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初三英語教學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九年級是整個初中階段的重要一年,為使學生在英語這門學科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我們九年級英語備課組的幾位老師群策群力,發揮集體的智慧,在教學中取得了一點成績。現在我把我們的做法總結如下:
一、深入了解學生學情,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我們的學生大多來自于農村,新目標英語對我們的學生來說不僅內容多,而且復雜,要背的單詞、詞組、語法知識多,久而久之,稍稍懶惰一些的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妥協,甚至放棄,因而學習英語的氣氛不是很濃,學習自覺性較差。我任教的九年級兩個班的優生很少,中等生斷層,差生面特大。針對以上情況,要改變這種局面,我們覺得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習慣很重要,因而在教學中我在這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培養學生課前多預習,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聽講,把老師講的內容真正聽懂。不能似懂非懂。課后認真完成配套的鞏固練習,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師或成績稍好的學生請教。利用晨讀時間培養學生大聲朗讀的習慣,英語筆頭練習相對來說少一些,但課后要分配一定的時間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同時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技巧,靈活掌握學過的知識點,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只有這樣,才能把所學的知識串聯起來,不容易忘記。
二、配合課內比教學活動認真搞好備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既要備教材、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這個班在經過兩年多的英語教學,在英語學習方面有很大的起色,但那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中等生占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就照顧不到整體,時間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欠佳。但是,我備課時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時針對不同情況,在授課時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效果就比較理想。
三、認真組織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成敗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所以上課我設法吸引學生,不讓其分心,上課內容力求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另外,我每天都堅持保持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積極上進的氣氛。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展示臺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使他們能在輕松、愉快、合作、交流中學到知識。根據不同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加強聽說、閱讀、寫作訓練,以促進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為了讓學生真正參加到課堂中來,凡是學生自己能講清楚的問題,都讓學生自己解決,我決不越俎代庖,課堂上盡量精講、少講把時間都留給學生。
四、加強課外輔導,落實培優輔差計劃
英語學習是語言的學習。困此,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認真了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后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強制背誦等方式,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習慣,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四個組。第一組是能力強,基礎好,學習習慣好而且刻苦認真的,對他們多進行能力訓練,以便他們達到更高層次。第二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采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三組是肯學,但由于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能提高;第四組是紀律松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靜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后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五、立足長遠,認真總結
在本學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從本年度的中考成績來看,我所教班無論從平均分、及格人數和優生人數都在同年級中名列前茅。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日常工作中難免存在不足。例如:對學生還不夠了解;教學方法還不夠成熟等,而這些問題,只能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解決。
針對以上所說不足,在此提出改進措施:
1、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教師經驗不足,教學技巧性不強,難免會有學生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多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非常重要,這樣有利于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無論備課多認真仔細也很難適應不同班級的情況,只有溝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決各個班級的不同問題。另外,有些學生基礎較好,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就能更好地引導這些學生更好地學習。
2、注重課堂教學的組織,對學生嚴格要求。
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學生已經形成了厭學的習慣,頂多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襲的,對于容易掌握的內容他們也不敢沾染,所以必須嚴格要求他們。由于學生缺乏學習自覺性,所以上課時間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時間,教師應善于組織、調動學生進行學習,更充分地利用好上課時間。
3、運用多種技巧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教師應利用學生熱情好奇的這一特點,從日常生活中的口語出發,嘗試用英語與學生對話,或用趣事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他們的興趣,使學生對本課程產生興趣。并且,在教學中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注意聽力與口語的訓練。
總之,在這一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經驗不足,教學工作還有待于改進,在以后的教學工作,我將不斷總結,虛心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觀念認識和教育教學水平,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初三英語教學工作總結范文2本學期我擔任初三級(1)班、(2)班的英語教學。由于教學經驗頗淺,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
一、備好課,備好學生,上好課。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這是很容易碰釘子的。在上課前要了解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英語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較難適應。另一方面,(1)班的同學比較沉靜,中等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就照顧不到整體,而(2)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雖然優生比例大,但中等生也有一小部分,我備課時也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比較理想。從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
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使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盡量多講一些關于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了解英語,更喜歡學習英語。因為只有英語水平提高,他們才能達到交異國筆友的目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三、注重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英語是語言。因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了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后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學在本學期的學習成果,因此應該予以重視。考試前進行有系統的復習,考試后進行學科總結。在中段考后的時間里,我把力量主要集中在兩班的差生輔導上,特別是(4)班,以縮短差距。另外,還發現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夠強,所以以后的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輕松學,容易掌握。而期考結果證明,適當輔導后進生對班的整體發展有很大幫助。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兩班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別人學習,爭取進步。
初三英語教學工作總結范文3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廣州學生的時候,我一點都不了解他們,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一廂情愿的認為學生這樣就易接受。但一開始我就碰了釘子。在講授第一課的時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上了一堂自認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課,認為教學效果如期理想,結果后來下課一調查,一聽同學們反應,才知道我講的口語大部分同學反應跟不上,而教學的部分內容同學們有的以前從來未學過。于是,我在課后更多的主動走近學生,與他們聊天談心,增進彼此的了解,從而更進一步了解了學生的狀況:
一方面,學生英語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三、四班的同學雖然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差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記得一位優秀的老師曾說過:“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教授《unit3.lesson9》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如何詢問和回答時間”,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當講到“half”和“quarter”時的時候,我通過畫圖,用數學上的“圓”來加以充分形象的講解和說明。這樣學生就形象地明白了這兩個單詞,學生聽懂了,也就顯得頗有積極性。因此在練習”what’s the time?it’s……”的句型時,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也十分理想。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
聽課也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新老師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聽課的主要對象是我們組的優秀老師的課,同時也聽其他老師的課。本學期,我聽了二十多節課,我的收獲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聽完課之后,把教師們上課時講到的記在聽課記錄上,然后對我自己的備課教案進行修改,將他們很多優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優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在三班和四班,我把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采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于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我采取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方法,當然不能操之過急,并且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提高;第三組是紀律松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我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靜下心來學習。我想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后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英語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口語操練時,我充分利用有效時間,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后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精講多練是我采取的另一個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方法。在課堂上,我少講精講,讓每位同學做好筆記,掌握知識重點難點,然后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練習加以鞏固,課后留有適當不同層次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去練習,這樣通過精講,多練,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在練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同時,我又讓每位同學準備一個錯題本,在我每次評講習題的過程中,把他們易錯的習題和知識點重點記在錯題本上,以便于平時有重點地去記憶和理解。事實證明,這一方法切實可行,也行之有效。
總之,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效果,也是我和學生共同努力的見證,更會促使我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優秀教師學習,爭取更大進步。
初三英語教學工作總結范文4時光荏苒,又送走了一屆畢業班。回想這一年來的辛勤努力,真是酸甜苦辣澀,五味俱全啊。付出的辛苦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成績是的良藥。
我教的初三(1)、(2)兩班是我在初三年時接手的。我接手時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較差,同年段其他班級相比差距較大。面對他們在初一初二年兩年這么差的基礎,我沒有失去信心。我很努力地想要把他們的成績提高上來,我更加覺得壓力重重!經過努力,我發現大部分學生成績提高了,但在培優方面我始終做得不好。學生做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他們的成績又不行了。因為他們這方面的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與提高。這造成班上優秀生少,又加上差生特別多的狀況,因此,我覺得初三畢業班這一年,應該要想方設法,提高復習的效率。我具體是這么做的:
一.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在進入畢業班時,我將班級可以爭取為及格的學生名單列了出來,對他們進行了必要的思想教育,樹立了榜樣,進行了鼓勵,使他們信心倍增。
很多學生告訴我,他們不是不想學,而是學不會。如果他們一直處于這種不自信的精神狀態,那么該如何來迎接任務繁重的初三畢業班的學習生活呢?因此,作為老師,首先應該給他們精神力量,鼓勵他們戰勝困難,取得進步。
二.給差生必要的幫助,進行輔差
思想工作做通了,如果沒有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幫助,他們學習跟不上,意志力薄弱的學生馬上又會失去信心了。因此,在一進入初三我便加大了輔差工作的力度。領導早就給我們明確的指示了:重點抓差生,提高及格率!我除了自己定期地對他們進行輔之外,主要還在于課堂的提問,課后作業的講評,注重對他們進行面批,批完再讓他們考一遍,直到掌握為止。另外,我還在班級進行一幫一活動,讓學生自愿進行組合,并給他們提出目標,提供指導,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三.根據實際,統籌安排教學進度
針對本班學生基礎差,差生多的特點,我在教學初三年知識的時候以比較快的速度進行。因為我發現在教新課的時候,大部分的差生都聽不懂了,他們幾乎是處于陪讀的對象。而中等以上學生我如果以較快速度來上的話他們一樣可以聽得懂。如果按照教學進度來上新課,勢必造成今后總復習時間又太趕,差生依然趕不上來。為了今后能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復習舊知識,給差生一個機會跟上來,我只好趕進度了!當然趕進度歸趕進度,教學質量也要有保證,因此我重點對學生進行預習的指導及練習的精講精練。進入第一輪復習的時候,我則是扎扎實實地進行基礎知識的復習并且配上中考題型的練習。因為我比別的老師早一些進入第一輪復習,所以我的時間是比較充裕的。這也為后來的進步提供了保證。
另外,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的能力,我在課堂上注重教給他們方法,而在課后讓他們多練習,因為有了好的方法,也因為詞匯的積累增多了,他們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回想這一年的畢業班教學,我可以自豪地說我付出了努力,也取得了成績的進步,更重要的是積累了經驗。希望領導多多指教。謝謝!
初三英語教學工作總結范文5本學期,本人擔任初三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能夠愛崗敬業,勤勤懇懇地工作。一個學期來,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1、以教書育人為本,對學生進行品德的學習教育,特別是后進生,關心他們的紀律和學習情況,鼓勵他們的學習。
2、貫徹學校班風、學風評比的要求,全面促進學生的學態發展。
重視學生的思想工作、學習風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按照教學常規五個環節開展教學工作
1、備課:課前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寫好教案。
既備教材,又備學生,針對學生分析、概括、表達能力差的特點,設計好教學方法。
譬如:(x)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相對(x)班有一定的中等生數量,但因班級的調整也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差生。而(x)班的同學比較沉靜,雖然中上生有一部分,但差生比例較大,尤其偏向男生。因此,講得太深,就照顧不到整體。
我在備課時就比較注意這種情況,每天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另外,為使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自己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或是請學生共同準備,使其達到了間接的預習效果。
2、上課:每天都保持飽滿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認真做好組織教學,盡可能保證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讓學生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力圖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3、作業和輔導:作業的布置適量,有針對性,重點放在遣詞造句、閱讀理解等;
批改作業時多用贊美式、鼓勵性的語言予以評價。對學生的輔導方面,做到有耐心,有方法,因材施教,個別無心向學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耐心教育,學習興趣明顯提高,成績也有較大的進步。
4、考試:本學期根據學校的要求進行了多次階段性的考試,考試的成績基本處于同級同科的中上水平。
每次的考試,都能做到考試前進行有系統的復習,考試后進行學科總結,及時查漏補缺,從中改正教學方法,也讓學生調整學習方法,爭取更大的進步。
三、模塊式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將英語分成聽、說、讀、寫幾方面進行教學。
1、聽:平時放錄音,讓學生跟錄音讀,訓練學生的聽力,并且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聽力技巧進行訓練,還找一些專題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力。
此外,還鼓勵學生收看較能接受的英語電視節目、影片,或者多聽聽英文歌甚至學唱英文歌。
2、說:充分利用早讀,按課程進度及課堂的需要,認真安排每天早讀負責帶讀的學生及指導帶讀內容,堅持下班了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鼓勵學生大膽且大聲讀書,多說英語;課堂上,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分層次布置一定量的口語作業,使其進行更有效的口語操練。
3、讀:讀方面主要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先教會學生怎樣做這些題目,即教授閱讀技巧。
平時每周以每個話題為內容發一份試題,作為專門訓練。并建議及指導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定時定量的閱讀訓練。
4、寫:作文教學主要傳授寫作方法,要求學生應寫真情實感的東西,強調字數和書寫這些硬件要求。
平時提倡學生利用時間用英語寫一些簡短的日記,以此夯實自己正確拼寫單詞,準確使用詞組、短語來造句表文的基本功,從而提高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其他方面
1、把握教學進度,合理安排時間,與各科任老師互相配合,學法進度,順利完成了本期的教學任務。
積極配合學校及年段的工作,與各科教師多聯系,溝通,互相促進學生英語等各科的學習。
2、認真輔導、組織學生參加了本學期學校舉行的英語競賽活動,并且取得了優異成績。
(在科普文閱讀競賽中,有1、2、3名〈共6名學生〉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在英語演講比賽中,4名學生參賽,分別獲第1、2〈一等獎〉、3〈二等獎〉、7〈三等獎〉名。)
3、為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本人積極對各種教育理論進行學習,給自己充電,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
努力提高英語專業水平,以適應當前教育的形式,為更好地進行素質教育夯實基礎,為撰寫出較有質量的教育教學論好準備。此外,我還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上網查找資料,為教學服務等等。
篇2
本學期我擔任初三級(1)班、(3)班的英語教學。由于教學經驗頗淺,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本學期以來,本人遵守學校各項制度,按時上課、組織學生早讀,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學活動,從各方面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備課、聽課,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及時反思教學,使教學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虛心學習。現對本學期以來的教學教育工作做以下總結,希望不斷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制定教學計劃,使教學有序地進行。在新課程改革精神和新的教學理念的灌溉下,我依照教學大綱、教材、學生實際和教育教學規律,制定了學期教學計劃,規劃好階段計劃,課時計劃。在此基礎上,設計好每一堂課。
二、認真備課。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的體會是,上好一堂課難,但備好一堂課更難。在備課之前,必須對所有內容進行熟悉,參考多方面的資料,認真深入鉆研教材,確定重點難點,同時,備課不僅要備教材,而且要備教法,備教學手段,因此,本人在自身努力鉆研教材和教法的基礎上,積極配合搞好同年級老師的小組集體備課。
三、認真組織課堂教學。一堂課的四十五分鐘,就是一個教師表演技能的階段。上課時,本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原則,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有條理、清晰、準確、生動。使每堂課學生有所獲,努力使學生打好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慧,培養學生的正確思維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在課堂上,根據不同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四、虛心請教其他教師。教師的教學過程即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此,在此過程中,一旦心中有疑,必會請教于同行。由于自己是一個教壇新手,缺乏經驗,所以有許許多多的東西都須向其他教師學習。認真做到每月聽課兩節,做好聽課記錄,取之所長,克服所短。并常常與其他教師交流,改進教學方法。
五、認真批改作業。堅持布置適量的作業,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布置作業時,堅持做到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形式多樣化。以此同時,提倡學生寫英語周記,堅持每兩周檢查一次。每周布置聽寫任務,對所學新單詞、新短語、好句子進行聽寫。認真及時地批改作業、作文、周記及聽寫。并針對學生的作業作文情況,認真透徹地進行講評,根據其情況不斷改進教法。
篇3
1、用英語來組織教學。
我在課堂上盡量使用簡單的英語組織教學。無論上課時師生相互打招呼問候、道別,或是教師發號指令讓學生參與活動等,都用英語來說,盡可能讓學生多聽多講英語,逐步養成英語語言習慣。這樣既能增加課堂中學習英語的氛圍,又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增加了聽說英語的機會。
2、創設情景,讓學生得到廣泛的實踐。
創設情景的方法有多種,我一般是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直觀教具創設情景,利用掛圖講故事,扮演角色等等,讓學生得到廣泛的語言實踐,使課堂增添無窮的樂趣。
三、加強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尋找學法規律。
在我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我一般都幫助學生尋找學法規律,使他們能夠運用規律,在短時間內,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教音標/e/時,先出示一些單詞,head,bread,ready,steady等,然后逐個讀出,要學生聽、觀察、分析,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規律,然后再進行小結,得出這些單詞中間的字母ea都是發/e/的音。再進行指導,學生就會學會探索發現規律的學習方法,這樣,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要多在實際中運用,因此,除了課堂練習外,還需要讓學生在平常生活中多讀,多講,多練。因此,我在每個班都設了英語領讀員和紀律監督員,每天早上堅持到班了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后發現學生作業有問題及時講解,讓學生及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一對一”的監督方式,以確保他們不落后,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
五、“偏愛”后進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我在教學中很注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采用了“一幫一”的方法,同時,在課堂上,多提問成績差的學生,讓他們感覺到不被遺忘,不產生自卑,自棄的心理,并能主動學習,不斷追趕他人,把成績趕上來。
回顧過去,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我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
篇4
2、貫徹學校班風、學風評比的要求,全面促進學生的學態發展。重視學生的思想工作、學習風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按照教學常規五個環節開展教學工作
備課:課前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寫好教案。既備教材,又備學生,針對學生分析、概括、表達能力差的特點,設計好教學方法。譬如:(1)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相對(2)班有一定的中等生數量,但因班級的調整也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差生。而(2)班的同學比較沉靜,雖然中上生有一部分,但差生比例較大,尤其偏向男生。因此,講得太深,就照顧不到整體。我在備課時就比較注意這種情況,每天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另外,為使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自己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或是請學生共同準備,使其達到了間接的預習效果。
上課:每天都保持飽滿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認真做好組織教學,盡可能保證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讓學生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力圖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作業和輔導:作業的布置適量,有針對性,重點放在遣詞造句、閱讀理解等;批改作業時多用贊美式、鼓勵性的語言予以評價。對學生的輔導方面,做到有耐心,有方法,因材施教,個別無心向學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耐心教育,學習興趣明顯提高,成績也有較大的進步。
考試:本學期根據學校的要求進行了多次階段性的考試,考試的成績基本處于同級同科的中上水平。每次的考試,都能做到考試前進行有系統的復習,考試后進行學科總結,及時查漏補缺,從中改正教學方法,也讓學生調整學習方法,爭取更大的進步。
三、模塊式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將英語分成聽、說、讀、寫幾方面進行教學。
1、聽:平時放錄音,讓學生跟錄音讀,訓練學生的聽力,并且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聽力技巧進行訓練,還找一些專題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力。此外,還鼓勵學生收看較能接受的英語電視節目、影片,或者多聽聽英文歌甚至學唱英文歌。
2、說:充分利用早讀,按課程進度及課堂的需要,認真安排每天早讀負責帶讀的學生及指導帶讀內容,堅持下班了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鼓勵學生大膽且大聲讀書,多說英語;課堂上,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分層次布置一定量的口語作業,使其進行更有效的口語操練。
3、讀:讀方面主要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先教會學生怎樣做這些題目,即教授閱讀技巧。平時每周以每個話題為內容發一份試題,作為專門訓練。并建議及指導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定時定量的閱讀訓練。
4、寫:作文教學主要傳授寫作方法,要求學生應寫真情實感的東西,強調字數和書寫這些硬件要求。平時提倡學生利用時間用英語寫一些簡短的日記,以此夯實自己正確拼寫單詞,準確使用詞組、短語來造句表文的基本功,從而提高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其他方面
1、把握教學進度,合理安排時間,與各科任老師互相配合,學法進度,順利完成了本期的教學任務。積極配合學校及年段的工作,與各科教師多聯系,溝通,互相促進學生英語等各科的學習。
2、認真輔導、組織學生參加了本學期學校舉行的英語競賽活動,并且取得了優異成績。(在科普文閱讀競賽中,有1、2、3名〈共6名學生〉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在英語演講比賽中,4名學生參賽,分別獲第1、2 〈一等獎〉、3〈二等獎〉、7〈三等獎〉名。)
篇5
二、認真批閱作業,做好課外輔導
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差,為了鞏固和檢測當天所學的知識點,教學任務完成后,當天布置一些針對性強,難易適中、有梯度的練習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華考|zk168對每天所學知識有所鞏固,并能對學生作業中的錯題及時糾正,效果不錯。能認真批閱練習冊和單元檢測卷,并進行認真的講解。對模擬卷,能在一定的時間內讓學生完成并上交,進行及時的批改,在批改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知識上的盲點,及時查漏補缺。每天堅持早操前和早自習的輔導,給學生領讀單詞、對話和短文,并及時更正學生的發音錯誤。
三、狠抓學生的聽力訓練
利用早讀和自習課,把課本中的單詞、對話和短文進行播放,讓學生熟悉語音和語調,以提高學生的聽力,同時,在語音課上,對聽力專版和檢測卷中的聽力練習題,先讓學生聽并做題,然后讓學生跟讀來進行答案檢測。經過一學期的持續訓練,學生的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
篇6
第一,能夠增強學生記憶。對于初三學生來說,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記憶力是一個最好的條件。如果學生具有較強記憶力就能夠將英語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單詞以及句子迅速記住,而這對于學生學習英語是很有幫助的。在英語教學中利用靈活教學法能夠將不同形式教學思路為學生呈現出來,能夠讓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利用最擅長方式來進行記憶,從而使得學生記憶力逐漸增強。
第二,能夠糾正錯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三英語教學中,興趣是學生主要的學習動力,而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場所就是課堂,在初三英語教學中采用靈活教學法能夠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比如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討論式”方案來進行教學,能夠對學生在英語表達時所出現的錯誤進行及時糾正,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
第三,增強英語學習能力。在初三英語學習中,設計有效學習方法要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作為立足點,要使學生在經過努力學習之后能夠使自己的英語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初三英語教學過程中,利用靈活教學法能夠對學生英語能力進行不斷鍛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開始新課之前可以提出一些小問題讓學生來進行口語訓練。比如說,How do you spend yoursummer holiday?等問題。
二.傳統的教學模式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在英語教學活動中依然是是“教師講,學生聽”這樣一個狀態。在初三英語學習中,教師是直接引導者,要讓學生能夠將有效學習方法掌握,教師要根據新課堂相關標準來對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全面優化。
1.對課堂流程進行合理規劃
在整個初中階段,初三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與初一和初二英語教學相比較而言,初三英語教學更加復雜。所以,教師在對教學計劃進行安排時要按照標準來實行,要從每一個細節來入手將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比如說在對英語課文進行閱讀時,可以根據以下流程來進行:先看,然后讀,讀完之后進行思考,在思考之后對提出問題進行回答。這樣一來就能夠英語教學有序性得到保證。
2.對教學進行改革
對于初三英語的有效學習來說,實行教學改革是根本途徑,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教學改革要長期堅持,將更加先進的學習模式提供給學生。在對英語詞匯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記憶法改革來增強學生記憶力。
3.對教材要及時更新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學習工具,教材的及時更新對英語的有效學習是十分有效的。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來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調整。教師在掌握學生需求同時要利用其它課外教材來對教學進行強化,在教學過程中引進新型材料,必然也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讀寫培養
在英語學習中,讀寫能力是學生英語水平的主要體現。對學生讀寫能力進行培養也是初三英語有效學習的一條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合理方式方法對學生讀寫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其讀寫水平。
1.英語閱讀的培養
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生中必然要接觸到的部分,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英語閱讀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增加詞匯量,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語感,鍛煉學生口語。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給學生一定時間讓他們在課堂上進行大聲朗讀,這樣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除了教材上的課文之外,也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英語課外讀物,增加學生英語知識。可以鼓勵學生訂閱《英語沙龍》雜志或者是《英語閱讀報》,將里面比較好的文章拿來閱讀,增加閱讀量,從而是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2.寫作能力的培養
在英語學習中,英語作文寫作是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大難點。寫作是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考驗,不但考察學生詞匯量、語法,同時也考察學生英語知識運用能力。在初三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使其寫作能力提高。對于教材中所出現的作文寫作,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當堂寫作,教師要進行批改,對于出現錯誤較多的地方,教師要在課堂上指出,要讓學生將改正之后的文章盡量背誦下來,防止下次在出現類似錯誤。除此之外,要鼓勵學生堅持寫英語日記,將自己的感想以及一些比較精彩的英語語句
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寫作練習中不斷積累經驗,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英語讀寫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只有有一個較高的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才能夠將整體英語水平提高。
結語:
初三是一個十分關鍵的階段,對學生以后學習以及發展都有重要幫助。初三英語是初三學習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初三英語水平會對初三整體學習水平產生直接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科學方法與措施來提高初三英語教學有效性,使初三學生英語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筆者在此希望本文所闡述的關于英語有效學習方法的幾點建議能夠對廣大英語教師有一定幫助,也呼吁廣大教師不斷探索,找出更好學習方法,使初三英語教學更加高質高效,促進其向更好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淼.淺談如何提高初三英語教學質量[J].硅谷,2010(9)
篇7
一、研究性課堂教學特點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課堂教學明確指出:教學是探究與發現的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主體思維,通過對相關信息進行組織、加工,提高學生對相關事物的探究能力。
在教學方法中,研究性學習更加注重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這也是學生角色、教學模式轉變的過程。在教學方式上,通過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中,將學生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探究。作為一種現代的教學方式,必須將任務型與研究性教學結合起來,給學生充足的活動、思維空間,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主學習以及研究的能力。而且,教師也能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新的知識,豐富教學內容,修整教學方法。
從學生角度來看,學生逐漸從被動學習轉換成主動參與,通過積極投入,逐漸成為教學主體;通過研究的方式,在走出課本的同時,得到更多的語言材料與信息,豐富教學過程。在發現、提出、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保障學習質量。
從教師角度來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直占有主導地位,通過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學習方法,調整自身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為了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任務,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師也是具體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以及信息樞紐。
從活動情況來看,面對初三英語教學,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投入教學中,必須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同時,相互交流,共同促進,從而形成相互協調、共同成長的狀態。
二、研究性復習在初三英語中的應用
初三英語復習作為歸納、總結初中知識的重要內容,為了讓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化,在研究初三英語教學規律的過程中,必須根據相關規律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對復習進行合理、恰當的編排,從而收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效果。
1.建立以學生為主的研究性復習方式
自新課標實施以來,突出學生主體作用逐漸成為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初三英語復習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有選擇地進行重點、難點專題學習,從而更好地研究、總結、探究英語教學。在專題性探究復習中,通過讓學生進行獨立探討,充分利用參考書、教材、中考題型、訓練題,以網上搜集到的資料作為參考,對相關知識進行提煉、總結、聯想、對比,并且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與認識。例如:在It is__outside.Let’s put on our raincoats and go out,Tom.A.cold B.hot C.sunny D.rainy中,可以先讓學生對整個句子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分析raincoats以及put on,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選擇D。
2.使用各種方式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復習
在初三英語復習中,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引導、指揮作用,必須根據學生性格、愛好、學習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樂趣與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復習活動中。尤其是對于成績稍差的學生,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必須想方設法轉變“炒冷飯”的觀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根據復習目標以及時間規劃,以小組復習的方式,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將不同的知識點或者有直接聯系的知識點組成活動內容,并且將其作為研究的內容,最后鼓勵學生參與,讓其主動發現英語學習特征,發展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還能促進生生、師生交流,通過了解學生動態,達到共贏的效果。
對于初三英語復習時間緊迫、內容量大等特點,在研究性復習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復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復習。常用的方法有歸納法與特殊記憶法。歸納法作為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不僅能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歸納能力。如當復習到sports(運動)時,可以將其他單詞以及句型、短語進行復習,這樣不僅能帶動學生主動思考,還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對于很難掌握的知識點,一般不讓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而是特殊記憶法,如afraid(害怕的),可與be afraid of(不敢去做)這個短語結合起來,這樣不僅記住了單詞,還學會了短語應用,同時還能加深理解。
研究性復習作為一種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枯燥無味的填鴨式教學具有明顯的區別,所以在初三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能動功能,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效率的過程中,保障升學率和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一、創設語言學習環境,在真實情境中學習語法
在初三英語復習中,語法復習是一個難點也是重點。面對初中三年復雜的語法知識,教師如果在復習中不采用有效的復習手段,就會讓學生感到十分厭煩和枯燥難懂。這樣會降低學生對語法的學習興趣,影響復習效果。在復習語法知識時,不能只是簡單地停留在記憶和做題的基礎之上,應該通過互動和交流來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在以往的語法復習中,受到教學資源和教學時間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交流和情境教學方面有很大的不足。這就造成了語法復習缺乏必要的語境,學生的語法學習不能與英語實際運用相聯系,給學生加大了記憶和理解的難度。而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則可以克服這一弊端。
很多語法知識是在具體的語境中體現的,如果只是單純記憶,很難真正理解。借助信息技術,可以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創設真實的情境。例如,在復習八年級上冊Module12 Unit 3這一節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發生事故時現場急救的視頻短片。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對話,迅速掌握重點語法內容:記住M12中medical等14個單詞、What’s wrong with等10個短語,并歸納must、can、could表示推測的用法以及祈使句的肯定式和否定式的用法,能夠聽懂并描述突發事故和急救的話題。
二、開展精彩教學活動,在游戲中進行詞匯學習
在初三英語復習中,詞匯復習是一項最為基礎的復習。詞匯掌握情況,對于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都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初中三年學習的詞匯量較大,復習不僅需要很多教學時間,復習效果也不明顯。教師在詞匯復習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優化教學方法,把詞匯知識有效地呈現給學生,同時讓詞匯復習變得生動有趣。
在詞匯復習教學中,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巧妙插入一些flash 動畫、視頻和圖片等,為學生創造詞匯環境,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詞匯復習中去,提高詞匯復習的效率。例如,在復習Food相關知識時,重點回顧各種各樣的食物名稱。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食物圖片,讓學生回憶這些食物的英語表述,如potato、bread、apple、milk等。接著再讓學生根據圖片,復習相應的短語:a glass of milk、two bowls of rice、three pieces of bread、a piece of bread等等。這樣,把多媒體與詞匯復習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加深學生對詞匯的印象,減少復習時間。
此外,在復習詞匯時,利用信息技術還能進行聽說練習。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初中英語聽說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在以往的聽說練習中,都是采用錄音機和口語練習,在復習時磁帶很難把相關的知識都總結到一起,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在詞匯的聽說復習中,借助信息技術,則可以把教學資源有效整合在一起。教師可以把容易混淆和經常出錯的詞匯的發音,編入課件,讓學生反復聽讀,幫助學生區別。同時,教師還可以去網上下載相關的英語廣播和文章,讓學生了解原汁原味的英語發音,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三、調動多種感官,生動直觀地練習英語寫作
初三英語寫作復習,也是英語復習的重要內容之一。英語學習主要目的是交流和運用,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可以提升學生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英語寫作復習,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練習,在寫作中發現問題,并及時改正,讓學生可以順利地用英語表達出自己想的內容,做到“學有所用”。在以往的寫作教學中,都是教師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學生完成后教師去批改。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學生也不能及時發現自己寫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比如,教師把學生的作文直接在多媒體上展示,現場進行點評和講解。這樣,全體學生都能看見,發現作文中存在哪些錯誤,自己在以后的寫作中也引起重視。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大大增強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實現教學內容的共享。教師還能利用多媒體,插入各種圖片,圖文并茂地開展寫作教學,讓寫作教學不再枯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Healthy life》這篇文章:Health is very important to every one. First, doing sports every day can help us keep healthy, make us happy and make our body strong. If we don’t take any exercise, we will become fat, feel tired and get sick easily. There are many sports we can do, such as running, swimming and ball games. Second, we must eat healthily. We should eat more fruit and vegetables. Eating more healthy food is good for our body. Let’s keep away from junk food. Let’s do sports and eat healthy food every day. 教師運用多媒體,一方面可以把重點句子標注出來,指出容易出錯的地方,另一方面,可以插入與作文內容相關的課件,如各種蔬菜的圖片、兒童運動的小短片等。
總之,在初三英語復習中,信息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可以極大地提高復習效率,改善教學。但在應用信息技術時,要堅持從提高學生興趣入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信息技術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要合理地運用,與傳統復習手段相結合,不能喧賓奪主,舍棄傳統教學。只要廣大教師積極探索,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一定能為初三英語復習插上翅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怡.淺論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2(31).
[2]于曉紅.多媒體――英語聽說教學的翅膀[J].新課程學習,2013
(7).
[3]隋文玲.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存在的優勢與不足[J].新課程學
習,2014(2).
篇9
一、 階段訓練的操作建議
1. 在課本詞匯方面的復習中。每個單元的重要詞匯,短語,句型在師生雙邊活動中進行歸納精講,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活的語言環境中才能更熟練的理解和掌握詞匯。下面將初一英語上冊的重點句型作一個歸納總結,以便學生能更好的記憶,鞏固所學內容,盡快提高復習效果。
2. 課本內容方面。不能采用"快速講一遍課本"的方式,應采用問答式,討論式的復習方法,教師就重點提問,學生回答,討論或學生就一些知識點提問,教師解答等方式進行有針對的講練。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而且對學生做閱讀和寫作題很有幫助。如:在做閱讀理解題時,通常是采用多種方法復習,而最為常用的是:回答問題;翻譯劃線句子;7選5填空題型等等。
3. 語法的復習。根據課本的內容和語法內容的難易度,歸納為專題練習。如:名詞復數專題
練習;數詞的專題練習;動詞的八種時態專題練習;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等級專
題練習;動詞不定式專題練習;賓語從句專題練習等等。做完練習后,立即校對
答案,讓同學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疑難和錯誤處,這種點面結合的、總結性的
綜合復習,確實可以收到較好的復習效果,事實也證明如此。另外,其它的語法
也大都采用類似的復習方法。我們強調的是,一定要讓學生一點一點積累,扎扎
實實突破,實實在在提高。
4. 聽力訓練。精選二十套緊扣教材,又與中考題型完全接軌的材料,重點應放在情境反應上,它較能綜合地反映學生的聽音能力及聽力理解能力,同時告訴學生做聽力題一些的技巧:
二、"精講精練"的教學復習法
1. 精講要以"大綱"為準繩。精講中要把精力放在知識的重難點、疑點和關鍵點上,把功夫下在知識的內在聯系上。訓練學生聞一知百,舉一反三的能力,教師要使用精練的語言,講透知識的精華所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初三英語復習中,除把零散的知識加以分類歸納總結外,更重要的一環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達到知識的全面性、教學的整體性,讓學生全面系統地達到學習目的。例如:在復習時態專題練習時,先印發一張有代表性的一系列時態填空讓學生做,在學生完成之后,給他們總結動詞填空的規律,要確定正確的動詞形式,必須根據時間狀語、上下文、主從句的關系、根據語言習慣來定,也要注意語態和動詞的非謂語形式。然后又發給學生一張表格對初中要求掌握的八種時態,分名稱,用法,結構,助動詞,常用詞及例句的格式打印,告訴他們做題的技巧,即做到一看二選三套:一看常用詞;二選正確時態,三套結構。
1. 一看二選三套: 一看常用詞,二選正確時態,三套結構
2. 記準每個時態的結構,尤其注意每個時態的助動詞,可以記一些小口訣
3. 常用詞,助動詞,現在分詞,過去分詞都要記清楚,以便做題無誤
4. 注意一些交際用語和習慣搭配。附上練習,馬上鞏固,效果顯著。如:
練習: 單選正確答案
1. The little girl often ___the piano and she ____ the piano tomorrow evening.
A. play,is playing B.playing,was playing C.plays, will play
2. What are the girls doing ? They are ____ the music.
A.listening to B.省略ing from D.looking for
3. The ticket is on the floor. Please ____.
A.pick up it B.pick up them C.pick it up D.pick them up
4. He came early this morning, didn''t he?
Yes, he did. He often ____ to school early.省略e es C.came D.has come
5. Can I ___ your bike? With pleasure. But you mustn''t ___ it to others.
A.lend,borrow B.borrow,lend C.carry,lend D.borrow,keep
6. He has ___ the match. Congratulations!
A.watched B.joined C.won D.lost
7. The children ____to the driver, but he did not ____ them.
A.listened,hear B.shouted,listened C.heard,listened
8. All the teachers are working hard. Do you _____ me ?
A.go on with B.catch up with C.agree with D.think of
9. He could ____ neither French nor German. So I ____ with him in English.
A.speak,talked B.talked,told C.say,spoke D.tell,talked
10. Where have you been? Oh, I ____Canada.
A.have been to B.has gone to C.have gone to D.have gone
通過這一專題練習,學生對這八種時態了解得很清楚,不再糊里糊涂,做題也不亂猜亂選了。總之,在一定量的練習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精心設計,精心備課,該復習的內容在課堂上講深講透,學生掌握比較好的內容可以用"惜墨如金"來形容。然后用"四位一體" 練習來檢測,再一次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就能對癥下藥,學生復習也有依有據,復習起 來也比較比較輕松,進步亦更快。
2. 精講了還需要精練,才能收到良好的復習效果
教師要精選一些習題,讓學生從"題海"中擺脫出來,在復習中提倡"精
練",解決負擔過重的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對現有成套的英語試題通過"挖補"或"拼盤"等手段加以改編。在練完一套試題后,教師要及時評判, 找出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診斷。
A: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及時講解;B:對于個別現象,教師要通過課外輔導進行個別講解;C:對于學生沒有弄清的重要知識,則要對其試題做變形處理或改變題型,編入下套試題中。
在精練的過程中,每次練習要體現知識難易層次。練習要有計劃、有步驟,要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淺及深的原則, 要分層導練等等。總之,精講精練,省時高效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吸收,學生在對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的基礎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從而實現良性循環,達到提高復習課質量的目的。
三. 五技并舉
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一種尋找規律、掌握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開啟學生的智慧,使其能觸類旁通,在鞏固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綜合訓練是對階段訓練中及專項訓練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盲點進行全面的總結和針對性訓練。模擬訓練是在考前所作的"全真"模擬練兵,以達到考前"熱身"目的,并讓學生有一個輕松的心境參加正式的中考。
總之,要使復習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復習的效率,關鍵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作為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素質修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摒棄填鴨式的傳統知識講解模式,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敢于創新,努力提高復習效率。實踐證明,英語"四位一體"復習教學方法有其獨到之處,按照這一方法復習確實能使學生復習得比較輕松,進步快,在中考中取得良好成績。
參考文獻
篇10
一、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觀念
在繁忙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余,妥當安排時間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努力在本科組里營造和諧的教育教學研究氛圍,探討新時期的適合初中生的英語教學模式,提高本科組教師教學水平。積極參加教師繼續教育,不斷更新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新世紀的要求。
二、狠抓教研組建設和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
教研組要一如既往狠抓“備、教、改、導、考、析”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做好常規教學管理。落實新老教師結對子幫扶工作。加強集體備課,提倡同年級教師互相聽課,努力營造積極參與、勇于探索、不斷進取的氛圍,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優勢互補。
認真落實本年度“市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優質教學”叁賽工作。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定期組織教學研究活動,圍繞相應的研究專題,組織相應的公開課,研究課,示范課。并認真組織相應的公開課,研究課前的備課、說課和公開課后的評課和歸納總結工作,通過研討,觀摩,評議等形式,使本教研組老師們都有所獲益,全面推動本科組教學工作,提高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效率。
篇11
1.培養和學生的情感。
在學期初的時候,教師要盡快認識每一個學生,了解每一個學生,要多和他們接觸,讓學生對老師有親近感,信任感,讓他們在學習或生活中有困難時愿意向你訴說,向你求助。這種信任的情感必定影響他們對英語學科的情感,而且對于你所講的知識他們會更有興趣,更愿意接受。因為“親其師,信其道”。
2.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
在學期初的時候,要多和學生談心,知道他們是否喜歡英語,是否擅長英語,了解他們在學英語方面的困難,并表示愿意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學好英語。有了對學生的了解,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更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針對他們的弱點,幫助其提高,改善。
二.過音標關。
初三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學單詞,記單詞的能力也差異很大。我以為能力差的學生主要是沒過音標關,對于單詞的發音規則不了解,從而導致很難記住的單詞的發音,結果單詞讀不上,課文也就讀不上,同時還聽不懂別人說的英語。至于單詞拼寫不知道按發音去記憶,完全靠死記硬背,結果費了很大勁才背上的單詞很快又忘了。如此時間長了,必然導致對英語興趣的喪失。針對這一現象,我認為必須幫助每個學生過音標關,因為音標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拐杖,必需教會他們這個必備的工具。
我在初三一開始的時候,就用三節課的時間和學生集中復習預備教材的音標部分,反復帶讀,并聽音標磁帶,糾正規范發音。并且幫助歸納總結一些基本的發音規則。對于基礎差,接受能力弱的學生,我課后逐個輔導,并讓其自己回家聽磁帶跟讀。對音標的掌握要求必須人人達標,利用空余時間逐個檢查。以后有半個月的時間,在每節課開頭時讀一遍以復習鞏固。學習新單詞時,讓學生自己先根據音標拼讀,老師再帶讀。就這樣學生根據音標拼讀單詞的能力逐漸養成,為其以后的單詞學習鋪平道路。
三.過單詞關
我經常對學生講,正如磚頭是建造高樓大廈的必備的基本材料一樣,英語單詞就是英語這門學科的最基本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英語詞匯量的大小決定著英語水平的高低。而新課標對于詞匯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單詞關顯得尤為重要。在學生掌握音標和簡單的發音規律之后,他們讀背單詞的難度會降低很多。老師在教單詞時應讓學生自己先根據音標拼讀,然后老師再糾正,領讀。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有成就感,他們會因為在老師未教的時候就能讀單詞而興奮,從而激發他們學英語的興趣。老師一定要強調學生在會讀單詞的基礎上,根據發音規律去記憶單詞。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為防止遺忘,要讓學生過一段時間就復習鞏固一下,并且老師要經常提背,默寫,督促其背默。復習單詞詞語時可采用多種復習方法,詞形轉換就是其中的一種。例如復習success這個單詞時,就要求學生講出它的形容詞形式successful,它的副詞形式successfully;
它的動詞形式succeed。復習動詞swim時,要求學生說出現在分詞形式swimming,名詞形式cleaner。聯想記憶法也是復習詞匯時常采用的一種方法。可讓學生根據一個中心詞擴及一大片詞。例如,由bybike聯想到與之有關的by
bicycle,bycar,bytrain,bysea,byship,byplane,byair等。由Asia,聯想到Africa,America,Europe等。還可以采取英語釋義法復習單詞、短語。例如,復習reach一詞時,就要求學生用英語解釋這個詞,getto或arrivein/at;復習單詞certainly時,學生可用英語sure或ofcourse來解釋這個詞,并區別它們之間用法上的同異,這樣復習詞匯既減少了使用母語的機會,又可鍛煉培養學生的聽說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掌握構詞法也是記憶單詞的好辦法。另外通過給單詞歸類來復習單詞也是可行的一個好辦法。對于基本的、常用的單詞要每個學生過關,如:基數詞、序數詞、星期、月份、季節、顏色、人名、地名等。要確保學生聽得懂,寫得上。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老師要找其談心,教會其正確的方法,幫助他們過關。如果單詞關不過,他們以后的學習將會更困難。
四.注重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才能積極主動,才能在課堂上,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會有高效的學習。初三英語課因為課堂密度大,語法講解較多,容易讓學生覺得英語課枯燥無味。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老師更要注意課堂的趣味性。
英語課堂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注重和學生情感的交流。在英語教學中要抓住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共鳴之處,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諧地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創設學習氣氛激發學習興趣。現在用的牛津版教材,每個單元都談一個和學生生活相關的話題,相對來說學生的興趣較濃,老師在課堂上要引導他們多開口。可用小組討論,兩兩討論,學生單獨發言等方法鼓勵他們說說自己身邊的人和事,讓生活走進課堂,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氣氛。例如,我們最近學習9Aunit3TeenagerProblems,對于這個話題學生很感興趣。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自己先相互談談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再讓能力強的學生到講臺上發言。學生興趣很濃。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單詞,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礎上,我再教會他們一些談這類問題常用的單詞和句式,這時他們的積極性很高,求知欲很強,對于新知識的掌握也很快。
老師在教學中也要豐富教學手法。在教學中,除了用實物、圖片等直觀教具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使靜的情景動起來。
老師要注重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感。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在學習中的閃光點,適時適宜地表揚鼓勵。比如一段好的對話,一次測驗的好成績,都可以成為表揚他們的原因。在課堂上教師要經常用鼓勵性語言,如對回答問題好的學生說:Verygood.Great.You’reveryclever.有時甚至還可以借用于同學的掌聲進行鼓勵。“十次批評,不如一次表揚。”多次的鼓勵性的刺激,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進而產生興趣,激勵學習動機。熱愛英語課堂。
五.注重英語口語的培養
學生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夠用英語這個工具與人交流。因此,從學生的未來考慮,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口語的培養。另外,明年江蘇省中考將按照“人機對話”的模式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這對初中英語的教學,特別是口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從應對中考這個角度來考慮也要求注重口語的培養。
要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這就要求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且在上課時,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的英語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用風趣、幽默,往往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學習環境,使他們受標準發音的熏陶,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從而“想說英語”,增強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為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老師在教學中也要經常讓學生聽標準的英語發音,并模仿其語音、語調。這樣做,學生可以糾正自己的語音、語調,說出更地道的英語。老師還應注意隨時隨地給學生創設最佳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他們感到英語無處不在,隨時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以此來彌補缺少語言環境的遺憾。老師可以在教室的墻壁、板報等地方貼上一些英文的標語,寫一些激勵性的語言,例如“Studywell,andmakeprogresseveryday”,“learntolive,livetolearn”,“Knowledgeispower.”等。我以為老師還應當讓學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可通過課前三分鐘的FreeTalk來鞏固所學知識,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在口語訓練過程中允許學生出錯。對于初學者來說錯誤在所難免。糾錯時多激勵少訓斥,不同的錯誤施以不同的糾正方法和尺度。肯定他們的參與性,不挫敗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在討論和練習過程中,教師應給予耐心的指導,幫助他們克服害羞和焦慮心理,盡量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語言的成就感,不再懼怕當眾說英語。老師要多注意那些不肯開口的學生,在課堂上多提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利用課堂提問、課后談心的方式鼓勵他們多開口。對他們說明講英語的重要性,并且告訴他們:“你的英語講得很好。”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六.注重閱讀題解題方法的指導。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中學英語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英語課程標準》中聽說讀寫中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中考的一項重要考試內容。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老師在文章選材方面注意,題材廣泛,包括科普,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注意讓學生了解與外國文化背景相關的知識。文章體裁要多樣化,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圖表題等。在講解閱讀理解文章時,注意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例如:怎樣獲取段落的主旨和大意?如何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如何確定細節和事實?如何進行推斷?
對于完型填空題,有不少同學為了求速度,習慣拿到題目就做,總是邊看文章邊做題,結果往往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錯誤百出。這種壞習慣自初一、初二時開始養成,根深蒂固,很難糾正。針對這樣的情況,要求老師在學生做題和自己講課時注意教會其正確的做題方法。強調必需先通讀全文,再根據上下文找出正確的選項。在選擇時注意從意思和語法雙方面去考慮。在復查試卷時,再把選出來的詞帶到文章中仔細推敲。平常一定要多訓練,強行使其入軌。經過長期的訓練,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于根據文章完成句子的題目,我要求學生在讀完全文,了解大意的前提下,先把要完成的句子全部看一下,做到心中有數。做題時,結合文章定答案,對于能直接找到的答案可在文章中劃出來,再抄寫到答題紙上。對于不能直接找到的答案,要細看題目,再看文章,從文章意思和語法結構雙方面考慮定答案。解這類題目時,老師一定要強調學生不能僅考慮意思,而忽略句法結構。一定要保證意思準確,語法正確。
對于根據文章英漢互譯的題目,學生習慣于把題目直接抽出來做,而不讀不顧上下文。我同樣要求一定要學生先通讀全文。英譯漢時,先從前向后細看每個單詞,搞清句式結構,準確理解句子意思,再用通順的漢語翻譯。切忌漏譯、錯譯。漢譯英時,要根據全文定時態,考慮所用的句式、短語和單詞。整個句子在頭腦中成形之后再下筆寫。有時可從上下文中找到所需的單詞、短語和句式。做完之后,再檢查有無語法、語意的錯誤。
篇12
一、閱讀興趣的激發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感到乏味、頭疼,尤其是對于篇幅長、難度較大的文章,部分學生表現出恐懼感,有些學生甚至放棄了閱讀。針對這種現象,筆者認為,能否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是教學的關鍵。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筆者想方設法營造一個和諧、輕松、自然的課堂氛圍,師生形成良性互動。比如,在閱讀文章之前,引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者簡短故事,或者選擇一些簡短有趣的文章,進行閱讀前的熱身,使學生在愉快情境中進行閱讀,打消了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恐懼心理,樹立了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閱讀完畢,對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小結、分析,對問題逐一加以解答,做到有的放矢,師生之間的信任感加強了,學生對閱讀樹立了自信,閱讀的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增強了。
二、多途徑詞匯的積累
詞匯積累是做好閱讀的基本功,平時教科書中的基礎詞匯的識記與收集,是詞匯的基本途徑。另外,學生也可多讀一些淺顯有趣的英文寓言、童話和故事書,從中積累更多的詞匯;多收聽VOA 的Special English或者BBC英文教學節目等,從中學習詞語,語音語調,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循環往返閱讀,溫故知新,增強詞匯記憶,有利于口語的提高;平時應用詞匯進行遣詞造句,或者應用所學新詞匯講故事等,通過反復運用詞匯,久而久之就變成自己的東西了。
三、閱讀技巧的培養
1.詞意推測的訓練
平時閱讀提倡學生應用工具書查找新詞匯,培養獨立閱讀習慣。在訓練泛讀和快速閱讀時,鼓勵學生對生詞(不影響文意的情況下)跳讀,或通過上下文推測詞匯的意思。筆者最常用的猜詞方法有:從已知詞匯推測未知詞匯,并列同位關系推測詞義。例如,I had been young, healthy, and smug. She had been old, sick, and desperate. Wishing with all my heart that I had acted like a human being rather than a robot. 這一段話中,我們可通過young-old, healthy-sick, smug-desperate(希望)這幾對反義詞,就能猜出smug 大致的詞義是 “絕望”。
再如,cheating can happen in a lot of different ways, Jeff is doing it by sneaking answers to a test.從cheating(欺騙)可以推出sneaking為帶欺騙抄襲(偷抄)。The students laughed so much,but I was afraid the headmaster would be in to see all this. So I decided to pay no attention to them and continued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however, they roared even more.從上下文可以猜測出roared是laughed同義詞,但比laugh程度更強烈。
2.閱讀速度的培養
筆者認為要提高閱讀質量和速度,就要讓學生盡早培養略讀、尋讀、意群閱讀等閱讀能力,改掉指讀、聲讀等不良的閱讀習慣。在平時閱讀訓練中,筆者根據文章的難度和信息量的不同,采用限時閱讀,要求學生首先找到文章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或中心意思(main idea)。主題句可在段首或段尾,也有少數隱含在段落中。通過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訓練,學生掌握了閱讀的要領,閱讀速度和質量也大大提高了。
3.常用閱讀技巧的培養
除了上文提到的略讀、尋讀、跳讀和意群閱讀外,筆者還引入了倒讀法。該方法常用于考試閱讀部分,先讀題目及選項內容,后讀短文,帶著問題尋找答案。運用該方法使學生閱讀目的明確,能及時抓住題目與文章的相關信息,有效提高閱讀速度,節省時間。該閱讀方法無論對理解性題目,還是對深層推理性題目都適用。值得注意的是,對概括和總結性的問題,還需要結合文章的整體內容,分析作者的意圖和態度傾向,挖掘隱含思想和感彩,最后作出精準的判斷。
4.權衡速度與細節的關系
細節決定成敗,注重快速閱讀并不是忽視細節,尤其是考試有相當一部分題目是考查細節,答案基本可以在閱讀材料中找到。考查的部分可能是一個詞或者短語,也可能是一個句子或者相關的若干句子。給出題目變換了句式或者變更了意思相近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例如,Most children do not enjoy doing housework, They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rather than cleaning the rooms. But in Australia, Jim and Rober’s mother...Mrs Black, has good and proper ways to get their children to do housework.
題目:1. Most children prefer playing computer games to doing housework.
2. An Australian mother, Mrs Black has good and proper ways to get their children to do housework.
篇13
英語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語言技能的重要環節,也是初中學生學習成長的基本素養,更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教學的核心。江蘇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以單元為單位進行編排,每個單元一個話題,各單元第二課時的Reading是教學核心。然而初三的學生學習任務重、時間緊,因此,如何打造高效的閱讀便成為當前初三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作為初中一線英語教師,多年來,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方面認真審視教學過程,總結教學經驗,針對當前初三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摸索,結合初三學生的認知特點,就如何打造高效的英語閱讀教學總結出了“4 R”閱讀教學方法,即 Guidance Reading(導讀)—— Intensive Reading(精讀)—— Savoring Reading(品讀)—— Review Reading(評讀)。經實踐證明,“4R”閱讀法能有效實現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雙贏”,值得推廣踐行。下面,筆者就以牛津版初中英語9A Unit 5 Films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供拋磚引玉。
一、“導讀”——整體認知,激活閱讀語感
我國古代的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導讀(Guidance Reading)是“4R”閱讀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環,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巧妙有趣的導讀能激發起學生的參與興致,提升閱讀效率。《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閱讀“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主要內容”,提倡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而不是停留在“理解大概內容上”。因此,筆者認為,在導讀階段,教師應當采用有效的激趣形式,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在輕松的氛圍中激活閱讀語感。
比如:在教學9A Unit 5 Films時,本課的教學目標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有關電影方面的詞匯,指導學生正確朗讀,并能正確復述奧黛麗赫本的一生。據此目標,在導讀階段,為了引起學生們對學習電影詞匯的興趣,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我將本課的 mourn、 industry、 immediately、 well- known等重點詞匯制作成 VCR,圖片背景則是奧黛麗赫本的電影劇照,背景音樂則是《紀念奧黛麗赫本》視頻中的 Sarah Brightman主唱的“月光女神”,在學生們興致勃勃的同時,要求其快速瀏覽全文,并用紅筆勾出文中出現的短語,迅速篩選關鍵信息,整體把握課文。本課抓住了初中學生熱愛音樂電影明顯的心理特點,以歌曲巧妙地導入本課的主題,并以直觀的圖片引出新詞,不僅起到了“引人入勝”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在輕松的范圍中調動起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有效激活了學生的閱讀語感。
二、“精讀”——授人以漁,掌握閱讀技巧
新《課程標準》》根據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目標——“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使學生鞏固、擴大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初步培養初中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培養英語閱讀技巧的重要性。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停留在指導學生掌握理解文章大意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閱讀技巧的指導,使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因此,精讀(Intensive Reading)便成為緊隨其后的閱讀教學第二步。 它的要旨是讓學生通過掌握關鍵詞、句,了解文章內容,進而實現閱讀效率的提升。
比如:9A Unit 5 Films的教學,當學生對文章大概內容有了整體的把握后,接下來就是對學生閱讀技巧和技能的培養。全文共有8段,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我按照各段的意思將其分成了6個部分,分別為一段的 General Introduction、二段的 Personal details、三到五段的 Film career、六段的 TV series、七段的 Other achievements和八段的 Endings,引導學生分精讀部分課文,深入細致地分析閱讀教材,按年份尋找一些關鍵信息,如:Monte Carlo Baby、 Roman Holiday、 Breakfast at Tiffany’等,再按年份排列奧黛麗赫本的電影名稱、獎項等,掌握文章的寫作意圖,并對其中涉及到的“主語+ had+過去分詞”的語法進行適當點撥,幫助學生梳理文本,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三、“品讀”——細嚼慢咽,優化閱讀思維
正所謂“三分文章七分讀,涵詠工夫興味長”,文章只有經過反復品讀,才能揣透個中深意。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既缺乏與之相適應的語言環境,同時也存在著漢語的思維定式,文化背景知識很匱乏,這使得許多學生在英語教材的品讀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英語素養的提升是個緩慢的過程,對于好動且自制力不強的初中學生來說,緊靠隨性的閱讀積累,是很難達到情感教學目標的,為此,筆者建議,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除了教會學生閱讀技巧,培養閱讀語感外,還應當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使學生在文化跨越的過程中接受情感的洗禮,潛移默化中優化英語閱讀的思維。
比如:在教學9A Unit 5 Films時,在學生對全篇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弄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后,我引導學生進一步品讀,為此,我提出了兩個問題,讓學生們互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