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稅法學習計劃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關于油田化學堵水調剖劑
(一)油田堵水方法
油田中采用的堵水方法分為機械堵水和化學堵水兩類,化學法堵水是化學堵水劑的化學作用對出水層造成諸塞,機械法堵水是用分隔器將出水層位在井筒內卡開,以阻止水流入井內。就目前應用和發展情況看,主要是化學堵水。根據堵水劑對油層和水層的堵塞作用,化學堵水可分為非選擇性堵水和選摔性堵水;根據施工要求還有永久堵和暫堵。非選擇性堵水是指堵劑在油層中能同時封堵油層和水層的化學劑;選擇性堵水是指堵劑只與水起作用,而不與油起作用,故只在水層造成塔塞而對油層影響甚微。
(二)化學堵水劑概念及類型
根據施工對象的不同,堵水作業分為油井堵水和注水井調剖兩大類,無論是堵水還是調剖,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是使用化學劑,即通過化學手段對水層造成堵塞,這類化學劑品種多,發展快,效果顯著。按其對油層和水層的堵塞作用,化學堵水劑分為選擇性堵水劑和非選擇性堵水劑;按工藝分為單液法堵水劑和雙液法堵水劑;按形式分為凍膠型、凝膠型、沉淀型和膠體分散型;按苛刻條件可分為高溫、大孔道、低滲地層、高礦化度地層等類型。
二、現有油田化學堵水劑
(一)非選擇性堵水劑
主要包括:水泥類堵水劑、樹脂型堵劑、無機鹽沉淀型調剖堵水劑、凝膠型堵劑等。
(二)選擇性堵水劑
油田化學選擇性堵水劑是利用油和水、出油層和出水層之間的性質差異達到選擇性堵水目的。根據分散介質的不同,可分為3類:水基堵水劑、油基堵水劑、醇基堵水劑。
三、化學堵水劑的性能研究
堵水劑的性能主要表現在形成堵水劑的流變性、熱穩定性和對不同巖心的封堵性能等。
(一)堵水劑的流變性
研究流體的流變性離不開其本構方程,即流體流變運動量與基本流動動力量之間的關系。堵水劑大部分是非牛頓流體,例如聚丙烯酰胺溶液、硬葡聚糖溶液、黃原膠溶液以及改性淀粉溶液等,都是聚電介質,屬于剪切變稀型溶液。目前對某些堵水劑的流變性和在多孔介質中的滲流機理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大大影響了堵水調剖技術的應用效果。
(二)堵水劑的熱穩定性
不同的油藏有不同的地層溫度,這就需要不同的調剖劑。比如在低溫條件下,物質的活性低,聚合物與交聯劑反應慢,成膠時間長。這就要求針對不同的地層條件,選用不同的調剖劑。同時加強對低溫油藏的堵水劑劑的開發和研究。
(三)堵水劑的封堵評價指標
不同的堵水劑有不同的封堵特性的判斷標準,但大致相同。一般通過阻力系數、殘余阻力系數,封堵率等指標來評價。
四、油田化學堵水劑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化學堵水劑的研究現狀
油田化學劑的大量使用是在2O世紀3O年代以后,國外應用最廣、意義最大的是以不同水溶性聚合物為成膠劑,以無機或/和有機化合物為交聯劑形成的凝膠型堵水劑。其中,美國和俄羅斯是堵水劑應用較早、類型品種較多的國家,在美國,應用得最廣、效果最好的是聚合物凝膠堵水調剖劑,而俄羅斯應用最多的是水解聚丙烯腈,隨著多種聚合物分散體系、纖維分散體系和生物聚合物堵水調剖劑的開發應用,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二)化學堵水劑的發展趨勢
我國現有堵水劑基本上能滿足國內各類油藏條件下堵水調剖的需要,但能滿足某些特殊要求的品種較少。許多堵水劑的性能需要完善,品種需要實現系列化。我國大部分油田已處于高含水開采期,許多油層被水淹,或在長期注水后孔隙度發生很大變化,非均質性更嚴重。
1.推廣廉價原料及化工廢棄物堵劑新產品
近年來,深入研究和推廣應用上述堵劑已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紙漿廢液和工業廢酸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進一步加強廉價原料和工業廢棄物的研究和利用,是今后堵水研究的方向。
2.加快研究微生物調剖技術
微生物調剖技術是近年來國外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項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術。該技術的優點是工藝簡單,施工安全,不污染環境,同時降低了材料和施工的成木。
3.與其他施工連作的堵水技術
隨著注水開發的深人,油井出砂越來越嚴重,油井含水越來越高,防砂和堵水的井次愈來愈多。因此,研究將防砂堵水工藝合二為一的新型防砂堵水劑,既能有效防砂,又有選擇性堵水效果,對減少油井事故、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原油產量意義十分重大。
五、結束語
多種化學調剖堵水劑在礦場的試驗成功證明了在未來的幾年內化學堵劑仍然是堵水調剖研究的重點。隨著石油能源的緊缺,石油價格的不斷上漲,一些高成本的堵劑也可以逐步應用。另外,在注水開發的后期,油藏的地質結構變得更加復雜,這就需要研究針對性的堵劑。如今,堵水調剖技術已成為全國各主要油田的穩產增產、提高采收率的主導技術之一,隨著油田開發進人中后期,應用的數量還會增加。可以預計,我國不同油田堵水調剖市場的旺盛需求必將大大推動堵水調剖用化學品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蔡會武,李侃社.高吸水性樹脂用作油井堵水劑的初步研究[J].油田化學,2005,(3).
[2]高國生,杜郢,張字宏.堵水劑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化工進展,2004,(12).
篇2
水粉畫教學的程序應體現水粉畫寫生的操作步驟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理解水粉的特點和表現手法,從而達到操作性強、邏輯關系明確、訊息漸進的特點,使教學過程層次清晰,學生易于理解和操作。在這幾年教學實踐探索中,我總結并運用了幾種方法。
一、解決靜物造型問題
1、構思。要求學生做小構圖練習,反復推敲,選擇合適的角度和構圖形式。注意觀察物體的整體布局,主次、結構和層次關系,適當交代素描關系。
2、最佳構圖類型有。圓形構圖、三角形構圖、S型構圖、長方形構圖等。
3、起稿定型。用鉛筆炭筆或用小號水粉筆起稿。把物體的形體輪廓、比例、結構、透視變化等概括的畫出來,目的是強化造型在水粉花中的重要地位。單色定稿的作用是修改形體、加強明暗關系和底色的作用,常用的色彩有赭石、熟褐、群青等。要求學生用單色標出物體的明暗交界線、暗部、投影以及適當的空間關系。
二、水粉教學法
1、色彩觀察法。一種是孤立起來看局部的錯誤方法;另一種認識色彩個性與傾向的正確方法。前者觀察的效果,會使有區別的同類色畫得完全相同失去色彩變化與豐富的美感。所以在色彩訓練過程中,培養整體觀察的習慣是首要任務,整體觀察的方法,也即通過比較認識色彩傾向的方法,比較,而色彩與色彩之間色相;色性;色度;冷暖的區別。
2、色彩分析法。面對寫生靜物與學生的單色作業,教師要在介紹水粉畫特點和基礎技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分析寫生對象的色彩冷暖、純度、明度、對比色、環境色、固有色、光原色等色彩關系,確定畫面的主色調。這樣可以較好地解決理論和抽象,與實際應用脫節的問題,使學生在色彩造型前做到心中有數。
3、技能訓練法。教師范畫講解的一些技能練習,例如:鉤邊法、色塊鋪色、筆觸、擦拭等多種表現方法,是水粉畫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教學難點所在。技能訓練的內容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因材施教。
4、調色訓練法。調色訓練是水粉畫教學的基礎,要求學生熟悉色彩性能和色彩搭配規律,并掌握基本調色技法。初學色彩的學生不容易調出物體所需的顏色,往往色調會比較“生”硬,或者是過于“灰”。針對這種情況,可指導學生做色彩的明度、純度和冷暖練習,培養色彩感覺和調色技巧,為進一步的靜物寫生打下基礎。
5、深入訓練法。水粉畫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觀察和分析對象的形體、色彩,學會用色彩語言表現寫生對象。研究寫生對象的色彩變化,學會色彩表現技巧。教師除了講解示范以外,大量的技能訓練是必須的,只有在實際繪畫過程中,學生才能掌握更多色彩規律和表現技巧,不斷提高。初學水粉的學生對色彩明度和純度的理解和處理比較概念化,往往借助白色和水與其他的顏色進行調配,如果畫面出現水和白色過多,會使畫面造成“灰暗”或“粉氣”。因此提醒學生盡快掌握色彩的表現規律,利用色調之間的關系調配,畫物體的暗部和純度高的地方要盡量少用白色,畫暗部色彩可以用土黃、湖藍等環境色調和。
6、整體調整。這是要求學生對色彩基礎造型更高層次的訓練,要求學生在這深入研究色彩冷暖、虛實關系和細微變化,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現能力。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去表現出個性獨特的色彩魅力。
7、臨摹與寫生。學習繪畫是需要臨摹加寫生的,據我了解,中等職業院校中,存在著安排較長的單元,僅僅是臨摹,不涉及寫生的科目,這樣的課程安排不適宜長期訓練繪畫。以我幾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先臨摹一至二幅,再寫生一幅與只臨摹相比,效果會好很多,可以更好的解決學生寫生時無從下手,避免產生臨摹與寫生脫鉤的問題。這樣從教學上給予學生一個幫助,從而使他們建立信心,對水粉永遠充滿興趣,這一點與其他的畫種也是相通的。
8、多媒體與實踐相結合。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一枝粉筆一張嘴在規定的課時里完成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將色彩理論知識做成多媒體課件,把每個章節的內容的重難點知識濃縮概括有利于學生掌握重點和難點。
重要片段多媒體展示。通過視頻教學為板書節省時間大大增加教學信息,在色彩理論中有許多知識概念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單純的口述講解學生不利于學習知識理解而運用多媒體中的影視聲音和圖像再顯的方法便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認識。如繪畫中的節奏韻律,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用具體的圖像直觀再顯加深理解認識。
三、掌握色彩知識與水粉操作的技巧
1、單色定稿。根據學生的造型能力,可以選擇要求畫出寫生對象的素描關系,整體鋪色調,目的是色調統一,拉開主體物和襯布之間的關系,從明暗交界線入手,區分明暗兩大系統進行形體塑造,深入刻畫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調子的濃度,當調子達到濃度極限時再使用白色。拿出最大號的筆,用低明度的顏色和白色混合調出背景顏色,從深往淺畫(即從暗往亮畫),以大筆觸生動的畫出背景。由大到小的順序進行。從最大的色塊依次畫到最小的色塊(即點綴物)。最淺的顏色最后畫,比如高光等。通過水粉單色練習進一步解決形體、空間和質感、量感、色彩感的表現問題。用所選的低明度的顏色加大量的水進行稀釋,采用水彩畫的畫法,由淺到深,淡淡的定點、勾形,畫出大輪廓。
2、色調,主要分為冷色調和暖色調。通常可以從色相、明度、冷暖等幾個方面來定義一幅作品的色調。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小色稿的訓練是迅速提高把握色調能力的有效手段。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色調統一的處理上小色稿與長期的色彩習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側重點有所區別。長期色彩習作追求畫面的完整性,從素描關系到色彩關系,畫面呈現出一種井然有序的層次。而小色稿只把精力集中在某一個方面練習,即色彩的統一性,大關系的完整性。它要求作畫者適當地拋棄原有對象的固有色。在固有色彩有一定呈現的情況下,再進行大規模的色彩處理。
3、正確處理色彩與素描的關系。素描是色彩畫的基礎,往往容易出現兩種錯誤的認識:一是著眼于素描的明暗關系,在表現對象時,只是發揮了色彩明度變化的作用;二是受長期形成的固有色概念的束縛,在觀察色彩時,忽視物體由于光線與環境影響而產生的復雜色彩變化現象。因此,在色彩寫生學習的開始階段,不必過分要求素描關系的正確性,而重點應放在對固有色、環境色的認識上。環境色是繪畫色彩寫生的一個中心問題。素描與色彩關系需要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到統一與改善。
水粉畫的是色彩,因此可以在色彩表現上側重一下,而不應被素描關系束縛太緊。色彩畫的是什么?冷暖!邊緣線壓邊可以采用冷灰色,冷色有透明后退的感覺,這樣會使邊緣線不至太突兀。水粉講求大的色彩氛圍,但并不是離遠了就能掩蓋問題。畫水粉一定要細心,是感情上的細心,而絕非筆觸上的磨磨蹭蹭,水粉很講究冷暖色塊的協調,包括純度、灰度、明度、冷暖、干濕、細膩、粗糙等都要細心表達這樣的整體效果才會令觀者滿意。
4、正確處理好水粉畫與水彩畫的關系。
(1)從材料上看,水彩畫與水粉畫的惟一差別是水彩畫以缺乏覆蓋力的透明顏料,繪于白底的水彩紙上,作畫步驟一般從淺到深、從亮面描繪到暗面;而水粉畫是用有一定厚度、有很強覆蓋力不透明顏料塑造形體,對紙張的選擇不挑剔,還可在有色紙上作畫,作畫方式一般從深至淺、從暗面過度到亮面,所以兩者的差異是顏料不同。
(2)從特點上看,水粉顏料純度高,色彩鮮艷明快、柔潤渾厚,并有覆蓋力,可以薄畫或濕畫,又可層層覆蓋,畫面有半透明的效果。它還可以運用不同筆觸塑造形象。既可大面積地用粗放筆觸繪制,又可作小幅的精細刻畫,適宜表現簡明概括、強烈鮮明的畫面效果。在色彩的處理上可以深色覆蓋亮色,也可以亮色覆蓋深色,還可以潑彩技法,以氣勢磅礴、水色淋漓、富有氣勢與藝術魅力的“潑”,取得清新雅逸和淋漓酣暢的柔和美。
四、作品欣賞與評價
學生的寫生作品完成后,教師應適時點評和交流可以促使學生找出問題的所在以便提高自己的作畫水平。欣賞評價的方式主要有一下幾種:
1、自我評價。引導學生從色彩、素描、冷暖、空間、造型等幾個方面去檢查作品中的問題:如果畫面色彩單調,可能色彩冷暖關系沒有處理好:如果畫面太平了,可能是虛實與空間上的關系沒處理好。這些都是學生平時訓練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把這些問題時時進行反復講解,促使學生的色彩綜合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2、欣賞交流。寫生結束后教師將學生作業匯總后展示,讓學生共同觀摩和欣賞,請學生講評自己與他人作業中的優點和問題,使學生在觀摩中思考,在比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
3、教師點評。這是在作業觀摩之后進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面對每一張作業進行分析、講評,找出畫面中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必須時可以就畫面的某一部分進行示范。
水粉畫教學的四個程序是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能力確定的,它體現出鮮明的專業特點和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水粉畫寫生的操作步驟和學習規律,對于學生理解知識和培養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筆者認為,教學“程序”的設計是水粉畫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學程序可以使教學內容條理化,使學生學習過程中思路清晰,易于接受。鼓勵學生發現美,創造美,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意識的出發,調動學生學習,探索掌握技術的主動性。變被動枯燥的學習過程為主動探索的自我完善過程。培養訓練造型的技術,意識和追求美的思想,從臨摹到寫生教學開始,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藝術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面對當前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更加需要做好素描基礎教學,為學生贏造一個既具競爭特色,又寬松自然的學習環境。在這種氛圍中源于自身要求,興趣的穩定學習動機使自主學習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巖.未來的美術教育――美術教育及其觀念更新[J].美術教育,1995(5).
篇3
一、指導學生有效地利用干濕并用法,胸有整體,局部畫起
所謂胸有整體,是指學生除了要有必備的素描色彩基礎外,還要有對畫面的整體構想:色彩基調,遠、中、近、大層次關系等。局部畫起,是指把畫面分成若干部分逐個完成。這種方法可使學生精力集中,繪畫范圍縮小,水分和時間容易控制,干濕畫法并用得當,從而避免顧此失彼的現象。水彩靜物寫生是室內水彩畫基礎訓練的最好方法之一。在靜物寫生之前,可先指導學生做幾次靜物范畫臨摹,意在使學生熟悉工具,認識各種畫法,體會水彩畫的特點。寫生要注意指導學生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起筆要細,形體準確,高光、反光、明暗交界線、投影等都應盡量交待清楚,暗部和投影要少量涂點鉛筆線條以示位置,上色時心中有數才能涂色不亂。
2.畫前先在紙上刷一遍水,目的是讓紙吃水飽和,必要時可以刷兩遍,這樣紙不易干燥,干濕畫法便于施展。
3.先畫背景(一般指襯布),優點是不亂、不花,整體效果好。背景爭取一氣呵成,整個畫面的基調便得以確立。
4.畫物體時要一個一個完成,這時采用濕畫法比較得心應手。例如畫一只梨,從亮部開始,留出高光后涂淡黃色;未干時迅速涂中間調子土黃色,使之與淡黃色相接自然暈合;趁其未干再涂褐色與土黃色相接,暈合后未干時再涂灰綠色于反光處,或者再涂襯布色于反光部分作為環境色的影響。這樣,此梨的畫面便基本完成了。
5.整理畫面尤為重要。局部畫法往往容易使畫面出現“碎”的現象及層次上產生誤差感。所以應要求學生充分重視整理,學會調整畫面。前景物體當實,可以用線條來提形(在物體的關鍵部位狠提輪廓線);后邊物體當虛,盡量在形體和色彩上減弱,以獲得層次分明的效果。畫面單調的,可適當增加環境色,以增強色彩的豐富感;畫面色彩花而
亂的,需要在基調的范圍內整理,使畫面更加和諧。
水彩風景寫生是色彩寫生的重要課題,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操,同時也是進一步掌握水彩畫技法的極好機會。這部分教學中,構圖、起稿、刷水同靜物畫法一樣,但風景畫作畫順序的特殊性是由上往下、從遠至近、從左向右進行。在寫生之前也應指導學生先臨摹幾張范畫,這有助于學生領悟概括自然的三個層次(遠、中、近),并能熟悉自然界中各種物體的畫法。寫生時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著重指導:
1.寫生開始要先畫天空,力爭一氣呵成,這樣整體基調和氣氛便已確定,其它景物的色彩應向基調靠近,以促成色彩協調之美。
2.待天空色未干時迅速畫出遠山或遠樹,使之與天際相接的部分自然暈合。這樣既可使遠處朦朧、深沉,又符合近實遠虛的規律。
篇4
一、在游戲教學中,掌握水墨畫的筆墨技巧
對學生的輔導要強調掌握水墨畫的技法精神,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像對成人練習一樣苛求。但在水墨畫最基本的用筆、掭墨、蘸水、調色等基本方法方面,要認真對待并使之養成良好的習慣。
1.體驗線條之流暢美
與其他畫種不同的是,水墨畫最容易表現出粗、細的線條,因為毛筆是最好的作畫工具,初學水墨畫,讓學生動手勾畫長短、粗細不同的直線、波浪線、折線、彈簧線及螺旋線等,或者用點、線、面三者結合的形式畫一些簡單抽象的水墨畫,可以增強學生對毛筆的控制能力,體驗到柔軟的筆毛在宣紙上劃過時產生的順暢感,初步獲得對用筆方法的感悟。可以利用線條構成一些圖形,增強學生的練習興趣。
2.體驗筆墨之層次美
小學生對濃淡變化的墨色充滿了好奇心,老師適時引導,教會他們調出五種基本顏色,這個就要墨與水沖撞了,這時候老師可以用一個透明的瓶子,做個小魔術:在一瓶透明的水里面,加入一二滴墨,然后讓學生近距離觀察產生了什么變化,讓他們理解墨和水是好朋友。通過小魔術等方法,鼓勵他們自己試一試、調一調,邊涂抹邊體會,邊練習邊掌握,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感知水和墨的調和方法。墨與水相融,一筆畫出的濃淡變化,體驗層次美。
3.體驗用筆之變化美
中鋒側鋒、順鋒逆鋒產生不同的效果,教師可將毛筆從中鋒到側鋒、從順鋒到逆鋒的依次示范,讓學生觀察線條的變化并嘗試練習,在輕松的游戲中享受到快樂和熱情。
二、巧妙設計游戲,讓學生樂在其中,從而激發作畫熱情
多樣的游戲練習形式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疲勞,而且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成為練習的主人。我將水墨畫游戲分成以下三種形式,使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感受到游戲帶來的快樂和激情。
1.魔術法――演示時用特殊的材料加入墨水中
例如,明礬粉、鹽、宿墨等,通過點、線、面,或者潑墨的方式在生宣紙上隨意發揮,想怎樣的形式都可以,隨意的示范,其實就是游戲的心態,出來的作品往往千奇百怪,像云,像植物,像動物,等等,充分激發出他們的想象力和作畫的激情。如圖1《河流》,彭××同學就用宿墨加了些明礬,很自由地發揮,結果作品貌似河流,因此而得名。
2.純音樂助興
在學習中常常出現這樣的一個問題,他們容易將已學過的知識遺忘。為此我將輕音樂融入水墨畫教學中,例如:中國十大名曲之一《高山流水》,讓他們感受樂曲里面抑揚頓挫的感覺。班得瑞的《老鷹之歌》《大海》《雪之夢》《超好聽的鋼琴曲》,等等,讓學生的感官加深印象,活躍課堂氣氛。如:在畫冬瓜時,我將作畫方法編為:大筆淡墨畫冬瓜和葉子,小筆濃墨畫藤,這兩支筆和簡單的濃淡墨色讓他們容易掌握,學生們很容易就進入了角色。如圖3《冬瓜》,徐××同學就是抱著玩玩的態度在游戲形式下完成的,因此具有輕松性、隨意性的作品特點。
3.領頭羊的方式
鼓勵大膽豪放的學生當場作畫示范,這樣不僅提高了表演者的繪畫水平和心理調控能力,而且對其他同學也是一種鼓勵和鞭策,是一種學習上自我教育和提高的練習形式。如圖2《鯊魚印象》,由于××如喜歡看電視上的海洋動物世界,因此她對鯊魚的印象就是牙齒特別鋒利,雖然身體不怎么有特征,但是表現手法是很熟練的,這是她在課堂上師范給同伴們看的作品,感覺很成功。如圖4,李××就是在鄺××的帶動下來了作畫的熱情,創作出嘴巴比較大的魚,因此取名《大嘴魚》。
■
三、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增強作畫的熱情
適合用水墨表現的對象有:初學者最基本的就是點、線、面組成的抽象畫。可以用游戲的方式隨意性去完成。畫水墨任何內容都可以歸于他的游戲的心態去作畫,甚至是成人不易表現的內容,他們都能揮灑自如。
1.傳統題材――游戲魔術法
教學中以試一試、玩一玩、議一議、評一評、創一創等活動,積極創造調動學生內在情感和情緒,在多層面交融中,建構起新的知識,實現傳統題材與現代手法相結合的奇妙效果。
2.生活中找題材,揮毫潑墨游戲樂趣
篇5
前言:
在水泥生產控制或日常例行分析檢驗中,一般采用快速化學分析方法。而所用快速方法與標準方法或公認是準確的經典方法是否具有相同效果,某一方法有無系統偏差,以及一種分析方法的最大允許誤差的確定等,只有運用數理統計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的評價或推斷。
一、關于異常值的剔除
在化學分析過程中,誤差總是不可避免的。在一組測定結果中,有時會出現一兩個與其余數值相差較大的“離群”的結果。如果把這樣離群的結果去掉,便可得到一組更為接近的數據。但是,直觀上簡單判斷往往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從誤差理論的角度來考慮,所謂異常值只有在兩種情況下可以剔除:一是在化學分析過程中的確是由于粗枝大葉或某種意外事故造成差錯所出現的結果。這種結果應在發生差錯后立即予以舍棄,二是在歸納整理試驗結果過程中發現離群數值,按一定規則進行檢驗后再決定取舍。
剔除異常值的方法很多。在我們的實驗工作中多采用的是格拉布斯((Grubbs)檢驗法。
假如使用同一化學分析方法分析同一試樣得到一組結果從小到大地排列為x 1 ,x 2 ... ... Xn,平均值為x,標準偏差為S。則測定值xi(i=1,2,一n)與平均值,的偏差,以標準偏差S為尺度來衡量時就不應太大。根據這一思路得統計量:
式中:
然后由附表1查出對應于數據個數n和選定的顯著性水平a的臨界值(在一般化學分析中通常取5%的顯著性水平,即a = 0. 05),若算得的G1或G2值>臨界值,則被檢驗的數值x1(最小值(或Xn(最大值)為異常值,應予剔除,若G1或G2值
現以硫酸鋇重量法(銀坩堝一氫氧化鈉熔融處理試樣)測定明礬石膨脹水泥中SO3的一組分析結果(表1)為例,來說明上述方法的具體應用。
表1 明礬石膨脹水泥中三氧化硫的測定結果
由表1所列結果知:
故得統計量:
如果選擇0.05顯著性水平,則由附表1查得相對于n=10的格拉布斯檢驗臨界值為2.290。今G1=2.367,大于臨界值2.290,應判為異常值予以剔除。而G2 = 0.918,小于臨界值2.290,不屬于異常值,應予保留。
應用格拉布斯檢驗法,可同時剔除一個以上的數值,但不應按剔除后余下的測定結果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再作第二次剔除,
格拉布斯(Grubbs)檢驗臨界值 附表1
二、兩種化學分析方法是否具有相同效果的檢驗
在水泥生產控制或日常例行分析中,所用快速化學分析方法與國家標準方法或公認淮確的經典方法是否具有相同效果,是判斷該快速方法能否代替國家標堆方法或經典方法的依據下而介紹數理統計中比較簡便的成對對比法。
選取n個不同類型的試樣,各用兩種分析方法測定一次或兩次(取平均值)。現以xi代表方法一測得的結果,以Yi代表方法二測得的結果,則每對結果的差值Di=Xi-Yi,平均
差值
如果兩種分析方法沒有顯著性差異,則平均差值D,與零之差,以平均差值的標堆偏差SD為尺度來衡量時就不應太大。據此,提出下式作為檢驗兩種分析方法是否具有相同效果的統計量:
則
按上式計算的t位,如果小于附表3相當于自由度為(n-1)的顯著性水平a為0.05的臨界值時,則認為D同零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兩種分析方法具有相同效果,可以相互代用;反之,則認為兩種分析方法存在著顯著性差異,在不降低分析準確度的情況下,彼此不能相互代用。
現以測定明礬石膨脹水泥中SO3的燃燒法與硫酸鋇重量法(鎳坩堝一氫氧化鉀熔融處理試樣)是否具有相同效果的檢驗為例,來說明下述公式的具體運用。兩種分析方法測得SO3的結果列于表2。
由表2所列結果得統計量:
燃燒法與硫酸鋇重量法測定SO3結果的統計檢驗 表2
科克倫(Cochran)檢驗l臨界值 附表2
當自由度為10-1=9時,由附表3查得t 0. 05=2.262。今t=0.422< to.o5=2.262,所以兩種分析方法具有相同效果,可以相互代用,這在95%的情況下是不會發生顯著偏差的。
附表3 t值
三、水泥化學分析實驗數據信息處理系統設計
1、系統的主要內容
該系統主要采用的水泥產品標準有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GB/T 176-2008《水泥化學分析方法》,實現水泥產品化學分析檢驗項目實驗數據自動采集、自動計算與校核,結果分析評定。系統主要包括6個通用硅酸鹽水泥化學分析檢驗項目的數據信息處理模塊:燒失量的測定一灼燒差減法;三氧化硫的檢測一硫酸鋇重量法(基準法);氧化鎂的測定一EDTA滴定差減法(代用法);氯離子的測定一磷酸蒸餾一汞鹽滴定法(代用法);堿含量的測定一火焰光度法(基準法);不溶物的測定一鹽酸一氫氧化鈉法。
2、實驗數據處理流程
首先系統管理員使用系統賬號和密碼,登陸水泥化學分析實驗數據信息處理系統,完成樣品編號的錄入或根據樣品編號查詢實驗記錄和進展情況;如果記錄已存在,顯示原始記錄的詳細信息,如果記錄不存在,系統會提示“暫無信息,請先添加”,系統管理員可向實驗員發出檢驗指令。
實驗員使用用戶名和密碼,通過IE瀏覽器登陸水泥化學分析實驗數據信息處理系統,在選擇的實驗項目界面下,按照實驗流程錄入實驗原始數據后,保存成功后,系統提示“保存成功”,刷新原有頁面。點擊“提交”按鈕,點擊“導出W ord”按鈕,系統自動導出W ord文檔的檢驗原始記錄。
3、系統的實現
3.1用戶登錄系統
系統設置系統管理員、實驗員兩個角色,用戶按照預先設定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系統,系統管理員可以根據需求增加、修改或刪除用戶信息,并查詢系統內所有角色,管理員可以增加、修改、刪除實驗員信息。
3.2實驗樣品編號信息的錄入與查詢
系統管理員登陸系統界面后,首先完成樣品編號和該編號樣品信息內容的錄入。實驗員注冊登錄系統界面后,選擇實驗樣品編號,查詢相應的樣品名稱,規格型號等相關信息以及該樣品需要檢驗的實驗項目,如圖1所示。按照實驗室管理要求,實驗員無法看到樣品的詳細信息,例如:生產企業、委托單位等樣品信息。
圖1
3.3實驗數據信息的錄入
實驗員在選擇樣品和檢驗項目后,系統進入實驗數據信息錄入界面,以下以水泥氯離子實驗數據信息錄入為例,實現了水泥氯離子實驗中實驗環境、稱樣量、空白實驗消耗硝酸汞標液等信息數據錄入,系統完成準確計算和顯示。
3.4實驗數據的處理與原始記錄的生成
實驗員按照實驗流程錄入實驗原始數據后,保存成功后,系統提示“保存成功”,刷新原有頁面。點擊“提交”按鈕,系統自動處理實驗數據并顯示實驗結果,當實驗數據出現錯誤,系統自動顯示紅色報警。當系統自動處理實驗數據后根據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各項目標準值,對檢驗結果進行判定,給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結論。
結語:
有關數理統計的計算方法很多。本文只是結合工作中的計算實例,向水泥廠化驗室簡單介紹數理統計方法的某些具體應用,以期對提高水泥化學分析水平和加強質量管理方面,起到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篇6
鹽類水解在高考題中較為常見,通常情況下,鹽類水解規律為:當有弱就水解,無弱不水解;越弱、越熱、越稀越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弱弱具體定。如:醋酸鈉為強堿弱鹽,水溶液由于醋酸根的水解進而呈現堿性;而醋酸銨為弱酸弱堿鹽,其水解程度呈現中性。學生只有了解鹽類水解規律才能夠熟練解題。而在高考中,主要考察鹽類水解的規律、方程式、原理或外界條件對水解平衡的影響等。
例1:對滴有酚酞試液的溶液,做以下操作時顏色變深色的是()
A 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 B 對明礬溶液進行加熱
C 在小蘇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Cl固體 D 對CH3COONa溶液加熱
解析:A項:因為NH4CL水解后為呈現酸性,對顏色無影響。B項:明礬溶液加熱過程中,AL3++3H2O====AL(OH)3+3H+,當加熱時,平衡向右移,且水解程度逐漸增大,酸性逐漸增強,故對顏色沒有影響,不發生任何變化。C項:NaCl加入到酚酞試液中并不發生水解,故對顏色無影響。D項:由于CH3COONa溶液加熱后呈現堿性,并加熱時水解程度逐漸增大,且堿性逐漸增強,根據誰強誰顯性,故顏色逐漸變深。因此,此題正確答案為D。
二、比較溶液離子濃度大小
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比較,應明確鹽的電離是強烈的,而水解是微弱的。此外,還應明確多元弱酸鹽的水解可分布進行,且第一步尤其重要。在高考中常見的題型為選擇題,有時以判斷題或填空題出現。在解決此類問題時,應確定溶質,然后分析溶質的水解或電離,根據相關規律作出正確判斷。在等式關系中,可利用電荷守恒、元素守恒等知識作答。
例2:已知溫度相同,溶液均為0.2mol/L,由小到大排列以下溶液酸性值:①NH4HSO4
②(NH4)2SO4③NH4NO3④NaNO3⑤CH3COONa⑥NaCLO()
A ③①④⑥②⑤ B ③②⑥⑤④①
C ②①⑤④③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此道題主要考察溶液酸堿性及強弱規律。①項:NH4HSO4為強酸,溫度相同情況下,在溶液中全部電離,其反應方程式為:NH4HSO4= NH4+ +NH4HSO4。由于水解而呈現酸性,其離子反應式為:NH4+ +H2O= NH3?H2O+ H+。因此,濃度大而酸性小。②項:(NH4)2SO4與NH4NO3都屬于強酸,其中NH4+水解進而呈現酸性,但(NH4)2SO4中的NH4+濃度最大,因此,其酸性值小于NH4NO3的酸性。③項:NaNO3為強酸強堿,且經過溶液電離呈現中性,同時⑤⑥項均屬于強酸強堿,比較該三項的酸性值則需要比較OH-濃度,看水解程度。因為HCLO的酸性值小于CH3COONa,因此,NaCLO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Na。根據,“越稀越水解,越濃越難水解”的規律,故CH3COONa的酸性小于NaCLO。所以正確選項為:D。
三、判斷溶液離子是否共存
在考試中考察溶液中離子是否共存,一般情況,首先判斷其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雙水解反應等,應明確常見離子間的雙水解。所謂雙水解是指互相促進的水解。雙水解分為兩種,即完全水解與不完全水解。如:完全水解:AL3+與HCO3-發生水解,所生成的沉淀與氣體能夠脫離反應與體系,導致反應程度較大,甚至能夠實現徹底反應。不完全水解:NH4+與CH3COO-發生水解,都能夠溶于水中,且能夠相互促進,但生成的CH3COOH與NH3?H2O不是氣體也不是沉淀,不能夠減小生成物濃度。因此,NH4+與CH3COO-能夠實現共存。
例3:下列情況下,哪一項能夠實現離子共存()
A Ph=1的溶液中SO42-、CL-、NH4+、Mg2+
B 酸性值為7的溶液中,NO3-、Na+、Fe3+、CL-
C Ca2+ 、A13+、I-、HCO3-
篇7
中國畫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已呈現出日漸普及的趨勢。其應用、研究的范圍之廣,內容之多,乃至成果之多,應該說是前所未有的。有從傳統文化角度提出的,也有從中國畫美學角度闡述的,更有從中國畫情感角度研究的。當然,最多的還是從中國畫的構圖、空間、虛實、透視、筆法、墨法等具體的形式法則角度論述的。但是,以上種種研究與應用主要是在理論與工筆畫方面展開的,而進行中國水墨畫課程教學的研究,卻較為鮮見。為此,筆者認為要全方位、多風格、高層面地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有機結合起來,藝術設計類專業中國水墨畫的教學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一、現狀與分析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文化藝術的趨同逐漸形成了文化藝術較為單一的局面,如何較好地發展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傳統,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文化格局,已經成為包括藝術設計領域在內的文化領域需要直面的重要課題。縱觀當今的現代藝術設計,其民族性、地域性越強而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愛已是不爭的事實。
開展此項內容研究,旨在把傳統的、別具風格的中國水墨畫,科學、合理而高層次地應用于我國現代藝術設計之中。同時,它還可以拓展設計類專業學生的思維,增強其知識的廣泛性,豐富其藝術表現語言,增強作品的民族特點,從而全方位、多風格、高層面地提升學生的設計水平,這也符合現代藝術設計未來發展的需要。
水墨畫是中國繪畫特有的、最具中國畫特點的繪畫樣式之一,作品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于物體外表的肖似,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講求“以形寫神”“離像而求”“意在筆先”“緣物寄情”的造像原則。作畫時注重造型概括洗練、黑白分明,用筆用墨靈活灑脫、剛柔相濟、虛實相生、變化無窮。其作畫過程,幾乎涵蓋了中國畫所有的用筆用墨技巧和方法。很多藝術家都把水墨畫的藝術元素應用在藝術設計作品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靳埭強和陳幼堅兩位就是很好的代表。但水墨畫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基本都停留在具體的實踐與操作的層面,而在教學的方法與內容的安排上還鮮為人知,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和探討。
二、課程的內容與形式
(一)筆墨基礎體驗
1.傳統筆墨練習
眾所周知,“筆墨”歷來是評價中國畫優劣的一個重要標志。五代畫家荊浩在他重要的理論著作《筆法》中明確指出:“筆者,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墨者,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筆。”[1]清代畫家惲南田也說:“有筆有墨謂之畫。”可見筆墨在中國畫中的作用與意義。
筆墨是在中國繪畫史中形成的一種精英化的獨特的視覺藝術語言,是一種可視的形象符號,是中國畫形式特征的靈魂。筆墨具有相對的獨立審美價值,它在表現內容的同時有自我表象的相對自由,并充分顯示筆墨情趣的形式美感。中國畫筆墨的程序性、對立性、豐富性,使其本身便具有一定層面的審美意義。如果說意境是中國畫的靈魂,筆墨則是中國畫的華章。當然,這種筆墨形成的審美意義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解讀和運用。因此,學生很有必要對其進行專門的學習與訓練。
篇8
肝硬化腹水是由于肝臟疾病導致肝臟反復炎癥,纖維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種病理因素引起的腹腔內積液,其在發生發展的過程中機體較多指標隨之波動,臨床認為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是較為有效地反映疾病狀態及嚴重程度的有效指標[1],另外較多血液指標也有較高的臨床檢測價值,對于監測疾病的發展轉歸有較高的臨床價值[2]。本文采用塌漬照射法對肝硬化腹水患者SAAG、血小板參數及紅細胞參數的影響進行研究,以了解其在本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0月~2012年5月治療的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治療)和觀察組(常規治療+塌漬照射法治療),每組各30例。對照組的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39~69歲,平均(48.7±4.3)歲;病程5.5~42.5個月,平均(12.7±2.1)個月;乙肝后肝硬化腹水21例,酒精性肝硬化腹水9例。觀察組的30例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39~68歲,平均(48.8±4.1)歲;病程6.0~43.0個月,平均(12.8±1.9)個月;其中乙肝后肝硬化腹水22例,酒精性肝硬化腹水8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構成、病程及種類構成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主要為給予患者低鹽高蛋白飲食,并給予復方氨基酸15AA注射液250 mL/次,1次/d,靜脈滴注,螺內酯片100 mg口服,2次/d,呋塞米片40 mg口服,1次/d。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以面粉10 g加食用色素10 g溫水調成糊狀,進行備用。觀察組則以大腹皮、車前子、桑白皮、茯苓、豬苓各15 g,丹紅、桃仁、紅花及赤芍各5 g,將其研成細末,以蜂蜜食醋調成糊狀,再加入桂氮唑酮透皮促進劑。兩組均以制成藥膏紗布,囑患者排尿平臥后,將藥膏紗布置于臍中央的神闕穴,以CQ-B電磁波治療器置于神闕穴上方大約30 cm處,20 min/次,連續治療20 d。后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5、10、20 d的SAAG值、血小板參數及紅細胞參數水平進行比較。
1.2.2 檢測方法 取患者治療前1、5、10、20 d的晨起空腹外周靜脈血5.0 mL及腹水送檢,其中SAAG采用M305593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統計其≥11 g/L者比例;血小板參數及紅細胞參數則采用XFA6000Intelligent智能化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其中血小板參數檢測項目包括血小板計數(PLT)、血小板壓積(PCT)、平均血小板體積(MPV)及血小板分布寬度(PDW),紅細胞參數檢測項目包括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紅細胞壓積(HCT)及平均紅細胞容積(MCV),后將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及比較。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7.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5、10、20 d的SAAG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SAAG水平和≥11 g/L者比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 >0.05),而治療后5、10、20 d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5、10、20 d血小板參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LT、PCT、MPV及PDW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而治療后5、10、20 d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5、10、20 d紅細胞參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MCH、MCHC、RDW、HCT及MCV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 >0.05),而治療后5、10、20 d觀察組MCH、MCHC、RDW及MCV均低于對照組,HCT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3。
3 討論
肝硬化腹水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而是許多肝臟疾病終末期的共同臨床表現,當肝臟疾病一旦發展至肝硬化腹水階段,常常提示肝硬化已經到失代償期,如不進行積極干預治療,預后差,因此對于此期患者的治療尤為重要。臨床中較多研究顯示,此類患者存在明顯的SAAG異常升高的趨勢,且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11 g/L者所占比例較高,說明腹水存在的嚴重程度已經較為突出,另外,門脈高壓的情況存在較為突出。再者,肝硬化腹水患者還存在明顯的血小板參數和紅細胞參數的異常,其中血小板參數顯示出明顯的降低的情況,而這說明此類患者存在明顯的出血傾向[3-4],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改善患者的血小板異常的狀況是治療的重點之一。同時,此類患者的紅細胞參數也存在明顯的異常,其發生除與肝臟儲備降低有關外,其脾功能亢進也可能進一步導致血細胞的破壞增加,再者出血也是導致紅細胞異常的指標[5-7],因此上述這些指標可以作為疾病診斷和了解治療措施是否有效的指標。
近年來中醫藥治療方法在肝硬化腹水治療中的效果日益受到肯定,塌漬法作為中醫治療的常見方法之一,其具有較佳的臨床效果,其直接作用于局部,具有更為明確效果,且其能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祛風除濕、補益肝腎的作用[8],通過與照射法進行聯合應用具有更佳的改善局部的血循環的作用,且具有較佳地減少炎性滲出并促進滲出的吸收的作用,因此可加快病理產物的排泄[9]。本文中所用藥方中大腹皮具有下氣寬中,行水消腫之功效,有利于促進纖維蛋白溶解及腹水吸收;車前子具有促進利尿及祛濕的作用;桑白皮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茯苓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豬苓具有較佳的解熱除濕,行竅利水的作用;丹紅具有較佳的活血通絡、祛瘀止痛的效果;桃仁、紅花及赤芍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利于改善循環,促進吸收,上述藥物互相作用,效果較佳。
本文中筆者就塌漬照射法對肝硬化腹水患者SAAG、血小板參數及紅細胞參數的影響進行觀察,發現其較單純采用面粉加食用色素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效果,主要表現為SAAG的降低和血小板參數的升高,再者患者的紅細胞參數的異常狀態也得到了更為有效的改善,說明患者的疾病狀態得到有效了改善,這均與塌漬照射法有效改善了肝功能及促進了腹水吸收有關[10]。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塌漬照射法在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SAAG、血小板參數及紅細胞參數方面的效果較佳,對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狀態發揮著積極的臨床作用。
[參考文獻]
[1] 宿冬遠.SAAG聯合腹水總蛋白水平診斷肝硬化腹水的意義[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1,20(1):53-54.
[2] 霍潔茹,常敏鳳.血小板參數和凝血指標檢測在肝硬化診療中的臨床意義[J].醫學綜述,2011,17(21):3358-3359.
[3] 洪煒,楊寧,何江英,等.肝硬化出血患者血小板4項參數及凝血因子的動態變化[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1,21(9):2250-2251.
[4] 李紅艷,斯慶圖娜拉,張永貴,等.老年肝硬化患者凝血及血小板功能變化與Child-Pugh分級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6):951-952.
[5] 張志梅.52例肝硬化患者紅細胞參數變化的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0,31(9):1050-1051.
[6] Koscielny A,Hirner A,Kaminski M. Complicated umbilical hernia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Concept for risk reduction of repair [J]. Chirurg,2010,81(3):231-235.
[7] 胡宗海,楊歡歡,胡娟.肝硬化患者紅細胞參數及網織紅細胞生成指數分析[J].四川醫學,2007,28(1):33-34.
[8] Nair MS,Uzzaman MM,Chung J,et al. Chylous ascites secondary to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following ileostomy reversal fashioned for low anterior resection [J]. Int J Colorectal Dis,2010,5(6):791-792.
篇9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8年“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實施以來,我國高等院校的國際交流合作日益擴大,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化”逐漸成為高校發展和提升質量的重要戰略舉措之一。中外高校之間的教育文化交流方興未艾,涉及領域包括人才引進、教師進修及培訓、學生流動、合作研究及合作辦學等項目。總體而言,我國的大學國際化存在地區和高校發展不平衡、學科國際化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不少高校定位不清,目標不明,滿足于國際交流活動熱熱鬧鬧,處于從眾或盲動的狀態。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界在理論上對高校的國際化水平指標體系剛剛開始探討、研究,現有的研究也主要針對整個大學的國際化水平評估,而沒有針對校內具體的二級教學科研單位的評估方案。然而,一所大學的教學科研工作主要由各教學科研單位實施,整個學校的國際化水平也是由校內二級教學科研單位的國際化水平綜合評估得出,因此學校的國際化建設任務也必須落實到這些二級單位才能有效的實施,絕非傳統觀念上國際處一個部門努力即可達成。因此,本項目力爭建立一套符合國內外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共識,又立足華中師范大學國際化建設目標,并從現實工作現狀出發的科學嚴密、行之有效的全校二級教學科研單位年度國際化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為學校評估二級單位國際化發展水平、規劃發展目標提供依據。
一、國內外研究和實施現狀
1.國(境)外。上世紀90年代至今,國境外相繼推出不少高校國際化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其中有6種已推行或正在推行的評估指標體系,包括:①經合組織(OECD)與“學術合作協會”(ACA)聯合啟動的“國際化質量評審程序”(International Quality Review Process,簡稱IQRP)指標體系;②“全美校園國際化調查”及“全面國際化模型”指標體系;③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大學國際化戰略本部強化事業”評審指標體系;④日本大學評價與學位授予機構(NIAD-UE)“院校可選式評估:教育國際化”指標體系;⑤澳大利亞AUQA/TEQSA“國際化主題審核”指標體系;⑥我國臺灣地區的社團法人臺灣評鑒協會(TWAEA)的“大學校務評鑒:國際化程度”指標體系。
這些指標體系大多采取評審或審核的方式,著重考察高校國際化發展目標的符合度與達成度情況;而且這些指標體系鼓勵高校開展自評并提供相應的手冊、指南進行指導,但大多不對高校做出判斷性的結論,也很少進行分等定級或排名。
2.國內。綜觀國內當前學術界近年來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理論研究在許多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陳學飛、陳昌貴、盧曉中、楊銳、胡亦武、吳福光等許多學者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現狀或發展的一些問題有過精辟論述。王璐、陳昌貴、陳學飛、徐嵐、許邁進、曾滿超、王鮮萍等人或課題組分別提出了自己的大學國際化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但上述這些指標體系大多停留在理論構建層面,缺乏實際應用和評估實踐。而國內近兩年實施的最廣為人知的一次大規模高校國際化水平排名即為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對教育部直屬75所高校進行的首次國際化評估和排名。此次排名,西南交大的課題組采用各高校公開的官網數據和資料,運用自己的指標體系進行評估和排名。此排名推出時,在國內高等教育界引起很大反響,進一步促進了教育界對高校國際化建設的關注。2014年,西南交大進一步改進了自己的指標體系,收集數據的方式也改為向各校征詢最新、最準確數據,評估對象也擴大到全國112所“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學,甚至還對近500所國外大學進行國際化水平評估與排名。華中師范大學在2013和2014年的排名中分別位列25名和28名。此項排名雖并非國家官方機構和部門推出,但其開創性研究和大膽嘗試為我國建立一套科學、系統、完備的高校國際化水平評估體系提供了寶貴探索和重要參考。教育部今年5月下發了《關于開展“2015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狀況調查”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大規模調查和信息采集,并將信息納入全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基礎數據信息庫,并把相關數據分析結果作為有關教育部門和高校國際化發展決策的參考依據。此次調查教育部使用的“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狀況調查指標體系(普通本科院校)”下設9個一級指標、22個二級指標、57個主要觀測點,即三級指標。通過項目調研,我們了解到,國內一些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大學近兩年也開始進行國際化發展水平自評,或在校內對二級教學科研單位的國際化發展狀況進行評估,他們分別建立了或簡明或復雜的校內國際化水平指標體系。我們對北京師范大學等部分國內兄弟高校的校內國際化指標體系做了深入調研和分析比較。
二、研究設計與實施
1.研究方法。①文獻梳理(library research)。通過對圖書、期刊的調研整理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對高等教育國際化內涵的定義和論述;對國際上知名度較高的幾個大學國際化指標體系進行分析、對比;對近年來我國學者對大學國際化指標體系的探索、建構和論述進行綜合、比較。②現狀調研(field research)。通過電子通訊或實地走訪省內外高校和高校國際化建設研究方面的專家、學者。一類是國際化發展水平較高,甚至已有自己的國際化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大學,另一類是與華中師范大學辦學特色和學科類別相近的師范大學和文理綜合院校,了解他們對高校國際化要素的認知、評估,及其在建立自己國際化發展程度評估體系中的經驗。③意見征詢。并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征詢校內外專家、學者、師生的意見和建議。包括對大學國際化建設和國際化發展評估指標體系有研究的專家、學者,與華中師范大學辦學特色、國際化水平相似的其他高校國際化事務負責人,和學校其他相關部門、學院的教師、學生。了解他們的看法,收集建設性意見、建議。
2.研究實施。按照項目研究計劃,2015年5月底前完成了文獻梳理和現狀調研工作。國際處項目研究小組通過圖書館、網上電子資源數據庫等廣泛收集整理關于教育國際化的著作、文章,和關于建立大學國際化評估指標體系的論文、論述等;綜合分析、比較近年來國內外知名組織、研究機構、專家、學者提出的大學國際化指標評估體系,提煉出可借鑒之處。并赴北京、上海、江蘇等多地調研,走訪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高校,考察、學習其在建立國際化指標考核評估方案中的探索嘗試和實踐經驗;并收集了牛津大學、昆士蘭大學等多所海外名校的戰略規劃材料作為參考。
三、指標體系建構
在前期多方面、多角度調研、比較的基礎上,2015年6月,華中師范大學國際處初步擬定了二級教學科研單位年度國際化考核指標體系。在6月中旬召開的全校國際化領導小組會議上,匯報、介紹了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認真聽取了國際化領導小組成員和與會代表提出的建議和意見。會后修改后,6月底至7月在全校所有二級教學、科研單位發放問卷廣泛征求意見。項目研究小組還充分利用國內、省內各類外事會議、研討、培訓等機會,向外校專家、學者、國際處負責人等征詢意見、建議。最終,經過多次修改、完善,于2015年11月確定了《華中師范大學二級教學科研單位年度國際化考核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可以通過聯系本文作者索取)。
四、應用與思考
2015年12月,華中師范大學國際處正式將《華中師范大學二級教學科研單位年度國際化考核指標體系》發放給全校二級教學科研單位,收集各單位2015年的國際化發展數據,進行評估。從該指標體系的首次應用,項目小組發現,一個高效的指標體系,一方面要做到指標定義明確、統計范圍清晰;另一方面要在實際評估操作中盡可能操作簡便、易于實施,要盡可能減少數據填報人員的統計工作量,需要平衡指標體系中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的比例,既易于操作、收集,又能比較精確地反映一個學校的國際化發展水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屬的國際大學聯合會(IAU)認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把跨國界和跨文化的觀念、氛圍與大學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主要功能相結合的過程。可見,高校國際化是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并且體現在學校辦學的各個層面,是學校整體國際化與學院、教職工、學生個體國際化的統一,需要學校各二級單位認清形勢與定位,科學規劃,增加力度,加快自身國際化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Jane Knight & Hans de Wit,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OECD,1999.
篇10
一、現階段我國國內檔案管理的發展狀況
在時代的迅速發展中,國外的許多企業,紛紛進行了工作方面的優化和創新,對檔案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地整改。與此同時,國內的企事業單位也不甘示弱,迅速引進了一些先進的管理機制和管理辦法,同時加大了對檔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視,對檔案管理部門進行了結構上的細化。現階段的我國,企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有了全新的發展,整體的工作效益相當高,不僅萌生了一些全新的檔案信息數字化建設功能,更加在服務內容上進行了全方面地拓展,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檔案數據搜集整理,開始拓展到檔案信息的利用和服務。這樣的功能,吸引了更多客戶的目光,并使得企事業單位的服務對象有了全新的印象。但是,與國外的檔案管理水平相比,我國的檔案管理水平依舊處于較低的狀況。在這個時候,許多的企事業進行了實時地探索,發現在管理設備上已然與國外沒有太大的差距,但是管理辦法的適用性,存在一定的問題。國外的檔案管理辦法選擇,與實際的企業管理有著很大程度上的銜接,能夠為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檔案信息基礎。國內的檔案管理方法,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先進性和優越性,但是并沒有實際的效用。而這樣的狀況蔓延了較長的時間,如果想要從根本上進行治愈,必然需要深入地了解當前國內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地管理方法優化,以產生相當高的工作效益。
二、現階段我國國內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整體的重視度十分低
我國的檔案管理,一直都沒有得到較為完善的創新和優化,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傳統管理思想的阻礙。在我國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中,有很多的工作內容,并不需要進行檔案記錄和管理,主要原因在于這些工作內容相對較為簡單,沒有記錄的必要,并且也不會對以后的工作或者決策產生任何的影響,因而企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人員,并不會著重重視檔案管理內容,而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主體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上。這樣的狀況和思想,意味著我國的企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沒有明確的地位,與主體工作內容相脫節。于是,很多的企事業單位,并沒有給予檔案管理部門相應的權利,僅僅讓相關的人員搜集和整理檔案管理內容和資料,其他的服務內容則嚴重匱乏。一些企事業單位,甚至沒有完善的檔案管理部門,將其中的檔案管理工作交由相關的部門完成。這項的工作思路,在最初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它已經無法較好地面對當前工作的需要。現階段的國內企事業單位,所面臨的檔案管理工作是相當復雜的,需要進行的事業工作也越來越多,每一張工作都較為繁雜,其中的內容需要明確地記錄下來,便于以后的工作_展。而相當一部分的部門沒有完善的檔案管理機制和方法,于是在整體的工作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面對這樣的狀況,許多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實時的改革,并加大了對檔案管理部門的重視。但是,這部分重視僅僅是對于企事業單位的高層管理人員而言,由于長期的習慣依舊存留,企事業單位的其他人員,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依舊沒有全新的認識,甚至檔案管理人員,都將自己的工作內容視為可有可無的部分,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和認真的工作態度。
(二)檔案管理部門的投入十分低
在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中,人們首先看重的是主體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質量,對于檔案管理部門,并不會進行太多地關注,即使在新時期的沖擊下,依舊有很多的部門沒有認識到檔案管理的價值所在。為此,當前的檔案管理部門,無論在權利上,還是資金配置上,都有著很大的不足。首先是檔案管理的權利和職責內容。一直以來,企事業單位對于檔案管理部門,都沒有賦予較為完善的權利,主要原因在于檔案管理部門的職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簡單的檔案搜集整理,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成本,因而也不需要具有太多的工作權利。隨著時代的變化,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內容不斷地增加,職責上也有了全面地拓展,從最初的檔案分類管理變成了現如今的檔案利用服務,甚至形成了全新的檔案數據庫。但是,在權利的賦予上,檔案管理部門依舊沒有得到太大的提升,始終堅持著以往的工作機制。于是,在對某些檔案信息的處理上,需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審核和批準,檔案管理部門并沒有太多的權利,而其中所消耗的時間十分長,一旦客戶對這份檔案信息的需求十分緊,將會直接導致提供時間上的研究,使得客戶產生諸多的不滿。其次,在檔案管理部門的資金投入上,企事業單位一直將較少的資金投入到其中。一開始,企事業單位所給予的檔案管理資金十分少,主體原因是因為檔案管理部門本身屬于一個簡單的工作部門,其中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流程都十分地少,不需要進行較多地投入。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變得相當多,每天還需要面臨多種壓力,而所配置的資金無法實質性地解決檔案管理部門的各項支出問題,這也是導致檔案管理水平難以獲得有效改善的重要原因。
三、提升檔案管理水平科學化的方法選擇及實踐
(一)因地制宜,選取最為科學的檔案管理方法
在整個企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中,檔案管理方法的選擇起著最基礎的作用,而且能夠影響到整體的檔案管理質量。因而在提升檔案管理的水平上,需要優先選取最為科學的檔案管理方法。而如何實現檔案管理方法選擇的科學化呢?必然需要根據企事業單位的實際狀況進行。現如今,我國的經濟建設速度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萌生出來,它們的工作內容是不一樣的,如果在檔案管理的方法上,選擇的方法過于單一,會因為這些方法的不適用性,產生較多的發展阻礙。為了提高檔案管理方法的適用性,檔案管理部門應當著重分析企業內部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對各種問題進行多方面地思考和探討,接著再根據檔案管理部門的真實需要,選擇最為切實的檔案管理方法,并對它的適用性進行檢驗和分析,一旦出現某一方面的問題,應當進行迅速地調整和改善。同時,對于檔案管理方法的科學性,需要根據實際的檔案管理需求進行調整,在檢驗的過程中,要做到切實有效,不能盲目地進行,如果選擇的方法缺乏可行性,很容易對整個檔案管理,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二)加大對檔案管理部門的資金投入
對于檔案管理部門而言,開展高效的檔案管理,首先需要的是足夠的資金,如果資金不到位,其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機制即使十分優越,也難以產生實際的管理效益。當前國內的檔案管理,工作內容已然得到了全方面地拓展,不僅需要對工程項目進行信息搜集和記錄,還需要對檔案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并提供相應的服務,其中的工作流程,所需要消耗的成本十分高,如果沒有資金上的支持,整體的工作效率十分低。同時,當前的檔案管理部門,已然有了全新的工作結構,在檔案管理部門中,設置了相當多的下屬部門,每個部門分擔了不同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因而所需要的資金也會相對較多。此外,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其薪酬有著最為直接的聯系。現如今的檔案管理薪資并不高,但是他們的工作內容卻在不斷地增長,因而整體的工作積極性嚴重下降,不愿意從事其中的工作,導致相當多的專業檔案管理員出現了流失的狀況,整體的檔案管理水平也迅速地下降。因此,在新時代的發展中,我國的企事業單位應當迅速加大對檔案管理部門的資金投入,滿足其實際的工作需求,進而產生較高的工作效益。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檔案管理工作,面R著多重的挑戰,本身的管理機制和方法上,也存在較多的問題。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提升現有的檔案管理水平,企事業單位需要正確審視當前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應對,選取最為科學的管理方法,相應地投入一定量的資金,進而使得整體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更好地為人們提供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芳. 檔案管理現代化的意義[J]. 管理觀察. 2016(33)
[2] 廖思蘭. 提升檔案管理效率的措施分析[J]. 城建檔案. 2016(11)
[3] 吳新華. 芻議勞動保障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 才智. 2016(32)
篇11
抗壞血酸(AA)是具有廣泛生理活性的物質[1],化學穩定性差,在空氣水中極易被氧化,見光易分解;電化學反應活性靈敏,在不同化學環境,如不同電極及pH溶液中,具有不同的反應機理。有關AA在不同金屬電極表面的電氧化機理和動力學研究的報道較多[2~12]。Aldaz等[8~12]在Pt、Ga、Au和Hg電極表面的電氧化過程中發現有自由基陰離子中間體存在。推測了AA在pH
近年來,離子液體由于化學穩定性強、能溶解電活性物質和具有離子導電性而成為一種新的溶劑,可用于電化學行為的研究[13~15]。本研究使用的1乙基3甲基咪唑(EMIMBF4)是一種低粘度和高導電性的質子型溶劑[16]。
現場紅外光譜電化學方法是一種將電化學和光譜技術相結合,實時跟蹤電極/溶液界面的各種反應過程,從分子水平上研究電化學反應機理的強有力的方法[16,17]。
導數循環伏吸法[18]是1981年Henry等提出的方法。它是一種利用特定波長下,反應物、生成物或中間體吸光度對時間(電位)的導數來跟蹤電化學反應的方法。由于dA/dtE或dA/dEE與iE有完全相同的形式,所以導數循環伏吸法和循環伏安法曲線形狀完全一致。此外,它可排除非法拉第電流的影響,如充電電流的影響;也可排除其它在測量波長下不吸光的電化學反應。然而,目前導數循環伏吸法主要用于紫外可見光譜電化學研究,而紅外光譜電化學的循環伏吸法、導數循環伏吸法尚未見報道。
本研究采用循環伏安法和紅外循環伏吸法研究AA在水和EMIMBF4中的電化學氧化機理,發現AA發生不可逆電化學氧化。現場紅外光譜結果表明,AA的氧化產物為脫氫抗壞血酸(DHAA),它在離子液體中比在水溶液中穩定,可能以二聚體存在,或與離子液體間存在氫鍵作用。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CHI630C電化學工作站(上海辰華儀器有限公司); Nicolet Nexus 870 FTIR儀,配有液氮冷卻的MCTA型監測器;三電極系統:鉑電極( 2 mm)和鉑盤電極( 4 mm)為工作電極,Ag絲為準參比電極,鉑絲為對電極。抗壞血酸(AA,平均分子量為176.13 g/mol, 國藥集團試劑公司);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EMIMBF4,99%,上海成捷化學有限公司),使用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2.2 實驗方法
現場快速掃描紅外光譜電化學實驗是在自制薄層電解池[17]中進行的(薄層厚約5 μm),工作電極為鉑盤電極( 4 mm), 對電極為鉑絲, 準參比電極為Ag絲,CaF2紅外光窗。工作電極使用前用Al2O3拋光,再用水超聲波清洗干凈;實驗時推壓在光窗上形成薄層。采用循環伏安法調制電位,100到120張干涉圖累加平均,分辨率為32 cm-1。結果用差譜表示:ΔR/R=[R(Es)-R(ER)]/R(ER),R(ER)和 R(Es)分別為參比電位ER 和研究電位Es下采集的單光束光譜。
3 結果與討論
3.1 AA在水溶液和離子液體EMIMBF4中鉑電極上的電化學特性
圖1a為AA水溶液在鉑電極上的循環伏安結果,其在0.32 V處有一個明顯的氧化峰,峰電位與文獻[16]報道基本一致,無還原峰;圖1b為AA的EMIMBF4溶液在鉑電極上的循環伏安結果,峰形狀與在水溶液中的類似,峰電位在0.47 V處,也無還原峰。說明AA在水溶液和EMIMBF4中都發生了不可逆的電化學氧化反應。
3.2 AA在水溶液和EMIMBF4溶液中的現場紅外光譜電化學
圖2為鉑盤電極在20 mmol/L AA1 mol/L KCl溶液中的薄層循環伏安圖。由圖2可見,在0.43 V出現一個氧化峰,無還原峰,是一個明顯的不可逆薄層電化學過程。
圖1 AA 在水溶液(a)及離子液體中(b)鉑電極上的循環伏安圖
Fig.1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ascorbic acid(AA) in H2O(a) and 1ethyl3methyl 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EMIMBF4)(b) at Pt electrode
v =5 mV/s. 圖2 鉑盤電極在AA的水溶液中的薄層循環伏安圖
Fig.2 Cyclic voltammogram of AA in H2O at Pt electrode in thinlayer cell
20 mmol/L AA; v=2 mV/s.
圖3a是循環伏安實驗同時采集的的現場快速掃描紅外光譜圖; 圖3b是紅外光譜圖中1801 cm-1峰(指認為氧化產物的羰基吸收峰)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由吸光度隨時間先升高再降低的變
圖3 AA在KCl溶液中現場快速掃描紅外光譜圖(a)及其1801 cm-1峰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b)
Fig.3 In situ rapidscan FTIR 3D plot absorbance/ time (potential)/wavenumber for AA in H2O (a), and absorption spectra at 1801 cm-1 as a function of time (electrode potential) (b)
其它條件同圖2(Other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as in Fig.2)。化可以推測,AA被氧化后的產物DHAA又迅速發生了不可逆的水解反應[16]。
圖4a為7.9 mmol/L AA在EMIMBF4溶液鉑盤電極上的薄層CV圖。從0.1 V開始掃描,可以看出在離子液體中,AA的氧化峰第一圈在0.53 V處,第二圈在0.47 V處,但峰電流明顯減小。
圖4b為圖4a對應的快速掃描紅外光譜圖; 圖4c為1785和1739 cm-1峰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在電位掃描時,AA被氧化為DHAA,羰基峰1785 cm-1吸光度逐漸升高到一個穩定值,直到掃描第二圈,氧化峰再次出現,吸光度再次升高,而1739 cm-1處峰變化與1785 cm-1處的峰類似。表明AA被氧化成DHAA后,在EMIMBF4中能穩定存在。這是與在水溶液中完全不同的現象。
圖4 AA在EMIMBF4溶液于鉑盤電極上的薄層循環伏安圖(a)、現場快速掃描光譜圖(b) 及現場快速掃描光譜圖中峰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c)
Fig.4 Cyclic voltammogram of AA(a), in situ rapidscan FTIR 3D plot absorbance/time(potential)/wavenumber(b) and absorption spectra as a function of time(electrode potential)(c) in EMIMBF4 at Pt electrode in thinlayer cell
AA 7.9 mmol/L;v=5 mV/s; c1, 1785 cm-1; c2, 1739 cm-1。圖5 AA在KCl溶液中快速掃描光譜圖1801 cm-1處峰的導數循環伏安吸收圖(a)及其在EMIMBF4溶液中快速掃描光譜1785 cm-1處峰的導數循環伏安吸收圖(b)
Fig.5 Derivative cyclic voltabsorptometry for AA in H2O at 1801 cm-1(a) and in EMIMBF4 at 1785 cm-1(b) in situ rapidscan FTIR 3D plot absorbance/time(potential)/wavenumber for AA in H2O
20 mmol/L AA; v=2 mV/s.在水溶液中AA氧化峰的電位為0.38 V(圖5a),而在薄層循環圖(圖2)中為0.43 V,負移了50 mV; 在EMIMBF4的第一圈AA氧化峰電位為0.48 V(圖5b),而在薄層循環圖(圖4a)中為0.53 V處,也負移了50 mV。根據上面數據可以推測出AA在EMIMBF4中的氧化機理為:
值得注意的是,AA在EMIMBF4溶液中的羰基峰出現在1739 cm-1處,而極稀AA的乙腈溶液中, AA分子中真正的游離態γ內酯羰基伸縮振動峰在1809 cm-1處,紅移了70 cm-1,發生此現象可能是由于AA自身結構的特殊性,特別是分子內和分子間存在氫鍵[1];或者是由于[EMIM]+有可以離解的質子,AA中有可接受質子的羰基[13],它們之間可以形成氫鍵。同理,DHAA在離子液體中的羰基峰出現在1785 cm-1處,這個譜帶與在無水二甲亞砜中得到的譜帶頻率相近,而DHAA在無水二甲亞砜中是以二聚體存在的[18]。因此,DHAA在干燥的離子液體中可能形成二聚體;也可能由于DHAA中含有羰基,和EMIMBF4形成氫鍵,確切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Gao YunFang(高云芳),Liu WenHan(劉文涵),Li ZuGuang(李祖光),Ma ChunAn(馬淳安). 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光譜實驗室), 2002, 19(3): 354~357
2 Hu I,Kuwana T. Anal. Chem., 1986, 58: 3235~3239
3 Deakin M R,Kovach P M,Stutts K J,Wightman R M. Anal. Chem., 1986, 58: 1474~1480
4 Prieto F,Coles B A,Compton R G. J. Phys. Chem. B,1998, 102: 7442~7447
5 Hinoue T, Kuwamoto N, Watanabe I. J. Electroanal. Chem., 1999, 466: 31~37
6 PoumaghiAzar M P, RazmiNerbin H. J. Electroanal. Chem., 2000, 488: 17~24
7 Sophak D, Miller B. J. Phys. Chem. B, 2000, 104: 7545~7553
8 Aldaz A,Alquic A M. J. Electroanal. Chem., 1973, 47: 532~534
9 Dominguez M, Aldaz A, SanchezBurgos F. J. Electroanal. Chem., 1976, 68: 345~354
10 Ruiz J J, Aldaz A, Dominguez M. Can. J. Chem., 1977, 55: 2799~2806
11 Ruiz J J,Aldaz A,Dominguez M. Can. J. Chem., 1978, 56: 1533~1537
12 Rueda M, Aldaz A, SanchezBurgos F. Electrochim. Acta, 1978, 23:419~424
13 O′Toole S, Pentlavalli S,Doherty A P. J. Phys. Chem. B, 2007, 111: 9281~9287
14 Lian JiYing(廉繼英), Zhang Lei(張 雷).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學), 2007, 35(11): 1575~1580
15 Zhang HaiLi(張海麗), Liu HuaChun(柳華春).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學), 2007, 35(2): 211~215
篇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plasma 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1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of EV71. Methods The 90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of EV71 diagnosed clinically in 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zhen from December 2013 to June 2015 (infection group) and 50 cases of healthy children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 infection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common group (32 cases) and severe group (58 case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Levels of plasma sTREM-1, TNF-α, IL-1β, IL-8, IL-4 and IL-10 in each group and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infection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plasma sTREM-1, TNF-α, IL-1β, IL-8, IL-4 and IL-10 in infec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levels of plasma sTREM-1, TNF-α, IL-1β, IL-8, IL-4 and IL-10 in children at acute stage of infec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ecovery perio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plasma sTREM-1, TNF-α, IL-1β, IL-8, IL-4 and IL-10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normal group, children at severe acute stage and recovery stage of the infec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levels of plasma sTREM-1, TNF-α, IL-1β, IL-8, IL-4 and IL-10 in children at severe acute stage and recovery stag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rma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STREM-1 may play a pro-inflammator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evere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in type EV71,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imbalance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
[Key words] Intestinal virus type 71; Severe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1; Inflammatory mediators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多見于5歲以下的兒童,主要由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引起[1]。其臨床表現包括口腔、手、臀部及足等部位出現皰疹、斑丘疹,部分患兒同時伴有發熱癥狀。據報道,近年來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患兒每年有超過100萬例,且呈逐年升高趨勢[2]。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預后差,常合并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導致死亡。因此,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現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嬰兒健康的最大難題。髓系細胞觸發受體-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TREM-1)屬于一種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活化受體,在髓樣細胞表面表達[3],其活化可促進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炎癥介質釋放。可溶性髓系細胞觸發受體-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TREM-1)是TREM-1的分泌亞型,在機體遭受感染情況下可釋放進入血液。本研究探討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血漿sTREM-1及炎癥介質水平變化情況,旨在為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診治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臨床診斷感染EV71的90例手足口病患兒作為感染組研究對象,均符合原衛生部制訂的《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4]中的診斷標準,且經病原學檢查確診為EV71感染,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齡3個月~4歲,平均(1.8±0.7)歲。根據臨床分型分為普通組(32例)和重癥組(58例),其中普通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2個月~4歲,平均(1.5±0.9)歲;重癥組中重型30例,危重型28例,男33例,女25例,年齡2個月~3歲,平均(1.2±0.8)歲。另選取50例我院同期體檢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個月~4歲,平均(1.9±0.6)歲。三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研究對象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HFMD臨床分型
參照《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10年版)分為普通型和重癥型,具體內容如下: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出現發熱為普通型;重癥型分為重型和危重型,出現神經系統受累表現為重型,如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頭痛、嘔吐;精神差、嗜睡、易驚、譫妄。體征可見腦膜刺激征,腱反射消失或減弱。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危重型:①休克等循環功能不全表現;②肺部音、呼吸困難、血性泡沫痰、紫紺等;③腦疝、昏迷、頻繁抽搐。
1.3 HFMD臨床分期
根據患兒病情進展情況分為急性期和恢復期,急性期為病程的第1~4 d,可見口腔潰瘍、皮疹,伴或不伴發熱,重癥者伴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及神經系統損傷癥狀;恢復期為病程的7~14 d,皮疹及口腔潰瘍等癥狀基本消失,無發熱癥狀,重癥者神經系統受累癥狀大部分改善,逐漸恢復心肺功能。
1.4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抽取所有研究對象外周肘靜脈血3 mL,置于肝素抗凝管中,3000 r/min離心15 min,分裝后置于-80℃冰箱中保存待測。觀察指標包括血漿sTREM-1、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其中促炎因子包括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IL-8,抗炎因子包括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10(IL-10)。均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進行測定,試劑盒由美國R&D公司提供,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感染組不同分期與對照組血漿sTREM-1及相關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感染組急性期及恢復期血漿sTREM-1及TNF-α、IL-1β、IL-8、IL-4、IL-10水平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感染組急性期血漿sTREM-1及TNF-α、IL-1β、IL-8、IL-4、IL-10水平明顯高于恢復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感染組急性期與對照組血漿sTREM-1及相關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普通組和重癥組急性期血漿sTREM-1及TNF-α、IL-1β、IL-8、IL-4、IL-10水平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重癥組急性期血漿sTREM-1及TNF-α、IL-1β、IL-8、IL-4、IL-10水平明顯高于普通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感染組恢復期與對照組血漿sTREM-1及相關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普通組和重癥組恢復期血漿sTREM-1及TNF-α、IL-1β、IL-8、IL-4、IL-10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重癥組恢復期血漿sTREM-1及TNF-α、IL-1β、IL-8、IL-4、IL-10水平明顯高于普通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手足口病屬于一種近年來流行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傳染疾病,主要癥狀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皰疹或皮疹和發熱,少數患兒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腫、急性遲緩性麻痹、腦炎及無菌性腦膜炎等[5]。目前,其發病機制尚未闡明,可能與病毒直接侵犯組織細胞有關,大量病毒在體內復制可破壞細胞[6-7]。
臨床研究表明,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為EV71和CoxA16,其中以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最為常見[8]。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臨床上可見神經源性肺水腫、腦脊髓炎及腦炎等。有研究表明,年齡
正常情況下,機體內的細胞因子處于互相制約狀態,共同維護免疫平衡。當病毒侵入機體時,免疫細胞被激活而不斷分泌細胞因子,細胞因子在參與機體免疫病理損傷的同時保護機體免疫。細胞因子中抗炎介質與促炎介質間保持平衡有助于維持機體內環境穩態,該平衡一旦被打破,則會出現諸多不良后果。促炎介質占主導地位會使炎性反應進一步加重,抗炎介質占主導地位則會使抗炎/促炎趨于平衡,機體炎性反應隨之減輕。TNF-α主要由活化單核巨噬細胞、激活的中性粒細胞產生,是機體感染后最早產生的多功能細胞因子之一,可直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同時通過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單核巨噬細胞而加重炎性反應[10]。IL-1β是一種能激活多種免疫和炎癥細胞的促炎癥細胞因子,具有廣泛的免疫調節作用,同時具有介導炎癥和致熱作用[11]。IL-8是一種強而有力的中性粒細胞趨化和活化因子。目前認為,TNF-α、IL-1β導致的炎性反應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誘導以IL-8為代表的趨化因子產生的,且與炎性反應嚴重程度呈正相關[12]。IL-10由巨噬細胞核T淋巴細胞產生,可發揮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和拮抗促炎介質的雙重作用[13]。其主要生物活性是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產生促炎癥因子和趨化因子,減少TNF-α、IL-1、IL-6、IL-8等的釋放。IL-4是重要的抑炎癥因子之一,可增加正常休止期T細胞活性、調節造血功能,抑制炎性反應進一步加重[14]。
本研究結果發現,恢復期各炎癥因子水平高于對照組,可能與體液免疫有關,劉亞敏等[15]研究指出,EV71手足口病型患兒患病7 d后血清特異性抗體IgM明顯增加,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重癥組急性期及恢復期血漿TNF-α、IL-1β、IL-8、IL-4、IL-10水平均明顯高于普通組,提示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患兒機體處于更為復雜的兔疫紊亂和動態失衡狀態。可能原因為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早期EV71誘導TNF-α前炎癥細胞因子大量產生,導致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炎性反應的進一步加重可造成IL-10等抗炎細胞因子持續大量產生以拮抗過度產生的前炎癥細胞因子[16]。急性期TNF-α、IL-1β、IL-8、IL-4、IL-10水平均明顯高于恢復期和對照組,提示感染EV71后早期會出現免疫保護作用,急性期上述細胞因子水平升高則有助于機體早期啟動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進而最大限度調動抗炎因子與促炎因子參與對EV71的免疫,加速手足口病自限恢復。
髓系細胞觸發受體(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TREM)是新近發現的一個受體家族,TREM-1是其中一個與炎癥相關的成員[17]。TREM-1屬于免疫球蛋白家族,專一表達于中性粒細胞、CD14+單核/巨噬細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在調節中性白細胞和單核細胞的激活過程及炎性反應中具有重要作用。sTREM-1是TREM-1的一種分泌亞型,感染初期即可大量釋放進入血液[18-19]。近年來,sTREM-1與感染性疾病的關系成為研究的熱點。研究指出,膿毒癥患兒血漿sTREM-1水平較正常者明顯升高,sTREM-1水平變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感染嚴重情況[20]。sTREM-1水平變化趨勢與促炎因子TNF-α、IL-1β、IL-8一致,提示sTREM-1可能屬于一種促炎介質,其變化趨勢可反映病情轉歸情況,水平升高提示炎性反應加重,降低則說明病情好轉。
研究表明,EV71引起的炎性反應極易損傷中樞神經系統小血管內皮,造成血管炎性變及細胞融合等改變,進而導致神經系統疾病發生[21]。有效改善機體免疫狀態,積極進行抗炎治療有助于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的預防[22]。綜上所述,密切監測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血漿sTREM-1及炎癥因子水平變化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杜潘艷,趙軍.腸道病毒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血清中干擾素-γ與白介素-10表達[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9):4194-4196.
[2] Yang F,Ren L,Xiong Z,et al. Enterovirus 71 outbreak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2008 [J]. J Clin Microbiol,2009,47(7):2351-2352.
[3] 曾勉,唐朝霞,何婉媚,等.重癥肺炎患者氣道內可溶性髓系細胞觸發受體-1及TNF-a、IL-10水平的變化[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1,32(1):60-65.
篇13
N-末端腦鈉肽前體可在心力衰竭診斷、治療、預后評估中應用,為體內腦鈉肽前體向腦鈉肽裂解時的中間產物,但在心律失常中的應用研究相對較少[1]。本次觀察組選取40例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患者作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應用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評估病情及治療,并取同期收集的40例非心血管疾病行同種指標檢查的患者作對照組,回顧分析臨床資料,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觀察組選取對象共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47-73歲,平均(602±17)歲,依據心電圖表現并結合臨床癥狀對房顫診斷,均有程度不等的驚慌、胸悶、心悸癥狀,部分患者因腦部血供及冠狀循環減少造成心絞痛發作或心力衰竭。體征以心音強弱不等、心律完全不規則為主要表現,病程1-6年。對照組40例,均無慢性心腦血管病史,男22例,女18例,年齡45-70歲,平均(572±23)歲。兩組在一般情況上具有可比性,無明顯并異(P>005)。
12方法采用N-端腦利鈉肽前體檢測試劑盒及免疫定量分析儀,應用膠體金法實施檢測。嚴重依據說明書操作,以一株高敏感性、高特異性NT-proBNP單克隆抗體和另一株多克隆抗體,多克隆抗體為捕獲抗體,單克隆抗體為標記抗體,與鏈親和素-生物素放大系統結合,采用免疫金標層析技術,對體血中的NT-proBNP含量進行檢測。
13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30版,組間計量數據采用(χ±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
2結果
經檢測顯示,觀察組選取病例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平均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臨床心血管疾病類型中,房顫占有較高的發生幾率,好發于>60歲的老年患者,隨年齡增長,其發病率有明顯增多趨勢。但近年來因生活節奏加快,年輕人心臟負擔加重,年輕群體患病人數逐年增多[2]。陣發性房顫患者多以胸悶、心慌、輕微活動即氣喘等為主要表現,由器質性心臟病所致,嚴重影響到生存質量。故采取有效方案明確診斷,掌握病程,是保障預后,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
患者病發陣發性房顫時,多有憂慮不安、心悸、心前區不適、氣短表現。部分老年冠心病者,心室率在房顫時呈較快表現,可有眩暈癥狀出現,嚴重者甚至暈厥,部分情況下可表現為休克和心力衰竭。病情發作持續時間每次均存有差異,短者可頻繁怪作,僅持續數秒,長者可呈數周或數日持續。有器質性心臟病伴發的患者發生率呈較高水平,其中以高心病、風濕性二尖瓣病變等最為多見。患者中部分未顯示器質性心臟病指征,其發生可能與多處微型折返學和環行運動、異常運動兩種學說相關[3]。
臨床治療房顫以對合理的心室速率加以控制,使心臟正常的節律性搏動恢復,防范中風等惡性事件發生為主要治療目的。而治療前準確評估發病時間,監測病情,并做出正確判斷較為重要,因疾病屬陣發性,不易記錄時間節點,而患者中部分病情在用藥期間并非延續發生,增加了用藥治療的難度[4]。心功能發生障礙時可使利鈉肽系統激活,增加心室負荷,造成腦鈉肽釋放,而其前體是一種肽類激素,即N末端-腦肽前體,由心室肌細胞分泌,心力衰竭發作時可急驟增加其分泌量。通常情況下,心臟有少量前體蛋白pro-BNP產生,經裂解可對一個無活性片段的NT-proBNP和活性激素BNP釋放。BNP為血容量調節他造了條件,對心臟將心液在全身泵入起到協助作用。NT-proBNP和BNP均主要產自左心室,患者左心室呈松弛表現時,泵血需更用力,顯著增加了血腫的NT-proBNT和BNP,此種情況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對血液和心臟循環系統的其他疾病中均有發生。
腦鈉肽(BNP)為1988年由日本學者從豬腦分離制成,屬利鈉肽系統成員,又稱B型利鈉肽,NT-proBNP為腦鈉肽前體,可對心肌成纖維細胞的膠原合成有直接抑制作用,通過對心房組織成纖維細胞分泌產生影響,而發揮調控心房間質纖維化的作用[5]。結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其它非心血管疾病患者比較,患者病發心房顫動時,所檢查的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水平呈明顯增高表現,相關研究顯示,在多種病理狀態下,NT-proBNP均有升高,在循環血量增加致急性心肌梗死、室壁張力增高、房性或室性心動過速、不穩定性心絞痛等心律失常疾病中也有明顯表現。結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膠體金法,采用N-端腦利肽前體檢測試劑盒行檢測操作,操作過程較為簡單,具有有較靈敏度,NT-proBNP為無活性N端片段,由BNP激素原分裂而成,在心肌細胞受到壓力負荷增高和容量負荷增加時由左心室分泌,除顯著與陣發性心房顫動有密切相關性外,對心臟舒張功能不全及收縮功能不全、心室壁節段運動協調性均有評價功能,陰性預測價值和敏感性均呈較高水平,以往的陣發性心房顫動缺乏血清指標,應用N-末端腦鈉肽前體水平檢查,更為快速和準確。
綜上,陣發性心房顫動與血情N-末端腦鈉肽前體水平呈正相關,為疾病診治提供了準確的參考依據,是一項獨立的參考指標,可結合臨床治療運用,作為常規評估心功能的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1]周麗程,鄭楊腦鈉素、N-末端腦鈉素前體與心血管疾病[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07,12:426
[2]肖春暉,吳小慶,羊鎮宇,等B型利鈉肽與孤立性心房顫動[J]中國循環雜志,2007,22(1):31-34
[3]孫國成,菜振杰,劉維永,等改良線路心房直視迷宮式射頻消融治療心房顫動[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1,17(3):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