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普外科護士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普外科護士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普外科護士

篇1

普外科的特點是:病種多,急診多,病情急危重,變化大、實施搶救多,術后患者引流管道多,患者病情復雜且病情變化快,特別是現在隨著人口老年化,老年患者多,各臟器的生理儲備能力和代償能力逐漸減退,對疾病的反應和敏感性下降,病情復雜,變化快,并發癥多,手術的危險性高,治療護理任務重。夜班護士要為次日作術前準備,如灌腸、洗胃等護理任務,加上夜班病人病情變化大,突發事件等潛在性因素,造成夜班工作量大,有擔心和無助感。普外科病人大多數為手術病人,面對陌生的環境、管理制度、各項治療檢查、對手術效果的擔心、手術后的疼痛、醫療費用等各方面原因,病人不同程度的存在焦慮、恐懼、悲觀等情緒。而患者家屬對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越來越強,加上媒體對醫療行業負面報道,患者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越來越低,醫患矛盾時有發生。普外科是醫院護理糾紛的易發地。

290后新護士的特點

他們頭腦靈活,掌握了很多豐富的知識,特別是書本知識,非常有個性,喜歡挑戰性工作,創造力強,有很多現代的追求。他們自然真實,充滿自信。同時也存在以自我為中心,個性太強,使命感低,不夠敬業,不服從約束缺乏理智,較為脆弱等缺點,渴望關注、幫助。他們剛從學校出來,雖然有一定的醫學理論基礎,但理論基礎不扎實,在臨床工作中也不能很好地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不能夠去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因為社會實踐不夠,他們的獨立性較差,視野不夠開闊。

3新護士普遍存在的問題

3.1對陌生環境無所適從

新護士從學校到醫院,環境完全不同。面對那些儀器設備,的病人,“三班倒”的上班方式,他們會產生一種陌生、茫然無助的心理。

3.2對普外科護理的工作性質認識不足

對普外科危重患者多,護理技術操作多,工作緊張度及強度大等情況認識不足。

3.3對危重病人各種常規護理操作不熟悉

他們在學校學習護理操作時,面對的是假人,當面對患者,身上留置多種不同的管道、傷口,身旁有那么多的檢測、治療儀,新入科護士顯得無從下手。

3.4對危重病人病情變化觀察及應變能力欠缺

普外科病人病情變化快,護理工作必須反映快,應變能力強。而新入科護士臨床經驗尚不豐富、成熟,未具備強而快速的反應和應變能力。

3.5缺乏溝通能力

體現在對患者及其家屬語言生硬或根本不交流就直接進行操作,以致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護理效果。

3.6對護理安全無足夠的認識

表現在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存在哪些安全隱患,不按操作規程操作,不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4新護士的培養

4.1進入普外科首先做好環境、物品、規章制度介紹及同事們間的相互熟悉,全體工作人員要有良好素質的氣氛熏陶,讓新護士迅速適應陌生的工作環境。

4.2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工作學習目標。自她們進入普外科起就要讓其明確1個月、3個月需要了解、熟悉、掌握的分別是哪些內容。工作中逐漸樹立慎獨精神。

4.3讓新護士清楚普外科護理學的概念,服務范疇及工作特性。當前護理事業發展的是以患者為中心,依據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整體護理,以滿足其身心、社會及文化的需求。樹立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觀念,使之能夠把主動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做到用心、用情為患者服務。

4.4實行不同層次的分工帶教體系,選用服務態度、專業知識與技術水平、臨床實踐經驗、帶教能力等方面較優秀的護師、主管護師作為帶教。由帶教者安排各種精密儀器、技術操作的學習,針對不足強化訓練,保證學習質量。循序漸進安排值班,培養她們準確的思維和判斷能力。帶教中突出專科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和新信息,突出實踐性和應用性。強化臨床訓練和嚴格執行護理教學查房,定期進行操作示范,及時指出不足,督促改進。新護士在進入臨床護理工作過程中,將其逐漸培養成為具備核心能力的優秀護士。

4.5給新護士充分實踐的機會。由于人們所處社會環境、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以及性別、年齡等不同,對語言的感受、理解和使用也有所不同,加之雙方掌握的醫學知識的程度不同,易造成交流障礙。在許多醫療糾紛中,大部分是由于患者與醫生和護士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所致。故新護士必須克服多種因素對語言理解和使用的影響,使她們在不斷實踐中增強與病人及其家屬溝通交流的能力,取得病人信任,通過提高交流技巧來取得患者的配合,達到治療目的。鼓勵她們多與各位老師溝通交流,建立對工作強烈責任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及自信心。對本職工作得心應手的掌握往往就是新護士自信的源泉。

4.6進行各種操作,如:機械通氣的管理、監護儀、輸液泵、微量注射泵、電腦血糖儀的使用、給氧、吸痰等技能培訓。由護師、主管護師輪流進行專科知識理論講座,培訓結束進行理論考試、操作考核,考試成績合格,取得執業證書,給予獨立上崗,未取得執業證書的,繼續跟班。

4.7床邊教學:在護士交接班或做某項操作時,帶教老師跟班指導。這些工作因是在病人床邊進行的,所以有時只需在旁指點或啟發誘導,有時卻要親自示范,作出樣板。這種作法看得清,摸得著,內容具體,印象深刻,最受新護士的歡迎。

篇2

2結果

觀察組的平均理論成績為(87.65±8.98)分,平均實踐操作成績為(92.03±6.72)分;對照組的平均理論成績為(67.46±11.67)分,平均實踐操作成績為(81.55±11.14)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有資料證明,針對護士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培訓方案,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培訓效率,改善培訓效果。將護理程序引入到護士培訓環節是培訓的新型模式,通過這種培養模式,可以有效地幫助護士掌握理論知識,并能夠提高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通過護理程序式培訓,理論成績和實踐操作成績都優于對照組,而且觀察組培訓過后的自我滿足程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將護理程序應用到普外科護士培訓過程中的做法是正確的,可提高培訓質量,可以延續使用。

參考文獻

[1]梁俊麗.護理程序在介入放射科護士培訓中的實踐研究[J].當代臨床醫刊,2016,29(5):2465-2466.

[2]趙俐紅,陳義,蘭斌,等.放射科規范化培訓護士培養方法探護理標準前研究論著在臨床兒科中,靜脈輸液是最主要的一種給藥途徑,是對患兒疾病進行治療的常用手段之一,是臨床護理操作中非常重要的討[J].華西醫學,2016,31(3):579-581.

[3]李小衛,王志穩,李淑迦,等.我國新畢業護士培訓的現狀及思考[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7):487-489.

[4]葛寶蘭,常娜,楊海娥.情景模擬與案例分析在急診分診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09,9(9):17-19.

[5]徐園,焦靜,曹晶,等.基于護士核心能力構架的培訓課程在新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9):1087-1090.

[6]胡卓卓,廖小萍,謝娟.護士培訓模式轉變對提高優質護理內涵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4):545-547.

篇3

醫院普外科護士的工作總結:

在普外科的實習即將結束,在這一個多月的實習期間,我遵紀守法,遵守醫院及醫院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工及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對待病人和藹可親,態度良好,努力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于實踐。在此過程中我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床經驗,盡力提高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不斷培養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我在本科室實習期間,遵守勞動紀律,工作認真,勤學好問,能將自己在書本中所學知識用于實際。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普外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從一個實習生逐步向護士過度,從而讓我認識到臨床工作的特殊性與必要性。以前在學校所學都是理論上的,現在接觸臨床才發現實際工作所見并非想象那么簡單,并非如書上說寫那么典型,好多時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時在工作中的經驗積累,所以只有扎實投入實習,好好體會才能慢慢積累經驗。

篇4

我叫劉x,本科學歷,主管護師。1991年7月于南昌市衛生學校畢業后分配到我院,曾在神經內科、兒科、門診輪轉過一年,自1992年就一直在普外科從事臨床護理工作。至今在外科已工作近20年了。XX年晉升為主管護師,XX年1月南昌大學護理學本科畢業證,同時獲取學士學位,XX年通過競聘走上護士長崗位,擔任普外一科護士長。

20余年的工作經歷,使我養成了執著不變的工作熱情的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3年多在護士長崗位鍛煉,讓我在護理管理崗位不斷成熟。我謹記護士長職責并認真履行,時刻以愛崗敬業的精神和高度的工作熱情感染著科室的護士姐妹,在科主任的支持下,帶領科室護士積極投身于“三甲”復審、醫療質量萬里行檢查、臨床路徑及 “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工作中,園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我科成為外科系統為首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我率先打破傳統的排班模式進行apn排班,減少了交接班次數,實現了護士新老搭配雙班制值班,保障了護理安全;為了進一步夯實基礎護理工作,我帶領護士們下到病房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洗手臉、喂水飯等,真正做到了讓病人及家屬滿意、護士滿意、醫生滿意,科室被推薦為全省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病房,責任組長李麗玲被推薦為全省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

在擔任護士長期間,我還積極探索護理質量科學的管理,建立了科室護士長—責任護士—護士三級質控,做到了人人參與管理,責任到人,以過細、過精、過實、過嚴的嚴謹態度抓好護理安全及全過程質量,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高危病人報告制度,按等級護理要求巡視病房及觀察病情,切實做好護理安全管理工作,以減少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隱患,保障病人就醫安全。

在工作中我不斷地思考、總結。近三年撰寫論文3篇:《擇期手術病人由責任護士陪送的心理調查與分析》、《護理安全標識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在優質護理服務試點病房試行apn排班模式的體會》,均在省級刊物上得以發表;

為了規范管理病房一次性耗材,控制消耗,減少浪費,提高耗材的利用率,直接降低單位運行成本,我帶領科室護士正在做的課題 “五常法”在病房一次性耗材管理中的應用已取得初步成效。

篇5

1.2 護患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個別護士態度冷漠,對病人的詢問不能認真解答,是出現護患糾紛的誘因??,患者有病求醫,他的痛苦希望得到解除,權利需要得到尊重,最想得到的是醫生及護士的問候與關心以及及時的醫療服務。有的護士在實行護理操作的過程中,面對患者千差萬別的心理活動及行為無從了解更不知怎樣溝通、該怎樣與病人交談,顯得拘謹和生硬;有的護士性格內向,怕與他人有更多的交談,沒有自信,病人感到很被動,往往病人對這方面的意見也很大。

1.3業務素質差,引起病人投訴而發生糾紛 由于護士護理技能欠缺,技術水平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觀察不到位,工作態度不嚴謹,導致病人失去最佳治療時機,或額外增加病人痛苦,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而發生護理糾紛。如休克病人的搶救,急需護士立即建立靜脈通路,護士若一次兩次穿刺失敗,搶救因穿刺失敗而中止,使病人的病情惡化引起糾紛。

1.4法律意識淡漠?? 在護理工作中一些不在意的小問題都隱含了法律的問題,護士若對護理行為缺乏足夠認識,工作中侵犯了病人的知情權、隱私權,成為病人的理由。

2.護理診療過程中潛在的法律問題

2.1護理記錄不規范?? 臨床護理記錄具有法律效力 護理記錄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醫療文件,它不僅真實地記錄了病人在住院期間整個病情的演變過程,同時也體現我們對病人病情變化的觀察、處理是否及時、得當;同時也是衡量護理質量的高低,醫生觀察診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證據。護理記錄存在漏項、涂改,藥物陽性未記錄,住院日期不規范,醫囑簽字不及時,護理記錄單描述不客觀或錯誤,病情變化處理無結果反饋,護理記錄中病情記錄不全,手術護理記錄單有空項,首次護理記錄無入院時間,護理記錄不及時,語句不通順等,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醫療糾紛的導火索。醫生、護士對同一病人病情描述不符由于對疾病的了解不全面,以及受專業水平的制約等因素,有時醫生、護士對同一病人的病情描述不符,也容易出現醫療糾紛。

2.2 護理管理制度方面造成的糾紛

2.2.1 查對制度不嚴 護理人員在治療護理過程中,由于疏忽大意、,如:錯誤執行醫囑、漏執行醫囑、發錯藥、打錯針等,易造成護理糾紛。

2.2.2 交接班制度不嚴 護理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危重病人要床頭交接班。交班的交清,接班的接清,因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不強,需按時翻身的未能及時翻身,造成褥瘡的發生,易造成護理糾紛。

2.2.3 巡視制度不嚴 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應嚴格執行醫囑,按分級護理要求按時巡視病房,因護理人員執行制度不嚴,藥物外滲、輸液腫脹,未能及時發現,造成肢體腫脹,引流管的脫落,對煩躁病人沒有采取有效的約束發生的碎倒、墜床引發護理糾紛。

2.2.4 責任心不強缺乏愛心 護理人員缺乏愛心,未能急病人所急,幫病人所需,對病人提出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未能做好認真、細致的解釋工作,因服務態度不好而引發的護理糾紛。

2.2.5 缺乏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操作技能不熟練而造成的糾紛 護理工作是一種高尚的職業,它不僅要求護理人員要有責任心、愛心,還要有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不但要知道用藥的其所然,而且還要知道其所以然。假如在搶救危重病人時,如果沒有熟練的技術,就會延誤搶救時機。由于護理人員的操作不熟練,在無菌導尿操作中,導致尿道損傷,引發護理糾紛。

3 .預防護理糾紛發生措施:

3.1 實施換位思考的服務意識由被動服務變主動服務?、感動服務,于2012年6月份我科開展優質示范病房以來,始終是以病人為中心,病人的需要作為護理目標,給予病人基礎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及用藥指導、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護理。優質的服務內涵應貫穿于護理過程的始終,使護士從思想上、觀念上和行動上,做到處處為患者著想。自覺地為患者提供周到的護理服務,由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減少護患沖突,防范護患糾紛的重要環節。

3.2 加強有效交流溝通,增進護患關系 ?在臨床工作中,護士既要注意自身的非語言交流,又要善于觀察患者非語言信息以增強交流效果。在語言溝通中,護士應注意積極傾聽,說話時尊重病人,語言有針對性,使用恰當的語氣、言語,力求適時適度、通俗易懂。

3.3 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和扎實的理論基礎 護士應該刻苦鉆研技術,熟練掌握基本功,做到熟能生巧,靜脈輸液一針見血,導尿、灌腸輕捷、利落,避免因護理技術操作不當引法的并發癥[1],熟練掌握各種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搶救病人時做臨危不亂、準確熟練完成。

3.4 增強法律意識,嚴格執行各項規范?? 護士必須自覺地以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的言行,嚴格執行護理法。護理法是關于護理人員的資格、權利和責任以及行為規范的法律與法規,它對護理工作有約束、監督和指導作用[2]。護士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做到“四要”,即解釋病情要科學,簽字手續要完善,執行制度要嚴格,說話辦事要謹慎[3]。對每項治療、護理、醫囑、操作規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其次,要懂得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即使發生了糾紛,處理時也會從容不迫,有理有節[4]。

3.5增強責任心及愛心,護理人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 做到忙閑一個樣,領導在和不在一個樣;未能急病人所急,幫病人所需,對病人提出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未能做好認真、細致的解釋工作,避免因服務態度不好而引發的護理糾紛。

3.6 加強規范管理使護理文書記錄到位 病歷及其他醫療文書在患者整個疾病的診治過程起到了法律依據的作用。目前在發生糾紛時,患者首先提出查閱病歷。護理文書記錄在醫療文書的記錄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搶救患者時要求準確記錄就診時間、搶救時間、死亡時間,對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等都不能記錄馬虎,特別是搶救觀察中生命體征記錄尤為重要。我們針對護理文書具有法律依據的重要性,規范了各種文書記錄制度。幾年來,護理文書記錄不但未出任何差錯,而且還給處理醫療糾紛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4小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對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以及國家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公民的法制觀念逐漸提高,尤其是在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責任舉證倒置,病人在醫療服務中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日益增強,醫療糾紛的數量隨之增加 ,醫療糾紛的原因不僅是針對醫療方面 ,而且涉及護理過程 ,像普外科這樣一個病種多,病情復雜而且病情變化快,手術多,周轉快、急危重病人高風險的科室,我們護理人員只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高度的責任感、無私奉獻的精神外還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技術操作,加強法律和服務意識,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才能預防護理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靳士英,高萬良。護理事故的范圍和處理,護理失誤意外與防范。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3,1-5.

篇6

【Key words】 General surgical nurse; Age; Nursing age; Psychological capital; Job burnout

First-author’s address:Binha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Binhai 2245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8.031

工作倦怠(job burnout),又稱職業倦怠,是從事高強度、高人際接觸頻率的人員所產生的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個人成就感低落的癥狀[1-2]。普外科是一個急診多、病種多、工作量大、護理操作技術要求全面的科室,由于護理工作任務繁重,每天面對重復的操作技術,枯燥的工作流程和緊張的工作氣氛,以及來自于家庭、各種人際關系,都會給護士壓力 [3-4]。由此導致的各種身心健康問題也日漸凸顯,使得工作倦怠現象尤為突出。國外學者研究顯示,心理資本越高的員工對組織的貢獻也越高,其離職率也將越低[2]。也有研究顯示,護士年齡和護齡均會對其心理健康產生影響[5]。因此,是否可通過對不同年齡、護齡的普外科護士提升心理資本來達到降低其工作倦怠,這對管理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普外科護士年齡、護齡與心理資本對其工作倦怠的作用,以便為緩解其工作倦怠的尋找一條有效途徑,最終達到為普外科醫療護理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濱海縣人民醫院普外科和解放軍第三醫院普外科的在職護士和實習護士,共100名,年齡17~35歲,平均(20.8±6.8)歲;平均受教育達(12.4±3.8)年;護齡分布1~16年,平均(6.2±2.3)年。受試者無腦血管病、其他腦部疾病、重大軀體疾病或精神障礙史。所有受試者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

1.2 調查方法

1.2.1 心理資本問卷 心理資本評估選用Luthans等編制、李超平翻譯的心理資本問卷(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24,PCQ-24)[6],其維度包含自我效能感、希望、樂觀和韌性,共24題,含3道反向積分題,分別為條目13、20、23題。采用Likert 6點記分,1代表“非常不同意”,6代表“非常同意”。各維度得分越高,說明心理資本水平越高。

1.2.2 工作倦怠量表 工作倦怠評估采用李超平等修訂的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7],其維度包含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個人成就感降低。量表采用Likert 7點記分,“0”代表“從來沒有”,“6”代表“每天都有”,頻率由低到高,其中個人成就感降低維度的所有題目是反向計分。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偏相關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評估年齡、護齡與心理資本多維度、工作倦怠量表多維度評分間的關系,以P

2 結果

2.1 年齡、護齡、心理資本與工作倦怠的關系 偏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年齡、護齡均與工作倦怠的個人成就感降低因子及工作倦怠總分呈負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理資本的4個維度及其總分均與工作倦怠的3個維度及其總分均呈負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年齡、護齡、心理資本對工作倦怠的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工作倦怠3維度為因變量,考察年齡、護齡、心理資本各維度對其的影響。當以情感耗竭因子為因變量時,護齡、希望和樂觀因子進入線性回歸方程,多元線性回歸相關系數為0.326,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14.6%;當以去個性化因子為因變量時,年齡、護齡、樂觀和希望因子進入線性回歸方程,多元線性相關系數為0.386,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18.7%;當以個人成就感降低因子為因變量時,年齡、護齡、韌性、自我效能和樂觀因子進入線性回歸方程,多元相關系數為0.489,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32.9%。結果表明,護齡、心理資本的希望和樂觀因子對工作倦怠情緒衰竭因子有負向預測作用(P

表1 年齡、護齡、心理資本和工作倦怠的相關關系

因子 情緒衰竭 去個性化 個人成就感降低 工作倦怠

總分

年齡 -0.168 -0.133 -0.338** -0.259*

護齡 -0.157 -0.155 -0.382** -0.302**

自我效能 -0.226** -0.387** -0.325** -0.248**

希望 -0.384** -0.324** -0.343** -0.313**

韌性 -0.371** -0.281** -0.424** -0.338**

樂觀 -0.412** -0.434** -0.436** -0.445**

心理資本總分 -0.483** -0.424** -0.385** -0.321**

*表示P

表2 年齡、護齡、心理資本對工作倦怠的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因變量 自變量 R2 F β t P

情感耗竭 1 護齡 0.153 34.332 -0.187 -3.048 0.008

2 希望 0.163 42.226 -0.326 -4.346 0.000

3 樂觀 0.173 44.361 -0.443 -4.802 0.000

去個性化 1 年齡 0.119 28.440 -0.167 -3.032 0.019

2 護齡 0.135 30.362 -0.189 -3.221 0.012

3 樂觀 0.142 63.205 -0.546 -5.325 0.000

4 希望 0.212 73.268 -0.347 -6.130 0.000

個人成就感降低 1 年齡 0.154 45.483 -0.336 -5.463 0.000

2 護齡 0.163 54.347 -0.403 -0.553 0.000

3 韌性 0.192 62.809 -0.421 -6.287 0.000

4 自我效能 0.183 51.034 -0.531 -6.368 0.000

5 樂觀 0.188 43.678 -0.563 -6.448 0.000

3 討論

篇7

Yang Lifang

Abstract:Along with the nursing development,is more and more strict to nurses request,more and more systematized,in particular implements whole nursing regarding the surgical operation patient,needs the nurse to have a higher quality,the vocational level,ability and the patience,but also 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nursing service the way,the manner.Whole nursing passes through Yu Ren the disease and the health entire process,provides the patient the entire aspect nursing,solves each kind of nursing problem which exists.

Keywords:The Pu surgical department nurses unitImplementationWhole nursing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0)11-0088-01

隨著護理學的發展,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越來越系統化,尤其是對于外科手術患者實施整體護理,需要護士有更高的素質、業務水平、能力和耐心,還要注重護理服務的方式、態度。整體護理貫穿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全過程,提供患者全方面的護理,解決所存在的各種護理問題。

1 做好入院宣教

責任護士告知患者主治醫生、護士,患者須知、醫院規章制度、醫院環境,如護士站、醫生辦公室、營養部、超市、衛生間、理發等地點。觀察患者一般狀態,詢問主要病史,為評估患者,制定護理計劃,書寫護理記錄單作準備。根據醫囑進行飲食、活動、各種檢查指導。做好心理護理,關心、體貼患者,讓患者體會到對醫院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消除焦慮、恐懼心理,接受治療。

2 術前宣教

讓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面對手術,應做好術前準備。責任護士給予詳細說明術前準備的意義,手術方法,術中配合,術前、術后注意事項,疼痛處理方法。做到患者能夠消除顧慮,積極配合各種治療和護理活動。根據醫囑進行備皮、藥物過敏試驗、口服藥物、灌腸、胃腸減壓、備血等。查看各種檢查結果是否齊全,若有缺及時查找,以免耽誤手術。

3 術后指導

手術后的患者病情穩定以前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神志、各種引流量、性質,若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做好一般專項護理,使患者口腔清潔,保持病床單元整潔,保持易受壓部位皮膚完整。經常巡視病房觀察患者,及時解決患者提出的問題,觀察輸液是否保持通暢,胃腸道大手術患者盡量使用靜脈留置針,選擇較粗的血管進行穿刺,保證輸液順利,滿足機體需要的補液量。

4 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合理安排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進食富含蛋白質、能量和維生素食物,促進手術創傷的修復和切口愈合;參加適量活動,保持心情舒暢。疝修補術后的患者出院后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或提舉重物、劇烈咳嗽、用力排便等。結腸造口的患者出院后可每周擴肛1次,持續3個月,以免造口狹窄而排便困難,教會造口袋的使用方法,定期復查。責任護士應樹立起服務新理念,主動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從入院到出院進行護理干預,有計劃、系統地進行健康教育,實施整體護理,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會等全方面的幫助,促使患者盡早康復。

參考文獻

[1]余愛云.談普外科的護理管理[J].家庭護士,2008,(20)

[2] 吳燕華.臨床護理教學管理路徑研究與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02)

[3] 張文新.胰腺外傷綜合治療5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19)

[4] 張景芳.淺談心里護理對于手術患者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04)

[5] 董建鳳.外科護理人員在抗生素使用中監控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7,(01)

[6] 陳梅英.淺談普外科護理安全管理[J].中國實用醫藥,2008,(04)

[7] 曹秋生,李振明.老年患者的外科護理[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8,(01)

篇8

普外科的急癥患者較多,病情變化不確定因素較大,導致護理工作難以順利開展,很容易發生各種意外和醫療糾紛,不僅使護理的整體效果變差,也會使患者產生不良情緒,惡化醫患關系。作為護理服務的主要方面,護理安全至關重要,它不僅決定了護理服務是否有效,也是醫生和患者能否和諧相處的關鍵因素。從而對普外科護理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干預措施顯得更加重要。本文采用對照分析的手段,分別對兩組護士進行觀察,分析不良護理情況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文所述。

1 研究對象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間,選擇我院護士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研究對象,各25名,具體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人員信息

項目

人數 從業年限 是否經過專業培訓 年齡

范圍 平均

年齡 學歷 職稱

中專 大專 本科 護士 護師 主管護師

觀察組 >3 是 23-42 25 3 2 1 6 11 8

對照組

1.2 研究方法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向廣大普外科患者了解護士護理情況及效果,并請他們給予滿意度評價。然后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處理數據。

2 結果分析

圖1、圖2分別表示兩組護理人員出現不良行為的人數和服務滿意度評價。

圖1 兩組護理人員出現不良行為的人數

圖2 兩組護理人員服務的滿意度評價

3 討論

3.1 造成不良行為的原因

3.1.1 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足

一般而言,護理人員只是按照書本所學知識按部就班進行護理工作,而沒有考慮各個病患的實際情況,這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并且工作時間越短,經驗越少,不能夠及時對病患采取有效措施,從而延誤病情。另外,在糾紛發生時,很多護士不懂得使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不容易和病患和氣協商達成一致。以上不良情形都歸因于理論知識和具體實踐經驗的缺乏。

3.1.2 溝通不利

護理出現不良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護患之間不能夠有效溝通。有時候護士甚至不能耐心、清楚的向病患解釋病情。設想如果護士對病患的生活照顧的無微不至,包括打針、換藥、倒水等細節,那么病患不僅可以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耐心配合醫護人員治療,也利于病患病情的康復。

3.1.3 責任感不強

具備較高的責任感是做好每項工作的基礎,有些護士沒有責任心,不遵循醫院的規章制度做事,憑個人經驗想法對病患使用藥物,嚴重可能導致病患伴隨各類并發癥狀,這些都是由于護士沒有較強的工作責任感造成的。

3.1.4 組織管理存在不合理現象

對于普外科而言,護理工作任務繁瑣,若不能及時查看病情則很容易導致病患病情嚴重,且有可能并發其他癥狀。所以,需要全面而合理安排值班、查崗工作,以預防不良行為的發生。

3.1.5 相關記錄不規范

護理記錄是醫生對病患開展復查工作的重要憑證,但是有些護士不認真寫護理記錄,不能做到對病患用藥后病情的及時反饋,有的護理記錄甚至子虛烏有,無法查證,這會導致護理不安全行為的發生。

3.2 干預措施

3.2.1加強知識學習及職業技能培訓

及時組織新護士進行崗前培訓,包括規章制度、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的培訓并進行嚴格考核。定期舉辦擇優進修活動,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督促護士自學掌握基本藥物知識,熟悉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同時,也要加強安全知識教育,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這樣才能有效防止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3.2.2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溝通

護理人員應該把病患視為自己的親朋好友,需要無微不至,完全充當病患家屬的角色。關注病患的心理活動,能夠適當開導病患,以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和友好關系,進而達到有效的護理作用。

3.2.3有依有據開展工作

護理記錄是護理人員的重要工作任務,需要實事求是、清晰完整、客觀及時記錄,這樣不僅可以向醫生反饋病患情況,及時采取強求措施,也為以后查閱病例留下檔案。當然,在緊急情況下,需要過后補寫護理記錄,而不可不寫。

3.2.4加強監督管理

通過領導進行隨機檢查,以及向病患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等方式來增強全體護理人員的責任感。也正是通過這種督促方式,護士會不斷提高自我,為病患提高更加專業的護理。

3.2.5科學安排工作

為方便廣大護理人員,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家庭和生活,合理搭配,安排值班時間,以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更需要關注護士的身心健康,使他們保持輕松的工作狀態。

由圖1、圖2可知,觀察組成員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操作不規范等不良護理行為比對照組成員少得多,且對比具有顯著意義(P

參考文獻:

[1] 鄭桑,鐘輝.普外科不安全因素討論制度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4)

篇9

1.2帶教方法

1.2.1目標教學法

觀察組實習生實施目標教學的帶教方法,即將教學分為制訂目標、實施目標和達到目標三個階段,帶教老師根據普外科的專業特點以及護理大綱要求,以教學單元為單位制訂實習期間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目標;在教學前了解學生已有知識,教師采用適當的方法和講解深度進行教學,然后檢查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在帶教過程中不斷對目標進行總結和改進,如未達到目標,可在學習反饋中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直到完全達到教學目標為止。使學生在實習期間了解病區內常見疾病的特點、臨床癥狀和一般護理,學習各種護理文書的書寫方法,基本掌握普外科多發病和常見病的護理方法以及危重患者的搶救程序,醫囑處理以及常用藥物的用法和用量也是必知內容。此外,適當安排學生協助責任護士管理床位,應用護理程序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掌握一定的護患溝通技巧。護生出科前按照既定目標對學生進行考核。

1.2.2常規教學法

對照組實習生采用原有的常規專人帶教方法,護士長在護生入科后統一安排進行分組跟班教學,由所分配班次的具有帶教資格的當班護士帶教,并按照實習生教學大綱的要求制訂教學實施計劃。各班老師按常規帶教方法進行實習帶教,使學生熟悉醫院的規章制度、常見疾病護理常規,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順利完成當班工作任務為主展開實習,主要是將所學的基礎知識和臨床實踐盡快結合。

1.3考核指標

在實習生出科前由負責護理帶教的老師對學生的實習效果進行考核,同時評價護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實習效果考核分為操作考試及理論考試,滿分均為100分,內容有基本理論及基礎護理操作、護理文件書寫、專科護理和溝通能力等。實習護士對臨床帶教工作滿意度采用自制的調查表進行評價,其由10個條目組成,包括對帶教老師的教授能力和態度評價、是否達到預期的實習目標、護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等方面,得分越高表示實習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69名實習護生理論知識考試成績為(88.653±5.304)分,護理操作考試成績為(93.247±6.893)分;對照組77名實習護生理論知識考試成績為(83.784±4.179)分,護理操作考試成績(87.025±6.176)分,觀察組各項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差異(P<0.01)。觀察組實習護士對臨床帶教工作滿意度調查的平均得分為(85.540±12.326)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739±13.124)分,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篇10

人性化管理;普外科;手術室;護理管理;護理滿意度

手術室是醫院各科進行手術治療的主要場所,隨著當前醫學的發展,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業務技能要求不斷提升,而手術室護理工作繁重,壓力較大,且工作時間不固定,導致護理人員精神緊張。因此對于手術室護理人員,需要提高管理水平,緩解其工作壓力。人性化管理方法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研究表明:其能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術后感染率[1,2]。普外科患者因病種復雜,大多需要手術治療,為進一步提高普外科護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我院分別采用人性化管理和常規護理管理。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普外科2015年3~12月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共計9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43~67(53.56±6.40)歲;手術類型:腸道手術24例、泌尿科手術5例、胃部手術2例、闌尾手術7例、乳腺手術5例、肝膽手術2例。對照組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齡44~70(52.23±4.48)歲;手術類型:腸道手術25例、泌尿科手術6例、胃部手術3例、闌尾手術6例、乳腺手術3例、肝膽手術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人性化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建立好的手術室工作環境

由于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強度過大,有時需要長時間呆在手術室,而護理人員除了是一名護士本身外,同時也承擔著一系列的社會角色,如妻子、女兒、母親等角色。且手術室護理工作強度大、壓力重,會導致患者出現精神緊張,長期下去,情緒波動,會影響其工作效率和質量。且做一臺手術進行時間較長,會導致護理人員疲憊不堪,護理管理人員應當重視這一情況,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設置護士休息室,提供舒適的休息空間,從而有助于護理人員術后的休息。

1.2.2分工合理

由于每位護理人員的工作專長不同,而手術室工作勞動強度過大,因此護理管理人員應當對護理人員的能力充分了解,掌握其工作特長,并以此來劃分工作,發揮個人能力,減少工作強度,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豪感。此外,護理管理人員在排班時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按照工作能力強弱,新老搭配,合理排班,避免因排班不合理導致護理人員出現家庭矛盾及工作壓力增加。

1.2.3健全護理管理制度

由于手術室工作強度過大,加之當前醫患矛盾尖銳,為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護理管理者要制定相應的制度,以制度為準繩,嚴格按制度來執行,降低醫療風險,減少事故的發生。手術中嚴格操作,定期對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進行考核,提高其動手能力[3]。

1.2.4完善手術配合流程

為確保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的合理配合,護理人員要嚴格按手術操作執行,并提前準備好每次所需的手術器材,配合醫生順利完成每次手術,減少患者感染的發生率。

1.2.5加強業務技能的學習和再教育

護理管理人員通過對護理人員的了解和對其工作能力的考核,明確其工作中的差距,制定有針對性的課程,也可聘請院內或院外護理專家進行指導,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此外,還可以加強醫院之間的學術交流活動或組織護理人員到上級醫院學習,通過一系列的工作,使護理人員掌握手術技能。

1.2.6心理干預

護理管理人員要在日常工作中觀察護理人員的情緒變化,并針對護理人員的問題進行交流,了解護理人員的心理變化和心理需求[4],使每一位護士在工作時,能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之中。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術后感染率、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參考相關文獻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5]。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為91.11%,對照組滿意度為73.33%,兩組護理滿意度相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0.05,下同

2.2兩組術后感染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感染發生率為6.67%,對照組院術后感染發生率為20%,兩組術后感染發生率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兩組不良護理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44%,對照組為17.78%,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χ2=2.654,P<0.05)。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于接受治療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在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給手術的實施帶來困難[6]。近年來,由于手術室的特殊性及醫療水平的發展,對于手術室護理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7]。對于普外科而言,由于病情復雜,大多需要手術治療,而手術室內護理管理水平對于手術質量有一定影響。因此,完善護理管理水平,能提高手術室的護理管理能力,也是展現其業務素質的表現[8,9]。采用人性化護理,一方面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增強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責任感。此外,普外科需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占大部分,而手術需暴露機體組織和器官,容易出現術后感染,通過人性化管理,使得護理人員充分做好消毒、預防感染等措施,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10~15]。另人性化管理能發現并解決以往護理工作的工作漏洞,醫護人員分工明確,激發其工作熱情。從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觀察組滿護理意度、術后感染發生率、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91.11%、6.67%、4.44%,明顯優于對照組,充分說明在普外科手術室運用人性化管理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術后感染率的發生率、減少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韋雪云.人性化管理在提升乳腺癌手術護理質量中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8(10):101-103.

[2]王君娣.手術室護理管理對普外科手術患者醫院感染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2):240-241.

[3]張元云.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6):261-262.

[4]蒲靜.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20(12):123-124

[5]張麗華.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33):140-141.

[6]王建榮,皮紅英,馬燕蘭,等.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3,5(23):555-556.

[7]毛煥龍.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5,7(21):133-136.

[8]黃鯨萍.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狀態中的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0):78-79.

[9]張子涵.手術室護理管理對外科手術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4):200-201.

[10]陳淑英.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29(11):113-114.

[11]郭燕紅.適應形勢,銳意進取,促進護理工作可持續發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05-306.

[12]韓芳,魏民,蘆鳳娟,等.細節管理在神經外科患者手術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91.

篇11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與普外科20例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均有30例患者與10名護理人員。觀察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41.8±5.1)歲;護理人員10名,平均(29.7±3.1)歲,平均護齡(8.9±2.4)年,中專文化程度3名,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7名;護士6名,護師3名,主管護師1名;對照組患者30例,男16例,女13例,平均(42.1±4.9歲;護理人員10名,平均(29.1±2.9)歲,平均護齡(8.7±2.5)年,中專文化程度2名,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8名;護士6名,護師3名,主管護師1名。兩組患者、護理人員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普外科常規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觀察組實施護士分層管理模式進行管理,根據患者年齡、職稱、護齡、服務態度以及實際工作能力進行分組,共分為護士長、責任護士、護士等,并實施APN彈性排班制度,由高層級護士指導并監督低層級護士進行護理工作。

1.3評價指標[2]

護理結束后,根據護理人員的病房管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護理操作以及護理文書等方面進行護理質量評定;采用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形式調查患者對本次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調查,滿分為100分,得分大于等于80分,為非常滿意;得分大于等于60分,小于80分表示基本滿意;得分小于60分,為不滿意;患者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選用SPSS17.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病房管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護理操作以及護理文書等方面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

表一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比較(x±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

表二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

3.討論

3.1護士分層管理內容

3.1.1構建分層管理模式

對護理人員的外科護齡、職稱、基礎知識技能、專科知識技能以及組織、協調、應急能力進行綜合評定,將評定結果作為依據實施分層管理,由護士長、責任護士與護士組成,在護士長領導下實施分層管理模式[3]。

3.1.2任職要求及崗位職責

(1)護士長。護士長必須由護齡達10年以上護士擔任,并且要求責任心強、專業知識與業務扎實,護理經驗豐富,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協調能力以及應急能力,并由主管護師以上人員擔任;主要負責護理計劃制定與工作監督;(2)責任護士。要求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具有較強的人力資源調配能力,積極參與患者搶救工作,并給予當班護士一定的護理指導,解決護理工作中的疑難問題,監督護士的工作落實情況,并報告護士長;(3)護士。外科護齡必須超過1年,并通過科室知識培訓、考核的護理人員擔任,熟悉掌握各種搶救藥物、器械以及醫療設備的使用方法,在責任護士指導下完成具體護理工作[4]。

3.1.3質量監控與評價

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護士長每日查房2次,召開護士會1次,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反饋與分析,分析并總結問題原因,提出改進意見,并給予優秀護理人員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提高護士工作積極性與責任心。

篇12

普外科是醫院眾多科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主要是的科室之一,對于解決患者需求,保障居民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皮外科患者的護理相較于常人,相對復雜和繁瑣,這是外科護理需要攻克的難題之一。怎樣做好手術后患者的護理,對減少手術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筆者將對相關情況進行闡述。

一、術前階段的護理

1.增進醫者與患者的交流。增進服務意識,強調護理人員必須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把病人放在心中的服務理念,在病人入院時做好接待,讓病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在護理活動中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掌握交流技巧,遇事能“換位思考”,最大程度地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通過耐心細致的解釋來疏導患者的工作,以減輕患者因缺乏手術相關知識而產生的焦慮,降低其緊張度,以最大限度的減輕病人心理壓力,進一步增強患者手術信心。

2.增強術前對患者的心理輔導。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對于手術都有一定的畏懼心理,因為患者缺少醫學常識,經常會在術前出現焦慮不安等情緒。從而表現出心態不平衡及焦慮。針對手術患者存在術前心理負擔過重的現象,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護理人員應該以熱情、主動、通俗、易懂且科學的語言,耐心細致地介紹手術和疾病的有關知識,并舉出成功病例鼓勵病人消除顧慮,解除緊張不安的情緒,以最佳的心理狀態迎接手術。

3.因人而異,加強護理。如對吸煙者,向患者宣傳吸煙對疾病的危害及戒煙的重要性,并能有效減少呼吸道分泌物;對老年患者應術前加強呼吸功能訓練,對預防術后呼吸功能不全起重要作用,并訓練病人正確的咳痰方式;對高血壓、冠心病或心電圖不正常的患者除給予針對性降壓擴冠治療外,應進一步提高心肌的儲備功能。

二、術后階段的護理

1.基礎護理:在術后的基礎護理階段,應該著重觀察神志、體溫、心率、呼吸、血壓、皮膚溫度及彈性,觀察腸蠕動及腹脹程度,有無惡心、嘔吐、傷口滲出液;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血壓、心率的變化;維持有效的呼吸功能,防止因缺氧造成的患者煩躁不安;調整環境和睡眠,盡可能降低病房各種儀器的音量、光線等不良環境刺激,避免在患者面前談論病情及不良的預后;解釋各種管道刺激可能引起的疼痛和不適,給患者以最舒適的位置;對耐受力差者,輔以鎮靜劑和止痛劑。注意患者情緒、精神變化,護士盡可能多與患者談心,運用合理的解釋、善意的疏導、真誠的撫慰、有意的暗示、確切的保證等實現對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對長期臥床的患者,需要協助其定時翻身及按摩受壓部位,鼓勵患者有效咳痰,定時給予翻身叩背,協助排痰,必要時給予藥物支持,預防肺部感染。

2.疼痛護理:患者手術后疼痛的情況分為兩類:

一般說來,第一類疼痛指的是在麻醉后的二十四小時之內,或手術后2~3d。這時的疼痛多是由于切口疼痛,腹部手術患者中的30%~40%均在此期間內感受到了劇烈疼痛,精神上承受著一定的痛苦,患者通常感動沮喪、難過。在這個階段,醫護人員應該給予患者止痛藥,使其減少疼痛,同時還需要在精神上鼓勵患者,進行思想安慰時,盡量使用一些安慰性的語言,為提高安慰效果,護士在進行安慰時,需要握住患者的雙手,或者將手放在患者的頭上,并且使得他感受到溫暖,產生依賴感和安全感,進而提高患者的耐受力。

另外一類患者的疼痛一般是因為個人在翻身過程中不當,或者是由于咳嗽等引發的疼痛,還有就是腸蠕動的因素。護理人員需要教會患者一些簡單的自我控制方法,比如呼吸的調節方式、變換的方式、放松身體的方式、局部咳嗽的方式以及活動時對傷口的保護方式,以降低自身的痛苦,并且還可以輔助患者學習一些減輕疼痛的方式,比如可以播放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可以使得患者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還能治療患者的自閉、孤獨等情緒,進而減輕疼痛,消除焦慮,我們稱之為“音樂療法”。依據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以及職業特征,選擇可能喜歡的音樂,以優美的旋律和和諧的曲調以安撫患者的情緒,使得其精神得以放松,進而緩解其痛苦,實踐證明能夠有效的抑制患者的疼痛。在手術后3~5 h是排尿最合適的時期,此時應囑患者盡量排尿,如果出現尿滯留及時處理,避免其他并發癥的發生。醫護人員需要及時的對患者說明,手術后切口出現疼痛的時間以及癥狀,并協助患者保持舒適的,幫助克服一些不良情緒,及時、認真、準確,并且有計劃的護理,為患者的康復創造更好的機會。

3.心理護理:由于手術中患者對于疾病或手術等有一定的恐懼心理,在術后醫護人員應該適當的開展心理護理,盡可能的減少他們的痛苦,這對于加速患者身體康復是十分有利的。由于手術做的成功,切除了病灶,患者卸下了負擔,愿意接受治療和護理。掌握勞動強度,避免腹壓過高,定期門診復查。指導用藥、生活護理、心理疏導、注意自我調節,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穩定的情緒,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同時向家屬講明心身護理的重要性,鼓勵、支持、體貼、安慰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經過實際病例的驗證和觀察,筆者認為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是極為重要的,如果護理得當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復速度,如果護理不當,可能會引發其它并發癥,不利于身體的恢復和健康。所以,注重術后患者的護理是每位護理工作者應盡的職責。

三、討論

隨著群眾文化知識的增加和對健康知識的普及,其對于護理的要求也越發嚴格,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不斷的積累經驗,定期參加醫院培訓,逐漸的提高醫療水平,增進與患者的交流,來為人民更好的服務,盡到白衣天使的職責。

【參考文獻】

篇13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普外科核定床位48張,實際開放床位48張,年手術量1500余人次,在崗護士14名,其中主管護師2名,護師5名,護士7名;本科6名,大專8名?護士長和護理主管各1名,由全院競聘產生,其余各層級人員按照本科室制定的層級管理方案在科內實施競聘上崗?

1.2護士分層及使用分配

根據護士的學歷?護理時間?資歷?實際工作能力及服務態度等因素將護士分為護理主管?責任組長?一級護士?二級N1護士和二級N2護士? 我院作為一所基層醫院,在護士數量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實施護士分層級管理,利用團隊協作力與集體榮譽感,更大的發揮每一個護理人員的工作潛力?采取APN排班,結合護士的不同層級分組排班,保證對病患的連續服務,改變以往的一人一組制,采取兩組合作,避免護理工作交替產生的護理薄弱段,由高層級護士指導低層級護士共同完成各項工作?各層級護士要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責?如護士長等高級層護士要監督并確保醫院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的正確實施;直接參加臨床護理工作指導各層級護士進行復雜的護理操作和危重病人搶救;了解國內外發展趨勢,指導和改進臨床護理實踐;及時填寫不良事件報告,有事故前瞻性的防范思維;開展護理人員優質服務教育,加強護患溝通,不斷改進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1.3環境營造及入院優質護理

為護理人員及患者營造一種溫馨?和諧?干凈的工作及住院環境,綜合專科特點加強基礎護理工作,認真做好晨間與晚間的衛生及消毒工作?當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而帶微笑,主動迎接患者,同時將其入院后主要責任醫師?病房環境及相關制度告知他們;及時為患者準備好用床及用品,以便患者入院后能盡快安置,同時護理人員還要了解患者的病型?癥狀?家庭狀況及心理狀態等;病情較重的患者,應準備好各類搶救用品,比如心電監護儀?吸氧設備,接到患者后則要迅速建立BD針靜脈通道叭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鼓勵他們表達心中的想法,盡快消除陌生感,建立一種良好的護患關系,促進治療及護理?普外科住院患者入院后要及時對各類危險因素進行篩查與評估,然后根據這些不安全因素采取對應的護理干預策略,護理人員則要認真做好評估單,同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或陪護人員做好知情同意簽字?

2.結果

通過數據對比結果如下表,

3.討論

經以上結果可知在普外科實行分層管理可以大大提升醫院的護理質量,提升服務方面的好評率?患者的滿意度是評價護理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而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環節?目前在我國臨床護理人員的配備中,護士無論學歷?職稱高低,一律承擔著類似的工作,這樣既浪費護理人力資源,又降低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為了適應護理模式和醫療模式的根本性變化,我院外科采用護士分層管理的模式,明確各崗位職能,逐級管理?這種管理方法本著因材施用的原則,激發了每位護士的進取精神,有利于護理人才的培養?同時也鍛煉了每位護士的管理能力?護士分層管理后,患者有了固定的護士?醫師,各組醫護人員相對固定,加強了護患溝通,有利于緩解患者及其家屬的恐懼心理,減少了護患糾紛的發生,提高了護理滿意度?最重要的一個方而是,護士分層管理進一步健全監督機制,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與控制;合理利用護士,逐步完善患者的生活護理和基礎護理,確保了患者的護理質量?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士的護理質量達標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亦高于對照組(p

4.結論

實施分層管理在試驗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以高護理質量以及護理人員工作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主要針對不同的護理人員以及不同的病人給予針對性的管理模式以及針對性的護理方法.并且通過合理的安排人員.以達到護理資源利用的合理化.以及護理效率的最大化從本次探究中我們看到.我院通過實施分層護理后.普外科病房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護理人員服務態度?健康教育以及?基礎護理的滿意程度顯著性皆優于實施之前.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對于心外科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管理的模式后.員工的護理質量和護理的工作效率顯著性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值得在其他醫院心外科以及其他科室廣泛推廣?使用優質護理服務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應用,使護理管理內涵得以豐富,創新了以往的護理方法,并且促使護理文化氛圍更濃厚,護理質量得到步與可持續提高,從而為患者創造了人文?優質?安全及快捷的就醫環境,也為打造特色護理服務品牌提供了條件?優質護理服務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觀念,使得護理人員素質與責任感都得到明顯提高,而患者也得到了更為滿意的服務,明顯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健康教育知曉率,并有效降低了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率,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