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yōu)槟砹?3篇樂高教案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chuàng)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當你完成一份自認為不錯的手工作品或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時,你的爸爸、媽媽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中的小主人公在七歲時作了一首詩,他的媽媽給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爸爸的評價是“糟糕透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從文中找出答案吧!
二、學習生字新詞。
1.合作中自學。通過查字典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小組合作學習,讀準字音,分析難記字的字形,交流對字義的理解。
2.教師教學、檢查、重點指導。
(1)讀準字音:謄寫:(téng)皺眉:(zhòu)分歧:(qí)謹慎:(jǐn)
(2)記住字形:謄、歧、版。
(3)理解詞義
靦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精彩:(表演、展覽、言論、文章)等優(yōu)美,出色。
糟糕:指事物、情況壞得很。
謹慎:對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發(fā)生不利的事。
引入歧途:歧途,指歧路,比喻錯誤的道路。
極端:事物順著某個發(fā)展方向達到頂點。
三、自由讀文,理清脈絡。
按照不同內(nèi)容的分段依據(jù)把課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14自然段)主要講述媽媽對我作的第一首小詩的評價是“精彩極了”,而爸爸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
第二段(15—16自然段)主要講了幾年后正是由于媽媽的鼓勵,我一直在寫作。由于爸爸的批評使我學會了修改。在他們的教育下我才成為了一個作家。我為自己有這樣慈祥的母親,嚴厲的父親而感到幸運。
第三段(17自然段)“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聲音一直鞭策著我不斷前進。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兩種不同的評價都源自對我的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體會深意。
1.指名讀課文最后一段。聯(lián)系上文說說“這兩種聲音”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精彩極了”這樣的贊揚聲和“糟糕透了”這樣的批評聲。)
2.這兩種聲音對作者有著怎樣的意義呢?通過學習課文,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邊讀邊標畫語句,找出聽到媽媽的表揚和爸爸的批評后,我的表現(xiàn)和心理活動。
2.在小組間交流。把自己找到的語句讀給同伴聽一聽,再談出自己的體會。
3.匯報學習成果。教師隨機進行點撥和指導。
(1)“我既靦腆又得意洋洋,點頭告訴她詩確實是我寫的。”
“靦腆”是由于“我”第一次寫詩,不知好壞,有些不好意思。“得意洋洋”是一個孩子聽到對自己夸獎和肯定所表現(xiàn)出的驕傲。
(2)“我有點迫不及待,想立刻讓父親看看我寫的詩。”和“整個下午我都懷著一種自豪感等待父親回來……還用彩色筆在它的周圍上了一圈花邊。”
“我”“迫不及待”是因為聽到母親的贊揚后便自認為這首詩寫得很好,想馬上把這首詩給父親看,也想得到父親的夸獎。)
(3)“我把頭埋得低低的,詩只有十行,我覺得他讀了很長時間。”
這里將“詩只有十行”與感覺“讀詩讀了很長時間”做了對比,一方面說明爸爸對“我”的嚴肅態(tài)度,他并沒有馬上下結(jié)論,而是通過認真讀詩再下定論,可以看出爸爸對“我”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我”此時復雜的心理,既想聽到父親的贊揚,又害怕聽到父親的批評。
(4)“我的眼睛濕潤了,頭也沉重得抬不起來。”和“我再也受不了了,……撲到床上痛器起來。”
爸爸的批評出乎“我”的意料,“我”沒想到爸爸會這么嚴肅地批評“我”的作品,一點兒也不留情面。
4.試想一下,如果當初“我”的作品得到父母親一致的稱贊會怎么樣?(有可能會很驕傲,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足,無法加以改正,長大后更不可能成為一名作家。)
三、母親的贊揚和父親的批評對我有什么作用呢?請讀第二段。
1.“不過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我,因此我一直在寫作”;“根據(jù)父親的批語,我學著進行修改。”
2.“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小心、注意、總結(jié)、提高。”
母親的表揚是對“我”的鼓勵,是她給“我”帶來了寫作的力量,成為“我”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父親的批評是在提醒“我”不要驕傲,自滿,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加以改正。這兩者的結(jié)合,成就了“我”,使我成為一名作家。
四、再讀課文最后一段,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說說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1.“‘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使它不被哪一股風刮倒。”
一股風指的是贊揚聲,一股風指的是批評聲。不被哪一股風刮倒是說沒有因贊揚聲而迷失方向,沒有因取得的成績而驕傲、自滿,沉浸于贊揚聲中而不再去努力;也沒有被批評聲而嚇倒,喪失信心,一蹶而不振。
2.作者為什么說“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
贊揚聲,批評聲都代表著兩種表現(xiàn)形式的愛。一種是嚴厲的愛,一種是寬容的愛。這兩種愛都體現(xiàn)了父母對子女的愛與關(guān)心。
3.再次朗讀這段,讀出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在能力和德育方面的目標是:1、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2、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動筆墨讀書,培養(yǎng)積極思維的能力。閱讀理解的能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3、使學生明白批評也是一種愛,“良藥苦口利于病”。批評的言詞和鼓勵的話語一樣是促人進取的。培養(yǎng)學生虛心聽取他人意見的美德。學生上課要當學習的主人,要認真思考每一個疑難問題。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題目能夠大膽發(fā)言,參與課堂活動。教學的重點是在讀懂每段的情況下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學的難點是理解為什么面對同一首詩,父母的評價是完全相反的。還要解決一個疑問:作者為什么說“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通過問題懸念導學,引起學生興趣,然后針對重點段落,教師進行“學路指法”,最后“引導自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評議。在學生的總結(jié)評議過程中,理清思路,解決重點、難點、疑點。
探究活動
啞巴救人
篇2
主持人甲:本節(jié)課我們的內(nèi)容正如大屏幕所示,"了解我們身邊的\歷史\"。
主持人乙:首先由我來介紹一下分組情況:
第一組:我與我家
第二組:綠茵之夢
第三組:服裝服飾
主持人甲:本節(jié)課我們將對每小組的匯報進行評比。
主持人乙:我們的評分標準是:
1.主題明確,報告完整。
2.體現(xiàn)歷史變遷。
3.資料內(nèi)容詳實、豐富。
4.編輯制作,圖文并茂,精心安排。
5.反應敏捷,應答自如。
主持人甲:
1.每組推薦2名同學做評委。
2.評委不參與本組的評比。
3.評委評比時只需按照評分標準評出一二名,并給與2分或1分。
老師: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同學齊:沒有!
主持人乙:下面請每組推薦的兩名評委到前面來(同學討論推薦,評委紛紛走到前面)。主持人甲:下面請跟我們走進第一版塊--《我與我家》,請第一組的組長主持本組的
匯報(同學們:掌聲強烈)"
小組主持人:經(jīng)過我們小組同學的積極討論,我們認為既然是研究我們身邊的歷史,就要從我與我家開始,下面請聽我們小組的孫白同學介紹我的成長的歷史。
孫白:同學們老師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成長的歷史。
1988年8月16日,我順利的降生在婦產(chǎn)醫(yī)院,大家看這張照片(實物展示照片在大屏幕上),我當時11個月的照片,看上去還有幾分稚氣。記得1990年我升入了十三幼兒園,在那里我度過了我的童年時代。1995年,我升入了桃園小學,在那里我有很多歡樂,也有很多成就。記得1996年時我光榮的加入了少先隊。從此,胸前多了一條鮮艷的紅領(lǐng)巾,那時我覺得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也對我的人生有一種很大的震撼,激勵我以后不斷走上成功。上四年級的時候,我被評為"校升旗手"和"區(qū)學雷鋒積極分子"。這更可謂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上六年級時,經(jīng)過老師的幫助,我順利的考入了現(xiàn)學校--西崗中學。來到了一年級五班。在這幾年的業(yè)余時間,我學習了書法,經(jīng)過教師的培養(yǎng),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展示證書)這個是我1998年藝苑杯書法三等獎。還有,這是1999年藝苑杯書法金獎,這是2001年的,也是金獎。我覺得這次比賽比較重大一些,這次是全國性的,參賽作品比以前兩次多了,我覺得這次比賽對我的人生更重要了,也更是對我書法的肯定。以上我介紹的就是我13年的歷史,在這13年中,我所取得的成就中都滲透了老師對我辛勤的汗水和父母無私的愛,我深深地知道我人生的道路還很長,也有許多坎坷,但我相信今后我的努力會減少一些坎坷,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謝謝!
王博文: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們小組研究的主題是我與我家,下面就由我介紹一下我的家庭。(展示照片)這是我的爺爺,他在23中做一名教師;這是我的奶奶,她從事過許多工作,比如在衛(wèi)生所當過護士。在那時,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大家住的是平房,睡的是土坑,更提不什么家用電器了。下面請看這幅照片(展示圖片),這是我的父親,他叫王哲倫,他現(xiàn)在負責管理城市綠化;這是我的母親,她叫韓景燕,她現(xiàn)在是一名會計。那個時候,人們生活環(huán)境比爺爺奶奶的生活有了些起色,但是起色并不是非常大,人們買什么東西都是憑"票"購買。沒有哪樣東西離得開"票",比如說什么飯票、糧票,我想大家一定聽說過。隨著改革開放的迅猛發(fā)展,我誕生了。我叫王博文,是大連市西崗中學的一名學生。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我們住的高樓大廈,家里的家用電器也都先進了,一些家庭還配備了電腦,與以前有了天壤之別。在這樣好的環(huán)境下,我們應該刻苦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貢獻。
高曉:同學們老師大家下午好!我研究的主題是《我與我的家庭》,我叫高曉,是大連市西崗中學的一年級五班的一名普通同學,雖然我不是什么班級干部,但我對自己的要求卻很嚴格。"做人蹋蹋實實,做事認認真真,盡善盡美"。在學習上我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我之所以把這些做為我人生的座佑銘,自然我的家庭對我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翻開我的家庭史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家庭世世代代都是些平凡的人,他們并沒有做出過什么偉大的壯舉,可是他們卻在自己少年求學的道路上勤學苦讀,在工作中,盡責盡職,兢兢業(yè)業(yè),在成為父母后,又將做人的道理傳授給下一代。他們要的就是要將我們家族的美德發(fā)揚光大。說到這里,我要把自己的家庭成員介紹給大家。我的爺爺原是原子彈基地青海進行建筑工作,1952年由于工作原因舉家遷入沈陽。由于我父親那一代的人都在沈陽,所以我無法找到他們的照片。不過我很榮幸的將我母親這一代的親人介紹給大家。(展示照片)這是我的姥爺,這是我的姥姥,姥爺原在二汽工作,姥姥在兒童食品場工作。這是我的大姨,這是我的小姨,還有很多家庭成員,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也許,在以前,不光是我的家庭,很多家庭都認為考大學并不重要,而且如果家里有大學生,就是很了不起的。我的父母都是大學生,他們也因此成為我們家庭最博學的人,在我的人生中也有著重要影響。父親和母親在1980年同時考入了遼寧中醫(yī)學院醫(yī)療系,從此開始了五年的大學生活。父母的那張畢業(yè)照我無法找到,我這里有兩張父母重返校園和夕日校友的合影留念(大屏幕展示照片)。這是我的父親,他一直從事外科工作,現(xiàn)在是中醫(yī)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這是我的母親,她一直從事兒科臨床工作,父親母親在醫(yī)學方面沒有做過什么偉大的創(chuàng)舉,可是我的父親卻在死神的手里奪回了很多人的生命,母親也為許多天真活潑的兒童年解除病痛,他們之所以做出這些,不僅僅是因為對醫(yī)學事業(yè)的愛好,而且他們具有我們家族那種世代相傳的精神。1988年3月27日,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那就是我。從我出生的那天起,父母對我的教育就十分嚴格,我也是伴著他們那種嚴格的教育一步步走向今天,我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可是那已成為過去,我并不想談些什么,我更不想去展望什么未來,我也不知道將來會做些什么,我還是那句話,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兢兢業(yè)業(yè),在學習上有刻苦的精神,我相信只要我把這些事情做好,我會用我的雙手,建設自己的祖國,我愿把家族的美德發(fā)揚光大。
主持人甲:同學們,你們認為第一組的發(fā)言精不精彩?
同學齊答:精彩。
主持人乙:那么第二組的同學能不能超過他們!
同學齊答:有!
主持甲: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第二組同學一起去了解一下大連足球的輝煌歷史。
小組主持人:我們小組研究的題目是《綠茵之夢》,做為一個大連人每個人都對足球有一定的了解。從兒童到老人都能說出一些足球隊員的名字。足球是大連人的驕傲,了解大連首先應了解一下足球。足球向全國、全世界展示了大連,足球給大連人帶來了快樂。下面就讓我們認識、了解,接近一下足球吧!翻開大連的足球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大連已從一個活潑的兒童變成了一個成熟的年輕人,下面請看大屏幕。(插入圖片)
1.請看中間的這一位,他就是我們大連隊的主教練,科薩諾維奇。
2.這些足球隊員大家都認識嗎?他們都是大連隊的現(xiàn)役球員。(張恩華、安迪爾森、劉玉健、徐弘、李明、王鵬、郝海東……)
3.這個便是大連隊的隊標。(屏幕展示)
4.這個便是位于大連的大連人民體育場,是大連隊的主場。(屏幕展示)
5.這個便是位于開發(fā)區(qū)的大連隊訓練場。(屏幕展示)了解了這個年輕人,在讓我們了解一下他的兒童時的事吧!請張召同學為我們介紹一下。(大屏幕:孕育萌發(fā))
張召: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大連足球的童年。讓我們翻開歷史長卷,對大連的足球作一番簡單的了解。大約在1905年的時候,日本取代沙俄,占領(lǐng)了遼東半島,港口陸續(xù)開放,西方的商船進出大連港口日趨頻繁,許多紅頭發(fā)、黃頭發(fā)的船員為了消除一天在船上的緊張和疲勞,常常會在岸上舉行了一些非正式的足球比賽,大連的許多青年逐漸對這項陌生的運動產(chǎn)生了興趣,并開始試腳。從二十年代中葉起,大連足球就開始與外國人叫陣,英格蘭、日本和朝鮮的球隊來連進行比賽。
下面讓我們通過表格來簡單了解一下大連足球隊的歷史。這張表是大連足球職業(yè)化之前的情況(用鼠標指大屏幕表格):
1945年,政府撥專款修大連體育館,使群眾性足球活動發(fā)展起來。
1952年,大連人為主的東北足球隊,在全國比賽中獲得冠軍。
1983年11月,大連市政府召開首屆足球會議,達成共識,成立大連足球隊。
1984年初,新成立的大連足球隊在大同舉行的乙級聯(lián)賽中獲冠軍,取得參加甲級聯(lián)賽的資格。
1984年10月,大連足球隊先后在第一屆足協(xié)杯獲得第10名,甲級聯(lián)賽第3名,全國優(yōu)秀杯獲得冠軍的好成績。
篇3
Period 1 Vocabulary Learning
Emphasis:To master the pronunciation and spelling of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Difficulty:To summarize the points of som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一、課前新知初探自主完成后,再查閱教材或資料。(答案寫在答題紙上,每空一分。)
(1)構(gòu)詞聯(lián)想
1.___________(adj.)平等的___________(adv.)平等地___________(n.)平等
2.___________(n.)重要;重要性___________(adj.)重要的___________(adj.)不重要的
3.___________(vt.)發(fā)明___________(n.)發(fā)明___________ (n.)發(fā)明家
(2)核心詞匯
1.The car has been well maintained and is in excellent c____________.
2.Li Ming made great c____________to China’s gymnastics.
3.Don’t be late.The meeting is of great i_____________.
4.People respect the judge for his j___________in the work.
5.I’m not sure what I would do if I were in your p___________.
6.The report____________(強調(diào))that students need to improve math skills.
7.The government was accused of using the law to restrict individual____________(自由).
8.In the supermarket I had an____________(爭論)with the saleswoman.
二、要點思悟探究
1.閱讀下列句子,注意order的意思及用法。
(1)He sat at a table beside the window and ordered a glass of wine.
(2)Her doctor had ordered that she (should)rest for at least one more week.
(3)The couple ordered a new set of silver rings from this shop.
(4)Some each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keep order in class.
(5)The captain had to give the order to abandon the ship.
(6)The teacher usually calls out our names in order in class and we answer yes or no.
(7)The city is going to place an order for 100 buses.
自我歸納:order用作動詞時,意為“命令(句_____);_______(句1);訂購(句_____)”;用作名詞時,意為“______(句4);命令(句5);順序(句______),訂購(句7)”。
當order為動詞,意為“命令”時,后接從句謂語要用“(________)+動詞原形”的結(jié)構(gòu),如句_____。
2.no er than和not er than有什么區(qū)別,請舉例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并結(jié)合例句總結(jié)condition的三個主要含義和用法
(1)Manypeoplestillliveinpoorcondi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ough in his eighties,the old man is still in good condi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e can use the bike on condition that he returns it tomorr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on no condition的含義及放在句首的用法,請舉例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寫出下列句子中bring up的含義
①Tom wasbroughtup by his grandparents._____________
②In the course of their study they brought up many questions.___________________
③He drank too much and brought up all that he had drunk at midnight.___________________
篇4
1.1 一般資料:采用安潔樂消毒凍膠治療褥瘡的8例患者均為我科住院患者,男1例,女7例,年齡52~91歲,平均79歲,褥瘡范圍最小1 cm×1 cm,最大2 cm×2 cm。其中3例是入院時帶入,2例有褥瘡病史,3例有大、小便失禁。癥狀表現(xiàn):表面水泡擴大,破潰,真皮層瘡面有黃色滲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膿液覆蓋,致使淺層組織壞死,形成潰瘍, 患者感覺疼痛。發(fā)生部位:腰部、骶部、臀部。
1.1.1 用藥方法:清潔創(chuàng)面,用生理鹽水沖洗潰瘍面,創(chuàng)面涂安潔樂消毒凍膠,并用無菌敷料覆蓋創(chuàng)面,每日換藥1次,要保持創(chuàng)面濕潤。用藥期間不宜照TDP神燈等,否則會降低療效。但周圍皮膚要保持干燥,若敷料被污染要及時更換。
1.1.2 療效觀察:使用安潔樂消毒凍膠2~3天,褥瘡范圍縮小,分泌物減少,程度輕者4~5天可痊愈,程度較甚者10~15天可治愈。
1.1.3 結(jié)果:8例患者中效果顯著3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100%。
1.2 采用燒傷濕潤膏治療褥瘡的患者108例,來源于中心門診8例,住院前帶入者50例,住院期間發(fā)生2例,社區(qū)家庭病床48例。男65例,女43例。其中并發(fā)糖尿病70例。
1.2.1 用藥方法:直接涂藥法:將燒傷濕潤膏涂于創(chuàng)面,用無菌棉簽輕輕抹勻,用藥面積應大于創(chuàng)面1~2 cm,根據(jù)創(chuàng)面吸收情況2~3小時涂藥1次,保持創(chuàng)面始終被藥物覆蓋,再用無菌敷料包扎。
1.2.2 結(jié)果:以10天為1療程統(tǒng)計。Ⅰ期褥瘡患者78例,治愈72例,有效率92%。Ⅱ期褥瘡30例,治愈27例,有效率90%。總有效率92%。
2 討論
褥瘡本身不是原發(fā)病,大多是隨著其他的原發(fā)病未經(jīng)很好的護理而造成的損傷。在骨科臨床患者中較易發(fā)生褥瘡的有:下肢骨折行骨牽引者、脊柱骨折者、下肢骨折手術(shù)后者、腰椎手術(shù)后者、腰椎間盤突出癥行大推拿術(shù)后者等,如果護理不當或患者由于骨折早期怕痛而不配合護理,都有發(fā)生褥瘡的可能。一旦發(fā)生褥瘡,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而且會加重病情,延長康復時間。如不及時治療,嚴重時可因繼發(fā)性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安潔樂消毒凍膠為咖啡色膠狀外用藥,具有消毒殺菌、抗感染作用,無明顯的不良作用,使用簡便、安全。經(jīng)8例臨床觀察,總有效率達100%,療效較好,安全性好,是治療淺度潰瘍期褥瘡的較理想藥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篇5
一、認真?zhèn)湔n
備課要有創(chuàng)造性。在備課前做到“一學、二聽、三看、四訪、五保證”,即認真學習教材,教學大綱,輔導刊物和參考資料,聽教學音像,看主講教師視聽課,進行家訪、村訪,保證輔導時數(shù)。并集主講教師講課,學員反饋和當?shù)厣a(chǎn)實際三位于一體,寫出構(gòu)思新穎,設計精巧,知識系統(tǒng),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生動活潑的教案。對輔導課選用什么教學場所,應用哪些教學媒體,采取何種教學方法等應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和特色。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1.努力鉆研教材。
鉆研教材是備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編寫教案的基礎性工作。一般可分為三步。第一、要反復閱讀教材,逐步熟悉教材,體會教材,找出疑難問題;第二、解決疑難問題。教材是輔導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jù),講的課程要求學員懂,必須自己先懂,要求學員會,必須自己先會,還要比學員知道的更多更廣,認識的更深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因此,必須借助工具書和有關(guān)參考資料,把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疑難問題一一查明,徹底搞懂弄清楚;第三、掌握課文的內(nèi)容要點是什么,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等等。一定要反復思考,反復揣摩,記得滾瓜爛熟,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應用自如。
2.切實了解學員情況。
備課前了解學員的情況,是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一條寶貴經(jīng)驗。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向活動,學員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是使學員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再提高一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員什么,怎樣教,都要以學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如果教師教的是學員經(jīng)過努力可以接受,并樂于接受的,那么整個教學過程就會取得好的效果。如果對自己的教學對象毫無所知或知之甚少,甚至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根本不考慮學員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效果定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另外,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顯著的區(qū)別之一是它的職業(yè)性,它的教學對象是從事社會勞動的成年人。因此,課堂要有社會性。成人教育要直接有效地為社會經(jīng)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服務。這就要求在教學上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這樣,課堂可以在室內(nèi),也可以到田間,工廠、實驗或?qū)嵙暬兀寣W員在各項科技服務活動中開展學用結(jié)合,做到學用共長。因而,教師一方面要了解學員的水平,理解能力和思想狀況,另一方面要了解學員的生產(chǎn)和工作情況,以便在教學過程中密切聯(lián)系實際,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經(jīng)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務。
3.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對于實現(xiàn)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完成教學任務,必須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如果沒有符合成人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則不可能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成人教學常用的方法有:講授法、講解法、講讀法、講演法、輔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實習法、參觀法、討論法、作業(yè)法、復習法、練習法、自學指導法等等。教學方法沒有刻板的模式。一般說來,各教學方法是綜合使用的,相互滲透的。選擇哪些方法和手段最為合適恰當,主要根據(jù)教學目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課程性質(zhì)以及教師的特點等情況來確定。另外,在教學形式上也可以靈活多樣,有的可以用掛圖、標本、模型、實物、有的可以聽錄音、看錄像、幻燈或現(xiàn)場參觀等等。
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還應注意兩點:一要符合學員的認識規(guī)律;二要符合所教課程的基本原則。備課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員,還要備教學方法。備課好了,也就具備了寫好教案的條件。
二、精心編寫教案
教案的基本內(nèi)容一般包括:教學目的和要求、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過程和步驟。
1.教學目的是教師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員的實際情況而確定的,它是確定教學重點的依據(jù)。而教學過程則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具體步驟。教學目的一般要考慮三個方面內(nèi)容:一是思想教育;二是基礎知識教育;三是培養(yǎng)提高學員的能力。
2.教學重點是為了達到確定教學目的而必著重講解和分析的內(nèi)容。如學習遺傳學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生物遺傳,變異的規(guī)律,并利用這些規(guī)律創(chuàng)造出人類所需要的生物新類型,為人類生產(chǎn)生活服務。根據(jù)此目的,必須重點講解和分析遺傳學的三大基本規(guī)律(分離、獨立分配、連鎖遺傳規(guī)律),數(shù)量性狀遺傳規(guī)律,變異規(guī)律及遺傳的細胞學基礎和遺傳工程等內(nèi)容。
3.教學難點是學員經(jīng)過自學而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難的地方。教學重點的確定要受教學目的的制約,只要重點抓準了,教學時就能精確地處理教材,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教學難點的確立,也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不考慮:一是教師備課的難點往往也是學員的難點;二是安排有指導的課前預習,通過預習發(fā)現(xiàn)學員的難點;三是借鑒過去的經(jīng)驗,突破難點。在編寫教案時抓準難點,在教學時又能用恰當?shù)姆椒◣椭鷮W員解決難點,就能達到教學目的。
教學過程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具體步驟。教學難點的落實,難點的解決,都要反映在具體教學過程中。
三、教案的語言和形式
篇6
那么,集體備課怎樣才能達到這種目的呢?
由于一所初中學校的音樂學科的教師人數(shù)少,每個年級常常只有1-2位老師上課,集體備課活動難以開展,常常收效甚微。經(jīng)過不斷的思考與探索,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形式來進行集體備課:
一、備課組教師提前獨立完成同一課題的初備任務
集體備課就是通過對一個教學內(nèi)容的集中討論,尋求出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果事先各位老師不認真鉆研教材,弄清楚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等,自己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思想,只是依靠中心發(fā)言人的說課,討論往往是不成功的。由于準備不充分,對中心發(fā)言人的課提不出更有建設性的意見,也沒有自己的觀點,多半是附和一下別人的意見,使集體備課流于形式。因此,在集體討論之前,備課組的教師每人都應該寫出一份自己的教案,甚至做好一個課件,討論時才可能各抒已見,相互取長補短。
二、由中心發(fā)言人進行說課,集體討論
中心發(fā)言人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與全組老師分享,共同探討這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式和方法。每位教師都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可以是肯定他人的一些好的做法,也可以質(zhì)疑他人,提出自己的觀點。一節(jié)課應該怎樣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年輕人思維敏捷,老教師經(jīng)驗豐富,各位老師之間的通過交流以及資源共享,增強同伴助力。
由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運用,音樂課中有大量的音頻和視頻可以采用。如:在欣賞《歡樂頌》時,不同版本的演唱,給聽者帶來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的演唱感覺很圣潔,柏林愛樂樂團的很宏大,教師們在一起進行討論時,可以將自己聽過的不同版本介紹給其他的老師,根據(jù)教學目標來討論決定是否給學生進行欣賞。又如:日本民歌《四季歌》除了課本上的演唱以外,還有根據(jù)這一旋律編創(chuàng)的歌曲DJ,都可以相互交流共享。
三、再次個人備課,寫出符合自身教學特點的教案
每位教師因為自己所學的音樂專業(yè)不同,所以個人教學特點也不盡相同。有的可能擅長唱歌,有的擅長舞蹈,有的擅長演奏樂器,也有的可能語言表達能力很強等等。教師們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吸取別人好的經(jīng)驗,借鑒別人好的教學設計、課件等,揚長避短,寫出不同風格的教案,同一課題上出不同風格的好課。避免集體備課之后,出現(xiàn)“千人一面”的情形。
四、重視學生情況,寫出適合不同班級學生的教案
由于音樂課教師一般都要擔任多個班級的授課,各班的學生情況不盡相同。有的班級比較開朗,樂于表現(xiàn)自己;有的班級比較內(nèi)斂;有的班級有特長生,甚至于是特長班;有的班級擅長演唱等等。面對活生生的學生個體,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課堂教學中,隨時可能出現(xiàn)學生不按照老師設想的過程進行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在這個班上效果很好,但是在另一個班上課時,效果又未必好的情形。所以教師一定要事先研究學生情況,因材施教。
五、由各位老師進行課堂教學,教師間相互聽課、評課,進行教學反思
篇7
1、深入校本研究,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2、加強“輕松教學、快樂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主線的教研活動,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
3、配合學校抓好教案等教學常規(guī),提高教學水平。
4、開展富有意義、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工作措施
⑴深入校本研究,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作為新課程實施的重要主體,在實施中的表現(xiàn)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新課程體系在社會中的影響和推進。因此,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就成校本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務。本學期我校數(shù)學學科組將會繼續(xù)組織教師進行新課標理論的學習與探討,同時組織教師多讀書、多聽課、多交流、多討論、集體備課等等,營造一個和諧、有研究氛圍的數(shù)學科組。
2.深入實踐活動,推進校本研究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可能獲得我們需要的“真知”。
(1)通過上研究課、交流課,互相借鑒,共同成長。
(2)通過舉行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組織有經(jīng)驗的教師上觀摩課、公開示范課等教學活動,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推進校本研究進程。
3.開展教學反思,深入校本研究
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性質(zhì)。通過反思,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
(1)開展教學觀念方面的反思。對照標準,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是否跟上形勢需要。
(2)反思教學行為。自己的課,學生是否歡迎,每節(jié)課中,是否有亮點出現(xiàn)。
(3)反思教學效果。通過單元水平測試和其它檢查手段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過程中,向質(zhì)量要效益。
⑵加強“輕松教學、快樂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主線的教研活動,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
本學期將加強每周教研組活動的指導,通過專題研究,以集體備課、研討交流、學習新課程標準等方式,發(fā)揚團隊協(xié)作精神,緊緊圍繞“輕松教學、快樂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主線的教研活動。
(1)教研組建設要注重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相結(jié)合,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jié)合,教研活動與培養(yǎng)新教師相結(jié)合,努力做到教研活動經(jīng)常化、專題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組建設上一個臺階
(2) 嚴肅教研組集中活動紀律,教科研活動加強計劃的落實,做到“六有”:有地點、有記錄、有中心發(fā)言人、有中心議題、有參與面、有效果。
⑶抓好教案等教學常規(guī),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良好習慣。
本學期繼續(xù)配合教務處抓好教案等教學常規(guī)工作:①抓備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強調(diào)個人備課的個性化,結(jié)合本人及本班學生的特點,突出與學生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尤其重視課堂上的訓練過程及訓練效果。數(shù)學集體備課突出對每一個單元知識點、重難點的把握,開放題的設計。②抓教案——除了教案環(huán)節(jié)齊全外,還要看教案教學設計是否有創(chuàng)意,是否符合學生學習情況。③注意收集當前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中存在的不良習慣,及時科學地予以矯正,讓學生既學數(shù)學又養(yǎng)行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學生。
四、活動安排:
九月份:1、 制定各年級數(shù)學工作計劃、教學進度
2、制定數(shù)學觀摩、研討課
3、組織組內(nèi)演講
十月份:1、組織教師到華辰學校外出聽星級課。
2、邀請我校領(lǐng)導、區(qū)教研員和名師專題講座
十一月份:1、開展教學反思活動
2、各備課組開展期中檢查備課活動
十二月份:1、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篇8
一、 鉆研教材備好課
作為教師,備好課是講好課的根本前提和關(guān)鍵所在。首先,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備好教材,認真鉆研教材,并參考有關(guān)資料,科學的處理教材,有重點的寫好教案,同時要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如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年齡等等),有針對性的對教材內(nèi)容教學分析、綜合和適當?shù)脑鰟h或改進。
其次,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寫好教案。教案是教師教學活動的提綱和指針,是教師對教材內(nèi)容所進行的適合學生特點的技術(shù)處理和加工,是對相關(guān)知識融會貫通之后的創(chuàng)造性理解和闡釋。教學特色源于教案特色,是特色的教案,要教學方法和實例,結(jié)合不同的年級學生的特點,教學重點和示例應有相應的突出和不同程度的側(cè)重。
二、 抓好課堂教學的安排
課堂教學是實施教學過程的根本途徑,是落實教學內(nèi)容的主要渠道。因為無論你如何處理好教材、寫好教案,終究處在紙上談兵階段,還有待于課堂教學這一實踐活動的檢驗。信息技術(shù)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其教學效果的好壞,較其它課程,更依賴于課堂教學的檢驗。
針對學生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以下兩點:
首先,在教學活動中,應妥善地處理好教材與教案的關(guān)系,對待教材要持一種“若即若離”的態(tài)度,既不能脫離教材內(nèi)容,又不能死抱教材不放。對待教材中已有的某些內(nèi)容,例如:word中字體格式的設置,可以講授的“粗”一些,學生即使一時掌握不好,也可以依靠教材自行解決;對教材中沒涉及到或說明不詳?shù)闹R,例如:excel中常用函數(shù)的應用,則要盡量講授的“細”一些,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這也是教師的信任度,促進教師教學藝術(shù)的具體表現(xiàn),也容易使學生增加對教師的信任度,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學生也可以高效率的理解、吸收和掌握教師所講授的內(nèi)容,從而在極大程度上使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以舊帶新。每次授課都應力求做到由復習舊課而導入新知識的講授。這樣,既彌補了學生記憶不牢的缺欠,又能有效地體現(xiàn)出前后知識的貫通。在講授課程內(nèi)容的同時,即時演示示范,解決學生在學習練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力求做到當堂理解、當堂練習、當堂掌握。
三、 保護和引導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
首先,要注重課堂導入的設計,力求使課堂教學有一個好的開頭,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要先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中去,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突出教學的重點,讓難點迎刃而解,讓學生享受課堂學習的快樂。
其次,在授課中可以把一些知識點、重點或難點巧妙設計一下,引起學生的興趣、重視。比如:在學習WaveCN軟件的復制時,可以讓學生以制作手機鈴聲的任務來引起他們的興趣,通過練習,學生不僅享受到了其中的樂趣,獲得了學習成功的快樂,增強了自信,還啟發(fā)他們學會動腦、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他們的求異思維,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一種很快樂的事情。
再次,在練習上,由于學生在興趣、認知能力等各個方面的影響,會存在差異性,所以在設計練習時要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發(fā)展,在滿足了學生的需要后,學生才能有更飽滿的熱情來學習。
篇9
(2)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主線,教師起到“設 計者、研究者、促進者、協(xié)調(diào)者”的作用。
(3)在教學中,突出交際性,注重讀寫的實用性,要進行情感和策略 調(diào)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4)正視個體差異,以多層次、多角度、多主體的結(jié)果與過程并重的評價方式激勵進步。
一、學情分析
高中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他們已經(jīng)能夠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英語學習上,他們不只是把英語當作一門死記硬背的課程來學,更希望能學到知識性與趣味性兼有的內(nèi)容,從英語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孩子對西方的節(jié)日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像圣誕節(jié)這樣的類似于中國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更加有所了解。因此,結(jié)合孩子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激發(fā)孩子興趣,讓他們主動學習,學有所獲。
二、教學內(nèi)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英語教材第三單元第四課。話題是圍繞Christmas展開。其內(nèi)容主要讓學生了解在西方國家圣誕節(jié)上如何熟悉節(jié)日慶祝,風俗習慣和社會禮節(jié)等。
2.教學重難點
第一,重點:(1)了解記敘文的文體特點并由此指導閱讀;(2)訓練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等微閱讀技能。對文章深層次理解及細節(jié)欣賞認識并了解更多的關(guān)于圣誕節(jié)的知識。
第二,難點:(1)閱讀技能的訓練。(2)促進學生對西方文化興趣的培養(yǎng)。
重難點確立依據(jù):閱讀在整個高中英語教學體系和高考中都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實踐訓練形成的。
三、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幫助學生了解更多關(guān)于圣誕節(jié)的知識。
(2)構(gòu)建一些列關(guān)于圣誕節(jié)的詞匯和表達方式。
(3)體會作者是如何進行行文安排的。
2.過程與方法
(1)以圣誕名歌Jingle bell 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
(2)利用相關(guān)的閱讀策略來對文章進行略讀和精讀。并完成相關(guān)任務。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了解圣誕知識(2)鼓勵學生保護并傳揚傳統(tǒng)節(jié)日
4.文化意識
了解西方圣誕節(jié)的知識,并能夠?qū)⑹フQ節(jié)跟傳統(tǒng)的春節(jié)做比較。
教學目標確立依據(jù):閱讀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同時,根據(jù)新課標的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本課重點是閱讀技能但同時也兼顧到聽力,口語,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另外,兼顧本課的特點還把德育教育滲透到閱讀教材中去。
四、教法分析
教學方法:question and answer , discussion, debate, task-based method
教學手段:Multimedia computer, tape recorder , PPT
依據(jù):以教材文本,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現(xiàn)代化多媒體相結(jié)合恰當合理呈現(xiàn)課文內(nèi)容。
五、學法指導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可分三個層次:表層理解、深層理解和評價性理解。表層理解是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表面信息的把握;深層理解是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對文章主題或某一章節(jié)進行進一步的理解;而評價性理解建立在從整體角度對課文深層理解的基礎上,旨在引導學生聯(lián)系社會實際或自身生活,對某一相關(guān)話題進行討論,使學生進行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通過一學期的閱讀教學,學生已初步建立了閱讀的基本技能―Skimming(略讀)和Scanning(查讀),教師引導學生結(jié)合語境,采用推測、查閱或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
六、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Before-reading Lead in the topic by a Christmas song Jingle Bell and hold a competition to get students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 in advance.
(依據(jù):通過歌曲以及競賽調(diào)動孩子的閱讀積極性,為下面閱讀做鋪墊)
Step 2 While-reading
(1)First reading: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circle all the things that Western people have at Christmas. [Strategy 1 : scanning]
(2)Second reading: Match the paragraphs with the topics, and then divide the whole passage into thre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time order. [ Strategy 2: finding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3)Third-reading: Read each part carefully, and then find out all the activities that children do based on the time order. [ Strategy 3: Read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4)Listening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Look through the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and predict the answers. [ Strategy 4: predicting before listening]
(依據(jù):將各種閱讀技能滲透到閱讀教材中去,在實踐中鞏固各種技能)
Step 3 Post-reading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several times, 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ir memories of Christmas with the help of picture presented on the screen.
(依據(jù):復述文章,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口語訓練)
Step 4 Homework: 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memories of Spring Festival in time order.
Step 5 Blackboard Design
Para.1: The beginning of Christmas
Para.2: Decorations outside
Para.3: Activities on Christmas Eve
Para 4: Activities on Christmas morning
篇10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6-0133-02
1 問題的提出
教案在教學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對教學思路的顯性化過程,有利于教師對課程設計的梳理。在閱讀中學教案設計大賽的教案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中學信息技術(shù)教師所編寫的教案普遍存在有悖于教學設計理論的設計點,對這些錯誤點進行歸納分析后發(fā)現(xiàn)它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進一步對中學各個學科的教案集和網(wǎng)絡中所出現(xiàn)的教案進行檢索分析后發(fā)現(xiàn),這種普遍性存在于中學各個學科的教案中。對這種現(xiàn)象所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探索,并相應地提出解決方案,對于提高整個中小學教師編寫的教案質(zhì)量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2 中學教案編寫的現(xiàn)狀及問題
在實際教學中,很少教師會堅持每次課前編寫教案以此來使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顯性化。教師會編教案的情況主要有三種:公開課、教師技能大賽和學期教案審核時。鑒于對教案本身對課堂教學的作用持有一定程度上的質(zhì)疑和教案編寫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等種種原因,多數(shù)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不會將其視為備課的必須步驟。缺少教案引導的教學可能會使教學過程發(fā)生種種意外,教師偏離教學目標,同時不利于后期教師的自審,阻礙教師本身的專業(yè)發(fā)展。同時,由于平常缺少教案編寫的鍛煉,關(guān)鍵場合(公開課、技能大賽)下,所編寫的教案存在很多的教學設計理論上的錯誤點。
中學教師的受教育水平比較統(tǒng)一,多為大學本科畢業(yè),在大學期間接受過教學系統(tǒng)設計課程的教師比例較高。但從收集的具體教案上來看,中學教師對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本身的掌握情況不是很樂觀,具體體現(xiàn)在教案中的是設計的不合理和描述性的錯誤。
3 中學教案常見問題分析
教案中涉及的教學系統(tǒng)設計的概念較多,從分析的結(jié)果來看,當前教案里出現(xiàn)的概念性錯誤比較多,并且呈現(xiàn)出知識點上的聚集效應。教案在形式上并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從收集的教案來看其形式呈現(xiàn)多樣化,但教案所涉及的本質(zhì)內(nèi)容是固定的,主要是對教材、教學目標、學生特征、教學方法等進行分析。本文把常見的問題匯總為教學設計知識錯誤點和整體設計不合理兩大方面,對一些常見問題進行舉例和說明。
教學設計知識點錯誤
1)教材分析環(huán)節(jié)。在對教材的分析中,有些教案不指明所使用的教材名稱和所要講解的章節(jié),只對所要講解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更多的是只說明教材名和課程的章節(jié)名,對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不做分析和解釋。
2)教學目標分析環(huán)節(jié)。
片段一:教案《寫秋抒情――制作模仿寫字效果的動畫》
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操作,學會對文字進行分離;學生能夠?qū)x定的幀進行翻轉(zhuǎn),并理解其原理;使學生認識“橡皮擦工具”,并能靈活地使用。
②過程與方法:能夠通過與同學的交流體驗協(xié)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能夠通過自主學習Flash的其他功能,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采用任務驅(qū)動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任務去探究學習。
③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夠體會Flash的作用,用該軟件來展示自己的想法,從而產(chǎn)生學習信息技術(shù)的興趣和積極性。
上述片段一的教學目標闡述中出現(xiàn)幾種常見的概念性錯誤。教學目標的主語是學習者[1],“使學生認識‘橡皮擦工具’,并能靈活地使用”,此教學目標的主語卻是教師。“過程與方法”闡述的應該是過程方法類的教學目標,但在很多教案中,編寫中不能明確區(qū)分過程和結(jié)果,易將結(jié)果表述為過程。上述教學目標的“過程與方法”第三條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結(jié)果而非過程。
此外,對各教學目標的排序混亂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很多教案在對教學目標闡述過程中缺少層次性,沒有遵循教學目標由簡到難、層層遞進的原則[1]。片段一“知識與技能”目標中“幀翻轉(zhuǎn)”比“認識和使用橡皮擦工具”這一教學目標更具有難度,且對幀翻轉(zhuǎn)的教學應該是建立在會用橡皮擦工具的前提上的,而片段一對這兩個教學目標的表述違反了遞進原則。
3)學情分析環(huán)節(jié)。
片段二:教案《我要做策劃――數(shù)據(jù)的簡單計算、統(tǒng)計和直觀表達》
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為七年級的學生,七年級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具有學會和掌握Excel數(shù)據(jù)處理的能力。
在對學情的分析中,由于對學情分析的理解不夠,常會出現(xiàn)著重闡述同一年齡或群體的共有特征,而忽視具體對象所具有的特殊性,并忽視對教學前學生所擁有的與當前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知識及環(huán)境的分析,即忽視入門技能和從屬技能的分析。上述片段二對學情的分析看似是說出學習者的特征,但并不符合學情分析所要真正闡述的含義,只是對七年級學生進行了特征的概括,沒有具體說明教學班級的學生特征,同時對該教學對象沒有進行教學前的從屬技能分析,即沒有分析這些七年級學生對Excel這個軟件在教學前是否接觸和學習過,以及該學校學生所處的計算機環(huán)境如何。
4)教學方法分析環(huán)節(jié)。
片段三:教案《用數(shù)據(jù)來說話》
教學方法:任務驅(qū)動、示范模仿、小組合作。
混淆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也是教案中常見的錯誤點,在具體的教案編寫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兩者互相取代。如上述片段三所示,對教學方法的概括中所提到的示范模仿就是一個教學策略而非教學方法。
有些教案的教學設計中會脫離教學內(nèi)容,對所使用的教學策略做術(shù)語解釋。如下片段四所示,對情境―陶冶教學策略做了一個簡明的解釋。教學策略只是一個框架,具體的應用過程會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而不同,教案編寫時應著重解釋具體教學時對策略的采用和設計,而不是單純地進行術(shù)語解釋。
5)教學策略分析環(huán)節(jié)。
片段四:教案《故鄉(xiāng)》
教學策略:采用情境―陶冶教學策略,實行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活動―總結(jié)轉(zhuǎn)化三步曲,讓學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放松的情境中學習。
教案中概括的教學策略和具體應用的教學策略不相同也是教案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最易混淆的是任務驅(qū)動教學策略和拋錨式教學策略。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在教學設計中是一個重難點,很多教師在學習時沒有真正理解其本質(zhì)和區(qū)別,導致在教案中發(fā)生相互混淆,影響教案的科學性。
以上幾種教案編寫中常見的錯誤點的本質(zhì)原因都是對教學設計中的相關(guān)理論知識缺乏本質(zhì)的理解和認識,也從側(cè)面反映了中學教師的教學設計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不夠。提高中學教師教學設計理論知識水平是提高中學教案質(zhì)量的一個核心問題,也是最基本的問題。
整體設計思想不合理
1)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只提出課時所用時間,不對時間進行過程細分;對教學過程中的時間分配不合理,教學前準備和教學后總結(jié)所分配的時間過長;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時間不好分配,給不是教學重點的教學難點分配時間過多,給簡單的教學重點分配時間過少,不易強調(diào)出教學重點;分配的時間沒有結(jié)合實際情況,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實現(xiàn)。
2)教學過程設置不合理。導入新課時,缺少引導學生將案例與所教新課內(nèi)容進行聯(lián)想的關(guān)鍵引導語,使得整個課前引導案例與課程脫離,從而沒有實際性的引導用途;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所使用的教學案例沒有連貫性,各個環(huán)節(jié)所使用的案例單獨存在、沒有聯(lián)系,使得整個教學過程不完整連貫,教學缺少層次感;對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常見情況沒有做估計和提出解決的方案,對整個教學過程的闡述過于理想化,增加了實際教學時的難度;教學任務和教學的次序沒有遵循由易到難的次序,使得教學過程不合理;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教學階段所教學的內(nèi)容完全一樣,沒有相應地增加新知識,單純性地鞏固知識,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教學過程中,對教師引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沒有設置解答的教學過程,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和構(gòu)建。
3)教學總結(jié)缺少科學性。教師自己做總結(jié),沒有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總結(jié)性思考,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只讓學生做總結(jié),教師沒有進行總括性的歸納,使得知識的傳授缺少聚焦點。
4 總結(jié)
教案中出現(xiàn)問題群聚的現(xiàn)象反映的是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不足,提高教案質(zhì)量的關(guān)鍵在于提高教師分析教學任務、分析教學對象、設計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策略、選用教學媒體、進行課堂教學設計評價的能力[2]。學校在教師正式入職前應加強教學設計能力的統(tǒng)一培訓,并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評價和審核教案的相關(guān)機制。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林君芬,張文蘭.教學系統(tǒng)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11
篇12
優(yōu)化備課結(jié)構(gòu),完善備課模式;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提高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新背景
寧縣和盛初中自2012年8月建成開學以來,以其硬件設施在全縣一流,上級領(lǐng)導也多次親臨我校,作出了要把我校建成教學質(zhì)量強校的指示,為此,我校領(lǐng)導,深感責任重大,發(fā)奮圖強,深入教學第一線,把教研教改作為抓手和突破口,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展開了聽課評教活動。在過去的一年當中,人人講課,人人評課,聽課率和承擔公開教學率達到了百分之百。此外,還派出老師,到外校,如齊家樓、西峰五中、早勝初中等地,利用他山之石,為我所用,教學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教學能手也脫穎而出。我校教學能手赴市上和省上參加賽課活動,均有老師獲獎。全縣西區(qū)初中賽課活動在我校多媒體教室進行,我校同科目的老師也全員參加聽課,教研教改可謂如火如荼,波瀾壯闊,取得了相當?shù)膶嵭В航虒W的形式潛移默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到確立,課業(yè)負擔減輕了,各科發(fā)展平衡,素質(zhì)教育得到體現(xiàn),如我校第一屆校園文化藝術(shù)節(jié)成功舉辦、書畫展如期舉行、運動會勝利閉幕。教研教改必然地要體現(xiàn)在教案上,從數(shù)學、英語活頁教案,到“‘導讀式’語文教學案”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是我校教研教改的成果之一,從它可以看出我校的教研教改軌跡,供上級調(diào)研和指導。
三、創(chuàng)新過程:
1、表格式活頁教案的出現(xiàn)。
活頁教案,是在公開教學中出現(xiàn)的。優(yōu)秀的公開課、示范課、表演課老師,總是在電腦上精心備寫一分表格式活頁教案,然后診求備課組長、教研組長、教導主任等老師的意見,在電腦上可以隨時修改完善,然后打印,在公開課上分發(fā)給各聽課老師,因此,活頁教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作到盡善盡美,高效率地復制許多份,也為其他老師的授課提供幫助。而電子版教案在多媒體教學設備中又大興其道,得到了理想地展示,省時高效。由于骨干教師的引領(lǐng)作用,數(shù)學教研組、英語教研組先后確立了表格式活頁教案,運行良好,便于操作。語文活頁教案也在實踐中,成為《“導讀式”語文教學案》的雛形。
2、《“導讀式”語文教學案》的創(chuàng)新
語文教研組在第二學期開始就嘗試表格式活頁教案,但和教導處設計的導學案是雙軌制,就是每人在備寫導學案的同時,另外承擔一課表格式活頁教案的備寫,上課時以導學案為主授課,活頁教案基本是為課改而課改,當時看來只是加重了老師們的負擔,一個學期下來,老師們寫了四本導學案,還寫了許多活頁教案。但俗話說,功不枉費,就在這樣的勞動中,老師們對活頁教案的備寫積累了不少有益的經(jīng)驗,在新課改形勢的推動下,《“導讀式”語文教學案》終于脫穎而出了。它是一種完善了的表格式活頁教案,可以說是經(jīng)過了漫長的實踐而產(chǎn)生的,所不同的是由原來的16楷紙變成了8楷紙(A4)打印,再由備課組成員備寫而成。
(1)《“導讀式”語文教學案》的命名。本教案的命名,源自教育家錢夢龍的“語文導讀法”,而用這種教學案備寫教案,從理念上也有“語文導讀法”的性質(zhì)。“導”是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基本方式。“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方式,語文教學就是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誦讀活動中進行,在教師引導和點撥下,學生讀讀議議,就會領(lǐng)悟文本的內(nèi)涵。熟讀成誦就會使語文知識和文化精神營養(yǎng)在學生生命中沉淀,從而塑造學生健康的生命價值觀,奠定學生人生基礎。
(2)《“導讀式”語文導學案》樣式。
如下所示,這是備寫好的一份《“導讀式”語文教學案》:
課題:紫藤蘿瀑布 授課人:張世勤
授課時間:2013-11-5 教法 導讀
學法 誦讀,討論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識記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劃分課文層次,概括層意,勾畫關(guān)鍵句。
3體會生命的頑強和美好,正確對待生活的坎坷,把握生活。
教學重點:揣摩詞語和重點語句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主備人:張世勤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展示目標
我們在學習《秋天的懷念》一文時,母親為什么用身體擋住窗口不讓“我”看落葉,卻多次央求“我”去北海看?大家一定會說這不但體現(xiàn)了偉大的母愛,更能體現(xiàn)出母親教育兒子正確對待生活的坎坷,積極樂觀地生活,今天我們將再一次的感悟生活的真諦。請同學們學習《紫藤蘿瀑布》一文。
2檢查預習,校音釋義。
3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4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劃分層次,概括層意。
一(1-6)看花 二(7-9)憶花 三(10-11)悟花
5精讀課文,研討、訓練
A說說作者從紫藤蘿花瀑中感悟到了什么,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和聯(lián)想,與同學分享。
B紫藤蘿花瀑“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改變著“我”的心情。從課文中畫出表現(xiàn)“我”心情的語句,說說前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6速讀課文,想想本文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板書設計:
紫藤蘿瀑布
宗璞
一(1-6)看花――繁花似錦(1花瀑;2花穗;3花苞。)
二(7-9)憶花――思緒萬千(1賞花的感受;2憶花的動作;3頌花的生機。)
三(10-11)悟花――樂觀向上
主題(關(guān)鍵句):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課堂小結(jié):
本文通過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寫了生長茂盛的紫藤蘿花瀑,回憶了它不幸的遭遇,感悟到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保持對生命的美好向往
訓練提升:
1、 解釋(口頭解釋)
佇立:長時間的站立。盤虬臥龍:盤曲的枝條,猶如躺臥的龍。
2、 賞析課文:
文章圍繞紫藤蘿來抒發(fā)感情,由看花,憶花,思花三部分層深入,看花部分是花瀑,花穗,花朵來寫,憶花先寫“我”浸在“花朵的光輝”中,感到“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次寫花所受的苦難,最后以花歷經(jīng)劫難又煥發(fā)生機作結(jié),回應前文,思花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完成練習冊。
輔備人:梁兆恒
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 運壓倒,要保持對生命的美好向往 ,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后,要面對新的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偉大的事業(yè)中去。
所謂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種事物,賦以某種事物的象征意義,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識延展: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課后反思:討論環(huán)節(jié)一直是費時費力的,每班要培養(yǎng)幾名善于發(fā)言的帶頭人。
備課組成員審閱:楊潔、劉瑞娟、李濤 包組領(lǐng)導審閱:李虎峰 時間2013、11、1
(3)《“導讀式”語文教學案》設計特點
“‘導讀式’語文教學案”采用表格式活頁教案,用A4紙打印,其項目有“課題”,“授課人”,“授課時間”,“教法”,“學法”“課時”“教學三維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分為“主備人”和“輔備人”欄目。還有“板書設計”,“知識延展”,“課堂小結(jié)”,“訓練提升”,“作業(yè)布置”,“課后反思”。最后還有備課成員審閱,包組領(lǐng)導審閱。尤其是設有主備人和輔備人欄目,使備課過程更能體現(xiàn)集體備課的理念和優(yōu)點。
(4)“‘導讀式’語文教學案”的備課流程。
我們以年級組為單位,同學科的老師們圍成一個備課小組,先是組員說課,交流意見,如確定教法和學法,確定重難點等,再由主備人主備該課,然后由組員們審閱,提出意見,由一人作為輔備人執(zhí)筆完善。有時主備人提出問題,在課堂上由學生討論生成答案,但輔備人可以預設答案,使教學過程更加便于控制。知識延展更能發(fā)揮眾長。輔備人可以用名言印證,也可講一個故事,這樣不但教師之間可以互相啟發(fā),更能使課堂充滿智慧和樂趣,提升教學層次。如,我們在七年級上冊《蟬》的教學延展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個方丈在彌留之際,眾弟子跪在床前,希望聆聽師傅最后的教誨,得到人生真諦。這時,房上正有老鼠在打架,方丈說:你們聽,它們多么快樂!說完,就閉上了眼。
(5)“‘導讀式’語文教學案”的教學過程。
一般有(一)展示目標。(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三)輪讀課文,掌握新詞語。(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畫出重點語句。(五)默讀、賞析課文,研習課文內(nèi)容。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一般情況下,可以圍繞課后思考題讓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具體作法是讓六人小組展開討論,老師組織引導,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出答案,如果太難,是第一次接觸,則不需要太多的討論,可以以介紹為主。(六)知識延展,可以使學生舉一反三,產(chǎn)生聯(lián)想,使知識得到融會貫通。(七)課堂小結(jié)。可以使重點得到明確和強調(diào),難點得到突破。( 八)訓練提升。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的檢驗和鞏固。通常可檢查學生對文本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掌握和領(lǐng)會情況。(九)作業(yè)布置。通常可以讓學生抄寫詞語,作一至三個練習題,背誦,默寫古詩或課文名篇。(十)課后反思。通過反思,可以不斷矯正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導讀式’語文教學案”亦包含著“‘導讀式’語文教學法”。
(6)《“導讀式”語文教學案》的實踐效果。
總之,從“‘導讀式’語文教學案”的形式和內(nèi)容不難發(fā)現(xiàn)其以下優(yōu)點:①、是真正的集體備課,使流于形式的集體備課落到了實處。②、有主備人和輔備人,可以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共有四次完善過程,就是備課前的交流,主備人備課,輔備人完善,其他組員審閱簽字。③、目標明確。④、重難點突出。⑤、教學過程真正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⑥、省時高效,把教師從機械的書寫活動中解放出來,使教師可以有時間研究學生,一對一地幫助后進生。⑦、可以使老師有時間讀書看報,自我完善,進行國培和網(wǎng)上學習,使教師和學生一同成長,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在教學活動中以一個學習首席發(fā)言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課堂上,才會達到學習的民主,上升到科學化。
教學成績:我們備課小組語文成績在全縣聯(lián)考及畢業(yè)會考中名列前茅,均受到縣局獎勵。
篇13
一、構(gòu)建一個快樂的課堂氛圍
有了好的課堂氛圍,學生才能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老師們在教學中要注意給學生構(gòu)建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并不枯燥。經(jīng)過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課堂的活躍度程度和教學效率是成正比的,課堂活躍,說明學生的思維活躍,學生的思維活躍說明學生在認真認真思考問題,學生認真思考才能夠?qū)χR有自己的理解,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一定要注意構(gòu)建一個活躍的、歡快的課堂。
老師們可以帶領(lǐng)學生做一些小游戲,通過游戲來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比如說,老師可以讓學生做“成語接龍”的游戲,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游戲,一個人說一個成語,后一個人說的成語的第一個字就必須要是前一個人所說成語的最后一個字,假設學生說“力不從心”,下一個同學就可以說“心心相印”,當某個學生接不下去的時候,就算輸了就要接受懲罰,這樣的一個小游戲就可以讓整個課堂歡快起來。
老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來思考,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老師們在提出一些問題之后還要給學生提供一些思路,幫助學生打開思維,比如說,老師在教學《嫦娥奔月》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你喜歡嫦娥嗎,為什么?在這個問題提出后,老師可以提升學生從嫦娥的性格、品質(zhì)等各方面來進行回答。
二、老師們要準備教案
老師們在進行教學之前要準備教案,很多老師都會準備教案,教案是對一節(jié)課的課程規(guī)劃和設計,有了教案,老師們在教學的時候能夠更有計劃性,學生的學習也會更有規(guī)律,會讓學生清醒有序地學習知識。我們會看到有些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一會兒講句子,一會兒講作者,沒有一點計劃性,學生也聽的迷迷糊糊的,這樣的教學是不對的,老師們在教學之前一定要準備教案。教案中需要包括課程目標,就是老師們這節(jié)課的教學要達到的一個效果,也需要包括教學的重難點,還需要包括課前的準備和教學的過程,老師們設計教案的過程就是對課堂教學進行構(gòu)想的過程,老師們在設計教案的時候也要標注清楚老師需要在黑板上板書的內(nèi)容,這樣能夠讓學生更清楚的了解課堂內(nèi)容。
比如說,老師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要設計教案,老師需要弄清楚自己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文章,了解父母這兩種評價背后蘊含的情感,還要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并且能夠背誦一些段落。老師們也需要弄清楚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明白父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老師還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詳細地設計,要具有吸引力。
三、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老師們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需要老師們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要按照老師的要求來,老師怎么要求,學生就要怎么做,老師說讓讀書,學生不能看書。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于老師的要求總是陽奉陰違,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老師們在教學前都進行了教學設計,老師對學生提出的每一個要求都是有目的的,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做,積極地配合老師的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比如說,老師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讓學生朗讀課文,學生就去認真地讀課文,讀完就停下來,之后老師就可以進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如果每一個學生對于老師的要求都不以為然,有的學生在讀書,有的學生在看書,有的學生在走神,老師就很難分辨學生是否讀完書了,從而拉低教學效率。
結(jié)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文化水平,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提高教學效率,老師們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老師們要準備教案,有計劃地講課,老師們也要注意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老師們還要不斷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發(fā)展其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玉秀.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b版,2015(1):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