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學術會議通知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斷裂與疲勞損傷的微細觀方面
3)金屬材料的斷裂與疲勞行為
4)非金屬材料與新型材料(包括工程塑料、生物材料、建筑材料、陶瓷、復合材料、金屬間化合物,納米材料等)的斷裂與疲勞行為
5)環境對材料與結構的斷裂與疲勞的影響
6)載荷譜和隨機載荷下材料與結構的疲勞與斷裂
7)材料和結構的疲勞壽命估算、可靠性、延壽及老齡化分析
8)計算斷裂力學、實驗斷裂力學、概率斷裂力學及可靠性
9)線彈性彈塑性斷裂、界面斷裂、動態斷裂
10)斷裂與疲勞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論
11)材料疲勞與斷裂研究中的實驗及測試技術
12)抗斷裂與疲勞的設計技術
13)斷裂與疲勞的的失效分析
14)斷裂與疲勞理論的典型工程應用
15)斷裂與疲勞分析軟件及材料數據庫
2、會議征文
凡未經正式刊物發表,與材料的疲勞和斷裂領域相關的研究成果、學術觀點、工程經驗、設想及建議等均可以論文形式應征。應征論文必須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字流暢、圖表清楚,一般約為5000字以內(3頁),計量單位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中的有關規定,并附word文件類型的軟盤、email word文件到會議秘書處或在線投稿。論文經專家審閱后給予書面答復。經評審合格的論文將在《機械強度》雜志(增刊)上正式出版。接到論文錄用通知和論文收費通知后匯交會議注冊費600元(學生400元)和版面費600元/篇到《機械強度》雜志社,每超過一頁加收200元。不交會議注冊費和版面費的論文,將不編入論文集(期刊)中。已經錄用的稿件將付一定稿酬。沒被錄用的稿件恕不退回,請自留底稿。
歡迎全國各地從事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科研人員、高校師生踴躍投稿,同時也歡迎暫無論文但對會議感興趣的社會各界人士參加會議。
3、會議地點
會議地點在廈門市鼓浪嶼別墅酒店(廈門市鼓浪嶼鼓聲路14號,電話:0592-2062418;傳真:0592-2060165), 會議不安排接站,請注意到廈門后,一定要到廈門旅游客運碼頭上船。會議期間食宿自理。
4、重要日期
提交論文摘要截止日期: XX年3月30日
提交論文全文截止日期: XX年5月1日
論文錄用通知: XX年6月1日
匯交版面費截止日期: XX年7月15日
會議召開日期: XX年11月10-13日
5、技術展示和產品宣傳
歡迎在本次會場內設置與會議內容相關的宣傳廣告(以材料、圖片、樣品和軟件為主)。
6、特別提示
本次會議將邀請日本和我國知名專家學者就疲勞與斷裂的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等方面作若干專題報告。
7、應征論文參考格式
“機械強度”的論文格式:題目、作者、工作單位、摘要(250字),關鍵詞(5-8個),中圖分類號,英文題目,作者名字的漢語拼音和工作單位的英文譯文,以及文章的英文摘要和關鍵詞,引言,正文,參考文獻。
由于“機械強度”被美國工程索引和英國的“科學文摘”等收錄,為了便于國際著名檢索刊物和其它信息機構采用,英文摘要應詳細,盡可能反映文稿的主要內容,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所論述的主要信息;避免使用第一人稱,應包括目的、過程及方法,結論三部分。字數不得少于900個印刷符號。
參考文獻格式如下:
編號 作者(姓列名前). 論文題目.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編號 作者(姓列名前). 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 起-止頁碼
文中圖表附最具代表性的,并一律安排在正文中.圖表題請附中英文對照稿。
稿末寫明作者的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籍貫(包括省、市、縣名)、單位、職稱、職務、學位、學術簡歷、研究領域和主要成就;詳細通訊處、e-mail、電話及傳真號。
篇2
2、征文內容
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理論探討:①知識管理與知識創新;②知識服務與決策咨詢;③圖書館知識服務:概念、方法、模式;④圖書館知識服務:理論、模型、機制;⑤學科信息服務:方法、理論、機制;⑥圖書館知識服務評價體系研究。
面向知識服務的信息資源建設:①信息資源需求研究;②信息資源組織;③信息資源評價;④信息資源整合建設;⑤信息資源建設技術與平臺:⑥信息資源共享: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
面向知識服務的知識組織能力建設:①信息組織技術新趨勢、新發展;②語義組織技術研發;③知識組織技術應用;④知識組織工具應用與開發;⑤詞表系統、工具和平臺建設;⑥專業知識組織體系建設。
知識服務技術環境和平臺建設:①信息系統集成與知識化改造;②信息組織與服務的知識庫建設;③機構知識庫(IR)建設、管理、運行;④知識挖掘與知識服務系統構建;⑤信息計量與信息分析平臺構建;⑥專題信息系統與知識服務建設。
圖書館知識服務的觀念轉變和文化建設:①工作制度、工作標準、工作規范、績效評估、業務結構設計、工作流程設計等;②文化環境建設,如:圖書館價值體系、信念、制度、規范等;③人才培養與人力資源管理。
實證案例:知識服務模式與知識服務產品
3、征文要求
(1)內容要求:①研究問題明確、具體,論點明確;②論據充分且有實際材料(如統計數據、事實、自己或他人的調研發現、工作中積累實證等)的支持:③層次清晰,結構嚴謹,文筆精煉。
(2)投稿要求:①投稿文章必須為以前未在公開刊物或會議上公開發表過的文章;寫作要求及格式規范請參見國家規定標準,嚴格遵守參考文獻著錄規范。②請通過專業圖書館分會網站(Http://省略.cn)或專業圖書館分會學術年會網站http://省略.cn/cs-la2011/提交論文。③征稿截止日期:2011年6月10日
(3)論文評選及出版:①邀請專家組成論文評審委員會,對征文進行評獎并頒發獲獎證書。②根據文章內容或選題方向,確定會議發言人。③優秀文章將推薦到相應圖情類期刊(正刊)上發表。或根據論文質量結集公開出版。
4、會議時間:2011年8月2-7日(含報到、離會時間)
會議報到時間:2011年8月2日全天
報名截止期:2011年7月1日(即日起即可報名)
5、會議費用:1600元(食宿自理)
6、會議地點:新疆昆侖賓館
地址:烏魯木齊市友好北路38號
賓館聯系人:張凌燕電話:0991-4811403
賓館網址:http://hotel.省略/6074/hotel-Location.shtml
7、乘車路線:
①從火車站乘2路,26路或52路到八樓站下車;全程7公里。
②從機場乘民航大巴到人民大會堂門口下車,全程16公里。
8、備注:
①,預定返程票者請務必于2011年7月20日前,將定票信息發到秘書處(只負責預定火車票,飛機票預定自理)。
②參會方式:投稿參會;直接報名參會。
專業圖書館分會秘書處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瑩瑩,電話:(010)82626812(010)82626611-6225。
篇3
2、設施園藝作物高效安全栽培技術,包括水肥高效利用、溫光高效利用的株型調控技術等;
3、溫室環境控制與數字化管理技術,設施作物與設施環境模擬模型;
4、非耕地日光溫室建造技術、非耕地設施作物專用新品種及其安全、優質、高效產業化生產技術;
5、工廠化育苗技術與植物補光燈節能技術。
參加人員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園藝學會設施園藝分會理事、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以及論文代表和從事與設施園藝有關的科研、教學、生產、企業、管理、技術推廣等有關人員。
有關事項
(一)會議時間與地點
1、會議時間:2014年7月(具體日期見第二輪通知)
2、會議地點:新疆烏魯木齊市翼龍大酒店
(二)會議日程
第一天: 全天,參會代表報到。
第二天: 上午:大會開幕式及大會報告;
下午:論文(專題)報告及分組學術交流;
專業委員會換屆會議。
第三天: 上午:論文(專題)報告及分組學術交流;
下午: 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考察。
第四天: 吐魯番規模化育苗基地考察
(三)論文征集
本次會議將征集與設施園藝相關的創新性學術研究論文與專題綜述,主要內容為我國設施農業溫室工程及高效生產技術、工廠化育苗技術、設施環境工程調控等方面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和新產品。稿件經專家評審后,優秀論文將在《中國蔬菜》、《新疆農業科學》正刊刊發,其余合格論文將由《新疆農業科學》(增刊)刊發。來稿注意事項如下:
1、“專題綜述”和“研究論文”撰寫格式及注意事項參見《中國蔬菜》、《新疆農業科學》投稿指南的相關要求(附件1);
2、被《中國蔬菜》、《新疆農業科學》錄用稿件按編輯部規定收取版面費;
3、歡迎各位專家、學者、管理者、生產者、研究生等踴躍投稿,稿件請2014年1月15日前以word版格式發送至會務組電子郵箱(不接受紙質版論文)。
(四)報名及參會方式
1、因7月份為新疆旅游旺季,為保證會議與住宿安排,請與會者于2014年 4月1日前將會議回執表(附件2)、會議交流材料以及準備在會議上進行推廣的新技術、新產品等有關材料以傳真或Email方式發至會務組。
2、會務費待定,住宿由會務組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3、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展示。會務組聯系方式:
馬彩雯(0991-4550053,15999101958,)
張彩虹(13565822531,)
于秀針(18935922981,)
傳真:0991-4500174
篇4
篇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們××班的老同學在這里聚會,這是我們珍貴友誼的隆重慶典。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同學聯誼會籌備組,向各位尊敬的老師,向從外地和農村遠道而來的同學,向所有的同學們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問候!
三十年前,我們曾經有三年的時間在同一個教室學習。那正是我們人生的花季。那時,我們就像春天的小鳥,充滿少年激情,懷抱遠大理想,煥發青春活力,充分展示著人性的真善美。那時,我們心目中的世界,似乎永遠是一片燦爛陽光!三年中的每一次早讀和晚自習,每一次課外活動,每一次籃球賽,甚至于每個同學的綽號,同學間偶爾發生的誤會和口角,都是我們純真友情的真實記錄,都會勾起我們美好甜蜜的回憶。
時光易逝,歲月無情。當我們今天在這里重新聚首的時候,一晃已經過去了三十年。走過三十年的人生旅途之后,同學們之間已經產生了距離,這種距離不僅僅是空間上的;我們自己和自己也產生了距離,這種距離也不僅僅是時間上的。生活已經使我們懂得:人生最寶貴的,不是金錢財富,不是權位桂冠,也不是花容月貌,而是友誼,特別是少年時期那種純真無邪的友誼。因此,不必慨嘆歲月無情,也不必抱怨命運不公,最重要的是我們曾經有過美好的青春,曾經有過真誠的友誼,曾經有過腳踏實地的奮斗,曾經有過無怨無悔的人生!
愿我們的友誼如生命之樹,永遠長青!
篇6
全國口腔衛生工作研討會在杭州中國口腔醫學信息 召開(92)
中國居民口腔疾病發病率依然很高(96)
全球華人口腔醫學大會“與您攜手共創未來”中國行上海站活動完美落幕(97)
新“上海市公共衛生3年行動計劃”——小學生將免費獲口腔預防性治療(97)
2010年上海仁愛國際口腔種植新技術研討會在滬召開(97)
美國口腔病理學會主席JohnM.Wright教授到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交流講學(98)
中國臺灣大學醫學院孫安迪教授到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中醫黏膜科進行學術交流(98)
“衛生部第Ⅲ類醫療技術·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治療口腔頜面——頭頸部惡性腫瘤技術學習班”成功舉辦(99)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首屆“院長日”為患者現場解惑(100)
國內口腔文化發展引動無限商機(100)
北京口腔醫學會民營口腔醫療分會成立(100)
中國社區口腔衛生服務新模式試水四川(101)
西南首個醫療器械產業聯盟在成都成立(102)
《中國口腔醫學信息》雜志學生采編部召開第2次工作會議(103)
華西口腔醫學院第8屆暨四川省第11次口腔醫學學術會在蓉舉行(104)
邱蔚六、張震康、王大章3位教授榮獲國際牙醫師學院杰出院士稱號(104)
四川省第1屆民營口腔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召開(105)
華西口腔醫學院舉行《華西口腔百年史話》第2版發送儀式(105)
專欄
林則——中國現代牙醫學之父齊霞(93)
人物
中國口腔醫學信息 瓊宴話百歲,桃李芬芳仙齡比松鶴,福壽無疆——熱烈慶祝張瓊仙教授100歲華誕暨從醫執教60周年(106)
會議通知
2010年第8屆中國(上海)國際醫療器械用電機展覽會將舉辦(107)
2010年第8屆中國(上海)國際醫療器械展覽會將舉辦(107)
2011年中國(西部)第10屆國際口腔設備與材料展覽會暨口腔醫學學術會議將舉辦(107)
2011年中國東北第13屆國際口腔器材展覽會暨學術交流會將召開(108)
口腔醫學專業在特大自然災難中的作用李剛(45)
學生園地
華西口腔“超級牙醫”系列活動隆重開幕(49)
河北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召開大學生就業形勢研討會(66)
山東大學口腔醫學院舉行全運會城市志愿者選拔活動(66)
湘雅口腔醫學生論壇介紹(66)
專欄
華西口腔醫學院地震周年舉辦“重建家園·成長樹”感恩主題活動(50)
紀念5·12地震1周年——華西口腔醫院深切悼念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難同胞(50)
震后端午有感謝蟪旭齊霞周陳晨王駿(51)
震撼的啟示——5·12周年有感劉敏川(51)
消息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成功為“坑面女”王娜實施第3期手術(52)
第12屆《中國口腔醫學年鑒》編委會在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舉行(53)
《InternationalJournalofOralScience》(UOS)創刊(53)
全國第4次口腔微生物譯名會在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舉行(54)
“2009年中國國際口腔醫學大會暨設備器材展覽會”和“2010年廈門全球華人口腔醫學大會”信息(54)
第4次全國涎腺疾病學術會議在沈陽舉行張健(55)HttP://
松齡鶴壽譽滿杏林——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牙體牙髓科隆重慶祝岳松齡教授從醫執教60周年暨90華誕張綺孫寧遠(56)
第8屆中國西部口腔醫學學術會議隆重召中國口腔醫學信息 開李春潔姚洋(56)
德藝雙馨光輝永年——熱烈慶祝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頜面外科王翰章教授90華誕暨從醫執教60周年孫寧遠張綺(57)
中國口腔醫學博物館開館甘雪琦姚洋李春潔(58)
亞歷山大正畸巡講在杭州舉行鄭菲菲(59)
2009年益達校園口腔健康教育計劃全面啟動(59)
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種植中心舉辦吉林省種植技術學術交流研討會(59)
山西省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1屆3次會議在山西省口腔醫院召開鄧菁菁(60)
中國臺灣長庚紀念醫院陳國鼎教授受邀訪問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院(60)
浙江大學研究生赴美國參加國際IADR會議張忻(62)
會議
第2屆國際牙科研究協會泛亞洲太平洋聯盟會議暨第1屆國際牙科研究協會亞洲太平洋地區會議通知(61)
東北3省第10次口腔醫學學術會議通知(第1輪)(61)
第9屆賀利氏杯展評通知(62)
繼續教育
牙周炎與全身健康關系暨牙周基礎治療病案分析研討會將舉辦(63)
“殘根殘冠保存修復新技術學習班”開班通知(63)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及口頷面疼痛的基礎與臨床進展學習班將舉辦(63)
《根管治療臨床指南》出版(4)
《牙頜畸形的正畸早期矯治》出版(6)
《實用口腔診所管理實踐》出版(6)
《圖解牙周美容外科實用技術》出版(13)
會議
中國和東南亞地區應用氟化物促進口腔健康研討會會議紀要榮文笙(整理)(5)
第12屆國際口腔修復學院(ICP)學術大會參會紀要姜婷(7)
消息
2007年中國國際口腔修復與種植技術學術大會暨材料器械展覽會(天津)閉幕(8)
2007年“日進杯”口腔工藝技術展評暨全國口腔醫學技術教育論壇簡訊(9)
2007年“日進杯”口腔工藝技術展評獲獎信息(10)
2008年中國國際口腔醫學大會暨設備器材展覽會學術交流與培訓班通知(11)
2008年中國國際口腔醫學大會征文通知(13)
熱烈祝賀華西口腔醫學院王翰章教授獲第4屆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獎”(14)
“第4屆中國醫師獎”頒獎典禮在京召開王興等4名口腔醫師獲獎(14)
華西口腔醫學院2007年“華誕續章相約口腔”迎新晚會舉行劉瑤高倩華(15)
中國口腔醫學信息 陜西省口腔醫學會成立(16)
日本廣島大學赤川安正教授來華西口腔醫學院訪問暨進行學術交流(16)
教育部口腔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1次全體會議在華西口腔醫學院召開楊尚春(17)
篇7
拓展沼氣技術發展領域,實現資源化高值利用。
二、組織形式
1.主辦單位:
中國沼氣學會
云南師范大學
2.承辦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太陽能研究所
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進技術與制備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生物能源持續開發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農村能源工程重點實驗室
云南省生物質能與環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云南省沼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協辦單位: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
中國能源研究會農村能源專業委員會
4.媒體支持: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中國沼氣》雜志社
中國沼氣網
三、會議內容
1.交流近年來沼氣領域的基礎與應用研究成果;
2.交流沼氣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究和最新進展情況;
3.介紹沼氣工程示范與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成果;
4.研討未來沼氣技術與產業的發展方向;
5.開中國沼氣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
四、會議時間
2011年9月26―28日,9月26日全天報到。
五、會議地點
本次會議將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具體地點見會議第二輪通知。
六、會議費用
1.本次會議收取注冊費1000元/人,主要用于論文集及會議資料編印、會議室和設備租用等。其中,中國沼氣學會會員代表800元/人,在校學生400元/人;
2.會議統一安排食宿,費用自理;
3.會議期間還將分三條線路,組織參觀考察騰沖、大理和西雙版納的大中型沼氣示范工程建設情況,相關費用將在第二輪通知中說明。
七、論文征集
本次活動將廣泛征集沼氣技術和產業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推廣應用的學術論文或綜述文章,并通過形式審查后,由《云南師范大學學報》收錄及出版(具體要求見附件)。熱誠歡迎沼氣領域的會員以及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學生踴躍參會、投稿交流。
八、聯系方式
1,中國沼氣學會秘書處
聯系人:王素平、劉耕
電話:010-59199381、59199382 傳真:010-59199383 郵箱:
2.云南師范大學云南省沼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聯系人:張無敵、徐銳、陳玉保
電話:13508714255、13888083229、13888821945 郵箱: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附件:2011中國沼氣學會學術年會論文征集
一、論文主要議題
1.沼氣建設與節能減排(政策措施、資源評價、國際經驗);
2.厭氧發酵生化代謝機理(微生物生境、厭氧消化基礎理論);
3.農村戶用沼氣技術及其產業化(新型池、新工藝、新材料等);
4.大中型沼氣工程(裝置及工藝流程、廢棄物處理、技術經濟評價);
5.沼氣及其綜合利用(沼氣工業化利用如發電、提純等,發酵殘留物綜合利用)。
二、征文要求
1.與會者提交未公開發表過的論文(限5000字以內),按《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格式要求;
2.論文需按A4紙排版,頁邊距上下為2.54厘米、左右為3.17厘米,以便于統一裝訂會議論文摘要集;
篇8
由于學前兒童思維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幼兒對事物的理解是具體的,缺少一定的概括理解能力,因此對學前兒童的藝術教育不能過于分化,學前兒童的藝術教育應該是綜合性的教育。重視各藝術門類之間的相互聯系,適合學前兒童發展的特點。綜合藝術課程所要體現的就是通感,通感是人體各感官同感官與情感、靈感等溝通的一種心理現象,是對各種藝術的一種觸類旁通和融會貫通。
2007年南京師范大學王麗的博士學位論文《藝術通感與兒童藝術教育研究》,以五至六歲兒童為研究對象對兒童藝術通感進行了解讀,認為藝術通感豐富了兒童的審美經驗、給兒童帶來審美自由、有利于兒童的全面發展,提出了綜合藝術課程是培育兒童藝術通感的主要途徑。[1]
一、開闊學前兒童審美能力,引發幼兒的審美情趣
審美感知是一切審美活動的基礎,是美感的門戶,在審美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
人們在接觸審美對象時,首先依靠感官對審美對象的外部形式進行感知,產生初步的審美印象。審美想象、審美情感、審美理解等諸因素都是以審美感知為基礎的。與此同時,審美感知到的線條、色彩、節奏等這些個別的本身就能帶來,喻快的感受,這些愉快的感受即是審美活動的出發點,如音樂的音高在由低音向高音上行的過程中給人一種積極、明快的心理體驗,而且音高越高,感覺物體越輕,音高越低,感覺物體越重。
由于幼兒語言能力等方面還有待發展,這給我們引導幼兒對事物的情感表現性進行把握帶來了難度,在引導幼兒對客觀事物的情感表現性進行把握時,通感的運用可以打破各種感官的局限性,使幼兒獲得簡單的視覺或聽覺之外的感官體驗,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對顏色的感知,只有經過視一觸相通,當看到紅色時才能感覺得到溫暖,才能進一步對其情感表現性進行把握。因此,即使是幼兒在聽一首歌,但是由于通感的參與,也能體驗到歌聲以外的感受,或者是看見美麗的田野、聞到誘人的香味,或者是產生像躺在床上一樣的軟綿綿的感覺。如欣賞姆斯基?柯薩柯夫的《野蜂飛舞》時,仿佛能夠看見野蜂狂飛襲擊壞人的情景,從而使幼兒接收到多樣的音樂信息,形成不同的知覺映像、視覺映像、運動覺映像,這時幼兒就能較完整的感知樂曲了。又如在繪畫時引導學前兒童觀察兔子,要引導學前兒童對感知的細節特征進行具體形象的表達,問問孩子看到了什么?什么顏色?聽到了什么?摸上去怎么樣?兩只耳朵的位置和大小關系怎么樣?從遠處看兔子時的感受如何?
通過藝術通感,不僅使幼兒在審美活動中拓展了審美感知,還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如讓幼兒觀察種在小盆里的植物時,當幼兒看到紅紅的花朵,由于通感的作用,這種由視覺獲得的信息引起了嗅覺上的反應,幼兒便產生了想聞聞的沖動。幼兒在這種觀察中,由一種感官引起其他感官的連鎖反應,幼兒對事物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加深,常此以往,即使幼兒只是看到某一樣事物,不用觸摸,便己經知道它摸起來是什么感覺了。與此同時,他們自然會產生對植物的親近感,又會促使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誘發觀察的需要,極大的豐富了幼兒的審美經驗,為幼兒審美活動的發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調動學前兒童的審美想象,激發幼兒的藝術聯想
審美想象有再造性想象與創造性想象之分,再造性想象是在觀察客觀事物的基礎上進行的想象,是面對審美對象時受到感染而展開的,如在觀賞云南石林的“阿詩瑪”或黃山的奇景“仙人指路”時,能從中幻化出生動的生命形象。那些適合學前兒童欣賞的音樂、繪畫作品等都能引起他們的豐富的聯想,有時,學前兒童不僅能說出這些聯想中的形象,還能用其他的方式如肢體動作等表現出來。創造性想象則是不依賴眼前事物的想象,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其產生的基礎,情感則是其發生的動力,相互協調的一種狀態。各種感官共同參與到審美活動當中,這就擴大了審美空間,刺激審美想象的發生,使幼兒表現出更大的創造力,從而促進學前兒童審美想象能力的發展。如欣賞樂曲《動物音樂會》引導幼兒傾聽音樂,讓幼兒邊聽邊隨著音樂律動,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自己傾聽完音樂后的感受,說說自己聽到什么和看到了什么,將自己聽到后的感受畫出來。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幼兒獲得了對樂曲的音樂、動作、語言的三種印象,最后,對這三種印象進行整合畫成圖畫,幼兒同時又獲得了對樂曲的視覺意象。在整個欣賞音樂的的過程中,通過聽覺、動覺、視覺等的感統引導幼兒欣賞作品,而不僅從單一的聽覺入手把握樂曲,極大的開拓了幼兒的視野,激發了幼兒對藝術作品的聯想。
篇9
廣東省骨科矯形技術及植入材料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委員會議紀要
骨科發展的創新與傳統
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征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術后療效的評估
全軍骨科學會創傷骨科分會成立大會暨云南省骨科學術會議通知
自體骨移植替代方法: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話題
特發性胸椎左側凸患者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征
關節間隙螺釘加寰椎掛鉤治療齒狀突游離小骨
第二屆全國脊柱非融合與融合新技術研討班通知
腰椎退行性疾病Dynesys動態固定早期臨床觀察
關節鏡微創治療踝關節撞擊綜合征的療效
關節鏡下單隧道雙束異體脛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
2009年人工關節置換標準化手術學習班通知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膝關節位置覺和運動覺的早期觀察研究
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治療肱骨近端復雜性骨折的回顧性分析
關節鏡下月國繩肌腱及生物界面螺釘重建前交叉韌帶
人骨髓來源內皮祖細胞的分離培養及生物學特性的鑒定
骨科英漢詞匯
XIAP表達在IIB期骨肉瘤早期預后的意義
醫學論文統計表繪制的常見錯誤
同種異體皮質骨段移植在治療四肢骨骨不連中的應用體會
膝骨關節炎的臨床實踐指南
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
骨科及相關學科常用網址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量丟失的研究進展
去分化軟骨肉瘤的研究現狀
數字骨科——信息化世紀的新骨科 數字骨科入門(一)
成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第一屆經口咽寰樞椎前路復位鋼板系統(TARP)內固定技術學習班通知
不穩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術治療與入路選擇分析
文獻標識碼和參考文獻類型標識
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不穩定性股骨粗隆間骨折及粗隆下骨折
彈性矯形器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提供有效的固定和支撐
復合振動對去勢大鼠腓腸肌肌纖維的影響
異種半月板移植實驗研究的初步報告
跟腱區動脈血供的三維可視化研究
辛伐他汀對鈦顆粒刺激人單核細胞形成破骨細胞的影響
測量股骨髁旋轉力線的比較研究
骨科技術創新的哲學思考
廣東省第一次脊柱外科學學術會議暨全軍第六次頸椎/關節外科和首次數字骨科國際研討會會議紀要
計算機輔助頸椎椎弓根螺釘置入參數的獲取
第一屆全軍脊柱外科學術會議征文通知
經骨折椎單節段復位固定治療創傷性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
單側后路腰椎間植骨融合術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隨訪
顯微鏡下微創經椎間孔椎體間融合術治療伴腰椎不穩的椎間盤突出癥
微創技術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療慢性腰背痛
MED鏡下對變異神經根處理的探究
第四屆湘雅國際脊柱外科學術大會暨2010中國骨科醫師協會(長沙)脊柱外科新技術培訓班通知
空心螺釘微創治療Barton掌側型骨折
順行髓內釘轉子入路與梨狀肌入路治療股骨骨折臨床效果的對比研究
移位型髖臼骨折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
腰椎間盤退變研究的方法學選擇與評價(一)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快速成型技術 數字骨科入門(二)
成人寰樞椎正常旋轉度的CT研究
頸椎后凸畸形外科治療的幾個相關問題
腰椎棘突間穩定器(Wallis)早期療效分析
多種寰樞椎后路釘棒固定技術的臨床組合應用
旋轉臂自鎖式髓內釘在下肢骨折中的應用
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治療胸椎、胸腰段脊柱結核
單球囊單側穿刺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多椎體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
傷椎內植骨結合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USS在胸腰段手術中的應用
大鼠正常與退變性髓核突出導致神經根性疼痛的對比研究
MMP-2、12在兔脊髓損傷中的表達及與損傷程度的相關性研究
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擴增及誘導分化
滑膜軟骨瘤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微型鋼板在治療手掌(指)骨骨折中的應用
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
腰椎間盤退變研究的方法學選擇與評價(二)
黃韌帶骨化癥發病機制與病理研究進展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椎間盤退變性疾病的研究進展
Simpleware軟件功能及其在數字骨科的應用 數字骨科入門(三)
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Barns-Jewish醫院脊柱外科見聞
編輯數字骨科專題 實踐轉化醫學理念
經口寰樞椎復位內固定手術——TARP相關理論與手術技巧
硬組織外科臨床數字技術系統研究
數字化骨科手術新方法的建立及其臨床廣泛應用
足外側柱延長術后患者足底壓力與疼痛之間的關系
計算機三維仿真技術在復雜足踝部骨折手術中的應用
改良二維X線導航模擬椎體三維影像引導胸腰段椎弓根釘內固定的臨床應用
第一屆經口咽寰樞椎前路復位鋼板系統(TARP)內固定技術學習班會議紀要
頸椎椎弓根進釘通道、進釘點與椎體外側面三維關系定位分析
計算機輔助在合并關節畸形的膝關節置換術中的作用
有限元方法在術前計劃中的應用:顳下頜關節強直治療方法的選擇(英文)
胸椎椎弓根進釘通道隨外偏角變化的數字解剖學研究
AO脊柱手冊(精裝)
數字化導航模板輔助胸椎椎弓根螺釘置釘實驗研究
基于X線圖像的全膝關節置換術在體運動學研究
Mimics軟件在數字骨科的應用 數字骨科入門(四)
腰5椎體Ⅱ度以上峽部裂性滑脫的手術策略
篇10
學會組織是科學研究、科技進步的產物。16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科學研究者迫切要求相互切磋、共同研討,學會組織應運而生。學會的成立,結束了“躲進小樓成一統,各立門戶”的獨立研究狀態,開啟了學術交流研討之風,極大地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繁榮。同時,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又極大地促進了學會組織的快速發展,各級學會組織已成為推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社會力量。
根據江蘇省級學會章程,學會是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及其相關學科組建的學術性、科普性社會團體,是相應學科領域的科研、教育、設計、運用、生產的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相關單位自愿組織的非營利性群眾團體。學會具有鮮明的特點,首要表現在學術性,學術性是學會的根本屬性,是區別于其他社團組織的根本所在。學會組織起源于學術交流,發展于學術交流。開展學術交流是學會組織的核心任務。學術會議的宗旨是:發揮學會學科眾多、知識密集、人才薈萃、橫向聯系多的優勢,緊密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突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科發展和科技進步,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促進科技人才的成長與提高,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圍繞學會宗旨與核心,進一步提高學術活動的質量和水平是學術活動及學會工作的中心和重點,加強對學術活動的組織管理,理順學術會議的管理機制,確立以會養會的理念,開源節流,爭取社會各方面的資助,從經費上保證學術活動的順利開展,不斷提高學術活動的質量和水平,充分調動各專業委員會的積極性,使學術活動生機勃勃地開展起來,同時學會全體工作人員要增強服務意識,配合專業委員開展好各項工作。積極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科學精神,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發現和培養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使他們在學會的活動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通過活動不斷增強學會的活力和凝聚力,促進全省學術水平的提高和人才的成長。 近年來,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省市、地縣的各級學會舉辦的國際、國內及片區學術交流會議每年都在1.2萬次左右,參加人次約180萬;全國性的學會和省級學會所舉辦的學術交流會議在1萬次以上,參加人次約140萬,其中有相當數量是以學術會議的形式舉行的;全國省級以上醫學會(含雜志社及區域性會議)每年召開的各類學術會議在1200次左右;2006年度江蘇省科協系統統計的各省級學會組織召開的學術會議達600次左右,參加人員6.7萬人次。
江蘇省醫學會創建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1915年2月5日中華醫學會在上海成立,1933~1947年,江蘇地區陸續成立南京、蘇州等8個分會。解放后因為行政區劃變更等原因,1962年7月正式更名為中華醫學會江蘇分會,??品謺慕M織建制也因西醫、中醫中藥、預防、醫院管理等學術團體的合分而有變化。
江蘇省醫學會召開的學術會議從時間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即后學會恢復工作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于學會各組織機構不夠健全,學術會議的數量較少,會議不收會務費,參加人員只需交住宿費和少量伙食費,其余經費由財政補貼,那時代表名額控制較嚴。
第二階段,即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財政取消了對學術會議的補貼,會議支出主要靠收取會務費和住宿費,取消了對參會代表名額的限制。
第三階段,20世紀即90年代中后期至今,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會展經濟這一新的經濟形式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會議經費除來源于代表所交會務、資料費外,廠商公司的贊助費成為會議經費的主要來源。
近年來江蘇省醫學會積極組織多層次、多形式、有影響、有特色的學術交流會議近兩百次,共征集論文近三萬篇,邀請國內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法國等十多個國家及香港和臺灣地區的著名專家作專題報告近兩千場。不僅使學術會議的學術質量穩步提高,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而且使學術會議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通過學術會議的組織和管理,在政府撥款不斷減少乃至取消的情況下,為學會的生存和發展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學會肩負著推進學術發展的重要任務,始終把不斷提高學術交流水平,推進學術發展和學術創新作為學會工作的第一要務。目前,學會的學術交流活動初步形成了以下特點:
(1)會議主題明確,學術水平不斷提高。
(2)在學術活動中貫穿“繼承、發展、創新”這一主線。
(3)學術活動豐富多彩,不斷拓展交流空間。
(4)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日益活躍。
雖然這些年來,江蘇省醫學會在學術會議的組織與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因此現將在組織與管理學術會議方面的一些經驗與教訓與各位專家和同行交流。
1 舉辦學術會議的組織工作
1.1學術會議前期工作
1.1.1 會議征文 ① 會議征集論文的通知一般應在開會前半年發出,通知應明確會議的主題、目的、重點議題和有關要求;② 論文作者應在會議前一個月將論文提交,以便論文評審小組對論文進行認真的評審,決定取舍;③ 征集的論文,除特邀報告外,凡已在其他學術會議或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過的不予錄選。
1.1.2 會議合同為了保證會議的順利開展,會議先期必須實地去考察會場、酒店的實際狀況,并與會場、酒店的負責人簽訂合同,依法維護各方的正當權益。
1.1.3 廠商邀請函在學會宗旨優先的原則下,發放廠商邀請函,邀請相關醫藥企業參加會議,舉辦相關醫療器械、藥品和試劑等展示活動,結合會議進行新技術、新產品介紹,形成互動、社會效應與經濟效應兼得。
1.1.4 會議通知給全省縣以上醫院的相關科室主任、已收到的征文作者及對會議感興趣的相關人員郵寄正式的會議通知,告之會議的具體時間、地址、收費等。
1.2 學術會議組織計劃
會議組織計劃是有效地協調各個環節,推動學術會議順利進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組織會議的首要環節。抓住這個環節,就可以提挈全局。所以會議組織計劃是會議成敗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會議組織計劃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工作計劃。是為了學術會議順利開展而制定的實施方案,主要包括專家接待計劃、會議代表接待計劃、廠商接待計劃等。一個科學而合理的工作計劃是學術會議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2)人員組織計劃。通常都采用框圖式構架,各項分工、負責人、具體情況等內容都集中在一起,制作一個人員組織計劃表。在這份計劃中,明確分工,明確各人的職責,以及各分工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讓工作人員一目了然。
(3)財務預算計劃。學術會議經費主要靠自籌,以會養會,對于會議進行過程中的各項費用支出以及可能需要的支出情況做一詳細而周密的預算,確保會議經費的正常支出而不會出現虧損的局面。
(4)文件管理計劃。會議前期與相關單位簽定的合同,在會議過程中的代表收費、住房、餐飲的統計以及會議論文匯編、總結等是會議資料的重要依據。所以對于文件檔案的管理,最好安排專人負責。這樣不僅可以隨時了解會議的進展情況,也為以后查看。
(5)應急計劃。它是主辦方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也是最難把握的地方,一是因為會議過程中出現的突況有太多的不可預料性,不知如何制定應急計劃;另外也在于大多數會議組織者對會議過程中的突況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大型學術會議一般都具有籌備時間長、涉及人員多等特點,在這個過程中難以保證每個人都不出問題、每件事情都進展順利。所以,一份相對嚴密的應急計劃還是不能少的。
怎樣把會議接待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全部考慮到,并且在會議開始前就部署妥當,是會議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蓮囊韵聨讉€方面著手:
(1)認真做好筆記。會議的主要內容、具體時間、地點、日程安排、有關文件、經費預算等事宜的相關環節,會前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如果在會議的接待過程中如果遇到類似問題就可以胸有成竹了。
(2)集思廣益。由于一個大型學術會議涉及的方方面面比較多,頭緒錯中復雜,對于會議現場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準備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每個人并不能保證把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考慮進去,所以在這個時候運用大家的智慧,集思廣益,就有可能讓前期準備趨于完善。
(3)隨機應變。在學術會議的前期就預先做好會議接待人員的培訓,不僅使其了解整個會議的相關情況,而且使其掌握一定的技能,模擬一些突發事件,增強應變能力,這樣在會議現場就可以運用自如了。
(4)及時吸取教訓,善于總結經驗。由于大型學術會議的復雜性和不可預見性,為了保證每次會議都順利開展,及時地整理在以往會議過程中出現的失誤、總結會議中的先進經驗就顯得猶為重要。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這就為我們今后的會議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礎。
2 舉辦學術會議的管理工作
2.1 項目負責人制
現場管理必須由項目負責人統一管理,服從項目負責人統一的指揮和調度,互相配合,才能保證會議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才能保證整個會議順利、高效而有序地進行。
2.2 “角色管理”
我們可以根據會議參與者的角色來分配管理工作,合理分工、各司其職。即安排專人來負責會議現場不同身份的相關人員,最后由項目負責人來統一管理各個方面的負責人,協調和控制整個會議現場工作。
①會議組織方:主要包括會議的主辦方、承辦方、協辦方等。在會議前期和會議進行過程中,會議的組織各方都需要互相合作、互相協調。②酒店方:主要是指場地的提供者。在整個會議的進行過程中起著配合的角色,以保證會議進行過程中一些基本設備,如舞臺的搭建、燈光的安裝、音響的調試、開幕式主席臺的搭建、會場座位的布置等到位。項目負責人必須做好與酒店負責人的相互協調,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③參會專家方:它是整個會議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主要是指大會邀請的,在大會上做專題報告的知名專家及相關的特邀老專家,必須安排專人接待,如果會議邀請的專家較多,必須安排多個專人接待,每個專家還須安排相關人員負責專家在會議的整個過程中的接送站、報銷、安排住宿、陪同旅游等事宜,以保證每位專家賓至如歸的感覺,特別是外省及國外的專家,他們認可會議就成功了一大半。因為會議舉辦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會議專家對本次會議的認可,因此至關重要。④參會代表方:主要是指參加會議報到的代表。他們是會議的主要接待人員,也是會議參加的主要對象,要安排專人負責好會議代表的報到、登記、住宿等,使每位代表都滿意。⑤參會廠商方:主要指參加會議的相關廠商,因為每次學術會議的順利舉行,都離不開廠商的大力支持,如何安排好各廠商的展臺布置,營造出一個豐富多彩的會議氣氛,是至關重要的。 ⑥媒體記者方:主要包括會議邀請的媒體和主動前來采訪的媒體。因為每次會議都會產生一定的社會效應,媒體的參與對于整個會議的效益評估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所以對于媒體方的管理也就理所當然的獨立為面了。
總之,在角色的劃分上應該充分考慮到每個具體會議的實際情況,根據每個具體會議實際情況來決定劃分的具體內容,靈活運用,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學術會議組織與管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應從醫學專業的行業角度出發,做好學術會議的組織管理。協助??品謺膶<易龊脮h的選題及會議具體內容的安排,使會議既能反映出近年來該學科領域的學術水平,又要把學術會議辦成大家知識更新、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大課堂。在各項工作中貫穿“繼承、發展、創新”這一主線,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推進學會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科學化。樹立大局觀念,發揚學術民主,鼓勵學術創新,在改革中求發展。以高質量的學術會議在醫學工作者的心目中樹立起學會這一權威學術機構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參會者。
篇11
(三)醫院重點發展專科培養由專科建設基金支出。
二、參加資格、次數及地點范圍:
(一)各級繼續教育項目及有學分的年會,限于職稱晉升需要的醫務人員,具體規定按浙江省繼續教育委員會現行文件執行。
(二)醫務人員每年只能報銷一次學術活動經費。有論文交流的各專業學術組主委、副主委參加本專業組織的學術會議不受此限制。
(三)護師參加學術活動的地點限于本省內和上海;醫、藥、技和護理中級職稱限于江、浙、滬;科主任、護士長、副高限于華東地區;正高、職能部門主任限于全國范圍,在國外舉辦的專業會議需經院長特批。
(四)本院舉辦的繼續教育項目,內容可兼顧的以參加本院學習為主,舉辦繼續教育項目科室的項目負責人、主講人不計入規定次數。
三、信息索?。?/p>
醫教部負責收集本學年中各地舉辦的國家級及省級繼續教育項目,有關內容在醫院局域網上公布,供申請參加者選擇參考,亦可直接到醫教部查詢。對全國性專業學術會議,鼓勵醫務人員積極投稿,凡被錄取為大會發言的,可憑會議邀請函申請參會。學習通知分發到各科室主任,護理專業分發到護理部。
四、申請、備案、報銷:
外出學習的醫、藥和技類人員憑會議邀請函或會議通知,經所在科室主任同意后報醫教部主任審批;護理人員由科室護士長同意后報護理部主任審批;醫教部和護理部再分別報分管院長審批,其中科主任和護士長外出需報院長審批。護理人員待審批后到醫教部備案。
(一)費用由醫院支付的,在符合第
一、第二條后經本人填寫外出學習申請表,并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方可填寫學習回執。學習結束后憑會議邀請信及審批手續到財務部核準報銷相關費用。
(二)費用不需醫院支付的,經本人申請、科主任批準后到醫教部主任審批,可不計入規定次數。
篇12
收稿地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 顏俊潔,上海市黃浦區制造局路639號,郵編:200011,聯系電話:021-63138341-5125 傳真:021-63089563,電子郵箱:
三、學術研討會會議注冊費為人民幣1000元/人,住宿自理。參加會議者均可取得國家級繼續教育I類學分10分。會議最后一天(4月20日)將在九院進行手術演示,手術演示費用另計,室內觀摩2000元/人(限30名), 室外觀摩500元/人。
四、學術研討會的會務工作由上海新力會展公司承擔。
會務咨詢:上海新力會展李萌先生 聯系電話:021-62801061,13916575244傳真:021-62947723
篇13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各會員和有關單位: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沼氣科學技術的進步,加快新技術與新成果的轉化,促進沼氣事業又好又快的健康持續發展,經農業部批準并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定于2011年9月組織召開“2011年中國沼氣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會議主題
拓展沼氣技術發展領域,實現資源化高值利用。
二、組織形式
1.主辦單位:中國沼氣學會、云南師范大學;
2.承辦單位:云南師范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進技術與制備重點實驗室、教育部生物能源持續開發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農村能源工程重點實驗室、云南省生物質能與環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云南省沼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協辦單位: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能源研究會農村能源專業委員會;
4.媒體支持:云南師范大學學報、《中國沼氣》雜志社、中國沼氣網。
三、會議內容
1 交流近年來沼氣領域的基礎與應用研究成果;
2.交流沼氣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究和最新進展情況;
3.介紹沼氣工程示范與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成果;
4.研討未來沼氣技術與產業的發展方向;
5.召開中國沼氣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
四、會議時間
2011年9月27-28日,9月26日全天報到。
五、會議地點
昆明市福保文化城(地址:昆明市官渡區六甲鄉福保村,電話:0871-7328000)。請各位參會代表白行前往(具體乘車路線見附件1)。
六、會議費用
1.本次會議收取注冊費1000元/人,主要用于論文集及會議資料編印、會議室和設備租用等。其中,中國沼氣學會會員代表800元/人,在校學生400元/人;
2.會議統一安排食宿,費用自理;
3會議期間還將分三條線路,組織參觀考察騰沖、大理和西雙版納的大中型沼氣示范工程建設情況(相關費用見附件2):
4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不再另行收取費用。
七、其他事項
1.參會人員請務必于9月16日前將“參會回執”(見附件2)傳真至云南師范大學或中國沼氣學會秘書處:
2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因故不能參加理事會第二次會議的,可派人代為參加。
八、聯系方式
1.云南師范大學
聯系人:王昌梅、張無敵
電話:15969431782、13508714255
郵箱:
2.中國沼氣學會秘書處
聯系人:王素平、劉耕
電話:010-59199381、5919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