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功能分析報告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功能分析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功能分析報告

篇1

二、技能報酬溢價與技能人才供給

技能的供給就是人力資本的供給,因為人力資本為勞動者從事腦力或體力勞動提供必需的技能。技能稟賦不同的人,要想成為技能人才,就必須進行人力資本投資。一般來說,個人會在早期專門進行人力資本生產,因為那時的人力資本存量很少。但經過~段時間之后,人力資本的生產會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個人在進入市場之前所擁有的技能,稱作市場前技能(pre―market skill),是個人技能稟賦和到達工作年齡之前所獲得的技能數量的總和。為了獲得更高的工資,個人在進入市場后還需要進行人力資本投資。

人力資本投資的增加意味著技能人才的增長,這將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促進一國的經濟增長。對此,瓊斯(Jones)做了很好的解釋。

根據瓊斯的勞動力人均產出方程:

Y(t)=[SK(n十g+d)]υ-ahA(t) 較高的勞動力人均資本對應的勞動力人均產出也較高。其中,h代表技能人才,可用下式表示:h=eμμL

u代表個人花在學習技能上的時間。通過提高u,一單位未受訓練的勞動將會有效地增長h個單位的技能人才。對h=eμμL式求導可得:dlogh/du=φ

該式說明u的微小增量能帶來h以比例φ增加。對前兩個公式分析,我們發現,技能人才h的增加,可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成比例增加。

由此可知,技能人才供給的增加在一國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提高技能人才供給顯然很有必要。而技能人才供給的增加與否又取決于個人的人力資本投資決策。一般而言,技術進步的技能偏向性可以通過影響勞動工資率進而影響技能報酬溢價的變動,來改變個人的人力資本投資決策。具體而言,由于技術進步使個人傾向于提高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所以技能人才的供給相對增加。這種技能人才供給的增加,會伴隨著相對工資即技能報酬溢價的變動。個人又可根據技能報酬溢價的變動做出是否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決策。技能的獲得可通過正式的學校教育和培訓來實現。如果教育體系是需求導向的,能夠真實地反映勞動力市場上的需求,則人們受教育越多,勞動技能越強,勞動生產率越高,獲得高收入的機會越多。

三、我國的技能報酬溢價和技能人才供給及相關政策建議

1.我國目前的技能報酬溢價和技能人才供給現狀

(1)高技能人才供給嚴重不足。傳統技術行業高技能人才短缺,新興產業和技術含量高的行業中技能崗位人才緊缺,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據統計,到2004年中國只有6.8%的從業人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而美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經達到了54%。而且,這6.8%的勞動力又主要集中在非制造部門。正因為如此,中國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與人均GDP增長之間的相關性并不顯著。

(2)技能報酬溢價雖有所上升,但水平仍非常低。鑒于當前技能需求大于供給,技能工資應該上漲,技能報酬溢價應該較高。而實際情況是,技能報酬溢價近幾年雖然有所上升,但數額仍非常小。根據中國就業報告,大學以及研究生學歷與高中學歷職工的平均工資比1999年分別為1.59、2.2,2000年分別為1.67、2.47。這說明,職工的受教育水平與平均工資成正比,技能報酬溢價基本能反映技能人才的供給水平。然而,與發達國家的技能報酬溢價水平相比仍比較低,如美國1990年的技能報酬溢價(大學學歷與高中學歷的工資比)就達到了6。

2.形成上述狀況的原因

(1)技能報酬溢價雖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仍處于低水平,有技術進步因素,也有制度因素。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技術進步水平不斷提高,產品的差別化程度不斷增加,人力資本的作用開始顯現出來,對技能的需求也相應提高,因而提高了技能含量高的勞動報酬。然而,我國的工資決定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是由勞動力市場決定的,沒有建立真正的競爭性勞動力市場或者說我國的勞動力市場不是很完善。大部分高技能人才滯留在公共部門,他們的工資決定模式是由用人單位提出工資,勞動者被動接受。這樣,工資水平不能反映技能水平的高低,高技能人才的供給沒有引入競爭機制。而且,勞動力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自由流動受到嚴重阻撓。這樣,勞動力配置不能根據市場需求來實現,致使有的行業高技能人才過剩,而有的行業高技能人才又十分短缺。

(2)在一些技能密集型行業,技術進步水平并不高。如我國目前大中型工業企業主要生產設備達到國際水平的比重普遍在30%以下。因而技能供給對產出的增進作用并不明顯。

(3)相當一部分勞動力缺乏人力資本投資的動力。一方面,大量勞動力滯留在農村。2005年我國三次產業的就業結構為:第一產業46.9%,第二產業22.5%,第三產業30.6%。這造成第一產業勞動力剩余,而這部分人又無力支付人力資本投資,或者因為觀念上的束縛不愿意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另一方面,由于技能報酬溢價水平低,不能真實反映技能供給小于需求的狀況,個人預期人力資本投資的回報也不會高,從而缺乏提高技能水平的動力,所以技能報酬溢價不能起到拉動技能供給的作用。

3.相關的政策建議

(1)打破傳統的工資決定模式,建立真正的勞動價格決定機制。這意味著必須完善勞動力市場,促進高技能人才的合理自由流動。這樣,技能報酬溢價才能真正反映技能差異。

篇2

二、陜西省上市公司現狀

陜西省第一家上市公司開元控股于2007年8月在深證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2014年12月)陜西共有43家上市公司。各家公司所屬行業及根據2014年12月年報統計得出的基本數據如下表:

據表1,陜西省43家上市公司,主要分布于16個行業,其中3家屬于信息服務;2家屬于建筑材料;14家屬于機械設備;3家屬于餐飲旅游;1家屬于電子光學;3家屬于國防軍工;1家醫藥生物;3家有色金屬;1家輕工制造;1家食品加工;2家公用事業;2家金融服務;2家采掘;2家商業貿易;1家綜合;化工2家。重工業企業居多,第三產業偏少,結構不夠合理。

三、盈利能力分析

(一)對上市公司進行盈利能力分析的意義

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利用各種經濟資源賺取利潤的能力,是各部門生產經營效果的綜合表現,既能反映出企業在一定時期的銷售水平,又能反映資產的營運效益,獲得報酬、回避風險的水平及未來增長潛能。公司維持好盈利能力水平是實現財務管理根本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基本途徑和保證。

(二)陜西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從表1中可以看出,43家上市公司,有7家是虧損的,其中業績最好的是中航動力,其次為西部證券;每股收益超過0.5元的公司有4家,分別為中航動力、西部證券、天和防務、藍曉科技。凈利潤同比增長24家為負,整體成長性較差。

篇3

合資公司股東在承保額度、市場、手續費等方面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可按以下幾種合作形式進行安排。

一、一般模式

為便于合資公司保費支付、保險理賠等工作,一般通過一家國際保險公司出具單張保單,涵蓋100%風險;然后再按權益比例全部轉給兩家自保公司A和B;兩家自保公司確定完自留額后,再將3億以內風險全部轉給OIL(前提是A、B都是OIL的成員);最后,將3億以上部分通過商業市場排分。如果一家自保公司不是OIL成員,那么它只能通過商業市場安排。

二、兩張當地保單

在出單公司A’無法單獨承接所有風險時,可尋找兩家出單公司(A’和B’)完成排分;然后3億美元以下保額通過自保公司和OIL承接;3億美元以上保額通過商業市場(但首先通過自保公司承接)。這樣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將存在兩張保單(3億美元以內風險的保單和3億美元以上風險的保單)。

上述安排模式,需滿足幾個條件:首先自保公司A和B都是OIL成員;其次,保險市場同意承接3億以上超賠額所有風險;最后,出單公司和商業市場認可自保公司的資質,出單公司同意承接全部風險。

三、自保公司出具首層保單

在無法找到出單公司的情況下,可由兩家自保公司聯合出具保單(或分開出具保單,這里不再贅述),承接全部風險,然后再轉給商業市場或OIL。這種安排的前提條件是資源國當地對當地保單沒有特殊要求。

四、出單公司和自保公司同時參與保險安排

在出單公司A’無法承接全部風險時,可將保單分為兩部分排分。3億美元以下保額通過自保公司和OIL承接,3億美元以上保額通過商業市場,但權益保費通過自保公司流轉;這樣對于被保險人來說仍存在三張保單(3億以內風險的保單和3億以上風險的保單)。

一是3億美元以下部分:通過一家國際保險公司出具一張保單,涵蓋100%權益(3億美元以內全部風險),然后再全部按權益比例轉分給兩家自保公司A和B;由于自保公司A是OIL組織成員,故自保公司A和B預留完自留額后,再將剩余風險全部通過A轉給OIL;在這里建議兩家自保公司承保和自留一樣額度,保持轉給OIL額度是一樣的;如果自保公司承保能力不同,可將部分額度轉給商業市場。

二是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合資公司合作保險安排模式,需要注意統一的公估人、統一的保險安排標準、各層的文件支持。

以上是合資公司各股東合作安排的保險安排模式。如果作業者獨立安排或各股東分開安排,各方承保條件可存在差異,但保險市場的選擇基本上也是自保公司、OIL和商業市場,安排機構沒有那么復雜,但未來理賠上也會存在一定差異。

篇4

(一)缺乏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

眾所周知,情報咨詢是一項對技術有著較高要求的工作,先進的技術手段與管理策略,是實現知識創新與知識增值的主要途徑,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的應用價值。然而,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圖書館依然沿用的是傳統的管理模式與技術手段,缺乏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在向圖書館使用者提供情報咨詢服務時,主要以分類編目、借閱流通為主,根本無法很好地滿足使用者的真實需求。

(二)工作人員整體水平不高

圖書館工作人員是實現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的關鍵,只有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才能很好地駕馭這一項頗具技術含量的工作。但是,經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里,從事圖書館情報咨詢服務的工作人員其實整體水平并不高。既掌握專業知識,又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優質人才十分少見。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圖書館人員配置不足現象也十分普遍。這一系列問題,均影響了情報咨詢功能的順利實現。

(三)信息資源嚴重匱乏

豐富、多元化的信息資源往往更能滿足圖書館使用者的需求,同時這也是改善情報咨詢工作質量的重要前提。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多數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嚴重匱乏,并不能很好地滿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在這一惡劣條件下,圖書館的情報咨詢工作很難達到理想效果。而且,除了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嚴重不足,數字資源建設工作也未能落實到位,數據庫的專業性與特色型不明顯,顯然不利于情報咨詢工作的順利落實。

(四)系統缺乏技術支持

大部分圖書館的自動化管理、數據庫建設方面均存在明顯不足。由于缺乏專業系統軟件的技術支持,學校對這一方面內容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學校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始終停留在原有水平。同時,由于缺乏專業人員的科學管理以及技術人員的定期維護,情報咨詢系統中的軟件未能及時更新或更換,根本無法實現查詢、推送等功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情報咨詢應有功能的發揮。

二、提高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的有效途徑

(一)積極轉變思想觀念

學校領導層以及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務必認清提高情報咨詢功能的重要意義與必要性,將其作為現階段高校圖書館建設工作的重點內容。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擯棄傳統、落后的舊思想,充分開發與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達到提高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建設工作應掌握市場經濟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動態,做到與時俱進,逐漸形成高校圖書館市場經濟效益意識。高校圖書館有必要進一步拓展服務對象范圍,將服務對象從讀者轉化為信息用戶,走出學校,為社會上對文獻信息資源有所需求的讀者用戶服務。最后,圖書館還應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積極研究與探索,為不斷提高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提供科學依據。順應時展變化,在改善讀者服務質量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益,追求圖圖書館情報咨詢服務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二)加強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建設

加強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是提高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促進情報咨詢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在進行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工作時,應以印刷型文獻為主,這一類傳統的信息資源往往更容易被讀者接受,使用起來也更為便捷。另一方面,在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有必要加強圖書館信息資源的質量監督,積極采集各類能夠體現當代科學技術發展成果的文獻資料。同時,為更好地迎合網絡信息環境的基本要求,對現有圖書館整體結構進行調整,增加新型電子文獻的比重。最后,務必要給予加強圖書館信資源建設工作足夠重視。情報咨詢功能的實現離不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因此,在開展信息資源建設期間,應根據圖書館原有的文獻資源進行歸納篩選,并利用數字技術將紙質版的文獻資源轉化為數據信息資源,為后期情報咨詢、查閱工作提供便捷。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建設數字化圖書館時,應結合自身辦學特色與經濟條件,選擇合適的圖書館數據資源庫,在先進技術的輔助下,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情報咨詢服務。

(三)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

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是確保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得以充分發揮的重要前提,也是進一步提高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的根本途徑。眾所周知,高校文獻情報咨詢工作其實是一項對操作者知識、技能掌握情況要求很高的信息服務活動。因此,從事這一工作的人員除需具備端正的工作態度與優質的職業素養,還需掌握合理的知識結構,以確保在日常工作中,能夠靈活運用自身所掌握的相關專業知識,及時發現并解決各類問題,為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的實現提供良好保障。所以,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至關重要。高水平人才隊伍的構建,首先要落實好人才選拔工作,提高對入選人才的學歷、職稱要求;其次,定期舉辦培訓活動,加強工作人員對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的認識,使自身專業技能能夠透過培訓活動得到鍛煉。最后,學校應為圖書館情報咨詢服務的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制度保障,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不斷完善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做貢獻。

(四)積極引進先進技術

為進一步提高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全面落實網絡化建設,實現高校圖書館自動化管理至關重要。圖書館建設工作的重點,應轉移到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上來。通過建設具有學校特色數據庫等方式,提高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率,為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使情報咨詢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均到明顯提升。另外,為達到網絡時代信息檢索發展對圖書館提出的新要求,情報咨詢工作可設立專職人員,主要負責網絡信息服務,幫助使用者完成網絡檢索活動,由此可見,先進技術的引進,將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圖書館情報咨詢功能的實現效果,為促進情報咨詢服務質量的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五)不斷改良管理模式

篇5

研究方法:①宮頸細胞學診斷:采用2001年的TBS系統對宮頸人工涂片進行分析。宮頸細胞學診斷分為:高度鱗狀上皮內瘤變(HSLL),低度鱗狀上皮內瘤變(LSIL),未能明確意義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未能除外高度上皮內瘤變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H),正常范圍(WNL)。②陰道鏡檢查:全部病例均在陰道鏡下取活檢。檢查前24小時不行任何陰道操作,陰道鏡下在可疑部位即白色上皮、鑲嵌、點狀血管、異性血管、真性糜爛、葡萄狀血管、白斑,腺口周圍白環及明顯突起的部位取活檢。12例陰道鏡檢查不滿意者常規從12點、3點、6點、9點及頸管取活檢送病理檢查。

討論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產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有較高的患病率。宮頸癌最早初期沒有任何癥狀,也無特殊體征,往往出現最早的癥狀是陰道出血,開始常為少量的接觸性出血,絕經后間斷性出血或白帶量的增多,呈血性或膿性氣味腥臭,晚期可出現大出血、惡病質、消瘦、發熱、貧血,以及癌腫侵犯所造成的周圍壓迫癥狀,如下腹痛、腰痛、尿頻、尿急、墜脹感、里急后重、下肢腫痛,坐骨神經痛等,嚴重時可導致尿毒癥,出現全身衰竭,危及生命。目前治療方案以手術和放射治療為主,亦可采用中西醫綜合治療,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作為女性要潔身自愛,加強衛生保健,注意按時婦科普查,發現癥狀苗頭,及時就醫。宮頸癌是由人類瘤病毒(HPV)引起的,HPV病毒可直接通過皮膚接觸傳播,有十幾年的潛伏期,故初期沒有任何癥狀,宮頸癌可防可測,按時進行宮頸癌篩查就能有效避免不幸發生。宮頸癌與性生活沒有直接聯系,女性需要對其有正確的認識,由于對宮頸癌致病概念的錯誤理解,給女性帶來很大危害,以至于不愿意正視這個問題導致不幸的發生。

宮頸刮片是篩查早期宮頸癌的重要方法。故又稱“防癌涂片”。報告形式主要為分級診斷及描述性診斷兩種。目前中國多數醫院仍采用分級診斷,臨床常用巴氏分級分類法:①巴氏Ⅰ級:正常。②巴氏Ⅱ級:炎癥,指個別細胞核異質明顯,但不支持惡性,余均為ⅡA。③巴氏Ⅲ級:可疑癌。④巴氏Ⅳ級:重度可疑癌。⑤巴氏Ⅴ級:癌。由于巴氏5級分類法,主觀因素較多,各級之間無嚴格的客觀標準,故目前正逐漸為TBS分類法替代,而后者需專業醫師方可讀懂。故目前國內許多醫院常利用電子陰道鏡局部放大10~40倍的功能,進行宮頸可疑部位的染色,從而重點取材,以提高病變的檢出率。

在宮頸癌的防治中,宮頸、陰道細胞病理學檢查是常規的檢查手段,為了更接近臨床和診斷,2001年TBS系統更新,將ASC進一步分為ASCUS和ASC-H兩個亞型[1]。ASC-H的細胞學特征,包括非典型未成熟化生細胞、非典型成熟化生細胞、非典型小細胞和非典型修復細胞[2]。根據文獻報道ASC-H在細胞學診斷中0.25%~0.6%。研究發現,50%~70% ASC-H在隨訪中升級為高度病變[3~5]。本組資料中,ASC-H的組織活檢病理學陽性率達67.6%。CIN Ⅱ、CIN Ⅲ及宮頸癌36.8%。可見ASC-H宮頸病變檢出率高,且往往提示存在CIN Ⅱ及以上病變的風險。對ASC-H患者應立即行陰道鏡下活檢。利于及早發現宮頸高度病變和早期宮頸癌。

篇6

Abstract: This article sets out from project investment assessment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main difference , put forward how to according to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the conclusion of the analysis judgment, the investment evaluation of profitability analysi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factors, rapid access to meet the investment need basic information method, and combining with a case to illustrate how to apply this metho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highway BOT project profitability for scientific and rapid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BOT;Project investment evaluation;Profit ability

引言:

自1988年我國大陸地區第一條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我國高速公路建設步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2008年總規模3.5萬公里的“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系統全面建成,標志著我國高速公路網骨架的基本形成。截止2010年底,全國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萬公里發展到7.4萬公里,新增3.3萬公里。整個“十一五”階段,全社會高速公路建設累計投資達2萬億元。

在我國高速公路迅速發展的歷程中,高速公路建設體制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革與嘗試。高速公路建設融資渠道從單一的政府投資發展到政府投資、資本市場融資等多種形式。BOT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方式自20世紀80年代進入了我國市場。BOT(Build-Operate-Transfer)及建設-運營-移交方式,具有減輕政府財政壓力、拓寬資金來源、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引進先進管理水平和服務理念等優點,自1999年湖北省首次采用BOT方式建設襄荊高速公路以來,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采用BOT方式進行高速公路建設。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BOT項目決策階段,須對其進行投資分析與評估咨詢,其中盈利能力分析是項目評估的主要內容之一。在目前的公路BOT項目評估中,一般以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可研報告”)為基礎進行項目分析,但是由于可研報告在編制的目的、研究深度以及側重點上均不適用于BOT項目投資分析,如果不對可研報告的結論加以分析和深化勢必對項目投資造成很大的風險。本文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結合公路BOT項目投資評估與可研階段的區別,主要對其盈利能力分析過程加以闡述,并引用實際案例進行說明,為公路BOT項目投資人員和決策者提供參考。

1、針對投資評估中盈利能力分析應注意的要點

1.1 交通量

1.1.1基年交通量:

基年交通量是交通量預測的基礎數據,一般都是基于現狀交通調查,鑒于可研報告的編制時間往往較早,在投資評估中要采用最近年份的交通量作為基年交通量,最好到現場重新做交通量觀測,以獲得更加準確的數據。

1.1.2運營初期交通量:

在可研報告中是根據運營期末的交通量來確定本項目的技術標準,運營期末的交通量往往更受到關注,而對于BOT投資項目運營初期的交通量直接影響到收費收入,對于項目的總體盈利能力、貸款償還能力均影響顯著,因此在投資評估中要高度重視,嚴格審查,進行必要的修正。

1.1.3 路網變化

在交通量預測中,通常采用四階段法預測,根據未來年的路網分布將交通量分配到相應的路段,可研報告中往往是以地方政府的公路網規劃為主要依據來確定未來的路網,而公路網規劃一般每5年進行一次調整,有些公路已經通車、有些正在建設、有些即將建成通車,處于同一通道內的其它運輸方式的建設等等這些因素都對整個路網的交通量分配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投資評估中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評價得出客觀的交通量預測結果。

1.2 收費標準

1.2.1 收費期

可研報告一般分為政府還貸公路和經營性公路兩種模式,作為BOT投資項目為經營性公路,在投資分析中要充分考慮到項目所在地區(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最長收費年限不同),當地政府的支持度等因素,合理確定項目的收費期。

1.2.2 收費標準的確定

可研報告收費標準多參考當地平均收費標準,考慮物價上漲的因素,每五年或者十年調整一次。在投資評估中要充分考慮項目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項目的建設成本、平均每公里工程造價、是否處于特殊復雜路段等綜合因素,合理確定項目收費標準。

在可研報告中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因素,收費標準多采用五到十年增長一次,勢必大大增加了總收費收入。就實際情況而言公路收費標準的調整必須經項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批準確定,項目公司在決定收費標準時自很小,難以根據經營成本或市場供求變化自行及時調整,由于收費標準調整的期限較長,一旦確定便在一個固定時期無法調整。故在進行投資分析時要考慮在評價其內收費標準固定不變。

1.2.3 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包含車輛通行費收入、附屬設施(如服務區、廣告牌等)營業收入,在投資分析時要明確營業收入所包含的內容,大多數情況下的營業收入只計通行費收費收入。

收費收入的計算方式存在地區性差異,一般來講是收費交通量與收費標準及行駛里程的乘積。現在越來越多的省份實行了聯網收費,在以聯網收費總額為基數進行拆分時,拆分的方法有所不同,多數省份原則上以項目通過的車公里數與收費標準的乘積占總收費額的比例計算拆分比例,但有些項目尤其是山區高速公路不同路段的工程造價相差很大,有些路段含有特大橋梁、特長隧道,對于此類項目在拆分時往往要考慮到項目投資額占全路網投資額的比例。

在計算收費收入時候還應考慮免費車輛和大修當年對交通量的影響,在項目投資分析時需加以考慮,避免高估收入。

1.3 運營成本

運營成本主要包括:日常養護費、運營管理費、大中修費用、機電運營費(主要是隧道的通風、照明、監控、通信所需費用)等,在投資分析時應充分考慮項目特點、所處地形、氣候、結構物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參考本地區其他項目綜合考慮取值標準,同時還應考慮每年物價上漲因素。

1.4 融資方案

可研報告經營性模式下的收費公路25%資本金由當地政府自籌,剩余75%由銀行貸款,財務分析時只考慮資本金收益和項目投資收益。而在BOT投資項目是以項目公司來運作,投資方有可能是幾家單位,在進行財務分析時要考慮不同出資方的投資收益。

1.5 敏感性分析

公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所采用的數據大部分來自預測和估算,為了分析不確定性因素對公路項目評價指標的影響,需要進行雙向變化的敏感性分析以估計項目可能承擔的財務風險。

可研報告財務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多是以費用(支出)和效益(收入)雙向的不利變化來分析項目的財務抗風險能力。在BOT投資分析時同時還應考慮建設過程中的物價上漲使建安費提高等所帶來的其它風險。

2、案例分析

2.1 項目概況

該項目位于我東部地區,項目全長30.52公里,含跨江特大橋一座。擬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進行建設,路基寬度24.5米,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以BOT方式投資、建設和運營該項目。

2.2 財務評估

2.2.1 交通量

(1)根據最新綜合運輸規劃,擬建項目預測交通量受規劃兩條高速公路影響較大,考慮該兩條高速公路建成后對擬建項目的交通分流。

(2)在交通量分析過程中社會交通量(趨勢)、港區集疏運交通量、港口組團間交通量三部分流量存在較大重復,且交通誘增率超過70% ,高于一般項目10-20%范圍缺乏合理性。

針對以上問題對交通量進行了調整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交通量調整

年份 2011年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2035年

工可報告 15182 18752 27863 36102

評估報告 10237 13204 21398 29921 38127

2.2.2收費標準

《工可報告》中在計算收費收入時,以現行收費標準為依據,以小型車0.65元/車*公里為基價,大橋收費10元/車為基價,以每年3%的增長率遞增,每5年調整一次。收費收入計算方法正確,但評估認為收費標準每5年上漲一次可能性不大,應維持不變。在計算收費收入時候還應考慮免費車輛和大修當年對交通量的影響。

2.2.3 運營成本

《工可報告》中本項目通車年日常養護費用為15 萬元/公里、運營管理費用約10 萬元/公里,參照項目所處的位置和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工程規模上上述費用取值偏低,應重新核定;該項目運營費用的年均增長率為2%,從PPI和CPI經濟發展數據偏小。

評估調整為通車年日常養護費用為20萬元/公里、運營管理費用約15萬元/公里,年均增長率為3%。

2.2.4融資方案

《工可報告》本項目按政府還貸公路計算,沒有計入營業稅及附加稅,但在項目財務評估則為經營性公路,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公路經營企業車輛通行費收入營業稅政策的通知》中規定,本項目應計營業稅及附加稅稅率3.3%。資本金和銀行貸款應按分別占25%和75%進行財務分析;貸款利率按照現行利率7.05%標準計取;結合交通量和投資估算調整結果,重新進行投資效益分析。

2.2.5 收費期限

《工可報告》本項目按政府還貸公路計算,故采用20年收費期。財務評估為經營性公路,根據《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17號)第十四條:(二)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收回投資并有合理回報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25年。本項目有跨江特大橋一座,平均每公里造價較高,故采用25年收費期。

2.2.6 敏感性分析

《工可報告》中僅是以費用和效益雙向的不利變化來分析項目的財務抗風險能力,在財務評估中還應考慮建設過程中物價上漲使建安費提高等所帶來的其它風險。敏感性分析詳見表3。

2.2.7 評價結果

根據以上各要點分析,重新對項目的盈利能力進行計算,得出盈利能力分析結果,詳見下表2。

融資前財務盈利能力分析結果表明:內部收益率為6.74%,凈現值為71,467.43萬元。大于財務基準折現率5.29%,凈現值大于零,說明融資前財務盈利能力是可行的。

項目資本金盈利能力分析結果表明:內部收益率為8.17%,凈現值為159,155.32萬元。內部收益率大于財務基準折現率5.29%,凈現值大于零,說明資本金盈利能力是可行的。

財務償債能力分析結果表明:采用等額償還本金和利息總額的方法進行還款,可于通車后第20年還清全部貸款本息。

敏感性結果結果表明:當本項目的收費收入下降10%,融資前內部收益率小于財務基準折現率,故本項目具有一定的財務風險,要注意控制工程造價。

表2項目咨詢評估主要指標表

評價

指標 內部收益率(%)FIRR 效益費用比FBCR 凈現值(萬元)FNPV 投資回收期

(含建設期) 貸款償還期

融資前 6.74% 1.07 71,467.43 25.40年 通車后第20年

資本金 8.17% 1.13 159,155.32 18.70年

表3敏感性分析表

評價方案 評價

指標 內部收益率(%)

FIRR 效益費用比

FBCR 凈現值(萬元)

FNPV 投資回收期

(含建設期) 貸款償還期

建安費

上升5% 融資前 6.45% 1.04 48,441.87 26.49年 通車后第20年

資本金 10.07% 1.19 156,129.75 20.14年

建安費

上升10% 融資前 6.18% 1.01 25,416.30 27.64年 通車后第20年

資本金 9.30% 1.15 133,104.19 21.62年

建安費

下降5% 融資前 7.04% 1.1 94,493.00 24.35年 通車后第20年

資本金 12.04% 1.27 202,180.89 17.26年

建安費

下降10% 融資前 7.36% 1.13 117,518.57 23.15年 通車后第20年

資本金 13.36% 1.31 225,206.45 15.84年

收費收入

上升5% 融資前 7.12% 1.11 109,559.32 24.08年 通車后第19年

資本金 11.54% 1.26 213,527.16 17.96年

收費收入

上升10% 融資前 7.49% 1.15 147,651.21 22.73年 通車后第18年

資本金 12.08% 1.3 247,756.08 17.37年

收費收入

下降5% 融資前 6.34% 1.03 33,375.54 26.94年 通車后第22年

資本金 10.52% 1.2 148,091.57 19.04年

收費收入

下降10% 融資前 5.26% 0.99 -4,716.35 28.77年 通車后第23年

資本金 9.84% 1.16 113,316.02 20.12年

3 結束語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投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按照BOT方式建設的公路項目勢必越來越多。為了給公路BOT項目投資決策者和投資評估人員提供一種基于可研報告的盈利能力快速分析的方法,本文從項目投資評估與可行性研究的區別出發,提出了如何根據可研報告的研究結論進行分析判斷和針對投資評估中盈利能力分析應注意的要點,快速獲得滿足投資評估所需要基本信息的方法,并結合案例說明了如何應用這種方法,為公路BOT項目盈利能力進行科學而迅速地決策提供參考。

篇7

(一)在配置聚合物砂漿方面

工廠化生產的干粉狀的預混砂漿以及廠家僅供應聚合物漿料,是目前在市場上外墻外保溫系統專用的聚合物砂漿。在后者砂漿中,是一種雙組分,在使用時必須以規定為依據,加入一定的水泥和砂于,并進行攪拌調勻。所以,在使用聚合物砂漿時往往會存在性能差異,也就是成品質量的差異性。這主要是有在配置保溫系統專用的聚合物砂漿時有直接影響成品固化后質量的可控性的差別存在而導致的。外墻外保溫的質量將會受到缺乏嚴格性的聚合物砂漿的配置的直接影響,通常,與雙組分砂漿相比,單組分砂漿在性能可控方面更加明顯。

(二)在安裝保溫板方面

板與基層粘結的牢靠穩定性、板在墻面上派的規范性(對于門窗洞口部位、陰陽角處、外飾構件接口處要特別注意),板粘貼好后保溫層在墻面上的平整性,是關系到保溫板安裝質量的主要方面。

(三)在攪拌和粘結涂抹保溫漿料方面

通常,會將多種添加劑改性的膠粉與聚苯顆粒,也就是輕骨料在施工現場加入膠粉聚苯顆粒保溫砂漿中,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水兵進行充分地混合攪拌直至粘稠狀,在涂抹保溫層時,要以設計要求為依據,分數次在基層墻面上進行涂抹,從而使具有保溫隔熱性能的保溫層形成。這種保溫層具有易于施工操作的性能,主要是由于容重輕的膠粉料、大量的加水、大體積的聚苯顆粒輕骨料所決定的,在固化后容重通常在[180k~m3,250k~m3]之間,從而保證了容重輕的固化干態保溫層。所以說,為了保證保溫層現場施工的順利進行,必須以較高的產品技術和施工要求為基礎。在產品實際特點的影響下,為了達到施工量和施工進度的要求,通常在施工現場的攪拌會采用大體積的機械混合機來進行。

(四)網格布的埋填

網格布在外墻外保溫系統中的作用是埋人系統抹面砂漿中,與有效符合組成護面層,以提高系統的機械強度與耐久性一起到增強作用,當然,網格布的增強效果與抹面砂漿的性能和埋填質量是分不開的。

(五)護面砂漿的施工

EPS~OXPS兩大系統的護面砂漿都有各自的標準性能要求,性能的達標并不意味著施工能做好,因為施工性能也會影響到成品的性能和質量,特別是外觀質量,這些涉及到拌成漿料的流變性能及施工人員規范操作、技能及經驗的綜合平衡。這種類型的常見問題有:

第一、漿料和易性不好,稠度不佳一操作吃力。影響抹面速度與質量;

第二、與保溫層咬合不好,產生空鼓現象;

第三、厚度不均勻,有太厚太薄存在,導致護面層強度不均;

第四、在大風(>5級)、陽光直射下、溫度低(≤5℃)時。施工產生開裂現象;

第五、追求表面觀感,采取蘸水刷漿處理,導致骨料暴露、表面返白、強度降低,甚至開裂;

二、外墻外保溫施工質量問題對策

(一)聚合物砂漿的配制

砂漿配置人員需要進行技術與素質培訓,定人定崗,稠度的控制、攪拌應充分均勻,確保施工操作順暢,配比正確。

(二)保溫板的安裝

加強施工人員素質與技術培訓:培訓板面布膠、板裁剪、板排布、板拍擠壓膠料、板縫及板與外飾件間密封、板打磨等操作技能,強調板安裝量的重要性,加強管理人員的減產貴能嚴格監理人員驗收,并做好記錄。

(三)保溫漿料的現場攪拌和粘結(配料)

采用大體積的,適合功率的機械混合機混合攪拌,經專業培訓后的專人定崗負責配料與混合;專貴人員要求掌握加水量多少、配比正確、混合時間控制、稠度控制等要求及其重要性。

(四)保溫漿料的現場攪拌和粘結(涂抹)

施工人員經培訓后上崗做好界面層質量。首道保溫砂漿與之緊密抹壓。咬合好以計厚度,且厚度宜控制在30-60mm~全范圍內,最后一道要拍打緊壓、在砂漿是狀態下保證平整度一次成活;注重陰陽角線、與外飾構件接口處、特殊部位等細活到位。

(五)網格布的埋填

篇8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 on the function of endothelium 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NO, ET and the activity of GSHPX 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 in plasma of HHCY rabbits. METHODS: Eighteen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ized into methionine group(group B, n=9)and control group (group A, n=9). Methionine group was fed with methioninerich diet of Lmethioine (0.8 g/kg per day)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was fed with normal diet. The levels of NO, GSHPX in plasma and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VCAM1 were measured at 20, 40, 60 and 80 d, and endothelium dependent dilation (EDD) and endothelium independent dilation (EID) were examined by high resolution ultrasound. RESULTS: In chronic hyperhomocysteinemia, the EDD of external iliac artery in methioine group was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control: 0 d, (15.3±2.6)%, 20 d, (5.1±1.7)%; 40 d, (2.7±1.0)%, 60 d, (-4.1±1.3)% and 80 d, (-5.5±1.3)% (P

【Keywords】 hyperhomocysteinemia/ultrasonography; nitric 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摘要】 目的: 通過觀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HCY)時兔血漿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和血管細胞黏附分子(VCAM1)的變化,探討HHCY對內皮功能的影響作用. 方法: 新西蘭白兔18只,隨機分為L蛋氨酸M組(n=9)和對照N組(n=9). 分別喂予添加3%的L蛋氨酸飼料和普通飼料,于0, 20, 40, 60和80 d檢測其血漿中的NO, GSHPX及VCAM1的水平,同時利用高分辨力超聲檢測其髂外動脈的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EDD)、內皮非依賴性舒張功能(EID). 結果: HHCY時,M組兔髂外動脈的EDD較對照組顯著降低, 0 d (15.3±2.6)%;20 d(5.1±1.7)%;40 d (2.7±1.0)%;60 d(-4.1±1.3)%;80 d(-5.5±1.3)%;(P

【關鍵詞】 高同種半胱氨酸血癥/超聲檢查; 一氧化氮;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 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

0引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被公認是一種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大量的研究發現蛋氨酸負荷后HHCY血管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下降[1], 同型半胱氨酸可通過氧化應激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發揮作用. 血管細胞黏附分子(VCAM1)能促進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的黏附及相互作用,是動脈粥樣硬化早期的促發因素. 國內關于同型半胱氨酸與黏附分子的在體研究尚未見報道,我們旨在通過觀察HHCY時兔血漿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和VCAM1的變化,探討HHCY導致內皮功能損傷的機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新西蘭白兔18只,雌雄不限,體質量2.0~2.5 kg. 兔齡4~5 mo,單籠飼養,由第四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L蛋氨酸購自味の素株式會社,(日本)NO和GSHPX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VCAM1試劑盒購自上海森雄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實驗器材: 美國Acuson公司Sequoia512型彩色電腦聲像儀,酶標儀為華東電子管廠產品.

1.2方法

1.2.1高同型半胱氨酸動物模型制備將新西蘭白兔18只隨機分為L蛋氨酸M組和對照N組2組,每組9只,N組動物給予進食等量普通飼料. M組動物給予等量普通飼料中每日添加3 g/L的L蛋氨酸. 分別于0, 20, 40, 60和80 d兔耳緣靜脈取血2 mL,室溫下3000 r/min離心15 min,取血漿-20℃冰箱凍存,用于檢測血漿NO, GSHPX活力和VCAM1濃度.

1.2.2血漿NO濃度檢測按試劑盒要求操作,設空白管(不加標本和亞硝酸鈉),標準管(加20 μmol/L亞硝酸鈉)和測定管內加0.3 mL待測血清,各管混勻放置10 min,3500~4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0.8 mL,加入顯色劑0.4 mL混勻,15 min后測其吸光度值,在標準曲線(提前制成亞硝酸鈉系列溶液)上查找相應的NO濃度.

1.2.3血漿GSHPX活力檢測血樣的準備與NO測量相同,嚴格按試劑盒步驟操作,按下列公式計算GSHPX活力. GSHPX活力單位=非酶管A值-酶管A值/標準管A值-空白管A值×標準液濃度(20 μmol/L)×稀釋倍數(4.75).

1.2.4血漿VCAM1濃度檢測采用雙抗體夾心ABCELISA法,用抗兔VCAM1 mAb包被于酶標板上,標準品和樣品中的VCAM1與mAb結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兔VCAM1,形成免疫復合物連接在板上,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streptavidin與生物素結合,加入酶底物OPD出現黃色,加終止液硫酸,顏色變深,測A492 nm值,VCAM1濃度與A492 nm值成正比,可通過繪制標準曲線,求出標本中VCAM1濃度.

1.2.5高分辨力超聲檢測兔髂外動脈內皮舒張功能[2]選用7.0 MHz線陣探頭,檢測條件選“外周動脈”設置θ角為50°. 兔麻醉后仰面躺于兔臺上,四肢外展,接心電圖,記錄心率,在心率穩定20 min后進行檢測. 探頭置于兔右側腹股溝韌帶中點內上方,首先二維顯示髂外動脈(可上下移動探頭,找到髂總動脈分叉后往下即為髂外動脈,若顯示困難,可加用彩色尋找). 至少獲得2.0 cm以上的長軸切面,以心電圖R波為準,測量髂外動脈管腔內膜面間的垂直距離,是為基態內徑 (Fig 1),然后用袖套式充氣止血帶,置于兔右下肢充氣加壓39.9 kPa,持續6 min,突然放松,在15~30 s內重復內徑的測量是為加壓后內徑(Fig 2). 在兔休息至少15 min,然后舌下滴服硝酸甘油(500 μg)3 min,重復其內徑的測量,是為含服硝酸甘油后內徑.

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EDD)通過下面的公式計算:EDD%=[(加壓后內徑-基態內徑)/基態內徑]×100%

內皮非依賴性舒張功能(EID)通過下面的公式計算:EID%=[(含服硝酸甘油后內徑-基態內徑)/基態內徑]×100%

統計學處理: 所有計量資料均用x±s表示,利用SPSS軟件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P

2結果

2.1慢性HHCY兔骼外動脈EDD的變化M組EDD在各測量時間點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

2.2慢性HHCY兔血漿中NO, GSHP X活性及s VCAM1定量檢測M組兔血漿NO和GSHPX活性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P

3討論

正常的內皮細胞在各種化學物質和切應力作用下,通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將L精氨酸轉化為L胍氨酸,同時釋放NO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擴張[3,4]. 本實驗結果顯示,給兔以高蛋氨酸飲食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血漿NO明顯降低,相應超聲檢測的內皮功能也明顯受損,與以往的實驗結果基本一致. 此外,血漿NO明顯降低的同時,血漿GSHPX活性也明顯下降. GSHPX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能有效地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等,而起到保護細胞膜的作用. 因此我們認為HHCY不僅通過氧化應激導致NO的減少,而且還直接破壞抗氧化酶GSHPX的活性,降低機體對NO的保護,最終導致內皮功能的損傷.

VCAM1屬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在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后表達增加,是促進內皮白細胞黏附的主要蛋白. 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HHCY時兔血漿NO水平明顯降低(P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提示在HCY治療中補充外源性的NO或使用抗氧化劑能夠通過干預黏附分子途徑來逆轉和修復損傷的血管內皮功能,從而可預防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過程.

參考文獻

[1] Stuhlinger MC, Oka RK, Graf EE, et al.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duced by hyperhomocysteinemia: Role of 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J].Circulation, 2003;108(8): 933-938.

[2] Celemajer DS, Sorensen KE, Gooch VM, et al.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t risk of atherosclerosis [J]. Lancet, 1992;340(3):1111-1119.

[3] Morita H, Kurihara H, Yoshida S, et al. Dietinduced hyperhomocysteinemia exacerbates neointima formation in rat carotid arteries after balloon injury [J]. Circulation, 2001;103 (1) :133-139.

[4] 阮驪韜,曹鐵生,段云友, 等. 不同濃度的HCY對培養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NO及eNOS轉錄水平的影響[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3;24(18):1697-1700.

Ruan LT, Cao TS, Duan YY, et al. Effects of HCY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NO and eNOS RTPCR in cultured HUVEC[J]. J Fourth Mil Med Univ, 2003;24(18):1697-1700.

篇9

一個人是否具有能力,是相對于其從事的工作的職能而言的。也就是說,同一個人在某一崗位可能很有能力,而在另一崗位則可能正好相反。所以,可以將“能力”定義為:在特定的工作標準下,為了完成特定的職責和任務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對于會計崗位職能而言,會計人員的能力則是勝任特定會計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品質。可見,基于職業功能的定義方法,是以會計工作職能為導向的,是以會計工作的結果為能力評價依據的。

(二)基于職業素質的能力框架

不考慮具體工作崗位,直接從會計工作目標導出會計人員能力要素。1998年6月,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教育委員會了關于職業會計師的預備能力的方法討論稿。2001年5月,IFAC了《職業會計師的預備及工作:以能力為基礎的方法》(征求意見稿),將會計人員素質能力劃分為:態度、技術知識、行為技能、廣闊的商業視野、功能性技能、理性技能等六大類。這一對會計人員能力的定義方法,就是以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為導向的,它是以會計人員應當具備的素質而不是其工作結果為能力評價依據的。

(三)會計職業能力框架的意義

基于職業素質的會計人員能力框架可以為企業會計人員的準入提供標準,它還是企業選聘會計人員的依據。依據該職業能力框架,企業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置會計人員崗位培訓課程。

基于職業功能的會計人員能力框架可以為企業會計人員提供職業手冊,依據該手冊對會計人員能力的定義,會計人員可以找到自身能力與標準能力的差距,以及需強化的工作領域。此外,該職業能力框架將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與其工作效果相聯系,為企業評價會計人員工作能力提供了較好的依據。根據對會計人員的評價結果,企業可以確定會計人員的職務晉升和后續教育內容。

二、會計人員能力框架制定方法比較

與職業能力的兩種定義模式相匹配,會計人員能力框架的構建也有兩種不同的思路,即一種是以功能分析法為基礎,另一種是以素質能力法為基礎。

(一)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以會計人員的能力績效考核為導向的,是基于工作表現的能力標準。功能分析法對會計工作崗位進行層層分解,導出一張會計工作導圖,然后沿著會計工作導圖詳細列舉各崗位工作標準和對應的會計人員能力要求。

功能分析法是基于“結果”的,即以會計工作標準倒推會計人員能力,它能夠使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評價建立在較為客觀的基礎之上,避免了素質能力法的主觀性。也正因為如此,功能分析法不便于將會計工作的結果還原為知識、能力和品質,從而也不便于為會計人員建立素質提升計劃提供向導。

(二)素質能力法

素質能力法是通過會計工作的內在要求,演繹會計人員必備的職業素質、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它是對會計人員在不同的職業角色中的最優表現的抽象。依據該方法所建立的會計人員能力框架便于為會計人員素質的提升設置培訓課程。但是,該方法所導出的會計人員能力因為脫離了具體的會計工作環境,沒有將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與其工作結果相聯系,素質測評具有相當大的主觀性,無法通過職業現場的觀察評價會計人員素質,來驗證會計人員的素質能力要求。

三、會計人員能力框架的設計思路

如上所述,不管是單一的功能定義法還是素質能力法,均不能完全兼顧會計人員能力的定義和素質評價的要求。因此,尋求二者的結合是比較可行的選擇。即根據素質能力法,描述會計人員應當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然后根據會計工作的職能要求,建立會計崗位標準,并依據工作的結果對會計人員的知識、技能和素質進行評價。

(一)以素質能力法為基礎

以素質能力法為基礎,是批從會計工作對會計人員知識和能力的內在要求出發,概括出支持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能力要素,然后根據各能力要素的性質,將會計人員的各種能力歸納為職業品格、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三大種類型,最后將各能力分配到具體的會計工作崗位,包括一般會計崗位、會計主管崗位和財務總監崗位,并詳細描述各崗位對會計人員素質能力的要求,為企業建立會計人員準入標準,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培養和職位升遷提供詳細的標準。

(二)以功能分析法為補充

在素質能力法所建立的會計人員能力框架的基礎上,再采用功能分析法,從會計人員知識和技能產出的角度,構建會計崗位功能導圖,將會計工作劃分為會計核算、財務管理、風險控制、財務分析、稅務管理、業績評價等崗位;然后再將這些崗位細分為若干個工作單元,建立每一會計工作單元的會計工作標準,從而得到會計人員職業能力列表,為企業會計人員素質能力的測評提供平臺。

(三)素質能力法與功能分析法結合的意義

盡管素質能力法與功能分析法都可以作為會計人員的能力標準,也可以作為考核標準,但是二者各有側重,前者更側重于會計工作內在要求,后者側重于會計工作結果要求。因此,只有實現兩種方法結合,才能實現會計人員能力框架與素質評價的結合。也就是說,會計人員的能力結構既要有抽象的標準,以提高會計能力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同時還要把其放到具體的會計工作環境中,根據會計工作結果對能力進行評價。

四、會計人員能力框架

(一)一般會計人員能力框架

一般會計人員的功能定位于業務操作,其工作內容屬于常規性的工作,其工作流程是固定的。會計人員只需要按照常規授權和固定的流程去做就可以了,不需要職業判斷。就會計核算流程而言,一般會計人員不需要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只負責信息錄入和輸出。就知識能力而言,一般會計人員需要具備基本會計知識、稅收知識、財務知識、行業知識,以及財務會計法規和制度;就職業能力而言,一般會計人員需要具備會計核算能力、成本核算能力等會計數據處理能力;就職業品德而言,一般會計人員必須具有遵紀守法、不做假賬等會計職業道德素質。

(二)會計主管人員能力框架

會計主管人員(包括財務主管)的工作屬于非常規性的,其工作結果通常會對企業價值產生重要的影響,例如計提資產減值。非常規性的會計工作需要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具體會計核算而言,會計主管人員要負責會計確認和計量基礎的判斷,負責會計數據的處理。會計主管的能力主要是知識能力、業務能力和職業品德,職業能力和職業品德對他們特別重要。具體而言,會計主管人員應具備的能力包括:①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參與管理,提交財務分析報告,有效傳達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能力;會計管理能力。②掌握和運用各種知識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③企業視野方面的能力,有效地解讀行業相關執業指南,分析行業法規、法律變動對公司造成的影響,并準確地對之加以理解和運用的研究能力。④風險管理能力。確定公司所屬部門的風險與機會的能力。

(三)財務總監能力框架

財務總監(包括總會計師)是公司高級會計人員,其工作是創造性的,不僅需要較高的會計判斷能力,還需要有較強的戰略管理能力,其每一項工作都對公司價值有重大的影響。財務總監在會計方面的能力主要是財務報告能力,包括什么樣的披露方式呈報會計計量結果等,即考慮財務報告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財務總監在財務管理方面的能力主要是進行綜合財務分析和診斷,要求獨立思考、判斷機會和風險,引導具體的財務活動與戰略保持一致。為了勝任公司戰略管理工作,財務總監必須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較強的研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對稅法的研究,以尋求合理避稅。總之,財務總監必須掌握精深的會計專業知識及行業相關知識,掌握前瞻性的會計理論,具備宏觀經濟、企業管理、國內外行業法律、國際國內經濟法規、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資本市場等相關知識;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永林.會計職業素質結構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0(09).

篇10

競品分析自然也不例外,一切不以“目的”為目的的競品分析都是耍流氓!我們在做競品分析之前必須先把自己的目的搞清楚,否則很容易盲目,并且把事情想得過于復雜,做分析的時候也就會變得很吃力。

那么,這個目的是什么呢?這個目的就是我們做競品分析希望得到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的目的,不同的目的決定了我們做競品分析的思路是不一樣的。

從普遍性的角度來說,競品分析的目的就是用來指導我們的產品的研發改進的。我們需要通過競品分析,了解市場行情,競品的戰略以及功能等資料信息,或者了解我們與競爭對手的差距,然后得出一些有用的分析結論和獲得一些新的產品切入點,從而借鑒于產品的研發和迭代,用來增強我們自身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占領市場的目的,有時候甚至可以為運營作參考。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當然,這個普遍性角度的說法還是有點空泛。

那么從特殊性的角度來說,就要根據每個人每個公司當下產品的實際情況來決定,這里我用舉例來闡述吧:

(1)比如說,團隊對我們產品里面某個功能是否需要修改猶豫不決,因此希望借助競品分析來給這個功能是否修改提供一個依據,那么從這個目的出發,我們只要找到有相關功能的競品,然后主要對這個功能進行對比研究分析即可。

(2)又比如說,在戰略層面上,團隊對產品的商業模式有一些疑問,因此想通過競品分析來拓展商業模式方面的一些思路,那么從這個目的出發,我們就要從宏觀上找到相關的競品,看看它們的運作方式,了解它們的盈利點,再與它們進行對比分析。

(3)再比如說,我們對自己產品的交互設計以及視覺UI設計不夠滿意,領導也希望能有個改進,變得更加易用并且美觀。那么從這個目的出發,我們就要找到那些交互和視覺設計都做得不錯的競品進行比較分析,然后主要從交互和視覺角度去比較分析即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當然,例子是舉不完的,我在這里只是想表達一個意思,做競品分析也要有針對性,從目的出發,這樣才能提高競品分析的效率。

在這里,你需要明確通過這個競品分析,你和你的團隊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是想驗證一個結論呢?還是想得到一致的共識?又或者是想作為啟發產品迭代的入手點?總之,你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

不過,有時候我們還要考慮的是競品分析報告到底是給誰看的問題。

至于客服、運營等部門,我覺得一般不會要求看競品分析報告,如果確實要看,那么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需要很復雜,主要把競品的一些比較新或者比較好功能做對比說清楚就行了。

但是,有些競品分析報告可能是給領導看的,這里就要注意老板比較關心什么的問題了,如果老板關心的比較細,那么我們還是要從產品團隊或者研發設計團隊的角度去作報告。

不過一般來說,老板關心的層次會比較高,比如說競品與我們在業內的地位比較,行業的方向,產品的發展方向以及競爭力等等,那么我們的競品分析報告就要往這些方面側重。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做競品分析還是給自己的產品團隊或者研發設計團隊看的,我覺得這種報告也是最接地氣的報告,那么我們就按照我們的目的來分析就行,我們自己想得到什么東西,那么我們就去分析什么。

好了,在這一步,你把你的目的確定了,那也就等于你確定了以下三點:

你的競品報告是為了誰(產品團隊、研發設計還是運營、老板)而做

你要著重分析哪些內容

這個報告需要為誰(產品團隊、研發設計還是運營、老板)帶來什么有價值的結論和建議。

那么下一步我們就要選擇競品了。

2.選擇競品

在選擇競品數量方面,我建議不宜太多,如果是做全方面的競品分析,那么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我覺得這樣的競品分析一次選擇1到2個優質競品即可;如果根據目的只是做某一個方面的功能或者設計的比較分析,那么可以同時多挑選幾個一起進行比較分析。大家一般都說可以根據80/20原則,密切關注20%比較突出的競品即可。

在如何選擇競品對象方面,一般選擇當前市場的直接競爭對手或者將來的潛在競爭對手的產品來進行分析,同時,這里一定要結合之前的目的來選擇。一般來說,在篩選出優質的競爭對手產品之后,我會這么考慮我的競品選擇:

(1)核心目標用戶都是同一群體(但是滿足的需求不同)的產品

對于這一點,也許大部分人都沒有考慮,但是往往大部分人都沒有考慮的點,而你考慮了也許就能發現更多新鮮有用的東西。核心的目標用戶相同但是解決的需求不同的產品,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是競品,甚至一般來說可以是合作伙伴,但是不管是什么,它們對我們自己的產品也是有很多借鑒價值的。

舉個可能不太恰當的例子,比如說:

一個做程序員招聘的垂直網站的目標用戶是程序員,然后一個做程序員社區或者博客的網站的目標用戶也是程序員,這兩者之間并不存在競爭關系,也不會是競品。

但是如果兩個產品的目標用戶都是同一群體,那么假如做程序員社區的網站的程序員用戶數量和活躍度都很高,那么做程序員招聘的網站就可以分析這個社區網站的產品的吸引點在哪,運營的吸引點在哪,然后獲得一些參考的思路。

當然,這兩個網站畢竟核心功能都完全不一樣,所以在借鑒對方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到底對方的哪些優點是值得我們借鑒,是符合我們產品的實際的,而不應該不考慮實際,直接就套用過來,那肯定不對,畢竟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產品。

這個例子可能也許不太恰當,但是在這里我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就算不是競爭對手,但是對方的目標用戶跟我們的目標用戶基本一致,那么我們就可以去分析對方,看看對方在“產品”和“運營”角度是如何吸引目標用戶的,而我們又可以從中學習到關于“產品”或者“運營”方面哪些好的經驗并應用到我們的產品和運營當中去,當然,這個好的經驗一定是要符合我們自己的產品的實際的。

不過一般來說,分析這類產品獲得的借鑒經驗往往在運營方面的多,而產品方面的相對來說會少一點,畢竟還是那句話,兩個產品核心功能完全不一樣。

(2)滿足的都是同樣的需求的產品(當下直接的競爭對手)

對于這一點,基本上就是大部分競品分析直接選擇的競品對象了,也就是直接競品,直接競品很容易理解。比如說,我們的產品是音樂類app,那么qq音樂,酷我音樂等等就是我們的直接競品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核心功能都是提供聽歌服務。直接競品屬于我們最容易想到的競品,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選擇比較優質的那幾個進行對比分析。

(3)其他的產品(未來潛在的競爭對手)

當然,還有其他可以考慮的點,比如說能夠取到替代需求的一些產品,不過這些都屬于替代競品或者說潛在競爭對手,往往不如直接競品明顯,如果通過前面兩點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競品,那么就可以從潛在對手里面去挑選,也就是間接的一些競品了,這里也就不過多展開討論。

基本上從第1點和第2點你就可以找到比較多的競爭對手,然后從中挑選優質的拿來進行比較分析即可。

這里說的可能只是通用的方法,并不適合所有產品。關鍵在于,對于我們來說,根據自己產品的實際情況和競品分析的目的來決定選擇哪些競品,這才是最有效的選擇競品的方法。

這一步,我們選擇好了要分析的競品,那么下一步我們就要開始搜集資料和數據了。

3.資料收集

在進行資料搜集的時候,一般我會搜集這兩方面的資料信息:

(1)搜集并分析用戶的意見:

在這里,我們主要要做的就是了解我們產品和競品的核心用戶對于產品的看法和意見。比如說:

他們是如何看待我們和競品都有的功能,他們是如何比較這個功能的;

我們沒有的功能但是競品卻有的功能,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功能的,用戶會不會因為這個功能而選擇用競品而不是我們;

我們有的功能但是競品沒有的功能,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功能的,這個功能能不能幫助我們從競品那里搶奪用戶。

主要從這三個角度來分析用戶的意見,分析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說:

app store,app annie,知乎,應用軟件社區,產品行業網站,咨詢公司的一些相關報告,行業內的一些紅人或者牛人的博客以及自媒體,還可以是競品的官方微信,微博的評論等等;

從公司同事了解一些關于我們產品和競品的評論信息,與我們產品的客戶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對我們以及競品的評價,與朋友家人也可以進行相關討論;

做用戶訪談,與用戶聊天,或者做用戶測試,讓用戶同時使用我們的產品和競品,觀察用戶的行為,問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了解用戶的想法,從而獲得用戶的意見;

還有一點,別忘了自己要使用并熟悉競品,還可以咨詢對方的客服和技術支持,把自己的感想和評論也要記錄下來。同時,潛入敵營,通過微博等等方式勾搭上競品的員工,了解他們的想法。有些競品可能還會有一些社區或者論壇甚至是微信群或者QQ群,在社區論壇微群里面你也可以收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在獲得用戶的意見之后,我們要把這些意見記錄下來,等到我們在做競品的功能分析的時候就可以作為評判我們產品與競品的功能、設計等方面差異的參考依據,從而為我們得出一些有益的產品改進建議提供幫助。

(2)搜集并分析競品的數據:

在這里,我們主要做的就是了解我們和競品的市場或者產品等方面的數據對比。比如說:

我們與競品的市場份額占有比例,下載量對比;

我們與競品的用戶數量對比,用戶增長率,增長趨勢,活躍度對比;

其他數據

主要就是獲得這些數據,至于獲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

百度指數,淘寶指數;友盟指數;

艾瑞咨詢,易觀智庫,CNNIC,比達咨詢,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Alexa;

App store,app annie;

其它等等……

與獲得用戶的意見之后的做法同理,我們要把這些數據記錄下來,等到我們在做競品的功能分析的時候就可以作為評判我們產品與競品的功能、設計等方面差異的參考依據了,同樣也可以為我們得出一些有益的產品改進建議提供幫助。

并且,通過了解競品的市場份額,我們在做競品比較分析心里也就會有一桿秤,比如競品A的市場份額為30%,競品B的市場份額為5%,那么我們在對這兩個競品分析比較同一個功能的情況下,我們要側重分析的肯定是A,而不是B。

但是,不管是用戶評論還是數據,對于產品和競品來說,依然有很多主觀上的不確定性以及特殊性,也就是說,我們在下一步進行競品比較分析的時候,不僅要結合用戶的評論和產品的數據,還要考慮競品的特殊性和實際情況,這樣就不會完全落入用戶或者數據的“圈套”。要相信用戶和數據,但是不要迷信用戶和數據。

并且,搜集資料和數據并不是目的,搜集資料和數據是為了在做競品比較分析的時候有一定的參考和依據,能夠給你一些思路和指導,從而幫助你更好的專注于競品的比較分析。

那么在這一步,搜集完資料和數據之后,就要正式進入競品分析了。

4.競品分析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競品分析的主要關注點一般還是在產品功能設計(包括功能、界面、交互以及視覺設計等)以及產品的戰略等方面。

在進行競品分析之前,這里還是要強調一點,如果把競品之間所有的功能和頁面都拿來比較分析,是很難做到深入細致的,大而全則容易膚淺。

所以說我們還是要從自己的目的(我們是想優化某個功能的用戶使用流程呢?還是想把界面設計的更美觀?或者是想設計一個更漂亮的引導或者啟動頁面?或者我們想改善交互設計等等?)出發來得出我們到底要著重展開哪方面的競品分析,找到我們需要分析的功能或者頁面去進行比較,才能更有效更深入,才不至于泛泛而談。

在做產品體驗報告思路分析的時候,我是從用戶使用的流程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的,那么在做競品分析的時候我還是會從用戶使用的流程的角度來進行競品分析(如果從用戶體驗五要素的角度來分析,還是會陷入大而空的境地,也不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和邏輯流程),不過在比較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結合用戶體驗五要素進行分析。

進入具體的競品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個步驟:

(1)畫出競品的結構圖:

首先把競品的結構圖畫出來,這樣就可以從整體上對競品進行一個認識和把握,通過對比了解競品之間的差異,主要是了解功能方面的差異,從而為后面的功能分析做鋪墊。

(2)畫出競品的用戶使用流程圖:

把競品的用戶使用流程圖畫出來,如果流程圖里面的用戶任務路線比較多,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我們的目的選擇其中需要分析的流程路線進行對比分析,把競品的這個路線流程所涉及的頁面和功能進行對比分析,這也就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3)以用戶使用流程圖為線索進行競品分析:

在依據用戶使用流程圖進行競品分析時,通常情況下可以從以下五個角度進行分析(下面要提到的五個分析點,并不是每一份競品分析報告都要涉及,我們還是要從目的出發來選擇我們要具體從哪個角度進行分析,這五個分析角度只是我的個人思路,可以作為參考。):

A核心功能的用戶使用路線流程比較分析:

找到我們與競品最核心的一個或者多個(具體數量根據產品來定)的用戶使用路線流程進行對比。在這個使用路線流程中,把涉及到的功能和界面(交互方式、視覺表現)等方面都進行比較分析,然后結合之前分析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得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并給出理由。

比如說,我的產品是一個聽歌的app,那么對于用戶來說,核心使用路線就是找到歌曲(隨機找或者有目的搜索)并且聽到它。那么我們就要把這個過程拉出來對競品進行分析,競品在這個使用路線流程中是如何設計的,這個設計包括競品的功能設計,界面設計,視覺設計,以及使用路線路徑的長短等等方面。

目的:通過對比競品的核心功能,得出可以改進我們產品核心功能的方案,包括功能設計,交互設計,視覺設計等方面。達到人有我優的境界。

B非核心功能的用戶使用路線流程比較分析:

這個就是找到我們與競品的幾個非核心功能的用戶使用路線流程進行對比。然后,同樣把涉及到的功能和界面(交互方式、視覺表現)等方面都進行比較分析,然后結合之前分析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得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并給出理由。

比如說,還是以聽歌的app為例,聽歌是這個app的核心功能,那么可能“歌曲分享”或者“歌曲評論”等等就可以作為非核心功能設計,如果有用戶希望分享歌曲,那么我們就要分析用戶在找到歌曲并分享出去的過程中會經歷哪些頁面;如果有用戶想評論歌曲或者查看其它用戶的評論,我們就要分析用戶在找到歌曲評論頁面并且查看評論或者發送評論的過程中經歷的事情。

目的:通過對比競品的非核心功能,得出可以改進我們產品非核心功能的方案,包括功能設計,交互設計,視覺設計等方面。同樣達到人有我優的境界。

C對方沒有但是我們有的用戶使用流程或者功能點分析:

由于對方沒有這個用戶使用流程或者功能點,那么這里最主要的分析點可以是:

對方為什么不做這個功能,他們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功能與他們企業或者產品的目標是什么關系?

我為什么做這個功能,我們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功能與我們企業或者產品的目標是什么關系?

目標用戶以及競爭對手是如何看待這個功能的?這個功能能不能幫我們從競品那里搶奪用戶?又或者我們會不會因為這個功能而失去用戶?

在分析的過程中結合之前分析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得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并給出理由。

D我們沒有但是對方有的用戶使用流程或者功能點分析:

對于這個方面,我們要考慮的就是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加上這個功能,同樣可以這么考慮:

對方為什么做這個功能,他們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功能與他們企業或者產品的目標有什么關系?目標用戶對這個功能是如何看待的?他們會不會這個功能選擇競品而離開我們?

我們現在為什么沒有做這個功能,我們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功能與我們企業或者產品的目標是什么關系?

假如我們要做這個功能,會對我們的產品產生什么影響,是否契合我們整體的產品風格,產品目標等等?

在分析的過程中結合之前分析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得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并給出理由。

E一些其他方面的分析:

上面提到的4個角度基本上已經把競品分析重要的部分都涵蓋了,那么剩下的可能還需要做一些其他細節方面的分析,比如說:

關于app設置功能的比較分析;

關于app啟動頁面或者引導頁面的設計;

關于app全局交互方面的一些設計(比如說網絡問題,機型適配問題,特殊情況交互說明,全局手勢,退出機制,顯示機制,排序機制,刷新機制,緩存機制,控件交互等等頁面條件方面的設計),這里的一些比較分析可能會跟前面的核心或者非核心功能的比較分析有雷同的地方;

關于開發了哪些平臺的問題,iOS,Android等等;

其他方面

在分析的過程中結合之前分析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得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并給出理由。

以上這5個角度就是我做競品分析時的一個思路,僅此作為參考。

此外,為了在分析時能夠做得更好,我們在分析過程中還需要確立一些評判準則,這個評判準則是你在進行功能比較分析時要設立的一些標準,比如說可用性準則,交互準則,視覺標準等等,在分析的時候你還需要依托這些準則,然后再結合你之前所搜集的用戶評論和市場數據來對你的競品進行分析。關于這些評判準則這里不作過多具體的闡釋,只以可用性準則為例,而且產品不同,可以參考的準則標準也是有所區別的。

10項比較常用的可用性準則為:

一致性和標準性;

通過有效的反饋信息提供顯著的系統狀態;

方便快捷的使用;

預防出錯;

協助用戶認識,分析和改正錯誤;

識別而不是回憶;

符合用戶的真實世界;

用戶自由控制權;

美觀,精簡的設計;

幫助和說明。

同時,在對競品進行功能比較分析之外,我們還要把握的一點就是:了解競品的發展歷程,通過了解競品的迭代以及改進信息,把握競品的發展脈絡,并以此作為借鑒,看看我們的產品在現階段有什么問題,了解差距在哪里,并積極尋求方法彌補這些差距,同時還要思考行業和我們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想辦法尋找更加優秀的切入點,為用戶提供更加獨特并且優質的功能,持續地為用戶創造價值,從而占據更大的市場,實現產品的目標。

做好這些事情之后,整個競品分析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在這里你已經通過分析得出了很多關于產品改進的建議和想法,并且把這些建議和想法都記錄下來,而且給出了你的理由。那么下一步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將競品分析報告用來指導我們的產品改進。

5.利用競品分析報告指導產品的改進

根據我們最開始確定的做競品分析的目的,那么我們做好了競品分析之后,我們又要怎樣利用競品報告的分析結果來實現我們的目的呢?我們應該怎樣利用它來指導我們產品的設計和改進,要如何具體應用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們的產品目前處在什么階段,因為不同的階段對于競品分析報告可以有不同的應用方式,比如說:

(1)在研究用戶和功能需求的階段

那么可以將競品分析作為我們即將形成的用戶需求文檔(如人物角色)以及產品需求文檔的參考。

(2)在確定產品邏輯結構框架或者信息結構的階段

那么可以根據競品分析得出的一些關于功能分析,信息架構,邏輯結構和框架等方面的結論來指導我們這個階段的產品的邏輯結構規劃。

(3)在設計產品的高保真原型圖、設計效果圖的階段

那么可以根據競品分析得出的一些具體的設計思路和方案,為我們的產品提供思路和靈感。

(4)在產品的可用性測試階段

那么可以針對某一具體功能、問題做深入的對比,以此作為可用性測試結果的佐證。

(5)在產品的迭代改進階段

那么可以根據競品分析得出的一些功能或者界面方面的改進思路,用來指導我們產品的改進,以此作為產品迭代的相關依據。

根據我們產品所處的階段確定了我們如何應用競品分析報告之后,我們就要根據我們的目的,把從競品分析報告中得出來的建議進行分析,這里最好是讓整個產品以及設計研發團隊參與進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市場運營以及客服,銷售團隊也派人參與,讓他們也提供一些意見,這里負責把關的必然還是產品經理。

通過進行類似的競品分析功能評審會議,敲定我們最后需要改進的功能方案或者界面方案,然后應用到我們的產品改進當中。

當然,如果領導對于方案還有他的想法,那么還需要跟領導進行討論,原則上就是從對產品有利的角度出發。

至于具體的如何將競品分析報告的具體建議用于指導產品設計,在這里就不詳細展開了,還是那句話,根據你自己所得出的報告和產品的實際來進行操作,這里沒有方法論,只有實踐。

將競品報告中經過大家討論并篩選出來的有利于產品的建議進行實踐,并在后續的過程中做好數據的跟蹤和反饋,進一步論證這個改進的地方是否對我們的產品有好處,有好處則留下,不利則去掉,然后繼續進行分析,循環往復,不斷指導產品的升級和迭代,幫助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這才是做競品分析報告最終的目的!

(當然,至于運營及推廣策略方面的競品分析,我們這里暫時就不過多涉及了,因為這又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簡單說一下,在運營方面與競品的比較分析我們主要還是要依靠運營團隊來進行,運營團隊可以定期跟蹤競爭對手的市場活動以及運營行為,了解競品的動向,從而為我們產品的運營提供借鑒作用。

此外,搜集競爭對手市場活動以及運營行為的方法很多,比如說關注競爭對手的官方網站,微博,微信,促銷活動,社區,微信群,QQ群等等基本上就能掌握對手的市場動向了,還可以通過瀏覽一些行業網站,互聯網媒體網站等等了解對方的一些媒體方面的投放情況,從而為我們產品的市場運營和推廣提供思路和借鑒。那么在這里就不展開了,因為這畢竟主要還是運營團隊的任務,就不過多牽扯到產品團隊方面的競品分析里面去了。)

6.總結

競品分析,并不是為了輸出一份競品之間的功能對比清單的報告,這樣的報告是毫無意義的,我們更需要的是分析這個功能對比清單,并且得出我們的看法和建議。

競品分析的落腳點在于形成自身區別于競品的核心競爭力,即我們要如何通過競品分析來提高我們產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這個核心競爭力往往體現在與競品的差異性方面,這個差異無論是功能需求,還是交互或者視覺方面的,都會成為我們甩掉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

就像在做競品對比功能分析的時候所描述的一樣,我們有的功能競品為什么不做,競品有的功能,我們為什么沒有,一定要加上嗎?競品的交互設計為什么是那樣的,我們為什么又這樣做?這些都是差異性,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不僅僅是從競品角度,更需要從我們自身的產品本質,我們的市場,我們的目標用戶,我們的行業角度來考慮。

分析競品并不是為了求同,更不是為了模仿,而是為了突出我們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使我們與競品之間差異的地方更加符合目標用戶的體驗和需求,讓用戶知道我們的產品更好,讓用戶明白他們應該用我們的產品。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競品分析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抄襲,而是為了超越競品。

做好競品分析只是做好產品的其中一個環節,這可以讓你的產品能夠揚長避短。同時,對于我們產品自身來說,我們還要重視研究我們的行業和市場,分析和預測行業的發展走向,同時研究我們的目標用戶,去了解他們在思考什么,他們真正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只有把這些做法都結合起來使用,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我們產品的全面發展。

不過,競品分析還是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說我們做競品分析的時候往往容易將產品和企業文化等等剝離開來,但是對于很多產品來說,產品文化卻是很重要的東西。

篇11

一 術語學的有關思想

根據馮志偉的介紹[1],術語學研究的代表性學派有四個,這四個學派的主要思想可以簡要概括如下:

德國—奧地利學派認為,概念系統是術語的基礎;術語學要對術語中的各種成分進行評價;強調要用國際統一的原則和方法來指導各國的術語工作;強調定義在術語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俄羅斯學派認為,術語學研究的對象屬于語言范疇;研究術語的方法一般是先從某一領域的語言單位出發,然后建立概念體系;術語問題是一個社會文化現象。

捷克斯洛伐克學派認為,要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研究術語問題;要有意識地推廣多數人認可的語言習慣;重視術語的社會交際功能的研究;術語不要與日常使用的詞語發生過多的聯系;不要過多地干預術語的國際化,吸收外來語可以豐富本民族語言的術語。

加拿大—魁北克學派認為,術語工作應該建立在概念層級體系的基礎之上;術語標準化工作應該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進行;應該特別注意新術語的研究。這些思想為術語規范、術語翻譯等有關術語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了有益指導。

總體來看,各學派間有以下共識:(1)概念系統是術語的基礎,所以概念界定是基礎性工作;(2)術語是社會文化現象,要注重術語的社會交際功能;(3)要對術語進行評定、評價和規范,積極推廣多數人認可的語言習慣。這三點共識共同指向了術語界定的重要性和規范化,提出術語界定中要特別注重術語的社會交際功能。

雖然術語的界定是術語發生和發展中的重要環節,但有關術語界定的規范度評估的研究并不算多,既有理論性又具備可操作性的評估模式更是少之又少,這既不利于術語標準化,也極大地制約著術語的推廣和應用。那么,什么是術語規范度呢?規范一般是指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準。據此,術語規范度指的是術語的標準化或規范化程度。李宇明提出術語規范化包括對本族自生術語的規范和引進術語的規范,術語規范有三項基本任務:系統梳理,規范歧異術語,術語關聯[2]。那么完成了這些任務后或在這些任務的執行中,我們應當如何評估術語的規范度呢?

本文借鑒朱利安·豪斯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和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有關思想,嘗試構建術語規范度的一種評估模式。

二 一種評估模式

朱利安·豪斯提出的翻譯質量的評估模式的具體步驟如下:(1)分析原文語域輪廓;(2)描述原文語篇體裁或風格(通過語域實現);(3)得出原文“功能分析報告”,包括人際功能和概念功能信息,即原文傳遞的信息,信息發出者和接收者間的關系;(4)對譯文進行相同的描述;(5)對比原、譯文輪廓,找出誤譯或不對稱的翻譯;(6)得出譯文“質量報告”;(7)最后,把譯文分為顯性譯文或隱性譯文。

朱利安·豪斯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針對的是翻譯現象,但也可以借鑒用于術語的質量評估[3-4]。原因有二:一是廣義的翻譯,按照雅格布森的區分,包括同一種語言中的相互闡釋[5];二是當前相當多的術語都是由翻譯而獲得的。另外,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思想也適合術語學研究,一方面是該語法理論的基本思想與術語學研究的捷克斯洛伐克學派相一致,另一方面是幾個術語研究學派的共識之一就是注重術語的社會交際功能[6-7]。由此,結合二者的一些思想,可以較好地構建一種術語界定規范度的評估模式。

實際上,豪斯的翻譯質量評估模式本身的主要理論基礎就是系統功能語言學。系統功能語言學從語言層面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框架。該學派強調把語言現象放到具體的語境中考慮,認為語言的意義也即語言的使用;強調近似或蓋然的思想,也就是說必須關注具體語言現象的使用頻率,不認可語言規律的絕對化。語境分為文化語境、情景語境和上下文語境。文化語境可以界定潛勢,即語言現象出現頻率的幅度,而情景語境決定的是實際事件,即具體語言使用中所做出的選擇。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術語規范度的評估不宜單純從語言層面進行,應當考慮非語言層面。由此,我們可以借鑒豪斯的模式并參照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有關思想,把術語規范度的評估構建為語言層面的評估模式(如圖1)和非語言層面的評估模式(如圖2)。

如圖1所示,語言層面的術語規范度評估的具體步驟可以執行如下:(1)通過語場、語旨、語式來確定術語的使用范圍和使用環境;(2)分析術語的使用目的和特點;(3)得出術語的“功能分析報告”,包括話題與社會行為,參與者關系等;(4)如果涉及翻譯,要描述、對比原文和譯文的情況;(5)得出術語界定(或翻譯)質量報告。

如圖2所示,術語創建之后,可以在較小規模的使用者中進一步考察其規范度。這一環節中,需要考察言辭整體性和人文整體性。言辭整體性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核:(1)術語應當具有開放性,語言本身是開放的、可創造的,在規定特定的術語規范,使得主流術語標準化的同時,應當關注新術語替換舊術語、非主流術語代替主流術語的趨勢;(2)術語應當具備主體間性,即術語使用者之間要有較高程度的共同意識和交互意識,避免同一個專業方向內術語的不統一;(3)術語界定應當關注視角度,術語都必然帶有界定者自己的視角,界定者還有意無意地假定接受者的視角。人文整體性更多是指道義上的整體性。語言使用者不僅僅是意識上的暗示者,還是道義上的觸發者。在術語的規范度的考察上,道義上的整體性應當進行衡量。凡是違背人類道義的那些做法在術語發展中應當盡可能避免。

語言和非語言的兩個模式結合使用,可以粗略形成術語規范度的基本評估。前者更多涉及術語的建構,后者更多涉及術語的推廣,但又不能截然分開。如果要深入細致地加以評估,那么可以根據模式中的幾個步驟分別獲得各自的“功能分析報告”和“質量報告”,從而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術語,最終實現術語的最大程度的規范。

三 實例分析

有些術語上的差異是由于使用環境不同而導致的。例如,目前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在外來術語的翻譯上產生了不少差異。表1略舉幾個例子:

以下以表1中的第一、二對術語為例,借助上述所構建的評估模式對它們進行評估。

首先,從話題與社會行為確定語場,涉及話題、場合與社會性;從參與者關系確定語旨,涉及使用者立場、社會角色關系與態度情感;從表達手段確定語式,涉及媒介、連貫等。“導彈”與“飛彈”,“航天飛機”與“太空梭子”等所涉及的話題既可以是專業領域,也可以是非專業領域的,但使用場合大多屬于軍事與航天相關場合。新聞等大眾媒體可能會直接用這些術語進行報道或描述,使用頻率可能會隨新聞事件本身而有變化,一般都不會太高。從使用者立場、社會角色關系與態度情感來看,“導彈”“航天飛機”在大陸語言環境中不大可能產生誤解,放在臺灣的語言環境中很可能會造成誤解;反過來,“飛彈”“太空梭子”在大陸語言環境中會令人不知所云。如果再從大陸語言環境中來看“飛彈”“太空梭子”的表達媒介,會感覺這更像是大陸口語中不正式的用法,或某種方言中的用詞。

不過,從連貫的角度來看,結果有所不同。“飛彈”“太空梭子”與源語言的語言間連貫同樣緊密,甚至比“導彈”“航天飛機”更緊密。依照《牛津英語詞典》[8]給的界定,missile翻譯為“飛彈”沒有什么不妥,是基本義項之一。也就是說,“飛彈”這個譯法與源語言也有高度的連貫性。同理,space shuttle與“太空梭子”之間也具有類似的高度連貫性。

這給我們一個提示,那就是可以把這些譯法綜合起來,根據具體使用目的各取所需。術語規范度的評估還需要經過言辭整體性和人文整體性方面的衡量。其中,言辭整體性涉及開放性、主體間性和視角度。例如,“航天飛機”似乎開放性不夠,因為該術語把space shuttle歸入了飛機類;在使用者的共同意識方面也往往存在錯位,比如不大了解其特點的可能因該術語而把它理解為自行起飛的飛行器,但我們知道space shuttle是靠火箭發射升空的;界定者在給定這個術語時顯然只是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并自以為接受者的理解也大致相當,并沒有考慮接受者是否容易誤解。另外,類似“航天飛船/星際往返飛船”這樣的譯法也不太適合,因為對這兩個術語而言,space ship是一個最切近的源語,而不是space shuttle這個詞。綜合言辭整體性和space shuttle的特點,“太空梭”似乎是更加規范的譯法。“梭子”容易把話題偏離到織布用的東西,所以把“子”去除。這些例子中并不存在道義上的誤解,這方面可以不作考慮。

有些術語一旦使用頻率高了,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那么再想改用其他術語并非易事,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賽先生”與“德先生”等眾多術語都已經成功地修改為目前的形式,研究清楚了其優劣之后改用更加規范的術語應當是眾望所歸。

上述例子中還沒有涉及人文整體性等,以下以韋曉陽在討論電工電子教材名詞術語規范與常見錯誤過程中所概括的表2為例進一步說明[9]。

根據表2可大致歸納出以下幾類,其中各組術語中斜線前的一項被電工電子界認定為不規范:

(1)以人名作為術語的主要成分。例如:戴維南定理/戴維寧定理,傅立葉變換/傅里葉變換,安培表/電流表,歐姆表/電阻表,伏特表/電壓表。

首先,表中所概括的這類術語本身有相互矛盾之處。既然“戴維寧定理”與“傅里葉變換”都是規范的,那么為什么同樣以人名命名的“安培表”“歐姆表”和“伏特表”就不規范了呢?其次,從人文整體性來考慮,用“安培表”“歐姆表”和“伏特表”正是對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的認可與尊重,是人文整體性的一種反映。不僅如此,這些以人名命名的術語還能夠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向這些科學家看齊,其中暗含了強烈的人際交互功能。顯然,這些術語都應當以人名為主要成分。

(2)過多與日常用語聯系的術語。例如:星形連接/星形聯結,電力拖動/電氣傳動。

這類術語中,前一項不夠規范,這是有道理的。單從話題與社會行為的角度來看,日常用語不宜在比較專業的領域中當作術語。場合不同,相應的話語應當有變化,以適應特定場合。要作為電子電工領域的專業術語,而不是日常交流中的閑談用語,那么偏中性感彩且有一定生疏度的詞語是比較適當的選擇。

(3)容易引起歧義的術語。例如:印刷板/印制電路板。表2中未出現的類似例子有:斷開電路/開路,微動開關/靈敏開關,暫態/瞬態,等等。

如果術語本身與所處語言中的其他用語有過多交叉,那么各成分角色關系含混。根據表2,“印刷板”不規范,應當規范為“印制電路板”。但是,在對電子電工了解不夠多的人看來,“印制電路板”有可能只是一個日常用語。如果對應的英文是printed panel,那么“印刷板”就是恰當的選擇,如果是printed circuit,那么“印刷板電路”是恰當的選項。“印制電路板”中的“印制”不太可能形容詞化,往往是一個動詞,這成了小句,而不是術語。小句的角色關系一般至少有兩個,不易明確。

(4)類似的對象在不同專業領域有不同的術語。例如:消弧線圈/消弧電抗器,隔離開關/隔離器。

對于這些術語,它們本身沒有太大問題,關鍵區別在于兩個方面:一是不同專業的用法有別,同樣是reactor,化學中稱為“反應釜”,醫學中稱為“反應器”,物理學中稱為“反應堆”,電子學中稱為“電抗器”;二是同一專業中,源語術語到底是arcsuppression coil,還是reactor?如果是arcsuppression coil,那么“消弧線圈”并不成問題。而對于“隔離開關/隔離器”,同樣的道理,要看是與isolator對應,還是與disconnector對應,或是與disconnecting switch對應?也就是說,對于這些術語,我們不能籠統地判斷哪一個規范,哪一個不規范,而是要看具體的使用場合,即具體的語境。

(5)純粹屬于選詞上的差異的術語。例如鑒相/檢相,激磁電壓/勵磁電壓,場效應管/場效[應]晶體管。

這類術語中,要說前者不規范,后者規范,沒有太多根據。因為這些術語僅僅是選詞上有差異,而且選詞上的差異并沒有帶來本質上的理解或應用問題。

四 結 論

無論如何界定,術語的規范只是一個度的問題,規范了的術語本身也會隨時間而或多或少發生變化,甚至最終被淘汰,有關工作者需要做的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盡可能讓這個規范度發揮到極致。相當多的術語,尤其是科技術語,是從其他語言中翻譯而來的。故翻譯工作者在術語規范化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術語的規范過程中,相關部門,比如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來提供標準與參照,然后大力推廣規范的科技術語,從而逐漸實現統一。從大學媒體相關專業的術語學課程,到大學選修課程“術語及其規范”,再到全社會媒體從業人員的相關培訓都是術語規范和推廣的重要過程。

參 考 文 獻

[1]馮志偉. 現代術語學的主要流派[J]. 術語學研究, 2001 (1): 33-36.

[2]李宇明. 談術語本土化、規范化與國際化[J]. 中國科技術語, 2007 (4): 5-10.

[3] House J.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 Model Revisited [M]. Tübingen: Narr, 1997.

[4] House J. Text and context in translation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6 (38): 338-358.

[5] Jakobson R.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A]// In L.Venuti.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1959/2000: 113-118.

[6] Halliday M A K, Mathiessen C M I M.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 [M]. London: Arnold, 2004.

篇12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6727800(2016)011016502

0 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更注重在互聯網上挖掘潛在商機,企業網站建設需求量大。網站項目需求分析是網站項目開發的關鍵,是整個項目的基礎,關系到項目開發效率和質量。保證項目開發滿足用戶需求是網站開發項目管理者需要面對的問題。

1 網站需求分析內容

網站信息系統需求分析即對網站系統提出完整、準確、清晰、具體的需求[12]。需深入描述網站項目的功能和性能,比如網站架構、基本信息配置、文章管理、產品管理、留言管理等功能以及頁面響應速度、數據庫防注入等性能。

2 網站需求分析難點

(1)客戶對需求描述不清楚。如客戶對需求描述不清楚或不具體時,就需要項目需求分析人員結合行業經驗,網站項目實際,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客戶描述需求[34]。

(2)需求發生變動。應盡可能詳細分析哪些需求是穩定的,哪些需求可能發生變化,同時在項目合同上詳細描述,以免項目實施后期產生分歧。

(3)客戶和開發人員理解不一致。客戶對網站信息系統了解程度不同,為此在需求分析階段應與客戶進行充分溝通交流,并形成預期效果圖、功能操作流程圖,也可向客戶展示與其需求一致或功能相似的現有網站信息系統,確保客戶與分析人員對需求理解一致。

3 網站需求分類

基于網站建設行業實際,網站信息系統需求通常分為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功能需求通常會使用功能結構圖來體現,如圖1為某企業網站功能模塊。

非功能需求通常由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易用性需求、安全性需求、運行環境約束、外部接口和可保障性需求7個方面組成,如圖2所示。

(1)性能需求。包括網站打開速度、網頁響應時間和并發連接數、網站空間(即虛擬主機)性能等。

(2)可靠性需求[1]。網站在運行過程中是否穩定。

(3)易用性需求。網站界面美觀,產品等操作方便。

(4)安全性需求。包括用戶登錄驗證、網站數據庫防注入等安全方面的要求。

(5)運行環境約束。網站運行環境與網站開發語言有關,如使用php語言開發的網站信息系統通常在“php+mysql+apache”環境下運行。

(6)外部接口。網站信息系統與其它系統之間的接口要求。

(7)可保障性需求。包括網站可配置性、可擴展性、可維護性、可移植性等方面的要求。

4 網站信息系統需求分析方法

(1)功能分析方法。該方法是網站項目實施中最常用的一種分析方法,以網站信息系統的功能為中心逐級展開分析。首先定義網站具有哪些功能模塊,并分析各模塊之間的關系;然后對網站功能模塊作進一步分析,以確定是否存在子功能模塊,直至具體功能操作;最后形成網站項目的整個功能結構,如網站信息系統文章管理模塊可進一步分為公司新聞管理和行業新聞管理,具有添加、修改、刪除等操作。

(2)數據流方法。也稱結構化分析,能直觀地體現數據在網站信息系統中動態流動的過程,通常使用數據流圖表示,并使用數據字典對數據流進行詳細說明,此方法的關鍵是動態跟蹤數據流。

(3)信息建模方法[5]。其核心是實體和關系,主要工具是語義數據模型[3](實體關系圖),用屬性描述對象,增添對象與對象之間的關系,并細化描述。如圖3為網站信息系統中文章管理的用例圖。

(4)面向對象方法。該方法的基本策略是將容易變化的元素隱藏起來,對比較穩定的元素建立總體結構。采用該方法能加強對問題域和網站系統責任的理解,加強有關人員之間的交流,對需求變化具有較強的適應性[6]。

(5)面向本體方法。該方法是面向對象方法的有效補充和提升,它強調相關領域的本質概念以及這些概念之間的關聯。其實質是在面向對象方法中引入對象關聯,并給出各種關聯的語義和語用。首先用自然語言描述網站信息系統事務;然后確認網站信息系統的本體和對象;其次形成網站信息系統需求的預定義;最后在領域本體搜索相關知識并和需求預定義合并,得到完整的網站信息系統需求定義[67]。

(6)形式化方法。該方法主要使用一種形式語言進行公式推理,并通過證明得出結構可行性的結論,得到網站信息系統的需求規格說明書,規范開發過程,保障系統性能。

5 網站信息系統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階段的參與人員包括客戶、網站信息系統分析員、網站設計開發人員和網站項目管理人員,如圖4所示。

網站項目管理人員(通常是項目經理)負責處理項目所有事務性質的工作,使網站項目能夠在預算內按時保質完成;網站系統分析員需與用戶充分溝通交流,共同擬定網站開發計劃;用戶、網站系統分析員和網站設計人員共同制定網站需求說明;網站系統分析員與網站設計開發人員根據網站需求說明書,設計出網站信息系統的原型。

網站需求分析過程如圖5所示。

(1)網站可行性分析。明確現有技術能否滿足用戶需求,制定預算,通常形成可行性分析報告。

(2)需求分析與描述。基于對現有系統的分析,與客戶討論網站信息系統需求,形成文檔,明確用戶需求和功能需求,其中用戶需求是從客戶角度對網站系統需求的抽象描述;功能需求描述網站信息系統具體功能。

(3)需求有效驗證。組織相關人員對需求進行評審驗證。

(4)網站需求說明書。說明書是用戶、開發人員交流的重要文檔,是網站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的基礎和依據,同時可作為項目后期測試和驗收的依據。

6 結語

需求分析是網站系統開發的基礎,對整個網站項目實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應根據網站項目實際選擇合適的需求分析方法,按照需求分析過程模型進行分析,并最終形成網站需求說明書,為后續網站設計開發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繼成,高珍.軟件需求分析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2,23(8):1821.

[2] 徐賽華.軟件需求分析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104110.

[3] 王虎.軟件需求分析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8(13):148149.

[4] 周昕.互聯網網站需求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5(1):2121.

篇13

社會實踐是中等職業學校的一門必修課,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均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意在培養中職生綜合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德州信息工程學校曾針對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進行心理問卷調查,調查采用紙質問卷,不僅印制問卷花費較多,還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發放、回收、統計問卷,而且還容易產生漏卷、廢卷等一系列的問題。

如何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開發出集計算機技術、心理學為一體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分析系統已成為當前中職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迫切需求。這一系統的應用將通過科學的心理測試手段,對中職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測查,快速、準確、客觀地分析出其心理狀況,為帶隊教師提供有效參考以便及時有針對性的輔導,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系統的總體目標

系統設計是根據目標系統邏輯功能的要求,結合系統實際情況,采用一定的方法,詳細地確定系統的結構和具體實施方案。系統設計的工作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即系統總體設計與系統詳細設計。[1]

三、系統的功能模塊圖

通過對用戶需求的分析,為了實現心理測試及分析工作所要完成的各項功能,模塊化是對應用程序的一種功能劃分,每個模塊都要完成一個特定的功能,這些模塊組合成一個應用程序。采用模塊化可以使軟件結構更清晰,開發工作更為有序,容易分工,使調試和測試更容易,還增加了軟件的可擴展性、可維護性和可靠性。[2]

在模塊功能劃分上爭取做到獨立性,使每一個模塊都能獨立的完成某一特定功能,并且與其他模塊的接口要做到簡單易行。本文中涉及到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社會實踐心理分析系統有如下功能:

四、系統功能性分析

結合德州信息工程中等專業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實際情況及常見心理測試特點,對本系統的需求進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檔案管理:開展學生基本心理健康,個人基本信息的提供,在咨詢老師的授權下進行心理測試,以及和心理咨詢老師預約心理咨詢,在咨詢老師的授權下查看測試結果;心理測試:心理輔導教師在管理員的授權下進行心理列表的制定,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等方面進行測評,并將測評結果自動存儲到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中,給心理輔導教師提供參考。心理輔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心理測評結果進行修改進行查看、修改與導出等操作,并結合企業師傅對實習學生的評價生成試分析報告;在線答疑交流:完成師生之間的在線交流、預約心理咨詢,也能夠有效地給學生提供一個心理疏導的平臺,也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決策管理功能:學生測試數據保存在數據庫中,系統將具有共性的學生和心理具有問題傾向的學生篩選出來。

本系統主要有三種權限用戶:學生、企業師傅、班主任、心理輔導教師、實踐帶隊教師、管理員等,每種的用戶具有不同的權限。如心理輔導教師的權限具有如下功能:

圖2 心理輔導教師功能圖

五、結束語

通過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社會實踐心理分析系統的運行結果分析,發現該系統根據預先設定的題目或題目組合來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分析,提供圖形化說明。系統對指定因子分的平均數、標準差、方差、最大最小值等數據進行團體統計,數據導入導出。并根據檢索條件任意查詢,組合獲得自己想得到的團體報告。通過檢索,從而發現心理健康有問題的學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咨詢工作的網絡化、規范化和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