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操作技術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為此,國家在推行購機補貼政策中,各地將插秧機補貼率放在最高位次,安徽省補貼額度已連續幾年在50%以上,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購機的積極性。霍山縣插秧機從無到有,至2010年5月,已達到200余臺。實踐證明,水稻生產機械化是保證糧食生產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普及和推廣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是農機管理部門的職責,學習和掌握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是農民機手的迫切要求。
一、水稻插秧機的選擇
目前在霍山縣推廣的插秧機,按操作方式來分,有步行手扶式插秧機和方向盤式即乘座式插秧機;按插秧速度來分,有普通插秧機和高速插秧機;按插秧機栽插行數來分,步行手扶式插秧機有2、4、6行,乘座式插秧機有4、5、6、8、10行等。如東洋PF455S和南通2Z-455型為步行手扶式普通插秧機,東洋P600和久保田SPU-68C型為乘座式高速插秧機。東洋PF455S型插秧機作業行數為4行,它具有價格低廉(價格為1.7萬元/臺),結構簡單,輕巧,整機重170kg,操作靈便,使用安全可靠,作業效率一般為1666.67m2/h。東洋P600型插秧機作業行數為6行,其科技含量高,與步行手扶式插秧機相比,具有舒適、效率高的優勢,作業效率一般為3333.35m2/h。但機器較笨重,整機重550kg,且價格偏高(價格為9萬元/臺)。現在插秧機技術比較成熟,適合目前農村自然和經濟條件,適應水稻栽插的農藝要求。但該技術對育秧技術標準化程度要求高,對插前大田耕整地要求嚴,對機手操作使用插秧機技術要求過硬。因此,農機手在選購插秧機時,應根據本地的自然條件、水稻作業面積、插秧機的作業效率以及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等,全面考慮確定選購步行手扶式插秧機還是乘座式高速插秧機。
二、插秧機的安裝調試(以PF455S型插秧機為例)
2.1整機安裝
插秧機的基本構造由發動機、傳動系統(變速箱)、行走機構(轉向離合器、驅動輪)液壓仿形系統、操縱和調節機構、取秧量調節機構、移箱器等組成。出廠時,將這些部件包裝運到各地,購機戶應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按插秧機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安裝。
2.2安裝要求
篇2
電氣工程訓練是我院面向工科非電專業及大文科專業開設的一門公共實踐課程,學習的主要內容就是安全用電常識和基本的電工電子技術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
2實踐教學的現狀和改進措施
(1)實踐課程簡介
根據專業的不同,電氣工程訓練有兩個教學模式。對于工科非電專業,開設電氣工程訓練A,共40學時;圍繞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的控制,訓練工科學生一些簡單的電氣控制方法、控制手段,使之理解電氣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了解電氣控制在工程中的應用。對于大文科專業,開設電氣工程訓練B,共40學時;通過室內照明電路的設計、安裝、調試與檢修實踐,讓學生懂得安全用電,學習常用電工工具和儀表的使用,掌握最基本的電工技能。
(2)實踐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從近三年的教學實踐過程看,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兩點:
第一,教學內容不夠充實,學生做起來前緊后松。為期一周的電工訓練,前三天的實踐內容是理論教學和基礎實踐;后兩天的內容是創新設計,占用時間偏長。
第二,教學實踐內容和現代生產實踐結合度不夠,電工電子技術含量偏低。電氣工程訓練A的實踐內容是交流電動機的交流接觸器控制線路;電氣工程訓練B的實踐內容是照明電路的安裝實踐,在電路中用的是電感式鎮流器。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這些電路已不是最常用的電路了。
(3)實踐教學改進措施
針對在電氣工程訓練中存在的現狀,對原有的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提煉和整合,在電氣工程訓練中增加電子產品制作的內容。對于非電專業的學生,可以選擇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實踐項目相關且簡單實用的電氣產品。參加電氣工程訓練A的學生,可以選作PLC控制器;參加電氣工程訓練B的同學,可以選作電子鎮流器。學生在電工實踐過程中,通過對電氣產品的研制、組裝和調試的親身體驗,了解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推進實踐教學和現代生產實踐的緊密結合。
3實踐教學改進后的實施方案
(1)實踐教學內容
電氣工程訓練實踐經過改進后的教學內容可概括為四個教學環節、六大教學模塊。四個教學環節包括理論教學、基礎實踐、創新設計和產品制作;六大教學模塊包括元器件認識、工具儀表使用、電路原理和電路設計、線路板制作、組裝和配線、調試和檢修。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六大教學模塊的實施是滲透在四個教學環節中完成的。可以看出,和電氣工程訓練B相比,電氣工程訓練A的電工電子技術信息含量大、實踐操作難度高。
(2)教學實施方案
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以及時間安排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把握三點:
第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教師在理論教學環節主要講解安全用電常識、元器件認識與檢測、電氣原理圖識圖、實踐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識。脫離實踐操作的理論知識不用講,和實踐操作聯系不大的理論知識要少講。通過理論教學,學生可以運用掌握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電氣工程實踐,這才是理論教學的真正目的。
第二,因材施教。專業不同,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就不同,講授的教學內容也不同;專業相同基礎不同,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就不同,對三表學生要突出應用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對素質高、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進行精英培養。
第三,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對于參加電氣工程訓練興趣高、產品制作有獨到見解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引導,把課內教學內容和學生課外科研活動、素質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并給予必要的指導。
(3)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培養創新意識。
第一,確定靈活、直觀的教學方法。在理論和實踐教學過程中,結合板書、多媒體課件及實物展示等教學手段,采用演示教學和漸進式啟發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自學和獨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使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對于基礎實踐項目,主要以演示教學為主,通過演示教學,學生把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感性知識上升為可以指導自己實踐操作的理性知識。對于創新實踐項目,主要以漸進式啟發教學為主。通過啟發教學,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同學們獨立完成實踐項目的能力。
第二,采用不同的考核標準。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基礎的學生,調整實踐項目在量和質上的要求,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完成實踐項目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教學目的就容易達到了。
第三,實行多方位的獎勵制度。在基礎實踐環節,可以把一個班級分成幾組,組和組之間比賽,哪個組完成的又快又好,哪個組就有額外加分,并把名次寫在黑板上。這樣就能激發學生之間團結合作、協同作戰的意識和動力。在產品制作實踐環節,可以把課內教學和課外的素質教育活動相結合,給成績優異者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鼓勵學生參加科研活動。
4結語
在電氣工程訓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本著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精神,不斷提煉和整合實踐教學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通過對電工電子線路和電氣產品的設計、組裝和調試的親身體驗,了解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增強求知欲望,培養自我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篇3
2.1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采用直觀演示法、實踐探究法、集體討論法、糾錯競賽法等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對于現代學校教育而言,教師不僅僅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更是整個教學的合作者,教學質量及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雙方的有效互動與配合。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實際操作演示的過程中,要不斷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問題、積極提出問題且主動探尋解決方法,這才是課堂教學所要形成的教學氛圍。
2.2學法
通過教師的演示操作,學生可以直觀的了解到無菌技術操作的大致過程,但要想熟練掌握該技能,進行必要的課堂實踐操作十分關鍵,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無菌技術操作過程的理解。另外,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方法的選擇同樣重要,要在進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領會無菌技術操作的要點,然后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來鞏固所學技能。這樣一來,學生既是專業知識傳承過程中的實踐者和研究者,又是課堂教學中的參與者,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更加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90分鐘的教授與練習等環節來完成護理專業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內容的教學。為了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將教學過程進行有效分解。其中,第一部分,即導入新課并引出本節課程的主題需要5分鐘時間,結合多媒體視頻教學材料的播放來導出學習該課程的意義所在,接下來,第二部分為復習理論知識及要點同樣需要5分鐘,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為課堂教學的重點,需要占據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即新課的學習與練習鞏固環節,例如:在新課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進行操作的同時,為學生講授無菌操作的作用,即無菌操作可避免病人傷口的感染。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學生的操作方法,并指出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問題,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技能學習過程中的學生個體差異性,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進行實操演練,通過分組練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來推進教學,另外,設置“大家來找茬”這一教學環節,通過現場演示失誤操作,讓學生發現錯誤并糾正錯誤,從而避免類似的失誤操作在實踐中發生。總之,教授新知識與練習這兩個部分的內容是整節課的重點,大概需要65分鐘左右,分別為35分鐘和30分鐘,另外,評價達標與總結反饋為10分鐘和5分鐘。這便是針對無菌技術操作法教學過程的整體時間規劃。
4資源整合
資源作為教育教學領域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將校內資源、行業資源及信息化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將學校的實驗室及相關器材、臨床及歷年大賽經驗、多媒體教學手段等內容都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5教學反思
本節課程教學的優點較為突出,即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突出崗位技能,將實踐過程在教室環境中模擬再現,并且,創設臨床護理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由于學生人數較多,教師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而且,課堂的紀律難以維持,另外,由于課堂時間較短,留給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及練習的時間不夠,學生要多在課下進行熟練操作。通過對“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教學過程的評估與反思,提出幾點教學措施,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加以改進,首先,要將學生的課堂表現記入學生的百分考核,并且,選幾名自制力相對較差的同學作為課堂紀律的監督員,這樣就可以避免其干擾課堂秩序,另外,要增加無菌技術試驗室的課外開放時間,鼓勵學生加強實踐演練,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技能水平。
篇4
一、引言
藝術體操是一項極具觀賞價值的運動項目,近年來隨著競技運動的不斷發展,其自身的發展也較為迅速。其中身體難度動作的復雜化已成為當今世界藝術體操發展的中心和重點。隨著2001年新規則的頒布,難度動作的結構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技術動作已從原來單一的,結構簡單的動作類型過渡到動作結果復雜,技術動作復合重疊,對運動員身體素質及能力要求較高的階段。因此,必須了解當今藝術體操在難度方面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與特點,以促進我國藝術體操在難度動作方面的創新設計,縮短與世界水平的差距。
二、藝術體操的教學方法
藝術體操的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有效的把藝術體操的知識,技術和技能傳授給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培養他們成為德、智、本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為了較好地完成藝術體操的教學任務,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僅要貫徹各種教學原則,還要采用多種和有效的教學方法。
1.藝術體操技術的形成過程
在藝術體操教學中,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術,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必須弄清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遵循認識和人體機能活動的規律。
(1)泛化階段。這個階段只能是使學生對動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感性認識,粗略地掌握動作。教學方法則采用講解,示范以及分解練習和誘導練習。
(2)分化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斷鉆研動作,深入分析動作的各個細節,強化正確動作,抑制動作不正確的部分,提高動作的質量。教學方法則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有時還要做重點示范,以及反復練習的方法。
(3)建立動力定型階段。采用練習法,即組合成套練習,變換條件練習:重復練習。不過在改進動作某一技術細節時,還應注意采用示范,講解,錄相,電影等直觀教具,以利運動能進一步提高。
按部位進行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單個動作到聯合動作,循序漸進的系統地教學是使學生較快建立動作概念,養成正確的身體姿態,為提高技術水平打下牢固基礎的有效教學方法。在教學與訓練中臂與腿的練習先解決腿部的動作再加以上肢動作的配合,這樣可減少學習時間,促進動作的更快掌握。
2.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的不規范。藝術體操教學內容必須根據教育的需要進行必要的改造組織加工,在教學內容中,基本技術的正確掌握和專項身體素質的練習重視不夠。在教學內容中,忽略了“因材施教”,對于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不應該要求掌握更多的高難度動作,而是要通過觀摩比賽、錄相等手段結合理論講授對動作進行分類、分析、以及理論、技術、能力協調之間的關系。
(2)藝術體操的技術更新不及時。藝術體操技術更新發展快,時代感強,加之目前,新的健身形式不斷地推陳出新,如各種健身操、瑜伽、舞蹈等,這些都是徒手操的范疇,我國藝術體操教學多數進行的是傳統的教學,更新不及時。
(3)教學評價不合理。一般認為,教學評價的對象主要是學生的學業成績,評價的依據是教學目標。但是,目前我國體育院校藝術體操專項課的學習評價是教師根據學生“動作完成的好壞”為依據,這種評價體系的單一,必然會造成學習內容、方法、手段貧乏,從而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單薄。
三、對策
1.引導教學,激發興趣
藝術體操教學目標不僅要解決藝術體操專項和知識掌握的問題,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藝術體操專業修養和對藝術體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注重塑造學生健美體態,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意識與能力,充分體現“美”的實踐性教學。
2.合理利用電教化及背景音樂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藝術體操教學過程中,也要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工具,例如幻燈、實物展臺、錄音機、錄相機、CD、DVD、多媒體計算機等。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手段,比如:學習單個技術動作時需要通過運用語言符號提示,就采用多媒體計算機對動作進行力學原理分析以獲得“抽象的經驗”;學習較復雜的器械動作或難度較大的動作需要為學生提供間接的感性材料,就采用先觀看錄相,再講解,再練習,再觀看錄相以獲得“觀察的經驗”等。
藝術體操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具有獨特的表演性和創造性。整個動作過程是動靜結合,起伏層次鮮明,節奏多變,迭起。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可以使動作更加有節奏感,更富有生機和活力,展現出藝術體操的感染力。因此,在動作編排是,要注重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
3.加強素質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教學,讓學生更深的了解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文化自身的特點和價值,弄清藝術體操專業、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小結
藝術體操教學要根據教學目標,不僅要評價教學活動的結果,還要評價教學決策過程,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藝術體操專項考試不僅注重技術動作,還應將理論知識筆試、方法運用作業、教學實踐能力考察、自編成套動作以及對藝術體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態度等結合進行,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從教學要求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倪旭芬.我國藝術體操現狀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8).
篇5
進入新世紀以來,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國內發展迅速,特別是在教育領域,教育產業化進程不斷推進,高校間強強聯合、不斷實現資源共享。隨著國內高校規模不斷的擴張,合理并有效運用教育教學資源,推進教育管理方式轉變,推進教育教學過程化管理,已成為各大高校重點關注的問題。目前,網絡化管理技術已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學生學籍管理、學生成績管理、課程設置等方面都有了廣泛運用。高校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畢業設計(論文),與其它課程管理類似,其主要使用單機管理方式或是手工管理方式實現,包括對畢業設計(論文)步驟中的基本信息與成績的輸入輸出實施管理,而畢業設計(論文)中的選題、過程控制與質量管理,以及整個畢業設計(論文)環節效果的統計分析等一系列環節都沒有納入系統管理中。
現階段部分高校對畢業設計(論文)做法一般為指導老師前期給出參考題目,并通過紙質文件的形式發給學生,學生再從中完成選題或自行申報課題,由于正在畢業實習的學生比較分散,容易導致指導老師和學生之間溝通不暢,造成有些學生課題選擇沖突;同時在教師指導學生畢業論文中后期,有大量表格由人工發放、填寫、回收,導致效率極其低下;畢業設計(論文)完成階段,通常需要運用紙質存儲或者刻錄光盤提交最終論文,常常導致資料堆積如山,查找不便。所以使用傳統的手工管理方式對畢業設計(論文)資料進行管理不僅耗時費力,而且不利于教學管理工作者準確、及時地把握學生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進展情況,給管理造成較大程度的困擾,甚至影響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應該充分利用高校的計算機資源和網絡優勢,按照具體管理規定研發出一款為高校量身定制的管理軟件,完成對畢業設計(論文)網絡化管理,這不僅重要,而且符合高校無紙化辦公的發展潮流,這將進一步推動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南京電大早在1999年成為教育部批準的首批電大人才培養方式改革與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示范單位,屬于“統籌規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類型的遠程開放教育教學系列的“省級電大”。至2014年春季,南京電大培養的教育本、專科學生已達52397人,每學年參加畢業設計(論文)的學生達到1800人,因此研發出一套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系統分析
系統分析是站在企業應用系統內部,從抽象的概念高度上分析系統需求,敲定企業應用系統的要素、組成及結構,因而給出系統的分析模型,并為企業應用系統設計給出依據。在此我們給出一些功能性分析和非功能性分析的示例。
功能性分析要求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應該可以滿足不同用戶對南京電大對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的要求,按課題啟動、申報課題管理、論文指導管理、論文答辯管理、論文終審管理等系列流程,能夠實現不同角色應有的功能。南京電大學生可以瀏覽南京電大關于論文方面的公告,可以選擇導師、提交課題,可以與導師交流,可以對自己的開題報告、論文及系統中資源進行上傳和下載;南京電大教師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生、查看學生課題、論文情況,可以對學生提交的課題、論文進行審閱,可以對自己的學生發出通知,向本校教務員匯報工作;分校教務員完成本校通知工作,維護本校教師與學生信息,向市校匯報本校論文工作;市校教務員可以對分校教務員、教師進行權限分配、調整;系統管理員需要完成業務數據備份、角色信息調整、系統安全運行、運行維護等工作。每一個用戶登錄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后都可以維護自己的個人信息,都可以利用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提供的查詢與打印功能,都可以從系統中下載需要的資源,根據需要上傳文檔。
非功能性分析主要包括時間上響應不可以太慢,從而影響用戶的操作,應在5ms-9ms之間;必須能夠對所錄入的業務數據快速的處理,得出執行結果,基本處理過程時間不可延遲過多,至多1-3秒;對學生的申請以及教師指導結果的傳送和轉化時間能夠滿足用戶心理預期,不影響用戶的使用,適應用戶的任務需求為關鍵;對錄入的課題申報、指導意見、答辯結果等要能夠在短時間內產生響應結果與相關的查詢。適應性上應該對錄入的課題申報、指導意見、答辯結果等要能夠在短時間內產生響應結果與相關的查詢;運行環境需要支持Windows系列、Unix等不同運行操作平臺,對于將沓魷值牟僮髕教ǎ系統可作進一步的維護以滿足其穩定性;接口流量不可過小,與其他系統能進行快速的數據交換與處理;大約在5-10年時間能夠正常使用;運行期應對系統進行必要的更新維護,使其更加健全。
3 系統設計
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包括學生操作模塊、導師操作模塊、分校教務員操作模塊、市校教務員操作模塊、系統管理員操作模塊。其中學生操作模塊包括選擇導師、申報課題、課題維護、論文過程匯報、瀏覽與回復導師意見等功能;導師操作模塊包括選擇學生、審閱學生課題、審閱學生論文、向本校教務處匯報、有關通知、瀏覽學校通知等功能;分校教務員操作模塊包括維護本校學生、維護本校教師、與教師聯絡、向市校教務處匯報論文工作、本校通知、瀏覽市校通知等功能;市校教務員操作模塊包括審核分校指導老師資格、審核分校上報答辯小組信息、完成終審論文成績錄入、向市校教務處匯報論文工作、市校通知等功能;系統管理員包括操作模塊、包括角色信息管理、分校教務人員管理、市校教務人員管理、系統維護記載、系統安全管理、系統備份等功能。
圖1中虛線框中登錄系統、維護個人信息、查詢與打印、上傳下載材料等功能,學生操作模塊、導師操作模塊、分校教務員操作模塊、市校教務員操作模塊、系統管理員操作模塊等模塊都需要這四項功能,因此將它們單獨列出。
4 技術簡介
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運用Struts框架,Java的Web應用中運用的技術比較多,也較為復雜,所以研發過程中可選擇的技術也多,項目管理必須考慮到開發人員個人的特長對開發任務進行合理分工,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系統設計階段考慮周到。MVC模式可以很好的將業務數據模型和業務處理模型分離出來,這樣研發出獨立的業務組件,以便于在編寫表示層頁面階段可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在處理表示層頁面文件和模型之間關系過程中,控制器就成為兩者的橋梁,這樣使得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項目能夠成為一個整體的、系統化的工程。Struts框架在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中就起到了這個作用,在研發階段可以很好的運用該框架開展開發項目,開發人員能夠選擇合適的模型組件。
在圖2中,JSP和Struts為開發人員提供的一組標簽能夠完成頁面的表示與數據顯示等功能,使得開發人員可以編寫豐富的視圖功能。
5 系統實現
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各個部分的研發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5.1 創建視圖
該系統采用Struts技術,視圖的編寫主要運用JSP技術,但和傳統的JSP技術相比有兩個明顯不同。
(1)該系統在Struts下運用JSP技術研發視圖,在頁面文件中沒有包括任何的腳本程序,僅是單純的實現數據傳遞以及獲得與顯示從數據庫返回的數據,對業務數據的處理和頁面的跳轉都是在業務層中執行。
(2)Struts框架給出了一組可擴充的自定義標簽庫,主要包含Bean標簽、 Logic標簽、HTML標簽與模板標簽。通過運用標簽,能夠簡化編寫用戶界面的過程,而且更好地完成數據的封裝。
5.2 創建模型
模型利用JavaBean組件,設計和實現系統的業務邏輯。根據不同的操作請求從Action派生特定Action類,調用由Bean組成的業務組件,建立由ActionForm 的派生類達到對客戶層表單參數的封裝。
5.3 創建控制器
在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中,中心控制器是由Struts提供(ActionServlet),程序員一般無需對該ActionServlet執行二次研發;負責特定業務處理的Action類則是研發者研發任務的重點,這部分Action對象中會執行全部業務操作,處理結束,由Struts的中心控制器轉向到JSP頁面,把處理結果返回到客戶端。
5.4 創建配置文件
包括兩個配置文件web.xml和struts-config.xml,用來定義Struts系統中模塊之間的交互。通過對該兩個配置文件的定義,將Struts框架中MVC各部分聯系起來,完成了一個真正的MVC系統。
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開啟階段學生申請導師界面見圖3。
6 結束語
本文對現階段高校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狀況充分調研,分析總結現階段高校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主要缺陷,在掌握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的需求基礎上,結合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的實H狀況,探討了南京電大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本系統基于網絡B/S方式設計思路,采用Struts框架技術與SQL Server2014數據庫技術進行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張云龍,賈宇波,吳徐彬.基于UML的畢業設計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5.
[2]丁勇,儲久良,張飛.基于MVC框架的畢業設計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4.
篇6
目前學術會議投稿人向學術會議的組織機構投稿的方式有三種[1]。一是傳統的郵寄形式,即通過國際快件將論文的原稿郵寄給會議的主辦方。這種形式曾經是投稿的近乎唯一的方式,持續了漫長的歲月,可現在采用這種方式接受來稿的刊物越來越少。二是用電子郵件的方式投稿,即投稿人將原稿的電子文件發至會議主辦方的電子信箱。這種投稿方式顯然比郵寄快得多,但與郵寄一樣,論文也有丟失的時候。目前采用這種投稿方式的會議還很多,但有很大一部分會議的論文收集己經在此基礎上,又進了一步,發展到第三種也是目前最新的一種投稿方式,即網上投稿(On-Line Submission)。這種方式速度更快,而且論文不會丟失。一旦作者在網上登記注冊投稿,每個主要步驟都有記錄,很受會議的主辦方以及投稿人的歡迎[1]。
從文獻來看,國外在審稿網絡化方面的研究比國內早。1996年,作為英國電子圖書館工程(eLib)的一部分,英國的電子投稿與同行審稿(Electronic Submission and Peer Review,ESPERE)項目開始建設。研究人員利用Internet先后建成兩個電子投稿和同行審稿系統:初期試用的eSPRINT系統和當前使用的ESPERE系統。試圖利用技術的進步來為作者提供服務,減少開支,并提高工作率。目前,已有20余種國際知名科技期刊采用ESPERE系統進行網上投稿和審稿。相繼國內外的眾多學術會議組織機構也采用了相關的網上投稿和審稿技術[2]。
文章的組織結構為:第2節介紹了該文使用的一些技術和開發環境,在此基礎上,第3節給出了系統的設計;第4節給出了由該系統的開發結果;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總結。
1 系統的設計
功能模塊設計。學術會議網絡投稿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論文的處理和用戶信息的操作。系統具體包括的功能分為系統管理員和用戶兩大類。其中系統管理員的功能包括:審核審稿人申請、添加審稿人、論文準入審核、分配論文、刪除論文、刪除普通用戶(審稿人與投稿人);投稿人的功能包括:用戶個人資料修改、查詢本人的已審論文、查詢并修改本人的未審論文、提交新的論文、申請成為投稿人;審稿人的功能包括:用戶個人資料修改、查詢已審核的論文、審核未審論文、給出審核意見。學術會議網絡投稿系統的功能模塊的邏輯關系如圖1所示。
2 開發結果
2.1 數據訪問層
在該系統中,數據訪問層App_Code中提供訪問數據庫的函數,系統若要操作數據庫,必須經過該層,調用該層的函數。該層包括一個類:DataAccess.cs以及Web.config實現了數據庫連接的封裝。
2.2 主要功能頁面介紹
下面通過主要的頁面來介紹一下系統的關鍵功能,介紹的功能模塊有:論文修改和投遞、論文審核、審稿人申請、論文分配。
投稿人登錄后,可以對Paper模塊進行操作,Paper模塊是投稿人的論文信息管理模塊,包括Reviewed Paper, Submit New Paper, ReviewingPaper三個模塊。三個模塊涉及到的數據庫操作類有:GetArticleId.cs, GetArticleName.cs, GetArticleUrl.cs。其中論文的修改和投遞頁面運行后如圖2所示,在投稿稿件的操作中規定只能投遞PDF格式并且文件的大小不超過6MB。
審稿人登錄后,可以對Review模塊進行操作,Review模塊是審稿人的論文信息管理模塊,包括Review Paper, Reviewed Paper兩個模塊。兩個模塊涉及到的數據庫操作類有:GetArticleId.cs, GetArticleName.cs, GetArticleUrl.cs。
其中審核論文的模塊是由Review Paper.aspx、PaperReview.aspx和PaperReview_2.aspx三頁面實現,如圖3所示。在圖3所示的頁面,審稿人可以給出論文的審核結果(Accepted、Rejected、Modifiy),并且需要為該論文注明反饋信息。
由于系統注冊用戶的默認身份為投稿人身份,該系統在用戶登錄系統后提供了審稿人申請的功能,申請的請求被提交給管理員用戶,管理員根據申請人的信息決定是否同意此請求。運行結果如圖4所示。
論文分配功能是建立在論文準入操作的基礎上的,只有投稿管理員初審的稿件才可以在如圖5所示的頁面中被分配給相應的審稿人。
3 結語
該文通過對已有的投稿系統和國內外的稿件遠程處理技術的調查與研究,通過成熟的網絡開發技術,實現了學術會議網絡投稿系統的基本功能模塊的開發,具有現實意義。在系統的未來開發中需要添加的功能模塊有:自動郵件通告功能、學術會議邀請功能、在線付款功能等。在添加上述功能模塊的同時,還需要對系統的安全性進行加強。同時由于學術會議的規范性較強,在投稿系統的實施中還需要更多地與學術會議的規范加以結合。
參考文獻
[1] 任小平.英國一種網上投稿與審稿系統的發展與啟示[J].編輯學報,2003,15(2):152.
[2] 解瑾,王學優.中外教育技術學術期刊網絡技術應用現狀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6):27-32.
篇7
盡管在進行畢業論文工作開始前,制定了關于畢業論文的選題、選材、開題、撰寫、格式要求、過程安排、答辯評分等通知規定,但是在實際操作執行過程中,也就在形式上檢查論文的格式是否規范,開題報告是否符合要求,表格填寫是否完整,答辯程序是否完成。一些高職院還沒有意識到畢業論文在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缺少可行的,嚴格的論文指導、評審、答辯的硬性制度的約束。論文質量的好壞主要看結構是否合理、論點是否正確新穎、論據是否充分等,對于這些要求不同的導師有不同的判斷標準,很難進行統一,在進行質量監控體系中就很難達到預定的目標[2]。畢業論文的考核功能不能真正的發揮作用,缺乏科學有效的質量監控機制。
3提出建議
(1)選題聯系就業崗位鼓勵學生結合就業崗位(群)工作實際確立選題,并開展綜合畢業實踐工作。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宗旨是“就業為導向”,畢業論文圍繞就業崗位(群)工作進行命題,確定訓練內容和任務要求,進行真題真做,擺脫以前“圍繞文獻資料團團轉,畢業論文紙上談兵,假題假做、內容空洞”的現象[1]。以染整技術專業畢業論文為例,首先走訪鹽城及其周邊地區印染企業的調研和召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確定操作工、打樣員、檢驗員、染整工藝員、生產主管、技術主管等崗位為適合高職教育培養層次的典型崗位。然后通過調研分析,總結出各典型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例如:操作工是染整生產工藝實施、打樣員是仿色打樣前半制品的檢驗、檢驗員是印染產品質量檢驗與控制、染整工藝員是染整工藝的制定、生產主管是染整工序生產組織與管理、技術主管是染整工序生產技術管理。第三,召開生產一線已畢業的高職畢業生實踐專家研討會,要求各位畢業生從自身職業成長規律分析、羅列工作任務,再和我們專業老師提煉典型工作任務,形成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確立知識與能力目標。最后,結合企業招聘信息、校企交流、政府工作報告、地區發展規劃等掌握具體情況設計畢業論文題目,將企業實際項目引入畢業論文為使畢業論文突出真實性和實踐性,在必備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強調實戰性的項目任務式畢業論文模式[3]。由企業提供實際項目作為考核命題,參與指導學生,充分體現畢業論文的實踐性。
(2)指導采用雙導師指導學生
由于指導老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學歷高、科研能力強,但是實踐經驗有限,而且指導老師不可能對每一個題目內容一開始就很熟悉,所以老師和學生之間還需有一個磨合期,在有限的畢業論文階段,時間、精力、能力有限。我系染整技術專業從去年開始實行雙導師指導學生,學生根據預就業崗位選擇校內指導老師和企業指導老師各一位。學生在進入畢業實習階段,在就業崗位上對專業知識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對于已經找到實習單位的學生,經學校審核后,自行選擇適合工作崗位的畢業論文課題,在實習崗位上選擇一位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作為企業指導老師。由于學生選擇的課題緊貼就業崗位,有的可能還是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學生的主動性,興趣濃,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而且,企業指導老師既是老師又是師傅,遇到問題,老師就在身邊,天時地利人和,將畢業論文與實習有機結合[4]。這樣可以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而且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成了我要學,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再加上校內指導老師理論知識和格式的要求指導,畢業論文質量將會大幅度提高。
(3)加強過程管理
加強對學生畢業論文過程管理。指導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度和質量,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答疑和指導,要求學生每周匯報小結,每天寫論文工作日記。每位指導教師所指導的學生人數應適當,對學生的指導時間每周應不少于4小時。對實驗指導,指導老師也要發揚專業團隊精神,共同指導,實行團隊專任老師實驗室輪流值日指導,實驗設備使用事先預約,合理安排畢業論文實驗時間,爭取實驗資源最大利用率。指導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課題方案設計思想和基本科學研究方法的指導。
篇8
選題是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涉及到學生與教師的雙向選擇,擇畢業論文的課題的知識面、深度及多樣性,不同的課題涉及不同的教師,因此,學生的選題必須與指導教師、評閱教師、答辯教師有相互對應的關系。一般由指導教師給出選題或學生自擬申報給指導老師審批,根據選題再由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寫出開題報告。
(二)過程指導
本過程是畢業論文設計的重要環節和關鍵階段。在這個時間段中,學生不可能隨時接受指導教師面授指導。所以,在過程中確保管理的及時性、便利性,方便教師對學生論文進度的隨時跟蹤管理及意見記錄等,以及管理部門對指導教師的監督與管理等。
(三)版面格式
畢業論文的版面格式上是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畢業論文管理系統中應規定相關的格式模塊,及其引用標注上的細節規定。
(四)評審
畢業論文在評審階段的主要內容是,為各個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定評閱教師,評閱教師認真閱讀論文后,獨立地給出成績與評閱意見。由于畢業論文在評閱階段時間一般很短,評閱教師難以像指導教師那樣從容和仔細。
(五)答辯總評
畢業論文的答辯是指對學生撰寫情況、教師指導與評閱情況的綜合檢驗,是確保論文質量和檢驗論文真實性的重要手段。本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對學生進行分組、對各個學生答辯組分配答辯組成員、答辯教師查閱相關論文,并形成提問問題、記錄各答辯全程情況,以備隨時查閱。
二、需求分析
畢業論文管理管理系統,它采用了當前流行的B/S結構和Internet網絡技術。而如今編寫HomePage也沒原來那么麻煩,網站的一些制作要求和素材在Internet隨處都可以找到,制作網站的工具也是種類繁多。我們可以從中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工具。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有很多的實例,一些實例的源代碼也可以提供參考。所以,從技術上來說,開發這個系統的技術難題是不多的。參照其它MIS系統,該系統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與用戶的良好交互作用,并且作為開發者,我也盡可能地減少讓用戶難以操作或是難以理解的交互方式。
綜上所述,該系統無論從技術上、經濟上,還是操作上都具有相當的可行性。當然,更重要的是,該系統是結合當前實際需要,可以滿足高校工作需要,減輕人工操作的負擔,可以提供更強的操作,不僅方便操作,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系統的可移植性。該系統對畢業管理環節具有重要意義:能使學生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畢業設計過程中的要求也能很好的得到完成,課題管理也很方便。
對于創建專業Web站點而言,世界上最好的方法現在莫過于最簡單的建立功能強大的Internet應用程序的方法。DreamweaverMX這一完整的集成解決方案使得編寫人員在單一環境下工作,達到快速創建、建立和管理Web站點和Internet應用程序的。用戶可以使用它編寫可以運行VBSCRIPT、JAVASCRIPT等腳本語言的以.asp為后綴名的應用程序,再用Internet服務管理器進行網頁的瀏覽。用戶不但可以訪問本地數據庫如Acess,Foxpro,Parodox外,還可以訪問諸如SQLServer、Sybase、等多種遠程數據庫,使得程序員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料,減輕工作量,以便于在其它應用程序間進行信息交流。
三、總體設計
(一)功能模塊設計
1.管理員
管理員具有最大權限,可對系統進行維護、數據備份,進行教師資格審批、教師任務分配,向全體教師、學生通知以及相關用戶權限設定。
2.教師
可審查相關選題、可下達任務書、向自己指導的學生通知,可查收管理員的相關通知、可在線完成論文指導的記錄與保存相關評語。
3.學生
可選擇系統提供的選題或自擬題目供指導教師審核,可查詢相關規定與要求及的通知。可提交相關的開題報告與論文稿件,可查收指導教師的意見與批注。
(二)總體結構設計
篇9
2.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系統實現目標
產學研信息平臺是一個獨立的系統,能夠對產學研信息進行檢索、存儲、更新和注銷,提高產學研管理工作者對產學研信息管理時的工作效率。
產學研信息平臺采用B/S結構,結合My Eclipse工具進行開發。開發使用的語言是JAVA,使用的數據庫是SqlServer2005,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普通用戶登錄系統能夠修改登錄密碼和用戶的基本信息、、修改論文、發表出版物、修改出版物、修改項目、發表項目、申請專利、修改專利、下載打印相關的產學研信息資料。
管理員登錄系統能夠修改登錄密碼、管理產學研用戶信息(增加用戶信息、查找用戶信息、修改用戶信息)、管理論文信息(修改論文信息、查詢論文信息)、管理項目信息(修改項目信息、查詢項目信息)、管理出版物信息(修改出版物信息、查詢出版物信息)、管理專利信息(修改專利信息、查詢專利信息)、進行數據備份管理、下載打印相關的產學研信息資料。
產學研信息平臺面向對產學研活動有興趣以及從事產學研相關工作的所有人員開放,在業務方面實現與產學研管理部門數據的共享,取代了產學研信息管理在手工管理時代封閉式的管理模式,實現信息的共享。
產學研信息平臺能夠及時收集最新的產學研項目、產學研成果和學術活動等業務數據,并在大量的數據基礎上進行數據挖掘分析工作。在市級產學研信息管理部門的支持下,系統的運行會趨于規范化。
產學研信息平臺是標準的產學研信息管理系統,產學研信息平臺具備的功能是現實產學研信息管理的虛擬體現,是一個產學研信息自動化管理的平臺,能夠節約信息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業務處理,實現產學研信息平臺真正的價值。
3.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系統角色說明
產學研信息平臺的主要角色分為普通用戶和管理員,他們有不同的權限和功能,通過登錄頁面進入用戶對應的操作子系統,進一步對產學研信息進行操作。
普通用戶登錄系統能夠修改登錄密碼和用戶的基本信息、、修改論文、發表出版物、修改出版物、申請專利、修改專利、下載打印相關的產學研信息資料。
管理員登錄系統能夠修改登錄密碼、管理用戶信息(增加用戶信息、查找用戶信息、修改用戶信息)、管理論文信息(修改論文信息、查詢論文信息)、管理出版物信息(修改出版物信息、查詢出版物信息)、管理專利信息(修改專利信息、查詢專利信息)、數據備份管理、下載打印相關的產學研信息資料。
4.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系統功能說明
產學研信息平臺對產學研信息進行與管理,實現產學研工作者與產學研成果的動態交互,具體包括以下功能:產學研用戶信息的操作、產學研信息的操作(論文信息、出版物信息、專利信息)、產學研信息備份的操作。
用戶可以在產學研信息網站上看到的產學研信息,通過各個功能模塊的鏈接來瀏覽產學研成果的相關信息。
(1)用戶修改密碼
平臺提供了各種信息操作的鏈接,用戶可以通過點擊賬戶安全管理的“修改登錄密碼”,修改用戶的登錄密碼。
(2)用戶修改個人信息
用戶通過點擊個人信息管理的“修改個人信息”,修改除了登錄密碼以外的用戶基本信息。
(3)用戶管理論文信息
用戶通過點擊論文信息管理的“論文信息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用戶的論文信息。用戶點擊論文信息管理的“增加論文信息”,上傳論文信息。
(4)用戶管理出版物信息
用戶通過點擊出版物管理的“出版物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用戶的出版物信息。用戶點擊出版物管理的“增加出版物”,上傳出版物信息。
(5)用戶管理項目信息
用戶通過點擊項目信息管理的“項目信息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用戶的項目信息。用戶點擊項目信息管理的“增加項目信息”,上傳項目信息。
(6)用戶管理專利申請
用戶通過點擊專利申請管理的“專利申請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用戶的專利信息。用戶點擊專利申請管理的“增加專利申請”,上傳專利申請信息。
(7)用戶退出系統
用戶通過點擊退出登錄狀態的“退出登錄狀態”,用戶退出產學研信息平臺。
管理員通過產學研信息平臺,對產學研信息和普通的產學研用戶信息進行操作。管理員登錄產學研信息平臺對產學研信息進行管理。
(1)系統用戶管理
管理員點擊系統用戶管理的“系統用戶管理”,添加系統管理人員,點擊系統用戶的“修改登錄密碼”,修改用戶的登錄密碼。
(2)產學研用戶管理
管理員點擊產學研用戶管理的“產學研用戶管理”,對產學研用戶信息進行修改、刪除、打印;管理員點擊產學研用戶管理的“增加產學研用戶”,增加普通的產學研用戶;管理員點擊產學研用戶管理的“查找產學研用戶”,通過用戶號對產學研用戶進行檢索。
(3)論文信息管理
管理員通過點擊論文信息管理的“論文信息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相關的論文信息。管理員點擊論文信息管理的“論文信息查詢”,通過論文名稱查詢上傳的論文信息。
(4)出版物信息管理
管理員通過點擊出版物管理的“出版物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相關的出版物信息。管理員點擊出版物管理的“出版物查詢”,通過出版物名稱查詢出版物信息。
(5)項目信息管理
管理員通過點擊項目信息管理的“項目信息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相關的項目信息。管理員點擊項目信息管理的“項目信息查詢”,通過項目名稱查詢項目信息。
(6)專利申請管理
管理員通過點擊專利申請管理的“專利申請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相關的專利信息。管理員點擊專利申請管理的“專利申請查詢”,通過專利名稱查詢專利申請信息。
(7)數據備份管理
管理員通過點擊數據備份管理的“數據備份管理”,對所使用的信息進行備份。
(8)退出登錄
管理員通過點擊退出登錄狀態的“退出登錄”,管理員退出產學研信息平臺。
二、產學研信息平臺的數據需求
數據的需求分析在產學研信息平臺的設計與實現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數據的需求分析是對產學研信息平臺實現時所需要的對象、對象的屬性以及屬性的變量進行分析。
產學研信息平臺實現登錄功能,需要產學研用戶的信息以及管理員的信息。產學研用戶根據用戶號以及密碼進行登錄。管理員根據管理員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錄。為保證產學研用戶和管理員對象的完整性,產學研用戶的基本屬性包括用戶編號、用戶工號、用戶姓名、用戶性別、用戶身份證、用戶電話號碼、用戶地址、用戶密碼、用戶專業、用戶注冊時間。管理員的基本屬性包括管理員編號、管理員名、管理員密碼、創建時間、狀態、、登錄次數、權限。用戶登錄產學研信息平臺對產學研信息進行相應的操作。
產學研信息平臺對項目信息進行管理,根據項目的名稱進行操作,項目在系統中作為一個對象必須具備以下屬性:項目編號、項目信息名稱、項目簡介、項目經費、項目工作量、用戶工號。
產學研信息平臺對專利信息進行管理,根據專利的名稱進行操作,專利在系統中作為一個對象必須具備以下屬性:專利編號、專利信息名稱、專利簡介、申請理由、申請人、用戶工號。
產學研信息平臺對出版物信息進行管理,根據出版物的名稱進行操作,出版物在系統中作為一個對象必須具備以下屬性:出版物編號、出版物標題、出版物簡介、作者信息、出版時間、產學研分類、出版物來源、用戶工號。
產學研信息平臺對論文信息進行管理,根據論文的名稱進行操作,論文在系統中作為一個對象必須具備以下屬性:論文編號、論文標題、論文簡介、發表刊物、發表時間、產學研類型、論文成果來源、用戶工號。
產學研信息平臺數據處理流程如圖3所示:
三、產學研信息平臺的技術可行性
系統的技術可行性分析是系統研發采用的現有技術能否完成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研發,軟件和硬件的配置能否滿足開發的具體需求分析,高校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研發采用JAVA開發語言,調試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利用JAVA語言開發的平臺界面友好,比較簡潔,計算機的配置完善,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系統采用SqlServer2005數據庫,這種數據庫普遍性很高,能夠實現數據的處理。產學研信息平臺采用了B/S模式,B/S模式軟件比較完善,軟件的開發平臺是成熟可行的,它的運行速度快,容量比較大,可靠性能比較高,價格也比較實惠,能滿足系統的研發需求。
四、結束語
隨著高校產學研規模的不斷擴大、各級產學研投資的日益增長、產學研管理信息的數量不斷增加,高校產學研管理部門(科技與產業處)對產學研信息進行管理的難度逐漸增大。高校產學研信息平臺將以校內產學研人員作為服務對象,針對產學研過程中的項目申報、專利登記、、論著出版等產學研管理問題,建立產學研信息管理及平臺,以滿足本校產學研管理人員及科技工作者對產學研信息管理及產學研信息的需求。
高校產學研信息平臺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產學研信息的管理,實現科技文檔存儲、產學研信息管理、科技成果等功能,并提供更新和搜索產學研信息的管理平臺,可以有效提高產學研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產學研信息平臺能夠上傳和下載產學研信息,實現信息共享化,實現信息傳播的通暢性,滿足產學研用戶對信息的需求。平臺對產學研用戶的信息進行統一管理,提高了產學研信息應用的安全性。?筅
參考文獻:
篇10
畢業論文是考察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個綜合性的作業。但是,隨著畢業設計課題的數量和研究領域的增加,而且就業壓力的影響導致學生無法保證正常的畢業設計時間,使得畢業設計的管理工作和信息收集工作變得復雜和困難。由于高校畢業論文綜合評價的特殊性,目前許多高校對畢業生的畢業導師選擇和論文選題流程沒有一種快捷而高效的方法,因此,我們迫切需要研究和開發一個高效的基于Web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對畢業生畢業論文的選擇和完成過程進行規范的管理。
目前國內的部分高校有了相似功能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其模塊的劃分大同小異,都是為了保證信息的充分共享以及方便用戶的操作。主要有南京農業大學的基于.NET的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功能主要有學生平臺、教師平臺、教務管理平臺、公共數據處理平臺等模塊;電子科技大學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功能主要有教師出題、論文題目的審核、學生選擇論文題目、開題報告審核入庫、畢業論文審核入庫、畢業論文查詢等模塊;中國礦業大學信息工程系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功能主要有:個人查詢、課題查詢、網上指導、請假手續、重要通知、論文格式、論文上載等七個模塊。所有各功能模塊的劃分體現了開發者對數據庫建模的思路。而且在運行模式上,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分而治之的設計思想,即數據庫信息(如課題、老師、學生、論文等)在各院系中是單獨進行的,在各院系之間及院系與教務部門之間卻沒有提供信息交互的手段。
二、系統概述
(一)總體規劃
基于對目前其他院校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比較分析,總結其長處,提出了一套高等院校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研究方案。該系統方案基于Web技術,不僅要面向學校不同部門的信息資源的共享,還要解決各部門已有的或將建立的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提高信息資源共享的利用率,系統結構應具有跨平臺訪問不同數據源的機制。在教務信息標準化、規范化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合理的布局,在提供優質、高效的業務管理和事務處理的同時,使全校師生可以在任一平臺上對畢業論文的信息進行方便地溝通與交流。同時,系統要具有安全高效的通信機制,要有效預防由于Web技術的應用而引發的信息泄密和對保密信息的非法侵入等安全隱患。
(二)系統架構
系統采用三層B/S結構,其原理圖如圖1所示。在這種結構中,應用服務器接收到客戶機的請求頁面指令后,就向數據庫服務器請求有關的數據,數據庫服務器從數據庫中取出相應的數據交給應用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將之整合成頁面再返回給瀏覽器[2]。該結構主要特點是:客戶端實現零維護,系統維護和升級方便。軟件程序、數據庫、的信息以及其他一些組件都集中在服務器,用戶除了操作系統及瀏覽器外無需其他軟件,即用戶以Web頁面的形式與系統進行交互。
該系統是通過DCOM或HTTP遠程調用服務器端組件對數據庫進行操作以完成特定的功能。在具體實現上,應用服務器使用通信線程來提供查詢并從后端數據庫服務器獲得結果。應用服務器接收從客戶機通過Web瀏覽器或其他界面軟件發來的信息請求,并連接到服務器上。接著對請求進行處理并從服務器返回信息。然后,應用服務器與數據庫服務器斷開并把請求的信息返回客戶機。使用這種方法時,客戶機不與數據庫保持連接,應用服務器只有在進行請求并接收請求的結果時才與數據庫保持連接。空閑進程并不占用網絡資源,網絡流量顯著減少,可以更快地進行查詢處理并且響應時間得到了改善。如果許多客戶機都在頻繁請求,可以對這種配置進行更改,使應用服務器能預先與數據庫連接,以降低每次處理客戶機查詢請求時建立連接所需的開銷時間量。
該系統是一個基于Web平臺、涉及畢業論文管理各環節、面向學校各部門以及各層次用戶的多模塊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完成畢業設計的申報、選題、論文上傳、論文批閱、在線答疑等功能。其相關的系統功能模塊如圖2所示。
三、系統的相關設計
(一)數據庫設計
由于系統內部數據流量大,數據檢索要求高,用戶通過瀏覽器從后臺數據庫獲取數據信息的響應時間也要滿足需求,在該系統中,表示層使用ASP用來開發網頁,后臺數據庫使用ORACLE作為服務器端的數據庫管理。ORACLE是以高級結構化查詢語言(SQL)為基礎的大型關系數據庫,是目前最流行的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體系結構的數據庫之一,ORACLE8.i以來引入了共享SQL和多線程服務器體系結構,提供了基于角色(ROLE)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支持大量多媒體數據。因此從性能需求上分析,采用ORACLE來完成底層數據庫的開發。
在具體實現上,系統整體ER圖設計如圖3示。
其中,教師數據表包括教師號、教師名、性別、職稱、所屬學院(系)、科研情況、電話、電子郵件、登錄密碼等教師基本信息情況;學生數據表包括學號、姓名、性別、年級、學院、專業、班級、電話、電子郵件、登錄密碼等學生基本信息情況;管理員信息表包括ID號、用戶名、密碼等;課題信息表包括課題號、課題名稱、所屬院系、申報教師、規定人數、實選人數等;論文信息表包括論文號、論文名稱、學生姓名、所屬院系、指導教師等信息。
(二)界面設計
系統界面的設計是創新性的使用了雙樹型結構實現的,即在前臺的WEB系統界面中,針對不同用戶具有不同的操作功能,采用ASP和先進的ORACLE數據庫技術展現了“左-右”雙樹型菜單。其中,左邊的菜單樹上是學生姓名及其已選課題,右邊的樹則是其他已申報的備選課題,通過此雙樹型結構的界面設計,學生在方便的選擇自己所傾向的畢業研究課題,而且還能很便捷地對其選報課題進行修改或調整。同時,由于該雙樹型界面本身所具有的美觀性、友好性以及操作簡便性,從而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不需要查看幫助文檔就可以輕松地實現各種相關的操作。
(三)安全設計
任何一個應用系統都對安全性有一定的要求,即數據的保密性和可靠性。而畢業設計管理信息系統涉及到學生檔案等重要信息,其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該系統的安全性,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實現。
1.分級授權安全管理。該系統采用分層授權安全管理,用戶分五種權限:超級管理員、一般管理員、教師、學生、過客。用戶登錄系統時,讓用戶錄入用戶名(或者是帳號)和密碼,不同的用戶具有不同的權限。在安全性上采用多級認證體系對各級用戶分級授權,同時各級用戶的操作痕跡相互制約,并采用雙密碼保證超級管理員密碼的內部安全。
2.數據庫的安全性。數據庫的安全性是由Oracle數據庫系統本身的安全機制進行控制。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體現在它對用戶、權限、角色和用戶配置文件的管理上。用戶是由管理員建立并授權的一個數據庫帳戶,每一個企圖使用Oracle的用戶都必須得到一個合法的用戶帳戶和口令,只有用合法的帳戶和口令連接數據庫成功才能操作數據庫對象。每個Oracle數據庫都有一個叫做DEFAULT的配置文件,它被賦予數據庫中所有已經存在的用戶和新創建的用戶。在系統中通過修改該配置文件,對數據庫所有用戶都限制為使用特定資源。
3.Web服務器安全保障。Web服務器的安全依賴于校園網的安全,同時對web服務器特殊的安全措施。外網用戶通過校園網的VPN技術與web服務器進行通信,在校園網出口處部署網絡防火墻,同時在Web服務器上主機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對系統進一步防護和監測。另外,通過定時的安裝補丁、及時升級、關閉不必要的服務進一步加強了Web Server層和操作系統的安全。
四、系統性能的優化
由于系統基于B/S三層架構,其性能具有很好地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為了提高程序的性能,應用服務器采用多線程通信技術,實現多線程服務器和連接管理器與數據庫服務器的預先連接,及時、準確、可靠地采集和傳輸信息[5]。在該技術的具體實現上,采用的是搶先式多任務,使得系統能執行多個進程,而每個進程也可以同時執行多個線程,且進程中的線程是并行執行的。系統不停地在多個線程之間切換,由于時間很短,看上去多個線程是在同時運行。使用這種方法時,客戶機不需要與數據庫始終保持連接,應用服務器只有在進行請求并接收請求的結果時才與數據庫保持連接。空閑進程并不占用網絡資源,網絡流量顯著減少,可以更快地進行查詢處理并且響應時間得到了改善。多線程服務器和連接管理器用于保持與服務器的固定預先連接,這樣連接可以重復使用。同時可以在很大程序上提高系統的并發性。這就更加有效地保證了各級用戶在不同地點可以同時訪問系統中的數據,加強了系統數據共享能力,提高了系統的性能。
五、結論
本文所討論研究的高等院校畢業論文管理系統采用了當前流行的B/S結構、Internet網絡技術和網絡安全技術等,突破了原先使用地域的局限性,使整個校園網甚至Internet上的用戶都可訪問系統。用戶可在多地域、任意時間段以不同身份來訪問系統中的數據,大大加強了系統數據共享的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畢業論文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能夠高等院校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高等院校的畢業論文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在社會上也能夠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必榮.本科畢業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文教資料,2007(8):54-56.
[2]楊永,梁金鈐.基于B/S模式的通用試題庫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9,31(4):143-145.
[3]馬薇,婁雨.Oracle數據庫容災備份中的流復制技術研究[J].科技通報,2012,28(2):182-184.
[4]劉昌平,范明鈺,王光衛.可信計算環境數據封裝方法[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26(10):3891-3893.
[5]趙建偉.γ遙測數據遠程通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7,28(16):3849-3851.
篇11
Abstract: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project has been on the high proportion among the selecting topics for undergraduates in information specialty.Afte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the next is step for students the thesis's writing with high efficiency.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kind of thesis's writing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llustrates the main points required in each part of the thesis.In recent 3 years.The paper writing of undergraduates i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Xianyang Teacher's Normal University,basically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written,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writing,and for their further research work as well.
Keywords:information system;papers;writing research;design and development
1 引言(Introduction)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學習科學研究或工程設計基本方法,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科學精神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也是學生將所學知識深化和升華的重要過程[1]。它既是對學生素質與綜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又是對學生的畢業資格和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2]。
通過對我院近幾年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軟件工程專業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設計選題內容調查統計后,發現信息系統開發類選題占90%以上。為規范和提高我院信息系統開發類論文的撰寫工作,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國標GB7713-87)的規定,本文給出了撰寫信息系統開發類論文的框架結構,以及在論文框架每個部分的寫作方法和要點。
2 論文章節結構(The structure of the kind of thesis's writing)
本科畢業生在選擇了信息系統開發類畢業設計后,首先利用自己所學信息系統開發的方法、工具、技術等設計和開發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然后就要整理開發過程中的各類文檔完成論文的撰寫。依據國標GB7713-87的規定、信息系統開發過程,以及結合多年指導本科畢業生論文寫作實踐經驗,信息系統開發類論文結構一般包括:摘要、正文、結論、謝辭、參考文獻和附錄,其中正文部分包括:緒論、開發工具技術介紹、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與實現和系統測試。
(1)摘要
摘要是整篇論文的關鍵內容,是設計與開發工作的縮影,通過摘要了解研究的問題、角度、方法、目的和觀點[3,4]。摘要內容杜絕闡述背景信息,應該直奔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目的主要說明設計與開發的前提、目的和任務,所涉及的主題范圍,或本文主要解決的問題。方法是說明在設計開發過程中所用的原理、理論、工具、技術等。結果是設計開發了一個什么樣的系統,即說明系統實現的功能。結論要說明設計與開發的某個(類)信息系統,對企業或者商家的實際應用價值。信息系統開發類摘要可歸納總結為一種格式,“為了什么目的;設計開發了一個什么樣的系統;使用了什么工具、技術、設計與開發思想如何做的;實現了信息系統的哪些功能;所開發的系統對企業或商家有哪些利弊。”
(2)正文
①緒論
此部分主要說明設計與開發的背景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論文的組織與結構。
開發背景和意義主要說明為什么要做這樣的一個信息系統,也就是說,傳統的人工信息管理方式或者目前存在的此類信息系統在管理信息時有哪些問題、弊端、不足之處等,一定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具體說明,切忌用大量的通用性語言來說明。國內外現狀就是開發背景中存在問題在國內外是如何研究和解決的,即就是此信息系統目前在國內外的研究情況,一般描述國內的要多一些,最好找到具體的實例系統用數據加以說明。論文的組織與結構是闡述論文的框架結構,說明論文包括哪些章節,每個章節都敘述了什么。
②開發工具技術介紹
本節中說明設計與開發信息系統時,用到的主要開發環境、工具、技術、原理知識等的介紹,每類可以用一個小標題來說明。寫作此部分的要點:一是說明該工具技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二是與同類工具技術相比的優勢在哪里;三是在本信息系統中是如何應用的;四是切忌用大量語言描述其功能和特點。另外,此部分與其他論文的重復率高,應該盡量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組織。
③系統分析
此部分主要闡述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系統的可行性研究;二是系統的需求分析。
可行性研究是指在當前具體條件、環境、知識等具備的情況下,信息系統的研制工作是否已具備必要的資源及其其他條件。一般從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社會可行性分析三個方面說明。技術可行性主要是指構建和運行信息系統所必需的硬件、軟件及相關技術對系統功能實現的支持分析;經濟可行性主要指構建與運行系統的投入與產出的效益分析;社會可行性是指企業組織內外是否具備接受和使用該信息系統的條件。
需求分析一般可以從功能分析、業務流程分析、數據流程分析等三個方面說明。功能分析可以從前臺用戶和后臺管理員操作功能,如電子商務購物系統前臺用戶操作功能一般包括:查詢商品信息、購買商品、查看訂單信息以及修改個人信息等,后臺管理人員需求主要表現為:對商品類型、商品信息、訂單信息、用戶信息的管理等。業務流程分析是系統中主要功能業務的操作流程說明,一般通過業務流程圖來表示,如用戶購買商品業務、購物車操作業務、后臺信息管理業務等。數據流程分析是將信息系統中的數據流動情況抽象地獨立出來,單從數據流動過程來考察實際業務的數據處理模式,一般通過數據流程圖來表示,如購物車數據流程。
④概要設計
此部分主要包括三個內容,一是系統總體結構設計,二是數據庫設計,三是系統開發與運行環境設計。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主要是從實現功能方面,說明系統包括的前臺功能和后臺功能模塊,如購物系統前臺主要指用戶的購物功能,后臺主要是管理人員操作管理基本信息的功能,分別畫出前臺和后臺功能模塊圖。
數據庫設計是指設計信息系統的數據邏輯模式和物理結構,并據此建立高效的數據庫,以服務于信息系統。在論文中一般說明數據庫的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結構設計。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是說明信息系統中包括的數據以及之間的關系,具體可以通過E-R建模圖來表示,在繪制E-R圖時,可以先給出單個數據實體的實體屬性圖,然后畫出系統總體的E-R圖,總體E-R圖不包括單個實體的屬性,只包括實體及其聯系和聯系的屬性。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是在概念結構設計的基礎上,選擇關系數據模型抽象出數據庫的關系數據模式,具體抽象時E-R圖中的一個實體對應一張二維數據表,實體之間聯系為多對多時,聯系單獨也要抽象成一張二維表。數據庫的物理結構設計是數據庫如何存儲,具體采用什么數據庫訪問技術來訪問數據庫。
系統開發運行環境的設計是指以系統開發環境是如何配置的,系統運行的軟硬件詳細配置是什么。
⑤詳細設計與實現
此部分重點說明信息系統重要功能模塊是如何設計與實現的。具體要分別對每個核心功能單獨說明,先用文字語言詳細敘述功能的算法步驟以及實現方法,然后再畫出每個功能的算法實現流程圖。要注意兩點,一是功能的算法步驟不要寫成業務操作過程;二是說明功能實現時可以放置核心代碼,但是不要將放整個實現函數或者模塊代碼。
⑥系統測試
系統測試是為了發現信息系統中的錯誤而執行程序的過程。在寫此部分時,首先說明系統測試有哪些常用方法,在本系統的測試中使用了什么測試方法。然后,選擇系統中核心功能來測試,在測試時,先要以表格形式給出具體的測試用例,然后給出相應測試結果圖以說明測試過程。
(3)結論
結論先敘述使用了什么設計思想,開發了一個什么樣的信息系統。然后重點敘述三個方面內容:一是設計、開發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典型的、可借鑒的),并且是如何解決的;二是系統目前的不足之處,有沒有解決方案;三是系統還需要改進、完善的方面是什么。
(4)謝辭
簡要敘述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向曾幫助過你的組織和人以致謝。請注意言辭要懇切,要根據實際情況,盡量減少大話、客套話。
(5)參考文獻
此部分是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按照章節以及參考的文獻資料順序,逐個列出所有參考的文獻資料。重點要注意不同類型參考資料的著錄方式,可以參考國家《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05》[5]中列出的著錄格式。所有文獻資料列出后,要在前面論文章節引用位置處添加引用點。
(6)附錄
如果在論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公式、圖、表等,可以統一整理后放置在此部分。
3 結論(Conclusion)
本文論述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過程,信息系統開發類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問題,著重敘述了信息系統開發類論文的結構,以及論文中每個部分的寫作要點。本文的研究為計算機類相關專業本科畢業生完成信息系統開發類論文的寫作提供了指導性的依據,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艾武,等.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學年論文實踐教學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4:129-130.
[2] 張清泉,等.電子信息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研究[J].科技信息,2008,28:338-339.
[3] 杜興梅.學術論文摘要與關鍵詞的寫作及其格式規范[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29(2):82-86.
[4] 王曉華,等.科技論文中文摘要寫作要點分析[J].編輯學報,2010,22(2):53-54.
[5] 牛曉勇,等.科技論文內參考文獻規范標注問題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14,3(13):79-82.
作者簡介:
篇12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要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各種食品加工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藝,培養學生動手和從事科研的工作能力,強化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綜合設計及創新等方面的能力[1]。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一般是通過實驗獲得實驗數據、完成數據分析、撰寫論文和最終通過論文答辯[1]。通過畢業論文的完成,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為其順利進入社會奠定基礎。目前由于大學嚴重擴招和就業形勢嚴峻,本科畢業論文整體水平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2]。因此,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水平對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上海理工大學在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過程中,以“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為載體,對畢業論文指導工作進行探索和實踐。本文以指導上海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論文工作為例,現將有關的指導經驗與體會進行介紹,以期為本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論文選題
本科畢業論文學院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但經常與學生就業、考研和公務員面試等相沖突[3],導致很多學生不能保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畢業論文,最終影響畢業論文質量,尤其是實驗性和探索性強的課題影響嚴重。為了避免影響學生就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指導教師會將畢業論文啟動工作提前至第六學期末,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畢業論文工作。畢業論文質量好壞關鍵在選題[4],雖然許多學者提倡本科畢業論文選題要新穎和創新[5],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但筆者認為畢業論文選題應難度適宜,兼顧新穎創新即可。畢業論文主要是考察學生所具備的專業素質,所以畢業課題涉及的知識范圍和理論深度要符合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且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生所學的知識,使其能夠受到科研能力的基本訓練,通過努力最終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課題研究[5]。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才能保證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消除學生心中“畢業論文隨便做做就能通過”的消極思想,確保畢業論文最終順利完成。因此,筆者根據學生的科研興趣和自身承擔的科研項目,結合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及實驗條件來確定論文題目。例如,干酪乳桿菌是一種具有調節人體腸道菌群、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多種益生功能的乳酸菌[6],廣泛應用在酸奶等食品生產中[7]。學生對干酪乳桿菌研究感興趣,通過對其基因組分析發現,基因組中并不存在膽鹽水解酶基因,造成其對膽鹽的耐受性不強。因此,學生和筆者討論后,選題確定為“在干酪乳桿菌中異源表達植物乳桿菌來源的膽鹽水解酶”,從而提高了干酪乳桿菌的膽鹽耐受性。
二、實驗研究
選題是畢業論文的基礎,實驗研究是畢業論文的核心[8,9]。利用實驗研究,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具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在實驗準備期,應對學生實驗操作和儀器使用進行系統培訓,使學生較為熟練地掌握論文所需的各項實驗和儀器操作技能,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實驗失敗和儀器損壞,以保證畢業論文順利完成[10]。例如,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在進行食品微生物相關課題研究前,都會安排學生進行微生物學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包括培養基的制備和滅菌、微生物接種和培養,以及各種儀器,如搖床、培養箱、分光光度計和顯微鏡的使用等。此外,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課題文獻查閱,了解最新國內外研究進展,進行實驗方案設計,并與指導教師討論,最終確定實驗方案。在實驗實施過程中,指導教師對學生還要反復強調科研是探索性和創新性強的工作,要告誡學生不要怕實驗失敗,要允許實驗失敗,要在失敗中找原因,不斷改進實驗方法和提升自我實驗操作技能[10]。
三、論文撰寫
畢業論文撰寫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并得出結論的能力過程[5]。畢業論文是具有學術規范的科學性和總結性的學術論文,所以撰寫論文時既要嚴謹、通俗易懂又要具有專業性[5]。學生在全部實驗完成后,按照學院相關要求完成畢業論文初稿撰寫,并交由指導教師進行修改。筆者認為目前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對學術性語言和邏輯條理性表述較差,論文口語化非常嚴重,有些段落上下文甚至毫無邏輯。因此,指導教師對論文語言、邏輯條理、數據分析、結果與討論等部分應做出重點修改和指導,并返回給學生繼續修改,反復多次后才能定稿。畢業論文修改過程是一個對整個驗結果提練和升華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對整個畢業論文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體會。
四、結論
畢業論文是大學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是全面考核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4]。通過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進行畢業論文指導與訓練,使學生充分鍛煉了動手能力、科研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最終使學生科研能力等素質得到了顯著提升。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是高校教師一項重要的教學工作[5],希望本文的指導經驗與體會介紹,能為本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玉邯,陳宇飛,楊柳,張一.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5,(30).
[2]吳仲,李小艷,徐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的探索[J].大學教育,2015,(4):74-75.
[3]游新勇,汪磊,王國澤,呂俊麗.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課程與畢業論文的改革與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34-135.
[4]修江帆,趙文靜,張春林,陳漢彬.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性實驗的初探――以環帶庫蚊ISSR-PCR反應體系建立及優化為例[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30(3):82-84.
[5]張立全.指導生物學科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實踐和體會[J].大學教育,2013,(20):28-29.
[6]Wang G,Yin S,An H,Chen S,Hao Y. Coexpression of bile salt hydrolase gene and catalase gene remarkably improves oxidative stress and bile salt resistance in Lactobacillus casei[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11,38(8):985-990.
[7]Ai L,Guo Q,Ding H,Guo B,Chen W,Cui SW.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obacillus casei LC2W from skim milk[J]. Food Hydrocolloids,2016,(56):134-143.
篇13
Abstract: How to make a lot of manpower freed from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ethods,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use of each document is the urgent problem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carrying out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 thesi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C # and SQL Server Database, and exploiting a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B/S, It is a valid inquiry on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in university management.
Key words: C#; B/S mode; thesis management;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1 概述
隨著學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動化也是高校管理的必然趨勢和要求,畢業論文的管理是高校文檔管理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應從傳統的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進行轉變,本文將介紹基于C#和SQL Server 2008的高校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系統采用B/S的模式,大大提高學校管理效率,讓繁瑣的人工管理工作得到簡化。
通過本系統可實現論文管理的網絡化,方便教師和學生,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資源,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動高校管理的信息化和“無紙化辦公”進程。
2 系統主要功能結構設計
系統總體設計如下:
系統登錄:該模塊負責將用戶分為學生、教師和管理員來實現用戶權限的管理,各類用戶先登錄后才能進行相應操作。
信息模塊:主要包括信息瀏覽和及時信息。信息內容主要是:通知公告、規章制度、時間安排、論文規范等)。
選題模塊:首先是教師“選題”,由院系管理員審核,審核通過后;學生查看“選題”,選擇“選題”;教師審批學生選題,如果不通過,系統自動刪除學生選題記錄,學生重新選題。另外,在教師審批前,學生可以改選,學生改選選題時將刪除之前的選題。
開題及論文管理模塊:選題通過后,學生提交自己的開題報告,教師審核。審核通過后,學生將自己的論文上傳到系統中,教師可以對學生論文進行下載修改和上傳。
在設計時,學生和教師可以多次上傳和下載,利用學號的主鍵特性來命名論文文檔,實現自動覆蓋技術,大大方便了學生教師的操作和管理。
成績模塊:指導教師對學生的論文進行評分與評價,學生查看成績和評語。[1]
3 系統功能實現
3.1主要模塊結構
3.1.1學生模塊
學生模塊結構如圖2所示。核心是進行選題和論文上傳。
選題算法:首先判斷所選課題是否已被選,如果被選則選擇其他選題;再判斷自己是否已經選題,如果已經選題,先刪除再選;選題時向課題選擇表中插入一天選擇記錄。
3.1.2教師模塊
教師登錄后,主要是選題、審批選題、下載學生論文和進行成績評定。
3.1.3管理員模塊
管理員主要是對各類用戶進行管理、對教師課題進行審核、公共信息和進行統計分析。
3.2主要功能的實現與分析
3.2.1登錄及加密
各類用戶登錄時都將密碼進行32位的MD5加密,登錄時,用Session變量記錄登錄者的相關信息。下面是管理員登錄的代碼:
string pwd = txpass.Text.Trim();
string mima = FormsAuthentication.HashPasswordForStoringInConfigFile(pwd, "MD5");
SqlCommand mycmd = new SqlCommand();
string admin_id =txno.Text.Trim();
mycmd.Connection = sqlcon; //sqlcon是數據庫連接對象
mandText = "select * from admin where admin_id=@admin_id and admin_password='"+mima+"'";
mycmd.Parameters.Add("@admin_id", SqlDbType.Char, 4).Value = admin_id;
sqlcon.Open();
SqlDataReader dr= mycmd.ExecuteReader();
if (dr.Read()) //登錄成功
首先選擇要評定成績的學生,獲取學號,再進入成績評定頁面,錄入成績和評語。代碼如下:
//獲取要評定成績的學生學號,并傳遞給成績評定頁面:
for (int i = 0; i
{
CheckBox cbox = (CheckBox)GridView1.Rows[i].FindControl("CheckBox1");
if (cbox.Checked == true)
{
Session["student_no"] = GridView1.DataKeys[i].Value;
Response.Redirect("sc_review.aspx");
}
}
//進入成績評定頁面寫入成績:
sqlcon = new SqlConnection(connstring);
SqlCommand sqlcom;
string sqlstr = "UPDATE paper_score SET score = '" + txt_score.Text + "',review='"+txt_review.Text+"' WHERE student_no = '" + lbl_sno.Text + "' and topic_id=(select topic_id from topic where topic_title='"+lbltitle.Text+"')";
sqlcom = new SqlCommand(sqlstr,sqlcon);
sqlcon.Open();
sqlcom.ExecuteNonQuery();
3.2.4安全控制
在系統開發過程中,充分利用Web窗體框架的驗證服務器控件,這些控件提供易用但功能強大的方法檢查輸入窗體的錯誤,并在必要時向用戶顯示消息,這樣可以提高用戶輸入數據的正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避免因為輸入錯誤數據而使系統出現不必要的錯誤。
系統為用戶設置登錄密碼,以限制用戶查看、運行和操作頁面的方式,不同的用戶類型只能訪問對應的模塊頁面,進行相應的操作。另外,系統還對用戶的登錄密碼全部采用了32位的MD5加密技術進行加密。管理員或者超級管理員都看不到用戶的真實密碼,并且比起一般MD5加密算法更加安全可靠。
采用Session和Cokies等技術對非登錄用戶進行了相應的處理,所有操作頁面都在加載頁面時通過對Session變量的判斷,屏蔽了直接輸入地址訪問系統的頁面以及通過外部鏈接地址訪問本系統的管理頁面。尤其是未登錄用戶將只能瀏覽網站首頁內容,而不能瀏覽其他內容或下載相關資料。[2]
4 結束語
基于Web的高校畢業設計管理系統有著廣闊的前景,必將對傳統管理模式產生深遠影響。技術無論是在操作的可行性和方便性方面,還是在性能上,都是一種實現Web數據庫的很好方法。本文探討了分析和設計實現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過程,并對系統的開發、功能設計和模塊設計做出系統的分析,該管理系統已在學校使用,達到了預期效果。但本文僅在我們工作的基礎上對這一問題作了初步的探討,怎樣更好地利用網絡資源,怎樣使用戶間的交流更為方便、快捷,怎樣在系統中引入多媒體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等,未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深入。
參考文獻:
[1] 周清松.B/S模式下各種數據資源共享與整合[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12):95-96.
[2] 周劍云.高校黨員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32):7833-7834.
[3] 王新才,陳荷艷.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檔案管理標準規范建設思考[J].檔案學通訊,2013(2):84-88.
[4] 鄭麗娟.基于BS模式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統[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5(11):107-113.
[5] 陳娟,李元,李萬國.基于B/S模式的嵌入式系統測試方法與實現[J].電子技術應用,2016(2):50-52.
[6] 張晨.基于BS模式的環境監測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7):85-87.
[7] 胡雙炎.高校科研管理系統安全性研究[J].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