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村干部入黨申請書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集鎮建設
二、村民思想穩定,生活安寧
在開展文明集鎮建設工作中,我們村委領導班子始終以“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工作態度為村民做工作,深入村民實際生活,全面體恤村民急需,向他們認真做好征地政策的宣傳、解讀和教育工作。村里無論大事小情都對村民做好及時、公開、透明地宣傳工作,以最民主的方式爭取村民意見,村支部工作已深得本村廣大村民的擁護和愛戴。在今年的“十一”及縣兩會期間我村均未出現大的上訪事件,村民思想穩定,生活安寧。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篇2
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二是狠抓黨建工作。
按照黨建工作的新要求,為了創立“五個好”業績。進一步充實規范以村務、黨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黨建資料。發揮黨員活動室的作用,狠抓黨員經常性教育,每月集體學習一次,對參會黨員實行簽到制,今年對27名缺席黨員逐人登記,支部按照規定采取告誡、補學等處置措施,確保黨支部活動正常開展。認真開展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活動要求,組織黨員干部學習文件,深入開展調查走訪,剖析工作中存在問題,目前已上交分析檢查報告,下一步針對具體問題,制定整改意見,力爭解決一、兩件群眾關心、關注的突出問題。開展了民主評議黨員、村干部活動,去年年底,村從64名黨員中評出優秀1名、合格62名,基本合格1名。村務公開、民主監督得到有效堅持,贏得了群眾擁護。雙培雙帶”方面,村有5名黨員干部已成為致富能手,4名致富能手在黨支部的引導下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開展“黨員干部包組、黨員群眾包戶”結對幫扶活動,有8名黨員帶頭和帶領群眾致富,與全村10余困難戶結對幫扶,5名發展能手幫帶5名困難戶,發展養殖和種植業。將3名發展能手發展為村后備干部,發展了4位科技示范大戶,分別從事種、養殖和超市,年收入均超過4萬元。發展農組示范服務基地3個,重點幫扶3名困難戶。楊莊組的楊積川家屬常年有病,家庭十分困難,兒子楊德喜在外地打工,一直沒找到對象。結對幫扶下,楊德喜在六安市區謀取一份保安職位,不久又跳到合肥當保安,每月工資多元,現在媳婦也娶到家,家庭美滿和諧。村為23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并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4大類思想政治、經濟發展、村務監督、公共事務類)19個崗位上發揮著積極作用。雙向承諾”方面,對承諾的事項、時限、完成情況作出嚴格要求,有14名黨員在完成事項上積極工作,取得預期效果。同時黨支部也向全村承諾,爭取年底開通吳老莊提水站,目前項目已獲批。流動黨員管理方面,登記造冊,發放《流動黨員證》及時更新聯系方式,確保聯系暢通,及時向流動黨員通報支部活動情況,并要求其匯報在外參加組織情況。發展黨員方面,嚴格按照“三推一定”制度,堅持個人自愿,個別吸收,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今年共推薦入黨積極分子3名,黨員發展對象2名,轉正2名。認真開展“為民服務全程”活動,實行村干部每日值班制度,按周輪流值班,從小事做起,幫助村民代領身份證、代辦糧補存折、戶口、準生證等業務,并逐一登記,先后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900余件,調解群眾糾紛500余件,方便了群眾,深受群眾喜愛,通過這點點滴滴的為人民服務,黨員村干部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嚴抓計生管理。三是組織參觀學習。
篇3
“過去的村‘兩委’班子不團結,辦事不公道,全村干部群眾各唱各的調,各做各的事,像草原上的羊糞一樣散成一地。”群眾對過去的村“兩委”班子很有意見。
為了把群眾信得過、有能力的優秀黨員選進村黨支部,工作組將鄉黨委推薦、村黨支部建議、牧民海推的權重比例分配為30%、30%和40%,充分尊重了牧民群眾的意愿。經公推直選,40歲的久一甲高票當選村支書。同時,經工作組廣泛宣傳,深入發動,村“兩委”班子全面“換血”,平均年齡32.5歲,比上一屆年輕了18歲。“這屆村班子是我們自己選出來的,我們服。他們說干什么,我們就干什么!”村民對這屆村班子很滿意。
“如果在時限內我沒有完成承諾的工作,我將主動辭職,請大家對我進行監督……”新當選的村委會主任言培在村民大會上莊嚴承諾。村支部和村委會分別就任期內的目標任務、重點項目、廉政工作和辦結時限等向全體村民進行了公開承諾,并按時公開村務財務,讓全體村民明白村里要干什么,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干。
建好隊伍樹形象
村黨支部在黨員中開展了“亮相出力”活動,要求每位黨員必須佩戴黨徽,確定每月10日、20日、30日為黨員義務環衛日,在冬季防火季節成立黨員巡山隊,在遠牧時節成立山下黨員服務隊,在牛羊產仔季節成立黨員防偷盜巡邏隊,做到主動服務、靠前服務。
由質疑到信任、從排斥到支持,村民對黨員的看法不斷發生著變化。“以前,很多村民都不知道我是黨員,所以比較隨便。現在把黨徽戴在胸前,全村人都在看著你,干得不好臊了皮,可就是臊了全村黨員的皮。”貧困黨員澤巴自力更生搞起了長途運輸,不僅脫掉了貧困的“帽子”,還帶動了村里年輕人創業。老黨員貢秋甲帶頭在村里搞起第一家“藏家樂”,讓村民看到了發展旅游業的希望。
如今,凍卡村想入黨的青年牧民越來越多,短短一年時間,就發展新黨員3名,并有13名青年牧民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群策群力聚民心
過去,低保戶的評定是村民意見最大、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通過村“兩委”綜合權衡、全面排隊,初評享受低保的人選,在村民大會宣布評定標準并公示人選后,提交村民大會討論通過。村民們普遍認為:“確實公平,沒得話說。”
在凍卡村,有13戶處在寺廟和村寨間難組織、難教育、難管理的“流動戶”,村“兩委”對其摸底排查后,在征得全體村民同意、“流動戶”自愿的前提下,集中為其辦理了戶口和身份證,讓“流動戶”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凍卡人。制訂《凍卡村村規民約》、整治環境衛生、修建村活動室、加強草場管理……一件件實事的辦理,讓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不斷高漲。
為了進一步凝聚群眾,凍卡村建立了一支骨干群眾隊伍,形成了黨員干部聯系骨干群眾的網絡體系,19名黨員分戶聯系80名骨干群眾,支部、黨員、骨干群眾在工作中形成了“一條心”、擰成了“一股繩”。“凍卡變了,是因為黨給我們派來了工作組,選好了帶頭人!”老黨員羅讓依西緊緊地握住縣委書記鄧真顏佩的手說。
發展經濟奔富路
篇4
野雞坪村以“種養穩村、加工活村、勞務富村、個體強村、旅游促村”的發展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生態特色經濟,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
現年50歲的黨員姚源平是做大做強豆腐加工業的代表之一。長期以來,一直依靠加工一兩鍋豆腐來換取油鹽和肥料的他怎么也沒有想到,發展傳統的豆腐加工也能成為發家致富的主導產業。2006年4月,玉屏自治縣駐村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隊長胡國科來到姚源平家,鼓勵其再將豆腐加工業擴大,并將自己對市場進行調查和分析情況,以及豆腐加工業的發展前景預測講給姚源平聽,打動了姚源平對擴大豆腐加工業的信心,繼而在每天加工3鍋豆腐的基礎上,再增加一鍋,通過與縣城一些賓館聯系,姚源平加工出來的4鍋豆腐每天就銷售一空,月均純收入達1200元。
村里還爭取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287萬元,建起野雞坪村農業科技示范園,發展起大棚蔬菜與優質稻谷基地300余畝。同時以“加工―養殖―沼氣―種植”的生態循環發展模式,發展起豆腐加工98戶,養殖大戶28戶,現該村以干豆腐、菜豆腐、豆腐果等為主的豆腐加工系列產品,已暢銷岑鞏縣、湖南新晃縣、四川秀山縣等地,年均創收100余萬元。
從群眾最盼望的致富領頭雁育起
實施“能人帶動”工程,充分發揮鄉村干部、農村黨員與鄉土人才的核心作用,調動了全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農民富不富,關鍵看干部。為了激活“火車頭”,該縣以“兩推一選”和“海選村官”等新的選舉方式,配強了野雞坪村級班子,實施了村干部素質工程,先后選派了縣委黨建扶貧工作隊、新農村工作隊駐村指導建設。2001年,村黨支部書記姚沅軍帶頭經營農副產品、鋼材等生意,成了遠近聞名的百萬元戶之后,他每年無償拿出2萬多元,先后幫助本村姚建平、吳緒海等60多戶困難群眾,發展個體經濟走上了脫貧致富路。2003年,村主任楊秀榮帶頭發展豆腐加工致富后,把目光鎖定在用豆渣養豬、豬糞發展沼氣和種豆解決加工原料上,先后帶領姚源魁、姚本燦等群眾,探索出一條“加工―養殖―沼氣―種植”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延伸了產業鏈,提高了經濟效益。
“要想富,跟支部”,是致富能手吳進在“兩個雙向培養”活動中發出的由衷感慨。2003年,靠發展養鴨致富后的他,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主動帶領本村3戶群眾承包了500余畝荒山,發展起桃李、枇杷、楊梅等經果林160余畝,如今他已成為黨員中帶領群眾致富的模范。2002年,青年鄉土人才姚軍投入資金3.8萬元,瞄準周邊市縣餐桌,發展起年規模達3000余只的養兔業,當年還清貸款純賺1萬余元后,配套性地發展了養豬業、豆腐加工業和運輸業,全家年純收入達8萬元以上,如今他準備帶動群眾擴大養兔規模共同致富。
篇5
,切實增添農村收入,加速新農村培植軌范。經由幾年的實踐,現在的**鎮家庭工業成長迅猛,干部帶頭、黨員示范,成長家庭工業已尉然成風,農人收入年年增添,社會成長、經濟培植穩步推進。該鎮的家庭工業是若何成長起來的?給該市深切開展“三級聯創”勾當、培植社會主義新農村又帶來若何的敦促浸染?近日,筆者對該鎮家庭工業的成長進行了查詢拜訪。
一、家庭工業成長現狀
所謂家庭工業是指有出產場所、有固定設備、有從業人員、有工業產物、有營業收入的家庭經營實體。走進**鎮,處處可見村平易近的住房中、小屋里擺放著各式車床、機床等出產設備,村平易近們都忙碌著加工各類工業產物。據介紹,自2004年**市深切開展“三級聯創”勾當以來,該鎮積極響應,充實操作現有資本,闡揚“雙帶”示范戶輻射浸染,擬定優惠政策,鼓舞激勵和扶持有能力的農戶鼎力成長家庭工業。截止2005年尾,該鎮從事家庭工業的有255戶,其中2005年新增105戶,完成產值8000多萬元,實現利稅900多萬元,吸納從業人員近2000人,人均年收入都在萬元以上。其中,黨員和村組干部帶頭成長家庭工業的有48戶,占整個家庭工業戶的19%,經由過程黨員干部帶動成長的家庭工業戶有112戶,占整個家庭工業戶的47%。家庭工業年產值在10萬元以下的102戶,10-50萬元的114戶,50-100萬元的25戶、100萬元以上的有14戶。從要從事箱包配套財富、燈具配套財富、電子產物等。
二、家庭工業成長法子
家庭工業是**鎮促進農人增收的新的增添點,更是當前農人致富最現實的選擇,**鎮黨委、政府意識到培育抬舉它的獨一體例就是為之做益處事,為之締造一個精采的成長情形,指導他們健康成長。是以,該鎮多措并舉,有用敦促。
1、輿論指導,政策扶持。自2004年以來,該鎮已分三批組織干部、黨員和群眾代表外出參不美觀考查,輔佐巨匠理清思緒、坦蕩眼界,并專門召開會議,贊譽一批家庭工業戶的前進前輩典型,宣傳他們的成功事跡,讓先行者倍感致富信用,使其他人學有楷模。該鎮還按照家庭成長現狀,擬定出臺了《關于加速成長家庭工業的定見》,鼓舞激勵、撐持和規范農戶自辦家庭工業。同時對全體鎮干、部門負責人有具體的要求,即要求他們采納盯人戰術,對那些有市場經濟意識,有必然經濟基本的農村強人,逐戶上門宣傳指導,鼓舞激勵他們創業。每人每年至少要聯系幫扶3個新成長的家庭工業戶,并擬定響應的查核激勵法子,拿出40%的年關資金,專項查核幫扶聯系新成長的農庭工業戶的情形,使鎮村干部日常平常有責任,年關有查核。經由過程統一全鎮上下網思惟,激發了方方面面的創業熱情。此刻該鎮已形成了人人想創業、人人爭當小老板的濃烈空氣。
2、處事促進、典型敦促。策動村組黨員干部帶頭創業,在全鎮已有38名村組黨員干部帶頭開辦家庭工業的基本上,2005年再增添18名村組黨員干部帶頭興辦實體,讓村組黨員干部帶頭致富,率領群眾致富。組織鎮村干部按期走訪掛聯的家庭工業戶,實時體味出產經營情形,輔佐解決問題,確保企業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充實操作各類信息資本,輔佐家庭工業戶宣傳產物,捕捉商機,使之能耳聰目明,實時出產。積極闡揚強人在銷路、手藝、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形成其在必然規模內的輻射和帶動浸染。南茶村副支書吳長余辦起了沖壓件廠,富了往后,輔佐村會計王桂友也辦起了沖壓件廠,輔佐村委會副主任錢壽江辦起了塑料件廠,同時輔佐村上四戶人家辦起了家庭工業。殷河村原支部書記朱文龍搞紡織,自己富了往后,帶動了全村15戶辦起了家庭工業,幫他們借貸款、租廠房、找營業,幫他們解決征地、用電、用工的矛盾。此刻這15戶每戶年純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在談抵家庭工業成長時,朱文龍自傲地說,此刻的政策只要會動腦子,能吃苦、肯吃苦,一年賺幾萬元篤篤定定。
3、增強培訓、規范出產。該鎮按期舉辦家庭工業戶戶主培訓班,組織進修市場經濟常識,進修市場營銷手藝,增強他們把握市場經濟的能網力。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手藝培訓,輔佐培訓手藝和打點人員,從而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財富轉移,形成合理有序流動。增強平安意識教育和對他們的監管,迫使這些家庭工業戶提高平安意識、法令意識和危機意識,配備平安保障行動措施,削減事情發生率。規范出產行為,形成有序競爭、有序出產的精采空氣。
三、家庭工業成長下場
可以這么說,哪里有暢旺的家庭工業,哪里就布滿了活力,哪里就將有不竭的成長動力源泉。家庭工業的成長,敦促了**鎮工業經濟的成長,致富了蒼生,加速了該鎮培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軌范,也為全市的“三級聯創”勾當的深切開展供給了經驗。
篇6
所謂家庭工業是指有生產場所、有固定設備、有從業人員、有工業產品、有營業收入的家庭經營實體。走進__鎮,到處可見村民的住房中、小屋里擺放著各式車床、機床等生產設備,村民們都忙碌著加工各類工業產品。據介紹,自20__年__市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以來,該鎮積極響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雙帶”示范戶輻射作用,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持有能力的農戶大力發展家庭工業。截止20__年底,該鎮從事家庭工業的有255戶,其中20__年新增105戶,完成產值8000多萬元,實現利稅900多萬元,吸納從業人員近20__人,人均年收入都在萬元以上。其中,黨員和村組干部帶頭發展家庭工業的有48戶,占整個家庭工業戶的19%,通過黨員干部帶動發展的家庭工業戶有112戶,占整個家庭工業戶的47%。家庭工業年產值在10萬元以下的102戶,10-50萬元的__戶,50-100萬元的25戶、100萬元以上的有14戶。從要從事箱包配套產業、燈具配套產業、電子產品等。
二、家庭工業發展措施
家庭工業是__鎮促進農民增收的新的增長點,更是當前農民致富最現實的選擇,__鎮黨委、政府意識到培植它的唯一方式就是為之做好服務,為之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引導他們健康發展。因此,該鎮多措并舉,有效推動。
1、輿論引導,政策扶持。自20__年以來,該鎮已分三批組織干部、黨員和群眾代表外出參觀考察,幫助大家理清思路、開闊眼界,并專門召開會議,表彰一批家庭工業戶的先進典型,宣傳他們的成功事跡,讓先行者倍感致富光榮,使其他人學有榜樣。該鎮還根據家庭發展現狀,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家庭工業的意見》,鼓勵、支持和規范農戶自辦家庭工業。同時對全體鎮干、部門負責人有具體的要求,即要求他們采取盯人戰術,對那些有市場經濟意識,有一定經濟基礎的農村能人,逐戶上門宣傳引導,鼓勵他們創業。每人每年至少要聯系幫扶3個新發展的家庭工業戶,并制定相應的考核激勵措施,拿出40%的年終資金,專項考核幫扶聯系新發展的農庭工業戶的情況,使鎮村干部平時有責任,年終有考核。通過統一全鎮上下思想,激發了方方面面的創業熱情。現在該鎮已形成了人人想創業、人人爭當小老板的濃烈氛圍。
2、服務促進、典型推動。發動村組黨員干部帶頭創業,在全鎮已有38名村組黨員干部帶頭創辦家庭工業的基礎上,20__年再增加18名村組黨員干部帶頭興辦實體,讓村組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組織鎮村干部定期走訪掛聯的家庭工業戶,及時了解生產經營情況,幫助解決問題,確保企業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幫助家庭工業戶宣傳產品,捕捉商機,使之能耳聰目明,及時生產。積極發揮能人在銷路、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形成其在一定范圍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南茶村副支書吳長余辦起了沖壓件廠,富了以后,幫助村會計王桂友也辦起了沖壓件廠,幫助村委會副主任錢壽江辦起了塑料件廠,同時幫助村上四戶人家辦起了家庭工業。殷河村原支部書記朱文龍搞紡織,自己富了以后,帶動了全村15戶辦起了家庭工業,幫他們借貸款、租廠房、找業務,幫他們解決征地、用電、用工的矛盾。現在這15戶每戶年純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在談到家庭工業發展時,朱文龍自信地說,現在的政策只要會動腦筋,能吃苦、肯吃苦,一年賺幾萬元篤篤定定。
3、加強培訓、規范生產。該鎮定期舉辦家庭工業戶戶主培訓班,組織學習市場經濟知識,學習市場營銷技術,增強他們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培訓,幫助培訓技術和管理人員,從而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形成合理有序流動。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和對他們的監管,迫使這些家庭工業戶提高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和危機意識,配備安全保障設施,減少事故發生率。規范生產行為,形成有序競爭、有序生產的良好氛圍。
三、家庭工業發展效果
可以這么說,哪里有興旺的家庭工業,哪里就充滿了活力,哪里就將有不竭的發展動力源泉。家庭工業的發展,推動了__鎮工業經濟的發展,致富了百姓,加快了該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也為全市的“三級聯創”活動的深入開展提供了經驗。
篇7
無意之間,20歲的女共青閉員魏振芳撿到了一顆特大鉆石!
當夜,全家人被喜悅和驚恐攪得難以入睡。魏老爹顫巍巍地點起煙袋鍋,“孩子,你打算咋處置寶物?”
“爹,我早想好了。我想把它獻給國家。”
沉默良久,魏老爹說:“寶物是你拾的。咋處理,爹依你。爹雖然受了大半輩子窮,道理爹懂。”
12月22日上午8時,岌山公社黨委接到魏振芳的報告后,立即撥電話向縣委匯報。4小時之內,電話通過臨沭縣委,臨沂地委,一直打到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領導同志指示:“一定妥善保護國寶,即刻專車護送至京。”10天后的一個上午,在持槍警衛的押送下,一輛北京吉普載著寶物從臨沭駛往首都。
經過專家鑒定,這顆金剛石重達158.7860克拉,是有史以來人類發現的第二顆特大天然金剛石,但它的光澤和色質卻超過列居首位的英國女王王冠上的那顆金剛石。據有關方面透露,倘若把它砸碎按重量出售,價值至少在一億美元之上。因此,全世界為之驚嘆。各國有近千家報紙和電臺了消息。新華社北京25日電:“我國發現一顆特大金剛石……這顆罕見的金剛石是山東省臨沭縣岌山公社常林大隊女社員、共青團員魏振芳在田間翻整土地時發現的。”美國《紐約時報》宣稱:“中國女郎發現的金剛石,對于地球科學以及天然金剛石形成環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法國一家報紙感嘆道:“不可理解,一夜之間便可以成為巨富的中國農女,情愿將珍寶雙手拱出……”
魏振芳并不奢求成為巨富。當地委書記第一次光顧她家的茅屋,問她有什么要求時,她吱唔了半天,鼓足勇氣說:“我什么都不要,只想進縣城當工人。”和當時村里的姑娘一樣,魏振勞羨慕城里的姑娘。她們有零花錢扯花布,能經常看電影,還知道那么多新鮮事兒。她希圖的就這么多。她不愿意通過這次意外的收獲,改變她“出力掙錢,老老實實做人”的樸素信條。她萬萬沒料想到,獻寶不僅給她帶來欣喜,還帶來了數不清的尷尬、痛苦和折磨,使她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她成了新聞人物。常林這個偏僻的山村,剎那間新聞記者蜂擁而至。她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這個羞于見人、老實巴交的山村姑娘,有時一天竟要接待30多個記者,每天只能睡幾小時的覺,眼熬紅了,腫得象個鈴鐺。她再也撐不住了,只好請村干部擋駕。你根本擋不住那些機敏的記者。你上哪兒,他上哪兒;你關上院門,他逾墻而入。新聞記者剛走,紀錄片廠的攝影師又來了。
站在刺眼的水銀燈下,魏振芳簡直象個受人擺布的布娃娃。“這樣,轉過身,笑……”導演不停地示范,她一遍遍跟著來,累得滿頭汗。好容易拍完了,接著就是配音。有人寫了講話稿,叫她照著念。那不是她的心里話,又守著這么多人,她講不出。導演嘆口氣,只好請縣委辦公室的一位男性公民,捏著鼻子學女腔,唱“雙簧戲”,總算完成了拍攝任務。
魏振芳的名字上了報紙,魏振芳的照片做了雜志封面,魏振芳到處作報告,魏振芳成了團縣委常委、縣婦聯委員,魏振芳、魏振芳……
一陣宣傳旋風過后,魏振芳進縣金剛石礦當了工人。謝天謝地,總算逃脫了事跡報告會的腿肚打顫,水銀燈下念講稿的結結巴巴。她可以自由地工作、生活了。誰知,又有一個無形的枷鎖套住了她。因為她是“先進”,處處要和人不一樣。野外作業,她和小伙子們一樣搬石頭,篩沙子,累死累活,別人說“先進就該這樣”。星期天她想歇班,別人就說:“這算什么先進?”買電影票,她擠在前頭,甚至也有人譏諷她:“先進,真先進啊。”有一次,她來了月經,渾身無力,正趕上下水除沙。她對班長說:“我不舒服,不能下水,換個活吧!”話音剛落,旁邊幾個人 說:“拈輕怕重,還先進呢。”“讓咱們向先進看齊吧。”魏振芳激怒了,挽起褲腿下到水里。她拼命地掄鍬,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滾下。到快下班的時候,她實在支持不住了,眼前一黑,“撲通”倒在水里。
她被送進醫院。礦長、書記都去看望她,還帶去罐頭、水果。“振芳同志,你帶病參加工作的精神,值得全礦職工學習!”
又是表揚。她流淚了。我不過是偶爾撿了塊值錢的石頭,心甘情愿交給國家,人們干嗎事事處處都要跟我過不去呢?
魏振芳出名之后,別人都把她當成大富翁。親戚朋友來伸手要錢的絡繹不絕。給點錢打發走,對方還拉下臉,“一有錢親朋都不認了。”報紙發表消息后,她收到了100多封求婚、要錢的信。北京的一對青年給她來信說:“振芳同志,你現在是富翁了,花個萬兒八千的不當事。可我們呢,這個月準備結婚,只有6000元,還缺2000元的電冰箱錢,請你高抬貴手給我們寄2000元,我們遙祝你幸福快樂!”求婚、要錢的信不僅國內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海外。海外的“多情種”急不可耐地寄來了照片。那照片上有時髦青年,有柱著文明棍的老頭;有華人,也有鼻梁高聳的洋人。英國倫敦一個叫查理的大學生在信中說:“魏小姐,你擁有的財富叫我驚訝……請你帶著資產來英國定居吧,我會給你幸福的……”
魏振芳拆閱這些來信,真是哭笑不得。我算什么富翁?獻寶之后,國家雖然獎勵我3000元,我都給娘看病了啊。眼下家里蓋房還拉一身債呢。“他們是沖著錢來的。”魏振芳打心眼里看不起寫這些信的人。讓生活好好教訓那些想不勞而獲的寄生蟲吧。
最使魏振芳痛苦的事終于發生了。有一天,礦領導把她叫去了,又是讓坐,又是端茶,她感到挺不自在。領導說:“振芳啊,眼下金剛石礦缺少資金,你如今是大名人,領導決定派你去上邊要錢。”
魏振芳愣了:“往哪里要錢?”
“省里中央都去。要求增加‘常林鉆石’的獎勵。”
“國家不是獎勵過了嗎?”
“咱們單位可沒攤上一分呀!”
“常林鉆石”獻給國家后,國家獎勵給臨沭縣100萬元。其中80萬縣里留用,建了一座針織廠,20萬撥給岌山公社。魏振芳想,國家給得夠多的了。怎么再好意思開口?她對領導說:“我不能去。國家也很困難。還是想別的辦法吧。”
領導的臉當時沉下來了。
半年以后,她調到新單位。新單位經營著一個工廠,連年虧損,工人發不出工資,人們象歡迎救星一樣歡迎她。她又一次拒絕向國家要錢。人們失望了。
漸漸地,在人們眼中,魏振芳變得不那么可愛了。領導覺得她翅膀硬了,不再是那個只會說“嗯”的姑娘;親友們認為沒有沾上她的光,她“一闊臉就變”;群眾認為她是“冒牌先進”,是報紙吹出來的。個別黨員干部,甚至打著她的旗號在外面違法亂紀。她成了人們指指戳戳、喊嘁喳喳的對象。
心煩意亂的她,常常暗自哭泣。“都是那該死的石頭惹出來的事!”
今年初,筆者拜訪了30歲 的魏振芳。我見面就說:“小魏,你變了。不再是10年前那個見人就臉紅、愛哭鼻子的姑娘了。”她笑了:“人都在變。就看是變好還是變壞。”說起鉆石的事,她不禁感慨萬端。“通過這件事,我可長了不少見識。做人真不易呵……前幾年人們把我當救星,架在半空中,腳都不沾地,害苦了我。還是腳踏實地活得自在。人要是立得住,還得靠自己流汗,不能光靠運氣。即便我靠鉆石發了財,成天吃喝睡,懶得啥活不干,又有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