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進餐禮儀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進餐禮儀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進餐禮儀

篇1

首先,在餐桌上,規范的姿勢非常重要。例如,坐姿應保持穩定,不能前后搖擺。可以這樣想象:你背后藏著一只小老鼠而一只小貓臥在你的膝蓋上——應腰板挺直,膝蓋放平。無論男女,用餐時蹺起二郎腿都不美觀而且失禮。再者,將腿蹺起,餐巾就不能平放在腿上,衣服也容易被弄皺。另外,移動腿部,稍不留意就會碰到桌子,使桌上的餐具搖晃而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煩。眾多難堪而令人不快的情景,大都因這類不合宜之舉而造成。應避免的類似舉動還有:把腿張成八字形、伸伸懶腰、松松褲帶、搖頭晃腦、伸展雙臂做體操,等等,這些姿勢都很失禮、不雅觀。

在美國或英國,當一只手用餐時,另一只手可以放在膝蓋上。而在歐洲大陸就不同了,兩只手都要保留在桌面上。但要注意:不能用手臂支撐身體,靠在桌子上,也不能雙手交叉在胸前,只是把手腕輕輕搭在桌上。手指要自然平穩地放在桌上,不可在桌上亂彈或玩耍餐具。還需注意:即使坐在椅子上時間過長,腿腳感到不適,也不可把鞋脫掉;胸部與桌子的距離要適當,不可太近也不可太遠。

進餐

用餐時,一般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要用右手來端。身體不要過于接近餐盤,要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而不要把盤、碗端起,誰也不會來搶你盤子里的食物。中國人講究細嚼慢咽,西方人是吃完一口再送上一口。食物送入口中應閉嘴咀嚼,口腔里有食物時,切忌再塞進食物或飲用酒及其他飲料。食物入口之后一般情況下應順勢咽下。即使遇到不合自己口味的食物,例如過辣或過咸的,也應保持鎮靜,盡量讓食物迅速入肚,然后立刻喝些葡萄酒或飲料來幫助緩解,千萬不可“哇”的一聲吐出,這樣既不雅觀且讓在座的其他人為你而難堪。但遇到特殊情況,例如確認食品有腐爛異味等,我們當然不可咽下,必須吐出,但處理時要從容穩妥,大可不必驚慌失措,用餐具或餐巾等物遮掩著從嘴里取出即可。必要時也可示意,然后離席到衛生間等處解決。

進餐時,忌諱口中或體內發出聲響,除正常的刀叉、碰杯及談話之聲外,其他怪癖、令人討厭的聲音都應避免。用餐時或飯后不可打嗝兒、吧唧嘴。打飽嗝,西方人是絕對忌諱的,認為同在桌上放屁一樣叫人惡心,是一種失禮的表現。但如果你已習慣或控制不了自己,不小心還是打了飽嗝的話,應立即對周圍的人說聲“對不起”或“抱歉”等,以求大家的諒解。

切忌在杯子上留下污跡。在喝飲料之前和之后應用餐巾把嘴擦凈。只是擦凈而已,不需要在嘴上使勁抹,在這里特別提醒一下女士注意:避免口紅沾在餐巾上,最好在餐巾里再墊上一塊小的餐巾紙。如不想飲用葡萄酒,可以客氣地說:“我不喝酒,謝謝。”不要用手蓋住杯口。如果服務員或主人向你敬酒,你想繼續飲用,可以禮貌地謝謝他的敬酒服務,而不必挪動杯子,也不必將酒杯遞給對方或高高舉起,一般來講杯子留在原處,倒方便了他人的服務。

另外,以下幾點也需注意:

1:不可在桌上當眾化妝、補妝或整理衣飾。這應在衛生間里完成,而不是在飯桌上。

2:在進湯類食物時,應避免發出向嘴里抽吸的聲音,如果湯溫較高,可稍等片刻再享用;不可舉盤直接倒入口中。

3:談話時,應將刀叉放在盤子上。手里握著刀叉時切勿指手畫腳地談論,也不要將刀叉豎起,這會讓人感到膽戰心驚,而且的確有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危險。

4:在桌上切勿放肆地大笑或大聲喧嚷。

篇2

Don’t leave immediately after dinner, but don’t overstay your welcome, either. When your friends seem to be getting tired and running out of conversation, take their behavior as a cue to leave. The next day, call or write a thank-you note to say how much you enjoyed the evening.

If you invite someone to join you for dinner in a restaurant, phone the restaurant first to find out if you need a reservation in order to avoid a long wait for a table. To make a reservation, just give your name,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your group, and the time you plan to arrive. When you invite someone to dinner, you should be prepared to pay the bill and reach for it when it arrives. However, if your companion insists on paying his or her share, don’t get into an argument about it. Some people prefer to pay their own way so that they don’t feel indebted, and those feelings should be respected. In most American restaurants, the waitress or waiter’s tip is not added to the bill. If the service is adequate, it’s customary to leave a tip equal to about 15% of the bill. In expensive restaurants, leave a bit more.

American table manners are easy to learn by observation. A few characteristics to note: the napkin should not be tucked into the collar or vest but should placed across the lap; the silverware placemen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European style, but you can’t go wrong if you use the piece of silverware furthest from the plate first and work your way in toward the plate as the meal progresses. Before cutting food, some Americans switch their knife and fork to the opposite hands, but it isn’t necessary to do this.

如果你應邀去一位美國朋友家共進晚餐,你應該記住以下這些基本的禮儀。首先,爭取按時到達(但不要早到)。美國人希望守時。晚10分鐘或15分鐘并不成問題,但不應該遲到45分鐘。因為到那時菜肴或許會因烹飪時間過長而失去應有的滋味。你應約去別人家吃飯時,不妨帶件小禮物以示禮貌。鮮花或糖果總是很合適的。如果你帶上件自己國家的特產,主人會高興地收下這個禮物。

有些美國人并不知道來自不同種族或有不同的人的飲食禁忌。如果你的盤中有你不喜歡吃或不能吃的東西,你該怎么辦?可別大驚小怪的。如果主人對你不吃某種食物并沒說些什么,那你也不要提起。只管吃你能吃的,也但愿人家沒有注意你所剩的東西。如果你被問起,不妨承認你不吃肉(或別的什么),但你也可以說你吃了許多其它的飯菜,已經飽得不能再吃了。不應讓準備飯菜的人覺得還應為你做些別的。一定要向廚師表示你對喜歡的菜肴的贊美。

篇3

首先,在餐桌上,規范的姿勢非常重要。例如,坐姿應保持穩定,不能前后搖擺。可以這樣想象:你背后藏著一只小老鼠而一只小貓臥在你的膝蓋上——應腰板挺直,膝蓋放平。無論男女,用餐時蹺起二郎腿都不美觀而且失禮。再者,將腿蹺起,餐巾就不能平放在腿上,衣服也容易被弄皺。另外,移動腿部,稍不留意就會碰到桌子,使桌上的餐具搖晃而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煩。眾多難堪而令人不快的情景,大都因這類不合宜之舉而造成。應避免的類似舉動還有:把腿張成八字形、伸伸懶腰、松松褲帶、搖頭晃腦、伸展雙臂做體操,等等,這些姿勢都很失禮、不雅觀。

在美國或英國,當一只手用餐時,另一只手可以放在膝蓋上。而在歐洲大陸就不同了,兩只手都要保留在桌面上。但要注意:不能用手臂支撐身體,靠在桌子上,也不能雙手交叉在胸前,只是把手腕輕輕搭在桌上。手指要自然平穩地放在桌上,不可在桌上亂彈或玩耍餐具。還需注意:即使坐在椅子上時間過長,腿腳感到不適,也不可把鞋脫掉;胸部與桌子的距離要適當,不可太近也不可太遠。

進餐

用餐時,一般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要用右手來端。身體不要過于接近餐盤,要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而不要把盤、碗端起,誰也不會來搶你盤子里的食物。中國人講究細嚼慢咽,西方人是吃完一口再送上一口。食物送入口中應閉嘴咀嚼,口腔里有食物時,切忌再塞進食物或飲用酒及其他飲料。食物入口之后一般情況下應順勢咽下。即使遇到不合自己口味的食物,例如過辣或過咸的,也應保持鎮靜,盡量讓食物迅速入肚,然后立刻喝些葡萄酒或飲料來幫助緩解,千萬不可“哇”的一聲吐出,這樣既不雅觀且讓在座的其他人為你而難堪。但遇到特殊情況,例如確認食品有腐爛異味等,我們當然不可咽下,必須吐出,但處理時要從容穩妥,大可不必驚慌失措,用餐具或餐巾等物遮掩著從嘴里取出即可。必要時也可示意,然后離席到衛生間等處解決。

進餐時,忌諱口中或體內發出聲響,除正常的刀叉、碰杯及談話之聲外,其他怪癖、令人討厭的聲音都應避免。用餐時或飯后不可打嗝兒、吧唧嘴。打飽嗝,西方人是絕對忌諱的,認為同在桌上放屁一樣叫人惡心,是一種失禮的表現。但如果你已習慣或控制不了自己,不小心還是打了飽嗝的話,應立即對周圍的人說聲“對不起”或“抱歉”等,以求大家的諒解。

切忌在杯子上留下污跡。在喝飲料之前和之后應用餐巾把嘴擦凈。只是擦凈而已,不需要在嘴上使勁抹,在這里特別提醒一下女士注意:避免口紅沾在餐巾上,最好在餐巾里再墊上一塊小的餐巾紙。如不想飲用葡萄酒,可以客氣地說:“我不喝酒,謝謝。”不要用手蓋住杯口。如果服務員或主人向你敬酒,你想繼續飲用,可以禮貌地謝謝他的敬酒服務,而不必挪動杯子,也不必將酒杯遞給對方或高高舉起,一般來講杯子留在原處,倒方便了他人的服務。

另外,以下幾點也需注意:

1:不可在桌上當眾化妝、補妝或整理衣飾。這應在衛生間里完成,而不是在飯桌上。

2:在進湯類食物時,應避免發出向嘴里抽吸的聲音,如果湯溫較高,可稍等片刻再享用;不可舉盤直接倒入口中。

3:談話時,應將刀叉放在盤子上。手里握著刀叉時切勿指手畫腳地談論,也不要將刀叉豎起,這會讓人感到膽戰心驚,而且的確有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危險。

4:在桌上切勿放肆地大笑或大聲喧嚷。

篇4

一百多年前,一位名叫馬克·戈萬的俄國外交官寫了本名為《塵埃》的書,書中記錄下了一些外國人眼中的“有趣現象”,其中就有這樣一段描述:“大廳內只有筷子碰撞飯碗聲,然后是咀嚼聲,再往后就是使人聽起來很不舒服的‘吧噠、吧噠’的吧唧嘴聲。”事實上,不管是這種餐桌噪音的制造者,還是這種聲音的受害者,總之,現實生活中這種“吧唧”聲的高出現率讓我們對《塵埃》中所描繪的這個場景、所表現的這種聲音十分熟悉。

篇5

2.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吃飯時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3.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如果有服務員帶位,也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點端來時,都應讓女士優先。就算是團體活動,也別忘了讓女士們走在前面。

4.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后,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后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于使用餐具為佳。餐臺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5.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6.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臺上。

7.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8.進餐時應與左右客人交談,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選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9.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10.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1.喝咖啡時,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地,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或主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12.喝濃湯時,勺子橫拿,由外向內輕舀,不要把勺很重地一掏到底,勺的外側接觸到湯。喝時用嘴唇輕觸勺子內側,不要端起湯盆來喝。湯將喝完時,左手可靠胸前輕輕將湯盆內側抬起,湯汁集中于盆底一側,右手用勺舀清。動作非常完美。

13.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折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西餐用的刀、叉、勺各有其用,不能替代或混用。刀是用來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里送。記住:右手拿刀。如果用餐時,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正確的用法是: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用來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頂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是用來切開小面包,然后用它挑些果醬、奶油涂在面包上面。左手拿叉,叉起食物往嘴里送的,動作要輕,撿起適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不要拖拖拉拉一大塊,咬一口再放下,這樣很不雅。叉子撿起食物入嘴時,牙齒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讓刀叉在齒上或盤中發出聲響。在正式場合下,勺有多種,小的是用于咖啡和甜點心的;扁平的用于涂黃油和分食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用分食湯的,常見于自助餐。切莫搞錯。

刀叉放的方向和位置都有講究。刀叉放在墊盤上呈八字形,刀口朝內,叉尖向下就表示你還要繼續用餐;刀叉平行擺放在墊盤上刀口向外,叉尖向上則表示你不要用餐。湯勺橫放在湯盤內,匙心向上,也表示用湯餐具可以收走。

14.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后,將刀叉擺成四點鐘方向即可西餐桌上的餐具很多,吃每一樣東西要用特定的餐具,就拿餐刀一項來講,吃西餐時最少也有三把刀,分別用來切肉排,蔬菜和切開小面包,弄不清每一件餐具的具體用法就容易出現尷尬局面,餐具擺放得亂七八糟,就很容易使手中餐具掉在地上了。

如下為一些失禮之舉:

1.離席時將餐巾布掉落在地上。

2.餐巾布用得污跡斑斑或者是皺皺巴巴。

3.將吃剩食物放到餐巾布上。

篇6

意大利面的煮制過程也很講究,一定要在水中加點鹽,這樣煮出來的面條才有“咬勁”。很多人覺得意大利面比中國的面條硬很多,其實,這也是和健康相關的。一來硬面充分吸收調料滋味更好吃;二來可以刺激咀嚼利于消化,非常適合減肥的人食用。

很多美國人也喜歡意大利食品,比如填滿乳酪和辣香腸的比薩餅,還有阿爾費雷多面條,一種用干酪和黃油等成分做成的醬汁調拌而成的意大利寬長面條。但同樣的飲食,肥胖癥為什么會在美國流行呢?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07年9月的報告顯示,美國人2005年的壽命近78歲,低于意大利人的平均壽命。

帶著這個問題,本刊特約記者走訪了意大利北部的托斯卡納地區,這是歐洲風景最美麗的城市,也是時尚優雅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從飲食和生活習慣方面探討了意大利人健康長壽的秘密。

秘密一:吃飯時從容不迫

在地中海文化的熏陶中,意大利人知道如何享受吃飯的樂趣。他們吃飯的時候很放松,同時通過吃飯進行社交活動,一頓飯可能會花上幾個小時。他們坐在桌邊的時間很長,但并不是大吃大喝。在吃正餐之前,很多意大利人先要在城鎮里悠閑地漫步,年齡相仿的人在一起說說笑笑。

意大利人的飲食包括水果、蔬菜、豆制品、魚類、家禽、橄欖油、番茄、全麥谷物、乳制品和紅酒,他們很少吃紅肉。

意大利式的典型早餐分量并不多,通常是加入牛奶的咖啡,不像美國人那樣在咖啡里加入大量奶油、谷物食品和一種形狀像小喇叭的餅干。各家各戶的午餐形式多樣,但通常包括兩道菜,第一道菜是三明治、色拉或是一小盤通心粉,第二道菜是一小份魚肉或雞肉和蔬菜。

兒童午間的加餐通常是酸奶或水果,而不是蛋糕、曲奇和糖果。成人則選擇咖啡或是熱牛奶咖啡,而不是在咖啡上淋滿奶油。

晚餐很豐盛,但開飯時間不是很晚,讓人們的腸胃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消化。通常包括澆上番茄汁或蔬菜汁的通心粉、一小份魚肉和蔬菜,最后是水果和甜點,每道菜的分量都很小。礦泉水是意大利人的偏愛,還要喝上一杯紅葡萄酒。

秘密二:吃飽了就立即停下來

羅馬一位名為斯蒂芬那·古米納的內科醫生說:“我們從不關心熱量過度,因為我們覺得吃飽后就立即停止進食。我們是用胃來調節飲食的多少,而不憑大腦的感覺。我們吃飯的時候很休閑,覺得吃飽后就喝咖啡,聊天交際。”

他還說:“意大利人非常愛運動,喜歡散步和騎車,特別是在城區內。我們的每份食物量都不多,晚飯后不再進食,不在看電視、用電腦、看書的時候吃飯,更是不沾垃圾食品,這是我們與美國人最大的區別。”

此外,意大利人雖然愛吃甜食,但通常選擇吃水果,而不是高熱量的甜點。意大利人愛吃的水果是無花果、杏和檸檬。在意大利南部地區,人們通常用檸檬為原料制成明膠和檸檬冰塊當作甜點來吃。

秘密三:尋求質量和數量的平衡

在陽光明媚的拉韋洛海灘的一個村莊中,一位出名的阿吉塔媽媽開了一家俯瞰大海的餐館,同時教授意大利式的烹飪課程,計劃明年出版她的第一本烹飪書。她非常簡單地總結了意大利人的飲食方案:“我們在質量和數量之間尋求平衡,不要太多的脂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大量的魚肉和雞肉,還有火雞肉,只吃很少量的紅肉。人們通常認為我們意大利人每天都吃很多,其實是一種誤解。我們只在星期天全家大吃一頓,其余的時間我們只吃小份的健康食物,如通心粉、蔬菜、瘦肉、魚和奶酪,從來不喝蘇打水,也不吃炸薯條和蛋黃醬。這就是我們健康長壽的飲食秘訣。”

橄欖油廣泛地使用在意大利人的烹飪和色拉中,但并不是像美國人那樣用面包蘸著橄欖油吃。“意大利人喜愛單價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花生油及菜籽油),但也從不過量。健康的脂肪強于轉換脂肪和飽和脂肪,但畢竟還是脂肪,只不過比別的脂肪熱量要低,食用的數量也要受限制。”古米納說。

秘密四:喜愛簡單新鮮的食物

意大利人的飲食中含有大量的豆類,富含蛋白質和可溶性纖維,熱量低,但又能讓人感覺很飽。意大利人經常吃的通心粉和湯中都會加入豆類食品。

產于意大利北部城市摩德納的陳年意大利醋口味獨特,而且熱量很低,廣泛作為食品和色拉的調料。新鮮的魚類、草藥、香草、薊菜、刺山柑(一種產于地中海地區的多刺灌木的果實,在中國稱老鼠爪、水瓜鈕、槌果藤,維吾爾語又稱波里克果。)和檸檬經常出現在意大利人的餐桌上。

阿吉塔說:“我們的烹飪方法既簡單又實在,通常從自家的花園中選取新鮮的原料。我們從不買冷凍食品和半成品,保持了我們祖先的飲食風格。”為了能使地中海風格的飲食秘訣得到世代傳承,小孩子經常在廚房里和大人一起學做飯。類似的場景我們可以從西班牙語電影《濃情巧克力》中看到女主人公蒂娜做的玫瑰花瓣鵪鶉這道菜。

篇7

“食至起,上客起,讓食不唾。”宴飲開始,饌品端上來時,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貴客到來時,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讓食,要熱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執食興辭。主人興辭于客,然后客坐。”如果來賓地位低于主人,必須雙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身,等主人寒暄完畢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進,殽之序,遍祭之。”進食之前,等饌品擺好之后,主人引導客人行祭。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進食的順序遍祭。

“三飯,主人延客食,然后辨殽,客不虛口。”所謂“三飯”,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飯后便說飽了,須主人勸讓才開始吃肉。

篇8

作為北京金融街麗思卡頓酒店內部的獨立餐廳,意味軒的環境極盡優雅、精致之能事。無論是簡潔明快的包房設計,還是清雅、大氣的餐廳環境。都在第一時間內,吸引著到店客人們的眼球。正如許多人所知道的那樣,更多的時候西餐是講究的是一次從味覺到視覺的完整體驗,所以在一家環境優美、布置得體的餐廳里享受一次地道的特色美食,無疑是所有食客們最為執著的追求。而意味軒就很好地照顧了所有對餐飲體驗有著苛刻要求的饕客們的感受,餐廳整體上采用了大塊暖色調的設計,無論是紅褐色的座椅、黃色的沙發以及鵝黃色的絲絨靠墊和落地窗簾,還有姜黃色厚厚的羊毛地毯,都仿佛剪下了地中海無盡的陽光裝飾在店里,讓人心頭不禁泛起陣陣的暖意。現代感的餐廳里,許多細節之處卻將意大利風情不著痕跡地帶入其中。高大的陳列架上風格迥異的擺件,猶如地中海沙灘上絕不重復的貝殼,各自呈現著自身的魅力。而藍色的玻璃制品和立柱式的廊燈,則在不經意間重現了羅馬風格的元素。

可以感到,出自名師之手的餐廳設計,著意要為每一位客人營造出一份獨一無二的用餐享受。尤其是在冬日的下午,不管外面是多么凜冽的寒風,進入意味軒瞬間就會被濃濃的暖意縈繞。

香氣襲人的意餐新體驗

既然是意大利餐廳,當然唱主角的只能是經典的意大利菜。餐廳自2013年4月起推出了“熱情意餐新體驗”,試圖用餐飲來為客人勾勒一幅獨特的意大利印象畫。提到意大利,您想到的是海洋、陽光或時尚精品?這都只是意大利故事的一部分。在素有美食天堂的意大利國度里,“吃”,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構成元素與內容之一。而這種對于美食重視的程度,也體現了意大利美食的誘人之處。意味軒餐廳新任主廚來自意大利的戴維德先生,為顧客帶來最為正宗地道的意大利風味料理,憑借地道的口味,優質的食材,通過富有才華的全新設計展現濃郁的意式風味。

意大利民族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美食家的民族,他們在飲食方面有著悠久歷史和傳承,如同他們的藝術、時裝和汽車,總是喜歡精心制作。考究的烹飪,散發著藝術氣息的呈現是意大利菜最為顯著的特色。意大利美食典雅高貴,且濃重,講究原汁原味。意大利菜系非常豐富,菜品成千上萬,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比薩餅和意大利粉,它的海鮮和甜品都聞名遐邇。意味軒所呈現的意大利餐飲從開胃菜和湯品開始,再到意大利面和主菜,一切皆具最為傳統的意式風味,充滿激情。

個性主廚的美食之旅

篇9

一、當前企業參與式管理現狀

當前企業參與式管理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問題有三:第一,認識不到位;第二,配套設備不全;第三,有形無實。受傳統管理思想束縛,企業高層習慣性的將企業員工視為“打工的”,員工對企業的重要性被忽視,員工在企業管理、企業決策中的作用難以發揮,員工無法對企業產生強的依賴感,以“打工者”來定位自身,錯誤的認為企業的利益與自身沒有太多的關系,不愿意為企業發展奉獻,繼而嚴重的影響企業管理的實效性。其次,有些企業認識到了參與式管理的重要性,也嘗試著將之貫徹落實下去,然而由于配套設備不全、缺乏可參考的案例或是沒有全面的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盲目的套用成功案例,導致參與管理有形無實。

二、企業實施參與式管理的策略

1.高度重視

企業高層是企業發展方向的主導者,決定著企業的所有決策。因此,只有高層重視參與式管理,嚴格落實參與式管理的相關制度,才能在“企業環境”之內上行下效,貫徹落實參與式管理的政策、規定。毋庸置疑,企業的參與式管理落實是一場巨大的變革,不僅改變了企業的組織結構,更促進了企業的發展。然而這場變革如果僅僅依靠某一個人或是某一個部門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只有企業的高層重視、支持參與式管理的落實,并將這種思想科學的展露出來,企業的其他員工才能更好的獲知、把握。在具體落實的時候,可以充分的利用如下幾種途徑:

(1)為企業員工樹立表率,廣納管理意見。企業的領導班子應該敢于打破傳統的企業管理思想,廣泛的接受來自其他“階級”的聲音,不單純的將員工當成自己的下屬,而是能夠將之視作自己的合作者、同盟;尊重員工、賞識員工,將員工視作企業內部一筆無形的財富,和普通員工做朋友,改善勞資關系,建立平等的交流身份,拉近自身與員工之間的距離,幫助員工認識個人與組織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而使之能夠擁有企業主人翁的意識,能夠有意識的、主動的發展企業。

(2)不以個人喜惡判斷建議的可行性,保證理性決策。就一般情況而言,如果團隊內部成員差異性過大,分歧越多,那么很難快速的就某一問題達成統一的意見;而如果團隊成員凝聚性過強,在思維上的一致性也將更強,那么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或者見解可能會“過度的一致”,繼而導致問題分析不全面,決策偏差加大的結果。企業的高層們需要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在關注決策程序合理性的同時兼顧決策程序的科學性,有意識的協調各方力量,選擇一個平衡的點落實管理工作,避免出現過強的“共性”與“差異性”,影響企業管理工作的科學性。

(3)敏捷、靈活自身的思維。任何一項新制度在落實的過程中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問題,企業的高層必須充分的認識這一點,靈活的應對“突況”。例如在遇到群眾反應中層管理者問題或是反應企業內部制度問題的時候,應首先考慮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辦法,提升參與管理的效果。

(4)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企業在落實參與式管理的過程中會無意識的擴大企業現有信息的共享范圍,因此,高層受到各方壓力的概率也相對提高,高層應對這種現象做好思想準備,并保證外界沖擊不會影響企業的組織結構。

2.及時反饋

參與式管理需要能夠及時的獲知管理落實的情況。對任何企業而言,員工的數量都要遠高于領導,因此,員工的想法代表了“民意”,代表了企業內部大多數人的權利,更能夠全面的衡量企業的政策、制度。及時的反饋能夠幫助企業高層更全民的獲知員工的想法、意見,完善企業的管理工作,促使企業朝著更加。因此,企業高層一定要大力鼓勵員工的創新想法,激發員工參與管理工作的熱情,即便員工建議最終沒有落實或是沒有落實的價值,也應避免挫傷員工參與的熱情。

首先,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參與管理的員工及時的反饋意見,相關部門及時的收集、傳遞、整理員工的意見與建議,將參與式管理的作用發揮至最大。充分的考慮實際情況,結合實際選擇對應的管理方法。毋庸置疑,在企業落實參與管理的時候,有很多的方式可供選擇。加之近些年來的參與管理也不再是什么新鮮的代名詞,很多企業也已經合理應用,這就使得該領域之內存在很多的成功案例。然而無論是企業在選擇管理方式、決定參與管理程度,亦或是借鑒管理經驗的時候,都需要充分的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

現階段,員工參與的主要的管理形式是董事監理制度,也就是讓某些員工(員工代表)進入董事會,利用持股制使員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一旦員工的身份從單純的企業員工變成了企業的股東,員工成了企業的主人,企業的榮辱、利益與員工的關系將更加的密切,員工也會更加主動的參與進管理的過程與企業共同承擔風險,企業風險實現了分攤,員工也會因此獲利,對企業的發展也會產生比較好的效果。當然,為了保證上述工作的落實,企業還應有意識的聯系員工,科學的建立員工委員會,制定詳細的制度,明確的規定員工的待遇、福利。另外,企業管理工作中除了有那些影響企業發展的大事情之外,也還有一些細小的、“無關緊要”的事情,為了調動員工參與企業管理,但凡是不會對企業發展等產生“壞影響”的事情,企業管理階層可以依照群眾的想法、順應民意的落實相關的政策,盡可能的“滿足”員工的自主性,并在合理的范圍內給予他們更多的選擇權利。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工作若是能夠扎根于員工思想,“由內及外”,那么員工也會更加主動的根據企業的發展為自身制定一定的發展目標,目標的層次化有助于員工實現自我管理,更有利于企業的“大戰略”目標的實現。

其次,由于員工參與企業決策過程,人數增加,討論時間加長,決策的時間也必然加長,那么信息整理、甄別的時間也會加長,信息的公開被延誤,繼而引發部分員工的不滿,嚴重時甚至會引發企業內部矛盾。因此,必須把握住反饋的“度”。雖然員工參與公司決策值得鼓勵,但思維碰撞的過程必將產生新的想法,而過度的參與也將會加大收集到的信息的量,將會消耗更多的時間用以整理以及討論,“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的發生概率大幅度的增加,不僅浪費了員工的時間、精力,也浪費了管理者的時間、精力,更給管理者的選擇帶來了麻煩。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問題處理都適合應用參與式管理,如果強制使用參與式管理,極有可能會事與愿違的引發惡性后果,因此,如何應用參與式管理,要在什么情況下應用參與式管理等等問題,都是企業領導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

3.環境提供

良好的氛圍能夠為溝通創造條件,提升溝通管理的效果。在具體落實的時候,可以以具體的事務情況為基礎合理的選擇參與管理的形式。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最終選定了哪種管理形式,落實的過程必然會涉及溝通,只有保證建立良好、民主的決策氛圍,才能降低員工與領導之間的“溝通障礙”,也才能更及時的遏制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建立與員工特質相匹配的組織、工作流程,促使組織結構扁平化發展,盡可能的減少組織結構中的層級,減少組織界限,提升管理效度;為員工提供優質的工作環境,給予員工自主工作的空間,帶動員工的思想情感,使員工能夠對企業產生依賴感、歸屬感,促使他們將企業的發展、榮辱與自身的經濟利益、自身的榮辱相聯系,提升他們參與管理工作的興趣。

4.統一思想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想要有效的發展企業就需要保證企業自上而下所有人都擁有一致的思想意識,只有確定了一樣的目標,才能夠“勁往一處使”。基于此,企業的領導階級需要樹立平等的企業文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向員工“宣傳”企業的發展目標,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影響員工。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生產力時代,市場競爭激烈,人才是知識的載體,對企業的發展意義巨大,現階段,企業已經認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對人才的重視度也在不斷升溫。為了留住人才,讓人才全身心的服務于企業,企業內部的不同階層任務不同,就企業高層而言,需要有意識的摒棄傳統管理思想中的“發號施令”式的人才管理方式,充分的發揮柔性化管理的優勢;就企業中層而言,因為肩負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他們的權利可能會被分散,因為直接面對普通員工,又極容易“遭遇”針對性的員工意見或是惡意中傷,所以,企業中層應更具包容心,不隨意給普通員工施加壓力,也不隨便打擊、抱負普通員工;就普通員工而言,參與管理過程不僅使之獲得了一定的權利,更得到了展示、提升自身能力的機會。

三、企業施行員工參與式管理應注意的問題分析

毋庸置疑,企業參與式管理的落實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系統性的工作,而在此過程中必然會涉及知識、信息、權利、溝通、報酬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對員工參與式管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被重視。企業在施行參與式管理的時候需要注意如下五點:第一,倡導“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第二,充分考慮員工的建議;第三,構建動態的人才聘用管理機制;第四,改進企業管理的方式、方法;第五,成立職工持股會。只有充分的重視上述五點,才能夠提升企業參與式管理的質量,也才能使參與式管理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四、結束語

在企業參與式管理模式之下,員工能夠感受到來自企業的信任與重視,責任感被激發,員工會更主動的參與進企業的決策管理過程,企業得以發展,員工也在此過程中收獲成就,如此往復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不僅發展了企業員工,也保證了企業組織目標的實現。企業的參與式管理具備極強的現實意義,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視。企業在落實的時候需要充分的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全面的調研、了解企業,相信對于提升企業運營績效等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10

第四條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單位,按差額人數每年以所在縣(區)人民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上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市本級和金渭兩區按市統計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繳納保障金。

應繳納保障金=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上年度末在職職工人數×1.%-上年度實際安排殘疾人人數]。

第五條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照現行稅收管理體制由地稅部門代收;市級財政撥款機關、團體、事業單位由市財政局代收,縣區財政撥款機關、團體、事業單位由縣區財政局代收;市區中、省屬駐寶事業單位和其他用人單位的保障金由市殘疾人勞服機構收繳;垂直管理單位由同級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負責收繳。

第六條每年月1日前,在市地稅局直屬征收稅務分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稅分局、車輛稅收管理分局納稅的單位和市級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到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領取《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年審手冊》,在縣區地稅部門納稅的單位和縣區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到縣區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領取《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年審手冊》;市和縣區地稅、財政部門分別向同級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提供納稅人單位名單、財政供養的行政事業單位的名單和相關情況。

每年月1日前,各單位到指定的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年審認定,未進行年審的單位,按未安排殘疾人計算繳納保障金數額,由地稅和財政部門按規定時間收繳。各單位年審時須持上一年度干部職工編制統計年報表或統計年報102表,勞動部門鑒證章的殘疾職工勞動合同書,殘疾人證、殘疾人就業證,殘疾職工失業、養老、醫療保險繳費清單和法人代表簽章的《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年審手冊》,財政撥款單位除上述資料外同時須持單位編制本辦理年審手續。未辦理殘疾職工失業、養老、醫療保險的,視為未安置殘疾人就業。

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在每年月20日前,向同級地稅、財政部門提供應繳納保障金的單位和數額,并向各單位發出繳款通知。應繳納保障金的各單位必須在當年7月至9月底到主管地方稅務和財政部門繳納保障金。

第七條收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當使用省財政廳統一印制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專用票據,并加蓋省殘疾人聯合會印章。

第八條對因特殊原因繳納保障金確有困難的單位,須在每年1月底前憑上年度財務決算報表和書面申請,經本單位主管部門簽署意見,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審核,經同級財政部門會同殘聯批準后,予以減緩。由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出具證明,向地稅和財政部門辦理減緩手續。

第九條除經批準予以減緩的單位外,對其他未按時繳納保障金的單位,由地稅和財政部門通知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從每年10月1日起,按日收取‰的滯納金。滯納金數額由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確定后,將繳款通知送達該單位,并抄送地稅和財政部門,與保障金一并收繳。對無正當理由逾期不繳納或者不足額繳納保障金的單位,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條對以前年度未繳納或未足額繳納保障金的單位應予以補繳,補繳金額由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核定,并通知地方稅務部門收繳。

第十一條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繳納的保障金從單位經費或收支結余中列支,企業繳納的保障金從管理費用中列支。

第十二條地稅部門代收的保障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一律就地繳入國庫,由各級國庫逐級劃解省國庫省財政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專項資金科目。由地稅、財政部門填寫保障金收繳進度年報表,并會同殘疾人聯合會聯合逐級上報,于當年12月0日前,以縣、區為單位,報市財政局、市地稅局、市殘疾人聯合會。

市殘疾人聯合會對全市年度保障金列入基金支出預算,市財政局按照現行的財稅管理體制,將省財政下撥保障金及時向市、縣殘疾人聯合會撥付。

第十三條市和縣區地方稅務部門將保障金納入稅務稽查范圍,并會同財政、殘疾人聯合會、審計等有關部門定期對保障金收繳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第十四條各用人單位要如實向保障金收繳機關提供資料、報表等材料,各收繳單位應認真做好保障金的收繳工作,對弄虛作假、截留挪用、違規操作等行為,要追究其單位負責人和當事人的責任,情節嚴重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五條保障金按基金預算資金進行管理,以收定支。保障金的使用,由各級殘疾人聯合會按照保障金的規定用途,編制年度用款計劃,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按編制的年度保障金支出預算撥入殘疾人聯合會賬戶,年終結余結轉下年使用。

第十六條市和縣區殘疾人聯合會必須建立健全保障金的財務管理制度,配備專門人員負責保障金的收支管理,并接受財政、審計等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第十七條保障金專項用于下列開支:

(一)直接用于殘疾人就業工作;

(二)補貼殘疾人職業培訓費用和特困殘疾人補助;

(三)扶持殘疾人集體從業、個體經營;

(四)經同級財政部門批準,適當補助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經費開支;

篇11

一、前言

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合理使用大大地促進了殘疾人就業,讓殘疾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調動其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同時維護了社會的安定與團結,推動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但是對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使用還缺乏透明度,管理混亂等,如何讓殘疾人社會保障金實現真正的合理使用,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二、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管理模式

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管理模式可分為集中型,分散型與分層型。

集中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籌資與支付。集中型管理模式又分為控制型與投資型,控制型管理模式主要是將殘疾人社會保障金進行投資買國債,國家政府將一部分資金控制起來;而投資型管理模式主要是將殘疾人社會保障金投資到證券市場。集中型管理模式的代表是英國,在英國不管是什么行業與地區,全國實行政府統一規劃管理的模式。

分散型管理模式主要是把社會殘疾人保障基金分散到各個行業與地區,由企業老板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勞工聯合機構給予辦理,而不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政府只是實施立法,監督,協調的作用。分散型的管理模式代表是德國,他是把雇主,個人,政府補貼,社會捐贈以及投資收益分別交給各個社會殘疾人保險基金負責。

分層式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與各機構單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劃分社會殘疾人保障金管理權限,分別承擔職權范圍內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籌資與分配。分層式管理模式代表是美國,因為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種類差異進而分層次進行管理分配。

三、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殘疾人社會保障金是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有力后盾,在歷年開展的殘疾人事業建設示范活動中,國家各級政府就殘疾人的就業,康復,社會保障等相關工作形成統一的規范,使得我國殘疾人事業飛速發展,但是從公布的調查情況來看,在殘疾人社會保障金使用與分配過程中,存在諸多的問題與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管理與事業發展不同步。部分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支出項目比例太低,使得殘保金的保障效益降低。在對全國的各個城區殘保金使用審計調查可以看出,從2009年至2011年,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用于對殘疾人的就業培訓,日常機構費用,康復服務以及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的支出平均每年的增長為8%,在一定的程度長保持著高速增上的趨勢,但是支出缺乏合理性,用于殘疾人就業培訓,康復服務以及社會保障占總支出的20%以上,而對殘疾人的個人創業貸款、補貼與對口經費支援占比太小;在對經費結余的統計分析中發現,經費結余資金太多,每年累計的結余是殘疾人社會保障金年支出的好幾倍。由此看來殘疾人的社會保障金使用效益,保障效益有待提高。

2.殘疾人的社會保障金支出的合理性與使用規定不相符,管理策略的滯后已經趕不上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在現行的國家法律法規中對殘疾人社會保障金有明確的規定,這其中包括對安排殘疾人就業企業的獎勵制度,就業培訓經費,殘疾人個體貸款與補貼,就業必備設備經費,社會保障經費以及機構必需的經費開支方面。調查顯示,在殘疾人社會保障金分配的過程中還包括了國家政策尚不明確的康復費用,創業費用,殘奧會經費與殘代會經費以及對口支援費用等等,其中康復費用尤為顯著。在殘疾人事來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康復服務工作已然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殘疾人社會保障金主要支出部分事實上就是康復經費。

3.殘疾人社會保障金預算項目不符合管理規定,殘疾人社會保障金是政府預算之外的專項基金,雖有文件對其實行預算管理,但是如何合理的、科學的預算科目并沒有明確的界定與政策,對于預算的合理性不能實施有效干預。在每年的審計調查中發現,個別城區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金財政預算批復,虛假的康復費用與不明經費等預算科目,這些預算項目在現行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金使用法規中找不到法律依據。殘疾人社會保障金使用在預算的過程中缺乏統一的預算制度,現行的制度主要是著重于對資金總金額控制,預算編制不統一,沒有細化管理,預算不準確,預算不具備剛性約束。從審計部門的調查狀況可以看出,殘疾人保障金項目預算編制粗糙,預算項目不明確,不具體,不具科學性,項目預算沒有細化,僅有大類預算,在執行的過程中沒有目的性,只能做到資金總金額控制;在對預算的執行也不嚴格,大量的經費滯留在服務機構之中,從而使得殘疾人保障金得不到有效的運用,并且還有項目經費沒有預算,超支現象時有發生,形成預算虛設,執行超支的現象。

4.服務機構與財務部門缺乏統一、協調的管理辦法。為了更好、更深入的推動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完善殘疾人服務體系,各級政府都成立了相應的殘疾人勞動服務所、服務社、助殘協會,日間助殘服務站等為殘疾人服務機構,但對各個服務機構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相互之間沒有統一的財務制度以及管理辦法。從審計部門的調查可以看出,助殘服務機構的費用是由勞動服務所集中統一管理分配,具有獨立核算權利,但是管理方法與模式又不統一規范。機構只注重創建助殘服務機構,對各機構的后續管理滯后,配套管理缺乏,沒有內部管理與監督機制,管理存在很大的缺陷。

5.保障金的財務管理存在缺陷:首先,在實際的工作中,由于編制與人手的原因,在機構內部沒有專業的會計,并且崗位互串,一人多職的現象嚴重;財務審批程序過于簡單,事后補簽,先斬后湊的現象時有發生;對資金的預算范圍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涵蓋殘保部門的財務收支事項。其次,殘保金的預算沒有規范化,資金相互挪用,支出無計劃、無定額,預算工作流于形式,通常是事后核算,資金的使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對資金的收支考核也僅停留在表面,對資金的有效使用率沒有進行考核。再次,對資金的管理不規范,經費支出不清晰,不能做到專款專用,沒有明細賬單與票據,無法判斷資金的正常使用情況。

四、加強管理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建議

1.完善法律法規,規范殘疾社會保障金的使用范疇。現行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各級地方政府頒布的相關規定。為更好地推進殘疾人服務,深入到就業培訓,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及后續的康復服務等,從而達到推動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之需要。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金全國統一策劃,管理,統一開支范疇。以建立殘疾人工作模范城市的需求為基本思路,對目前殘疾人保障的開支狀況,修訂與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管理使用辦法,制定資金使用細節,跟進配套政策,進一步細化完善資金使用范圍,從而達到推動殘疾人就業培訓,康復服務與社會保障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據與保障。

2.對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結余實施統籌安排,增強殘疾人創業的政府扶持力度。就當前殘疾人社會保障金有效使用率偏低,結余現象嚴重的情況,從根本上解決殘疾人創業貸款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的問題,有必要加強殘疾人保障與監管機制的建設,專門從事安排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結余,為自主創業的殘疾人提供無息貸款或擔保貸款;對現行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統籌管理制度,由國家主管部門統一規劃,確定統籌比例,減少地域差別現象的發生,解決對口支援走形式的現象,充分發揮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保障作用,使殘疾人真正融入社會。

3.加強財務預算管理制度,科學預算殘疾人社會保障金,加強剛性約束。作為政府的專項基金,不帶有任何的功利性,可以參照社保金的預算管理辦法,對殘疾人社會保障金使用預算管理體系,建立統一的具有可行性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金預算管理辦法,進行合理,科學的設置預算科目管理,以有效的制度確定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預算項目,額度,標準以及開支渠道,為預算提供執行依據,增強其預算準確性。結合殘疾人服務的特殊性,細化各個項目支出預算,提高其準確性,可行性及合理性;嚴格控制會議,招待等非事業性的公用經費支出,做到無預算不支出,彰顯預算的風性約束,使殘疾人社會保障金的社會效益發揮到極致。

4.規范助殘服務機構的財務管理,加強殘疾人服務的后續管理。首先,修訂與完善各組織機構內部會計控制監督制度,制定統一規范的財務管理辦法,加強機構內部的控制,核算,報銷制度,資產管理,銀行賬目管理,檔案管理都用明確的制度來約束,形成機構與財務之間相互合作與監督。其次,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控制內部管理,確保殘疾人的使用規范化,管理有效化。再次,建立殘保金明細賬,精確預算,仔細核查經費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做到有賬可查,有據可查,杜絕一切事后建賬的現象發生,做到開支透明化,精細化。

參考文獻:

[1]回良玉.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推動“十二五”時期殘疾人事業加快發展[J].殘疾人研究,2012(01).

[2]朱逸杉.ZHU Yi-shan美國殘疾人社會保障政策概況[J].殘疾人研究,2012(02).

[3]張金峰,高圓圓.障礙、貧困與老年殘疾人社會融合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2,35(02).

篇12

半年前,湘鄂情將其北京首家“味之都”快餐店選址在人流量非常大的北京西站正對面的西新隆商場,打著“機器人炒菜”名號轟轟烈烈開業。然而12月19日《投資者報》記者來到此處,卻發現這家環繞在多家快餐店之中的“味之都”緊鎖大門,陳舊的品牌海報上面也并未顯示與該店有關的任何信息。

“北京西站那邊地段有點問題,目前已將該店更換到阜成門那邊的萬通商場。”訚肅對記者說,北京西站的門店正在考慮是否要徹底停止運營。

此前,據湘鄂情董事長孟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將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為開端,計劃在3年內開500家“味之都”快餐店。而對于此說法,訚肅也表示否認,“我們沒有過這樣的計劃,至于現在北京的開店計劃主要還是看選址情況。”

現在“味之都”的發展情況是:上海64家門店,北京1家。這個數據和半年前湘鄂情收購“味之都”后的情況一樣,可以說這半年來“味之都”在湘鄂情的手中并未發揮更大影響。

據“味之都”的線上平臺“天天我要吃”上海網站顯示,“味之都”在上海即將開業32家門店。該網站服務人員表示這些門店將在明年1月份開業。

“‘味之都’本來就是上海的品牌,據我觀察其在上海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基本在上海市區大多數地區能看到該快餐門店。”上海博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劍鋒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他認為,該品牌的餐飲特色也是以上海菜為主,而且也僅是區域性品牌,如今進入北京自然會遇到一些阻礙。

網購平臺不見起色

湘鄂情的快餐計劃除了線下門店的擴張還搭建網絡銷售平臺,并且消費者通過該網絡平臺不僅可以訂購湘鄂情“味之都”出品的各類快餐,也可以購買經過農殘檢測后合格的生鮮蔬菜、嚴格檢疫后的肉類制品,還可以預訂湘鄂情中央廚房生產的各類半成品和成品。

然而據記者觀察,目前該網購平臺依舊只是一個訂餐網站,分為北京和上海兩個入口。而且北京地區的送餐網點據地圖顯示依舊是9個。

“我們的網上餐廳上線后,不僅僅銷售湘鄂情的快餐,還要把它做成一個大型農產品在線超市。”訚肅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而目前對于運作了半年卻并無太大變化的線上平臺,他只表示“這些都在計劃當中”。

當初,湘鄂情進軍快餐領域是由于“純做高端市場的發展是有限的,快餐作為大眾消費我們覺得這是個無限的市場”。

然而,時隔半年,湘鄂情2012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雖然實現營收10.35億元,同比增長13.9%;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45.45%,但是扣除補貼、收購帶來的公允價值差異和處置資產等的營業外收入影響,其凈利潤僅增長19.3%。

并且湘鄂情第三季度應收賬款較年初增長92.50%, 報告顯示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新增合并子公司龍德華應收賬款902.56萬元、味之都應收賬款 1127.21萬元,以及其他直營門店收入增長后信用簽單掛賬和代收未結賬所致。這也說明其公司的營收增長存在水分。

全產業鏈尚需時日

湘鄂情試水中式快餐之初就宣稱其要做“中國百勝”:以現在的門店經營為基礎,進行縱向延伸,橫向并購,進入快餐領域,同時在行業內進行合作兼并,用品牌合作的形式進入食品業,主攻“冷鏈盒飯菜肴”。

對于近日定增募集的4.5億元資金,訚肅就表示除了補充流動資金,就是發展新的并購計劃。他透露說,“公司正在尋找介于湘鄂情高端餐飲主業和快餐之間的并購機會;同時也在關注下游超市等零售方面的并購機會,之前收購了ST中農布局上游,同時也建設了自己的中央廚房進行食品加工,現在要將這些產品投放到終端。”

篇13

中西文化餐桌禮儀禁忌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較為深,有不少課題對此進行過探究,我們在前人的基礎之上進行系統的概述與總結并探析背后的原因。我們調查后發現被調查者對中西餐桌禮儀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當一部分人對此不了解。大家對于極少數禁忌了解比較深,但是卻很少有幾個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淵源,對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禮儀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強。我們系統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禮儀并究其根源,使大家能夠加深了解。本文將主要從中西文化餐桌的入席離席這一方面對比并進行分析研究。

二、問卷的數據分析

通過對問卷進行發放,采訪被調查者,我們了解到大家對中西方餐桌禮儀禁忌的認識很局限,并且極少數人對其后的文化背景進行過探析,下面是我們分析問卷的詳細情況。下面是我們分析問卷的詳細情況,通過分析問卷,我們可以得出被調查者中大二的較多,占有效百分比為44.7%;大一占22.9%,大三占21.3%,而大四的最少,占有效百分比為11.2%。被調查者中英語類所占比例為52.4%,非英語類占47.6%,英語類和非英語類所占比例幾乎相當。但除此之外,大家對中西餐桌文化禁忌的了解途徑較多:有從課堂、書籍、社交等途徑獲得的,但是大家從網絡和娛樂生活獲得信息更多一些。被訪者多數認為我們的課題對平時的影響比較大,在某些場合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具體分析問卷得出,大家對于極少數禁忌了解比較深,但是卻很少有幾個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淵源,對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禮儀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強。因此,我們系統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禮儀并究其根源,這一方面使得大家對其了解能夠加深,另一方面豐富我們的課外生活。本文旨在介紹中西餐桌禮儀文化禁忌的差異,主要從入席與離席這一方面來比較中西文方餐桌禮儀禁忌的差異,并剖析這些差異背景。

三、正 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萬里不同食。”而在“食”中又以“坐”為先,中西方座次安排存在著很大不同,那么它們所對應的座次禁忌也不同。

(1)入席

在中國,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中座為尊,面門為上,觀景為佳。”[1]

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以主人的桌為基準,右高、左低,近高,遠低。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慮以下幾點:首先,以主人的座位為中心,如果女主人參加時,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基準,近高遠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2]。其次,通常要把主賓安排在最尊貴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賓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盡可能與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談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賓,翻譯一般都安排在主賓右側。家宴的席次相對簡單,主人與女主人一般相對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對廳壁。

因此,中西餐的座次安排一旦和上面所述有很大差距,那么就餐者就會觸犯禁忌。而這禁忌與其文化背景緊密相關。第一,中華民族儒家的傳統思想主要強調“仁、義、禮、智、信”;道家主張“順應自然”、“清凈無為”。荀子《修身篇》言:“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而西方國家主張民主、自由、平等,宣揚個人的力量,看重個人的價值,注重個人主義。第二,孔子說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中國的宴會或多或少地缺乏對女性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影響最大、滲透面最廣的文化是基督文化。基督教認為基督耶穌是上帝派到人間的救世主,而瑪麗亞(Mary)作為唯一生育、養育上帝之子耶穌(Jesus)的人,有著高貴、貞節的形象和慈愛、謙卑的品格,理應受到極大尊敬,被稱為圣母。人們將基督教文化對圣母的虔誠、尊敬擴展和延伸,便產生了尊敬世間婦女的行為準則。“文藝復興時期提出的平等、博愛思想也使尊重婦女的社會風尚發揚光大。”[3]第三,中國長期以來以農為本,而農業生產主要依靠經驗,人越老經驗越豐富,因而認為年長者是家與國穩定與繁榮的關鍵,很早便形成了“尚齒(年長)尊老”的社會風尚。中國人在社會交往中,在貴賤相等的前提下逐漸形成尊重老者,以老者為先的傳統。但由于西方許多國家的畜牧業、工業較發達,更需強壯、易動和勇于冒險特點,而人越老越喪失這些特點,于是難以形成尊老社會風尚。

(2)離席

常見一場宴會進行得正熱烈的時候,因為有人想離開,而引起眾人一哄而散的結果,使主辦人急得真跳腳。“欲避免這種煞風景的后果,當你要中途離開時,千萬別和談話圈里的每一個人一一告別,只要悄悄地和身邊的兩、三個人打個招呼,然后離去便可。”[4]西餐中途離開酒會現場,一定要向邀請你來的主人說明、致歉,不可一溜煙便不見了。

然而在中餐過程中,離席不是非常講究。一般可以選擇給主人說一聲,也可以選擇給身邊的人說一聲,讓他或她給主人說一下情況。造成這種離席禁忌很大差異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人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思考方式不同。

參考文獻:

[1]多曉萍.從飲食角度淺談中西文化[N].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

[2]卞浩宇.論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N].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背景:外語教學與研究社,1999.

[4]李明英.社會習俗與飲食文化[N].錦州師范學院學報,1997.

[5]蔡德貴,田辰山.三極世界文化差異(上)——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視角[J].東方論壇,2007(02).

友情鏈接
相關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