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校長申報材料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____校長,____年畢業于____師范學校,工作至今,先后于2所學校任職任教,工作環境在變,工作崗位在變,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之心歷久彌堅、矢志不渝!工作中能以身作則,集思廣益,每到一所學校都能與同事團結協作,出色地完成好各項工作。
教學業務方面,____校長始終將做一個研究型教師,作為孜孜以求的目標而不懈努力。他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積極投身課改的實踐與研究,不斷錘煉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1999年9月,被評為鎮級“優秀教師”。2000年1月,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2000年8月,被評為鎮級“優秀教師”。2001年1月,被評為校級“優秀德育工作者”。2001年5月,被評為縣級“優秀團干”。2001年5月,所領導的集體被評為縣級“先進團總支”。2003年3月,被評為“兩基”“先進工作者”。2003年3月,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2003年7月,被評為“優秀黨員”。2004年5月,被評為縣級“優秀德育工作者”。2004年4月,榮獲____縣初中生理化實驗技能大賽指導二等獎。2007年1月,被評為縣級“師德標兵”。2007年5月,指導學生唐松參加貴州省初中化學素質和實驗技能競賽中獲指導老師三等獎。2007年9月,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 2008年10月榮獲____縣“改革開放30周年先進個人”;2012年9月榮獲近幾年個人年度考核被評為優秀等次。
平時,____校長筆耕不輟,撰寫的《教材改革促進了教學改革》、《吃透新理念轉變教育觀》等多篇文章分別在貴州教育、遵義教育上發表。
由于校長在學校管理、教學業務等方面工作實績突出,相繼被評為縣級“教學能手”、鎮級“優秀校長”。
工作20余年來,他輾轉奔波了2所學校。2000年9月,他從7公里桃坪學校來到____中學任教,曾擔任過校團委書記、辦公室主任、后勤主任、副校長職務,特別是在任后勤主任期間,花了大量的心血在校園規劃綠化上……。2011年9月任____中學校長,他一直以校為家,可謂一路汗水一路歌。淡泊明志,做學校發展的引領者;誠信待人,做教師學生的貼
心人。是他的人生信條。 了解____校長的人,尤其是學校中層領導干部們都知道,他有三句口頭禪:第一句“辦法永遠比困難多”。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他深深認識到,硬件建設對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性。為此他多次向教育局和鎮黨委政府奔走呼吁,科局局領導和鎮領導都被____校長的真誠所感動。為學校爭取建設資金達60多萬元,用于改善辦學條件。爭取鄉村少年宮項目,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聲有色,先后完成“校園網”光纖工程,學生電腦60臺、辦公電腦20臺,實現教師辦公自動化,并配其了班班通,多媒體設備1套,添置了60套辦公桌椅,完成了車棚改造,新建了學校食堂、教師公租房等。積極創建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
篇2
案例:某市出臺了名師評選條例:熱愛教育事業,勇于改革創新,教學質量顯著……近三年在校級以上開設公開課一次,發表市級以上論文二篇,培養青年教師一名……文件下達后,全市6000多名在編教師竟有1500多名符合評選條件。
教師蕓蕓,欲得名師,若用低門檻評選,只能評出普普通通的名師。若用高門檻評選,就能評出鳳毛麟角的名師。像李吉林、錢夢龍那樣的名師,不管執教于哪個學校,沒有人不認可是名師。由此可見,欲得名副其實的名師,提高評選門檻是必由之路。
那么為什么門檻太低會使名師變得魚龍混雜呢?標準越低,符合條件的就越多,難免參差不齊。評選名師標準太低,入選者人山人海,欲挑名師,只能亂點鴛鴦,全憑“人氣”,評到誰就是誰。
普通名師占據了名師之位,何能成其“名”?所評名師,整體底氣不足,這是名師不“名”的主要原因。
二、等額推薦,自我架空
當今的名師評選,幾乎都是上級分配指標,然后下級等額推薦,最后主管部門等額審批。“等額推薦”實質上是上級下放全部權力,表面上是“無為而治”,實際上是自我架空,失去自上而下的有效監督。
案例:某校接到上級名師評選的通知,獲得2個推薦名額。校長室召集推薦組人員商討。教務處Z主任說:“近幾年,我校教育質量年年攀升,這和W校長的正確領導分不開的?!钡掠嶫主任附和道:“W校長任勞任怨,我提議推薦為名師。請各位醞釀一下?!边^了幾分鐘,D副校長說:“G老師默默耕耘了30年,評優謙讓了好幾次。我建議讓他搭上末班車?!睍h將結束時,舉手表決W校長和G老師為名師候選人。幾個月后,市名師評選揭曉,W校長和G老師雙雙成為名師。
上級分配指標,下級等額推薦,上級評審即使要評也是“白”評。
教育部門讓下級“等額推薦”,確實來得愜意自在,所有手續都可簡化,幾乎只剩下了蓋一下圖章而已。但這種“無為而治”的背后,推薦的下級實質成為評選的主宰者。由于推薦的成功率幾乎為百分之百,而推薦的名額又是稀有資源,在社會誠信普遍缺乏的現實中,極易加大人為因素的影響,名師不“名”現象就見怪不怪了。
教育部門要“有為而治”,履行評審職責。首先,實行個人申報,機會均等。其次,實行“三審制”,寧缺毋濫。一曰“初審”,對照標準,剔除不符合人選。二曰“二審”,實地考察,傾聽本人、學生、教師和學校的意見,進行綜合考評。三曰“三審”,依據實地考察和申報材料綜合打分,再“優中選優”,確保名師出類拔萃。
三、公示“皮毛”,監督乏力
為了接受社會的監督,彰顯“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教育部門評審大都實行公示制度。但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盡人意之處。
案例:根據《某市名師評選條例》規定,經個人申報、學校推薦、專家組評審、教育局審核,擬將張三等35位同志授予“名教師”稱號,請予監督。如有異議,請自公布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市評審辦公室反映。
張三xx市第一中學
李四xx市實驗學校
王五xx市中心實驗小學
……
當今,實施評審公示制度,確實是社會的進步。但綜觀流行的公示,大都在本部門教育網上一掛,不僅所掛位置不顯眼,而且公示時間極短暫。這些還不必說,耐人尋味的是公示只見“皮毛”(姓名及單位),不見“血肉”(申報材料)。
只公示佳麗的姓名,卻不讓佳麗舞臺亮相,怎么評判美丑?只公示珠寶的匣子,卻不準打開觀賞,怎么知道優劣?只公示名師的姓名,卻不公示申報材料,怎么了解高低?本單位教師,除了心存芥蒂外,誰愿意去得罪人?外單位教師,往往人都不認識,還看不到材料,憑什么去監督?這種有名無實的公示,猶如“猶抱琵琶半遮面”,客觀上染上了暗箱操作的嫌疑,無意中損害了形象的公正性。
公示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公開性,不存在任何秘密和暗箱操作。為此,教育部門無需保留秘密,不僅要公示“皮毛”(姓名及單位),更要公示“血肉”(申報材料)。這種實質性的陽光公示,既可使群眾心服口服,又可使名師示范輻射,還可使假名師無地自容。
四、嘉獎獎金,瀟灑消費
教育部門給名師嘉獎,有利于營造尊重名師的氛圍。但如何進行有效嘉獎,值得深思。
案例:G老師獲得市名教師稱號,并領取了2萬元獎金。為了答謝各位的厚愛,G老師購買了糖果之類的小吃,請各位老師“同樂”,又邀請推薦組人員到飯店聚餐。剩下的獎金,G老師就瀟灑地消費,為妻子購買了一件羊絨衫,為自己添了一套名牌西服……
像G老師那樣瀟灑消費的人大有人在。怎樣使用獎金是個人的私事,本無可厚非,但動輒頒發獎金,從管理者角度看,值得商榷。
遙想三國時,曹操見關羽馬瘦,令左右備一馬來。那馬身如火炭,狀甚雄偉。操指曰:“公識此馬否?”公曰:“莫非呂布所騎赤兔馬乎?”操曰:“然也?!彼觳稗\送與關公。公關再拜稱謝。操不悅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嘗下拜;今吾贈馬,乃喜而再拜,何而貴畜耶?”關公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
世上倜儻非常之人,常志存高遠,超凡脫俗。以天下為己任,能施展才華,視作人生的至上追求。對于一個英雄豪杰來說,并不貪圖獎得多少奢侈品,倒是希望通過獎勵獲得大展宏圖的助推器。隨著經濟的發展,不少教師已步入小康水平。對于名師來說,獲得多少獎金已下降為次要欲望,實現人生價值已上升為當務之急。因而,一個真正的名師必定高瞻遠矚,并不在乎獲得多少獎金,而在乎通過獎勵獲得再發展的梯子??梢姡粋€睿智的管理者并不是獎給名師多少獎金,而是獎給他們報銷書籍費、進修費、實驗器材費等名師基金。這些助推基金,對于名師來說,倒是雪中送炭的寶貴資源;對于“假”名師來說,卻沒有多大誘惑力。因此,獎給再發展名師基金,讓名師??顚S茫瓤芍泼麕煾弦粚訕?,又可避免“假”名師渾水摸魚。
參考文獻
篇3
我非常榮幸成為梅州市名教師黃春蘭工作室的入室學員,在工作室里黃老師認真且毫無保留地教我們,并時不時地向我們推薦一些優質教研課。近期,黃老師組織我們全體學員參加為期10天的線上研修活動。此次研修活動是廣東省中小學幼兒園名教師、名校(園)長工作室2020年“教學成果培育與凝煉”的云論壇活動。聽完此云論壇活動,讓我對如何培育與凝練教學成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首先是郭華教授的《教學成果要素、關系、機制》,讓我認識到“成果的探索和形成的過程、成果獎的申報以及成果獎申報材料的撰寫是不一樣?!币粋€好的申報材料是實事求是的對我們探索過程的總結、提煉。培育要好,凝練也要好,500字的凝練非常重要。她提到做得好但不一定能凝練出來,這就是培育與凝練的重要性。她教導我們不要做名不符實的教研,要腳踏實地做好教研才會有更好地凝練。
其次是丁小彥教授的《打造成果獎,促學校內涵發展》。丁教授以巴蜀小學為例,提出“律動教育:因生而動,因律而美,美美與共,讓“美”成為看不見的競爭力?!?/p>
篇4
三、學校章程
四、法人代表(舉辦者)登記表
附:舉辦者身份證、戶籍證明、學歷證明(附學歷報告)、政治思想表現等
五、校長登記表(不能聘請在職人員)
六、董事會成員登記表(附個人簡歷)
七、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匯總表)
附:身份證、學歷證(附學歷報告)、教師資格證(附原件、專職教師不低于5人)
八、財務人員登記表
九、固定資產登記表
十、學校各項制度(管理制度、用人制度、考核制度、安全制度、財務制度......)
篇5
(2)參與組織6月12日、10月10日2020年上海工程研究中心申報研討會,負責會務情況、聯系專家及參會人員、會場情況、會議紀要、會議通訊稿等。最終申報2個工程中心,提交相關申報材料。(3)對接科委網站,關注函評及答辯安全情況。
2.上海綠色氟代制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啟動暨揭牌儀式
(1)組織會議各項事宜進度,聯系校外專家。(2)安排布置會議室,投影、席卡、會務、視頻、證書、合影等(3)撰寫會議紀要及新聞報道。
3.高峰高原學科
(1)收集和整理相關材料,監督各項事宜進度。(2)組織4月16日高峰高原學科建設總結及下一級段布置會議,負責會務情況、聯系專家及參會人員、會場情況、會議紀要、會議通訊稿等。(3)根據教委意見,負責監督高峰高原學科材料及結題事宜。(4)負責監督經費使用情況
4.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方案
(1)整理學科辦2020年度高水平預算及項目申報情況,報送相關材料。(2)監督經費使用情況。
5.博士點建設
(1)撰寫學科發展規劃、學科評估方案及簡況表內容。(2)收集、整理、報送材料;整理學科評議組專家信息。(3)撰寫并修改柯校長匯報答辯PPT。(4)統計各省博士點公示情況,包括新增博士單位,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點、材料與化工博士點申報情況。
6.學科評估工作
(1)收集整理教育部通知文件,報送學科評估聯系人情況。(2)組織召開學科評估工作部署會議,向相關學院及部門下發需撰寫材料文件。(3)跟進學科評估其他事宜
7.十四五規劃
(1)填寫十三五指標表格及十四五指標表格,并報送學校(2)撰寫十四五總規劃學科內容,撰寫專項規劃(3)跟進十四五規劃其他事宜
8.三大學科群建設
(1)撰寫學科建設推進情況表。(2)撰寫關于報送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建設情況。(3)撰寫三大學科群建設實施方案。(4)撰寫三大學科群涉及學科情況統計表。
9.學科辦預算
(1)暑假期間整理學科辦2020年度預算,包含協同創新平臺、工程中心、2011、智庫、文科工程、博士點建設、碩士點建設、部門業務費等,并將預算登入系統.(2)負責各個學科項目、學位點2020年預算入庫工作。
10.其他重要工作
(1)準備及提交市本級新購5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論證材料,包含評議表、詢價單、論證報告、排序表、現有儀器情況、行文等材料。
(2)負責整理研究生部高校分類評價指標,撰寫任務分配表和自評報告。
篇6
2014年3月1日起接收申報材料做宣傳,12月6日起大眾評選,12月18日起評委會終評。
二、獎項設置
2014年擬表彰全國中小學(園)優秀骨干教師、教學名師、優秀學科帶頭人;中小學(園)十佳班主任、班主任之星、全國優秀班主任;中小學(園)十佳校(園)長、校(園)長之星、全國優秀校(園)長(負責人);組織獎若干名。
參評單位名額:全國各大、中、小型學校(園)優秀骨干教師(含教學名師、優秀學科帶頭人,下同)、優秀班主任(含十佳班主任、班主任之星,下同)名額原則上不超過3、2、1人,或按教師總數的的1/100、班級總數的1/50推薦(邊遠的只有幾個班級的學??梢酝扑]1名);全國各大、中、小型鄉(鎮)優秀校(園)長[含十佳校(園)長、校(園)長之星,下同]名額原則上不超過3、2、1人,或按學??倲档?/50推薦(邊遠的只有幾個學校的鄉可以推薦1名)。
三、參評對象及評選條件
參評對象:基礎教育、幼兒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及和民辦教育等學校的骨干教師、班主任、校(園)長(負責人)。
參評基本標準:
(一)優秀教師:1.近三年連續擔任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工作;2.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科教育教學教研工作,熱愛學生;3.具有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堅定不移地實施素質教育;4.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較強的業務素質和較高的工作水平;5.公開課(優質課)、教研論文(經驗材料)、教學指導(輔導)成績突出,且受到過鄉(鎮)級以上(含鄉級)表彰獎勵。
(二)優秀班主任:1.近三年連續擔任班主任工作;2.熱愛教育事業,熱愛班主任工作,熱愛學生;3.具有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堅定不移地實施素質教育;4.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較強的業務素質和較高的工作水平;5.積極調動校內外各方面的教育力量,關注每個學生健康成長;6.經常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堅持家訪,指導家長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學生;7.注重班集體建設,個人和所帶班級在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中表現突出,且受到過鄉(鎮)級以上(含鄉級)表彰獎勵。
(三)優秀校長:1.近三年連續擔任校(園)長(負責人)工作;2.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治理論素養高,依法治教,模范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認真執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循教育規律,具有開拓創新精神;3.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公正廉潔,管理有方,作風民主,團結協作,注重學校干部教師隊伍建設;4.掌握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具有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5.教改意識強,切實做到以學生為本,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學校辦學特色鮮明、教育質量高;6.在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與效益方面成績顯著,得到縣級以上(含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普遍好評,具有較高的威望和知名度,有一定影響力,且受到過縣級以上(含縣級)表彰獎勵。
四、推薦程序、辦法和要求
(一)評選工作必須堅持政治堅定、事跡突出、群眾公認、優中選優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二)評選推薦要采取自下而上,逐級審查、考核、申報的辦法。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征求意見,對推薦對象要經過必要的民主程序。各縣、鄉、校在推薦時,必須將評選通知、候選人名單和先進事跡材料在當地有關新聞媒體或單位內部公示,公示的時間不得少于7天,公示結果不影響推薦的方可上報。
(三)縣轄所屬的各級各類學校(含廠礦子弟學校、職業學校),可以各學校為單位上報,由所在學校和該學校的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加蓋公章。
(四)為保證評審工作順利進行,各地、各單位務必于2014年12月6日前將有關材料上報評委會辦公室(6日以后的申報材料轉入下一屆評選)。報送的材料包括:
1.《第十屆全國優秀骨干教師申報表》、《第十屆全國優秀班主任申報表》、《第十屆全國優秀校長申報表》(自己從http://之“論文大賽教師評優”下載,均粘貼個人一寸半身免冠照片);
2.全國優秀骨干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校長推薦人典型事跡材料(要求準確、生動、翔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時代感),事跡材料原則上控制在3000字以內;
3.全國優秀骨干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校長的個人最新相關教育教學教研論文1-2篇。
申報表、典型事跡材料、教育教學教研論文均用電子版和紙質版兩種形式上報。
首先報沒有蓋章、貼照的Word文檔格式的電子版材料進行初審,發送到。
經初審合格后掛號郵寄已經蓋章、貼照的紙質版材料一式三份,為Word文檔格式、A4紙打印。
報名及紙質版材料、個人工作彩照1-3張(標準5英寸)、評審費郵寄地址:廣西南寧明秀東路185號豐業國際城C-2116苑;郵編:530001;收件(款)人:汪小鈴;聯系電話:0771-5769401(兼傳真)、13026912021;信箱:;QQ:1901969508;評委會官方網站:。
五、表彰辦法
評委會擬于2014年12月底在北京(或其它地方)召開表彰大會,或者直接向獲獎者掛號頒發證書或獎牌,并在相關媒體公布獲獎名單。
六、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此次評選表彰工作的組織領導,主辦單位特邀中國教育家大會、《中國教師報》、北師大等有關領導和專家組成評委會和全國優秀教師、班主任、校長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評選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校長是一項嚴肅的工作,是激勵廣大教師、班主任和校長獻身教育事業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各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要在當地政府和單位組織的領導下,認真做好評選推薦工作。要加強領導,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在推薦過程中,既要面向廣大教師、班主任、校長,又要突出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主體作用和校長的管理服務作用,向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班主任和校長傾斜,向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班主任和校(園)長傾斜,尤其是要向在大力倡導、推行和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教師、班主任和校長傾斜,向條件艱苦地區的學校傾斜,防止單純用升學率去評價教師、班主任和校長工作的傾向。各地、各單位要堅持條件,擇優推薦。要進一步增加評選工作的透明度,保證獎勵工作的公正性,有效地發揮表彰獎勵工作在推動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中的教育作用和激勵作用。
本活動每年一屆(可以隨時報名參評),具體由南寧市汪廣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承辦,參評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校長者每人交188元評審費。初審合格者的個人簡介(含照片)及典型事跡可以優先錄入《中華名人大典》(教師)叢書(定價486元)出版,優秀教育教學教研論文可以優先發表于《中國教育科學》月刊(定價8元)。
全國優秀教師班主任校長評委會 中國教育科學學會
篇7
每位特崗教師的服務期滿考核情況均要形成單份書面報告。報告要寫清學校教職工核編數、實際在編教職工數、是否缺編、特崗教師基本情況、特崗教師三年工作生活學習綜述及存在的不足、每學期教育教學業績、每學期請假出勤情況、各種考核情況(試用期滿考核、每學年度考核和服務期滿考核)、是否愿意該特崗教師在本校繼續任教等。學校書面報告要附教務、政教等部門的考核意見,及教職工座談會議記錄。
三、完善特崗教師政審表。由本人如實填寫并到相關部門完善手續。
四、提供相關檔案材料。
1.人事檔案和業務檔案。主要指在特崗教師高校學習期間的個人檔案、試用期滿考核表、年度考核表、服務協議書、工作派遣文件等材料原件。
2.相關證件原件及復印件。相關證件指2008年報考時提供的畢業證、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身份證,學歷有變化的,需提供最高學歷畢業證。
2、教師申報專業技術職務,必須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
3、教師申報專業技術職務,普通話水平應達二級乙等以上。
4、教師申報專業技術職務,必須參加繼續教育培訓,且持有省人事廳統一印制的當年度驗證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未完成2009—2010學年度繼續教育培訓的教師不得晉升高一級教師職務。
5、中專、中小學校(幼兒園)的校長(園長)、副校長(副園長)申報專業技術職務,應參加任職資格培訓,并按培訓計劃參加提高培訓,取得省教育廳統一印制的《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訓證書》。
6、市屬中專、中學教師以及對職稱晉升計算機作要求的縣(市、區),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必須取得省人社廳統一頒發的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5個模塊合格證書;申報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必須取得省人社廳統一頒發的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4個模塊合格證書。符合免試條件的,須提供經市人社局審核的免試審批表。
8、需轉評中、小學教師職務者,首先必須具備相應的任職資格條件。由非教師系列轉到中專、中小學教師崗位,從教一年后方能轉評同一級別教師職務。未經轉評不得申報高一級教師職務。凡需轉崗評審中專、中小學教師職務者,必須由所在單位出具有關證明,并說明轉崗原因,經主管部門初審,同級人社部門審核后報相應的評委會評審。
9、申報晉升中學高級教師職務,應有在薄弱學?;蜣r村中小學任教一年以上的經歷。縣城以上(含縣城,下同)中小學教師,應有在薄弱學校或農村中小學任教一年以上的經歷;職業學校教師必須定期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進行實踐調研,平均每年不少于1個月;縣級以上教研員、電化教育教學人員,必須有在中小學任教(兼課)1年以上的經歷。
10、本人的職評材料一律由申報者親自填寫(他人填寫無效)。
11、各校要做到職評情況五公開:即政策公開、崗位職數公開、業績成果公開、考核結果公開、推薦名單公開。在五公開的基礎上,在申報單位指定地點公示3—5個工作日,并將公示結果填入個人任職資格評審表的有關欄目內。未經公示的,評委會不予評審。
篇8
第二條 本細則作為我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申報和評審專業技術資格的依據。
第二章 申報條件
第三條 申報對象要求
(一)申報對象須為我市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和教研室(教師研修中心)、教科所、少年宮、電化教育館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取得國民教育學歷并已獲得相應教師資格的在職在崗教師。其中中小學、幼兒園自主聘用的教師,須實行人事并與單位簽訂正式聘用合同,經教育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申報。
(二)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相應學科教師資格,幼兒園教師應具備幼兒園教師資格。
(三)35周歲(含)以下人員申報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還須具備下列條件:
1.申報人員本人或所帶班集體獲得市(區)以上教育主管部門或政府綜合部門的表彰獎勵。
2.四星級普通高中申報人員具備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學位。
第四條 繼續教育要求
任現職以來,申報人員每年必須完成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任務并取得合格證。繼續教育的內容包括泰州市專業技術人員公需科目遠程教育培訓課程和教育部門組織的相關培訓課程。
第五條 普通話要求
50周歲以下的人員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普通話應當達到二級水平,其中語文教師、幼兒園教師應當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水平。小學一二年級教師(除語文教師外)普通話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水平的,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
第六條 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申報中小學、幼兒園一級及以下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中,凡男性55周歲以下、女性50周歲以下的,須取得全國或省職稱計算機考核合格證。其他人員必須符合省《資格條件》規定要求。
第七條 教師交流(支教)要求
50周歲以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教師,申報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原則上要有2年以上校際交流工作經歷,其中城鎮學校45周歲以下教師申報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必須有2年以上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交流或任教的經歷。普通高中教師申報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有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交流(任教)工作經歷的優先推薦。
第三章 評審條件
第八條 教育工作要求
教育管理工作是指擔任班主任或校團委(總支)書記、校少先隊輔導員、課外活動小組指導教師(需提供活動方案、教案或講座稿等原始證明材料)等工作。教師擔任中層干部、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的工作年限可計算為教育管理工作年限。
第九條 循環教學和教學工作量要求
小學教師的循環教學主要指完成低、中、高年級教學;初、高中教師的循環教學主要指完成一至三年級的教學。循環教學的學科科目按照課程計劃確定。因課程計劃、學校性質、規模原因而課時偏少的學科,任課教師須有其他與教育教學工作有關的工作量作為補充,須提供相關佐證材料。
第十條 公開課教學要求
校級公開課教學是指在本校范圍組織開設的各類教學示范課、觀摩課、研究課等教學活動,校際公開課教學指在兩所學校以上范圍組織開設的各類教學示范課、觀摩課、研究課等教學活動。申報時須提供活動通知、活動安排方案、公開課教案以及評課議課記錄等詳實的佐證材料原件,并經組織單位確認或市(區)以上教科研部門認可。
第十一條 教科研工作要求
1.教科研材料包括論文、專著、譯著、教育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經驗總結、教材、教參、課題研究報告和教改實驗報告等材料,所有材料須提供原件。
2.獲獎論文必須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教研室、教科所、電教館以及教育學會組織評獎并發文公布的。教科研課題要求為市(區)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教科研部門審批立項的課題。
3.相同內容的論文、教科研課題不重復計算,以發表或獲獎級別最高的計算一次。
第十二條 破格評審條件中的表彰獎勵要求
在班主任、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獲得教育主管部門或政府綜合部門的表彰獎勵,主要包括優秀班主任、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在教書育人方面,教育主管部門綜合表彰獎勵或政府綜合部門的表彰獎勵,主要包括突貢專家、勞動模范、模范教師、優秀教師、名校長、名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模范、師德標兵、師德模范或十佳青年教師。
第十三條 申報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申報人所學專業與所教學科不一致的,需參加所申報學科合格學歷段學歷教育2門主干課程的考試,并取得合格成績。
申報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申報人非學前教育專業,必須接受過市(區)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專門性崗位培訓,并取得相應證書。
第十四條 教育教學能力考核要求
申報高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須參加泰州市教育教學能力筆試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審的依據。筆試考核對象包括下列兩類人員:
1.男55周歲以下、女50周歲以下人員;
2.破格晉升人員;
申報一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人員的教育教學能力考核,由各市(區)負責。
第四章 附則
第十五條 推薦程序要求
在個人申報的基礎上,單位推薦環節要堅持“四公開”原則,即單位向教師公開上級核準的本單位的崗位指標數,申報者公開述職,公開展出教育教學、教科研等方面實績材料,公開單位的評審推薦上報人選。對不按程序進行推薦的,將不予接受申報材料或取消評審結果,直至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責任。
篇9
二、“*省教育強縣(市、區)”的條件
(一)縣(市、區)符合省委組織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省教育廳《關于建立縣(市、區)黨政領導干部教育工作督導考核制度的通知》(教督〔20*〕11號)中規定的10項督導考核標準;
(二)20*年度,縣(市、區)在師資隊伍建設、職業教育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采取了重要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具體內容包括:
1、重視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合理配置教師,不存在有編不補的問題,師資隊伍素質較高;注重提高校長和教師學歷層次和崗位培訓,校長和教師的學歷合格率和崗位培訓率符合要求,建立合理的城鄉教師流動機制。
2、縣級財政安排職業教育經費,并比上年增長;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
3、制定并精心組織實施推進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施規劃和工作方案;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各項政策;優化學校布局調整,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重視和加強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建設。
(三)20*年度,縣(市、區)沒有發生下列情況:
1、省委組織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省教育廳教督〔20*〕11號文件規定的3個“一票否決”項目,即:
(1)沒有全面實行“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
(2)截留、調控、克扣和挪用教育經費;
(3)教師工資發生新的拖欠。
2、發生重特大校園安全責任事故;
3、縣級財政安排的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生補助按1元/生/天標準未按時足額落實到位;
4、縣級財政安排的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農村:小學每生每學年1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15元;城市:小學每生每學年30元、初中每生每學年45元)未按時足額撥付到位;
5、教育亂收費問題突出,每季度省級以上(含省級)群眾投訴在10起(含10起)以上,且情況屬實,查處不力;
6、縣(市、區)主要黨政領導干部、分管教育工作領導干部及教育部門主要負責人因重大違法違紀行為受到處理;
7、因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受到省有關部門給予“一票否決”處理等。
鑒于在20*、20*年度的考核中,省、市、縣三級已逐級對上述條件中的第一部分內容進行過考核確認,此次省級進一步審核確認的內容為上述條件中的第(二)、(三)部分。
三、“*省教育強縣(市、區)”的申報確認程序
(一)各有關市委、市政府就省級進一步審核確認的內容,對轄區內有關縣(市、區)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縣(市、區),由其所在的市向省提交申報報告和審核材料。
(二)省委組織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和省教育廳對市上報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并組織人員對符合申報要求的縣(市、區)進行現場復核。
(三)省委組織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省教育廳對省級復核結果審核確認,對符合教育強縣條件的縣(市、區),擬命名為“*省教育強縣(市、區)”。
(四)將擬命名為“*省教育強縣(市、區)”的縣(市、區)名單,在*省教育廳網站公示一周。公示結束后,如無問題,由省委組織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和省教育廳聯合發文命名為“*省教育強縣(市、區)”,并授予牌匾。
四、“*省教育強縣(市、區)”的管理辦法
省委組織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省教育廳對命名為“*省教育強縣(市、區)”的縣(市、區)實行動態管理,適時隨機抽查。對已取得“*省教育強縣(市、區)”稱號,但后續工作乏力,不再符合教育強縣要求的縣(市、區),將撤銷其“*省教育強縣(市、區)”稱號。
五、有關要求
篇10
關于骨干教師的申報,我個人覺得,游戲規則本身存在不合理、不公正、不專業之處。例如,必須獲得市級或以上榮譽稱號。榮譽稱號這個東西是體制給予的,與專業素養、專業發展的關系不大。一個并非開放、自由、公正的榮譽稱號橫在這里,打擊了很多上進的心,也誤導了專業領域的專業發展,行政化在學術探討的路徑上再一次充當了尷尬的角色。
隨著教齡的增長,我越來越發現,如果我們始終跟著一根指揮棒走,那么必將迷失方向。做為成年人,我可以有自己的價值追尋。教師這個職業據說是人類發展史上少數幾個具有永恒價值的職業之一,為此,我覺得能擁有“老師”這個稱號,已經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運。
今天的述職,我理解為借這個機會梳理自己的職業成長路徑。
2007年8月,我來到了附中。在這之前,我在佛山的一所學校工作,那里的同事親如兄弟姐妹,讓人迷戀。我勤奮工作,被評為佛山市優秀班主任。但是在04——06年三年任教高三過程中,我聽到了和看到了這樣的事實:為了追求班級的升學率,有的班主任協同校領導一起,想方設法趕走成績差的學生。我想,如果我也要去擔任這樣的班主任,那將是犯罪?。榱烁呖级蹋倘挥幸饬x;只為高考而教,則淪為拙劣的技匠,更甚之,我將淪為人類文明傳播中的罪人。于是,我選擇換一個環境。
非常幸運地,我被孫校所領導的附中接納了。
附中,很好!真的。這里的生源更加多元化,特區家庭的孩子未來的路也多元化。多元化的時代特征促使我轉型,促使我去思考和實踐。從班主任到級長,再到學生處主任,再到專任教師,這些經歷的轉變,給了我思考的機會和更多的空間。
我慢慢地發現,你著急的事情孩子們根本不著急;你覺得他們應該懂得責任與尊重,他們卻更在乎當下的情感與快樂。硬碰硬根本不可能,懲罰只會導致更多有聲和無言的反抗。你必須讓自己的心柔軟下來,以最大的善意和愛意去發現他們、陪伴他們;以最大的智慧去引導他們讀書寫字,思想匯報專題在接受無數書中先知的過程中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以最溫柔敦厚而又浩然正氣的人格力量去引領他們,辨別善惡,建設自己的精神家園。
篇11
辯護代表案例有:
2、濰坊某職業高校副校長劉××涉嫌受賄一案(無罪辯護成功);
3、濰坊北大青鳥華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某部門負責人趙××涉嫌貪污一案原審、重審辯護(無罪辯護成功);
4、濰坊市寒亭區某村村民盛某某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無罪辯護成功);
5、濰坊市奎文區新華中學初三學生胡某某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緩刑);
6、江蘇無錫商戶吳某在山東高密非法經營煙草案的辯護(撤銷案件,無罪);
7、江蘇省泰州市秦某非法制造爆炸物抗訴案(檢察機關提起)的辯護(駁回抗訴,維持原判)等。
二、熱心公益,扶危濟困,積極開展、參與法律援助和社會困難群體救助活動
該律師在盡職做好本職工作,努力拓展律師業務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法律援助工作,把做好法律援助案件當做律師服務、回報社會的最好機會。2004年該律師被濰坊市司法局、律師協會評為當年度“法律援助優秀個人”。除堅持每年保質保量完成指派的法律援助任務外,該律師還對在辦案中遇到的外地案件無法在濰坊市法律援助機構辦理援助指派手續不能抵頂援助任務指標的案件也給予無償援助。/fanwen.chazidian.com) 如2011年6月,江蘇省海門市一起因青年男女戀愛糾葛引起的女方墜車死亡案件,因受害方父母懷疑其女兒墜車死亡是因男方推搡所致,對當地公安部門作出的不予刑事立案的決定不服,多次上訪,并通過網絡一再對案件處理的公正性發出質疑,除在當地及網絡媒體上造成很大影響外,也引起南通市和江蘇省公安機關的高度重視,多次出動刑偵方面的專家對案件進行復查并多次同被害人家屬開展解釋說服工作,但收效甚微。后來,被害人親屬通過QQ找到我,態度懇切地請求我介入案件。為了不辜負這對已失去唯一女兒的夫婦的信任,我答應了他們,只收取差旅費用,代表他們到海門市公安局查閱了本案的偵查案卷材料,并把閱卷的情況跟他們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告知他們依據現有證據材料確實無法認定他們女兒的墜車系男方故意所致,從而取得了這對夫婦對公安偵查工作的理解,并表示愿意將女兒安葬,接受與對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從而產生了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爭議案件及時處理的積極效果。
篇12
第三條社會培訓機構的舉辦要適應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與本地區的其他教育培訓資源統籌規劃,在培訓機構的舉辦和培訓專業(工種)的設置上要有利于教育培訓資源的合理布局和優化配置。
第四條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市勞動保障局)、區縣勞動局是本市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保障局負責對全市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技能培訓的宏觀規劃、管理、協調、指導和監督等工作,區縣勞動局負責對本地區社會培訓機構的綜合管理、指導服務和質量監督等工作。
第二章基本條件
第五條社會力量舉辦職業培訓機構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舉辦單位應具有法人資格,公民個人辦學應具有本市常住戶口,并且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專職領導班子成員能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政策觀念強,熟悉教育業務,懂得教學規律,有組織管理能力和事業心。主要行政負責人(校長或中心主任)必須具有大專以上文化水平程度或中級以上技術職稱,從事職業教育培訓工作3年以上;
(三)應配備與培養目標、培訓專業(工種)、在校學員人數相適應的穩定的專、兼職教師隊伍,聘任的教師符合國家規定的教師資格和任職條件,外省市人員須具有“*市外來人員就業證”。必須有專職的辦學管理人員和專職的財會人員;
(四)有相對穩定的能滿足教學需要的自有或租用的教學行政用房、教室、實習場所等(其中應知教室不少于2間,應會實習場所滿足實習工位要求)。租借的教室和教學實習場地均須具有法律效力、租期不少于2年的契約;
(五)應配備與培養目標、培訓人數和開設的專業(工種)相適應的教具、教學實習儀器和設備。通用工種實訓時能滿足一人一個工位(以40人一個班為基準),特殊工種不宜(或無能力)在校內配備的須落實符合教學要求的實習基地;
(六)有明確的辦學章程(包括辦學宗旨、培養目標、組織機構、開設專業(工種)、招生對象、招生范圍、資金來源和管理辦法、學校停辦善后處理意見等)和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相應的教材;
(七)有健全的教學行政管理,財務、會計管理,財產管理,學員學籍管理,印章管理,文書檔案管理等制度;
(八)應有與建校(中心)相應的建設資金和穩定的經費來源,注冊資金為人民幣10萬元以上,并經有關部門注冊驗資;
(九)有一定規模的培訓能力,設置的專業(工種)原則上在兩個以上,機構具有同時容納80人以上的培訓規模。
第六條培訓能力達不到一定規模的,可申辦不獨立設置機構的“職業技能培訓班”,在設置專業(工種)、師資隊伍、辦學場所與設備、管理制度、注冊經費等方面的要求可參照第五條的標準。
第三章審批程序和權限
第七條凡申請舉辦社會培訓機構或不獨立設置機構的“職業技能培訓班”的單位或個人,應向所在地區的區、縣勞動局申報,各區縣勞動局在對申報者的辦學條件進行初審后報市勞動保障局,經市勞動保障局核準后,由各區縣勞動局下發批文,予以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以下簡稱辦學許可證)。
第八條既辦職業技能培訓又搞學歷教育的教育培訓機構,按其主體專業設置的性質,分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申報。凡舉辦實施以職業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技術等級培訓的教育培訓機構,可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批和管理,其文化、學歷教育可向教育行政部門申報教學班;凡舉辦實施學歷教育和文化補習、學前教育、自學考試助學的教育機構,可向教育行政部門申報,其職業技能培訓可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教學班。
第九條已獲得辦學許可證的社會培訓機構申報新的專業(工種),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社會力量辦學機構申報職業技能教學班,其審批程序按照第七條有關程序辦理。
第十條凡社會力量申報社會培訓機構或“職業技能培訓班”的,須填報《社會培訓機構審批表》、《*市社會力量職業技能培訓專業工種審批表》;已獲得辦學許可證的培訓機構申報新的專業(工種),以及由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社會力量辦學機構申報職業技能教學班,須填報《*市社會力量職業技能培訓專業工種審批表》。
第十一條社會培訓機構的名稱應當確切、規范。凡獨立設置的社會培訓機構,其名稱應使用“*職業技能培訓學?;蛑行?;不獨立設置機構的,其名稱應使用"*職業技能培訓班"。凡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院)、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申辦社會培訓機構,原則上可沿用其原校名。
第四章申報材料
第十二條申請舉辦培訓機構須向審批機關提供下列申報材料:
(一)舉辦者的申請報告、《社會培訓機構審批表》;
(二)申辦單位的法人資格復印件,或公民個人戶口簿、身份證復印件及本人所在街道(鎮)或單位同意辦學的證明;
(三)培訓機構主要行政負責人資格證明文件、學歷文憑、專業技術等級證書或職稱證書、身份證復印件;
(四)擬聘的專、兼職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的名單及資格證明;
(五)擬辦培訓機構的注冊、驗資證明及經費來源的證明;
(六)擬辦培訓機構的章程和發展規劃;
(七)擬開設專業(工種)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
(八)自有或租借教學場地、教學設備的證明;
(九)有關辦學和教學的管理制度;
(十)聯合辦學的,還需提交聯合辦學的協議書;
(十一)其他有關材料。
第五章管理
第十三條經批準成立的社會培訓機構和培訓班,由所在地區的區縣勞動局進行統一管理。區縣勞動局對社會培訓機構的管理要建立例會制度。
第十四條社會培訓機構應按批準的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組織教學,保證開出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完成規定的課時數。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動,確需改動應經市勞動保障局同意。
第十五條社會培訓機構應對聘任的專、兼職教師定期進行考核和教學檢查。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支持并定期組織社會培訓機構的教師開展各種教研與進修活動,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確保培訓質量。
第十六條社會培訓機構的招生廣告(簡章)須經區縣勞動局審核后方可刊播散發。未經審核或虛假廣告(簡章),區縣勞動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及時查處。
第十七條取得辦學許可證的社會培訓機構的學員,完成學業,由所在培訓機構進行結業考試,合格的發給市勞動保障局統一印制的“*市職業技能培訓結業證書”。凡取得上述證書的學員,在參加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時,其應知考試成績可加5分。
第十八條要做好社會培訓機構的年度統計工作和復核檢查工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做好社會培訓機構的年度統計工作,并且每兩年要對各社會培訓機構進行一次復核認定,對不具備辦學資格或連續兩年沒有辦學的培訓機構,要吊銷其辦學許可證;對缺乏基本培訓能力或連續兩年沒有開班的專業(工種),要取消該專業(工種)的培訓資格。
第十九條社會培訓機構加入“*市就業培訓網絡”后,要遵守就業培訓網絡的管理規定。
第六章變更與處理
第二十條社會培訓機構更改名稱、性質及有關事項,應報區縣勞動局批準,并報市勞動保障局備案。
第二十一條社會培訓機構解散時,應當妥善安置在校學生,依法進行財產清算,并及時報區縣勞動局。經核準解散后的社會培訓機構應及時交回辦學許可證和印章,予以封存。
第二十二條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有權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分別給予警告、限期整改、暫停辦學、吊銷辦學許可證的處理;
(一)未經批準,擅自招生舉辦職業技能培訓的;
(二)虛假出資或在培訓機構成立后抽逃出資的;
(三)偽造、變造、買賣和亂發證書的;
(四)超過經核定的項目和標準濫收費用的;
篇13
美國的高等學校特色鮮明,不一而論,頂尖大學多數是發展歷史較長的私立大學,但是公立大學的總體社會貢獻遠遠超過私立大學。由州立大學和學院、贈地大學、社區學院以及技術學院構成的美國公立高等教育系統,在維護和推進社會公平、為公民提供各種類型的教育服務、提高公民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公立大學的學科專業設置,對于從總體上把握美國公立研究型高等學校的學科設置的概況,為我國在專業設置方面提供有益借鑒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美國高等學校的學科專業設置
(一)美國大學“專業”的內涵大學的“專業”一詞譯自俄語,指高等教育培養學生的各個專門領域,大體相當于《國際教育標準分類》的課程計劃(academic program)或美國高等學校的主修專業(major)。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第二次產業革命的不斷發展,各種行業對專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美國大學教育不斷專業化并出現了主修專業(major)。主修專業(major)這個詞首先出現在1877―1878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招生目錄(catalog)上?!督逃倏迫珪分械摹癆cademic Major”詞條則指出,主修專業為學生提供在某個知識領域中深入的學習與研究經歷并授予相應的學位;它為個人未來的工作與前途進行準備,并且配合通識教育課程,為本科生提供具有深度和廣度的知識。
中國大學中的專業與西方大學的主修專業或者“學程”(program)所涵蓋的內容不完全一致。相同點是二者都認為,專業是大學知識組織化的表現形式,是現代大學中知識專業化與組織分化的結果?!皩I”包括知識與學科、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專業所存在的院系組織以及大學生專業學習之后所獲得的文憑。
根據美國教育部國家教育統計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的定義,學科專業指預先設計的系統、連續、具有內在聯系的課程、項目以及相關學習研究活動等所構成的教育經歷組合,通過這些組合使受教育者完成某個階段學業,幫助他們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為進一步深造或開展職業生涯打下必要的基礎。因此,專業一詞在美國指的是“課程的有機組合”。
(二)美國學科專業目錄(CIP)與與專業設置管理
1.美國大學專業目錄。美國的學科專業目錄(Classifica-tion 0f Instructional Programs,CIP)最早于1980年由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研究開發,并由聯邦教育部頒布,包含38個學科群、362個學科和1568個專業。
CIP收錄專業的標準是“有獨立的特色課程或實踐,并且所有課程或實踐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CIP-2000的學科專業設置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1)已經有教育機構設置了該學科專業;(2)該學科專業必須有自己獨立的特色課程或實踐并形成為一個有機整體;(3)完成該學科專業的學習后可獲得相應的學位或證書。
根據2008年的學科專業分類目錄(Classification 0fInstructional Programs,CIP)統計,美國大學專業分為60個大類,共設2531個專業。授予學位的類型和數量以2006-2007學年為例,這一學年美國全國共授予學士學位1524000人,其中授予學位最多的專業是商務類,共328000人;其次是社會學和歷史學有164000人;再次是教育學106000人;第四則是保健學有102000人。獲得碩士學位的以教育學類和商務類為多,分別是177000人和150000人。獲得博士學位的專業和人數順序依次為保健和臨床醫學8400人;教育學8300人;工程學8100人;生物和生物醫學6400人。
2.公立大學學科專業設置管理。根據美國憲法規定,所有教育的管理權限歸屬各州,各州根據自己的經濟發展水平去制定高教發展策略,管理公立大學,包括興建新大學、設置新專業、培養各類人才等。近些年,隨著高等教育在經濟和社會中重要作用的日漸顯現,聯邦開始用法律和戰略文本來引導大學專業的設置。
一般而言,美國各州州政府對于專業設置的控制權大于聯邦教育部,各州制定了詳盡、細致的教育法規,如加州教育法規(California Education Code),用以管理、規范各州教育事務。但在具體的管理方式上各州的情況又不一而論――有些州的州高等教育委員會對于專業設置有否決權,如賓夕法尼亞州、華盛頓州、西佛羅里達州、新澤西州、紐約州等州的高等教育委員對公立大學的專業設置甚至課程設置都有一定的否決權。但也有部分州如明尼蘇達州政府對高校的專業設置管理相對松散。行政管理的弱化有利于新專業,特別是跨學科專業的產生,如明尼蘇達大學的聯合培養的藝術專業(Collaborative Arts Program)等就是受益于此??偟恼f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導向,是美國專業設置中各種機構考慮的主要因素。
實踐當中,美國公立大學內部,如果想設立新的學科專業,一般按照以下的程序進行:首先是學校對來自各新專業的《專業申報表》(意向書)進行初審,初審合格后再提交正式的專業計劃書及相關資料,由州政府組織專家、同行評議(包括現場考察),將專家評議意見返回學校,學校再報州教育主管審批。以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為例,新學科專業的設置一般經歷以下程序:專業申報首先由系(Department)提出,各申報設置專業的系一般都對國內、校內專業設置情況有了解,和學院在院內進行協調和溝通,學院院長簽署意見后報教務長(Provost),教務長同意后報董事會(Regents)審批。
學科專業設置申請表中填寫內容應與學校的使命、發展目標和戰略方向一致;與學校的相關方針、政策保持一致,體現出學校主流認可的培養規格,并對開設專業的質量情況,具有的比較優勢、社會需求情況、專業的效率、效力、可能發揮的增長性和資源利用的杠桿效應。
如果決定增設、改變或者減少的專業涉及到校內其他部門,就應該在籌備階段和各相關部門進行協商。新辦、改名、終止的專業,須經學校董事會批準。執行副校長(教務長)根據董事會的授權,對學院上報的相關專業問題進行評估并提交董事會審批。得到董事會批準的專業優先考慮實施。
公立大學系統最為發達的加利福尼亞州在開設新專業時,根據學校的不同類型會有不同的申請程序。加州的公立
大學主要分為三類:社區學院(Community CoHege),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CSU),加州大學(University 0fCalifornia,UC)。以加州州立大學為例,CSU申請設置新專業,由總校董事會(Board 0fTrustees)最終決定??傂6聲?5位成員,包括州長(Governor)、副州長(Lieutenant Governor)、州議會眾議院議長(speaker 0f the Assembly)、公共教育總監(Superintendent 0f Pubhc Instruction)和總校校長;還有校友會推薦的一名成員,由州長提名的一位州學術委員會成員和兩名學術會成員,任期兩年;其他成員則來自全州包括醫生、律師、企業家等各行各業的人員,任期八年,也都由州長任命。
與明尼蘇達大學類似,CSU的新專業設置申請首先須經過院系的批準,然后由各分校學術委員會(Academic Senate)相應的課程委員會(Curriculum Committee)對課程設置的合理性、科學性,就設置新專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包括專業目標、課程組合,以及現有和需要增加的師資、圖書、設備等,同類專業已有的開設情況,新專業與本?,F有相關專業的關系,社會需求情況等內容進行審查,給出審查意見。通過了的申請遞交分校校長(president),在與學校發展計劃委員會(Council onUniversity Plan-ning)就新專業與學校發展方向和目標是否具有一致性進行審核,通過后提交總校校長辦公室的專業發展計劃辦公室(Academic Program Planning,APP),APP綜合校外專家意見和申報材料所反映的情況,向總校校長推薦,或者退回申請者要求完善申報材料,如果總校校長最終采納了APP的意見,同意設立該新專業。同時,一方面,報加州高等教育委員會(California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Commission,CPEC)備案;一方面,通知申請單位開始新專業的建設工作。新專業設立6年之后,必須按要求進行評估、檢查。
二、美國公立高等學校的培養規格與專業認證和評估
由于美國聯邦政府不統一行使教育管理職能,各州對具備基本辦學條件的學校發放許可證,不對這些學校的教育質量及所授學位作出評價。為保證教育質量,美國建立了由非官方組織實施,學校自愿申請、自由選擇認證機構,評估方式以自評和同行評估為主的周期性評估和鑒定機制。同時,為保證認證質量,由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HEA)和聯邦教育部(USDE)實施對認證組織的認證(Recognition)。這樣就構成了一個由聯邦政府、州政府和獨立認證、認可機構組成的完善有效的高等教育認證體系。
(一)美國大學的培養規格
美國大學的專業設置不統一,專業要求也很難一致,所以,不同的學校對于專業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以明尼蘇達大學為代表,學校對學生的培養規格有明確要求,規定學生在完成60學分前必須申報主修專業,否則,將會按照導師的安排進入專業學習。專業要求一般由系決定,但由學院決定是否允許進入相關專業。還有一些大學對專業培養規格的要求相對更富有彈性,以伯克利大學為代表,學校允許找到合適專業的學生自主選修課程,這類課程叫做“個性專業”或“個人自組專業”(Undeclared 0f Individual Major),在哈佛大學叫做“特殊專業”(SpeciM Concentration)。
美國大學的培養規格在學位授予要求上也有所體現。一般而言,大學本科階段強調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與基礎訓練,研究生階段注重專業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美國習慣上對學習語言、文學及其他人文學、歷史和藝術的學生授予文學士學位,對學習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學生授予理學士學位。此外,專業學院還設置各種專業學位,因為文學士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學位,所以某些院校除了授予學習自然科學及工程和應用科學的學生理學士學位,其余一概授予文學士學位。在美國,不同學校的同一專業,可以設不同學位,授予何種類型的學位完全取決于學校。此外,為了鼓勵優秀學生,還設立了“榮譽學位”或“杰出學位”,榮譽學位占所授予學士學位總數的10%-15%。
(二)美國的認證機構與大學專業認證和評估
在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是負責高等教育評估與認證的私立、非營利的全國性機構。其會員有近3000所大學和學院,以及60多個全國、地方和專業的評估機構;由17位校長、教育界代表和公眾人物組成委員會領導。
對學校的認證(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主要圍繞使命與目的(Mission and Purposes)、規劃和評價(Planning and Evalua-tion)、組織與治理(Organization and Governance)、專業(TheAcademic Program)、教師(Facuity)、學生(Students)、圖書館以及其他信息資源(Library and Other Information Resources)、物質和技術資源(Physical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財力(Financial Resources)、公開發表(Public Disclosure)、完善性(Integrity)等進行。
美國公立高校在專業設置管理上有較多的自,與此同時,學校自身也加強了對專業質量的認證與評估,以加強、提高教育教學與科研水平。以UC Berkeley為例,該校專業評估委員會(Program Review Oversisht Committee,PROC)規定每8年為一個周期對全校所有的專業進行一次評估。評估主要由自查(self Study)、規劃與分析辦公室(Office of Planning andAnalysis)的統計數據報告、校外專家現場考查三大部分組成,校學術委員會對評估過程進行全程監督。
認證是一種教育行業自律和教育質量控制方法。它既是美國分權制與多樣化高等教育體制下一種有效的管理制度,又是一種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模式。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通過自我評價和同行評價的方式和體系使美國的高等教育一直處于優勢地位。
三、對我國的啟示和建議
美國各類學校的專業設置具有較大的自,專業設置的彈性和發展空間較大;聯邦更多的是通過政策和資金投入在宏觀上對專業設置加以引導。美國的公立研究型高校在設置專業時,以學生掌握廣闊、深厚的學科基礎知識作為靈活設置專業的基礎;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市場需求作為調整專業方向的基本前提;通過保障生源質量、人才培養質量、學生就業和未來發展等來保障專業設置的質量。
打造品牌專業是學科專業以及學校獲得公信力的保證,通過確定完備的教學質量標準,確立不同的培養規格和培養目標,同時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并配備必要的教學資源來確保設置專業的質量。通過認證獲得辦學效益的反饋信息幫助學校及時調整辦學思路,推動教學改革。
此外,在專業設置的管理上可以考慮實施學科專業分類分級管理,減少分類數量,鼓勵相同專業根據各自不同的培養目標授予不同學位。根據不同類型的學校定位,減少轉專業限制,降低轉學門檻,把目前以對專業適應性為主的管理模式轉變為適應不同類型學生為主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2]謝輝.美國公立大學行政管理組織架構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0,(7):53-57.
[3][4][5][6]陳霜葉,盧乃桂.大學知識的組織化形式:大學本科專業及其設置的四個分析維度[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10):18-28.
[7]張振剛,向斂銳.美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分類目錄的系統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4).
[8]劉念才,程瑩,劉少雪.美國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的設置與借鑒[J].世界教育信息,2003,(12):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