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含義和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對物體進行整理分類。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判斷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有條理地思考問題與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按一定標準來分類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標準來分類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激思:
師:同學們,你們有自己的房間嗎?誰是自己整理的請舉手。我們共同閱讀同學們整理的效果如何?
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和笑笑也有自己的房間,想不想去看看?
這是淘氣的房間,這是笑笑的房間,你想說點什么?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幫淘氣整理房間。
二、啟思
1、都說笑笑笑房間整齊,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整理的?學習她的好方法來幫淘氣整理好嗎?生:好!
2、看看笑笑房間里都有些什么?這么多東西,她是如何擺放的?
3、你知道她為什么把球和玩具熊放在一起嗎?仔細想想他們是干什么用的?(引出三類:服裝類、學習用品類、玩具類)
4、我們看到笑笑是把有相同用途的物品一類一類來擺放的,分成了“玩具類”“學習用品類”“服裝類”。
這就是:分類。
三、展思
1、再來看看淘氣的`房間,看來淘氣像你們大多數人一樣還不會整理自己的物品。
今天老師把淘氣房間的一些物品帶到了課堂上,來看看這是什么?應該放在哪一類?為什么放在這一類?
例如:這個是鉛筆,學習用的,所以放在學習用品類。
2、看看這是什么?應放在哪一類?為什么放在這一類?
(襪子、玩具熊……)
師:現在淘氣房間的其余物品都在你們手上了,拿到物品的同學請你想一想,你要把它貼在哪一類?為什么貼在這一類?準備好了來站隊,把這些物品在黑板上分類貼好。
5、我們來看看淘氣的房間中每一類都有哪些物品?(生讀)
6、經過你們的整理,看看淘氣的房間變成什么樣了?
7、淘氣要用鉛筆該去哪一類找?玩具小汽車呢?
8、淘氣的媽媽又買來了故事書,放在哪一類?為什么?
9、冬天來了,媽媽給淘氣買了一條圍巾,應該放在哪一類?為什么?
10、現在你覺得分類有什么好處?
四、促思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分類也有許多分類,我們共同閱讀(欣賞生活中的分類)
五、拓思
1、今天學習了分類,幫淘氣整理了房間,你收獲大嗎?敢不敢接受挑戰?
2、那就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天的陽光之旅吧!
(1)一縷陽光:
你能按照會飛和不會飛來給下列動物分類嗎?
(2)光芒閃耀:
小組合作:你能給下列物品分類嗎?溫馨提示:
1、拿出學習袋里的學具,小組內說一說都有哪物品?
2、小組討論,你想怎樣給他們分類?說說你的理由。
(3)潛能無限:
請你給下列圖形分類。(形狀,顏色、大小)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相信你們一定收獲不少,用你智慧的雙眼和靈活的大腦去發現生活中的分類吧。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與化。
2、理解個位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掌握進位加法筆算豎式的書寫格式。
3、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數的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尤其是滿十進一的運算規則。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課堂練習本、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出現晉江市少兒圖書館照片,簡介圖書館,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觀察交流,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主題圖,請學生觀察圖,了解數學信息,然后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寫在課堂練習本上。
全班交流學生提出的問題。
2、探索算理,體會多樣化
(1)解決問題:《童話世界》和《叢林世界》一共有幾本?
指名列出算式:28+4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寫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全班交流算法
方法一:擺小棒
方法二:撥計數器
方法三:8+4=12
20+12=32
方法四:28+2=30
30+2=32
方法五:列豎式(指名學生說一說列豎式要注意什么?)
(4)比較討論算法的簡便性
方法一、二比較直觀,但需要借助實物;后三種方法比較簡便。
三、選擇算法,鞏固應用
1、解決問題:《童話世界》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幾本?
2、解決問題:《童話世界》和《學院》一共有幾本?
要求學生選擇比較簡便的算法,集體訂正時指名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3、用豎式算一算
58+7=
5+32=
38+6=
8+27=
四、自我評價,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覺得自己表現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教學目標
1、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2、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和一一對應的思想;
3、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4、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數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重、難點
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再用點子圖表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興趣的產生
談話:小朋友們都愛玩,你們最想到哪兒去玩呢?這節課老師要帶我們班小朋友到兒童樂園。(學生閉上眼后再睜開雙眼的同時,課件出示兒童樂園情境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學生對于第一節數學課,以兒童樂園游玩作引子,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從上課開始便能全心投入,進入一個學習狀態]。
二、自主探索興趣的維持
1、初步感知
(1)提問:在兒童樂園,你看見了什么?
分小組交流后集體交流
(2)描述:燦爛的陽光下,綠樹成蔭,鮮花怒放,鳥兒歡快的歌唱,蝴蝶快樂的飛舞,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呀,他們有在騎木馬,有的在蕩秋千,有的在坐小飛機,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聲情并茂的語言渲染,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深切體驗教師的可親,課堂的可愛]。
2、數數交流
(1)提問:兒童樂園里有好多東西,你能數出它們各有多少個嗎?
(2)學生先自己數一數,再數給同桌聽。
(3)選幾名學生做向導,帶領其余小朋友按順序數數。
3、總結方法
(1)展開討論:怎樣數數才能又對又快?
分小組討論后集體交流
(2)小結并強調一個一個按順序數。(從左往右,從上往下等)
4、搶答練習
(1)提問:1個……學生接:1個滑梯;2架……,學生接2架秋千……(課件演示,從主題場景中逐個抽取10幅片段圖)
(2)自己看圖說圖意如:3架木馬……
5、點子圖表示數
我們可以用一些最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個數,你想用什么表示?我們就用點子圖表示好嗎?1個滑梯用1個點子表示(演示出現1個點子)怎樣表示秋千的個數?為什么?怎樣表示木馬、飛機的個數?你還有什么想法?(讓學生充分地說)
探索:什么物體的個數用7個點子表示?8個點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樣表示氣球的個數?10個點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樂興趣的體驗
過渡:小朋友,美麗的校園就是我們的樂園,讓我們一起到兒童樂園中去玩吧!(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校園)找找數娃娃美麗的校園藏著許多數娃娃,你愿意找到它們嗎?找到后與好朋友(包括老師)交流。
練練點子表示數(課前創設好特定場景)
1位白雪公主、2條手帕、3個蘑茹、4朵花、5只籃子、6個蘋果、7個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話般的美麗場景,學生喜愛的童話人物,學得生動,練得有味]。
四、總結提升興趣的延伸
篇2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總分
得分
小朋友,這學期你一定學會了很多數學知識。相信你一定能解決下面的問題,加油!要細心哦!
一、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0分)
3+9=
5+9=
4+7=
4+2=
14-4-3=
6+9=
12-10=
8+8=
18-3=
4+0+6=
二、填空(32分)綠色圃中小學教育
1、15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這個數在(
)和(
)的中間。
2、2個十是(
),10里面有(
)個一。
3、一個數的個位上是0,十位是2,這個數是(
),它在(
)的后面。
4、按規律填數:(
)8(
)(
)11(
)(
)
15
5、大約是(
)時
(
:
)
大約是(
)時
(
)時
6、在
里填上“<”、“>”或“=”.綠色圃中小m
9-3
9
11+4
15
14+4
11+2
7
6+3
6-6
12
3+9
5+7
7、在
里填上“+”或“-”。
14
4=10
16
4=20
8
7<9
12>6
5
8、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4+( )=11
(
)-(
)=5
7+4=(
)+(
)
三、數一數,涂一涂,圈一圈。
(16分)
(
)個
(
)個
(
)個
(
)個
2、3、
(1)一共有(
)個五角星。
(2)將左起的第8個涂上紅色。
(3)在左起第(
)個。
(4)第8個的右邊有(
)個
四、按要求做一做。
(6分)
(1)一共有(
)個物體,其中
有(
)個。
(2)從左邊數
排第(
),從右數排(
)。
(3)把從左數的第6個圈起來,把從右數的第3個物體涂成紅色。
五、試試你的眼力如何!(8分)
1、比一比,把最長的鉛筆涂上紅色。
2、數一數,填一填。
六、看圖列出算式.(6分)
七、解決問題(22分)
1、?支
2、15支
=(本)
=(本)
3、現在一共有幾只?
=(只)
4、一本故事書,我昨天看了8頁,今天看了9頁,兩天看了多少頁?
=(頁)
5、小明家有19只小羊,賣了9只,現在還有多少只?
=(只)
6、=(個)
小朋友,別忘了細心檢查哦!
參考答案:
一、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2、14、11、6、7
15、2、16、15、10
二、填空
1、1,5,14,16
2、20,10
3、20,19
4、7,9,10,12,13
13,14,16,17,18,19
5、9,4:30,2,12
6、<、=、>
<、<、=
7、-、+、-、-(+)
8、7,沒有唯一答案,沒有唯一答案
三、1、略
2、(1)18
(2)略
(3)5
(4)10
四、(1)8,5
(2)1,8
(3)略
五、1、略
2、4,1,2,4,
六、沒有唯一答案
七、1,
10+5=15(本)
2,8+4=12(本)
3,9+3=12(只)
4,
8+9=17(頁)
5,
篇3
確定空間中物體間左右的位置關系。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
逐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感知數學是有趣和有用的,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確定空間中的左右的位置關系。
教學難點:
知道參照物不同,方位不一樣,所看到的物體也不同。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引出課題。
1.
健康操比賽。(出示主畫面)
師: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小丁丁、小巧、小亞、小胖來到課堂里,要帶領大家一起去逛街。大家高興嗎?在出發之前我們先來做做健康操。(通過游戲,復習左與右)
2.
師舉手表揚大家:大家做的真棒!我舉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師小結。
二、創設情境,展開探究。
(一)確定參照中心,判斷其左右事物。
1.(出示“在街上”主題圖)
街上到了!瞧!街上車來人往。司機和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規則,你對交通規則有哪些了解?學生自由說。
2.
師:小巧過馬路,先看哪一邊?
向左看,她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又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訴旁邊的同學。
3.
師:看,小巧的對面是誰?她也要過馬路,如果你是小亞,向左會看到什么,向右會看到什么?
4.
比較,發現不同點。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小結:小巧和小亞站的位置不同,所以兩人的左右也不同。
5.
師:小胖和小丁丁也要過馬路,請你選擇其中的一位小朋友輕輕的說一說,向左看,看到了什么?向右又看到了什么呢?如果有困難,可以出來站一站。
三、聯系生活,鞏固深化。
1.
擺一擺。(課件擺學習用品)
(1)把學習用品排成一排,師說要求。
(2)學生做小老師,說要求,其余同學擺。
2.
師:看,誰來了?(課件出示福娃圖)
關于福娃,你知道多少?(介紹福娃的相關知識。)
你能用今天學習的本領說說福娃的左與右分別是誰嗎?
3.
看一看(課件出示)
師:看,誰來了?
出示小丸子和偵探柯南:“在馬路上有一元錢,小丸子說在他右邊,可柯南卻說在他的左邊,這是為什么?”
4.
師:“超級變、變、變”,超女周筆暢來到我們課堂上,要和大家一起學本領。用1、2、3三個數字可以組成哪些不同的三位數?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師:小朋友經過小組討論、動手擺擺數卡,得出了123、132、213、231、312、321六個三位數。
四、共同總結,拓展延伸。
1.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篇4
本課教學活動以折紙,添畫,展示等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折紙,添畫部分我采用欣賞,觀察等方法,引導學生回憶,想象熱帶魚的形態,花紋,色彩,然后通過學生自己識圖制作教師指導的方法完成折疊添畫部分的學習,展示部分可組織學生將制作好的熱帶魚按大小,前后,疏密關系粘貼好畫面后,請學生用貼魚泡泡的形式評價作品。
2.學生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愛玩好動,有很強的好奇心,自制自己喜愛的小制作能讓學生體驗無限快樂。本課是集折、剪、貼、畫為一體的綜合制作課。本課在教學上應充分利用孩子好奇、愛玩的特點,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并通過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激發學生無限的創造。
二、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掌物拉折的方法,折出漂亮的熱帶魚熱帶魚。
2、能力目標
能運用前畫或撕貼的方法進行裝飾。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熱帶魚的折紙方法步驟,裝飾美化。
2、教學難點:
拉折成雙三角。
四、教具學具
1、教具
課件彩色筆白紙油畫棒
2、學具:
教材彩色筆白紙油畫棒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步驟
1.創設情景。
播放課件:熱帶魚(同時配以故事幫助學生欣賞)
今天,在美麗的深海里,要舉行一個別開生面的服裝展示會。熱帶魚們都開始準備起來。看!小胖魚買來了漂亮的花衣服,小瘦魚訂了一條美麗的紅裙子……大家都積極的準備著。可是小扁魚一直遲遲沒有來,小魚們誰都不知道為什么。
2.質疑激趣。
提問:影片上誰在干什么呢?
生:熱帶魚們在準備服裝展示會。
師:借機板書:“熱帶魚”。哪誰遲遲沒有來呢?
生:只有小扁魚沒有來
師:誰能說說為什么沒有來呢?
生:是小扁魚沒有花衣服吧!所以不能來參加服裝展示會。
師:那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給小魚穿上花衣服呀!(真聰明!你想的辦法真好!)
師:出示課題《穿花衣》,我們這節課來學習《穿花衣的熱帶魚》那現在我們一起請小扁魚出來好嗎?
3.探究折法。
3.1.看教科書折紙示意圖。(投影出示)
師:誰能告訴大家圖上的虛線和箭頭表示什么意思呀?
生:圖上的虛線表示折痕,箭頭表示折的方向。
師:出示課件“折紙步驟演示”。
師:漂亮的熱帶魚怎樣折呢?現在讓我們四人一組,相互幫助,相互研究,比比看,那組最聰明,最先折好熱帶魚好嗎?
師:巡回指導。
生:折熱帶魚。
師:同學們都會折嗎?有什么困難嗎?
生:會。
師:那么誰會當小老師告訴老師應該怎么折嗎?
A.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對角對折,折成三角形。
B.把這個角向上折,反過來,另一個角也向上折,折成正方形。
C.拉開變成三角形。
D.將三角形三等份,折出魚尾。
師:請同學們看看老師折的好嗎?謝謝小老師!
3.2.出示折好的魚。
師:想一想誰能說說用什么辦法給小扁魚穿上花衣服呢?
生:可以用彩筆畫,也可以用彩色紙進行撕貼。
3.3.探究裝飾方法。
師: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熱帶魚大家想見見他們嗎?
生:想。
師:請同學們觀賞老師為大家帶來的熱帶魚好嗎?(課件出示:各種魚圖片和范魚)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能說說嗎?
生:看到了黃色的熱帶魚,身上還有橢圓形的藍花紋。
生:看到五彩的熱帶魚,身上有不同的曲線顏色很美。。。。。。
師:現在,同學們想好了嗎?想為小扁魚設計什么樣的花衣服呢?誰想說說呢?
生:我想……
生:我想設計……(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師:現在,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好的漂亮花衣設計出來,看看誰設計的花衣花紋最漂亮,色彩最艷麗,誰是最棒的設計師好嗎?(學生自主表現,老師巡回指導對有新奇想法的同學及時的鼓勵表揚,對有困難的同學及時幫助。配上音樂)
4.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的手真巧,設計的花衣服真漂亮,小扁魚非常高興。他很想對同學們說些心里話。請同學們想一想,小扁魚會對同學們說些什么呢?
生:……
生;謝謝你們我的朋友……
生:我也要向你們學習去幫助有困難的朋友。
篇5
10
6
3
20
15
(
)
)
)
)
)
2、寫一寫,填一填。
(
)個十和(
)個一是(
)
(
)個十和(
)個一是(
)
(
)個十是(
)
(
)個十和(
)個一是(
)
3、(1)10里面有(
)個一;20里面有(
)個一。
(2)20里面有(
)個十,減少1個十是(
)。
(3)10里面有(
)個十,添上1個十是(
)。
(4)1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
),添上下1個一是(
)。
(5)13里面有(
)個一;13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4、(1)一共有(
)只小兔,再添上(
)只就是10只。
(2)從右數起,把第4只小兔涂黑。
(3)把左邊的4只小兔圈起來。
5、用下列的數,寫出不同的算式。
13
8
7
9
4
6
12
10
6、看圖寫出四個算式。
7、說圖意,寫算式。
8、看圖填空。
王力在李明的(后)面,劉強在李明的(
)面。張永的后面是(
),李明的前面是(
)。劉強的前面有(
)人,后面有(
)人。
9、看圖填空。
10、過1小時后是幾時?
11、看圖填空:
(1)一共有(
)個圖形。
(2)從右數起,把第3個圖形涂黑。
(3)把左邊的4個圖形圈起來。
12、(1)13里面有(
)個一和(
)個十,添上1個一是(
);(
)個十和(
)個一組成18,減少1個十是(
)。
(2)10個一就是一個(
),10里面有(
)個十,10添上1個十是(
),20里面有(
)個十。
(3)15中的1表示(
)個(
),5表示(
)個(
)。
(4)十位上的數是1,個位上的數是6,這個數是(
)。個位上是8,十位上是1,這個數是(
)。
(5)1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是(
);1個一和6個十合起來是(
)。2個十合起來是(
)。
(6)19前面一個數是(
),后面一個數是(
)。
(7)與12相鄰的兩個數是(
)和(
)。
13、看圖數一數,填一填。
二、看圖列式。
(3)
三、用數學
(1)
(2)
(3)
(4)
美美和麗麗之間有(
)人。
(5)
一共有多少人?
(6)
一共有多少頭象?
(7)
(8)
(9)
(10)
(11)
現在有幾只?
(12)
現在有幾只?
(13)
(14)爸爸買了一些作業本,我用了3本,還剩下10本。爸爸原來買了幾本作業本?
參考答案
一、我會填。
1、把下列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10
6
3
20
15
(3)
2、寫一寫,填一填。
(1)個十和(3)個一是(13)
(1)個十和(1)個一是(11)
(2)個十是(20)
(1)個十和(4)個一是(14)
3、(1)10里面有(10)個一;20里面有(20)個一。
(2)20里面有(2)個十,減少1個十是(10)。
(3)10里面有(1)個十,添上1個十是(20)。
(4)1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18),添上1個一是(19)。
(5)13里面有(13)個一;13里面有(1)個十和(3)個一。
4、(1)一共有(7)只小兔,再添上(3)只就是10只。
(2)從右數起,把第4只小兔涂黑。
(3)略。
5、用下列的數,寫出不同的算式。
13
8
7
9
4
6
12
10
6、看圖寫出四個算式。
7、說圖意,寫算式。
8+6=14
15-5=10
8、看圖填空。
王力在李明的(后)面,劉強在李明的(前)面。張永的后面是(劉強),李明的前面是(劉強)。劉強的前面有(1)人,后面有(2)人。
9、看圖填空。
上、下、右、左
10、過1小時后是幾時?
3時、9時、11時、6時、1時
11、、看圖填空:
(1)一共有(6)個圖形。
(2)從右數起,把第3個圖形涂黑。
(3)略
12、(1)13里面有(3)個一和(1)個十,添上1個一是(14);(1)個十和(8)個一組成18,減少1個十是(8)。
(2)10個一就是一個(十),10里面有(1)個十,10添上1個十是(20),20里面有(2)個十。
(3)15中的1表示(1)個(十),5表示(5)個(一)。
(4)十位上的數是1,個位上的數是6,這個數是(16)。個位上是8,十位上是1,這個數是(18)。
(5)1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是(16);1個一和6個十合起來是(61)。2個十合起來是(20)。
(6)19前面一個數是(18),后面一個數是(20)。
(7)與12相鄰的兩個數是(11)和(13)。
13、看圖數一數,填一填。
二、看圖列式。
(1)9-2-4=3
(2)9-3=6
(3)4+2+3=9
三、用數學。
(1)10-3=7
(2)3+4-1=6
(3)9-4-2=3
(4)美美和麗麗之間有(
6
)人。
5、6、7、8、9、10、11、12
(5)方法一:5+5+4=14(人)
方法二:6+4+4=14(人)
(6)方法一:4+4+4=12(頭)
方法二:6+4+2=12(頭)
(7)9-2-4=3
(8)10-1-3=6
(9)8+3=11
(10)15-9=6(道)
(11)9-2-3=4
(12)3+2+4=9
(13)6-2+3=7
(14)10+3=13(本)
小學數學名師
小學數學老師de公眾號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整理與復習+同步練習
一、整理與復習
二、同步練習及答案
名師分享,珍貴資料
與經驗和智慧零距離
歡迎關注【小學數學名師】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易錯題集錦
一、填空題。
1、1.25×0.8表示(
)。
2、去掉0.25的小數點,就是把這個數擴大(
);把50.4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就是把它縮小到原來的(
)。
3、兩個因數相乘,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擴大3倍,積會(
)。
4.一個不為0的數乘以0.8,它的積比這個數(
)。一個自然數乘以0.01,就是把這個自然數(
)。
5、把“2.58×0.03”中的0.03擴大為3而使積不變,另一個因數2.58的小數點應(),積保留兩位小數是(
)。
6、56÷11的商用循環小數表示是(
)精確到百分位是(
)。
7、3÷11的商用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記作(
)商保留一位小數是(
)。
8、9.97÷4.21的商保留兩位小數是()保留整數是(
)。
9、在“”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
10、兩個因數的積是3.4,如果把兩個因數同時擴大10倍,積是(
)
11、三個2.5連乘得積是(
)。
12、3x=6.9的解是(
)。
13、水果店運來香蕉x千克,運來的桃子是香蕉的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運來(
)千克。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
)千克。
14、35dm2=(
)cm2;7.4m2=(
)dm2;7.5m2=(
)cm;2350m2=(
)公頃;500平方米=(
)公頃;3平方米70平方分米=(
)平方米;3小時15分=(
)小時;1.8時=(
)時(
)分;2.15小時=(
)分鐘;7.6米=(
)米(
)厘米。
15、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木框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
),它的高和面積都會(
)
16、把一個長方形木框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周長(
),它的高和面積都會(
)。
17、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高剪開,重新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高和面積(
),周長(
)。
18、一張邊長是20厘米的正方形紙,從相鄰兩邊的中點連一條線段(如下圖),沿這條線段剪去一個角,剩下的(陰影部分)面積是(
)cm2。
19、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底相等面積也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是10cm,三角形的高是(
)。
20、一個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后就變成一個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圖),這個梯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21、把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得到一個新數,與原數相差44.55,原數是(
)。
22、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是3cm、4cm和5cm,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
),斜邊上的高是(
)。
23、一個小數有兩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它的近似值是10.0,這個數最大是(
)最小(
)。
24、三個連續自然數,中間的數是n,另外的兩個數分別是(
)和(
)。
25、125縮小到它的(
)是0.125;(
)擴大到它的100倍是0.3。
26、一個兩位數,它的個位上的數字是b,十位上的數字是a,那么這個兩位數可寫成(
)。
27、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6cm,腰是a
cm,高是b
cm。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
)cm,面積是(
)cm2。
28、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16厘米,腰長是5厘米,底邊上的高是4厘米,它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29、把一個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剪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面積是(
)。
30、0.25除以0.15,當商是1.6時,余數是(
);0.79÷0.04,商是19,余數是(
)。
31、一個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別是5cm、9cm、6cm,面積是(
)平方分米。
32、小明從一個上底是15cm、下底是10cm、高是6cm的梯形中剪下一個平行四邊形(如下圖)。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cm2。
33、一堆圓木,最頂層有5根,最底層有14根。每相鄰兩層相差1根圓木,這堆圓木一共有(
)根。
34、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是25cm,平行四邊形的底是(
)dm。
35、一個直角梯形,如果把下底減少3cm,這個梯形就變成一個邊長7cm的正方形。這個梯形的面積是(
)cm2。
36、張誠把一個梯形的上底縮小成一點后
這個梯形就變成一個(
)形。
二、判斷題。
1、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完全相同。(
)
2、一個數乘0.8,積比原來的數小。(
)
3、近似數7.0和7的大小相等,但精確度不一樣。(
)
4、8.4×0.5就是求8.4的一半是多少。(
)
5、一個數除以一個小數,商可能是小數。(
)
6、小數除以小數,商一定是小數。(
)
7、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數。(
)
8、一個非0的數除以一個比1小的小數,所得的商一定比被除數大。(
)
9、如果除數小于1,那么商就比被除數(0除外)大。(
)
10、(0.1-0.1×0.1)÷0.1=0.9。(
)
11、x2不可能等于2x。(
)
12、a2>2a。(
)
13、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
14、小數分有限小數、無限小數和循環小數。(
)
15、一組數據的中位數和平均數可能相等。(
)
16、循環小數不一定是無限小數。(
)
17、方程左右兩邊同時乘一個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
18、把平行四邊形木框拉成長方形,周長和面積都變大了。(
)
19、如果兩個圖形能拼成平行四邊形,那么它們一定完全一樣。(
)
20、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
21、兩個都比1小的數(0除外)相乘,積一定小于其中的每一個因數。(
)
22、方程5+2x=16.2的解是5.6。(
)
23、6x+6=6(x+1)。(
)
24、把一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擴大2倍,它的面積就擴大2倍。(
)
三、選擇題。
1、a與它的2.5倍相差(
)。
A、a-2.5
B、2.5-a
C、1.5a
2、下面兩個式子相等的是(
)。
A、a+a和2a
B、a×2和a2
C、a+a和a2
3、與3.75÷12.5結果相同的算式是(
)。
A、3750÷12.5
B、37.5÷125
C、3750÷125
4、可以運用(
)對4.7×99+4.7進行簡便運算。
A、乘法交換律
B、乘法結合律
C、乘法分配律
5、已知兩個因數的積是其中一個因數的3.5倍,是另一個因數的4.2倍,這兩個因數的積是(
)。
A、8.7
B、14.7
C、1.2
6、下面算式中積最小的是(
)。
A、320×0.24
B、2.4×0.32
C、24×0.32
四、列方程或算式。
1、“3.2除x的商是0.8”的等量關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一個數的3倍加上這個數的一半等于80.5,求這個數。
(列方程)解:設這個數是x,則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一個數的5倍與它的3.6倍相差5.6,求這個數。
(列方程)解:設這個數是x,則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4、“7與0.38的和去除4.6,商是多少?”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應用題。
1、某小學五年級有學生55個人。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2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童裝廠原來做一種兒童服裝,每套用布2.2米。現在改進了裁剪方法,每套節省布0.2米。原來做1800套這樣的服裝所用的布,現在可以多做幾套?
3、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45厘米,長是寬的2倍。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4、甲乙兩筐蘋果,甲筐蘋果的個數是乙筐的2.4倍,如果從甲筐取出35個蘋果放入乙筐,這時兩筐蘋果個數相等,原來兩筐蘋果各有多少個?(列方程解答)
5、媽媽將一些奶糖和水果糖分裝在小袋里,每袋裝入0.25千克奶糖和0.15千克水果糖。當水果糖用去4.5千克時,用去奶糖多少千克?
6、姐姐騎電瓶車每小時行18千米,弟弟開小汽車每小時行54千米。他倆從相距247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向而行,2.5小時后兩人還相距多少千米?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1.25×0.8表示(1.25與0.8的積是多少)。
2、去掉0.25的小數點,就是把這個數擴大(100倍);把50.4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就是把它縮小到原來的(百分之一)。
3、兩個因數相乘,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擴大3倍,積會(30倍)。
4.一個不為0的數乘以0.8,它的積比這個數(小)。一個自然數乘以0.01,就是把這個自然數(縮小到這個自然數的百分之一或縮小100倍)。
5、把“2.58×0.03”中的0.03擴大為3而使積不變,另一個因數2.58的小數點應(向左移動兩位),積保留兩位小數是(0.08)。
6、56÷11的商用循環小數表示是(5.090909……),精確到百分位是(5.09)。
7、3÷11的商用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記作(),商保留一位小數是(0.3)。
8、9.97÷4.21的商保留兩位小數是(2.37)保留整數是(2)。
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3.23)。
10、兩個因數的積是3.4,如果把兩個因數同時擴大10倍,積是(340)
11、三個2.5連乘得積是(15.625)。
12、3x=6.9的解是(2.3)。
13、水果店運來香蕉x千克,運來的桃子是香蕉的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運來(3.5x)千克。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7.5)千克。
14、35dm2=(3500)cm2;7.4m2=(740)dm2;
7.5m2=(75000)cm2;2350m2=(0.235)公頃;
500平方米=(0.05)公頃;3平方米70平方分米=(3.7)平方米;
3小時15分=(3.25)小時;1.8時=(1)時(48)分;
2.15小時=(129)分鐘;7.6米=(7)米(60)厘米。
15、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木框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不變),它的高和面積都會(變大)
16、把一個長方形木框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它的高和面積都會(變小)。
17、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高剪開,重新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高和面積(不變),周長(變小)。
18、一張邊長是20厘米的正方形紙,從相鄰兩邊的中點連一條線段(如下圖),沿這條線段剪去一個角,剩下的(陰影部分)面積是(350)cm2。
19、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底相等、面積也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是10cm,三角形的高是(20cm)。
【解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在底相等,面積也相等的情況下,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的兩倍。】
20、一個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后就變成一個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圖),這個梯形的面積是(27)平方厘米。
21、把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得到一個新數,與原數相差44.55,原數是(0.45)。【解析:把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原來小數擴大100倍,也就是增加99倍,所以原數是:44.55÷99=0.45】
22、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是3cm、4cm和5cm,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6cm2),斜邊上的高是(2.4cm)。【解析: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中,斜邊是最長的,所以兩條直角邊分別3cm、4cm。兩條直角邊相當于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3×4÷2=6cm2,則斜邊上的高=6×2÷5=2.4cm】
23、一個小數有兩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它的近似值是10.0,這個數最大是(10.04)最小(9.95)。
24、三個連續自然數,中間的數是n,另外的兩個數分別是(n-1)和(n+1)。
25、125縮小到它的(千分之一)是0.125;(0.003)擴大到它的100倍是0.3。
26、一個兩位數,它的個位上的數字是b,十位上的數字是a,那么這個兩位數可寫成(ab)。
27、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6cm,腰是a
cm,高是b
cm。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2a+16)cm,面積是(8b)cm2。
28、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16厘米,腰長是5厘米,底邊上的高是4厘米,它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解析:首先要求出,底=16-5×2=6cm,然后計算,面積=6×4÷2=12cm2】
29、把一個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剪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面積是(64平方厘米)。【解析:用剪拼的方法改變了形狀,面積是不會變的。只有用拉抻的方法改變形狀,面積才會變。】
30、0.25除以0.15,當商是1.6時,余數是(10);0.79÷0.04,商是19,余數是(3)。
31、一個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別是5cm、9cm、6cm,面積是(0.42)平方分米。【解析:注意面積單位的轉化。】
32、小明從一個上底是15cm、下底是10cm、高是6cm的梯形中剪下一個平行四邊形(如下圖)。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60)cm2。
33、一堆圓木,最頂層有5根,最底層有14根。每相鄰兩層相差1根圓木,這堆圓木一共有(95)根。【解析:本題關鍵是要算出這堆圓木的層數:14-5+1=10層,就可以計算圓木的根數:(5+14)×10÷2=95根】
34、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是25cm,平行四邊形的底是(1.25)dm。【解析:注意長度單位。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在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的情況下,平行四邊形的底只是三角形的一半。】
35、一個直角梯形,如果把下底減少3cm,這個梯形就變成一個邊長7cm的正方形。這個梯形的面積是(59.5)cm2。
36、張誠把一個梯形的上底縮小成一點后
這個梯形就變成一個(三角)形。
二、判斷題。
1、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完全相同。(×)
【解析--】
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而小數乘小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就不相同了;
補充:
整數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現有教材的理解已較寬:如3×4既可以說:3個4是多少?也可以表述成:4個3是多少?
小數乘法的意義:(原有老教材是分開的,供參考)
(1)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例如:2.5×6
表示6個2.5求和或2.5的6倍是多少.
(2)一個數乘小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有所不同,它是整數乘法意義的進一步擴展.它可以理解為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幾、千分之幾……是多少.例如,2.5
×
0.6表示2.5的十分之六是多少,2.5
×
0.98表示2.5的百分之九十八是多少.
記得現行教材統一為: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倍(幾分之幾)是多少?
分數乘法的意義理解與小數乘法相同。
2、一個數乘0.8,積比原來的數小。(×)
【解析:這個數只有大于0的時候,乘0.8,積才比原來的數小。】
3、近似數7.0和7的大小相等,但精確度不一樣。(√)
【解析:對。根據四舍五入的規則,7.0在數值上等于7,但是在精確位上7.0的精確位是在最后一位,在十分位,7的精確位在個位,所以他們的精確位并不一樣,即原題是對的。】
4、8.4×0.5就是求8.4的一半是多少。(√)
5、一個數除以一個小數,商可能是小數。(√)
6、小數除以小數,商一定是小數。(×)
7、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數。(×)
8、一個非0的數除以一個比1小的小數,所得的商一定比被除數大。(√)
【解析:這道題如果局限在本冊知識內,它就是對的;如果這個比1小的小數是個負數,那么所得的商就會比被除數小,如:2÷(-0.5)=-4,這時候原題就是錯的。這道題出在小學階段里,本身就沒有意義。】
9、如果除數小于1,那么商就比被除數(0除外)大。(√)【解析:與上題同解。】
10、(0.1-0.1×0.1)÷0.1=0.9。(×)
11、x2不可能等于2x。(×)
【解析:如果x=2,那么x2就會等于2x】
12、a2>2a。(×)
【解析:只有a大于2時才是對的。如果a≤2,那么a2≤2a】
13、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析:錯。正確的說法是: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4、小數分有限小數、無限小數和循環小數。(×)
【解析:錯。循環小數已經包含在無限小數中。小數分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兩大類,而無限小數再分為無限循環小數和無限不循環小數。】
15、一組數據的中位數和平均數可能相等。(√)
【解析:正確。如1,2,3這組數里,2是中位數,也是平均數,是相等的。】
16、循環小數不一定是無限小數。(×)
【解析:錯。循環小數本身就是無限小數。】
17、方程左右兩邊同時乘一個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解析:等式的性質是:方程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題干中沒說0除外,所以原題說法錯誤。】
18、把平行四邊形木框拉成長方形,周長和面積都變大了。(×)
【解析:錯。把平行四邊形木框拉成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是不會變的,所以周長不會變,只有面積變大了。】
19、如果兩個圖形能拼成平行四邊形,那么它們一定完全一樣。(×)
【解析:錯。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剪成一大一小的兩個平行四邊形來理解就明白了。】
20、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解析:錯。它們的數值雖然相同,但單位意義不一樣,所以是不可能說周長和面積相等。】
21、兩個都比1小的數(0除外)相乘,積一定小于其中的每一個因數。(√)
22、方程5+2x=16.2的解是5.6。(√)
23、6x+6=6(x+1)。(√)
【解析:對。根據乘法分配律,這個等式是成立的。】
24、把一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擴大2倍,它的面積就擴大2倍。(×)
【解析:錯。假設原來的上底、下底、高分別是2cm、3cm、4cm,則面積是10平方厘米;上底、下底、高都擴大2倍后,上底、下底、高分別是4cm、6cm、8cm,面積是40平方厘米,面積不止擴大2倍,而是4倍了。】
三、選擇題。
1、a與它的2.5倍相差(C)。
A、a-2.5
B、2.5-a
C、1.5a
【解析:2.5a-a=1.5a】
2、下面兩個式子相等的是(A)。
A、a+a和2a
B、a×2和a2
C、a+a和a2
【解析:a+a和2a都表示兩個a的和,所以這兩個式子相等。】
3、與3.75÷12.5結果相同的算式是(B)。
A、3750÷12.5
B、37.5÷125
C、3750÷125
【解析:被除數與除數同時擴大10倍,商的大小不變。】
4、可以運用(C)對4.7×99+4.7進行簡便運算。
A、乘法交換律
B、乘法結合律
C、乘法分配律
5、已知兩個因數的積是其中一個因數的3.5倍,是另一個因數的4.2倍,這兩個因數的積是(B)。
A、8.7
B、14.7
C、1.2
【解析:兩個因數的積是其中一個因數的3.5倍(即另一個因數為3.5),是另一個因數的4.2倍(即這一個因數為4.2)則這兩個因數的積是:3.5×4.2=14.7】
6、下面算式中積最小的是(B)。
A、320×0.24
B、2.4×0.32
C、24×0.32
【解析:不用計算,就用判斷積的小數位數的方法來選擇。】
四、列方程或算式。
1、“3.2除x的商是0.8”的等量關系式是
x÷3.2=0.8
【解析:注意“除”跟“除以”是不同的。“除”表示它前面的數是除數,“除以”表示它前面的數是被除數。】
2、一個數的3倍加上這個數的一半等于80.5,求這個數。
(列方程)解:設這個數是x,則方程是:??3x+x÷2=80.5
3、一個數的5倍與它的3.6倍相差5.6,求這個數。
(列方程)解:設這個數是x,則方程是:
5x-3.6x=5.6
4、“7與0.38的和去除4.6。商是多少?”的算式是
4.6÷(7+0.38)
五、應用題。
1、某小學五年級有學生55個人。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2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析:根據等量關系式
男生人數+女生人數=全班人數
列方程。】
解:設女生有x人,則男生有1.2x人
1.2x+x=55
2.2x=55
x=55÷2.2
x=25
男生人數=1.2x=1.2×2.5=30(人)
答:(略)
2、童裝廠原來做一種兒童服裝,每套用布2.2米。現在改進了裁剪方法,每套節省布0.2米。原來做1800套這樣的服裝所用的布,現在可以多做幾套?
【解析:要求現在可以多做幾套,需知道原來做的套數(已知)與現在做的套數,要求現在做的套數,還需先求出布的總米數(1800×2.2)和現在每套用布的米數(2.2-0.2),然后算出現在可以做的套數1800×2.2÷(2.2-0.2)。由此找出條件列出算式解決問題】
1800×2.2÷(2.2-0.2)-1800=180(套)
答:(略)
3、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45厘米,長是寬的2倍。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根據周長和已知長是寬的2倍這兩個信息可以利用方程算出長和寬各是多少(根據“(長+寬)×2=長方形周長”這個長方形周長公式列出方程),然后就可以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
解:設寬是x厘米,則長是2x厘米。
(2x+x)×2=45
3x=45÷2
3x=22.5
x=22.5÷3
x=7.5
則長=2x=2×7.5=15厘米
長方形的面積:15×7.5=112.5(平方厘米)
答:(略)
4、甲乙兩筐蘋果,甲筐蘋果的個數是乙筐的2.4倍,如果從甲筐取出35個蘋果放入乙筐,這時兩筐蘋果個數相等,原來兩筐蘋果各有多少個?(列方程解答)
解:設乙筐的蘋果有x個,則甲筐的蘋果有2.4x個。
2.4x-35=x+35
2.4x-x=35+35
1.4x=70
x=70÷1.4
x=50
則甲筐的蘋果有:2.4x=2.4×50=120(個)
答:甲筐蘋果有120個,乙筐蘋果有50個。
5、媽媽將一些奶糖和水果糖分裝在小袋里,每袋裝入0.25千克奶糖和0.15千克水果糖。當水果糖用去4.5千克時,用去奶糖多少千克?
【解析:根據水果糖用去的質量算出用去了多少袋,再乘每袋包含奶糖的質量就可以了。】
4.5÷0.15×0.25
=30×0.25
=7.5(千克)
答:(略)
6、姐姐騎電瓶車每小時行18千米,弟弟開小汽車每小時行54千米。他倆從相距247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向而行,2.5小時后兩人還相距多少千米?
247-(18+54)×2.5
=247-72×2.5
=247-180
=67(千米)
答:(略)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易錯題集錦
一、填空題。
1、與最小的八位數相鄰的兩個數是(
)和(
)。
2、10個鳥蛋重50克,100萬個鳥蛋約重(
)噸。
3、用兩根一樣長的鐵絲分別圍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的面積大。
4、100張紙厚1厘米,1億張紙厚約(
)千米。
5、用“萬“作單位寫出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945000≈(
)萬
305100≈(
)萬
996043≈(
)萬
6、用“億“作單位寫出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420000000≈(
)億
650000000≈(
)億
6990000000≈(
)億
7、寫出里的數。
÷26=7……6
298÷=9……1
÷35=8……3
197÷=5……2
8、把下面的每一組算式,合并成綜合算式
73+27=100
100÷2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36=16
45×16=7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3=546
102+546=6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5個3和3個0按要求寫出下面各數
(1)一個“零“都不讀出來;________
(2)只讀出一個“零“;________
(3)讀出兩個“零“;________
(4)讀出三個“零“。________
10、每列上下為一組,第32組是(
)。
11、里最大能填幾(填整數)?
÷35
÷27
12、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
456
=26
456=14
456=34
13、從1寫到50,數字0一共寫了(
)個,數字2一共寫了(
)個。
14、一個數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的近似數是8億,這個數最大是(
),最小是(
),它們相差(
)。
15、找規律填數
(1)30600、32600、34600、(
)、(
)。
(2)100000、99900、99800、(
)、(
)。
16、把兩個邊長都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是(
)厘米,面積是(
)平方厘米。
17、有一個數,它的百萬位的左邊、右邊的數以及百位左邊的數都是“8“,其余各個數位上都是“0“,那么這個數(
)位數,寫作(
),讀作(
),這個數四舍五入到萬位,得(
)。
18、數一數(
)個角。
19、萬里長城全長(
)千米。(67、670、6700、67000)。
20、100張紙厚約1厘米,那么一億張紙厚約(
)千米。
21、慈溪市人口100萬,這是一個(
)(近似、準確)
數,慈溪市人口最多可能有(
)人,最少可能有(
)人。
22、從一點出發,可以畫(
)條射線,其中每兩條射線
都能組成一個(
)。
23、角的大小跟(
)無關,跟(
)有關。
24、甲數是乙數的5倍,那么甲數除以乙數的商是(
),如果乙數縮小3倍,要使商不變,甲數應該(
)。
25、根據1260÷45=28,寫出下面各式的得數。
630÷45=
45×28=
2520÷90=
2800×450=
630÷15=
56×45=
26、3時正時,時針與分針所組成的角是(
)角,角度是(
)。9時半時,時針與分針所組成的角是(
)角,角度是(
)。
27、一口鍋能放3個餅,每個餅煎兩面,每面需2分鐘,煎5
個餅至少要用(
)分鐘。
一個鍋能放3個餅,每個餅煎兩面,煎熟一個餅需2分
鐘,煎5個餅至少要用(
)分鐘。
28、在兩條平行線間可以畫(
)條垂線,這些垂線互
相(
),而且長度(
)。
29、一個數先擴大100倍,再縮小1000倍是1200,這個數是(
)。
30、(
)÷(
)=17……28,被除數最小是(
)。
31、在沒有余數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數-除數X商
=(
)。
32、和千萬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是(
)和(
)。
33、÷=15……24,最小是(
),此時是(
)。
34、在同一平面內,直線a垂直于直線b,直線b垂直于直
線c,那么a與c的關系是互相(
)。
35、電子計算器上,CE鍵的作用是(
)。
36、想要反映出四年級各興趣小組的參加人數可采用(
)統計圖。想要反映出四年級各興趣小組男女生的人數可采用(
)統計圖。
37、在乘法里,一個因數乘10,另一個因數除以2,所得的積是原來的(
)倍。
38、買1個茶壺和6個茶杯共48元,那么買5個茶壺和30個杯子一共(
)元。
39、馬小虎在計算除法時,把除數63錯寫成了36,結果得到的商是18還余8,這道題正確的商應該是(
),還余(
)。
40、小馬虎在計算(+15)×4時,忘掉了小括號,最后算得結果是90,正確的答案應該是(
)。
二、判斷題。
1、一條直線長10米,100條這樣的直線長1千米。(
)
2、有兩個銳角組成的角一定是鈍角。(
)
3、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
4、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三角形。(
)
5、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6、兩個高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7、直線和射線都沒有端點,所以他們都不能量出長度。(
)
8、四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一定是長方形。(
)
9、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都是計數單位。(
)
10、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只能畫一條。(
)
三、應用題。
1、一本書共156頁,每天看25頁,看了3天,第4天從哪一頁看起?
2、在捐資助殘活動中,三年級三個班,平均每個班捐款75元,四年級捐款總數是三年級捐款總數的2倍少48元。四年級一共捐款多少元?
3、教室的面積48平方米,如果用邊長是4分米的方磚鋪,共需要多少塊?
4、小紅有135根小棒,小芳有31根小棒。小紅想讓小芳的小棒和自己的一樣多,她每次從自己的學具盒里拿出13根給小芳,需要拿多少次?
5、購物中心玩具柜購進了75個足球,每個售價20元。全部賣出后賺了600元,每個足球的進貨價格是多少元?
6、皮鞋廠四月份生產皮鞋420雙,平均每天生產多少雙?
7、蘇果電器第一季度彩電的銷售情況是:一月份銷售258臺,二月份(29天)銷售339臺,三月份銷售222臺。第一季度平均每天銷電多少臺?
8、工程隊第一天修路450米,第二天修530米,還剩98米未修。已修的長度是未修的多少倍?
9、王叔叔家準備把一間長9米寬5米的房間鋪上地磚,每平方米需要16塊地磚,王叔叔一共要買多少塊地磚?
10、6輛同樣的卡車為發電廠運864噸煤,每輛每次能運12噸。這些煤要多少次才能運完?(用兩種以上方法解答)
11、會議室的長12米,寬8米。現要鋪上邊長是8分米的地磚,這個會議室要鋪多少塊地磚?(用兩種方法解答)
12、一塊長方形的綠地寬8米,面積為560平方米。如果寬要增加到24米,長不變。擴大后的綠地面積是多少?
13、課桌的單價是56元,椅子的單價是14元。張老師帶900元錢買這樣的課桌椅,最多能買多少套?
14、王叔叔從縣城出發去王莊鄉送化肥。去的時候他的速度只有60千米每小時,用4小時到達王莊鄉,返回的時候用了3小時。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15、一本288頁的故事書,丁丁12天看完。一本162頁的科技書,冬冬每天看18頁。丁丁和冬冬平均每天看的頁數相差多少?
16、新星果園一角共有8040棵果樹,其中蘋果樹有14行,每行420棵,其余的都是桃樹,已知桃樹18
行,_________________?(先補問題,再解答)
17、玩具廠要生產3000套電動智力玩具,計劃用12完成,_________________,實際用了多少天?(先補上一個適當的條件,再解答)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與最小的八位數相鄰的兩個數是(9999999)和(10000001)。
【最小的八位數是:10000000,相鄰的兩個數分別是10000000-1=9999999,10000000+1=10000001。】
2、10個鳥蛋重50克,100萬個鳥蛋約重(5)噸。
【100萬=1000000,1000000÷10×50=5000000克=5000千克=5噸】
3、用兩根一樣長的鐵絲分別圍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大。
4、100張紙厚1厘米,1億張紙厚約(10)千米。
【1億=100000000,100000000÷100×1=1000000厘米=10000米=10千米】
5、用“萬“作單位寫出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945000≈(95)萬
305100≈(31)萬
996043≈(100)萬
【小數向左移動四位,再四舍五入保留整數。】
6、用“億“作單位寫出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420000000≈(4)億
650000000≈(7)億
6990000000≈(70)億
【小數向左移動八位,再四舍五入保留整數。】
7、寫出里的數。
÷26=7……6
298÷=9……1
188÷26=7……6
298÷33=9……1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7×26+6=188,除數=(被除數-余數)÷商:(298-1)÷9=33】
÷35=8……3
197÷=5……2
283÷35=8……3
197÷39=5……2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8×35+3=283,除數=(被除數-余數)÷商:(197-2)÷5=39】
8、把下面的每一組算式,合并成綜合算式
73+27=100
100÷25=4
(73+27)÷25=4
52-36=16
45×16=720
45×(52-36)=720
42×13=546
102+546=646
42×13+546=646
9、用5個3和3個0按要求寫出下面各數
(1)一個“零“都不讀出來;33333000
(2)只讀出一個“零“;33330003
(3)讀出兩個“零“;33033003
(4)讀出三個“零“。33030303
10、每列上下為一組,第32組是(?小
B?)。
【32÷5=6……2,余數是幾,就取第幾組。】
11、里最大能填幾(填整數)?
÷35
÷27
279÷35
134÷27
【35×8-1=279,27×5-1=134】
12、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
456
=26
456=14
456=34
4×5+6
=26
4×5-6=14
4+5×6=34
13、從1寫到50,數字0一共寫了(5)個,數字2一共寫了(14)個。
14、一個數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的近似數是8億,這個數最大是(849999999),最小是(750000000),它們相差(99999999)。
15、找規律填數
(1)30600、32600、34600、(36600)、(38600)。
(2)100000、99900、99800、(99700)、(99600)。
16、把兩個邊長都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是(30)厘米,面積是(50)平方厘米。
【拼成長方形后,長方形的長為10厘米,寬為5厘米,則周長=(10+5)×2=30厘米,面積=10×5=50平方厘米。】
17、有一個數,它的百萬位的左邊、右邊的數以及百位左邊的數都是“8“,其余各個數位上都是“0“,那么這個數(八)位數,寫作(80808000),讀作(八千零八十萬八千),這個數四舍五入到萬位,得(8081萬)。
左邊
右邊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個
8
8
8
18、數一數(6)個角。
19、萬里長城全長(6700)千米。(67、670、6700、67000)。
20、100張紙厚約1厘米,那么一億張紙厚約(10)千米。
21、慈溪市人口100萬,這是一個(近似)(近似、準確)
數,慈溪市人口最多可能有(1004999)人,最少可能有(995000)人。
22、從一點出發,可以畫(無數)條射線,其中每兩條射線
都能組成一個(角)。
23、角的大小跟(邊的長短)無關,跟(角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
24、甲數是乙數的5倍,那么甲數除以乙數的商是(5),如果乙數縮小3倍,要使商不變,甲數應該(縮小3倍)。
25、根據1260÷45=28,寫出下面各式的得數。
630÷45=14
45×28=1260
2520÷90=28
2800×450=?1260000
630÷15=42
56×45=2520
26、3時整時,時針與分針所組成的角是(直)角,角度是(90°)。9時半時,時針與分針所組成的角是(鈍)角,角度是(105°)。
【①3時整時,時針和分針所構成的角是:30°×3=90°,是直角;②9點半時,時針指向9和10中間,即一大格的中間,分針指向6。鐘表12個數字,每相鄰兩個數字之間為一大格,夾角為30°,半大格是15°,所以9點半時,分針與時針的夾角正好是30°×3+15°=105°,是鈍角。】
27、一口鍋能放3個餅,每個餅煎兩面,每面需2分鐘,煎5
個餅至少要用(8)分鐘。
【一口鍋能放3個餅,5個餅需要放2次,也就相當于要煎4面每面2分鐘
4面需要8分鐘】
一個鍋能放3個餅,每個餅煎兩面,煎熟一個餅需2分鐘,煎5個餅至少要用(4)分鐘。
【一口鍋能放3個餅,5個餅需要放2次,也就相當于要煎4面每面1分鐘
4面需要4分鐘】
28、在兩條平行線間可以畫(無數)條垂線,這些垂線互相(平行),而且長度(相等)。
29、一個數先擴大100倍,再縮小1000倍是1200,這個數是(12000)。
【用逆推法計算出這個數:1200×1000÷100=12000】
30、(
)÷(
)=17……28,被除數最小是(521)。
【根據算式,除數應為29,則被除數為:17×29+28=521】
31、在沒有余數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數-除數X商
=(0)。
【沒有余數,被除數=除數X商
所以被除數-除數×商
=0】
32、和千萬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是(億)和(百萬)。
33、÷=15……24,最小是(25),此時是(399)。
【余數+1=最小除數,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34、在同一平面內,直線a垂直于直線b,直線b垂直于直線c,那么a與c的關系是互相(平行)。
35、電子計算器上,CE鍵的作用是(清除)。
36、想要反映出四年級各興趣小組的參加人數可采用(單式條形)統計圖。想要反映出四年級各興趣小組男女生的人數可采用(復式條形)統計圖。
37、在乘法里,一個因數乘10,另一個因數除以2,所得的積是原來的(5)倍。
【例:10×4=40,(10×10)×(4÷2)=200,200÷40=5】
38、買1個茶壺和6個茶杯共48元,那么買5個茶壺和30個杯子一共(240)元。
【5剛好是1的5倍,30剛好是6的5倍,所以買5個茶壺和30個杯子一共需要的錢剛好也是48的5倍:48×5=240元】
39、馬小虎在計算除法時,把除數63錯寫成了36,結果得到的商是18還余8,這道題正確的商應該是(10),還余(26)。
【先算出原來的被除數:18×36+8=656,然后還原:656÷63=10……26】
40、小馬虎在計算(+15)×4時,忘掉了小括號,最后算得結果是90,正確的答案應該是(180)。
【先算出代表的數:90-15×4=30,然后還原:(30+15)×4=180】
二、判斷題。
1、一條直線長10米,100條這樣的直線長1千米。(×)
【直線沒有端點,不能度量長度。】
2、有兩個銳角組成的角一定是鈍角。(×)
【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是鈍角。如果一個銳角是35度,另一個是50度,組成一個角后是85度,還是銳角而不是鈍角。所以這個說法是不一定對的。】
3、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要說明這兩條直線是在同一個平面上。】
4、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三角形。(×)
【只有兩個完全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才能拼成一個新的三角形。不是兩個完全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是不能拼成一個新的三角形的。】
5、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6、兩個高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7、直線和射線都沒有端點,所以他們都不能量出長度。(×)
【直線是沒有端點,而射線有一個端點。他們都不能量出長度。】
8、四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一定是長方形。(√)
【也可能是正方形,而正方形可以說是特殊的長方形。】
9、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都是計數單位。(×)
【個、十、百、千、萬……都是計數單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是數位】
10、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只能畫一條。(√)
三、應用題。
1、一本書共156頁,每天看25頁,看了3天,第4天從哪一頁看起?
【先算出前3天已經看到了哪一頁,再加上1就是第4天開始看那一頁。】
25×3+1=76
答:第4天從第76頁看起。
2、在捐資助殘活動中,三年級三個班,平均每個班捐款75元,四年級捐款總數是三年級捐款總數的2倍少48元。四年級一共捐款多少元?
75×3×2-48=402(元)
3、教室的面積48平方米,如果用邊長是4分米的方磚鋪,共需要多少塊?
48平方米=4800平方分米
4800÷(4×4)
=4800÷16
=300(塊)
答:(略)
4、小紅有135根小棒,小芳有31根小棒。小紅想讓小芳的小棒和自己的一樣多,她每次從自己的學具盒里拿出13根給小芳,需要拿多少次?
【要先算出小紅比小芳多出的小棒,再將多出的小棒兩人平均,最后用所得平均數除以13,就可以算出需要拿的次數。】
(135-31)÷2÷13
=104÷2÷13
=52÷13
=4(次)
答:(略)
5、購物中心玩具柜購進了75個足球,每個售價20元。全部賣出后賺了600元,每個足球的進貨價格是多少元?
【根據“
進貨總價÷進貨數量=進貨單價
”列式。此題關鍵是先計算出:進貨總價=售出總價(75×20)-所賺的錢(600)。】
(75×20-600)÷75
=900÷75
=12(元)
6、皮鞋廠四月份生產皮鞋420雙,平均每天生產多少雙?
【注意四月份有30天】
420÷30=14(雙)
7、2008年蘇果電器第一季度彩電的銷售情況是:一月份銷售258臺,二月份(29天)銷售339臺,三月份銷售222臺。第一季度平均每天銷電多少臺?
【總銷量÷總天數=每天銷售量】
(258+339+222)÷(31+29+31)
=819÷91
=9(臺)
8、工程隊第一天修路450米,第二天修530米,還剩98米未修。已修的長度是未修的多少倍?
【簡便記法:甲是乙的多少倍=甲÷乙】
(450+530)÷98
=980÷98
=10
9、王叔叔家準備把一間長9米寬5米的房間鋪上地磚,每平方米需要16塊地磚,王叔叔一共要買多少塊地磚?
【先計算出房間地面的面積,再乘每平方米的地磚數量。】
9×5×16=720(塊)
10、6輛同樣的卡車為發電廠運864噸煤,每輛每次能運12噸。這些煤要多少次才能運完?(用兩種以上方法解答)
【方法1是先計算6輛車每次可以運多少噸。】
方法1:864÷(12×6)=12(次)
【方法2是先計算只用一輛車每次運12噸需要運多少次。】
方法2:864÷12÷6=12(次)
11、會議室的長12米,寬8米。現要鋪上邊長是8分米的地磚,這個會議室要鋪多少塊地磚?(用兩種方法解答)
12米=120分米
8米=80分米
【方法1:用會議室地面的面積÷一塊地磚的面積】
方法1:(120×80)÷(8×8)=150(塊)
【方法1:用會議室地面的長、寬分別除以地磚的邊長,所得的商再相乘。】
方法2:(120÷8)×(80÷8)=150(塊)
12、一塊長方形的綠地寬8米,面積為560平方米。如果寬要增加到24米,長不變。擴大后的綠地面積是多少?
【先計算出長方形的長,再乘以新的寬。】
560÷8×24=1680(平方米)
13、課桌的單價是56元,椅子的單價是14元。張老師帶900元錢買這樣的課桌椅,最多能買多少套?
900÷(56+14)
=900÷70
≈12(套)
【據實際情況,最后得數使用去尾法保留整數。】
14、王叔叔從縣城出發去王莊鄉送化肥。去的時候他的速度只有60千米每小時,用4小時到達王莊鄉,返回的時候用了3小時。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路程÷時間=速度】
60×4÷3=80(千米/小時)
15、一本288頁的故事書,丁丁12天看完。一本162頁的科技書,冬冬每天看18頁。丁丁和冬冬平均每天看的頁數相差多少?
288÷12-18=6(頁)
16、新星果園一角共有8040棵果樹,其中蘋果樹有14行,每行420棵,其余的都是桃樹,已知桃樹18
行,每行多少棵?(先補問題,再解答)
【先算出桃樹總棵數,再除以桃樹的行數。】
8040-(420×14)=2160(棵)
2160÷18=120(棵)
17、玩具廠要生產3000套電動智力玩具,計劃用12完成,實際每天生產了300套,實際用了多少天?(先補上一個適當的條件,再解答)
3000÷300=10(天)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易錯題集錦
一、填空題。
1、一種鹽水的含鹽率是20%,鹽與水的比是(
)。
2、生產同樣多的零件,小張用了4小時,小李用了6小時,小張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簡比是(
)。
3、從甲地到乙地,客車要行駛4時,貨車要行駛5時,客車的速度與貨車的速度比是(
),貨車的速度比客車慢(
)%。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這時糖與糖水的比是(
)。
5、若從六(1)班調全班人數的1/10到六(2)班,則兩班人數相等,原來六(1)班與六(2)班的人數比是(
)。
6、把甲隊人數的1/4調入乙隊,這時兩隊人數相等,甲隊與乙隊原人數的比為(
)。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請病假的5人,該班的出勤率是(
)。
8、把一個半徑是10cm的圓拼成接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后,長方形的周長是(
),面積是(
)。
9、(
)米比9米多40%
,
9米比(
)少55%
,200千克比160千克多(
)%;160千克比200千克少(
)%;16米比(
)米多它的60%;(
)比32少30%。
10、鐘面上時針的長1dm,一晝夜時針掃過的面積是(
)。
11、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長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兩次共截去全長的(
)。
12、某種皮衣價格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
)元。
13、正方形邊長增加10%,它的面積增加(
)%。
二、判斷題。
1、某商品先提價5%,后又降階5%,這件商品的現價與原價相等。(
)
2、在含鹽20%的鹽水中加入同樣多的鹽和水后,鹽水的含鹽率不變。(
)
3、如果甲數比乙數多25%,那么乙數就比甲數少25%。
(
)
4、半徑是2厘米的圓,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
)
5、直徑相等的兩個圓,面積不一定相等。
(
)
6、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比值大小不變。
(
)
三、選擇題。
1、數學小組共有20名學生,則男、女人數的比不可能是(
)。
A.5︰1
B.4︰1
C.3︰1
D.1︰1
2、如圖,陰影部分的面積相當于甲圓面積的1/6,相當于乙圓面積的1/5,那么乙與甲兩個圓的面積比是(
)。
A、6︰1
B、5︰1
C、5︰6
D、6︰5
3、一杯牛奶,牛奶與水的比是1︰4,喝掉一半后,牛奶與水的比是(
)。
A、1︰4
B、1︰2
C、1︰8
D、
無法確定
4、利息與本金相比(
)
A、利息大于本金
B、利息小于本金
C、利息不一定小于本金
四、解決問題。
1、A、B兩地相距408KM,客車和貨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3小時后相遇,已知客車和貨車的速度比是9:8,客車每時比貨車每時快多少千米?
2、東崗小學組織學生收集樹種,五年級收集的樹種占總質量的40%,六年級收集的樹種占質量的50%,五年級收集的樹種比六年級少20千克。五六年級一共收集樹種多少千克?
3、一件商品按20%的利潤定價,然后又按8折出售,結果虧了64元,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4、將一根384cm的鐵絲焊成一個長、寬、高的比是3:2:1的長方體模型。這個模型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5、一塊長方形土地,周長是160m,長和寬的比是5:3,這塊長方形土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6、李明和張華參加賽跑,李明跑到中點時,張華跑了全程的40%,此時兩人相距80米,你知道賽程多少米嗎?
*7、看一本書,第一天讀的頁數與未讀頁數的比是1:3,第二天看了120頁,這時已讀的與未讀頁數的比是2:3,這本書有多少頁?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一種鹽水的含鹽率是20%,鹽與水的比是(1:4)。
2、生產同樣多的零件,小張用了4小時,小李用了6小時,小張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簡比是(3:2)。
【解析:將這批零件看作單位“1”,則小張的工作效率為:1÷4=1/4
小李的工作效率為:1÷6=1/6
兩人的工作效率比為:1/4:1/6,化簡后就是3:2】
3、從甲地到乙地,客車要行駛4時,貨車要行駛5時,客車的速度與貨車的速度比是(5:4),貨車的速度比客車慢(20)%。
【解析:求速度比的方法同第2題。貨車的速度比客車慢((5-4)÷5=20%)】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這時糖與糖水的比是(1:10)。
【解析:此題關鍵是要先算出原來的糖水是多少克:100÷12.5%=800(克)。再求加水后糖與糖水的比:100:(800+200)=100:1000=1:10】
5、若從六(1)班調全班人數的1/10到六(2)班,則兩班人數相等,原來六(1)班與六(2)班的人數比是(5:4)。
【解析:用方程來解答:設六(1)人數有a人,六(2)班人數有b人。根據題意列出方程后并求解:
通過解方程得出a與b的比為10:8,即六(1)班與六(2)班的人數為10:8,化簡后為5:4。?】
6、把甲隊人數的1/4調入乙隊,這時兩隊人數相等,甲隊與乙隊原人數的比為(2:1)。
【解析:方法同第5題。】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請病假的5人,該班的出勤率是(88.9%)。
【解析:用到校人數就是出勤人數。出勤人數÷全班人數×100%=出勤率。40÷(40+5)×100%≈88.9%】
8、把一個半徑是10cm的圓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后,長方形的周長是(82.8cm),面積是(314cm2)。
【解析: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就是這個半徑為10cm的圓的周長與兩個半徑的和:3.14×10×2+10×2=82.8cm;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的面積,那么面積就是:3.14×10×10=314平方厘米。】
9、(12.6)米比9米多40%【9×(1+40%)=12.6】?,
9米比(20)少55%【9÷(1-55%)=20】?,200千克比160千克多(25)%【(200-160)÷160=25%】;160千克比200千克少(20)%【(200-160)÷200=20%】;16米比(6.4)米多它的60%【16×(1-60%)=6.4
注意:“它”是指16。】;(?22.4?)比32少30%【32×(1-30%)=22.4】?。
【解析:本題主要是考查
單位“1”(總量)、對應量、對應分率之間的關系。單位“1”(總量)×對應分率=對應量】
10、鐘面上時針的長1dm,一晝夜時針掃過的面積是(2π?dm2)。
【解析:時針的長就是圓的半徑,“一晝夜”指24小時,時針走了24小時就是走了兩周。π×12×2=2π(dm2)】
11、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長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兩次共截去全長的(3/4)。
【解析:1/4+(1-1/4)×2/3=3/4】
12、某種皮衣價格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450)元。
【解析:本題關鍵是要先算出進價,原題中的“10%”是針對進價的。設皮衣的進價為x元。(1+10%)x=1650*80%
解得:x=1200。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1650-1200=450(元)】
13、正方形邊長增加10%,它的面積增加(21)%。
【解析:{[1×(1+10%)]2-1}÷1=21%】
二、判斷題。
1、某商品先提價5%,后又降階5%,這件商品的現價與原價相等。(×)
【解析:錯。兩個5%的單位“1”不一樣。1×(1+5%)×(1-5%)=0.9975
值小于1表示現價比原價少,值大于1表示多。】
2、在含鹽20%的鹽水中加入同樣多的鹽和水后,鹽水的含鹽率不變。(×)
【解析:錯。用假設法來驗證:假設鹽是20克,水是80克,則含鹽就是20%。如果分別同時加入10克鹽和水,那么這時含鹽率就是:(20+10)÷(20+10+80+10)×100%=25%,含鹽率變大了。】
3、如果甲數比乙數多25%,那么乙數就比甲數少25%。?(×)
【解析:錯。兩個25%相對的單位1不同。應該是:甲數比乙數多25%,乙數就比甲數少20%。25%÷(1+25%)=20%】
4、半徑是2厘米的圓,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解析:錯。只能說在數值上相等,但是萬物都有單位,周長單位是1維的,面積單位是2維的,怎么可能相等呢?簡單地說,周長和面積單位不一樣,也不可能互化,所以周長和面積不可能相等。】
5、直徑相等的兩個圓,面積不一定相等。(×)
【解析:錯,是一定相等。直徑相等就表示半徑也會相等,而半徑決定了圓的大小,只要圓的半徑相等,它們的大小就會相等,即面積也一定相等。】
6、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比值大小不變。(×)
【解析:錯。0必須除外。0是不能作為除數的。】
三、選擇題。
1、數學小組共有20名學生,則男、女人數的比不可能是(A)。
A.5︰1
B.4︰1
C.3︰1
D.1︰1
【解析:A。
20的因數有:1、2、4、5、10、20,而5+1=6,6不是20的因數;所以不可能是5:1。】
2、如圖,陰影部分的面積相當于甲圓面積的1/6,相當于乙圓面積的1/5,那么乙與甲兩個圓的面積比是(C)。
A、6︰1
B、5︰1
C、5︰6
D、6︰5
3、一杯牛奶,牛奶與水的比是1︰4,喝掉一半后,牛奶與水的比是(A)。
A、1︰4
B、1︰2
C、1︰8
D、
無法確定
【解析:A。喝掉一半后,濃度不變,牛奶與水的比還是1:4。驗證:(1-1×1/2):(4-4×1/2)=1:4】
4、利息與本金相比(C)
A、利息大于本金
B、利息小于本金
C、利息不一定小于本金
【解析:C。利率表示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利息可能小于本金,也可能大于本金;所以利息不一定小于本金。】
四、解決問題。
1、A、B兩地相距408km,客車和貨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3小時后相遇,已知客車和貨車的速度比是9:8,客車每時比貨車每時快多少千米?
解:設客車速度為9x,貨車速度為8x,根據題意列方程:
(9x+8x)×3=408
17x*3=408
x=408/51
x=8
所以客車每小時比貨車快:9x-8x=x=8(千米)
2、東崗小學組織學生收集樹種,五年級收集的樹種占總質量的40%,六年級收集的樹種占總質量的50%,五年級收集的樹種比六年級少20千克。五六年級一共收集樹種多少千克?
20÷(50%-40%)=200(千克)
3、一件商品按20%的利潤定價,然后又按8折出售,結果虧了64元,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解:設這件商品的成本是
x
元
x
-
64=[(1
+
20%)x]
×80%
x
-
64=1.2x
×
0.8
x
-
64=0.96x
x-0.96x=64
0.04x
=
64
x
=
64÷0.04
x
=
1600
答:這件商品的成本是1600
元。
【說明:
8折表示按定價的80%出售。x
-
64表示現價,(1
+
20%)x表示定價,[(1
+
20%)x]
×80%
表示打8折后的售價,即現價。】
4、將一根384cm的鐵絲焊成一個長、寬、高的比是3:2:1的長方體模型。這個模型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先算出一條長、一條寬、一條高的和:
384÷4=96cm;
再計算長寬高各是多少:
長:96÷(3+2+1)×3=48cm
寬:96÷(3+2+1)×2=32cm
高:96÷(3+2+1)×1=16cm;
表面積:
(48×32+48×16+32×16)×2=5632(cm2)
5、一塊長方形土地,周長是160m,長和寬的比是5:3,這塊長方形土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長:160÷2÷(5+3)×5=50m
寬:160÷2÷(5+3)×3=30m
面積:50×30=1500(m2)
6、李明和張華參加賽跑,李明跑到中點時,張華跑了全程的40%,此時兩人相距80米,你知道賽程多少米嗎?
分析:把整個賽程看作單位“1”,那么80米對應的分率是(50%-40%),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用對應量除以對應的分率即可.
解答:
80÷(50%-40%)
=80÷10%
=800(米)
答:這個賽程長800米。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找單位“1”,然后用對應量除以對應的分率解決問題。
*7、看一本書,第一天讀的頁數與未讀頁數的比是1:3,第二天看了120頁,這時已讀的與未讀頁數的比是2:3,這本書有多少頁?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易錯題集錦
一、我會填。
1、下圖中一共有(
)條線段。
2、下圖中有(
)個角,有(
)個直角。
3、把一根繩子對折后,從中間剪開,這時繩子被剪成了(
)段。
4、把一根繩子對折2次后,從中間剪開,這時繩子被剪成了(
)段。
5、一小時=(
)分
6、鐘面上有(
)個大格,有(
)個小格。
7、分針從12走到3,走了(
)分鐘。時針從12走到3走了(
)時。
8、分針從4走到8走了(
)分鐘,時針從4走到8走了(
)時。
9、三角板上有(
)個角,有(
)個直角。
10、9×8-8=(
)×8
7+7+7-7=(
)×(
)
11、2×5表示(
)個(
)或(
)個(
)。
12、3和5相乘寫成算式是(
)。
13、3和5相加寫成算式是(
)
14、3個5相加寫成加法算式是(
),寫成乘法算式是(
)
15、2×5=(
),(
)和(
)是乘數,(
)是積,讀作(
)用口訣(
)計算。
16、
(1)數一數,上圖中有(
)條線段,(
)個角,(
)個直角。
(2)在上圖中畫一條線段,使它增加3個直角。
二、我會判。
1、1時=100分(
)
2、口訣“四六二十四”表示4個6相乘。(
)
3、口訣“六七四十二”表示6個7相加。(
)
4、角的兩邊越長,這個角就越大。(
)
5、半小時=30分(
)
6、口訣“五九四十五”改成加法算式是5+9=14。(
)
7、兩個數相乘的積一定大于它們的和。(
)
8、7個7相加得14.(
)
9、一個數乘6的積在10——20之間,積一定是12.(
)
10、在乘法計算里,積一定比其中任何一個乘數都大。(
)
11、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
12、1米長的鐵絲比100厘米長的繩子短。(
)
13、所有的直角都是相等的。(
)
14、直角比任何銳角都大。(
)
15、積是81的算式只有9×9.(
)
16、一個角只有一個頂點。(
)
三、我會列式,我會算。
1、比25多8的數是多少?
2、比25少8的數是多少?
3、3個7相加,和是多少?
4、3和7相加,和是多少?
5、3和7相乘,積是多少?
6、6個5相加,和是多少?
7、6和5相乘,積是多少?
8、3個8減去2個6,差是多少?
9、比65大19的數是多少?
10、比65小19的數是多少?
四、我會解決問題。
1、把8棵樹栽成一排,每兩棵樹之間相隔3米,第一棵樹到最后一棵樹相距多少米?
2、將8盆花圍著花臺擺一圈,每兩盆花之間相距3米,這個花臺一圈有多少米?
3、將一根繩子剪四次,每段長5米,原來這根繩子有多少米?
4、小明和爸爸、媽媽每個栽了6棵樹,一共栽了多少棵樹?
5、小明和爸爸、媽媽三人栽樹,爸爸栽了6棵,媽媽栽了7棵,小明栽了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
6、把一根木頭鋸成5段,每鋸一次要3分,一共需要多少分?
7、王老師帶領4名學生搬花,王老師一次搬4盆,每個學生一次搬兩盆,師生一次一共可以搬多少盆?
8、兔媽媽和3個兔寶寶去采蘑菇,兔媽媽采了7個蘑菇,每個兔寶寶采了3個蘑菇,一共采了多少個蘑菇?
9、一根繩子對折后再對折,量得長是8米,這根繩子長多少米?
10、會議室有30把單人椅,8把雙人椅,一共能坐多少人?
11、一本故事書80頁,小紅已經看了50頁,剩下每天看9頁,4天能看完嗎?
12、麗麗一天采四朵花,一星期可以采多少朵花?
13、樂樂看一本故事書,每天看7頁,第8天從多少頁看起?
參考答案
一、我會填。
1、一共有(10)條線段。
2、有(12)個角,有(2)個直角。
3、把一根繩子對折后,從中間剪開,這時繩子被剪成了(3)段。
4、把一根繩子對折2次后,從中間剪開,這時繩子被剪成了(5)段。
5、一小時=(60)分
6、鐘面上有(12)個大格,有(60)個小格。
7、分針從12走到3,走了(15)分鐘。時針從12走到3走了(3)時。
8、分針從4走到8走了(20)分鐘,時針從4走到8走了(4)時。
9、三角板上有(3)個角,有(1)個直角。
10、9×8-8=(8)×8
7+7+7-7=(7)×(2)
11、2×5表示(5)個(2)或(2)個(5)。
12、3和5相乘寫成算式是(3×5)。
13、3和5相加寫成算式是(3+5)
14、3個5相加寫成加法算式是(5+5+5),寫成乘法算式是(5×3)
15、2×5=(10),(2)和(5)是乘數,(10)是積,讀作(2乘5等于10)用口訣(二五一十)計算。
16、(1)數一數,上圖中有(4)條線段,(4??)個角,(2)個直角。
(2)在上圖中畫一條線段,使它增加3個直角。
二、我會判。
1、1時=100分(×)
【1時=60分】
2、口訣“四六二十四”表示4個6相乘。(×)
【表示4和6相乘】
3、口訣“六七四十二”表示6個7相加。(√)
4、角的兩邊越長,這個角就越大。(×)
【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與兩邊的張口大小有關。】
5、半小時=30分(√)
6、口訣“五九四十五”改成加法算式是5+9=14。(×)
【改成加法算式應該是:9+9+9+9+9=45】
7、兩個數相乘的積一定大于它們的和。(×)
【不一定。如:1×2=2,1+2=3,積比和小了。】
8、7個7相加得14.(×)
【7個7相加就是7×7=49】
9、一個數乘6的積在10——20之間,積一定是12.(×)
【不一定。如:3×6=18】
10、在乘法計算里,積一定比其中任何一個乘數都大。(×)
【錯。如:1×2=2
1×0=0,積等于其中一個乘數。】
11、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對。線段兩端都有點,可以量出長度。】
12、1米長的鐵絲比100厘米長的繩子短。(×)
【錯。1米=100厘米,是同樣長。】
13、所有的直角都是相等的。(√)
【對。所有的直角都是90度,角度大小一樣。】
14、直角比任何銳角都大。(√)
15、積是81的算式只有9×9.(×)
【錯。比如還有:3×3×3×3=81。】
16、一個角只有一個頂點。(√)
三、我會列式,我會算。
1、25+8=33
2、25-8=17
3、7+7+7=21
4、3+7=10
5、3×7=21
6、5+5+5+5+5+5=30
7、6×5=30
8、3×8-2×6=12
9、65+19=84
10、65-19=46
四、我會解決問題。
1、把8棵樹栽成一排,每兩棵樹之間相隔3米,第一棵樹到最后一棵樹相距多少米?
(8-1)×3=21(米)
【8棵樹栽成一排,一共有(8-1)個間隔。間隔數×兩棵樹之間的距離=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樹的距離】
2、將8盆花圍著花臺擺一圈,每兩盆花之間相距3米,這個花臺一圈有多少米?
8×3=24(米)
【圍成圈的,直接用花的盆數×每兩盆花之間的距離】
3、將一根繩子剪四次,每段長5米,原來這根繩子有多少米?
(4+1)×5=25(米)
【剪4次就會得到(4+1)段繩子。】
4、小明和爸爸、媽媽每個栽了6棵樹,一共栽了多少棵樹?
6×3=18(棵)
5、小明和爸爸、媽媽三人栽樹,爸爸栽了6棵,媽媽栽了7棵,小明栽了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
6+7+4=17(棵)
6、把一根木頭鋸成5段,每鋸一次要3分,一共需要多少分?
(5-1)×3=12(分)
【一根木頭鋸成5段,要鋸(5-1)次。】
7、王老師帶領4名學生搬花,王老師一次搬4盆,每個學生一次搬兩盆,師生一次一共可以搬多少盆?
4+4×2=12(盆)
8、兔媽媽和3個兔寶寶去采蘑菇,兔媽媽采了7個蘑菇,每個兔寶寶采了3個蘑菇,一共采了多少個蘑菇?
7+3×3=16(個)
9、一根繩子對折后再對折,量得長是8米,這根繩子長多少米?
8×4=32(米)
10、會議室有30把單人椅,8把雙人椅,一共能坐多少人?
30+8×2=46(人)
11、一本故事書80頁,小紅已經看了50頁,剩下每天看9頁,4天能看完嗎?
【計算后面4天看的加上已經看的50頁,如果大于80頁就能看完,如果小于80頁就不能看完。】
9×4+50=86(頁)
答:86>80,能看完。
12、麗麗一天采四朵花,一星期可以采多少朵花?
4×7=28(朵)
【一星期是7天】
13、樂樂看一本故事書,每天看7頁,第8天從多少頁看起?
篇6
3+4=
9-5=
4+6=
19-9=
7+7=
0+8
=
10-7=
5+2
=
9+9=
15-5=
6-0=
7+2=
14-4=
12-10=
6+6=
5+6=
12-6=
8+8=
9+5=
16-5=
11-1=
7+8=
13-10=
6+8=
18-8=
2+2+6=
7+3+4=
13-3-7=
10-3+2=
5-4+9=
二、認真想,就能填對!
1.選準了再填。
711-10
94=13
148=6
169+7
2+315
888=8
2.找對了再填。(5分)
3.想好了再填。①
請把上面缺少的數填上;從右往左數,第三個數是(
);
19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12和17相比,(
)接近15。
②
三、動腦筋,就能畫對!
把下面數從小到大排一排(8分)
4、14、10、20、8、18
(
)
)
)
)
)
)
上面的數中,比10大的數有(
)個,比10小的數有(
)個。
四、
想辦法,才能解決!
1.看圖列式計算。(10分)
15個
2.用下面的數寫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8分)
3.數一數、填一填、算一算。(8分)
陽光小學二(3)班課程表
一
二
三
四
五
數學
語文
數學
美術
語文
語文
數學
語文
數學
數學
語文
語文
思品
音樂
美術
思品
體育
勞動
語文
體育
音樂
英語
活動
語文
隊會
活動
閱讀
科技
在語文的格子里劃“√”,在數學的格子里劃“”。
數一數,語文課有(
)節;數學課有(
)節;
算一算,語文課和數學課一共有多少節?
+
=
4.如果一次只能端兩盤,那么一次最多能端(
)個梨,最少能端(
)個梨。(8分)
+
=
+
=
趣味數學
1、明明比亮亮大2歲,再過3年,明明比亮亮大(
)歲。
2、+=6,++=15。=(
),
=(
篇7
一、填一填。
1、根據第一列的積,填出其他列的積。
因數
38
380
3.8
380
380
0.38
3.8
因數
15
15
15
1.5
0.15
15
150
積
570
2、6.9+6.9+6.9+6.9=(
)×(
)=(
)
3、3.15×99+3.15=(
)×(
)=(
)
4、2.5+2.5+2.5+2.5+7.05+7.05=(
)×(
)+(
)×(
)=(
)
5、2.8元×3=(
)角×3=(
)角=(
)元
二、列豎式計算
0.89×9
2.5×14
120×0.5
0.29×50
1.15×60
三、商店運進14筐蘋果,每筐35.8kg,賣掉了400kg,還剩下多少千克?
四、
(1)小華買4個包子、2個煎雞蛋和一杯果汁,一共需要多少錢?
(2)請制作一份科學的早餐食譜,并計算一共需要多少元。
【一課一練】參考答案
一、填一填。
1、根據第一列的積,填出其他列的積。
因數
38
380
3.8
380
380
0.38
3.8
因數
15
15
15
1.5
0.15
15
150
積
570
5700
57
570
57
5.7
570
2、6.9+6.9+6.9+6.9=(
6.9
)×(
4
)=(
27.6
)
3、3.15×99+3.15=(
3.15
)×(
100
)=(
315
)
4、2.5+2.5+2.5+2.5+7.05+7.05=(
2.5
)×(
4
)+(
7.05
)×(
2
)=(
24.1
)
5、2.8元×3=(
28
)角×3=(
84
)角=(
8.4
)元
二、列豎式計算
0.89×9
2.5×14
120×0.5
0.29×50
1.15×60
=8.01
=35
=60
=14.5
=69
三、商店運進14筐蘋果,每筐35.8kg,賣掉了400kg,還剩下多少千克?
解:14×35.8-400=101.25千克
答:還剩下101.2千克。
四、
(1)小華買4個包子、2個煎雞蛋和一杯果汁,一共需要多少錢?
解:0.8×4+2×2.5+2.8=11元
篇8
1.(本題5分)下面的數是負數的是(
)
A.+1
B.0
C.-1
2.(本題5分)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A.增加14%
B.增加6%
C.減少6%
D.減少26%
3.(本題5分)比1小2的數是(
)
A.-3
B.-1
C.1
D.3
4.(本題5分)-2℃比-5℃高(
)℃.
A.-3
B.3
C.7
D.-7
5.(本題5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數軸上表示汽車運動情況,向東行駛2千米記作2千米,則向西行駛5千米,記作5千米
B.16和32的最小公倍數是32
C.如果長方形的寬一定,長方形的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二、填空題(總分:40分本大題共8小題,共40分)
6.(本題5分)如果用+5米表示水位上漲5米,那么-3米表示____.
7.(本題5分)向東走9
m記作+9
m,那么-7
m表示____,0
m表示____。
8.(本題5分)五年級學生跳繩比賽的平均成績為每人每分鐘120下,陳老師記數時,高于平均數用正數表示,低于平均數用負數表示.張華的成績是+12下,李素的成績是-8下,張華實際跳了____下,李素實際跳了____下.
9.(本題5分)氣溫從-1℃上升到3℃,溫度上升了____℃.
10.(本題5分)用正數或負數表示下面的數量.
零下7℃:____.
海拔220m:____.
如果向右走150米記作+150米,那么向左走280米記作____.
11.(本題5分)一天某地的室外溫度是零下9攝氏度,記作____℃.
12.(本題5分)某市某天的氣溫是-1℃至5℃,這天的最大溫差是5℃.____.
13.(本題5分)若人正常體溫36.8℃,用0來表示,那么體溫達到38.5℃,用____來表示;體溫是36.2℃,用____來表示.
三、解答題(總分:35分本大題共5小題,共35分)
14.(本題7分)下面是某商場下半年的營業額情況:七月份500萬,八月份600萬,九月份100萬,十月份300萬,十一月份700萬,十二月份500萬.如果把它們的平均營業額450萬記為0,那么這六個月的營業額分別記為:七月____,八月____,九月____,十月____,十一月____,十二月____.
15.(本題7分)某種藥品的說明書標明保存溫度是(20±3)℃,由此可知該藥品在____℃至____℃范圍內保存才合適.
16.(本題7分)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20米,丙地海拔高度是-10米.哪個地方最高,哪個地方最低,最高的比最低的高多少米?
17.(本題7分)用正數或負數表示下列各題中的數量
(1)如果火車向東開出400千米記作+400千米,那么火車向西開出4000千米,記作____;
(2)球賽時,如果勝2局記作+2,那么-2表示____;
(3)若-4萬表示虧損4萬元,那么盈余3萬元記作____;
(4)+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應記作____.
18.(本題7分)用正數和負數表示下列各量:
(1)海平面以上342米表示為海拔____,海平面以下70米表示為海拔____.
(2)將錢存入銀行記為正,那么媽媽存了3600元,銀行存折上記為____元,爸爸取出2200元在銀行存折上記為____.
(3)飛機上升500米記作+500米,那么下降500米,應記作____.
(4)如果班級平均考試成績80分記為0,那么低于平均分11分記作____,高于平均分4.5分記作____.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一
負數的初步認識》-單元測試3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1帶有“+”號,是正數;
B、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C、-1帶有“-”號,是負數;
故選:C.
2.【答案】:C;
【解析】:解:根據正數和負數的定義可知,-6%表示減少6%.
故選:C.
3.【答案】:B;
【解析】:解:比1小2的數是:1-2=-1.
故選:B.
4.【答案】:B;
【解析】:解:-2-(-5)=-2+5=3(℃),
答:-2℃比-5℃高3℃.
故選:B.
5.【答案】:A;
【解析】:解:A、向東行駛2千米記作2千米,則向西行駛5千米應該記作-5千米;原句錯誤;
B、16和32的最小公倍數是32,此句正確;
C、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一定),是比值一定,長方形的面積和長成正比例,此句正確;
所以不正確的是第一句話.
故選:A.
6.【答案】:水位下降3米;
【解析】:解:如果用+5米表示水位上漲5米,那么-3米表示
水位下降3米;
故答案為:水位下降3米.
7.【答案】:向西走7
m;既沒向東走也沒向西走;
【解析】:根據正、負數的意義知,若向東移動9
m,記作+9
m,則-7
m就表示表示西走7
m,0
m就表示既沒向東走也沒向西走。
故答案為:向西走7m;既沒向東走也沒向西走。
8.【答案】:132;112;
【解析】:解:120+12=132(下)
120-8=112(下)
答:張華實際跳了
132下,李素實際跳了
112下.
故答案為:132,112.
9.【答案】:4;
【解析】:解:3-(-1)=3+1=4(℃);
答:溫度上升了4℃.
故答案為:4.
10.【答案】:-7℃;+220m;-280米;
【解析】:解:零下7℃:-7℃.
海拔220m:+220m.
如果向右走150米記作+150米,那么向左走280米記作-280米.
故答案為:-7℃,+220m,
11.【答案】:-9;
【解析】:解:一天某地的室外溫度是零下9攝氏度,記作-9℃.
故答案為:-9.
12.【答案】:錯誤;
【解析】:解:氣溫從-1℃至0℃相差1℃,從0℃至5℃相差5℃,從-1℃至5℃就相差:
5-(-1)=6(℃).
故答案為:錯誤.
13.【答案】:+1.7℃;-0.6℃;
【解析】:解:38.5℃-36.8℃=1.7℃,用+1.7℃來表示;
36.8℃-36.2℃=0.6℃,用-0.6℃來表示;
故答案為:+1.7℃,-0.6℃.
14.【答案】:+50萬+150萬;-350萬;-150萬;+250萬;+50萬;
【解析】:解:500-450=50(萬)
600-450=150(萬)
100-450=-350(萬)
300-450=-150(萬)
700-450=250(萬)
500-450=50(萬)
故答案為:+50萬,+150萬,-350萬,-150萬,+250萬,+50萬.
15.【答案】:1723;
【解析】:解:20℃-3℃=17℃
20℃+3℃=23℃
所以該藥品在17℃~23℃范圍內保存才合適.
故答案為:17,23.
16.【答案】:解:因為+30>+20>-10,
所以甲地最高,丙地最低,
最高的比最低的高:
(+30)-(-10)=40(米)
答: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比最低的高40米.;
【解析】:首先根據正數>0>負數,幾個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越大的負數越小,判斷出甲地最高,丙地最低;然后根據正、負數的運算方法,用+30減去-10,求出最高的比最低的高多少米即可.
17.【答案】:-4000千米負2局;+3萬元;-200米;
【解析】:解:(1)如果火車向東開出400千米記作+400千米,那么火車向西開出4000千米,記作-4000千米;
(2)球賽時,如果勝2局記作+2,那么-2表示負2局;
(3)若-4萬表示虧損4萬元,那么盈余3萬元記作+3萬元;
(4)+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應記作-200米.
故答案為:-4000千米,負2局,+3萬元,-200米.
18.【答案】:+342米-70米;+3600;-2200元;-500米;-11分;+4.5分;
【解析】:解:(1)海平面以上342米表示為海拔+342米,海平面以下70米表示為海拔-70米.
(2)將錢存入銀行記為正,那么媽媽存了3600元,銀行存折上記為+3600元,爸爸取出2200元在銀行存折上記為-2200元.
篇9
2.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之間關系的過程,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握比的意義的本質。
3.在自主學習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以及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明確比與比值的區別。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升空。在太空中,執行此次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在飛船里向人們展示了聯合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師:這里分別有三面旗(出示三面旗),選擇哪一面旗展示看上去會更美觀舒服呢?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生:第二面和第三面太窄太扁,
師:你的意思是第二面和第三面的長和寬不協調,是嗎?
師:看來長方形旗子好不好看還與它的長和寬有關,第一面旗的長和寬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才能讓大家都感覺它比較美觀呢?這節課我們就從數學的角度去探尋其中的奧秘,為自己的感覺
找一個理性的解釋。
教師提問:這就是楊利偉展示的兩面旗,它們的長都是15
cm,寬都是10
cm。怎么用算式表示它們的長和寬的倍數關系呢?
預設情況:
(1)長是寬的多少倍?15÷10;
(2)寬是長的幾分之幾?10÷15。
師:非常棒,這是用除法來表示兩者之間的倍數關系。
2.揭題:在數學上,兩個數量之間的相除關系還有一種新的表示方法:叫做比(板書課題:比)
二、探究新知,理解比的意義
(一)同類量的比
師:比如說剛才我們用“15÷10”表示長是寬的多少倍,可以說成長和寬的比是15比10,記作15:10。那么,10÷15表示寬是長的幾分之幾,怎樣用比表示它們的關系呢?
生:可以說成寬和長的比是10比15,記作10:15。
師:說的好,不過同樣是比較長和寬的關系,為什么一個是15:10,另一個是10:15呢?
生:15比10是長和寬的比,10比15是寬和長的比。(引導學生理解比的前項、后項所表示的意義不同。)
師:
由此可見,用比表示兩個數的關系時,這兩個數的位置能隨意顛倒嗎?(不能)
(二)不同類量的比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對比有了初步認識,下面我們來進一步研究比的意義。
課件出示:(1)圍棋班有男人5人,女生4人。
(2)一輛汽車4分鐘行駛了5千米。
師:你認為以上哪一組中的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比來表示?請你寫下這個比,并想一想比出來的結果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你認為不能用比來表示,也請寫出理由。
學生獨立思考,動筆書寫,相互交流。
生:第一組能用比來表示,男生和女生人數比是5比4,女生和男生人數比是4比5.
師:同意嗎?
師:第二組中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呢?能用比表示嗎?
師:請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不能用比來表示?
生:因為這兩個數量的單位不相同,所以不能用比表示。
師: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真理有時候掌握在少數人手里,難道沒有人反駁意見嗎?
師:看來大家對第二題還是有爭議,路程和時間這兩個數量與前面的一組數量有很多不同,單位不同,除得的結果不同,但是他們之間有沒有相同之處?
生:有,它們都是用除法計算的。
師:說的真好,盡管他們有那么多的不同,但是都可以用除法比較他們之間的關系,除法運算的結果形成了一個新的量——速度,所以路程和時間之間的關系也能用比來表示。感謝同學們的積極思考,大膽交流,促進我們共同認識了比。
繼續出示課件:(3)淘氣買5支鋼筆,每支4元。
師:這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能用比來表示嗎?
學生討論交流。
師:說的真好!兩個數量之間具有相除的關系,才能用比來表示。
(三)比較分析
1.觀察比較。
師:觀察這三個比,說說它們有什么聯系與區別?(引導學生發現這三個比都表示相除的關系,但前兩個比中兩個量都表示長度,相比的兩個量是同類量;第三個比中的兩個量,一個表示路程,一個表示時間,是不同類量,不同類量的比可以表示一個新的量。)
2.歸納:現在誰能說說兩個數的比表示什么意思?(板書: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
(四)構建網絡
師:比與除法的聯系密切,除法里有除號,比當然也要有比號。你們知道比號怎么寫嗎?(板書:)它與標點符號中的冒號類似,知道為什么這么寫嗎?其實這是一種人為規定。
課件出示:比號的來歷。
十七世紀,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認為,兩個量的比,包含有除的意思,但又不能占用÷,于是他把除號中的小短線去掉,用∶來表示。后來,這種表示方法逐漸在全世界被采用。
師:關于比,你還想知道其它知識嗎?。現在請同學們自己看書,自學比的相關知識。
自學的時候注意思考以下幾個問題:課件出示
三、自主學習,加深認識
(一)深化理解
1.自學比的相關知識。
學生自學教材第49頁“做一做”之前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怎么讀寫比?
比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怎樣求一個比的比值?
2.匯報交流。
(1)比各部分的名稱。
讓學生說出比的各部分名稱。(板書:前項、比號、后項、比值。)
(2)比值的意義。
師:怎樣求一個比的比值呢?(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3)練習: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
3:4;
0.5:1;?????8:4。
師:比和比值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生小結:比表示一種關系,而比值是一個數,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或整數表示。)
(二)溝通聯系
1.師:同桌討論一下,比與除法、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比的前項、后項和比值分別相當于分數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
討論后根據學生交流反饋填寫下表:
聯系
區別
比
前
項
:(比號)
后項
比
值
一種關系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一種運算
分數
分
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一個數
師:根據分數和除法的關系,比也可以用分數的形式表示。如15:10也可以寫成15/10,仍讀作15比10。
師:那么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
四、鞏固知識,應用拓展
1.P49“做一做”第1題。
(1)出示課件,讓學生根據條件和要求寫出比并求出比值。反饋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兩個相比的量是同類量嗎?并說說有什么發現?(發現是同類量的比,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2.P49“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說說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是怎樣求出的。(引導學生根據比與除法的關系求出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歸納一般方法:前項=比值×后項;后項=前項÷比值。)
3、生活中的比
師:生活中我們經常用比來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課件出示:金龍油廣告。你知道這里的1:1:1是
表示什么意思嗎?
4、出示比賽圖。
師:比賽中的比和我們今天認識的比一樣嗎?
5、說一說人身上的比。
6、黃金比
師: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剛才的國旗,為什么很多同學都感覺15比10的要美觀些呢?課件出示
早在100多年前,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費希納就做過類似實驗,他設計了各種比例的長方形,先后請了592人來參觀,并投票選出了最美長方形。長8寬5,長34寬21,長13寬8,長21寬13的長方形被評為最美長方形。結果發現:這些感覺最美的長方形的寬與長的比值接近于0.618,0.618:1就被稱為“黃金比”。當一個物體的兩部分之間的比大致符合黃金比時,會給人以一種優美的視覺感受。
篇10
6-3=
4+4=
7-5=
5+4+7=
9-5=
8-6=
3+9=
7-3-4=
8+6=
7+6=
8+8=
5+3-8=
7+9=
5+8=
7+4=
15-5-4=
6+6=
9+4=
6-6=
16-10+5=
二、我會填。
(每空1分,共42分)
1.看圖寫數。
(
)
(
)
(
)
(
)
2.在里填上“>”“<”或“=”,在里上填合適的數。
17-10
18-8
5-0
5+0
9-4
9-6
3+
>10
8+7
=9+
7-1
=
2+
3.(1)19再添上1就是(
)個十。
(2)17和14這兩個數,(
)接近10,(
)接近20。
(3)(
)比8少1;比14多1的數是(
)。
(4)8個一和1個十組成的數是(
),與它相鄰的數是(
)和(
)。
4.找規律填數。
5
15
(1)
17
15
11
(2)
5.在14、2、8、4、6中選出3個數,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
=
=
=
6.
(1)一共有(
)盤蘋果。
(2)從右邊數起,第4盤有(
)個蘋果,有7個蘋果的是第(
)盤,它左邊一盤是第(
)盤,有(
)個蘋果。
(3)從左邊數起,第(
)盤和第(
)盤的蘋果合起來是10個。
(4)圈起右邊的3盤蘋果。
7.在7、20、10、18、0中,小于10
的數有(
)個。把這5個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
)<(
)<(
)<(
)<(
)
8.同時看同一本故事書,小明2天看了10頁,小力2天看了8頁,(
)剩下的頁數多。
三、我會選,在正確答案后面的里畫“√”。
(每題2分,共8分)
1.哪種水果最輕?
2.10個小朋友排成一排,從左往右數,小明在第7個,小明左邊有幾人?
3人
6人
7人
3.在
+7<14中,
里能填的數是(
)。
7
比7大的數
比7小的數
4.教室里有8個小朋友在折星星,7個小朋友在畫畫,小芳原來折星星,現在改成畫畫。現在折星星和畫畫一共有多少人?
15人
13人
16人
四、數一數,畫一畫。
(共6分)
1.數一數,填一填。(共4分)
(
)個
(
)個
(
)個
(
)個
2.畫一畫。(共2分)
(1)畫
,比
多3個。
(2)將9個
分成三堆,每堆的數量各不相同。
五、解決實際問題。
(第1題8分,第6題4分,其余每題3分,共24分)
?
個
10
個
1.看圖列式計算。
(1)
(2)
?
個
=
=
(3)
(4)
=
2.媽媽買來了一些蘋果,吃了5個,還剩下9個,媽媽買了多少個蘋果?=
(個)
=
我做了10朵。
3.小亮、小紅和小美三人一起做紙花。
我做了9朵。
我做的和小亮一樣多。力。
小紅
小亮
小美
小亮和小美一共做了多少朵紙花?
(朵)
=
4.
第一小組有14個同學,每個同學借一本,還差多少本?
圖書角現在有4本圖書。
(本)
=
5.
猴子兄弟去摘桃,猴哥哥摘了8個,猴弟弟摘了6個。
送給15個小朋友,每人一個桃,夠嗎?
(個)
=
夠
不夠
6.蘭蘭買下面兩種食品,她最多要花多少元?最少呢?
(元)
=
(元)
=
最多:
最少: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期末檢測卷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我會算。
(每題1分,共20分)
3
8
2
16
4
2
12
14
13
16
16
13
11
6
12
13
11
二、我會填。
(每空1分,共42分)
1.
9
13
20
2.
=
>
8或比8大的數
6
4
3.
(1)2
(2)14
17
(3)7
15
(4)18
17
19
4.
(1)0
10
20
(2)19
13
9
5.
2+4=6
4+2=6
6-2=4
6-4=2或6+8=14
8+6=14
14-8=6
14-6=8
6.
(1)5(2)3
2
3
2(3)2
4(4)略
7.
2
8.
小力
三、我會選,在正確答案后面的£里畫“√”。
(每題2分,共8分)
1.
£
£
R
2.
£
R
£
3.
£
£
R
4.
R
£
£
四、數一數,畫一畫。
(共6分)
1.數一數,填一填。(共4分)
5
3
2
4
2.畫一畫。(共2分)
(1)
(12個)
(2)
每堆各有1、2、6或1、3、5或2、3、4
(順序可顛倒)
五、解決實際問題。
(第1題8分,第6題4分,其余每題3分,共24分)
1.
(1)10-2=8
(2)5+5+2=12
(3)8-6+4=6
(4)14-4-4=6
2.
5+9=14
3.
9+9=18
4.
14-4=10
5.
6+8=14
不夠
6.
9+6=15
4+5=9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期末檢測卷
一、我會算
2+7=
10-2=
8-8=
3+7=
16-6=
10-6=
0+9=
10-0=
4+7=
9-3=
5+8=
13-10=
7+7=
9+9=
10-5=
10+7=
3+8=
1+10=
18-10=
5+6=
19-9=
3+3+9=
8-2+6=
14-4-10=
9+(
)=
14
15-(
)=10
(
)+5=
13
(
)-10=2
二、我會填
1.
看圖寫數。
十
個
(
)
(
)
(
)
2.
找規律填數。
18
17
20
3
5
7
3.
20里面有(
)個十。
19里面有(
)個一和(
)個十,這個數在
(
)和(
)的中間。
4.
比14小1的數是(
),9比(
)大1。
在10和20這兩個數中,(
)更接近18。
5.
+
=10
-
=2
=
(
)
=
(
)
6.在里填上“?”“
8+411里
6+77+6
5+910+5
7-00+7
135+7
14-1014-4
7.
(1)一共有(
)
個水果,把右邊第2個水果圈出來。
(2)
從左邊數,排在第(
),從右邊數,排在第(
)。
(3)
的右邊有(
)個水果。
三、我會選(在正確答案下面的里畫“√”)
1.最重的是哪一個?
2.
8+
4
5
6
10
3.哪一堆和
可以拼成
?
4.現在還有多少個垃圾袋?
這包垃圾袋
快用完了。
18
2
10
5.照下圖這樣,把6根短繩連在一起,要打(
)個結。
5
6
7
6.按排列規律,2號袋子里應該放什么物體?
四、我會看圖列式
1.
=
=
=
=
2.
3.
10顆
?個
=(顆)
=(個)
4.
=
五、我會解決
1.小明吃了8個
,小紅和他吃的同樣多,他們兩人一共吃了多少個?
=(個)
2.原來停了7輛
,又開來了4輛,
現在有多少輛?
=(輛)
3.排球隊的同學分成2組進行訓練,一組7人,一組9人,排球隊一共多少人?
=(人)
4.
我踢了9下
我踢了8下
我踢了5下
小紅
小芳
小力
(1)小芳和小力一共踢了多少下?
=(下)
(2)小力還要踢多少下,就和小紅踢得一樣多?
=(下)
5.下面的蛋糕有兩盒是媽媽買的,
(1)媽媽最多買多少個?
=(個)
(2)媽媽最少買多少個?
=(個)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我會算(每題1分,共28分)
9
8
10
10
4
9
10
11
6
13
3
14
18
5
17
11
11
8
11
10
15
12
5
5
8
12
二、我會填(每空1分,共28分)
1.
2
12
20
2.
16
19
9
11
3.
2
9
1
18
20
4.
13
8
20
5.
5
7
6.
>
=
=
>
7.(1)
7
圈西瓜
(2)
3
5
(3)
2
三、我會選(每題2分,共12分)
1.
2.
5
3.
4.
2
5.
5
6.
四、我會看圖列式
(第1題4分,其余每題2分,共10分)
1.
5+3=8
3+5=8
8-3=5
8-5=3
2.
10-4=6
3.
4+10=14
4.
10-2-4=4
五、我會解決(第1、2、3、4題各4分,第5題6分,共22分)
1.
8+8=16(個)
2.
7+4=11(輛)
3.
7+9=16(人)
4.(1)8+5=13(下)
(2)9-5=4
(下)
5.(1)9+8=17(個)
(2)8+6=14(個)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期末檢測卷
一、算(suàn)一(yī)算(suàn)。
(20分)
9+8=
16-10=
9-9=
3+7=
(
)-5=5
7-5=
6+0=
17-7=
9+5=
8+(
)=13-3
3+7=
10-2=
7+6=
5-4=
(
)+3=12
6+4-5=
9-6+8=
3+6+9=
14-4-2=
4+(
)=8
二、一填(tián)。
(23分)
1.看圖(tú)寫(xiě)
數(shù)
(
)
(
)
(
)
2.
1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是(
)。
12里(li)面(miàn)有(yǒu)(
)個十和(
)個一,它比(bǐ)(
)小1。
一個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是1,這個數是(
)。
3.和(hé)19
相(xiāng)鄰(lín)
的(de)
數
是(shì)(
)和(hé)(
)。
4.從5、3、6、8、4、10中3個數字寫出四道。(2分)
5.
(1)一(yí)共(gòng)有(yǒu)(
)種(zhòng)水(shuǐ)果(guǒ)。
(2)從(cóng)左(zuǒ)邊(biān)數(shù)
第(dì)6種(zhòng)
水(shuǐ)果(guǒ)是(shì)(
),它(tā)的(de)
右(yòu)邊(biān)有(yǒu)(
)種(zhòng)
水(shuǐ)果(guǒ)。
(3)請(qǐng)把(bǎ)
右(yòu)邊(biān)
4種(zhòng)
水(shuǐ)果(guǒ)
圈(quān)起(qǐ)來(lái),
再(zài)把(bǎ)
左(zuǒ)邊(biān)
第(dì)4種(zhòng)水(shuǐ)果(guǒ)
涂(tú)上(shàng)
顏(yán)色(sè)。
6.
長(cháng)方(fāng)體(tǐ)
正(zhèng)方(fāng)體(tǐ)
圓(yuán)柱(zhù)
球(qiú)
(1)
比(bǐ)
(
)。(填
“多(duō)”
或(huò)者(zhě)
“少(shǎo)”
)
(2)
再(zài)添(tiān)(
)個(gè)就(jiù)和(hé)
一(yī)樣(yàng)多(duō)了(le)。
三、我會畫。
(8分=2+2+2+2)
1.
照(zhào)樣(yànɡ)子(zǐ)接(jiē)著(zhe)畫(huà)。
(1)
(2)
2.(1)畫,比多3個。
(2)畫,和。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四、看(kàn)
圖(tú)
寫(xiě)
一(yī)
寫(xiě)。(10分)
1.
2.
?個
=
=
3.
4、+=
=
-=
五、比(bǐ)一(yī)比(bǐ):(在(zài)里(li)
填(tián)“>”“<”、或(huò)“=”)(8分)
515
9-39
10+313
14+414-4
38
76+3
6-612
3+95+7
六、讀(dú)一(yī)讀(dú),做(zuò)一(yī)做(zuò)。
(12分)
原(yuán)有(yǒu)
9支
18只
8個
賣(mài)出(chū)
9支
8只
3個
還(hái)剩(shèng)
(
)支
(
)只
(
)個
1.
2.
在(zài)
合(hé)適(shì)
的(de)
答(dá)案(àn)
下(xià)面(mian)
畫(huà)
“√”。
蘋果
(1)箱(xiāng)
子(zǐ)
里(li)
還(hái)
剩(shèng)
幾(jī)個(gè)
蘋(píng)果(guǒ)?
18個
12個
2個
原(yuán)有(yǒu)20個(gè)
這(zhè)箱(xiāng)蘋(píng)果(guǒ)快(kuài)吃(chī)完(wán)了(liǎo)!
(2)有(yǒu)13個(gè)
女(nǚ)生(shēng)
參(cān)加(jiā)表(biǎo)演(yǎn),每(měi)人(rén)一(yī)朵(duǒ),
選(xuǎn)哪(nǎ)兩(liǎng)束(shù)比(bǐ)較(jiào)好(hǎo)?
給(gěi)
你(nǐ)
選(xuǎn)
的(de)花(huā)
打(dǎ)
勾(gōu)
我(wǒ)們(men)栽(zāi)了(le)8棵(kē)樹(shù)了(le)。
還(hái)差(chà)很(hěn)多(duō)呢(ne)!
(3)
你(nǐ)認(rèn)為(wéi)他(tā)們(men)要(yào)栽(zāi)多(duō)少(shǎo)棵(kē)?
2棵
10棵
18棵
七、解(jiě)決(jué)問(wèn)題(tí)。
(19分=3+3+3+6+4)
1.兩人一共了多少?
=
一(yí)共(gòng)有(yǒu)10棵(kē)樹(shù)。苗(miáo)。
我(wǒ)們(men)已(yǐ)經(jīng)栽(zāi)了(le)6棵(kē)。
2.
還(hái)剩(shèng)
多(duō)少(shǎo)棵(kē)沒(méi)栽(zāi)?
=
一共10人。
我(wǒ)前(qián)面(mian)有(yǒu)多(duō)少(shǎo)人(rén)?
3.
=
4、有(yǒu)三(sān)盒(hé)雞(jī)蛋(dàn)。
小(xiǎo)明(míng)
媽(mā)媽(mā)
要(yào)
買(mǎi)
其(qí)中(zhōng)的(de)
兩(liǎng)盒(hé)
雞(jī)蛋(dàn)。
她(tā)
最(zuì)少(shǎo)買(mǎi)多(duō)少(shǎo)個(gè)?
最(zuì)多(duō)
買(mǎi)多(duō)少(shǎo)個(gè)?
=
=
5、跑(pǎo)步(bù)
的(de)
和(hé)
跳(tiào)遠(yuǎn)的(de)
一(yí)共(gòng)
有(yǒu)
多(duō)少(shǎo)
人(rén)?
=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期末檢測卷
參考答案與評分建議
一、算(suàn)一(yī)算(suàn)。
(20分)
17
6
10
10
2
6
10
14
2
10
8
13
1
9
5
11
18
8
4
評分標準:每題1分,全對全錯。
二、一填(tián)。
(23分)
1.
14
15
20
2.
16
1
2
13
11
3.
18
20
4.略
5.
(1)9
(2)梨
3
(3)略
6.
1
4
3
2
(1)少(2)1
評分標準:每空1分,“梨”不會寫可以拼音或者畫圖
,全對全錯。
三、我會畫。
(8分=2+2+2+2)
略
評分標準:第1題2+2分,第2題2+2分,全對全錯,共8分。
四、看(kàn)
圖(tú)
寫(xiě)
一(yī)
寫(xiě)。(10分)
1.
16-6=10
2.8+6=14
3.
10-4-2=4
4.5+4=9(4+5=9)
9-4=5(9-5=4)
評分標準:每道算式2分,全對全錯,共10分。
五、比(bǐ)一(yī)比(bǐ):(在(zài)里(li)
填(tián)“>”“<”、或(huò)“=”)(8分)
<
<
=
>
<
<
<
=
評分標準:每題1分,全對全錯,共8分。
六、讀(dú)一(yī)讀(dú),做(zuò)一(yī)做(zuò)。
(12分)
1.
10
5
2.(1)
2個
(2)
第2束和第3束
(3)18棵
評分標準:第1題3分,第2題3+3+3=9分,全對全錯,共12分。
七、解(jiě)決(jué)問(wèn)題(tí)。
(19分=3+3+3+6+4)
1.
8+8=16(顆)
2.
10-6=4(棵)
3.
10-1=9(人)
4.
8+6=14(個)
9+8=17(個)
5.
9+3=12(人)
評分標準:第1-3題每題3分,第4題3+3=6分,第5題4分。單位寫錯或不寫每題扣0.5分。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期末檢測卷
一、直接寫出得數。
(共20分)
3+7=
6+6=
7-0=
0+20=
15-5=
10-9=
7+6=
2+9=
1+7=
9-6=
8-8=
3+3=
10+4=
17+2=
19-1=
6+4+7=
10-1-9=
9-3+3=
6+9-10=
9-6+1=
二、填空題。
(37分)
1.看圖寫數。
(
)
(
)
(
)
(
)
2.先按順序填數,再回答下面的問題。
10
11
14
17
19
(1)13和19這兩個數,(
)接近20,(
)接近10。
(2)比11大又比17小的數有(
)。
3.找規律填數。
(1)4,(
),8,(
),12。
(2)19,(
),(
),13,11。
4.18里面有(
)個一和(
)個十,和18相鄰的兩個數是(
)、(
)。
5.一個數比10大又比20小,它的個位上是6,這個數是(
)。
6.在里填上“>”、“<”或“=”。
616
8+312
2+99+2
4+94+8
7.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7+(
)=13
(
)-2=9
4+(
)=(
)+5
8.已知6+(
)>10,則括號里填小填(
)。
9.
(1)
有(
)個,
有(
)個,
有(
)個。
(2)從右邊數起,第(
)個和第(
)個是
。
(3)圈出左邊的3個圖形。
10.操場上有17個小朋友在做游戲,后來有3人到班級訂正作業,還有4個小朋友去實驗室,現在操場上少(
)個小朋友。
三、選一選,在正確答案的里打“√”。
(共8分)
1.哪條最長?
2.哪種水果最重?
3.哪一題的得數最小?
7+8
7+9
9-1
4.哪個最難堆?
5.爸爸買了13個蘋果和10個梨子。爸爸最少再買幾個梨子,梨子就比蘋果多。
3
4
5
6.小華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5頁,第二天看了6頁,第三天應該從哪頁開始看起?
第7頁
第10頁
第12頁
7.按規律排列,袋子里應該放什么物體?
8.小勇家來了6位女同學和5位男同學,他開哪箱酸奶招待比較合適?
6瓶裝
12瓶裝
15瓶裝
四、畫一畫。
(共9分)
1.找規律,接著再畫一組。(2分)
(1)
。
(2)
。
2.畫要與
同樣多。(2分)
3.畫要比少2個。(2分)
4.按下面的要求畫圖形。(3分)
(1)在
的上面畫。
(2)在
的右面畫。
(3)在
的下面畫。
五、解決問題。
(共26分)
1.
看圖列式計算。
(1)
(2)
?朵
16個
=
=
(3)
9
-
=
2.
兩個花壇一共有多少朵花?
=(朵)
3.學校圖書館有19本。借走8本,還剩多少本?
=(本)
4.右邊的蠟筆有兩盒是小明的。小明最少有多少支?最多呢?
最多:=(支)
最少:=(支)
5.小華和小紅做紙花,小華做了8朵,小紅做了7朵。把這些花送給16位小朋友,每人1朵,夠嗎?列式計算后,在合適的
里打“√”。
=(朵)
夠
不夠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期末檢測卷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直接寫出得數。
(共20分)
10
12
7
20
10
1
13
11
8
3
6
14
19
18
17
9
5
4
評分標準:每小題分值1。
二、填空題。
(37分)
1.8
20
14
2.12
13
15
16
18
20
(1)19
13
(2)12,13,14,15,16
3.(1)6,10
(2)17,15
4.8
1
17
19
5.16
6.<
<
=
>
7.6
11
5,4(答案不唯一)
8.5
9.(1)2
3
2
(2)3
6
(3)略
10.7
評分標準:每空分值是1,其中第2題的第2小題少一個數不得分,第7題的第3小題兩空為1分,錯一個不得分,第9題第3小題圏出左邊的三個圖形,不圏不得分。
三、選一選,在正確答案的里打“√”。
(共8分)
1.3
2.1
3.2
4.3
5.2
6.3
7.1
8.2
評分標準:每小題分值是1。
四、畫一畫。
(共9分)
1.(1)
(2)
2.
3.
4.
評分標準:第1題每小題分值是1,第2,3題每小題分值是2,第4題每小題分值是1。
五、解決問題。
(共26分)
1.5+2=7
16-1=15
9-2-4=3
或9-4-2=3
2.8+8=16
3.19-8=11
4.8+6=14
4+6=10
篇11
(答題時間:15分鐘)
關卡一:神筆填空
1.
劉強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點(4,1)和點(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則1表示(
);(2,7)表明王兵坐在第(
)列第(
)排。
2.
如下圖,蘋果的位置為(2,3),則梨的位置可以表示為(
,
),西瓜的位置可以表示為(
,
)。
3.
如下圖,A點用數對表示為(
,
),B點用數對表示為(
,
),C點用數對表示為(
,
),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關卡二:精挑細選
1.
如下圖:如果點X的位置表示為(2,3),則點Y的位置可以表示為(
)
A.(4,4)
B.(4,5)
C.(5,4)
D.(3,3)
2.
如下圖:如果將ABC向左平移2格,則頂點A'
的位置用數對表示為(
)
A.(5,1)
B.(1,1)
C.(7,1)
D.(3,3)
3.
上音樂課時,聰聰坐在音樂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數對(4,2)表示,明明坐在聰聰正后方的第一個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關卡三:計算我最棒
1.
如圖是游樂園的一角。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數對表示其他游樂設施的位置嗎?請你寫出來。
2.
先寫出三角形ABC中頂點B、C的位置,再畫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個單位后的圖形A'B'C',然后寫出所得圖形頂點的位置。
確定物體的位置同步練習參考答案
關卡一:
1.
第1排,2,7;
2.(4,4),(5,1);
3.(1,1),(5,1),(3,3),等腰直角
關卡二:
1.
C;
2.
B;
3.
B
關卡三:
1.
碰碰車(5,1),摩天輪(6,5),蹺蹺板(2,4)
2.
B(6,8);C(2,8);平移后如圖所示:
位置的表示同步練習
(答題時間:15分鐘)
關卡:神筆填空
1.
看圖完成下面的問題。
(1)用數對表示位置,超市(
,
),學校(
,
),圖書館(
,
)。
(2)請你在圖上標出游樂場(5,2)、地鐵站(3,7)、醫院(10,4)的位置。
2.
請在下面的方格圖里描出下列各點,并把這幾個點順次連接成一個封閉圖形,你能發現什么?
A(2,1)
B(7,1)
C(4,4)
D(9,4)
3.
觀察下圖:
(1)寫出三角形各頂點的位置;
(2)你能說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3個單位后各點的位置嗎?
(3)三角形ABC向左平移4個單位后各點的位置是多少?
(4)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個單位,再向左平移3個單位后各點的位置是多少?
4.
先不要描,先想象一下在方格紙上(1,1)(5,1)(5,5)(1,5)這四個點連起來會是一個什么圖形?(3,0)(3,3)(3,6)三個點呢?
位置的表示同步練習參考答案
關卡:神筆填空
1.
(1)(
3
,3
),(
6
,5),(
9
,7
)
(2)
2.
連出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3.(1)A(6,6);B(9,6);C(7,8)
(2)A(6,3);B(9,3);C(7,5)
(3)A(2,6);B(5,6);C(3,8)
篇12
的兩根分別是x1,x2,則x1+x2等于(
)
A.
5
B.
6
C.
-5
D.
-6
2、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根,則的值是(
).
A.
B.
C.
D.
3、若方程的兩根為、,則的值為(
).
A.3
B.-3
C.
D.
4、若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則
的取值范圍是(
)
A.
B.
且
C.
D.
且
5、關于的方程有實數根,則整數的最大值是(
)
A.6
B.7
C.8
D.9
6、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實數根分別是,且,則的值是(
)
A.1
B.12
C.13
D.25
7、如果方程ax2+2x+1=0有兩個不等實根,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___
___.
8、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實數根,則k的取值范圍是
。
9、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則的取值范圍是
.
10、已知x1、x2是方程x2-3x-2=0的兩個實根,則(x1-2)
(x2-2)=
.
11、一個容器盛滿純藥液63L,第一次倒出一部分純藥液后用水加滿,第二次又倒出同樣多的藥液,再加水補滿,這時容器內剩下的純藥液是28L,設每次倒出液體xL,則列出的方程是________.
12、一個小組若干人,新年互送賀卡,若全組共送賀卡72張,則這個小組共(
).
A.12人
B.18人
C.9人
D.10人
13、某商品原價200元,連續兩次降價a%后售價為148元,下列所列方程正確的是(
)A:200(1+a%)2=148
B:200(1-a%)2=148
C:200(1-2a%)=148
D:200(1-a2%)=148
14、某種出租車的收費標準是:起步價7元(即行駛距離不超過3km都需付7元車費);超過3km以后,每增加1km,加收2.4元(不足1km按1km計),某人乘出租車從甲地到乙地共支付車費19元,則此人從甲地到乙地經過的路程(
).
A.正好8km
B.最多8km
C.至少8km
D.正好7km
15、某水果批發商場經銷一種高檔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10元,每天可售出500千克.
經市場調查發現,在進貨價不變的情況下,若每千克漲價1元,日銷售量將減少20千克.
現該商場要保證每天盈利6000元,同時又要使顧客得到實惠,那么每千克應漲價多少元?
16、兩年前生產1t甲種藥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產1t乙種藥品的成本是6000元,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現在生產1t甲種藥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產1t乙種藥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種藥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較大?
17、某商場禮品柜臺春節期間購進大量賀年卡,一種賀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張,每張盈利0.3元,為了盡快減少庫存,商場決定采取適當的降價措施,調查發現,如果這種賀年卡的售價每降低0.1元,那么商場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張,商場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每張賀年卡應降價多少元?
18、某玩具廠有4個車間,某周是質量檢查周,現每個車間都原有a(a>0)個成品,且每個車間每天都生產b(b>0)個成品,質量科派出若干名檢驗員周一、周二檢驗其中兩個車間原有的和這兩天生產的所有成品,然后,周三到周五檢驗另外兩個車間原有的和本周生產的所有成品,假定每名檢驗員每天檢驗的成品數相同.
(1)這若干名檢驗員1天共檢驗多少個成品?(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
(2)若一名檢驗員1天能檢驗b個成品,則質量科至少要派出多少名檢驗員?
19、某商場禮品柜臺春節期間購進甲、乙兩種賀年卡,甲種賀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張,每張盈利0.3元,乙種賀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200張,每張盈利0.75元,為了盡快減少庫存,商場決定采取適當的降價措施,調查發現,如果甲種賀年卡的售價每降價0.1元,那么商場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張;如果乙種賀年卡的售價每降價0.25元,那么商場平均每天可多售出34張.如果商場要想每種賀年卡平均每天盈利120元,那么哪種賀年卡每張降價的絕對量大.
20、某商店經銷一種銷售成本為每千克40元的水產品,據市場分析,若每千克50元銷售,一個月能售出500kg,銷售單價每漲1元,月銷售量就減少10kg,針對這種水產品情況,請解答以下問題:
(1)當銷售單價定為每千克55元時,計算銷售量和月銷售利潤.
(2)設銷售單價為每千克x元,月銷售利潤為y元,求y與x的關系式.
(3)商品想在月銷售成本不超過10000元的情況下,使得月銷售利潤達到8000元,銷售單價應為多少?
參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解析:選B.由題意得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則=b2-4ac>0,即4+4k>0.解得且
5、解析:選C.由題意得方程有實數根,則分兩種情況,當a-6=0時,a=6,此時x=,當a-6≠0時,=b2-4ac≥0,解得a≤
綜合兩種情況得答案.
6、解析:選C.
(,解得m=5(此時不滿足根的判別式舍去)或m=-1.原方程化為,=
7、答案:a<1且a≠0;
8、答案:
9、答案:且
10、答案:-4
11、63-
x-(63-
x)÷63×x=28
12、C
13、B
14、B
15、設每千克應漲價x元
(10+
x)(500-20
x)=6000
每千克應漲價5元
16、
解:設甲種藥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為x,
則一年后甲種藥品成本為5000(1-x)元,兩年后甲種藥品成本為5000(1-x)元.
依題意,得5000(1-x)2=3000
解得:x1≈0.225,x2≈1.775(不合題意,舍去)
設乙種藥品成本的平均下降率為y.
則:6000(1-y)2=3600
整理,得:(1-y)2=0.6
解得:y≈0.225
答:兩種藥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一樣大.
17、設每張賀年卡應降價x元,則每件平均利潤應是(0.3-x)元,總件數應是(500+×100)
解:設每張賀年卡應降價x元
則(0.3-x)(500+)=120
解得:x=0.1
答:每張賀年卡應降價0.1元.
18、(1)=a+2b或
(2)因為假定每名檢驗員每天檢驗的成品數相同.
所以a+2b=,解得:a=4b
所以(a+2b)÷b=6b÷b==7.5(人)
所以至少要派8名檢驗員.
19、
解:(1)從“復習引入”中,我們可知,商場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甲種賀年卡應降價0.1元.
(2)乙種賀年卡:設每張乙種賀年卡應降價y元,
則:(0.75-y)(200+×34)=120
即(-y)(200+136y)=120
整理:得68y2+49y-15=0
y=
y≈-0.98(不符題意,應舍去)
y≈0.23元
答:乙種賀年卡每張降價的絕對量大.
因此,我們從以上一些絕對量的比較,不能說明其它絕對量或者相對量也有同樣的變化規律.
20、分析:(1)銷售單價定為55元,比原來的銷售價50元提高5元,因此,銷售量就減少5×10kg.
(2)銷售利潤y=(銷售單價x-銷售成本40)×銷售量[500-10(x-50)]
(3)月銷售成本不超過10000元,那么銷售量就不超過=250kg,在這個提前下,求月銷售利潤達到8000元,銷售單價應為多少.
解:(1)銷售量:500-5×10=450(kg);銷售利潤:450×(55-40)=450×15=6750元
(2)y=(x-40)[500-10(x-50)]=-10x2+1400x-40000
(3)由于水產品不超過10000÷40=250kg,定價為x元,則(x-400)[500-10(x-50)]=8000
篇13
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設計的依據,只有明確目標,教學設計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在教學設計時要先了解學生的學情基礎,再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進行設計。
1.2 深鉆教材,準確把握重難點、關鍵點。
“重點”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如: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的重點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它們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如: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幾”,它的難點就是必須讓學生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也就是把基數和序數區分開。“關鍵”是指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掌握它如同掌握了一把鑰匙,其余的內容便迎刃而解。教學中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
1.3 精心設計教案。
精心設計教案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教案設計,就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解決問題的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分析評價其結果的過程。教學設計一般分為教材的分析和處理、教學目標的編制、了解學情研究學生、教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編寫。
2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語言藝術
教學語言在教學中占重要地位,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平淡,枯燥無味,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得好“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智力勞動效率”。因此,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深刻生動性、形象風趣性、親切自然性,充滿詩情畫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調動起自己的感官,把整個課堂教學的內容入耳、入腦、入心靈,這樣才能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
3 教師要有課堂的駕馭能力
在一堂課中,教師應能較好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組織、管理和監督,根據課堂上不同的情況調節課堂教學節奏和教學容量,教學結構清晰,時間安排合理,課堂應變能力強。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僅是管好學生的課堂紀律,而是要通過形象的肢體動作,課堂節奏的調節,抑揚頓挫的聲調等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不知不覺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的氛圍中去。小學生注意力集中能持續時間為20分鐘左右,要充分利用好這段黃金時間,在此以外的時間要組織學生做些與本節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去鞏固新知識,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互動起來,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課堂上出現學生違反紀律的現象就少了。
4 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
當今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資源平臺的完善,為教育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技術支持。教師不僅要學會制作生動有趣的課件來吸引學生的目光,還要善于在網上收集有關的資料以便充實課堂教學中的知識信量。在一堂好課的課堂教學上,多媒體課件是必須要運用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多才多藝,這樣才能教出符號時代要求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