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創業導師培訓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十屆七次全會和團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以推進創業促進就業,通過完善工作體系,擴大青年創業基金規模,組建創業導師隊伍,加強青年見習基地建設,強化青年創業培訓工作,開展特色活動等,全面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為“落實年”活動和丹東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二、工作目標
2009年全團就業創業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建立“縣(市)區、高校一體化全覆蓋”的青年就業創業工作體系,實現青年創業基金規模300萬元,創業導師隊伍達到50人,建設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55家,提供實習崗位550個,成立各級青年就業創業服務機構10家,完成實名制就業創業培訓2100人、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培訓5000人,培養青年創業帶頭人200名,帶動就業1200人,力爭使就業創業工作覆蓋和影響青年。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就業創業工作體系
1.完善理事會議制度。建立丹東市青年創業促進會,聘請創業成功的青年企業家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負責就業創業工作的干部擔任促進會的理事,聘請有就業創業工作和管理經驗的企業家或學者作理事會顧問,力求建成人員層次較高,行業涉及較廣,工作開展扎實的青年創業服務組織。理事會將定期召開會議,青年就業創業動態信息,商討有關問題及對策。各縣(市)、區團委和高校團委要做好創業導師和理事的推薦工作。
2.加強青年就業創業服務站建設。在成立丹東市青年就業創業辦公室的基礎上,加強縣(市)、區和高校團組織的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服務站建設,各團委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本地工作特點成立青年就業創業服務機構,或企業家導師俱樂部、創業青年俱樂部、高校KAB創業俱樂部等組織,建立“縣(市)區、高校一體化全覆蓋”的青年就業創業工作體系。
(二)擴大基金規模
1.創建丹東市青年創業基金會。依托丹東青年就業創業促進會建立基金會,向社會籌募不少于300萬元的創業基金,開展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的培訓和活動,組織符合基金會規定的募捐活動,支持青年就業創業理論研究,獎勵青年創業帶頭人、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發展相關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同時完善基金管理辦法,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2.實施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以小額貸款為載體,以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為動力,著力解決城市、農村青年創業過程中的資金瓶頸問題,搭建青年創業的貸款平臺,完善青年創業服務體系,幫助應屆、往屆大學畢業生、下崗失業青年、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創業。各級團委要廣泛與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聯系,加強合作,擴大貸款受益面、覆蓋面,解決創業青年,特別是初次創業青年融資難問題。
(三)壯大創業導師隊伍
有針對性地培養三類導師隊伍,即企業家導師隊伍、高校導師隊伍和縣(市)、區導師隊伍,為有不同需求的創業青年群體提供實踐經驗輔導和創業素質培訓。各級團委要廣泛整合資源,從青聯和青年企業家中選拔優秀青年創業導師,同時聯合有關部門進行社會招募;高校導師隊伍由各高校青年就業創業服務站推薦,對在校大學生開展KAB、SYB創業教育培訓。組織創業導師深入到高校、社區和農村青年中,圍繞青年就業創業開展“青年創業論壇”、“創業大講堂巡講”等特色活動,為青年傳授創業知識和經驗之道,在全社會營造促進創業的良好氛圍。
(四)加強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建設
團市委、各縣(市)區和高校要聯合有關部門,開展“千企萬崗崗前實習行動”,在全市建立55家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提供550個實習崗位。依托各類企業,以市場機制為準則,以崗位需求為前提,面向在校大學生、下崗失業青年和農村青年,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和網絡資源信息庫,鼓勵企業提供適宜的實習崗位,為青年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創造條件,為企業選人用人搭建平臺。
(五)強化就業創業培訓工作
各縣(市)、區團委、高校團委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系,依托本地職業培訓學校,普惠制培訓基地和高校就業培訓機構,聯合為青年提供就業創業培訓,承擔好實名制就業培訓2000人的任務。同時,打造創業培訓品牌,推廣KAB、SYB等行之有效的培訓模式。各高校要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及素質拓展,建立《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手冊》、素質拓展檔案。各級團委也可結合實際,自主開發和選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訓模式,采用集中授課、創業講堂、見習基地實訓、崗位練兵等方式,結合不同對象需求,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六)運用相關政策服務青年
各級團組織和青年創業服務機構要積極研究就業創業有關優惠政策,為青年就業創業提供政策咨詢和網上信息。繼續聯合相關金融機構,探索突破貸款擔保障礙,積極為青年創業和二次創業提供金融服務。通過導師輔導、創業資金、創業基地、創業培訓等服務,全面培養青年創業帶頭人,帶動廣大青年就業。
四、相關要求
1、提高認識、明確職責。各級團委必須要高度認識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認真研究關于青年就業創業方面的政策,加強與勞動就業部門、人事、財政部門以及金融機構的聯系與合作,以服務青年就業創業為第一要務,明確共青團工作職責,全力推進全市的青年就業創業工作。
2、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各級團委聯合地方媒體廣泛宣傳,提高青年對就業創業的認知度;通過典型示范引路,培育亮點;通過對工作進行整體形象設計和推廣,打造品牌;通過與媒體合作開辟專欄,進一步營造青年創業良好社會氛圍。開通信息服務熱線,為青年就業創業提供咨詢、指導和信息資源等服務。
各級團委要把開展青年就業創業活動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及時總結,并上報團市委;對活動中涌現出的優秀創業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等先進典型人物要做好推薦和備案,并上報到團市委工農部。聯系電話:2131213;傳真:2164096;E-mail:。
附:2009年丹東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指標分解表
2009年丹東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指標分解表
項目
單位青年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創業導師隊伍(名)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家)見習崗位(個)實名制就業培(名)農村青年培訓(名)青年創業帶頭(名)帶動就業人數(名)
東 港15880300100040240
鳳 城15880300100040240
寬 甸15880300100040240
振安區1244020050020120
振興區1244020050020120
元寶區1244010050020120
合作區1244010050020120
遼東學院13550200
遼寧地質
篇2
目前,會東縣共建成1個孵化中心、1個產業園,5個“雙創”示范基地、10個青年人才實訓基地,形成“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梯級孵化體系,培育各類雙創主體1300余戶,吸引了來自浙江、廣州、成都等地16家創客團隊落戶會東。
會東縣承辦了涼山州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在涼山州第五屆、第六屆雙創大賽上連續兩年斬獲金獎,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涼山賽區4個類別小組賽中,3個類別獲小組第一。
2019年7月27日,飛地論壇暨2019年四川省三州五縣飛地創服活動在會東金江文創產業園舉行,活動取得巨大成功。同時,會東縣與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心簽訂“飛地創服”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全省首批五個“創業飛地”試點縣域之一,建成三州唯一一個省級創業飛地孵化中心。力爭到2020年,全縣建成10個特色產業基地,培育創業主體1500個、孵化創新企業60家、各類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3000個以上,力爭產值達到50億元。
二、創業項目實地巡診意義重大
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難題、瓶頸,而創業項目實地巡診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對癥下藥”,治好創業過程中的“疑難雜癥”。創業導師團隊通過實地查看創業項目的資源配置等情況,了解創業項目進展、發展態勢及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根據項目所需資源渠道、資金短缺、發展規劃等問題,為創業項目提供項目評估、管理咨詢、風險控制等創業扶持服務,為創業者梳通經營思路,指明發展方向,規避創業風險。
三、創業項目實地巡診工作安排
所謂凝聚產生力量,為成功舉辦此次創業項目實地巡診活動,需要我們的工作人員、導師團隊以及創業者共同努力。
就業局:做好后勤保障服務工作,在服務青年創新創業工作中扮演好“后勤管理組”的角色。全力做好全方位服務工作,要把做好青年創新創業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來抓,通過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舉辦創新創業大賽、“飛地創服”論壇,建立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雙創孵化園和文創產業園,辦理創業擔保貸款、大學生創業補貼,做好創業咨詢服務等路徑,特別是要開展好眼下的創業項目實地巡診活動,為青年創業者提供全程跟蹤式服務,繼而逐步探索建立起一套系統性、成熟性的創新創業指導體系,充分調動青年創業者的創業積極性,激發青年創業者的創業熱情。
導師團隊:做好參謀規劃工作,在促進青年創新創業工作中扮演好“軍師”的角色。我們邀請來參加此次實地巡診活動的導師,都是在創新創業工作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的精英楷模,他們在創新創業方面,擁有豐富的知識涵養,熟悉各類就業創業政策法規,能為青年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和有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援助,幫助創業者提高創業本領,有效規避創業風險。在此次創業項目實地巡診活動中,導師團隊實地查看創業項目,了解創業項目發展現狀、面對的困境,為創業者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為創業項目提供整改思路,指明發展優勢和方向。
創業者:做好專業知識的重塑學習工作,在提升青年創新創業工作中扮演好“學徒”的角色。青年創業者要完全把自己當做創業新人看待,不斷學習,不斷提升,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熟練掌握創業過程中必備的財務、管理、營銷等專業知識,深入了解國家和地方出臺的各類政策法規,虛心請教借鑒創業成功人士的有益經驗并與自身創業實際相融合,更好地應對變換莫測的市場。在此次巡診活動中,各位青年創業者不僅要相互交流學習、分享有益的創業經驗,還要多多向導師團隊求教,吸取經濟發達地區的優秀創業經驗,同時對導師提出的整改方案要認真思考,理順出一條新的經營發展思路。
四、創業項目實地巡診工作要求
篇3
SYB的全稱是Start Your Business,意為“創辦你的企業”,它是“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B)系列培訓教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為有愿望開辦中小企業的人員量身定制的培訓項目。創業培訓是國際勞工組織針對培養微小型企業經營者而開發的培訓項目。經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引入我國后,部分省市進行試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而引入高校創業教育論文。高校SYB創業培訓不僅使學員的就業觀念發生轉變,更激發了他們的創業意識,掌握創業技能,增強微小企業抗風險能力,使學員在短時間內或未來成為微小企業的老板。
2.我校SYB培訓簡介
我校從2011年開始引進SYB培訓,到目前為止共培養SYB培訓講師4名,對我校學生完成了6期培訓,培訓學生180名。2014年開始使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組織編寫的《創辦你的企業(大學生版):創業培訓手冊》,由于培訓手冊的知識和創業故事貼近大學生現實,深受學生的喜愛,培訓效果較好。到目前為止,我校參加培訓并已成功創業的學生有8名,占培訓學生的4.44%。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率僅為0.3%,這也證明SYB的開展確實提高了大學生創業率。
二 存在問題
1.受眾群體小,覆蓋面不廣
現階段,很多高校SYB已經向全體學生開放,在我校雖受到學生的歡迎,但是SYB的受眾范圍仍然很小,覆蓋面不廣。受師資條件等限制,SYB培訓一般是一年舉辦一到兩期,每期1~2個班,受SYB創業培訓小班化教學特點的限制,培訓的人數十分有限。許多大學生對SYB及創業并不了解,參加意愿也不明顯。就業指導部門只能采取下指標、由各教學院系推薦參加的方式,由于人員篩選標準的限制,使得選拔的多為學習成績好或者管理能力強的學生干部,而一些有很強創業意愿或者已經有創業實踐的學生,由于成績一般或表現不突出往往無法選上,失去參與系統化創業培訓的機會。由于課程培訓模式的限制,使得SYB大大降低了培訓的實際有效覆蓋面。
2.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創業教育目前在我院還沒有面向全體學生,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導致學院對創業教育還不夠重視,對創業教育的管理不明確,職責不明,管理不力,SYB創業培訓導師少,且都為兼職,專業程度不夠。很多開展SYB創業培訓的教師要么是就業指導師,要么是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們多為兼職教學人員,接受短期的SYB創業導師培訓后即上崗進行教學,他們自身缺乏切合實際的創業經驗和對企業運營過程的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感到創業實踐經驗的缺乏,有紙上談兵之感。此外,由于經費的限制,學校也難以聘請有創業成效的企業家真正參與到SYB培訓中,即使聘請企業家,往往也只是談談個人創業經歷,并不能就企業運營過程及遇到問題的具體解決辦法詳細講解。如此情況,造成SYB創業培訓的師資力量薄弱,制約了課程的進一步優化。
3.創業培訓缺乏有效的評估體系
教學評估體系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制度,通過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訴求和檢驗教學效果,但目前高職院校的SYB創業培訓沒有一定的標準來檢驗和衡量教學效果,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評價體系。有些院校通過課程考試來評價,而多數高職院校的SYB創業培訓只通過撰寫一份簡單的創業計劃書便可通過考核,考核環節過于簡單。而且學生的創業計劃書大多局限于虛擬的項目和虛擬的環境,甚至其中的市場調研、市場營銷部分學生根本沒有真正去做,而是通過網絡或者是自己的主觀想象完成。沒有與企業、社會的創業實踐相結合,學生的感受性不強,課程的考核效果不夠理想。
4.沒有建立后續的支持服務體系
培訓結束后那些具有強烈創業意愿和具備一定資源且有能力的學員在以后的創業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大多數學員要付諸行動,需要一定的扶持。目前我校還沒有建檔跟蹤服務和后續支持服務體系,對學生的扶持僅限于培訓導師出于對學生的關心。據了解,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這方面做得不夠完善。
三 解決措施
1.擴寬學生的選擇面,增大培訓的覆蓋面
SYB培訓課程具有針對性,主要針對兩種人,一是想開辦小企業的人,二是已經創辦小企業,但經營時間不長,缺乏經營企業系統知識的人。目前高職院校的SYB創業培訓主要是針對少數有較系統創業意識、創業素質較強的學生,通過SYB培訓讓他們掌握創業技能,很少有學校面對全體在校生進行SYB培訓。其實,SYB培訓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開拓性工作都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因此,針對SYB創業課程的作用,我們可以做出相應的教學模式調整。對于創業意愿強烈、在校期間有創業能力和創業資源的學生,仍采用SYB的規范模式進行培訓,教學目標為培養實踐類的創業者。同時將SYB的課程作適當的補充與修改,將課程設置從公共選修和公共必修兩個維度切入人才培養方案,面向全體在校學生。在課程講授方面主要側重創新創造意識的開發、創業思維意識的培養、創業實踐能力的塑成等方面,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另外,可以把SYB課程中的創業素質、團隊精神等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結合,嵌入就業指導課程的創業教學中,通過這樣的方法有效地把SYB創業培訓融入教學課程體系中。還可以幫助院團委成立創客空間等創業社團,在社團素質培訓中融入大學生SYB培訓,再由社團開展相應的活動,如創業大賽、創意大賽、模擬創業大賽、創新創業理念大賽等,把SYB的理念和工作模式作為比賽的一種使用方式進行推廣,通過多種方式擴大SYB創業培訓的覆蓋面以及影響。
2.加強師資建設
加強SYB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深化創業教育的最重要基礎。目前,高職院校中具備開展SYB培訓素質的教師相對較少,且招生就業處和教務處對創業教育職責不明,因此高職院校應迅速建立獨立的SYB培訓隊伍,并設部門專職負責管理。在進行隊伍建設時,要注意多元化的籌建方式。首先,可以從學校內部選拔適合的教師參加培訓,如可依托團委、學生處、招生就業處等部門具有經驗的就業指導工作人員、院系就業輔導員、具有創業教育背景的老師,選拔適合的培養對象,參加政府的SYB培訓師等專項類型的培訓。其次,可以帶領培訓教師去大學生創業工作做得好的高校學習經驗,學習先進的創業教育理念與系統化的SYB培訓理念和培訓方法;再次,可以采取深化校企合作的方式,邀請企業家(特別是校友資源)等擔任學校的客座教授,定期為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培訓,以此為契機,讓學校的SYB培訓老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增強培訓的實效性,既能增強師資力量,也能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
3.建立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
對SYB創業培訓的考核評價不但能夠了解學員的學習效果,還能了解培訓內容和形式上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調整,同時也能提高學員對培訓的重視程度,保證培訓效果,從而使培訓形成良性循環發展。但目前高校中關于SYB創業培訓考核體系的標準還是存在簡單化、隨性化的弊端。根據SYB培訓的高度參與性特點,結合高校課程考核評價體系,把SYB創業培訓的考核可以細分為形成性考核和總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占總成績的40%,考核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的表現情況,主要包括學員在創業觀念、創業知識、創業素質上的具體表現,由老師進行統一的評分,再按照各章節的權重分值進行統一的過程考核評分??偨Y性考核主要由創業計劃書、實踐考評組成,各占30%;對于創業計劃書,可以從市場分析與推廣是否完善、團隊管理是否合理、個人評估以及資金預算是否充分等幾個主要項目進行評審;實踐考評是引入模擬創業軟件,通過創業實戰模擬平臺使學員理論聯系實際,以平臺中模擬創業各環節實戰操作作為實踐考核。最后把各項結果進行統計,計算出學員的總成績,只有成績達到優秀,方可頒發SYB培訓的結業證。通過合理的成績考核,提高培訓學員的積極性,量化培訓的效果,推動SYB培訓的優化發展。
4.建立完善的后續服務體系
SYB培訓并不是“臨門一腳”,而要做到“扶上馬,送一程”。后續服務并不單是培訓教師的事,而應該由創業教育管理部門或就業處、團委等聯合起來,建立培訓學員檔案管理與跟蹤服務,深入了解學員在創業過程中需要哪些服務與支持,從而更好地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培訓效果;建立完善的后續服務體系,聘請法律、財會等專業的老師擔當顧問,聘請創業成功者、企業家、投資人、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導師,對創新創業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提供專業化、高質量的后續服務,增強實踐效果。
四 總結
在高職院校中開展SYB創業培訓可以使學生的創業素質得到整體的提高,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力的知識支持;獲得國際勞工組織與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SYB培訓結業證,學生在創業時還可以獲得國家提供的政府貼息小額貸款,解決創業資金的問題,這使大學生創業率和成功率都得到了提高;SYB培訓,更是將創業滲透于人們生活中的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這種創業精神也正是學校創業教育所要達成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志明.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導刊,2011(2)
[2]吳志鋒.高校SYB創業培訓課程教學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4)
[3]王西瓊.高職院校SYB創業培訓實施探討——基于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踐[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9)
篇4
二、工作目標
從2012年開始,每個縣(市、區)選擇1個有一定基礎的鄉鎮為試點,以“培訓+孵化+培育”為基本模式,通過試點的示范帶動,力爭培育10000名從事電子商務網絡創業的青年、新引進和培育10家電子商務骨干企業,到十二五末爭取實現全市電子商務產業規模和競爭力顯著提升,產業集聚程度不斷提高,網絡市場輻射度和綜合實力更加凸顯,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在社會經濟各領域深入應用,開創服務于生態經濟發展、具有特色的電子商務發展新局面。
三、基本原則
一要促進虛擬市場與實體市場的融合。把電子商務作為實體市場與虛擬市場相互融合的實現形式,依托有形市場發展基礎加快網絡虛擬市場發展提升,以網絡虛擬市場發展促進有形市場可持續繁榮。
二要促進電子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要把電子商務逐步滲透到工農業產品銷售和青年群體工作生活的各環節。要引導傳統工商企業積極應用電子商務領域,引導傳統產業經營戶由實體銷售向網上交易轉型。積極發動并支持傳統制造業、商貿業及金融、物流、會展等服務領域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拓展市場。
三要促進現代營銷手段與傳統營銷手段的融合。網絡營銷是企業向消費者提品和服務的另一個渠道。要引導青年網商和企業處理好網絡營銷與傳統營銷的整合,創新傳統營銷的組合策略和手段,利用電子商務手段拓寬采購、銷售渠道,變革經營方式,優化供應鏈與價值鏈。
四、工作內容
(一)宣傳發動。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活動等有效形式,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充分認識開展電子商務的現實意義并踴躍參與電子商務創業,積極引導廣大企業充分認識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促進經濟發展的深遠意義從而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建設。要通過宣傳與推薦一批成功應用電子商務的典型青年、示范企業和優秀網站,不斷擴大示范效應,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
(二)培訓拉動。進一步深化青年網上創業培訓,提高廣大青年網上創業技能,引導和幫助更多有志于網上創業的青年從事電子商務工作。實現培育1萬名以上青年參與網上創業,從而培育壯大我市青年網商隊伍。全市青年網上創業培訓工作,將納入全市共青團組織開展的青年就業創業培訓項目化工作體系,進行專項考核和經費補助。
(三)試點推動。在每個縣(市、區)選擇1個基礎較好的鄉鎮開展農村電子商務試點工作。通過試點先行,探索經驗,并發揮以點帶面作用,進行示范推廣。
(四)導師帶動。統籌整合網上創業成功人士、專家學者的力量,建立完善電子商務網絡創業導師隊伍,以“項目+導師”的模式,開展各種靈活多樣的指導對接活動,為青年網商提供技術對接、產業鏈接、市場對接、經驗對接式的指導。團市委將建立市級電子商務網絡創業導師團,并開辦青年網上創業論壇。各團縣(市、區)委也要相應成立導師隊伍,并舉辦青年網上創業論壇,指導和幫助更多的青年從事電子商務網上創業。
(五)內外互動。在堅持對內培育和扶持本土電子商務骨干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對外要積極引進一些有較強影響力的外地網商落戶我市開展業務,加快形成集聚效應。
(六)政策助動。首先要對國家、省、市政府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有利于青年網上創業的優惠政策進行專門研究和整合,讓青年了解、學會運用并貫徹落實。其次要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助推政府相關部門在微觀層面上出臺有利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相關優惠和扶持政策,加大電子商務重點應用示范項目扶持力度,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七)各方聯動。電子商務是一項應用面廣、技術性強、涉及面寬的社會信息化系統工程。各級團組織要善于借助政府力量,主動與有關部門溝通聯系,密切配合,尋求合作,建立健全黨委政府、團組織、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促進青年電子商務建設的工作合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動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
五、主要任務和具體舉措
(一)實施青年網上創業培訓工程。全市各級團組織要把開展青年網上創業培訓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實施青年就業創業培訓的一項主要內容,依托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成職校等專業培訓機構,實施不同層級、不同類別的網上創業培訓。各縣級和鄉鎮團組織主要以網上創業基本技能培訓為主,團市委將聯合相關機構開展網上創業技能提升培訓為主,力爭2012年全市開展基本技能培訓20期以上,培訓青年2000人以上,培訓高等級網上創業人才200人以上。
1、建立淘寶大學分校。團市委將聯合相關培訓機構積極與淘寶公司對接,爭取在建立淘寶大學分校,同時在各縣(市、區)建立淘寶大學教學工作站,并努力培養一批有具有相應培訓資質的淘寶大學培訓講師。
2、成立青年網上創業導師團。在全市范圍內挖掘一批有成功的網上創業經歷、有豐富的網上創業經驗的成功創業者,成立青年網上創業導師團,聘任他們為兼職講師,引導他們成為網上創業成功經歷的宣講者,提供技術服務和營銷策略的志愿者,為廣大網創青年帶去實戰經驗的同時,幫助解決網上創業的實際困難。
3、舉辦網上創業論壇。團市委和各縣(市、區)團委要定期、不定期開辦網上創業論壇,邀請淘寶公司的專業人事、網上創業的成功者,為廣大網上創業青年解讀最新的電子商務政策、營銷技能技巧以及網上創業心路歷程,讓網上創業青年少走彎路,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技術技能。
4、建立青年網上創業見習基地。通過挖掘一些規模較大的電子商務企業,積極建立青年網上創業見習基地。加強對見習基地的指導和管理,增強基地對網上創業青年的吸引力,著力提升見習對接率。積極推薦培訓學員或有一定基礎的創業青年到見習基地開展為期1至6個月的見習,了解網上創業的相關流程,掌握網上創業相關技能。力爭全市建立創業見習基地20個以上,成功對接上崗見習200人以上。
(二)實施青年網上創業幫扶工程。在培訓的基礎上,要著重在幫助青年開展網上創業上下功夫,要著力幫助解決資金、技術、項目等各方面的實際困難。2012年力爭幫助800名青年在網上成功創業。
1、建立青年網上創業技術服務中心。依托12355青少年服務臺等機構,整合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等資源,以青年網上創業導師團為支撐團隊、成立集呼叫、轉接、技術服務、營銷咨詢為一體的技術服務中心,堅持以公益性為主、市場化為輔運行原則,為創業青年提供網上創業的具體服務。
2、建立綜合性網絡服務平臺。依托專業網站,建立集信息服務、技術咨詢、網絡認證、營銷推廣、經驗交流、網上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電子商務網絡服務平臺,為網上創業青年提供網上即時服務。
3、建立網貨供應服務平臺。依托青年企業家協會、青農協、網商協會,挖掘一批可供網上銷售的產品,并通過市場化運作在市區和9個縣(市、區)網上銷售產品供貨實體平臺和網上供貨基地,并建立網上數據庫,為網上創業青年提供網上銷售對接服務。
4、提供網上創業信貸扶持。結合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建設,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信用聯社、農行等金融機構,根據網上創業青年不同的階段的不同需求,開展不同層次、類別的信貸產品,解決創業青年的缺資金問題。
(三)實施青年網上創業示范培育工程。以典型引導、示范帶動為要求,開展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鄉鎮、青年電子商務示范村和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創建,并進行重點培育,扶強一批農村電子商務企業,孵化一批農村電子商務重點村鎮。
1、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創建。在綜合經營規模、盈利能力、經營模式和發展潛力等要素的基礎上,根據區域、行業,以及帶動性開展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創建,評選出一批電子商務示范企業進行重點培育。
2、電子商務示村鎮創建。在全市開展鄉鎮農村電子商務試點的基礎上,選擇一批電子商務企業相對集聚、扶持帶動明顯、發展潛力優良的鄉鎮、村進行命名表彰,并對成功的運作模式進行探索總結和推廣。
3、培育一批電子商務零售產業。針對各縣(市、區)的產業發展情況,培育挖掘一批適應農村電子商務銷售的產業。如縉云的戶外運動裝備產業、汽車用品產業,慶元的竹木家居產業,遂昌的竹炭產業,以及全市各地的土特產行業等。
4、培育十大網商品牌。通過市十大網商評選活動,不斷挖掘和發現一批在農村電子商務建設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并通過表彰和宣傳,擴大青年網上創業的影響力,引領更多的青年投身農村電子商務建設,開展網上創業。
(四)實施青年網上創業保障工程。通過建立組織、爭取資金、出臺政策,為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和青年網上創業行動,提供組織領導、工作經費、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的保障。
1、建立領導小組和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由市政府牽頭,團市委、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農辦、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商局相關部門及有關金融機構組成的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及青年網上創業行動領導小組,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領導和協調全市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和青年網上創業行動工作。
2、完善青年網上創業組織。要進一步完善市青年網商聯盟及各地的網店協會等各類協會組織,通過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網上創業青年提供交流服務平臺,推動網上創業青年實現抱團發展。
3、充分整合資源提供資金保障。團市委將統籌財政專項資金、青年就業創業培訓基金建立市青年網上創業基金,用于網上創業培訓、培育獎勵、活動開展和工作運行。各地也要積極爭取財政和相關企業的支持建立相應的專項工作資金,為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和青年網上創業提供資金保障。
4、制定出臺相關政策。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推動市政府出臺《關于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建設的意見》,就稅收、規費、融資、用地等方面出臺具體的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切實保障農村電子商務和青年網上創業的健康發展。
5、培養后備人才隊伍。依托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分別創建兩個集培訓指導、資金幫扶、后臺支撐、營銷策劃、活動宣傳、政策支持為一體的青年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建議和支持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完善和提升與電子商務發展密切相關的學科建設,強化大學生電子商務技能教育培訓。各縣(市、區)也要積極爭取在職業高中和職業中專中建立相應的創業孵化基地、電子商務創業班,為的電子商務發展培養后備人才隊伍。
(五)開展青年網上創業周活動。通過全市上下聯動,以團市委主辦、各縣(市、區)團委承辦的形式,集中時間,統一開展網上創業系列活動,以擴大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和青年網上創業的影響力。
1、舉辦網商產品展會。通過市場運作、服務外包的形式舉辦網上零售商品展銷交易會,一方面擴大網商的產品知名度,另一方面為網上創業青年提供網絡供貨平臺。
2、開展青年網上創業大賽。通過項目書、網上營銷策略、網店門面設計等環節的評選,發現一批優秀網上創業人才,挖掘一批電子商務創業項目,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積極投身電子商務實踐,帶動并激發全社會發展和應用電子商務的活力。
3、舉辦網上創業項目投資商洽會。通過商洽會引進一批優秀的電子商務企業,引領電子商務發展。
4、舉辦一次高峰論壇。邀請全國知名的電子商務企業老總到開展主題演講和見面,為廣大創業青年提供電子商務務發展最前沿的信息。
(六)努力創建一個電子商務創業園區。爭取依托信息產業園,創建市青年網商電子商務創業園,給入駐青年網商提供“辦公+倉儲+技術支持+融資+管理咨詢+其他增值業務”的全方位服務。青年網商電子商務創業園設立辦公室,并配套建立攝影室、培訓室、休閑室、貨梯等,將網上創業青年集中起來,將個人網商轉變為抱團經營模式,實現統一的資源整合,協同共贏,并給予租金、物業管理等費用上的減免優惠政策,另外還提供注冊公司、商標注冊咨詢及會計服務、申請淘寶商城、商品拍照、網店裝修、網頁制作、聯合推廣、集中發貨、專家講壇、融資服務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務,切實扶持更多青年通過網絡創業或再就業。
六、推進步驟
(一)調查準備階段(2012年1月前)
1、調查摸底。
①摸清本地從事電子商務網絡創業青年群體的基本情況,包括目前從業人數、網上銷售總額等基礎工作數據;
②摸清1份具有發展前景的本地電子商務企業名單和1份有較強影響力的外地電子商務企業名單;
③摸清鄉鎮(街道)的工作基礎狀況,選擇確定基礎較好的鄉鎮(街道)開展電子商務試點工作。
2、細化方案。在調查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具體工作子方案,并出臺相關的考核獎勵機制。各縣(市、區)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各試點鄉鎮制定具體試點方案。
3、組織保障。成立全市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明確各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各縣(市、區)和試點鄉鎮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對具體工作的領導和實施。
(二)第一推動階段(2012年2月至11月)
1、動員部署(2月前)。全面啟動電子商務建設工作。
2、試點探索(2月至10月)。在每個縣(市、區)選1個鄉鎮開展農村電子商務試點探索,并于3月份召開全市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工作推進會。
3、成立淘寶大學分校,并建立網上創業導師團(5月)
4、開展網上創業培訓(3月至10月)。
①團市委舉辦市電子商務青年人才示范培訓班,對已從事電子商務的青年網商進行提升強化培訓,進一步幫助他們做強做大;
②各團縣(市、區)委采取項目化管理運作方式,全面開展電子商務創業培訓活動,培育2000名以上青年從事電子商務創業;
③積極舉辦市青年電子商務論壇;
5、出臺市農村電子商務建設扶持政策。
6、成立青年網上創業咨詢服務中心,并建立綜合網上服務平臺(7月前)。
7、舉辦青年網上創業周系列活動(10-11月)。
(三)中期總結評估階段(2012年11月至12月)
1、主要是通過開展調研督查、提煉總結,掌握各地各領域工作成效,在此基礎上調整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進一步明確主攻方向和探索重點。
2、召開青年電子商務建設工作推進會,并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表彰,并部署深化電子商務建設的具體措施。
(四)第二推動階段(2013年1月至2015年)
1、對電子商務建設進行全面的宣傳,進一步營造青年網絡創業的良好氛圍。
2、創建市電子商務創業園。
3、按照新的目標、任務和要求,深化實踐探索,加大推進力度,完成各項建設工作任務。
七、工作要求
篇5
除開設SIYB課程外,我們還應將創業教育滲透到日常專業教育中,做到工學結合。創業團隊導師分散在各系,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業技能,將創業創新精神始終貫徹到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學院可進行以下三種形式的探索:一是“引進來”的工學結合,即在學院內建立工作坊,引入企業項目,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企業的要求進行項目運營;二是“送出去”的工學結合,即將學生送到與專業相對口的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三是該專業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創業目標組建創業團隊需要通過導師的指導進行相關項目的開發及營運。
2 分析典型案例,舉辦創業競賽,引導學生進行創業規劃
啟發學生的創業思考需要通過對典型的、有特色的創業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和個人實際能力,進行創業規劃的功效。學生的規劃和方案需要聘請企業人員進行分析、總結和點評,這樣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對選擇創業項目和正確的創業程序、創業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實施創業教育的方法之一是創業競賽,創業競賽是可以提高創造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創業素質。學院每年都舉辦一次大型創業比賽,但積極創造條件,盡可能多地開展類似的活動,并積極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生要在創業計劃競賽過程中經過組隊、選項目、培訓、市場調查、完成創業規劃以及現場答辯等階段。學生通過參與這個過程,獲得了寶貴的模擬創業經歷,積累了創業知識,培養了創業能力,鍛煉了團隊精神,提高了溝通交流和組織管理能力。這樣,高職院校在探索創業教育模式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業計劃競賽這個載體,構建培養模式和訓練體系,學生可以在學校練就好自主創業的本領。
3 營造積極的校園創業氛圍,滲透創業激情
校園文化直接影響學生成長和發展,間接起到對學生素質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各類社團圍繞創業教育必須由學院引起重視來開展活動。一是注重整合自身現有的創業教育資源,發揮現有資源的教育價值邀請創業教育專家和創業型企業家到校為在校學生舉辦創業專題講座和創業事跡報告會等。二是邀請創業有成的畢業生和在校生現身說法,需要用身邊的成功人士自身艱苦創業的經歷來打開學生的創業思路,激發學生創業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創業典型對大學生創業的示范和引領作用。三是充分發揮創業勵志社這一學生社團的功效,需要有計劃、循序漸進地舉辦各類創業知識講座,通過對創業論壇傳遞創業的信息、開展創業的指導。通過聘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銀行、工商、稅務等部門的專業人士來校講解創業政策,例如怎樣申請貸款、怎樣申請營業執照、怎樣納稅等知識,多渠道為學生提供創業信息服務。
4 實施創業孵化,提供創業服務
銅仁市正在籌建大學生創業一條街,通過對經費、技能陪練、場地等全方位地提供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保證大學生可以更好提高創業技能,與此同時,市政府也在努力指導大學生可以學以致用,使得其專業同創業能力、地方實際經濟特點能很好地相結合發展,開展科學創業實踐。創業一條街的設立不僅是通過優惠的創業條件搭建了一個為大學生更好創業的平臺,同時也對各個不同領域的科技創新、科研及文化產生了良好的作用及優勢。創業一條街引入具備較強可行性的創業規劃項目,讓大學生這個主體能夠親力親為,使得其從系類購進產品、銷售到管理等完整的一個程序中,自我經營及管理,從中體驗當中的艱難與收獲,進而學結出創業的經營及方法,以便在今后的道路中能夠更好地發揮和運用。同時,作為學校的指導創業老師也是為大學生提供各方面指導及引領,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本身特點,結合相關專業提升自我及整體團隊的能力等。創業一條街為學生的創業活動提供各項服務,成為學生成功創業的孵化器。
綜上所述,通過實踐我們總結建立出了正確的教育理念模式,可歸納為創業相關教學—規劃—孵化,此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良好地適應地方經濟實力發展而且能夠很好地相結合現代教學理念。從中使得學生能夠堅持兩個“結合”,即創業要堅持創業與專業相結合,創業與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相結合。幫助學生從地方經濟優勢入手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方法及趨向,結合相關專業的特點,更好地發揮其本身創業能力,能夠建立良好的創業意識及理念,使得專業與創業能夠真正地相結合。
參考文獻
[1] 謝一風.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課程設汁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18).
[2] 徐燁.高職院校實施創業教育的路徑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27).
篇6
扶持一個青年,成就一個未來企業家
為了解決青年人創業啟動難的問題,并推動青年創業企業持續發展,從2000年~2003年,YBC的幾位創始人對英國的青年創業計劃項目進行多次考察,學習公益扶持青年創業的方法。在對這一項目在中國的可行性進行反復論證后,決定引入這一模式。
2003年11月25日,在、全國工商聯等七部門的倡導下,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正式在北京啟動,劉建剛成為YBC扶助的第一位創業青年。
為實現持續健康發展,YBC首先在北京、上海、山東、陜西、福建建立了試點,在實踐中一面研究和借鑒國際經驗,一面著眼于本土實際,總結在中國動員社會資源、以公益的方式扶持青年成功創業所需的各種條件。
谷麗萍總干事表示:“YBC的口號就是‘扶持一個青年,成就一個未來企業家’。YBC鼓勵青年在創業中銳意創新,填補市場空白,并倡導企業家和創業青年在學習創業的過程中踐行社會責任,從單純的物質追求轉向兼顧對人的關懷,從征服自然轉向尊重自然,從追求單一增長轉向可持續發展?!?/p>
在逐步探索中,YBC的愿景和使命的內涵不斷豐富,YBC開始致力于創立世界領先的公益模式和標準,動員并整合社會資源,特別是工商界的力量,發展強大的專業化志愿服務工作網絡平臺,扶持和培養千千萬萬有社會責任感和貢獻力的青年創業帶頭人,大力開發青年的潛能,創辦企業,活躍經濟,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帶動就業,造福于國家和人民。
扶持了1000家青年創業企業
每一個能夠接受YBC創業幫助的創業青年都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的創業項目需要經過層層的審評。谷麗萍總干事介紹說:“項目評審是YBC運行的關鍵內容,借助評審導師的智慧和經驗,去發現那些具有創業潛質但在起步階段處于弱勢的創業青年,幫助他們完善商業計劃、控制風險,以保證創業項月的順利啟動。”為此,YBC設計出一套評審程序和標準,保證項目評審的規范、公平、優質和高效。
6年來,YBC接到青年提交的創業扶持申請達8000多份,共開展實地考察1600多次,面試1200多次,共有1000個青年創業項目符合YBC扶持條件,得到了資助和扶持。
在YBC所扶持的項目中,90%的創業青年認為,“一對一”的導師輔導是他們成功創業的關鍵,這也是YBC的獨特性的體現。導師輔導的內容包括為青年傳授商業經驗,引導青年進入工商網絡,提醒青年規避商業風險,更重要的是培養創業青年塑造完善的人格、加強創業信心、樹立誠信和責任意識、鼓勵創新。作為YBC專家委員會主席,谷麗萍把這形象地表述為導師把創業青年“扶上馬,再送一程”。
6年中,YBC提供專業培訓280期,導師巡診280次。YBC凝聚的導師志愿者有3000多位,和專職工作人員的比例為50:1,為創業青年提供了多達4萬小時的服務,其中,提供“一對一”導師輔導達1.8萬個小時。
根據YBC的統計,截至2009年11月,YBC扶持的青年創業企業的成活率達97%,按時還款率達88%,企業盈利率達74%,新增就業崗位1萬多個,營業總額達7億多元,納稅總額達700多萬元,吸引投資2000多萬元。
此外,青年創業企業還極大地增強了經濟活力和創新力,在1000個創業項目中,許多項目填補了市場空白;發明專利有70多項,獲得過國家和地方獎項的有80多個,發揮著帶頭創業的作用。
YBC的資源是由合作伙伴共同構建的。在YBC這個網絡中,合作伙伴、導師志愿者、創業青年和工作人員都是平等的朋友,互敬互助、和諧共進、分享著成長的快樂。截至2009年11月,YBC已匯集各類合作伙伴350多家。
谷麗萍總干事坦言:“在YBC的幫助下,還有很多殘疾青年、災區青年、少數民族青年、農村青年、女性青年以及西部青年受到了扶持,解決了他們創業之初遇到的困難。他們也在創業中改變著自己,并回饋社會?!?/p>
YBC成功的關鍵是創新
YBC不僅鼓勵青年人在實踐中創新突破,也努力尋求組織自身的創新,以及跨部門合作的創新,為青年人營造創新的生態系統。
2009年10月19日,谷麗萍女士一行6人遠赴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卡爾加里大學進行了一周的考察訪問,并成功地為維多利亞大學商學院師生作了創業專題演講,YBC的創新機制引起了聽眾的熱切關注。鑒于YBC這項公益事業將會對中國下一代創業者乃至全體青年產生重要的影響,維多利亞大學董事會授予谷麗萍女士維多利亞大學終身榮譽教授證書。
從組織設立開始,YBC就一直在追求理念的創新。YBC作為成長性教育公益項目,倡導創業青年、志愿者、公益組織共同成長。在YBC的公益網絡中,導師志愿者是項目運作的主體,也是寶貴的智力資源,志愿者通過對項目的參與和分享,體驗公益人生,實現公益理想,放大社會價值。谷麗萍認為,“公益組織為政府分憂解難,也為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角色轉變提供了啟示和借鑒?!?/p>
篇7
2.知識內容需求因素分析。
在限選3個選項的前提下,結果從高到低排依次為:創業素質培養、創業意識養成、創業資源獲取、創業風險分析、商業模式分析、創業模擬演練、企業家精神。數據表明,學生對創業素質培養、創業意識培養、創業資源獲取等方面的需求較為突出。
3.實踐內容需求因素分析。
從實踐內容來看,有30.1%的同學選擇到創業實習基地進行實踐學習,有20.2%的同學選擇參觀創業成功的企業進行實踐實習,有19.2%的同學選擇聽取創業成功企業家創業成功經歷講解的形式進行實踐實習,有15.5%的同學選擇參加創業計劃競賽來進行創業實踐,還有15.0%的同學選擇參加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學術交流、主題教育活動來進行創業實踐。
4.心理輔導需求因素分析。
在創業心理輔導需求方面,78.6%的同學選擇需要進行輔導,僅有21.4%的同學認為不需要進行心理輔導。這表明大部分學生都意識到創業過程中存在許多風險和意外,需要通過心理輔導來調整他們的心態,不斷提高他們的按壓能力,增加其創業的勇氣。關于心理輔導方式的選擇,有58.1%的同學認為學校應該通過電話熱線、電子郵箱等方式建立心理輔導平臺,41.9%的同學認為學校應該成立專門心理輔導機構,以實體的形式向同學提供心理輔導。這主要是因為一些同學出于保護個人隱私的角度,不想讓學校的師生們知道自己進行心理輔導,所以選擇非面對面式的心理輔導。
二、地方高校農村生源大學生創業教育供給現狀分析
1.課程設置供給現狀分析。
目前的地方高校雖然有和創業教育相關的選修課,但是專門的系統地講授創業的概念、創業者素質培養、創業團隊、創業資源、創業風險、商業模式等的選修課很少,其原因主要創業指導師數量有限,有創業實踐經驗的創業指導師數量更是少之又少,師資力量的有限致使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供給無法實現與學生需求的有效對接。
2.知識內容供給現狀分析。
在調研過程中,大部分高校都有關于創業素質培養、創業意識養成、創業資源獲取等方面的教學與實踐內容,但采取的方式多是請創業研究者或是創業成功的企業家為學生做一些講座或是專題報告,沒有對此進行專門的課程設置,學生對此方面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容易不全面,不系統。如,一些學生只看到創業成功的一面,卻忽視了創業有可能帶來的種種風險,沒有注意學習風險的規避方法。
3.實踐內容供給現狀。
從實踐內容供給情況來看,大部分地方高校提供的創業實踐教育內容是請創業成功企業家講解其創業成功經歷講解和組織學生參加創業計劃競賽或是其他學術科技活動,帶領學生到專門的創業教育實習基地進行實踐的較少。
4.心理輔導供給現狀。
在創業心理輔導供給方面,大部分高校都有心理輔導師,可以就創業中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但這些心理輔導師基本上都是兼職的,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時間和精力有效。
三、構建供需均衡的地方高校農村生源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
在對地方高校農村生源大學生創業教育供需現狀分別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從構建均衡的地方高校農村生源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角度提出對策建議。
1.設置專門的、系統的創業基礎課程。
要開設專門的創業基礎課程,教學的知識重點放在創業素質培養、創業意識養成、創業資源獲取、創業風險分析、商業模式分析、創業模擬演練、企業家精神等方面,使學生全面掌握創業相關知識。
2.建立強有力的創業導師團隊。
一方面要積極組織本校教師外出參加創業指導師培訓,提高本校創業指導師力量;另一方面,通過與外界的資源共享,網羅業界、高校等創業人才和專家,以有豐富創業經驗的企業創始人、高管為中心,建立校外兼職的創業指導業師團隊,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專業、全面的指導,幫助大學生克服經驗不足、市場認知欠缺、社會關系薄弱等缺點。
3.提供心理輔導、投融資、信息、法律等服務。
成立專門的心理輔導工作室,聘任專門心理輔導師,通過面對面咨詢解答與網絡、信件等多種方式為需要的學生提供心理輔導。同時,向學生介紹各種類型的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創業貸款優惠政策和創業稅收優惠政策等。此外,還可以通過與地方政府及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引入創業投資公司,建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的投融資服務平臺,開展大學生創業項目與風投等的洽談會。
4.將創業教育與專業課教育有效結合。
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必須以厚實的綜合人文素質為基礎,創業者應當具有各種必備的能力和素質,這些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并不是與知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無關的事情。因此,地方高校農村生源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應當是一種根植于專業教育中的教育體制,應該將創業意識培養、創業教師培育滲透到專業課程教學中,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創新創業的理論與意識。
篇8
由聯合國、世界銀行和國際勞工組織共同發起的青年就業網絡(YFN)在分析各國青年就業狀況和總結相關促進就業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青年就業的四大解決之道:提高就業能力――投資于青年人的教育和職業培訓,并改善這類投資的效果;機會均等――給予青年男女同等機會;創業精神――使開創和管理企業更加方便,從而為青年男女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創造就業――將創造工作機會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中心任務[2]??梢?,幫助青年創業是解決青年就業問題、提高青年就業能力、促進青年、經濟、社會三方面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辦法。
國外青年創業模式的經驗比較
在西方發達國家,不少國家把扶持青年創業、為青年提供啟動資金,鼓勵青年自主創業作為解決青年就業問題的長效辦法。為了增加這一措施的有效性,普遍的做法是提供專業的創業培訓,并結合財政和適當的企業策劃政策堅持持續發展的有效辦法。在這一過程中,各國都制定、實施了相應的政策和項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英國的青年創業計劃
(1)提供發展債券式的創業啟動金
通常情況下,創業者可以從三種渠道獲得創業啟動金:一是銀行商業貸款,二是小額信貸,三是政府或其他機構的無償資助。對于沒有經驗和財產積累的青年人,特別是弱勢青年來講,這三種渠道都很難實現,英國的青年創業計劃針對青年人特點,提供發展債券式的創業啟動金。這種資助方式不同于銀行貸款或者小額信貸,因為青年人在申請資助時不需要任何財產抵押和擔保,而且手續簡便。但它也不是無償的創業贈款,青年人要支付利息(利息通常低于銀行利息),并要按規定分期還款。當然,如果青年人確實經營困難或者經營失敗,也可以減免或者延期還款。
(2)提供一對一的創業輔導
為青年創業者提供一對一的創業輔導,由創業導師陪伴青年創業,這是青年創業計劃的顯著特色,也是該計劃取得成功的關鍵。每一個參加青年創業計劃的青年人,在創業的頭三年里,都會獲得一名創業導師的幫助。這些創業導師通常由經驗豐富的企業家或職業經理人志愿擔任。每個導師平均每個月花費四至五個小時的時間對青年進行具體指導,他們的聯絡方式可以是見面,一起實地走訪企業和客戶,也可以是打電話或發電子郵件。創業導師不僅為青年提供經驗、專業知識、技術、網絡方面的幫助,更是青年創業者的朋友、師傅和向導。
2.法國CEPAC創業培訓模式
20世紀80年代初期,法國政府為了解決日趨突出的失業問題,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創立 “小企業創辦者培訓輔導中心 (英文簡稱為CEPAC)”,它是一個非營利、私營的公益性組織。CEPAC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的培訓理念,從學員創業的實際需要出發,開設培訓課程。通過對學員的面試與篩選、理論培訓與個性輔導、創業計劃的設計與答辯、后續扶持與咨詢服務等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系統培訓,提高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和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輔導創業者成功創辦企業并使之持續發展。
3.德國CEFE創業培訓模式
德國技術合作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開發出“創建企業的能力”培訓項目(英語簡稱CEFE,其理念是提高適應未來要求的技能,目的是促進愿意創辦企業的個人的可行性想法以及促進擴大現有小企業。CEFE項目主要包括怎樣創辦新企業、怎樣改善企業、怎樣建立支持項目、怎樣為企業創辦者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CEFE適應各種情況和各種文化背景的群體,目前已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企業創辦者、青年失業人員職業和技術學校畢業生等多種對象群體實施了培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3]
4.SYB培訓模式
早在20世紀70年代,國際勞工組織與瑞典政府合作開發了“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簡稱SIYB)培訓項目。SIYB培訓項目主要旨在培養潛在的和現有的小企業創辦者,使他們具有創辦企業的能力;提高現有企業的高效益和生命力。SIYB培訓模式包括“產生你的企業的想法”(GYB),“創辦你的企業”(SYB),“改善你的企業”(IYB),“擴大你的企業”(EYB)四個板塊。它們之間既相互關聯,又相對獨立,又彼此相互促進,構成了以促進微小企業的創辦為基點到擴大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能力建設體系。
而其中的SYB創業培訓項目是由一系列針對性強、專門開發的教材及精煉的模塊管理培訓課程組成,面對的是有創業愿望卻還未形成完整構思的群體,幫助他們全面地衡量創業想法的可行性,制訂出能夠融資并能付諸于實施的創業計劃書,以促進私有企業的發展、經濟增長并帶動就業崗位的增加。目前,該項目培訓教材已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80多個國家推廣普及。因其廣泛的適用范圍我國早在2004年7月正式在全國啟動SYB培訓項目。
我國針對青年創業培訓的思考
1.建立完善的創業培訓體系,實施靈活的創業培訓項目
迄今為止,我國尚未出臺針對青年創業專門的法律法規。首部專門針對就業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于2007年8月30日通過,該法案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西方各國經驗給我們的啟示是: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視青年就業的問題,要加強促進青年就業方面法律法規的建設,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能體現國家和政府對促進青年創業的大力扶持;二是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特別是在財政投入方面上;三是不能僅僅靠政府的力量,可以發動社會團體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工作,在社會內廣泛為青年設立一些公益性的服務崗位,使青年獲得鍛煉的機會,也為青年創業奠定社會實踐基礎??傊?,建立促進青年創業的機制就要倡導全社會的關注,凝聚全社會的力量,形成一套規范、高效的青年創業程序,為青年創業提供強大的支撐。
2.開展創業啟蒙教育,轉變社會就業思路,進行青年創業教育
自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提出“創業教育”概念以來,我國已經在高校、職業學校及社會培訓多個教育領域廣泛開展了創業教育,縱觀中國現在,社會上很多青年擇業思想仍存在嚴重滯后性, 不少青年仍鐘情于“鐵飯碗”,不愿做臨時工,希望一步到位,一勞永逸。這種落后保守的觀念限制了他們的就業門路。究其根本,現代青年職業心理成熟度低,缺乏責任感,在就業方面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依賴心理嚴重,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夠,形成新生一代“啃老族”。其次是要意識到進行青年創業教育不應僅僅是教育界的事情。事實上,要大力發展青年創業教育,光靠教育體系內的資源是遠遠不夠的,教育體系以外的大量資源都應該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只有把行業、企業、社會等各方面的資源整合起來,跳出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才能使青年創業教育的實施者從單一的學校擴大到全社會,為我國青年創業教育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3.利用學校的硬件,開發創業培訓課程,培養創業研究隊伍,加強創業師資隊伍建設
創業培訓項目與就業相結合的過程中,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教師,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保證創業培訓的高質量。國外比較成功的創業培訓項目都十分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我國青年創業培訓工作起步較晚,專業知識缺乏,專業化的創業培訓教師還比較缺乏。因此,需要從長計議,加強創業培訓的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根據是否具有企業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從事過教育或培訓工作、具有成人教育經驗及有時間長期從事創業培訓工作等方面選擇培訓專職教師。另一方面,由于創業培訓內容涉及的知識面較廣,特別是經營管理能力培訓、綜合能力培訓以及創業計劃的設計和實際操作的咨詢過程中都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因此,創業培訓的師資還應由各方面的專家組成,如聘請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企業管理、法律、工商、稅務等方面的專家、領導以及創業成功的企業家作為兼職教師。他們不僅能夠給學員傳授創辦企業所需的知識和政策,而且還要能夠幫助學員解決創辦企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只有建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創業培訓教師隊伍,青年創業培訓質量才能得到保證并得到可持續發展。
4.積極開發創業培訓項目,使企業參與到項目實施中
青年創業必須走社會化市場化的道路。一是青年創業不單是政府的事情,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政府、企業、社區、學校等各機構密切合作,為青年創業創造機會和條件。二是建立市場引導青年創業,建立促進青年創業的培訓機制。培訓的項目規劃、課程開發都應以市場需求為指揮棒,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充分利用整合相關資源,如依托于學校和企業建立綜合培訓基地,政府購買社會培訓成果或者引進國外先進培訓項目等。三是要加強青年創業指導與咨詢服務。促進失業青年對創業的了解,培養他們的創業技巧和職業道德。四是為創立企業和經營企業提供方便的服務。比如,積極扶持青年創辦中小企業,建立青年創業服務網絡、稅收優惠、技術咨詢服務以及資金支持,為青年創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周濟.在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的講話[EB/OL].moe.省略/edoas/website18/15/info1228282811502315.htm.
篇9
在對Z高校這些研究生創辦的衍生企業進行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企業有一定的共性。首先創業類型是科技型創業。這一點是因為這些公司是按照Z高??萍汲晒D化為標準進行統計的。事實上Z高校的學生創業中,選擇較多的是低成本的服務行業和培訓行業。但本文關注的是學生的科技創業,因此其他類型創業不在本研究范圍。第二,創業的研究生得到了學校、導師和實驗室的支持,尤其是技術成果的支持。第三,這類研究生創業者的出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第四,這類研究生創業者普遍參加了挑戰杯的創業計劃比賽。這些衍生企業可以歸納為以研究生為主導、以導師和實驗室(課題組)為后盾的科技創業模式。在這些企業中,本文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XF公司進行深入的案例分析。通過對XF公司創業模式中的微觀因素分析,比較該模式相較于Z高校其他模式的優勢。XF公司是我國語音產業中重要的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占有國內市場份額的70%以上,其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XF公司的創立由Z高校的一群研究生發起創立,其主要發起人是Z高校語音實驗室的一名博士研究生LIU。XF公司初創期,其核心技術來自于Z高校語音實驗室的發明成果,主要成果發明人是LIU的導師。LIU在學習期間,參與很多成果的研發,對實驗室取得的發明成果十分了解。同時在實驗室學習期間,LIU還在Z高校語音實驗室與國內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中,了解了國內外語音技術的發展。LIU通過取得學校的授權,同時整合了國內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奠定了XF公司在國內語音產業的領先地位。XF公司的成功,雖然很大部分歸功于創業團隊,尤其是創始人LIU的創業素質,同時這種模式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1創業者特質
研究生敢于創業者,一定具有冒險精神和強烈的成就動機等創業者特質。這種特質在XF公司的創始人和創業團隊身上表現得十分明顯。相對于教師創業者來說,這種特質并不是說在教師創業者中不存在。而是在研究生依托導師和課題組的技術成果進行創業的模式,決定了研究生創業者相對于教師創業者,創業者特質更能夠被準確地發現。因為研究生如果要應用實驗室成果進行創業,不僅在自我認知上,認為自己能夠創業成功,同時導師或課題組愿意把科技成果許可和授權給研究生創業,至少在實驗室內部對研究生的創業素質是持肯定態度的。自我認知加上與其關系密切者的外部判斷的疊加,才可能促使研究生進行科技創業。而教師創業往往都是基于自我認知,缺少了外部較為權威的評價反饋。
2.2創業者的機會識別
研究生創業者由于其在學習期間接觸并參與到專業領域的研究中,熟悉和了解專業領域的發展狀況,同時在導師和實驗室其他人員的幫助下,能夠識別和把握科技創業中的機會。由于研究生的存量較少,創業立足于增量的發展,所以對新事物的接受度相較于教師要高。教師創業者一般是成果的發明人,往往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原有的財富、聲望、地位和學術的積累有可能對創業過程產生一定的阻滯作用。
2.3創業者的技術支持
從表面上看,研究生創業者相較于教師創業者,在技術領域具有一定的劣勢。但仔細觀察后續的創業過程,發現研究生創業者獲得的技術支持往往更持久。教師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為了實現創業的目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企業運營和管理上,大大削弱了在學術上的繼續精進。Z高校的實踐證明,很多教師創業者最后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創業效果,同時,高校也失去了一個優秀的科研人才。而研究生創業者所依靠的技術來自于導師和實驗室,研究生創業并沒有改變原有技術創新團隊的主要構成。在研究生創業過程中,原有技術創新團隊依然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技術支持。研究生進行科技創業得到了導師和實驗室的認可,并給予技術方面的支持,同時研究生作為團隊的內部人,在技術交流、文化認同等方面和技術許可方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比起將科技成果許可給外部人,一些關鍵參數和技術訣竅,導師及其團隊更容易提供給自己認可的研究生。
2.4創業者的社會網絡
研究生創業者的社會網絡很大程度是來自于校園的人際關系。在對Z高校研究生科技創業者團隊分析發現,團隊普遍是參加挑戰杯等創業大賽過程中組建的。XF公司的初創團隊還有一部分來自于校園BBS的招募。創業大賽、學校的創業者協會、BBS創業論壇等途徑為研究生創業者建立多學科、多專業的團隊奠定了基礎。目前學術界開展的創業研究沒有形成公認的創業模式。本研究依據的也只是Z高校的具體實踐,樣本量較少。雖然很難運用歸納法得出研究生創業成功模式的充要條件,但是通過對XF公司創業者以上分析總結出的四個方面因素,還是能夠獲得對研究生創業教育有所啟示的結論。
3研究生創業素質教育的內容
3.1創業特質教育
創業特質包括了有利于創業的個性特征、創業意識和價值觀。在對個性特質研究上,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認為個人特質受到了先天基因和后天環境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先天基因占主導地位。后天環境因素是否能夠改變個體的個性特質還沒有得到足夠數量的研究結論支持。創業意識和價值觀是社會因素的產物,主要依靠個體后天的習得。Z高校進行學生創業教育的創業課程主要分布在兩個領域,一個面向本科生的通識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思維為主要教學目標,另一個是面向管理類學科,主要針對MBA學生,呈現出一定的體系化。在通識教育上,Z高校創業課程同樣存在著學者總結的我國高校創業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紙上談兵較多,課程不成體系,課程質量不高等。在對Z高校研究生創業者的訪談中,研究對象并沒有提到這些創業課程對他們從事創業產生了影響和幫助。原因可能是這些訪談者并沒有選修過這些課程或者是這些課程的針對性不夠,課程質量不高。
3.2創業能力教育
對個體能力的研究表明,構成個體能力的維度很多,學術界也沒有形成公認的能力模型。本文中所討論的創業能力,因為除去了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所以定義為創業者所具備的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技能。這種創業技能是個體在生理和心理因素基礎上通過學習和訓練不斷獲得和提升的。在對Z高校研究生創業者的訪談中,研究對象普遍提到Z高校的創業實踐活動對他們選擇創業和創業成功具有重要的影響和幫助。Z高校的創業實踐活動主要由學校各級團組織負責開展的“挑戰杯”等創業計劃競賽和社團組織如創業協會開展的各類活動。創業計劃競賽尤其是“挑戰杯”的比賽在Z高校的創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Z高校在組織參加“挑戰杯”比賽中,對被遴選出參加省級和全國比賽的團隊都要進行創業知識的輔導。輔導課程邀請了工商管理、公司法務、企業實務等方面的教授和實務界專家進行授課。Z高校的研究生創業者認為參加創業大賽的經歷和學校組織的輔導課程對于創業幫助很大。同時Z高校的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對于研究生創業團隊的建立,研究生創業者社會網絡的建立具有積極的意義。
篇10
鼓勵促進大學生創業,尤其是大學生科技創業近年來已經成為我國政府大力倡導的解決大學生就業、增加國家經濟活力和創新能力的手段和做法之一。大學生科技創業相對于普通科技創業而言,具有鮮明的特點,其中有優勢也有不足,作者根據接觸大學生創業項目和多年來科技創業孵化服務工作經驗的積累總結如下。
(1)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具有更高的企業活力和創業激情。
(2)在社會資源網絡、創業資金、營銷渠道、技術等決定科技創業成敗的各相關要素條件中,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往往在技術方面更具特點和優勢。
(3)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在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方面明顯不足。
(4)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資金比較缺乏。
(5)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原始創業團隊人員構成較為單一,需要在后續發展中吸引所缺乏方面的人才進入或原始創業團隊中某些成員進行轉型。
(6)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市場營銷能力,尤其是主動營銷能力不足。
作者在與大學生創業企業接觸并開展服務工作時,考慮到以上特點,為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創業企業的發展,設計并開展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孵化服務做法,以下結合三家具有典型意義的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具體服務案例,對這些做法進行總結和梳理。
甲公司創業團隊成立于2007年,由2人組成,全部為技術開發人員,當時還處于大學在讀階段,主營業務方面為網站設計和軟件開發,在教師指引下承接部分學校相關網站開發業務。09年進入作者所在孵化器,即天津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創業中心)。該公司在成立公司、脫離學校、進入創業中心之初,面對真實的市場競爭和業務開展不利的情況一度失去方向,無法打開局面,并且在面對公司運營、內部管理、財務等具體實務操作時不知從何下手。在此情況下,作者首先通過與甲企業創業者進入深入訪談交流的方式獲取該企業實際情況和服務需求,并結合自身經驗對其進行咨詢輔導;其次各方面通過在組織資源網絡搭建、公司運營管理等具實操性的培訓時,通知甲公司的創業者,使其通過培訓獲得相關知識;最后,通過在創業中心內部企業與包括成功企業家、財稅、法律等專業人士、大學教師等在內的創業導師之間組織的創業者沙龍交流活動中,在使甲公司創業者在與導師的交流中得到專業輔導的同時,擴展眼界、開拓資源網絡。通過以上一系列服務的持續開展,幫助該企業度過了從大學生團隊創業到企業創業的不適期,步入了正常發展的軌道。
乙公司創業團隊組建于2008年,成員3人,全部為技術開發人員,成立時創業團隊還在大學就讀,當時主要以工作室形式為外部企業提供電子方面的技術開發和支持。該公司核心創業者與作者在09年第一次進行接觸,但當時尚未有明確的主營產品和方向,當時作者通過分析覺得其成立公司時機尚不成熟,希望其繼續以工作室形式嘗試開展業務并與之始終保持聯系。2011年下半年,該核心創業者來到創業中心,以無線通訊模塊為主營產品創業公司正式創業。但該公司在創立的半年時間內,將80%以上精力放到產品開發上,只招聘一名無經驗人員進行網絡銷售,致使公司產品的銷售收入只有10萬元,靠以往的項目開發尾款維持經營。2012年初,針對該公司的這種狀況,作者通過與該核心創業者進行數次深入的溝通交流,為其梳理了企業經營思路,扭轉了其期望單純靠產品開發的數量增加銷售的被動營銷方式,促使其通過參加展會等方式,獲取客戶的真實需求,鎖定利潤較高的目標市場,采取主動營銷的方式,2012年該公司開拓了車聯網市場和工業無人值守系統兩個行業領域,當年銷售收入200萬元。
丙公司創業團隊組成于2009年,成員2人,A負責技術開發,B以市場營銷為主,兼顧技術開發協助工作。當時該團隊來到創業中心,提出以激光打標機產品作為主營產品進行創業,激光器光路組裝環節需要搭建超凈環境,需要大筆資金投入,但目前資金較為緊張,提出減免部分房租并暫緩繳納房租的要求,創業中心綜合考察了該團隊和項目,決定給予其減免部分房租、允許其余房租在其取得銷售收入并實現利潤時分期緩繳,并允許其先以團隊形式接受預孵化,待其產品開發成熟后再正式成立公司。通過這些特殊的孵化政策的實施,緩解了該創業團隊的資金壓力,使其度過了成立之初的艱難時期。在隨后的孵化服務后,創業中心又根據其團隊技術水平較高、但營銷能力和在低端產品市場競爭時成本優勢不大的特點,幫助其調整產品方向,使其從單純的激光打標機產品逐步將重心放到能體現其優勢的激光器的開發和銷售上,使其產品銷售得到了較大進展。同時,面對其企業增長速度加快兒出現的資金缺口,創業中心積極幫助其申報國家資助項目,得到了40萬元的資金支持,進一步解決了企業的資金難題,幫助企業加快成長速度。
通過上述的三個企業孵化案例,作者總結出針對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的幾點做法。
(1)做好大學生創業項目的項目可行性分析工作,在其成立企業正式創業之前,認真評判其技術、產品、團隊、資金等各方面條件,并給予其創業項目詳細的創業指導,并可采用給予其一定的租金減免和預孵化期等方式盡力減少其創業風險,提高成功率。
(2)孵化器管理人員對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給予重點關注,加強企業訪談的力度和頻度,了解其服務需求,并通過自身的專業能力或組織外部創業導師給予其咨詢輔導,并及時幫助其判斷公司發展形勢、調整公司經營方向。
(3)通過在孵化器內部企業中組織創業者沙龍活動,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與已經成立2至3年的在孵企業之間的交流,使其從相對成熟企業身上學習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經驗,彌補其實務操作的不足。
(4)通過孵化器的外部資源網絡,有意識為大學生科技創業企業提供更多的外部交流機會,幫助其拓展人脈,增強交流溝通能力。
(5)盡可能的收集各渠道的政府資助項目信息,并幫助、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業進行項目申報,解決其資金緊張的問題。
篇11
20世紀80年代,羅納德·雅各布斯教授提出了S-OJT這一結構化在崗培訓(structured on-the-job training)先進理念。它是一種應用在工作場所的培訓方式,要求有經驗的培訓者在實際的工作地點(或與實際工作地點相似的場所)采用結構化和系統化的培訓方式培訓新學員,并使新學員獲得該職位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搞好結構化在崗培訓主要包含六項要素:有計劃的流程(包括設計流程及實施步驟)、有經驗的工作人員(熟悉任務并且是合格的S-OJT培訓師)、有準備的新學員(已具備學習基礎并做好了學習準備)、有明確的任務(將工作內容劃分為明確的單元任務)和實際工作場景(相同或類似的工作場所)。
目前,國內創業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為:目標體系的功利性、理論體系的滯后性、教學體系的單一性、師資體系的薄弱性和支撐體系的局限性。在創業教育中應用S-OJT培訓方式,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首先,S-OJT要求有明確的培訓目標,即對學員的勝任力有具體要求,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目標的功利性;其次,S-OJT是建立在OJT以及培訓系統理論基礎上,在實施過程中要求制定系統的、規范的的培訓實施步驟,有助于形成系統的創業理論;再次,S-OJT強調將工作任務進行分析,針對不同的任務進行不同的培訓方式,可以避免教學模式的單一性;最后,S-OJT重視有實際經驗的培訓師隊伍,可解決師資薄弱問題。因此,在創業教育中應用S-OJT有很強的可行性。
在以往各國應用S-OJT培訓方式的經驗中,不同的單位組織曾通過不同的方面應用S-OJT培訓方式,形成了以下四大類培訓模式:第一類是以問題為導向,即應用S-OJT來解決特定的績效問題,如巴奧米特集團以減少材料浪費作為需解決的問題而采用S-OJT,其培訓成果是減少了35%的材料浪費;第二類是以工作區域或流程為導向,即在工作區域或業務流程中應用S-OJT來培訓學員,例如美國中西部物流公司以車間中復雜的操作臺作為工作區域進行操作說明培訓,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新員工順利上崗并較少失誤率;第三類是混合項目,即在脫產培訓項目中采用S-OJT來提高培訓的有效性,如美國某大型家具零售商針對140家門店新任經理人進行脫產培訓,并采用S-OJT提高培訓有效性;第四類是系統開發,即將S-OJT與其他培訓方式相結合,開發一個獨立有特色的培訓體系,應用于整個工作所有任務的培訓中,如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致力于應用S-OJT培訓新員工,投入開發了具有公司特色的S-OJT項目,并與其它培訓課程相結合,以達到提升員工基本知識技能和工作勝任力的目的。
跨境電商創業教育是一個相對復雜全面的培訓體系,在培訓過程中應該根據任務性質采用不同的培訓方式,即參考第四類應用模式系統開發模式,將S-OJT與其他培訓方式相結合,開發一個獨立有特色的培訓體系。當然,在S-OJT的應用初期,也可參考第三類應用模式混合項目模式,利用S-OJT來提高培訓的有效性。
二、 S-OJT在跨境電商創業教育中的應用條件分析
(一)明確培訓目標
跨境電商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能在各國際電子商務平臺從事交易活動的高素質、技能型、復合型專業人才。從能力角度分析,跨境電商創業人才應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掌握國際電子商務的基本理論和職業能力,尤其是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相關業務技能,了解國家的主要經濟和貿易政策,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具有較強的營銷、溝通能力和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具有創業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拓展其綜合管理能力,以適應業務發展需要。 總體來說,跨境電商人才的職業能力體系可以分為語言技能、電子商務技能、國際貿易技能、市場營銷技能、綜合拓展能力五大塊。
(二)細化培訓內容
在確定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進行能力體系劃分,再根據能力體系對任務進行具體分析,根據任務覆蓋面、難易度劃分為一級任務、二級任務、三級任務等。結合跨境電商人才應具備的各項能力素質,根據各項能力所涉及的不同專業,培訓內容劃分為五大培訓模塊十三個一級任務,具體包括應用英語模塊(設置產品
關鍵詞 、進行在線交流、描述產品);電子商務模塊(了解國際電子商務、建立網店、處理圖片、運營網店);國際貿易模塊(了解國際貿易常識、操作國際物流、進行成本核算、執行訂單);市場營銷模塊(選擇及采購貨源、網絡營銷、分析買家行為);綜合模塊(管理公司、學習法律常識、建設團隊)。一級任務還可具體劃分為二級任務、三級任務等。
此環節一般由經驗豐富的跨境電子商務專家、從業人員等通過實地調查、訪談、統計,結合實踐得出結論??缇畴娚虅摌I教育的任務分析步驟可參考如下程序進行:首先,運用結構化訪談表,組織社會上經驗豐富的跨境電商從業人員進行訪談,從工作活動、開始條件、任務流程、必要條件、績效標準、出錯情景、人際互動、必要的工具資源、影響程序等方面進行詳細探討;然后,召開主題專家會議,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二次梳理和確認,主題專家會議參與者除了經驗豐富的跨境電商從業人員,還應包括創業項目指導教師、高校創業教育管理人員等相關人員;最后,將雷同的工作任務、從屬的工作任務進行重組合并,從執行頻率、重要性和難度三個維度對工作任務進行評分,根據得分及與會專家的綜合意見,生成任務清單以及任務步驟流程圖。任務分析應包括行為要素、安全信息、質量信息、成功的評判標準等要素。
(三)選拔培訓師資
在高??缇畴娚虅摌I項目中,指導師隊伍一般由社會上經驗豐富的跨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經理人、高校創業指導教師等構成。在挑選指導師時還應考慮以下因素:對任務是否熟悉掌握、前期相關的受訓經歷、相關崗位的資格證書、有分享的意愿、人際交往技巧、榮譽感責任感、崗位期望值等。
跨境電商創業指導教師團隊建設主要通過內培和外引兩種形式。主要師資來自于學校英語、國際貿易、國際物流、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優秀“雙師型”教師,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負責各模塊資源的收集整理、課件制作、講授、指導等工作。除此之外,還應邀請各國際電子商務平臺一線講師、社會上有實戰經驗的資深賣家、成功創業的學生作為特聘指導師加入培訓隊伍中,周期性地為學生進行實踐指導,使學生能從中汲取更多的實踐經驗。
為了能更好地應用S-OJT模式,所有相關指導師應該了解結構化在崗培訓的理念,具備根據S-OJT要求進行任務分析的能力,并根據任務特點進行培訓材料的制作整理。首先應該了解什么是結構化在崗培訓,其次得具備任務分析的技能,再次是有能力開發培訓模塊,最關鍵是能實施結構化在崗培訓。
(四)設計培訓教材
與普通的培訓材料相比,S-OJT的培訓材料更細致、更系統、更規范。首先,參與編寫跨境電商培訓材料的團隊應由經驗豐富的跨境電商人員、創業指導教師、跨境電商領域的專家等組成。其次培訓材料以綜合、實用為原則,突破固有教材的限制,充分利用跨專業培訓團隊的科研能力和專業背景資源,采用自主編寫的符合實際應用的模塊化培訓內容,制作相應的培訓課件。最后,培訓材料及相關輔助材料的開發應該符合S-OJT的要求,內容全面系統化。
在準備階段,培訓指導團隊通過以下方式整合培訓材料:一是收集整理各跨境電商平臺公開提供的指導視頻、課件資料,精選其中核心的內容;二是通過與各平臺的技術部門合作,共同開發相關教學內容;三是利用各平臺建立的賣家論壇,廣泛收集一線賣家的真實案例和經驗總結作為培訓案例;四是鼓勵培訓團隊利用業余時間嘗試跨境電子商務創業,積累實戰經驗,自主研發培訓內容。高校還應充分利用校本資源,整合原有的專業資源以及社會企業的一線實踐資源,收集一線案例、實戰經驗、平臺教學資源等,構建具有豐富資源的“大平臺”,使培訓內容更專業、更豐富、更有實際意義。
在模塊設計階段,跨境電商創業各模塊的培訓內容根據能力要求漸進式被劃分為基礎階段和提升階段。如應用英語模塊的產品
關鍵詞 設置和產品描述屬于基礎階段的培訓內容,因為產品標題的撰寫和產品的英文描述是開立店鋪上傳產品的入門磚,只有完成這個基礎步驟后才有機會進入到實質交易階段,而在線交易英語、跨文化交際則屬于提升階段培訓內容,是在與外國買家進行交易過程中應該掌握的語言文化技能。同理,電子商務模塊的國際電子商務概述、國際貿易模塊的國際貿易常識、市場營銷模塊的貨源選擇與采購、綜合模塊的法律常識均被劃分為基礎階段的培訓內容,而剩余內容則被劃分為提升階段內容。
另外,在設計S-OJT培訓資料過程中,要嚴格按照S-OJT要求的規范來設計任務內容及培訓步驟,采用圖片文字相結合的形式。一般來說,S-OJT的培訓模塊以任務為基礎,應包括模塊名稱、任務名稱、任務學習原理、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經驗、基本的安全及質量要求、培訓流程、培訓指導、績效檢查、模塊管理等信息。
三、S-OJT在跨境電商創業教育中的培訓實施步驟
實施S-OJT培訓首先是準備培訓,確定什么時間進行培訓,在哪里進行培訓,考慮可能會有哪些約束條件,需要哪些必須的工具、設備、資源,需要準備哪些資源材料,S-OJT培訓材料是否已更新,培訓師是否已經就位。以上因素均已得到確定的答案后,方可進入到實施培訓環節。每一項具體任務的S-OJT培訓實施步驟通常包括以下五步:
(一)學員做好準備
首先說明培訓的目的,然后說明將如何進行培訓,并介紹將會用到的資源。以“上傳產品”任務為例,首先確定培訓的目的是完成產品的上傳,并說明將以案例講解及實操的方式進行培訓,并介紹需要的資源,比如產品圖片庫、產品基本信息包括價格、尺寸、材料、重量、以及參考網站等。
(二)演示培訓過程
首先讓學員就位,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為每位學員配備一臺可上網電腦;根據前期準備好的系統細致的培訓資料,培訓師一邊嚴格按照培訓材料講解一邊逐步演示產品上傳的步驟;在每一步驟進行過程中需要強調說明安全和質量信息,即應該注意的問題,比如價格設置應該考慮哪些因素,關鍵設置可以參考哪些資料等; 最后總結培訓。
(三)要求學員回復
在培訓師結束講解和產品上傳的演示過程后,要求學員分組對搭檔進行產品上傳步驟的講解,并在講解過程中從資料庫里挑選產品進行上傳步驟的練習、操作;培訓師在練習過程中隨機要求學員重復講述各步驟的注意事項并觀察學員的操作流程;在演練結束后要求學員總結培訓。
(四)提供反饋意見
在演練過程中,培訓師應及時告知學員的講解和操作是否正確并提供幫助以確認其答案的正確性,如在講解或操作過程中有不夠規范的地方按要求提供補充信息。同時,培訓師應仔細觀察學員的操作過程并填寫S-OJT手冊中的學員表現的成績單。該成績單應包含任務名稱、培訓日期、學員姓名、培訓師姓名等基本信息,并列明該任務的幾大要點,培訓師針對學員各要點的操作表現給予成績及改進意見,并簽寫總體評語。
(五)績效評估
檢驗跨境電商創業人才培養是否成功,應采用以多形式的模塊化考核為主,競賽考核、業績考核為輔的多元化評估方式。如模塊化考核,即整個培訓過程分為五個模塊進行分別考核,在每個模塊培訓結束時各進行一次形式多樣的考核評價,最后綜合各模塊考核成績得出總評成績,該成績將替代原專業免修課程成績。又如團隊考核即考核評價可以突破以個人為單位的考核限制,在其中幾個模塊采用以3-5人團隊為考核單位的評價方式,可以從側面體現學員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等創業綜合能力。再如以賽促學考核,即以比賽成績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方式,鼓勵學員參加各級競賽,不但能收獲經驗,增長見識,也是綜合能力的證明和體現;除參加各級別電子商務比賽、創業比賽之外,學校也可舉辦各類競賽,以激勵學生全面提高綜合能力。還有業績考核,這是最直接的一種評價方式,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外貿電子商務平臺的店鋪實戰運營中,其店鋪的成交額、訂單數量、好評數等是最直接的成果體現。
另外,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過程中,跟蹤指導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尤其是在實訓任務及實戰階段,指導教師實行全程在線跟蹤指導。指導形式以在線指導為主,面對面指導為輔。一般每期30名學員配備2-3名指導教師。每期學員建立一個QQ群、手機微信群,群成員包括學生、指導師、全程指導教師、各電商平臺一線專職講師、社會資深賣家。學員通過群向指導師提問,與同學交流;指導師通過平臺后臺跟蹤學生開店進度,定期檢查學生店鋪情況并從中發現店鋪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向學員反饋問題,提出改進意見,也可通過群相關信息資源。通過網絡及移動方式進行跟蹤指導,督促改進,并協助學員解決問題,保護學員在實戰中減少利益損失,提高實戰成效。
跟蹤指導的有效開展,猶如開設了一個實時網絡課堂,隨時可以解決學員在實戰過程中的問題,掌控學員的實踐進度,進一步促進學員技能的發展提高,并為學員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尤其是在布置實訓任務過程中,跟蹤指導的作用更顯而易見。如產品上傳的實訓任務,從產品
關鍵詞 的設置,價格成本的核算,圖片的處理,到產品的英文描述等,涉及所有五大模塊的相關知識點,學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遇到比較多的困難和問題,需要指導教師的全程跟蹤指導,才能更高效高質量地完成任務,同時,學員的綜合技能也能在跟蹤指導的過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Jacobs,R.(2003).Structured on-the- job training: Unleashing employee expertise in the workplace.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2]肖艷輝.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10.05.
[3]Jacobs,R.,& Osman-Gani,A.(2005).Workplace learning and training: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Singapore: Pearson.
[4] Jacobs, R. (ed.). (2002). Implementing structured on-the-job learning: A casebook. Alexandria, VA: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5] Jacobs, R. (ed.). (2001). Planned training on the job. In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series. San Francisco: Sage.
[6]羅納德 杰克斯(2003). 員工崗位培訓手冊:致勝培訓秘訣. 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7]王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辨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3).
篇12
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為統籌做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創業基地建設和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2010年5月4日,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2012年8月1日,教育部辦公廳又印發了《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要求各地各高校結合本地本校實際,精心組織開展創業教育教學活動,增強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長期以來,云南師范大學的創業教育在最初的KAB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師范院校特色,從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體系等方面進行了積極實踐與探索,對西部地區高校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提供了借鑒。
一、結合學生特點,明確教學目標
創業首先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是一種不滿足于現狀、敢于創新并承擔風險的精神,是一種在考慮資源約束的情況下把握機會創造價值的認識。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目前,在大學生群體中,創業的氛圍很濃厚,有創業意識的學生很多。據我們在云南師范大學校內調查發現,這些有創業意識的學生本身對創業的知識和技能的需求有所不同,分為“想要了解、學習內容、轉化技能”三個層次。
結合工作實際,在課程總體設計上,我們堅持“主體性、高標性、人本性、超越性”的理念,遵循符合大學生成長規律的創業教育設計原則,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按照教育部相關文件規定,明確創業課程教學的總體教學目標,就是要使學生掌握創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熟悉創業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創業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創業就業和全面發展。簡而言之,就是在學生心目中埋下“創業的種子”,到了適宜的時間和環境,促其自然地萌發和生長。
二、理論聯系實際,完善教學體系
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任務不是狹義的“課程”所能承載的,其本身就是一個課程教學、模擬創業、實踐過程的循環體系。云南師范大學的創業課程起步較早,最初是由校團委利用第二課堂平臺,成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開設大學生KAB創業基礎課程,并以開展創業計劃大賽為契機來模擬實踐。在長期的教學實踐當中,我們發現KAB這種類似訓練營的集中、互動、緊湊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業和就業能力很有幫助。但就課程本身而言,還存在課程開設內容較為單一、知識面不夠,參與面和輻射面較小等不足。結合學校本身工作實際,云南師范大學從三個層次來不斷完善創業教育課程教學體系。
首先,學校招生與就業指導中心就業處牽頭成立了大學生創業指導教研組,開設《大學生創業指導》基礎課程。課程分為兩個板塊,一是必修課,以網絡課程的形式在全校本科學生中開設,納入人才培養計劃。網絡課程系統由學校自主研發,采用自主選學的模式,設有必選模塊和自選模塊,學生必須按完成必選模塊的學習,適當修滿自選模塊課程,完成課后練習,提交學習報告,才能獲得學分。大學四年內,學生必須完成就業指導、創業指導和生涯規劃三門網絡課程學習的2個學分,才能獲取畢業證。二是選修課,以校級公選課的形式在大學二、三年級的本科生中進行小班授課,課程多采取體驗式、參與式教學方法,設有游戲環節模擬經營,最終考核要求學生以團隊或個人形式提交完整的創業計劃書,并通過創業教研團隊組織的創業模擬答辯。這種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形式,擴大了學生接受創業基礎知識學習的普及面。除此之外,學生還可參加昆明市勞動就業保障局與學校就業處聯合舉辦的SIYB創業培訓以及學校團委KAB培訓,“青帆夜校創業培訓”等各級各類培訓,進一步強化創業技能。
其次,依托學校創業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等創業實訓基地及各類創業比賽給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平臺。一方面學校有依托就業處設立的大學生創業園,團委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動感地帶-MM創業就業基地”等創業園區,校就業處還從學校爭取到校園內的鋪面15間,提供給創業學生作為創業經營場地。另一方面學校由校團委牽頭,以開展大學生創業大賽為契機,組織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面向社會參與科研開發和技術服務,或協助教師共同進行課題研究,指導學生按程序體驗創業過程的演練。通過創業計劃大賽這個課堂,有效地縮短了學生從理論知識到企業現實之間知識遷移的距離,強化了創業教育課堂知識講授的效果,有助于把一些創業活動的優秀成果直接推向市場,大大激發了學生參與創業活動的熱情。與此同時,學校還通過成功企業家、校友企業家論壇、校董會企業設立創業基金等,大力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機會和平臺。
最后,學校教務處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以項目的形式,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創新性實驗改革,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發展。在多次的創業大賽組織和參賽實踐中,我們發現科技創業是大學生創業的主體,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通過項目申報、實施、完成、驗收,促使學生鞏固了專業知識,學會了團隊協作,增加了實踐能力,激發了創新思維。該計劃在2009年至2011年的第一階段實施中取得了明顯成效,10個項目累計24篇,獲得外觀設計專利2項。
在“創新、創業、創造”三創教育的活動理念指導下,學校學生科技創業活動得到了大力推進。目前,云南師范大學已經形成了“課程教育、實踐訓練、科研創新”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
三、研究開發教材,加強師資培訓
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還要在全國課程材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完善,結合自己學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編寫適應本校學生的學習材料。云南師范大學創業指導課程選用的教材分別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編的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示范教材《創業基礎》,以及學校在就業創業指導必修課、公選課分塊實踐教學總結的基礎上,據教育部新的要求整合提升而自主編寫的通用教材《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教程》。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除去大綱要求的創業、創業精神與人生發展、創業者與創業團隊、創業機會與創業風險、創業資源、創業計劃、新企業的開辦等知識點外,還安排了兩次的模擬經營游戲環節,學習基本企業周期、供給和需求。兩本教材結合使用,提高了教材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創業課程教學內容的豐富化和實踐性必須有一批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敏銳洞察力的教師團隊來進行引導和實踐。云南師范大學創業課程教育教師團隊主要由兩部分教師組成,一部分是專業專職教師(具有經濟學、法學、工商管理等專業背景的教師)和接受過創業講師培訓的教師組成的基礎教師團隊。另一部分是相關企業家,學校采取邀請企業家進課堂、企業家訪談的方式傳授學生實戰經驗,增強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同時,學校不斷加強創業教育師資儲備,一方面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創業指導師、創業講師培訓,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的創業指導師培訓、教育部高校創業指導師培訓等,獲取資格證書。目前學校共有50人獲得教育部創業指導師資格證書。2014年7月,云南師范大學成為教育部首個在西部地區設立、全國第三個設立的“全國高校創業指導師培訓基地”。另一方面,積極組織開展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大賽,并選派優秀選手參加全省、全國的比賽,以賽促練,錘煉教學本領。2013年12月,云南師范大學選派的教師以云南賽區選拔賽一等獎第一名的成績代表云南省參加了全國首屆創業指導課程大賽并取得全國第30名。
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是服務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需要。國家政策的引導,為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云南師范大學的實踐,為我們西部地區高校進一步加強創業教育課程建設提供了借鑒。但我們也發現目前還存在著師資匱乏、投入不足、精品課程建設不夠等問題,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和完善。創業教育教學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應當積極拓寬思路,借鑒國外經驗和模式,提高創業教育教學效果,打造精品課程,開拓海外創業實踐基地,努力構建一個覆蓋創業全過程的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服務聯動系統,為大學生就業創業營造良好氛圍,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蔣焱.高職創業教育課程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0,(8):28-30.
篇13
領導-成員交換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一般要經歷四個階段:接觸、評價階段,認識、行動階段,感情、信任階段,維持、擴展階段。
《中國好聲音》將導師與學員間的相互吸引、相互支持與感恩,以及他們之間交換關系的演化以娛樂節目的方式清晰地呈現了出來,對管理者不無教益,對創業者更是如此。
導師:創業者的貴人
對年輕的創業者來說,為初創產品找到第一位客戶無疑是巨大的成功,也是一個全新的里程碑。(參見作者對《茶博士創業記之行至水窮處》案例所做的點評,《商業評論》2012年7月號)但在此之前,最重要的可能是找到至少一位創業導師,獲得他們的幫助。
那么,導師可以幫你什么呢?
一、導師會激勵和引導你,讓你保持創業的激情,保持自信。吳莫愁可謂 《中國好聲音》舞臺上絕對的異類,但她獲得了導師庾澄慶的力挺。庾澄慶說:“吳莫愁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痹谒膹娏ΡWo下,吳莫愁一路過關斬將,獲得總決賽亞軍,無怪乎吳莫愁會發出“哈林哥最懂我”的感嘆。
而那英對自己“小二班”學員的激勵也是有目共睹。巔峰之夜奪得“年度好聲音”的梁博,當初四位導師中只有那英一人為他轉身,她對梁博說:“你的歌聲在我眼前有畫面,你的歌聲里有故事?!痹诮酉聛淼谋荣愔?,她也一直鼓舞梁博,直到他成為年度最大的黑馬。
即便是落選的選手,如王韻壹、袁婭維等演唱爵士小眾歌手,當她們離開舞臺時,導師劉歡也深情鼓勵她們:“沒有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中國樂壇會因為有你這樣選擇的歌手而感到驕傲。”
創業者的境遇與這些學員非常相似,有的像吳莫愁和梁博,起初并不被看好,只能在一片黑暗的迷茫中摸索;有的像王韻壹、袁婭維,拼到最后,鎩羽而歸。這時如果有一位導師相信你,鼓勵你,你便會重拾自信,尋找黑暗盡頭的亮光。
二、導師可以幫你了解行業內的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人類知識可以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種,有些能用話語、文字或圖表明確表達,有些則往往只可意會,不好言傳,這些難以表達的便是隱性知識。隱性知識多存在于個人頭腦中,不能通過普通教育或大眾媒體進行傳遞,往往只能通過“師傳”和“參悟”,有時還需要一些關鍵的個人跨過“結構洞”,在知識中起到橋接作用。所謂的結構洞,是指社交網絡中的你與某些人發生直接聯系,但與另外一些人不發生直接聯系,需要一些中間人在這些關系間斷的洞穴中橋接,這些中間人可能就是你的“貴人”。
以梁博為例,他的導師那英自己并不是搖滾歌手,但她將梁博引薦給了國內搖滾界的新老兩代教父――汪峰與崔健。見了崔健以后,梁博興奮地說:“崔健的人格魅力讓你一下子就被他吸引,被帶到他的思想里,在他面前我感到無拘無束,他的‘勁兒’沒變。他選擇很年輕、很奢侈地活著,這種奢侈是指不為錢活著。” 可以說,梁博正是因為從這些隱性知識中悟到了搖滾的靈魂,才有了他在巔峰對決時的洶涌釋放。
創業也需要隱性知識,那些非正式的、難以表達的技巧、經驗和訣竅,還有洞察力、直覺、感悟、價值觀,都屬于這個范疇。創業研究表明,在籌集資金、與風險投資談判時,隱性知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時若有導師幫你,你就離夢想更近一步。(參見副欄“導師制中的參悟模式”)
三、導師可以憑借對行業的理解,幫你建立并完善商業模式和架構?!吨袊寐曇簟吩诿みx階段比的是聲音,但隨著賽程的行進,聲音不再是最重要的了,“唱什么”和“怎么唱”才是最關鍵的。你要是想繼續站在舞臺上,就必須選對歌,這些歌要適合你自己,還能持續給大家帶來驚喜和感動,而這需要借助導師的智慧。導師那英對梁博最大的貢獻有兩個,第一是為他轉了身,第二就是為他選對了最后的那首歌。梁博在最后巔峰決賽中唱的那首《我愛你中國》,明顯是為體育場準備的,八萬人的體育場,就得靠搖滾引high全場。這一點久經沙場的那英很清楚。
在創業者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Facebook今年上市后,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仍掌握著公司絕大部分股權,這得歸功于他的早期導師肖恩?帕克(Sean Parker),正是因為帕克幫他設計了雙層股權結構,才確保了扎克伯格實現了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免受外界資本和業績的干擾。
四、利用導師的行業內資源和人脈,建立戰略聯盟,共享技術或資源。在《中國好聲音》的“導師考核”階段,四位導師還分別請來自己的好友當外援,四位“外援”在培訓階段幫導師輔導學員,從整體到細節對學員的演唱進行調整。
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如果能得到更多“貴人”相助,建立起創業的圈子,可以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就像扎克伯格,他從沒有上過商業課程,在硅谷也沒有人脈,是導師帕克引他入門,帕克給剛創立的Facebook未來的資產評估是10億美元,介紹了Paypal創始人彼得?泰爾(Peter Thiel)與LinkedIn的創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投入天使資金等。而這些硅谷名人又為年輕的Facebook在下一期引入了Accel的風險資金。
五、讓導師成為你新創企業的外交官,利用他在業內的聲望為企業背書,幫助談判。在《中國好聲音》中,吳莫愁唱完《癢 +天涯歌女》,劉歡表示“完全聽不懂”,庾澄慶的那段背書堪稱經典:“她是一個極具破壞性的歌手,但在完全破壞后,又能完全重建起來。”這段話不僅說服了其他導師,而且說動了一些媒體記者。有記者說:死氣沉沉的內地歌壇需要一股“破壞力”打開窗,蕩滌霉味。
帕克對扎克伯格的幫助也是如此,帕克出手大方、人脈廣泛,歷經商場沉浮榮辱的他代表扎克伯格在與風投談判時,錙銖必較,寸土必爭,為扎克伯格爭取到了多數網絡新公司聞所未聞的優厚條件――對企業的絕對控制權。
如何讓導師為你先轉身后獻身?
既然導師的力量是巨大的,那么創業者該如何建立和發展與導師的關系,并充分發揮導師的力量呢?在雙方關系發展的四個階段,應該有不同的表現。(參見副欄“從《中國好聲音》領悟導師制”)
一、接觸、評價階段 此階段相當于《中國好聲音》的盲選階段。開始時導師背對學員,對學員的信息知曉很少,唯一評判的標準就是歌聲。你的聲音能否從蕓蕓眾“聲”中跳出來,這聲音導師是否喜歡,將對雙方關系最初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在盲選階段,我們看到許多參賽選手都表現得非常出色,但最后不得不離開舞臺,原因就是導師們常說的:“你的聲音很棒,可缺少觸動我的那一點,這個點就是你自己的特色。”創業也是如此,想讓導師為你“轉身”,為你的事業投入,你的“聲音”就得有辨識度,即你得能展現出自己的特色。
有特色還不夠,還得跟導師的特色“對路”,也就是說導師與學員要契合。例如,庾澄慶思想前衛,喜歡盡情搖滾,玩音樂講一個“爽”字,古靈精怪的90后吳莫愁與他就很契合,可以說是最般配的了。創業者選導師也一樣,首先要清楚地知道哪些是自己最棘手的問題和挑戰,哪些是自己要超越的目標,然后去選那些能與你分享親身經驗、幫你發掘新機遇的導師。
在選導師時最常見的錯誤,就是選最知名、最耀眼的導師。這樣的導師往往也最忙,可能根本沒時間關照和輔導你。在《中國好聲音》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選手選劉歡做導師,結果該組成了實力最強的組:徐海星、王乃恩、李代沫、鄭虹、佳寧組合、權振東、吉克雋逸、劉悅……但隨后也成為競爭最慘烈的組。
二、認識、行動階段 這也是《中國好聲音》14進4、4進1的導師考核階段(當然,我們可以把電視節目當成導師制的濃縮版)。導師與學員接觸增多,盲選中的“暈輪”(第一印象)逐漸消散,大家彼此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評價。在這一階段,早期績效水平較高、能力強的學員容易獲得導師更多的信任,并得到導師賦予的更多機遇。在《中國好聲音》14進4中,導師安排了很多PK,如佳寧組合PK權振東《冬天來了》。同唱一首歌,善長舞臺劇的佳寧組合通過二重唱表現出了歌曲的層次感;而權振東則深沉安靜,用聲音呈現出了歌曲的畫面感,不僅愉悅了導師的耳朵,還愉悅了導師的“心目”。最關鍵是他讓導師看到了他的進步,所以最后贏得導師的垂青。這對創業者的啟發就是:要經常向導師報告創業的進程與里程碑,讓導師看到你的進步并為你感到自豪,讓他知道他的意見對你是極有價值的,這樣可以激勵導師繼續為你投入更多的資源,并從導師的“圈外”慢慢進入導師的“圈內”。
三、 感情、信任階段 這也是《中國好聲音》決賽以及決賽后的階段。取得高績效的學員,將會獲得導師更多青睞,在以后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資源與合作機會。這一點我們從吳莫愁和庾澄慶的師徒關系可見一斑。網友meng12a評價說,吳莫愁參賽唱的8首歌,有8種不同風格:搖滾、狂野、、迷幻、怪異、熱情、安靜、感傷。在最后的決賽中,導師庾澄慶落淚,表示聽懂了她的歌與她的心。在這一階段,導師與學員的關系升華到感情高度,隨著信任的建立,師徒會建立起高質量的交換關系,像庾澄慶就邀請吳莫愁參與他下一張唱片的錄制,而吉克雋逸決賽時唱的《阿杰魯》,也結合了劉歡融合民族和世界的心愿。
四、維持、發展階段 據報道,《中國好聲音》今年將有20場演唱會,我們可以繼續觀察學員和導師如何維持他們的關系。已經為自己選定導師的創業者該怎么做呢?可以每月給導師發送電子郵件,回顧過去的談話,同時告訴導師自己的新進展。在郵件的末尾,可以問一個新的問題,以保證對話繼續。寫郵件時務必注意內容簡短、重點突出,不要讓導師花費太多的時間。
既然導師制是一種交換關系,導師們從中得到了什么呢?與《中國好聲音》強化了四位導師對中國樂壇的絕對領導力一樣,創業導師通過對年輕人的指導也收獲頗豐。肖恩?帕克身家已經接近10億美元(主要得益于他持有的Facebook股票),而他的其他投資,如音樂平臺Spotify與社交視頻網站Airtime也獲得更多的社交資源,沒有像他最早創業的音樂分享網站Napster被法律訴訟搞死。扎克伯格的另一位導師,里德?霍夫曼,則在天使投資Facebook時,引進另一朋友馬克?平卡斯(Mark Pincus)。后面則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了,平卡斯利用與Facebook的關系,建立起社交游戲公司Zynga。該公司70%以上的用戶,都來自Facebook。
導師制已經成為創業成功的關鍵。美國當下著名的孵化器――Y Combinator和彼得?泰爾的“創業者基金”――最大的亮點就是請有經驗的連續創業家在其中擔任導師。而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城分校的創業課程能一直在權威的“普林斯頓評價”中進入全美前25名,導師制也功不可沒,它使學生能深度“沉浸”到創業中去。近年來,國內的一些創業創新培育機構,如“黑馬營”、聯想之星培訓班、創新工場等,也開始引入導師制,希望他們能從《中國好聲音》中得到更多啟發。
參考文獻:
Graen, G. B., & Uhl-Bien, M. 1995. Relationshipbased approach to leadership: Development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 theory of leadership over 25 years: Applying a multilevel multi-domain perspective.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6(2): 219-247.
Hsu, W.-L., & Chen, W.-R. (2012). Proxydifferential leadership: How chinese organizations under authoritarian control are able to grow and retain their flexibility to change, Ambiguity and Decision Making in Chinese Organizations Conference. Stanford University.
Leonard, D., & Swap, W. (2000). Gurus in the gar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8, 71-82.
Liao, H. U. I., Liu, D., & Loi, R. (2010). Looking at both sides of the social exchange coin: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joint effects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n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3, 1090-1109.
Nonaka, I., & von Krogh, G. (2009). Tacit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conversion: Controversy and advancement i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theory. Organization Science, 20, 635-652.
Parker, P., Hall, D. T., & Kram, K. E. (2008). Peer coaching: A relational process for accelerating career learn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7, 487-503.
Ragins, B. R. (1997). Diversified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in organizations: A power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2, 482-521.
Scandura, T. A., & Schriesheim, C. A. (1994). Leader-member exchange and supervisor career mentoring as complementary constructs in leadership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 1588-1602.
Turban, D. B., & Dougherty, T. W. (1994). Role of protégé personality in receipt of mentoring and career succ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 688-702.
導師制中的參悟模式
導師如何幫弟子“參悟”隱性知識?古今中外有很多例子,導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各種特長,采用各種模式,因材施教??鬃釉趯θУ茏拥慕虒W中,總結出“有教無類”的辦法;耶穌則通過各種故事、比喻,讓出生卑微的十二門徒,從怯懦小民轉變為傳教的剛強勇士。
社交網絡法 那英將自己在社交網絡中“大姐大”優勢發揚光大,在14進4的小組競爭時,請來新搖滾樂的代表人物汪峰指點“小二班”的學員,在決賽前,更是將梁博引見給崔健與李宗盛,讓他對搖滾的靈魂有更深的感悟,李宗盛還為他獨家定制一把吉他并親筆簽名。
運動提升法 在決賽前,庾澄慶帶領吳莫愁騎車鍛煉增強肺活量。而楊坤為了提高金志文的自信心,則帶他去騎馬。吳莫愁深情地說:“我這輩子都沒想到能和庾澄慶老師一起騎車。在我的生命中,能遇到一個這么懂我的人,是我的幸運?!?/p>
以身作則法 耶穌在最后晚餐后,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就拿一個手帕束腰,以奴仆的打扮,親自為門徒洗腳,洗完腳后,耶穌問道:“我向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當時門徒尚未完全明白,耶穌教導他們說 “我給你們做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做的去做”。正如圣經《腓立比書 2:6-8》所說:“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這一謙卑做法成為一代代傳道人最好的學習樣式。
書信勸勉法 在基督教發揚光大的傳播中,使徒保羅是最為關鍵的節點,他為了培養門徒提摩太,不僅讓他多次傳遞重要的書信,給教會傳達勸勉、激勵或責備的話;還直接寫給他兩封書信,這兩封信成為基督教組建教會的基石,他囑咐提摩太要打那美好的仗,“持守著信心和純善的良心”。兩千年后,這兩封信仍是基督徒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行善、培養品格的教導書。
寬容付出法 明基公司要求管理者轉型,從原來的“爸爸型領導”轉變為“媽媽型領導”。中國營銷總部總經理曾文祺說,“爸爸型”領導者判斷力強、強勢,而“媽媽型”領導者則寬容、懂得付出、推己及人、兼善天下?!鞍褘寢寣δ愕膼坌?,對你的照顧,對你望子成龍的督促,對你清白做人、正當做事的要求,一點一滴轉化成你對團隊成員的付出,對成員的期許。這樣做,可以讓你的好媽媽通過你去照顧別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