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篇1

一、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

安全風險評估必須具體到每一個輸變電工程施工環節,并對可能造成安全風險的因素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預測可能造成的損失以及安全風險的程度。也就是說輸變電工程施工項目中,所有施工活動都必須有相應的安全施工措施。

(一)自然環境方面的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

大自然對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的影響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評估,測驗盡可能的減少大自然對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的影響。采取相應的措施,克服自然環境帶來的一系列安全風險。自然方面要考慮的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主要是對施工是的天氣、氣候以及作業的條件和環境等的評估。例如,施工地點的地形、地貌、地質;施工時間是在白天還是黑夜;施工時的溫度、風雨等等都是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的影響因素。

(二)人為可控的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

衡量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的嚴重程度主要是依靠經濟損失程度和人員傷亡兩個方面。對于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可以分為三個等級:輕微的安全風險、一般的安全風險和嚴重的安全風險。輕微的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主要表現有:輸變電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的一般損耗;輸變電工程施工人員的輕度受傷事故;電力生產相關設備的輕度故障以及周邊其他非電力設施損壞達10萬元以上。一般程度的安全風險可能的主要風險因素有:輸變電工程施工人員的嚴重受傷事故,其參考標準依靠《關于重傷事故范圍的意見》來評定;輸變電工程施工機械的嚴重損壞以及周邊其他非電力相關設施的損害和損耗;電力生產設備出現故障。此外,嚴重的安全風險主要表現有:輸變電工程施工人員死亡事故;電力生產的相關設備的重大故障;周邊其他非電力設施損壞和重大損耗達到100萬元以上;輸變電工程施工機械的重大損壞;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受到阻礙。

當然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的評估必須貫穿于每一個施工項目和施工活動,并且安全風險評估除了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可能性進行評估外,還必須對風險等級進行評估,一般而言,嚴重的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是極不可能發生的,也是不容許發生的風險;而對于人員死亡或者經濟損失超過百萬這樣的嚴重損失是不可接受的風險;輕微的機械損害和人員輕微的傷亡則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也是可接受的風險。只有對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的人為可控因素進行評估,才能找出相應的控制風險的對策,盡最大可能的降低安全風險,以最小的風險來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

二、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的對策

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的控制必須貫徹于每一個施工活動,必須切實落實到真個輸變電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根本方針。這就要求,在輸變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圍繞安全施工來進行,以有效的風險評估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的安全水平,防范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在輸變電工程施工前必須做好安全施工方案,識別現場危險點

做好輸變電安全施工方案,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施工原則。首先必須收集相關資料,對涉及到輸變電工程施工項目的安全需求、工期要求進行認真細致的研究,并且對輸變電工程施工以往出現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和預測,做出相應的應對方案,做到有備無患。其次,對于施工項目進行現場調查,對于該施工項目或者施工地點包括過去、現在和將來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制定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只有充分在輸變電工程施工之前充分做好了各項安全施工方案,做好各項防范安全風險的對策,才能防患于未然,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降低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

(二)監理單位對輸變電工程施工方案以及風險評估報告進行嚴格審查

監理單位對輸變電工程施工方案及風險評估報告的審查是預防安全風險的重要環節,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監理單位對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的審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首先,對輸變電施工人員的審查,主要涉及到施工單位的資質、施工人員的精神狀態、施工技術人員的技能是否熟練、特殊工種人員的上崗證等等方面;其次,對輸變電施工所采用的物料和設備進行審查,主要包括對原材料的出廠合格證的審查、對提供物料的商家的資質審查、對進場復測包括進行審查等;再次,對輸變電工程施工中應用的機械設備進行審查,主要涉及到電源設備是否完好、機械設備是否精確有效以及其他各相關機械的可靠性等等;此外,對施工環境進行監測和審查,主要包括對地質、季雨、臺風、氣候、夜間施工以及周圍的種種不安全因素的審查;最后,對輸變電施工方法進行監測,對施工原則、施工方法、工藝以及規章制度和安全措施和流程等等進行嚴格的審查。

(三)在輸變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實施并靈活調整安全方案,做好現場監督

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貫徹安全方案。在施工過程中,監理工程師是安全保障的核心,必須從整個輸變電工程施工的安全大局出發,著重做好安全預防、安全管理,抓好安全控制工作,把安全工作的內容和原則觀測和落實到監理規劃和細則。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在輸變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事先沒有預測到的安全風險因素,這就要求在施工過程中,不能一位的遵循安全施工方案,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施工測量和方案。此外,監管人員必須做好現場監督工作。監管人員的現場監督貫徹于輸變電施工的基礎階段、組塔階段、架線階段、變電土建階段、變電電器安裝階段、起重作業等各項內容。

三、結論

電力工程直接關系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以及千家萬戶的生活,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輸變電工程項目的實施是保障人民生活用電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但是,由于輸變電工程施工受種種因素的影響,還存在這許多確定的不確定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安全風險,因此加強對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的評估和對策的研究有著深遠意義。我國必須結合當前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所處的現狀,更加重視施工安全、做好預防工作,把安全施工措施落實貫徹到施工全過程,提高施工人員素質和安全意識,杜絕違章違規等不安全施工,確保輸變電工程施工能夠安全順利的進行。

參考文獻:

篇2

某鐵路隧道全長4890m,沿線通過低山區,影響該隧道施工安全風險因素主要包括斷層引起的塌方和周圍的水系統可能導致的涌水突泥危險,屬于典型的淺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最淺處距離地面 4m左右。其中Ⅱ級圍巖2865 m,Ⅲ級圍巖175m,Ⅳ級圍巖250m,Ⅴ級圍巖1315m。其他隧道下穿本隧道,存在隧道交叉施工情況,也是該隧道施工的風險因素之一。需要采取一套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隧道施工安全監測及風險預警方案。

2 鐵路隧道結構安全監測內容

根據現場地質條件情況對軟弱圍巖段進行地質雷達超前預報,以了解掌子面前方地質情況,為正確選擇開挖斷面、支護設計參數和優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據,并為預防隧洞涌水、突泥、突氣等可能形成的災害性事故及時提供信息,保證施工安全。并結合對隧道典型斷面監控量測,來掌握圍巖的變化動態,對圍巖穩定性進行評價,提供判斷圍巖和支護系統基本穩定的依據,及時掌握圍巖的變化動態,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對隧道施工進行安全監控。典型斷面的監控量測應由具備一定監測經驗和技術實力的第三方監測單位完成,以保證數據的精確性和真實可靠性。每個典型監測斷面應包括下列監測項目:

(1)地表沉降( 隧道淺埋段) 。淺埋隧道段圍巖一般具有軟弱、破碎、自穩時間極短等特性,施工方法不妥極易發生冒頂塌方或地表下沉。淺埋隧道開挖時可能會引起地層沉陷而波及地表,因此,通過地表沉降觀測來了解地表下沉的范圍以及下沉量的大小、地表下沉量隨掌子面推進的變化規律,以判斷淺埋段隧道拱頂圍巖的穩定程度。

(2)周邊位移( 收斂) 。①周邊位移是隧道圍巖應力變化的最直觀反映,量測周邊位移可為判斷隧道空間的穩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 ②根據變位速度判斷隧道圍巖的穩定程度,為二次襯砌提供合理的支護時機。

(3) 拱頂沉降。拱頂沉降觀測的作用是判斷圍巖穩定性及進行位移反分析,為二次襯砌的實施提供依據。

(4)鋼架應力。①判斷支護結構長期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安全程度;②檢驗初次襯砌設計的合理性,積累資料為判定提供依據。

(5)圍巖壓力。圍巖壓力觀測的作用是監控圍巖的穩定性,保證施工安全并為二次襯砌的構造、實施時間等提供依據。

(6)二次襯砌應力。①了解二次襯砌的受力條件;②判斷支護結構長期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程度;③檢驗二次襯砌設計的合理性,積累資料為判定提供依據。上述監測斷面間距隨著圍巖類別的不同而不同,地表沉降觀測、周邊位移觀測以及拱頂沉降觀測均為必測項目,在圍巖級別為Ⅴ~Ⅵ時,斷面間距為5~10m;圍巖級別為Ⅳ時,斷面間距為10~30m;圍巖級別為Ⅲ時,斷面間距為30~50m。對于鋼筋應力、圍巖壓力及二次襯砌應力為選測斷面,一般每個代表性地段選擇一個斷面。

(7)地質雷達超前預報。地質雷達超前預報的主要目的是查明隧道掌子面前方20m 左右范圍內軟弱圍巖及裂隙發育的分布情況,為隧道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的選擇提供依據。

3 鐵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和風險預警模型

鐵路隧道施工安全監測和預警系統采用三層的系統結構,數據采集層主要將超前地質預報的地質數據、自動采集的監測數據以及監控量測數據采集到數據庫中;數據庫層主要將前期采集的數據進行分類存儲,同時進行智能的數據分析與判斷、數據整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風險預報警; 數據訪問層/展示層主要將前期數據進行可視化、信息化的展示,通過強大的 GIS 平臺可以直觀地看到預報警信息,同時可以及時方便地查詢預警信息、風險情況以及應急處理情況。

4 鐵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和風險預警平臺的功能

4.1 監測數據的采集與整合

整套系統考慮到了目前監測數據采集的三種主要方式: 人工錄入、儀器自動采集并實時傳輸和通過數據文件導入。能夠提供直觀易用的交互界面,以適應各種監測手段; 同時要對數據進行識別與篩選,保證采集到真實有效的監測數據,確保后續安全評估與技術分析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同時,系統也將集成超前地質預報與自動化監控量測設備( 斷面儀、激光測量設備) 等,使得系統具備實時統計、查詢工程施工現狀的功能。此外,系統中存儲著豐富的既有工程資料信息,包括地形資料、基礎地質資料( 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下水、不良地質) 、勘探資料( 鉆孔、物探等) 、試驗成果、以及工程設計信息,把監測數據與這些基礎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將極大地提高后續安全與風險評估的高效性與通用性。

4.2 監測實時分析

海量監測數據隱含著豐富的結構受力狀態、周邊環境影響等安全信息,應在采集的同時對其進行初步的分析與趨勢判斷,向管理者與技術人員實時提供直觀的時程曲線、空間動態曲線、安全儲備余量、測點發展速率等圖表與文字信息,為下一步安全分析與風險評估提供分析依據。監測實時分析技術有助于對采集的監測數據進行初步判斷,能夠全面反映數據異常波動的情況,有效控制人員因素、設備因素、環境因素引起的異常,從而有效地甄別監測數據異常是否屬于工程安全問題引起的波動。

4.3 安全評估

定期對監測工程進行安全評估,是施工安全控制的重要內容,是對工程安全狀態的進一步分析。通過監測實時分析匯總情況,系統自動形成某時期內工程監測安全評估報告初稿,技術人員在此基礎上結合現場施工工況,編輯定稿,提交到系統中。在定稿過程中,技術人員可利用系統工具定制諸如橫縱斷面、各類型曲線對比等分析內容,導入各種圖表文字等補充內容,完善安全評估報告。

4.4 風險預警

當監測數據超過臨界值或警戒值,經系統自動判斷或人工判斷確認后,則啟動異常分析處理機制,由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分析,對于特別危險的監測點,還需要啟動遠程專家會診,形成專家鑒定意見。如果鑒定意見一致判定為超過安全控制范圍,則需要進一步啟動預警或報警機制,采取應急預案迅速解決現場安全問題。異常分析處理流程要標準化,并且靈活高效,結合技術人員、專家分析與經驗判斷,使管理各方能夠迅速采取措施,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5 結語

自隧道工程開工以來,從未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初步達到了對淺埋隧道和立體交叉隧道施工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效果,在以后的實踐中,針對變形( 位移) 監測、壓力( 應力) 監測、影像信息收集、溫度監測、氣體監測等多元信息進行計算分析,確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預警閾值,根據不同鐵路隧道施工風險影響因素采用不同預警模型,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篇3

中圖分類號:U45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With large-scale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long tunnel of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 and rigorous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risk of tunnel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GGR Sandu tunnel, for example, to survey the main line, the integrated use of risk AHP, Matrix Metho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brainstorming and other method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risk Sandu tunnel exists, and to lower the risk control measures, effective and orderly advancement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basic theoretical basis of risk management.

Dynamic risk management is changing and understand the limitations of geological factors determined by objective factors, need to be developed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inrush (mud) risk treatment plan, prepared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risks of preparatory work, it is recommended to enhance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risk re-evaluation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properly handle the risk of adverse consequences caused by the incident, at a reasonable cost to ensure the safe and reliable achieve the intended goals.

Keywords: long tunnel,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management, risk control

一、三都隧道地理地質概況

三都隧道全長14598m,隧址區位于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境內,進口位于王司鎮,出口位于普安鎮。地形地貌:隧道進口段屬溶蝕丘峰洼地地貌,丘峰呈低緩渾圓饅頭狀連綿起伏,寬緩谷地相間出現,一般相對高差50~150m;隧道出口屬侵蝕構造臺狀中低山地貌,多為硬質碎屑巖層蓋頂的平臺山,緩傾單面山為主,局部為南北向展布的脊狀山脈。隧道穿越地層巖性主要包括泥灰巖、鈣質粉砂巖夾頁巖偶夾灰巖,石英砂巖夾粉砂質頁巖、泥質砂巖,頁巖夾鈣質粉砂巖,灰巖、白云巖夾泥質白云巖,白云巖、灰質白云巖等。地質構造:隧區位于楊子準臺地滇黔褶斷區黔南坳陷斷束的東北區,振蕩運動頻繁,沉積間斷較多;褶皺運動以燕山期為主,形成背斜寬緩、向斜緊密的隔槽型褶曲帶,其構造線多為南北向;隧道位于區域性的王司背斜與舟溪向斜南端平寨向斜之間,王司背斜位于進口外側,隧道進口段位于該背斜的E翼;舟溪向斜軸部通過隧道出口。本隧道斷裂構造很發育,且存在向斜構造,褶曲及斷層富水賦存條件好,形成明顯的承壓涌水帶;巖溶管道水賦存于可溶巖的溶孔、溶蝕裂隙、接觸帶。

本隧道主要不良地質風險因素為:

巖溶密布

斷層、軟弱夾層及軟質巖變形

高應力

地下水富集

三、風險評估程序及方法

3.1風險評估程序

根據《鐵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及建設單位相關要求,結合貴廣鐵路工程建設實際情況,本隧道評估基本程序是:

(1)對施工階段的初始風險進行評價,分別確定各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損失。

(2)分析各風險因素的影響程度,主要確定風險因素對施工安全的影響。

(3)提出各風險因素的等級,綜合確定各隧道風險等級。

(4)根據評價結果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5)上級單位對風險評估報告進行審定,并針對高度和極高的風險等級,組織專家組評審。

(6)上級單位以書面的形式明確隧道安全風險評審意見。

(7)當次評審結束。參建單位按《鐵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的規定,各負其責,做好施工階段風險過程管理。

3.2風險評估方法

以調查法為主線,綜合運用風險層次分析法、矩陣法、模糊綜合評估法、頭腦風暴法等方法。

四、風險評估的內容

4.1風險評估的對象及目標

評估對象:三都隧道施工階段風險。

評估目標:通過風險評估工作,識別所有潛在的風險因素,確定風險等級,提出風險處理措施,將各類風險降到可接受水平,從而達到保障安全,提高效益的目的,后果或損失與評價目標關系見下表。

后果或損失與評估目標關系表

4.2風險評估內容

(1)巖溶。隧道洞身進口~DK127+700段白云巖夾灰質白云巖,鉆探揭示巖溶發育程度中等~強烈,地表巖溶形態不發育,勘探巖芯多見細小的溶孔、溶隙,并見洞徑3.2m的充填溶洞;DK128+000~DK133+000段地層中。地表調查巖溶弱至中等發育,但DK129+800深切溝谷兩壁懸崖多見沿層間發育的干溶洞并見有水溶洞出露,巖溶發育、巖體極破碎,極可能遇大型溶洞、大段溶蝕破碎帶、大型貯水巖溶管道,故應加強預測預報工作,作好突水、突泥等危害的應對措施。

(2)斷層破碎帶。DK134+100~DK135+350洞身圍巖粘土頁巖、砂質頁巖為主,隧道埋藏深度大于500m。故圍巖開挖后有產生過大變形的可能,故考慮該段為圍巖變形段,部分圍巖可能存在軟質巖大變形。

(3)巖爆地段。隧道埋深大于500m時,深埋貧水地段地應力較高,尤其是石英砂巖、板巖地段可能發生弱巖爆。

(4)軟質巖變形段。隧道埋深200~700m,受高地應力的影響,軟巖易產生塑性變形。開挖時必須根據超前地質預報和開挖揭示以及量測情況,必要時測試地應力重新進行驗證觀測變形等級,并判斷是否出現軟巖大變形,并及時反饋設計和監理單位進行變更,采取有效的安全施工措施。

(5)洞口淺埋特殊巖土地層。三都隧道進口為棕紅、灰黃、褐黃色的硬塑狀紅黏土,大部黏性較好,土質均勻,刀切口面光滑,質稍軟;局部土質不均勻,夾強風化白云巖質角礫,厚度不均,厚2-15m,具弱膨脹性。施工前采用抗滑樁加固地層,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洞口淺埋特殊巖土監控量測的方法減少施工風險。

五、風險評估結論

經風險評估,本標段隧道安全風險見下表:

(六)殘余風險等級評定

通過對三都隧道初始風險等級評定,對安全風險等級為“高度”、“極高”的風險事件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風險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圍。對初始風險采用相應的工程措施處理以后,進行殘余風險評估,殘余風險等級見表6-12。

七、風險評估結果

通過對三都隧道初始風險等級進行統計,52.2%段落塌方初始風險等級判定為“高度”,9.7%段落突水(泥)初始風險等級判定為“極高”,23.9%段落巖爆初始風險等級判定為“中度”,地表失水初始風險等級判定為“中度”,工期延誤風險判定為“高度”,綜合考慮各風險因素,三都隧道初始風險等級為“高度”。

三都隧道風險等級評定統計表 表7-1

采取相應的工程對策后,判定其殘余風險為“低度”、“中度”風險,綜合考慮各風險因素,三都遂道殘余風險等級為“中度”。因此,三都隧道在施工安全目標風險方面都是可以接受。

參考文獻:

1、《關于印發加強鐵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見通知》(鐵建設 【2007】102號)。

2、《鐵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鐵建設[2007]200 號)

3、基礎資料

⑴新建貴廣鐵路GGTJ-2標施工相關合同文件

⑵GGTJ-2標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2010年修編版)

⑶設計院前期對隧道地質勘察報告

4、設計院初步設計風險評估報告

5、新建鐵路貴廣線施工圖

6、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

⑴《鐵路隧道防排水技術規范》(TB10119-2000)

⑵《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TB10120-2002)

⑶《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111-2006)

⑷《鐵路隧道輔助導坑技術規范》 (TBJ10109-95)

⑸《客運專線鐵路隧道施工技術指南》(TZ214-2005)

⑹《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401.1-2003J259-2003)

篇4

義烏至武義公路工程(義烏段)有三座隧道,高壽尖隧道全長3959m,慈溪隧道80m,方坑隧道266m。其中施工難度較大、安全隱患較多的為高壽尖特長隧道,雙洞雙向四車道分離式隧道;該隧道處于構造剝蝕低山區,進洞口地表地形為斜坡地貌,上陡下緩,隧道最大埋深約460m;山體受風化剝蝕較重,同時該隧道穿越3條斷層破碎帶,隧道地質情況復雜,圍巖節理裂隙均較發育,在隧道開挖過程中初支變形大,安全隱患多。

2 施工準備階段安全監理主要工作內容:

2.1 安全監理準備工作

(1)建立安全監理組織機構

(2)編制安全監理計劃、實施細則

(3)制定安全監理相關工作制度

(4)明確監理人員的分工及崗位安全監理職責、監理內容和方法等

2.2 審查施工單位的分包合同

(1)是否與分包人簽訂安全生產合同(或協議書)

(2)是否明確各自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責任

(3)分包人與班組(作業人員)是否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

2.3 審查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審查總體風險評估報告,本隧道為特長隧道,施工前要進行風險評估;施工初期由指揮部牽頭對高壽尖隧道進行風險評估,其風險等級為Ⅱ級(中度),屬于“可接受”風險。

2.4 審查隧道爆破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未經監理審批,該分部分項工程不得開工

(1)程序性審查:是否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并簽名,而不是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簽字。是否經專家論證審查。

(2)符合性審查:必須符合該工程強制性標準的規定;專家論證審查意見應是書面意見,并作為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附件。

(3)針對性審查:應符合本工程的特點及工程環境、管理模式;應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要有明確的關鍵節點控制安排、詳細的施工工藝;要有滿足要求的人力、機械、材料條件。

3 首先督促施工單位進行安全自檢

工程項目安全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消除隱患,防止事故,是安全監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施工單位自檢工作圍繞如下五項進行:日常性檢查、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前后檢查、不定期檢查。

通過督促施工單位安全自檢工作的落實,可以讓施工單位及時發現施工現場安全隱患、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保證安全生產。

4 加強對施工單位現場安全隱患情況的檢查

定期不定期對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檢查發現作業中存在的不安全行為和安全隱患,簽發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要求施工單位對照安全隱患進行逐一整改,整改完成后安全專監及時進行復查。

每季度按照平安工地考核辦法,對各施工單位進行考核評價,檢查時嚴格執行平安工地考核辦法中相關安全管理文件規定,對照安全管理文件中的各項安全檢查表,逐一進行檢查,使檢查不出現盲點。檢查完成后及時下發安全隱患通知書,要求各施工單位限時進行整改落實,確保平安工地建設要求落到實處。

5 推動隧道工程信息化、規范化施工

針對隧道施工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要求施工單位配置門禁系統,能實現實時監控人員車輛進出隧道的時間、洞內的分布狀況。在開挖面設置逃生通道及安全預警系統和應急逃生路線燈視引導系統,事故發生時,能迅速采取救援措施。在隧道洞口設置值班室,專人24小時值班,嚴格工序檢查和責任交接,實施隧道施工關鍵工序、重點環節項目部主要負責人現場帶班制度,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制度,切實規范施工安全管理。在隧道口安裝監控視頻系統,與監理辦和指揮部聯網,在辦公室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隧道施工安全情況。從源頭上規范作業行為,保證安全生產。

6 加強隧道施工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

本隧道為特長隧道,地質條件復雜,在開工時就委托有相應能力等級的獨立檢測機構對隧道進行地質超前預報及監控量測。超前地質預報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質分析法、超前鉆探預報法和物探方法,其中物探方法主要采用地震波反射法、地質雷達和紅外探水。預報單位發現前方圍巖與設計圖紙不符,及時要求施工單位更改支護方案,確保施工過程人員安全,有效的防止安全施工發生。監控量測是控制圍巖變形、優化支護設計參數的關鍵參考依據,第三方每次根據現場監測實際情況,編制出詳盡的監控量測文件,且結合不良地質狀況予以調整;認真落實布點量測,保障數據完整且真實,及時對支護參數優化、調整。

7 做好與上級有關部門的溝通與匯報工作

在巡視檢查或旁站中發現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或有嚴重違反施工方案,施工單位對監理單位的有關安全方面通知要求的內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或重大隱患排除中無法保證安全的,監理辦簽發“工程暫時停工指令”責令施工單位立即停止全部或部分施工,同時將有關情況及時口頭和書面報告指揮部,并向項目主管質監機構報告;以最大程度履行好監理職責,避免因監理工作不到位而承擔相應的監理責任。

8 安全監理工作體會與建議

8.1 在安全監理工作過程中,時常會體會到安全監理工作難度大:

(1)會遇到部分施工企業的管理者,常常心存僥幸心理,對安全工作不重視,現場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存在兼職現象,真正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人員缺少,這種安排給施工安全埋下了很大隱患。

(2)再如在安全監理過程中,遇到大部分施工企業安全設施投入不足和安全管理方法陳舊,現代文明和科技的發展惠及安全管理方面的內容較少。

8.2 今后安全管理工作的兩點建議

(1)建議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安全管理機構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如發現有不作為或不到位、不勝任等情況,現場安全監理人員有權責令其停工、限期整改,同時為了增強安全監理人員的權力,建議今后安全生產經費也建立工程量清單,經費的投入細化到每道工序中,對安全隱患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者,安全監理人員有權拒絕該項目安全生產經費的計量。

(2)加大安全管理先進科技設施的投入

高壽尖隧道在建設過程中,引進了先進的隧道門禁系統,該系統的投入使用,為隧道內日常安全工作監控與安全事故突發后人員的定位與施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建議建設單位在今后的施工項目中,應多引進和采用一些先進的電子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變形自動檢測系統、事故隱患報警系統等,實施對在建工程施工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各類、大小安全隱患,將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9 結束語

本文通過工作實踐,體會到項目監理單位只有編制好安全監理計劃、細則,對施工組織設計和重大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有效審查和把關,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明確安全監理職責、對施工現場進行動態和及時監管,做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力爭做到該審的審、該通報的通報、安全內業資料記錄及時,歸檔齊全,嚴格履行安全監理職責,才能在隧道建設過程中真正做好安全監理工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

篇5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鐵路十二五規劃新線建設和投資,未來鐵路建設將以高速鐵路為主骨架的快速鐵路網按三個速度等級來建設。當前中國建成的鐵路隧道總長度已經超過7000km,在建鐵路隧道總長約4600km到2020年前,規劃建設5000座隧道,長度超過9000km,總量已經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目前大量的鐵路工程建設向西部等山嶺高原地區延伸,而由于隧道工程與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其隱蔽性施工周期長,施工技術復雜性地層條件不可預見性周圍環境的不確定性等特點,加大了隧道施工技術的難度,再加上工期緊任務重,技術和管理力量不能充分保證,風險管理不到位,從而增加了施工過程中的風險性,如何提高鐵路隧道施工的安全風險管理水平,建立可操作性強又符合施工實際的應急搶險救援體系,是廣大鐵路建設者面對的課題,也是必須迅速解決的課題,這樣才能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才能適應中國鐵路規模大發展快的要求。

二、隧道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特點

(1)由于隧道開挖圍巖性質工程水文地質條件復雜,隧道施工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

(2)由于勘察設計資料有限,設計計算理論不完善和在隧道施工中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突發偶然事件等原因,使得隧道施工的風險具有發生的偶然性和大量發生的必然性;

(3)在隧道施工過程中,由于試驗數據離散性大,勘察報告提供的場地性質資料有限,地下情況的不可預知性,施工風險的可變性就更加明顯;

(4)由于隧道施工對場地周圍土體的擾動大,造成了對場地周圍建(構)筑物地下管網(線)居民生活和環境的影響,除本身的技術因素影響外,隧道施工還不得不與外部環境發生關系,這樣使得隧道施工風險不但具有內部因素的多樣性,而且還具有鮮明的層次性,同時也使得隧道工程風險更加復雜化。

三、軟弱圍巖隧道施工安全風險控制要點

軟弱圍巖一般是指巖質軟弱承載力低節理裂隙發育結構破碎的圍巖,工程地質特點有:巖體破碎松散粘結力差;圍巖強度低遇水易軟化;巖體結構面軟弱易滑塌而高速鐵路大斷面隧道較以往普通鐵路單線或雙線隧道開挖跨度大,高度更高受當前勘察技術手段限制,開挖前難以準確判定隧道(特別是長大或特長隧道)的地質條件和圍巖特性。因此,為保證軟弱圍巖地質隧道施工安全,在隧道施工中必須牢固樹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理念。

3.1軟弱圍巖隧道施工風險控制技術要點

(1)施工方案確定根據現場洞口地質地貌和開挖掌子面暴露出地質情況,詳細進行地質勘察水文調查及環境調查,并作出正確的施工方案和加固方案,選擇科學合理的工程措施。

(2)超前地質預報技術通過地質分析法超前水平鉆孔法物探法及特殊災害地質預測方法和手段判明掌子面前方的水文地質情況,并根據判斷和預報結果提出相應的預防和處理措施。

(3)圍巖監控量測按照現行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TB10121-2007)的規定和要求設置圍巖量測點,準確掌握洞內水平收斂拱頂沉降和洞頂地表沉降的數值和速率,建立等級管理信息反饋和報告制度。

3.2軟弱圍巖隧道塌方風險預防與控制要點

如何提高軟弱圍巖隧道施工水平,預防變形和坍方,確保施工安全,其核心是抓住軟弱圍巖隧道工程特點。同時提出三超前四到位一加強施工技術關鍵環節即:三超前:超前預報超前加固超前支護;四到位:工法選擇到位支護措施到位快速封閉到位襯砌跟進到位;一強化:強化量測預防隧道坍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加強:

(1)工程地質方面:軟弱不良地質隧道施工,應首先核對設計文件,詳細調查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情況,做好相應的準備,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施工控制措施。

(2)采取正確的支護手段和方法:軟弱圍巖隧道施工本著寧強勿弱的原則,必須嚴格按照設計的初期支護參數進行施工,初期支護必須在隧道開挖后及時施作,及時封閉成環;特別是下部(邊墻)開挖后鋼架及時落底接長,及時封閉成環隧道內施工當斷面圍巖發生突變時,圍巖必須提高一級處理,設計單位對襯期支護參數要發生相應調整。

(3)采取嚴格的現場管理措施:現場工程技術人員首先要掌握領會圖紙設計意圖,熟悉施工技術規范和設計標準,正確指導施工嚴格要求每個作業人員遵守操作規程,按標準作業,規化施工同時,對于不良地質特殊巖土淺埋軟弱隧道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重大地質災害等開展專項風險評估,并依據專項評估意見完善施工技術方案,改進和加強安全生產及防范風險的具體技術措施,制訂風險防范及突發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

四、隧道施工應急救援技術

4.1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

由于隧道施工本身不可預見因素多,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慘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通過編制隧道施工風險事故基本應急預案,可保證應急預案足夠靈活,對那些事先無法預料到的突發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應急指導作用,成為開展應急救援的底線應急救援預案經項目施工單位評審后,報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核查,并經項目第一負責人簽署。

4.2應急救援體系的建立和工作程序

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建立安全生產保障體系,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措施,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管理,成立安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器材設備,一旦隧道施工現場災害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按規定啟動現場應急預案,成立現場救援指揮部并及時按程序上報現場救援搶險指揮部,建立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現場救援小組施救方案組量測監控。圍繞救援方案和總策劃的要求,開展相關工作。

五、安全風險管理措施

(1)建立隧道重大危險源管理臺帳,與施工進展同步實施施工風險動態管理在監控臺帳中明確風險危害程度預控措施各級管理責任人,注重現場施工管理,嚴格執行各項風險管理制度同時在每座隧道洞口樹立隧道施工風險告示,主要向現場作業告知各種風險描述應急預案現場緊急處置聯系責任人。

(2)建立風險監測和現場巡視機制根據風險評估報告,隧道超前地質預報工作主要針對軟弱地質及特殊地質災害突發地段進行全隧隨時探測預報實施方案是:掌子面的地質素描;長距離TSP203距離120m;超前水平鉆孔,不小于距離30m,超長炮眼3~5孔,距離4~6m;異常處富水斷層及巖溶發育層面增加地質雷達或紅外探水對于軟弱圍巖地質的隧道,監控量測工作必須緊跟開挖支護作業進行布點和監測使用徠卡全站儀可以精確測量變形參數,測量人員可以利用計算機快速對數據進行處理,指導現場施工此外,通過現場技術人員每天巡視檢查作業面地質情況,與風險監測結果相印證,提前識別和預測地質風險因素,保證施工安全。

(3)及時做好隧道優化設計工作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根據風險監控量測工作,準確分析量測數據,判定風險等級,做到巖變我變并及時上報圍巖變更。由于隧道地質情況復雜多變,工法轉換頻繁,且設計圖中地質資料與現場實際存在一定偏差,項目因地制宜采取了根據掌子面圍巖超前地質預報情況及監控量測情況等因素及時進行工法變更,采取最適合現有地質情況下的工法進行施工,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

六、幾點結論

(1)結合軟弱圍巖隧道施工管理的特點和工程實例,對軟弱圍巖隧道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技術理論和關鍵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論述,在工程實踐中采取風險控制和應急管理等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主要是按照設計規范施工,技術措施工序工藝機械配置各種保障手段等要堅決做到位;不得擅自改變施工過程的開挖支護方式;嚴格認真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工作和圍巖量測評估工作,從而降低了隧道施工安全風險。

(2)建立專家治理機制,隧道施工風險管理涉及面廣,包括施工安全風險識別、安全風險評估、安全風險管控等多方面在隧道施工中出現復雜重大的安全風險問題時,施工單位應該邀請科研院校工程技術專家組織評審,通過現場查看進行咨詢評估。落實施工期間的安全措施,既保證了隧道安全,又提高了風險控制管理水平。

(3)建議進一步增強工程保險與隧道施工過程的結合,鐵路隧道工程施工總是處于多種風險的環境之中,諸多的不確定性事件都會對工程預期目標產生影響和危害,并可能導致生命財產的損失。目前鐵路工程保險已經列入鐵路施工總價承包工招標文件中,施工單位通過花費高額購買工程保險,目的就是在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意外風險能得到保險保障,減少對施工企業的損失,當意外發生時將部分風險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雖然隧道施工建設中實行了強制性保險,但是并不能意味著購買了保險,施工安全風險就降低了工程保險還具有不確定性,仍要經常注意各種潛在的風險征兆,如社會負面影響工期延誤善后處理等其他風險,所以不能全部依賴保險公司進行全部經濟損失理賠,項目仍然要采取各種有力措施,防止事故和災害的發生,并阻止受災后損失的繼續擴大,所以工程技術管理人員要熟悉和運用保險合同條款風險索賠的程序,爭取在工程理賠中取得更大的風險效益。

參考文獻:

篇6

隨著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雖取得了一些成績,可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某養路工區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基于COSO框架下的風險評估報告,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從而改善養路工區內控現狀,以期提高我國事業單位內控水平。

二、養路工區基本情況介紹

養路工區(以下簡稱工區或者單位)成立于1973年,隸屬于XX市交通運輸局,總養護里程78.929公里。現有職工52人,下設財務股、辦公室、路政大隊、養護工程股、養護中心、施工隊。工區職責是為公路暢通提供養護,保障及承擔轄區內公路養護工作。

三、COSO框架下的風險評估

(一)目標設定

本文立足案例工區實際情況,建議其內部控制目標定位于:在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履行職能。通過加強風險防范評估意識,構建風險控制體系,建立規范的業務流程,構建高效的溝通平臺和反舞弊機制,最終實現財務信息真實可靠和資產安全完整,高效利用財政補助資金,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目標。

(二)風險識別

由于養路工區的職能范圍包括:公路養護、公路修護、公路建設等方面,所以單位在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控制短板為:第一,決策風險。在工區決策活動中,由于未能充分分析項目可行性,或者集體決策與個體決策的標準不統一等多種不確定因素存在,使決策活動達不到預期目的的可能性。第二,執行風險。對國家政策法規、內部管理制度或有關決策等執行不到位,使單位未來陷入危機的可能性。由于工區的內控制度存在較多問題,很多業務活動缺乏統一標準,這就加大了執行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第三,失信風險。即以下三個方面:1.公路養護過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導致公路養護效果欠佳需要再次養護,就大大增加公路養護成本。2.由于道路養護安全事關重大,一旦出現重大交通事故,或者養護人員在工作中發生意外,工區追責風險很大。3.路政大隊執法過程中可能發生沖突,引起其他過激行為,甚至引發。

(三)風險分析

工區的風險評估采用定性評估的方法,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兩方面進行分析,通過“低”、“中”、“高”等發生頻率以及“次要”、“中等”、“重要”等影響程度的分析,將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對每類風險賦予并測算分值,實現量化的目的。最后將風險進行分類,繪制下圖:

圖1 風險地圖

經分析可知該工區失信風險、財務風險屬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最高,損失程度最大,需要優先安排實施各項防范措施的重點風險(B區);決策風險、執行風險屬發生的可能性相對不大,但一旦發生后果嚴重的一般風險(D區),應當進一步跟蹤觀察其動態,并嚴格控制該區域中的各項風險且補充制定各項控制措施。

(四)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主要包括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轉移和風險承受四個策略。事業單位除了考慮自身承受風險的能力、權衡成本效益之外,還擔負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處理不當會有損其公信力,所以要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既不能從事超出可承受風險范圍的業務活動,也不能拒絕履行社會責任和放棄承擔大多數風險。所以在綜合考慮工區的屬性和業務特點之后,本文選擇的風險應對策略為:失信風險和財務風險運用風險規避的策略;決策風險和執行風險采用風險應對的策略。

(五)風險評估報告

針對風險評估環節本文將以失信風險為例進行探討。其主要風險點集中在工區養護工程股、養護中心、施工大隊、以及路政大隊人員的操作過程,和部分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帶來的安全風險中。所以根據工作特點,在評估時側重在勞動力是否充足和工作完成情況,與此相關的因素有勞動力人數、素質、以及年齡。對此本文結合上述對于工區失信風險分析,在應對風險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解決養護人員不足的方法有:

第一,考核本單位養護人員的工作素質。對養護人員工作任務的平均值和總量進行測量,測評員工的工作強度和效率,進而對比本部門現有人數和所需人數,得出員工缺口數。第二,合理布局人力資源,設定各年齡階段人數比例的安全界限。如30歲以下的養護工人占總人數的比例不得低于某一個比例,50歲以上的養護人員人數不得高于某一比例。但為了避免人員冗雜節約勞動力,需要對工人數量設置上限。同時,在崗位要求不沖突時,可實行一人多崗。并定期進行養護工人勞動力情況調查,及時更新養護工人相關數據,當出現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時,及時雇用招募或借調其他部門人員。第三,隨著養護里程的增加和養護作業的細化,根據日常養護工作量劃分養護標段,基于工作強度和難度分配人員,以崗定工。第四,逐步實現機械化。通過逐步實現機械化減少人工清掃的人員配置;處理路面病害時,盡量用多功能車完成,改變傳統采用人工刨槽和夯砸的方法,既可以提升養護效果,又可以減少人員消耗。

其次,解決養護人員技能的方法有:

第一,提高公路技術工人素質和養護人員管理水平。工區方面可以開展相關的技術培訓、管理培訓,通過交流座談會和業務技能競賽等方式,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和人才競爭氣氛。第二,有學者提出,公路養護基層機構可以成立養護公司實行企業化經營管理。對養護公司各級管理責任人明確權利和責任,對養護工人實行考核體系,并輔以配套的分配制度,以達到責權利相結合,充分調動養護工人提高技能的積極性。

再次,解決安全隱患的方法有:

針對養護人員的方法。第一,借鑒南寧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的“三統一”規范,即要求統一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著裝,統一施工設備、施工機械及施工車輛的標識,統一施工現場管理標準。同時制定施工操作流程標準化手冊,對常規的公路養護項目制定統一的工藝流程,規范化和標準化的養護管理不僅有利于保證工程施工進度和施工安全,也方便今后養護管理;第二,加強安全教育工作。注重對養護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減少安全事故損失。管理人員要對養護工程質量進行有效監督,及時糾正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

針對工程項目的方法。第一,定期評價路況,重視日常預防性養護。工區部分養護路段因路齡、交通量、設施使用頻率以及氣候等因素影響,路面出現老化、裂縫、麻面、坑槽等小病害及配套設施不同程度的損壞。但完全可以通過日常預防性養護解決問題,這樣不僅節約了養護成本,還能提高和鞏固路況,延長道路及其附屬設施的使用壽命;第二,為解決養護工程安全問題給工區帶來的失信風險,可以通過加強對安全防護設備的檢查與檢驗,采取專用檢測設備,定期收集路況數據等方式,掌握管轄范圍內線路尤其是重點路段車流量、重車頻率、噸位,記錄路面使用壽命、病害及維護信息,以便及時排查存在的安全隱患。還應對路齡偏長、主干路及出口路等敏感路段以及原有建設質量一般的路段,進行多次重點檢測,準確評估路況,預測路況發展趨勢,并及時采取措施。

最后,解決路政大隊執法沖突問題的方法有:

協調交警部門負責對違法車輛的攔截、引導以及交通疏導等工作,建立整治超限超載的長效機制;同時工作人員應加強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及業務技能知識,每周利用固定時間,通過交流座談、問答考試等方式,不斷加深執法人員對法律法規的認知理解,促使路政執法人員深化服務意識。

四、關于案例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和完善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通病”,故本節以案例工區為例,試圖構建內部控制體系(如下圖所示),以期對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供一定借鑒意義。

圖2 關于案例單位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框架圖

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和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所以全員上下應強化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意識,加強和規范單位內部控制,并根據時代要求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確保工作中每個環節的內部控制都能落到實處,形成真實完整、權責對等的內部控制制度。(作者單位:上海大學)

參考文獻:

[1] 田祥宇,王鵬,唐大鵬.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會計研究,2013.

[2] 王倩.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要素的比較研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

篇7

Key words:Operating conditions of risk evaluationBridge constructionRisk rating

Safety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U4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0 引言

橋梁施工由于作業環境復雜,工種多、工序多、投入使用的機械設備多、人員流動頻繁,而且隨著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斷應用,在橋梁施工過程中危險因素和危害因素也相應的多而繁雜,因此,需要及時、全面、準確地系統識別各種危險因素和危害因素,并利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方法對潛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定量的分析,確定危險等級,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實現橋梁施工本質安全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1 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方法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簡稱LEC法)是由美國的K.J.格雷厄姆(Keneth.J.Graham)和G.F.金尼(Gilbert.F.Kinney)研究了人們在具有潛在危險環境中作業的危險性,提出了以所評價的環境與某些因素作為參考環境的對比為基礎,將作業條件的危險性做因變量(D),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E)及危險嚴重程度(C)為自變量,確定了他們之間的函數式。根據實際經驗他們給出了3個自變量的各種不同情況下的分數值,采取對所評價的對象根據情況進行“打分”的辦法,然后根據公司計算出其危險性分數值,再在按經驗將危險性分數值劃分的危險程度等級表或圖上,查出其危險程度的一種評價方法。

該評價方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D=L×E×C

式中:

D——作業條件的出危險性;

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

C——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

其中D值越大,作業的危險性越大。作業條件的危險性D值的等級劃分如下表1所示:

表1 D-危險性等級劃分表

L的取值范圍如下表2所示:

表2 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E的取值范圍如下表3所示:

表3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

C的取值范圍如下表4所示:

表4C-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

2 橋梁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危險和有害因素辨識就是分析橋梁施工過程中危險和有害因素存在的種類、程度及其性質,辨識出可能會發生的不期望的后果,識別出能導致這些后果的材料、系統、過程和設備的特性[2]。

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橋梁施工過程中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如下表5所示:

表5 風險源風險分析表

危險和有害因素辨識的目的,就是查找橋梁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危險和有害因素,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危險程度及造成危害的后果。

3危險性等級確定

危險是產生傷害可能性(概率)和如果發生傷害可能造成的嚴重程度這兩個要素的組合。在進行危險性等級確定時,需同時考慮人員處于危險區或接近危險的可能性以及每種可鑒別危險對人員可能帶來的傷害的最嚴重程度[3]。

根據作業條件(崗位)危險性評價法,橋梁施工過程中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火災、高處墜落、坍塌、炸藥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傷害等各類危險的危險性等級評價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危險性等級評價結果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危險性程度最高的是坍塌和高處墜落,處于“極度危險”的等級;其次是物體打擊、起重傷害為“高度危險”的等級;觸電為顯著“危險等級”;機械傷害、淹溺為“比較危險“的等級物。其各種危險等級在橋梁施工過程中的存在比例危險性等級比例圖如圖1所示。

圖1危險性等級比例圖

4 橋梁施工安全措施及建議

(1)工程開工前組織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時,針對各種危險源制定出安全防控措施。

(2)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各項操作堆積和專項安全施工方案要求進行施工,同時加強監督檢查, 認真落 實整改[4]。

(3)交底必須在施工作業前進行, 任何項目在交底前不準施工作業。

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高空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隨意向下 拋擲各種工具、物料。

(4)高空作業必須設置安全設施,如:作業平臺的走道板,安全網, 護欄, 井子爬梯等, 并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確保安全可靠。

(5)施工中扣件螺栓必須上平擰牢,特別人立軒對接扣件的質量及 螺栓必須全包牢固可靠,并應由專人檢查使用質量[5]。

(6)夜間或惡劣天氣(遇有 6 級以上風力)不得進行腳手架搭設工作。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高空作業安全操作規程,使用的各種工 具、用具應有防止墜落的防護措施,嚴禁隨意向下拋擲各種工具、物 料。

(7)鋼筋在加工場加工,現場進行鋼筋綁扎,作業人員嚴格按照鋼筋操作規程實施。

(8)砼澆注施工大部分人員集中在作業平臺上,作業面必須由足夠 的空間,便于施工人員的位置轉換及工具、用具擺放。

(9)為防止高空墜落和物體打擊,在其周圍邊沿 10M 范圍設置安全 警戒線,并設置警未標志。

(10)進場進行安全檢查,對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對人員形成打擊 威脅的部位,必須進行日巡查,保證其安全可靠。

(11) 對于吊裝作業除設指揮人員外, 對有危險區域應增設警戒人員, 以確保人身安全。

(5)起重作業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同時有一定的操作經驗和技能,熟悉操作規程。

(6)觸電安全措施

1)定期組織作業人員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增加安全意識提高安全作業水平[6]。

2)使用移動式用電設備(如振動器、手持式電動工具)的操 作者,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3) 一切用電設備必須按一機一閘一漏電開關控制保護的原則 安裝施工機具,嚴禁止一閘或一漏電開關控制或保護多臺 用電設備。

4)必須由持有合格證件的專職電工,負責現場臨時用電管理 及安拆。

5)配電箱應標明其名稱、用途,并做出分路標志,門應配鎖, 現場停止作業時,應將開關箱斷電上鎖。

參考文獻

[1]孔志敏.建筑工程安全評價與管理研究[J].大眾科技,2005,(03)

[2] 徐洪濤,郭國忠,蒲煥玲,等.我國近年來橋梁事故發生的原因與教訓I[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17(11):17-19

[3]羅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叢書[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8

[4]陳艾榮,阮欣.蘇通長江大橋主梁河索塔施工期間施工方案風險評估報告[R],2005

篇8

二、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9號)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令第2號)

《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

《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

《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

《中鐵十五局集團安全生產評價實施細則》

三、編制基本要求

1、根據安全生產責任制“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要求,項目所有管理人員應根據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完善相應的安全內業資料,并應保證資料的時效性、真實性和完整性。

2、安全管理紙質資料應為原件,安全三類人員、特種人員操作證等相關證件不能為原件的,可為復印件、掃描件。

3、安全內業資料文字、簽字、圖示、音像等資料應清晰有效,資料中的文字、蓋章、日期等內容應齊全。

4、資料排列順序為封面、目錄、內容、附件。封面應包含項目工程名稱、編制單位、編制人員、審核人員、批準人員、編制日期等。

5、所有資料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履行審批、簽字手續,符合公司“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的,嚴格按文件要求執行。

6、如項目建設單位相關要求與本指南沖突的,請參照建設單位要求執行。

四、編制內容

1、安全保證體系

1.1 確定項目安全管理目標。結合項目所在地主管部門、業主或者公司安全管理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制定項目安全管理目標。

1.2 項目部必須依法成立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設置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應以文件形式,并在文件中明確工作職責,如有人員變動的及時對組織機構進行調整。

1.3 項目部應繪制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圖,并懸掛在項目部會議室。

1.4 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持證上崗,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配備應滿足法律法規要求。建立項目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臺賬(表1),并根據人員變動情況及時更新臺賬。

1.5 項目部必須按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負責人員、各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和各崗位人員在安全生產中應履行的職能和應承擔的責任及考核標準。

1.6 依據各崗位職責,將年度安全管理目標逐級分解,逐級簽訂安全包保責任狀直至作業層,建立安全包保責任狀簽訂臺賬(表2)備查。

1.7 項目部依據簽訂的安全包保責任狀中所要求的各崗位、各級別安全責任及安全目標,項目部按季度組織進行考核,填寫項目責任制考核表。(表3)

1.8 項目部應及時識別、獲取項目適用的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并建立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有效清單。(表4)針對新出臺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章制度項目部應組織學習,留存學習記錄。

1.9項目部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并明確規章制度適用范圍、部門職責、具體內容的,并應文件形式。

1.10 項目部主要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安全設施和安全費用管理制度、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危險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隱患排查和治理制度、項目領導帶班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防災減災管理制度、事故調查報告處理制度、應急管理制度、安全獎懲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勞動防護用品發放使用和管理制度、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特種設備及特種人員管理制度、崗位安全規范、內部安全許可制度、班前安全教育制度、危險作業安全旁站監控制度、施工作業操作規程等,建立項目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清單(表5)。

2、安全生產會議

2.1 項目部安全生產會議分為安全生產年度會議、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安全生產例會、安全專題會議等形式。會議應作好會議記錄,收集會議簽到表(表6)。

2.2 項目年度安全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要求全項目人員、施工班組主要管理人員參加;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安全領導小組會議由小組全體成員參加,主要學習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傳達上級文件及會議精神,總結分析本月安全管控情況,部署下月安全生產重點工作等。安全生產例會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主要參與人員由項目經理、總工、安全總監、各部室負責人、各作業隊負責人等參與,會議內容主要是由安全管理部長通報本月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及隱患整改情況,如有處罰的直接宣布處罰決定。各作業隊負責人針對各自作業區域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進行匯報,安全總監結合下月施工生產任務提前部署下一步安全生產工作,黨政主管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要求。安全領導小組會議可與安全生產例會同時召開。

2.3 項目專題安全會議。根據實際需要不定時組織召開,由項目安全總監組織,項目主管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參會。

3、勞務隊、作業人員管理

3.1 項目部依法審核并選擇分包單位。合同簽訂前項目計劃合同部應收集分包單位營業執照、施工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等復印件資料,并建立資質臺賬。(表7)

3.2 合同簽訂后,分包單位應及時提供作業人員身份資料給項目部辦公室,由項目部辦公室建立作業人員花名冊(表8),明確作業人員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籍貫、工種、進場日期、退出日期等基本信息進行登記。勞務人員花名冊實行動態管理,每月作好進出場作業人員統計,并將變化信息分送安全管理部、財務部。嚴禁超過60歲的勞務人員到現場作業。

項目部各部門根據各自安全職責,由項目經理制定部門完善作業人員檔案,人員檔案包含入場建議培訓記錄、人員證書復印件、風險告知卡、安全包保責任書、安全技術交底資料等內容。(表9)

4、安全教育培訓

4.1 項目每年要結合本年度施工計劃安排,制定有針對性的年度教育培訓計劃(表10)。培訓計劃內容必須包括:教育培訓形式、時間、頻次、參加人員、主要內容等。

4.2 加強與公司安全管理部門的聯系,作好項目負責人、安全專職管理人員的延期培訓工作。

4.3 項目部應根據辦公室提供的作業人員花名冊,組織對從業人員進行進場安全教育,人員進場后應接受公司級、項目部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填寫項目作業人員三級教育卡(表11),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4.4 項目部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持證作業人員應接受項目部組織的教育培訓,教育培訓應履行簽字手續。(表12)

4.5 作業人員轉崗、復工或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從業人員應接受教育培訓,培訓學時符合規范要求,教育培訓應履行簽字手續。(表13)

4.6 項目部應將班前教育納入工序管理。班前安全講話由班組長(領工員、技術員、專兼職安全員)根據當班施工任務,在每班施工前,向本班組全體作業人員就安全工作提出要求,由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監督。班前安全教育活動實施書面記錄,填寫項目班前安全教育記錄表(表14)。記錄必須有時間、內容,字跡要清晰。班前安全教育記錄要存檔保存,可錄取視頻統一保存。

5、安全技術交底

5.1 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實施,未經安全技術交底不得進行施工作業。

5.2 安全技術交底實行三級交底制。主要工序、特殊工序、危險作業工序必須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對項目各職能部門、工區技術負責人進行一級安全技術交底;各職能部門負責人負責對本部門人員、現場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作業工班長進行二級安全技術交底;現場技術人員、工班長負責向所屬工班全體作業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技術交底。

5.3 安全技術交底的主要內容包括: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施工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以及應對措施、施工安全注意事項、應急措施等相關內容。

5.4 安全技術交底應按規定履行簽字手續、留存影像資料,簽字必須由被交底人簽字,嚴禁代簽,詳見填寫安全技術交底表。(表15)

6、安全投入

6.1項目部應按要求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編制總體(表16)、年度及月度安全生產費使用計劃(表17),計劃中明確生產費用使用的種類,確保資金投入滿足施工生產條件需要。安全生產經費的提取標準及使用范圍參照《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要求執行。項目應及時建立安全生產費計量、支付臺賬(表18)。

6.2 項目部應對采購的安全用品進行驗收(表19);填寫安全用品收發記錄(表20)。

6.3 項目部應按要求為從業人員意外保險等相關險別,并建立保險臺賬。

7設備管理(包含特種設備)

7.1 項目應成立大型機械設備管理領導小組,物資設備管理部指定專人負責特種設備管理。

7.2 項目部物資設備部應建立大型機械設備臺賬、特種設備管理臺賬(表21)。完善特種設備技術檔案“一機一檔”,包括:特種設備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特種設備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維修保養記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操作人員身份證、操作證等。安全管理部結合物資部提供的特種人員操作證,建立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書登記表(表22),并不定時巡查作業人員持證情況。

7.3 項目部物資管理部應組織相關部門對進場機械設備進行驗收,驗收合格方可進場。(表23)

7.4 項目部物資管理部或使用單位要作好機械設備的檢查記錄表、設備維修保養記錄、設備運轉記錄、故障記錄等登記,避免機械設備帶病作業。

8、消防安全管理

8.1 項目部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領導小組,設置消防安全責任牌。領導小組應以文件形式。

8.2 根據《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項目部應在可燃、易燃存放及使用場所(15m)、動火作業場所(15m)、自備發電機、配電房等設備用房(25m)、施工現場辦公、生活用房(25m)、其他具有火災危險的場所配置滅火器。括號內數據為滅火器最大保護間距,每個部位配置的滅火器數量不應少于2具。項目部應指派專人對消防器材進行管理,建立管理臺賬(表24),并經常進行檢查、維修、保養。

8.3 項目部應根據駐地、施工現場消防設施繪制消防設施平面布置圖。(表25)

8.4 項目部消防安全領導小組應定期不定期對項目消防安全進行檢查,并填寫消防安全檢查記錄表。(表26)

8.5動火作業: 在禁火區進行焊接與切割作業及在易燃易爆場所使用噴燈、電鉆、砂輪等進行可能產生火焰、火花和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施工現場動火作業,必須按照管理權限分別填寫特殊動火、一級、二級動火申請,經相關負責人批準核發動火許可證后方可作業(表27)。特殊動火作業證應由公司安全總監審批,一級動火申請應由公司安全管理部審批,二級動火審批由項目部安全總監審批。特殊動火和一級動火證有效期不超過8h,二級動火作業證有效期不超過72h。

9、危爆物品管理

9.1 項目應建立危爆物品管理制度、辦法,明確管理、儲存、申請、領用、登記等內容。

9.2 危爆物品庫房應滿足看護、防盜要求,設置視頻監控系統。

9.4 項目應制定危爆物品進場使用計劃,按計劃限量進場,進場后應分類定量儲存, 并由專人負責管理,完善危爆物品出入庫臺賬,使用記錄、退庫臺賬等。

9.5 危爆物品使用過程中必須要有項目專職安全員進行旁站監督,堅決避免私自處理現象發生。

9.6 項目部應.編制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預案,配備相應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

10、風險管控

10.1 項目部進場后應及時委托有資質的評估單位或者項目經理組織按照風險評估要求對項目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針對風險評估報告繪制項目部安全風險公示圖。(表28)

10.2 項目部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由項目經理組織,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總監及相關部門人員參與,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對風險源進行辨識評價,填寫安全風險分析登記表。(表29)

10.3 項目應結合建質【2018 】37號文《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及風險評估報告,對照本項目進行梳理,編制項目部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表30),結合清單編制專項方案,超過一定規模的要進行專家論證,專項方案編制、審批嚴格按規定要求執行。

10.4 項目應按照風險分析登記表及專項方案制定項目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表,(表31)根據風險等級分別由項目領導、項目管理人員、班組管理人員的那個進行分級管控,并在現場作業工點設置風險源告知牌。

10.5 項目部應根據施工進度、施工環境、施工條件不同,按月制定項目部風險動態管控表。(表32)

10.6 項目應對全體員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風險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訓,提高員工預防風險、規避風險、控制風險的能力。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崗位時,應按照風險源告知牌,對作業工點的風險狀況和各項管控措施進行安全確認。

11、隱患排查、治理

11.1 項目部應定期、不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安全檢查分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專項檢查等。安全日常檢查由項目安全管理部門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排查,排查后填寫安全日志。定期檢查由項目負責人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參加,至少每月組織一次。專項檢查次數不限,遇到惡劣天氣、重大節假日、重大活動、重大施工節點、長時間停工后復工檢查、上級單位開展的專項安全活動等,由項目部負責人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檢查。

11.2 安全檢查主要內容包含:上級單位文件落實情況;方案編制情況;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會議、教育培訓、交底等規章制度落實情況;危險性較大的工點重點部位、關鍵工序安全保障措施、專項施工方案的落實情況;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作業人員的安全行為;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情況;機械設備安全狀況;現場安全措施及防護情況;安全標識標牌設置情況;安全檢查整改落實情況;其他。

11.3 安全檢查后對于檢查發現的問題應留存影像資料,并要求立即整改,對于不能立即整改的,應開具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表33), 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由施工現場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項目部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治理的目標和任務,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經費和物資的落實,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治理的時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整改完成后應由項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復查。

11.4項目部應當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物資設備管理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結合風險等級表,排查本項目的事故隱患。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表34),并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控治理。

11.5 項目部應當鼓勵、發動職工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對發現、排除和舉報事故隱患的有功人員,應當給予物質獎勵和表彰。

12、應急管理

12.1 項目部主要負責人應組織項目部相關部門結合項目風險源清單中重大風險源和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型,編制專項應急預案;針對安全風險較大的重點場所應制定現場處置方案。應急預案編制嚴格依照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要求編制。

12.2 項目部應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救援預案培訓,做好教育培訓記錄。

篇9

很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能認真貫徹國家實行的安全管理政策,沒有認真落實相關文件規定,這就造成了很多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對很多應該納入監管的項目一些地區只采用突擊檢查的方法,并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監管,由此可見,很多相關部門的監管措施和監管力度嚴重不足。除此之外,一些地區的城建執法局對違反建筑安全生產的行為進行處罰,而不是由安監部門負責,這就導致處罰權與管理權分離,大大降低了安檢工作的力度,同時導致不能有效整改很多安全隱患。

1.2施工單位責任意識不足,對安全管理重視不夠

在管理施工過程中,如果領導不重視施工安全,且不能正確認識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就會導致在施工過程中企業不能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一些施工企業不能嚴格安排專職安全人員,也沒有制定合理計劃對其進行專業培訓,這就導致施工中不系安全帶、不戴安全帽等現象時常發生,這些都可能會導致事故發生。

1.3工作人員素質偏低

通過兩個方面可以體現工作人員素質較低:第一,在施工作業中,一線工作者大部分都是農民工,專業技能培訓的缺失導致了農民工沒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和安全知識,同時還沒有熟練的操作技能,這些對企業施工的實際效益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第二,沒有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現在,項目經理等技術管理人員不能掌握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規,導致了管理方法的錯誤,也是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4施工安全監理沒有認真履行職責

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監理工作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一個關鍵環節。在施工過程中很多監理單位一心追求效益,只關注質量,履行安全監理工作時不按照規章條例進行,由于不熟悉安全生產的技術標準以及法律法規,導致在實際生產中這些規定不能發揮效用。還有一些監理單位,由于工作人員沒有積極的工作態度,無法積極開展安全監理工作,不能及時反映和督促存在的安全隱患,最終造成安全監理工作無法有效運行。

2.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

第一,施工前期安全管理。建設單位要嚴格考察監督機構和施工單位的資質等級,然后簽訂合同。建設單位必須提交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等工地安全方案給安全監督機構。

第二,進行建筑施工時要依據相關規范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認真貫徹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包括《建筑法》、《安全生產法》等,增加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意識。

第三,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機構。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要依靠完善的制度來保證,通過安全管理機構的建立以及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保證體系的建立,能夠有效保證安全生產的進行。

第四,加強安全教育,使安全意識得到提高。

第五,提高技術水平和安全質量。加強論證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并考證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爭取做到從嚴從細。規范模板支撐系統以及腳手架的拆除和搭建。

第六,認真落實施工監督檢查工作。在施工之前,注意檢查安全技術措施,確保其符合各專業工種要求;檢查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檢查安全保護體系是否分解落實、完善和健全;檢查建筑施工的勞動保護、安全器材,保證其完善,并整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

篇10

1.1電力施工安全管理的內容

電力施工安全管理是一個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管理系統,通過電力施工安全管理使電力施工工程能夠在安全管理的環境下進行作業。電力施工要面對復雜變化的環境,電力施工安全管理就是要領導整個電力施工工程能夠在科學的管理制度、規章下安全進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防范,消除或減少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在電力施工過程中的發生。

1.2電力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電力施工安全管理是整個電力施工工程的準繩,是保障電力工程安全效益的前提。通過一系列的電力施工安全管理活動,使企業單位經濟效益、安全效益和名譽效益達到最大化。電力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進行還可以幫助企事業單位完善規章制度、管理方法,能夠更加保證企業的利益和企業員工的人身財產安全。電力施工安全管理在促進了企業發展的同時也服務了社會,這是企業傳統概念里所缺乏的,因為電力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提高企業的安全效益,可以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形象,這是一種非常大的無形資產。從大的方面講,電力關乎國家的民生,電力施工安全管理可以說對我國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

2電力施工安全管理常見的問題

2.1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近些年來,雖然電力施工安全的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由于現在企業施工單位一味追求供電可靠率、追求施工的進度,所以導致現在施工單位采取了傳統突擊的方法去完成施工任務。大凡電力施工都需要工作票,但是由于電力施工作業條件環境都是復雜多樣、變化萬千,而且有大量的新建工程不需要工作票,所以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就顯得十分重要,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電力安全管理措施根本沒有得到施工單位的執行并落實,更多的時候只是把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浮于表面,個中內容卻流于形式,沒有針對性。更有甚者很多電力施工單位項目根本就沒有事先定制好的施工應對政策或者方案。對電力施工工程過程中整體情況的把握,以及對電力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是否起到應有的作用,都沒有仔細的研究和核實,只是簡單走走過場,馬虎大意、對細節把握不好。

2.2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實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尤其電力施工這樣的高危險性工作,管理制度更加顯得尤為重要。但是不認真貫徹服從各項電力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工作規章,成為電力施工安全管理的一大難題。現在電力施工安全管理者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做表面工作給上級領導看,然而實際的檢查、督查往往沒有徹底落實,安全觀念太過于淡薄。只是看到了電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量大,卻不能想到背后帶來的利益對于企業來說是多么大。

2.3管理方法不科學

目前我國電力施工安全管理方法還不健全和不完善,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電力施工安全的現狀,表面工作現象嚴重,風險評估和危險源的認知辨識等基礎工作力度不夠大。

3電力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針對上述種種電力施工安全管理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對電力施工中諸多不利因素的分析,結合筆者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處理問題的實際經驗,來總結對電力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分析和認知。

3.1強化電力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在電力施工前我們需要嚴格把控好施工方案的審核、施工單位設計關。審查電力施工單位設計與施工方案專項安全管理施工措施,針對在電力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隱患要做到提前分析,然后再從技術和管理層面上采取相應的應對方法,以達到有效的控制,要做到預防為主,事先做到消除不安全隱患,防止設備和人身事故的發生。整體上電力施工安全管理要針對當時電力工程的特點,來制定防塌方、防倒塌、防墜落、防物體打擊、防觸電、防中毒等安全技術措施。盡可能做到安全技術全面,施工安全管理周密、具體。電力施工作業環境復雜,所以電力施工的總平面布局要合理、切合實際。電力施工的過程中,對于臨時布置的管理,一定要符合常識性的防火和安全要求,要查看現場消防設施是否做到完整、齊全,要查看是否還存在不利于電力施工安全的因素。

電力施工安全管理人員要在運用安全技術、尋找安全危險隱患的基礎之上,再根據電力施工現場作業環境來明確制定各種安全管理制度,監督檢查時間。要求電力施工工程方在進行自我檢查的基礎之上,再進行檢查之后的評價,在電力施工工程的過程中應該及時對可能存在隱患的地方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手段,來使得電力施工事故發生的概率控制在能及時應對的范圍之內。對電力施工人員進行定期的事故演習,提高整個工程應對危險事故時的應變能力。以上這些措施經過實踐證明切實可行,能對電力施工現場中的安全管理起到重要作用,降低施工現場的風險。

3.2加強施工過程中管理制度的落實

電力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是一紙空文,電力施工安全管理的過程中,確定電力施工安全管理監制的控制要點,建立健全安全檢查驗收制度固然重要,但是怎樣監管執行才是重中之重。在電力施工安全管理中,落實管理規章制度應該成為電力施工安全管理一個重要點。制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檢查表,根據工程進度計劃制定安全檢查計劃,全面落實,突出重點。加強對現場各種危險源的識別和防范,采取預控措施,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建立安全檢查驗收制度和安全評價制度,加強對施工單位施工方案及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的審查。做到事前控制和堅持“四不原則”,即不具備安全條件不批準開工,不符合上崗條件的人員不準上崗,不合格的機具設備和防護用品不準使用,不落實安全措施不準施工,從而避免事故發生。目前管理體制相對還不健全,所以要努力在不同的電力施工工作環境中針對不同的問題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管理體制,從而加大電力施工過程中的監管力度,保證每個生產環節都在有效安全管理體制內進行。在現場施工中要使用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比如警示牌、安全標準等。作為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員,要對現場進行定期的安全檢查,消除隱患,有效防止事故的發生。

3.3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電力施工安全管理離不開管理思維和方式的定性,傳統的電力施工管理方式在現在社會的大環境下顯得有點吃力,而且我國目前管理水平相對西方發達國家還比較落后,所以優化電力施工的管理方法尤為重要。這就首先要從提高電力施工安全生產的工作人員管理水平和相關專業知識入手,尤其現場管理方面的要求應更為嚴格。

4結束語

近幾年來,由于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對于電這一方面是越來越離不開,什么都需要靠電來解決,所以說電力施工安全管理責任重于泰山,如何有效進行電力施工安全管理職責和方法,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也直接影響著無數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電力施工安全管理的問題雖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但是只要我們積極應用科學管理方法,嚴格無誤落實電力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認真遵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就能確保電力施工工程的順利開展,使電力施工安全管理更為有效。總之,我們應該處理好工程和安全之間的管理,這樣才能將電力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篇11

1.安全管理:雖然開展施工現場安全檢查,但安全檢查的質量不高,現場違章行為普遍存在,主要表現在管理性違章:安全工器具、安全圍欄、安全勞動保護用品配置不到位,3個項目部人員不能發現現場安全隱患,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對危險等級沒有進行有效預控;行為性違章:不佩戴工牌、不戴安全帽、不正確使用安全工器具,存在使用不合格安全工器具;裝置性違章;不按照要求對基坑進行安裝圍欄和加裝蓋板,施工用電、高空作業腳手架、防護網搭設等不規范;指揮性違章:施工現場負責人專業技能不高,存在對工作的違章指揮,給工作造成風險甚至嚴重后果。

2.工程建設:未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規定,合同簽定時間超過30天;部分工程在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開工建設;邊施工邊辦理開工手續,屬于未批先建;部分工程違規分包,存在以包代管行為;施工過程中因人力不足存在消極怠工狀態,不能夠采取措施進行趕工,致使工期滯后;工程建設管理部門未能將工作重心放在施工現場,未能及時掌握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協調解決,對參建隊伍的管控措施不力,未能夠及時調整和改變工程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對工程項目的建設里程碑計劃進行有效管控。

3.工程前期:在工程規劃階段,雖然辦理了選址意見書、路徑圖,但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站址及廊道發生變更導致設計方案及設備材料數量發生變化,影響了工程造價及工程進度;在工程項目實施中,農牧民對耕地、草場、青苗補償等賠付要求,遠高于國家補償標準,存在阻撓施工現象。

4.物資管理:突出表現在人員在錄入ERP過程中責任心不強,錄入后沒有人員對設備材料名稱和數量進行審核糾錯,導致誤錄、缺錄和數量不準等問題發生;設計人員對設備材料清冊沒有認真核對,造成設備及材料少招、漏招和錯招; 物資到達現場后型號和實際需求數量確認反饋滯后,施工單位不能及時清點和核對材料數量,反饋缺材問題,導致工程建設因缺材而出現誤工情況。

二、基建工程建設管理的一些措施

1.安全管理:加強安全基礎管理,強化施工現場的管控。建立入場施工人員花名冊,責成施工單位為在冊施工人員購置人身傷害保險,嚴格執行工牌和入場考勤制度;入場前對施工單位安全文明施工、安全工器具、勞動保護用品的配置進行檢查,對達不到規范要求的限期責成施工單位購置達到配置標準;開工前對參建隊伍各級管理人員開展安全培訓,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對違章行為嚴格考核并限期責成進行整改,對到不到要求的進行停工整改。

2.工程管理:加強施工單位三級自檢,強化各工程關鍵環節轉序的中間驗收質量,促進工程創優,推動工程整體質量創優水平;加強基建管理人員的培訓學習,提高綜合業務水平。重點培訓基建工程管理的制度、標準、流程,以及施工標準工藝、質量通病防治、基建管控系統應用、數碼照片采集等方面內容,掌握工程管理流程,提高基建管理水平;做實“三個項目部”建設。完善基建部各崗位人員配置;明確項目部管理職責,安排專人督促中標單位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合同簽定,及時開展前期手續辦理、施工圖紙會審、關鍵工序的驗收等工作。充分發揮業主項目部對工程現場管理,有效掌控工程施工安全、質量、進度、技術、造價,做到手續合法、管理規范;加強施工隊伍分包管理。按照國網公司關于對工程分包管理的規定,依法開展工程的分包管理。對分包管理工作的過程進行審核,明確合格分包商,達到依法分包,提高建設隊伍的實力。

3.工程前期:積極推進工程前期進度。協調當地政府將電網建設納入地區城鎮建設規劃報告,減少電網建設設計變更;針對電網前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協調政府出臺電網建設支持性文件,改善電網建設環境;取得核準文件及初步設計批復后,督促設計單位盡快完成總平面布置圖設計,及時辦理工程勘界報告、建設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壓覆礦產評估報告、地質災害評估報告等手續,做到合法開工;同時報送土地證辦理報件,跟蹤、落實證件辦理進展情況;縮短工程前期周期。

4.物資管理:對設計單位編制的物資技術規范書組織人員審核確認;在物資錄入過程中,安排專人對錄入的物資進行審核確認,確保物資錄入的準確性;要求施工單位安排專人管理物資,做好物資接收工作,及時反饋到場物資型號和數量,與施工圖進行核對,找出差異。

三、基建工程管理的一些工作思路

1.強化現場安全管理,夯實基建安全基礎。強化工程現場的安全管理,突出抓好重點部位、重要環節施工作業的安全管理措施。認真組織進行年度安全質量策劃方案編制和審核,細化年度的安全重點工作和措施,把策劃方案落到實處。深化細化安全文明設施建設,提高現場安全文明標準應用水平;積極組織各參建單位認真分析工程建設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重大現場的“四措一案”,采用先到現場實地查勘,再進行方案審查的形式,克服審查時的缺項、漏項、措施不全等問題的發生,提高審查質量。認真開展工程安全風險評估,實行施工安全風險分級動態管理,做好施工機械安全隱患排查,加強施工企業、工程現場風險辨識與防控,落實預防坍塌、墜落、觸電等重點措施。

2.提升對參建隊伍的管控,保障工程建設的實施。嚴格管理參建隊伍強化安全質量培訓,提升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質量管理素質;開展分包安全管理,落實分包安全管理責任;針對工程建設過程中設計、施工、監理、物資供應、驗收、廠家技術服務、投運等環節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補充完善合同,將相關要求細化到考核條款中,嚴格按照合同考核兌現,全面掌握參建隊伍信息,實施參建隊伍資信評價制度。

3.全面落實質量責任制,實現工程優質目標。加強工程創優策劃,規范工程過程管理、驗收總結等環節的工作流程和質量標準,提高創優意識,確保達標投產率、優質工程率100%。結合日常質量巡查,春、秋季安全質量大檢查,加大質量隱患的治理工作,提高整改閉環效果,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全面深入貫徹落實標準工藝的要求,加強全過程質量管理,在合同條款中,明確參建單位的創優責任、義務和具體工作內容,明確相關獎懲措施,通過合同手段,確保“合理工期、合理造價、合格隊伍”等質量保障條件的有效落實。

4.積極應用管理手段,提升建設管理水平。強化數碼照片采集的培訓工作,重點培訓工程管理數碼照片采集的方法及要點,提高數碼照片的管理水平,利用數碼照片真實反映工程建設全過程,為工程創優提供合格資料;利用基建管控平臺,對工程建設過程中資料按建設時序整理、歸檔,并上傳至基建管控平臺,達到工程竣工投運時檔案資料及時歸檔。

四、結語:

管理是一項科學系統的工作,我們在工程建設中應當秉持科學的管理態度,完善管理規章規范,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強化安全管理、責任管理,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篇12

Keywords: Safety supervis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中圖分類號: TU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近年來安全生產形勢的發展和對安全生產工作要求的不斷提高,安全監理作為建設工程監理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在施工安全生產中必將承擔越來越重的責任,并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國的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安全生產基礎比較薄弱,安全監理被擺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對監理單位如何做好安全監理工作提出了挑戰。安全監理的范圍和責任逐步擴大,程度逐步加深。如何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法規、規范和標準組織施工,確保施工現場人的安全行為、物的安全狀態和環境的安全措施,有效消除各類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杜絕和控制傷亡事故,實現全過程的安全生產,已成為安全監理的重要任務。

1施工準備階段

(1)在工程開工前,應編制包括安全監理內容的監理規劃,編寫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安全監理實施細則應針對施工單位編制的專項施工方案和現場實際情況編制,具有可操作性。安全細則應明確安全監理的方法、措施、控制要點和工作流程,以及對施工單位安全技術措施實施情況的檢查方案,確定具體的安全監理要點,制定安全文明施工監理檢查表,根據工程進度計劃,制定安全檢查計劃,全面落實,突出重點;加強對現場各種危險源的識別和防范,采取預控措施,提出有針對性的監理意見。

建立安全檢查驗收制度和安全評價制度,加強對施工單位的施工方案及安全風險評估報告進行審查。做到事前控制和堅持“四不原則”,即不具備安全條件不批準開工,不符合上崗條件的人員不準上崗,不合格的機具設備和防護用品不準使用,不落實安全措施不準施工,從而避免事故發生。

(2)核查施工總承包單位、專業工程分包單位和勞務分包單位的企業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

加強對分包單位的資質審查,督促總承包單位加強對分包隊伍的管理。嚴格控制承包單位不得將主體工程進行分包。杜絕分包工程的再分包,防止無資質隊伍參與工程。督促承包單位建立健全完善的分包管理辦法,嚴禁以包代管、以罰代管。

(3)建立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體系

建立工程項目包括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體系和組織網絡,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健全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認真審核施工單位提交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要求按有關安全生產工作規定設置管理機構,設置專職安全員。要求施工單位健全安全責任制,并將責任分解落實到人。此外,監理還要督促施工單位檢查各分包單位的安全生產制度。

(4)審核施工單位特種作業人員的上崗證書

主要審查焊工、電工、架子工、起重機械工、塔吊司機及其指揮人員等特種作業人員的上崗資格,督促施工企業雇傭具備安全生產基礎知識的一線操作人員。

(5)嚴把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審核關。包括:

1)編制、審核、批準簽署是否齊全有效。專項施工方案應由施工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編制,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批準。

2)審查編制內容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包括:基坑支護與降水、土方開挖與邊坡防護、模板、腳手架、起重吊裝、拆除、爆破等專項施工方案;地下管線保護措施方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冬雨季施工方案;辦公、食堂、道路等臨時設施設置及排水、防火措施。

3)應組織專家論證的專項施工方案,是否有專家書面論證審查報告,論證審查報告的簽署是否齊全有效。

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要針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先分析,從技術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進行有效控制,消除不安全隱患,防止人身事故或設備的發生。施工總平面布置要求配置合理,施工臨建布置得當,符合安全與防火要求,檢查現場消防設施是否齊全、完整,有無影響施工安全的不利因素存在。要針對工程的特點制定防塌方、防倒塌、防墜落、防物體打擊、防觸電、防中毒等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安全技術方案要全面、具體、周密,做到萬無一失。

凡是安全組織體系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員不到位、安全措施不落實的,都要求施工單位按照監理的要求去整改。

(6)對現場施工機械的安全檢查

對施工單位擬制使用的起重機械的性能檢測報告、驗收許可及備案證書、安裝單位企業資質及安裝方案進行程序性核查,經監理單位核查簽認后施工單位方可投入使用;拆卸前項目監理工程師應對施工單位所報送的拆卸方案及拆卸單位的資質等進行程序性核查,簽認后施工單位方可進行拆卸。

(7)對重大危險源實行旁站監理

根據已識別的重大危險源,確定與之相關的需要進行重點監控的重點部位、過程和活動,如深基坑施工、地下暗挖施工、高大模板施工、起重機械安拆、整體式提升腳手架升降、大型構件吊裝等,安排熟悉相應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的監理員旁站監理。

2施工階段

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和特點,動態地掌握施工情況,搞好安全、文明施工監理,并使施工安全處于受控狀態,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篇13

對于水運工程施工單位基礎管理能力的考核可以從安全生產基礎、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技術管理、檔案管理以及政府部門專項工作等方面進行。對于施工單位基礎管理的考核是水運工程施工單位安全考核的根基,通過建立合理的考核體系,會為未來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執行提供明確的方向。

1.1安全生產基礎

①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許可證。施工單位應保證有省級以上主管部門頒布的安全生產許可證且在有效期內,在考核時原則上提供證書原件,不能提供的也無有總監辦的審核記錄的,不能通過考核。②從業人員資格條件。項目部所有人員都有項目證書唯一編號,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證書必須與中標單位證書不一致,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證書應處于有效期內,并提供項目證書原件以及總監版的審核記錄。駐地、“三場”建設等臨時性進場人員應建立“一人一檔”,單獨造冊登記,并有相關班前安全教育資料。電工、電焊工、起重工、司索工、信號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種應持有效證書,并且證書年審記錄能證明證件有效和相關機械一一對應。項目部負責提供目錄及復印件(或黑白打印件),簽署核查意見“證書已核,與原件一致”,并附有專職安全員簽名、時間,加蓋項目部公章。③從業人員保險。在確定勞動用工類型和性質的基礎上,用工類型主要包括本單位用工、專業或勞務分包用工及勞務派遣用工等,用工單位需提供社保或其他合法用工證明的材料。在工期內應以項目部為單元辦理團體人身意外險,施工現場作業人員意外傷害保險單必須覆蓋所有現場作業隊(班組)及所有施工期間。④安全組織機構。施工企業應成立安全生產管理小組,安全生產管理小組成員覆蓋到項目部門負責人。項目安全生產組織體系框圖要涵蓋領導層、各部門、作業層三個層次,其中作業層須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予以梳理,不得遺漏拌和站、預制場或專業施工隊等。安全生產責任和組織體系框圖、內容表述一致,責任表述清晰,項目負責人、部門及部門負責人的工作責任表述不能發生混淆現象。責任制文件應以項目部文件印發,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要與項目安全生產組織體系框圖和實際安全過程控制相符。各級需簽訂責任書協議,責任書協議格式應包括:崗位安全生產目標、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內容及崗位安全生產職責考核辦法。項目部領導層應公司級的任命文件,各部門負責人應有項目級的任命文件,專職安全員應有項目級的分工文件或會議紀要。以上人員的合理變動應有更新的分工文件或會議紀要,領導層的變動還應有指揮部的書面批復。項目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應根據項目實際分工,分別明確項目經理、項目書記、項目總工、各項目副經理的安全生產責任。在部門范圍內應明確各部門、部門負責人、部門相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尤其注意消防責任。在作業層的安全生產責任中明確各施工隊、施工隊負責人、班組長、項目所涉及各工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各施工隊、施工隊負責人、班組長的安全生產責任應逐一羅列。各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內容與項目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內容需保持一致。⑤機械設備管理。設備進場進行分類管理,設備機具以大中小進行區分。大型設備如起重、模架、模板、大型移動設施,要對其建擋并進行檢測,中型設備應進行登記和編號,租賃設備在資料中要加以體現,小型設備如電焊機、手動機具或者小型機具,要登記并進行編號。大中型設備建立一機一檔,建立檔案,并按照要求進行維護。起重機械專項檢測及備案資料、提供齊全的日常維修保養資料收集整理。需要進行安裝的特種機械設備,必須委托有安全資質的施工單位安裝,安裝人員進出場要有短暫的記錄,購置或租賃進場的壓力氣瓶應經過使用登記和定期檢驗,并安裝安全條碼。⑥施工作業手續。水上水下作業應與項目部識別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內容相一致。

1.2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水運工程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應至少涵蓋以下管理制度: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生產費用管理制度、危險品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獎罰考核制度、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及報告制度。制度應全面、系統,結合項目特點,體現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時效性。每個制度中的安全工作內容應有責任部門、相關工作時間安排和明確的工作要求,所有的檔案盒,但凡涉及到與制度對應的,應將制度放在第一項內容中。制度應發文,抄送指揮部、總監辦和公司總部。

1.3安全技術管理

安全技術管理的考核可以圍繞專項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安全技術交底、風險預控、臨時用電方案以及應急預案及演練等方面展開。在專項施工方案資料中,應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及超規模危險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夜間施工必須編制專項施工安全方案。方案編制保證內容完整、系統的,且有較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圖表化),方案編制須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核、簽認,履行審批手續齊全。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保證措施有對應項目危險源的分析表,要做到有針對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保證措施不能遺漏組織措施、管理措施、技術措施及經濟措施。安全保證措施要責任到人(部門)、安全保證方法應從管理和技術兩個方面到位實施,落實安全監控和檢查措施,明確安全經費。安全技術交底應包含各技術工種安全技術交底以及施工工序(項目總體、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方案等)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對參與本項作業的所有人員做到全覆蓋,確保其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詳細記錄。項目需開展安全風險總體評估,應有安全風險總體評估報告。安全風險總體評估報告主要內容包括項目危險源清單、項目危險源大小度量及相應的項目危險源控制措施等內容。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開展專項安全風險評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由電氣工程師編制,并提供其相關證明資料。方案有詳細施工用電計算書、現場平面總布置圖,總平面圖標明三級配電箱的位置。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臨時用電用圖例標示每個開關箱控制的區域及區域內的作業設備。

1.4檔案管理

安全檔案資料要有項目部安全生產工作臺賬資料總目錄,所有臺賬資料的內容相互之間應有邏輯性,保證相互對應。

1.5政府主管部門安全專項工作

執行政府主管部門部署的所有專項安全工作,關注部、省廳、航道局、市交通主管部門各項安全生產專項工作,在必要時編制安全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國家交通運輸部、省廳開展的各項安全活動未編制活動實施方案。項目部發文編制“平安工地”創建方案,全目標部分應與項目安全目標相一致的“,平安工地”創建方案中應有項安全生產工作附各崗位、各部門及各施工隊(作業班組)安全生產責任劃分表。

2水運工程施工現場通用部分考核

2.1施工現場布設

施工駐地應有總體布置圖,標明施工駐地各區域功能、安全通道、電氣設備位置、安全警示標志及消防器材的配備等情況,裝配式房屋要有產品合格證書,安裝圖紙及安全使用驗收單據。現場臨時用電實際情況符合專項方案的具體內容,變壓器、配電箱及開關箱沒有相應的編碼牌,現場臨時用電實際情況應按照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內容要求形成監測監控記錄表。施工現場消防設施及消防通道在各功能區域標注清楚,消防責任區域責任銘牌懸掛到位,設有消防宣傳,消防警示標志設置到位。便道便橋設有施工安裝圖紙及安全使用驗收單據,限速、限載警示標志及救生設施設置到位。

2.2安全防護

高處、臨邊、臨水作業所設置的安全防護欄桿、安全網、擋腳板及安全通道等符合安全方案的具體內容,臨邊、臨水作業所設置的安全警示標志到位。設備操作區、材料及物品堆放區、人行及車行通道分區明顯,標志到位。文明施工宣傳牌、安全生產警示牌及機械設備操作規程設置到位。現場人員正確佩戴安全帽,2米以上登高及臨邊作業未正確佩戴安全帶,扣分,電焊工穿戴絕緣服裝、絕緣手套、絕緣鞋及防護面具,氣焊工戴防護面具,穿安全防護服裝,安全監護人員及起重信號工穿反光衣,水上作業穿救生衣。

3水運工程施工現場專項部分考核

施工船舶、臨時電纜敷設、打入樁基施工、沉箱出運與安裝、水上水下作業、水上構件吊裝、爆破船作業、水上拋石以及沉排鋪排、充沙袋作業、耙吸船及絞吸船放射源的管理等施工與專項方案內容保持一致,如遇變更,相應的審批材料應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