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初中英文自我介紹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初中英文自我介紹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英文自我介紹

篇1

Early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mirror, look in the mirror in the familiar face, feel oneself was a child, but I was in junior, is no longer a child.

Think of every little bit of good friends, unconsciously tears just climbed up the face, yeah! And did six years of his close friend, to this, that separate is separate, there must be many. But whats the use? Time is not to say stop. I still face the reality!

I am very forgetful, once, I cant find my shoes, anyway by mother remind later discovered I wash the shoes, on the outside. You said I am not forgetful forgetfulness.

I like the teachers help, but Im very careless, often counterproductive. Once the teacher asked me to help him finish his writing board, as a result, I listen to the blackboard writing all wipe up, the teacher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hard writing blackboard writing brush. The teacher got red in the face. Funny you say is not funny.

I am such a person, to welcome you all to find my friends! Im very good friends but oh ~ ~

初中自我介紹英文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say thanks to everybody who gave me a chance to introduce myself.

im 12years old now. as a boy, id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at the same time, i like english very much. i have a dream to be a member of nba. / i like reading and gardening as all the other girls. and i like chinese culture. would like to be a writer in future.

i will study hard to achieve my goal with your help!

thanks again for taking your time!

hello,all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today ,im really glad to be here.i hope that i can give you a good impression and make good friends with you.im an outgoing ,diligent responsible and considerate person.

my passion to english make me stand here.when i was 4 years old ,i started to learn english.from then on,im addicted to it.personally i think,english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languages in the world.i appreaciate its pronunciation,intonation and so on.whenever im alone,i like to talk to myself in english.

well,thats me,an english freak!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so,please remember me,agirl full of confidence and happiness.

thank you very much !

初三英文自我介紹范文

Hi,everyone!Let me introduce myself.Lets know each other.

篇2

Now i will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

I am 26 years old,born in shandongprovince .

I was graduated from qingdao university. my major is electronic.and i got my bachelor degree after my graduation in the year of 2003.

I spend most of my time on study,i have passed CET4/6 . and i have acquired basic knowledge of my major during my school time.

In July 2003, I begin work for a small private company as a technical support engineer in QingDao city.Because I'm capable of more responsibilities, so I decided to change my job.

篇3

(一)借助生活情境表演,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欲望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而初中生學習英語最大的障礙就是缺乏較為真實的語境,因此學生掌握英語知識仍舊以“死記硬背”為主,這樣增大了學生的學業負擔,而且學生學到的知識也是僵化和缺乏生命力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通過角色表演等形式人為地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主動交流。例如,在教學七年級第一冊Unit4FoodandRestaurantsMeatandfish時,在講解完本節的重點單詞meat,fish,table,food,chicken,water,want,hungry,eat,thirsty,drink,but后,筆者結合本課的重點句型I’mhungry,Iwanttoeat/I’mthirsty.Iwanttodrink/Doyoulikeapples?Yes,Ido./No,Idon’t.Ilikeoranges,通過多媒體CAI呈現了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圖片:餐桌、美食、水果等,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以“家庭成員”的身份開展對話,這種生活化的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通過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水平

當前,英語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首先就要提高他們的詞匯量,除了課本外,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英文單詞。無論是電視廣告、購物商場,還是廠礦機關、校園社區、旅游景區,都是我們學習英語的好地方。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發現這些隱藏在生活中的英語詞匯,并熟悉掌握它。我就曾引導學生整理英文廣告詞,經過一段時間的收集和整理,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英語廣告詞被挖掘出來,如雪碧:Obeyyourthirst.(服從你的渴望)飛利浦:Let'smakethingsbetter.(讓我們做得更好)……不僅如此,在一些營業廳前的BusinessHours(營業時間)、停車場前的Entrance(入口)、包裝箱上的ThisSideUp(此面向上)等標志也大多采用了中英文雙語形式,這也為學生學習英語詞匯提供了資源。

篇4

其次,網絡可使教學內容更生動。中學英語教材只有教科書和錄音帶兩種資料,這對于處于形象思維階段的中學生來說,形式難免有些枯燥。而在網上,有許多英語動畫和課件,集聲音、圖畫、知識于一體,還有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可彌補教材的不足,使課堂教學更生動形象。我在教授“How much are these pants?”這一課時,選擇了網上的“How much is it?”這首比較簡單的動畫歌曲,其中既有相關的知識介紹,又有可愛的動畫,學生跟著一邊看一邊聽一邊唱,興趣盎然。當然了除了歌曲動畫,還有日常交際用語、兒歌等的動畫,舉不勝舉。這些資源都能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服務,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在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英語學習興趣上,我還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一、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生的聽力

由于平時聽力訓練時間較少,聽力材料涉及的內容廣泛,學生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初中英語聽力對部分學生來說顯得比較困難,學生容易失去興趣。為此有一天我在課間有意識地上網,并向全班同學播放了一首英文歌曲“Tomorrow will be better!”當音樂一響起,教室立刻就安靜了下來,伴著優美的樂曲和不斷變換的flas畫面和英文歌詞,同學們都聽得如癡如醉。于是我立即抓住時機向同學們推薦了我平時喜歡光顧的一些英文網站,并教會了學生們如何利用Real player等軟件進行網上在線聽力訓練。從那以后喜歡電腦的同學就愛與我談論他們喜歡的英語學習網站,喜歡與我交流他們在線聽歌、學歌以及聽新聞的體會,有時我也會抽五至十分鐘的課堂時間讓同學們聽聽英語節目,同學們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

二、利用網絡資源,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為了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在口頭上和書面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為了不斷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我教會了學生如何運用在線詞典來進行中英文查詢,如何運用金山詞霸的功能來掃清生詞障礙。此外在課上,我利用網上搜尋到的短文進行“每天一讀”環節,并要求學生進行快速閱讀,回答我提出的問題,進而提高英語閱讀水平。課下,幫助學生閱讀網上的國際國內新聞。日積月累,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三、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進入初中后,學生們的學習任務加重,學科難度增加,英語學科也不例外,愛開口的同學也漸漸沉默起來了。為了重新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同學們克服畏難和害羞的情緒,我利用課余時間教會了學生們如何與網上的朋友進行英文對話。同學們對這樣的口語練習形式感到非常的好奇,充滿了新鮮感。有的同學告訴我經過在網上與人切磋英語,自己學到了好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還有的同學在話題討論中,展示了自己不俗的口語水平,得到了廣大網友的贊揚,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高。每當與同學們交談時,看到他們興高采烈、興趣盎然的樣子,我就感到無限的欣慰。

篇5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愈發的重視培養學生的個體性與自主性,尤其是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啟發、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活動與實踐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高中英語教師們必須深入探索的問題。學生的自主性發揮程度,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堂英語課上學生的參與程度與課堂積極性,是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而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是語言教學、尤其是外語教學的重要教學目的。只有通過學生個性化的有效發展,才能充分地提高學生的語用水平,提升課堂的教育教學質量。筆者基于個人多年的從教經驗,從有效問答、情境交融、話題任務三個維度入手,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問答對決顯智慧,自主探究揚個性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在高中英語課堂中,課堂的指揮棒往往緊握在教師手中,教學形式以教師單一的講授為中心,缺乏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溝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打擊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新課程的教學改革背景下,筆者以為,高中教師應該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創造的能力,尤其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尋找問題的答案,學會用英語發現問題,用英語解決問題,在問與答中,發揚個性、展現自我。

例如在教授牛津版高中英語M2U2 Wish you were here單元語法知識時,涉及in case的知識點,in case 這個詞組意為萬一、以防,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其可擴充為:in case + 從句;in case of sth;in any case;in no case等。由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采用問答形式,把對詞組的教授融入到四個不同的句子中(如I will stay at home in case ;In no case should you give up the chance. I will protect you in any case等),并用PPT呈現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句子與情境當中嘗試地猜測詞組的意思與運用方法,在問與答中加深學生對于詞組本身的理解,并引導學生運用詞組進行造句,把理解與運用融為一體。

二、課堂氣氛需營造,情境交融促發展

語言學習要重點強調情景交融,尤其注重把語言知識與實踐融合在相應的情境中。在輕松愉快的語言情境中,能夠緩解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畏難情緒和羞怯心理,幫助學生盡快地適應學習環境,進入上課狀態;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能夠激發學生所學過的知識文化,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為學生學習英語、表達英語創設心理相容的課堂氛圍,構建友好的師生互動模式,讓學生真正地從語言情境從得到英語鍛煉的機會,有效地把課堂的“指揮棒”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展現學生的個性風采。

在教授牛津版高中英語模塊一Unit 1 School life單元時,筆者有如下嘗試:由于本單元是學生們從初中升入高中接觸的第一堂英語課程,且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學生們息息相關、非常熟悉的學校生活。由此,筆者在導入環節中設計了一個互動環節――Let’s make a self-introduction together.在這個活動環節中,筆者使用頭腦風暴法與全身反應法,讓學生短時間內一起回顧如何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的表達,并在PPT上呈現出一些常用的詞匯、語塊與句型。隨后,讓學生進行用英語,或者是中英文相結合的形式(根據學生的英語差異而定)進行自我簡介,并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初中生活(junior high school life)進行表達。通過這樣的互動環節,可以營造輕松愉快的語言交流氛圍,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自然導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

三、話題任務大舞臺,小組合作顯團結

篇6

如何針對技校生生源特點進行英語口語教學,提高其口頭表達能力是技校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改進英語口語教學方法對技校培養復合型技術工人具有很大推動作用。

1.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初中已學過英語,對于他們來說英語已不再是一門新鮮的課程。論文大全。但是隨著社會形勢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企業對技術工人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要求技術工人不但能在生產過程中熟練的操作機器,而且還要求技術工人能有同外企管理者溝通的能力,以便他們及時準確地掌握新要求,了解新情況。論文大全。因此,為了滿足社會的這一需要,提高技校生英語口語能力勢在必行!

2.英語學與教現狀分析:

技校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本身語言基礎較差,在英語學習中普遍存在“厭學”情緒,尤其是進入職業學校后,英語課程由以前的普通英語轉變為適用性更強的專業英語,許多舊知識都還沒完全消化吸收,新知識又接踵而至。面對陌生的專業術語,長長的英語單詞,學生膽怯了,畏懼了!不愿開口用英語交流,怕自己站起來就語無倫次。而大部分教師又缺少耐性,為了追求教學進度,一味的陶醉在自己的“獨角戲”教學中,雖每次課下來都已“累流滿面”,但聽唱戲的人要么一臉茫然,要么就陶醉睡下了一大片。如此的教學現況根本無法達到社會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結合學生實際尋找一條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3.更新觀念,改變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唱獨角戲式的教學模式已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必須改變這種觀念,走出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誤區,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參與口語教學,積極引導學生使用英語。

3.1消除心理負擔,鼓勵開口說話。

由于技校生源參差不齊,大部分來自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的農村,他們受環境和區域的限制,本身對語言的感悟能力較差,并且礙于情面不愿意開口說英語。而語言的學習關鍵在于學者本身“敢”!――­敢放下自己的面子、敢開口、敢犯錯誤。而實際上大多數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時不是吶吶無言就是語無倫次,有的同學起來干脆一個“sorry”了事。難道真是他們不會?難道真是他們基礎太差?或者老師誤人子弟?反思,我認為是傳統的“面子觀念”在作祟!簡單一句就是怕別人嘲笑、怕犯錯誤!所以老師在教學時應消除學生心里顧慮,解放思想積極引導,多鼓勵少批評,這樣學生才會由“要我學”逐漸轉為“我要學”。

3.2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同樣英語口語學習要貴在堅持不能靠三分熱情,要把每日的值日報告(duty report),課前復習(review),課間的師生互動(greeting)、學完某篇文章后的復述(retell),朗誦、背誦等當成每日必修課來對待。讓學生充分了解中英文化差異、風俗禮儀及習慣表達方式,杜絕用中文模式來替代英語學習。

3.3狠抓基礎,靈活運用書本知識。

任何知識的運用都來源于知識的日積月累,英語學習也不例外。技校學生本身基礎較差,如果脫離書本知識一味強調“使用性”,那我們的專業英語就失去了它的原始意義。就拿《機械英語》或《商業英語》來說,里面的基本專業術語是我們在普通英語里面學不到的,如果不去掌握它們那么運用又談何容易!所以老師首先應指導學生打好扎實的基本功,然后才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連貫歸納。例如:在技工學校商品經營專業教材《商業英語》中關于Go Shopping(購物)內容,從第四課的Store Time 到Asking for Somebody’sAdvice ,這一大部分都可以歸納為購物用語。老師首先應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這一部分基礎知識,然后再設置話題或場景讓學生鞏固訓練。學生可以用最初的What time does your store open?到 What can I help you ? I want to buy …再到Give someone’s advice .例如Howabout …? Do you think of this one ?再到最后的Welcome to our store .我們全都把它放在Go Shopping系統中,老師可根據學生的愛好對這部分知識進行系統強化訓練,從簡單到復雜最后過渡到綜合運用。

3.4理論聯系實際,倡導情境教學

理論聯系實際,盡可能地創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刺激學生的表達欲望。技校生年齡平均大都在十六歲左右,他們對新鮮事物天生存在著好奇心理,老師應該掌握這一特點結合生活實際采用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開口。例如:新學期開始,同學們都要做自我介紹(introduction),我們可以設置一定的語言環境,以自己為范本首先introduce myself(自我介紹)從中學習基本用語,然后讓學生introduce one by one ..再introduce each other 中間可加入問候(greeting)等日常交際用語反復鞏固練習。

場景1:Good morning , everyone ! This is my first lesson and I’d lik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you .My name is Tangyan,you can call me Miss Tang. I come from Chongqing. Actually ,I was born inBeijing and then my family moved to Chongqing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I am164 cm tall and perhaps a little overweight .my hobbies are chinese paiting anddancing .I would like to be your friend not only in class ,but also after class.How about you ?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ves to me?

場景2:讓學生運用剛學到的簡單句型做自我介紹,并引導學生做相互介紹。

Hello,MissTang ,my name is Zhou Xuemei .I am the monitor of this class. I glad to see you….

場景3:加入Interview訪問,也就是角色表演。要求一名學生扮演Interviewee其余的同學都為Interviewers,記者可以根據需要向被采訪者發出任何問題,老師可以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比如:What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the future?等。

再比如:在《商業英語》中的“employ”招聘,老師在教會學生如何書寫求職信的同時更應該設置場景讓學生加入現場模擬。在整個模擬過程中應多思考招聘人員會問到那些問題:Do you have any skills? What are youinterested in ? Do you know how to operate any machines ?應聘人員也應該積極準備可能遇到的問題:Which occupation do you like ? How do youthink of our company ?由于這種實踐與學生息息相關,同學們參與的熱情非常高,因為問題的提出和回答需要利用課文中學到的句型和詞組,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積極性。

4.堅持“兩個原則”。

4.1多賞識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老師一定要對學生多“賞識”。時時浮現在臉上的微笑(smile),發自內心的一句鼓勵的話語(Good!Well done! Excellent!),輕輕的一次點頭(nod),贊許的一道目光(eye-contact),不時地報以掌聲都會給予學生莫大的鼓勵。

4.2正確對待錯誤。

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各種錯誤是難免的,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一味橫加指責,過分地糾錯不但會打斷學生的思路使學生緊張更會使學生因害怕出錯而不敢開口。論文大全。當學生不可避免地出現錯誤時不宜直接否定,應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并加以改之。

篇7

一、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學是一種師生雙邊活動,所以就學生英語寫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來究其原因。

1.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不少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常感到下筆困難,對英語寫作有一種畏懼心理;習慣以漢語思維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所寫的文句表意不清,文句不通,語法錯誤較多;語言、詞匯貧乏;忽視對習作的持續修改,教師也督促不力。

2.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問題。通過教學檢查發現,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明顯的缺陷和誤區,主要表現為:不少教師對英語寫作不太重視,平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課堂上精心指導學生寫作的時間少;對寫作要求不高,對學生的作品不認真批改,看個大樣即可,多寫、泛寫沒有得到應有的鼓勵和提倡;教學方法不科學,一開始就是應試教育,形式、內容多年不改,訓練方法不當;忽視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從積極的閱讀中汲取語言的營養,所以學生的英語作文思想、語言空間受限。

二、英語寫作中教與學的提升策略

語言的第一特征是其創造性,寫作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將寫作與學生的生活、興趣愛好和學習需要聯系起來呢?如何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英語寫作的策略和技能呢?本文將結合上述問題談談初中英語寫作教與學的提升策略。

1.增加語言輸入,夯實寫作基礎。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也是這個道理。寫作是語言輸出的思維過程,其前提條件是必須有足夠的語言輸入。漢語語言氛圍下的英語學習,學生只有通過讀和聽才能接觸到地道的英語,也只有在獲得大量語言輸入的前提下才能進行語言輸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人人皆知,它深刻地說明了讀書和寫作的關系,有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躍。所以,通過閱讀保證充分的語言輸入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英語文章,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和語言特色,同時要幫助學生積累英語詞匯和習慣用語,體會和領悟作者傳遞信息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技巧,增強學生對英漢兩種語言之間差異的敏感性。仁愛版英語教材課標中規定了每個級別學生英語閱讀應達到的量,希望教師在教學中予以參考執行。

2.活用聽力材料,增強跨文化意識。語言和文化必不可分,學習一種語言,必須了解其所負載的文化內涵,培養跨文化的意識。跨文化意識是指對異國文化和本國文化異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英語時根據異國文化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生的自覺性。新教材每課都有聽力材料,學生可以從中了解英美文化,熟悉英美習俗,擴大知識面,為語言輸出做好鋪墊。為此,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能聽懂和復述聽力材料的內容,還要引導學生挖掘聽力材料中的文化內涵。教師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處理聽力材料:掌握材料中出現的生詞、詞組和句型;講解連接詞在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時的正確使用方法;體驗中英文表達方式的差異等。

3.科學有效的寫作訓練。寫作技能的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

(1)激發興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興趣是前進的動力。七年級學生用英文寫作往往會使他們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引導學生做簡單的詞語擴展練習:按詞―短語―句子的順序練習組句能力。例如,教師先說hat和cat,然后讓學生自由組詞(要求長度逐漸增加):a cat, a black cat, like a black cat, My hat is like a black cat。每節課可以讓學生輪流做三分鐘英語演講,用英語談談自己的生活,或者教師提供若干個單詞,讓學生利用這些單詞編成一段有意義的對話或合乎情理的小故事。當學生能靈活運用詞組和句子時,教師要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他們樂于積累詞匯,為以后的寫作打下基礎。

(2)開設課堂限時作文訓練。課堂開設限時訓練,當場發題,限時交卷,可以促使學生瞬間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達信息,提高實際應用和應試的能力。課堂限時作文的內容設計最好緊扣課堂教學的進程,這樣就可以及時檢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例如:教師可以給七年級學生布置“自我介紹”“介紹自己的家庭”等寫作小任務;給八年級學生布置“假日計劃”“給筆友的信”“家鄉的四季” 等寫作任務;給九年級學生布置看圖寫短文等寫作任務。

(3)教師帶頭寫作,做好示范。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楷模,所以筆者建議教師和學生同堂作文。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內容,比比誰寫得好、寫得快。寫完后,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自己的大作,對學生來說是最好的享受,他們既學習了老師的寫作方法,又見識了老師的真功夫,教師的這種影響力是無形的,同時又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導,可以激發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教師的范文不僅要在格式、內容要點、語法修辭與語言習慣等方面給學生樹立樣板,而且要考慮到語言表達的多樣性。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能真正參與寫作的“游泳者”少之又少,大多數教師只是站在岸邊的旁觀者。

(4)短文改錯,提高寫作基本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糾錯是一種不錯的訓練方法,也是中考、高考英語試題中常考的一種題型。我們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測試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要求學生在15分鐘內,在全面理解短文內容的基礎上判斷正誤并糾錯。這樣的練習涉及詞語的搭配、習慣用語、語法結構等方方面面。筆者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分析得出:單從短文改錯得分上看,學生的得分率提高了50%,同時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寫作的基本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4.評價和批改方式的創新

重視作文講評課,及時反饋寫作情況,是寫作教學中舉足輕重的一項工作,直接關系到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1)作文評價理念的轉變:以學生發展為本。新課程的評價觀要求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時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應從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角度評價學生,把評價定位在鼓勵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上,善于發現學生寫作中的“亮點”,小到一個詞語的妙用都要進行表揚,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2)及時講評,做好面批。學生寫完作文后,教師要趁熱講評,使學生及時得知自己習作中的問題。教師可以將在批改學生習作過程中發現的常見錯誤集中起來,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并由師生共同修改。或者教師讓學生結對子自己去發現并改正,這可能比教師批改的效果更好。將好的習作在課堂上讀出來供大家欣賞,或者張貼出來,點點滴滴的鼓勵就會匯成興趣的河流。

篇8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要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們就得過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人生需要戀愛,我們就得過戀愛生活,也受戀愛的教育。如此類推,照加上去:是哪樣的生活,就是哪樣的教育。

陶行知認為:“學的意義,是生存或是生活。”“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或生活。”對于語言學習者而言,學習語言是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活的語言。它來源于生活,從屬于生活和服務于生活。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是初、中級技術人才、服務人才和管理人才,他們畢業后大多工作在旅游行業等服務崗位,在今后的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他們與外國游客打交道的機會比較多,對英語的使用也比較多。因此,學好英語,將為他們今后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正因為如此,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對英語的需求最主要突出在一個“實用”上,這就要求我們的英語教學內容必須“實用化、生活化”,教學方式的“生活化、情景化”,加強對學生的英語實踐教育,“在做中學,在做中教”,創造性地評價學生使用英語、應用英語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和使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學習生活中實用的英語,為今后的進一步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突出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實用性、生活性”,結合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有以下幾點體會和思考:

一、教學內容的啟示――編寫適宜本地、本校及本校學生實際的校本教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過什么生活便用什么書”。“我們的實際生活,就是我們的全部課程;我們的課程,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根據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書,編寫校本教材,應把課程融入生活,把生活引入課程,這樣的課程就會鮮活多彩,富有生命活力。所以,我們必須大力挖掘和充分利用生活中豐富的、鮮活的課程資源,積極開發適合本地、突顯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校本教材。

對于職校的英語校本教材,我是這樣思考的:第一是實用化、生活化的公共英語(日常英語);第二是具有各個專業特色的實用化、生活化的專業英語,如,幼兒專業實用英語、旅游專業實用英語、計算機實用英語等。

二、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啟示――教育要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課堂教學要與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在“做中學,做中教”。

1.教育要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課堂教學要與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論認為,教育不能脫離社會生活,教育要為改造社會生活而服務,教育與生活緊密相聯,是生活決定教育,只有與生活相結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脫離了生活就不是教育,教育者的任務是要指導學生為理想生活而奮斗,不斷改進現實生活,使生活不斷前進和向上。

幾年前,我在帶幼師四班的過程中,接觸到一些實習單位和用人單位,他們反饋的意見中有一條使我感觸頗深:很多私立幼兒園,甚至有的小學非常需要英語教師,可我們去的學生中有的是英語不好,有的即使基礎好一些也不知道如何教會幼兒,甚至連一些基本的卡片也不會做,孩子難以有興趣學。當時我負責這個班的英語教學課,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思考。幼師班的學生

畢業后主要的就業場所是各級幼兒園,面對的對象主要是幼兒,而幼兒學習主要是通過實物、動作和歌曲等一些比較形象化、容易理解的方式來進行的。所以,幼師班的英語教學除了教授知識外,我還根據該專業的就業需求教會學生如何做簡單可行的英語卡片、搜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實物、學會一些簡單常用的動作,如魚兒游泳的動作等來教幼兒學習英語、學會根據實物的特點編一些簡單、形象的童謠,在平時的教學中組織學生用簡單的英語講或者表演一些常見的童話故事、學會一些動聽、歌詞優美、內容健康的外國歌曲,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拓展語言學習的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引導學生學習“活的、有生命力的語言”。讓學生真正理解“從生活走向教育,再從教育走向生活”的真正內涵,體會社會生活實踐與學科教學是良性互動的。同時也可豐富學生的知識來源,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生的專業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樣地,其它專業的英語教學也可根據專業特點和實際需要教會學生常見的英語使用能力和表達能力,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能看懂計算機中常見的英語意思,如常見故障提示、網絡英語表達等。

2.在“做中學、做中教”

“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是陶行知先生對于“教學做合一”的具體說明。在“做中學,做中教”說明了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

這些年來的英語教育,學習的內容多偏重于單詞、句子、課文和語法,忽視了它在生活中的實踐運用,學習的環境又是在非母語狀態下,所以學了許多年英語的很多人常常是聽不懂,說不出,長期以來,從某種程度上極大地扼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他們認為學英語無用,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考試,與生活沒有關系。《新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要能夠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作為英語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和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組織英語教學,讓學生學到活生生的生活英語,感受生活中的英語和英語的真正用途,從而樂學,好學。

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廣泛參與教學,真正體現其主體作用。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曾經說過,英語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上課時,尤其是口語課,我常常事先布置學生們準備好上課要用的教具,如第8單元的口語主題是談論自己感興趣和熟悉的中英文小說及大概內容,我就布置同學兩人一組準備好自己喜歡的小說,課堂上練習和角色表演時模擬真實的情景一個同學在看小說,一個走過去打招呼、詢問相關要求的內容。同學們通過自己的表演,增強了自信心,操練了學習內容,提高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枯燥的練習變得豐富,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活中的英語隨處可在。

再如,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盡量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的真實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讓他們有機會使用英語、感受英語的真實存在。如學習時間和日期表達這一文時,我準備了鬧鐘和小日歷,引導和布置學生用真實的時間和日期來做問答練習,讓學生學會在真實的生活中使用英語,提高學習效率。每次新接手一個班時,第一次英語課我首先作自我介紹,My last name is Zhao,so you can call me Miss Zhao.同時也向同學們介紹我的英文名字my English name is Nancy.動員有興趣的同學課后也給自己取一個英文名字,并組織他們相互用英語介紹自己,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又如,圣誕節那天我對同學們說Merry Christmas,他們也對我說The same to you. 每到周末,我都會對同學們說Have a nice weekend!同學們也說Thank you.You,too.Miss Zhao.

三、評價方式的啟示――創造性的培養學生英語生活力的評價方式

傳統的英語教學評價是以考試、測驗為核心的,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通過單元測驗、其中考試、期末考試等方式實現的。而這些考試又多是以知識技能為核心,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與技能的熟練程度,多是一些文字性的考試。然而學生處于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教育的意義就在于引導和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所以評價要重視真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歷程,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日常的評價,體現動態的評價管理。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形成有效的和符合個性特點的學習策略,最終成為學習的主人。

陶行知認為,對于學生的考成,要創造性地培養生活力的考成。要考的是生活的實質,不是紙上的空談。因此,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要結合英語學科特點,要注意評價中英語知識和英語能力的結合、口試和筆試的結合、學習效果和學習態度的結合,形成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如,除了筆試測試(詞匯、閱讀理解、語法、聽力、口語等)外,我們還可以運用平時課堂表現(參與課堂配合的態度、合作交流、語言能力、表演能力和效果等)、各種英語活動情況(英語角、競賽或其它英語實踐活動等)等形成性評價方式一起來綜合評價學生的英語知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9

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以義務教育課程為基礎,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所以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設置是非零起點的。但我校實際情況是學生大部分在初中階段很少學習這門沒列入畢業考試的科目,高中階段直接來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顯然有些困難。在此基礎上,高中的信息技術課上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提高實際操作應用能力。

信息技術課,首要的就是向學生傳授有關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進行相關技能的訓練,這是由學科的教學目標、性質所決定的。

(1)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整合課程中的重要作用。計算機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定教學內容時要體現它的實用性和應用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學了就能用,在學習、活動中立即能使所學內容用得上,這樣學生就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新技能,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任務”的趨動下,以探究為主,在探究中獲得新知,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新的嘗試。只有當學生自己產生疑惑、有解決問題的沖動時,才能發現所學知識的不足,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去學習獲得新知識的欲望。這樣就使他們把所學知識和實際運用結合起來,更好地去解決問題。例如在教授WORD時,從第一節課就讓學生自己去處理實際問題,從最簡單地寫“自我介紹”、“課程表”到復雜的“打印賀年卡”,在編制過程中,學生學會了漢字錄入、文檔排版、表格制作、圖文混排等操作技巧。

(3)從學生實際出發,開放式教學。根據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需要,可以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教學內容、開放的教學材料、開放的教學空間、開放的教學時間等等,創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自由的教學環境,師生平等,教學相長,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活動的自由,讓每個學生的創造個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不同的層次,既有一般的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基本內容,也有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自己探索的內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4)交流是培養信息素養的最好方法。人的學習最初都來自實踐,來自面對面的交流。信息技術教育中信息的交流應當是最基本的問題,所以信息素養的培養也同樣需要理論聯系實踐,將實際問題引入課堂,再應用到實際,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如:利用Word制作電子報刊、設計板報;利用Excel進行成績統計;利用Flash制作電腦動畫;利用FrontPage制作網頁;利用PowerPoint制作各種主題的幻燈片等。要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設計自己的作品,然后通過展示、討論、交流、自由總結,掌握新知識,提高學生素質,培養他們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良好的學習意識和品質。

2.積極制造信息氛圍,培養學生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包括信息主體意識、信息獲取意識、信息傳播意識、信息保密意識、信息守法意識、信息更新意識等多種形式,它們都是個體適應環境、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基礎,是信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1)正視教育性游戲。教育性游戲對學生吸引力很大,如果我們適當在課堂中引入一些教育性游戲,會事半功倍。例如《金山打字通》軟件中的打字游戲“生死時速”、“太空大戰”等,學生興趣非常濃,學生看似“沉溺”于游戲,其實指法訓練、中英文錄入已在不經意間完成了。

(2)創設局域網環境。針對學校辦學條件現實情況,可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Microsoft word\execl”等軟件,結合網上下載資料,制作出多個符合學生特點的、和教學目標相關的以圖片和音樂為主的作品,在局域網中實現資源共享。

篇10

一、口語交際教學現狀

目前,雖然口語交際訓練納入在中學的語文教材中,但并非所有的語文教師對此都能引起重視。口語訓練還只是當作一種形式,走過場的樣子而已。或者只是以書面教學代替口語交際教學,根本不組織學生收集資料、開展活動。這樣一來,許多學生只能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根本不會運用口語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有一部分學生到了初中畢業時,還不敢大聲地對別人說話,更不用說如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中學生在聽說上,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有的聽話不專心,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表述事情時,說不清楚,或嗦沒有條理;有的朗讀文章時,破句,平淡,沒有感情;有的聲音不響亮,讓人無法聽清要領。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以下方面:

(一)教師思想上重視不夠。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口語表達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沒有什么根本性的問題。大多數語文教師認為平時不需要花功夫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這就導致了他們在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方面沒有強烈的內驅力。

(二)老師的素質有待提高。

語文教師的朗讀水平也參差不齊,教師在實際操作中,對學生缺乏正確引導和有效的示范作用。

(三)口語交際都缺乏科學評價。

各種級別的語文考試中,對學生的口語交際都缺乏科學、合理的考查形式,這種考試導向就造成了“重成績,輕口語”的現象。

(四)學生認識的偏差。

學生對考試成績同樣看重,認為只要考試成績高,就是學好了語文,這種片面的認識導致學生對口語交際不夠重視。

另外,更主要的因素還是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忽視。沒有以培養、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為目標。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認識不足,在教學時,淡化了口語交際的“交際性”;忽視了交際情境的創設,過多剖析交際內容,削弱了學生參與交際的熱情;交際活動的開展只注重幾個學生,剝奪了全體學生參與交際的權利。

二、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依據

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不僅體現出“以生為本、學生主體”的教育思想,對學生負責,對學生的將來負責,同時也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國家教育部、教材編寫者對此也有強制性的要求,把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明確地寫進新課改及各種初中語文教材當中。具體說來,表現在:

(一)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語文新課程標準》不但對九年義務教育的口語教學提出了總目標,而且對七到九年級還提出了具體要求,如: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說話觀點和意圖;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二)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束縛,忽視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和發揮,使學生受到太多的限制和束縛,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由此可見開展語文聽說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能促進學生的主動性發展。

(三)開展新教育實驗的需要。

新教育實驗的主要內容之一是雙語口才訓練,具體要求是:重視口才和交際能力的培養,學會說話,學會交際,開展中英文聽說活動,培養學生講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英文,培養學生具備終生受益的口頭表達能力。為此,學校的口語交際教學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各學校的語文教師應把口語交際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切不可忽視。

(四)社會發展的需要。

如今社會上對團隊協作能力要求相當高,人際間的各種關系也大大的加強。在進行社會交往的過程中,許多時候需要談判、辯論、宣傳、演講……因此,學生以后不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口語交際與表達能力。

所以,我們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說”的能力,并將之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任務之一,讓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一席之地。

那么又如何才能夠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三、開展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的策略

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很多,作為語文教師要及時更新觀念,提高認識水平,切實探究和改進自己教育教學的方法,深入研究和不斷改進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精心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愛說;教給口語交際的途徑方法,讓學生會說;努力實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多給學生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效果。

(一)掃清心理障礙,培養參與意識。

影響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主要有以下幾點:畏懼心理、自卑心理、焦慮心理、害羞心理、自閉心理、依賴心理等。這些心理障礙讓一些學生們不敢在課堂上主動的發言、回答問題。因此,教師要課堂上幫助學生們克服這些心理障礙,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要從以下幾點出發:①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平等相處,教師必須要讓學生認識到,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與教師是處于平等地位的,讓學生敢于在教師面前發言;②營造出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這樣的課堂氛圍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消除心中的疑慮,認識到在他人面前發言也不是很難為情的事;③教師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交際環境,通過各種方法去淡化課堂凝重的氣氛,讓學生成為交際的主人。

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認識教育,師生均應該跳出考試辦法、成績評定的圈子,從時展和終身需要的大語文范疇認識并思考說話的作用,幫助學生調整心理,培養學生說話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增強學生說話訓練的自覺性和提高說話能力的自信心。

(二)創設情景,激發口語交際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無論干什么,只要有興趣,便有了自覺性。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也是如此,激發他們的興趣,就等于激發他們的自覺性,這便成功了一半。創設情景,是激發學生口語交際興趣的重要途徑。創設情景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利用情感熏陶創設情景。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并隨著情境變化而變化的。情感是教學中的靈魂,它是師生間傳遞與反饋信息的劑。心靈受到觸動,才能產生信念,形成內驅力,達到樂于開展口語交際的境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意境,以充分調動情感氛圍的因素。

(2)利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

傳統的說話訓練,一般是教師出示某一句式讓學生訓練,其結果往往是學生煞費苦心也難以想出恰當的句子。如果學生眼前有活生生的情境,學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就會有表達的欲望。采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學《岳陽樓記》這課時,將洞庭湖的美景制作成課件在電腦中出現,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或是風和日麗、春和景明或是雨霏霏、連月不開的景物就一目了然,學生有如身臨其境,就能準確說出課文中每一句話所寫的景物是什么。并且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景物描繪一下,口語能力就在無形中得到了鍛煉。

(3)利用課文表演創設情境。

學生對內容有趣,情節生動的課文猶為感興趣,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利用課文,讓學生充當不同角色的人物,置身其中演一演,學生會其樂無窮。朗讀課文后,就把分角色朗讀和表演的權利放給學生。比如,在學習《核舟記》和《范進中舉》時,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為主持人和策劃者,帶領小組成員分角色朗讀課文,并商量故事中的每個角色,共同討論用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表演最合適,最后小組每人擔任角色一次,進行表演,互相評議、取長補短。學生把核舟上蘇、黃、佛印的神情表演得非常到位,吧范進的瘋態演繹得恰到好處。這樣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所感所想,體驗到了說話的成功與喜悅。

(三)利用教材中口語交際的課程內容來開展口語交際教學。

要靈活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因為口語交際的靈魂就在于交際時的生成性、不確定性。它不再是單向的、獨白的,而是多向的、互動的。教師應注意在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及課外語文活動中有意識地滲透口語交際訓練,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要利用教材中閱讀課文內容來激發學生“說”的欲望。初中語文教材共六冊,每冊安排了有六個單元的內容,并且單元內容均不相同,教師在組織語文教學時,可根據各個單元內容的不同,開展多樣的口語交際訓練的活動。

(四)利用課堂教學,強化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訓練。

課堂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要陣地,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設計出師生、生生之間的口語交際訓練。師生互動可以在師生間構建一座相互溝通與交流的橋梁,也是師生雙方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表現。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設計一些與學生互動的訓練內容。如開展師生問答,師生共同演示,師生一起討論,師生對話等形式。要在一個輕松的談話環境中開展,讓學生放下包袱,以一個完全放松的心態進行交流。

生生互動是促進學生間的合作探究學習的重要方式。在課堂上,教師可組織安排一些如討論、復述、辯論、評價等方式,鼓勵學生多參與多思考,互相促進,互相提高。這也是讓每位學生開口說話的很好的機會。

(1)利用課前“三分鐘”說話,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在每節語文課開始時,讓學生講講當天的趣事或者見聞,每天兩個學生,全班學生按組逐一上臺,一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有兩到三次登臺的機會。由于人人都上臺,并且事先有準備,學生基本沒有心理壓力,不管是內向的學生還是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都敢于登臺,有不少學生還有出色的發揮。這種方法對那些怯場的學生是一種有力的支持。隨著鍛煉的次數增多,那一部分學生也敢于在課上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三分鐘說話法能夠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口語表達環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產生積極的思維情勢,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利用課文,找準訓練口語交際能力的契機,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教學中可以穿插一系列的訓練活動,如朗讀、復述、討論、講解,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新課標”注重鼓勵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鍛煉說話能力,認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這就要求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去“說”,去“議”,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感悟文本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尋找課文的“美”點,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在學習朱自清《春》中的“春之五圖”時,教師先和學生共同學習“春花圖”,其它四幅圖交給小組進行閱讀交流,先在組內交流,交流好后再選代表在全班交流,這樣每個學生不但積極參與了對課文的學習理解,還很好地進行了口語交際訓練,既凸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在作文訓練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結合寫作教學進行口頭作文。在寫人記事作文訓練中,可以要求學生自我介紹,或對班次上的某一個同學進行外貌描述,讓同學們判斷是誰。學生參與的興趣很濃。

結合習作評講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每次作文都是由學生先四人一組互相評議,每個同學都要對該小組的四本作文進行“會診”,每個人都要對作出評語。

然后選擇有代表性的習作在全班交流、評議,最后學生評價,教師補充。通過評議、修改,培養語感,矯正語病,提高說話的嚴密性與條理性,實現思維能力與語言能力的共同發展。

(五)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新課標積極倡導“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單靠課堂訓練還是遠遠不夠的,應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強鍛煉,生活才是口語交際的大舞臺,要在多彩的生活中學會口語交際。

(1)以活動為載體,加強口語交際訓練。

多組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口才。學校經常性地開展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利用班會課和中午時分觀看精彩優美的學生感興趣的錄像,比如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大片《南京!南京!》、朱軍主持的《藝術人生》等,之后讓學生復述故事的大意,描述錄像中的精彩一瞬,這時學生樂意把自己最感興趣的片段、情節講出來。

每節語文課,開展5分鐘的語言訓練。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口語交際的舞臺,或是講述國際時事、或是熱點追蹤、或是小小故事會、或是名言集萃、或是經典歌曲等,經過訓練,學生不僅膽量變大了,參與意識增強了,表達能力提高了,而且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信息量,拓寬了學生視野。

還可選擇學生的主題讓學生辯論。如《青少年要不要上網》,在辯論的過程當中,要求學生不僅自己表達,還要聽明白對方的意思,最重要的是根據對方的意思進行反駁,要求相對較高,更容易鍛煉口語能力。

(2)從生活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課堂上的話題越貼近生活,越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主動的去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要從生活實際中,發現學生所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提煉,作為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素材。例如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辯論比賽、演講比賽,在比賽中培養口語能力。同時也可以安排學生模擬對話主持節日、采訪先進人物等活動。演講和辯論都應該選取那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例如“中學生早戀”、“趕潮熱”、“中學生上網的利與弊”等等。同時也可以在一些特殊的節日即將要到來的時候,展開話題,給學生提供鍛煉口語交際的機會。例如清明、端午、新年等。

(六)改變評價激勵,增強口語交際信心。

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我們可以采用“以說帶學”的形式,讓學生當“小老師”講解課文內容,教師在課上做學生的忠實聽眾。學生說完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分別給予不同層次的評價。這樣,學生會感受到老師的贊賞,增強了交際的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地定位教學目標,不應把要求學生的語言表達達到一個怎樣的水平放在首位,而應重點培養學生敢說、樂說的信心。不管學生說得如何,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說話的水平給予不同的評價。這一過程,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形成教師評學生、學生評學生、學生自評的局面。

總之,口語交際的訓練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幫學生在不斷的歸納、體驗中發展思維,提高學生思維的橫向與縱向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達到素質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