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重癥護士實習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16歲,主因“間斷發熱、乏力、盜汗5月余,咳嗽、咯痰、腹脹、水腫近1月”入院。入院時查體:體溫38.0℃,脈搏137次/min,呼吸50次/min,血壓116/81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嚴重消瘦,貧血貌,端坐呼吸,口唇無明顯發紺,四肢皮膚散在小瘀斑;口腔黏膜散在潰瘍,可見白色潰瘍面;雙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聞及少量濕性啰音,未聞及胸膜摩擦音;腹部稍膨隆,肝脾觸診不滿意,莫菲氏癥(-),移動性濁音陽性,腸鳴音弱,左下腹可見腹腔置管,接引流袋固定良好,引流通暢;陰囊及雙足可凹性水腫。輔助檢查:血常規:白細胞(WBC)3.0×109/L,中性粒細胞(N)93.8%,血紅蛋白(HGB)97.7 g/L,血小板(PLT)34×109/L;血沉3 mm/h;生化:白蛋白(ALB)15.3 g/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0.0 U/L,谷丙轉氨酶(ALT)51.5 U/L,谷草轉氨酶(AST)211.0 U/L,總膽紅素(TBIL)19.9 μmol/L,直接膽紅素(DBIL)17.6 μmol/L,總膽固醇(CHOL)1.45 mmol/L,三酰甘油2.57 mmol/L,乳酸脫氫酶(LDH)850 U/L,血清腺苷脫氨酶(ADA)132 U/L,C-反應蛋白(CRP)14.3 mg/L,Ca2+ 1.69 mmol/L,K+ 3.22 mmol/L,Na+ 127 mmol/L,Cl- 94 mmol/L;凝血:凝血活酶時間(APTT)51.8 s,纖維蛋白原(FIB)0.563 g/L,國際標準化比值(INR)1.65,前白蛋白(PA)35.6 %,凝血酶原時間(PT)19.5 s,凝血酶時間(TT)34.8 s,D-二聚體119 μg/L;血結明三項示TB快速卡(+);降鈣素原(PCT)1.22 ng/mL,免疫球蛋白G 4.78 g/L,免疫球蛋白M 0.25 g/L,超聲波檢查:肝脾增大,盆腹腔積液。腹水常規:淺紅色,渾濁,比重1.022,蛋白定性試驗+/-,白細胞38×106/L,單核細胞95%,腹水生化LDH 853 IU/L,ADA134 U/L,Cl- 96 mmol/L,血糖(GLU)5.17 mmol/L,總蛋白(TP)5.1 g/L;腹水結明三項示TB快速卡(+);痰培養G+球菌生長少量,白色假絲酵母菌中量,G-桿菌少量;便潛血強陽性,并可見少量真菌孢子,伴球菌增多。期間行骨髓穿刺及活檢。骨髓涂片示:增生活躍,M=69.5%,E=14.5%,M∶E=4.79∶1,粒系各階段比例大致正常,部分中幼階段細胞核發育不平衡,多數細胞胞漿顆粒多、粗;紅系中幼比例減低,紅細胞中心淡染區擴大,淋巴細胞比例形態正常,可見吞噬現象;骨髓活檢結果:(髂骨骨髓)內見小肉芽樣組織,行免疫組化檢查顯示CD3、GB、CD20、CD56、TIA-1均陰性,CD68及Ki-67為陽性,提示肉芽腫;分子原位雜交:EBER(-),不支持淋巴瘤診斷,不除外結核。
診斷為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腹膜炎、低蛋白血癥、肝功能異常、電解質紊亂、HPS。治療上給予大劑量激素沖擊;根據凝血情況每日輸注冰凍血漿、人血白蛋白、人凝血酶原復合物,并補充人纖維蛋白原;間斷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升高白細胞;在強力保肝治療的基礎上盡早應用對肝功能損害較小的抗結核藥物異煙肼、鹽酸乙胺丁醇,向患者家屬交代不足18歲喹諾酮類藥物的禁忌,家屬表示同意后應用左氧氟沙星,應用硫酸依替米星兼顧抗結核及抗感染,予美平、夫西地酸鈉、氟康唑等抗感染治療,同時加強營養支持、糾正電解質紊亂、保護胃黏膜、調整腸道菌群失調及利尿等治療。期間患者出現神志改變、呼吸衰竭、血壓下降,予呼吸機輔助呼吸、多巴胺升壓,治療3 d后脫機拔管,治療10 d后患者體溫完全恢復正常,精神好轉,全身瘀點逐漸減少,水腫消失,肝功能明顯好轉,引流腹水明顯減少,PLT及HGB逐漸上升;逐漸減少抗感染藥物,加用鏈霉素及注射用對氨基水楊酸鈉加強抗結核治療。第20天后,血壓平穩,全身瘀斑逐漸消退,患者逐漸自己進食,WBC能穩定在正常范圍,PLT及HGB接近正常,凝血功能明顯恢復,FIB升至1.8 g/L。治療近40 d,患者病情好轉出院。
2 護理
2.1病情觀察
患者重癥結核合并HPS,病情危重,臨床癥狀復雜,病程中曾出現呼吸衰竭、血壓下降、高熱、肝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水腫、電解質紊亂、大量腹水、四肢皮膚散在小瘀斑、口腔黏膜散在潰瘍等情況。因此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生命體征,體溫變化及熱型,皮膚黃染、水腫程度,黏膜及內臟出血情況[5],咳嗽、咳痰、腹水情況,還需注意口腔、呼吸道、尿道等感染情況;隨時關注實驗室檢查的結果,如血常規、凝血機制、肝腎功能、電解質、血氧飽和度、血氣分析等數值的變化。如有異常,隨時報告醫生。根據病情制訂護理計劃,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實施護理。本例患者入院初期,體溫偏高,嚴重消瘦,貧血貌,端坐呼吸,四肢皮膚散在小瘀斑;左下腹可見腹腔置管,陰囊及雙足可凹性水腫。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的癥狀著重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神志、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皮膚瘀斑、陰囊及雙足水腫及引流液的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為患者的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治療期間患者出現神志改變、呼吸衰竭、血壓下降,及時予呼吸機輔助呼吸、多巴胺升壓,治療3 d后脫機拔管,精神好轉,血壓恢復正常。
2.2 加強保護性隔離,預防感染
患者WBC減少、惡液質及大劑量激素沖擊大大增加了繼發感染的危險,因此做好預防感染,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十分重要。入院后安排患者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單人間病室,室內通風良好,保持空氣新鮮,室內溫濕度適宜,限制人員探視,準備專用血壓計、聽診器、皮尺等測量工具。病室內安放專用注射盤和搶救車。床邊交接班時,護士接觸患者前一律穿隔離衣、戴口罩,并用消毒劑擦拭雙手。嚴格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加強基礎護理,保持皮膚及床單位清潔干燥,預防皮膚黏膜感染,加強口腔護理,飯后、睡前用西比氯胺漱口液漱口,患者入院時口腔黏膜散在潰瘍,可見白色潰瘍面,經過精心護理在入院1周內口腔潰瘍痊愈。
2.3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TB是通過呼吸系統排出病原體,又經過呼吸道侵入健康人體而傳染的疾病。因此要采取呼吸道隔離。房間經常注意開窗通風,2次/d,由于患者體質較弱,開窗通風時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每天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1 h,每天用1000 mg/L氯消毒劑擦拭醫療器械、地面、家具、物品1次;患者使用的被服以及便器用500 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 min后方可與患者其他物品歸類清洗[6],患者被服要經常用日光暴曬消毒,患者的用品食具、痰液、嘔吐物都要消毒,特別注意患者痰液要吐在紙上或痰盂里,進行焚燒或消毒后倒去。患者使用的呼吸治療裝置均使用一次性無菌用品。
2.4 心理護理
由于本病預后差,病死率高,加之對該病的療效和病情恢復信心不足、骨穿和反復的血液檢查往往進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7]、另外患有重癥結核為傳染病,病程長,需長期服藥,需要隔離,患者易產生悲觀、焦慮、消沉、抑郁等情緒。而反復的病情告知及多次有創檢查治療等,患者及家屬表現為緊張和恐懼;經濟壓力及對患者預后的不確定,患者家屬比較焦慮、悲觀。因此護理人員鼓勵、關心、體貼、同情、安慰患者,評估患者的情況制訂相應的心理護理對策,并有計劃地進行疾病的相關知識的科普知識宣傳教育,醫護人員積極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爭取家屬和親友的配合,創造優美舒適的環境,充分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干預和支持性心理治療,用成功案例、其他患者的現身說法等多種方式,鼓勵患者及家屬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消除和降低不良情緒反應。讓患者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心理狀態,積極配合,加速疾病的好轉或痊愈。
2.5 營養支持
患者嚴重消瘦,貧血貌,惡液質,低蛋白血癥、電解質紊亂,同時由于患者應用大劑量激素治療,可能會導致胃腸道出血,在護理上要格外注意飲食護理。入院初期采取靜脈營養支持,入院1周后指導患者進食優質高蛋白、低脂、富含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飲食宜柔軟,避免進食生、冷、硬、燙、粗糙、油煎炸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量多餐。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飲食重要性的健康宣教,由醫院專業營養師根據患者病情配餐,提供色、香、味俱全且營養豐富,有助于疾病恢復的飲食,鼓勵患者進食,患者住院期間體重平均増長1 kg/周。
2.6 對癥護理
2.6.1 氣管插管的護理 保證氣管插管位置的正確,氣管插管插入后妥善固定,班班交接、定時檢查;氣囊充氣應適度維持氣囊壓力在1.57~2.55 kPa。每4小時測1次;正確實施吸痰,保持氣道通暢,吸痰前后2~3 min加壓給100%的氧,以預防患者吸痰時引起的缺氧現象;加強呼吸道濕化,定時觀測患者氣道的濕化效果;加強口腔護理,防止意外情況發生,對患者每4小時進行1次口腔護理,每24小時更換牙墊、膠布、布帶后牢固固定。操作時加強防護,防止意外脫管,患者脫機拔管后每天進行兩次口腔護理,認真觀察口腔黏膜有無糜爛、出血、潰瘍等情況,必要時予藥物預防口腔感染。
2.6.2 腹腔置管抽液的護理 保持引流管通暢,定時觀察引流管的情況,防止管道阻塞。在幫助患者翻身及患者變換時,注意調整引流管位置,避免牽拉及誤拔引流管[8]。密切觀察引流液,注意觀察引流液的色、性質、量、味,準確記錄24 h引流量,做好腹部皮膚的護理,仔細觀察穿刺部位敷料,如有滲濕,及時給予更換,防止傷口感染[9]。防止逆行感染,每日更換引流袋,嚴格無菌操作,妥善固定引流袋,方便患者活動。
2.6.3 高熱的護理 患者入院初期一直發熱,最高達39.7℃。在給予小劑量解熱鎮痛劑同時予冰袋或頭部冷敷,如出現寒顫必須立即停用。患者因血小板下降而不宜用酒精擦浴,以防血管擴張皮膚黏膜出現瘀點、瘀斑,患者退熱時出汗較多,及時更換內衣、被單等,使患者感到舒適。囑患者多飲水。監測體溫波動及發熱時全身情況。患者10 d后體溫恢復正常。
2.6.4 出血的護理 HPS患者存在炎癥應激、低PLT、低FIB、肝功能損傷,導致凝血酶合成降低以及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應用,常有出血傾向,以消化道、皮膚穿刺部位、肺出血多見[10]。本例患者存在此類情況,護理時密切觀察全身皮膚黏膜有無出血情況,注意有無顱內、消化道、泌尿道及呼吸道等出血征象;告知患者避免情緒緊張和波動,改變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碰撞硬物及尖銳的物品,衣著要寬松,用軟毛牙刷刷牙,禁止挖鼻孔,飲食方面避免粗硬食物,不宜過熱等,本例患者在行深靜脈置管有創性穿刺后按壓30~60 min,并加壓包扎8 h,以防出血不止或生成皮下血腫。
2.6.5 用藥的護理 注意患者服藥的依從性,督促患者按時服藥,服藥時采用溫開水,如患者出現服藥困難或漏服時及時報告醫生,以調整給藥方式。HPS患者肝功明顯增高,可有一些胃腸道癥狀及黃疸,肝區疼痛及皮膚瘙癢等癥狀,也可出現電解質紊亂現象,另外大多數抗結核藥物對肝臟有損傷,護理中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密切監測肝功能和電解質的變化,觀察患者腹痛、腹脹的動態變化及時了解病情,及時調整用藥,避免肝功能進一步損傷惡化。本例患者由于在治療過程中在強力保肝治療的基礎上盡早應用對肝功能損害較小的抗結核藥物異煙肼、鹽酸乙胺丁醇,同時加強營養支持、糾正電解質紊亂、保護胃黏膜、調整腸道菌群失調及利尿等治療。治療期間患者的肝功逐漸好轉,也曾一過性出現肝功反復,由于醫護人員發現及時,調整用藥及時,患者肝功很快恢復正常。
3 總結
HPS患者容易發生感染、出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各種并發癥,死亡率高[11]。本例患者為重癥結核合并HPS的患者,由于患者病情兇險,出現多種并發癥,在治療護理時要爭分奪秒搶救患者的生命,注意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根據患者癥狀輸注紅細胞、PLT、FIB,給予抗感染、抗休克、抗結核等對癥支持治療和護理,還要做好心理護理,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根據患者疾病發展的不同時期,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和健康教育, 還要兼顧結核的消毒隔離。從而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病死率和復發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總之,在護理本例患者中護理人員運用自己所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實施在護理工作中,在醫護配合下使患者轉危為安。
[參考文獻]
[1] 何時軍,李昌崇.感染相關性噬血細胞綜合征的臨床探討[J].小兒急救醫學,2003,10(5):289-291.
[2] 孫蕾,汪海源.噬血細胞綜合征研究新進展[J].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2002,29(6):304-306.
[3] 丁曉君,吳旭麗.1例EB病毒感染相關性噬血細胞綜合征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11):2346-2347.
[4] 曹武奎,袁桂玉,范玉強,等.中西醫結合使用傳染病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720.
[5] 張翊.成人噬血細胞綜合征15例臨床分析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8):53.
[6] 崔焱.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01.
[7] 羅惠玲,曾月嫦.一例嗜血細胞綜合征患兒的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雜志,2002,1(1):61-62.
[8] 張希,唐芙蓉.經皮肝穿刺膽道內支架植入治療惡性膽道梗阻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44(8):693.
[9] 王瑩,鄒麗艷,喬玉蘭,等.結核性腹膜炎病人的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09,17(1):69.
篇2
術后生命體征監測、切口觀察、協助咳嗽排痰、觀察輸液量及輸液速度、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尿管的護理、飲食護理以及術后并發癥觀察和護理等等。
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們更耐心地去與她們交流與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護理質量,讓病人信任我們工作。有時間還要宣教病人的家屬如何照顧病人對于術后的病人要時刻觀察他的生命體征。每天我們都要不停的在各個病房中穿梭,以便了解病人的病情變化,早發現問題,早解決。。
在實習過程中'我嚴格遵守醫院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踏實工作'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實習期間'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樹立了良好的醫德醫風。
通過6周的實習,本人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牢記護士職責,不斷加強思想學習與業務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綜合水平,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我希望在以后得學習期間不斷得充實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工作者。
外科醫生實習工作總結2
實習是每個醫學生必要不可缺乏的學習階段,作為一個在臨床教訓上非常欠缺的初學者,除了自己的帶教老師外,病房其余的醫師、護士和患者自己都是值得求教的老師。因而,我保持謙遜、當真的學習立場,踴躍加入病房所有的學習、醫療、探討等運動,從最根本的查體、病程記載做起,逐步磨礪自己。
在進入icu前帶老師向我講授icu內治理軌制和消毒制度,并介紹icu環境,使我對監護室有所了解,工作起來得心應手。特殊部署專科疾病常識講座,即對胸心外科常見病的先容,使我對胸心外科疾病有必定的意識,有利于術后監護。此外,還進行基本護理方面帶教,如對病人術前教導、心理護理和生涯護理。
首先使我了解中央靜脈測壓的`意義和主要性,它是直接反映左心功效和權衡血容量的客觀尺度,領導補液速度和評估血容量。影響中央靜脈測壓值的因素:
①零點的測定;
②臥位腋中線的第四肋,半臥位腋火線的第四肋;
③病人必須在寧靜下測壓;
④測壓管必須堅持通暢,確保導管在腔靜脈或右心房;
⑤應用呼吸機peep時,必須減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靜脈壓。統一時光由老師和我分辨測壓,對照我丈量的準確性。注意無菌,防止從測壓管注入血管活性藥物,并確保存道通暢在位。
在進入臨床實習后,我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練習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斯。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我極易把注意力全體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重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睬產生很大轉變,我必須全面正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水平、手術方法等多方面斟酌,方能精確掌握關鍵所在,看清實質,懂得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訂準確的處置辦法。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漸提高其臨床工作中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才能。
通過一個月的實習,使我對胸心外科術后監護有所了解,基礎掌握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微量泵等的臨床運用和注意事項,并能獨破實現核心靜脈壓的檢測,氣管插管內吸痰,護理記載單的書寫,出入量的總結等監護技能。最后均能通過實踐和操作技能測驗。
跟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進步電子儀器在臨床的廣泛利用,這對護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豈但要有高度的義務感,還要學習重癥監護和重癥監護的技巧。我在胸心外科重癥病房的實習中掌握重癥監護和重癥監護技能,對臨床護理的整體素質跟業務程度有所進步。實習進程中,我懂得操作的目標、意思,操作留神事項和操作不當的迫—害性,其次才曉得有的操作必需親自休會,能力把握技巧,純熟控制方式和技能后才干在病人身長進行操作。
在實習當中。我始終以捕風捉影的觀點,嚴厲請求自己,從一點一滴做起,由于這是對患者、對本人、對社會、對迷信負責。
外科醫生實習工作總結3
很早以前,在我還沒有走上護理這條路之時,看過一部電視劇《心術》,該電視劇大背景就是神經外科展開的,所以最開始實習的科室就是神外,我感覺榮幸之至。
剛來到實習科室對于我們這些沒有臨床經驗只有理論知識的人措手不及;還好有護士長和帶教老師的耐心指導,幫助我們撥開云霧,牽著我們走入臨床工作。第一天實習時什么都不敢,但是又懷著期待和激動,陳雪老師一開始并沒有讓作治療,她叮囑我先仔細看她的每一個動作并隨時抽問我理論知識,在保證親自示范過幾遍后,讓我在她的指導下開始操作;當然我并不是一個很聰明的學生,但幸運的是我遇到一個很用心的老師,在出現錯誤的情況下老師會批評我讓我自己總結,在努力進步后老師也會給予鼓勵和表揚,認可自己,讓自己在短短幾周內找到前進的方向與堅持的目標。
在2周的實習中,我已經清晰明確的知道不同班每個時段該做好什么操作,該做好什么治療,當然這跟老師的規范教學和經驗教學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每天的我都收獲滿滿。
篇3
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將繼續努力,牢記護士職責,不斷加強思想學習與業務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綜合水平,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醫學實習生自我鑒定2
為期八個月的實習生活轉眼已經結束,時間過得真快。實習是我們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臨床,邁向臨床的第一步;在實習所學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并將受用終生.下面實習期間的表現進行自我鑒定:
按學校和醫院的要求和規定,我分別到了內兒、婦產、骨外、手外、急診、五官、皮膚性病、中醫等科室實習。在實習期間我嚴格遵守醫院及醫院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事,嚴格律己,提旱到科室、不早退、不曠工及擅離工作崗位。對病人細心照顧,和藹可親,經常受到科室同事的認可和病人表揚。努力將理論知識結合實踐經驗,在實習過程中我還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床經驗,努力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實習生活也培養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經過實習實踐我熟練掌握了病程記錄、病史書寫、會診記錄、出院記錄等所有醫療文件書寫;掌握了臨床各科室的特點及各科室常見、多發病人的診治;掌握了常見化驗的正常值和臨床意義及和對各類危、重、急病人的緊急處理。很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學習任務,未發生過醫療差錯和事故。
實習結束了,我對自己在實習期間的表現滿意,將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很好的結合臨床實踐,使我自己對未來的醫學工作充滿了信心,我定能成為一位合格的臨床醫生,將來更好地為患者解除病魔的困擾。
醫學實習生自我鑒定3
實習是每個醫學生必要不可缺少的學習階段,作為一個在臨床經驗上十分欠缺的初學者,除了自己的帶教老師外,病房其他的醫師、護士和患者本人都是值得請教的老師,
臨床實習生自我鑒定。因此,我保持謙虛、認真的學習態度,積極參加病房所有的學習、醫療、討論等活動,從最基本的查體、病程記錄做起,逐步磨礪自己。
在進入icu前帶教師向我講解icu內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并介紹icu環境,使我對監護室有所了解,工作起來得心應手。特別安排專科疾病知識講座,即對胸心外科常見病的介紹,使我對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認識,有利于術后監護。此外,還進行基礎護理方面帶教,如對病人術前教育、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
首先使我了解中心靜脈測壓的意義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應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觀標準,指導補液速度和評估血容量。影響中心靜脈測壓值的因素:①零點的測定;②臥位腋中線的第四肋,半臥位腋前線的第四肋;③病人必須在安靜下測壓;④測壓管必須保持通暢,確保導管在腔靜脈或右心房;⑤應用呼吸機peep時,必須減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靜脈壓。
同一時間由老師和我分別測壓,對比我測量的準確性。注意無菌,避免從測壓管注入血管活性藥物,并確保管道通暢在位。
在進入臨床實習后,我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我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我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程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臨床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4
1.1 對在ICU中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護生普遍認為ICU病房是危重患者醫療集中與加強處理的場所,它的最大特點是危重患者的集中和現代化監測與治療儀器的集中。護生初入ICU,目及之處是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各種他們從未接觸過的先進的監護儀器和各種儀器發出的警報聲。大部分同學認為能及時的搶救生命是最主要的,只要能及時地實施各項治療和護理措施就可以了,而健康宣教可以在以后其他科室的治療、康復護理中進行,忽略了在ICU健康宣教的重要性。
1.2 健康宣教的手段、方式單一 護生在實施整體護理的健康宣教時,宣教的方法單一。護生所針對的ICU患者有別于其他的患者群體,他們病情重,病情可能瞬息萬變;而且患者在ICU的周期短,轉入其他科室的時間快。護生與患者接觸的時間有限,影響了健康宣教的實施。同時由于護生本身普遍年齡偏小,社會經驗和人際交往能力有限;知識水平及其運用語言能力也存在著不足,影響了宣教的實施。ICU的工作需要兼具監測、治療重要臟器功能狀態的兩大職能。一個合格的ICU護士需經過正規的訓練,同時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對于實習期的學生,我們只要求他們能基本了解ICU的工作性質,學會基本的監測,掌握基本的急重癥護理操作,同時盡可能的實施健康宣教。
2 對策
為提高護生在ICU病房健康宣教的實施效果,我們考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2.1 提高認識 如果宣教者,即護生本身都不重視ICU的宣教的重要性,那么,認真地實施就是一句空話。我們除了在理論上加強教學,同時通過各種案例教學,加深同學對宣教重要性的理解。在普通病房的護理工作中,健康宣教就是一個薄弱環節。在ICU,護生忙于各種監護和操作,健康宣教更易流于形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案例教學的效果較為理想。隨著多媒體在臨床教學的應用,我們可采用綜合模擬教學,利用多媒體網絡,配以聲音、圖像,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其中體會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而且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非常受學生歡迎。
2.2 加強護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 要實施好健康宣教,離不開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熟練的技能。試想,一個沒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和堅實理論基礎的護生,怎樣能建立護患間的信任,又怎能很好地實施健康宣教呢?護生在學校里學習過《急救護理學》,但未系統學習過《急重癥護理學》。而且因為課時有限,急救護理的內容只是粗略地介紹相應急救的內容,與實際的ICU工作還有很多的差距。我們在護生進ICU之前,安排幾次系列講座,由ICU病房資深護士或學校臨床教師擔任授課。內容包括內、外等急危重癥的救護理論,急重癥患者的主要監測項目,常用監護儀器的基本操作,主要監測項目的常用參數,臨床常用的急救技術操作項目。系統化的講解僅僅是加強知識、技能體系的第一步,這些知識和技能需要實習生在實習中不斷地加強和鞏固。
2.3 注重溝通技巧,采用多樣化教育方式 護生在了解了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后,我們在臨床帶教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她們的宣教能力。總的原則是因人施教、因時施教、因需施教[2],采取靈活多樣的宣教方式,加強宣教效果,重視信息溝通雙向性。健康宣教形式應體現個體化原則。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生活特點、醫學科普知識掌握和渴望程度不同,因人而異、因病而異。靈活機動地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比如做治療、護理時,可以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除采取一對一的口頭宣教外,還可在每個床位前放置健康教育手冊,方便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隨時取閱。也可采用書面指導等形式進行宣教。同時注意了解患者的接受情況,在宣教工作中應努力激發患者自身的積極性。我們還要求護生明確ICU的特殊性,宣教的對象不僅局限于患者本身,還需對家屬做好相應的宣教工作。同時注意患者病情一旦穩定,在轉科前也需做好相應的健康宣教,為下一步的康復治療做好準備。這種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要讓護生在不斷的自我實踐中,總結經驗,積累經驗。
2.4 加強知識宣教的同時,加強心理上的健康宣教 ICU病房因其管理的特殊性,原則上不允許家屬陪伴,清醒患者易產生孤獨、恐懼、寂寞感;昏迷、麻醉蘇醒后的患者時常出現對時間、場所的認知障礙,患者對醫護人員依賴性很強,所以心理上的健康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患者認為醫生和護士大多關注各種監護儀器的使用,關注多種監護和治療,而忽略他們本身。我們在帶教中要求護生在做各種治療和護理時,盡可能在患者的視野內活動,說話時靠近病床,語態親切、自然,以增加他們的安全感;要花時間了解患者的理解與語言交流能力,在做治療、翻身等操作時,通過神情、言語、動作給患者積極的心理暗示,隨時將對患者有積極意義的信息透露給患者,讓患者感受到在這特殊的環境中有醫務人員在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5 加強臨床教師隊伍、帶教教師的建設管理 臨床帶教是培養素質型、多向型、創新型護理人才的關鍵階段[3]。護生的理論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已有一定的基礎。但ICU的重癥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健康宣教又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工作。我校要求臨床教師必須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下臨床,及時掌握臨床一線的護理知識和技能,了解最新的護理動態。在前期的教學中,就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實習過程中,護生的臨床實習效果與帶教教師的作用密不可分。一位稱職的帶教教師不僅言傳身教,以實際行動來感染護生,潛移默化地灌輸給他們良好的護理道德,同時要教會他們怎樣利用好的方法、方式,幫助他們迅速成長。將健康宣教融入臨床護士的工作職責中,建立健康教育考評指標,并列入護理質量管理體系[4]。
護理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把護生造就成為具有臨床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科研和管理能力的高級護理人才[5]。針對專業的特殊性,我們需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護生健康教育的經驗。
【參考文獻】
1 王麗英,劉雪琴.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實用護理雜志,2000,16(3):12.
2 張靜,陶紅.急救護理學的綜合模擬教學.南方護理學報,2002,9(6):53.
3 王翠麗,王克芳.護理本科臨床教學情況調查分析.護理學雜志,2002,17(4):304-305.
篇5
1 存在難點
1.1 實習護士急救意識差 實習護生剛入急診科,對急診患者不了解,對“120”送來的患者不能馬上接診,快速給予生命體征的測量,給予吸痰、吸氧、打開靜脈通路等處置,存在反應慢、動作遲緩等現象。
1.2 實習護士心理素質差 由于急診患者千奇百怪:服毒、自殺、車禍、打架等,存在患者臟、流血多、病情重等現象,此時需要護士做到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從容面對。然而實習護士往往內心緊張、不知所措、丟三落四,不能很好地配合帶教老師和醫生進行搶救工作,影響急救工作的順利開展。
1.3 實習護士分診評估、判斷病情的能力低 急診科接診多是急、危、重癥患者,患者及家屬都很著急,由于實習護士評估判斷病情的能力較低,不能根據患者病情做出先搶救后交費的決定,而是要求家屬像常規患者一樣先掛號、交處置費后再給予處置,這會使患者及其家屬產生反感,引起沖突。
1.4 急救知識及操作技能差 急診急救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安危及其對醫院的第一印象。工作中常出現由于實習護士對急救藥品的作用、用量、用法不熟悉,對急救儀器的操作使用不熟練,導致在搶救患者時不敢動手或手忙腳亂,影響搶救的成功率。
1.5 法律意識淡薄、與患者或家屬溝通交流能力欠缺 由于實習護士認識不到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的嚴重性[2]。在與患者或家屬溝通交流時,缺乏耐心,態度冷淡,言語欠妥,面對患者提出的疑問不能給予科學合理、耐心全面的解釋,有時因言語生硬造成不必要的糾紛。
2 對策
針對實習護士存在的問題和帶教過程中出現的難點,筆者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帶教方法和應付難點的對策
2.1 進行入科教育、熟悉環境
由帶教老師介紹急診科環境、布局、工作人員、工作性質、科室制度、物品放置、處置搶救的類等,使實習護士盡快熟悉環境,消除陌生感,及早進入工作角色。
2.2 培養護生的急診急救意識
帶教過程中用實際病例向學生講解和灌輸急救意識和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使護生充分認識到急診患者多是遭受突發意外傷害、突然發病或病情突變的患者,能否及時進行有效的救護是搶救成功的關鍵。通過帶教老師的系統培訓和護士長的監督考核,我科實習過的護生都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及較強的急救意識和快速反應能力,在出科考核時,制造危重患者搶救的模擬現場,面對心臟驟停的模擬人,都能做到分秒必爭,迅速處理,爭取搶救時間。
2.3 加強護生對急診護理工作流程的學習
急診帶教老師要使護生掌握接診、分診、急診護理處理三個方面的技巧和內容,短時間內掌握科學、高效的急診護理工作流程,達到以最短的時間,用最精湛的醫學技術,迅速對患者的病情作出一個較明確的判斷和處理。
2.4 統一培訓搶救室儀器
急診科集中了眾多先進監護儀器、急救設備等,為了使護生熟練掌握急救儀器的使用、維護和保養。要求帶教老師對實習護士進行培訓、考核,不合格者繼續練習,出科前由護士長再考核。使護生能熟練掌握各種急救儀器的操作,在醫生的指令下保質保量、敏捷迅速地完成對患者實施的急救措施。
2.5 培養護生溝通交流的能力,使護生懂得心理護理的藝術
急診科是醫院的窗口,服務質量直接影響醫院的聲譽。患者、家屬對急診服務的要求高,易出現言語或操作被誤會的情況。急診帶教老師在臨床帶教中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經濟條件、文化素養程度,有針對性的選擇溝通交流方式,向學生傳授方法、技巧,培養護生心理護理的藝術 [3]。
3 體會
通過帶教方式、方法的改進,提高了急診實習護生的急診急救能力,以往搶救患者,老師經常感覺學生礙手礙腳,不能為其充分利用,改進教學方法后,學生能盡快進入搶救角色,分擔搶救任務,在多人實施搶救時,搶救時間縮短,搶救效果明顯,綜合配合能力極大地增強。
參 考 文 獻
篇6
在進入臨床實習后,我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我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我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程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臨床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7
在進入臨床實習后,我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我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我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程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臨床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8
在進入臨床實習后,我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我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我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程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臨床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9
首先使我了解中心靜脈測壓的意義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應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觀標準,指導補液速度和評估血容量。影響中心靜脈測壓值的因素:①零點的測定;②臥位腋中線的第四肋,半臥位腋前線的第四肋;③病人必須在安靜下測壓;④測壓管必須保持通暢,確保導管在腔靜脈或右心房;⑤應用呼吸機peep時,必須減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靜脈壓。同一時間由老師和我分別測壓,對比我測量的準確性。注意無菌,避免從測壓管注入血管活性藥物,并確保管道通暢在位。
他還特別安排專科疾病知識講座,即對胸心外科常見病的介紹,使我對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認識,有利于術后監護。此外,還進行基礎護理方面帶教,如對病人術前教育、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
在進入臨床實習后,我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我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我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程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先進電子儀器在臨床的普遍應用,這對護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高度的責任感,還要學習重癥監護和重癥監護的技能。我在胸心外科重癥病房的實習中掌握重癥監護和重癥監護技能,對臨床護理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有所提高。實習過程中,我了解操作的目的、意義,操作注意事項和操作不當的危害性,其次才知道有的操作必須親身體驗,才能掌握技巧,熟練掌握方法和技巧后才能在病人身上進行操作。
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臨床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10
①零點的測定;
②臥位腋中線的第四肋,半臥位腋前線的第四肋;
③病人必須在安靜下測壓;
④測壓管必須保持通暢,確保導管在腔靜脈或右心房;
⑤應用呼吸機peep時,必須減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靜脈壓。
同一時間由老師和我分別測壓,對比我測量的準確性。注意無菌,避免從測壓管注入血管活性藥物,并確保管道通暢在位。
在進入臨床實習后,我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我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我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程保留此標記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臨床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11
在進入臨床實習后,我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我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我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程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臨床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12
【Abstracts】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clinical teaching in medical deep vein puncture operation of teaching, for clinical teaching reference. Methods Choose 56 cases of internship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 2013,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deep venous puncture operation, compared the changes of deep vein puncture operation success rate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intern contrast.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eaching, we found that ICU intern deep vein puncture operation success rate increased higher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deep vein puncture operation instruc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help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Intern deep vein punctur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Key words】critical care medicine; clinical teaching; deep vein puncture; teaching experience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556-02
重癥醫學的服務對象為危重癥患者,其病情危重,處于威脅生命的疾病的嚴重階段。重癥醫學的治療目標是在控制原發疾病的基礎上預防臟器功能損傷或衰竭,要求醫務人員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急救技術。在危重癥患者的救治過程中,深靜脈穿刺是常用的操作,在治療疾病、挽救生命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深靜脈穿刺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危重癥患者的預后[1]。本文總結了重癥醫學臨床教學中深靜脈穿刺操作的教學體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以供臨床參考。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ICU病房自2013年2月~2014年1月共有實習生56例,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8.43±0.64)歲;男性30例,女性26例;文化程度包括大專22例、本科34例。
1.2教學方法
進行深靜脈穿刺實際操作前需進行理論教學,使實習生熟練掌握深靜脈穿刺的指征,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強調無菌操作和規范操作規程、深靜脈穿刺置管的常見并發癥和處理原則[2]。
示范教學時帶教老師從穿刷手服、帶口罩、帽子、洗手、手術衣、帶無菌手套等各個步驟進行示范操作,并講解該步驟的操作要領、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問題等。示范操作前與患者或其家屬進行溝通,在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進行示教,使患者配合操作[3]。
選擇適宜的穿刺部位,既要保證血流相對豐富,又要減少對患者活動的影響。根據穿刺部位不同指導患者取不同的,右側鎖骨下靜脈穿刺時取平臥位,使頭偏向左側,背部墊一薄枕,肩部自然下垂。右側股靜脈穿刺時取平臥位,右下肢適當外展外旋[4]。確定穿刺部位后嚴格消毒鋪巾,整個操作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明確劃分清潔區、污染區。穿刺部位采用碘伏消毒,消毒范圍以穿刺點為中心,半徑在15cm以上。穿刺局部消毒兩遍,第二遍消毒范圍應小于第一遍[5]。
局部麻醉后進行深靜脈穿刺,見回血后固定穿刺針,送入導絲。固定導絲后退出穿刺針,沿著導絲采用擴皮器擴皮,置入深靜脈置管,并縫合固定。詳細記錄穿刺過程中患者情況,并講解持針、進針、穿刺方向、穿刺角度等技巧。避免進針過快過深,進針后不改變穿刺方向。置入導絲后使導絲彎頭向心,避免導絲過深或過淺。沿導絲適度擴皮,防止發生損傷、出血等并發癥。置管過程中避免導絲打折、嵌頓[6]。
實習生首先在模擬人模型上進行反復操作,帶教老師仔細觀察實習生操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及時指出并糾正出現的問題,并強調該問題可能導致的嚴重不良后果。及時解答實習生操作過程中的疑問,重視培養實習生過硬的心理素質和操作技能。在帶教老師考核合格后選擇合適的患者,在取得其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實習生進行實踐操作[7]。
1.3數據處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關數據均錄入SPSS17.0統計學軟件,數據處理時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
2結果
與教學指導前對比,我們發現ICU實習生深靜脈穿刺操作一次成功率明顯提高,組間差異經統計學分析后認為有意義(p
3討論
在危重癥患者的救治過程中,快速補充血容量、血容量監測、血流動力學評價、計算組織氧合、血液凈化、靜脈營養支持等診斷和治療均需要進行深靜脈穿刺。深靜脈穿刺技術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救治效果和預后情況[8]。
ICU實習生對深靜脈穿刺操作技術和穿刺器械不熟悉,對深靜脈解剖結構不了解,操作規范不到位,不僅可導致深靜脈穿刺失敗,還易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傷,甚至發生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也對實習生在醫療領域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重癥醫學臨床教學中加強深靜脈穿刺操作的教學指導十分重要[9]。
本研究在重癥醫學臨床教學中加強深靜脈穿刺操作的教學指導,做到一看、二練、三放手。首先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實際操作前先確保實習生將深靜脈穿刺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常見并發癥處理方法等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囑實習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帶教老師的示范操作,重點學習各個步驟的操作要領、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問題等。在模擬人模型上進行操作,由帶教老師全程觀察,及時指出實習生操作時出現的問題,并加以糾正。在考核合格的情況下方可在患者身上進行實際操作[10]。
本研究在教學指導前后分別評估了實習生在模擬人模型進行深靜脈穿刺操作一次成功率,發現經教學指導后ICU實習生深靜脈穿刺操作一次成功率由教學指導前的57.14%提高至96.43%。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在重癥醫學臨床教學中加強深靜脈穿刺操作的教學指導,有助于提高實習生深靜脈穿刺技術水平,對減輕患者痛苦、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鄭潔,金瑞華,王斌全.高級急危重癥護理模擬人在護理專業本科生臨床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9,23(8):2190~2192.
[2]王維利,房彤,李惠平,等.急救與重癥監護專業護士培訓方法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護理教育,2008,5(2):79~80.
[3]焦麗強,李霞,于明克,等.快速深靜脈穿刺置管術在搶救急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J].創傷外科雜志,2010,12(6):568~569.
[4]周聲漢,全守波.深靜脈穿刺在危重癥患兒中的臨床應用[J].吉林醫學,2012,33(17):3762~3763.
[5]羅映紅,江智霞,權明桃,等.體驗式教學在重癥醫學專科護士培訓課程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21(25):3200~3202.
[6]鄧達治,黃向紅.重癥患者深靜脈穿刺置管術后管腔內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監測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2,5(8):725~727.
[7]張振輝,熊旭明,劉衛江.重癥醫學臨床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8):52.
篇13
首先使我了解中心靜脈測壓的意義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應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觀標準,指導補液速度和評估血容量。影響中心靜脈測壓值的因素:①零點的測定;②臥位腋中線的第四肋,半臥位腋前線的第四肋;③病人必須在安靜下測壓;④測壓管必須保持通暢,確保導管在腔靜脈或右心房;⑤應用呼吸機peep時,必須減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靜脈壓。同一時間由老師和我分別測壓,對比我測量的準確性。注意無菌,避免從測壓管注入血管活性藥物,并確保管道通暢在位。
在進入臨床實習后,我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對理論學習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我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為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后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我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征、病情程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臨床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