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地理信息科學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生源質量不高,師生雙向不滿。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與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等專業相比,錄取分數線較低,由于社會大眾對該專業不熟悉,往往招收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在其他專業錄滿后調劑過來的低分生,生源的質量較差。因此,學生從入學開始就對專業不認同,缺少學習動力,這樣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教師的上課熱情。學生抱怨教師工作不敬業,教學不投入、能力差,教學手段單一,講課不生動。教師抱怨學生學習不認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態度不端正。
3)課程設置不科學。地理信息科學是依托測繪工程而創辦的專業,地理信息科學和測繪的專業課程各占50%,雖然拓展了學生的就業面,由于課程之間銜接不緊密,學生所學的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課程不完整,尤其是開發類課程較少,使得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學生與測繪工程專業的學生相比,在測繪能力方面處于劣勢,與中南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地信專業學生相比,開發能力較弱,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畢業后絕大部分學生只能勝任數據處理工作,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從事GIS開發方面的工作,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1.2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風建設的機會
1)社會對高素質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技術人才需求迫切。隨著地理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的總產值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12年就已突破2000億元。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對地理信息科學專業人才的需求,特別是即懂技術又懂應用的中、高端人才。
2)院校領導重視。近兩年,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得到了學校、學院各級領導的重視,學校成立了湖南省城市規劃信息技術高校重點實驗室,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教師都是實驗室成員,將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發展與城市規劃相結合,為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風建設提供了平臺。
1.3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風建設的威脅
1)社會環境影響。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但是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讀書無用”、“一切向錢看”等思想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使得一部分學生在學校虛度時光,沉溺于網絡游戲中的虛幻世界,沒有學習目標。
2)校園氛圍影響。湖南城市學院是一所處于轉型期的地方二本院校,學校在教學與管理方面并不能完全適應社會需求和學生的發展。校園的學習氛圍不強,“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在校園中廣泛存在,這些不良風氣影響了部分學生的學習情緒,改變了一些學生的價值觀,阻礙了優良學風的形成。
2學風建設改革措施
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教師在學風建設中起主導作用,而專業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單位,專業學風對學校、學院和班級學風,以及學生個人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可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風建設改革。
2.1以思想教育為切入點,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學風建設的關鍵是解決學生學習的思想問題,通過主題班會、一對一交談等思想教育形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2做好入學教育,培養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新生對專業不了解,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將地理信息科學專業作為第一志愿填報,因此,在入學教育時將專業介紹和學風建設的教育作為重點,使學生從了解專業到熱愛專業,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班主任、輔導員和專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學生,采用具體的方式,盡快確定學習目標,以激發學生對專業的學習興趣。
2.3以科學的管理制度,促進專業學風建設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獎懲制度、考試管理制度、計劃管理制度、教學過程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等,保證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教學工作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通過這些制度規范師生的行為,做到有章可循,更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環境和良好學風。
2.4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地理信息科學是一門交叉學科,知識更新快,應按其知識體系設置專業課程,厘清各門課程的關系,保證本專業的學生能夠掌握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系統開發與應用等不同環節的知識。把握社會對技術更新的需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將市場急需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傳授給學生。通過大學生導師制,以大學生創新性項目和開放性實驗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主動性。
2.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教風促學風通過引進有影響力的學者作為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學術帶頭人,在科研和教學方面確定方向,指導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戰斗力和協同競爭的良好氛圍。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在教學中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
2.6開展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圍繞學科專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GIS文化節、GIS技能大賽、學術講座等,讓學生盡快融入到大學生活中來,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習的熱情。
篇2
一、培養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這就要求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以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那么,如何建立穩定的學習動機呢?
1.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學生樹立的目標不同.形成的目標結構不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動機和熱情。教師的首要任務則在于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確定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讓學生逐步認識到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學習是生存的第一需要。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給學生如“認真學習”等一些抽象的建議,要給學生提供具體而明確的目標.以及達到目標的方法
2.創設探索問題的情境。數學知識相對于其他知識來說比較抽象,往往不被學生喜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立足于學生實際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情境,提出具有誘惑力的問題.對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很有必要比如講等比數列求和時,筆者用一個故事來創設情境.引入新課:一個窮人到富人那兒借錢,原以為吝嗇的富人不肯借,誰知,富人一口答應,只是借款方式特別,在30天中,每天借給窮人1萬元;借款第一天窮人給富人1分錢,以后每天所還錢數是前一天的2倍,30天后互不相欠。窮人覺得很劃算,可是又覺得吝嗇的富人不會這么便宜他,你能幫他解決問題嗎?問題提出以后,學生興趣盎然,為后面新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形成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不只是側重學生掌握知識.更要使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數學思維能力,自主性學習要求把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中。那么什么是自主性學習呢?自主性學習不是指學生獨自在那里學習,而是指學習的內在品質,是以學生的主動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進行學習,是一種學習者自覺的、主動的學習方式。當然自主性學習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否則學生容易失去目標,收效甚微。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有效地選用一組數學問題組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有關二次函數、二次方程和二次不等式時.教師可利用這樣的題組:已知二次函數根據求根公式求方程x+的兩根;(2)分解因式:
(3)求出函數圖像與x軸的交點坐標;(4)求函數圖像的頂點坐標以及對稱軸方程:(5)作出其圖像;(6)解不等式:整個題組能幫助學生自主復習與鞏固二次函數圖像、頂點、對稱軸、與X軸的交點、解一元二次方程、實數范圍內分解因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識,更使學生在二次函數圖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間形成知識網絡,體會數形結合的作用討論式教學是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式課堂結構。它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面向有差異的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并改變了學生由傳統教學中單純的旁觀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讓學生在課堂中傾聽別人的意見,對別人的意見作出評價。并能通過集思廣益形成自己的觀點。比如對橢圓的標準方程第一課時的教學,筆者不急于給學生現成的結論,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細線作出橢圓,并給出問題讓學生思考:1.在運動中哪些量在變,哪些量不變?2.能不能用數學式子表達?生A:兩個釘子代表不動點,鉛筆所到之處代表動點,動點的軌跡為橢圓生B:我還有補充,不變量還有動點與兩定點距離之和。距離之和等于細繩的長度。設釘子為A、B,動點為P,則PA+PB=定值。筆者進行補充,記定點為還有限制條件沒有考慮,回顧一下作圖過程,能看得出來嗎?在大家的分析討論中,我們得到并總結出了橢圓的定義。筆者通過師生間相互合作探索,使學生相互吸收、相互完善.實現對知識的理解、認知、探索和創新,同時得到體驗、交流和表現。
三、營造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數學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