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憲法學習計劃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重視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實驗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尤其是“變幻無?!钡膶嶒灛F象,使學生感到新鮮、好奇、激動、快樂,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最重要因素。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做好演示實驗,給學生傳授科學的實驗方法,而且應要求學生做好學生實驗,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要結合教學內容,補充一些課堂趣味實驗和家庭小實驗,特別是家庭小實驗,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這對激發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技能、培養創新能力、開發智力會起到一定作用。例如:在鋁制盛飲料的易拉罐里充滿二氧化碳氣體,然后往罐內注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后,立即用膠布將罐口密封,反應一段時間后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呢?首先,易拉罐“內凹變癟”,接著,“癟了的罐重新又鼓起來”。對于前面的現象一般很容易解釋,學生很容易分析出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的反應,能得出易拉罐“內凹變癟”的原因。為什么會出現后面的現象呢?這時可以引導學生再深入思考,不難得出這是因為容器本身鋁與氫氧化鈉溶液也會發生反應,產生氣體。對這些現象的好奇,能使學生的情緒亢奮、激動,從而可以使學生在白熱化的思維之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二、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習興趣
高中化學新課程突出化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教師要從現實生活、生產中挖掘素材,盡可能地創設一些情境,將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鑲嵌在其中,以便學生在閱讀素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激發其求知欲。我們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按照“最近發展區”的原則,努力做到從生活走進化學,讓學生帶著疑問,從化學的視角來探究學習,然后用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來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三、注重師生情感,增強自覺學習的興趣
我國古語中有“親其師,信其道”之說,意思是學生在情感上接納教師,在人格上尊重教師,才能聽從他的教誨,模仿他的言行。只有飽含“感情的知識”,學生才樂于接收、理解、記憶和運用。讓教學充滿愛,讓學生在愛中學習,在愛中茁壯成長,實踐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愛滿天下”,這樣才能醫治好學生的“厭學”、“逃學”之病,使他們變得“敏而好學”,“學而不厭”,從而引導他們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自奮其力,自致其知。
四、積極鼓勵,鞏固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注意隨時發掘各位學生的積極因素,因勢利導地進行評價,充滿熱情地鼓勵學生,因為每一個學生都特別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當學生表現出色時,應適時、適度地表揚,特別是有創新的方案,更要大力表揚和獎勵,使他們具有成就感;而當學生出現問題或者失敗時,先要肯定學生在實驗過程或者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充分挖掘他們的亮點,再耐心地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并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然后積極鼓勵他們,讓他們明確學習的方向。
五、以學生為主體,真正激起學習興趣
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探索和發現新知識、新方法,千萬不能“越俎代庖”。為此,教師要把課堂時間、空間還給學生,采取多種方式學習和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把提問的權力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以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反思總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把學習、認知和習得的過程還給學生,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學習的興趣。
六、巧用諧音和順口溜,激發學習興趣
化學學習,知識記憶是很重要的。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運用化學口訣、順口溜、諧音等,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將元素化合價編成口訣,過濾操作要求可歸納為“一貼二低三靠”等。在這些口訣的引導下,學生的記憶效果會得到大大加強。記憶鹵素“氟、氯、溴、碘、砹”時可說成“俘虜需點愛”;將地殼中的元素含量順序“氧硅鋁”說成“養閨女”;在講氧化還原反應時,學生常發生記憶混淆,將“氧化劑化合價降低”說成“楊家將”……這些生動的諧音記憶不但會加強學生的記憶效果,而且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篇2
現在我有一只沖二級的金甲,要給它打上“狂舞亂斗三”,我會事先打“狂舞亂斗一”,這里會出現兩種情況:如果走了狗屎運,就是沒有把“沖二級”替換掉,接下來的下一步就可以打“狂舞亂斗三”了,此時不要擔心,系統只會把“狂舞亂斗一”替換掉而已,因為相同的技能只能存在一個品階;如果人品較差運氣不好的話,把“沖二級”給替換掉了,可除的娃啊,你下一步要做的可不是埋怨什么Gm,而是立刻馬上給寵物打上“沖一”,直到寵物的技能中有“沖一”和所要打的“秒三”或“秒四”技能,完成后再打上“秒三”或“秒四”,這樣做即便以后得到“沖二級”的書,還能繼續給寵物學“沖二級”而不用擔心會替換掉“秒三”或“秒四”了。
注意:寵物在學習輔助技能時也有一定幾率替換掉先前的技能,同類型技能的數量越少,新增加的’幾率就越高,替換的幾率也就越低:同類型技能的數量越多,新增加的幾率越低,替換的幾率就越高。在給寵物學習新的輔助技能前應該先了解技能的類型,這樣可以最大地規避技能替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哦。
寵物的輔助技能可以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1 寵物在攻擊時觸發效果的技能(可用“馭靈珠”提升技能效果):斗轉星移、移花接木等。
2 主人在攻擊或被攻擊時觸發效果的技能(可用“氣元珠”提升技能效果),爆裂反擊、狂怒連擊、逆流/風一擊、血性/魔法逆轉等。
3 被動永久性提升寵物自身屬性的技能(可用“元靈珠”提升技能效果):咆哮、通靈、針刺護體、元靈/元神/定魂之盾、冰封/睡眠,混亂/繳械/沉默/昏迷,毒素抵抗等。
篇3
1. 學生基本功的差異
如學生A比學生B上課時思維要敏捷;學生C擅長于形象的直觀記憶,學生D則擅長于抽象的語言記憶。學生E接受能力明顯比其他同學好,有的參加過校外培訓,有的則接觸電腦的時間比較短。從而導致他們在學習不同的內容時就產生了差異。
2. 學習興趣的差異
A類生學習興趣濃厚,愛好廣泛,求知欲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學習成績穩定;B類生智力因素好,缺乏刻苦精神,學習興趣有偏差,成績不穩,但有潛力;C類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對差些,學習吃力,成績不理想。只有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感興趣的學生學習起來就會事半功倍。只有了解學生存在的差異,并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對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實施“差異教學”。
面對諸多的差異性,使信息技術學科必須采取差異教學手段,讓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然而現在班級人數比較多,逐一進行輔導顯然難度較大,能兼顧的面也比較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資源。
一、開發網絡課程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要求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應該建立學科教學網絡課程資源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求。當前互聯網發展非常迅速,相比于其他類型的課件,網絡課程資源具有瀏覽方便,便于師生、生生交流的特點。在建設網絡課程資源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以下問題:
1. 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
由于現在的基本教學組織形式是班級教學,所以教師針對某一具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確定符合教學要求的差異目標體系,包括集體目標(或基本目標)和具有層次的個人目標。集體目標是教學大綱要求達到的基本目標,全體學生都應當達到。個人目標是在集體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個體原有知識基礎、興趣、能力等確定。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不斷地由現有水平發展到“最近發展區”,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下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如,在“制作落葉的動畫”教學時,集體教學目標是“能夠制作落葉飄落在地面”,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提出“逼真地再現落葉飄落的過程”的學習任務。
2. 合理設置探究題目
為不同的任務設定不同的參考材料,供學有余力的參考學生給出探究題目,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資料。
要針對每個學生的潛能進行富有激勵性的差異評價,使評價成為激發不同層次學生學好信息技術的催化劑。基礎好、進步快的學生,自信心比較強,對他們的評價要嚴格,不但要求他們能夠正確解答,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還要求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基礎差、進步慢,自卑感較強,應盡量地尋找他們的閃光點,用激勵的語言評價,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時常得到成功的喜悅。
二、開發網絡互動平臺和教學資源
有部分學生基礎比較差,操作也不熟練,常常會對老師布置的任務一籌莫展,不能根據老師的講解舉一反三,或者會提出老師演示過快等等的要求。對待這一類型學生個別輔導能達到效果,但如果這一類學生數量比較多的時候顯然是做不到一一輔導的。而統一重復演示的話會為基礎好的同學所拒絕,認為:沒意思,沒必要。在講解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電子課室、電子白板等工具錄制教師演示過程,組合課堂資源,利用網絡互平臺供基礎差同學按自己需要和進度進行學習互動。
三、利用網絡互動平臺,解決學生學習中不同問題
篇4
洗消劑是用于清除人員、裝備、地面和建筑物等表面化學毒劑或能與化學毒劑產生反應使其毒性降低或消失的化學物質,包括消毒劑、消除劑和溶劑[5]。洗消劑是隨著持久性毒劑在戰場上的使用而發展起來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用持久性毒劑芥子氣后,就出現了漂白粉和高錳酸鉀消毒劑,消毒劑也隨著化學戰劑和化學品的發展而發展。
1.1酸堿型洗消劑
酸堿型洗消劑主要利用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的基本原理產生鹽和水,有時是二氧化碳氣體。酸性洗消劑分為:①無機酸類,如稀鹽酸、稀硫酸、硼酸等;
②有機酸類,如草酸、檸檬酸、酒石酸等。堿性洗消劑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水作為溶劑的堿性溶液,常見的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無機強堿性水溶液和碳酸鈉、碳酸氫鈉等無機弱堿性水溶液;另一類是以有機物作為溶劑的堿性非水消毒劑,如美國研制的堿-醇-胺體系消毒劑DS2,中國研制出的191洗消劑,甲酚鈉,基于DS2配方研制出的低腐蝕性GD5、GD6、GDS2000等GD系列消毒劑等[6-8];DS系列消毒劑和191消毒液配方見表1。堿性洗消劑主要通過與毒劑發生親核取代反應從而達到消毒效果,可用于酸性物質和G類神經毒、V類神經毒及失能性毒劑BZ等化學毒劑的洗消。其中,強堿性物質可用于環境洗消,弱堿性物質可用于服裝和皮膚洗消,如5%~10%的氫氧化鈉溶液可用于地面消毒,2%的碳酸鈉水溶液可用于服裝消毒,2%的碳酸氫鈉可用于皮膚消毒。該類洗消劑的消毒效果較好,但腐蝕性強,對環境會造成污染。
使用酸堿型洗消劑進行中和洗消時要嚴格控制洗消劑的用量,防止發生二次污染事故;事故現場應按照中和洗消處置要求使最終pH值保持在6~9,洗消時要監測處置現場的pH值變化。倘若能控制反應,可選用相對經濟的強酸、強堿對陸地泄露物進行中和洗消,使用弱酸、弱堿對水體泄露物進行中和洗消。
1.2氧化氯化型洗消劑
氧化氯化型洗消劑是指含有活性氯和活性氧的物質,大多數的化學物質和軍事化學品都可與這類洗消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低毒或無毒的氧化還原產物。從氧化氯化反應的作用機理角度,該類洗消劑可分為活性氯消毒劑和過(超)氧化物消毒劑兩大類。活性氯消毒劑包括:①氯胺類,如一氯胺、二氯胺等;②次氯酸鹽類,如次氯酸鈣、漂白粉、三合二(其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鈣和氫氧化鈣)等;③其他:二氧化氯等。過(超)氧化物消毒劑包括:①無機過氧化物類,如過氧化氫等;②有機過氧化物類,如過氧乙酸等[9]。在國外,仍有較多裝備使用氧化氯化型洗消劑,如美軍的STB消毒劑(主要成分為漂白粉和氧化鈣,有效氯約為30%)、M258AI消毒盒(主要成分為苯酚鈉溶液和氯胺B)[10]。對于此類洗消劑,其化學性質的溫和程度或濃度不同,適用的場合也不同,如氧化性強的可用于環境洗消,性質溫和的可用于皮膚或精密儀器洗消。氧化氯化型洗消劑是比較常用的洗消劑,如三合二洗消劑,其擁有原料來源廣和成本低的優勢,至今仍被廣泛使用。但此類洗消劑會對洗消對象、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含氯消毒劑使用后產生的酸性物質會使環境酸化;過(超)氧化物洗消劑對織物有漂白作用,對金屬有腐蝕作用。
1.3吸附型洗消劑
吸附型洗消劑的成分是活性白土、硅膠粉、高分子吸附樹脂等,通過物理吸附把化學毒物從表面除去,主要用于化學毒物液滴的消除和消毒,其發展于20世紀50年代,此后作為個人洗消劑被各國廣泛使用。吸附型洗消劑擁有適宜的孔結構和表面結構以及大的比表面積,且一般不與吸附質和介質發生化學反應,選擇性吸附能力強。20世紀60年代,英國首次使用個人應急洗消劑,為士兵裝備一號及二號消毒包(一號為手套式拍打消毒;二號為聚乙烯塑料噴粉瓶)。美國的M13個人消毒浸漬包使用白土作為天然的無機吸附材料,可用于快速吸附、消毒人員皮膚及自攜裝備表面的毒劑液滴[10]。此外,法國的消毒手套以及中國的“軍用毒劑消毒包”也屬于吸附型洗消劑。此類洗消劑可以直接洗消毒劑沾染部位(如服裝等),但對于已經透過衣服并滲到皮膚的毒劑,應直接對染毒皮膚進行消毒。早期的吸附型洗消劑可較好地從表面吸除毒劑,但對毒劑的吸持和降解性較弱,吸除的毒劑可能解吸造成二次污染。由于M13個人消毒浸漬包等吸附型洗消劑只能達到吸附的效果,美國又研發了M291皮膚消毒包(主要成分為吸附反應型樹脂XE-555),其能快速地吸附液體毒劑于微孔中,并促使毒劑發生分解,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該消毒包的主要應用場景為皮膚消毒,但其會對皮膚造成輕微的刺激感[11]。
納米科學技術近年來不斷得到發展,納米氧化物(如氧化銅等)也因其較大的比表面積及較多的表面反應活性中心而對化學毒物具有較高的吸附-反應能力[12]。同時,納米金屬氧化物是一種固體形式,攜帶方便,且使用時只需要少量懸浮劑,因而受到各國重視。研究表明,固體堿和納米氧化物對化學毒物和蒸汽的吸附速度較快,并具有一定的降解反應性能[13-14]。另外,通過構造核殼結構,即在一種金屬氧化物表面包覆過渡另一種金屬氧化物,能取得更高的吸附消毒效率。因而,此類洗消劑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是目前洗消劑研發的重要方向。
1.4催化型洗消劑
催化型洗消劑利用催化原理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使有毒化學物質加速生成無毒物質或低毒物質,可分為酸堿催化型洗消劑、生物(酶)催化型洗消劑和光催化型洗消劑。酸堿催化型洗消劑是使用較多的催化型洗消劑,如氧化鋁、二氧化鈦等金屬氧化物,能催化化學毒物發生氧化、歧化反應從而使其降解[15-16]。由于金屬氧化物只能把化學毒物(如有機磷等)轉化為低毒產物,無法將其徹底銷毀,所以近年來光催化技術得到開發,其主要以金屬氧化物為催化劑。有研究表明,光催化反應能降解多種化學毒物至無毒狀態,并能將其徹底氧化為對環境無害的礦化物質[17]。生物(酶)洗消劑是催化型洗消劑的一個重要進展,通過生物(酶)的催化水解作用破壞毒劑,使其失去毒性[15]。美國研制生產的DEFENZ生物酶洗消劑可洗消殺蟲劑、有機磷化合物等,不會腐蝕金屬表面,也無需后處理洗消溶液,污染較小[17-18]。美國2004年批準的新型All-Clear化學生物洗消泡沫是一種水解酶與生物消殺劑的混合物,具有廣譜、快速、無腐蝕性、無氧化性及無毒性的特點,能夠大面積洗消遭受過化學和生物襲擊的軍事、工業和農業地域,并在施用1 h內便可對沙林(甲氟膦酸異丙酯)等毒劑及炭疽等生物戰劑產生效果,而且可以自動生物降解,不會產生有害殘余及環境危害[19]。生物(酶)型洗消劑能克服化學洗消劑的腐蝕性和刺激性問題,同時兼有救治功能,但需解決人體對異蛋白的排斥問題。解決多種化學毒物的多種酶混合洗消問題是此類洗消劑未來的發展方向。
1.5溶劑型洗消劑
在突發化學中毒事件洗消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是溶洗法,常用的洗消劑是水。溶劑型洗消劑就是利用溶劑溶解其他物質的性質,將洗消對象的污染物以溶解或分散的形式剝離下來,以清除固體表面污染物,在溶解過程中溶劑本身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溶劑型洗消劑可分為水和非水溶劑洗消劑,非水溶劑洗消劑包括烴、鹵代烴、醇、醚、酮、酚及其化合物等,主要用于有機污染物的溶解。溶劑型洗消劑對洗消對象表面的污染物有溶解作用,但并不是任何一種溶劑型洗消劑對任何一種污染物都可以產生溶解作用,因此,在使用溶劑型洗消劑進行洗消前需根據洗消的特定污染物選擇理想的良溶劑,根據特定的溶質選擇合適的溶劑。目前,根據水洗消劑研制了細水霧洗消噴頭,并通過添加氯化亞鐵、氫氧化鈉、氯化氫等方式增加洗消效果[20-21]。
1.6絡合型洗消劑
絡合型洗消劑能夠快速結合酸、堿、還原劑、氧化劑、溶劑等多種物質,產生螯合反應,從而將有毒物質轉化為無毒或低毒的物質。例如,敵腐特靈、六氟靈洗消劑等是一種酸堿兩性的螯合劑,對強酸、強堿等各種化學品灼傷都適用,是最適宜的皮膚洗消劑[22]。在一些特殊的事故現場,如遇到被泄漏的化學品噴濺灼傷的傷員,絡合型洗消劑能與化學物質結合排出體外。由于其自身特性,相比于傳統的水系洗消劑、酸型洗消劑具有一定的獨特優勢。
2洗消劑的發展趨勢
洗消劑是洗消的根本要素,然而目前并不存在通用洗消劑,各類洗消劑均有其優點和缺點。一款理想的消毒劑應具有:①高效:能快速地作用于污染物;②廣譜:對各種化學毒物沒有選擇性;③低成本:因洗消劑用量大,且都是一次性使用,成本要盡可能低;④低腐蝕:對洗消對象(如皮膚、儀器設備)腐蝕性小,最好無腐蝕;⑤無污染:洗消劑本身低毒,易降解,不對人員和環境造成威脅;⑥穩定:存儲穩定性不低于3~5年;⑦易攜帶:最大限度地減輕運輸攜帶等后勤負擔;⑧寒、熱帶均可使用:即可在-30℃~49℃環境下使用。洗消劑的有些理想要求之間是存在矛盾的,如化學反應速度快、能快速作用于污染物的洗消劑一般腐蝕也較高。因此,目前尚未研制出完全滿足所有條件的洗消劑。對于應急洗消,以氯化、氧化和堿性水解等為消毒機制的洗消劑能滿足基本需求,但其存在金屬腐蝕性強、污染大、后勤負擔重等缺陷。因此,今后的主要研發趨勢是發明創造多用途、反應快、無污染、低腐蝕的洗消劑。目前,生物酶催化、非水基洗消劑、納米金屬氧化物和涂料自動消除等研究方向已取得顯著進步。例如,作為一個完整的非水基洗消劑系列,德國研制的RDS2000、BDS2000、GDS2000可以在惡劣的冬季環境中使用,溫度范圍為-30℃~49℃;其具有高度反應活性、快速反應時間和高效洗消能力的特點,大大節約了洗消時間,減少了洗消劑用量,并對膠黏毒劑具有明顯的消毒效果[23-25]。因此,各國研究洗消劑的思路應在盡量滿足洗消劑理想條件的同時,再針對洗消對象研究出系列化的洗消劑。
參考文獻
1辛子敏.二十世紀震驚世界的災難性事件[J].勞動安全與健康,2001(7):48-49.
2趙石楠.城市地鐵化學恐怖襲擊應急處置對策研究-從東京地鐵沙林毒氣襲擊事件談起[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8,36(1):73-76.
3Dennerlein K,Jager T,Goen T,et al.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skin cleaning procedures on the dermal absorption of chemicals[J].Toxicol In Vitro,2015,29(5):828-833.
4Matar H,Guerreiro A,Piletsky SA,et al.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military,commercial and novel skin decontamination products against a chemical warfareagent stimulant(methyl salicylate)[J].Cutan Ocul Toxicol,2016,35(2):137-144.
5盧林剛,徐曉楠.洗消劑及洗消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6Gupta RC.Handbook of toxicology of chemical warfare agent[M].Salt Lake City:Academic Press,2009.
7Gravett MR,Hopkins FB,Self AJ,et al.Fate of the chemical warfare agent O-ethyl S-2-diisopropylaminoethyl methylphosphonothiolate(VX)on soil following accelerant-based fire and liquid decontamination[J].Anal Bioanal Chem,2014,406(21):5121-5135.
8Richardt A,Blum MM.Decontamination of warfare ag-ents[M].Weinheim:Wiley-VCH,2008.
9聶志勇,孫海鵬,孫曉紅,等.化學應急洗消技術及裝備研究進展[J].軍事醫學,2016,40(4):267-271.
10闞文濤,羅順忠,劉國平,等.化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4,28(1):307-310.
11Yang YC,Szafraniec LL,Beaudry WT,et al.Oxida-tive detoxification of phosphonothiolates[J].J Am Chem Soc,1990,112(18):6621-6627.
12Verma M,Gupta VK,Dave V,et al.Synthesis of sputter deposited CuO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use for decontamination of 2-chloroethyl ethyl sulfide(CEES)[J].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15(438):102-109.
13Mahato TH,Prasad GK,Singh B,et al.Nanocrystall-ine zinc oxide for the decontamination of sarin[J].J Hazard Mater,2009,165(1):928-932.
14Tang H,Cheng Z,Zhu H,et al.Effect of acid andbase sites on the degradation of sulfur mustard over several typical oxides[J].Appl Catal B,2008,79(4):323-333.
15Stengl V,Grygar TM,Oplustil F,et al.Ge4+doped TiO2 for stoichiometric degradation of warfare agents[J].J Hazard Mater,2012(227-228):62-67.
16Gephart RT,Coneski PN,Wynne JH.Decontaminationof chemical-warfare agent stimulants by polymer surfaces doped with the singlet oxygen generator zincoctaphenoxyphthalocyanine[J].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3,5(20):10191-10200.
17Okumura T,Hisaoka T,Yamada A,et al.The Tokyo subway sarin attack--lesson learned[J].Tocicol ApplPharmacol,2005,207(2 Suppl):471-476.
18問縣芳,習海玲,左言軍.DEFENZ生物酶洗消劑[J].國外防化科技動態,2011(2):10-12.
19張南.美國推出“All-Clear”化學生物洗消泡沫[J].國外防化科技動態,2005(5):1-2.
20蔡昕,倪小敏,肖修昆,等.組合式細水霧洗消噴頭的設計與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9,28(1):50-52.
21伍昱,宋磊,韓曉寧,等.添加劑對細水霧氯氣洗消效率的影響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9,9(1):54-57.
22盧林剛,劉魯楠,伊斐,等.敵腐特靈洗消劑對氫氧化鈉的洗消效能評價[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8,37(1):93-96.
23Chen YD,Yan KP.Green decontamination technology for chemical warfare agents[J].Chem Ind Eng Prog,2012,31(10):2313-2318.
篇5
情景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育學與心理學的基本原理,以及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的不同,通過建立師生之間、認知客體和認知主體之間的情感氛圍,來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使得教學活動在積極的情感及優化的環境中開展,從而在情景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活動。
不同的情景教學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教師應根據所教授知識的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學具體場景等等,來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不僅有利于引發教師的教學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教學目標的達成,增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關于情景教學的探討,有學者曾經做出過這樣的比喻:如果直接將20 g的鹽放到你的面前你會覺得無論如何都難以下咽,但如果將這20 g的鹽放到一碗可口的湯中,結果則大不相同。你會享用美味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將它全部吸收。化學情景教學之于知識,就猶如湯之于鹽。鹽需要溶入湯中,才能很好被吸收;而知識則需要溶入到具體的教學情景之中,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只有這樣,才能讓化學課堂充滿活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的意義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化學教材所教授的內容也多與實驗過程、實驗方法、實驗原理有關,這樣的教學內容使得化學這門學科顯得尤為深奧。而如何讓學生充分理解教材內容,也成為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努力探索的重中之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化學教學情景缺失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缺乏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學習過程不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最多是按照書本或者教師計劃好的思路進行推理。這樣的化學教學已經不能引起學生的探索欲望了,機械的記憶和反復的訓練消磨掉了他們的學習熱情。然而,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則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化學教學情景的創設則是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手段。
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有利于學生把握學習內容,發展創新能力。在沒有化學情景的教學過程中,知識是非常突然的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沒有來源、沒有過程。這使得學生不能進行真實的化學學習,沒有化學情景的教學只能教會學生憑借記憶與模仿來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過程對學生沒有任何好處,只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不通暢。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則可以讓學生更多的了解知識本身,便于學生理解記憶,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專業素養。情景教學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轉變成常見的生活事件,而實際的生活事件則使得化學知識便于理解,充分應用。在現行的化學教材中,不論是高中教材還是初中教材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教材內容中包含著大量的開放性教學情景素材,特別是社會熱點話題、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相關知識、化學史實、化學科研成果等等。這就要求教師盡快實現化學課堂情境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詮釋教材內容、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可以將有限的教學空間二次開放,豐富教學內容。由于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專業水平,所以教學情景的創設對化學教師來說也是自身專業素養的提高的過程。
綜上所述,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可以突出化學的學科特征,并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的化學學習過程具體化、真實化。教師作為化學教學情景創設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化學的學科優勢,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化學的樂趣之所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動力就是對學習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取得成功的關鍵,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專業知識素養,更有利于激發學生樂觀積極的學習情感,使學生對學習化學產生極大的興趣,而實現化學課堂情景教學的重中之重則是教師對于化學教學情景的創設。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廣泛注意力容易轉移,他們的興趣也往往局限于直接興趣的水平,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來創設化學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精心設計化學實驗創設教學情景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化學實驗中復雜繽紛的現象更能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使得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神奇的現象極易將教師和學生帶進豐富多彩的化學世界之中,引發學生學習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合理設計一個化學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
例如,在學習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化學實驗中化學現象較多,而僅僅通過教師的講解與抽象的描述根本無法使學生通過實驗現象來了解金屬鈉的化學性質并深刻記憶。教師雖然可以通過總結實驗現象得出“浮、游、熔、響、紅”來幫助學生記憶,但是也僅限于短暫的記憶罷了,不能給學生以真實的感知享受,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這樣的死記硬背是無法維持長久的,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效果就會大不相同了。其一,由于化學實驗現象十分神奇,所以每當有化學現象產生時學生就會很直觀、很清楚了解,并對為什么有這樣的化學現象產生極大的興趣,促使學生進一步探知原理,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其二,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學生是可以參加進去的,往往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充分了解到化學實驗的神奇之處引發學生學習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尋求新舊知識聯系創設教學情景
在日常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尋求新舊知識聯系來創設化學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以此來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根據新舊知識的聯系來引發學生思考,繼而引導出本節課將要學習的新內容,使得學生很容易也很自然地由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氧化硫的性質時,就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起以前學習的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質,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以與堿發生反應,溶于水并與水發生反應等等。那么碳和硫同為主族元素,他們的氧化物是否也具有相同的性質呢?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尋求新、舊知識的聯系來創設化學教學情景。這樣的學習不僅使得學生復習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而且在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基礎上來學氧化硫的化學性質就變得簡單多了。兩者之間的相似性質共同記憶,不同性質區別對比記憶,兩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對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利用實際生活現象創設教學情景
化學教學情景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許多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是很緊密的。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有關化學的現象或事物,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并充分了解到化學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這些都會讓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產生極大的探究欲,會激勵他們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利用實際生活現象來創設化學教學情景,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且還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化學知識的用處并學以致用。聯系日常生活實際來創設化學教學情景在教學中應用廣泛,效果明顯。
例如,學習稀有氣體時,可以用城市中隨處可見的霓虹燈、膨化食品中的填充氣體、電弧焊接等來創設問題情景。學習分子與原子時,想想為什么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經過一段時間后,容器中的水減少了?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像這樣的現象是最容易引發學生進行思考、探究的,因此要將這些現象充分利用到化學教學中。總之,創設化學教學情景是可以貫穿于一堂課的始終,創設化學教學情景的方法和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雖然不能把創設化學教學情景作為教學目的來完成,但如果沒有教學情景的創設是很難激發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因而精心創設教學情景已經成為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采取多媒體動畫創設教學情景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也逐漸被引入課堂。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種教學手段,是利用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效應,使得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無法用語言清晰表述或演示給學生的教學內容很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利用多媒體動畫創設教學情景的課堂教學模式,內容具有時代性、方法具有直觀性、手段具有多樣性,輕松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必修一“離子反應”這節課時,如何才能更直觀、更形象的向學生展示出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過程以及什么是離子反應,這些都是學生所要學習的重點及難點,也是教師難以直接用語言可以清楚表達的知識點,但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就可以輕松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運用多媒體動畫將離子形象的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球狀模型,然后通過動畫來演示出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過程,使得學生可以直觀感受到電離過程以及什么是離子反應。通過形象的動畫加深了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大大的提高了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5.生動講述化學故事創設教學情景
學習化學時常常應用到化學性質,而怎樣教授學生某一物質的化學性質則成了教導學生學習化學的重點。中學生雖然有著好奇心重、思維活躍等特點,但也會經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這時候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講述幾個生動有趣的化學故事,不僅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回到教師所講的知識上來,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還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化學知識,拓寬了學生視野,并讓他們對化學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例如,在學習碳的化學性質時,碳和氧氣發生反應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這兩個反應怎樣去區別和學習吶?就引用北方的冬天是十分的寒冷,許多居民利用燃燒煤炭來進行取暖,也使得煤氣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教師通過提出問題:為什么煤炭取暖會有中毒事件發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煤炭中毒?并運用化學知識解釋這一現象。以激發學生探究欲,并借此事件來了解碳發生不完全燃燒和完全燃燒所生成的產物分別是什么?一氧化碳氣體有何性質?而學生通過教師講解的化學小故事可以輕松理解并快速記憶相關化學知識,以此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6.運用精彩圖片畫面創設教學情景
新版的化學教材與傳統化學教材相比做出很大程度的改革,新版化學教材打破了傳統教材的局限性,改成了與科普讀物類似的版本,不僅注重了對于知識點的傳授,也使得教材內容更加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理解、記憶。運用各種精彩的圖片畫面創設化學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已成為化學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
例如,在學習金屬鈉時,通過觀看化學必修一中圖3-7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對比將金屬鈉放于水中前后金屬鈉的大小及水中顏色的變化,金屬鈉熔為小球且水由原來的無色變為紅色,由此得出金屬鈉與水發生化學反應且反應后所得到的溶液呈堿性,了解直觀、對比明顯便于學生學習。運用圖片畫面對化學所研究的對象進行表述,使得學生可以直觀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思維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與書本,而是將學生帶領到了精彩繽紛的化學世界之中,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
篇6
21世紀是綠色文明的世紀,綠色科技將成為21世紀適應于可持續發展要求的主導。不同于傳統科技,綠色科技具有綜合化與生態化的顯著特點。綠色化學正是給21世紀綠色產業、綠色消費和綠色文明帶來希望的綠色科技。近幾個世紀中,已錯過多次現代化發展的我國,必須緊緊抓住這一機遇。這便需要千千萬萬具有綠色知識、懂得綠色化學技術和知識的人才堅持不懈的努力,而綠色化學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綠色化學教育。
綠色化學教育是當代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綠色化學教育是化學教育的前沿,又是化學教育發展的必須。具有綠色化學的常識,也是建設我們未來美好家園的保證。綠色化學教育是對傳統的化學教育思維方式的更新和發展。在具體教學中,應培養學生樹立綠色化學的思維方式,用“5R”原則來考慮化學反應問題,在綠色化學教育與實踐中,化學教育必須體現綠色化學的新內容,要在課程教材中體現綠色化學的理念,在課堂教學、實驗中,要始終貫穿綠色化學的思想,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以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倡導綠色化學教育
1.立足顯而易見的綠色化學內容,進行綠色化學教學設計
在多種版本的化學新教材中都包含了非常明顯的綠色化學內容,比如魯教版 《實驗化學》 教材末尾處“主題拓展從實驗室到工廠——化工過程開發”,不僅將實驗室儀器與工廠設備聯系起來、將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聯系起來,還對綠色化學進行了正面介紹。人教版 《化學2》(必修)最后一章直接以“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為題目,其第二節專門以“資源綜合利用 環境保護”為題,本節第二部分更是以“環境保護與綠色化學”為標題對綠色化學進行了正面介紹。教材的這種設計使綠色化學的思想更加明確化和系統化,教學中應立足這些顯而易見的綠色化學內容,進行綠色化學教學設計,開展綠色化學教育。
2.努力挖掘教材內容潛在的綠色化學思想
教材中除了有明顯“綠色化學”提法的內容外,還有許多內容包含綠色化學的思想和觀念。例如,在講有機化合物塑料時,以廢棄塑料的回收利用為例,讓學生討論其可能的途徑,認識化學對廢舊物資再生與綜合利用的作用;在講化學反應與能量這一主題時,結合燃料燃燒效率的提高、高能清潔燃料的開發和新型燃料電池的研制,安排一些調查與交流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資源的循環利用、能源的優化應用以及環境的源頭治理對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此外,還有許多可以充當綠色化學教育素材的內容,比如當學習氮和硫的氧化物時,讓學生討論減少大氣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當涉及到土壤污染、白色污染、廢水處理等內容時,讓學生討論防治方法,體會化學對環境保護的意義;在介紹溫室效應和全球氣溫變暖的主要原因時,可以補充二氧化碳被壓縮成為超臨界流體時可以作為一種優良的綠色化學溶劑。教學中要努力挖掘這些內容潛在的綠色化學思想,適時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思想和觀念的教育
3.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化學實驗的綠色化是 《化學課程標準》 的要求,也是化學學科發展的要求。在不同課程模塊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意識,也是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可操作性最強、效果最明顯的途徑。
對一些實驗成本高、危險性大、污染較重的實驗,比如氨溶于水的噴泉實驗、堿金屬銣和銫與水的反應、爆炸實驗、黑面包實驗等,可以考慮通過視頻影像、flash 動畫等手段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系統加以呈現,化學實驗仿真化不使用化學原料、無毒無污染、成本低,與綠色化學思想相吻合。但仿真實驗不能取代實際操作,一是實驗仿真化需硬件條件支持,只適合經濟較發達、配備多媒體系統的學校;二是仿真不能取代實際反應,仿真也不能取代動手操作,因其不能提供學生基本的實驗技能訓練,與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推行素質教育的宗旨相違背。但適度使用仿真實驗對于快速高效地向學生解釋實驗原理還是非常有效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有不少實驗采用的原料或產物有一定毒性,可以考慮采取封閉的方式進行綠色化改進。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的性質實驗,就可以利用醫用注射器將實驗設計為封閉實驗,防止有毒物質逸出或滲漏。也可以把有毒氣體的制取和性質實驗兩套裝置合二為一,采用連續性實驗的方式進行綠色化設計,降低有毒氣體逸出的幾率,獲取較好的環保效果。此外,實驗中剩余藥品、實驗產物等注意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不能隨意丟棄;在有氯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參與的反應中,向學生強調尾氣處理、防止污染大氣的重要性,使實驗教學真正成為滲透綠色化學思想、培養學生環保習慣的良好契機。
三、綠色化學教育的發展趨勢
化學教育工作者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使綠色化學思想、內容從基礎教育貫穿到高等教育,讓學生了解綠色化學,樹立綠色意識,培養學生在實驗的操作、運用、開發等方面,多從綠色化學的角度來思考;從綠色的角度來說,中學化學很多物質的制取、化學工藝等等都值得重新考慮。這給改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綠色化學不但有重大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而且說明化學的負作用是可以避免的,顯示了人的能動性。綠色化學不是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看作自然界普通的一員,追求的是人對自然的尊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人類在向自然界索取、創造富裕生活的同時,不能以犧牲人類自身生存環境作為代價。作為新世紀的一代,我們不但要去了解綠色化學,接受綠色化學,更應為綠色化學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篇7
近幾年,隨著國外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生物化學工程也取得了很大進步。根據相關部門的調查數據顯示,現如今的生物化工產品涉及到多個生活中的多個領域,例如:醫藥、農藥、食品等行業。在醫藥領域,抗生素的生產發展非???,當前已經普遍應用到臨床醫學中,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抗生素生產在世界排名第一位,而且該數據每年都呈增長的趨勢;在農藥領域,生物化學工程的農藥種類越來越多,例如:赤霉素、井霉素等品種,從而滿足了農業生產的需要,同時藥物生產技術仍在不斷的發展;在食品領域,特別是氨基酸和檸檬酸的生產量越來越大,而且一直是以成倍的趨勢增長,這些產品不僅可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而且還出口各國[1]。
三、生物化學工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大量的調查得知,生物化學工程的發展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這樣一來,不僅使我國生物化學工程出現了諸多問題,而且也使生物化學工程面臨巨大的挑戰。以下從生物化學工程的不合理產品結構、存在的局限性、生產技術與工藝不完善以及缺少完善的科研體系等方面,對生物化學過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生物化學工程的產品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生物化學工程的結構還不是很合理,大多數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比較單一,而且檔次也不高,更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從發展技術看,生產高檔次醫藥產品的技術并不完善,國家每年都要耗費大量資金從國外進口高檔次的醫藥產品。
(二)生物化工產業范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如今,國內生物化工產業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應用到了輕工業、醫藥和食品行業。因此,大多數企業對生物化工產品生產領域并不是非常了解,特別是對精細化產品的生產更是一無所知,這些都直接阻礙了生物化學工程規模的擴大。因此,就更不用說利用生物化學工業技術指導企業走向世界。除此之外,由于國內生物化學工程的發展較快,我國政府缺少有關生物化學工程領域的研究體系和規范體系,因此,企業在日常的生產過程中,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資源,而且嚴重地污染了生活環境,使生物化學工程的技術一直在低水平線上發展[2]。
(三)生產技術與工藝不完善由于生物化學工程在生產技術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設備和工藝并不完善,而且上下游技術不相適應,從而使得產品的獲得率偏低,導致企業用高成本換來低效益的不良后果。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盡管我國生物化學工程生產的檸檬酸和乳酸等的技術水平非常高,但是,很多產品的生產技術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只有極少數的產品生產略高于國外水平。因此,目前有很多企業為了更新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更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會投入大量資金,從西方發達國家購進先進的生產設備,例如:生物反應器、監控設備、生物傳感器等等。雖然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了,但是,并不利于企業實現長期生產目標。
(四)生物化學工程缺少完善的科研體系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物化學工程發展起步較晚,而且國家對生物化學工程的基礎研究投入資源較少,缺少一個完善的科研體系,技術創新能力較差。而且有些企業對生產技術的開發和引進能力非常差。經過調查發現,我國生物化學工程仍然是利用傳統的擴大投資的增長模式在發展,此種生產模式不僅使企業獲得較小的生產效益,而且不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甚至會阻礙企業的發展。
四、解決生物化學工程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科學調整生物化學工程的產業結構首先要對產業化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擴大高檔次產品的生產規模。比如:各大企業可以重點開發和研究有關醫藥的生化產品、具有一定功能性的食品等。除此之外,如今的生物化學工程發展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重點生產各種精細化產品或者傳統的生產方法不能生產的產品,例如:生物色素、工業酶制劑等。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得到快速提高。
(二)不斷擴大生物化學工程的生產規模目前,生物化學工程的生產規模并不能滿足當今市場的需求,因此,企業要擴大生物化學工程的生產規模,為企業贏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政府部門要給予企業大力支持和幫助??梢灾贫ǜ嗟恼吆痛胧﹣砉膭钊藗兘ㄔO更多、更大的生物化學企業。特別是要大量建立和培養科技創新企業。企業可以把研發、生產和銷售集中在一起管理,從而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鼓勵生物化學企業積極參與到相關技術的研究行列中,淘汰生產技術非常落后和競爭力不強的企業。
(三)加大對生物化學工程的資金投入從生物化學工程的整體來看,企業對生物化學工程的教育投入是較少的,培養一大批具有生物化學工程的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想要從根本上使生物化學工程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有所提高,就應該從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質方面著手。當下,生物化學工程是一個比較熱門的產業,然而,企業大多數的生產技術人員都是從事傳統化工行業的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能培訓就上崗工作。由于長期受傳統化工生產思想的影響,這些員工不具備完善的專業知識,且對生產設備的生產操作能力也較差。所以,想要真正解決當前我國生物化學工程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就要重視培養生物化工的專業人才。
(四)加大生物化學工程的技術研究根據調查發現,我國缺乏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和保護。我國生物化學工程的發展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國家和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并不重視,原本自己企業研究的新產品卻讓其它企業所占有,這不僅打消了相關研究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而且也使企業損失嚴重,加速人才外流。因此,國家和企業對知識產權要非常重視,并通過相應的措施加以保護[3]。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調動相關科研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同時又能帶動國外一大批有才能的人回國研究和發展。
篇8
工業時代的發展催生了單向、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太過統一,主要采用填鴨、灌輸的方法,不注重因材施教,對學生創造性、個性、積極性和興趣的培養不利。隨著科技發展、信息進步,為了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人們學習習慣的改變,計算機信息化教學已經代替傳統模式走進課堂、家庭,教學模式出現了徹底改革。因此,研究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發展有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
1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
1.1及時性
在計算機信息化教學這一新的模式下,及時性是最重要的特點,其主要表現如下:一是在網絡信息化狀態下,教學內容和教材可以隨時更新,這對普及知識、提高教學水準等都相當重要;二是能夠考察教學之后的效果,能夠通過科技手段獲得及時的反饋,這樣教師能夠很快的獲知教學成效,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根據出現的個別問題進行學生輔導或者轉變教學方式進行分類教學[1]。
1.2綜合性
綜合性是信息化教學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大量的視頻、音頻、動畫、圖片、文字等媒體綜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大量信息,還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縮短了空間距離、消除了時間限制、拓寬了教學資源,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
1.3開放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自古以來都是把教師作為教的主體,學生只需要聽和記,但是開放性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打破了這一傳統特點,讓各種層次、身份的知識接受者在學習方面擁有同樣的權利得到實現,學習的進程、時間都可以自己支配,根據自身條件進行隨時學習,這種情況讓學習者在現代化的數字通訊手段幫助下,打破了空間、時間上的限制,成為學習上的真正主體。
2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模式發展現狀
2.1教學觀念落后
雖然很多教學中都已經開始應用信息技術,然而其教學水平卻并沒有提升,教學方法仍然沿用傳統模式,教師講、學生聽還是在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只是黑板被多媒體代替、粉筆被鍵盤代替,僅此而已。這種的教學模式僅僅是刺激了學生的視聽,教學效果不見得能夠改善。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學校領導等落后的教育觀念,在學校管理上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數字化設備只是作為擺設沒有用到實處,甚至有的地方還會讓這些高新技術產品長期閑置,這種鐘情于傳統教學模式的落后觀念對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完善、教育效果的提升產生嚴重的阻礙作用。
2.2教學的應用水準不高
當今社會,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地位至關重要,學校的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效率等都是通過該模式來體現,雖然在教學過程中80%以上都采用信息化教學,但是據調查發現,其應用水平還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多媒體僅僅是用來播放課件,更甚者,教師應用的課件不是根據教學需要設計的,而是直接來源于課本,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習習慣都不在考慮范圍之內。從這種情況中可以看出,在資源開發、課件制作、應用技能和教學認識等方面,教師們都沒有做到位,與此同時,教學管理不健全、評級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也從側面折射出來。所以,制定教學政策和制度,完善教學環境,提升計算機應用和教學設計水準,成為信息化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2.3教學制度不健全
所謂信息化教學就是在互聯網幫助下,系統化、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育活動。目前的很多學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在很大范圍內使用在線教學,有大量的公開課、精品課程錄制,為信息化教學資源提供保障,此外還有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微課程等也逐漸創新、走向成熟,信息化教學發展勢頭正盛。然而,計算機教學的發展訴求、資源建設等問題還是存在問題,例如,怎樣評價信息化教學下的學習效果;計算機信息化教學的課程實施如何在校園內落實,怎樣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學分;怎樣保護知識產權;分配師資力量問題怎樣解決;怎樣考核教師的教學績效,獎勵制度如何制定;錄制的視頻和課程怎樣在教學中使用等一系列問題,要想讓信息化教學成為正統模式,就需要從制度和政策上解決以上問題,使得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得以發揮[2]。
3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
3.1加強計算機信息教學的內涵建設
數字教學、多媒體、校園網等網絡設施的建設是前幾年信息化教學最受關注的,這些建設的都是教學環境,但是,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卻沒能做到研究和重視,新出現的事物經過發展、成熟都要遵循一定規律,以上這種發展模式存在合理性,同樣也有大量不足和弊端,不能只重視教師的教而對學生的學視而不見,因此,就要提倡內涵建設,創新教育機制,轉變教學理念實行信息化教學,強化信息化教學的能力,加強資源開發,體改資源利用的水平,將信息化教學的活力激發出來,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協調教學結構、優化教學要素、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增強教學實力。加強內涵建設有利于計算機信息教學的長遠、合理、科學發展。
3.2轉變教育結構
由于受一些觀念和教學設備的限制,最初的信息化教學都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使用了一些技術成分,用投影儀、多媒體代替課本、黑板,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沒有改變,因此,教學質量還是停留在原來的位置。因此,有學者提出,信息化教學要想實現突破性進展,就要從變革教育結構入手:首先,轉變教育模式,改變傳統的灌輸教學,讓學生中心代替教師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作為主導者,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其次,變革業務流程、組織架構來適應教學結構的變化,只有基本要求做到了,上層結構的改革才能順利完成。
3.3根據學生需求安排教學內容
先將課程制定出來再安排學生根據順序進行具體的學習,是長期以來的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標準、預期目標都是事先定好的,這樣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具體學習狀況教師都很難把握,智能依據經驗進行大體判斷,即便知道學生哪部分出現了問題,而時間、內容安排緊張,沒有時間對其進行個別輔導,只能依靠他們自學彌補,如果自制力差,這些內容就永遠被落下了。這種模式實際上是讓學生被迫適應教學,學生的個性和自由受到限制,最終只能導致對學生的批量生產。獨立意識在學生中至關重要,他們的個性、自由、訴求都要格外尊重和關注,掌握了這些才能對他們的學習狀況做具體分析,以此得知他們哪個環節薄弱、需求是哪些,進而有針對性了提供給他們學習資源,激發出他們的潛力和自覺性,所以,了解學生需求至關重要[3]。
4結束語
教學新模式就是針對傳統模式來講的,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造、改進,也是一種提高和升華,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模式是在師生關系、教學結構等轉變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改進教學方法。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教學模式也應該適應時代需求,追求互交性、彈性、開放性,教學模式越來越適應學生要求,最大限度的培養人才,實現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篇9
一、數字化學習平臺所具有的特點
(一)構建了更為豐富和便捷的學習環境。
數字化學習平臺是在有效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基礎上構建而一種開放式、覆蓋面積大的網絡學習環境。跟傳統的學習平臺相比,數字化學習平臺不僅資源豐富齊全、查閱簡單方便,而且更加方便了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二)數字化學習平臺資源更加豐富。
這里所謂的資源豐富,并不單單指的是資源種類數量豐富,也包括資源形式豐富。數字化學習平臺,不僅能夠通過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搜集大量的學習資源,豐富資源種類和數量,還擁有各種不同形式的數字資源。比如,在數字化學習平臺上,除了擁有文字資源之外,還擁有聲音資源、圖像資源、影視資源等各種不同形式的資源。
(三)數字化學習平臺的學習方式更加靈活。
跟傳統的學習平臺相比,數字化學習平臺擁有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通過數字化學習平臺進行學習,不僅可以單獨瀏覽各種資源進行學習,還可以跟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學習、可以通過網絡接受網絡教師的教育進行學習,甚至還可以通過網絡虛擬實驗進行摸索學習??偟膩碚f,數字化學習平臺學習方式靈活多變,可以達到全面提升學習者學習效率的目的。
二、當前數字化學習平臺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數字化學習平臺構建不完整
雖然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已經將數字化學習平臺的構建推上了臺面,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數字化學習平臺的構建卻并不是很完整,有很多數字化學習平臺只構建了一個基本框架,并沒有對資源進行搜集和上傳。在絕大多數的數字化學習平臺系統中,只有一些象征性的學習資源,根本滿足不了學習者對于學習的需要,將數字化學習平臺的構建變成了面子工程,自然也就達不到應用數字化學習平臺吸引學習者,提升學習者學習效率的要求。
(二)人們對學習興趣不高
數字化學習平臺構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服務社會,服務大眾,激發人們的學習興趣,發揚“活到老、學到老”以及“學習永無止境”的終身學習理念。但是在實際當中,人們并沒有這么高的思想覺悟,絕大部分人對學習并沒有太大的興趣,自然也就談不上利用數字化學習平臺進行學習。但社會在發展,思想在進步,尤其是當今社會發展形勢瞬息萬變,如果不能夠通過學習不斷豐富自我認知,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就很容易與社會脫節,使自己跟不上時展的腳步,最終被社會所淘汰。因此,人們應該意識到持續學習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身邊一切資源進行學習。
(三)人們無法順利使用數字化學習平臺
數字化學習平臺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普及應用過程中誕生的一種現代化科學技術產物,它的使用自然也離離不開網絡操作的支持。但是,由于一些人沒有接觸過網絡,沒有能力單獨完成數字化學習平臺的操作,因而限制了一部分人群對數字化學習平臺的使用。這些操作問題,主要表現在不會上網瀏覽、不會傳輸信息、不會操作多媒體、不會對資料課件進行復制等方面。
三、有效改善利用數字化平臺進行學習的發展對策
(一)完善數字化學習平臺的建設
建設數字化學習平臺主要目的是為了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為人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學習條件和營造完善、豐富的網絡學習環境,而不是為了建設面子工程。因此,在給構建數字化學習平臺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所有數字化學習平臺都能夠有效投入使用,保證所有的數字化學習平臺內部資源完善豐富,系統運行穩定可靠,能夠支持學習者學習使用。同時,為了保證數字化學習平臺使用的高效性,在數字化學習平臺正式投入使用之前,一定要先經過嚴格檢驗,讓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試使用,從專業角度對系統運行狀態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解決。
(二)激發人們學習興趣
當前,人們對繼續學習沒有足夠的興趣是最主要的問題,因此,政府部門應該通過相應的出來措施激發人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人們學習的積極性。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加大宣傳力度,政府部門應該做好宣傳工作,強調繼續學習的重要性,讓人們意識到,如果不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最終就會被瞬息萬變的社會所淘汰,進而調動人們學習積極性,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另一種是舉辦活動和比賽,想要激發人們的學習熱情,就要讓人們先對其感興趣,并擁有一個學習的目標。比如,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定期舉行一些文化交流活動,讓人們在交流過程中尋找到自己學習的價值;定期舉辦一些文化比賽并設立一定獎項,讓人們擁有一個學習的目標和欲望。
(三)對有需要人群進行培訓
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由于受自身興趣以及條件所限制,沒有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進行深入了解,屬于新時代的“文盲”。對于這些人而言,由于受到操作水平和能力限制,即使他們想要使用數字化學習平臺進行學習也有心無力。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相關部門應該定期舉辦數字化學習平臺的使用培訓,針對這些人群不會上網瀏覽、不會傳輸信息、不會操作多媒體、不會對資料課件進行復制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夠順利對數字化學習平臺進行操作,利用數字化學習平臺進行學習。
結束語:
數字化學習平臺建設是一項能夠快速提升人們綜合素質,有效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持續發展的有利工程。所以,針對當前數字化學習平臺建設存在問題,影響其正常使用的情況,應該及時解決問題,完善平臺建設,盡早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10
一、齊答建立不起良好的教學環境
談話法教學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的大腦興奮點,使大腦積極思考,同時也使學生的學習帶有很大的被動性、依賴性。久而久之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就思考,對沒提出的問題就無興趣、不思考,學習的積累和知識掌握完全依靠教師。這在低年級學生中問題還不大,在高年級中情況就變了。高年級學生已經有很強的學習主動性和較強的學習欲望,并且有很強的自制能力。技工學校學生屬于從低年級轉到高年級的學生類群,他們要求的是一種由個人思考居多的學習環境,不愿見到由教師牽著鼻子走的教學環境。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確實需要認真思考,然后教師點名要求學生回答,學生在回答問題不斷地清晰概念,這種方式學生還是能夠接受的。如果教師盡提一些引起學生齊答的問題,由于一些問題一般都較簡單,學生就會感到厭倦,甚至煩躁覺得無聊,從而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建立不起一個“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環境。
二、齊答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全面提高
有的教師采用齊答這種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其本意是想引起絕大多數甚至是全體學生的共鳴。但由于技工學校學生的基礎不一,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回答問題的往往是極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大多數學生害怕回答錯誤而不敢回答,或根本就沒聽懂所學知識而無從答起,雖然實際情況是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聽懂,教師也會覺得有幾個學生的齊答而認為自己的授課大家都聽懂了。同時齊答還培養了不愿動腦筋的學生的懶惰思想,這類學生認為反正老師單個點回答問題,更不會叫我單獨回答,我就不用去操那個心了,我玩我的吧。久而久之教師對班上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就掌握不準了,乃至測驗考試時發現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成績平平甚至如此糟糕才如夢初醒。
三、齊答影響教學的課堂秩序
技工學校的課堂教學是一個集學生的道德品質與組織紀律的培養、專業知識的傳播與勞動技能的掌握于一體的場所。正如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有經驗的教師很注重度學生的道德品質與組織紀律的培養,從而使自己的課堂秩序井然,順利地完成授課計劃達到教學目的。但齊答不容易獲得一個秩序井然的課堂,特別是容易誘導學生說話、思想開小差、使小動作,甚至看一些與課堂無關的書籍。齊答還會造成縱容學生破壞課堂秩序的假象,有些變現欠佳的學生會乘機亂喊亂叫;與正確答問的學生唱反調而故意答錯;拖腔拖調,陰陽怪氣,引起哄笑,給老師的正常教學帶來困難。
四、齊答影響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篇11
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按照省委的部署,從3月起,我縣啟動了第二批學習活動。3月28日,縣委召開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縣委副書記、縣長楊秀文在會上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省、州、縣各級領導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省委、州委和縣委決策部署上來。
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堅持用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廣大黨員干部的重大舉措;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平穩較快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縣統計局機關全體黨員干部一定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積極投入到學習實踐活動中來,按照省委、州委和縣委的部署,把這件大事抓緊抓好抓落實。
二、高標準,嚴要求,扎扎實實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根據縣委的要求,結合我局的實際,制定了《*縣統計局關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大家要認真按照“思想有提高、學習有深入、作風有轉變、實踐有成效”的要求,緊緊圍繞“創新工作機制、提高服務實效、促進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精心組織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在學習實踐中要認真貫徹落實。
(一)要正確把握學習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這次學習實踐活動,要全面貫徹黨的*大和*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為重點,緊緊圍繞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要求,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努力改造世界觀,切實增強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我縣統計工作機制體制要求的思想觀念,著力提高參與宏觀調控、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水平,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統計工作的突出問題以及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著力構建有利于統計工作改革創新的體制機制,為開創全縣統計工作新局面提供強大的政治動力和組織保證,努力為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貢獻。
(二)要正確把握學習實踐活動的基本原則。為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工作扎實有序開展,在活動中要著重把握以下主要原則:
1、堅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進一步提高認識,進一步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完善體制機制,使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更加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符合自然規律、符合黨的執政規律,使統計工作機制體制更符合科學發展要求。
2、突出實踐特色。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與貫徹落實黨的*大、*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縣委的要求結合起來,與切實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結合起來,與促進統計工作結合起來,與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和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在學習中推動實踐,在實踐中深化學習。
3、貫徹群眾路線。堅持“開門”搞活動,充分發揚民主,吸收群眾全程參與,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虛心向群眾學習,真誠接受群眾監督,努力解決影響和制約我縣統計工作的突出問題以及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把群眾滿意作為評價活動成效的重要依據。
4、正面教育為主。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實事求是查找存在的問題,深刻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全面總結經驗教訓,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進一步明確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問題既要嚴格要求,又不搞人人過關,要保護黨員、干部的積極性。
(三)要正確把握學習實踐活動的目標要求。按照縣委提出的“弘揚*精神、加快生態建設、著力改善民生、確保和諧穩定、促進科學發展”的目標要求,通過扎實深入地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努力達到思想更加統一、行動更加自覺、機制更加完善、發展更加協調。通過扎實深入的實踐活動,更新觀念,使科學理念扎根思想,真正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謀劃發展的科學思路、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領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增強干部職工的全球視野、前瞻思維和創新理念,提高對復雜形勢科學分析、判斷和把握的能力;要充分運用學習實踐活動成果指導實踐,破解我縣統計工作的難題,培養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要正確把握學習實踐活動的方法步驟。學習實踐活動分學習調研、分析檢查、整改落實三個階段。實踐中,要堅持邊學習、邊調研、邊整改,把解放思想、統一認識貫穿始終。
第一階段,深入學習調研。這一階段,重點抓好“思想發動”、“學習培訓”、“深入調研”、開展“三爭三比三提高,四保四問四促進”主題實踐活動四個環節。把科學發展觀正學懂弄通,并真正做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是這次學習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要堅持把學習貫穿始終,按照“集中學習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的要求,保證必要的學習時間,采取行之有效的學習形式,切實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理論水平,進一步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省委、州委和縣委關于科學發展的決策部署上來。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并做好學習筆記。支部將每周組織集中學習一次。
第二階段,深刻分析檢查。這一階段,要著重抓好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形成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組織群眾評議三個環節。一是開好一次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動我縣統計工作為主題,認真查找個人和班子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會前,領導班子成員要虛心聽取群眾意見,認真擬定發言材料,做好充分準備。專題民主生活會要深入剖析影響我縣統計工作的思想根源,進一步解決制約我縣統計工作瓶頸。二是形成一個高質量的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檢查報告要突出檢查和分析這兩部分內容,避免寫成工作總結。要客觀分析黨的*大以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情況,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分析客觀原因,明確今后我縣統計工作的思路,提出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的具體措施。三是組織好一次群眾評議。注意吸收熟悉情況、有較強參政議政能力的同志參加,參評人員不僅要有本單位的黨員群眾,還應有一定的基層單位代表。要著重對統計工作的認識深不深、查找問題準不準、發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實不實等進行評議。修改后的分析報告和評議要在一定范圍內公開。
第三階段,認真整改落實。這一階段,要著重抓好制定整改落實方案、集中解決突出問題、完善體制機制三個環節。一要在分析檢查報告的基礎上制定整改落實方案。把分析檢查報告的努力方向具體化,按照解決問題的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分門別類地提出整改落實的工作目標、方式方法和時限要求。同時要采取適當方式向黨員群眾公布,接受群眾監督。二要集中解決影響我縣統計工作的突出問題。突出重點,集中力量,為人民群眾辦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要選準突破口和切入點,量力而行,盡力而為,防止形式主義和短期行為。三要落實整改責任和時限。按照解決問題和完善制度的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分門別類地提出整改落實的工作目標、方式方法和時限要求,落實責任,確保整改實效。
三、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確保學習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內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統計工作實現創新發展、優化發展、和諧發展的良好機遇。要堅持進度服從質量、成績服從效益的原則,通過學習實踐活動,達到真正破解發展難題、增強服務能力、實現科學發展的目標。
篇12
永吉二中學
王闖
眾所周知,二十一世紀是生物學世紀,諸如能量轉換、信息處理等重大科學難題都得到生物界去尋求啟示和答案,當今世界所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如人口增長過快、糧食短缺、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等問題的解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生物科學的進步以及生物科學知識的普及。21世紀的生物科學將以人們難以想象的方式改變世界。這就意味著,21世紀將需要大量的生物科技人才,而這些人才將主要從今天的學生中產生。但是,現在的初中生物教學卻面臨著巨大的危機:生物課程設置遭到排擠和冷落,學生不愿意學,生物老師難當。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在目前的升學模式下,初中生物學科結業成績根本不記入升學成績,學生、家長、其它學科的教師甚至一些學校領導對生物學科教學的輕視溢于言表,要讓學生自覺地學好生物是不可能的。作為生物教師,我們應該正視目前的生物教學困境,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素質,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上。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運用先進的教育技術、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優化生物課堂教學,充分利用上課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愛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蔽艺J為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習的催化劑,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充分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是提高生物學習效率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之一?,F將我的一些做法總結如下,僅供參考,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選用何種方法要以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而定。只有從實際出發,優選教學方法,才能滿足中學生廣泛而多變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開闊思維,為創造性學習提供條件。
(一)運用電教手段優化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初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但初中生物實驗課中有部分實驗演示時的可見度較低,成功率較低,有的實驗材料因地區限制很難采集或多次演示會耗費較多的材料費;有的實驗只能看到實驗的結果而看不到實驗發生的微觀過程。另外,學生對生物的生長、發育、生殖和運動等動態過程以及在顯微鏡下不易觀察到的微觀結構等則更加難于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電教手段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優化生物課堂教學,做到愉快、輕負、高效。
1.運用電教手段優化情景示題。我利用學生想看、想做、想知道等心理活動,設計錄制或剪輯錄像片段或制作課件,其中蘊含著要研究實驗的問題,創設一種學習的情景,使學生看后主動卷入到問題中來,迅速成為整個認識活動的主體。如講《家鴿》一節,目的在于探究家鴿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錄像所創設的“活”畫面是:海鷗、丹頂鶴、家鴿等鳥類不停地扇動著翅膀在天空中飛翔,隨后配音點出蘊含的要研究的問題:鳥為什么能飛?僅僅是因為它們有了翅膀嗎?通過聲像并茂的情境示題給學生留下懸念,激發了學生以家鴿為例去探索鳥類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探索性學習,優化了新課的導入。
2.利用電教手段加強直觀記憶。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視聽教育家戴爾提出的“經驗之塔”理論認為:電教媒于“經驗之塔”的中上層,它們為學生提供較上層的視覺符號、言語符號和動畫等更易于理解的經驗。因此,電教媒體提供的經驗,既容易向具體經驗轉化,又容易向抽象經驗轉化;既能使學生在學習的抽象概念時有具體經驗支持,又有利于學生對獲得的具體經驗進行不同層次的抽象。我根據這個理論,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投影儀等的特點,研制出具有色彩逼真、形象生動的圖片、動畫過程、文字和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的教學輔助軟件或投影片進行輔助教學,采取演、講、練相結合的方法,調動學生多種感覺器官,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直觀印象,理解和掌握生物學知識,降低了學習生物學的難度,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真正達到初中學生學習生物輕負擔高質量的目的。例如:在講《哺乳動物的多樣性》一節時,學生對生活在澳大利亞的鴨嘴獸、袋鼠,晝伏夜出的鼠、蝙蝠,生活在水中的鯨等的形態、生活習性等了解得太少,沒有什么印象。于是我收集了鴨嘴獸、袋鼠、鼠、蝙蝠、鯨、黑猩猩、大熊貓、虎等生活習性的影像文件或大量圖片、背景音樂等,制作了蝙蝠回聲定位的動畫過程,利用Authorware多媒體創作工具制作了本節課的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通過對輔助軟件的播放,同學們看到畫面中那嘴象鴨喙,腳象鴨腳,在水中濾食的鴨嘴獸;頭小、眼小、前腿短、后肢發達,胸前兜個小寶寶在廣闊的草原上一蹦幾米遠的袋鼠媽媽;呲牙咧嘴的老鼠;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等時,激動之情溢于言表。通對回聲定位動畫過程的觀看,清楚直觀的看到蝙蝠的喉發出的超聲波在碰到物體時返回,由蝙蝠的雙耳接受,經過大腦的分析判斷物體的種類、性質等,并作出相應的反應。通過對課件的演播,讓學生直觀地理解了哺乳動物種類的多樣性、生活習性的多樣性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的多樣性,加強了學生的直觀記憶。
4.利用多媒體演播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對那些用傳統教學手段不能夠表現或者表現效果較差的內容,適時、適量地用自制的或引入的CAI課件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對生物的微觀結構、生理活動、生殖過程、生活過程等動態過程進行模擬演播,使學生能夠形象直觀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的教學方法。每個課件中精選的習題和智能化設計,通過鼠標或鍵盤完成學生與計算機的人機對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及時的調控。充分體現了多媒體計算機這種現代化教學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提高了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適時適量地應用電教手段輔助生物課堂教學,通過眼、耳、口、手、腦同時并用,優化了學生的視聽效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觀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和諧的發展,綜合素質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二)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目標分層教學
目標分層教學法就是在生物教學中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差異程度、接受能力等分為不同的層次,并依據教學大綱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立相應的目標,通過教師引導和學生的主觀努力,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學習達到既定目標的教學方法。
了解學生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和確立目標。對學生進行綜合分析,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驗動手能力等情況將學生分成好、中、差(落后生和弱生)三個層次,并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同學定出不同的、適當的目標(適當的目標能激發人的巨大潛能)。對基礎較差、能力不強的學生要培養他們的上進心,知識上基本達到大綱的基本要求,重點落在理解掌握知識點上,在期末考試中大多數能及格。對中等層次的學生使他們明白自己的價值和潛能,知識上達到大綱的基本要求,重點是培養能力,增加思維的變通性,在期末考試中成績良好。對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要求其力爭成為尖子生,沖刺生物競賽,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重點培養創造力、自學能力和頑強的意志力,克服驕傲自滿的情緒。層次劃分、目標確立之后,通過不同的方式通知學生,在能力上適當提高一個檔次,在學習成績上如實相告,分析其優勢和弱點,確定競爭對象,使他們在充滿信心的情況下,激發熱情,積蓄力量。
落實目標。課堂教學立足于中等生,在展示目標時,給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對葉芽的結構和功能要求理解,通過教學,使中等生能夠理解,而讓優生掌握葉芽的生長與枝條的關系,并要求思考有關的問題;對于落后生和弱生來說,只要求初步了解,課后能再現。在設置課堂提問時,根據難易程度設計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盡量讓他們獲得正確答案,增強自信心。另外,在布置作業時,分別使用探索性練習題、主體性練習題和基本練習題進行訓練。
階段調整,激勵進取。在階段(可以半學期或一學期為一個階段)考察、評價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綜合分析,并進行必要的層次調整。對進步顯著的提高一個層次;對綜合結果下降的可降低一個層次。對降低層次和低層次的學生熱情關心、幫助分析原因,樹立自信心以利于進步。對提高層次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這種做法有利于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保持積極進取的學習熱情。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學有所獲。使盡量多的學生朝前一個層次發展。通過這種良性循環,初中三年生物學習之后,學生層次的分布有很大的改觀,落后生和弱生面不斷減少,優生不斷增多。
二、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生物實驗中,觀察法是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常用方法,是對生物的形態、結構、生長、發育、生殖等的一種生動直觀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是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動,并在神經系統的參與下進行的探索活動。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就要教會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生物實驗教學常用的科學觀察方法有:
1.順序觀察法
順序觀察法就是在生物實驗中,指導學生結合實驗內容,按照由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由整體局部,從外內、從左右、從上下等次序進行觀察,以達到認識、掌握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的教學方法。例如: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須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態特征,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生長點、伸長區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
2.局部觀察法即細微觀察法
局部觀察法就是在生物實驗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在觀察時抓住事物最本質的屬性,捕捉它們之間的細微差異,從而發現事物各個側面的特點。例如:在組織學生觀察花的形態和解剖花的結構實驗中,首先觀察水稻花與桃花的形態,我們向學生提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桃花盛開的時候會招引許多蜜蜂前來傳粉?為什么水稻花盛開的時候卻很少見到蜜蜂及其它昆蟲前來傳粉?使學生認識和掌握風媒花與蟲媒花在形態上的區別。緊接著老師指導學生進行兩種類型花的解剖,仔細觀察桃花和水稻花的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進一步弄清蟲媒花與風媒花的結構差異。通過解剖觀察使學生認識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花在本質屬性方面的區別。
3.對比觀察法
對比觀察法就是將事物進行縱橫比較觀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個性,把握事物的本質,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對比觀察能使學生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異以及從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或因果關系。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感知、比較、鑒別、識記、理解、掌握和綜合運用。例如:在觀察植物莖的結構時,將單子葉植物(如甘蔗)的莖與雙子葉植物(如椴樹或南瓜)的莖進行對比觀察認識單、雙子葉植物莖在結構上的異同點;在觀察雙子葉植物的莖時,又將木本莖(如椴樹)和草本莖(如南瓜)進行對比觀察,認識和掌握雙子葉植物木本莖和草本莖的異同點。
4.重復觀察法
重復觀察法就是為了保證生物實驗觀察結果的可靠性,可以進行多次重復的觀察,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即“觀察、觀察、再觀察”。重復觀察法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保證了實驗結論的科學性。只有指導學生反復的觀察,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例如:觀察脊髓的反射實驗,實驗目的是驗證脊髓具有反射的功能,脊髓屬于低級反射中樞。在實驗中首先讓學生把去腦的蛙進行多次翻身反射試驗,確定腦是否除盡。在驗證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時,重復使用不同濃度硫酸來進行刺激,反復進行觀察,最后使學生認識到在適宜的條件刺激下,脊髓能完成低級的反射功能。
三、開展生物課外科技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現代生物教學理論提出的兩個結合(課內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結合實際開展課外科技活動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義。組織開展生物課外科技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調動情感,激發學習興趣。在生物活動中,我和我的同事們選擇了符合學生年齡、身心特征和認知水平的活動方式。如選擇具有新穎、知識性強、有趣味、科學性較強的課外活動項目,如褐云瑪瑙螺、金魚的飼養,番茄、辣椒等常見植物的栽培和管理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拓寬了生物學視野,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在大自然中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更加激發了學生對生物課外科技活動的興趣,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其他自然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
3.動手動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活動中注意教給學生正確的方法,如觀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思維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等。要讓每個學生動手動腦,勇于實踐,這樣才能在科技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如在進行生物課外科技活動中,學生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設計,根據設計進行觀察、記載、系統掌握實驗中的各種情況,并對實驗結果進行觀察、分析、判斷,進行實驗總結。以上整個活動過程就是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
4.成功的嘗試,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輔導學生將實驗(調查)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寫出實驗報告或調查報告,并將學生的活動進行總結。
總之,生物課外科技活動與學生素質的培養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它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上起著積極的作用。我們還將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好生物課外科技活動。
四、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正確的學習方法,能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興趣,也能減輕學生的負擔。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會學,我要求學生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聽課
聽課是相對于教師的講授或啟發而言的,聽課是學生學習的中心環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講好,學生聽好,只有二者互相配合好,才能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對于生物課的學習,學生課后不可能花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復習和消化,教會學生聽課,把知識完全消化在課堂上。
1.要情緒飽滿、精神集中地聽課。上課時,情緒越飽滿、精力越集中,就越能聽出道理,就會越聽越主動。
2.要抓住教師講課的著重點,弄懂關鍵問題。教師在講重點時往往加重語氣、放慢語速,或演示生物模型、標本或多媒體課件,或借助于板書、重復、強調等形式。要求學生聽課時要耳、目、腦并用,看、聽、思結合;眼睛要正視講課的教師,留心他的姿勢、神態和表情;如果教師以教桿助講課,還要注視教師的教桿,要特別注視教師的板書、板演、板畫的內容等;如果教師運用生物模型、標本或多媒體課件等幫助講課,要認真觀察、思考,并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加強直觀記憶,以利于掌握教學內容,要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力爭當堂理解所講知識,真正聽懂這節課。聽課時,還要注意聯想,聯想與講課內容有關的舊知識,用學過的舊知識幫助理解新知識;聯想與講課內容有關的生物現象、生活知識等,以利于理解、消化聽講的內容。只有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動腦筋想、動手記,聽課才會卓有成效。
3.要積極思考問題,敢于質疑問難。由于課堂上教師講授的內容、提出的問題、組織的活動都是經過周密思考和認真準備的,所以上課時要跟上教師的思路,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如果有不同的見解或不理解的問題,要敢于發表意見,以免存留錯誤見解。另外,還要帶著問題聽課,帶著問題,即帶著新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在課前預習時弄不懂的問題,有目的地認真聽講。為此上課前要認真預習,發現不明白的地方,在書上劃下來,打個“?”,或記在筆記本上。課堂上,當教師講到這些問題時,要加倍集中精力,認真思考,力爭當堂找出的問題當堂消化。
4.要認真做好課堂筆記,并注意聽取教師的總結,以利于課后復習和完成作業。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破筆頭。人的記性再好,總是有限,因為記憶與遺忘是并存的,沒有記憶就沒有遺忘,沒有遺忘也就不能更好地記憶。認真做好課堂筆記,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便于課后復習。同時,記筆記的過程,本身就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
做筆記的方法很多,在上新課時,我要求初二學生把筆記記在筆記本上。學生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將老師的板書和一些老師沒有板書出來的重點知識記在筆記本上,這樣的筆記條理清晰,重點突出,便于學生全面把握知識線索,便于復習,同時養成記筆記的良好習慣。對于初二、初三的學生在筆記本記錄的基礎上學會批注記錄法,所謂批注記錄法是指在教材上作批注而記課堂筆記的方法,是筆記本記錄的一個補充。指導時,可讓學生隨著教師對教材的講授,在教材的有關地方把教師講的重點,或作的某種解釋、某種說明加上自己的理解、體會,記在教材上。如果補充批注的內容較多時可以記在同一頁的“天頭”、“地頭”,或添加的白紙上(注意將白紙粘貼好)。同時,指導學生用統一的記錄符號在書上作注。如在重點的地方畫上“·”,在重點詞、關鍵詞的下面畫上“”,將生物學概念用“”框住,并在具體的概念解釋下面畫上“_______”,在不明白的地方加“?”將教師講的番號直接標注在教材的相應位置等等。這種筆記法,能緊密結合教材,既能提高看書、記筆記的速度和效率,又便于查對,復習時還利于溫故知新。但要注意,批注時要言簡意賅,盡量節省字數,且不可掩蓋住書本上的字,以免影響看教材。
在上復習課時,我讓學生用“心得筆記法”,要求學生在上復習課之前將教師要復習的內容看完后寫出復習心得。比如書中哪些內容是重點,哪些是疑難點,這些內容的知識結構等,都可作為學習心得記錄下來。等到教師上復習課時學生就會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地聽課了。這樣長期堅持,既可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又可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的能力。
(二)閱讀和討論
我對教材中難度不太大的一些教學內容,如根的形態、花的種類和結構、鳥類的多樣性、哺乳動物的多樣性、人的身體等編寫出閱讀提綱,讓學生根據我編寫的閱讀提綱,閱讀教材內容,同學之間邊閱讀、邊在書上勾畫、邊討論,在明確重點、難點和疑點的同時又培養和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巡視,了解情況,并針對個別學生進行具體的閱讀方法指導,鼓勵學生參加討論,讓學生學會閱讀和討論。在教師精講點撥的啟發和引導下,輕松愉快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和疑點。
(三)記憶
記憶是過去識記、經歷過的事物在我們頭腦中的反映,它是由識記、保持、再憶和重現等幾個基本環節組成的。其中“記”是外界信息在大腦中貯存、編碼的過程,“憶”是在大腦中提取信息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生物學科的具體特點,主要的記憶方法有:
1.結構層次記憶法
這種方法是現行教材中運用較多的一種方法。在現行教材中生物的結構和相應的功能是重點知識,也是難點知識。學生往往對紛繁復雜的結構和功能記憶起來感到麻煩,在教學中我摸索出以下方法去記憶,就顯得簡單多了。
(1)層層剝離法:“天生我才必有用?!鄙锏拿恳唤Y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相應的功用(功能)。在教學生記憶一些器官的結構特點、功能時,遵循從外到內的結構順序依次記憶,使復雜的結構不會記漏。如在記憶木本莖的結構時,從外到內依次是樹皮,它的內層是韌皮部,其中有韌皮纖維和篩管,因此,樹皮有保護、支持輸導的功能。剝掉樹皮是形成層,它是由幾層細胞構成的,中間一層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因此它的功能是不斷地分裂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剝掉形成層便是木質部,由于木質部是由木纖維和導管組成的,因此,木質部的功能是支持和輸導的作用。剝掉木質部便剩下中間的髓(樹心)了,由于它是由一些薄壁細胞構成的,因此,髓具有儲存營養的功能。將剛才剝下的韌皮部、形成層和木質部放在一起就是木本植物莖的維管束了。這種方法還可以用在草本植物莖、花、葉片、動植物細胞等的結構和功能的記憶。
(2)層層包裹法:這是與層層剝離法相對的一種方法。在記憶時找出結構的中心所在,然后逐層包裹而成。如花的結構中心位置是雌蕊(產生胚珠),雌蕊外面包有雄蕊(產生花粉),雄蕊外面包有花冠(保護、招引昆蟲),花冠外面包有花萼(保護),包好后放在一個“托盤”(花托)上,再在下面插根“桿”(花梗),這就是一朵花的基本結構了。
2.理解記憶法
理解記憶,顧名思義,是一種在積極思考、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的方法,它是有意記憶的一種。這種記憶方法的前提是理解,因而指導時要讓學生對某種知識積極動腦,深入理解,對一些基礎理論知識、一些基本原理,應采用這種記憶方法,否則很快會遺忘或記憶混淆。如在記憶細胞吸水的原理時,就必須先理解濃度、細胞液濃度、外界水溶液濃度、物質擴散等知識才能夠牢固地記住細胞的吸水原理是在什么情況下吸水,什么情況下失水。又如在記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等概念時,在理解了它們的過程后記憶就難以忘記了。
3.意義記憶法
這是一種利用知識本身的意義或賦予知識某種特殊的意義進行記憶的方法。如記根尖的結構時,根的頂端叫做根冠,冠者帽也,根冠的本身意義就是說它象一頂帽子一樣戴在根尖的頂端,當然就有保護的作用了。對于根冠以上的結構我教學生這樣記憶“冠(根冠)上(接著根冠的上面)生(分生區)長(伸長區)毛(根毛區,又叫成熟區)”。
4.字頭記憶法
就是將一個內容中的詞語的第一個字或第一個字的諧音記住,簡化記憶內容,加強記憶。例如:學生在記憶自花傳粉代表植物(小麥、水稻、豌豆、番茄)只需記憶“自(自花傳粉)小(小麥)水(水稻)碗(豌豆)翻(番茄),也就是說從小裝水的碗打翻了”、雌雄異株植物的代表植物(楊樹、柳樹、菠菜)時,教學生記“憶(雌雄異株)楊(楊樹)柳(柳樹)菠(菠菜)?!睂W生把字頭當成順口溜來記憶,就不會忘記那些難記的知識了。
5.系統記憶法
把動物和人的各個器官、組織、細胞的結構、功能和生理等知識放入系統中進行記憶,使零碎、難記的知識就容易記憶了。
6.直觀形象記憶法
利用生物的形狀、顏色、大小、氣味、聲音等直觀形象或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形象直觀的生物微觀結構、生活習性、動態過程等來進行記憶的方法。將這些直觀形象記在大腦中,既不容易遺忘,又容易再現。
7.歸納記憶法
把知識的某些相同屬性進行歸納而記憶的方法。如在復習細菌、放線菌、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的生殖方式時,通過歸納總結,只有細菌是進行裂殖,其它的都能進行孢子生殖,另外酵母菌還能進行出芽生殖。又比如在復習脊椎動物五個綱的生殖方式時,歸納出只有哺乳動物是胎生的而其余四個綱的動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在生物復習課中,這種記憶方法舉不勝舉。
篇13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標記免疫技術,在臨床上有廣泛的應用,包括內分泌激素、腫瘤標志物、血藥濃度、傳染病、心血管疾病標志物、貧血及過敏原等,特別是在甲狀腺激素檢測中應用更為廣泛[1]。本文采用貝克曼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檢測T3、T4、FT3、FT4、TSH,對其方法學進行綜合評價。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貝克曼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1.2 試劑發光試劑、質控品、標準品由貝克曼公司提供。
1.3 血清來源試驗所需血清樣本采自本院門診和住院患者,每例取3ml血,離心3000 r/min,10分鐘,取血清-70℃保存備用。
1.4 檢測方法利用化學發光技術和磁性微粒分離技術相結合的測定方法,其反應原理與放免和酶免中的雙抗夾心法、競爭法相似,嚴格按試劑盒操作說明書操作。
1.5 評價指標
1.5.1 批內精密度取含T3、T4、FT3、FT4、TSH高、中、低三種濃度的血清樣本,每種濃度同批平行測定10次,計算平均變異系數(CV)。
1.5.2 批間精密度取含T3、T4、FT3、FT4、TSH高、中、低三種濃度的血清樣本各10份,每天各測定1次,共測定10天,計算平均變異系數(CV)。
1.5.3回收率:由貝克曼公司提供原裝3個濃度的標準品,分別測定T3、T4、FT3、FT4、TSH含量,每個濃度平行測定3次,計算平均回收率。
1.5.4 線性范圍收集患者血清標本,取T3、T4、FT3、FT4、TSH濃度高于廠家提供線性范圍上限作為高值濃度水平(H),廠家提供稀釋液作為低值濃度水平(L),用稀釋液稀釋高值濃度血清,形成如下系列濃度檢測標本:1H+0L、4H+1L、3H+2L、2H+2L、2H+3L、1H+4L、0H+1L。用配制成的系列濃度標本平行測定各項指標含量,取平均值作圖,取在坐標紙上呈明顯直線趨勢的各點值進行直線回歸統計,取回歸系數r大于0.9的濃度范圍為可報告的濃度線性范圍。
2 結 果
2.1 批內精密度T3、T4、FT3,FT4、TSH的平均變異系數分別為4.40%、4.90%、3.00%、4.50%、3.50%。
2.2批間精密度T3、T4、FT3,FT4、TSH的平均變異系數分別為6.90%、5.30%、3.50%、6.20%、4.80%。
2.3 回收率T3、T4、FT3,FT4、TSH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6.7%、95.5%、97.1%、95.6%、96.4%。
2.4 線性范圍T3所測結果得到回歸方程為y=1.069x-0.2468,r=0.9966,截距經t檢驗,ta=1.36,0.95,截距經t檢驗,ta=0.36,
3 討 論
血清中三碘甲狀原腺氨酸(T3)、四碘甲狀原腺氨酸(T4)、游離三碘甲狀原腺氨酸(FT3)、游離四碘甲狀原腺氨酸(FT4)、促甲狀腺激素(TSH)的測定對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以往國內實驗室多采用RIA、MIRA檢測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此法雖較準確,儀器與試劑也較為低廉,但對操作人員水平要求較高,對實驗條件及環境有較多要求,且隨著標記抗原的放射性衰減,而使計數不穩定及曲線失真,導致結果偏離,結果重復性差,且可產生放射性污染[2,4]。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是利用化學發光技術和磁性微粒分離技術相結合的測定方法,其反應原理與放免和酶免中的雙抗體夾心法、競爭法相似。其優點是[3,5]:(1)成熟的單克隆抗體技術或獨特的磁性微粒子技術,保證了反應的高特異性;(2)檢測范圍寬,具有良好的稀釋線性;(3)試劑穩定性好,不需酶促反應,有效期可長達半年;(4)操作簡便,分析過程采用全自動化,減少了人工操作誤差,重復性好;(5)試劑及標本均采用無吸附材料,故相互間的交叉污染率低,干擾因素少;(6)真正的隨機連續檢測,樣本隨到隨測,具有急診優先插入功能。因此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是目前檢測甲狀腺激素等指標的較好方法。
【參考文獻】
[1] 陶義訓.免疫學和免疫學檢驗[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74.
[2]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