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大學生戀愛調查報告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大學生戀愛調查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學生戀愛調查報告

篇1

調查顯示,“贊成談戀愛”的同學占64.1%,同時9.1%“已經談成”,26。4%的同學認為“學習期間不想戀愛”。另外一些同學戀愛動機簡單化許多大學生戀愛中沒有考慮到將來的結婚,不是清楚地自覺地意識到應選擇一個終身伴侶,他們戀愛,只是因為需要愛和被愛。還有一些同學急著找女朋友、男朋友想戀愛。

有趣的是,專業不同對大學生談戀愛的現狀有影響。其中,工科專業的男女生“從未考慮”的比例最高;“曾經談過,目前未談”和“失戀”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外語專業男生和藝術專業女生;藝術專業男生以 “正在談戀愛”的比例最高,后者高達40.8%。

另外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學習成績對大學生變戀愛現狀具有一定影響。與人們一般所認為的不同,成績優異的男女生正在談戀愛的最多,而學習成績差的男女生“從未考慮”和“失戀”的最多。

很多人認為大學生應將重心放在學習上,以學習為主,盡量不要因為談戀愛而景響學習。沒錯,大學生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增加閱讀量與知識儲備量以及提高人文內涵。盡管有部分學生談戀愛影響了學業有的甚至荒廢了學業,部分學生沒有協調好沒有掌控好時間的分配,可并不能否認談戀愛的作用。

大學三、四年的生活雖說是豐富多彩,可很多時候也是孤獨寂寞的,對于這一點上過大學的朋友會明白的。這時談戀愛可以減少孤獨豐富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與人溝通的能力、學會換位思考與關愛他人、掌握為自己負責的能力,而這些能力與素質恰恰是走上工作崗位上的需要。誠然大學生要多讀書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工作崗位上需要的這些能力與素質。但談戀愛不要耗費大學生朋友過多的時間,要知道你還是學生,你還沒有收入,你的學費都是父母親提供的。你在大學里讀書承載著父母的對你的巨大期望,你應該將這種期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如果你把過多的時間放在談戀愛上就是一種不負責任,不僅僅是對父母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談戀愛時需要成本的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有本事自己掙錢而不要靠家里人供應,如果你能做到筆者非常敬佩你,你是個男子漢。如果你還是靠父母親“救濟”,對不起,你必須承擔責任,對父母負責,對父母對你的期望負責。

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形勢越來越差。大學生要想找到工作,必須要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的塑造主要是在大學里。大學生朋友應想方設法地提高自己、增加工作技能,為自己在競爭中獲得好工作增加籌碼,而這必然要耗費大學生的時間。

篇2

篇3

調查顯示,“贊成談戀愛”的同學占64.1%,同時9.1%“已經談成”,26。4%的同學認為“學習期間不想戀愛”。另外一些同學戀愛動機簡單化許多大學生在戀愛中沒有考慮到將來的結婚,不是清楚地自覺地意識到應選擇一個終身伴侶,他們戀愛,只是因為需要愛和被愛。還有一些同學急著找女朋友、男朋友想戀愛。

有趣的是,專業不同對大學生談戀愛的現狀有影響。其中,工科專業的男女生“從未考慮”的比例最高;“曾經談過,目前未談”和“失戀”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外語專業男生和藝術專業女生;藝術專業男生以 “正在談戀愛”的比例最高,后者高達40.8%。

另外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學習成績對大學生變戀愛現狀具有一定影響。與人們一般所認為的不同,成績優異的男女生正在談戀愛的最多,而學習成績差的男女生“從未考慮”和“失戀”的最多。

很多人認為大學生應將重心放在學習上,以學習為主,盡量不要因為談戀愛而景響學習。沒錯,大學生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增加閱讀量與知識儲備量以及提高人文內涵。盡管有部分學生談戀愛影響了學業有的甚至荒廢了學業,部分學生沒有協調好沒有掌控好時間的分配,可并不能否認談戀愛的作用。

大學三、四年的生活雖說是豐富多彩,可很多時候也是孤獨寂寞的,對于這一點上過大學的朋友會明白的。這時談戀愛可以減少孤獨豐富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與人溝通的能力、學會換位思考與關愛他人、掌握為自己負責的能力,而這些能力與素質恰恰是走上工作崗位上的需要。誠然大學生要多讀書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工作崗位上需要的這些能力與素質。但談戀愛不要耗費大學生朋友過多的時間,要知道你還是學生,你還沒有收入,你的學費都是父母親提供的。你在大學里讀書承載著父母的對你的巨大期望,你應該將這種期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如果你把過多的時間放在談戀愛上就是一種不負責任,不僅僅是對父母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談戀愛時需要成本的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有本事自己掙錢而不要靠家里人供應,如果你能做到筆者非常敬佩你,你是個男子漢。如果你還是靠父母親“救濟”,對不起,你必須承擔責任,對父母負責,對父母對你的期望負責。

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形勢越來越差。大學生要想找到工作,必須要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的塑造主要是在大學里。大學生朋友應想方設法地提高自己、增加工作技能,為自己在競爭中獲得好工作增加籌碼,而這必然要耗費大學生的時間。

篇4

大學生戀愛于今已成為大學校園里非常普遍的現象,因此,因戀愛而引起的相關心理行為問題亦日益嚴重。戀愛關系中的個體因各自的成長環境、性格、氣質、行為習慣、價值觀念的不同形成了形態各異的戀愛關系群體,其差異性在戀愛沖突中顯現出來。戀人在相處磨合的過程中會因為其特異性而產生彼此無法接納統一的部分,戀愛暴力即是這一部分的直接表現形式。

戀愛暴力專指同性/異性戀人間的暴力行為,與親密關系暴力所不同的是,親密關系暴力還包括夫妻暴力、家庭暴力等。戀愛暴力是親密關系暴力的一種,多發生于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個體,包括軀體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世界衛生組織將戀愛暴力定義為:在戀愛關系中,一方針對另一方的任何蓄意的言語、軀體、心理以及性的攻擊和傷害。綜合國內外文獻顯示,青少年戀愛暴力普遍存在,日益成為國際公認的值得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戀愛暴力的發生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甚至終身都有著深遠的影響,Ackard等研究發現,青少年戀愛暴力的發生與不健康行為及心理障礙發生的風險密切相關,如吸煙、暴飲暴食、的使用以及高抑郁癥狀甚至自殺、他殺傾向等。據流行病學調查統計,青少年中約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經歷過不同形式的戀愛暴力。盡管戀愛暴力有較高的發生率,但國內關于戀愛暴力的研究剛剛起步,尤其是針對高職專科生的研究更少。為了解高職大學生戀愛暴力的發生情況及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本人于2012年3月對安徽省銅陵市某高職院校2105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期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一 對象和方法

1.對象

采取現況研究設計,應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以班級為單位,對銅陵市某高職院校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300份,剔除無效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2105份,有效回收率91.5%。由于學校自身特點,本次調查一年級1064人,二年級951人,三年級90人;男生554人(占26.3%),女生1551人(占73.7%);城鎮戶口876人(占41.6%),農村戶口1229人(占58.4%)。平均年齡為19.71±1.16歲。

2.方法

調查內容包括:(1)一般人口學指標。(2)親密伴侶暴力問卷,蘇普玉等編制,分軀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共29個條目。其中軀體暴力共12項,主要包括:用腳踢、用手或物體打、處于窒息狀態、燙及利器刺、拽、掐、擰或捏等;精神暴力有11項,主要包括:強迫、限制你的交往或行蹤、對你怒吼、罵、侮辱或詛咒、用語言、自殺/自傷行為來威脅你等;性暴力6項,包括:強迫撫摸或親吻你的生殖器官、強迫發生非意愿的等。因行文篇幅原因,沒有將所有條目一一具體列出。調查研究對象在大學期間和曾經的戀愛過程中,遭受每種暴力行為的具體次數采用三級計分法,回答無計0分,有1~2次計1分,3~5次及以上計2分,遭受過3種類型的戀愛暴力中的任何一種,即計算該生遭受過戀愛暴力(即總暴力)。該問卷總的Cronbachα系數為0.89,軀體暴力、心理暴力和性暴力的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71、0.74和0.72,有較好的可信度與有效性。

3.統計分析

運用EpiData3.1軟件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運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戀愛暴力的影響因素。顯著性檢驗水準=0.05。

二 結果

1.戀愛及戀愛暴力報告基本情況

被調查的2105名大學生中現在或過去有過戀愛經歷的共976人,占43.4%,其中51.6%有2次及以上的戀愛經歷;在有戀愛經歷的976名大學生中,遭遇戀愛總暴力、精神暴力、軀體暴力、性脅迫報道率分別為23.7%(231人)、21.6%(121人)、12.4%(210人)、2.7%(26人)。對戀愛暴力分型及暴力方向分析發現,49.6%戀愛暴力經歷者同時經歷兩種或兩種以上暴力;有76.2%(176/231)報告遭遇3次及以上的暴力頻次。

2.不同人口學特征的高職大學生遭遇戀愛暴力差異比較

男女生戀愛暴力行為比較,男生報告遭遇總暴力39.4%(113/287)明顯高于女生17.1%(118/689)。男生精神暴力、軀體暴力受虐發生率高于女生;女生報告遭遇性暴力發生率高于男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3.家庭教養經歷與戀愛暴力之間的關系

本調查將家庭教養劃分為四種類型,包括:(1)權威型:高關愛,高控制;(2)專制型:低關愛,高控制;(3)民主型:高關愛,低控制;(4)放任型:低關愛,低控制。由學生自我回憶判斷家庭教養類型;回憶童年期是否情感上有被忽視或貶低的經歷。比較不同家庭教養背景的學生遭遇暴力情況。結果顯示,在軀體暴力上來自專制型家庭教養環境的學生戀愛暴力報告率最高,放任自由型家庭教養環境的學生戀愛暴力報告率最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戀愛暴力有無作為應變量(無為0,有為1),以單因素分析與暴力相關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男性、兒童期被情感貶低及高控制低關愛的專制型家庭教養環境是遭遇戀愛暴力的危險因素(性別OR=2.950,95%CI:1.947~4.469;情感貶低OR=3.193,95%CI:1.932~5.276;專制型家庭教養環境OR=2.857,95%CI:1.024~7.97);文秘專業是遭遇戀愛暴力的保護因素(OR=0.504,95%CI:0.300~0.844),見表3。

三 討論

大學生戀愛暴力現象日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關注。本次被調查的高職生中有43.4%的人有戀愛經歷。在有戀愛經歷的群體中有23.7%的人報告曾遭遇戀愛暴力,其中有76.2%報告遭遇3次及以上的暴力頻次,說明暴力一旦發生會有重復性、習慣性。提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們應及早進行健康教育和干預,使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能夠健康戀愛,降低戀愛暴力的發生及發展。在暴力分型上,本次研究精神暴力報道率最高,性暴力報道率最低。總體均低于蘇普玉等對本科生的調查結果。可能是高職生與本科生生源間的差異,也可能是一部分學生在遭受到特別是性暴力之后,一般不愿意或羞于告訴其他任何人,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約會暴力可能被低報了,約會暴力實際的發生率也許高于我們調查的報道率。

國內外諸多學者研究發現戀愛暴力無論是施暴還是受暴報告上,均存在性別差異。本次研究也顯示男生報告遭遇總暴力、軀體暴力、精神暴力比女生高,與國外Archer、國內王向賢、劉娜等多位學者的研究相似。與婚姻暴力受害者大多為女性的現象相反,原因可能是多個方面的:(1)戀愛過程中一般男性為了博得女性的好感,在各方面有所收斂并遷就女性;(2)社會呼吁“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的政策,使女性的社會地位明顯提高,女性維權意識增強;(3)學歷因素:本研究的被試都是在校大學生,在知識、學歷方面都處于較高層次,使女大學生對受暴的容忍度降低,交往中一旦對方觸犯了自己心目中底線即武斷地采用暴力行為來還擊。這種猜測王向賢在對1035名國內大學生的研究中也有所分析,他認為女大學生的教育程度優勢或可能使其更有資源使用暴力。女生報告遭遇性暴力發生率高于男生。在獨生大學生群體中戀愛總暴力、軀體及精神暴力報告率均高于非獨生者,可能由于獨生子女父母存在過度保護嬌慣,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征,對對方的容忍度低,對輕微暴力或語言上稍有不快比較敏感。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城鎮高職生總戀愛暴力及精神暴力發生率高于農村,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來自專制型家庭教養環境及童年期有被忽視、貶低等情感經歷的學生是遭遇戀愛暴力行為的危險因素,與鳳爾翠等研究結果相近。提示父母在未成年子女的教育過程中,應營造關愛、民主的家庭氛圍,社會及學校應重視兒童期虐待的防范及早期干預。文秘專業是遭遇戀愛暴力的保護因素,與學理工科的同學比較,文科生情感豐富,善于表達與溝通,從而可減少戀愛沖突的發生。

本次研究存在以下幾個局限:(1)樣本來自于一所學校;(2)問卷主要針對遭遇的暴力,忽略了施暴;(3)研究采用回顧性調查,難免存在回憶偏倚,從而影響結果的外推。這些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晨.大學生戀愛沖突動態發展過程的質性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

[2]范燕燕.“合理化”的暴力:戀愛模式與親密關系的變革[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3(1):94~98

[3]Ackard DM,Eisenberg ME,Neumark-Sztainer D. Long-

term impact of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on th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male and female youth[J].J Pediatr,2007(5):476~481

[4]王向賢.大學生戀愛暴力初步調查——以某高校1035名大學生為例[J].青年研究,2007(8):45~49

[5]蘇普玉、郝加虎、黃朝輝等.2575名在校大學生親密伴侶暴力現況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4):346~351

[6]Archer J. Sex differences in aggression between peterosexual partners: a meta-analytic review[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0(5):651~680

[7]劉娜、馬艷杰.大學生戀愛暴力現狀調查[J].商情,2012(29)

[8]陳晶琦.697名男大學生約會暴力問題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9(10):1013~1016

篇5

[7]人口研究編輯部.羞答答的玫瑰如何開?——關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人口研究,2002,26(6):21.

[8]代玉文.女大學生性知識與性健康綜合調查報告.中國性科學,2012,21(2):37-38.

[9]蔣芳,劉松青,韋先超,等.高職院校學生性教育現狀的性別差異及對策探討.中國性科學,2012,21(9):64-66.

[10]劉薪.青少年同伴間性話題溝通的研究綜述.中國性科學,2012,21(5):43-44.

[11]陳昌霞,張洪峰.家庭早期性教育對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的影響研究.中國性科學,2012,21(4):45-51.

[12]沈莉.大學生性知識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中國性科學,2012,21(6):45-49.

篇6

Abstract:Lov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own learning and growth. In order to help them to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ove, the distance of intimating was introduced to display the degree of affection between two lovers by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500 College Students Love Survey data from 10 universities . Based on the influencing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 on the distance of intimating, a cumulativ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love in college students was built under the composite factor, and two important factors of influencing college students love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odel.

Key words:influencing factor;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distance of intimating ;cumulativ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1引言

大學生談戀愛現已是大學的普遍現象,而不再是以往的“猶抱琵琶半遮面”了。隨著高校大學生戀愛所引發的一些社會問題的出現,大學生戀愛引起了社會,特別是許多教育工作者及家長的普遍關注,能否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這不僅關系著大學生自身能否健康的成長,而且也關系著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能否順利開展。所以了解大學生思想和心理實際,引導大學生認真對待戀愛,對促進大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戀愛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通過對全國4所985、211高校及6所普通高校總計500份《高校學生戀愛調查報告》的數據整理分析,發現當前大學生戀愛中存在著傳統道德觀念逐漸淡化、戀愛物質元素日趨上升、無所謂的愛情觀越來越普遍等主要問題[1-5]。另外,由于高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地域性、家庭背景、異地戀愛的距離和信任度等諸多因素,也都給高校學生戀愛帶來諸多考驗。下面將通過對所獲數據作Pearson相關性分析,在討論單個因素對戀愛疏遠度影響的同時,建立了綜合情況下高校學生戀愛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模型。

2數據和方法

2.1數據來源

文中數據來源于對全國10所高校所做的500份《高校學生戀愛調查報告》。調查對象涉及綜合類、理工類、師范類、醫學類、藝術類等院校。采用網絡問卷形式進行,在對問卷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的基礎上,利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2.2數據處理

了解高校學生戀愛的影響因素有助于大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戀愛觀,對大學生自身的學習、健康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有必要對所調查數據進行深入的統計分析,文中選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6,7]和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8]對大學生戀愛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程度進行定量分析。為了確定重要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程度,首先通過相關性分析進行變量的初步篩選,其次通過回歸分析進一步篩選,并對各因素的影響程度進行量化,最后通過回歸方程進行定量處理。

2.3統計方法

1)Pearson相關性分析

由于調查問卷的結果為屬性數據,不能直接用于數學計算,需先將其量化為數字[9],再對其進行樣本相關系數估計。設X=(x1,x2,…,xn),Y=(y1,y2,…,yn)分別來自X和Y的兩個樣本,則相關系數為

r=∑ni=1(xi-)(yi-)∑ni=1(xi-)2∑ni=1(yi-)2(1)

這里r的絕對值越大表示因變量與自變量的相關程度越高:r

2)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

為了更進一步的解釋和預測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還需建立廣義線性模型。由于文中因變量是定型變量,所以在此使用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

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是廣義線性模型的一種,設因變量Y是一個二元響應變量,取0、1兩個值,記π=P(Y=1),則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為:

log π1-π=Z′(X)β

當Y取一組有序的值k時,記Y取各值的概率為πi=P(Y=i),i=1,2,…,k,則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

log P(Y≥j+1)P(Y≤j)=log P(Y≥j+1)1-P(Y≥j+1)

=Z′(X)β…,(j=1,2,…,k-1) (2)

不難看出上述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事實上包含了k-1個模型。

3模型建立及分析

這里引入戀愛疏遠度[10]P來表示戀愛雙方之間的感情程度。為了更準確地反映戀愛疏遠度與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本文采用累積Logistic回歸分析進行研究。

3.1高校學生戀愛影響因素的分析

相關系數r的值可以為影響因素的初步篩選提供依據,r的絕對值越大,則表明戀愛疏遠度與影響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越高,這時該影響因素可以作為備選的重要因素。這里利用式(1)計算戀愛疏遠度與影響因素之間的相關系數。表1中列出了相關系數大于0.4的影響因素。

除了表1中列出的這些影響因素外,戀愛對象的外貌和能力、經濟狀況和家庭背景也會影響到戀愛疏遠度。

由于戀愛疏遠度為定型變量,因此本文針對戀愛疏遠度及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建立了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選取表1中相關系數大于0.4的影響因素作為初始自變量,并運用逐步回歸方法,篩選出自變量中重要的影響因素。

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16年12月

第35卷第4期孫小軍等:高校學生戀愛影響因素的累積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

模型中含有某變量表明該變量對模型具有影響。如果某一變量在進入模型后又被剔除,則說明其它變量和該變量的相關程度很大,即該變量可以用其它變量來表示。從表1可以看出,影響因變量(戀愛疏遠度)的12個初始自變量可分為個人因素、戀愛雙方之間的因素和社會因素。

3.2單影響因素對戀愛疏遠度的影響分析

這里選取社會因素為例,根據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的極大似然估計,利用Logistic模型式(2)對社會因素(父母、同伴、媒體)計算,可以確定戀愛疏遠度與這三個影響因素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且可以得到此函數的擬合效果和正判概率。

從表2可以看出: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社會因素中的同伴是顯著的。同時,可以得到戀愛疏遠度與社會因素之間的Logistic回歸方程:

f1=C42.704+21.501×N6,這里N6表示同伴

因此可建立如下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

P1=f1/(1+f1)(3)

其中,f1是在計算P1時引入的函數,P1代表社會因素對戀愛疏遠度的影響。

從表4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戀愛疏遠度中“距離近”一類的正判斷概率為56.6%,“距離遠”一類的正判斷概率為100%,總的正判概率為72.6%,這也表明模型(3)的擬合效果較好。

同理分別建立戀愛疏遠度與個人因素和戀愛雙方之間因素的Logistic回歸方程:

f2=C63.609+20.564×N4+21.842×N3

f3=C63.609+20.747×N2+21.608×N1

式中N1表示相互之間的信任、N2表示包容理解、N3表示性格品德修養、N4表示志同道合。因此可建立相應的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

P2=f2/1+f2P3=f3/1+f3(4)

其中,fi是在計算Pi時引入的函數(i=2,3),P2代表個人因素對戀愛疏遠度的影響,P3表示戀愛雙方之間因素對戀愛疏遠度的影響。

由于戀愛疏遠度的影響因素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在對12個自變量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時發現:父母與同伴的相關系數高達0.991,共同理想與尊重雙方人格的相關系數為0.928,共同理想與獨立承擔責任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50,外貌與魅力和成績與能力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88,因而在建模過程中上述每組的兩個因素之一被剔除。

3.3多影響因素對戀愛疏遠度的綜合影響

根據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的極大似然估計。利用上述同樣的計算方法,綜合考慮各因素,分析在戀愛過程中的影響程度,得到以下累積Logistic回歸方程:

f=C63.609+21.608×N1+20.797×N2

因此這里建立的高校學生戀愛因素分析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為:

P=f/1+f(5)

其中,f是在計算P時引入的函數,P為多影響因素與戀愛疏遠度的綜合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

通過對上述影響因素的整體分析,可以看出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中,相互之間的信任、包容理解是影響高校學生戀愛的兩個最重要的因素。

4結論

從高校學生戀愛的態度出發,研究高校學生戀愛的影響因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高校學生戀愛調查報告》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經過Pearson相關性分析,得到影響戀愛的因素涉及:父母、同伴、媒體(新聞、網絡、書籍等)、戀愛雙方之間的包容理解、相互之間的信任、尊重雙方的人格平等、共同理想的追求、自覺承擔責任、戀愛對象的性格品德修養、志同道合、成績和能力、外貌和魅力、經濟狀況和家庭背景。通過累積Logistic回歸模型的極大似然估計,建立了綜合因素下高校學生戀愛回歸模型,并由該模型得出高校學生戀愛的兩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米蘭.高職院校學生戀愛教育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3,4.

[2]顏玫琳.高校大學生戀愛現象和戀愛觀教育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2,6.

[3]卜望飛.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戀愛觀教育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4,6.

[4]汪冬華.多元統計分析與SPSS應用[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9.

[5]何曉群.多元統計分析(3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

[6]汪冬華. 多元統計分析與SPSS應用[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7]何曉群. 多元統計分析(3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篇7

調查顯示,約有23%的大學生在人際關系上存在一定問題。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愿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除交際困難外,學習就業壓力大、戀愛情感波動、人格缺陷等也是困擾大學生的重要問題。

約有30%的大學生感覺壓力很大。他們的壓力部分來自于所學專業并非所愛,這使得他們長期處于內在沖突與痛苦之中。另外,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各種大小不斷的考試、嚴峻的就業形勢等,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

即將畢業的小張,已經參加了4場招聘會,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職位,心情極度沮喪。我今年要從醫大畢業,卻沒有辦法進入好醫院工作,我甚至不敢想明天會是什么樣子。我不是瞎子,但卻是擇業時的盲人。

還有近35%的大學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戀愛失敗導致的大學生心理變異是最為突出的現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在大二時,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黃的學生說,我始終無法忘記那名女生,至今覺得無法解脫。

調查發現,14%的大學生出現抑郁癥狀,17%的人出現焦慮癥狀,12%的人存在敵對情緒。而且,學生心理問題分階段各不相同,一年級大學生集中表現為新生活適應問題,兼有學習問題、專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二年級出現的問題依次為人際交往、學習與事業、情感與戀愛;三年級集中在自我表現發展與能力培養、人際交往、戀愛與情感問題;四年級則以擇業問題為多數,兼有戀愛問題、未來發展和能力培養問題等。而和城鎮大學生相比,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要更多一些。

過度的壓力使大學生們在情緒上容易失落苦悶。一名接受調查的大二學生說:我總是有一種難以言狀的苦悶和抑郁,感到前途渺茫,對一切都覺得索然無味,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來,即使遇到喜事,也毫無喜悅的心情。現在我睡不好,經常做噩夢。

針對本次調查中顯示出來的問題,心理測評師、哲學碩士張小平分析說,從個體身心發展的角度看,大學生處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轉變時期,這一階段中,會出現自豪感與自卑感的矛盾沖突,強烈交往的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沖突,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沖突等一系列問題。這些矛盾沖突如果存在過于強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種刺激時,就容易出現心理障礙,影響個體的健康發展。

從現實生活來看,大學生們在中學時形成的優勢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脅,也會使之產生失落感和恐懼感。此外,當代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獨生子女常常帶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缺乏社會鍛煉,心理較為脆弱,也容易引發上述問題。

大學生情感調查報告二

我們于XX年年5月~6月,對樹人大學大三學生的在校情感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樹人大學的大三學生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在校大三學生的情感動向,深化教學就業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都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樹大大三學生的情感現狀

2.大三學生的情感特點

3.當前大三學生情感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比較全面(見附)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四個寢室的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對學生座談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 當代大三大學情感現狀分析

1. 交際困難

調查顯示,約有23%的大三學生在人際關系上存在一定問題。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愿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往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2. 壓力大

調查顯示。約有30%的大三學生感覺壓力很大,。他們的壓力部分來自于所學專業并非所愛,這使得他們長期處于內在沖突與痛苦之中。另外,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各種大小不斷的考試、嚴峻的就業形勢等,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

3. 情感困惑

調查顯示,還有近35%的大學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戀愛失敗導致的大學生心理變異是最為突出的現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在大二時,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張的學生說,我始終無法忘記那名女生,至今覺得無法解脫。

3. 其他

調查顯示,還有12%有這樣那樣的情感困惑。

(二) 當前樹人大三學生的情感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樹人大三學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顯不同。

1. 自我表現發展與能力培養的加強。

2. 人際交往太過狹窄。

3. 戀愛與情感問題比較突出。

二、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樹人大學大三學生情感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樹人大學大三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 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大三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已經深入到每個角落,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改革運動使中國發生了質的變化。在校大學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畢業就失業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當代經濟浪潮中。

2. 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負擔讀大學的高額費用過高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 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大學教育變成大眾進程中,各地大學一味的追求高入學率,而忽視學生的培養。還有,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學生和社會的脫節。

4. 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也在擴大。

5. 社會的影響

篇8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樹大大三學生的情感現狀

2.大三學生的情感特點

3.當前大三學生情感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比較全面(見附)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四個寢室的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對學生座談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 當代大三大學情感現狀分析

1. 交際困難

調查顯示,約有23%的大三學生在人際關系上存在一定問題。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愿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往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2. 壓力大

調查顯示。約有30%的大三學生感覺壓力很大,。他們的壓力部分來自于所學專業并非所愛,這使得他們長期處于內在沖突與痛苦之中。另外,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各種大小不斷的考試、嚴峻的就業形勢等,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

3. 情感困惑

調查顯示,還有近35%的大學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戀愛失敗導致的大學生心理變異是最為突出的現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在大二時,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張的學生說,我始終無法忘記那名女生,至今覺得無法解脫。

3. 其他

調查顯示,還有12%有這樣那樣的情感困惑。

(二) 當前樹人大三學生的情感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樹人大三學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顯不同。

1. 自我表現發展與能力培養的加強。

2. 人際交往太過狹窄。

3. 戀愛與情感問題比較突出。

二、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樹人大學大三學生情感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樹人大學大三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 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大三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已經深入到每個角落,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改革運動使中國發生了質的變化。在校大學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畢業就失業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當代經濟浪潮中。

2. 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負擔讀大學的高額費用過高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 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大學教育變成大眾進程中,各地大學一味的追求高入學率,而忽視學生的培養。還有,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學生和社會的脫節。

4. 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也在擴大。

5. 社會的影響

經濟的高速發展,對社會意義重大,但伴隨著也有很多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也帶進了學校,這對學生也產生了消極不良的影響。

篇9

長沙學院新聞專業大二學生雷鴻濤是此次調查報告的負責人,也是調查小組4個成員中目前唯一在談戀愛的。

雷鴻濤說,進行這個調查的初衷,是因為校報老師交付了他們一些和大學生息息相關的調查選題,大學生戀愛是其中的選題之一。“我們4個人首先將設計出來的調查問卷初稿,在長沙學院進行了調查,然后回來完善,再分別到湖南中醫藥大學、中南大學、大眾傳媒學院、長沙師范(大專)、湖南農大、湖南大學進行調查,絕大多數大學生對來自同齡人的問卷調查比較配合。

從5月13日至6月3日,每個周末他們都沒有閑著,戀愛調查采用人工問題調查,合計205名大學生。

“成功率”太低女友生疑

調查完畢,4個成員都對大學生談戀愛的成活率僅為1.5%表示意外。

“大學時代的愛情竟如此脆弱?”文秘專業大一女生、調查小組成員趙爽還沒有談男朋友,她坦言會認真對待大學時代的愛情。

正在談戀愛的雷鴻濤為這個低得可憐的“成功率”和女朋友吵了嘴。女朋友瀏覽了調查的草稿,結果兩人吵了一架。雷鴻濤說他尊重自己的調查數據,然后再跟女朋友做工作。

還有一個數據也是讓調查小組覺得“不太真實”。只有7.1%的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承認自己曾有過性行為或同居,調查組認為這只是“冰山一角”,在一些高校附近,一些大學生租房同居,共筑小巢,與合法夫妻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數據不一定準但體現了眼界

一名畢業生說,他打算畢業后在長沙工作,可女朋友堅持去深圳,現在都輪到彼此互道“珍重”的話了——好聚好散。

一名男生在填寫問卷調查,女朋友一旁看著,最后兩人吵了起來。因為男生在問卷上一個又一個的鉤,把兩人之間的一層紙給捅破了,她也許看到了他對以后結婚的態度是選擇了“想過,但好像不現實”,這個大實話對戀愛中的女孩子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無獨有偶,一位女生看了調查結果后,說她在大學一定不談戀愛,因為談了也白談。

但雷鴻濤說,如果一味把焦點放在結果上,也許錯了。他們的調查只是一種原生態的展示,不一定準確,但至少可以告訴社會,當代大學生在思考那些更深遠的問題,在這種思考中,他們的目光也將錘煉得更深邃。

[調查摘要]

[數字]

在問到你如何看待“門當戶對”這一觀念時,52.7%的受訪者選擇了“沒必要,真心相愛就行”。37.1%的受訪者認為“門當戶對”還是有參考價值。看重的僅占8.8%。

[觀點]

新時代的“門當戶對”應該是指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背景、興趣愛好等精神方面的“門當戶對”。——中南大學的羅同學

[數字]

51.7%選擇“靠別人不如靠自己”。16.1%贊成“學得好不如嫁(娶)得好”。

[觀點]

財富解決不了人的幸福問題。

——長沙學院學生工作處處長夏湘遠教授

[數字]

7.1%的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承認自己曾有過性行為或同居。認為對待婚前性行為“要慎重考慮,最好不要”的受訪者占了53.2%,而堅決反對的僅為11.7%。35.1%的受訪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是“只要雙方愿意,可以接受”。

[觀點]

大學生應學會更理性地對待性,并有意識地加強對性知識的正確學習,將婚前性行為的風險降到最低。

——長沙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賀革

[數字]

篇10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齡限制之后,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于60%。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儲蓄觀念淡薄

據調查,高達99%的被訪同學的主要生活資金來源于父母,說明了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暫時不具備獨立的經濟來源。其主要原因是,我們還處于求學階段,受到自身時間及能力的限制。另外,中國傳統教育或觀念也不像西方那樣較早提倡并培養學生的經濟獨立能力,生活費主要由父母支付有其一定的客觀原因。但這樣的另一方面是我們無法真切體會到這些錢的來之不易,容易輕率的消費,也不擔心沒錢用,因為總有父母擔著。

大學生的普遍年齡在19歲以上,大部分是第一次走出家門,大學也是走向獨立自主的生活過程,據調查,70%的大學生存在著生活費勉強或剛好的情況,有10%的人表明自己的生活費根本不夠。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大學生消費是較為沖動和盲目的。那么是家里給的錢少嗎?回答是否定的,他們大都有同樣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錢往那里用了。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三、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四、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這也許就是傳統的戀愛與現代的戀愛的區別。

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的消費結構還存在著不足,這些不足應當引起我們的深思。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代大學生消費是較為沖動和盲目的。

篇11

2.月平均消費金額。月平均消費金額500元以下的占8.5%,500元~1000元占73.5%,1000元~2000元占13%,2000元以上占5%。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的月平均消費金額為500元~1000元,每月消費金額超過2000元的只占5%,社會上一些輿論認為大學生代表著高消費,代表著奢侈浪費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費。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學生通過打工賺取生活費甚至學費。感覺生活費月月有余的學生占6%,感覺剛好夠花的占51.5%,感覺不夠花的占42.5%。可見接近一半的當代大學生用錢缺乏計劃性,缺乏理財能力。感覺月月有余的學生中,大一學生占69%,由此可見大一新生剛進校門時消費項目較少。而感覺錢不夠花的學生中,大一至大四學生分別占16%,6%,44%,34%,可見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消費項目逐漸增多,大三時戀愛的學生多,感覺錢不夠用的學生比例最高。

4.消費方式。大學生在消費時選擇能省則省的占11.5%,有計劃消費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選擇其他的占46%。可見許多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比較隨意,缺乏計劃性,

所以導致錢不夠花。

5.每月的飲食開支。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的學生占8%,200元~400元占37.5%,400元~600元占41.5%,600元以上占13%。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意味著每天的飲食開支只有6元多一點,在目前學校食堂一個炒肉3元錢左右的條件下,意味著這樣的學生每頓飯只能打一個菜,每天只能吃一頓肉。而每月飲食開支在600元以上的學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幾乎天天買飲料喝。

6.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篇12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C-0103-02

項目教學法是指教師圍繞特定的項目,設計可操作性強的、任務化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活動完成任務,達到學習和掌握的目的。近年來,高職院校各種課程中不斷引入項目教學法。以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從2011年開始,該院大學語文教研室成立了“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寫作課程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組,并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進行了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有益嘗試和探索。本文試以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高職應用寫作課程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及效果進行初步探討。

一、高職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情況

(一)以社會活動的項目流程為基礎設計教學內容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以應用文寫作教程作為教學內容顯得過于程式化,教學效果也不太理想。為此,在教學中,我們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以社會活動項目的具體流程為基礎進行教學內容設計,而且盡可能把幾種應用文結合在一個項目里,讓學生在體驗社會活動過程中完成各種應用文的理論學習和寫作。如在學習“事務文書”這一內容時,以“完成一次社會調查”為項目,綜合學習計劃(方案)、調查問卷、調查報告、總結的寫作,具體流程見圖1。

又如,在上行政公文這一內容時,以模擬院學生會舉行一次活動的方式展開項目活動,圍繞這個項目完成過程,要求學生完成以下寫作任務:學生會向院團委擬寫舉行活動的請示、院團委下發的批復、學生會擬寫開展活動的有關通知、向其他院校學生會或學生社團發出邀請函、活動結束后向院團委寫報告。通過這個項目活動依次學習行政公文中重點公文請示、批復、通知、函、報告的寫法。

(二)創設開放性的項目活動

應用文寫作不等同于工藝流程,雖然其格式具有相對的固定性,但其內容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因此,在進行一些項目的設計時,我們創設了一種開放性的項目,一是避免小組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互相抄襲,二是發揮了同學們的創造性,三是同一種應用文撰寫不同的案例,便于同學們進一步拓寬思維,舉一反三。如進行調查報告寫作教學時,每個工作小組調查的項目都不相同,這些調查項目大都是由學生自行擬定。如: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環境衛生的調查、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社會公德意識調查、大學生課外活動情況調查、2010屆動物科學技術系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XX班同學消費情況的調查、大學生網上購物情況調查、西鄉塘種子(水果、蔬菜、豬肉)銷售情況調查、廣西綠悅食品有限公司(注:為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校辦企業)糕點生產銷售情況的調查、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兼職情況調查等。這些調查的項目或結合學生的專業情況,或是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調查的原動力。又如在進行方案這一內容教學時,要求學生完成“制定班級一項活動方案”這一項目,有些小組制定“秋游活動方案”,有些小組制定“感恩主題班會活動方案”,有些小組制定“慰問XX敬老院老人活動方案”,有些小組制定“圣誕節化妝晚會活動方案”,等等。

(三)多種形式完成項目

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根據項目的內容及難易程度,采用多種形式來完成項目。其中多數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項目,如調查報告、計劃、方案、行政公文等教學內容。但一些項目如求職信、應聘信等,因每位同學的情況不一樣,寫作內容無法統一,不便于小組合作開展完成項目,因此應個人完成。而合同則是由兩人完成則比較好,兩位同學分別擔任甲方和乙方,協商擬定合同。

(四)修訂完善評價體系

傳統的評價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學期結束后進行一次書面測試。這種評價過分倚重教材,重視測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識記,忽視學生技能及應用能力的培養,顯然不適應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我們也制定了新的評價機制,以期末考試(或考查)為主,以平時作業、小組作業、小組實訓、課堂討論、提問答疑為輔,綜合考核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百分制中,每部分成績分值如下:紀律成績占10分,平時成績(即上課的表現)占15分,技能成績(即完成作業的情況)占35分,考試(考查)成績占40分。

二、實施的成效及分析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我們于2012年8月及2013年1月對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的部分班級進行了教學情況及效果的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個別訪談交流為輔。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樣本296份,調查對象為食品加工專業及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經過調查表明,在高職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嘗試實施項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主要有以下:

(一)充分調動學生內在動力

篇13

本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了解他們目前的消費情況,以期挖掘潛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有效的改善措施,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為2、1年級。

2、方法:一是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復修改后形成,問卷題型主要采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一步了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愿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3、資料處理:全部原始數據采用exel2003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于3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2、游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著旅游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了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游兩次,跟集體出游或是與三兩好友同游。另外,調查中占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于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占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3、飲食方面開銷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占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4、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5、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于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貧困生有著更迫切地鍛煉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貧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還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戶。

6、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里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7、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系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于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28、4%,男同學則為37、1%。

8、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無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于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一成的貧困生覺得自身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認為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想出應對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三、結論與討論

1、結論

(1)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與社會接軌。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游、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受到大學生們歡迎,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2)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

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飲食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于玩樂。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盡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3)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

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圣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余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部分手頭寬余的學生還手頭上還會擁有一些如照相機、mp3等數碼產品。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4)戀愛費用支出過高。

大學生剛開始戀愛為穩固戀情和討戀人歡心所付出的戀愛費比較高,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談戀愛而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種不合理的消費也會導致一種錯誤價值觀的形成,容易讓大學生們認為愛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所以,戀愛支出過高的現象應制止。

(5)貧困生的消費水平雖然偏低,但消費構成比較合理。

貧困生因為消費能力有限,他們日用的資金來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還有國家、社會資助和勤工儉學等途徑。正因為他們的錢得來不易,故他們會對生活的各種開支精打細算。他們主要的花費在于飲食、生活用品和學習充電方面。另外,由于對接觸社會的要求更為強烈,他們能夠把握到社會一定的消費動向,而能否擇優地去跟隨。

(6)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

調查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組成不很合理,但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于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

2、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成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迷惑。但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中出現的這種種消費不合理現象,不僅僅與大學生本身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的特性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密不可分。

(1)社會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首先,學生的高消費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不合理。目前,社會上重視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的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另外,現今社會上流行著透支的消費方式,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敏銳觸角的群體,加之相對缺乏自主判斷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就會從此走進了消費的誤區。

(2)校園錯誤消費氛圍的催化。

學校也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里面一般都是同齡群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群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系。一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之風在同學之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們就會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對樹立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就算有類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夠或教育意義不強。

(3)家長不當消費觀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普遍對正確消費觀念的教育不足。傳統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養,現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是對孩子消費的培養。另外,許多家長自身沒有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家長們怕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穿好,吃好,玩好,從而助長了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四、對策與建議

1、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們對自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合理和適度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理,大學生們就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貧困生應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貧困生們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消費能力是相對落后的,但是他們的消費欲望并沒有衰減。所以,貧困生更要注重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一位貧困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清掃校道時,我會對走過的每個人微笑,因為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地面對自身情況,按切身實際分配消費。

4、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對于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取知識。另外,要注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

5、大學校園應形成更好的消費氛圍。學校氛圍的影響對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至關重要。但是,針對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為的特點,在校內開展消費道德教育不應是單純的說教,而應該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引導。所以,我們在此呼吁學校方面應注重對大學生消費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同時可以把勤儉節約這項中國的傳統美德加以發揚,能夠在校規、校訓上加以體現。這樣的措施不僅能使大學生們重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還能從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抓起,從而使廣大學生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

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 范文二: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從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國大學生僅總數就從108萬激增到xx多萬。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愈加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出現。同時大學生在同齡人中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好的群體,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們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輕人消費觀的新變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齡人的消費觀。重視大學生消費的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不僅有益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將會對社會消費的正確引導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細致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成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則成為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學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