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精神科檢查報告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精神科檢查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精神科檢查報告

篇1

在分析檢查階段,黨組成員之間、各科室和單位領導干部之間開展各種形式交心談心27人次,黨組成員撰寫了發言材料,分別參加了專題民主生活會和支部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局黨組于2009年6月24日召開群眾評議會議,征求對分析檢查報告的修改意見。自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按時向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學習實踐活動情況;

二、主要做法

(一)切實加強領導,周密安排部署

為確保分析檢查階段工作健康有序開展,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在轉段前多次召開會議,就如何開展分析檢查階段工作進行認真研究。根據上級要求,結合環保局實際,明確工作目標、具體步驟和要求,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健康有序開展。

5月11日上午,我局召開學習實踐活動轉段動員會,回顧總結了第一階段學習實踐活動,布置第二階段活動。會議由××區環保局副局長陳昌高同志主持。學習實踐活動第五檢查指導組同志參加會議。

王志全同志對第一階段工作做了回顧,他指出,根據《××區關于開展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實施方案》和《××區環保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在區委學習實踐活動第五檢查指導組的指導下,第一階段的各項工作已經全部完成,達到了預期目的,并取得階段性成效。

檢查指導組王開華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局第一階段的各項工作,并就第二階段任務對我局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將學習調研貫穿始終;二是按照區委安排部署,按時高質地完成規定動作。三是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爭取能做出亮點動作。

(二)廣泛征求意見,找準突出問題

分析檢查階段一開始,局黨組及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將征求意見作為做好分析檢查階段工作的關鍵,采取積極措施,將征求意見貫穿于整個分析檢查階段始終,在專題民主生活會、分析檢查報告和群眾評議三個環節都廣泛聽取了各方面意見建議。一是充分發揚民主,堅持走群眾路線。采取發放征求意見表、設立意見箱等多種方式,廣泛深入地征求各方面、各層次的意見。二是認真梳理匯總,查找突出問題。對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梳理匯總,分層次將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和分解,并形成了《××區環保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征求意見反饋情況報告》。

(三)緊扣科學發展主題,認真開展交心談心活動,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會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把專題民主生活會、專題組織生活會開成一般工作總結會,確保“兩會”不走過場。

一是多層次開展交心談心活動。局黨組堅持把開展交心談心活動作為征求意見、找準問題的有效手段,作為溝通思想、增進團結的重要途徑,堅持坦誠相待,溝通思想,增進團結,找準問題,形成共識,黨組書記、局長與黨組成員談、兩位副局長和分管的部門負責人談、支部書記與黨員談、黨員與同科室的群眾談,圍繞本單位和自身在履行工作職責中的思路、措施和黨性黨風黨紀等方面的情況,對如何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本單位本部門工作科學發展等進行溝通。要求談話人做到說真話、實話。

二是認真撰寫民主生活會發言材料。緊密聯系思想實際、工作實際以及深入調研、征求意見建議和談心情況,提出今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方向、總體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舉措,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認真撰寫了發言提綱,提出班子和班子成員整改的打算和建議。

三是及時召開“兩會”,確保質量。局黨組在廣泛征求意見、完成領導班子發言材料的撰寫、多層次開展交心談心等工作基礎上,及時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會。2009年6月17日下午召開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專題民主生活會,局黨組成員作了發言,學習實踐活動指導檢查組出席民主生活會并作了講話。各成員深入查擺個人和班子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影響環境保護工作落實的突出問題、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針對問題進行剖析,提出建議。同時,各成員還從黨風廉政等方面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局環保局專題民主生活會準備充分、主題集中、重點突出、內容務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6月24日上午,召開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組織生活會。會議由局長王志全主持,××區環保局黨支部全體黨員參加了會議。通過此次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每一位黨員對環保工作和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清晰剖析,大家認為,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交流溝通機會欠缺,批評和自我批評意識薄弱;二是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創新和協調能力不強;三是深入學習不夠,忙于事務,真正用于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少,缺乏系統的理論學習;四是服務意識需要進一步提高,要為基層提供更多的服務。一致表示今后要進一步堅定不移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思想觀念,在工作、生活、學習中要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來審視自己、規范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要進一步增強敬業意識,盡心盡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要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多思考、多總結、善創新。要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踏實做事,積極進取,不斷增長本領,提高工作效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提高環保工作能力?!皟蓵钡恼匍_為形成高質量的分析檢查報告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緊密結合實際,組織群眾評議

按照分析檢查階段第三環節的工作要求,局黨組在認真查找問題、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6月24日下午,在五樓會議室召開了××區環保局領導班子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群眾評議座談會。環保局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和局職工干部參加了評議會。局長王志全主持會議并宣讀了分析檢查報告全文,就報告的起草、修改、征求意見的過程及有關評議要求進行了說明。會議還引導參評人員著重從認識深不深、問題找得準不準、原因分析得透不透、思路理得清不清、措施定得可行不可行等方面進行評議。

會議還指出:環保局的分析檢查報告是客觀的,從環保能力建設方面、思想觀念方面、農村環保方面、環境保護宣傳方面查找了存在的問題。查找問題是全面的,深刻的。從查找的問題看,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認清形勢,進一步解放思想。二是以科學手段抓監管促治理,在學習實踐中全力做好污染物減排。三是以科學理念抓服務促發展,在學習實踐中引導發展循環經濟。四是以科學觀念抓宣傳促建設,在學習實踐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五是切實加強區環保局領導班子自身建設。

參評人員以無記名填寫評議表方式進行評議,現場共發放群眾評議表27份,收回27份。通過評議,大家認為,××區環保局領導班子的分析檢查報告,客觀地、深刻地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明確提出了整改方向和措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切合××區環保工作實際,與會人員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評議結束后,我局認真吸取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分析檢查報告的內容,并在參評人員范圍內公開了分析檢查報告的評議結果。

(五)以賽促學精心組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知識競賽

為更好地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局黨組以賽促學精心組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知識競賽活動,活動要求××區環保局全體干部職工參加。向郵政局訂購答題卡27張,并于6月2日在昭通新聞網上下載了昭通市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知識競賽試題,認真組織職工學習、答題。

三、初步成效

一是找準了突出問題,透徹分析了原因。局黨組緊扣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實際和分析檢查階段各環節廣泛征求到的意見建議,認真查找、深入剖析。

二是理清了發展思路。局黨組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在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通過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會、形成分析檢查報告、組織群眾評議三個環節的工作,明確了推動環保工作科學發展的總體思路。

三是明確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具體舉措。局黨組經過充分分析論證,明確了努力方向和具體的工作措施。

我局學習實踐活動分析檢查階段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不足。一是工作進展不平衡。表現為交心談心活動的廣度、深度不平衡。領導干部之間、領導與干部職工之間交心談心較多,職工之間的交心談心相對較少。二是分析檢查階段時期,我局工作任務重,分析檢查階段時間緊、要求高,少數的分析檢查報告分量不夠,原因分析不夠透徹。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對整改落實階段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整改落實階段的工作涉及許多突出問題、熱點難點問題,政策性強,時間緊,要求高。把學習貫穿始終,特別是要緊密聯系當前形勢,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扎實抓好整改落實階段各環節工作,把能不能解決突出問題、制定可行措施、創新和完善機制體制作為衡量學習實踐活動有沒有取得實效的重要標準,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職工參加整改落實工作的主動性,通過扎實有效地解決問題來促進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是以分析檢查報告為依據,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要把局黨組分析檢查報告中提出的發展思路和措施、解決問題和完善制度的工作具體化,認真制定整改落實方案,使整改落實工作有章可循,群眾滿意度測評有據可依。整改方案要突出重點,求真務實,便于操作。要明確整改落實項目,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和解決問題的難易程度,既要有近期目標,又要有中長期安排,逐項分析研究需要整改落實的問題。要建立健全整改落實責任制,將任務分解細化,把責任落實到人。最后,采取適當方式,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整改落實方案,對重要事項作出公開承諾,及時通報情況,接受監督。

篇2

篇3

1.2高危人群重點教育

從護理人員自身因素看,近年來醫院床位擴編,護理人員數量逐年增加,從業人員低齡化。同樣,我院護齡5年以下的護士占護士總數的2/5,占三班倒護士人數的2/3。她們臨床經驗不足,技術操作欠熟練,缺乏有效的溝通技巧,安全防范意識不強,易發生護理差錯。因此她們是安全教育的重點人群,也是規范化培訓的重要內容。

2規范護理工作流程建立各種應急預案

2.1建立和完善護理各項工作流程

根據專科特點和醫院的實際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項護理工作流程,如入院出院護理流程、各種急救流程、約束帶使用流程、急診住院病人與病區交接流程、“三無”病人收治流程等。

2.2完善各種應急預案

針對精神專科的特點,突出“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茟鳖A案。如精神病人可能發生的噎食、出走、自殺傾向應急預案,輸液、輸血反應應急預案等。并定期組織演練,保證突況及時有效啟用應急預案。

3護理安全貫穿護理全程

3.1住院的新病人

一級護理病人專人管理,一般觀察5-7天,每天每班有精神癥狀監護評估觀察記錄,有每日3次生命體征的測量記錄,保護約束病人有各班的觀察巡視記錄,使病人的一切活動在工作人員的掌控之中。對于二級護理病人,除執行常規的治療護理以外,精神癥狀觀察使用住院病人觀察量表(NOSIE),對30個項目進行評定。同時還使用了護士用簡明精神病量表(N-BPRS),評定項目26個,使精神科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對精神病人的病情變化過程有一個客觀的量化評價,使護理更具有針對性,同時對安全的防范有了科學的依據。另外,為了有的放矢地掌握病人伴發軀體疾病,我們每周對住院的病人常規測量血壓1次,對陽性的檢查結果和異常的檢查報告進行篩查,有臨床意義的進行登記,各班進行針對性的觀察和防范,使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實處。

3.2住院環境的安全管理

在整個精神科病區,每天每班有專人檢查床頭柜、床鋪有無危險品,門窗玻璃有無破損,電源開關是否完好,各種警示標識是否落實。每個角落都不能放過,確保住院的病人在舒適、安全的住院環境中接受治療和護理。

4強化制度執行和護理質控

4.1強化護理核心制度的執行

將分級護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病房安全管理等制度納入護理的質量考核,不但要知曉,而且要執行。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的檢查和執行與患者安全目標評價相結合、與應急預案相關聯。護理部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檢查,檢查結果與科室獎懲掛鉤,對存在問題有整改,使護理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4.2建立和完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

制定相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建立以護理質量委員會、科室質控小組成員為主體,全體護理人員參與的護理質量管理組織體系,形成護理部監控、科內互控、科室自控的監控網絡,層層把關,環環相扣,各司其職。

4.3加強考核檢查

護理部按照《護理質量考核及評價標準》對全院護理質量進行定期檢查或不定期抽查,其結果在護士長例會上反饋,并以書面的形式反饋給科室,科室將各級檢查反饋內容在科室會議上分析原因,整改不足。同時把科室每月的質量考核結果上報到護理部,使全院的護理質量管理做到有檢查、有反饋,有分析、有整改,保證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使護理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5安全管理納入護士長日常管理工作

5.1科學排班

護士長應根據護理部工作的統一部署,采取科學管理的方法,按照分層使用的要求,結合科室護士的現狀,結合護士的能力、資歷、技術水平等,合理調配護理人員,注意新、老護士搭配,發揮傳、幫、帶作用。同時根據病人的需要,治療護理的時間安排盡可能不影響病人的休息時間,在病人晨晚間護理和用餐時間段增加護理人員數量的投入,節假日、法定長假安排技術力量強的護理人員值班,為病人安全提供人力和技術上的保障。要注意在彈性排班的同時,還要避免護士長期處于緊張、疲勞狀態而發生差錯。

5.2學用結合

當使用新的醫療設備或開展新治療方法、新藥物應用時,要組織全體護士認真學習以掌握新知識、新技能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等。在各種大型儀器上均掛上操作程序,以便護士熟練掌握和應用。

6建立通暢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

6.1更新理念

美國醫學會提倡:構建一個安全的衛生系統最大的挑戰是改變理念;從指責犯錯誤的個體轉變為視錯誤為促進安全性的機會[2]。差錯發生后,簡單地通過責罰醫務人員的行為,不僅不能實現對護理安全切實有效的控制,甚至可能會產生相反的作用。真正需要做的是如何客觀有效分析過錯,找出錯誤的根源,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完善護理程序,通過環節上的設置來減少錯誤發生,增加安全性[3]。我們組織護士長學習和借鑒了這一先進的管理理念,應用于差錯分析,拓寬了思路,使各級管理人員能正確對待差錯,發生差錯及時報告,共同查找原因落實整改。

6.2建立科學的不良事件報告系統

篇4

篇5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091-09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12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s main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60 cases in each group.On the basis of antipsychotic drug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sychiatric routine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umanized nursing measures.The results of in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IPROS),nurse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ISE) and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six week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After six weeks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scores of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all aspec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positiv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negativ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IPROS each fact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Psychiatric Hospital of Civil Administration Bureau in Guangzhou,Guangzhou 510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31

精神分裂癥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精神科疾病,通常在臨床上表現為癥狀各異的綜合征,往往涉及情感、知覺、行為以及思維等各個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不協調[1]。臨床研究資料表明,患有精神分裂癥的患者,通常比較容易產生強迫癥狀[1]。強迫癥作為焦慮障礙類型中的一種,是一種臨床表現以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為主的神經精神疾病,具有反強迫和有意識強迫的特點。臨床上在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時,比較常用的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2],治療效果也各有千秋。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我國神經精神疾病患者的數量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3]。在臨床治療中,護理作為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人性化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現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經全面檢查確診。所有患者均排除嚴重呼吸性疾病、心臟疾病以及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60例患者中,女28例,男32例;年齡23~55歲,平均(31.7±5.1)歲;病程1~12個月,平均病程(6.4±3.2)個月;觀察組60例患者中,女27例,男33例;年齡24~55歲,平均(31.9±5.2)歲;病程1~13個月,平均病程(6.6±3.3)個月。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主要給予抗精神分裂癥藥物治療和精神科常規護理,其中包括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維持秩序、生活護理以及確?;颊甙踩?。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給予抗精神分裂癥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再配以人性化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2.1 規范化護理服務 醫護人員在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時,要盡量給患者營造干凈、舒適、安靜以及溫馨的病房環境,護理的過程中,嚴格做到熱情善待、著裝整潔、動作輕柔、態度和藹、語言文明、關心體貼、尊重患者以及服務耐心周到等[4]。

1.2.2.2 健康教育 對于醫護人員而言,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護理的過程中,定期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負責護士可以通過讀報紙、黑板報、口頭講解以及發放宣傳手冊的方法,給患者宣傳健康指導、精神病知識、心理咨詢以及身心保健等多個方面的醫學心理學知識[5-6],讓患者對精神分裂癥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增強患者的疾病認知能力。

1.2.2.3 心理護理 醫護人員要進一步加強與精神分裂癥患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定期開展護患座談會,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耐心傾聽患者的想法,了解患者的實際需求,認真幫助患者解決問題,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增強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引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7]。

1.2.2.4 生活關懷 在日常生活方面,給予患者全方位照顧;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要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讓患者主動訴說不適之處,調整患者的生活起居,可以將患者在家里經常使用的生活用品擺放在病房內,營造家的感覺,幫助患者盡快適應院內生活。同時根據患者的口味需求,合理安排飲食。尤其是對于一些飲食欠佳、食欲不振的患者,醫護人員應該給予適當的照顧和關心,比如:發放水果,根據患者飲食喜好,對日?;锸尺M行改善等[8]。

1.2.2.5 情感支持 家人作為患者的依靠和精神支柱,家人的鼓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患者恢復健康。住院治療期間,每天可以開放3 h讓家屬對患者進行探視,探視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給家屬介紹當前患者的實際病情,告知家屬接觸患者時交流的方式、內容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引導家屬采用正確的方法對患者進行交流,比如,面對患者應該盡量保持微笑,說話語氣盡量溫柔,多給予患者鼓勵、理解和安慰等,同時,醫護人員還應該交代患者家屬,每次來醫院看患者時,應該給患者帶一些鮮花、食品以及零花錢等,讓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溫暖和鼓勵,增強戰勝病魔的決心[9]。

1.2.2.6 文化護理 除了常規護理外,文化護理也尤為重要。由工娛護士耐心給患者講解有關醫院的規章制度和病房對患者的住院要求,讓患者了解醫院的規章制度,規范患者行為,并對患者進行倫理道德、價值觀、行為準則、人生觀、生活態度以及法律知識等多個方面的教育。同時,為了緩解患者住院期間的枯燥乏味,豐富患者的住院生活,醫護人員應該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基礎上,每個月定期開展一次護患聯歡會,由醫護人員和患者分別表演節目或者合作表演節目,并且邀請10~20名患者家屬前來參加聯歡會,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豐富患者日常生活,感受到病房的溫暖;另一方面還能增強患者與家屬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強家屬的認同感,提高患者戰勝病魔,早日回歸正常生活的信心[10]。

1.3 評價標準 經過6周的臨床干預治療后,分別運用IPROS、NOISE以及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對患者進行評分,觀察對比兩組的臨床護理效果。(1)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主要包括患者的思維障礙、焦慮抑郁、激惹性、缺乏活力以及敵對性等五個方面內容[11];(2)NOISE量表一共包括7個因子(激惹、社會能力、抑郁、精神病理表現、社會興趣、退縮以及個人整潔)共30個項目,根據出現癥狀或者具體表現的頻度進行評分,總分為0~4分,對兩組干預后的總消極分和總積極分進行對比分析;(3)IPROS量表主要包括患者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社會興趣、個人衛生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等5個方面內容。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6周后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評分比較 經干預6周后,觀察組的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各方面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干預6周后NOISE評分比較 經干預6周后,觀察組NOISE評分中的總積極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消極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干預6周后IPROS評分比較 經干預6周后,觀察組IPROS各因素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工作壓力日趨沉重,生活節奏進一步加快,各種身心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精神分裂癥,已經成為精神病中患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12],在一定程度上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比較常見和多發的疾病,主要指的是以基本的個性改變、行為、情感以及思維的分裂,精神活動與實際環境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精神病,青壯年為該病的高發人群,病程具有不斷發展、逐漸加重的趨勢,如果任其發展,將會導致精神衰退,患者在臨床上表現為行為退縮、意志減退、缺乏主動性等陽性癥狀,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均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3]。

當前臨床上在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時,比較常見的一種是封閉式護理模式,這種傳統的護理模式沒有充分認識到患者基本需求和常人認知的重要性,容易讓患者產生極度緊張、恐懼以及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不僅不利于治療的順利進行,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治療效果[14]。人性化護理干預是將患者的利益和健康作為護理服務的中心,在護理的過程中,重視患者的生存質量,滿足其心理需求,尊重患者人格,從而實現護理質量最大化提高的一種護理模式。人性化護理中,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制定有針對性護理措施,使護理干預對患者康復效果產生促進作用[1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6周的臨床治療和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IPROS、NOISE以及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運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臨床護理,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病情,引導其保持良好心態并積極配合治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李遵清,李傳平,岳淑英,等.人性化護理管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6,21(1):11-13.

[2]李明真,任志君,宋克俠.人性化護理服務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療效[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6,21(8):727-728.

[3]劉錫英,王任昌,蔣瑛.人性化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上半月),2008,20(15):1797-1798.

[4]王向陽.人性化護理管理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對照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上半月),2008,20(9):2080-2081.

[5]付萍萍,王鋒銳,傅文霞,等.人性化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應用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3):138-139.

[6]喬義俊,郝惠云.人性化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12):1488-1489.

[7]白君.人性化護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0):337-338.

[8]雷瓊.個性人性化護理對慢性精神分裂癥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5):628-630.

[9]熊鐵勇.人性化護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8):31-32.

[10]馬蓉.人性化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期的應用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40-42.

[11]付雪梅,竹嬰,許云華,等.人性化護理管理措施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2):132-135.

[12]朱愛芳.人性化護理服務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2):258-259.

[13]童小均.人性化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2):1665-1666.

篇6

1 流行病學及有關因素

焦慮抑郁作為負性情緒廣泛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特別是老年人群和軀體疾病患者,多見于生活事件的精神創傷后。在慢性、嚴重的軀體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病、腎病、腫瘤等疾病,在病程的各個階段中均可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因此,在綜合醫院的門診以及住院的病人中普遍存在著焦慮、抑郁情緒。吳文源[2]等研究顯示:軀體疾病可伴發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慮癥狀,且在不同疾病間有階梯變化趨勢,抑郁癥狀以腫瘤疾病最為嚴重,其次是血液病、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呈顯著性差異;焦慮分數的總體差異則未達到顯著性變化;焦慮癥狀的精神性焦慮因子分以腫瘤疾病最高,軀體性焦慮因子分以內分泌最高。余展飛[3]等對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病人身心障礙的調查中顯示焦慮為68%,抑郁為70%,與非腫瘤的內科其他病人及正常人相比,有明顯差異。并認為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病人確實存在明顯的身心障礙,對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病人的發生、發展及預后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北京任桂英[4]等研究顯示:糖尿病胰島素治療的患者70%以上、飲食控制的患者40~50%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慮, 而對照組僅為2.7%,說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及焦慮癥狀的發生率較高。重癥抑郁亦顯著影響著15~22%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梗塞后患者約有45%伴有輕型或重型抑郁,均明顯的增加了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及其死亡率[5]。Cassem和Hackett隨機統計CCU病房心臟病患者,約80%出現焦慮,58%出現抑郁癥狀[6]。總之,在軀體疾病中,無論是心腦血管病、腫瘤以及其他各科疾病,都不同程度的伴有焦慮、抑郁癥狀。而抑郁、焦慮癥狀的分布特征也反映了不同軀體疾病由于本身病情特點不同而產生特有的情緒障礙,因此必須引起臨床各科醫生的高度的重視。

2 抑郁、焦慮癥狀產生的原因

2.1 生物學因素軀體疾病后抑郁癥狀的發生機制解釋尚不統一,有人認為是純心因性反應,但多數學者傾向于生物學機理起重要作用。研究證實[7],情緒抑郁有一定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腦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的含量減少,同時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內分泌調節失調有關。軀體疾病后抑郁癥病人的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神經遞質低下,可能為軀體疾病的損害破壞了去甲腎上腺能神經元和5羥色胺神經元及其通路,使這兩種神經遞質低下,從而導致抑郁。

2.2 心理、社會、環境因素

2.2.1對疾病預后的認識許多軀體疾病缺乏根治的方法,使病人對疾病產生恐懼,擔心會危及生命、致殘、造成終身痛苦;另外病人還必須時刻注意飲食、檢測血糖、血壓、長期服用藥物,特別是注射胰島素、放化療等等;病情控制不良會產生恐懼和悲觀的情緒,尤其是已有慢性并發癥的患者,由于生活及勞動能力下降,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這些都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2.2.2 疾病因素疾病作為應激源本身也會產生心因性焦慮、抑郁,且焦慮、抑郁可作為疾病本身的癥狀存在,如腦瘤、甲亢等。不少資料認為甲亢或甲亢危象時最突出的精神癥狀就是焦慮[6]。

2.2.3 患者本身的因素患者的性格、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等均對情緒產生影響。另外患者對醫院的環境的適應情況,特別是住院環境和家里的環境有一個突變,使病人感到不安、抑郁、甚至恐懼心理。同時,治療費用的增長給患者家庭帶來較重的經濟負擔,也使患者產生沉重的心理壓力。

3 抑郁、焦慮的臨床表現

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可表現為各種各樣的情感障礙,包括類躁狂狀態;焦慮狀態;抑郁狀態;情緒不穩等。綜合文獻資料及臨床實踐證實,在出現的各種情感障礙中,以焦慮狀態和抑郁狀態居多,且焦慮癥狀更為突出。

3.1 焦慮的臨床表現與典型的廣泛的焦慮狀態或驚恐發作不同,焦慮癥是無原因的預見性焦慮,而軀體疾病引起的焦慮核心是軀體疾病,主要表現為:(1)焦慮不安、緊張恐懼,怕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癥,懷疑醫生的診斷不準確、檢查不細致,并為此多方求治;(2)思維內容集中在病上: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談話內容幾乎不離開自己的疾病,向別人詳述自己的病痛,尋求支持與同情;(3)焦慮的軀體癥狀包括:睡眠障礙:早醒、失眠、多夢、入睡困難;消化道癥狀:食欲差、惡心、嘔吐;還可出現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癥狀,各種疼痛癥狀及植物神經系統癥狀,情緒不穩定等等。以上癥狀常被誤認為是軀體疾病本身的癥狀或伴隨其他軀體疾病的癥狀,因而延誤焦慮癥狀的治療。

3.2 抑郁的臨床表現軀體疾病引起的抑郁,患者表情愁苦、不愿與人交談、不愿談自己的病、活動少、反應緩慢。但與典型的抑郁癥比較有明顯區別,如自殺的想法少見,自責、自罪者少見,心境低落隨軀體疾病的病情變化而變化,甚至隨醫生的處治方法的改變而改變??赡芘c患者軀體疾病的生理病理基礎密切相關,也可能是對軀體疾病的強烈心理應激。一定程度上,這些特點還與患者的個性傾向等密切相關。

3.3 焦慮、抑郁共病的臨床表現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常合并存在,多表現為各種軀體不適癥狀、情緒不穩定、易悲傷,想死又怕死的心理狀態。

4 診斷及漏診原因

軀體疾病引起的焦慮、抑郁依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應歸屬應激相關障礙[8],亦有人把其歸為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6]或器質性心境(情感)障礙、器質性焦慮障礙[9]。

起病的原因有:(1)應激源:異乎尋常的應激生活事件,可立即產生急性應激反應;持續性、不愉快環境(包括患有或可能患嚴重軀體疾?。┛蓪е逻m應障礙。(2)個體的易感性在適應障礙的發生與表現形式上起較大的作用。因此診斷時,必需認真對待癥狀的形式、內容、嚴重程度,既往病史和人格特點及應激性事件,如果沒有應激刺激就不會出現障礙;而應激刺激弱,或者不能證實時間上的聯系,就不能做出診斷。

在綜合醫院中軀體疾病伴發的焦慮、抑郁往往被漏診,可能原因為:(1)單一診斷原則一元論:有些臨床醫師習慣于給病人做單一診斷,一旦軀體疾病診斷成立,且經檢查證實,便忽略了焦慮、抑郁問題。(2)軀體癥狀為主訴的抑郁焦慮 部分軀體疾病后抑郁可導致抑郁焦慮的軀體化,分散了內科醫師的注意力。(3)對抑郁、焦慮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及對精神科檢查和量表不熟悉是造成漏診的又一主要原因。

5 治療及預后相關問題

臨床上不論是什么軀體疾病引起的焦慮、抑郁狀態,尤其是達到了中、重度嚴重程度,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原則上都應給予抗焦慮和抗抑郁治療。但由于患者所患軀體疾病、年齡不同,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代謝過程等不同,因此合理選擇抗焦慮和抗抑郁藥物十分重要。

5.1 藥物治療 (1)苯二氮艸[]卓類藥物:苯二氮艸[]卓類藥物為最常用的抗焦慮藥,可廣泛用于呼吸系統以外的各種軀體疾病所致的焦慮狀態,臨床常用地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侖、三唑侖、羅拉等。多用半量或常規劑量,可短期或間斷服用。臨床經驗認為,阿普唑侖治療軀體疾病所致的焦慮是相對安全和有效的;而三唑侖只宜短時間使用,因其易于使某些老年人出現意識障礙、影響病人的認知功能且停藥后易于出現反跳性焦慮和失眠[6]。(2)丁螺環酮[10]為芳香族哌嗪類特異性的抗焦慮藥,作用于海馬處5HT1A受體及DA受體,下調5HT的功能,從而發揮抗焦慮作用。其抗焦慮作用強且安全,且不影響認知功能、無鎮靜催眠、肌肉松弛、藥物依賴等副作用,亦不誘導或抑制肝藥酶、不抑制呼吸,可用于各種軀體疾病所致的焦慮狀態。(3)β受體阻滯劑及二苯甲烷類:心得安、氨酰心安等禁用于哮喘或某些呼吸系統疾病所致的焦慮狀態,但因其對糖代謝影響小,可用于糖尿病患者所致的焦慮狀態。(4)三環、四環類抗抑郁劑:三環、四環類抗抑郁劑不僅抗抑郁作用強且有一定的鎮靜、抗焦慮、催眠等作用,因而常用于治療各種軀體疾病所致的抑郁、焦慮狀態。為減少副作用,應根據患者的軀體疾病及年齡特點調整劑量。(5)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類抗抑郁劑: SSRIS類抗抑郁劑無抗膽堿能及心血管副作用,可用于治療輕、重度軀體疾病所致的抑郁狀態,特別是帕羅西?。?1]和西酞普蘭。西酞普蘭是SSRIS較強的一種[12],對其他神經遞質及其受體的影響較小,不影響認知和精神運動,尤其適用于軀體疾病伴發抑郁且需要多種藥物合用者。因其在SSRIS中對肝臟細胞色素P450酶的影響最小,因此幾乎沒有藥物禁忌[13],適合抑郁癥短期和長期的治療。(6)其他 對輕度軀體疾病所致的抑郁狀態患者,可使用黛安神[14]、美舒郁等藥物。另外還可試用氟哌啶醇、氯丙嗪、異丙嗪、舒必利等[6]。

5.2 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能有效的緩解心理障礙,將過分集中于自身癥狀的注意力轉移向外界,從而切斷情緒障礙與軀體癥狀之間的惡性循環。并使患者能適應各種刺激,積極地工作和生活,避免了心理障礙對軀體長期的負面影響,從根本上控制癥狀及預防復發。有研究顯示[15],心理健康教育對高血壓伴發的焦慮有良好的療效。龍金亮等[16]也認為相應的社會心理干預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5.3 抑郁、焦慮癥狀對軀體疾病的影響軀體疾病所致的抑郁焦慮癥狀多隨軀體疾病的消長而消長,并隨軀體疾病的康復而消失,二者呈近似的“平行”關系。這是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臨床特點之一。同時抑郁、焦慮癥狀對軀體疾病可產生一定的影響:(1)導致軀體疾病癥狀擴大及軀體、社會功能缺陷。焦慮抑郁癥狀可能會直接加重部分軀體疾病的癥狀,并反過來加重精神障礙造成惡性循環。(2)導致患者對慢性疾病心理調節機能障礙。焦慮抑郁癥狀嚴重影響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及態度。(3)對軀體疾病產生直接的病理、生理、生化作用:情緒低落、抑郁、焦慮雖是一種心理表現,但長期存在會對患者的生理、社會功能等產生不良影響。研究發現[17],抑郁和焦慮可能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如IgA和IgM下降)、生理活動減慢、社會工作和生活能力下降、致慢性疾病的康復延緩、患者反復就診及醫療費用支出增加。另外,焦慮抑郁癥狀使軀體疾病的癥狀復雜化、治療困難。少數患者因嚴重的焦慮或抑郁而出現意外,因而應重視并及時發現處理軀體疾病出現的焦慮抑郁癥狀。

參考文獻

[1] Simon GE.Can depression be managed appropriately in primary care?[J].Clin Psychiatry,1998;59(12):3

[2] 吳文源.綜合性醫院住院病人焦慮、抑郁情緒的調查[C]. 全國情感性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1997,4:11

[3] 余展飛.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病人心身障礙調查報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5.9(2):64

[4] 任桂英.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臨床研究[C].第二屆全國身心醫學研討會論文匯編,1998,10:32

[5] Devane CL,Sallee FR.Serotonin selective reuptake inhibitor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harmcology:a review of published experience[J]. Clin Psychiatry,1996,57:55

[6] 張彤玲,孟凡強,甘一方.精神科主治醫生336問[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64~73

[7] 沈漁.精神病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635~639

[8] 陳彥方.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95~101

[9] 范肖冬.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ICD10)[M].世界衛生組織: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54~55

[10] 張長嶺,張建球,李翔,等.丁螺環酮與阿米替林治療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上海精神醫學,1997,9(1):7

[11] Sheline YI, Freedlland KE,Carney RM .How safe ar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for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Med,1997,102:54

[12] Stahl SM.Placebo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the selectin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citalopram and sertraline[J].Biol Psychiatoy,2000,48:894

[13] 王祖新.另一SSRI西酞普蘭[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3,30:75

[14] E.RINGEL.臨床應用黛安神十五年的經驗體會[J].深圳新藥特藥通訊,1996,1(11):9

篇7

砥礪奮進勇擔當

歷經風雨見彩虹

40余年櫛風沐雨,40余年春華秋實。

在黔南州,有一家醫院自上世紀70年代起便開始服務黔南人民,名字幾經變更,從1970年的中國人民第三二醫院,到1984年的電子工業部四一四職工醫院;從2002年的貴州省四一四醫院,到2008年的貴陽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再到2015年5月正式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每次名號的更變,都是貴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謀求突破的自我革新。

2009年,40歲的楊峰因其精湛的醫術和獨到的管理理念成為當時貴陽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的院長,挑起了率領醫院改革發展的重擔,那一年醫院年營收4700多萬元。在他的帶領下,貴陽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以“競爭意識、特色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為指導,積極開展各項工作,醫院年收益逐漸由千萬元邁向億元大關,2013年營業收入更是超過2.1億。

光陰荏苒,如今,在楊峰的帶領下,通過醫院同仁的共同努力,醫院的硬件條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醫院現設沙壩和平橋院區,總占地面積84501.46平方米,開設了4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于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還率先在黔南州實行導診一對一全程服務,與時俱進的重新規劃急診科布局和推進預約診療服務。

同時,為了建立健全醫院緊急救援體系,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醫院設立了96999緊急救援黔南分站,這標志著貴陽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急救診體系進入黔南州內領先水平。

從早年科室不健全,年營收僅幾百萬的醫院,發展成為科室健全,年營收過億,年診療量突破上萬人次的現代化醫院,貴陽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的崛起,讓當地群眾享受到更多醫療資源的同時,也促進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營造良好就醫環境

以人為本服務患者

近年來,貴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以建設“花園式單位”為目標,對平橋院區住院病區和沙壩院區環境進行改造,同時開展病區環境整治,配備和改善衛生設施;2011年率先按照國SDP標準分區,建成黔南州首家合格的血液凈化室中心,同時,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實現了電子病歷書寫系統化管理。

為了配合都勻市建設發展的需要,醫院根據自定“十二五”規劃,籌建6萬多平方米的沙壩院區項目,同時為了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醫院也在積極探索“保持醫院公益性不變,積極引進社會投資,實現雙方共贏共發展”的方式籌集建設資金。

醫務工作者是患者“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人,心系患者是該院職工的追求。

近年來,醫院先后實施了黔南州首列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ERCP手術、腦動脈血管栓塞術;實行危重病人報告,醫療糾紛隱患報告制,有效的化解了醫療糾紛;成立“特殊病房”為在押服刑人員提供醫療服務;啟動了制氧機機房改造、放射科大C臂房間流程改造、新建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等建設項目;還投入使用了健康卡門診掛號系統,并及時修改不對稱的收費信息。

貴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還實行“一站式”服務,在平橋院區增設門診掛號收費窗口,財務收費窗口實行檢驗科項目直接劃價收費;對70歲以上老人、軍人、殘疾人的掛號、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藥實行優先服務;實行雙休日及節假日門診;內外科門診設立專職坐診醫師,均由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和主治醫師負責。

同時,平橋院區門診大廳設置兩臺LED宣傳機,滾動播出醫院各專科情況及衛生行業規范等內容,并在兩院區門診大廳增設住院費用咨詢機來服務患者;檢驗、胃腸鏡、放射科設立檢查結果查詢電話及檢查報告發出時間承諾,患者還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查詢體檢情況。

為了讓病患享受到家般的溫暖,這幾年醫院還積極完善護理三級管理體系,實現護理部―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三級管理;實行非懲罰性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堅持每月開展優質護理質量檢查,結合門診、急診、手術室、血透室等科室的特殊性制定優質護理活動方案;按照APN排班模式,實行三班8小時制,并根據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為患者提供相宜的護理服務;執行護理績效考核,完善護理崗位設置,同時制定各層級護理人員的資質和崗位技術能力要求,修訂護理崗位說明書。

夯實醫學科研根基

更好服務黔南人民

2014年10月,胸外科唐廣松醫生,在院長楊峰等人的指導下,成功為一名患者實施了高難度的“前縱膈畸胎瘤切除、右上肺葉切除術”,這樣的成功案例在全國都極為罕見,體現了醫院醫療水平。

近年來,醫院陸續百余篇,還成立了中心、藥學、微生物等涵蓋各臨床學科的科研實驗室。2014年,貴州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組織申報的國家自然基金科研項目就有7項,貴州醫科大學省科技廳聯合基金科研項目15項,黔南州科研項目7項,黔南州科技成果獎2項,原省衛生廳科研項目14項。

醫院還成立了動物實驗室和分子生物實驗室;相繼引進頸椎前路椎體次全切椎骨減壓內固定術、關節鏡下脛骨平臺固定術、微創髖關節置換術、腎穿刺活檢術。2014年,該院還組織和推薦28人入選黔南州科技評價專家庫專家,推薦6人申報貴陽醫學院研究生導師遴選;為了提升科研水平,該院還制定了《院管科研項目指南》、《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計劃》、《院管科研項目指南申請書及追蹤表》;成立了醫學實驗研究中心,下設分子生物實驗室、中心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藥理實驗室、外科實驗室、神經內科實驗室、精神科實驗室,由留美博士后擔任中心主任,研究生擔任實驗員。

2014年,醫院與都勻經濟開發區招商局達成建設“國際大動物實驗基地”意向,并邀請中科院張興棟院士親臨醫院指導大動物實驗室的建設;醫院臨床帶教工作榮獲貴州省首屆醫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比賽二等獎;2012年全科教學受到省級專家好評,評估總分位列小組第一;完成14名住院醫師規培招生計劃,內、外、婦、兒、全科、骨科、神經內科申報成為貴醫附院規培基地協同醫院,成功舉辦“腦血管病的研究進展”、“首屆膝關節置換培訓班”、“2014貴州省性學會都勻論壇”等學術講座。

篇8

二、學院雙語師資建設

學院非常重視雙語師資的培訓。每年暑期進行在校生問卷調查和暑期專業調研,撰寫《五年制涉外護理專業學生需求及學習效果調查報告》《涉外專業課程雙語教學實施方案》的調研報告和改進措施。安排英語老師組織編寫《雅思聽說讀寫》院本教材。進行雅思口語教學改革,邀請外教擔任雅思口語課程主講教師,加大師資投入,英語教研室 1 名老師擔任助教,負責課間和課后輔導檢測,共同提高雅思口語教學效果。并要求專業課老師積極參加雅思的學習,同英語老師一起探討專業課的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成長。學院還成立涉外專業“雅思培優班”(20 人),購買新東方網絡課程和教輔資料,撰寫《雅思培優班實施方案》、制定具體的每日老師輔導安排,推進雅思教學團隊建設,探索“雅思培優班”管理模式,搭建師生雅思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交流能力,為護理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基礎。學院鼓勵老師積極參與雙語教學建設,參加江蘇省鳳凰杯微課大賽、各級各類的雙語教學比賽。

學院還建立由專業建設團隊、課程聯合團隊、英語教學團隊、外教團隊聯合組成的教學團隊。師資規劃建設中計劃建立國際聯合課程組,聘請外籍護理專家任組長組成聯合課程組,開展聯合護理課程建設,聯合申報課題、開展合作科研。通過與“中外合作辦學”院校進行教師互派,護理教師雙語教學能力競賽促進“雙語”“雙師”“雙證”教師隊伍穩步增長。

篇9

(一)交付執行環節的監督重點

交付是整個執行程序的入口,涉及到幾個程序之間的銜接?!缎淌略V訟法》第285條第3款規定:“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采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以下簡稱“臨保措施”)是在人民法院作出強制醫療決定之前采取的臨時性措施,以防止行為人繼續危害社會。因此強制醫療的交付執行,包括將涉案精神病人交付臨保和從臨保交付強制醫療兩個階段。而交付執行環節的監督重點,就在于與這兩個階段相對應的兩個銜接點上,具體包括:一是交付臨保是否符合法定條件及程序,相關手續和文書是否完備。雖然臨時性保護約束措施并非正式的強制醫療,但作為帶有強制性的措施,對適用條件也應嚴格把握,不能隨意采用。刑訴法僅作了原則性的規定,有些地方則在此基礎上作為了更為細致的規定。例如,北京市的《實施辦法》中就規定,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可以決定對涉案精神病人采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由北京市安康醫院負責執行。在這一規定中嚴格限定了臨保措施的條件,即采取臨保措施需要符合強制醫療的條件,而且明確了其執行機構與強制醫療的執行機構相同。二是交付強制醫療程序是否合法,包括是否及時送達法律文書;是否應當收治而拒絕收治;交付的法律文書及其他手續是否完備,比如是否有法院的強制醫療決定書、強制醫療案件的法醫精神病意見書以及強制醫療案件的有關案卷材料等。

(二)執行環節的監督重點

執行環節是對涉案精神病人進行強制醫療的實質階段。這一環節具有顯著的專業性、封閉性、強制性等特點,會對被強制醫療者的人身自由權、健康權等人身權利產生重大的實質性影響,因此該環節的監督重點就在于治療過程中的行為是否侵犯被強制醫療者的合法權利,包括:治療措施是否必要、合法;是否以治療為目的使用藥物、實施手術;采取強制性手段是否必要;是否有利用約束、隔離等保護性醫療措施懲罰被強制醫療者的情況;是否為治療以外的目的強迫被強制醫療者從事生產勞動;是否如實記錄治療情況并依法保存;是否按規定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治療過程中是否有體罰、虐待或違反規定對被強制醫療的人使用械具、約束措施等情況;是否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外科手術或者實驗性臨床醫療;是否有侵犯被強制醫療者隱私權、通訊及會見探訪者等權利的情況;是否有其他侵犯被強制醫療者合法權利的情況等等。

(三)解除環節的監督重點

解除環節是強制醫療執行程序的出口,直接關系到被強制醫療者的人身自由權。該環節的監督重點在于,解除程序的提起、執行是否依法及時進行,主要包括:是否按照規定定期診斷評估;對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人是否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并按規定報請人民法院批準;對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法定人提出的解除強制醫療的申請是否及時審查處理或及時轉送人民法院,審查活動是否合法;人民法院作出駁回強制醫療申請的決定后,是否及時解除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人民法院作出解除強制醫療的決定后,是否立即辦理解除手續并解除強制醫療;人民法院批準解除強制醫療的決定有無不當等等。

從當前解除強制醫療的執行情況看,有一個問題應引起注意:雖然解除強制醫療意味著被強制醫療者經過治療有所好轉,不致再繼續危害社會,但是他們畢竟有精神疾患,解除強制醫療后可能仍需要繼續治療,需要由他人進行照管,不能完全將他們放任給社會,這樣再次發生社會危險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因此按照目前的規定,解除強制醫療應通知被強制醫療的人的近親屬將其接回。但是實踐中有很多被解除強制醫療的人,親屬因家庭困難等原因拒絕將其接回,(強制醫療及相關費用一般由政府負擔,個人不需承擔費用)這些人應如何辦理解除手續及如何安置成為一個難題。根據北京市的《實施辦法》規定,“……無法通知或者其近親屬拒絕接回的,應當通知院送交執行的公安機關接回妥善處理?!睂λ徒坏墓矙C關接回后如何處理,需要進行后續的跟蹤監督。

三、構建和完善強制醫療執行監督機制的具體設想

(一)發現與審查機制

發現與審查機制是執行監督機制的核心,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建立和完善信息溝通機制。在案件情況、執行程序等發生變化時,及時掌握信息是進行同步、有效監督的前提和基礎。換句話說,如果連程序的進展和變動都不能及時掌握,又談何監督?從以往的經驗看,在執行監督方面,信息滯后是影響監督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強制醫療的執行監督上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溝通機制,確保信息暢通。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相關規范性文件,對信息通報制度加以規范。關于將案件進展情況告知檢察機關或向檢察機關送達相關法律文書,現有法律、司法解釋規定尚不夠明確,例如,在交付執行環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535條規定:“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的,應當在作出決定后五日內,向公安機關送達強制醫療決定書和強制醫療執行通知書,由公安機關將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送交強制醫療?!钡珜ο驒z察機關送達卻沒有規定。在解除環節,相關人員向強制醫療執行機構或法院,或者強制醫療執行機構向法院提出解除強制醫療申請,何時應告知檢察機關現行法律也沒有明確規定。再比如,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人、近親屬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何時告知檢察機關也沒有明確規定。這些程序可能或已經發生變化的情況,都應及時、規范的告知檢察機關,以便及時對接下來的程序進行監督。實踐中各地方可根據自身情況,出臺強制醫療程序的實施細則,其中關于向檢察機關的告知應作明確的規定,為法律監督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第二,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實現動態同步監督。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法院、強制醫療執行機構(安康醫院等)可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和即時溝通,推動強制醫療執行的動態化監督。一是檢察機關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共享系統及時、便捷的掌握強制醫療程序的變動情況,包括交付執行、診斷評估、解除等各個環節;隨時查詢被強制醫療者的全部信息;在第一時間掌握強制醫療活動的各項數據、情況,便于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把工作做在前面,進而使檢察機關執行監督工作更具有針對性。二是可以通過網絡監控系統對強制醫療的病區等執行場所進行全方位的實時監督,即時觀察執行場所的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

2.將派駐檢察與巡視檢察相結合。傳統的執行監督一般采取派駐檢察的模式,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單一的派駐檢察模式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派駐檢察室在硬件方面依賴于看守所提供的便利條件,有些工作人員被“同化”,不愿監督;派駐檢察室的級別低于監管場所,監督缺乏力度等等。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了執行監督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近年來高檢院逐步推行巡視檢察制度,創新機制,改革監督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所謂巡視檢察,是指地(市)級以上檢察院監所檢察部門對轄區內由下級檢察院檢察的監獄、看守所、勞教所的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是否合法進行檢察,同時對派出、派駐該監管場所檢察機構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情況進行檢查。巡視檢察整合了上下級檢察機關的力量,有效彌補了派駐檢察的不足。

在強制醫療的執行監督中引入巡視檢察,實行派駐檢察與巡視檢察相結合,更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強制醫療是刑訴法新規定的程序,很多規定還不完善,在法律適用方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對該程序進行監督的經驗也不多,與此同時,強制醫療又涉及很多專業性極強的領域,不易發現問題,這些都為監督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困難。僅靠傳統的派駐檢察方式一方面資源、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現漏洞,而將派駐檢察與巡視檢察相結合,整合上下級檢察機關的力量,實現兩種監督方式的優勢互補,將成為有效開展強制醫療執行監督的可行之路。在強制醫療巡視檢察的機制建設方面有兩方面的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針對強制醫療專業性強,而檢察人員缺乏相關領域知識,難以對治療過程開展有效監督的問題,在巡視檢察的人員組成上,可以以檢察機關為主導,邀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專業人員或聘請精神醫學領域的專家、醫生等參與,為強制醫療的法律監督提供專業性的支持。這樣的機制設想是有法律和實踐依據的。其一,根據法律規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有對本區域內精神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的職責。根據《精神衛生法》第50條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定期就下列事項對本行政區域內從事精神障礙診斷、治療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相關人員、設施、設備是否符合本法要求;診療行為是否符合本法以及診斷標準、治療規范的規定;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的程序是否符合本法規定;是否依法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整合檢察機關與衛生行政部門的資源優勢與監管職能,將會使強制醫療的監督工作務實而高效。其二,聘請專家對強制醫療進行檢查、評估的做法,國外已有成功經驗,我們可以立足本國情況借鑒學習。例如,德國拜仁州《精神病人收容和護理法》規定:由獨立的探視委員會對精神病人收容機構進行檢查。委員會應至少每兩年一次無事先通知地探視這些機構。每個委員會由一位具有法官資格或者高級行政人員資格的官員領導,由一位可以成為醫療官的神經科或者精神科醫生、一位負責或負責過收容案件的法官、一位在照顧精神病人上有經驗的社會工作者組成。上述人員在身份上應保持中立,既不能為擬探視機構的工作人員,也不能為擬探視機構范圍內直接負責處理收容案件的人員。每個委員會應在探視后向內政部提交檢查報告和結果,同時還應處理被收容人的建議和申訴,并提出符合目的的改善建議。在法國,各省建立由法官、精神病醫生、知名人士和精神病人家屬代表組成的精神病住院委員會,審查所有住院精神病人的狀況,對精神病強制醫療的適用加以制約,借以維護被強制醫療者的人身自由及人格尊嚴。

第二,巡視檢察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開展工作。例如,查閱有關案卷、檔案材料,檢查法律手續是否齊全、交付執行、解除強制醫療以及管理、治療尤其是采用強制性治療手段的程序是否合法;查閱檢察日志、會議記錄等;如已實現聯網,可調看監控錄像和聯網監管信息;實地查看治療場所、病區等被強制醫療的人的治療、生活場所;現場開啟檢察官信箱,找被強制醫療人的親屬、主治醫生談話;接受被強制醫療人及其親屬的控告、舉報或者申訴;聽取派駐檢察室的情況介紹,等等。

篇10

Analysis of topiramate preventive treatment migraine serum concentra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LIANG Ying-Zi1,WU Jie21.Department of Medicament Section,Danzao Hospital of Nanhai District of Foshan,Foshan 528216 Guangdong;2.Department of Medicament Section,Jinsha Hospital of Nanhai District of Foshan Foshan 528200 Guangdong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the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topiramate migraine serum concentra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136 cases of migrain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opiramate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68 cases,68 cases were amitriptyline (control group).To observe the above-mentioned two groups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headache index,and in 3 months the average daily number of headache,the number of days, headache intensity and the changes of frequency.Results:Topiramate group and amitriptylin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headache index before treatment have a very significantly lower (P

【Key words】Tpiramate;Amitriptyline;Migraine;Prevention

偏頭痛的發病機理尚不清楚,目前認為是神經一血管功能障礙所致,主要誘發因素為腦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增高,細胞鈣超載,誘使血小板凝集并釋放5-羥色胺(5-HT),使顱內血管痙攣,繼而顱內、外較大動脈反應性擴張而引起頭痛等臨床癥狀[1]。在安靜、黑暗環境內休息或睡覺后會得到緩解,但復發率高,不易根治[2]。偏頭痛是常見病和多發病,根據全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患病率985.2/10萬,年發病率79.7/10萬[3]。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性偏頭痛的患病率約為1.3%[4],目前我國尚沒有這方面的流行病學資料。慢性偏頭痛比發作性偏頭痛更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是臨床工作中治療的難點[5]。托吡酯是一種新型廣譜的抗癲癇藥物,與傳統抗癲癇藥物相比,其療效更高,毒性更小。近年來,國外有較多的研究報道顯示托吡酯能有效地預防偏頭痛發作[6]。為此我們對托吡酯預防性治療偏頭痛血藥濃度與臨床療效的相關性進行了前瞻性陽性對照的研究,現總結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8年2月~2010年3月收治的偏頭痛患者的136例,均為我院神經科門診或住院病人,偏頭痛的診斷標準均符合國際頭痛協會(HIS)2003年診斷標準。隨機分成托吡酯組(觀察組)68例,其中男28例,女40例,平均年齡(28.69±11.46)歲,平均病程(6.50±5.96)年,平均頭痛次數(2.54±1.12),平均頭痛天數(3.01±2.09),平均頭痛強度(6.94±1.18);阿米替林組(對照組)68例,其中男25例,女43例,平均年齡(29.58±11.12)歲,平均病程(6.96±6.08)年,平均頭痛次數(2.86±1.12),平均頭痛天數(3.01±2.16)平均頭痛強度(6.72±1.18);兩組間男女比、年齡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①觀察組:口服托吡酯(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第一周25mg/次,1次/d;第二周開始增加到50mg/次,1次/d,最大劑量150mg/d,療程3個月。②對照組:阿米替林按50mg,2次/d,口服的劑量,實驗過程中不加量,維持3個月。

1.3觀察及評價指標:經1周后進行神經系統檢查,測定肝、腎功能,血壓、血常規和心率,并做腦電圖及頭顱CT檢查等。了解患者在治療前3個月內每月平均頭痛多少次、每個月內平均頭痛多少次、頭痛程度,讓患者親自評定頭痛等級和頻率,計算患者的頭痛指數及頻率,叮囑患者把治療前后兩組月頭痛的次數、1個月內頭痛的天數,頭痛程度、頻率及指數的變化情況以及主要副作用作好記錄,每月復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3個月結束時行腎臟超聲檢查。

1.4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軟件包SPSS11.5對數據進行處理,數據以( ±S)表示,各組治療前后的療效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之間療效差別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統計。

2.結果

2.1托吡酶觀察組和阿米替林對照組治療后第1、2、3個月頭痛指數與治療前頭痛指數的比較(見表1)。兩組患者的頭痛指數較治療前有非常明顯降低(P

表1托吡酯組和阿米替林組治療前后每個月頭痛指數的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較,P

2.2托吡酯、阿米替林預防成人偏頭痛發作的療效比較(見表2)。托吡酯在預防成人偏頭痛發作方面療效與阿米替林無顯著差別,(P>0.05)。

表2托吡酯、阿米替林預防偏頭痛發作的療效比較

2.3病程與療效的相關性(見表3)。利用治療后1、2、3個月的療效與病程做相關性檢驗,無論觀察組還是對照組,療效與偏頭痛患者的病程均無關。

表3托吡酯、阿米替林預防偏頭痛發作的療效與病程的相關性檢驗

2.4主要副作用。整個觀察期間兩組血常規及腎功能正常。觀察組出現輕度嗜睡患者26例,14例找詞困難,9例記憶力下降,10例肢體麻木要,28例體重減輕,平均體重下降(4.36±1.07);對照組出現震顫7例,心動過速8例,激越8例,感覺異常16例,體重增加9例,障礙6例,視力模糊8例,轉氨酶升高9例。觀察組無因藥物副作用而中止治療者,對照組有2例因轉氨酶升高中止治療。

3.結論

3.1偏頭痛是一種慢性神經血管紊亂性疾病,其重復性、刻板性、發作性、伴有先兆的臨床特點,特別是發作期腦電圖的變化,使之與癲癇容易混淆,兩者可能存在相同的發病機制[7]。近年來使用抗癲癇藥物治療偏頭痛取得一定進展[8]。在我國偏頭痛的患病率約為0.99%,發達國家平均發病率為12%,本病陽性家族史很高,在一級親屬中可達75%~80%[9]。全世界每年大約有6%的男性和18%的女性出現1次以上的偏頭痛發作,其中每年全球偏頭痛患者發作時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30億美元[10]。托吡酯是一種意外發現結構獨特的抗癲癇藥[4],1997年同另外2種抗癲癇藥首先應用于難治性部分性癲癇,同時也開始應用于疼痛治療的研究。托吡酯的化學結構為2,3:4,5-O(1-甲基亞乙基)-β-右旋-氨基磺酸吡喃果糖,它可以阻斷興奮性氨基酸在α-氨基-3-羥基-5-甲基異惡唑-4-丙酸P紅藻氯酸亞型受體介導的神經傳遞,增加γ-氨基丁酸受體A介導的氯離子流,時間依賴性阻斷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阻斷高電壓門控鈣離子通道,選擇性阻斷碳酸酐酶的亞型,及增加一些亞型的電壓門控和鈣離子門控的鉀離子流[11]。這些作用的潛在機制的凈效應可能是神經元興奮性的下降。這也可以解釋托吡酯在癲癇和偏頭痛發作中的作用機制,癲癇和偏頭痛都表現出紊亂的神經元興奮這一共同的病理生理機制[12]。

3.2藥物預防治療可以明顯降低患者急性發作的次數。目前認為需要預防治療的指征包括:頻繁發作、發作時頭痛劇烈、急性發作期治療較差或有急性發作期治療的禁忌證,因急性期使用藥物過量而導致的頭痛,或發作期伴發有急性神經功能缺損者。經典的偏頭痛預防治療包括鈣離子拮劑如氟哇嗪,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抗癲癇藥物如丙戊酸,α2受體擬似劑如可樂定,5-HT受體擬似劑,抗抑郁藥物如三環類抗抑郁劑,局部注射肉毒毒素等。這些方法的總體療效約50%左右,且由于藥物耐受性差,或患者的既往病史常限制了上述方法的應用。

3.3托吡酯預防偏頭痛發作最近已得到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國外推薦劑量為托吡酯100mg/d,增大劑量療效并不增加,該劑量范圍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我們的研究結果說明,托吡酯100mg/d可有效預防成人偏頭痛患者的偏頭痛發作。其療效與經典的偏頭痛預防藥物阿米替林相當,但起效快(治療的第一月即與治療前有顯著差異),副作用輕微且易耐受。是成人偏頭痛發作預防治療的理想藥物。

參考文獻

[1]匡培根.偏頭痛的研究展與展望[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3,13(12):707.

[2]魏興海,葉峰,何戰軒.托吡酯治療偏頭痛30例療效觀察[J].浙江實用醫學,2007,12(5):347~348.

[3]程學銘,蔡琰,李世新,等.我國六城市神經疾病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神經精神科雜志,1990,23:44~46.

[4]Silberstein SD.Chronic daily headache[J],J Am Osteopath A ssoc,2005,105(4 Supp 12):23S~29S.

[5]米凱云,黃焰,李花,等.托吡酯和丙戊酸鈉治療慢性偏頭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7,13(3):183~185.

[6]陳濤,席剛明,周少華,等.托吡酯聯合普萘洛爾預防偏頭痛發作的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19):3079~3080.

[7]胡益民,呂瑩,張新慶,等.托吡酯預防偏頭痛――-Meta分析[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09,25(9):374~377.

[8]秦碧勇,席剛明,王世風.養血清腦顆粒聯合托吡酯治療偏頭痛[J].鄖陽醫學院學報,2008,27(3):248~249.

[9]葉紅濤,楊玉先,石玉良,等.頭痛患者的腦電圖改變與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06,22(1):53~54.

篇11

(二)構建和完善城鄉醫療服務網絡,提高群眾就醫的可及性,確保群眾“看得上病”。

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市醫療衛生的客觀現狀。據統計,我市醫療資源83%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集中在大醫院,造成農村牧區和城市社區醫療資源缺乏,成為“看病難”的原因之一。為此,著力發展農村牧區衛生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

1. 在農村牧區衛生方面。抓住國家以項目資金的形式對農村牧區衛生基礎設施和設備配置給予支持的有利時機,近年來,實施了15所縣級醫療衛生機構、53所蘇木鄉鎮衛生院、138所嘎查村衛生室新建改擴建項目。2014年,積極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標準化嘎查村衛生室建設項目,目前104個嘎查村衛生室建設項目中,完工并投入使用13個,主體完工正在裝修中22個,正在進行主體建設40個,未開工29個。三年投入252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城市醫院對口支援蘇木鄉鎮衛生院。農村牧區三級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農牧民群眾在鄉村的就診率明顯提高,逐步引導形成“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就醫觀念。

2. 在城市社區衛生方面。社區醫療服務具有方便、價廉等優勢,既有利于分流病人、緩解大醫院的就診壓力,又有利于降低衛生服務成本、減輕城市居民的醫療費用負擔,是緩解城鎮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本出路。我市合理調整衛生資源,鼓勵和引導醫院延伸服務開展社區衛生工作,將一級醫院、部分二級企業醫院、區屬醫院、門診部、分院、街道衛生院轉型或改造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形成政府主導、行業推動、醫院舉辦的發展模式。實現社區衛生服務基本覆蓋全體居民,并形成“十五分鐘服務圈”,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群眾就醫,逐步形成“小病進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格局。

與此同時,不斷加快大型醫院建設,先后建成市中心醫院、包醫一附院、包醫二附院、包鋼醫院、北重醫院、市腫瘤醫院、包鋼三醫院、市傳染病醫院等醫院新大樓。2013年啟動新都市區醫院籌建工作,開工建設了精神衛生中心病房大樓。

(三)完善機制,健全醫療保障體系,確保人民群眾“看得起病”。

立足衛生行業實際,多途徑構建醫療保障體系,著力推進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和基本藥物制度,強化醫療機構內部運行管理機制,改進醫療服務,努力緩解群眾就醫負擔。

1. 不斷完善新農合工作機制。2014年全市參合農牧民69.63萬人,參合率99.07%,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425元,基金達到2.96億元。實行重大疾病醫療保險,病種擴大到29種,其中將14種大病以及無責任意外傷害納入大病商業保險范圍。今年住院報銷最高封頂線提高到13萬元。

2. 積極推進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市69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自治區增補藥物,實行藥品零差率

銷售,實現基層全覆蓋的目標,有效降低群眾用藥負擔。3. 加快醫療機構運行管理機制改革。

一是推動公立醫院改革。九原區醫院、達茂旗醫院、固陽縣醫院和土右旗醫院分別列為自治區和國家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醫院,重點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績效考核、優質護理、醫藥價格機制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

二是強化醫療服務管理。同時全市二級以上醫院不斷改善診療環境和服務流程,積極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優質護理示范工程、預約診療服務。強化醫療機構對口幫扶,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啟動市中心醫院與土右旗醫院協作辦醫。積極推動包鋼三醫院股份制改革。與市公安部門聯合開展醫院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啟動市綜治委、衛生、公安、司法等部門聯合建立的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積極推行醫師多點執業工作。大力發展醫療服務,鼓勵不同形式的社會辦醫,形成多元化的辦醫格局。

三是積極開展醫療機構公益性建設。推行濟困門診、濟困病房建設和對口支援農村牧區工作,大力推行單病種最高限價。深入推進“健康____x行動”。

四是加強行風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醫療服務環境。大力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和醫德醫風教育活動,在12家三級醫院安裝了反統方軟件。積極推行醫療服務信息公示制度和診療費用一日清單“五統一”制度,實現診療收費電子監督,努力提升衛生行業形象和醫院公信力。

(四)加強設備配置和隊伍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確保群眾“看得好病”。

提高醫療機構診療水平和醫療衛生工作人員技術水平,是保障人民群眾就醫效果的根本所在。在抓好各大醫院人才培養和引進,建立高、精、專醫療技術隊伍,更新陳舊醫療設備的同時,著力抓好農村牧區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備配置、衛生隊伍建設,促進全市整體醫療水平的提升。

加強醫療設備裝備。為406個嘎查村衛生室、4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價值317萬元和260萬元的基本醫療設備。投入276萬元為3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了雙向轉診車。投入253萬元實施農村牧區基本衛生服務全覆蓋工程,配備了17臺流動衛生服務車及車載設備,發放3314個家庭健康保障小藥箱,為全市173個沒有衛生室的行政嘎查村農牧民提供基本衛生服務。

加快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投入750萬元在固陽縣醫院、達茂旗醫院、土右旗醫院實施旗縣醫院能力建設,配備PACS系統,用于日常監測信息采集和遠程會診。投入700萬元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完成全市一體化嘎查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信息管理系統。

加強第三方醫療服務。2013年,我市首次引進醫療服務第三方評價組織機構,對我市12家醫院進行了全面的醫院服務管理暗訪調查,對每個被調查醫院形成完整的調查報告。并就存在的問題與醫院領導班子面對面、一對一、全方位、逐條逐項進行反饋,對改進醫院管理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健全和完善培訓制度和規劃,加強培訓基地建設,確定包鋼醫院、市中心醫院、包醫一附院為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

加強名醫培養和學科建設。全市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5個,自治區級領先、重點學科14個,重點實驗室3個,自治區臨床醫學研究所5個,____x市領先、重點學科71個。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3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省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引進和培養醫學博士、碩士210名。2013年啟動實施名醫人才培養工程,五年投入1000萬元。首批5名名醫培養對象、10名名醫后備培養對象陸續赴國內外進修深造。對未進入名醫培養工程的蒙中醫、兒外、傳染病、精神科等學科進行專項資助培養。今年確定培養對象22名,其中名醫培養對象5名,名醫后備人才培養對象10名,名醫后備中蒙醫7名。

雖然我市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仍然滯后于經濟的快速增長,醫療衛生保障水平與人民群眾的期望以及社會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醫改面臨不少困難,一些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矛盾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一)全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還不健全,公共衛生財政投入不足,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任務仍十分艱巨。疾控、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公共衛生機構基礎設施等比較陳舊、滯后,婦幼保健機構作為差額撥款單位,財政投入總量仍然不足,運行存在一定壓力。艾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治經費不足。慢性病防控一是經費投入不足,部門間協調溝通、各負其責、有效監督的工作機制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院、專病防治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分工負責和分級管理機制尚未建立??h級以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傳染病監測和報告能力低下,全市90%以上傳染病是由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發現并報告。地方病防治專業隊伍建設滯后,目前全市地方病防治專業人員40余人,工作任務繁重,人員年齡普遍較大,學歷水平普遍較低。全市9家縣級婦幼保健機構中,目前仍有3家婦幼保健機構(東河區、石拐區、昆區)還未納入政府全額事業撥款單位,與《全國縣級婦幼衛生工作績效考核標準(試行)》中要求的“明確婦幼保健

機構為全額預算事業單位”的目標還存在差距。全市9家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均為單獨建制,名稱規范,科室功能設置基本能與其開展業務相匹配?,F達茂旗婦幼保健所、青山區婦幼保健院開展產科、住院臨床業務,其他機構受條件限制僅能開展門診診療和婦女、兒童保健服務。除昆區、達茂旗、固陽縣婦幼保健所以外,其余機構業務用房均未達到《考核標準》的要求,其中白云區、東河區、石拐區婦幼保健所等機構甚至未達到要求的50%。婦幼保健機構人員配備中,專業人員所占比例平均占75%以上,本科學歷所占比例達50%以上,按照《考核標準》中保健人員與當地人口比例1:10000的最低編制要求,昆區、青山區、東河區婦幼保健機構人員配置均不達標,白云區、石拐礦區由于服務人口較少,存在開展業務工作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的現狀,而其他達標旗縣也存在人員老化,專業人員斷檔的問題。(二)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醫療衛生資源差距較大,一些地區醫療衛生機構重復設置,布局不合理。優勢醫療資源多集中在市三區,特別是青山、昆區,三級醫療機構重復設置,職能交叉,資源“過剩”,新都市區、九原區和其他旗縣區醫療資源匱乏,難以形成區域內資源的合力優勢。特別是農村牧區衛生工作基礎薄弱,發展水平總體不高,衛生資源總量、質量、衛生基礎設施、服務條件及人口健康狀況等方面都落后于市區,絕大多數大型先進醫療設備都集中在了城區大型醫院,農牧區醫療設備短缺、落后,且旗縣區之間、鄉鎮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三)衛生專業人才總量不足,供需矛盾仍然突出。8家直屬醫療單位1997年核定編制人數3970人,床位數2590張,已不適應各單位目前業務增加、服務需求增多的實際需要。目前8家醫院實際開放床位4341張,按照床位和專業人員1:1.5的比例,應核定人數為6652人,總體人員短缺。同時,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機構專業人員不足,疾控機構具備流行病學調查能力的人員比例不足30%~40%;衛生監督員總體數量不足,平均監管數量大,監督頻次低?;诖朔N情況,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編制,暢通進人渠道,有效緩解部分單位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立足目前我市醫療單位發展實際規模,在充分調研和測算的基礎上,分批分步有序增加部分醫療單位編制,從長遠角度解決人員不足問題,以形成專業人員梯隊建設。

(四)“無主病人”救治機制亟待完善。我市幾乎所有醫院都存在“無主病人”欠費情況,2009至2013年各醫院累計接診無主病人1995人次,累計投入救治費用515.3萬元。巨額的醫療欠費,醫護人員長時間辛苦付出得不到回報,影響醫療機構正常運轉秩序和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國家衛計委要求地方設立大病救助基金,我市目前還沒有開展此項工作。

(五)公立醫院改革滯后,有待于加快探索推進的步伐。目前,我市公立醫院改革仍然停留在表層的服務管理方式的改進,深層次的“四個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仍然沒有推開。

(六)村醫的養老問題亟待解決。我市共有鄉村醫生921人,50歲以上占40%。鄉村醫生面臨人口老化,而絕大多數又沒有養老保險的現狀。為保障村醫老有所養,調動和發揮村醫積極性,需要積極探索實行村醫養老保險機制(鄂爾多斯市制定養老補助待遇:在崗工作滿10年,女滿55歲,男滿60歲的村醫,每月發放養老金1200元)。

(七)健康服務業發展滯后。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突出,健康服務中所需供應出現短板,導致現行健康消費保障機制不完善。服務鏈上的關鍵環節缺損,使得健康服務業的發展無法與消費需求和新興業態發展趨勢相匹配。第三方醫療服務需求逐年增加,現有的第三方醫療服務能力不能滿足群眾需求。

(八)120急救能力落后于經濟社會發展。及時有效的院前急救,對于維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損傷、減輕患者痛苦,為進一步診治創造條件,提高搶救成功率,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我市政府投入不足、急救資源不足,急救隊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導致我市院前急救一直處于供需不平衡的狀態下。政府投入不足,各急救分站業務收入只能維護一般運轉,基本建設、更新車輛、增添設備困難重重,120急救車輛配備嚴重不足,且車輛更新不及時,車輛狀況差,存在“帶病”出車現象。按每5萬人配置一輛救護車,我市至少應配60輛救護車用于院前急救,現有的27輛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各急救分站實行24小時兩班倒,有4個分站由于人員不足,實行每班24小時制,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國家對急救服務輻射半徑規定為3-5公里,而我市由于急救網絡醫院不足,服務半徑遠遠超過五公里,服務距離大,急救時間也在延長。在我市的報警求救電話中有30%的是騷擾電話。

(一)以將改革開放和創新作為核心驅動,提高醫療衛生服務和管理能力。

1. 應進一步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盡快拿出區域性衛生信息化建設規劃,以衛生業務為主線,以實用共享為目標,參照____x市衛生信息化“12446”工程,加大政府衛生信息化建設投入,建立全市統一的衛生信息化平臺。

2. 加強機制體制創新,強化衛生人才科技支撐。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建立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工作。將人才戰略與體制創新相結合,深化“將才、團隊、平臺”的科研人才發展模式,以人才培養帶動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逐步建立基層醫療服務監管制度,推動基層醫療服務監管隊伍建設,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監管工作。建議市政府保障名醫人才培養工程持續推進,加大名醫人才培養工程影響力,更好建設與管理重點學科,完成科研成果、適宜技術推廣、應用。

3. 加快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針對健康服務中所需產品供應短板,大力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評價等服務,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和影像中心。建議市政府整合全市醫療衛生資源,支持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以及健康市場調查和咨詢服務等健康服務產業集群,建立我市獨立的第三方評價機構。

4. 院前醫療急救帶有社會公益性和政府行為的特征,是社會抵御重大災難、集體突發事故不可缺乏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完善的院前急救體系和快速的現場急救能力,是社會安全保障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市院前急救與經濟社會發展,建議市政府加大投入,整合120急救指揮中心和各醫院急救分站醫療急救資源,參照北京模式建立符合實際的綜合型120急救體系(既指揮各家醫院的急救分站做好院前急救,同時也有自己獨立的一支急救隊伍,指揮中心的急救隊伍平時也參與院前急救,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可以迅速到位,及時開展應急救援)。

(二)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推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

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加強,基層衛生服務水平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有所提升。新農合成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城鄉一體化醫療保障服務體系基本構建。居民健康檔案真實性和規范性核查進一步加強,《____x市愛國衛生管理條例》基本落實,并實行城市衛生長效管理。在實施城鄉醫院對口支援項目的基礎上,以城帶鄉,積極探索推廣上下聯動的醫療聯合體機制,促使大醫院的人才向基層流動,并積極探索村醫養老保險機制。建議市政府出臺有關政策制度以便加快支付制度改革深化進程,并通過提高籌資標準、增加財政補助等方式,增強制度保障能力,提高參合患者醫藥費用補償比例,并進一步規范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加強管理標準化,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一體化管理。

(三)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更好提升醫療衛生安全保障能力。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指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城鄉基本醫療衛生機構向全體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主要起疾病預防控制作用。近幾年,我市在衛生公共服務體系和醫療衛生安全保障方面有了全面發展,下一步建議市政府通過進一步完善政策,將健康管理融入社會管理的各個環節,呼吁并引導城鄉居民提高健康意識、改善健康行為,實施健康自我管理,全面提高群眾健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