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圖書協會工作計劃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擴大文學組成員求知領域;發揚文字的魅力,使之影響每一個人;提高成員的各方面實踐工作能力;人性化管理讓每一個成員感到溫暖親切。
三、工作職能:
組長
1完成會長和副會長交給的任務。
2負責本組的全面工作,主持本組的有關會議,制定本組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定期向會長、指導老師匯報工作。
3積極配合協會其他各部各組開展其他工作。
4負責對本組下級部員的直接工作指導。
5應關心組員生活學習思想,注重品質培養,認真負責的掌握每一位組員的基本情況,結合實際實行人性化的領導管理。
6定期對本組工作進行書面總結。
7定期對本組開展例會,并不定期組織活動。
副部長:
1協助組長做好工作,根據決定安排落實各項工作。
2在組長不在時,受協會委托行使組長職責。
3完成協會、各部及組長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4協助組長做好本組工作總結。
5.定期開展本組例會,并不定期組織活動,并對文學組進行多方面的組織宣傳。
四、工作內容:
常規活動:
1每月兩次文學組例會
①閱讀討論
②組員作品分享
③影視音樂鑒賞
2 對月臨風文學組博客
①協會新聞更新
②組員作品展示
③影視音樂分享
④博客內容互動
3文學組郵箱管理
4推薦書目征集整理
特色活動
1組員參與小說連載
2不定期組織演講、征文、話劇、討論辯論會
篇2
2、邱縣劉劉大觀研究會揭牌。
5月9日,上午8時58分,河北省邱縣文聯大門口前,人頭攢動,鞭炮齊鳴,以研究劉大觀為主的開發邱縣籍古今圣賢文化的群團組織——劉大觀研究會揭牌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
劉大觀研究會是邱縣開發以劉大觀為主的圣賢文化愛好者的心靈家園,同時是文藝創作、學術交流、理論研究、培養新人的領頭羊,是繁榮邱縣圣賢文化的主陣地,是打造邱縣文化大縣的生力軍,是“來之自愿、去之自由”的群團組織。研究會宗旨:揚長避短,古為今用,讓古代圣賢文化成為邱縣創建文化大縣的敲門磚。劉大觀研究會的業務主管單位是:邱縣文學藝術界聯聯合會;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是:邱縣民政局。本團體的常駐地:河北邱縣文化活動中心東三樓。工作范圍是組織以劉大觀為主的圣賢文化創作活動;組織以劉大觀為主的圣賢文化學術交流和聯誼活動;開展以劉大觀為主的圣賢文化理論撰寫和探討活動;培養以劉大觀為主的圣賢文化新人。現有正式會員56名。現已整理出劉大觀《玉磬山房詩文集》十七卷,其中詩集十三卷,1396首;文集四卷,散體文133篇,總字數近百萬,填補邱縣史上文人無完整詩文集遺存的空白。
3、籌資結集出版了李桂生先生長篇小說《苦瓜》。
8月,經過數月精心編輯,反復斡旋,李桂生先生長篇小說《苦瓜》由邱縣文聯、劉大觀研究會榮譽出品,在縣內外引起強烈轟動,收到一致好評。
4、籌資印刷李桂生先生隸書作品精選卡片。
李桂生先生擅長隸書,其隸書在我縣首屈一指,近日由邱縣文聯、劉大觀研究會籌資印刷完成,成為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5、指導新馬頭鎮成立書法小組。
10月,在邱縣文聯、老年書法研究會的指導下,在新馬頭鎮“兩委”鼎力支撐下,該村成立了以趙華田為組長的書法小組,這是繼香城固鄉南香城固書法小組成立以來的又一村級書法組織,成為一大亮點。
6、協助出版了一些書籍。
由張貴生、張峰先生聯袂采編的《東風劇團》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武旭先生回憶錄結集問世。
7、創辦了《書法家報》。
為了給縣內書法愛好者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縣文聯、縣書協創辦了《書法家報》。目前,已出版一期,在業內反映良好。
8、協助策劃了《改革開放三十年,放歌唱邱縣》晚會。
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應縣文化館之邀,縣文聯參與策劃了“放歌唱邱縣”大型文藝演出活動,并執筆創作了《改革開放禮贊》和晚會主持詞。
9、引進了劉大觀詩文集十七卷善本古籍。
清華大學圖書館館藏劉大觀《玉磬山房詩文集》十七卷善本古籍,是目前發現的最接近全本的版本,最近,從北京引進回邱,并制作成影印底本。
10、翻譯校注了劉大觀詩文集十七卷。
從去年至今,經過縣內外數十位專家、學者的努力,劉大觀《玉磬山房詩文集》十七卷已基本翻譯校注完成,目前,正在進行完善、掃尾工作。
11、協助縣委黨校撰寫《邱縣文化事業發展調研報告》。
二、近期重點工作
1、影印劉大觀詩文集,包括《玉磬山房詩集》十三卷、《玉磬山房文集》四卷。
2、印刷劉大觀詩文集注釋版,包括《玉磬山房詩集》、《玉磬山房文集》、《玉磬山房集外集》三本。
3、籌備結集印刷《邱縣書畫集》。
4、協助出版馬義民詩集。
5、引進《四庫全書》、《續四庫全書》。
三、2011年工作計劃
1、舉辦劉大觀全國學術研討會。
2、出版《劉大觀精品詩選》。
3、爭取增員增職。
4、爭取追加經費。
5、開展文化招商工作,陸續推動邱縣與劉大觀任過職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永福縣、德保縣、遼寧省開原市、興城市、山西運城市和寓居的河南省沁陽市、濟源市結成兄弟友好縣市。
6、出版《劉大觀全國學術研討會成果匯編》。
7、印刷《邱縣書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