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政協會議發言稿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建設城市文化的必要性
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與競爭的軟實力,“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睔v史文化只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新時代的城市還需打造新的城市文化形象,這是我們在經營城市中需要研究的課題;通過研究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提議,認為:我市應該用“科技文化”形象展示邢臺現代城市風采。
就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以文化定位邢臺 彰顯邢臺科學創新精神
用文化定位城市,是避開“千城一面”模式,建設特色城市的方法之一。如何進行城市文化定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邢臺的城市文化形象定位,就是要結合我市的人文歷史背景、風土民情、地域特色等,突出自身的個性。城市的文化定位也是一張城市名片,這張名片就要送出去,就要唱的響。
我市城市歷史發展過程中,有兩個亮點,一個是古都文化,一個是科技文化。古都文化是以商周文化為主,有“先商之源,祖乙之邢,邢侯立國”的文化特色,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就是“祖乙之邢”在學術界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再者中國的古都文化有古都和十大古都之說,邢臺均不在其列,如果用“古都邢臺”定位城市文化,必須加強此方面的專題學術研究和宣傳。由此看來,要打造國人心目中的“古都邢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于科技文化,邢臺有先商時的釀酒技術、漢代的冶鐵術,唐代的邢白瓷,科技名人有僧一行、劉秉忠、郭守敬、王同春等等,城市科學發展中有后趙、宋元時的建筑技術,特別是元代科學家郭守敬創造出的一系列領先于世界科技成果。
以郭守敬為代表的科技文化形象的城市是邢臺的優勢,我市已經舉辦了多屆“邢臺郭守敬科技文化周”活動,這也是其他城市所沒有的,特別是在今后的城市文化宣傳方面,應加大利用郭守敬名人效應,利用邢臺古代科技成就成果,重點打造以郭守敬為代表的邢臺“科技文化”形象。
第二、宣傳郭守敬科學創新精神,打造城市科技文化形象,樹立全民創新意識
城市形象建設是“軟”、“硬”都要抓的工作,經濟建設、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是“硬件”,城市文化形象定位是“軟件”。我市的“硬件”建設發展迅速,而“軟件”工作較為滯后。在“三年大變樣”城市建設中,我市的文化城市建設十項工程還需要量化,更深一步的謀化和細化,更加貼近城市文化主題。
城市文化主題如何利用?我們以“科技文化”定位邢臺,宣傳也應圍繞著科技文化進行,古代的要宣傳以郭守敬為代表的科技城市形象,以提升我市長年宣傳郭守敬文化的時代意義。要通過宣傳貫徹科學發展觀,以 “邢臺人”的科技成就和科學精神來喚起今天的科學發展意識,通過科學、準確的定位,塑造今天與時俱進的城市科學發展。建議聘請城市運營、經濟、社會學專家進行研究,準確把握城市科學發展的脈絡,結合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確定我市科學文化宣傳語、標志性建筑、城市標識、標準色彩、吉祥物等,形成我市城市形象識別系統。
第三、城市建設注意科技文化符號的應用
在“三年大變樣”城市建設中,規劃要突出地方特色,劃定城市文化內核,即城市文化形象,找準景觀節點,在社區核心景觀區建立文化點,如道路交叉口、公園、廣場等地方,用邢臺的科技故事、事跡、名人、成語等內容,用雕塑等手法樹立城市科技文化形象。以郭守敬大道為景觀軸,形成文化流動的風景線,成為拓展城市文化內涵的承載平臺。
第四、注意培育我市城市人文精神
篇2
下面,我就借政協視察的東風、落實政協提出的對策建議、切實抓好沖刺階段的工作,講五條意見: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造勢力度。創優工作是促進襄樊發展、造福襄樊人民的好事,只有廣泛動員、組織廣大市民群眾參與和支持才能取得成功。前一階段我們雖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像宣傳“一節一會”那樣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我們還需要作大量的宣傳發動工作。下一階段,各部門、各單位、各新聞媒介,特別是各個城區辦事處、居委會,要充分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和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創優”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在宣傳的針對性、深入性、多樣性上再下功夫,做到豐富多彩、生動活潑,通過扎實有效的宣傳發動,使廣大干部群眾更好地支持創優、參與創優,形成強大的創優工作合力。要結合公民道德建設年、宣傳月、實踐日活動,繼續在全社會廣泛宣傳“二十字”公民道德建設基本規范,大力倡導文明、熱情、誠實、守信的良好風尚,善待外地客、嚴律自己人,堅決杜絕欺生宰客等損害襄樊名聲的不良行為,重塑襄樊良好形象。特別是要在機場、車站、涉旅企業等窗口行業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優質文明服務,牢固樹立“人人都是襄樊形象、個個都是旅游環境”的城市意識,為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進一步加大硬件建設力度。根據市政協通報的情況,目前,硬件建設還有不少問題。我們要根據政協視察反饋的情況,對所有硬件建設項目進行全面梳理,搞清已完成多少、正在施工或還未施工的有多少,做到心中有數。要督促責任主體單位和實施主體單位加強對項目的建設管理,抓緊建設施工,確保4月底前所有硬件建設項目全部竣工。對于市政府安排的五一前要求完成的18項重點城市建設工程,也要責成有關單位加快進行。目前項目資金缺乏是個普遍問題,政府不能也不可能大包大攬下來,只能采取三種途徑加以解決:一是各單位自籌一部分。各建設項目建成后直接受益或受益最大的還是本地或本單位,所以主要資金還要靠各單位想方設法解決。高新區建設一個三星級廁所、魚梁洲建設的兩個旅游廁所,資金都是自籌的,在這方面帶了好頭;二是政府投入一部分;三是通過市場運作方式解決一部分。我想,只要肯動腦筋、肯下功夫,資金問題總會有解決辦法的。
三、進一步加大規范指導力度。創優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嚴,要在短期內見到成效,必須不斷加強規范指導,保證工作不走或少走彎路。首先要進一步加大對創優檔案資料歸集的指導,市創優辦要經常深入各責任單位,按照“寧多勿少、寧嚴勿松”的原則,督促各單位加強檔案收集整理,缺什么補什么,努力形成全面、規范、完備的創優資料。其次是這次通報會后,迅速組織技術監督、公安、消防、城建、城管、工商、旅游等職能部門深入各創優責任單位,特別是深入失分較多的景區景點、賓館、飯店及旅行社,按照創優要求指導設立規范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落實安全保障措施,規范商品價格管理,抓好社會環境綜合治理,指導旅游行業抓好貫標工作,確保軟件和旅游行業規范化工作少丟分。
四、進一步加大環境整治力度。環境問題是直接關系一個城市形象的大問題。正如視察中所反映的,目前,我市市容市貌環境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如背街小巷及城鄉結合部垃圾不能及時清理,出店經營、占道經營、游散攤點較為普遍,中巴車、出租車、三輪車亂停亂靠及發展無序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城市“牛皮癬”前清后貼、經常反彈等等,嚴重影響了襄樊形象,同時也直接危及創優驗收。對于這些問題,近一時期我們將重拳出擊、標本兼治、集中治理。一是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還權于城區,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充分發揮塊塊在城市管理上的重要作用;二是改革城市管理方式,實行市場化運作,對一些重要路段的經營管理權向社會發包,如解放路、明珠廣場等由實體單位承包管理后,環境衛生明顯好轉;三是嚴格落實部門責任制。工商、公安、城建、城管、交通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密切配合,協調作戰,加強監管、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危害市容環境的行為。今后涉及哪個部門的問題多,要追究哪個部門的責任;四是集中整治。近期要集中整治景區景點、星級賓館、飯店、旅行社及兩站地區周邊環境,嚴厲打擊亂停亂靠、亂擺亂放、占道經營等違規行為。
篇3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定期檢查腎臟功能,同時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雖說高血壓腎病一般在早中期都無明顯癥狀,但有些患者也可能出現夜尿增多、尿液較清的現象,這說明腎小管的濃縮功能已經下降;另外,早上起床若出現眼瞼、下肢水腫的癥狀,可能提示腎臟已有損害。而一般發展到胃口差、惡心嘔吐、貧血、易疲勞甚至腰酸背痛、精神萎靡時,基本已到了中晚期。
如何挑選檸檬?
問:現在市場上的檸檬有進口也有國產的,價格相差很多,它們的營養成分有區別嗎?應該如何挑選檸檬呢?
答:一般來說,食品的產地不同,營養成分肯定會有所區別。進口檸檬因為運輸費用等原因,價錢會貴一些,但并不能因此就斷定其營養價值肯定高于國產檸檬。相對來說,進口檸檬的香氣更濃郁一些,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
優質檸檬一般有以下的特點,個頭中等,果形橢圓,兩端均突起而稍尖似橄欖球狀;成熟者皮色鮮黃,顏色均勻;表面光滑,紋理細致,沒有疤痕并富有光澤;有彈性,掂著較重,且具有濃郁的香氣。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上還有一種青檸,其酸味尖銳濃烈,香味卻較清淡,常用于烹調東南亞特有的菜肴。
白癜風會遺傳嗎?
問:白癜風會遺傳嗎?
答:在我國,白癜風遺傳幾率為3%~4%。
從遺傳學的角度看,遺傳只是白癜風發病的一個因素,此外,環境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工作、學習環境、飲食習慣精神狀態及空氣、水源等)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白癜風一般需在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都具備的條件下才發病。
白癜風病人飲食應該注意什么?
問:白癜風病人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些什么?
答:首先,不可偏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科學的飲食調理,注重各種食物的搭配,以保證人體足夠的營養,偏食則會造成食品搭配失調,營養偏差,有可能導致合成黑素的必需物質相對缺乏。
第二,多吃一些含銅食物。有實驗資料證明,白癜風患者血中和白斑組織中的銅和銅藍蛋白含量常明顯低于正常人。日常生活中不妨攝食一些含銅食物,如松蘑、章魚、牡蠣、鵝肝、杏干、玉米粥、口蘑、豆奶、梨、羊肝、黑胡椒等。
第三,多吃一些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如瘦豬肉、禽蛋,動物內臟如肝、腎等,牛奶,新鮮蔬菜,豆類,包括黃豆、扁豆、青豆、豆制品等。花生、黑芝麻、葡萄干、硬果類如核桃等,礦物質食物如貝殼類食物,如田螺、蟶、蛤、牡蠣等。
第四,注意一些需要忌口的食物。忌食蔥、蒜、魚、蝦、羊肉、辣椒、酒類。不宜吃菠菜,因菠菜含有大量的草酸,易使患部發癢及影響銅的吸收。少吃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如櫻桃、番茄、鮮棗、山楂、獼猴桃、柚子等,因維生素C能使血清銅與血清銅氧化酶水平降低,影響酪氨酸酶的活性,干擾皮膚黑色素的合成。
吃“發物”對肝炎康復有影響嗎?
問:民間都說患了肝炎就不能吃魚蝦等“發物”了。什么是“發物”呢,這些食物真的對肝炎康復有影響嗎?
答:“發物”通常是指能激發已經靜止的疾病成為活動性疾病的一類食物。肝炎病人在肝功能恢復正常、肝炎癥狀消失后,如常食“發物”,往往導致肝功能又出現異常,臨床出現消化道或過敏反應癥狀。因此,我們理解的“發物”概念,主要是指一些有傷肝作用的食物,如酒類;或因個體素質關系,吃某些食物如魚、蝦、蟹等,出現過敏反應。
因此,肝炎病人在飲食中除忌酒外,還應盡量不吃會引起腹脹、腹瀉、蕁麻疹、水腫等過敏現象的食物,以免影響肝炎康復。至于一般民間流傳的“發物”對肝炎的康復有影響的說法并無確切的證據。然而“發物”中腥味者居多,在服用中藥湯劑過程中,最好加以避免。
體檢可以檢出哪些癌癥?
問:哪些癌癥可以通過體檢早期發現?
答:目前,只有乳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幾種癌癥,可能在無癥狀的情況下,通過常規健康體檢及普查早期發現。
乳腺癌: 20~40歲婦女應每1~3年接受觸診檢查,40歲以上婦女還應每年接受鉬靶拍片檢查。鉬靶拍片可能檢出觸診體檢摸不到的早期乳腺癌,準確度達90%。有乳腺癌家族史、胸部曾接受過放射治療史、曾患乳腺癌、病變曾經病理學檢查診斷為小葉原位癌或乳腺不典型增生等高危因素的婦女上述檢查的間隔時間及方法選擇,應更趨于積極。若存在可疑病灶,需要在X線鉬靶或超聲波檢查引導下刺活檢。
結直腸癌: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進行1次大便隱血試驗檢查,每5~10年進行1次纖維結直腸內鏡檢查或鋇劑灌腸造影檢查。有結直腸癌家族史、家族性多發性結腸腺瘤、多發性結直腸息肉等病史的高危人群,纖維結直腸鏡等檢查間隔時間需要縮短。
篇4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9C-0038-03
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壯族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是一個多節日的民族。這些數量眾多、特色鮮明的壯族傳統節日,蘊含著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為推進壯族聚居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一、壯族傳統節日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
壯族傳統節日凝聚著壯族人民的思想精華,蘊含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為推進壯族聚居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一)愛國精神。壯族同胞對于國家的熱愛主要表現在中秋節、清明節、春節等漢族傳統節日上,另外,在壯族自身的節日上同樣有重要表現。例如,在龍州縣,每到農歷正月三十日的吃立節,都有青壯年以舞獅子、婦女兒童耍龍燈等歡樂的方式熱烈歡迎將士們榮歸故里。還有,一個名為莫一大王的節日盛行于廣大的壯族地區,為了紀念他們心中的勇士――不甘于壓迫、勇于與封建王權作斗爭的莫一,在每年的六月二號,人們都會為他舉行盛大的紀念儀式,有些地區還視其為先祖并祭有神位。柳、龍兩江群眾為了求得本族興旺家人康泰,每家每戶都殺豬宰羊,燒香拜祭。為了隔6年一次的特大祭奠,柳、龍兩江群眾都要在大型廟宇精心舉行宏大的祭奠儀式。每年農歷九月流行于大新、天等、靖西、德保等縣的霜降節期間,當地通過舉行民族英雄婭莫畫像巡游、拔河、排球等活動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以上活動,無一不生動地體現了壯族人民的愛國情懷。
(二)和諧理念。壯族世代相傳地把大地的給予、自然的饋贈作為民族的生存法則,從而衍生出關愛自然、感恩自然、追求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這個理念在壯族特有的傳統節日中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例如,對動物的愛護在壯族特有的傳統節日?;旯?、愛猴節、蛙婆節中得到充分體現。一年中壯族人民都要舉行專門的儀式敬拜心中的神靈,將中國農歷的四月第八天(有些寨子在六月或八月的第八天)固定為傳統的祭祀節日。當日,所有耕種的牛群休息一日,每家每戶把牛打扮一下,把牛舍翻修一新。所有農家烹飪五色糯米飯,采摘枇杷嫩葉盛飯喂食牛群;族中長老挨家挨戶評價牛,激起人們對耕牛的愛心。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在廣西靖西市岳圩鄉懷漢村舉行的愛猴節,人們帶著食物到猴子出沒的深山老林中,看著猴子吃飽喝足,將大南瓜搬進山洞后才離開。為了歌頌蛙神給當地百姓帶來的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好日子,一些地方(諸如東蘭、南丹、天峨等)會舉辦蛙婆節,一般選擇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三十,有的地方則為正月初一至十五,這期間會有各式各樣的祭祀儀式來豐富節日內容。
(三)友善品質。壯族人民參與壯族的傳統節日當中,也彰顯出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的友善品質。例如雞得節,在狀語意為“小孩節”,主要在廣西德保、靖西區域舉行,在這個節日中,外婆應該在節日之前為外孫準備一只兩斤來重的公雞和一些糯米。節日當天早上,父母要蒸好糯米飯給孩子吃,隨后孩子們可邀集朋友回家或到野外聚餐,玩耍至夕陽西下才各自回家。再如,每年的重陽節,兒子都會給自己的父親理發,并穿上新衣服,而且即便是外嫁的女兒也要給娘家送雞和米,以此來給老人祝壽。席間,子女兒孫先給老人喂飯,然后才進餐,以示孝敬。
(四)自由思想。壯族人民向來反對專制統治,樂于追求自由、平等。比如,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當日,周圍所有村寨男女老少不約而同共同慶祝,小伙子和姑娘們載歌載舞,對歌相親,你問我答。姑娘們通過對唱感覺對方可心、可信、是心想之人,就會將繡球拋給對方,對方接到后,將一個禮品固定在其上再傳回給姑娘,就表示著對姑娘滿意,于是二人就確定了戀愛關系。對唱山歌的同時,還有碰彩蛋等傳情活動。男孩用手里的彩色雞蛋去碰撞自己心儀女孩手里的彩色雞蛋,假如女孩子不喜歡這個男孩,那就要保護好手里的彩色雞蛋,是自己心儀的就用手里的彩色雞蛋和男孩的彩色雞蛋相撞。兩個人把撞壞的彩色雞蛋吃掉,就寓意他們播種下了愛情的種子。以歌會友、以球傳情、以蛋傳情的活動中,表達了壯族青年渴望打破包辦婚姻的枷鎖,爭取自由戀愛、自由擇偶的態度。
(五)勤勞精神。壯族人民的祖先是不辭辛勞、勤耕細作的稻谷耕耘者,這些優良的品德在其傳統節日里被后人展現得淋漓盡致。比如,農歷二月二十九日在桂西南地區舉行的農具節上,農民把制作好的農具拿到圩上去賣,并且相互之間交流如何使用和改進農具的方法。六月初六在桂西舉行的燈那節,人們除了白天要在家做豐盛的菜肴外,晚上還要到田地里通宵達旦地點燈,通過燈光殺死害蟲。壯族的三月三歌圩活動也具有傳授生產知識的功能。如歌圩中被壯族百姓反復吟唱的“看牛歌”、“鋤地歌”、“豐收歌”、“種稻歌”等民歌體現了勞動內容;“天氣預測歌”等歌曲向人們傳授預測氣象的知識,以便更好地進行勞作;“旱歌”、“水歌”等歌曲則給人們普及應對自然災害的辦法。
二、以壯族傳統節日推進壯族聚居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壯族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淡化。民族傳統節日經過了漫漫歷史長河,承載了太多的文化內涵,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揚。然而,目前壯族傳統節日文化內涵正在面臨著淡化的趨勢,原因有二:一是作為民族傳統節日主要傳承者的年輕人,受現代文化的沖擊,觀念在悄悄變化,在參與壯族傳統節日中,只關注自身感受,只關注節目好玩不好玩,而很少重視節日本身蘊含的文化和意義。二是有些地方政府為了發展地方經濟,一味地把壯族傳統節日作為為經濟“唱戲”而“搭臺”的材料,忽視了其本身的文化內涵,甚至為迎合觀眾的心理需求,追求經濟效益,故意改變傳統節日內容,把傳統節日低俗化,使得壯族傳統節日失去了教育功能。
(二)壯族傳統節日傳承鏈的斷層。當今時代,壯族傳統節日的傳承面臨很大的挑戰,壯族傳統節日的傳承人出現老齡化趨勢,大多青壯年對壯族傳統節日不重視。比如,著名的民族文化研究員邵志忠發表的《壯族傳統節日文化傳承與鄉村社會發展――以廣西南丹縣那地村壯族蛙婆節為例》一文就明確說,根據他們的相關實地調研,發現當地一些年輕人對于傳統的蛙婆節漠不關心,傳統的祭奠、儀式等也沒有什么關注度,他們在意的是各種現代科技生活。2014年廣西防城港市政協委員李林珍在防城港市人大、政協會議上指出:由于部分少數民族人對本民族文化缺少認同感,從而對本民族的服飾、山歌、語言以及樓房并不感興趣,這一現象在青壯年人群中更為突出。那些具有鮮明文化特色的衣著、裝飾、民俗、傳統正在漸漸地消失,失去了傳承,那些前人智慧的結晶,令人驚嘆的民族工藝開始失去其原有的色彩,被曲解、篡改,甚至消逝。我們不難看出,壯族傳統節日文化傳承存在嚴重丟失情況。
(三)壯族傳統節日外來推動力的不足。壯族傳統節日得以發展,與自身的發展需求關系密切,更與外來的推動力分不開。在這里,外來的推動力指的是政府相關部門給予的人力、物力的支持,以及企業的贊助等。如果推動力充足,壯族傳統節日會逐漸地發展壯大,反之,則逐漸消失。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對一些壯族傳統節日重視不夠,投入的資金不足,導致節日規模逐漸縮小。例如,邵志忠曾對壯族的習俗和文化進行過調研,他在《壯族傳統節日文化傳承與鄉村社會發展――以廣西南丹縣那地村壯族蛙婆節為例》一文中說:因為國家對那地村給予了大量資金資助,所以2005年的蛙婆節是迄今為止最為盛大的壯族文化活動,招引了來自五湖四海數以萬計的旅游者,場面浩大。但近年由于沒有外部的資金支援,蛙婆節的格局小了很多,人們覺得好像沒有搞活動。
三、優化壯族聚居地傳統節日推進壯族聚居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對策
(一)經濟和文化有機融合。將經濟和文化有機融合,兩者相互推動,才能將好的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傳承下去。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設立民族傳統節日專項經費,政府經費不足的,有關部門還要充分引導市場、發展經濟,從而推動傳統節日商品市場發展,讓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在市場商品中能夠充分地體現出來。同時,加強節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給予節日活動在宣傳和開展等各環節中足夠的經費,以確保民族傳統節日的質量。
(二)官與民的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借助傳統節日這個平臺要實現大眾化,就必須充分調動民眾參與節日的積極性,處理好官與民雙方的關系。在傳統節日中,雙方應該是以民眾為主體、政府為指導的合作關系。政府在進行節目安排時,要充分考慮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和節日文化認同,不能以發展旅游業、提升財政收入、增加地方名氣等不符合人民要求的動機為基礎,應以民辦節日為主,聯合各級宣傳、教育、文化、體育、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組織,充分發揮民眾的積極性,重視民眾的歡樂體驗,使民眾在節日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
(三)老與少的結合。壯族傳統節日少不了有技藝、有影響的民間老藝人,少不了對節日習俗了如指掌的老一輩人,更加少不了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是傳統節日的重要傳承群體。民族傳統節日中缺乏年輕人的參與,將直接影響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并且整個節日活動也缺少年輕人所帶來的活力和創新力,從而影響到傳統節日文化的質量。為了調動年輕人參與民族傳統節日的積極性,就要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引導作用,通過設置相關傳統文化教學課程、開展“民俗知識競賽”等方式開辟青少年學習傳統文化的學習路徑,引導學生走出校門,參與到傳統節日的活動中去。此外,還應該打造符合年輕人心理特點的傳統節日文化形式。如陳竟在國務院參事室春節文化繼承與創新座談會上的發言稿《如何讓青少年過好傳統節日》中提到:“重視加強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信息化建設,可通過手機短信、微博、微信等信息平臺共享節日內容;或者在節日中引用街舞、游園、影視、競賽、狂歡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使青少年通過身體力行的行動接觸以及借助形式多樣的節日文化形式,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四)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民族傳統文化要繼承,但不是要全盤繼承,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民眾生活需求的變化,民族傳統節日文化中會產生一些過時的、不合理的成分,這將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對傳統節日進行改革,把傳統節日與現代融合起來。確保傳統節日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協調,打造一個具有傳統屬性的現代節日。既保留原本傳統的文化內涵,又植根于現代人的生活土壤。
(五)“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結合。壯族傳統節日要想保持與時俱進,不被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所淘汰,既要“引進來”,即以開放的胸襟、兼容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對待外來節日,汲取其他節日的文明成果;同時發展“走出去”戰略,這就意味著要高度重視壯族的傳統節日,通過向各民族宣揚本族的傳統節日,加強該節日在各民族當中的影響力,最終達到使本族人民團結一致,增強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慧.壯族祖先崇拜研究[J].河池學院學報,2007(6)
[2]晁錯.?;旯潱簩Ω5某绨菖c尊重[J].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2010(6)
[3]尉富國.壯族民間信仰的歷史變遷與當地轉型[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5
[4]韋蘇文.解談廣西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J].當代廣西,2004(23)
[5]邵志忠,袁麗紅,吳偉鑌.壯族傳統節日文化傳承與鄉村社會發展――以廣西南丹縣那地村壯族蛙婆節為例[J].廣西民族研究,2006(4)
[6]李敏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面臨斷層 政協委員吁增強文化自信[EB/OL].(2014-02-19)[2016-01-22].http:///cul/2014/02-19/58580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