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家長自我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這個學期就快結束了,我要認真復習,爭取考出好成績!
總體:尚可。中規中矩,本分。
學習:良好。較之前全面,在家已完成作業為優先,空余再看課外書,玩耍。簡而言之:努力但不夠勤奮。
生活:一般。基本生活能自理。待人接物,能禮貌應對。對別人的事,不大關注,有自掃門前雪之嫌。
篇2
1.尊重個體差異,實施因人施評
個體的發展具有獨特性和不均衡性,作為教師應該通過給予每個學生積極的評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擁有信心。去年我接了六年級一個班,班里有個學生的父母離異,母親長年外出打工,他從小與外祖父一起生活。由于外祖父年邁,對他的管教有所欠缺,他也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學習紀律性不強,從一年級開始語文、數學就沒及格過,不僅他的母親、外祖父對他有所失望,就連他自己也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知道了這情況以后,我一方面與他的家長取得聯系,請家長一同配合,一方面對他在學習過程的不同階段給予不同方式與標準的評價。每天,只要他不違反學校紀律,按時上學,他可以得一個“優”。當天的作業中只對做正確的題目打鉤,所有錯題,課后我幫他一一講解,重新訂正后再評分,當他第一次得“優”時,他瞪大眼睛望著我,無法相信這是真的,我摸摸他的頭,告訴他:“沒有人天生就是違反紀律、學習不行的,遵守紀律、學習好,你也會做得到,這就是你付出努力的回報,堅持下去,老師相信你能行!”第一周,該同學還有違反紀律的現象,再過了幾個星期,他已把絕大部分的陋習改了,學習也認真了。他的語文成績也從開學初的二三十分提高到六十多分了,他能集中精神去學習了。我也沒想到,一個優字,改變了這個學困生的命運,一個肯定,使學生看到了希望。他學得自覺了、努力了、開朗了……不同的評價標準使他獲得了信心這第一個臺階,他是踏著肯定、贊賞的階梯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的。
2.允許學生失敗,倡導“再來一次我能行”
教學的過程就是使學生從不懂到懂的過程。因此,任何時候的評價都不要急于給學生不好的成績。允許他們失敗,允許他們失敗了站起來,鼓勵他們再來一次,幫助他們樹立一定能獲得成功的自信心。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強調考試也是一種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手段,考試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讓學生和家長知道得了多少分,更重要的是在于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吸取教訓迎頭趕上。因此,每次單元考試后,如果有一些學生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時,應允許這些學生復習后重新考過,滿意哪次成績就把哪次考卷帶回去給家長見面。學生為了能在家長和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最佳狀態,總能主動認真地復習。通過復習,既彌補了知識的缺陷,又獲得了好成績;既讓學生嘗到成功的甜頭,又滿足了學生家長的需求,一舉多得。這不是比家長看到學生差的成績而大發雷霆,訓斥一番,效果更好嗎?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嘗到學習勞動的快樂,體驗到克服困難的驕傲。
3.師生互動,為學生提供自我總結、評價學習結果的時間與空間
篇3
第二、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本學期我設計了一系列的主題班會。例如上了思品課“認識我國的國旗、國徽”,學生知道了國旗、國徽是代表我們國家,就讓學生動手設計代表我們班的班旗、班徽,讓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實驗班的一份子,實驗班是一個整體,通過此活動增強班級體的凝聚力;在平時我還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作為實驗班一份子的驕傲感和自豪感,讓他們認為實驗班是最棒的,自己不能給實驗班摸黑;每月進行一次評選“我班之最”活動,內容有評選最自覺遵守紀律、學習最認真、最講禮貌、最關心集體、最肯幫助別人、最愛護公物的同學,采取典型示范法,發現、培養和宣傳學生中各方面的標兵,從而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在班上實行班長輪流值日制度,把班級管理權交給全體同學,從而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感,培養了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在活動中,我盡量鼓勵全班同學都參與,特別有意讓一些活潑好動的同學,甚至后進生參加,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我還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學期,我班在全校的廣播操比賽獲得二等獎、班牌設計獲得二等獎、溜冰比賽獲得了團體一等獎的好成績。通過以上活動,使我們班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在班級體中得到充分的表現,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自己的班級,感到自己需要班級,而班級也需要自己,自己的榮譽與班級的榮譽是密不可分的,自己是班級的小主人,從而形成了一年班真誠、友愛、活潑、上進的班風。
篇4
二、允許學生失敗,倡導“再來一次我能行”
教學的過程就是使學生從不懂到懂的過程。因此,任何時候的評價都不要急于給孩子不好的成績。允許他們失敗,允許他們失敗了站起來,鼓勵他們再來一次,幫助他們樹立一定能獲得成功的自信心。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強調考試也是一種促進學生發展的手段,考試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讓孩子和家長知道得了多少分,更重要的是在于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吸取教訓迎頭趕上。因此,每次單元考試后,如果有一些孩子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時,應允許這些孩子復習后重新考過,滿意哪次成績就把哪次考卷帶回去給家長見面。孩子為了能在家長和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最佳狀態,總能主動認真地復習。通過復習,既彌補了知識的缺陷,又獲得了好成績;既讓孩子嘗到成功的甜頭,又滿足了孩子家長的需求,一舉多得。這不是比家長看到孩子差的成績而大發雷霆,訓斥一番,效果更好嗎?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讓每個孩子都能嘗到學習勞動的快樂,體驗到克服困難的驕傲。
三、師生互動,為學生提供自我總結、評價學習結果的時間與空間。
學生對學習結果的自我總結、評價是學生一次極好的反思的機會,這種反思的過程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孩子在反思中能夠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與收獲,這種體驗性的東西是別人無法代替的,這種體驗對于逐步培養學生學科興趣、學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節課中應該為孩子留下5分鐘的時間,讓孩子說一說:這節課我學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這節課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決問題?這種方法對我將來的學習有什么好處?孩子們對于這些問題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每個單元結束后,組織學生對整個單元的學習進行一次總結與評價。讓孩子寫一寫 :(1)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中你哪些內容掌握得好?還存在哪些困難與不足?(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對你的學習有何幫助?(3)你最想對教師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孩子的反思交來后,就盡可能地抽出時間,在每個孩子的自評后寫上幾句老師想對他說的話:有鼓勵性的、有指導性的、有診斷性的等等。多元智慧理論認為,反思出智慧,反思不僅是一種外顯行為,同時在反思中學生又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進行了隱性的評價,因此,它是對學習過程與結果的雙向總結,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調控自己。
四、家校互動,加強溝通,促進學生的發展。
家校的溝通與聯系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溝通,不僅能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了解孩子的長處與不足,也能使教師及時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了解孩子的困難,及時給孩子和家長以幫助。因此,我充分利用家校通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通過信息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如×××同學的家長:祝賀您!您的孩子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每天都能認真及時地完成好作業,并能及時地做好訂正工作;×××同學的家長:您的孩子能認真完成作業,并及時做好訂正工作,如果上課能積極發言,那就更好了;×××同學的家長,您的孩子雖然及時做好作業,但還沒養成及時訂正的習慣,提醒您一起督促孩子及時做好訂正工作。或×××同學的家長,您的孩子本周有( )次不能及時交作業,提醒您關注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每條短信,都向家長敘述著孩子近段時間內的學習情況;而家長的回復,又向我展現了孩子在家的表現情況。有一去一回的信息或電話交流中,家校之間的配合更緊密了,形成了教育的合力。家長與教師,都能通過交流所反饋的信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矯正;發現孩子的進步與閃耀點及時給予贊賞與激勵,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篇5
在校期間,我一直擔任學生干部,工作責任心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以及較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我的興趣廣泛,喜歡讀書、聽音樂、體育運動,多次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并在各種學校學院的活動中取得良好成績。
高中自我總結范文300字二
本人在校熱愛祖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于助人,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朋友。我學習勤奮,積極向上,喜歡和同學討論并解決問題,經常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內外活動。
在家尊老愛幼,經常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是家長的好孩子,鄰居的好榜樣。
高中三年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個有理想,有抱
篇6
一、尊重個體差異,實施因人施評
個體的發展具有獨特性和不均衡性,作為教師應該通過給予每個孩子積極的評價,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幫助他們悅納自己,擁有信心。今年,我班有一個學生性格內向心眼很實,學習基礎差,聽學生說,在小學老師根本不管他,還經常嘲笑他,所以學生也都看不起他。開學幾天我仔細觀察這個學生,發現他身上有不少的優點:誠實、團結同學、熱愛集體、心底善良等。于是我一有機會就表揚他。特別是期末考試歷史他考了全班第一名,這件事改變了學生對他的看法,也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在今后的學習中他學的很賣勁,同學們也尊重他。優字,改變了這個學困生的命運,一個肯定,使孩子看到了希望他學得自覺了、努力了、開朗了……不同的評價標準使他獲得了信心。這第一個臺階,他是踏著肯定、贊賞的階梯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的。
二、允許學生失敗,倡導“再來一次我能行”
教學的過程就是使學生從不懂到懂的過程。因此,任何時候的評價都不要急于給孩子不好的成績。允許他們失敗,允許他們失敗了站起來,鼓勵他們再來一次,幫助他們樹立一定能獲得成功的自信心。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強調考試也是一種促進學生發展的手段,考試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讓孩子和家長知道得了多少分,更重要的是在于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吸取教訓迎頭趕上。因此,每次單元考試后,如果有一些孩子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時,應允許這些孩子復習后重新考過,滿意哪次成績就把哪次考卷帶回去給家長見面。孩子為了能在家長和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最佳狀態,總能主動認真地復習。通過復習,既彌補了知識的缺陷,又獲得了好成績;既讓孩子嘗到成功的甜頭,又滿足了孩子家長的需求,一舉多得。這不是比家長看到孩子差的成績而大發雷霆,訓斥一番,效果更好嗎?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讓每個孩子都能嘗到學習勞動的快樂,體驗到克服困難的驕傲。
三、師生互動,為學生提供自我總結、評價學習結果的時間與空間
學生對學習結果的自我總結、評價是學生一次極好的反思的機會,這種反思的過程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孩子在反思中能夠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與收獲,這種體驗性的東西是別人無法代替的,這種體驗對于逐步培養學生學科興趣、學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節課中應該為孩子留下5分鐘的時間,讓孩子說一說:這節課我學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這節課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決問題?這種方法對我將來的學習有什么好處?孩子們對于這些問題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每個單元結束后,組織學生對整個單元的學習進行一次總結與評價。讓孩子寫一寫:(1)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中你哪些內容掌握得好?還存在哪些困難與不足?(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對你的學習有何幫助?(3)你最想對教師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孩子的反思交來后,就盡可能地抽出時間,在每個孩子的自評后寫上幾句老師想對他說的話:有鼓勵性的、有指導性的、有診斷性的等等。多元智慧理論認為,反思出智慧,反思不僅是一種外顯行為,同時在反思中學生又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進行了隱性的評價,因此,它是對學習過程與結果的雙向總結,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調控自己。
四、家校互動,加強溝通,促進學生的發展
家校的溝通與聯系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溝通,不僅能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了解孩子的長處與不足,也能使教師及時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了解孩子的困難,及時給孩子和家長以幫助。因此,我充分利用家校通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通過信息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如×××同學的家長:祝賀您!您的孩子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每天都能認真及時地完成好作業,并能及時地做好訂正工作;×××同學的家長:您的孩子能認真完成作業,并及時做好訂正工作,如果上課能積極發言,那就更好了;×××同學的家長,您的孩子雖然及時做好作業,但還沒養成及時訂正的習慣,提醒您一起督促孩子及時做好訂正工作。或×××同學的家長,您的孩子本周有( )次不能及時交作業,提醒您關注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每條短信,都向家長敘述著孩子近段時間內的學習情況;而家長的回復,又向我展現了孩子在家的表現情況。有一去一回的信息或電話交流中,家校之間的配合更緊密了,形成了教育的合力。家長與教師,都能通過交流所反饋的信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矯正;發現孩子的進步與閃耀點及時給予贊賞與激勵,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五、鼓勵挑戰自我,挖潛能,分階段小結評價
篇7
對于當前獨生子女的驕傲與蠻橫,不知道讓多少教師束手無策,他們不怕權威,對老師的說教毫不感興趣,大錯小錯一起犯,屢教不改,讓人頭疼。對于這樣的學生,剛開始,我也是一籌莫展,后來,我發現放下教師的威嚴和架子,在這類學生面前表現出你的無助與柔弱,會大大激發他們的責任感,讓他們不由得長大,成為你的依靠,尤其是對于那些講義氣的孩子更是非常奏效。
三“、懶惰”的老師,勤快的學生
現在孩子的生活條件都好,在家都是“太上皇”,什么都不會干,在學校更是老師服務于學生,讓本來就不強壯的孩子更弱了,生活自理能力特別差。我記得這個班的孩子剛入學時,有的孩子連書包都不會整理,放學時我要提前十多分鐘給他們整理自己的文具和衣物,結果到了外面還有孩子丟這落那,回去現找。更有學生連鞋帶都得爺爺親自幫著系。針對當下的孩子自理能力差的特點,我一改往日的工作作風,只要孩子通過學習和鍛煉能學會的勞動任務,堅決讓孩子動手自己去干,哪怕慢些、需要老師返工也無所謂,讓他們去體驗才是真正的目的,也許再大些,他們就能很熟練了。因為以往我總是把事搶在學生前面做,剝奪了孩子學習和實踐的機會,許多家長也是怕浪費時間而不讓孩子動手,這實際上是惡性循環,最后導致孩子干脆不想動手,更不能提高動手能力。所以在班級中,所有的勞動都要讓學生參與體驗,最后達到人人會干,即所謂懶惰的教師才能帶出勤快的學生。
四、班隊建設,模擬社會
篇8
迎著世界課程改革的浪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今天,在全社會的熱切關注和期盼下,一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誕生了。新課程洋溢著時代的氣息,體現著素質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優化課程結構、調整課程門類、更新課程內容、改革課程管理體制和考試評價制度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進展。 教學評價在課程改革中起著導向與監控的重要作用,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當前學校教學評價存在著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而忽視了改進激勵與促進發展的功能。由于過分側重甄別作用,因此在評價時往往只看結果,不考察學生的學習過程,造成了只有個別學習優秀的學生能得到積極評價,產生愉快的體驗,自信心得到激發,而大多數學生成了隱性的失敗者,難以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每一個人的發展都有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使評價更能促進主體的發展,在教學中進行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個孩子都體驗成功的快樂”的嘗試。
一、重個體差異,實施因人施評
個體的發展具有獨特性和不均衡性,作為教師應該通過給予每個孩子積極的評價,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幫助他們悅納自己,擁有信心。
二、允許學生失敗,倡導“再來一次我能行”
教學的過程就是使學生從不懂到懂的過程。因此,任何時候的評價都不要急于給孩子不好的成績。允許他們失敗,允許他們失敗了站起來,鼓勵他們再來一次,幫助他們樹立一定能獲得成功的自信心。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強調考試也是一種促進學生發展的手段,考試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讓孩子和家長知道得了多少分,更重要的是在于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吸取教訓迎頭趕上。因此,每次單元考試后,如果有一些孩子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時,應允許這些孩子復習后重新考過,滿意哪次成績就把哪次考卷帶回去給家長見面。孩子為了能在家長和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最佳狀態,總能主動認真地復習。通過復習,既彌補了知識的缺陷,又獲得了好成績;既讓孩子嘗到成功的甜頭,又滿足了孩子家長的需求,一舉多得。這不是比家長看到孩子差的成績而大發雷霆,訓斥一番,效果更好嗎?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讓每個孩子都能嘗到學習勞動的快樂,體驗到克服困難的驕傲。
三、師生互動,為學生提供自我總結、評價學習結果的時間與空間
學生對學習結果的自我總結、評價是學生一次極好的反思的機會,這種反思的過程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孩子在反思中能夠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與收獲,這種體驗性的東西是別人無法代替的,這種體驗對于逐步培養學生學科興趣、學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節課中應該為孩子留下5分鐘的時間,讓孩子說一說:這節課我學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這節課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決問題?這種方法對我將來的學習有什么好處?孩子們對于這些問題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每個單元結束后,組織學生對整個單元的學習進行一次總結與評價。
四、家校互動,加強溝通,促進學生的發展
家校的溝通與聯系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溝通,不僅能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了解孩子的長處與不足,也能使教師及時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了解孩子的困難,及時給孩子和家長以幫助。因此,我充分利用家校通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通過信息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如×××同學的家長:祝賀您!您的孩子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每天都能認真及時地完成好作業,并能及時地做好訂正工作;×××同學的家長:您的孩子能認真完成作業,并及時做好訂正工作,如果上課能積極發言,那就更好了;×××同學的家長,您的孩子雖然及時做好作業,但還沒養成及時訂正的習慣,提醒您一起督促孩子及時做好訂正工作。每條短信,都向家長敘述著孩子近段時間內的學習情況;而家長的回復,又向我展現了孩子在家的表現情況。有一去一回的信息或電話交流中,家校之間的配合更緊密了,形成了教育的合力。家長與教師,都能通過交流所反饋的信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矯正;發現孩子的進步與閃耀點及時給予贊賞與激勵,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篇9
會議內容:
1、傳達新區教體局安全會議精神和要求。近期學校安全工作分析,制定和落實相應的安全工作,尤其是寒假和春節期間的安全工作。
2、要求學校保衛加強安全管理,尤其是寒假和春節期間的大門口的進出人員以及夜間的巡邏。
3、安排好寒假和春節的值班干部和職員。
4、全校范圍內的校園安全及設施安全檢查。
5、布置保安開會的工作任務和內容。
6、結合微信群和校訊通給家長要求,注意學生假期期間的交通安全和風雪結冰的防摔倒事故。
檢查的部位:教學樓、辦公樓、餐廳操作間及校園周邊環境
發現的問題:個別滅火器安全插銷被學生損壞和個別班級及辦公室門窗關閉不及時。
整改措施:第二天更換滅火器。對個別班級及辦公室給予安全警告。
晉安小學安全工作會議記錄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2月
參加人員: 全體教師
會議內容:
1、傳達新區教體局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和要求,部署和落實具體的安全工作。
2、全校范圍內的校園安全及設施安全檢查。
3、制定各種安全工作制度,與教師簽訂安全協議。
4、利用國旗下講話和班隊會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檢查的部位:教學樓、辦公樓、餐廳操作間及校園周邊環境
發現的問題:消防滅火器有即將失效的
整改措施:立即進行更換。警鐘長鳴,防患與未然。
晉安小學安全工作會議記錄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3月
參加人員:全體教師
會議內容:
1、傳達新區消防大隊消防會議精神和工作要求。
2、學校安全排查和整改。
3、安排消防逃生演練。
4、檢查班級安全教育開展情況,出一期安全板報。
檢查的部位:教學樓、辦公樓、餐廳操作間和校園周邊環境
發現的問題:無
整改措施:警鐘長鳴,防患與未然。
晉安小學安全工作會議記錄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4月
參加人員: 全體教師
會議內容:
會議內容:布置學校近期安全工作:
1、加強學校防火安全工作;
2、加強防盜情況檢查;
3、確定4月上旬配合有關部門全校師生進行應急避險演練。
4、全校師生利用校園網和宣傳窗學習新的《消防法》。
5、進一步強調安全工作要充分引起重視和傳達室要嚴格出入管理制度。
6、安全設施檢查一次,損壞的要立即整改。
7、要求教師教育學生不要隨意變動滅火器的位置。
檢查的部位:教學樓、辦公樓、餐廳操作間及校園周邊環境
發現的問題:無
整改措施:安全防范。
晉安小學安全工作會議記錄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5月
參加人員: 全體教師
會議內容:
1、確定學校安全工作重心為維穩工作。
2、近期學校安全工作分析和總結,確定學校安全生產月的活動內容。對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和表揚,同時也指出不足之處.再次要求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尤其是大門口的進出人員以及夜間的巡邏。
3、嚴格排查校園和周邊有可疑人員活動的跡象,堅決抵制和嚴防活動進入校園。
4、每月一次逃生演練。
檢查的部位:教學樓、辦公樓、餐廳操作間及校園周邊環境 排查校園周邊有無組織散發的不良信息。
發現的問題:大門口的進出人員有時間空擋。
整改措施:進行教育和要求全體保安會后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
晉安小學安全工作會議記錄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6月
參加人員:全體教師
1、防溺水安全教育。
2、安排暑假期間行政值班和職員值班
3、全校范圍內的安全檢查及設施安全檢查。
4、布置保安開會的工作任務和內容,安全工作重點是防范火災和盜竊,確保暑期學校安全。
檢查的部位:教學樓、辦公樓、餐廳操作間及校園周邊環境 排查校園周邊有無組織散發的不良信息。
發現的問題:大門口的進出人員有時間空擋。
整改措施:進行教育和要求全體保安會后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
晉安小學安全工作會議記錄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7月
參加人員:全體教師
1、防汛值班。
2、汛期校舍安全排查。
3、利用校訊通、微信群通知家長注意防溺水事故,教育孩子不要到不安全的水坑、河流及湖泊中游泳,如有此運動,必須有家長陪同及其他安全措施。
晉安小學安全工作會議記錄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8月
參加人員:全體教師
1、防汛值班。
2、汛期校舍安全排查。
3、利用校訊通、微信群通知家長注意防溺水事故,教育孩子不要到不安全的水坑、河流及湖泊中游泳,如有此運動,必須有家長陪同及其他安全措施。
4、開學前的水電安全檢查,確保安全開學。
5、簽訂教師安全責任書。
6、解讀、發放教師安全工作條例和班級安全制度。
7、開學家長會與家長簽訂學生安全責任書。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9月
參加人員:全體教師
會議內容:
1、傳達上級部門安全工作會議精神,重新學習學校各種安全規章制度等。
2、近期安全工作分析和總結,對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和表揚,同時也指出不足之處.要求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尤其是大門口的進出人員以及夜間的巡邏。
3、全校范圍內的校園安全及設施安全檢查。
4、培訓門崗人員,接待校外人員時要有技巧,對不了解的情況不要回答。
5、利用國旗下講話和班隊會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6、與中山餐飲公司結合,對餐廳工作人員進行個人安全教育,飲食安全教育,確保師生就餐安全。
檢查的部位:教學樓、辦公樓、餐廳操作間及校園周邊環境,排查周邊有無組織散發的不良信息。
發現的問題:一切正常。
整改措施:進行教育和要求全體保安會后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
晉安小學安全工作會議記錄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10月
參加人員: 全體教師
會議內容:
1、分析近期安全情況,結合我校的排查學校安全隱患,檢查學校技防設施。
2、對師生進行國慶節小長假外出旅游的安全教育。
3、對全體學生進行安全防火“逃生”教育。教育學生遇到情況應如何應對和注意事項。
4、安排國慶節假期值班。
檢查的部位:教學樓、辦公樓、餐廳操作間及校園周邊環境
發現的問題:部分滅火器即將過期和壓力不夠。
整改措施:及時進行整改,要求滅火器三天內整改完畢。
晉安小學安全工作會議記錄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11月
參加人員: 全體教師
會議內容:布置學校近期安全工作:
1、檢查學校空調,確保正常使用。
2、加強防盜情況檢查;
3、關于安全工作,擬定“逃生”演練時間。
4、針對年底案發多發期的特點,布置學校近期安全工作要點。
5、做好校園南北路的雨雪天氣的防滑工作,提前準備草坪防滑墊,提醒全體師生小心慢行,防止摔倒。
晉安小學安全工作會議記錄
安全會議時間:2016年12月
參加人員: 全體教師
1、教室安全工作要充分引起重視。傳達室要嚴格出入管理制度。檢查學校安全要有檢查記錄。
2、近期安全工作情況通報,重申體育大課間的耐久跑要重視安全工作,要督促有關人員對不宜參加的學生給予免跑。
篇10
二、怕馬馬虎虎,工作不仔細;
三、怕中途放棄,對學生置之不理。
一性子急,沖動發脾氣。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為教書
育人是細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靜,一時沖動,由著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團糟。如果事事發脾氣,自以為是,獨斷專行,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學生甚至會“破罐子破摔”,從此走下坡路。由于每一位學生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育條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不同,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差異。班主任老師應該看到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要想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揚民主作風,取得學生們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發脾氣。
袁科同學以前整天喜歡打同學,且出手很重,以至于有許多家長投訴,為此,我對他想了很多辦法,但效果不好,我便很著急,經常對他發脾氣,總想一下子改變他,但事與愿違。后來我慢下性子,常與他談心,并冷靜地分析了他的情況,教他與同學交往的方式,其實他并不是說討厭同學,只是想拍拍同學的肩膀而以,但不知道自己力氣大,很容易傷了同學。于是我根據他身體有缺陷這點,安排手拉手活動,讓同學幫助他,如扶他上下樓梯,幫他洗飯盒。讓袁科同學感受到同學之間真正的友誼。
二怕馬馬虎虎,工作不仔細。德國詩人海涅曾寫道:“每一個人就是一億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來的。”教師所面對面的不是一個或幾個“世界”。因此,教師需要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如果工作馬馬虎虎,摸不清學生的底,號不準學生的脈,別說因材施教,反而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養成學生盲目聽從的奴隸人格。因此,教師的心要比媽媽的心還細才行。
袁科以前只喜歡畫畫,對讀書、寫字從不認真,我卻沒有認真地去調查過原因,就簡單、粗暴地批評他、責怪他,甚至把他的畫撕了。后來經過細心與他談心,才知道他雖然只有7歲但思想較成熟對小朋友的東西不感興趣,他爸爸、媽媽對此也沒辦法。于是我們商量決定讓他多接觸小朋友,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從此,他對學習也有了興趣。
篇11
每每讀到,都會情不自禁眼眶濕潤,我和兒子溝通相處方面也深有體會:對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指責、打罵自然要不得,但家長簡單的表揚,得到的回敬往往是孩子一句“肉麻!”。我曾經因此在兒子面前“謹言慎行”,但我漸漸發現了他們的“軟肋”——打動、觸動、感動,是孩子最經受不起的。
孩子玩電腦游戲,是很多家長最為頭痛的事,我也不例外,但也恰恰這讓我抓住了教育的機會。我們早晨起床的時候,兒子在玩,晚上我們上床睡覺的時候,他還在玩,第二天早晨我們起床的時候,他仍然在玩,連上廁所都是跑步去又跑步回來……
如果換作以前,和兒子之間的戰爭一定是不可避免的。幸好賞識教育帶來的“和平演變”,又讓我們信心滿滿,我告訴自己,一定不要站在兒子的對立面。
于是,我調整好自己的呼吸后,平靜地走進兒子的房間。兒子不耐煩地喊:“你要干嘛?”我笑了笑,對他說:“兒子,我剛剛發現其實自己很可笑。以前,我會把網游、網癮、甚至毒癮聯系起來,好像一個孩子沾上了網游就是墮落的開始。我現在才明白,其實網游就跟籃球、游泳一樣,也是游戲的一種罷了。”兒子聽到后,有些吃驚,不由自主地停下正在玩的游戲,大聲地、一字一頓地說:“媽媽,嚴重同意你的觀點!”我繼續說:“正常情況下,沒有哪個孩子會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正像他不會陷入籃球癮、游泳癮一樣,反而是家長的緊張、恐慌,以及各種強硬的干涉,才恰恰把孩子更深地推了進去。”因為這時的爸爸媽媽已經不是家長、朋友,而是警察、對手。孩子需要的尊重、信任、友情、快樂,只有在網絡世界才可以找到。”……不知什么時候,兒子已經停止了他的游戲,靠在了我的身上。我繼續說道:“不過,媽媽還有幾個擔心。一是你的身體,二是你的學習。你的學習成績一向很好,說明你已經學會了如何調節學習和游戲的關系,因此我只擔心你的身體。答應媽媽,一定不要空著肚子上床睡覺,媽媽今天已經準備好了夜宵。以后只要你玩游戲,一定記得告訴媽媽,不為別的,我好為你準備夜宵。”兒子聽到這里,什么也沒說,把頭深深地埋進我的懷里,緊緊地摟著我……這哪里是往日那個桀驁不馴的少年?!分明還是昨天爸爸媽媽的那個可愛的小男孩!
孩子畢竟是孩子。第二天,他繼續玩他的游戲,絲毫不偽裝自己。但我注意到他的電腦旁放了一張A4紙,他拿起來一邊給我看,一邊告訴我:“媽媽,我覺得你昨天說得很對,其實,我確實有瘋狂玩游戲而忘記寫作業的時候。所以,我做了這份學習計劃放在電腦旁邊,玩游戲的時候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耽誤了正事。”
但事情并沒有到此為止。中三TERM3考試期間,兒子又在玩電腦游戲。不過現在他更顯得神情坦然,既沒有與我對抗的意思,也不回避我。他的電腦旁還是放著一張A4紙,我拿起一看,大大的標題“打怪秘笈”映入眼簾,下面清清楚楚地列明什么時候、哪一步如何操作、如何搞到什么樣的武器……
霎時間,我一時語塞。怎么辦?該說什么?如何說?我的大腦開始飛速地運轉,處理不好就會前功盡棄。我忽然“啪”的一拍桌子,兒子立刻坐直了身子,做好了“戰斗”的準備。我大聲說:“兒子,你太厲害了!你將來必成大器!”兒子莫名其妙地瞪著我說,“媽媽,有話好好說!”我繼續激動地說:“兒子,你連玩游戲都那么用心,這么認真思考,這么講究方法,那還有什么事是你做不好的呢?!學習那點事兒,對你來說不就是小菜一碟嗎?!像你這樣既善于用心又善于用腦的人,你不成大器誰成大器呢?!”
說完這些我就走出了兒子的房間。責備的話、語重心長的話我一句也沒說。
考試結束后,兒子照例進行“考試后復習”,自己總結考試中的得失。這是他從小養成的學習習慣。
總結后,他對我說:“盡管我的數學得了70多分,但我并不滿意。我覺得學好數學,有兩條一定要做到,第一,概念一定要清清楚楚,絕不能含糊;第二,習題的練習量一定要足夠大,這是下學期要調整的方向。”雖然我心里認為,瘋狂玩游戲是造成他數學概念沒搞清、做題量不夠的重要原因,但我并沒有急著“因勢利導”。他的自我總結就說明了他已經開始反思了,我的再次強調極有可能會引起他的反感。于是我就說:“據我所知,像你這樣玩游戲的人,絕大多數考試成績都一塌糊涂,你能考出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了不起了,證明我之前的擔心是多余的;而你剛才的自我總結,說明你是一個善于思考、善于自我管理的人,看來今后我再也不用為你的游戲問題擔心了,這一關你已經過了。”
也許是我的真誠感動了兒子,他也真誠地對我說:“媽媽,坦白講,玩游戲也挺累的,時間長了會頭暈眼花。再說,我已經過了玩游戲的癮了,現在覺得游戲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瘋狂玩游戲之后會覺得很空虛。難道能一直這樣玩下去嗎?總不能就這樣過一輩子吧?!”
如果在兒子玩游戲之初,這些話由我講出,結果可能就不會是這樣了,恐怕他仍沉迷在游戲里。——所以,我們要學會等待。
到年底TERM4考試結束,兒子一放學就告訴我,“高等數學98分,可惜丟了兩分。看來上學期的策略是對的。”十門功課兒子平均分(MSG)一點多,考試成績又進步了不少。
篇12
孩子聽不得批評有以下幾個原因:
現在都提倡“賞識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家長們教育孩子時,越來越注意方式方法,甚至產生了偏頗:盡可能多地說孩子的“優點”,表揚聽得太多了,再也聽不進批評了。
成人的簡單、粗暴,不懂得批評的藝術,使孩子稚嫩的心靈受到傷害,讓他對批評感到恐懼甚至產生逆反心理,用拒絕批評的方法來進行自我保護。
過度保護、過度溺愛使得孩子在家缺少犯錯的機會,久而久之形成“我總是對的”的意識,一旦在外面犯了錯,也很難意識到“我錯了”,因為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也很難接受他人的意見和批評了。
讓孩子接受批評的好方法: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是因為孩子在獨立嘗試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他就必然要反思,而反思中必然有自我否定、自我批評的成分,這些都為以后接受批評奠定基礎,如果孩子總是在家長的保護下成長,就會因為缺乏受到批評的機會,而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拒絕批評。
幫助孩子認識“出錯”是“正常”的。很多孩子之所以無法接受批評,是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自己會錯”的事實,他們害怕自我否定。所以,大人要在生活中通過成人的榜樣,讓孩子認識到“誰都會錯”,“錯”很自然。
幫助孩子客觀認識事件,理解自己在事件中的責任。凡事都有內因與外因,“錯”也不例外。在分析具體事件的時候,讓孩子懂得自己在“錯”中的責任,比如:打人,對方可能有錯,但“打”卻是自己的行為;
教孩子改正錯誤或者彌補后果的方式。如果想讓孩子敢于面對批評、挫折,就得讓孩子知道自己有能力面對。“改正”與“彌補”行動是非常必要的,家長千萬不要批評完就算了。
切忌極端方法。少許家長會采取“惡治”的辦法。你不是聽不得批評嗎?我偏要批評!結果造成孩子的對立;還有的采用遷就的方法。擔心批評了會挫傷他的自尊心,索性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
對于經常受表揚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平日的表揚必須適度,只有真正值得表揚的地方提出表揚,對一些小事則可適當忽略不計,逐步培養他謙虛上進的心態。
不要當眾批評孩子。
篇13
學校教育有老師和學生組成。而多數學生只認識到老師對自己的教育,沒有認識到其實自己還有一位陪伴終身的老師——自我。自我教育就是老師指導學生通過自我認識,自我要求,自我踐行,自我總結。而在實施過程中,老師和同學時刻起著開悟,監督,提醒的作用,使學生在實施自主學習,自我教育過程中有序有效持久的進行,最終達到完全能夠自我管理的效果。
體會一:學生明白并能夠接受自主學習,行為自律,生活自理,自主教育,通過自主學習的班會交流使學生明白怎樣去自主學習——自主預習,自主完成作業,自主復習。逐漸擺脫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自覺主動的學習。大多數學生能夠自我實施自主學習,少數學生仍然需要別人的監督,方能進入學習狀態。個別學生盡管老師家長經常教育,但仍沒能明白學習的意義,別說自主學習,就是陪著學,逼著學也不行,還需要更好的方法才能奏效。
體會二:學生端正了學習態度就能正確而行之有效的學習。自主學習的前提就是學生能夠明白為什么而學?為誰而學?這些長期和短期的目標。在這些無窮的動力支持下去自主學習才真正有實效。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按部就班的進行。這樣有計劃,有目的,有方法的學習方式,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終身受益。
體會三:自主學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這種學習品質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家長和老師。學生能夠不用陪著,不用督促就能學習,使家長心理感到輕松并且心里有了底,另外,家長有空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
當然,除了收獲還有很多困惑,本人認為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確實是一種終身受益的方法,但一個人究竟應該有怎樣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做到完全自主呢?自己都有這種懶惰,能拖就拖的想法,而十幾歲的孩子又是怎樣的心理呢?他們的心理思想還不成熟,還不知道什么是責任,前途究竟是什么,認為今天不做還有很多機會。面對這些,我想應該完全靠學習的自覺嗎?還應該施加給學生多少壓力、多少鼓勵、多少說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