、常規性、通俗性,及作為政府行為擴大培訓面等。
建議在今后的培訓中,延長培訓時間,同時增加一些內容,如邀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培訓 班上進行現身說法;參觀相應的收治艾滋病病人的醫療和關懷機構;加強學員之間的交流, 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計劃制定等;通過教師反饋和經驗總結活動,進一步了解學生對 “預 防艾滋病專題教育課”和活動的評價和建議,以評估學校領導培訓的遠期效果。
4 參考文獻
[1] 馬迎華,張冰,宋逸,等.預防艾滋病學校健康教育培訓班培訓模式探討.中國學校 衛生,2002,23(5):392-395.
[2] 教育部辦公廳,編.中小學生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大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 3.
[3] 張嵐,王俊麗,張秀蘭.北京市西城區中小學校長艾滋病知識培訓效果評價.中國學 校衛生,2005,26(11):948-949.
篇7
為做好此次宣傳活動,縣衛生局研究制定了宣傳活動安排,對開展的時間、形式、內容和參與人員等作了具體要求,由縣疾控中心牽頭,各醫療衛生單位參與,利用懸掛宣傳橫幅、散發宣傳資料、設置宣傳展板和宣傳欄、LED屏幕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傳日”,組織縣級5家醫療衛生單位和鹿苑衛生院傳控專干、健康教育專干15人在縣城縣門街廣場開展集中宣傳活動。
二、精心組織實施
一是抓集中宣傳。12月1日上午9時,集中宣傳活動在縣門街廣場準時開始,縣衛生局張耀副局長到現場指導并參與宣傳,6家醫療衛生單位的15名醫務人員精神飽滿,分發健康教育資料、宣傳健康知識、接受群眾咨詢,整個過程分工明確,緊張有序。過往群眾紛紛駐足,領取宣傳資料,咨詢健康問題??h紅十字會也派出1名領導和3名工作人員參與集中宣傳活動??h電視臺對活動進行了現場報道。
二是抓各單位宣傳。其余9家鄉鎮衛生院和長慶油田職工醫院、陜汽集團職工醫院等一級以上醫療機構,認真落實宣傳活動要求,在單位門前或人員密集場所,開展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咨詢活動,設置展板、散發宣傳資料、接受群眾咨詢。
篇8
二、組織活動,扎實開展艾滋病宣教工作
1、上好一節以預防艾滋病為主要內容的健康教育課。全縣初中以上的23所學校,389個教學班都通過健康教育課向學生講解了預防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使學生知道了什么是艾滋病?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處?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傳播途徑有哪些?為什么要在青少年中開展艾滋病預防宣傳教育活動?怎樣預防艾滋病?幫助學生認識到艾滋病的隱匿性和極大的危害性,了解何種生活環境及行為會使他們處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險之中,使他們懂得了什么樣的習慣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2、發揮學校宣傳陣地的作用。12月2日全縣124所中小學同時利用升旗儀式向師生宣傳了艾滋病防治知識;除此之外,各校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了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如:張貼標語、電子屏幕、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形式進行了宣傳,讓學生更好地知道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遏制艾滋病蔓延的全球行動中來。
3、召開以“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為主題的班會和團日活動。柏井中學、立壁學校等均召開了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在主題班會上部分學生介紹了自己搜集到的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以班為單位進行了宣誓簽名活動,使學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鎖簧二中、槐樹鋪中學等學校召開了形式多樣的團日活動,他們利用多媒體放映、ppt展示等形式展示了我國及世界艾滋病感染的現狀,使學生了解了艾滋病在全球肆虐的嚴峻現狀,進一步樹立了“青少年與艾滋病密切相關”的信念,增強了自身保護的意識與能力,提高了大家參與控制艾滋病社會活動的積極性。
4、開展了“小手牽大手,共防艾滋病”活動。大部分學校開展了以活動主題為主的短文征集活動,并向全體學生每人發放一張預防艾滋病健康處方宣傳資料,讓學生把宣傳資料和自己的短文帶回家,帶動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預防艾滋病工作,以此來擴大艾滋病防治的知曉率,從真正意義上達到“全民參與,全力投入,全面預防”的目的。
篇9
1、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每季度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全年不少于4次。依據居民需求、季節多發病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內容。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后接受咨詢、發放相關健康教育材料,盡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的居民。
2、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根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 定期對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內容。每年度不少于6次。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4、發揮取閱架的作用
衛生室設健康教育取閱架,每月定期整理,將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擺放其中,供居民免費索取。
三、健康教育效果評估
篇10
The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high-risk groups of HIV/AIDS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ZHANG Yiqing
Lanhe Hospital in Nansha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148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high-risk groups of HIV/AIDS. Methods Selected 1120 cases of high-risk groups of HIV/AI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knowledge about HIV/AIDS was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and summary up awareness of knowledge about high-risk groups of HIV/AIDS health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work. Results The rates of who mastered definition of HIV/AIDS, route of transmiss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tc in high-risk groups of HIV/AIDS had been upgraded somewhat,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HIV/AIDS;High-risk groups;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Health knowledge
艾滋?。ˋIDS),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被譽為“史后世紀的瘟疫”,雖然近年來艾滋病的勢頭有所減緩,但是疫情仍在蔓延,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艾滋病的傳播途徑較廣,可通過性接觸、血液、母嬰等途徑傳播,臨床上尚缺乏對艾滋病有效的預防疫苗和特異的治療藥物,其死亡率極高,主要以預防為主[1]。吸毒、、同性戀等都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這部分人群大多缺乏對艾滋病的知識。因此,做好該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干預,提高其知識知曉率,有助于循序漸進地促進行為改變,可預防控制艾滋病在人群中的傳播蔓延。本研究就如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開展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他們對艾滋病的認識、改變危險行為做出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112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納入標準如下:(1)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年齡≥14歲;(3)具備高危人群的特征,包括女性工作者、吸毒者、有償獻血者和男男者及性病門診男性就診者,此外還包括其他流動人口如軍人、學生、司機等;(4)文化程度小學以上。所有患者中男523例,女477例,年齡16~60歲,平均(38.2±4.5)歲;其中已婚例數440例,離婚人數280例;特征分布主要如下:女性性工作者298例,吸毒者5例,就診性病者82例,異性性接觸者151例,同性性接觸者45例,另有其他高危人群544例。
1.2 方法
采用設計調查表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為被調查對象的基本特征、對待艾滋病的態度和行為等(如艾滋病的含義、傳播途徑、防治知識)。在獨立、安靜、舒適的環境中,經過門診化、正規化和模擬化訓練的專業工作人員進行調查,采用一對一面談形式,闡明3C原則(自愿、保密、知情同意),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方式,對調查內容與被調查者信息保密,對調查者的填寫內容應當以真實情況為準。被調查者可以不參加或拒絕問題調查。
正確和整個調查過程在30 min內完成,之后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及咨詢卡,開展綜合防治工作。調查結束后對調查問卷仔細核實,對于發現的錯誤及時更正,對于不合格的答案及時剔除,問卷共發放1120份,有效回收問卷1000份?;厥章蕿?9.3%。防治工作開展后回收1008份,回收率為90.0%。
1.3 綜合性防治工作的開展
(1)有效開展外展活動:建立長期固定的咨詢檢測點,提供人員機構信息、聯系方式。向該組調查人員發放預防控制艾滋病知識小冊子,每人至少發放1本;約定座談會、專題講座的時間地點,舉辦宣傳欄、張貼正確使用安全套的預防艾滋病各類大畫片,采用一對一或小組交流的活動方式對高危人群進行艾滋病知識宣教,重點講授艾滋病基本知識、流行現狀、傳播途徑安全件行為教育,可現場播放健康教育專題錄像等[2]。(2)落實100%安全套使用策略并提供安全套:對于參與調查的高危人群宣傳安全套在防病和避孕中的作用,推廣安全套的使用,免費發放3個安全套,并提供可以獲得安全套的人員、機構、地點信息等,說服其使用安全套。(3)和同伴健康教育:對于高危人群,性生活時要正確使用安全套,尤其對于非固定[2],增加高危人群對艾滋病的相關認識進而做出相應的改變與決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數據庫處理復核調查數據,應用SPSS13.0軟件包對所得數據進行有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描述,檢驗方法為x2檢驗,當P
2 結果
開展綜合性防治工作后,本組人群在對艾滋病的定義理解、防治等健康知識、傳播途徑方面的掌握率有所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我國艾滋病的感染率于近年來逐漸上升,艾滋病流行形勢十分嚴峻。人們對艾滋病預防的認識、自我保護意識、預防方法的正確掌握是決定其感染危險性的關鍵因素[3-4]。艾滋病是與行為有關的疾病,經驗證明,成功的預防與患者的較高的知信行度是分不開的。在艾滋病的預防措施中,宣教活動與工作被視為是最為重要的社會活動,也是高危人群預防控制艾滋病的主要策略與措施。鑒于此,為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與危害,有必要對高危人群進行有效的行為干預[5-6]。通過對高危人群的有效問卷調查發現,該組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知識普及情況不容樂觀,他們普遍存在健康教育及自我保護意識差的情況。本研究對艾滋病高危人群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傳播衛生保健知識和技術,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高危人群掌握艾滋病防范的相關知識,加強自我防護,樹立健康觀念,在不同的重點人群舉辦預防艾滋病專題講座,使得個體和群體行為向好的地方發展,遏制艾滋病經性途徑傳播流行,促使人們提高維護和改善不良生活習慣。
綜上所述,提高艾滋病高危人群對疾病的認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使其掌握正確預防方法,對于確保人群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關,白春玉,張迪,等.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預前后效果比較[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5,11(6):412-414.
[2] 萬慶容.在高危人群中開展艾滋病綜合性防治工作[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10):1397-1398.
[3] 李曉勇,谷政,趙梅,等.重慶市高危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效果評價[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5,21(5):550-554.
[4] 宋淑賢.同仁縣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行為訪談結果分析[J].青海醫藥雜志,2008,38(5):56.
篇11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方針,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和全社會參與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機制,積極實施以安全套推廣使用和健康教育為主的綜合干預措施,降低娛樂場所高危人群的高危行為,控制艾滋病的傳播和蔓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二、工作目標
從今年起用2年左右的時間,在對轄區內50多所娛樂場所開展基線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健康教育、行為干預和咨詢服務等措施,降低娛樂場所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險,控制艾滋病的傳播和蔓延。
1、有針對性地開展與艾滋?。圆≡\療服務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活動,使娛樂場所高危人群艾滋病預防知識知曉率達100%,增強自我健康保護意識,改變她們的求醫行為。
2、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外展干預和咨詢服務,促進安全套的推廣與正確使用,提高優質安全套的可獲得性、使用率和使用正確率。
3、整頓性病診療市場,改善性病服務質量,為高危人群提供有效、可接受、可負擔的規范性病診療和生殖健康服務。
三、工作措施
篇12
(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三)依法防治、科學防治、綜合評估。
(四)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注重實效。
(五)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加強監督。
二、目標和工作指標
(一)總目標:
進一步完善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防治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各項預防、控制和治療措施,減少艾滋病對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危害。到20**年,把我區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二)具體目標和工作指標:
到20**年底實現以下目標:
1.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設置艾滋病和性病預防控制科室,配備相應的設備和專職工作人員。建成覆蓋全區的艾滋病監測體系和篩查實驗室檢測網絡,實現區級以上醫院衛生機構艾滋病監測信息網絡直報。建立分布合理的性病監測網絡,為艾滋病和性病防治效果評價提供依據。各區級醫療機構必須建立免費自愿咨詢檢測點,開展免費艾滋病初篩檢測和咨詢服務。
2.全區15—49歲人口中,城市居民對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知曉率達到75%以上,農村居民達到65%以上,校外青少年達到65%以上。在人員流量較大的漢中長途汽車站、市公共汽車運輸公司常年設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廣告牌或宣傳欄,候車室必須放置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90%以上接受過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關知識培訓。
4.城市社區和鄉鎮衛生服務人員80%以上、村醫50%以上接受過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提供孕產期保健和助產服務人員50%以上接受過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和技能培訓。
5.承擔艾滋病檢測工作的人員80%以上接受過自愿咨詢檢測專業培訓;艾滋病防治專職人員80%以上接受過自愿咨詢檢測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
6.區上建立美沙酮治療門診為吸食成癮者提供服務。各類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達到70%以上,靜脈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
7.建立和實施醫療衛生機構輸血技術人員崗位培訓制度和執業資格制度,上崗人員100%實行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臨床用血90%以上來自自愿無償獻血。性病的年發病增長率低于全省水平。
8.建立農村以鄉村為主、城市以社區和家庭為主,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關懷和救助的社會支持機制。符合治療標準的艾滋病病人5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療或中醫治療;有治療需求的艾滋病病人70%以上得到相應的機會性感染治療服務。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85%以上采取預防母嬰傳播干預措施。艾滋病致孤兒童l00%免費接受義務教育。
到20**年底實現以下目標:
1.設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
2.全區15—49歲人口中,城市居民對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農村居民達到75%以上。流動人口達到80%以上,校內青少年達到l00%,校外青少年達到75%以上。漢中機場、漢中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公共場所90%以上設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廣告牌或宣傳欄,候機(車)室80%以上放置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0%接受過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關知識培訓。
4.城市社區和鄉鎮衛生服務人員90%以上、村衛生室鄉醫70%以上接受過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提供孕產期保健和助產服務人員90%以上接受過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和技能培訓。
5.承擔艾滋病檢測工作的人員90%以上接受過自愿咨詢檢測專業培訓;艾滋病防治專職人員90%以上接受過自愿咨詢檢測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
6.有效干預措施覆蓋當地9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動人口。對吸食人員建立藥物維持治療門診,對吸食阿片類提供藥物維持治療。各類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達到90%以上,靜脈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
7.臨床用血**0%來自無償獻血,阻斷艾滋病經采供血傳播。區上建立一所性病規范診療和預防保健服務的示范醫療衛生機構。
8.符合治療標準的艾滋病病人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療或中醫治療;有治療需求的艾滋病病人90%以上得到相應的機會性感染治療服務。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90%以上采取預防母嬰傳播干預措施。
三、防治策略和行動措施
(一)廣泛深入開展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宣傳教育,營造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環境。
1.加強大眾媒體宣傳教育。各有關部門和新聞單位要廣泛組織開展艾滋病防治、無償獻血知識和“四免一關懷”等政策的宣傳。新聞媒體單位要積極刊播防治艾滋病、性病和宣傳無償獻血知識的公益廣告。區政府有關新聞網站要開設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欄目,定期更新欄目內容。
2.加強公共場所和社區宣傳教育。主要路段、街頭、廣場、公園、商業區和旅游景區,要設立艾滋病防治、無償獻血知識的戶外公益廣告牌或宣傳欄。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及公共交通工具,要放置艾滋病防治及其相關知識宣傳材料。賓館飯店應做好相應的的艾滋病防范和宣傳工作。招待所和旅店登記服務臺,要備有代顧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材料。影劇院、青少年宮、文化館等文化、科普場所,要按照有關規定在節目開始前播放艾滋病防治科普宣傳片或公益廣告,并結合日常工作每年至少開展1次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各鎮、鄉、辦事處及居委會、村委會要設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傳欄、墻報、黑板報、墻體標語等,定期更新宣傳內容;每個村至少有5條艾滋病防治知識固定標語或公益廣告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每年至少開展2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動。有關部門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積極利用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在農貿集市、節假曰活動場所等群眾集中的地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宣傳教育活動。要編制適合農村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材料。要在農業科技培訓、外出務工人員就業培訓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內容。
3.加強工作場所和校園宣傳教育。各級各類機關、單位要在工作場所廣泛普及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開展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傳教育活動。企事業單位特別是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建筑、采礦等行業和大型工程建設單位,要將艾滋病防治政策及相關知識培訓納入職工崗位培訓和行業安全教育,每年至少開展1次相關知識的專題教育。有關培訓機構要把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作為重要的培訓內容。公共職業介紹機構要為求職人員免費發放艾滋病防治宣傳材料,普通中學、技工學校、中等專業學校、高等學校要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共青團等團體要組織青年學生參加社會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動;高等學校要發揮青年志愿者服務組織的作用,在校園內外廣泛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和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動。
4.加強對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各有關部門,各農民工相對集中的企業要認真組織實施《全國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實施方案》,在進城務工人員中廣泛宣傳普及預防艾滋病知識。民政、計生部門要利用新婚學校、孕婦學校和產前檢查、婚前咨詢等,加強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宣傳。商務部門要加強對出國勞務人員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司法部門要將艾滋病防治知識納入被監管人員的常規教育內容。要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工商聯等團體工作網絡優勢,在繼續深入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動、“中國職工紅絲帶健康行動”和“青春紅絲帶”行動等專項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預防艾滋病知識和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傳教育活動。
(二)大力推廣和實施有效干預措施。
1.積極開展針對性傳播艾滋病的預防干預工作,落實推廣使用安全套措施。區疾控中心要建立高危行為干預工作專業隊伍,制訂干預工作方案并建立干預工作信息收集和報告制度,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深入有關公共場所和流動人口集中場所開展深入細致的預防干預工作;利用同伴教育宣傳員在社區開展刑釋解教人員預防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訓;鼓勵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抗體檢測和規范化性病診療服務。要在有關公共場所以及高危人群中積極推廣使用安全套,賓館、飯店、洗浴和娛樂等公共場所的經營者,要在公共場所內放置安全套或者設置安全套發售設施,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2.提高阿片類成癮者藥品維持治療覆蓋率,開展清潔針具交換試點。市上設立在吸食阿片類問題嚴重的**區建立藥物維持治療門診。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艾滋病檢測、抗病毒治療、心理矯治和健康教育等綜合防治工作,幫助吸毒人員回歸社會;開展并逐步擴大清潔針具交換試點,降低吸毒傳播艾滋病的危害。
3.落實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干預措施。發揮三級醫療救治、婦幼保健及疾病預防控制網絡的作用,結合實際,建立有效、可行、便捷的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服務模式。醫療衛生機構要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及其嬰兒免費提供相關咨詢和檢測、產前指導、阻斷、隨訪、營養指導等服務,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提供免費抗逆轉錄病毒藥品;積極倡導并指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產婦對嬰兒進行人工喂養。
(三)加強采供血機構和血液的管理。
1.堅決取締、打擊非法采供血液或原料血漿活動。建立舉報制度,開展經常性的打擊非法采供血液(血漿)、組織他人出賣血液(血漿)或者制售血液制品的活動;嚴禁高危人群獻血液(血漿)。要加強對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生產、流通、臨床使用和使用后處理的監督管理;打擊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醫療器械的行為。
2.加強臨床合理用血管理。區衛生局及醫療衛生機構要將科學用血納入醫師繼續教育考核內容,建立、完善臨床科學用血評價體系和監督處罰制度,嚴肅查處醫療衛生機構非法自采和自供臨床用血。
(四)提高艾滋病醫療服務質量,全面落實艾滋病治療措施,開展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關懷救助。
1.規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提高可及性。區衛生局應按照有關要求,認真執行艾滋病診療技術規范、制定藥品管理和治療信息管理規范,統籌安排衛生技術人員、經費和設備資源,開展醫療服務工作;要設立定點醫院負責艾滋病醫療救治工作,支持開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臨床服務;區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應有經過相關部門組織培訓的醫護人員負責門診和家庭病床的醫療救治工作。區衛生局要加強治療、隨訪、督導服務、心理支持、轉診服務等各項工作的管理。要保證流動人口和被監管人員的治療需求。區勞動保障、衛生部門要完善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員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就醫管理、費用支付辦法,切實保障合理醫療需求。
2.加強機會性感染的預防和治療,積極開展結核病/艾滋病雙重感染防治工作。制定各類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病人的醫療救治政策,積極開展有效預防和治療工作,對農村和城鎮經濟困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適當減免抗機會性感染治療藥品的費用。要建立結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的合作機制,開展結核?。滩‰p重感染監測,對所有已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進行結核病篩查,提高結核?。滩‰p重感染診斷水平,加強預防、轉診、治療和關懷工作;對發現的結核病病人,要納入國家結核病防治規劃及時治療。
3.開展艾滋病致孤兒童和孤老的救助安置工作。建立對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未成年子女和老人登記、上報和隨訪制度,落實孤兒安置和免費入學的政策措施。要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孤老、孤兒納入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按規定予以救助和妥善安置。
4.鼓勵和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艾滋病預防、救助工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發揮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個人的作用,幫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開展生產自救,參加艾滋病關懷護理和救助工作,并對參加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單位和人員提供培訓和支持。
(五)健全艾滋病檢測監測體系,完善艾滋病檢測監測網絡。
1.建立適宜的服務模式,開展自愿咨詢檢測服務。充分利用現有服務網絡開展自愿咨詢檢測工作,強調自愿和保密原則,提高自愿咨詢檢測的可及性。要建立和完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的免費自愿咨詢檢測點,承擔國家免費自愿咨詢檢測任務。開展艾滋病檢測服務的機構,要提供檢測前后咨詢、相關健康教育信息和轉診服務;不具備檢測條件的機構,可開展自愿咨詢服務,并通過轉診服務由具備檢測條件的機構提供艾滋病檢測。
2.完善艾滋病監測網絡,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監測。建立高危人群綜合監測網絡,建立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相結合的綜合監測網絡,根據有關規定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和流行病學調查,對監管場所被監管人員開展艾滋病抗體檢測。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的原則,根據有關規定為新婚人群和孕產婦免費提供艾滋病抗體初篩檢測和咨詢服務,區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對手術病人、性病病人等開展艾滋病抗體檢測,對應征入伍青年免費實施艾滋病抗體檢測;將公共場所服務人員艾滋病抗體檢測納入從業人員常規健康檢查內容,并依法告知檢測結果。
3.合理規劃和建設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網絡,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要建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不具備建立篩查實驗室的要設立檢測點,開展快速檢測。
4.健全實驗室質量控制、檢測能力驗證和質量考核體系。按照國家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標準對艾滋病檢測實驗室進行配置,實行二級生物實驗室市級備案制度。建立健全職業暴露預防和處理制度;健全質量控制責任,實行分級管理和年度考核。
5、建立部門間信息合作與共享機制,加強信息的整合和利用。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各部門間的艾滋病監測檢測信息合作與共享機制,定期匯總分析艾滋病疫情監測信息,建立監測結果制度。
(六)加強性病防治管理。
1.建立健全性病監測網絡。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國家疾病監測點和艾滋病監測網絡的分布,合理設置性病監測點,加強性病疫情監測和性病患病率等相關流行病學調查。要加強性病檢測實驗室的質量控制,開展耐藥監測,指導臨床用藥。
2.規范性病診療服務。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性病診療市場整頓力度,規范性病診療和咨詢服務。開展性病診療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要開展預防艾滋病性病知識健康教育,將推廣安全套作為性病門診規范化服務內容,配合開展高危行為干預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管理機制。
區人民政府已將艾滋病防治規劃納入本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了具體的艾滋病防治目標,明確了責任和任務,實現目標考核管理。區政府成立了防治艾滋病領導機構,并設立辦公室。區防治艾滋病領導機構每季度將向市級防治艾滋病領導機構報告工作情況。對領導不力、措施不當、“四免一關懷”政策不落實的,要嚴肅問責對隱瞞疫情、造成艾滋病傳播流行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二)健全政策和法制保障,完善相關管理規定和工作規范。
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艾滋病防治條例》,制定或完善相應的地方性法規和政策措施,依法按政策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打擊犯罪、等違法活動。要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的消毒、臨床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醫療活動的管理規定和工作規范,嚴防艾滋病醫源性傳播職業暴露。
(三)加強機構和能力建設。
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專業隊伍,居委會、村委會要確定預防艾滋病專職或兼職人員,開展預防艾滋病知識宣傳,參與防治干預工作。要努力改善基層艾滋病防治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鼓勵醫療衛生人員特別是大中專畢業生到基層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將預防與控制艾滋病策略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團體的培訓課程,加強對各級各類領導干部的宣傳、培訓和教育。各有關部門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有關政策與評價方法的培訓,提高政策制定與評價水平。要在醫療衛生行業及有關行業組織開展全員艾滋病防治知識培訓,對從事艾滋病性病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臨床醫護、檢測檢驗、采供血等方面的人員進行艾滋病防治專業培訓,對存在職業暴露風險的人員進行艾滋病自我防護培訓和上崗考核;將艾滋病防治知識培訓納入醫學繼續教育內容。要探索建立輸血風險和艾滋病職業意外感染保險機制。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遵守標準防護原則,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預防艾滋病醫源性感染。
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要求,加強對本轄區、本系統培訓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切實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加強考試考核,保證培訓效果。
篇13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665-01
艾滋病是一種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社會進步的傳染病,目前尚無有效疫苗,也無有效治療藥物。在現階段,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提高人們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預防和控制艾滋病在我國和全世界蔓延的唯一方法。
1艾滋病目前“可防不可治”
進入21世紀,我國艾滋病已進入廣泛流行期,累積感染人數不斷上升,防治形勢相當嚴峻,但是全民艾滋病知識掌握程度堪憂,對艾滋病及艾滋病人的態度存在不小偏差。相關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比例逐年上升。2000―2009年我國50歲以上年齡組艾滋病感染者報告數增加十分明顯,其中65歲以上年齡組人群2000年報告數占當年總報告數的0.34%,而2009年這一比例已增加到3.4%,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同年某省份研究結果顯示被調查農村人口中未聽說過艾滋病的人有13.4%,不能正確回答有關艾滋病治療和傳染問題的人比例都超過一半,農村整體艾滋病知識的知曉率不到一半;流動人口艾滋病知識知曉率比非流動人口顯著高。
2近年農村老人艾滋患病率急劇升高
2006年,湖南省郴州市報告老年HIV/AIDS 2例(2.67%),2012年73例(35.27%),平均增長率為82.13%.患者年齡集中在50~86歲.男性占71.43%.農民及民工占47.21%,離退休人員占21.12%.近一半為文盲及小學文化程度.98.14%病例是通過異性感染途徑感染的。此外,另一項調查發現,2009年某中西部地區省份50歲以上的艾滋病患者占艾滋病累計報告數的20%,高于全國10%的平均水平。筆者還收集了近三到五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市、衡陽市等湖南境內各地區居民艾滋病患病率及知曉率調查數據,通過比對,可發現中老年人尤其是農村地區老年人群患病率出現大幅上升,而且對艾滋病認知水平普遍不樂觀。農村人口在艾滋病相關態度方面對婚前和婚外造成的危害、對艾滋病在我國的流行程度認識不足,尤其對艾滋病預防知識需求不夠以及對艾滋病人善待不夠。流動人口前個不足較非流動人口顯著。艾滋病的流行對老年人有直接影響(自身感染)和間接影響(子女感染的影響)兩種基本途徑。如今,在十名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就有一名超過50歲。艾滋病導致老年人個體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加深老年貧困的同時,來自社會的歧視使他們遭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3湖南地區情況亟待調查
在了解近五至十年來的國情、省情,并結合常識以及調查數據判斷后,可發現作為人口流動大省的湖南省,已成為或正在成為艾滋病傳染高危地區,當地農村老年人群應成為重點關注對象。筆者認為,有必要深入本省農村地區對全省老年人展開調查,了解全省老年人的相關情況。
4調查方式及研究思維的探討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短期大范圍覆蓋式的調查縱然能給人有說服力的數據、現象和結果,但是產生其結果的起因、誘因、根本原因,以及當事人的感受和身體、心理的動向等細節無法通過這些“冰冷”的數字來展現。因此,調查者需要獲得“厚數據”,在調查方式上,有必要加入對調查者的訪談甚至深度了解,剖析他們的思維、心理乃至世界觀,這對調查有著莫大的幫助,也會使得調查成果顯得“有血有肉”。
由量表合成的問卷加上訪談式的深度調查,不失為一種新的“組合”。這種“組合式”調查工具,也給了筆者啟發。嚴謹的數據需要有著人文色彩的描述內容的充實與潤色,而這些描述的科學性也需要客觀的調查數字去支撐、去論證。不同的學科與領域之間從來不是割裂的,它們之間的聯系需要被學習者和研究者以某種視角加以發現,并以某種視角加以有機結合,這種結合既是“跨領域”認知,又是人們對學科正確態度的體現。在21世紀的今天,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我們需要將書本上的知識活學活用,從實踐中總結,在實踐中發現,只有這樣,一次次的新的調查才有一個個新的意義。
在缺乏有效藥物和疫苗的情況下,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是目前艾滋病預防的重要策略。因此,一個地區中老年人對艾滋病知識知曉和態度直接影響到了當地老年人社會乃至整個當地社會的生存質量和安定團結。作為醫學生,調查其數據,了解認知及態度的相關因素以及產生其因素的原因,為今后制定適用于中老年人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預措施,控制艾滋病的進一步傳播提供參考依據。掌握老年人對艾滋病知識的了解情況,以及他們對艾滋病的態度、行為,從而針對性開展對這一群體的宣傳教育具有特殊的實際意義。對他們進行系統、科學、有針對性的預防艾滋病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不僅他們自己可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知道如何預防艾滋病,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而且同學們之間,以及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都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宣傳者,擴大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教育范圍。為今后進一步采取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從而為我國預防控制艾滋病工作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漆光紫,龐雅琴.艾滋病高發區中老年男性艾滋病認知態度行為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4):784-785.
[2]熊永香.某地區老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上升的情況分析[J].求醫問藥,2013,11(7):330-331.
[4]彭玉高,李承文,龍向東等.云南部分地區中老年男性艾滋病防治知識的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4):2043-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