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實驗室方案設計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提高暖通空調冷熱源的系統節能性主要體現在冷熱源的選擇與實現能源的梯利用上。目前常用的冷熱源系統主要有以下幾類:
a.電動冷水機組供冷,鍋爐供熱;
b.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供冷,鍋爐供熱;
c.直燃式溴化鋰冷熱水機組;
d.空氣源熱泵;
e.天然冷熱源。其中,應用最多的冷熱源類型是電動冷水機組供冷,鍋爐供熱,但這一類型能耗較高噪聲也較大,屬于最傳統但是最不節能的一種;而天然冷熱源碳排放量最低,能起到很好的降低能耗的作用,但是因技術不成熟而應用較少;綜合比較,在充分考慮實驗室外部環境和所在城市的最佳平衡點溫度等前提下,利用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能耗較低、碳排放較少、安裝運行較為方便且占用有效建筑面積較小,作為實驗室暖通空調的能熱源較為合適。實現能源梯度利用,意味著在高級能源階段即能耗較高的階段,將能源的消耗而產生的功用于發電,將這一過程產生的剩余熱量用于較低能耗階段的供熱制冷。這是由于兩者能源品味基本完全對應。這樣就可以提高冷熱源系統的功效形成“一源多效”,減少了冷熱源的系統能耗。此外,設計師還應該根據具體的冷熱源形式,經過詳盡地計算推演以及充分考慮經濟指標、結合價值工程原理來為整個系統選擇合理的供熱供冷設計溫度,實現低溫供熱高溫供冷,達到減排的目的。
3降低送風狀態點造成的運行能耗及費用
實驗室暖通空調設計中,風量平衡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一項。因為風量是否平衡決定了實驗室空氣環境是否安全。送風量、排風量、回風量、壓力風量和新風量共同影響了風量平衡。實驗室潔凈室的送風量與排風量要維持適宜的余風量,這部分風量差使得潔凈室風量具備了合理的壓差。但實時監測中發現,送風量和排風量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很難按設計情況完美的達到風量平衡,這就需要在設計師充分考慮合理的送風狀態點,同時考慮送風溫差大和較小的房間,利用自動控制系統盡量保持合理而穩定的壓差。此外,有的項目單位在較高安全等級的實驗室中進行安全等級較低的實驗,一方面會在初期投資上造成巨大浪費,而且高安全等級的實驗室在暖通空調運行時由于需要控制送風點,就會使用如二次電加熱設備等。解決這類問題就需要設計師深入考慮、確定合適的送風點,在實驗室暖通空調設計時與項目單位確定好實驗室安全等級、避免采用二次電加熱,同時選用合理的風閥和控制系統,將送風口和回風口設計在適當位置,避免產生劇烈變化的室內壓差和各房間之間產生混亂的空氣流向。4利用數據庫和模擬手段“預演”設備運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傳統人工計算、繪圖帶來的誤差,提高設計水平和效率,從根本上解決設計缺陷造成的設備運轉不良、能耗較高等問題。目前,除了使用Auto-CAD進行圖紙制作以及基于AutoCAD進行二次開發的設計技巧這些初級的信息技術,還有SQLsever2000數據庫、基于MagiCAD的BIM技術、EasyHVAC軟件、DeST軟件等手段可以用于進行暖通空調設計。這些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多變量處理,將二維設計轉變為三維設計,使設計師可以充分考慮影響暖通空調系統能耗的各類變量,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設計方案的節能減排效果。另外,利用軟件模擬和仿真模型的建立可以更加直觀立體的測試設計方案的運行效果,科學地測定水系統供回水等各類參數在運行時的變化情況,充分模擬內外部環境變化對空調系統能效的影響,及時監測在冷負荷、新風量、最優送風點等條件發生變化時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這樣就可以極大程度的避免因設計原因造成的二次施工而帶來的經濟損失和能源損耗。
篇2
目前,信息安全已發展成為一個綜合、交叉的學科領域,它需要綜合利用計算機、通信、微電子、數學、法律、管理、教育等等諸多學科的長期知識積累和最新研究成果。信息安全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信息基礎建設、網絡與系統的構造、信息系統與業務應用系統的開發、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安全管理體系等。信息安全作為一門新興、綜合、交叉學科,涉及的領域也很多,因此除了工程教育共有的特點,信息安全人才培養有其獨有的特點:信息安全領域知識覆蓋面寬、信息安全知識更新快、信息安全教育是一種持續教育、信息安全教育需要面向多樣化、層次化的人才需求、信息安全教育更注重應用和實踐能力。
作為高職院校信息安全專業,應該在專業培養目標明確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的特點,對專業實驗室建設進行科學設計,準確定位,才能發揮專業實驗室對培養學生核心能力,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作用。
2、專業實驗室建設的定位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高級”強調的是理論基礎寬厚,“應用型”強調的是技能熟練程度,因此培養具備較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一定實踐操作技能的“高級藍領”(社會上把企業中的人員按其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質、創造的價值、獲取的報酬等綜合因素分為金領、白領、藍領。隨著我國加入WTO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結構調整使許多企業進行了產品結構的調整,崗位技術含量正在不斷增加,“藍領”“白領”的邊際正在模糊和淡化,“高級藍領”應運而生。
以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信息安全專業為例,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司法行政機關及其他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培養信息安全管理員(運行維護),為信息安全企業培養安全服務工程師,為公安機關培養網絡警察,培養能夠勝任“信息安全事件的預防、發現、處置”工作的技能型、管理型、復合型人才,主要滿足一線工作崗位、實踐操作技能強、具有大專學歷層次的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因此,高職院校司法信息安全專業更加注重實踐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更加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3、專業實驗室規劃與設計
3.1專業實驗室規劃
信息安全綜合實訓室的建設緊緊圍繞網絡信息安全事件“預防發現處置”工作流程為主線,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實現“教、學、做”一體。目標為培養掌握最前沿高級信息安全的實用技能型人才,突出網絡信息安全事件處置能力的培養,加強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與管理能力、信息安全事件處置能力的實訓。
3.2專業實驗室設計
信息安全綜合實訓室實驗實訓綜合系統分別由信息安全基礎實驗室系統(實驗性質、仿真環境)、信息安全仿真實訓平臺(實訓性質、仿真環境)、信息安全綜合實訓平臺(實訓性質、全真環境)三部分組成,學生通過該實驗實訓系統的訓練,逐步完成從基本技能培養崗位能力建立崗位能力提升及強化三個層次職業能力的三次提升。
(1)信息安全基礎實驗室系統——(實驗性質、仿真環境)
信息安全基礎實驗室系統能夠提供多種常用信息安全產品的仿真環境,能夠完成人機操作、多機操作等攻防實驗內容。配合理論教學供學生進行日常上機實驗,教師可以參照實驗室教材與標準講義,指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典型網絡攻擊的原理與手法,進而掌握針對這些典型攻擊的各種網絡安全防御手段,同時掌握常用網絡安全防御軟件的配置使用方法。 (教學軟件+硬件集成為一體)
要求滿足:50人能同時進行交互操作。
(2)信息安全仿真實訓平臺——(實訓性質、仿真環境)
信息安全仿真實訓平臺通過還原職業活動情景的方式,仿真多種企業環境,重建企業不同的網絡安全需求,采用案例分析模式,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企業各種安全問題的綜合處理能力,使其掌握不同網絡環境下對一系列安全產品的綜合部署和配置方法。支持多人配合完成實訓任務,具有高互動性和真實性,培養學生團隊工作意識。實訓方案來源于真實企業需求,并參照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符合當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對實用型信息安全人才的要求,實現學習與就業的無縫銜接。(教學軟件+硬件集成為一體)
要求滿足:50人能同時進行交互操作。
4、結語
信息安全綜合實訓室主要是針對司法信息安全專業崗位(信息安全管理員-運行維護)所要求的核心能力(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安全事件的綜合處置能力),進行設計的。信息安全綜合實訓室的建設為信息安全人才培養提供了全方位的實驗環境, 學生在這里通過實驗、實訓,能夠加深對網絡攻擊技術、網絡滲透技術、服務器入侵技術、網絡防護技術、數據恢復技術及計算機信息的加密與解密等技術原理的理解,掌握防火墻、IDS等網絡安全產品的搭建、配置與使用,電子證據的固定與分析,電子數據恢復,信息安全事件的綜合處置等核心技能,對于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將有直接幫助,同時,對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操作技能強的信息安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建華,張愛新等.信息安全實驗室的建設方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3):65-67
篇3
一、原有設備落后,實驗效果差
PLC原理及應用課程是電子信息、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該課程為一門應用學科,實踐性非常強。目前,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開設PLC原理及應用基礎實驗的PLC實驗室使用的是天津源峰科技公司的TVT-90A3型箱式PLC訓練裝置,該實驗箱配備的是松下FP1-C40主機,此主機高級指令少,程序存儲空間小,可擴展性差,隨著行業的發展,松下的主機在國內市場應用中已大幅減少。學院新采購的MPS柔性系統、電梯、機械手等綜合實訓教學設備在PLC主機選配上主要是西門子和三菱的主機,所以為了方便教學,需要對PLC實驗箱進行更換主機的改造。
二、實驗箱改造方案設計
TVT-90A3箱式PLC實驗箱采用模塊化設計,由主機區、主機接口單元與指令訓練區、實驗單元板三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改造前的TVT-90A3 PLC實驗箱
為了減少投入成本,充分利用原來落后、淘汰的資源,經論證得出:只要將原主機更換為符合功能需求的新型主機,完善主機接口單元線路,保留原實驗單元板,即可滿足實驗教學要求。
(一)PLC的選型
PLC按照I/O點數分為:小型(128點以下)、中型(129~512點)和大型(513點以上)三類,根據實驗教學項目分析,小型PLC的I/O點數、指令功能和存儲容量等性能指標都能滿足要求,選定時,可依照如下過程來完成。
第一、確定廠商
對中、小型PLC的目標用戶而言,市場上主要生產廠商的PLC產品均能滿足其要求,所以在產品選型時,價格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日本產品在該領域一直占有優勢,但西門子在推出新一代小型PLC產品S7-200后,其價格與日本產品相差不大,已經與日本主要產品(Mitsubishi和Omron)在小型PLC領域取得了類似的市場地位。近年來,由于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中國臺灣的部分PLC廠商在小型PLC領域也搶占了一部分市場。相比各家廠商,西門子的市場占有率更高,其產品功能強大、運行穩定、可擴展功能塊較多以及適用多種人機界面和監控組態軟件。近年來,學院新采購配備有PLC的教學設備中,也以西門子的產品為主。綜上所述,為了保證實驗教學所使用PLC主機的一致性,確定使用西門子的產品。
第二、通過I/O點數確定主機具體型號
1.需求分析
TVT-90A3實驗箱主機接口單元I/O點數為:輸入24點,輸出24點,4個A/D點和4個D/A點。根據所有實驗單元板所需I/O點數分析,PLC主機 I/O點數為24DI/24DO可以完成基本實驗和綜合實訓。實驗箱接口單元雖然有A/D、D/A接口,但沒有可以與其配合使用的實驗單元板,所以此功能將在下一步的S7-200產品參數對比中分析是否選配。
2.S7-200產品參數對比
通過表1所示,CPU 224xp與CPU 226兩款主機I/O點數較多,結合表2和表3按照需求分析得出:
方案1:CPU 224XP+EM 223 DI16/DO16=DI30/DO26
方案2:CPU 226+EM222 DO8=DI24/DO24
兩種組合方案都可以滿足要求,但方案1中CPU 224XP主機雖然集成了A/D功能,但其模擬量輸入輸出點只有2/1,而且實驗箱內沒有與之對應使用的實驗板,使得該方案所有I/O點不能全部有效利用。而方案2總的I/O點數與需求點數正好相同,并且市場報價低于方案1,組合后的整體尺寸相對較小,方便今后增加功能模塊。所以最終確定使用方案2的組合。
(二)主機與接口單元接線設計
三、實驗箱改造實施及測試
1.更換主機,并按照圖2所示完成I/O接線焊接,實驗箱改造后主機區如下圖所示:
圖3改造后的TVT-90A3 PLC實驗箱主機區
2.使用PC/PPI電纜將PC機COM口與實驗箱主機通訊端口連接,并在PC機安裝STEP 7 - MicroWIN V4.0編程軟件,編寫如下測試程序:
下載程序后,使用導線連接輸入/輸出公共端,依次連接開關SA0和輸入端CH0~CH17,HL0發光管和輸出端CHO~CH17,撥動開關SA0,HL0發光管和主機面板上對應的Q0.0~Q2.7指示燈會依次點亮,表示主機工作正常,線路連接正確,改造完成。
參考文獻:
篇4
遷建的瑞安市疾控中心大樓一幢共11層,地下室1層。建筑面積12 226 m2,疾控中心使用面積7 485 m2,總投資4 850萬元。其中實驗室位于大樓的1層和上部3層,面積2 654 m2,占總面積的35.5%。實驗室結構采用框架式,層高4.2 m,凈高2.7 m,設1.5 m的技術夾層。實驗室有完善的防震、防雷和消防設施,符合國家的建筑技術規范。供電采用市政供電系統,并配有400 kw的柴油發電機組,每層實驗室單獨有配電房,各室有分閘,照明用電與設備用電分設線路,高功率烘箱、高溫爐有專用插座、開關和熔斷器,大型精密儀器配有穩壓器。供水采用變頻恒壓裝置,設獨立的純凈水供應系統,布點到每樓層的每個實驗臺面上。實驗室廢水與大樓的雨水、生活污水分流排放,集中后進入地下污水處理站進行二級生化處理,加氯消毒達到國家醫院污水排放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電梯3臺分布于東、西兩側,東側1臺為貨梯直通實驗室,方便實驗室物品的運輸。
1,2二次裝修
瑞安市疾控中心大樓土建工程完成后。投資535萬元對實驗室進行二次裝修和配置相應的設施。4層實驗室中,1層為門診實驗室,設門診檢驗室、痰檢室、大便采樣室、收樣室、“01”解剖室和培養室;9層為微生物實驗室,設2間P2實驗室、萬級凈化實驗室(局部百級)、腸道、食品檢驗室和培養基制備室;10層為免疫病毒實驗室,設生化分析儀器室、免疫血清室、PER和HIV初篩實驗室;11層為理化實驗室,設樣品預處理室、一般化學室、精密儀器室、天平室和氣瓶室等。每層實驗室的實驗區位于大樓的東側(即常年風向的上風側),西側設輔助辦公區,有辦公室、電腦房、衛生間和淋浴室。實驗區內配備有緊急噴淋、洗眼器、洗滌室、消毒室、樣品室和試劑室,做到各室之間互不交叉、干擾又方便使用。
實驗室地面采用2.0mm透心同質的塑膠地板。滿足地面無縫隙要求;隔斷和天花板吊頂均采用彩鋼板,邊角用圓弧和圓角結構,避免環境死角,又方便清洗保潔。普通實驗區域采用VIV中央卡式空調,潔凈實驗室、P2實驗室和生物安全實驗室采用獨立的空調、新風、回風和通風系統,空調室外機放置大樓屋面上,一般化學室都配備有獨立通風柜,試劑室有自動定時換氣裝置。在痰檢室、“01”培養室、霉菌室、PCR室、HIV初篩實驗室、P2實驗室、血清室、腸道細菌室均配備有美國熱電公司生產的半排式生物安全柜共9臺套,既方便檢測人員開展工作,又保護了檢測人員的身體安全。實驗室臺柜以鋼木結構為主,面材為環氧樹脂,由上海飛域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提供,具有耐酸堿、耐腐蝕、耐高溫、易清洗、防火、承重性好、整體美觀、環保的特點。實驗室的計算機網絡、樓宇自控、安全防范等智能系統達到同期社會先進水平,并預留一定的發展空間,每個實驗區設置有1-2個數據與語音點與大樓機房相連接,安裝可視電話3部。
1,3驗收情況
實驗室建成后,于2008年10月實行整體搬遷,投入使用1個月后開始了相關的專項驗收。生物安全實驗室、P2實驗室達到國家萬級標準,潔凈無菌室工作區潔凈度達百級,周邊區潔凈度達萬級標準,9臺生物安全柜工作區潔凈度達百級標準,純凈水符合國家實驗室用水標準,實驗廢水達到國家醫院污水排放標準。實驗室建筑通過消防、環保、防雷等專項驗收,中心大樓也于2009年1月通過竣工驗收。但出現個別項目檢測不理想,如實驗室紫外燈的紫外線照度未達標,理化實驗室的個別通風柜通風量過小等,經整改后已達標。
篇5
二、實驗箱改造方案設計
TVT-90A3箱式PLC實驗箱采用模塊化設計,由主機區、主機接口單元與指令訓練區、實驗單元板三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改造前的TVT-90A3 PLC實驗箱
為了減少投入成本,充分利用原來落后、淘汰的資源,經論證得出:只要將原主機更換為符合功能需求的新型主機,完善主機接口單元線路,保留原實驗單元板,即可滿足實驗教學要求。
(一)PLC的選型
PLC按照I/O點數分為:小型(128點以下)、中型(129~512點)和大型(513點以上)三類,根據實驗教學項目分析,小型PLC的I/O點數、指令功能和存儲容量等性能指標都能滿足要求,選定時,可依照如下過程來完成。
第一、確定廠商
對中、小型PLC的目標用戶而言,市場上主要生產廠商的PLC產品均能滿足其要求,所以在產品選型時,價格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日本產品在該領域一直占有優勢,但西門子在推出新一代小型PLC產品S7-200后,其價格與日本產品相差不大,已經與日本主要產品(Mitsubishi和Omron)在小型PLC領域取得了類似的市場地位。近年來,由于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中國臺灣的部分PLC廠商在小型PLC領域也搶占了一部分市場。相比各家廠商,西門子的市場占有率更高,其產品功能強大、運行穩定、可擴展功能塊較多以及適用多種人機界面和監控組態軟件。近年來,學院新采購配備有PLC的教學設備中,也以西門子的產品為主。綜上所述,為了保證實驗教學所使用PLC主機的一致性,確定使用西門子的產品。
第二、通過I/O點數確定主機具體型號
1.需求分析
TVT-90A3實驗箱主機接口單元I/O點數為:輸入24點,輸出24點,4個A/D點和4個D/A點。根據所有實驗單元板所需I/O點數分析,PLC主機 I/O點數為24DI/24DO可以完成基本實驗和綜合實訓。實驗箱接口單元雖然有A/D、D/A接口,但沒有可以與其配合使用的實驗單元板,所以此功能將在下一步的S7-200產品參數對比中分析是否選配。
2.S7-200產品參數對比
通過表1所示,CPU 224xp與CPU 226兩款主機I/O點數較多,結合表2和表3按照需求分析得出:
方案1:CPU 224XP+EM 223 DI16/DO16=DI30/DO26
方案2:CPU 226+EM222 DO8=DI24/DO24
兩種組合方案都可以滿足要求,但方案1中CPU 224XP主機雖然集成了A/D功能,但其模擬量輸入輸出點只有2/1,而且實驗箱內沒有與之對應使用的實驗板,使得該方案所有I/O點不能全部有效利用。而方案2總的I/O點數與需求點數正好相同,并且市場報價低于方案1,組合后的整體尺寸相對較小,方便今后增加功能模塊。所以最終確定使用方案2的組合。
(二)主機與接口單元接線設計
三、實驗箱改造實施及測試
1.更換主機,并按照圖2所示完成I/O接線焊接,實驗箱改造后主機區如下圖所示:
圖3改造后的TVT-90A3 PLC實驗箱主機區
2.使用PC/PPI電纜將PC機COM口與實驗箱主機通訊端口連接,并在PC機安裝STEP 7 - MicroWIN V4.0編程軟件,編寫如下測試程序:
下載程序后,使用導線連接輸入/輸出公共端,依次連接開關SA0和輸入端CH0~CH17,HL0發光管和輸出端CHO~CH17,撥動開關SA0,HL0發光管和主機面板上對應的Q0.0~Q2.7指示燈會依次點亮,表示主機工作正常,線路連接正確,改造完成。
參考文獻:
篇6
一、引言
實驗教學是學生從學習理論知識到走向社會的橋梁,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1]。特別是主干課程的實踐教學,它是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關鍵環節[2]。課內實驗是指與理論課相捆綁的實踐教學,即嵌入到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內的實驗實踐教學[3]。它是與理論教學并行實施的實踐教學環節,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
數據結構是隨著處理對象的復雜性不斷增加而發展起來的一門課程,作為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鏈條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4-7]。數據結構主要研究數據在抽象視圖和實現視圖中的表示和處理方法[8,9]。抽象視圖涉及的是數據結構的理論性部分,實現視圖主要體現的是數據結構的實踐性,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支撐理論,因此設計有助于課堂理論教學的實驗教學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10]。它可以解決學生對所學知識缺乏必要感性認識的問題,將知識傳授、技能訓練、能力培養融于一體,使所學理論知識在實驗中得到驗證和應用[11]。
棧和隊列是兩種非常重要的數據結構,它們有非常多的實際應用并且是實現其他復雜結構的基礎,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這兩種結構,本文給出一種棧和隊列的實驗教學方案。該方案的設計思路也可以應用于其他數據結構或課程的實驗教學方案的設計。
二、認識兩種重要的數據結構――棧和隊列
棧和隊列是兩種運算受限的線性表,它們的插入和刪除運算都被限制在表的端點處進行,只是具體的受限規則不一樣[12,13]。
(一)學習對象
棧(stack)是運算受限的線性表,它被限制在表的一端進行插入和刪除操作。能進行插入和刪除的一端稱為棧頂,另一端稱為棧底。正是由于它插入和刪除操作上的限制使得它具有了一種獨特的“后進先出”(LIFO)的特性。棧的LIFO特性使得它具有非常多的應用,如:符號平衡問題、中綴表達式轉換為后綴表達式問題、后綴表達式的計算問題、函數調用的實現(包括遞歸函數的實現)、在股票市場中查找劃分、Web瀏覽器中的網頁訪問歷史、文本編輯器中的撤銷序列等。此外,棧還是其他很多算法的輔助數據結構和其他數據結構的組成部分。
隊列(queue)也是一種運算受限的線性表,它被限制在表的一端進行插入操作,在表的另一端進行刪除操作。進行插入操作的一端稱為隊尾,進行刪除操作的一端稱為隊首。正是由于它插入和刪除操作上的限制使得它具有了一種獨特的“先進先出”(FIFO)的特性。隊列的FIFO特性使得它具有非常多的應用,如:操作系統中的作業調度、異步數據轉換、多道程序設計等。此外,隊列還是其他很多算法的輔助數據結構和其他數據結構的組成部分。
(二)學習目標
學習這兩種重要的線性結構需要學生重點消化的知識點有:(1)棧/隊列的概念、類型定義及基本操作的定義和實現;(2)棧/隊列的結構特性;(3)棧/隊列的靈活應用。
為了配合棧和隊列的理論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上述知識點,我們需要精心設計棧和隊列的實驗教學方案。
三、棧和隊列的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一)實驗題目設計
根據棧和隊列的學習目標和遵循循序漸進的學習和教學原則,實驗題目被分為以下三個層次:基礎型實驗題目、設計型實驗題目和加強理解型實驗題目。
所謂基礎型實驗是指圍繞課程講授的棧/隊列的物理實現和其基本運算的實現來設置的實驗題目。設計基礎型實驗的目的是,通過實踐的方式驗證課堂上講授的重要知識點,給學生切身的感受,擺脫“紙上談兵”的感覺,這種立體的感受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點。設計型實驗要求學生能分別運用棧/隊列解決簡單應用問題。這類實驗題目主要是用來引導和加強學生對棧/隊列的靈活運用。設計加強理解型實驗的目的是強化學生對棧和隊列的結構特性的理解和體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加強理解型實驗題目的設計思路有兩個方面:(1)引導學生去思考并解決這樣兩個問題:能否利用棧的LIFO特性來實現隊列的FIFO特性?能否利用隊列的FIFO特性來實現棧的LIFO特性?(2)讓學生實現其他更為復雜的棧和隊列。
在棧的理論教學過程中可以開設棧的基礎型實驗,在棧的理論教學結束后可以開設棧的設計型實驗,在隊列的理論教學過程中可以開設隊列的基礎型實驗,在隊列的理論教學結束后可以開設隊列的設計型實驗和加強理解型實驗題目。表1給出了具體的實驗安排。
學生必須在相關內容的理論教學過程中利用自己的課外時間完成全部基礎型實驗題目,教師根據學時安排選擇1~2道設計型實驗題目讓學生在上機課上完成,未選擇的題目應向學生提供完整的源代碼和設計說明。相關內容的理論教學結束后,學生必須利用自己的課外時間完成加強理解型實驗題目中的第1題和第2題,剩下兩題可以選做。
(二)教學方法
因為三種類型實驗的要求、難易程度不同,因此在學生參與形式、教師參與程度、教師參與方式等方面需要區別對待。表2給出了對三種類型實驗在上述這幾個方面的設計。
基礎型實驗要求每位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獨立完成,教師全程參與指導。所謂全程參與指導是指從算法基本思想到算法實現的各個環節(包括編程技巧、程序調試與測試等)都要參與指導。參與方式多種多樣,例如利用QQ等即時通訊工具進行指導,約定時間和地點進行答疑,等等。
設計型實驗要求每位學生在上機課上獨立完成,教師前期參與指導。所謂前期參與指導是指教師參與學生在算法設計環節的討論,教師可以給出提示,同時鼓勵學生設計不同的算法。參與方式是面對面的交流。
加強理解型實驗要求每位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獨立完成,教師后期參與指導。所謂后期參與指導是指教師在收齊學生提交的源碼和設計報告后,對其進行分析總結,并將總結結果以班級為單位采用面對面的方式反饋給學生。
(三)考核方法
對三種類型的實驗采用不同的考核辦法。表3給出了這方面的設計。
對基礎型實驗不做專門考核的原因是學生基礎型實驗完成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設計型實驗和加強理解型實驗的完成,因此對其他兩種類型實驗的考核間接考核了基礎型實驗。
對設計型實驗的考核分兩個部分:一是本次上機課上實驗的完成情況,包括程序是否調試成功、程序的運行結果是否正確,代碼編寫的質量等;二是本次上機課結束后提交的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包括內容是否完成、書寫是否規范等。
對加強理解型實驗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學生提交的源代碼和設計報告的完成質量。
設計型實驗的成績占總實驗成績的70%,加強理解型實驗的成績占總實驗成績的30%。
四、結語
數據結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理論教學環節與實驗教學環節相輔相成。棧和隊列是兩種重要的線性結構,為了提高它們的教學效果,增強實驗教學對其理論教學的促進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種棧和隊列的實驗教學方案。該方案的設計思路同樣適用于其他數據結構或課程的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參考文獻:
[1]朱金秀,金紀東,周妍,等.實踐教學與就業能力培養相融合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4):105-107.
[2]榮瑞芬,閆文杰,李京霞,等.實踐教學課程考核評價模式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3):232-234.
[3]張純容,施曉秋.問題與案例驅動的課內實踐教學分級模式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145-148.
[4]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專業能力構成與培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143-147.
[5]董麗薇.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0(2):307-309.
[6]劉城霞,董宛,蔡英.數據結構中基本教學案例的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0,(03):144-146.
[7]韓建民,鐘發榮,趙相福,等.基于ACM-ICPC訓練模式的數據結構實踐教學探討[J].計算機教育,2013,(10):103-107.
[8]沈華.數據結構、算法和程序之間關系的探討[J].計算機教育,2013,(04):58-61.
[9]沈華.數據結構入門教學中的實例法[J].計算機教育,2013,(24):64-66.
[10]沈華.數據結構課內實踐教學方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0):396-400.
篇7
項目概況
廣東省食品藥品檢驗所遷址項目位于廣州市蘿崗區科學城首期用地中的生物醫藥片區,用地周邊已形成濃厚的生物技術產業氛圍,已建成的生物技術類產業園有達安基因,揚子江藥業,香雪制藥等。項目規劃用地北臨神舟路,東靠崖鷹石路,周邊景觀資源豐富,北臨翠綠的荔枝山,東畔烏涌綠道,南望秀麗的珠山。項目規劃用地面積1.0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建筑地上11層,地下2層,建筑總高度71.4米。
總平面設計
本項目由于用地緊張,為建筑單體建設。建筑形態規劃為一個面向北側主干道的U字形,由主樓和東西裙樓組成,建筑采用基本對稱的布局。東西裙樓和主樓之間形成一個空間較寬裕的前廣場,并通過一個下沉花園和空中連廊構成立體聯系,組成一個整體。
場地規劃兩個機動車出入口分別與北面和東面的市政道路連通,用地內建筑四周沿用地紅線均設有6米寬的內部交通和消防環路,滿足內部交通順暢和消防撲救的要求。
功能分區與流線
本項目功能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對應建筑形態的三個體量:
主樓主要是理化類檢驗檢測用房,包括5-11層的十二個檢驗科室,主樓第4層架空作為集中新風空調機房設備層;西裙樓主要是生物類檢驗檢測用房,包括無菌/微生物實驗室和實驗動物飼養用房,與之有密切聯系的微生物和藥理毒理這兩個科室就布置在相對應樓層的主樓部分;東裙樓主要是業務辦公類用房,包括業務受理、行政辦公、多功能報告廳、圖書資料和綜合檔案等功能。
以上功能分區和流線設計都是基于“相對集中,分區管理,聯系便捷”的原則,同時也考慮不同功能對層高的要求,特別是對東裙樓各樓層功能和層高進行合理優化,高效組織,使得東西裙樓雖層數不同但建筑高度一致,形成整個建筑體量東西均衡的態勢。
共享空間
主樓建筑空間設計遵循科學實驗準則,以人為本,認真研究實驗辦公中人的行為模式,在滿足科研人員正常實驗檢測工作的前提下,提供盡可能多的正式(學術會議室)和非正式(茶休區)交流空間。由于總建設面積有限而檢驗科室數量又較多,不可能每個科室或每個樓層都單獨配備這種交流空間,因此需要以一種共享的方式來實現,以此來鼓勵各科室科研人員之間的交流和探討專業或非專業問題。
方案設計中充分利用主樓實驗室5.1米層高的有利條件,對學術會議室和茶休交流區的層高進行重新分配,并與主樓樓層錯開。然后將一個學術會議室和一個茶休交流區作為一個共享空間單元,設置不同形式樓梯的交替轉換,各自為鄰近的上下兩個樓層(三或四個科室)服務,讓主樓每個樓層對鄰近共享單元里的兩個空間元素都能做到“可見且易達”,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共享,提高空間利用率,節約建設面積。
立體綠化景觀
本項目主立面正對北側神舟路,為了能給周邊環境營造一種和諧舒適的氛圍,在用地相對緊張的前提下,規劃方案的北側建筑輪廓仍退讓規劃神舟路一側的用地紅線27米,形成一個空間較寬裕的綠化景觀廣場,大大削弱高層建筑體量對神舟路的壓迫感,營造良好的城市空間節點。
結合廣州市的氣候特點,在主樓與東西裙樓之間設計一個下沉花園,可以將自然光線和通風引入地下一層,降低建筑能耗。下沉花園中種植適宜的棕櫚樹陣,四周圍合墻體上設計成垂直綠化墻,實現立體化多樣化的綠化系統,營造充滿綠意的科研檢測和辦公環境。
建筑立面設計
建筑立面設計概念是從檢驗檢測行業中廣泛應用的一種分析方法——色譜分析法的結果“色譜條碼”的形態出發,經過提煉演化出相應的建筑立面元素,由此自然而然演化出建筑的立面方案,再配合莊重典雅的建筑體量,最終形成的建筑立面方案既體現了檢驗檢測行業的特色,又表達出與時俱進的時尚氣息,同時也不失政府檢測機構的莊重典雅之韻。
建筑由三個體量組成,為了在主干道神舟路一側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筑形象,方案通過門樓構架和前廣場灰空間將三個建筑體量融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完整的立面形象,再搭配主樓現代時尚、活潑跳躍的立面元素,最終在科學城生物醫藥片區中塑造一個有行業特色的標志性建筑。
工藝系統設計
不同于一般民用建筑,本項目作為一個具有理化和生物檢測功能的科研實驗辦公綜合建筑,對各個設備系統都有特殊的工藝要求,比如空氣潔凈度的控制、恒溫恒濕的要求、高換氣次數和全新風的要求,等等。這些工藝系統的概念方案在建筑方案設計階段就要預先有所考慮。其中最主要的是實驗室通風系統的概念方案設計,因為實驗室通風和普通民用建筑的舒適性空調系統通風設計要求不同,其通風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減少實驗人員暴露在危險空氣下的可能,在確保人員身體健康和實驗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
本項目中的通風系統概念方案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實驗室排風系統——通過各個就近的排風豎井從下往上,由屋頂抽風機組機械抽排,其中有化學危害和生物危害的氣體還需要經過除毒后再排放到大氣中。
篇8
在學校實驗室的管理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其中如:在統籌安排各班級上實驗課的時間需要人工實現,而且經常會出現同時有多個班級要使用實驗室的沖突,并且調課后沒有及時通知老師和班級同學。為了方便實驗室的管理,我們提出利用網絡來管理實驗室的上機情況。以學校的網絡實驗室為背景,開發一個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設計方案.........
六. 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描述:??實驗室的使用情況、查看實驗信息、增加實驗項目、增加實驗材料。實驗室的管理員通過本系統可以清楚的掌握實驗室當時的使用情況;同時管理員還可以通過系統的操作界面清楚地了解其中任何一個實驗室的試驗信息(例如:實驗項目的個數、預約的實驗時間、實驗項目的名字、所需要的實驗器材、實驗人數等);當外界人員需要申請在某一實驗室做項目時,管理員可以通過查看實驗室的使用情況而合理的給申請者安排做實驗的時間;為了方便增加實驗項目輸入實驗信息,在系統中備份一些實驗常用的實驗器材,但是每個實驗對器材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在系統中我們可以任意的加進實驗所需器材,為了提高管理效率系統將器材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類
學校下周讓交一份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基本要求??a、實驗題目。(如測量某一物理量)??b、寫出實驗的理論依據及實驗公式的推導過程。??c、根據實驗要求合理選擇所需儀器。??d、實驗步驟、注意事項。??e、對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當然不是自己做的也差不多,推薦些網址也行。
實驗目的:驗證上端開口盛水容器底部小孔出水速度v與小孔離液面高度h之間的關系??實驗器材:底部側面鉆有小孔的大容器、米尺、軟木塞、鉛直器。??實驗步驟:??1.用軟木塞封閉小孔;??2.將容器置于一定高度H處,并向其中加深度為h的水,??3.拔開軟木塞讓水流流動一小段時間后再封閉小孔;??4.測量水流最遠著地點距小孔正下方的距離L;??5.多次重復1—4步;??6.整理實驗器材。??數據處理:??由平拋運動可求水流在空中流動時間 ,由水平方向可得水流出口速度.
初中物理創新實驗設計方案(測量紙片下落的速度)
作者:朱文軍文章來源:初中物理點擊數:309更新時間:2008-10-10
一、實驗名稱:測量紙片下落的速度
二、實驗設計思路:
實驗“測量紙片下落的速度”所提供的實驗器材有卷尺、秒表、紙片,但是采用這些實驗器材
總是發現紙片在下落的過程中忽左忽右的飄,下落的路線不是直的,容易碰到課桌或其它的物體而改變路線。我就想找一種東西來代替它,起初想用氣球,但發現更難控制路線,而且氣球太大,放在實驗桌上會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后來想這種東西應該還是用紙來做,因為如果采用鐵球等密度較大的東西做實驗的話,由于下落的時間太短無法測量下落時間,或者是測量出來的時間誤差太大。最后和同學們一起討論想到用小時候玩過的三個紙條組成的“紙錐”來替代原來的紙片。而且下落的時間可以通過秒表測出(由于實驗室沒有足夠多的卷尺,可以利用人的身高這個已知條件,此時下落的時間大約是1.2秒)。
三、實驗目的:
學會測量運動物體的速度。
四、實驗所涉及的科學道理:
測量紙片(改成“紙錐”)下落的速度這個實驗利用的實驗原理是速度公式 。把紙片改成“紙錐”,主要考慮它在下落時由于下部的形狀不同,空氣的流速也不相同,根據“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伯努利原理),會產生壓力差,導致“紙錐”下落時會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旋轉(具體旋轉的方向是由安裝時的順序決定的)。
五、實驗操作步驟:
(1)實驗前要測量出同學的身高,作為“紙錐”下落的高度s,記錄在實驗表格。
(2)一位同學把30~50厘米長的刻度尺平放在自己的頭頂,另一個同學按照這樣的高度自由釋放“紙錐”,同時開始記時,記下“紙錐”落地時所用的時間t,記錄在實驗表格。
(3)重復上述步驟兩次。
(4)根據速度公式計算出“紙錐”三次下落的速度,并計算出平均值。
六、實驗裝置或照片:
學生可以自制“紙錐”(剪三個完全相同的左右的紙條,把每個紙條對折一次,然后連環套在一起,如圖1所示,把三個“腳”向外抽緊,如圖2所示)
七、實驗所用器材:
“紙錐”一個,30~50厘米長的刻度尺一把,秒表一只。
八、實驗效果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實驗效果:2005年12月14日前后在南京樹人國際學校初二十二個班級中施教效果很好,
解決了原來所用紙片下落不穩、路線不是直線,路程無法測量的缺點,而且實驗器材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簡單、學生感興趣。后來在鼓樓區其他學校初二物理教學中得到進一步的檢驗,各位同行一致反應較好。具有較大的推廣使用價值。
說明:在制作“紙錐”時需要用硬度不要太大、密度較小的紙張,學生課堂練習紙最佳。可以選擇高個子同學的身高作為“紙錐”的下落高度,這樣可以增加下落時間,減小時間測量上的誤差,但是會導致矮個子同學很難判斷刻度尺是不是水平的;用矮個子同學身高作為“紙錐”下落的高度,可以最大程度的使刻度尺保持水平,但是會使下落時間變短,這樣測量的高度準確了,但是下落時間的測量誤差會增大。這樣的分析過程可以通過學生的討論完成。
1 物理實驗設計能力內涵的認識
物理實驗設計能力是指學生在實施物理實驗之前,根據一定的實驗目的和要求,運用有關物理知識與實驗技能,對實驗的儀器、裝置、步驟和操作方法等實驗因素進行規劃的能力。它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創造性和靈活性等特點。①實驗設計的綜合性是因為實驗設計本身就是一個綜合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與實驗技能,對實驗的儀器、裝置、步驟和操作方法等進行規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除了具備一定的物理知識和實驗技能外,還需要掌握各種科學方法。如觀察、測量、記錄、歸納整理資料、分析對比異同、抽象概括結論等。②實驗設計的創造性,是指通過實驗設計,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創造性地構思、設計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③實驗設計的靈活性是指學生在進行實驗設計時要具有應變能力,思維要靈活,對于要解決的問題,根據不同的實驗條件,可以設計不同的方案
1.某物理小組到外旅游,看到河邊有一種漂亮的石子,他們非常想知道它的密度,但手邊只有彈簧測力計。請你幫他們設計一個實施方案粗略測出石子的密度(寫清實驗步驟,并用測量量表示出密度值)
步驟一:用質量、體積均可忽略的細繩捆住石子,用測力計測重力,記錄示數F1 步驟二:用測力計鉤著將石子浸沒在河水中但不碰到底,記錄測力計示數F2
ρ=F1*ρ水/(F1-F2)
2.小明手里有一塊非常漂亮的橡皮泥,手中還有一個量筒和一盆水,請你設計一個實驗幫他測出橡皮泥的密度(①.步驟 ②.表達式)
步驟一:向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記錄示數V1,放入橡皮泥塊,使其被水浸沒但水不溢出,記錄水面上升后示數V2
步驟二:將橡皮泥取出,重新讀取液面下降后的讀數V3
步驟三:將橡皮泥弄干,捏成小船形,輕輕放入量筒內水中使其漂浮,且水無溢出,記錄示數V4
ρ=(V4-V3)ρ水/(V2-V1)
3.小明做實驗時不小心將兩杯液體(清水和鹽水)弄混,他只用一支鉛筆和一段細鐵絲便輕松進行了分辨(寫出步驟及表達式)
步驟一:將細鐵絲纏繞在鉛筆桿一端,使其能夠在水中直立漂浮
步驟二:將鉛筆細鐵絲一端分別放入兩杯液體中,在筆桿上標記液面高度
由于漂浮,受力平衡ρ液gSl=mg
標記距繞細鐵絲一端較長的是清水,較短的是鹽水
4.小蘭想測出自家牛奶的密度,但她只能找到一支粗細均勻的細木棒和一段細線、水、一個螺母及一把毫米刻度尺,如何測出它的密度(①.步驟 ②.表達式){若將毫米刻度尺換成量筒如何?}
使用量筒:
步驟一:將螺母套緊固定在木棒一端,使其在液體中能直立
步驟二: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牛奶,記錄體積V1
步驟三:將木棒放入牛奶中,使其能夠漂浮且不觸到量筒底部,記錄液面上升后體積V2 步驟四:將牛奶倒出,洗凈量筒,再倒入適量水,記錄體積V3
步驟五:將木棒放入水中,使其能夠漂浮且不觸到量筒底部,記錄液面上升后體積V4 ρ奶=(V2-V1)ρ水/(V4-V3)
使用刻度尺:用細線捆住木棒一端,依次慢慢放入牛奶和水中,直至木棒恰好要歪倒,標記該時刻液面在木棒上的刻度,用刻度尺測量浸入端到標記刻度的距離,分別為h1、h2 ρ奶=ρ水h2/h1
5.小明媽媽買來一條質量2Kg的魚,可小明想知道魚是否足秤,可手邊只有一把量程5N的測力計,還有一根輕質均勻細直尺和細線。(請誰基礎實驗幫他解決難題 ①.步驟 ②.表達式) 步驟一:用細線做三個環,其中一個固定在直尺0刻度處,一個固定在直尺L刻度處(L不大于為1/5量程),另一個不固定(可在L刻度以上移動)
步驟二:將魚掛在0刻度處的線環,測力計鉤子鉤住可移動線環,用一手提起L刻度處的線環并用另一手拉彈簧測力計,使得支持能夠平衡
步驟三:改變可移動線環的位置以及拉測力計的拉力,記錄若干組測力計示數Fi與可移動線環所在刻度Li(i=1,2...)
由力矩平衡:mg*L=Fi*(Li-L)
代入數據,求m的平均值,即為魚的質量,與2kg比較即可
6.小紅手中有兩塊外形、體積相同的小金屬塊,請你設計實驗比較兩金屬塊密度大小,器材自選(①.步驟 ②.表達式)
器材:天平
篇9
高考中運用已有的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去設計實驗方案,是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對知識遷移能力的很好的考查,并能實現對實驗題多方位多層面多角度的考核。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化學實驗設計題的解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明確目的
也就是審題要細,這是一切學習解題的關鍵步驟,明確命題的實驗目的要求,新命題中往往是沒有直接系統實踐過的,必須弄清題目有哪些新信息,從信息加工角度分析解答時,還要能夠敏捷地從題目中獲取信息,分析評價信息選擇調用已儲存的相關知識,通過類比,遷移分析從而明確實驗目的。
二、設計原理
通過對新信息的加工及知識的遷移明確指定的設計要求,從設計的要求選定實驗方法,這是從宏觀上對實驗的要求,因為實驗方法主要受制于實驗原理,并受實驗條件的制約,再就是實驗裝置和實驗操作設計,裝置和操作屬于實驗方案細節的設計,其重點在考查實驗技能。這就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積累扎實的實驗知識、經驗。
三、儀器、藥品的選擇
了解以上實驗要求后,根據實驗目的中設計的裝置和操作選擇合適的儀器和藥品,注意反應物和生成物狀態以及能否腐蝕儀器,反應是否需要加熱及溫度是否可控制等。
四、實驗步驟
實驗步驟的設計,力求合理、最簡,但細節不能忽略,通常要考慮以下細節:(1)氣體參與反應的裝置氣密性的檢驗;(2)加熱操作先后順序的選擇;(3)有沒有必要設計冷凝回流裝置;(4)冷卻裝置的選擇;(5)實驗中有加熱操作的要防止倒吸,如氣體易溶于水的要防倒吸;(6)還有一些改進裝置作用的分析;(7)拆卸裝置時的順序要注意科學性和安全性。
五、現象及結論
篇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gnition of improvement of human glioma reactiv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y the BT325 cell line tumor tessellation radiation scheme and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100 ra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BT325 cell-line nude mice transplantable tumors were given different doses of radiation, 5 times a week in 2 Gy,3 times a week in 3 Gy, 5 times a week in 3 Gy,3 times a week in 4 Gy, and the dose efficacy correlat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tumor growth carve, and the tumor volume doubling time was measu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tumor retrogression rate between the single radiation treatment plan and fractional irradiation treatment plan was not obvious 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4.0% vs 7.5%)(P>0.05), and the nude mice transplantable tumors obviously decreased after adding the fractional dose, and the tumor retrogression rate after the 5 tinnes a weeb in 3 Gy and 3 times a week in 4 Gy radiation treatment was respectively 40.0% and 7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Malignant brain neurogliocytoma; Tumor tessellation radiation treatment; Mechanism; Experiment
近百年來,放射科學領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推動了有關腫瘤放射治療的理論和研究的提出,其在腫瘤干細胞中放射治療中的關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放療快速發展,已進入精確放療階段。目前,國內外放射生物學研究的重點大都放在了生物學特點與現代放療技術的結合上,旨在提高腫瘤放療的治療效果[1]。針對腦惡性膠質瘤的治療,手術治療聯合術后放射治療的目前臨床公認的有效的治療方案。國內外的研究學者在放射方案設計及方案改進方面進行了許多的探索和研究[2]。為了給臨床提供有價值的實驗依據,該研究回顧性了不同分割照射人腦膠質瘤裸小鼠(100只)移植瘤劑量效應的關系,提高對人腦膠質瘤放射反應特點的認知,現報道如下。
1 Y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建立BT325細胞系培養及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培養基用10%胎牛血清RPMI-1640培養,并取指數生長期細胞實驗。BT325細胞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由本實驗室與動物室聯合建立,其穩定性傳代8代以上。使用18~20 g BALB-c-nu裸小鼠;在其裸小鼠右后腿接種于腫瘤,生長長度1 cm后行照射治療。
1.2 照射方法
用瓦里安600直加速器6 MVX射線照射治療,劑量率為2.5 Gy/min。裸小鼠在有機玻璃容器內,在其清醒時進行照射;貼壁生長BT325細胞照射時細胞面上;源皮距離100 cm。在正常空氣條件下對各組進行照射治療。
1.3 實驗方法
①將實驗分為兩組,單次照射劑量10、20、30、40 Gy及60 Gy;分次照射組,2 Gy 1周5次、3Gy1周3次治療。在照射治療期間,用游標卡尺測量腫瘤基地最大徑,并繪制實驗組腫瘤生長曲線。②測定BT325細胞生物學參數:取指數生長細胞實驗,采用細胞生長曲線計算細胞倍增時間;繪制細胞存活曲線采用細胞克隆形成分析法,并擬合曲線,將曲線參數導出。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腫瘤細胞、腫瘤體積倍增時間,及細胞存活曲線參數值、5 Gy照射誘導腦膠質瘤細胞DNA單鏈斷裂半值修復時間(T1/2)[3-4]。
1.5 統計方法
該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
2 結果
2.1 兩組BT325細胞裸小鼠移植瘤照射劑量效應關系
單次照射治療方案腫瘤消退率僅為4.0%,與分次照射治療方案后腫瘤消退率7.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照射治療方案均未能明顯縮小腫瘤,且照射結束后腫瘤出現再生長,治療效果不理想。單次照射方案結果具體見圖1,分次治療結果具體見圖2。
增加分次劑量后,裸小鼠移植瘤明顯縮小,其中,3 Gy 1周5次照射、4 Gy 1周3次照射治療腫瘤消退率分別為40.0%、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BT325細胞生物學參數測定結果
根據細胞生長曲線,計算出了BT325細胞倍增時間為30.2 h。同時,按照腫瘤生長曲線計算測出,BT325細胞裸小鼠移植瘤體積倍增時間為43.2 h。
3 討論
腦膠質瘤是臨床常見病,同時也是常見的惡性腦原發腫瘤,根據其WHO分級,手術作為臨床首選的治療方法,同時以手術治療聯合術后輔助放化療作為有效提高腦膠質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治療手段。但是從臨床實際來看,分級較低的腦膠質瘤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且具有較長的總生存期,而分級較高患者的生存期只能用月份來進行描述,其治療的總體效果并不理想,而經分析,惡性腦膠質瘤治療不理想的原因在于局部復發[5]。而局部復發的根源主要為在治療結束后,患者體內的腫瘤干細胞未能被全部殺滅。而亞臨床病灶中殘存的腫瘤干細胞會快速發生再群體化,從而導致患者在治療結束后的一段時間內出現復發的腫瘤。腦組織的結構及功能較為復雜,并且術后并發癥具有高危性,這就給腫瘤復發后進行再次治療帶來了較高的難度和風險性。因此,術后初次的放療方案的選擇和優化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關鍵因素。在國際方面,許多臨床專家對腦膠質瘤照射野和總劑量做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不過也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結論,單次不同劑量照射治療、分次治療均不能明顯縮小腫瘤[6]。該研究的結果顯示:單次照射治療方案腫瘤消退率僅為4.0%,與分次照射治療方案后腫瘤消退率7.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照射治療方案均未能明顯縮小腫瘤,且照射結束后腫瘤出現再生長,治療效果不理想,與相關研究結論具有一致性,其中蓋雪等人[6]研究結果為,單次照射各劑量點均不能有效控制腫瘤,2 Gy 5次/周和3 Gy3次/周治療方案對人腦膠質瘤實體瘤也無明顯治療效果.增加分次劑量可使腦膠質瘤實體腫瘤有較明顯的消退,其中4 Gy 3次/周方案好于其他方案但仍未能達到治愈腫瘤的效果.表明對腫瘤干細胞的控制不理想.各項生物學參數的測定結果:BT325細胞倍增時間為30.16 h,裸小鼠移植瘤腫瘤倍增時間為43 d;細胞存活曲線LQ模型擬合的α=0.360 Gy-1、β=0.057 Gy-2,多靶單擊模型擬合的D0=1.394 Gy、Dq=2.127 Gy、SF2=0.714;5 Gy照射DNA單鏈斷裂的T1/2=9.999 min。
而在常規治療模式下,總劑量雖然達到了標準劑量,但是照射治療后腫瘤并未明顯縮小,并且會短時間內快速再生長,提示常規分割照射治療方案對腫瘤干細胞或增值態腫瘤細胞的殺滅作用并不理想[7]。而在逐步增加分次照射劑量后,分次照射劑量提高至3 Gy時,每周3次照射治療,則腫瘤會逐漸消退;在把分割照射治療劑量提升至4 Gy時,則腫瘤消退很明顯,說明分割增加劑量照射治療的近期效果理想,不過18周后腫瘤明顯再生政。
根據該研究離體培養BT325細胞生長與放射生物參數計算結果,BT325細胞倍增時間、裸小鼠移植瘤腫瘤體積倍增時間分別為30.2、43.2 h,提示腦膠質瘤細胞的細胞、腫瘤體積倍增時間均明顯長于腺癌、鱗癌。
按照相關文獻研究結論,影響實體腫瘤與細胞放射敏感性的因素較多,比如單位體積腫瘤中克隆源細胞含量、放射敏感性、克隆源細胞繁殖活性及代謝狀態等因素。該研究通過對裸小鼠移植瘤分割照射治療實驗,證實了腦膠質瘤屬于一種放射抗拒性較高的腫瘤,與相關研究看法具有一致性[8]。同時,該研究的結果也顯示,如果患者腦膠質瘤實體瘤體積較大,則不管是采用分割照射治療方案,即便是總劑量較高,僅僅給予單純治療,也無法有效控制腫瘤。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對于惡性腦膠質瘤亞臨床分瘤給予手術治療、術后輔助放療或化療治療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屬于一種綜合性和延續性的治療方案,近期治療控制的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惡性腦膠質瘤為一種臨床診療難度較大的惡性腫瘤,該研究在對其亞臨床腫瘤適宜分割照射治療方案進行對照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單次劑量照射治療、分次劑量照射治療的效果均不理想,而增加分次照射劑量近期療效尚可,但無法有效控制腫瘤干細胞,尚需進一步研究討論。
[參考文獻]
[1] 陸小軍,吳新光,雷風,等.替莫唑胺聯合放療與單純放療治療60例術后II、IV級惡性膠質瘤的療效比較[J].中國神經腫瘤雜志,2015,13(3):216-219.
[2] 蓋雪.惡性腦膠質瘤亞臨床腫瘤分割照射方案優化及機制的實驗研究[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11.
[3] 王曉彤,呂文杰.血管內介入治療復發顱內動脈瘤的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4,23(9):108-112.
[4] 劉麗娜,張學偉,郭子涵,等.顱前窩底骨質缺損無骨性重建的臨床觀察[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15,24(12):1211-1212.
[5] 孔鋒,張秋航,曲秋懿.以腦脊液鼻漏為首發癥狀斜坡脊索瘤的診斷及內鏡外科治療[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15,33(5):9-10.
[6] 蓋雪,楊偉志,高黎,等.腦膠質瘤不同照射方案生物效應的實驗研究[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0,19(6):564-567.
篇11
伴隨著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不同汽車行業的整車廠都先后推出自己生產研制的不同排量的發動機,在發動機的整機OTS生產狀態,都需要進行不同的零部件的設計,試驗對比,從而選出最佳的設計作為批產的設計方案,本文介紹的就是在發動機研制過程中,對發動機汽缸墊的選型,設計、模擬計算、試驗驗證,通過試驗數據的對比驗證,確定最后的設計方案進行批產。
1 汽缸墊的作用
氣缸墊位于氣缸蓋與氣缸體之間 又稱氣缸床. 其功用是填補氣缸體和氣缸蓋之間的微觀孔隙,保證結合面處有良好的密封性,進而保證燃燒室的密封 防止氣缸漏氣和水套漏水。
隨著內燃機的不斷強化,熱負荷和機械負荷均不斷增加,氣缸墊的密封性愈來愈重要.對結構和材料的要求是:在高溫高壓和高腐蝕的燃氣作用條件下具有足夠的強度,耐熱;不少損或變質,耐腐蝕;具有一定的彈性,能補償結合面的不平度,以保證密封;使用壽命長。
2 汽缸墊的試驗研究
2.1 汽缸墊的設計方案
根據某系列汽油發動機開發階段的規劃,對1.5T原型樣機進行汽缸墊溫度場驗證試驗,并對各汽缸墊進行檢測各點溫度值,為設計部門提供相關的試驗數據,對比實驗數據,并以確定最佳汽缸墊方案。三種方案如下圖所示,圖1、圖2、圖3。原型樣機的汽缸墊方案如圖1所示。
圖 1第一種汽缸墊設計方案 圖 2 第二種汽缸墊設計方案
圖 3 第三種汽缸墊設計方案
2.2 試驗方案
在發動機缸體上進行打孔,安裝熱電偶傳感器測量鼻梁區的溫度,對比各個方案的溫度變化值。
2.2.1 試驗各傳感器的安裝
如圖4所示,第15點,16點、17點為我們試驗所要檢測的測量點。
2.2.2 試驗工況
本次試驗的轉速我們選取1000rpm、3000rpm、4000rpm、5500rpm以上4點在全負荷的工況下,測量個點的溫度值,每個工況溫度5分鐘后進行測量取點。機油溫度不需要控制,出水溫度控制在90±3℃。
2.2.3 試驗數據
3 結論
通過試驗的數據的對比,第一方案的發動機汽缸墊的的測溫比其他的二個方案略低一些。能夠使發動機的缸體溫度降低下來,保證了整機的溫度要求,因此我們選取第一方案的設計作為我們的首選方案。
篇12
0 引言
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有效措施是修建淤地壩。淤地壩的攔沙蓄水淤地的作用和效益都很明顯,尤其是采用小流域為單元,結合退耕還林、封山禁牧等措施,利于實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規劃,有利于土地利用結構和組織勞力,也符合水土流失的規律[1]。
1 工程概況
崖窯河骨干壩作為延安市安塞縣的一個新建項目,坐落在河流上游的主溝道。該壩建成后能夠攔蓄泥沙,兼具蓄水功能,解決附近居民的飲用水問題。
崖窯河骨干壩由壩體、溢洪道和放水工程組成,其中壩控面積為5.26km2,總庫容97.46萬m3,攔泥庫容70.13萬m3,壩高21.50m,設計壩頂長28.65m,滯洪庫容27.33萬m3,淤積面積105.6畝。溝底高1376.00m,淤泥面高?犖1392.30m,校核洪水位?犖1395.80m,安全超高1.7m,壩頂高?犖1397.50m。
2 自然、社經、水文情況
2.1 地理位置 該小流域屬于黃河三級支流、延河二級支流、杏子河一級支流,坐落在延安市安塞縣的西南,流域面積76.86 km2,流域內海拔1080m~1580m,流域出口距縣城30公里,崖窯河骨干壩位于東徑108°59′58.86″,北緯36°47′17.01″,壩控面積為5.26km2。
2.2 地質地貌 壩址處屬于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第二副區,以紅砂巖為主。受水、風、重力等長期侵蝕導致表層黃土不斷被剝蝕,溝道及梁頂基巖出現部分,形成溝壑縱橫、基巖出露的地貌景觀。
崖窯河骨干工程坐落在主溝道的上游崖窯河自然村,溝道常年流水,壩溝底寬約16m,兩岸巖石為直立陡崖,出露高度約15m,溝道上游部分溝段比較平緩。
2.3 土壤、植被覆蓋 流域內土壤類型以黃綿土為主,約占耕作土壤的80%以上,肥力很低,有機質含量在0.5%~1%之間,PH值在8.0~8.6之間,呈微堿性。
壩址所在地植被稀疏,以經濟林和人工草地為主,林草覆蓋率約為40.6%。
2.4 社會經濟 ①社經情況。崖窯河骨干壩隸屬安塞縣下屬的九臺村管轄,該村共有552人,人口密度31.36人/km2,人均土地318.84hm2,人均基本農田0.69畝,人均糧食產量900kg。以種植業為主,其次是畜牧業。②受益和淹沒情況。由于崖窯河骨干壩隸屬九臺村管轄,工程只涉及1個行政村,直接受益范圍限制在九臺行政村。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存在淹沒問題。
2.5 氣象、泥沙、水文 ①氣象特征。該工程屬于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干旱少雨,雨量不均,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8.8℃,蒸發量857.7mm,無霜時間157天,大風天數為26天。②降水。壩址處年均降水量為559mm。6~9月的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80%,多以暴雨形式出現。③泥沙。該工程流域內土壤侵蝕模數年平均量為9000t/km2.a,產沙主要集中在汛期,年產沙69.17萬t,占全年產沙總量的95%以上。
3 工程設計
根據《水土保持治溝骨干工程技術規范》的劃分,該工程為五級,洪水重現期為30年,校核為300年,淤積年限20年。
3.1 壩體設計
3.1.1 繪制壩高~庫容~淤地面積曲線
根據下式計算各級水位下的庫容:
3.1.3 確定壩高 壩高H是由攔泥壩高HL、滯洪壩高Hz和安全超高ΔH組成,
H=HL+HZ+ΔH(5)
查水位—庫容曲線決定攔泥壩高,由查水位—庫容曲線得,HL=16.30m,淤積高程設計為1392.30m。
調洪演算決定滯洪壩的高度。經調洪演算確定VZ=27.33萬m3,查水位—庫容曲線HZ=3.50m,滯洪水位高程1395.80m。
根據《水土保持治溝骨干工程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安全超高為ΔH=1.70m,壩頂高程為1397.50m。
因此,壩高為
H=HL+Hz+ΔH=16.30+3.50+1.70=21.50m。
按3~5%的預留計算沉陷壩高,取值1.00m,則壩高為22.50m。
3.1.4 壩頂的寬度 按照“規范”[2]和已有實踐經驗,壩頂寬度為4.0m。
3.1.5 設計壩坡 上、下游壩坡馬道的坡比為1:2.50,壩體鋪底寬為110.50m。
3.2 溢洪道設計 ①溢流堰。經演算Q泄=83.81m3/s,滯洪水深H=3.50m,堰頂寬B=8m。堰頂長度3H
4 效益分析
4.1 基礎效益。工程投入使用后,年攔截泥沙94.68萬t,蓄洪水能力27.33萬m3。
4.2 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涉及直接經濟效益壩地的種植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攔泥和防洪效益。①壩地種植效益。工程達到淤積年限后,淤成105.6畝壩地,利用率按80%計算,壩地84.48畝,按市場當前價格,以30年的種植期計算,累計效益為63.36萬元。②攔泥效益。工程20年可攔泥94.68萬t,按照每攔截1t泥沙,可節省費用按3.75元計算,攔泥高達355.05萬元。
4.3 生態效益 ①淤地壩降低洪水的含沙量,為下游提供灌溉水源,解決淤地壩的農田灌溉[3]。②通過攔截洪水,減輕洪水對溝道的沖刷,降低流入下游的泥沙[4]。③壩地攔蓄的是小流域坡面上流失的有機質,成為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5]。
4.4 社會效益 壩地建成后,營造了良好的生產條件,解決了居民用水問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5 結語
5.1 分析 經過對工程進行可行性論證和效益評估,該工程建成后減少了入河泥沙和對下游河道的淤積,提高了生產和生活的環境,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5.2 展望 從局部范圍內解決水土流失問題,進而實現保持水土的目的。從長期意義來看,需要多方協調、共同努力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延安的水土流失。
參考文獻:
[1]崔云鵬,蔣定生.水土保持工程學[M].陜西人民出版社,1997.
[2]SL289—2003水土保持治溝骨干工程技術規范[S].
篇13
為減少煙氣排放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國家環保總局規定燃煤火力發電廠煙氣排放需配套建設脫硫設施,煙氣脫硫后的溫度,成分,運行工況均與脫硫前有很大區別。這種減排前提下,煙囪的設計選型和防腐處理也將有很大的變化。
脫硫后煙氣的腐蝕特點及機理
2.1煙氣溫度特點
目前國家煙氣脫硫工藝有濕法脫硫、干法脫硫、半干濕法脫硫、循環硫化床脫硫等多種脫硫工藝。其中石膏-石灰石濕法脫硫工藝因為技術成熟,脫硫效率高而被廣泛采用[1]。火電廠鍋爐直接排放到煙囪的高溫煙氣溫度一般為130oC~160oC,稱為“干煙囪”,煙氣經過濕法脫硫吸收塔洗滌后一般溫度為40oC~50oC;而經過煙氣加熱裝置(GGH)增溫后,煙氣可達70oC~80oC,稱為“濕煙囪”[2]。
2.2煙氣腐蝕特點及機理
對于“干煙囪”,由于內壁處于干燥狀態,煙氣對煙囪內壁材料不產生直接腐蝕。
對于“濕煙囪”,脫硫后的煙氣通常在50oC~80oC,煙氣在煙囪口排放時,易凝結在內壁上,形成酸液,沿內壁下流過,部分又被蒸發,造成內壁凝結液中酸濃度逐漸增大,由于煙氣流動,腐蝕環境呈現為動態,腐蝕介質隨時更新,對鋼,水泥等材料產生極為迅速的腐蝕破壞[1]。以鋼材為例,濕煙氣在40oC~80oC的溫度環境下其腐蝕速度比其它溫度下高出3~8倍[3]。
3 煙囪設計選型
3.1煙囪的結構選型
由于傳統的單筒式煙囪不能確保內襯和保溫層的致密,易產生裂縫和縫隙,脫硫后的煙氣在內壁形成酸結露,沿著縫隙向鋼筋混凝土筒壁進行滲透,這種腐蝕很難被發現和檢測,對煙囪的安全運行是潛在的危險隱患。故脫硫后的煙氣,應該按強腐蝕煙氣來考慮,“濕煙囪”宜選用多管式或套筒式[3],即承重外筒與排煙筒分開,使外筒受力結構不與強腐蝕性煙氣相接觸,排煙內筒采用耐酸防腐措施,如圖1所示。
3.2內筒防腐材料的選擇
煙囪通常設置脫硫旁路系統,存在脫硫系統運行,脫硫系統停運,短時鍋爐事故等幾種狀況,筒內環境在干燥-潮濕-干燥狀況下交替變化,這與不設脫硫旁路系統,煙囪單工況運行有很大區別[3]。故煙囪防腐材料的選擇除考慮煙囪的主要運行工況外,還須考慮適應其它運行工況,以及工況變化時溫度交替變化對防腐材料性能的影響。國內電力行業常采用以下幾種防腐材料:
1.內襯金屬合金薄板(鈦板)
合金薄板的厚度一般為1~1.2mm。采用爆炸復合、爆炸-軋制復合、直接軋制等工藝加工,將耐腐蝕效果極好的鈦、鎳金屬與鋼板結合成鈦、鎳-鋼復合板,該材料防腐效果及耐久性好,但焊接技術要求高,工程造價高。目前,國內排放低溫脫硫煙氣(40oC~50oC)的鋼排煙筒采用金屬復合鈦板的工程實例有,華能玉環電廠4x1000MW煙囪、山西王曲2x600MW煙囪等。
2.VEGE鱗片復合材料(玻璃鱗片)
該復合材料在耐腐蝕性,抗滲透性,耐溫(熱沖擊)性均有良好表現,且耐磨[4]。使用壽命一般在15年左右[5],適用在煙氣溫度不大于200 oC的工作環境。多用于脫硫吸收塔,水平煙道,對于垂直排煙筒的工程實例僅限于鋼結構排煙筒。
3.發泡玻璃磚
由無機材料硼硅玻璃經發泡后形成,采用專用粘接劑粘貼在鋼質排煙筒內側。該材料具有輕質,耐高溫,耐腐蝕,低導熱性等特點,形成隔離層密閉性能好,結構安全性高,運行期間維護費用低。Henkel防腐玻璃磚,品質好,造價高[3],國內也有多個發泡玻璃磚和粘接劑的品種。山西霍州電廠,江蘇利港電廠的煙囪均采用了此類防腐措施。
4.玻化陶瓷磚
長期抗酸,耐各種濃縮酸,包括氯化物在內的各種廢氣冷凝液,對煙氣溫度變化適應能力強,可適用于200oC~450oC溫度,以及干濕交替變化環境[3]。
該防腐材料可作為內襯,粘貼于鋼排煙筒內壁,也可直接作為煙囪內套筒-排煙筒的砌筑主材,無需設置鋼筒,以降低煙囪造價。北侖電廠三期選用了此項防腐材料的措施。
5.BSJ-Y型整體耐酸澆注料
該澆注料耐酸、耐熱、重量輕、強度高,整體澆注可消除形成煙氣腐蝕的薄弱環節、有效地提高防腐隔熱性能、抑制裂縫及其擴展。但該材料固化過程中存在很大的收縮,應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并設置防開裂的施工切縫及相應的密封措施[2]。
4注意事項
煙囪的防腐材料多種多樣,但各有適用范圍,應根據煙囪可能存在的運行工況,來選擇適用的防腐材料,并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
例如,當介質溫度高于100 oC時,不應選用密實型水玻璃類防腐材料,其中耐酸膠泥就屬于這一類材料。電廠實際運行中,由于脫硫系統運行的穩定性等原因,會在脫硫和旁路系統兩種工況下切換,使得煙囪的使用環境在50oC 飽和稀硫酸環境和超過130 oC 旁路干燥煙氣環境之間變換,這就決定了:在目前國內的脫硫裝置運行現狀下,煙囪并非單工況運行,煙囪內防腐材料不能選用耐酸膠泥類材料[2]。
不僅如此,防腐材料市場魚龍混雜,以次充好的實例屢見不鮮,除選擇適用的產品同時,還需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
例如,美國Henkel防腐玻璃磚,造價高,考慮經濟因素,電廠業主通常選用國產玻璃磚產品,但很多國產發泡玻璃磚的材質和粘接劑不過關,貼牌生產情況很多,產品質量難有保證,防腐的隱患不言而喻[2]。
因此,選擇防腐材料時,應對產品做綜合全面的考察,不應一味追求經濟因素而忽視了產品質量問題。
5工程實例
以某電廠2x600MW燃煤機組一座鋼內筒直徑6m,高240m的套筒式煙囪為例,就筒內襯采用復合鈦板,Henkel玻璃磚,玻化陶瓷磚,玻璃鱗片等4種防腐方案分別進行了技術性能和經濟性的比較,如表1及圖2所示。
通過圖2可以看出,在其它構件造價一定的情況下(如混凝土外筒,鋼內筒,鋼梯平臺等),防腐方案的費用直接影響到煙囪的造價。鋼筒內襯復合鈦板投資較高,其煙囪造價也明顯偏高,而筒內襯玻化陶瓷磚費用最低,故煙囪造價也最低。結合表1和圖2,從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的角度進行比較分析,可知:內襯防腐采用玻化陶瓷磚的方案值得推薦,采用Henkel玻璃磚或玻璃鱗片,也是不錯的選擇;至于復合鈦板,盡管耐腐蝕效果好,但價格昂貴,投入成本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玻化陶瓷磚除可做鋼排煙筒內襯之外,單獨砌筑形成內筒,省去鋼排煙筒費用,降低煙囪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