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大學入學總結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大學入學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學入學總結

篇1

第一,大學的認識問題:從高中來到大學,很多學生在潛意識中一直認為可以不用緊張學習,可以不用整天上課了。可是,現實中的大學仍然是課程很多,學習也很緊張,而且需要學習的東西更多。就這一點而言,我們要讓學生明白:大學是以知識為中心、以學術為根基的,大學是提供專業教育的場所,教給學生謀生的知識和本領,是學生進入專業的“入境港口”。同時,它還要教給學生研究事物的態度、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為人的智慧。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比專業更為“有用”,這對學生一生所從事的任何職業、對學生一生真實的生活更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大學里,我們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在這里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思考。

第二,個人目標的確立:大一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年,學生要進行“高中到大學的轉型、孩子到成人的轉型、依賴到獨立的轉型”,要學會自己根據自身的實際條件和周圍環境來為自己確立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現在的困惑和迷茫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經過一學期的過渡,要引導學生開始進行思考: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要在我的大學實現什么目標?要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定位自己、重新發展自己、重新悅納自己。

第三,正確對待榮譽和利益:評獎評優和發放困補是學生最敏感的話題之一。我們要引導學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他想要的全部,有得必有失,只是在得失的選擇中擁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榮譽和利益也是一樣,只是對自己努力付出的一種認同,僅此而已,絕不能把它當成個人追求的全部,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的成長、生活經驗的積累,相信學生能夠認識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成人,一個大學生,應該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要通過公平的途徑進行競爭,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榮譽、對待個人利益,甚至在有的時候要懂得謙讓。

第四,學會關愛和包容:①對同學的關愛和包容:A、對弱勢群體,要引導學生保護那些學習有困難、生活有困難、心理有困惑學生的自尊心,有時候無意的一句話、無意的一個動作都會對這些同學造成傷害。四年的集體生活是人一生中最珍貴的,要懂得去珍惜,去發覺生活中美好和友善的事物,盡可能的去幫助周圍需要關心的人。B、學生干部和普通同學之間的關愛和包容,要引導學生干部在工作中注意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工作能力、說話的技巧,要多為同學考慮,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要引導普通同學體量學生干部,都是同齡人,工作中有一些失誤和處理不當是難免的。總之,雙方都要以“已所不欲、勿施與人”的原則多進行換位思考。②對老師的關愛和包容:要引導學生明白,無論是對老師個人還是對老師所教授的課程,都應該表現出最起碼的尊重,也許老師的授課能力稍差,也許課程確實不夠吸引人,但也要懂得去尊重別人的勞動。更何況,只要認真去對待、去思考,總會有一句話、總會有一條理論是值得去學習和領悟的,這也是“三人行,必有吾師”的道理。③對集體的關愛和包容:要引導學生明白,環境只能影響一個人,但不能決定一個人。更何況任何一個集體、任何一處環境都有它可取之處,不應該只是一味的埋怨。要投入進去,去關心它、去愛護它、去建設它、去改變它,要知道只有真正為它付出了,才知道它的可貴,也才懂得珍惜。小到班級、學院,大到學校、國家,都是一樣的道理。第五,學會獨立和自尊:隨著高校擴招和收費制度的實施,貧困學生的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支持,更需要心理上的關懷,更需要人格被尊重、自尊心被保護。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明白:貧困學生更要學會自力更生,通過助、貸、勤等多種渠道解決個人的生活困難,更要懂得感恩,懂得回報,要誠信,要按照相關的時間和規定歸還貸款。要記住: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幫助了你;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也應該用你的誠信行動去幫助別人。還要記住:貧窮絕對不是一件好事,但對一個大學生來說,已經完全有能力也有機會去贏得獨立和自尊。

第六,學會感恩和回報:要引導學生明白,個人的成長不僅僅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有國家和學校的投入、有社會和他人的幫助、有父母和個人的付出,任何一個成熟的人都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都應該喚醒自己對國家、對社會、對父母、對他人和自己的責任意識,明確學習目標,勤勉自立。

新生入學教育結束后,我們給了學生一周的思考時間,并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現摘錄個別同學撰寫的心得如下:

1、這是一次成功的交流,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也沒有任何修飾的詞匯,但我們感受到父母一般的教誨,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和思想。

2、在來大學之前,心向往之,希望能在這里開辟個人天地,可謂雄心壯志。

但來了幾個月后,卻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我。尤其對于我們這個專業的學生來說,修好這門專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茫然過、無奈過,就象一只迷失方向的羔羊。就在我跌跌撞撞快要倒下的時候,學院的老師扶了我一把。

3、沒有任何復雜的關系,我們就象朋友在促膝長談。

也許我們貧窮,也許我們無知,也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學會如何去生活,發現身邊美好的事物,讓自己每天保持陽光般的笑容、大海般的胸懷。入學教育過后,是許久的沉默,是內心的澎湃,老師們樸實的話語對于我們絕對是金玉良言,他們的鼓勵使我們糾正了生活的航向。

面對學生的感言,我深刻地意識到:學生需要成長,成長需要教育,教育需要載體,新生入學教育正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有效載體,通過這個載體,輔導員可以了解學生的一些思想動態,可以達到適時引導學生的預期目的。

通過主題班會,總結前期學風建設中的實際不足,計劃提高后期班級學風建設,使班委及同學們明確自己的職責,使每個同學都發揮主人翁的精神,共同為創建優秀文明班級而奮斗。

大學生入學總結報告2(一)校史校情課

“雄鷹飛翔在萬里云天,風雨磨練他矯健的翅膀?”在鐘靈毓秀的岳麓山下,在“唯楚有才,于斯為盛”的大學城內,高校云集,群賢薈萃。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作為湖湘文化的精髓砥礪著一批批鄉賢名士。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匯融了岳麓山的博大與湘水的秀麗,有著優雅的校園環境和優良的校風學風。興學久遠,1953年起源于湖南私立厚生會計學校,幾經合并,曾更名湖南省財貿學校、湖南省財會學校,又于1983年升格為湖南財經專科學校,到了1994年,更名為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直至2010年,升級為本科院校,正式更名為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其間雖歷經坎坷,財院精神仍薪火相傳。歷屆師生,勵精圖治,在辦學理念上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實現了財院的蓬勃發展。

會計系、財經系、工商系、工程系、信管系、法管系和外語系七系鼎立。作為一所財經類院校,會計財經是其特色,但其他各系同樣也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良好的教學質量,在學術科研方面有著豐碩的成果。

現今,正逢高等教育教學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之際,學院定會抓住這個機遇,努力實現學科建設的提升,并帶動各個專業特色的發展,多層次、全方位的發展。工作更扎實、細致,秉承“正德,厚生,經世,濟用”的校訓,尊重人才,堅持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改革求創新,以特色求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著力提高學校的辦學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使學院的發展更上一個臺階,并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二)人生哲理課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大學第一年的

時光已所剩無多,這一年充滿快樂和憂愁的

日子依舊清晰的浮現在記憶里。大學像一個

濃縮版的社會,這里有殘酷的現實;又似血般

沸騰的激情;也有象牙塔般美好的憧憬??

這里是個無情的角斗場,而我們都必須努力

成長,不斷的提升自己,戰勝對手,才能打破

這個枷鎖,去沖擊更廣闊的世界。

人的一生有太多的不可思議。還記得伍中信院長那次題為《一場游戲一場夢》的講座,讓我感觸頗多。由最初的普通農家子弟到一名大學生,又在一次次機遇和堅持之下開始接觸商、政界和教育,至擁有今天的地位,跌宕起伏的經歷讓人感概不已。

人生就像一場游戲,而大學就是分叉口,能在大學熟悉游戲規則,甚至是掌握規則,才能在這場游戲中占據更大的優勢,甚至成為游戲的操控者。人生如夢,夢如人生。有人是在追夢,有的卻是在做夢。因此有些人每天在大學忙得不可開交,有些人閑的發霉,整天無所事事。沒有目標的人,都在為那些有目標的人服務。有明確的目標,才能更順利的朝目的地正確地前進,沒有目標大都只有隨波逐流。

“雄鷹飛翔在萬里云天??”沐浴著財苑之歌,漫步在校道,看鳥無花香,聞學習樂趣,談人

生理想。正德、厚生、經世、濟用。這是學校的校訓,亦是學校給學生人生的啟迪。作為一名財經學子,首先應正德厚生,積蓄力量,方能經世濟用,服務人民,造福社會。

(三)學習計劃課

古人有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人生中每個不同的階段,我們都要接受不同層次的知識,例如,幼稚園時期我們開始學“ABC”,小學開始接觸“OneTwo Three”,中學時期背記從A到Z開頭的詞匯表,到了大學根據專業的不同又開始學習專業詞匯…

大學的學習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在我們邁入大學校園的那一刻起,面對一個全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既要學專業知識,也要學專業外知識;既要學書本上知識,也要學實際操作;既要學做事,也要學做人,而且無論是學習任務、學習內容還是學習方法,都與中小學教育大相徑庭。大學課堂,主要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沒有了老師的鞭策,這就要求學生不斷探索和總結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化專業知識的學習。

大學的學習圍繞著一個中心,專業性很強,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除了專業課程,還開設大量的選修課、專題講座。正逢財院第二屆學術節舉辦期間,學校為我們請來了許多專家學者給我們演講,通過這些專家的講學,提高了我們的見解力,也擴廣了我們的視野。所以,在學習期間,學校給我們提供了如此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我們應該要牢牢抓住這個機會,主動的學習。

(四)奮斗目標課

人生需要奮斗,學校為了磨煉大家的心境,讓迷茫的我們能快速在大學找到自己的方向,舉行了各種活動。

首先進行的入學教育指導,大學生入學指南測試,讓我們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明確了自己該怎樣成為規范的在校大學生。輔導員屢次召開班會對大家進行教導,提醒我們學習,考證。同時任課老師也從不同方面鞭策我們學習,專業課的成本、財會老師上課耐心講解,理論知識的灌輸,數學老師圖文并茂的趣味課堂以及課堂練習、課后習題讓我們快樂學習,穩固知識的根基。

學校會有系列講座,有:如何學習英語、我的會計人生、全球經濟格局走勢、湖湘文

化交流等。伍中信院長還舉辦了“一場游戲,一場夢”的講座。這一系列的講座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引導我們樹立自己的奮斗目標,為走向社會做準備,從不同方面讓我們了解會計這一行業的就業前景。學校還設了一系列課程來幫助我們樹立最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如大學生就業指導教我們如何培養自己的興趣、如何處理專業與興趣的沖突。開展對自我評價活動,讓我們進一步了解自己,對自己的現狀進行反思和改變,該怎么樹立自己的目標。該怎樣奮斗。思修課使我們的精神面貌改變,思修老師不停的督促與教導,讓我們知道要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怎樣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使我們初步了解了法律,懂得規范自己的行為。期末考試前輔導員會開展考前動員大會。為我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五)行為規范課

為引導廣大新生培養和樹立高尚的道德和文明行為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促使同學們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爭做文明手紀的大學生,我們開展了如下教育。

要求每位同學認真學習《學生事務指南》,并進行了嚴格的考核。

要求每位同學熟悉校規校紀,并對部分違紀行為造成的后果進行了宣傳,倡導大家自覺建設優良的校風和學風。

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大家觀察分析能力,為人處世能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導學生踐約守信,誠實做人,增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感,大力弘揚中華誠實守信美德。

通過宣傳資料,班會等多種途徑向全體同學宣講法律和安全知識。一方面使大家增強安全與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不參與危險活動、違法活動;一方面也是大家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不受侵害。

(六)意志品質課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意志品質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擁有堅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品行也是一個合格大學生的必備條件。軍訓,作為大學新生的第一課,既磨煉了更加堅定的意志也更好地提升了新生的品質。烈日炎炎下,教官的調教下,訓練場上我們出過汗,流過淚,頑過皮,也受過累。最后的閱兵,看著自己矯健整齊的步伐,大家都笑得很欣慰,那些美好,以后的日子可以細細回味。軍訓不僅提升其組織性紀律性,也切實增強廣大新生的國防觀念。

而后開展了寢室文化節設計大賽,這不僅能

鍛煉新生們的動手創作能力,還能提高其團

結合作的能力。寢室文化節的開展就是為了

體現學生的表演的技能,鍛煉其膽量,豐富

了學生的大學生活,同時也促進了他們的同

學友誼。因為寢室就是我們在大學的家,是

一個班級一個集體的組成成分,就好比組成

大海的小水滴,寢室的團結就是班級團結的

基礎。

隨后又開展了心理教育活動,其中有軍訓后的心理普查,這次普查能夠全面的反映所以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通過測試可以掌握學生們的心理情況,針對其所反映的問題及時制定出解決方案,幫助其走出陰霾。還有最近開展的525心理健康月活動,大力宣傳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使同學們參與建設健康心理,讓更多的同學體驗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源靜則流清,本固則豐茂;內修則外理,形端則影直。良好的意志品質會讓我們的大學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

大學生入學總結報告3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那么大學生活便是書中最美麗的彩頁;如果說人生是一臺戲,那么大學生活便是戲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說人生是一次從降生到死亡的長途旅行;那么擁有大學生活的我們,便可以看到最燦爛的風景。朋友們,在這人生最美好的時刻,你是否已經揚起了航帆,正奔向理想的彼岸?是否已伸開你那堅強的翅膀,正沖向自由的天空?是否因進入大學而激動萬分,心中默許下一個心愿并為之奮斗?

“大學”一個莘莘學子們夢寐以求的地方,也是無數人通往理想道路的階梯,對于這個大學,我也曾做過無數次的幻想,在幻想中描繪出了一幅幅宏偉壯麗的人生藍圖,在藍圖中大學就是一座金碧輝煌的殿堂。

在大學生活中,我堅持著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四年中,我讀了一些名著和幾本完善人格的書,我越來越認識到品行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關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所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都以品德至上來要求自己。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奉行嚴于律己的信條,并切實的遵行它。和同學友好相處,建立深厚的友誼,尊重師長,和老師們建立深厚的情誼。并堅信助人是快樂之本。以前只是覺得幫助別人感到很開心,是一種傳統美德。現在我理解道理,樂于助人不僅能鑄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會得到很多利益,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回顧四年,我很高興能在同學有困難的時候曾經幫助過他們,相對的,在我有困難時我的同學們也無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對于老師,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為他們在我彷徨的時候指導幫助我。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助,我不可能在知識的海洋里順風順水,暢行。我現在領悟到,與其說品德是個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說是個人對整個社會的責任。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得對社會負起一定的責任義務,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確認識自己所負的責任,在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大學生活最經典的說法是魯迅先生的三部書:大一是《彷徨》,大二是《吶喊》,而大三是《朝花夕拾》。其實不然.大學生活雖說是多姿多彩的,但也需要我們去把握和深人體會.有人說:“平凡的大學生有著相同的平凡,而不平凡的大學卻有著各自的輝煌。”但,你可以選擇平凡,但卻不可以選擇平庸;可以的話,相信誰都想不平凡。

外面蟬聲不絕于耳,我在家里暢想大學生活會是怎樣一番景象。轉眼一年過去了,外面蟬聲依舊不絕于耳,仿佛就是一年前那些一樣,仿佛我還是那個稚嫩的高中生畢業生。但我知道我不是,大學生活讓我逐漸成長、成熟起來,讓我許多事情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進入了大學的第一年,雖然校園沒有多美.多么寬闊。但是,讓我感覺到我里成功的大門不遠了,這個學校的就業還是很好的,我很喜歡,我所學的機車車輛系,是一個很好的專業。我相信自己的將來一定會很好的,跟我們機車機輛系一樣,都會成為輝煌的發展的。來到了大學的校門,我想到了很多很多,我也做出了很多的計劃:

首先是要確立目標和計劃,放遠目光。沒有目標便沒有前進的努力方向,也毫無動力可言。爭取畢業拿到畢業證,人際關系網應該多大,實踐能力應有達到怎樣的程度等等。而且,目標的實現又是一個個小怒表實現的連貫過程。如一天記5個單詞,到考前便可記到很多。但,這需要堅持和毅力。

第二,是要放遠眼光,是指不被暫時的情緒和心情所拖所沉溺,要成就大事業,就必須大事抓緊,小事放松。如,不要被上網玩游戲等所帶來的滿足感所一直沉溺,孰不知,暫時滿足的背后的更大的空虛。相信大家都有這種體會。

大學不是幻想,不是夢想,更不是妄想,而是我們偉大的理想。只要我們為之奮斗,為之拼搏。總有一天我們會滿載而歸的!那時你會聽到楓葉流舟,你會看到金菊在笑,你會聞到碩果飄香,因為你到了收獲的季節

大學是一個充滿才華、學問,同時又是一個充滿競爭、挑戰的小舞臺、小社會。我們每一個人就在這個舞臺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那我們何不努力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得!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都渴望樂觀積極而不是盲目沖動,大膽而不大肆妄為,敢說敢想而不空想,深思探究而不亂想鉆牛角尖??那就讓我們把握青春,在這里鍛煉自己吧!在組織活動中留下你辛苦的身影,在社團活動中展現你最美麗的風采,在志愿活動中奉獻你的一份力量。在這里你得到不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人生最寶貴財富。

回望大學大學一年,不禁感慨萬千,高中時我知道我還未成年,父母還會保護我,但現在我就知道我長大了,不可能再有誰在你前面為你遮擋那些風雨,自己要做自己心靈疲憊的港灣。風雨中,父母那一雙雙期望的眼神是我的動力!總之,大學生活可以很輕松,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單調,也可以很豐富,可以很舒暢,也可以很痛心??他就像一壇五味醋,我從中嘗出了酸甜苦辣咸甚至更多,并獲得了很多感悟,這些所得將作為我人生的寶貴財富,讓我以后的道路走得更加堅實有力。

感謝你,我的大學,正是在你給我的每一種挑戰與機遇中,我懂得了生活,懂得了學習,懂得了時間,懂得了成長,懂得了奮斗和拼搏。

我不知道未來能否成功,既然選擇遠方,就注定要風雨兼程;也許身后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那留給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大學生入學總結報告4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對新知識的渴望,對青春的美好幻想及好奇心,我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天地為之而開闊,視野因此而寬廣,相信這并不是我們奮斗的終點,而恰是人生夢想的開端。

為了讓我們新學生們盡快適應大學新生活、新環境,成功地實現由高中到大學的過渡,我們參與了學院組織的一系列入學教育活動,例如嚴肅認真、至關重要的心肺復蘇安全急救講座;詼諧幽默、發人深思的心理健康講座以及催人奮進、意義深刻的百善孝為先道德知識講座,無一不給我們留下深深地印象,讓我們明白一名大學生所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使我們知道了“做事”“做人”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安全法則,可謂收益豐厚。

剛入大學,青春年少的我們可以對安全急救知識一竅不通,因為中學里一切都向學習看齊,這些和課本無關的知識基本一概不提,再說了,太平盛世或許沒幾個人會認為自己會出什么安全事故,這些就導致了我們對安全知識的匱乏,一旦發生事故,我們就會手足無措,任由危險擴大。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學校為我們開展了心肺復蘇安全急救講座,讓我們明白了當一個人的生命遇到危險時,我們不該站在那里大喊大叫、手足無措,而應在發出求救信息之后對病人采取急救,確保其心臟不會停止跳動。或許會有人認為這個講座,那他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永遠不會知道我們身邊的誰或是自己會不會突發意外。對安全知識進行一定的了解,防患于未然,永遠不會是多余的。

安全急救知識教會了如何保護生命安全,那么同等重要的心理講座則教會了我們作為一名大學生所應具備的心理素質。

眾所周知,大學的日程作息與高中極為不同,讓我們感覺到不適應,甚至有的人難以接受。因為大學里面的課程很少,這就使得我們每天有許多空余時間,也就有一部分人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游戲上。為了我們新生能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學校為我們開展了心理講座,在心靈上對我們加以指導,使我們明白大學時知識的殿堂,是學知的天地,讓我們懂得知識的珍貴,以及要珍惜生命,切不可把青春年華浪費在網絡游戲上。心理講座,讓我們再次燃起拼搏的烈焰,指引著我們向著更遠大的理想啟程。

當我們身體安全,心里堅強時,學校也不忘了給我們進行一次洗滌心靈的講座——百善孝為先道德知識講座。

古有孔子尚禮,而到了今天物欲橫流,利益至上的今天,許多人連我們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孝道都忘了,因此,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目的,學校舉辦了以孝為主題的道德知識講座,讓我們銘記中華民族的傳統,時時刻刻不能忘記撫養我們長大的父母,做到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以增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養為目的,以各種專題講座為手段,學校為我們大一新生指明了方向,使我們成為了更為合格的大學生。青春年華,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停滯不前呢?

大學生入學總結報告5進入大學,第一學期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在這匆匆離去的大學第一學期中,有很多值得我回憶的事。通過這些事,我發現我進步了,成長了,也學會了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我認真回顧了這一學期的工作情況,現將本學期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九月份

踏入大學的大門,第一件事當然是軍訓。半個月的訓練,真的把我們累的夠嗆,在那個軍訓場地上,不知揮灑了多少的汗。雖然我們的皮膚都曬得發黑,腳磨出泡,我們也感覺很快樂。因為通過軍訓,我們學會了吃苦耐勞的精神;通過軍訓,我們結交了很多新同學;通過軍訓,我開始適應大學的生活。軍訓,是我們進入大學的第一個必修課。

二、十月份

1、十月中旬,自動化與信息工程系開展了學生會招新活動。

緊接著,我系學生會文體部組織的迎新晚會順利的在大禮堂進行。

2、把新生上交的團籍、團員證、支部團費統計表以及團組織關系轉接表交到院上,為了盡快完善以及以后能夠更好順利的開展工作,我們部到院上將每個支部的團支書工作手冊領到系上。

三、十一月份

1、月初,我們新干事將上個月未完善的工作總結完畢。

2、本月八日開展了第十四期黨課基礎知識以及第八期積極分子的黨課培訓,使同學們受到了思想上、精神上的洗禮,更加清楚的了解了黨的性質、宗旨、紀律等,緊接著我們部門極力配合好院上以《大學生活》和《黨的光輝照萬代》為主題分別開展討論會,最后強調到我們要踏踏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入黨。

3、在我系雙代會順利開展和學生回各部門成功換屆后,在系上的安排下,我們部門的例會時間有所調整。

4、為了提高大家的自身素質,提升學生會的辦事能力全院組織了為期一周的干部培訓大會,讓學生干部們認識到作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應該主動承擔責任和義務,使干部們從頭到腳煥然一新,展現出學生干部應有的精神風貌。

5、為了培養我系學生的班級榮譽感,活躍同學們的氣氛,提高整體凝聚力為期半個多月的籃球比賽取得圓滿成功。

6、月底,為了弘揚體育精神,讓全院學生認識到自己身體素質的潛力,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鍛煉自己的毅力,于是開展了一場運動會,以實現同學們的全面發展。

四、十二月份

1、為了提高我系學生的自身修養,讓我系學生明確的知道以德修身是立身之本,于是我院月初就在大禮堂舉行里“以德修身”啟動儀式。

2、為了學生干部們以后能夠更好的配合工作,班團之家精心準備了一場聯誼晚會,在那里干部們相互認識了一下,其中,各個部門也合力準備了一個節目,還有一些互動活動,對表現好的組合和個人進行了一定的獎勵。

3、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是傳統文化的核心,為了使每一個青少年朋友能夠形成高尚的處世行為和處事的態度,成為一個懂禮儀,講文明的人。

我系女工部開展了一場禮儀風采大賽,并取得了圓滿成功。

4、為了培養我系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活躍同學們的氣氛提高我系學生的整體凝聚力,我院開展了系級籃球比賽,我系負責人臨場觀看并為之喝彩,我系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5、由于種種原因使我部門原準備于本月搞的“組織生活”不能如期舉行,這是我們十二月份的遺憾,在今后若有機會我們一定會舉辦此次活動。

五、總結過去,昭示現在,指導未來。

一學期以來,盡管我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上付出了努力,但仍存在諸多不足:

1、干事隊伍建設力度不夠全面,在開展各項工作的時候,許多問題就涌現出來了,少許的干事的膽量不夠大,有些萎萎縮縮,發現問題不能積極自行解決,自身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

2、工作開拓創新力度不夠。

一學期以來,工作開展不少,經驗也得到了不少,還是缺乏一種開拓創新的精神,有些時候,力氣花了,但成效不是特別大。所以開拓創新對于組織部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3、某些干事紀律性狀態欠佳,畏懼困難,缺乏開拓精神,在學期末有些干事工作上出現散漫現象。

特別是在一些宣傳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對各支部通知事情不到位。

針對上述問題,我將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予以整改:

(1)立足本職,積極配合好部門的工作,加強自身理論學習,進一步提高素質;加強干部干事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隊伍建設的質量。

篇2

這天,我來了。因為,我不想對煙草行業的體制和人力資源的管理毫無了解,同事朋友問起來老是說“我對煙草行業也不太了解”,鬧出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所從事行業的笑話;我不想對卷煙營銷網建概念模糊、模棱兩可,作為煙草人而不知道市場上每一支煙賣出去的過程,導致以后不能正常工作的后果;我不想對國家煙草專賣管理制度只停留在略有耳聞階段,作為法學科班生而疏漏了煙草專賣法律法規,成為法學知識結構中的一大缺陷;我也不想對煙草行業相關的煙葉生產,以及四川煙草的企業文化建設與安全管理制度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微,而導致不能全部融入四川煙草行業的無奈與尷尬。所以,此站始前行,迷茫頗多,但不乏美好的憧憬,謂之“迷茫站”。

二、求知站,帶著滿足前行

王國維認為治學第一境界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將此句理解成,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8月4號至6號,我們每天準時的上下課,有步驟地系統地學習了四川煙草組織體制和人事勞資管理制度,卷煙營銷網絡建設、物流管理情況和相關規定,專賣法和專賣管理制度,煙葉生產經營管理與業務流程,四川煙草企業文化建設和安全生產管理這六個方面的知識,受益匪淺。三天時間的培訓,使我對煙草行業基本工作業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工作的各項流程有了進一步的熟悉,也牢記了工作注意事項,明確了工作重點,對煙草行業的總體運作業務和實體制度規范,對煙草行業運作程序流程和程序規范都得到綜合的學習。經過三天的集中學習,不斷掃除了前些天所帶有的無知的感覺,不斷解除了剛進入工作角色的種種擔心,不斷釋放了作為求知者和追夢人內心所潛伏的能量。

做學問者當對知識有孜孜以求的態度,有明確的目標與方向而執著追求、登高望遠,工作培訓概莫能外。我在準備本篇總結的時候,就想盡可能的表達我五次認知的變化與進步,一次偶然的靈感使我想到了王國維讀書的三重境界,兩者是否相通,可以引用呢?顯然是的,因為都是一個層層遞進升華的過程。因此站所學甚多,題題為真,并學有所獲,滿足而行,故曰“求知站”。

三、頓悟站,帶著疑問思考

王國維的治學第二境界是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把“伊”字理解為詞人所追求的理想和畢生從事的事業,亦無不可,以此兩句來比喻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帶寬也不后悔,可謂精妙絕倫。

頂著陽光,穿過迷茫,透過彷徨,經歷三天知識的洗禮,業務的培訓,文化的熏陶,在很多時候我有著莫名的頓悟。在這個心路站點,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結合,培訓目的與效果的有效銜接。我有這樣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當我們做某些工作的時候,或者生活中遇到某些現象的時候,仔細一想,我們會恍然大悟,發覺原來書本上、網絡上或者其他媒介上看到的那種理論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原來是這么一回事情,原來可以用所學的某學理論知識來解釋;或者在具體的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碰到了很多難題需要去解決,遇到了很多新奇的想象需要去解釋,我們會使勁地在自己的腦海中搜索,當想到某些理論知識的時候會覺得很欣慰,偷偷樂上一回。教說中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許就在于此吧。我之所以細致的談論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此次煙草培訓三天的課堂中我就不斷出現這樣的感覺,并進行著諸多的思考(因為我已在樂山煙草市局從三月份實習至今,具有一定的實踐經歷,也疑惑頗多)。我想表達的也是經歷這樣的一種學習與思考的過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我的思想不斷成熟,日后當運用平生所學,為工作服務。

要讓思考成為一種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要讓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不是一時一刻,非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用理論指導實踐,使實踐更加有效;用實踐檢驗理論,使理論不斷完善更是如王國維求學之第二境界所云當“衣帶漸寬終不悔”而孜孜以求。因常有這樣的思考去總結三天的學習,并有頓悟持續始終,所以且將次站稱之為“頓悟站”。

四、文化站,帶著知識洗禮

王國維的治學第三境界是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以這四句為“境界”之最終最高境界,做學問、成大事業者,要達到第三境界,必須有專注的精神,反復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悄然發現真理就在那里。

在整個培訓的過程,唯有企業文化的課程才讓我有那種反復追尋后悄然發現真理就在那里的感覺,也許經過了三天工作業務知識的洗禮,也懂得了文化對于人,對于工作的重要性所在,所以,我的思考到了這里,感悟到了這里便借用王國維讀書的第三境界來形容此時此刻所思所想,自認為甚宜。四川煙草商業企業是具有豐富企業文化的團體,我們有本行業共同價值觀、行業愿景、行業使命、行業精神、行業行為信條和行業行為準則,有煙草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總體構想和理念體系。四川煙草的企業文化建設也正不斷豐富與創新,用最為優秀的煙草企業文化促進四川煙草的健康發展,故有“讓先進文化托起四川煙草的未來”之偉大號召。我一直認為,文化的力量是無限而不可度量的。四川煙草企業文化建設的效果對煙草行業中同事關系的融洽、工作氣氛的輕松、領導干部的親近、員工隊伍的激情和煙草行業的團結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因知識,因文化,又以文化為重,“以文化人”,故叫“文化站”。

五、升華站,帶著激情工作

一周的培訓時間恍然已過,顯然時間飛快如梭,我覺得還不夠充分和滿足。但是我欣慰的發現自己已經學會了不少,成熟了很多,想到了不少,頓悟了很多,內心便暗然沾沾自喜。也許我真的因為前幾站的思考而被徹底的“文化”了,充滿了精神力量與無限激情、感覺到了責任感與自豪感、有一種用有限的生命去創造最大化的人生價值的沖動。我將用一生的煙草生涯去詮釋、解讀和感悟“誠信煙草”、“責任煙草”和“和諧煙草”,使自己以最后的狀態,飽滿激情的投入到日后的煙草實際工作中去,干好每一件小事,處好每一個細節。也許這就是領導最希望達到的培訓效果吧。

篇3

為了適應高中生活,學校克服困難,組織了為期八天的入學教育活動。通過八天的努力,同學們變化很大,你們用最快的速度,從假期的散漫轉向對學校紀律的熟知和遵守,從行動的拖拉轉向了良好習慣的建立和快速高中生活節奏的適應,從站立行走的隨意到行動步伐的堅實有力,從暑熱中的萎靡倦怠轉向了伴著響亮口號聲和歌聲的精神振奮,從開始的對父母的思念依賴以及流淚哭訴轉向了獨立和堅強,從對人羞于問候轉向對教官和老師謙恭有禮,從隨流隨性轉向反思、理性,從彷徨猶豫到目標清晰……對比起來,你們2100多人,與過去幾屆學長相比,在入學教育活動中做到了:請假的最少,要父母來安慰的最少,哭鼻子抹眼淚的最少。進入秩序最快,行為習慣最好,學習內容最完備,精神狀態最佳。在消防疏散演練那天,有三位同學雖然身體不適,還是堅持完成兩遍疏散任務,在其它時間里,有不少的同學做到了輕傷不下火線,能夠堅持的,絕不放棄。你們在這次教育活動中表現非常棒,每個同學都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作為校長,看到你們的表現,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高興。學校投入這么大的人力和物力,開展這項教育活動,得到同學們和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取得了最好的成效。新生入學教育,是學校開設的一門校本課程,他包含內容非常豐富,相信這次教育訓練活動是各位同學的一筆財富,借此機會,我代表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各位教官、高二和高三的學長們,向順利完成入學教育任務各位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同學們辛苦啦。

這次教育活動任務的完成,凝聚著學校負責規劃實施這項任務的各位領導、廣州警備區教導大隊的負責同志和各位教官、學校的各位班級負責老師,參與后勤保障的各位教師員工的辛勤勞動。學校和教導大隊的負責同志,認真制定實施方案,精心準備教育內容,嚴密組織實施,及時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的班級負責老師,嚴格執行學校制定的教育方案,認真落實各項教育任務,全天陪伴同學開展訓練活動,熱心幫助同學克服環境適應、身體不適的困難。同學們病了,他們陪著問醫買藥,同學們堅持不住了,他們不斷地鼓勵,有同學哭了,他們耐心地疏導,同學們可能不知道,老師們在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其實他們自己吃住等生活問題還沒有得到完全解決。我們的各位教官,他們每天衣服濕透,嗓子喊啞,夜間沒有舒適的休息環境,再加上遠距離轉移水土的不服,不少教官帶著身體的不適堅持指導我們訓練。我們感受到的可能是他們嚴歷的外表和狠心的處罰,但正是他們嚴格和耐心的指導,才讓我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果。下面我建議大家,用一個標準的軍禮,向在入學教育工作中為我們辛苦付出的老師和教官表示衷心的感謝。(立正,敬禮!)再請大家和我一起向老師、教官道一聲:老師、教官,你辛苦了!

篇4

二、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

進入公司后,我積極地參加班組各種技術交流、內部培訓活動,仔細聽、認真記、用心琢磨,力求現場學習,擴大了知識面,為日后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 踏實肯干,端正態度。

篇5

活動一開始就激起同學們濃厚的興趣,在第一個環節當中,同學們被分成三組,要求各組同學要記住自己左側所有同學的名字以及他所呈現的特點... ...

同學們想方設法來提高自己的記憶能力,以便能夠記住自己身邊同學的名字,當然在此過程當中笑語不斷。

第二環節中大家就活動主題“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分組展開討論,然后各組選擇代表上臺發言,來闡述自己小組的討論狀況。在這個環節當中,同學們認識到了各地區各省份的差異性,增強了相互間的了解與認識;

篇6

同學們,入學教育活動結束了,隨之而來的是緊張、充滿挑戰性而富有意義的學習生活,在以后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希望同學們以這次入學教育活動為起點,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樹立遠大理想,培養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這四句話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

二、要嚴于律己,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嚴守學校紀律,同學之間禮讓謙和,言談舉止文明禮貌。樹立集體觀念,做文明學生,創文明寢室,爭文明班級,建文明校園。

篇7

1.要訓練并掌握最基本的解題方法——公式法

(1)用公式法解題的分析思路是:求什么物理量,就寫什么物理量的計算式(或者公式)缺什么物理量(未知)就再寫它的計算式(或者公式)直到計算式(或者公式)中所有物理量都為已知然后按照分析的逆過程寫出解題過程。

(2)用方程法解題的分析思路是:用公式法分析物理過程時,可能出現用物理公式表達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或者一元二次方程,或者一元二次函數,代入已知量并化簡,解方程。

2.要訓練準確讀題,快速標記關鍵的物理表述,并快速在草稿紙上列出所有與解題有關的物理量和篩選相關信息的能力

篇8

3月19日下午,xx交警大隊教導員吳英武受邀帶領宣傳民警走進轄區第十中學為500余名學生送上了一堂生動的交通安全知識講座,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本次交通安全知識講座緊緊圍繞“關愛生命,文明出行”這一主題,向學生們介紹了當前我國交通安全形勢和xx區近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情況,并帶領大家共同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核心要點及交通安全小知識,同時發放“致中小學生的一封信”等宣傳材料。宣傳民警就近期發生的幾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典型案例進行了講解,剖析了事故發生的成因,給家庭及社會造成的危害,使學生在心靈受到震撼的同時也讓他們認識到在公路上騎車追逐嬉戲、無證駕駛、飆車、肆意穿越馬路等各種交通違法行為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講座中,民警還結合轄區道路交通安全實際,針對中學生常見的步行、騎自行車、騎電動車、乘車四種交通方式,有針對性的講解了應注意的事項。要求學生們從我做起,做文明的交通參與者,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不乘坐超載客車、不駕駛摩托車上下學,自覺抵制不良的交通習慣,珍惜寶貴生命,減少和杜絕學生交通事故的發生。在講座臨近結束時,民警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號召大家在日常交通行為中嚴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養成“遵章守法、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交通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通過這次講座,同學們加深了對交通法律、法規的了解,認識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增強了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同時也提高了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讓大家更加懂得珍愛生命,安全出行,將交通安全銘記于心。

篇9

Study on rats model of senile dementia by ligation of carotid arteries combined with injection of D-galactos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behavioral evaluation

ZHAO Guizhi1 WANG Xuping1 HUANG Xiaowen1 YANG Mingyan2 SHOU Dan1

1.Zhejiang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07, China; 2.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on learning and memory of senile dementia rats model, and to offer effective rats model for efficacy evaluation. Methods Totally 40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2-VO+ D-galactose injected group (group A); D-galactose injected+2-VO group (group B); 2-VO group (group C); D-galactose injected group (group D); normal control group (group E); 8 rats in each group. Except the group E, un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were permanently ligated in the rats of group A, the other lateral artery then were permanently ligated after 7 days. With the interval of one week, the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D-galactose (60 mg/kg, once every day ) for 6 consecutive weeks. The rats of group B were injected with D-galactose (60 mg/kg) for 6 consecutive weeks, then their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were permanently ligated, the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were permanently ligated only in the rats of group C. The rats of group D were injected peritoneally with D-galactose for 6 consecutive weeks only. Finally, the water maze experiment was taken to explore the place navigation and spatial experiments; and their hippocampal CA1 region in the rats of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with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C and E, the swimming time and distance in the rats of group A, B and D reduced obviously (P < 0.01), but there were rarely differents between the rats of group A with the rats of group B and D (P > 0.05).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obvious loss of pyramidal cells hippocampal CA1 were found in every other group, and their cerebral pathology had significantly changes. Conclusion The senile dementia rats model established by the method of permanent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lig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with D-galactose shows obvious loss in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ha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ir cerebral pathology, which re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ile dementia.

[Key words] Senile dementia; Learning and memory; Behavioral evaluation; Histopathology

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老年性癡呆發病率持續上升,老年癡呆患者人群不斷擴大,其中以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為主,兩種類型癡呆的臨床表現、神經生物化學及神經生理學特點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錯;相關研究已證實兩者在發病機制及病理變化方面存在本質的相似[1-4]。由于在臨床癡呆人群中,“混合性癡呆”具有較高的流行趨勢[5],現有的模型制備通常將兩者嚴格區分,筆者前期已優化血管性癡呆大鼠模型制備方法[6],研究證實腦衰老及腦低灌注是AD及VD發病過程中的兩大關鍵因素[7-10]。

基于AD和VD發病的多因性及相似性,本文嘗試利用腹腔注射半乳糖促老化,分期永久結扎雙側頸總動脈致腦低灌注的方法,制備腦衰老與腦低灌注兩種關鍵因素聯合作用的癡呆大鼠[11]。并進一步通過大鼠的學習記憶和空間記憶等行為學改變[12],以及腦海馬組織病理學改變進行模型驗證與評價,以期為老年期癡呆的發病機制及藥物作用評價研究提供動物模型。

1 材料與方法

1.1 設備、材料與試劑

Morris水迷宮實驗儀及Ethovision 3.0分析軟件(荷蘭);DM2500生物顯微鏡(德國徠卡);D-半乳糖(D-galactose),購自美國Sigmal試劑公司;手術剪、止血鉗、眼科彎鑷、縫針及0~3號縫線。

1.2 實驗動物與分組

1.2.1 實驗動物 Wistar大鼠,雄性,體重190~210 g,購自上海思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任公司,飼養于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浙)2009-0122。

1.2.1 分組 實驗大鼠4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8只。A組:分期雙側頸總動脈永久結扎后D-半乳糖注射組(2VO + Gal組);B組:半乳糖注射后分期雙側頸總動脈永久結扎組(Gal + 2VO組);C組:單次雙側頸總動脈永久結扎組(2VO組);D組:半乳糖注射組(Gal組);E組:正常對照組。

1.3 手術操作

A組:術前8~12 h禁食不禁飲水,10%水合氯醛以350 mg/kg劑量腹腔注射麻醉,仰臥位固定于保溫手術臺上,頸部皮膚備皮消毒后行頸側向切口,用0號絲線永久結扎左側頸總動脈,縫合皮膚。復蘇后正常飼養,觀察手術創口愈合情況,1周后行右側頸總動脈結扎術。術后第8天開始腹腔注射D-半乳糖,劑量60 mg/kg,每天1次,連續注射42 d。

B組:先腹腔注射D-半乳糖42 d,第41、48天分期行雙側頸總動脈永久結扎術,其余處理同A組。

C組:僅一次性雙側頸總動脈永久結扎,不注射半乳糖,其余處理同A組。

D組:僅腹腔注射D-半乳糖42 d,不行頸總動脈接扎術,其余處理同A組。

E組:不給予任何手術或藥物處理,與前4組大鼠同等條件飼養。

1.4 行為學實驗

實驗系統主要由圓形不銹鋼水池(直徑和深度分別為1.50 m和0.45 m)及圖像自動采集、處理系統組成。池內加水至水位高度為0.38 m,水中加碳素墨水使之渾濁,水溫(22±2)℃。水面以原點為中心均等劃分為L、P、R、O四個象限區,在P區中央放置一圓形有機玻璃平臺(直徑12 cm,高度0.36 m)。從與平臺相對的象限區(即O象限),自距水面20 cm高度處以面向池壁方式拋投大鼠入水,到達平臺頂部后在平臺上休息30 s后重復操作,記錄其自入水至登上平臺所需的時間(即逃避潛伏期)、游泳路徑與游泳距離。如果大鼠180 s內未到達平臺,則由實驗者引導其至平臺,此時潛伏期為最高值(180 s)。實驗共進行7 d,前5天進行同樣的定位航行訓練,每天1次;第6天將實驗入水點改為相鄰的左側象限 (L象限)區,同法操作并記錄數據;第7天行空間探索實驗,即撤去平臺,并將大鼠入水點恢復為O象限,觀察大鼠入水后60 s內的游泳情況并記錄路徑。A、D組于腹腔注射D-半乳糖后42 d,B、C組大鼠于雙側頸總動脈永久結扎術后1周,與E組大鼠同時進行行為學實驗。

記錄大鼠在水池各象限區的游泳距離與時間,并分別計算其占游泳總距離與總時間的百分比,以此作為大鼠學習記憶成績的評價指標。

1.5 腦海馬病理組織學觀察

1.5.1 病理切片制片及染色 行為學實驗結束后,將每組大鼠斷頭處死,在冰盤上小心迅速取出完整腦組織,剝離出雙側海馬組織,用5%甲醛固定24 h,經系列梯度酒精脫水,石蠟包埋后切片,并采用蘇木素-伊紅HE染色[13],于電鏡下觀察海馬的病理變化。

1.5.2 腦海馬病理組織學改變判斷方法 腦缺血所致的腦神經細胞損傷與死亡,受損細胞類型與腦缺血的誘因、程度以及持續時間直接相關。由大腦中動脈(MCA)梗塞引起的腦缺血時,缺血中心區域的損傷表現以神經元細胞(如紋狀體、皮層神經元、海馬)壞死為主,表現為核固縮、破裂,細胞分界線消失。缺血梗死灶邊緣區域則以神經元細胞凋亡為主,表現為細胞體積變小、胞漿皺縮、胞核固縮等[15]。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8.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動物外觀及行為活動

A、B及D組大鼠在半乳糖注射過程中,均逐漸出現行為異常,如活動減少、動作遲緩、精神不振等。A、B、C組大鼠頸總動脈永久結扎后,C組大鼠死亡2只,補充2只。C組術后有1只出現眼瞼下垂,術后第1天時大鼠自發活動均有所減少,但術后2 d后,除C組外的其余各組基本恢復至術前狀態,C組4 d后恢復術前狀態,各組飲水、攝食均未見明顯異常。

2.2 行為學分析結果

行為學分析結果見表1、2。由表1可知,C、E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而A、B及D組時間比與距離比均較C、E組減小,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但A組與B、D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表2顯示A、B、D組大鼠在P象限的游泳時間顯著少于正常對照組。

表1 空間探索實驗中各組大鼠原平臺象限游泳時間比與距離比分析(x±s)

注:與E組比較,*P < 0.01;與C組比較,#P < 0.01

2.3 腦海馬病理組織學改變

各組腦海馬病理組織學改變見圖1。E組大鼠海馬CA1區樹突呈條索狀分布,錐體細胞3~4層,排列緊密、整齊;胞體完整,界線清晰,無變性壞死,胞核大而圓。A、B組大鼠海馬CA1區樹突明顯破壞,幾乎呈陰性染色,錐體細胞減少,細胞1~2層,排列松散,界限不清;可見變性壞死細胞,核固縮、破碎,呈深藍色,胞漿濃縮;C、D組海馬細胞丟失,排列紊亂,周圍結締組織增生情況較模型組明顯減少。

3 討論

以雙側頸總動脈同時永久結扎的方法制備的癡呆大鼠模型,由于短時間腦內供血驟降,易導致較高的動物死亡率。本文采用間隔1周,分期手術的方式結扎雙側頸總動脈,在手術間隔期,椎動脈緩慢代償性供血,逐漸形成前腦供血不足的病理狀態,其過程及表現與臨床慢性腦缺血更為接近[16],且大鼠死亡率下降,術后恢復較快。因而采用分期頸總動脈永久結扎方式用于老年期癡呆大鼠的模型制備,具有動物死亡率低,術后運動功能恢復快,病理特征與臨床相似等特點。

本研究中的大鼠模型結合了腦衰老與腦低灌注兩種關鍵因素的作用,利用腹腔注射半乳糖促老化,使大鼠體內產生大量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對腦組織產生過氧化損害;同時由于細胞內存積D-半乳糖后干預了細胞內物質代謝,細胞代謝功能下降,導致鼠快速衰老[17];永久結扎雙側頸總動脈則導致腦內低灌流,細胞代謝能力進一步下降。兩種因素共同作用,使模型大鼠呈現明顯的學習、記憶能力減退特征,具備了老年期癡呆的臨床表現。且該造模過程較符合老年期癡呆臨床患者的病理歷程,因而適用于研究癡呆患者腦組織的形態及病理、生理變化,能夠為老年期癡呆的基礎研究及藥效評價提供有益參考。

此外,術后7 d,A組大鼠的原平臺象限游泳距離比、時間比等各項指標與B、D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低灌注聯合半乳糖誘導記憶功能損傷無長期效應,此種現象可能與機體自身代償有關。據此推斷本模型仍屬急性-亞急性范疇,提示下一步工作應致力于更具實用性的亞急性-慢性模型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 Iadecola C. The overlap between neurodegenerative and vascular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ementia [J]. Acta Neuropathol,2010,120(3):287-296.

[2] Craft S. The role of metabolic disorders in Alzheimer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two roads converged [J]. Arch Neurol,2009,66(3):300-305.

[3] Kume K,Hanyu H,Sato T,et al. Vascular risk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faster decline of Alzheimer disease,a longitudinal SPECT study [J]. J Neurol,2011,258(7):1295-1303.

[4] Bennett S,Grant MM,Aldred S. Oxidative stress in vascular dement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 common pathology [J]. J Alzheimers Dis,2009,17(2):245-257.

[5] Livner A,Laukka EJ,Karlsson S,et al. Prospective and retrospective memory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similar patterns of impairment [J]. J Neurol Sci,2009,283(1-2):235-239.

[6] 王緒平,咼登俊,陳宇,等.Morris水迷宮實驗評價血管性癡呆大鼠模型的學習記憶能力[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3,(1):99-100.

[7] Anthony H,Vagnucci JR,William WL. Alzheimer′s disease and angiogenesis [J]. Lancet,2003,361:605-608.

[8] Stuart B,Melissa MG, Sarah A. Oxidative Stress in Vascular Dement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A Common Pathology [J].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2009,17:245-257.

[9] Torre JC. Cerebral perfusion capillary de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J]. Alzheimer Dis Asso Disord,2000,14:72-81.

[10] Torre JC. Vascular basis of Alzheimer′s pathogenesis [J]. Ann N Y Acad Sci,2002,977:196-215.

[11] 陳春富,郎森陽,左萍萍,等.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腦海馬外周型苯二氮革受體改變及其與認知行為的相關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06,86(2):1470-1472.

[12] 張萌,廉潔.復方地黃對老年性癡呆大鼠的行為學及腦內SOD、MAO的活性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1,8(7):50-52.

[13] 呂俊耀,于曉軍,劉卯陽.常規組織切片染色制作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J].法醫學雜志,2008,24(1):51-53.

[14] Luea S, Seott A, Jose PT,et al. BAX and BAK Regulation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 A Control Point for Apoptosis [J]. Science,2003,300(5616):135-139.

篇10

“90后”新生給大學校園帶來新鮮空氣的同時,也給高校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課題和考驗。如何抓好新生入學教育,幫助其盡快適應新環境,順利完成由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換,是關系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成敗的關鍵。

一、“90后”大學新生思想特點以及入學教育的必要性

1、“90后”大學新生對生活環境不適應,產生焦慮

大學新生都是帶著憧憬、期待進入大學校園的,但不同的校園環境條件對大學生的心理沖擊截然不同。有的校園環境優雅,有的卻令新生大跌眼鏡。同時,許多新生從小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家長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連最簡單的家務勞動都不讓他們做,而離家在外的住校生活又要求他們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從來沒有和五湖四海的同學生活在一起,同學之間存在的地域、生活習慣、語言、性格等差異,讓有些新生手足無措。因此,做好新生入學教育,使之適應新環境,迅速過度到全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消除新生的焦慮情緒和擔憂是非常必要的。

2、“90后”大學新生對學習不適應,產生恐懼

學習方法的轉變是高中走向大學的重要飛躍。大學的課程設置與學習方法和高中大相徑庭,很多新生仍沉浸在高考后的輕松和喜悅狀態中,對大學陡變的學習缺乏一定的心理準備,在短期內無法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一堂課下來,可能不知所云,于是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變主動學習為被動學習,效率比起高中大打折扣,結果往往是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也未能取得理想成績。再加上大學本來就是人才匯聚的地方,導致其心理壓力更大,信心喪失,乃至思想頹廢,于是就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網吧和游戲中,甚至沉溺其中,荒廢學業。因此,新生入學教育起到中學到大學的銜接作用,讓學生在學習方法方面作好“角色轉換”,以免出現“卡殼”現象。

3、“90后”大學新生缺乏人生目標,理想與現實存在矛盾

大學新生在高中階段,考上自己希望的大學是非常明確的目標也是奮斗的最大動力。而考上大學以后,最容易出現目標迷失,面對著大學期間出國、考研、找對象、找工作等多個目標如何定位,是很大困擾。因此,幫助和引導新生為自己尋找一個與新環境相符合的人生目標,是新生入學教育中比較重要的環節。同時,大學新生對錄取的學校和專業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大部分新生是按所報專業錄取的,但也有一部分新生是通過調劑錄取的,因而對所學專業存在疑慮。通過新生入學教育,讓新生熟悉自己的學科和專業、消除思想上的各種疑慮、增加學習動力、激發其學習熱情、是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4、“90后”大學新生情緒情感脆弱不穩定、缺乏獨立性、受挫能力差

“90后”大學生在情感上更顯早熟和直率,敢愛敢恨,勇于追求友誼和愛情,但在友誼和愛情、愛情和學業等糾葛和矛盾面前顯得迷茫和脆弱。同時,“90后”對生活的要求更高,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需要其抗挫能力、自制力等也相應提高。在一項對大學生“遇到挫折心態”的問卷調查中,有72.3%的新生表示遭遇挫折后,自己心里會留下陰影;甚至有5.1%的新生表示自己會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總結經驗,從頭再來”。這體現了大多數新生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新生入學教育要讓新生盡快適應新的環境,做好角色的轉變,正確面對挫折,處理好情感問題,將壓力變為動力。

二、結合“90后”大學新生的特點和需要。在原有的新生入學教育的基礎上,提出幾點值得注意的地方:

1、注重軍訓教育

軍訓是新生進入大學的第一課堂,通過軍訓可以使學生熟悉大學生活環境、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增強學生組織紀律觀念、磨練和增強學生的意志、毅力、培養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綜合素質,為其大學階段健康成長以及順利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今后良好班集體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總之,軍訓是新生入學教育的第一課,這一課的完成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強調學習方法教育

引導教育新生改進學習方式、合理支配課余時間、傳授自主學習的方法、讓他們會學習、好學習。組織新老生經驗交流座談會,選擇部分德才兼備的優秀高年級學生與新生就專業知識、在校勤工助學、參與社會實踐等問題進行交流。由于交流雙方年齡相仿、身份相同、有共同的語言和興趣、互動性強。交流雙方可以采用問答的方式,直接解決問題,所以高年級學生的現身說法比學生工作者的說教效果會更好。

3、做好適應性教育

我們要分階段層層遞進地針對新生不適應的狀況來開展教育,例如針對新生的各類不適應問題來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新生在入學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一些普遍會產生的入學適應性問題以案例解讀的方式展現在大學新生的面前,以達到未雨綢繆的效果。同時我們建議應當將原本為兩周的入學適應教育時間延長到一個學期,將整個大學生活開始的第一學期看作是新生入學的適應期和教育期。

4、建立入學教育考評制度

我們要把入學教育工作納入相關部門和學院的年度工作及考核內容,對各學院加強工作指導和過程監控,把計劃、總結、問卷調查、教師反饋、活動競賽、新生考核結果等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切實改變入學教育工作常常“無果而終”的現狀。并運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對新生接受入學教育情況以及效果進行綜合考核并評定成績,成績不合格者必須重修。

篇11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學化學課程目標與前期一樣,都力圖從人格形成和一般教育的立場來揭示化學課程的教育意義,即旨在通過精確地解釋物質世界,幫助學生形成邏輯思維能力,養成關注并考慮生態環境的意識和行動能力,以及了解可持續發展相關知識等。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新課程標準對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學基礎科目和達成科目的化學課程內容分別作了規定。

1.1 基礎科目化學課程內容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學基礎科目化學課程內容歸納于表1。

表1 基礎科目化學課程內容

生物分子

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核酸3類天然物的分子結構;記述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的生物機能;用簡單實驗方法鑒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特征

合成高分

子化合

用特性、類型區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將“生物分子”中涉及到的縮合、加聚、水解原理遷移到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用單體和聚合物的結構及特征制造各種材料;列舉利用聚合反應原理實例;進行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合成實驗;說明大量利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利弊;評述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廢棄物的可能性

化學

平衡

篇12

一、入學教育的概念

查閱大量資料發現國內對大一新生入學教育概念的界定不盡相同。學者季宜敬認為,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是指高校組織協助大學新生成功地融入大學氛圍、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制定學業發展規劃的指導性教育活動。這主要從新生適應性出發對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概念進行界定。學者劉天浩認為,新生入學教育是指新生入學后,學校依據教學目標和大學教育的特點,針對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變化和要求開展的一系列工作,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主要從入學教育的內容對入學教育進行界定。

借鑒己有的研究成果,總結起來,筆者認為入學教育是指高校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學生特點,現實需求,組織學校相關部門和人員對大一新生進行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思想引導、生活適應、學習指導等適應性教育實踐活動的總稱。

二、入學教育的必要性

(一)開展大一新生入學教育是貫徹執行國家教育方針的需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上明確提出要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當前中學教育在很多地方是欠缺的、不完善的,很多學生經過了中學教育并沒有形成獨立生活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獨立的判斷能力。更有很多學生以為高考結束就和書本再見,輕視了大學的學習教育。這就要求新生入學教育要引導新生盡快熟悉大學生活方式、養成大學學習習慣、形成大學思維模式,讓大學功能最大化,實現學生和學校的價值,落實好國家的教育方針。

(二)開展大一新生入學教育是民辦高校健康發展的需要

當前高等教育早已邁進了大眾化教育時代,學生在選擇學校上有著越來越大的自。雖然近些年我國民辦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現階段民辦高校的辦學質量、辦學水平、社會評價還處于中國高等教育的尾端。能否吸引生源、搶占生源、留住生源將直接關系著民辦高校的生存和發展。設計好入學教育,認真做好入學前、入學中、入學后教育,真正做到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滿意,降低新生退學率,對民辦高校十分重要。

(三)開展大一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近年來,由于大一新生不適應大學生活而出現問題的報道屢見不鮮。有的因為生活不適應而退學,有是因為心里過度焦慮而影響學業,有的因為人際關系問題影響心理健康。要清楚的看到中學生活向大學生活轉變過程中學生群體中出現的心理焦慮、生活不適、學習迷茫等現象并予以重視。學校要抓住入學教育這個關鍵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入學教育,幫助新生盡快度過“水土不服”的階段,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健康成長。

三、民辦高校入學教育的現狀

(一)入學教育頂層設計不合理

各民辦高校對入學教育不夠重視,在頂層設計上存在著盲目、缺乏針對性等情況。很多民辦高校忽略了學校入學教育的人員配置、參與部門、新生群體特點等情況直接照搬其他公辦院校的入學教育大綱。也有一些民辦高校甚至沒有頂層設計,直接將入學教育推給各系部甚至甩給輔導員。對于入學教育的實施和開展情況更是不詢問、不檢查、不評價,入學教育成了“形式主義”。

(二)入學教育指導目標模糊

科學的入學教育的指導目標是要兼顧共性和個性的,既要注意共性的問題,又要解決個性的問題。而當前很多民辦高校的入學教育指導目標僅僅解決了共性問題而忽略了個性問題。沒有根據學生高考成績低、學習能力不足來設計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沒有根據學生對民辦高校缺乏心理認同來設計如何讓學生盡快從高考失利中走出來,主動適應學校等等。導致入學教育的針對性不強,教育效果削弱。

(三)入學教育形式單一

民辦高校的入學教育往往集中在開學一兩周內,大多與軍訓同步,入學教育的對象簡單定義為新生,入學教育活動的策劃者實施者基本由輔導員單獨完成,入學教育的方式即為簡單的班會、座談會、講座。時間短、對象單一、人員嚴重不足、形式枯燥乏味,入學教育成了“過家家”、“走過場”。

(四)缺乏評價機制

很多民辦高校對入學教育采取不評價制。既沒有把入學教育納入課程體系,進行聽課考核,也沒有對入學教育的實施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和提出工作要求,更沒有對入學教育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對入學教育效果進行評價。

四、入學教育的對策分析

(一)加大對入學教育的重視及相關理論建設

民辦高校的入學教育研究較少,大多停留在學校內部實踐和研討總結,形成學術論文的目前還沒有,筆者在中國知網上搜索“民辦高校入學教育”結果為“4”篇。國家要重視對民辦高校入學教育的理論研究,在科研立項上有意識向其傾斜,形成民辦高校入學教育研究的新熱點。要提供專門的學術研討會促進相關學術成果的產生、轉化。民辦高校要積極利用自身入學教育實踐經驗豐富的特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學生特點,盡快形成系統化有指導性的理論。

(二)明確入學教育的指導目標

入學教育的指導目標切不可整體一刀切,要分類設立。如生活適應指導目標、學業指導目標、心理健康指導目標、行為督導指導目標、思想教育指導目標、職業引導指導目標等。具體的類別劃分要結合各學校參加入學教育的組織人員、時間安排等實際情況來設定。同時,指導目標的設定還要結合學校學生的群體特點,如民辦高校學生的普遍學習成績低、學習能力不高,生活自理能力弱、生活適應能力差、對學校缺乏認同感等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

(三)豐富入學教育的內容

要結合民辦高校的指導目標合理的設計入學教育的內容。既要包括基本的生活篇、學業篇、心理教育篇、行為督導篇、思想教導篇、職業引導篇等等。又要結合時代特點、學校特點豐富入學教育內容:如現在網絡詐騙橫行,要充實網絡安全教育篇;大學生校園貸肆虐,要抓住入學教育這個關口,做好防止校園貸的教育。總之入學教育的內容要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切不可一層不變。

(四)創新入學教育的模式

要打破傳統的單一的、枯燥的入學教育模式,形成新模式。擴大入學教育的對象。要把學生家長納入新生入學教育中。要積極利用互聯網平臺,把入學教育的相關信息及學生入校后的表現告知家長,強化學校和家長的聯動,形成學生教育的合力。延長入學教育的時間。民辦高校要積極做好入學前教育,通過學生管理部門和招生就業部門的合作,在招生前就要做好入學教育的相關工作,入學中要做好設計,入學后要做好銜接,形成各部門聯動參與的局面,提高入學教育的效果。要創造性的開展入學教育形式。要積極利用互聯網和微信平臺,充分發揮專任教師的作用,著力推行學生體驗模式。

(五)建立入學教育的評價體系

要重視入學教育的評價體系的建立,隨著大眾化教育時代的來臨,很多學生選擇學校的機會多了,民辦高校面臨著嚴重的生源問題,沒有生源就沒有生存和發展,很多民辦高校,入學后都會有退學的現象產生,通過筆者的調查,這種趨勢正在加大。科學嚴謹的評價體系一方面可以促使高質量的入學教育,使得學生受益,另一方面也能減少學校不必要的生源流失,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校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13

據一份針對大一新生的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同學在茫然中度過了入學教育階段,竟然只有不到20%的人認為入學教育對他們適應大學生活有較大幫助,[1]新生在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不適應并未真正消除,以致經常聽到高年級學生“早知今日”的慨嘆和悔恨。也有媒體曾經指出,當前的入學教育因為缺少具體和感性的指導而對新生的作用不大,并呼吁“入學教育莫成點綴”。[2]這種現象也早已引起了高等教育管理部門、高校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普遍認為現有的入學教育在適應新生的實際需要方面仍存在著明顯不足,毋庸諱言,我國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實效性低已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3]有必要深入研究并提出具體對策。

一、高校入學教育實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1、 對入學教育要達到的目標認識不清晰

入學教育目標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實施入學教育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它從根本上規定了入學教育的方向、內容和方法。[4]然而許多教育工作者不能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入學教育目標,并且,入學教育做得怎么樣在短期內或較長時間內都不易顯現出來,造成了教育者對入學教育的目標和結果不夠重視。

2、全員育人的教育格局尚未形成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全盤考慮,總體部署,必須依靠學校各部門齊抓共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做好入學教育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新生入學教育往往全部交給了學生工作者,本來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各方面,應從各個角度進行的入學教育工作,卻成了輔導員唱“獨角戲”,導致入學教育效果不理想。

3、入學教育的內容缺乏針對性

隨著“90后”大學新生走入校園,他們身上所具有的新特點使得延續多年的教育內容與新生的心理期待和實際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當代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成長于網絡時代,其生活習慣、思維方式、關注焦點和面臨的就業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教育對象已發生改變,但教育內容卻還停留在過去的狀態,未能充分認識和考慮這一新群體的發展要求和群體差異,在如何認識大學、適應大學方面缺乏具體和感性的指導,不能深入學生內心,給新生們帶來實質性的影響,內容缺乏明顯的針對性。

4、入學教育形式缺乏互動性

目前,大多數高校依然主要采用集體式“我說你聽”的傳統方式,對新生進行“填鴨式”的單項灌輸,這種教育形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整個教育過程新生只是被動機械的接受,缺乏教育者與新生的雙向交流,教育者很難了解新生的實際想法,從而不能充分滿足新生的心理需求,使入學教育效果大打折扣。[5]

5、入學教育時間短

新生入學教育一般安排在入學第一周,有的高校由于教學環節安排緊張,還會在第一周安排軍訓,這樣入學教育只能穿行,時間很短,使得大容量的、許多從未接觸過的信息在短時間內灌輸給學生,并且由于時間跨度短,許多內容只能淺嘗輒止。入學第一周真正的學習尚未開始,許多問題沒有暴露,許多事情沒有涉及,許多教育內容新生很難真正接受和理解,等真正對大學生活有所認識感觸時,真正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時,入學教育已經結束,錯過了最佳的教育時機。

6、入學教育缺乏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

雖然許多高校將入學教育納入學生教學計劃,也規定了相應的學分,但與其他課程和教學環節相比,教學效果的考核和評價明顯欠缺。有些高校也實行了入學教育考試制度,但考試內容僅限于校規校紀和學生手冊部分,采用開卷形式,考試結果不能真正反映新生入學教育的實際效果。另外,高校對于承擔入學教育的部門和個人對此項工作的實施情況缺少必要的監控和考核。

二、增強入學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1、明確新生入學教育目標

入學教育目標既是我們工作的方向和動力,也是最終衡量此項工作質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據,更是決定我們選取什么樣的教育內容,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措施的重要因素。可以分為兩個層次四個具體目標,第一層次為基本生存層面的目標,即通過入學教育消除新生在學習、生活上的不適應,不熟悉和不習慣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具體為一要適應大學的飲食起居、人際交往、出行辦事等基本內容,二要適應與高中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第二層次為發展層面的目標,即在適應大學學習和生活的前提下,引導新生理解大學、認識大學、融入大學,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做一初步的規劃,具體為一要理解大學精神,了解大學職能,修正對大學比較理想化的期望,二是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前景和人才需求,初步確立自己的學業目標,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

2、各部門齊抓共管,構建全員育人格局

入學教育是全員工程,要從員工到領導,從學生到教師都要參與,各職能部門參與配合,互相協調,齊抓共管,改變輔導員單打獨斗的工作格局。要形成一支由學工戰線人員為主體,以院領導、任課教師、資深教授、機關干部、后勤人員、學生黨員和骨干為主要力量的入學教育隊伍。由機關人員向新生介紹與學生有關的各類機構的職能和位置,讓新生知道有問題去找誰,到哪里去找,由后勤部門向學生介紹繳費、就醫、就餐、住宿等方面的問題,保衛處進行防騙、防盜、防火為內容的安全教育,告知各種求助渠道和方式,資深教授介紹專業特色和專業發展前景,學生黨員和骨干隊伍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用實際行動影響新生。

3、充分考慮學生實際需求,精心設計入學教育內容

入學教育內容要緊緊圍繞入學教育的目標進行精心設計和安排。首先,依據第一層次目標,滿足新生基本生存層面適應的需求。當今大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進入大學后,要詳細地做好生活方面的指導和教育,介紹校園及周邊環境,詳細告訴他們有關就餐、住宿、就醫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問題,并做好校規校紀的教育,幫助新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良好行為規范。

幫助新生做好心理上的適應,教育他們正確認識和正確對待心理不適應現象,介紹一些自我放松、調整的方法和策略,培養集體精神和團結協作意識,指導新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新生進入大學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變化,所以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是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向新生介紹大學的教學特點和專業學習的特殊要求,介紹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了解本專業的培養計劃,掌握學籍管理、學位授予、考試規定和學分等方面的規定,了解學生獎勵評優的種類和具體條件要求,加強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

其次,為實現基本發展層面的目標安排內容。許多新生在高中階段把考上大學作為奮斗目標,一旦進入大學,就失去了目標,入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要幫助新生確立新的目標。首先通過校史校訓的教育,了解大學發展史,理解大學,激發愛校熱情;開展入黨啟蒙教育,確立政治上的追求目標;培養新生責任感和成才意識,將自身的成長和社會發展相結合,激發其內在動力和成才愿望;通過專業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新生了解社會對畢業生的要求,本專業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引導新生思考如何充實的讀完大學和考上大學后的人生之路,指導他們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初步擬定個人發展規劃。

4、各種形式綜合利用,提高入學教育效果

針對不同的教育內容,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生活指導、安全教育、校規校紀、入黨啟蒙等內容依然可以采用講座、報告、會議的形式,我國基礎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新生比較習慣這種傳統的課堂教育方式,這種群體密集式的教育形式使新生行為受到約束,心理得到調適,也使中學與大學的教學有一個良好的銜接過渡。專業教育、學習方法、職業引導等內容采用座談會和小型交流的方式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再就是充分利用現實中的典型事例的示范性、驗證性和啟發性,聘請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老專家言傳身教,邀請杰出校友,本校的優秀學生講述他們的成功經驗,也能激起學生的強烈反響和共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新生心理疏導、集體主義精神和責任感培養方面可以采用體驗式入學教育模式。教育的目的一旦隱藏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就會通過活動產生各種情感體驗從而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教育者預先設計的境地。[6]通過精心設計系列化活動,讓新生在互動性、趣味性、體驗性的活動中完成大學適應過程。另外,還要把參觀校史館,宣傳材料,橫幅,校園廣播,宣傳欄等校園傳媒作為入學教育的重要窗口。

5、適當拉開入學教育時間跨度,保證入學教育的連續性

新生了解和適應大學需要有一個過程,絕非通過十天半月的集中教育就能完成,因此,入學教育的時間應適當的向前延伸和向后延長。開始于錄取通知書的寄發,學校可以將本校特色、大學的本質、大學的學習特點和學校的管理辦法、規章制度等設計成入學教育的資料,與通知書一并寄發給新生和家長,讓家長一起學習,共同做好入學教育的初期工作。

入學后,進行一周左右的集中教育,達到強化效果。之后,應有步驟、有計劃、分專題組織教育活動,消化前一階段的內容,鞏固入學教育成果,一直持續到第一學期結束,與課程學習和大學生活同步進行系列教育。

6、建立健全入學教育考核評價體系

鑒于入學教育的重要性和時效性,應把入學教育設置為一門完整的教學課程,并納入相關部門和學院的年度考核內容,加強對過程的監控。要印發入學教育學習資料,包括入學須知、學校介紹、生活指南、學生手冊,教學大綱、校規校紀等各方面內容。要把入學教育計劃、總結、問卷調查,活動競賽記錄和新生考核結果納入考核體系。

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新生入學教育的情況和效果進行評價考核并確定成績。考核方式可以采取卷面考試,口試,問卷調查,各種活動參與情況,出勤率和認真程度,心得體會和活動總結等多種方式,將每項成績進行加權平均作為入學教育的最終成績,切實改變入學教育無果而終的現狀。

三、結語

入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開端,對于新生適應并完成大學生活,甚至一生的成長成才都有重要的影響,我們應充分認識當前入學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充分考慮學生實際需求,對入學教育進行專業化的規劃設計,全員參與,綜合利用各種形式,充分利用各種手段,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使我國高校入學教育更加專業化、人性化,提高入學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洪富忠.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世紀橋,2008(3)97-98.

[2] 徐敏,彭德清.新生“不適應癥”普遍,入學教育莫成“點綴”[N].解放日報,2006-9-15.

[3] 王鈺.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08(10)124-125.

[4] 曲云進,姜松.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實效性問題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6)80-83.

[5] 聶松竹.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09(29).

[6] 張峰林,陳彬.大學校園活動與創新教育的互動關系[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102-104.

【作者簡介】

閆紅敏(1975.11-)女,碩士,講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接第169頁)

影響力,促進產學研結合。

6、寒暑假對社會開放

每年約三個月寒暑假,高校圖書館幾乎完全關閉,這是對教學資源的極大浪費。應對公眾全面開放。不僅滿足了校外讀者需求,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也為不離開學校的學生和教職工提供的學習和休閑的場所。

【參考文獻】

[1] 張書美.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論略.新世紀圖書館,2009.(5)5-7.

[2] 梅群.高校目為館觀階段對社會開放的策略研究.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0.(4)78-81.

[3] 張辰.美日大學圖書館對社會開放諸形式.上博高校圖書情報學刊 ,2001.(2)61-62.

【作者簡介】

姜 洪(1969-)女,重慶人,重慶工程職業技術教育講師,研究方向:圖書管理、教育管理.

(上接第172頁)

細節的把握。在高校起草和審查合同中,因合同類型的差異,所采取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所經歷的工作途徑大致是一致的。為此,希望高校各相關部門樹立風險意識,提高簽約技巧,避免風險發生,為進一步實現完美合同的簽訂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2] 吳江水.完美的合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屈海宏,男,法學碩士.

(上接第174頁)

[5] 劉志云等.對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主體的比較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6(6)48-51.

[6] 唐紅明,劉新光.“后奧運時代”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2(1)92-9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