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數據庫設計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虛擬數據庫的實現虛擬數據庫操作的底層接口是各種物理數據庫提供的API,虛擬數據庫需要將這些API集中地封裝起來,并根據用戶的需求選擇使用。封裝結構可以如下所示。示例中僅封裝了幾個常用的數據庫API,也可以根據需求追加定義其他API進入封裝結構,也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隨時將其他數據庫API封裝進來。
2數據下發過程
2.1數據正常下發過程(1)底層網元首先向上層網元上報數據資源審計請求,并將底層網元的數據標識(通常為MD5校驗碼)帶給上層網元。(2)計算底層網元數據審計標識,判斷底層數據是否與上層網元數據一致,如果一致,發送數據審計結果正確給底層網元,否則發送數據不一致給底層網元。(3)根據結果判斷,如果無需同步,向上層網元發送數據審計流程結束,如果需要同步,向上層網元發送數據請求,數據請求中包含請求數據表,以及數據指針,用于標識上次請求到的數據位置。(4)按照請求數據,從數據庫中取出數據,以及數據指針,封裝進數據下發包。(5)數據循環向下層網元發送,直到底層網元不在請求數據為止,同時底層網元上報數據審計流程結束,完成數據下發過程。
2.2數據異常下發過程(1)底層網元在無法打開本地的數據庫情況下,判斷為本地數據庫已經損壞,向上層網元發送數據庫崩潰通知。(2)生成下層網元的數據庫,根據網元類型,通過FTP向底層網元發送數據庫文件或者數據文件。(3)底層網元接收完成數據庫后,打開數據庫,上報數據資源審計請求。
篇2
2.1數據庫選擇
由于科研管理的保密性,本校科研管理不對校外開放,基本不用考慮并行查詢的系統需求,另外,鑒于本系統目標用戶普遍應用Windows系統,所以項目采用了WindowsServers系統下的SQLServer,在跨平臺操作時,可直接用SQL語言進行數據讀寫和查詢等操作命令.用于數據庫中的標準數據查詢語言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得到了驗證.
2.2數據庫結構設計
數據庫的結構設計一定是在項目的最初完成的.構造數據庫必須考慮所有需求規則.在關系數據庫中,我們習慣稱之為范式,參考關系數據庫的多種范式,依據科研管理的需求分析,為擴大操作功能和減少冗余度選擇了第三范式.科研工作者的信息是貫穿于整個數據庫中的,必須單獨建立的,同時為了避免多人同名可以采用唯一身份證號碼加以區別.其表內信息依據需要建立以下字段:包括年齡、性別、單位院系、職務職稱、技術領域、個人信息(電話)等.每個表單都有一個和人員相關的字段,這個字段可以是工作證號,也可以是身份證號碼.每個表單都可以單獨進行,甚至可以在備份的同時也不影響錄入.如果將來需要查詢某科研人員的詳細成果,只要每個庫調用相同工作證號或身份證等就可以.科研經費是每年國家審計管理的重點,每筆經費一定要保證和唯一項目編號準確對應.所以建立經費和經費分配兩獨立表單.兩個單獨表中經費都含有項目編號,這個項目編號和項目管理中的項目編號一致.由于項目管理表中有人員信息相連,所以只要通過調出科研經費相關聯的項目編號后自動在邏輯層調用項目表和科研工作者庫中信息,就可以得到全面的經費信息.而經費分配表中的人員必須符合人員庫,這樣就杜絕了非項目人員經費報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查找同一個人員參加的不同項目的經費結果的復雜度.成果管理模塊通過建立專門的成果庫,成果庫可以包括論文、專著、專利、軟件著作權等.在設計時同樣建立一個單獨的表,而成果中也有和經費模塊一樣的地方,也就是包含項目人員,這樣將來查詢某人員的時候,項目和成果可以一起得出.
2.3用戶接口設計
根據科研管理需求分析,設計為多用戶.第一種是數量最多的科研工作者的訪問模塊,每個科研人員可以利用互聯網將在任何地點輸入本人的科研信息和成果,這樣可以將科研管理人員從大量錄入科研工作者的項目成果、專利等繁瑣工作中擺脫出來,同時也可以在保密許可范圍內查詢到自己參加過的所有項目、論文和成果;第二種是科研管理人員的入口(科研處人員),科研管理人員必須通過授權才可以通過接口進入后臺.在有記錄的情況下,直接管理數據,包括輸入到數據庫、項目審核、項目修改(教師錄入錯誤等)及刪除等.這個入口可看到項目和經費,還可以審批經費等管理功能.超級管理員還可以對科研工作者授權,使之對本人輸入數據的錯誤進行修正.一般來說,科研處的分工有多細,這個入口就有多細.比如項目管理科的人員就只能針對項目管理,項目經費管理科只能針對項目經費管理和項目狀態管理等.這樣,在管理上的細分導致多用戶之間是嚴格不相關并且不能互相越權管理.
3數據庫接口應用
本校科研管理平臺用戶功能在面板左側以項目為例:分別為項目錄入、項目修改、項目查詢和項目分析.
3.1項目錄入
該平臺突破了傳統的手工錄入方法,避免了項目數量巨大,錄入工期長等問題.最重要的是保證了非手工錄入的正確率.創新方法為先在熟悉科研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一個完善的項目資料存檔要求,并對每個存檔內容給予明確的指示,應包含一個科研項目的所有基本信息.其中項目類型中應包含附加屬性,如是否雙十項目等;項目狀態應添加自動修改的功能,當項目合同時間已到卻仍未結題者,項目應變更為延期.當所有功能都已確定完成后,直接由項目負責人提供符合后臺數據庫格式的excel表格,無論申報還是結題,都由各科研處統一通過審核將各個項目表格匯總,項目錄入工作就是直接導入.這樣大大避免了手工錄入的人為錯誤.如果有臨時的突然增加項目,讓項目負責人填好相應表格,直接導入即可.
3.2前臺的查詢功能
前臺應將任意條件如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工作單位和項目編號等檢索,同時應考慮到將來的科研管理需求,如想查詢所有結題項目或經費等于4萬的項目等其他條件等,這樣的檢索可以讓我們在左邊的可選字段中自由搭配,以便于應對不同的科研管理需求.所以平臺開發為檢索條件完全自由組合。
3.3項目修改
設計了對應不同功能的不同賬號,并分別給予不同權限,如普通院系老師給予查詢功能,首先通過教師的身份證號或者工資卡號等登陸,教師一旦登陸就相當于默認為查詢自己的所有項目.如果是科研處的管理科研工作者登陸,則可以修改和確認.為防止科研處管理科研工作者的人工誤差,可以在確認上有兩個賬號,由領導審核后方可生效.
3.4數據導出
項目查詢完畢后,可以導出的EXCEL表格應是前面檢索條件下檢索結果的表格,要求應包含所有的科研信息.由于現有的數據倉庫技術發展,將導出的數據中與現有其他數據來源(如其他大學的科研數據分析圖)對比,可根據對比數據修整本校科研發展的方向.
篇3
DM2是采用客戶/服務器模型,客戶機與服務器,服務器與服務器均通過網絡互連,通過消息相互通訊,組成一個緊密耦合的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它的工作流程如下:客戶機登錄到一臺服務器上,這臺服務器便成為它的服務器;它接收來自客戶機的消息,然后根據全局數據字典決定是自己獨立完成該操作,還是與其它服務器協作處理這條消息,處理完成之后,再由服務器將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機。由于DM2上各個服務器站點的全局字典完全相同,任何全局表的信息都會記入全局字典。若用它來構建一個企業的數據庫系統,則大量只對企業某部門有用的信息將會充斥在各部門所有服務器的全局字典中,增加了冗余。而且,當對全局表進行DDL操作時,為了確保全局字典的一致性,須對所有服務器的全局字典進行加鎖。DM2對全局字典的封鎖方式是采用令牌環方式,即令牌繞虛環(非實環)傳輸,某個服務器想對全局字典進行操作,必須等令牌到達該服務器才可以執行。每個部門建立的全局表絕大多數只對本部門有用,當對這些表進行DDL操作時,卻要對所有服務器的全局字典進行封鎖,通過令牌來實現對全局字典的互斥訪問。這嚴重損害了數據庫的效率。
為彌補以上不足,在DM2的改進版本DM3中增加了協調器,用以聯接各個獨立的DM3數據庫子系統,并協調各子系統間的各種關系,使各子系統既能高度自治地工作,又能進行有效的信息共享。
一、多數據庫體系結構
本系統可看作多個數據庫子系統被協調器聯起來的,高度自治的一個聯邦數據庫系統。其中,每個子系統獨立處理本系統內部的事務,而子系統間的信息共享由復制技術提供,副本間的一致性由協調器協調處理,處理所需的信息在初始化時寫入協調器的組間數據字典中。當對某子系統中的一份數據副本進行修改時,該子系統會將修改通知協調器,由協調器對該數據的其它副本進行修改,從而保證了所有副本的一致性。
由以上可知,子系統彼此并不直接接觸,而是各自都與協調器直接相聯,由協調器統一管理子系統間的通信。這樣,當子系統對副本進行修改時,不必關心相應的子系統處于何種狀態,也不必等待回應消息,以及異常處理,所有這些都由協調器進行管理。因此,既提高了系統運行的效率,也保證了子系統的獨立性。
協調器主要有三大功能,首先,它對協調器和服務器進行初始化,并將有關信息存入組間字典;其次,它管理不同子系統間的通信,維護副本的一致性;最后,它在子系統出現崩潰時,進行異常管理及恢復工作。
二、多數據庫互聯機制的主要策略
多個DM3系統間的信息共享是通過副本實現的,副本的一致性是由協調器來維持的,是一種弱一致性。通常,多數據庫系統間的一致性是通過協調器周期性地訪問服務器的日志來完成的。由于副本的更新帶有隨機性,因此,若采用這種方法,可能數據被修改多次,但其相對應的副本仍未被修改,這樣就損害了數據的一致性;也可能數據并未被修改,但協調器已多次訪問了服務器的日志了,這樣就降低了系統的效率。
所以,本系統采用的方法是當數據被修改時,由服務器通知協調器有關信息,再由協調器通知相關系統,修改相關數據。這樣,數據的修改及時(仍然是弱一致性),而協調器也不會在數據未被修改的情況下訪問服務器,提高了準確性。
為了使協調器正常工作,我們對底層數據庫管理系統DM2進行了修改。在基表控制塊TV_CTRL_BLOCK中增加一項IsReplication。建表時,該項初始化為false;當為該表建立一個副本時,該項賦值為true。具體算法如下。
1、初始化算法。
協調器:從用戶或應用程序接收待連接的兩個系統中的服務器名,需復制的表名;分別登錄到兩個系統的服務器上;向存有待復制表的服務器發預復制消息;等待服務器消息;若失敗,發一條失敗的消息給服務器和用戶或應用程序;若成功,從消息中取出待復制表的有關信息,根據這些信息,發一條建表消息給另一個系統的服務器;等待服務器消息;若失敗,發一條失敗的消息給服務器和用戶或應用程序;若成功,調數據轉移程序,進行數據復制;將有關信息寫入組間字典,退出。服務器:當服務器收到預復制消息后,將基表控制塊TV_CTRL_BLOCK中的IsReplication賦為true。同時,取出待復制表的有關信息,組成應答消息發給協調器。當服務器收到失敗的消息后,將基表控制塊TV_CTRL_BLOCK中的IsReplication賦為false。
2、維護算法。
協調器:從組間字典讀出相關信息,根據這些信息,登錄到相應系統上;等待消息;從某系統的服務器上收到一條修改消息后,通過查找組間字典,確定該消息的目的地,然后將它轉發過去;若失敗,定時重發。
篇4
通篇全文主要是通過系統的構建,實現固定資產的驗收、增加、處置、變動、調劑、借用、分布、清查、統計、分析、帳表、上報數據等全過程的計算機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處理,從而提高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業務效率和管理水平,規范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程序,同時解決有關人員在進行固定資產登記和報帳時多次往返于多校區、多部門之間的煩瑣過程,及其財務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之間的帳帳不符等問題。
高校資產信息化管理思路不只是對各資產業務系統的簡單集中和利用,而是一項復雜、細致的系統工程,需要通過自頂向下規劃和自底向上設計的方法來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初就盡可能避免系統的重復建設與資源的浪費,保證資源配置最優化、經濟效益最大化、信息管理最佳化。高校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建議按以下思路進行:
1.了解現狀,分析需求。在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實施信息化建設前,必須先深入了解現狀,分析需求,熟悉各資產業務辦理流程,再認真挖掘并整理各類資產和各項業務之間內在關系。
2.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由于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內容、范圍都比較廣,應當根據高校實際情況,做到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即在統一的規劃下,分步建設各類資產管理系統,而后才能集中到一個統一平臺上。
3.制定標準,信息整合。在充分掌握需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信息標準,確保搭建高校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平臺時能有統一的數據標準、完全共享的數據、協調一致的界面風格。
4.完善數據,規范管理。實現信息化管理后,很多基礎數據需要進一步完善,以達到通過信息化管理平臺能搜索到各類固定資產的準確信息。例如每棟樓宇都繪制帶有準確數據的平面圖、一件儀器設備所放置的地點需要與房屋信息中的房間號對應、每件儀器設備或家具要求都有領用人信息、共享的大型儀器設備信息等。
高校只有充分認識到當前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及其在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采用合理的解決方案及思路,才能實現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改革的成功,使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進一步促進國有資產的合理購置、有效配置、科學管理、規范處置。
2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
2.1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特點
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是根據管理的要求,綜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業務進行重塑和再造,在整個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中都有獨特的設計和創新。
一、全面性。本系統通過創新性設計,將物質屬性不同的十六大類資產納入到同一系統來管理,既可以在同一窗口處理不同類別資產的增加業務,又能記錄和反映不同類別資產的不同屬性。將十六大類固定資產均納入本系統中進行管理,不僅方便了用戶的操作,而且還能生成反映十六大類固定資產全貌的帳表體系,可以全面、正確地反映學校固定資產的總量、結構及變化趨勢等。
通過校園網,讓全校所有的資產管理部門和資產使用部門、所有的資產使用人員與管理人員利用同一套軟件系統參與到固定資產管理中來,系統對全部管理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徹底解決了原來不同部門之間管理脫節和對帳困難的難題。
二、高效性。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全面革新,通過校園網實施業務管理活動,提高了工作效率。用同一套軟件,管理物質屬性各不相同的十六大類資產,系統支持教育部十六大類與財政部十大類、六大類資產代碼的自動轉換。系統以教育部的十六大類為基礎實現與財政部的十大類、六大類資產分類的自動轉換,使得固定資產管理的使用部門、歸口管理部門以及財務部門的固定資產帳表之間實時保持一致,從而徹底解決了高校資產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對帳難的問題。
三、嚴密性。根據“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要求,建立嚴密的帳、表、卡體系,將職責、權限落實到每一個單位和人員;從業務流程到管理范圍,從權限分配到數據庫管理,都建立了嚴格的內控制度。
系統設有全面、規范的數據庫安全管理措施,使數據庫更為安全可靠,杜絕了任意修改數據庫的不規范操作。為保護數據的物理安全(指機器或硬盤損壞、病毒破壞、誤操作刪除數據等),系統已經采取的和建議用戶采用的措施主要有:數據定期備份、備份數據的妥善異地保存、服務器的開機密碼、數據庫的操作密碼、嚴格的病毒防范措施和上網計算機管理制度等等。為了保護數據的使用安全(指數據的意外修改、超范圍使用等),系統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系統登錄密碼驗證、菜單權限管理、歸口審核權限管理、財務審核權限管理、數據備份與恢復、不相容權限控制、操作日志、業務流程控制等等。
學校可以根據管理的需要設置用戶操作權限、數據管理權限以及管理部門權限等多種類型的權限管理,對操作人員、系統管理人員以及各管理部門的操作權限和管理范圍都可以作具體細致的控制,以滿足單位內部的管理崗位分工、實施內部控制的需要。
系統設置的權限相斥功能,即一個用戶如果具有增加資產的權限就不能再有審核的權限等等,系統中不會有包攬一切業務的超級用戶。同時通過系統的流程控制在資產管理部門之間形成了權力制約關系。系統一旦得到規范的應用,學校中就不再有絕對的權力部門,即使是實行統一管理的國有資產管理處也無法在其他管理部門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一項從采購、驗收、登記到入賬業務的全過程。可以有效地控制、營私舞弊的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2.2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主要問題
高校固定資產是教學、科研、管理等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在高校變遷頻繁、科技發展飛速的情況下,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變得十分困難,如何實現快速有效的管理當務之急。作者在文中分析了當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并指出高校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是解決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的關鍵,論文最后以電腦設備等為例就高校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做了詳細說明。是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順利進行的物質基礎,是衡量高校辦學綜合實力及其規模的重要標準。近年來,高校辦學規模日益擴大,“一校多區型”高校發展迅速,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面臨著固定資產規模擴大、辦學層次提升、校區數量增加、學科布局調整等新情況、新問題,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手工、半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高校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借助網絡平臺,實現固定資產信息網絡化管理已是當務之急。
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淡薄,缺乏統一協調的管理機制目前,大多數高校在資產管理方面實行的是賬務分管的原則以及資產分類歸口管理的多頭管理模式。設備管理部門管理教學、科研設備;后勤部門管理土地、房屋、建筑物、一般設備;圖書館管理圖書、雜志;財務部門負責固定資產價值賬的核算。各資產管理部門、職能部門各有自己的資產管理系統。各職能部門分別由不同校領導分管,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缺乏統一領導,沒有一個綜合協調的部門對固定資產統籌負責。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固定資產管理松懈與無序,導致數據出現遺漏或重復申報時不易發現、數據分散、難以統一,有些資產被交叉管理或無人管理,甚至資產發生問題時有職能部門相互推諉的現象。
固定資產利用率低下,缺乏統一、協調的調配使用機制我國高校購置固定資產的經費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而政府撥款的無償性容易產生固定資產投入的盲目性,人們對固定資產缺乏成本效益觀念。在高校內部,各院系從方便使用等自己的利益出發,追求小而全的模式,不愿共享,造成固定資產的重復購置。管理部門缺少從內部調劑或挖潛考慮的思路,加上高校的資產信息無法共享,沒有有效的資源共享機制和效益評估機制,往往使一校之內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儀器設備大量重復購置,特別是教學、科研用的大型精密儀器設備。在高新技術發展速度較快的情況下,儀器設備淘汰更新快,如果不提高早期使用率,就會造成隱形浪費,導致固定資產的利用率低下。
固定資產信息反映滯后,缺乏規范的資產管理理念高校固定資產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而且數量巨大。固定資產入賬、銷賬、調賬都是靠兼職的資產管理員申報給資產歸口管理部門人員中完成的。由于各使用部門的資產管理員都是兼職,再加上“一校多區型”的辦學特點,經常是集中一批到管理部門申報一次,導致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數據庫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學校資產的總體狀況。兼職資產管理員素質參差不齊,提供的固定資產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得不到保證。一次集中大量的數據錄入,容易發生信息錄入出錯,造成賬面信息與實物信息相差甚遠。很多資產的使用人和放置地點經常變動,資產歸口管理部門無法及時掌握資產變動的信息,隨著時間的推移,造成家底不清。
2.3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應對措施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效益意識是做好資產管理工作的前提。“十一五”以來,我國教育發展模式已經由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我國教育系統面臨著改進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范、運行協調高效的新型管理體制的任務。這要求我們,搞好資產管理工作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效益意識,通過我們扎實有效的工作,不斷提高資產管理工作質量和精細化水平,努力做好資產構建前期論證的科學性、準確性,減少教育資源的損失浪費和跑冒滴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完善資產管理體制,構建協調流暢的管理運行機制是做好資產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證。我們按照“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原則,逐步理順了高等學校的資產管理體制,保障了學校各項資產管理工作的統一、協調和正常實施。學校成立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絕大多數學校成立了資產處,具體負責全校資產管理工作的組織和協調;根據業務特點和部門優勢,進行合理分工,保證了各項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制度創新是實現資產管理工作規范化的基礎。各高校遵循科學合理、權威有效、規范嚴謹、易于操作的原則,從學校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到具體的資產購建立項、可行性論證、招標投標、驗收與技術測試、使用、保管、維修、養護、借用、出租、出借、清查、處置、建檔;從資產管理崗位責任制,到工作考核、監督、檢查、責任追究、賠償、獎勵等各個環節,建立了一整套的規章體系,覆蓋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業務流程的各個細節,較好地保障了固定資產管理活動的規范、有序施行。樹立資源共享理念是實現資產優化配置的關健。把資產管住不流失僅僅是資產管理工作的一個方面,把資產管好管活,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提高現有資產利用率,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才是資產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我們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積極推進資源共享和資源優化配置工作,把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學科建設、實驗室建設緊密結合,避免重復建設、重復購置,不僅促進了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有效節約了學校建設經費,而且使勤儉辦學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是實現資產管理工作新突破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綜合運用計算機、校園網、條碼識讀、數字照相等現代信息技術,將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規范固化為數字化的管理程序,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創新資產管理體系,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水平,實現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目標。我國高校一直將加強教育資產管理,提高教育資源使用效益,作為解決經費供需矛盾,保障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提高教育總體管理水平,促進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一項戰略性措施,擺在我國教育財經工作的全局性、基礎性位置上,常抓不懈。由于高校組織規模巨大,結構層次繁多,業務活動復雜,占有使用的資產量大面廣、專業性強,因此,加強高校資產管理成為我們整個資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通過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高校固定資產實施精細化和動態化管理,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2.3.1建立科學的資產管理機制。
建立高校資產管理的目標、任務和原則,對資產管理機構及職責、產權登記、資產使用、處置、非轉經、報告制度等做出了明確規定。根據目前高校資產管理狀況抓住固定資產管理這個重點,解決非轉經管理這個難點,突破無形資產管理這個盲點。提出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具體目標:即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校園網上實現固定資產全部管理活動,整合固定資產管理力量,再造固定資產管理業務流程,對固定資產實行全息、多維、實時監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務質量,創建科學的固定資產管理新體系,實現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規范化、信息化和科學化;促進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建設,嚴格落實固定資產管理責任,推進固定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高校認真貫徹落實兩廳的統一部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理順管理體制,整合管理力量,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規范管理活動,建立起了順暢、高效的資產管理運行機制。
一是明確職責分工,落實管理責任。按照“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原則,確定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資產處、歸口部門、使用部門、使用人五個管理層次,不同部門和有關人員,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承擔不同的管理責任,并擁有不同的管理權限,按照規定的流程,互相溝通、協調、制約、監督。按照“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要求落實資產管理責任,要求每一個固定資產使用人對所使用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承擔經濟責任。從固定資產的形成到處置,其間所有管理活動都有具體的業務操作規程,對于任何一項資產都做到來源清,去向明。
二是密切配合協作,實行多維控制。在不同的部門設計不同的賬簿體系,賬簿體系之間形成嚴格的鉤稽關系,相互牽制并以清查表、增加憑單和處置單等原始憑證為依據協同于資產管理活動全過程。對每一種固定資產的幾乎全部物質屬性和社會屬性信息記錄在案,形成豐富的信息資源,對固定資產實行多維控制,全方位提供實時動態信息,保證在任意時點提供的資產信息都是真實、準確的。根據需要與使用狀態科學配置,提高使用效益,避免投資浪費。
三是建立激勵機制,規范日常管理。在建立部門臺賬基礎上,將固定資產占用情況納入學校經費預算,準確評價各部門績效,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使開源節流、增收節支成為各部門的自覺行動。建立科學的維修養護制度,努力延長資產的使用壽命。建立正常的清查盤點制度,對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情況、管理使用情況定期、不定期進行清點、核實、檢查。建立嚴肅的獎懲制度,對丟失、損毀行為要求經濟賠償和予以行政處分。
2.3.2建立強大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
我們深深地認識到,上述資產管理制度措施的落實和目標的實現,必須以強大的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支持為前提。將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責任固化為數字化的程序,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夠有效控制人為因素,促進各項制度和措施的貫徹落實,達到管理的規范化。為此,從2000年開始,我國高校就組織有關專家,成立了專門的研發團隊,用近3年時間完成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網絡版)》的開發。該軟件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全面性。本系統通過創新性設計,將物質屬性不同的十六大類資產納入到同一系統來管理,既可以在同一窗口處理不同類別資產的增加業務,又能記錄和反映不同類別資產的不同屬性,不僅方便了用戶的操作,而且還能生成反映十六大類固定資產全貌的賬表體系,可以全面、正確地反映學校固定資產的總量、結構及變化趨勢等。
(二)高效性。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全面革新,通過校園網實施業務管理活動,提高了工作效率。用同一套軟件,管理物質屬性各不相同的十六大類資產,系統同時支持教育部十六大類與財政部十大類、六大類資產代碼,使得固定資產管理的使用部門、歸口管理部門以及財務部門的固定資產賬表之間實時保持一致,從而徹底解決了高校資產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對賬難的問題。
(三)嚴密性。根據“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要求,建立嚴密的賬、表、卡體系,將職責、權限落實到每一個單位和人員;從業務流程到管理范圍,從權限分配到數據庫管理,都建立了嚴格的內控制度。系統設有全面、規范的數據庫安全管理措施,使數據庫更為安全可靠,杜絕了任意修改數據庫的不規范操作。學校可以根據管理的需要設置用戶操作權限、數據管理權限以及管理部門權限等多種類型的權限管理,對操作人員、系統管理人員以及各管理部門的操作權限和管理范圍都可以作具體細致的控制,以滿足單位內部的管理崗位分工、實施內部控制的需要,可以有效控制、營私舞弊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四)實時性。對每一件固定資產從采購、驗收直到處置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全程跟蹤管理,實時記錄管理活動,反映每一件固定資產狀態。
(五)規范性。嚴格遵照國家有關財務管理與儀器設備管理制度要求,制定了規范的體系結構、業務流程、管理信息項。系統設計出規范的網上管理流程,一項資產增(減)業務須由多個管理部門參與完成,如使用(購置)單位在任意一個終端提交驗收單后,歸口管理部門即可進行審核,然后財務審核或資產處審核,這些操作都在網上實時進行,實現了事中的實時控制和事前的前饋控制功能,這是傳統管理無法做到的。系統還提供了一整套規范的管理賬、表、卡,無論在哪一個管理環節上都可以隨時彈出規范的業務處理表格,如:驗收單、變動單、處置單、資產卡片等,填制完畢或提交審核或隨時打印,所見即所得,非常方便。
(六)先進性。系統設計的技術定位是充分利用校園網進行固定資產管理,輔助以條形碼識讀技術、圖像采集技術等其他先進技術,通過網上管理使過去集中在歸口管理部門的資產增加、變動、處置等大部分基礎性錄入操作,分散到各院(系、室)乃至具體使(領)用人去做,使得管理重心下移,原來繁重的歸口管理工作變得輕松、簡單。系統將條碼技術應用于固定資產管理與清查,使資產清查工作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和管理成本,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系統還對常用操作作了智能化處理,有效地提高了輸入速度。另外,還有批量處理以及連續追加等功能,使繁瑣復雜的基礎數據錄入工作在瞬間點擊幾下鼠標即可完成。
目前,大部分高校全部安裝使用了該系統,而且全國其他普通高校也基本全部安裝了該系統。在去年進行的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過程中,該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
2.3.3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以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持,實現了固定資產的異地網上同步管理和縱橫多維溝通。一臺服務器通過校園網、城域網連接著上百臺計算機,在不同城市的多個校區,不同身份的管理人員和決策者借助管理系統同時實施不同的管理活動,實現了管理信息的實時溝通和交換,通過管理系統可以得到任一資產的任一時間、任一地點、任一部門、任一使用人的幾乎所有信息。徹底告別了過去那種工作繁重、手段落后、信息遲滯、缺乏溝通的傳統手工操作方式,也徹底解決了傳統管理模式帶來的差錯率高、對賬困難、各自為政、信息閉塞、監控不力、管理效能低下等老大難問題。
實現了對固定資產的安全有效監控。通過制定嚴格的程序和履行嚴密的管理手續,將每一件資產的具體管理責任都逐層逐級落實到了具體部門和人員。徹底改變了原來那種責任不清、情況不明、賬實不符、管理混亂的狀況,有效地杜絕了資產流失現象。
各項基礎業務環節都得到了全面規范。從固定資產購建立項到可行性論證、招標、驗收、技術測試、使用、保管、維修、養護、借用、出租、出借、清查、處置、建檔等各個管理環節都有具體明確的要求和管理規范。
自覺有效利用的機制開始形成。由過去的以管住、不流失為目的,轉變為既要管住,更要管好、管活,把充分發揮固定資產在學校教學、科研和行政運行中的使用效益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科學管理,進一步優化了資源配置,有效地提高了存量資產使用效益。
充分利用系統中的大量信息為學校管理決策提供客觀、準確、實時的依據,有力地支持了預算編制、資產購置、學科建設、重點實驗室建設等管理活動的順利實施。
有力地保障了校區搬遷、院系調整、學科建設、本科教學評估等一系列重大活動的事實,適應了學校快速發展、改革深化和資產規模急劇膨脹的管理需求,實現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的根本性突破。
一項改革的推進通常會遇到各種阻力,規范和加強資產管理因觸及各方面的利益更是如此。但我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卻收到了“三滿意”的效果:一是校長滿意。因為不僅摸清了家底、保障了資產的安全完整,更為重要的是在校長的管理決策中隨時可以得到管理信息系統的決策信息支持。二是教職工滿意。不僅學校內的每一個員工都平等對待,無論是校長還是一般教員都要對所使用的資產承擔責任,增強了全體員工的公平感,而且根據公布在校園網上的資產信息,教授們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各種開放的資源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和創業。三是管理人員滿意。管理系統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而且還可以利用系統積極進行管理創新,這又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資產管理人員內在的工作熱情和激情。
2.3.4幾點體會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效益意識是做好資產管理工作的前提。“十一五”以來,我國教育發展模式已經由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我國教育系統面臨著改進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范、運行協調高效的新型管理體制的任務。這要求我們,搞好資產管理工作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效益意識,通過我們扎實有效的工作,不斷提高資產管理工作質量和精細化水平,努力做好資產構建前期論證的科學性、準確性,減少教育資源的損失浪費和跑冒滴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
完善資產管理體制,構建協調流暢的管理運行機制是做好資產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證。我們按照“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原則,逐步理順了高等學校的資產管理體制,保障了學校各項資產管理工作的統一、協調和正常實施。學校成立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絕大多數學校成立了資產處,具體負責全校資產管理工作的組織和協調;根據業務特點和部門優勢,進行合理分工,科學劃分歸口管理范圍和職責分工;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將具體資產的具體管理和維護任務進一步分解到基層使用單位;根據管理需要,合理設置工作崗位,明確崗位職責,選配精干人員。我國高校已經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用管結合、運轉流暢的資產管理新機制,保證了各項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
制度創新是實現資產管理工作規范化的基礎。各高校遵循科學合理、權威有效、規范嚴謹、易于操作的原則,從學校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到具體的資產購建立項、可行性論證、招標投標、驗收與技術測試、使用、保管、維修、養護、借用、出租、出借、清查、處置、建檔;從資產管理崗位責任制,到工作考核、監督、檢查、責任追究、賠償、獎勵等各個環節,建立了一整套的規章體系,覆蓋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業務流程的各個細節,較好地保障了固定資產管理活動的規范、有序施行。
樹立資源共享理念是實現資產優化配置的關健。把資產管住不流失僅僅是資產管理工作的一個方面,把資產管好管活,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提高現有資產利用率,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才是資產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我們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積極推進資源共享和資源優化配置工作,把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學科建設、實驗室建設緊密結合,避免重復建設、重復購置,不僅促進了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有效節約了學校建設經費,而且使勤儉辦學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是實現資產管理工作新突破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方面,我們綜合運用了計算機、校園網、條碼識讀、數字照相等現代信息技術,將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規范固化為數字化的管理程序,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創新資產管理體系,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水平,實現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目標。
3系統分析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國逐漸意識到教育在發展本國經濟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近些年來“科教興國”戰略提出,國家及各級政府對教育事業投入力度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對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投入的資金飛速增長。高校之間通過擴建、合并等措施,不斷的擴大自身的辦學規模及創新發展的空間,搞笑的教學設備也呈現出了飛速增長的趨勢,這一趨勢在促進學校科研水平的提高、改善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產生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正是由于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資產總量的增多,使得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數據出現了難以及時匯總或匯總不及時等問題,造成資產管理數據在統計、查詢等方面難以實現動態化、全過程管理。為促進固定資產管理時效性特點的有效實施,高效利用校園網及互聯網等系統,及時的構建起了全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開放化信息管理體系,這一管理體系的構建,有效地解決了原本人工操作中的繁瑣化、不及時等問題,同時有效的保障了固定資產在網絡化管理下全程化動態性的管理,有效地提升了資產管理的效率。
3.1模塊概要設計
當前,高校中校園網應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化管理,但是利用網絡實現高校固定資產日常管理的還很少,這樣花費上百萬元建成的校園網本身的功能就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造成了網絡資源的極大浪費。依據固定資產管理的實際需求,整個管理系統從功能的分類上劃分為用戶管理、資產管理以及統計分析三大模塊。本文通過對整個網絡系統設計體系的深入剖析,結合網絡資源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實際應用,就網絡設計的設計方案以及用戶權限等對該數據庫的基本構成展開探究。
3.1.1用戶管理模塊
系統中采用了分級權限、兩級審批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用戶與用戶之間不存在相互隸屬的關系,而只是屬于某一角色;而角色是一組擁有相同權限的用戶變集。部分單位采取了更為嚴格的管理、審批機制,該模塊主要完成用戶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這一系統的角色主要分為:
(1)系統超級管理員:
(2)一般經辦人;
(3)國資處各科室管理員:
(4)國資處各科室工作人員。
針對以上系統的角色以及用戶的權限,用戶管理模塊就會提供與之相對應的、適用于這一用戶的功能,比如用戶密碼修改、數據的增刪改以及用戶資料的修改等。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對應于各角色的管理功能也應當更加細化,系統的權限管理功能更加靈活。這些基本的用戶管理能夠實現用戶信息的實時性、動態化管理,有助于固定資產管理做到權、責明晰化管理。
3.1.2資產管理模塊
固定資產主要負責的設備的購置、審核、驗收以及建賬等工作。因此,固定資產管理模塊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實現資產管理的一些最基本化的管理工作。
3.1.2.1儀器設備管理
高效的儀器設備主要是指科研、教學中所使用的單價在800員以上的設備以及行政、后勤所使用的單價在500元以上的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的管理主要包含了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儀器設備的驗收。對于購買的儀器設備在建賬之前都需要經過審核、驗收這一環節,才能夠在財務處進行賬目的報銷。驗收是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最基礎的環節,因而,這一環節在有效實施固定資產管理中十分的重要;二是儀器設備的調撥。是指校屬行政、教學、科研設備等校內使用單位發生變更或調至校外使用;三是儀器設備的報廢。對于無法滿足教學、科研管理與生活的儀器設備的資產管理手段,也即對已達到報廢條件的儀器設備實施的處理方式;四是儀器設備的丟失。固定資產管理中不可避免的會因為某些原因而造成固定資產的丟失,因而,有關儀器設備的管理就存在設備丟失管理這一方面。
3.1.2.2耐用低值品的管理
耐用低值品指教學、科研使用的單價在200~800元(含200元)的儀器設備和行政、后勤使用的單價在200~500元(含200元)的儀器設備。由于耐用低值品的價值比較低,在實際的資產管理中,實施上述四方面儀器設備的管理時均不需要校領導的簽字與審核,因而,有關其管理流程在此不再庸述。
3.1.3統計分析模塊
隨著工作流產品需求的擴大,一些高校在實施固定資產管理時研發出了不同的管理產品。產品各具其管理優勢與特點,在接口管理、協議等方面也各有其特征,能夠促使管理戰略的有效貫徹與實施。系統現有的統計分析對于固定資產信息的統計與分析等功能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同時,基于本系統與相關財務管理系統的對接和信息共享,在實際的固定資產管理中還應加強對于財務信息數據的分析。此外,在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大背景下,系統的無縫銜接、資源共享等也是該系統實現進一步完善所應關注的關鍵點。產品之間存在的差異也使得固定資產管理流程的操作性工作出現交叉的問題。統計分析模塊主要促進高校固定資產的資產額統計以及資產年限統計功能的實現,與此同時達到與上述三方面相對應的圖表顯示功能的有效落實。
3.2設計思想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通過實施固定資產管理計算機化管理,將計算機管理擴大到固定資產管理業務的各個領域,用計算機最大化的實現取代手工管理固定資產的軟件處理系統。一個服務器端平臺必須能全天候運轉以滿足用戶的需要,本系統采用B/S結構模式,將應用程序放在介于客戶端和數據庫服務器之間的Web服務器上,客戶端只要能連入校園網或互聯網,在不安裝任何軟件的情況下就能通過瀏覽器訪問該系統。本系統支持異構環境,兼容性好,具有很高的可擴展性,通過在共享數據庫中設置相應的標志,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軟硬件設施,利用原有的數據信息操作體系實現信息的傳遞。與電子郵件方式相比,這一系統不僅可以對最新資產數據進行實時的統計和查詢,而且降低了客戶端的硬件和技術要求,避免了大量的數據傳遞,提高了效率,節省了數據的存貯空間和帶寬。這一管理模式,對于計算機專業、非計算機專業人士而言,均具有較高的合理使用性。同時,這一管理系統降低了操作的困難,有效促使各院系以及各部門管理人員的掌握。
3.3系統功能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是為實現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功能以及一些最基本的統計分析功能而構建的,因而,該系統的主要頁面與固定資產的管理密切相關。該系統主要有基礎設置、資產報增、變動管理、查詢統計、精密儀器、報表打印、財務核對、系統管理等功能。本系統的功能模塊圖如圖3.3所示。
資產信息的網絡化管理,使得數據處理的周期縮短、固定資產管理總的工作量及工作的分工更趨合理,因而能夠明顯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效率的提高。與此同時,就上述有關系統各部門管理體系的設置可以看出,這一管理體系有利于全校教職工參與到資產管理中來,不僅能夠促進各級管理人員管理意識的提升,還能夠增強管理工作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從而促使資產管理科學化、嚴格化目標的實現,進而實現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3.3.1基礎設置
基礎設置主要包含了對固定資產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相關信息的設置。首先,單位管理。設備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實施添加、刪除、修改單位信息以及對單位內部設備信息進行查詢等途徑實現對所有固定資產的使用單位的管理。其次,數據維護。對于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數據,設備管理部門應對包括單位、處室在內的固定資產管理數據進行管理。最后,數據統計。設備管理部門對所有數據,包括處室、單位的數據進行管理。對所有固定資產的使用單位的設備信息進行統計、匯總,制作報表,進行報盤。
3.3.2資產報增
接到單位提交的新增設備申請后,設備管理部門對該申請進行審核。各資產使用部門通過該功能進行資產數據的錄入、修改,資產主管部門審核使用部門輸入的報增單,若批準新增設備,則在設備基本信息表中將設備的狀態由‘臨時狀態’改為‘正常狀態’;若不批準新增設備,設備基本信息表中該設備的狀態仍為‘臨時狀態’。當有關儀器設備等通過審核后,有關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就應及時的轉入后臺數據庫,并在實際的管理中打印報增單。
3.3.3變動管理
該功能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環節,資產使用部門通過系統提交資產變動申請,接到單位提交的設備現狀修改申請后,設備管理部門對申請進行審核。審核的內容包含了調撥、報廢及報損等有關固定資產管理項目的申請。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審批,若批準設備現狀修改,則將被申請設備的現狀改為新現狀,并將修改的詳細內容記錄到現狀修改日志中;若不批準,則對申請設備的現狀不修改。
3.3.4查詢統計
設備管理部門可以對所有固定資產的使用單位的設備信息進行統計、匯總。制作報表。系統提供了詳盡的查詢功能,用戶可以依據自身的需求,通過系統設定的選擇條件進行自由的選擇與查詢,可以通過統計分析功能對查詢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于相關的固定資產管理數據實施隨機、隨時的隨時查詢和打印;與此同時,系統提供了詳盡的查詢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自由選擇條件,還可以通過統計分析功能對查詢的數據實施必須的分析,以對今后有關固定資產管理提出完善的意見與有效實施的建議。
3.3.5精密儀器
精密儀器主要指的是價值在10萬元以上的儀器,其驗收、調撥、報廢等業務與上述有關儀器設備管理應關注的四方面基本相同。但是,由于精密儀器價值較高,精密儀器效益評價和年使用情況,在發生各項業務都需要主管校領導的簽字審核。為了提高大型貴重精密儀器的利用率,在實施系統化網絡管理中,應由使用部門進行網絡提交,通過主管部門核實備案。使用效益考核,評選出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管理先進集體和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管理先進個人。各部門也可以在網上申請使用精密儀器,由主管部門審批,實現共享。
3.3.6報表打印
該功能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環節,為實現系統的數據安全及可靠性管理,資產使用部門通過系統提交資產變動申請,包括調撥、報廢及報損等申請,報表的打印分為固定報表打印和自定義報表打印。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自定義報表的格式,生成各種對外上報或內部管理需要的統計、匯總、分析報表。
3.3.7財務核對
對于審核人、審核時間以及審核結果等信息,網絡化數據庫管理系統能夠使新實時的與財務部門對帳。首先,對于未經批準的儀器設備的申請,可將審核信息、不予批準的原因計入申請單的信息表內,還應注意將未經批準的審核結果及時的告知申請人;其次,對于予以批準的儀器設備申請,應將申請的批復記錄及時的錄入審核記錄單中,審核人可以對申請表的內容及其對應的設備信息表進行查閱,以便于固定資產管理歷史情況的管理。
3.3.8系統管理
利用日漸成熟的網絡硬件條件對角色權限的分配機制進行一定的劃分與管理,同時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對于資產的調配、申請以及報廢等流程實施信息化的管理,實現固定資產的購入、入庫、調配、閑置、報廢等申請及相對應的審批功能,為高校管理人員全面把握固定資產的管理現狀提供客觀、合理的參考依據。
該模塊主要用于完成對用戶的權限管理、數據備份、數據恢復等功能。固定資產管理數據庫的建立是通過構建完善的權限管理制度,將數據自動的備份為手動與自動兩方面備份。如果具體的業務流程發生變化,系統的工作流程難以依據客戶需求及時的做出調整,一旦出現數據管理的意外狀況,能夠將已經備份的、安全的數據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到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中,實現系統安全運行、達到對數據的權力控制及安全訪問的目的,使其能夠實現更復雜、靈活性更高、動態適應性強的業務過程。
4系統設計
4.1網絡結構設計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數據庫系統在開發中,為了促使系統的結構更為清晰,同時也便于系統的維護以及相關軟件的管理與升級,常會使用多層體系的結構以達到上述需求。本系統采用的是典型的三層B/S模式網絡結構,這一網絡結構主要以三層體系的進化型多層體系結構為基礎,在保持數據管理信息層以及數據顯示層的基礎上,對設計數據以及頁面顯示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著重的分析。實際的獲取所需管理數據時,首先,使用者通過瀏覽器向Web服務器中的應用程序發出查詢或數據操作請求,用戶的請求通過特定的數據庫接口ODBC驅動程序傳送到數據庫服務器上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其次,有關數據的處理完成后,數據庫服務器將查詢或處理結果再次通過數據庫接口ODBC返回給Web服務器,Web服務器再以網頁的形式返回給用戶。這樣用戶只需要在以瀏覽器為界面的簡單操作下,獲得大量關于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
4.2數據庫設計
系統數據庫主要包含了用戶數據以及資產數據兩個主要方面,以及與之相關的基本數據和相關的頁面控制程序。數據庫設計的好壞,對于整個系統的運行效果起著最主要的、直接的影響。良好的數據庫設計,不僅能夠可以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數據信息的存儲效益,而且對于保證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性意義。針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特殊需求以及實際管理過程中固定資產管理業務流程的分析,數據庫設計主要包含了固定資產信息表、使用單位信息表、固定資產類別表及用戶信息表幾個大的方面。
固定資產信息表屬性指的是在用資產信息、報廢資產信息、申報資產信息等,這一信息表涵蓋了固定資產管理的各個方面:固定資產編號、設備照片、設備名稱、制造廠家、規格型號、資產類別、價值、計量單位、數量、購置日期、入帳日期、使用單位、使用狀況、儀器負責人、使用日期、使用年限、存放地點、變動記錄、備注。
用戶信息表屬性應當將用戶基本信息、角色權限信息等涵蓋在內。包含了用戶編號、用戶名稱、用戶密碼、所屬單位、擁有權限、備注,是為了實現用戶登錄、修改資料等基本功能而設置的。
固定資產類別表屬性應當包括實現資產管理流程的全部基本功能,實現根據權限控制頁面顯示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類別編號、類別名稱、備注。
在概要設計過程中,基于管理系統應用的實際需求,有關固定資產系統數據庫應包含固定資產數據、用戶管理數據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輔數據。通過將上述數據分析概要設計相關內容法人管理,該系統將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所使用的數據進一步的細分為固定資產清理信息實體、資產類別實體、資產管理人員實體、使用部門實體、使用情況實體以及固定資產信息實體等一系列的與固定資產管理相關的數據管理實體。
4.2.1表的設計
表的設計主要意義是通過構建數據庫中的信息分類,實現固定資產管理中的自動化或者是半自動化的數據處理功能,進而實現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固定資產管理中賬實不符的問題。
在實際的管理中,以上是實施管理的指導性表,有關每一子表還應依據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實際進行深入的細化。完善部門表存儲單位內部具體部門信息,實現高校各級管理者對固定資產管理數據的需求。資產申請表存儲了資產申請的基本信息,對于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予以公示有利于固定資產管理的全過程、透明化管理目標的貫徹與落實。菜單樹表存儲了構建分類菜單樹的基本數據。由上述4.2.1~4.2.11表中所表述的可知,數據庫中各表主要是依靠固定資產管理關系以及彼此之間的屬性關系進行聯系。管理關系的主體是User表,而系統角色的扮演依托Role表中的分類,促進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中的執行主體在實際固定資產管理時初審人、表中申請人以及終審人等一系列角色的實現。
4.2.2數據庫端口設計
數據庫系統將數據信息以某種數據模型組織起來進行存儲,并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實現固定資產管理數據信息的插入、刪除、修改、查詢等操作,最終保持數據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見數據庫是信息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而數據庫端口是連接數據庫各子庫的重要管理媒介,因而端口的選取與設計之間影響到整個管理系統的效率。
高校資產管理系統主要編程接口設計是本系統的工作流引擎提供了一些編程接口,在實際應用中,使用這些接口,可以完成對工作流的監控與管理的基本操作。隨著對工作流產品需求的不斷擴大,許多公司推出了不同的工作流產品。為了更好的實現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過程建模、分析和實施,應以實現工作流技術的標準化和開放性為主要目的,定義了工作流系統的結構及其與應用、管理工具和其他工作流管理系統之間的應用編程接口。下面按照接口的功能來分,列出了主要接口的名稱:
1.工作流管理和監控接口
(1)newProcess():為有效實施管理,在系統內新建一個流程實例。
(2)hcnagesattus():為實現工作流的動態化管理,設置流程實例的狀態。
(3)uqerPynedingList():在固定資產的管理與控制中,該接口的作用是列出目前待處理的所有流程實例。在用戶任務處理中,這一接口也需要使用到。
(4)notifyEngnie():當管理時,通過這個接口向工作流機發出請求,主要只針對流程實例實施管理請求,由工作流機完成相應的操作。
(5)pendingDetail():用戶在使用系統的過程中,為獲取與某一固定資產管理相關的信息,就必須通過這一接口來查詢指定流程實例,將其擴展為所需的詳實固定資產管理信息。
2.用戶任務處理接口
(1)querPyeodinglist():得到某個用戶的工作項列表,并依據這一列表實施數據的查詢與征集。
(2)pendingDetail():為獲取特定的固定資產管理信息而設置的用戶任務處理接口。主要得到的是某一指定工作項的詳細信息。
(3)traceworkFlow():已查詢或者是已經在掌握之內的信息,想要再次獲取,就可以通過這一端口得到與該實例相關的歷史處理信息。
(4)notifyEngnie():當用戶處理某個任務時,可以通過調用該接口,來檢驗當前的流程是否處于正確的運行中,主要環節是通知工作流機用戶的處理操作,進而實現工組流機對流程的正確導航。
(5)Seatassign():有時用戶在處理某一任務時,常常會出現多個符合條件的處理者狀況。這一接口就是按照任務分配策略,選擇最適合于用戶實際需求的處理者。
3.其它相關接口
(1)snitworkFIWEngine():初始化引擎,為實現業務處理的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當網絡服務器啟動的時候調用;
(2)getlnsatnce():得到工作流引擎實例,當用戶需要對工作流實例進行實時的監控,進行操作和管理時調用這一接口。
4.3編碼設計
固定資產管理實施網絡化的系統管理之后,原本的資產管理人員就可以將主要的管理精力放置在有關固定資產管理信息數據的維護上;同時網絡化的管理還能夠促進使用單位間更為方便的查詢與固定資產相關的信息數據,極大地促進了校內設備使用單位之間、主管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
上述網絡化管理作用的實現,最關鍵的就依賴于系統的編碼設計。我國許多高校已經建立起來的MIS之所以未能在實際的固定資產管理中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最主要的問題就出在編碼設計上。計算機編碼是運用字母代表漢字的表示方法,將與固定資產管理相關的信息數據輸入管理系統中。因此,編碼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高校固定資產數據庫維護的水平。
基于以上考慮,在本系統中通過確保一個資產編號將唯一確定一條記錄,在系統中不會出現兩個資產編號相同的記錄這一條件,采用按規則自動產生的方法生成資產編碼的途徑,實現數據庫中關鍵字的唯一性。
4.3小結
在實際的固定資產管理數據庫運行中,一個成功的數據庫不僅能夠極大地提升整個系統的整體化性能,還能夠促進系統的升級與擴展,為進一步提升軟件開發效率與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因此,確保安全機制數據的有效性,數據庫結構對最終用戶應保持透明;還應在使用的過程中依據數據檢索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的對數據庫進行合理的維護與修改;為便于數據庫結構改進以及數據備份的恢復,數據庫結構應注重固定資產管理業務數據的準確化,進一步是新數據庫功能的強大。
(1)系統具備較好的可伸縮性。客戶端利用B/S訪問服務器,便于數據檢索和修改,可以使多項應用跨平臺使用。通過對數據庫進行優化使其具有更強的延展性,這樣為用戶對硬件及軟件使用需求作出更為充分的擴展。
(2)實現用戶對遠距離通信要求的達成。通過使用Internet/Intranet實現固定資產數據庫管理數據的傳遞,數據庫容易使用和維護,進而使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庫建設實現遠距離通信應用的需求。
(3)提升系統維護、移植和升級方面的質量。B/S模式是以服務器為中心的管理的模式,在實際的數據庫管理中,不僅能夠減少客戶端對維護工作的負擔,而且還利于管理人員、開發人員將精力集中在合理組織信息庫管理體系結構的完善方面,進而為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業務提供技術支持。
(4)易操作。提高開發效率和開發質量,使系統具有便于操作的用戶界面,這樣在客戶端只運行瀏覽器的情況下,由Web服務器執行用戶對所需固定資產管理數據的查詢、處理,對最終用戶的響應時間合理,以最少的冗余數據保障用戶需求的達成。
(5)集成的綜合信息系統。提高系統的整體性能,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統把企業中分散的子系統集中到一個相對集中化的管理系統中,以很少的數據庫維護工作,較高的管理效率解決企業的各種經營、管理問題。
5系統實施與測試
5.1系統特點
系統開發使用的操作系統為Windows2000Professional,開發工具采用先進的可視化開發語言MicrosoftVisualBasic,MicrosoftVBScript,數據庫開發采用目前流行且安全性高的MicrosoftSQLServer2000。
輕松便捷的網上報帳和設備查詢本系統能夠通過網絡,輕松實現學校各部門網上報帳和設備查詢,使學校各部門能及時方便地了解本部門的設備情況,并能大大減輕資產處老師的負擔。先進的開發技術系統采用JAVA技術,支持多平臺運行,并在IBM實驗室經過軟件優化,通過了IBMWEBSPHERE應用服務器上的全方位壓力測試。可靠的安全策略采用B/S三層架構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用戶表示層、邏輯應用層和數據資源層的有效分離,大大降低數據庫服務器被攻擊的可能性,保證了數據庫的安全。系統輕松維護、升級用戶無需在本地機器安裝軟件,就可通過瀏覽器登陸系統進行操作;系統維護、升級只需更新服務器。系統易學易操作系統操作方便,界面設計友好,提供許多人性化的細節功能,如可以進行卡片的批量增加、批量修改、批量變動等。用戶之間可以通過消息管理來交流,便于報帳審核過程。信息化標準規范本系統參照國家教委2003年制定的教高司函[2003]161號文件《關于報送高校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統計數據盤及報表的通知》進行開發,能生成完全符合國家教委標準的上報數據文件。并且還提供了上報配置接口,通過簡單的配置就能適應新的上報要求。利用條形碼進行資產盤點能對多種不同的資產(設備主機、附件、家具、精貴儀器等)進行管理。能夠打印資產卡片條碼,能夠用條碼掃描儀進行資產盤點。
5.2系統功能與程序代碼
完善的管理網絡按照“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原則,理順管理體制。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采購部門、財務處、歸口部門、使用部門、使用人等層次,每個管理層次都有比較合理的管理幅度(管理層次根據單位實際情況靈活改變)。不同的部門和有關的人員,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承擔不同的管理責任,并擁有不同的管理權限,按照規定的流程,互相溝通、協調、制約、監督。資產管理落實到個人、嚴格的經濟責任要做到“人人有資產,物物有人管”,管理固定資產的不僅僅是有關職能管理人員,而且更重要的是固定資產的使用者,每個人對自己使用的資產負責,這就要求不但有關的管理人員需要嚴格履行管理職責,而且要求每一個固定資產使用人都必須對所用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承擔經濟責任。經濟責任,如果有關人員因為過失需要承擔責任的話,其責任的大小是可以用鈔票的多少來衡量的。經濟責任的落實,是按照體系設計的固定結構和程序,嚴格的手續,逐層逐步落實的。規范的工作流程從具體的某一項固定資產的采購形成到消失,以及中間的使用活動,都有具體的業務工作規程,并可以通過資產跟蹤功能將每個資產所有的活動情況都在一個表格里面顯示出來。系統中采購有采購的程序、增加有增加的規程,設備維修有設備維修的規程、調撥有調撥的規程、處置有處置的規程,借用有借用的規程。學校形成的任何一項資產,都應做到來源清,去向明。一旦出現了資產流失,原因和責任都可以順藤摸瓜查清楚。嚴密的帳表卡體系帳卡的最基本職能是核算全學校以及學校的某一具體部門、單位、人員所管固定資產的數量與價值。新的帳卡體系不同于傳統的帳卡體系,其最大區別在于財產保管人所管財產監控上的嚴密性。財務處設帳控制分類價值。歸口部門設帳控制各使用部門所管財產的數量和價值,并與財務帳核對分類價值。使用單位設帳核算所用資產的數量與價值,并通過按使用人建立卡片,落實使用人的保管責任。帳套種類繁多,相互牽制。帳套協調的依據是清查表、增加憑單和處置單,因此要求一式四聯,多套分存。全息、多維、實時的狀態控制每一種固定資產的幾乎全部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信息記錄在案,形成豐富的信息資源。帳(卡)、物、使用單位、使用人、存放地點、性能、完好程度、使用情況實行多維控制,全方位提供狀態信息。在任意時點,提供的資產管理信息都應當是資產的真實狀態。靈活調配機制與合理開發利用的自覺性使用部門需要購買資產時,可以填寫采購申請單,采購部門根據需要與用閑狀態進行審核,科學的進行配置,提高使用效益,避免投資浪費。在建立部門臺帳的基礎上,將來可以將固定資產的占用情況納入學校經費預算,正確的評價內部各辦學和科研單位的績效,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使開源節流、增收節支成為各內設機構的一種自覺的、主動的意識。科學的維修養護根據其技術特點定期養護,出現故障要及時提交申請以便及時修繕,并記錄固定資產的修繕養護情況,建立技術檔案。保障使用的同時,努力延長資產的壽命。正常的清查盤點對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情況、管理使用情況定期,或根據臨時需要不定期進行清點、核實、檢查,確保帳卡、物、人、地相符,根據出現的問題研究提出具體的整改和管理措施,總結管理經驗。系統提供強大的查詢功能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系統提供了強大的查詢功能:驗收單信息查詢、資產信息查詢、資產變動信息查詢、資產處置信息查詢、閑置資產信息查詢、已處置資產信息查詢、使用單位信息查詢、使用人信息查詢、存放地點信息查詢、按資產類別信息查詢等。工作人員可以結合匯總分析、篩選等功能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領導可以坐在辦公室內,很方便的根據相關查詢得知每個人、每個單位、每個房間具有什么資產,并可以進一步匯總出相關信息。系統提供了強大的財務帳表、統計分析表、分析圖系統設計了專門的財務審核與管理環節,通過資產管理系統與財務核算系統的銜接,巧妙地將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結合了起來,能夠生成真正意義上的財務臺帳。系統針對教育部十六大類、財政部十大類、六大類和各個行業,三種資產分類方式共提供了三套財務帳、三類資產分類代碼在系統中都能準確進行轉換,并能自動地生成十大類、六大類完整的財務帳、統計表、分析表和分析圖。有效解決了部門之間的帳帳不符、帳實、帳表不符等問題,也解決了系統和財務核算軟件中的固定資產科目帳的對帳難的問題。用戶可以自由、靈活地設置條件,生成各種各樣的日常管理當中常用的統計報表,包括總表、明細表、增減變動情況表、分戶表、分類表、結存表等等。系統內置了豐富的圖形圖表供查詢分析。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無論多么復雜、困難的管理活動,一些在傳統的管理模式根本無法完成的工作,無法達到的要求,都能夠通過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輕而易舉地實現,各項管理活動更加方便、快捷、靈活、高效。系統對理順固定資產管理體制、落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實現對固定資產的全面監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并表現出強大的效能。將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搭建在一個高水平的管理平臺之上,推入了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不僅徹底改變了被動局面,而且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數據庫系統主頁面代碼如下:
importjavax.swing.*;
importjavax.swing.tree.*;
importjava.awt.*;
publicclassMainFrmextendsJFrame{
privateJMenum1=newJMenu("系統管理");
privateJMenum2=newJMenu("基礎數據維護");
privateJMenum3=newJMenu("資產管理");
privateJMenum4=newJMenu("查詢盤點");
privateJTreetree=null;
privatevoidinitTree(){
DefaultMutableTreeNoderoot=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資產管理系統");
DefaultMutableTreeNodem1=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系統管理");
DefaultMutableTreeNodem2=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基礎數據維護");
DefaultMutableTreeNodem3=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資產管理");
DefaultMutableTreeNodem4=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查詢盤點");
m1.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新增用戶"));
m1.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用戶管理"));
m1.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修改密碼"));
m1.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退出系統"));
m2.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部門管理"));
m2.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類別管理"));
m2.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日志管理"));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資產入庫"));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資產出庫"));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資產報廢"));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資產借出"));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資產歸還"));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資產轉移"));
m4.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資產查詢"));
m4.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資產盤點"));
root.add(m1);root.add(m2);root.add(m3);root.add(m4);
tree=newJTree(root);}
privatevoidinitMenu(){
m1.add(newJMenuItem("新增用戶"));
m1.add(newJMenuItem("用戶管理"));
m1.add(newJMenuItem("修改密碼"));
m1.add(newJMenuItem("退出系統"));
m2.add(newJMenuItem("部門管理"));
m2.add(newJMenuItem("類別管理"));
m2.add(newJMenuItem("日志管理"));
m3.add(newJMenuItem("資產入庫"));
m3.add(newJMenuItem("資產出庫"));
m3.add(newJMenuItem("資產報廢"));
m3.add(newJMenuItem("資產借出"));
m3.add(newJMenuItem("資產歸還"));
m3.add(newJMenuItem("資產轉移"));
m4.add(newJMenuItem("資產查詢"));
m4.add(newJMenuItem("資產盤點"));
JMenuBarbar=newJMenuBar();
bar.add(m1);bar.add(m2);bar.add(m3);bar.add(m4);
this.setJMenuBar(bar);
}
publicMainFrm(){
this.setTitle("高校資產管理系統");
initMenu();
initTree();
JSplitPanejsplit=newJSplitPane(JSplitPane.HORIZONTAL_SPLIT,
newJScrollPane(tree),newJPanel());
jsplit.setDividerLocation(300);
jsplit.setDividerSize(2);
this.getContentPane().add(jsplit);
this.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JFrame.setDefaultLookAndFeelDecorated(true);
MainFrmfrm=newMainFrm();
frm.setSize(1200,600);
frm.setVisible(true);}}
5.3改進后的特色
改進后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充分考慮到每一級管理員的職責不同,為相應的每一個操作員制定了各自地操作權限,通過用戶的身份和密碼識別,保證各級操作人員只能在其權限范圍內進行應用。這樣既保證了管理的可靠性、嚴緊性、信息的安全性,又能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加強各種實際管理過程中的適應能力。通過固定資產分類、單位、部門、功能模塊等信息的交叉,可以很靈活地給出各種用戶的權限來滿足實際的管理需求。到期自動提醒維修、檢測,保證設備、器械的正常壽命。高校日常教學中經常會使用到計算機、復印機、投影儀、機械車床等設備。以往,師生只知道使用,對于設備的維修、保養沒有實際概念,或是不按時保養。長期下來,往往使用三年的設備一年多就日漸破損。奧斯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通過對設備、器械的維修、檢測管理,維修、保養時間快到時,提前提醒管理人員,并將維修、保養的內容及效果記錄在系統中。做到有效、定期、準時的管理,延長了設備、器械的運行壽命。節省了固定資產盤點時間,提高了固定資產盤點效率。要進行固定資產清點、賬務核對、編制報表等工作,最少需要5個人花費2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該項工作。使用該系統以后2個人10天既能輕松完成此項工作。整體工作效率提高了15倍。簡化固定資產折舊工作,確保折舊計算準確。一般固定資產的價值是按月計提,作為當期費用支出,因此每月未對固定資產要進行折舊計算,從工作難度上來看并不是很難,問題存在于固定資產數量龐大,每一件資產都有相應的卡片,這樣,哈爾濱大學太平洋金融學院有幾萬張資產卡片,并且不同固定資產使用年限不同,折舊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折舊工作的處理中,往往要登記厚厚幾疊帳本和卡片,工作量可想而知。特別是這種重復而繁瑣的工作更會產生不可避免的差錯,導致相關報表反映的信息失真。固定資產條碼管理系統,在購入每一筆固定資產都可選定使用年限和折舊方式,只須輕松地點擊鼠標就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并且完全保證折舊計算的準確性同時自動生成折舊報表。特殊材質標簽的使用。在高校日常教學中,不可避免的要做實驗。對于經常需要用試劑、清水洗滌的化學儀器與課桌椅不同,往往無法用一般的條碼識別。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采用了多種材質的標簽進行這類資產進行管理。常用的標簽規格:60mmX24mm;60mmX18mm;50mmX35mm;常用的標簽材質:美國艾利系列原版標簽紙,室內、戶外、防偽、高溫等。對于需要清洗的資產,如化學實驗設備都可以采用陶瓷、鋁牌或金屬的標簽進行標識,既能保證資產的正常使用,又能科學地、快速地進行資產盤點。完善的數據接口,實現與其他系統的完美對接。目前,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步伐的逐步加大,越來越多的教務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進入到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各式各樣的信息系統,因為考慮到自身的穩定性,相互之間信息互不共享,這樣以來,給實際操作者帶來的是越來越多的重復錄入,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工作量。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通過靈活的設計,完善了數據接口,實現了與其他系統的完美對接。利用數據導入、導出功能、FTP服務器、公共數據表等多種方案,達到了與教務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等的平穩對接,數據實現了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系統中發現的問題或錯誤能夠得到及時、順利的解決,用戶提出的新的需求能夠得到及時、容易的滿足。
5.4系統測試
系統測試分成四個層次按順序進行,即單元測試、組裝測試、確認測試和系統測試。首先是單元測試,對源程序中的每一個程序單元進行測試,驗證每個模塊是否滿足系統設計的要求。組裝測試是將已測試過的模塊組合成子系統,重點測試各模塊之間的接口和聯系。確認測試是對整個軟件進行驗收,考察軟件是否滿足要求。系統測試是將計算機軟件、硬件、網絡等系統的各個部分連接起來,對整個系統進行總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測試。
6總結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數據庫系統基本實現了符合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和規律的資產管理操作。對于高校信息化建設和規范固定資產管理流程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系統提供了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申請、調配、報廢等流程的網絡化管理功能。通過角色權限分配機制實現了不同級別用戶的權限劃分。利用逐步成熟的網絡硬件條件,各級資產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實現購入申請、入庫申請、調配申請、閑置申請、報廢申請及相對應的審批功能。同時,資產財務報表等的實現還為高校管理人員全面了解學校資產情況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成為固定資產管理領域科學決策的好幫手。
盡管系統為固定資產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幫助,但結合固定資產管理的實際發展,系統還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做進一步的改進:
1、引入條形碼機制在當前的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條形碼已經成為了一項很重要的資產信息。
系統可以考慮在相關硬件設施完備的前提下實現條形碼的生成和制作功能。為資產管理人員進行相關的清點提供更加直接的幫助。
篇5
1.2審核統計模塊
本模塊主要的功能是用來顯示全院教職工的信息以及審核已經注冊了的員工的信息,共包括兩個窗口。數據統計窗口包含了多個字段統計結果,在該窗口,管理員可以直觀地看到常用的一些需要統計的數據,以學歷為例,管理員很直觀地能看到學歷為研究生的有多少人,本科有多少人,大專及大專以下分別有多少人,當然,如果按系部的職工數來統計,可以直觀地看到具體的部門所有的人數,比如可以看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有多少人,材料工程系有多少人等等。審核窗口主要用來審核新注冊員工的個人信息,通過他自己錄入的信息跟檔案進行核定,確保信息準確無誤,才能審核通過,審核通過的員工可以到登錄界面,正常查看自己的個人信息變動情況,如職稱以及聘用日期等等信息。
1.3管理用戶模塊
本模塊主要的功能是用來修改讓其他教工可看到的管理員個人信息、限制教工用戶的一些功能,以及數據庫的備份功能,主要包括兩個窗口,系統參數設置窗口主要用來公布一些管理員的部門信息,比如聯系人、聯系方式以及全部教工需要注意的公告等信。其次,用來鎖定教工用戶、禁止教工用戶修改個人信息以及禁止登錄系統等。數據庫備份窗口主要用來備份全部或選擇性的備份部分數據,防止數據全部丟失。
2系統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是指對于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數據庫模塊,使之能夠方便地存儲數據,滿足用戶對數據的存取和調取。數據庫選擇ACCESS,是應用最廣的數據庫,對于初學者來說容易上手,操作方便簡單。本系統包含的數據表有用戶登錄信息表、用戶登錄信息表用來保存用戶登錄的相關信息,包括用戶名、登錄密碼以及登錄時間等信息。
3系統實現
3.1系統登錄界面實現
當登錄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時,會彈出登錄界面,教工根據自己的賬號、密碼和驗證碼來登錄,如果輸入的信息其中任何一個有錯,將不能登錄,直至輸入的信息全部正確,則登錄成功,進入主窗體。用戶分管理員和教工兩種同的用戶,進入的歡迎界面自然也不會一樣。以管理員進入的界面為例,如圖2所示。
3.2系統主功能界面的實現
系統的主界面共有3個,分別是瀏覽管理所有記錄、記錄添加、字段項目設置,頁面左側有類似任務管理器的功能,主界面如圖3所示,下面列出了字段項目設置、新增學習經歷功能和數據庫鏈接的一些關鍵代碼。
3.2.1字段項目設置
此頁面主要的作用是用來設置常用的一些字段的下拉選項,以字段“職稱”為例,在穩步框中輸入“教授,教授級工程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講師,工程師,會計師,實驗師,助教,助理工程師”,那么在記錄添加頁面的列表框“職稱”下拉選項中將會出現。
3.2.2新增學習經歷或工作經歷
此功能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增加或刪除學習經歷或工作經歷,由于我院人事信息當中的學習經歷要求從小學填起,所以每個人的學習經歷非常多,如果用EXCEL表格來管理學習經歷,數據列將會非常長,導致難以管理,如果用系統的方式來管理,不僅易于管理,而且很直觀。
4系統的優越性
以前學院單靠一張人事信息表來管理,沒有實現數據的共享,人事處所擁有的信息經常和系部等的信息對應不起來,導致信息滯后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不管是給對外還是對學院內部統計的數據時有誤差,以前所收集到的信息都是人員報道以后,把紙質的文件交到人事處,然后人事處通過手工錄入到人事信息表里,這樣對信息的錄入、查詢非常的不便,由于excel工作表中含有多個單元格,容易出錯,通過系統的管理,首先,信息錄入首先由本人親自錄入,這樣保證的了數據的準確性,因為本人更加的清楚自己的具體信息,然后由系統管理員根據檔案審核,審核通過以后,每個教師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賬號查看自己的信息,這樣就保證了信息的及時性,再也不需要向人事處打電話或親自到人事處來查詢自己的信息,對提高人事管理員和教師個人的工作效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第一次使用系統來管理人員的單位,最頭痛的是把現有的信息錄入到系統里面,本系統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專門設置了信息批量導入功能,導入后使得系統能夠馬上發揮作用,不再需要一個一個的錄入,這樣比純錄入信息的方式從最開始效率就高出了許多倍。統計數據對每個員工眾多的單位來說是個很痛苦的事情,以前統計數據,往往是通過一張表格進行多次篩選才能得到,如果用系統的方式來統計,只需要在復選框中選中需要的字段就可以了,導出的數據會自動選擇出需要的字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6
畢業論文是考察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個綜合性的作業。但是,隨著畢業設計課題的數量和研究領域的增加,而且就業壓力的影響導致學生無法保證正常的畢業設計時間,使得畢業設計的管理工作和信息收集工作變得復雜和困難。由于高校畢業論文綜合評價的特殊性,目前許多高校對畢業生的畢業導師選擇和論文選題流程沒有一種快捷而高效的方法,因此,我們迫切需要研究和開發一個高效的基于Web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對畢業生畢業論文的選擇和完成過程進行規范的管理。
目前國內的部分高校有了相似功能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其模塊的劃分大同小異,都是為了保證信息的充分共享以及方便用戶的操作。主要有南京農業大學的基于.NET的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功能主要有學生平臺、教師平臺、教務管理平臺、公共數據處理平臺等模塊;電子科技大學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功能主要有教師出題、論文題目的審核、學生選擇論文題目、開題報告審核入庫、畢業論文審核入庫、畢業論文查詢等模塊;中國礦業大學信息工程系畢業設計管理系統,功能主要有:個人查詢、課題查詢、網上指導、請假手續、重要通知、論文格式、論文上載等七個模塊。所有各功能模塊的劃分體現了開發者對數據庫建模的思路。而且在運行模式上,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分而治之的設計思想,即數據庫信息(如課題、老師、學生、論文等)在各院系中是單獨進行的,在各院系之間及院系與教務部門之間卻沒有提供信息交互的手段。
二、系統概述
(一)總體規劃
基于對目前其他院校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比較分析,總結其長處,提出了一套高等院校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研究方案。該系統方案基于Web技術,不僅要面向學校不同部門的信息資源的共享,還要解決各部門已有的或將建立的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提高信息資源共享的利用率,系統結構應具有跨平臺訪問不同數據源的機制。在教務信息標準化、規范化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合理的布局,在提供優質、高效的業務管理和事務處理的同時,使全校師生可以在任一平臺上對畢業論文的信息進行方便地溝通與交流。同時,系統要具有安全高效的通信機制,要有效預防由于Web技術的應用而引發的信息泄密和對保密信息的非法侵入等安全隱患。
(二)系統架構
系統采用三層B/S結構,其原理圖如圖1所示。在這種結構中,應用服務器接收到客戶機的請求頁面指令后,就向數據庫服務器請求有關的數據,數據庫服務器從數據庫中取出相應的數據交給應用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將之整合成頁面再返回給瀏覽器[2]。該結構主要特點是:客戶端實現零維護,系統維護和升級方便。軟件程序、數據庫、的信息以及其他一些組件都集中在服務器,用戶除了操作系統及瀏覽器外無需其他軟件,即用戶以Web頁面的形式與系統進行交互。
該系統是通過DCOM或HTTP遠程調用服務器端組件對數據庫進行操作以完成特定的功能。在具體實現上,應用服務器使用通信線程來提供查詢并從后端數據庫服務器獲得結果。應用服務器接收從客戶機通過Web瀏覽器或其他界面軟件發來的信息請求,并連接到服務器上。接著對請求進行處理并從服務器返回信息。然后,應用服務器與數據庫服務器斷開并把請求的信息返回客戶機。使用這種方法時,客戶機不與數據庫保持連接,應用服務器只有在進行請求并接收請求的結果時才與數據庫保持連接。空閑進程并不占用網絡資源,網絡流量顯著減少,可以更快地進行查詢處理并且響應時間得到了改善。如果許多客戶機都在頻繁請求,可以對這種配置進行更改,使應用服務器能預先與數據庫連接,以降低每次處理客戶機查詢請求時建立連接所需的開銷時間量。
該系統是一個基于Web平臺、涉及畢業論文管理各環節、面向學校各部門以及各層次用戶的多模塊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完成畢業設計的申報、選題、論文上傳、論文批閱、在線答疑等功能。其相關的系統功能模塊如圖2所示。
三、系統的相關設計
(一)數據庫設計
由于系統內部數據流量大,數據檢索要求高,用戶通過瀏覽器從后臺數據庫獲取數據信息的響應時間也要滿足需求,在該系統中,表示層使用ASP用來開發網頁,后臺數據庫使用ORACLE作為服務器端的數據庫管理。ORACLE是以高級結構化查詢語言(SQL)為基礎的大型關系數據庫,是目前最流行的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體系結構的數據庫之一,ORACLE8.i以來引入了共享SQL和多線程服務器體系結構,提供了基于角色(ROLE)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支持大量多媒體數據。因此從性能需求上分析,采用ORACLE來完成底層數據庫的開發。
在具體實現上,系統整體ER圖設計如圖3示。
其中,教師數據表包括教師號、教師名、性別、職稱、所屬學院(系)、科研情況、電話、電子郵件、登錄密碼等教師基本信息情況;學生數據表包括學號、姓名、性別、年級、學院、專業、班級、電話、電子郵件、登錄密碼等學生基本信息情況;管理員信息表包括ID號、用戶名、密碼等;課題信息表包括課題號、課題名稱、所屬院系、申報教師、規定人數、實選人數等;論文信息表包括論文號、論文名稱、學生姓名、所屬院系、指導教師等信息。
(二)界面設計
系統界面的設計是創新性的使用了雙樹型結構實現的,即在前臺的WEB系統界面中,針對不同用戶具有不同的操作功能,采用ASP和先進的ORACLE數據庫技術展現了“左-右”雙樹型菜單。其中,左邊的菜單樹上是學生姓名及其已選課題,右邊的樹則是其他已申報的備選課題,通過此雙樹型結構的界面設計,學生在方便的選擇自己所傾向的畢業研究課題,而且還能很便捷地對其選報課題進行修改或調整。同時,由于該雙樹型界面本身所具有的美觀性、友好性以及操作簡便性,從而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不需要查看幫助文檔就可以輕松地實現各種相關的操作。
(三)安全設計
任何一個應用系統都對安全性有一定的要求,即數據的保密性和可靠性。而畢業設計管理信息系統涉及到學生檔案等重要信息,其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該系統的安全性,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實現。
1.分級授權安全管理。該系統采用分層授權安全管理,用戶分五種權限:超級管理員、一般管理員、教師、學生、過客。用戶登錄系統時,讓用戶錄入用戶名(或者是帳號)和密碼,不同的用戶具有不同的權限。在安全性上采用多級認證體系對各級用戶分級授權,同時各級用戶的操作痕跡相互制約,并采用雙密碼保證超級管理員密碼的內部安全。
2.數據庫的安全性。數據庫的安全性是由Oracle數據庫系統本身的安全機制進行控制。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體現在它對用戶、權限、角色和用戶配置文件的管理上。用戶是由管理員建立并授權的一個數據庫帳戶,每一個企圖使用Oracle的用戶都必須得到一個合法的用戶帳戶和口令,只有用合法的帳戶和口令連接數據庫成功才能操作數據庫對象。每個Oracle數據庫都有一個叫做DEFAULT的配置文件,它被賦予數據庫中所有已經存在的用戶和新創建的用戶。在系統中通過修改該配置文件,對數據庫所有用戶都限制為使用特定資源。
3.Web服務器安全保障。Web服務器的安全依賴于校園網的安全,同時對web服務器特殊的安全措施。外網用戶通過校園網的VPN技術與web服務器進行通信,在校園網出口處部署網絡防火墻,同時在Web服務器上主機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對系統進一步防護和監測。另外,通過定時的安裝補丁、及時升級、關閉不必要的服務進一步加強了Web Server層和操作系統的安全。
四、系統性能的優化
由于系統基于B/S三層架構,其性能具有很好地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為了提高程序的性能,應用服務器采用多線程通信技術,實現多線程服務器和連接管理器與數據庫服務器的預先連接,及時、準確、可靠地采集和傳輸信息[5]。在該技術的具體實現上,采用的是搶先式多任務,使得系統能執行多個進程,而每個進程也可以同時執行多個線程,且進程中的線程是并行執行的。系統不停地在多個線程之間切換,由于時間很短,看上去多個線程是在同時運行。使用這種方法時,客戶機不需要與數據庫始終保持連接,應用服務器只有在進行請求并接收請求的結果時才與數據庫保持連接。空閑進程并不占用網絡資源,網絡流量顯著減少,可以更快地進行查詢處理并且響應時間得到了改善。多線程服務器和連接管理器用于保持與服務器的固定預先連接,這樣連接可以重復使用。同時可以在很大程序上提高系統的并發性。這就更加有效地保證了各級用戶在不同地點可以同時訪問系統中的數據,加強了系統數據共享能力,提高了系統的性能。
五、結論
本文所討論研究的高等院校畢業論文管理系統采用了當前流行的B/S結構、Internet網絡技術和網絡安全技術等,突破了原先使用地域的局限性,使整個校園網甚至Internet上的用戶都可訪問系統。用戶可在多地域、任意時間段以不同身份來訪問系統中的數據,大大加強了系統數據共享的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畢業論文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能夠高等院校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高等院校的畢業論文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在社會上也能夠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必榮.本科畢業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文教資料,2007(8):54-56.
[2]楊永,梁金鈐.基于B/S模式的通用試題庫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9,31(4):143-145.
[3]馬薇,婁雨.Oracle數據庫容災備份中的流復制技術研究[J].科技通報,2012,28(2):182-184.
[4]劉昌平,范明鈺,王光衛.可信計算環境數據封裝方法[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26(10):3891-3893.
[5]趙建偉.γ遙測數據遠程通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7,28(16):3849-3851.
篇7
1 系統簡介及使用工具
本系統的功能是進行畢業設計,由學院布置教師的畢業設計指導任務,讓學生選題,準備開題,教師允許開題后教師和學生在網站上進行交流,完善設計后開始撰寫論文,畢業論文完畢,學生開始答辯,由教師審核并給出修改意見,最后教師給出成績。
畢業論文系統采用了JSP網站開發技術,網頁設計軟件Dreamweaver 8,SQL Server數據庫技術,JDBC數據庫連接技術來制作。JSP技術以Java Servlet為基礎,保留了Java技術簡單易用、面向對象、平臺無關性和安全可靠的特點。Dreamweaver 8可以使用服務器技術(例如,CFML,ASP,,JSP和PHP)生成動態的、數據庫驅動的Web應用程序。SQL Server采用SQL語句執行操作,這些語句可以作為腳本語句直接在數據庫環境中編譯運行,還可以嵌入到其他宿主語言中去。JDBC可以連接的數據庫包括Oracle,SQL Server, MYSQL,Sybase, DB2,Access,來滿足不同編程人員對數據庫開發的要求。
2 系統的功能設計
根據畢業設計和論文的完成要求,功能分為3個模塊,包括教師,學生,管理人員。
系統的功能模塊劃分如下:
管理員:設置功能與權限,學生與教師信息管理,題目審核,論文指導工作安排,公告,指導教師與學生調劑,數據保存,生成報表和文件
教師:教師基本信息,論文題目,查看選題,處理題目,論文查看,公告與回復,成績評定
學生:學生的信息,指導教師與題目,選題功能,提交論文與發言,查看成績
3 系統的實現
3.1 系統前臺和后臺的實現
系統的前臺實現主要使用控件,后臺功能的實現使用代碼,列舉其中2個功能模塊的實現過程如下:
學生注冊頁面的實現
學生注冊信息包括學號,姓名,專業,班級,電子郵件,聯系電話,QQ號碼
其后臺功能代碼是:
3.2 系統數據庫的實現
本系統的功能就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由學院布置教師的畢業設計指導任務,由教師先給出專業方向讓學生選題,審題后布置任務,學生開始收集資料并準備開題,教師確定開題后學生開始進行畢業設計,在設計期間教師和學生在網站上進行交流,完善設計后開始撰寫論文,教師一直都在網站上輔導,到了規定的時間,畢業論文完畢,學生開始預答辯,由教師審核并給出修改意見,學生正式答辯,教師在答辯后再給出完善意見來達到最滿意的程度,最后教師根據整個畢業設計指導過程結合答辯組的意見給出成績,最后將答辯的所有相關文件和資料都保存到網站上供其他人來瀏覽。
4 系統的測試
4.1 服務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測試
包括服務器能否可以長時間穩定的運行,網絡傳輸率的計算
4.2 程序及數據庫測試
所選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系統是否穩定,嚴密,測試程序是否有好的容錯性,并用各種實例對系統的功能進行測試,例如,用戶注冊,學生選題,教師發公告等
4.3 網頁兼容性的測試
畢業論文系統最終測試的階段將能夠看到各個階段的結果,其目的是為系統在高等院校的投入使用做好準備。 使用各種瀏覽器,顯示器和瀏覽網頁的方法對系統進行測試,檢查頁面是否正常顯示,頁面打開和跳轉的時間等。
5 總結
論文分析了畢業論文系統的必要性;研究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以及測試了系統的應用。由于時間及個人專業水平有限,所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進一步的工作還包括:
(1) 擴充系統的數據庫
更好的利用SQL Server技術進行數據庫的擴充,使系統更好的管理畢業論文環節。
(2) 增加系統的功能模塊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例如延期和提前答辯,網上答辯等模塊還需要增加
(3) 畢業論文與其他教學環節的聯系
畢業論文是重要的教學環節,學生是否能取得畢業證與畢業論文的完成情況有重大聯系,所以,學院的其他部門的工作也要參考畢業論文系統的信息
參考文獻
[1] 耿祥義、張躍平,JSP基礎教程(第2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二版,132-174
[2] 林振榮、徐蘇,JSP程序設計,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年6躍第1版,144-225
[3] 方逵,JSP編程技術與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204-212
[4] 宋昆、李嚴, SQL Server數據庫開發實例解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0-89
[5] 張莉, SQL Server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30-140
[6] 王國輝、牛強、李南南,ASP信息系統開發實例精選,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5:180-300.
[7] 張躍廷、王小科、許文武,JSP數據庫系統開發案例精選,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220-350
英文翻譯: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sis system based on JSP
E JING JING
篇8
Using ASP Technology to Achieve a Simple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ZHU Qiang
(Tongcheng Teachers College,Tongcheng 2314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use ASP technology and ACCESS database technology to develop a simple version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From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data flow diagram, function module, database storage four aspects about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velopment, Introduces the login module, interface module, a retrieval module, The whole papers show modules four modules.
Key words: graduation thesis; retrieval; ASP technology; ACCESS database
畢業論文的管理工作受到了各學校的高度重視,如何對其進行系統的分類、存儲、檢索都已成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檢索功能是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核心功能,可便于讀者快速檢索并下載到所需論文,使得論文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本文致力于研究設計一個簡易版的畢業論文檢索系統,能夠快捷、方便、全面、準確地實現論文檢索功能。
1開發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簡介
本系統采用ASP技術進行系統開發,使用ACCESS數據庫作為后臺支撐數據庫。
1.1 ASP的基本定義
ASP即Active Server Page的縮寫,中文可以翻譯為動態服務器網頁。它是一種包含了使用VB Script或Jscript腳本程序代碼的網頁。當瀏覽器瀏覽ASP網頁時,Web服務器就會根據請求生成相應的HTML代碼然后再返回給瀏覽器,這樣瀏覽器端看到的就是動態生成的網頁[1]。ASP是微軟公司開發的代替CGI腳本程序的一種應用,它可以與數據庫和其它程序進行交互。是一種簡單、方便的編程工具。在了解了VB Script的基本語法后,只需要清楚各個組件的用途、屬性、方法,就可以輕松編寫出自己的ASP系統。
1.2 ASP運行基本過程
ASP文件只能運行在服務器上,不能在瀏覽器上運行。Active服務頁也可以使用服務器端的ActiveX部件,這些部件通常是EXE部件,返回的信息在ASP得到解釋。ASP的運行過程可簡述如下:瀏覽器向Web服務器請求一個ASP文件時,ASP腳本開始運行,Web服務器從頭至尾運行ASP腳本,并且把HTML頁返回給瀏覽器。如果要通過ASP訪問Web數據庫,則Web服務器接受瀏覽器請求,通過ODBC或者OLEDB把請求發送給數據庫服務器,再從數據庫服務器接受數據,把產生的網頁和數據送回到瀏覽器。
1.3 ACCESS數據庫簡介
Access數據庫是Microsoft Office 2000套裝軟件的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小型桌面數據庫管理系統,適用于小型企業、學校、個人等用戶。
2 SERVER運行環境及系統開發工具
2.1 SERVER運行環境
2.1.1操作系統
WINDOWS2000及以上。
2.1.2 WEBSERVER
IIS5.0。
2.2系統開發工具
考慮本系統為簡易版的,筆者建議可采用易學、快捷、方便的Dreamweaver MX作為開發工具。
3系統工作原理
檢索的前提是論文的各項屬性信息已存儲在數據庫中,將畢業論文原稿存儲在相應的文件夾下。論文的屬性可細分為論文名稱、類型、關鍵字、作者、作者單位。同時,在畢業論文的檢索項中也包括了這幾項信息。用戶進行檢索時,可有選擇地輸入各種檢索信息,系統根據所輸入的檢索信息對數據庫進行掃描。當它找到與其相匹配的論文時,就將論文及其信息顯示在屏幕上,并支持下載論文原稿。本系統支持簡單的模糊檢索,即在檢索欄中輸入字詞的一部分就能完成檢索。
4系統的模塊結構圖及數據流程圖
4.1系統的模塊結構圖
模塊的結構圖如圖1所示。注冊后的用戶可通過自己的用戶名、密碼登錄系統。登錄后就可以訪問其他的模塊了。
圖1系統的模塊結構圖
4.2檢索系統的數據流程圖
檢索系統的數據流程圖如圖2所示。檢索人員輸入檢索信息,檢索信息處理程序接受檢索信息,然后訪問數據庫,得到檢索結果。檢索結果經屏幕處理程序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
5系統主要功能模塊介紹
5.1用戶登錄模塊
用戶登錄模塊是用戶進入系統的驗證模塊,只有通過身份驗證的用戶才能進行論文檢索和其他操作。用戶使用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系統,此模塊訪問數據庫,核對用戶名和密碼是否正確。如果正確,則允許用戶進入系統進行論文檢索,反之,則要求用戶重新登錄或注冊。
5.2用戶注冊模塊
用戶注冊模塊給新用戶提供注冊功能。當用戶第一次登錄系統或忘記密碼時就可以使用注冊功能。在這個模塊里,用戶填寫用戶名、密碼、email地址、姓名、性別等信息,實現注冊。當然,信息填寫時有些限制和約定,如用戶名長度、密碼長度、郵箱格式等。如果用戶填寫的信息不合要求,系統就提醒用戶重新注冊。如果所填的信息合法,系統就會同意用戶注冊,并將各信息存入數據庫。這樣,用戶就得到了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可以順利登錄系統了。
5.3檢索界面模塊
通過身份驗證的用戶即可訪問檢索界面模塊,該模塊是用戶進行畢業論文檢索的界面。論文檢索欄目是該模塊的核心部分,它給用戶提供了五個檢索項,分別為名稱、關鍵字、作者、作者單位、類型。這五個檢索項也就是數據庫中畢業論文的五個屬性。用戶可以根據這五個檢索項或選擇其中任意個檢索項檢索畢業論文。
5.4論文檢索模塊
該模塊是系統的核心模塊。它實現的功能就是論文檢索并顯示,可通過輸入關鍵字實現檢索論文的功能。該模塊的詳細工作流程如下:
5.4.1接受論文檢索界面中輸入的論文檢索信息
在論文檢索界面中,檢索欄中用于輸入各檢索信息。這些檢索信息通過表單中的Post方式傳遞給論文檢索模塊。論文檢索模塊中通過Request.Form函數接受表單中的檢索信息。
5.4.2與數據庫建立連接
檢索畢業論文必須訪問數據庫,訪問之前就需要與數據庫建立連接。本系統使用CreateObject函數和Open方法就來完成它們之間的連接。
5.4.3根據檢索信息,對數據庫中的畢業論文信息進行掃描核對,找出用戶要檢索的論文
本系統采用最常用的SQL查詢語句(select···from···where)來選取符合條件的數據庫段。在這里,系統使用了like %···%來支持模糊搜索。
5.4.4將檢索到的論文顯示在屏幕上
為了能夠顯示所有符合檢索條件的畢業論文,系統使用了do while循環語句來循環顯示。系統通過rs語句來接受數據庫中的論文信息,然后使用response.Write函數來顯示各論文信息。
5.5通顯論文模塊
通顯論文模塊實現的功能是將數據庫中所有的論文全部顯示出來。
6系統的數據庫存儲情況
6.1用戶信息表
用戶信息表是存儲用戶基本信息的數據庫表,它包括六個屬性列,分別是用戶名、用戶密碼、用戶email地址、用戶的真實姓名、用戶性別、用戶生日。用戶登錄系統或注冊時都必須訪問該數據庫表。
6.2畢業論文信息表
畢業論文信息表是存儲畢業論文相關信息的數據庫表,它包括五個屬性列,分別是論文所在文件夾、畢業論文題目、論文類型、論文關鍵字、論文作者、作者的所在單位。此表是該系統的核心數據庫表,它給系統的檢索工作提供了后臺支持。
7結束語
篇9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Based on B/S structure
LIU Qun-Yan,ZHANG Da-Wei
(Librar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710048,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S structure, a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for academic thesis searching by the ASP technique and SQL database. The system can run very stably, has complete functions and satisfies all requirements of thesis search excellently, which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sufficient using of academic thesis.
Key words:thesis search; ASP technology; SQL SERVER; B/S structure
1 前言
學位論文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的學生為獲得某一級別的學位而向學校或其它學術單位提交的學術研究論文,是圍繞某一學科的重點或前沿課題進行的創造性研究和探討并加以總結的產物,所以它是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科技文獻。但很多高校多年來的博士和碩士論文因查詢不便而不能為教學和科研充分利用,所以建立基于網絡的、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的論文檢索系統已成為提高高校學位論文利用率的關鍵。而購買商業公司開發的檢索系統雖然其功能齊全、性能穩定,但不僅代價昂貴,而且其過于廣泛,不適合某一高校的學科特點和該校圖書館的具體情況。所以開發高校學位論文檢索系統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實際應用意義。本文討論了該系統的開發過程和核心難點技術。
2 系統技術分析及開發環境
本系統采用三層B/S體系結構為其基本框架,運用當前應用廣泛的動態web技術ASP實現其與數據庫的強大操作和遠程客戶端的交流。下面對這些技術和開發環境進行分析介紹。
2.1 B/S結構
B/S(Browser/Server)結構即瀏覽器/服務器結構,是把web 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結合起來的技術,其實現了開發環境和應用環境的分離,即用戶端利用相對統一的瀏覽器( IE、Netscape 等) 代替客戶端軟件,實現跨平臺的應用服務,B/S通常采用三層分布式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B/S結構
三層B/S結構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用戶通過瀏覽器表單形式把客戶請求以HTTP 協議方式發送到web服務器,web服務器向數據庫服務器發送數據請求,數據庫服務器經過數據處理后將符合條件的數據返回到web服務器,web服務器把結果翻譯成HTML模式或各類Script 格式, 返回瀏覽器供用戶閱讀。
本系統采用三層B/S體系結構,用戶只要能連接到Internet網絡,就能很方便的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查詢學位論文。
2.2 ASP技術
ASP(Active Server Page) 是Microsoft 提出的基于服務器端的腳本執行環境,通過在普通HTML頁面中嵌入的ASP腳本語言(VBScript 、Jscript),就可以建立和執行動態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應用程序。由于ASP腳本是在服務器端解釋執行的,所以用其設計的程序獨立于客戶端瀏覽器且保密性較高;ASP采用ADO技術訪問數據庫,ADO是一組優化的訪問數據庫專用對象集,提供了完整的站點數據庫訪問方案,使ASP訪問數據庫十分方便。基于以上原因,本系統采用ASP技術來實現其功能。
2.3 系統開發平臺和環境
本系統服務器端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為其操作系統,并配置IIS6.0;選取可擴充的、高效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SQL SERVER 2000為后臺數據庫;采用專業網站開發編輯器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為系統開發工具;開發語言為HTML和VBScript;客戶端只需要安裝 IE4.0 或Netscape3.0 以上版本的瀏覽器即可使用本系統。
3 系統的總體結構設計
在開發此系統之前,作者做了大量的需求分析,充分了解掌握了系統所必需具有的功能,并考慮了人機功效方面的問題進行系統設計。下面對該系統的功能模塊、web頁面、數據庫作總體的設計。
3.1 功能模塊分析與設計
根據用戶對論文檢索精度要求的不同,該系統主要分為兩大模塊,(1)基本檢索模塊,(2)高級檢索模塊,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工作流程圖
基本檢索模塊:主要適用于對檢索精確度要求不高、對論文庫按某一條件字段進行簡單分類檢索的用戶。該模塊的功能要求主要有:用戶選擇某一檢索項并輸入檢索詞,就可檢索到符合該條件的所有記錄,并將檢索結果分頁顯示;可以瀏覽某一紀錄的詳細內容,包括摘要。
高級檢索模塊:該模塊適用于對檢索結果要求精確、多條件查詢的用戶。該模塊的功能要求主要有:可以實現多個條件的與、或、非復雜查詢;將檢索結果分頁顯示;可瀏覽某一紀錄的詳細信息,包括摘要。
根據學位論文的特點和用戶的檢索需求,其檢索選擇項分為七類:論文題名、論文作者、論文導師、關鍵詞、學科專業,中文摘要、分類號。
3.2 Web頁面設計
根據該系統的模塊及功能,實現該系統需要4個頁面。檢索首頁index.asp,該頁面采用HTML表單的形式收集用戶輸入的檢索詞及檢索選擇項條件;基本檢索Bsearch.asp,該頁實現基本檢索的功能頁面,并將查詢結果分頁顯示;高級檢索Hsearch.asp,該頁實現高級檢索多選項、多條件的與、或、非查詢功能,并將查詢結果分頁顯示;記錄詳細顯示Show.asp, 該頁實現瀏覽某一紀錄的詳細信息,本校用戶可查看全文。其頁面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
圖3 頁面關系圖
3.3 后臺數據庫設計
本系統采用SQL SEVER 2000來創建后臺數據庫。為了提高數據庫服務器的響應速度并確保數據安全,本系統采用文件實體和文件參數分別存放的方法,即在數據庫中只保存論文的文件名、存放路徑、文件格式和大小,而在WEB服務器指定目錄存放學位論文全文。根據學位論文的構成特點和用戶的查詢需求,創建的數據庫表的字段如下:姓名、學號、專業、培養單位、論文題名、分類號、學位級別、導師姓名、導師單位、提交日期、關鍵詞、論文頁數、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全文文件名,全文路徑、全文大小、全文格式。
4 系統功能實現及核心技術
在本系統的開發過程中,主要解決了三個核心技術問題。ASP與WEB數據庫的連接、多條件的與、或、非復雜查詢問題和查詢結果分頁顯示問題。下面來闡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
4.1 ASP與WEB數據庫的連接
ASP與數據庫的連接一般有三種方法:(1)通過ODBC DSN建立連接,(2)通過OLE DB建立連接,(3)通過Driver建立連接,本系統選用通過Driver建立連接的方法,使用該方法,程序的可移植性比較好。系統建立連接的過程如下:(1)建立數據庫連接對象:set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 ("adodb. connection ");(2)打開要訪問的數據庫:conn.open"Driver;Server=;Database=;Uid=;Pwd= "(3)建立記錄集對象:set rs= server. 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4)打開記錄集對象:rs. open strsql,conn,"3","1";(5)利用記錄集對象所提供的屬性對Web 數據庫實施操作;(6)關閉記錄集對象:rs.close;(7)關閉數據連接對象:conn.close;
4.2 檢索功能實現
本系統兩大檢索模塊中,基本檢索模塊中的SQL查詢比較簡單,在這里不予熬述。重點來闡述高級檢索模塊中的動態多選項、多條件的與、或、非查詢,這是開發本系統的核心技術和難點之一。本文采用VBScript中的select case語句來識別用戶的動態檢索項,用IF語句來控制多條件的查詢,專門設置變量strhigh2接受用戶所選取的與、或、非條件。SQL查詢語句用變量strsql來保存,而最初的查詢語句是:strsql=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1=1 ",后面依據條件對查詢語句進行疊加,如:strsql=strsql&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 "liuyan" ",直到條件判斷完畢,最后形成SQL查詢語句,并保存在strsql變量中,執行rs.open strsql,conn,"3","1"語句。系統查詢功能實現。
為了提高系統的簡單易用性和查詢結果的命中精度,本系統支持作者姓名、導師姓名字段的精確查詢,而對字段論文題名、關鍵詞、論文摘要、提交年份、學科專業、分類號實施模糊查詢,如:用SQL語句seletc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like %"& yan & "%實現模糊查詢。
4.3 查詢結果分頁顯示
在顯示查詢結果時,如果所有檢索的命中記錄在一頁顯示,將不方便用戶瀏覽,所以系統要求將查詢結果分頁顯示。而實現查詢結果分頁顯示關鍵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1)循環顯示本頁記錄,(2)翻頁控制。
循環顯示本頁記錄:即當前頁記錄的顯示問題。本系統采用雙重嵌套的Do WhileLoop語句來控制當前頁記錄的顯示,用 rs.("字段名")顯示記錄字段;采用ADO中數據集RecordSet對象的一些屬性來進行參數設置:用PageSize屬性設置每頁顯示的記錄數;用PageCount 、RecordCount屬性分別顯示檢索命中的總記錄數和頁數;用AbsolutePage屬性表示當前頁碼;用MoveNext方法來移動記錄指針;并用到了BOF 屬性和EOF 屬性。通過運用以上的語句控制與屬性設置,實現了當前頁記錄的顯示。
(2)翻頁控制:系統要求將查詢結果分多頁顯示,而在進行翻頁時,涉及到對頁面bsearch.asp或hsearch.asp(實現檢索和分頁顯示的功能頁)的自身連接,也就是web服務器端要重新執行該頁面程序,重新接收用戶輸入的檢索詞和重新執行SQL查詢語句,并且要求正確顯示目標頁記錄。所以,在系統進行翻頁時,要對兩類參數進行傳遞,分別是用戶輸入的檢索詞、檢索項和當前頁數。本系統采用表單的隱藏域來對這兩類參數進行傳遞,選取Request.form("")來接收用戶從表單輸入的檢索詞和檢索項,而采用Request.querystring("")來接收翻頁時由表單隱藏域傳遞的檢索詞、檢索項參數和當前頁數參數,并用IF語句來判斷使用前者還是后者;翻頁的自身連接采用URL方式傳遞目標頁數。參數傳遞正確,系統成功實現翻頁功能。
5 結束語
采用web技術、數據庫技術、ASP技術實現了基于B/S結構的高校學位論文檢索系統。在此系統開發過程中,重點研究解決了動態多選項、多條件的與、或、非復雜查詢問題,以及檢索結果分頁顯示的問題。經過測試,本系統性能穩定、界面友好、易于使用,現已應用于西安工程大學圖書館,解決了高校學位論文的檢索難題,使得博士、碩士論文能夠被科研和教學充分利用,提高了學問論文的利用率,這也是開發本系統的真正意義所在,作者感到欣慰!
參考文獻:
[1]陳健偉,李美軍,施建強,等. ASP動態網站開發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88-206.
[2]張固,汪曉平.ASP網絡應用系統典型模塊開發實例解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53-95.
[3]龍馬工作室.ASP+SQL Server組建動態網站實例精講[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73-96.
篇10
Thesis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Xu Yanchun,Xie Shufang,Zhang Jingf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Shandong Kaiwe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nan250200,China)
Abstract: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Higher vocational on the management of paper to manual processing from the original mainly into the current computer-based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matured.The system uses the network and database technology,WEB-based framework is proposed under the B/S model paper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and on this basis given the specific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
Keywords:WEB architecture;B/S mode;Thesis Management System
隨著計算機的廣泛發展和不斷應用,人們的工作效率得到不斷的提高,互聯網的發展更是縮短了人們的距離。學校教學管理需要能夠很好的進行有效管理,就需要應用電腦進行處理大量復雜、冗繁的數據。畢業論文管理作為學校教學管理的一個部分,為了節省人力、物力也需要實現網上自動化管理。對于高職高專院校來說學生畢業后以就業為主,大三下半年就開始實習,大部分學生不在校,指導教師無法親自指導,利用網絡可以方便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建立此論文管理系統旨在使校園內論文信息管理網路化,給畢業生、指導教師、論文管理人員帶來很大的方便。
一、系統方案設計
高職高專論文管理系統的服務期從教師申報選題開始,直到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答辯及最后成績的錄入結束。本系統主要實現以下的功能:指導教師申報選題、學生通過系統選擇指導教師及題目、指導教師通過系統動態指導學生的論文、中期檢查、學生上傳論文、指導教師修改論文、在線交流指導等。
該系統有以下要求:
(1)簡單易用性:系統操作簡便,能夠滿足指導教師、管理員和畢業生的使用。(2)實用性:系統跟高職高專院校實際相結合,滿足實際需求。(3)可靠性:系統能夠正常運行,多人同時登錄時也能順利運行。若運行時遇到不可恢復的系統錯誤,必須保證數據庫完好無損。(4)安全性:系統的重要數據有密碼保護,各功能模塊設置使用權限。
二、系統總體設計
(一)系統結構設計
系統以Oracle作為后臺數據庫,采用B/S結構,用2005作為開發工具,用戶界面通過WWW瀏覽器來顯示。實現瀏覽器、WEB服務器與應用程序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組成的三級體系結構。數據庫訪問采用ODBC開放式數據庫互聯技術。
(二)功能模塊的設計
該系統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1.教務人員模塊:給指導教師、畢業生發通知,修改刪除通知;根據學生選教師的情況進行人工調配并最后確定指導教師的具體名單;:審批學生換題申請;查看學生和指導教師完成論文的進度情況;查看學生的選題情況等。
2.指導教師模塊設計:修改、查看個人信息;修改密碼;給定合適的論文題目供學生選擇;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領域選擇合適的學生群體;對學生的換題申請做出相應的意見;在線評閱初稿并實時給出相應的意見;在線評閱定稿并給出相應的意見;在線查看學生的開題報告并給出相應的評價;在線查看學生上交的任務書并給予相應得評語。
3.學生使用模塊包括:查看、修改個人信息;修改密碼;在線選擇指導教師;上交開題報告;在線提交任務書;提交初稿;接收指導教師給予的評閱意見;在線提交定稿并查看教師的意見、查看論文信息、申請換題等。
4.管理人員模塊:導入師生信息和添加信息;由設定數據華人給定模板組成完成數據初始化;控制各個階段只能做該時段允許的工作;批量導入導出論文;按各關鍵字查找論文;統計論文數量。
三、數據庫設計及實現
(一)數據庫設計
因為該論文管理系統是針對高職高專院校的,屬于學校內部的管理信息系統,所以用戶分為三種,畢業生、指導教師和管理員。管理員是最高權限,他可以對學生和老師進行添加和刪除,也可以對管理員進行添加和刪除,并且管理員是有院系之分的。由此需要創建以下幾張表:管理員用表、畢業生用表、指導教師基本表、指導教師課題關系表、指導教師畢業生與課題關系表、指導老師職稱基本表、課題性質、來源、類型三項對應的具體內容基本表等。在上述表中分別設置主鍵和外鍵兩個關鍵詞。主鍵是用來唯一表示一條數據的字段,其數值不能重復,如學號。外鍵也叫侯選鍵,能夠完全決定所有的屬性的那些字段叫外鍵。
(二)數據庫連接
本系統是采用的ADODB方法來連接的數據庫,其代碼如下: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conn.open"Driver={sqlserver};
Server=DOMLOS2YM040PZ1;uid=sa;pwd=sa;database=keti"
四、結束語
論文管理是高職高專院校的一項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本系統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實現指導教師和畢業生的畢業設計選題、論文上傳、論文評閱、檢索等功能,實現高職高專院校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同時解決了畢業生在外工作致使畢業設計(論文)指導不便的問題。現在本系統已經進入試運行階段,在運行中發現系統文件如受到病毒侵害將導致文件上傳失敗,這一部分仍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嚴國麗.基于.NET的論文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學習,2007
篇11
Research of Choosing Topics and Instruction System of Undergraduates' Theses Based on .NET Terrace
WANG Bang-yuan
(Information Science Department, Anhui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Anhui Economy Management Institute,Hefei 230059)
Abstract: Has been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can't attain complete match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rrently most college's graduation theses to choose and instruc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choosing topics and instruction be lowly etc. This papercombine with and Access database, and adopt control development technique,designed a system of choosing topics on network, release information, student primary election, the tutor choose the student , spread on the thesis and the dynamic state hand over with each other instruction etc.
Key words: ; access database; choosing topics; the dynamic state hand over with each other instruction
1 引言
高校畢業生論文選題和指導是一項相對繁雜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論文題目的過程包括論文題目的收集、題目的、學生選題、調整選題和公布選題結果等過程。在傳統人工選題方式中,這一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同時信息的流通和反饋速度較慢,而且會存在信息失真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論文選題的效果以及質量;二是畢業論文的選題是師生之間興趣、愛好、研究方向和理論觀點相契合的過程,這需要師生之間在選題之前進行溝通和了解,以便在教師公布論文題目之后,學生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選題和導師。因此,論文選題的過程也是師生互選的過程。但是,由于目前多數高校為人工選題,師生間的信息溝通較少,對彼此的研究方向不夠了解,因此,教師與學生的不能達到完全匹配,指導工作效率低下。
針對我國高校畢業論文選題及指導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結合目前部分高校對畢業論文選題系統的研究,選用設計并開發了具有普遍性的畢業論文選題及指導系統,對于提高高校教學管理效率很有必要。系統不僅能夠實現網上選題,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提高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效率搭建一個有序的交流平臺。
2 Web系統技術選擇
本系統采用B/S模式實現,的系統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用Web服務器來運行程序,保留數據,使用標準的瀏覽器作為客戶端,不需安裝其它程序,從而實現了客戶端的跨平臺性。對于服務器端,采用windows server2003操作系統、、ACCESS2003構建。在中使用C#語言編程。采用全新的Visual 2005開發環境。
3 系統功能模塊
經過系統需求分析,得出該選題系統的用戶有學生、教師、管理員三類,從選題、學生預選到教師確定選題(正選)以及論文上傳下載、指導交流,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
根據上述項目系統分析的特點,系統功能模塊可分為管理員模塊、學生模塊和教師模塊三大部分(如圖3)。
3.1 管理員模塊
可以通過網絡論文要求,通知、通告;可以管理論文題目,對論文題目可以進行添加、刪除、修改;管理教師和學生的基本信息;查看學生的選題結果、調整選題、可以指定指導教師;輸出報表等。
3.2 學生模塊
學生登錄后,可以通過網絡即時了解論文題目,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預選論文題目;學生選題后,等待教師的確認,再填寫、提交論文的開題報告(提綱)。學生可以按照畢業設計文件的要求,至少上傳三次論文稿,讓指導教師評閱;可以通過網絡查看教師對于自己提交的論文稿的指導意見,并就某個問題與教師進行詳細討論。
3.3 教師模塊
可以確認學生選題(正選);可以下載不同學生上傳的論文稿,評閱后提出指導意見,供學生及時查看;可以查看學校公告、結題時間和通知等信息;可以分別回答學生的提問,或就某問題與學生進行詳細討論。
根據實際情況,我們設置了一些制約條件:每個學生最多可以預選3個題目;每個選題做多可以被選15次;每個教師可以正選學生人數不能超過限定人數;學生被正選后,已經預選的選題被自動設為退選或刪除掉。
3.4 選題主要流程
選題可分為學生預選和教師正選兩個過程,其主要業務流程如圖4所示。
4 主要技術的實現
4.1 訪問數據庫
系統采用ACCESS2003設計數據庫(lunwenxt.mdb),主要有學生信息表、教師信息表、論文題目表、學生選題表,留言表等。具有斷開式數據結構,能夠與XML緊密集成,具有與數據庫交互而優化的功能。為了使數據訪問和數據操縱分離開,使用了兩個組件,即DataSet(數據集,斷開式結構核心組件)和.NET Data Providers(.NET數據提供者)。在系統中,使用對數據庫的操作是通過DataSet和.NET Data Providers交互實現的。其基本步驟如下:
1) 創建一個數據連接;
2) 請求一個記錄集;
3) 把記錄集合暫存到DataSet;
4) 關閉數據庫連接;
5) 在DataSet上做需要的操作。
篇12
二、高校學報文學論文資源的開發
篇1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sian Games Scientific Papers Report Council Web Site
LI Xiao-qia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Guangzhou 51001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eport of the Asian Games will be the functional design,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ecurity design, and then we have put forward a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program on this design, finally, we use Java Struts framework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entire sit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sian games; scientific papers report council; design
亞運會科報會網站是為了在廣州亞運會舉辦之前能給大家提供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亞運會科報會網站是基于B/S結構開發的,亞洲各地區都可以通過網絡來訪問我們的網站,向我們的網站投稿論文。整個網站系統的管理是基于中心服務器來管理的,數據中心在學校的網絡中心主機房,各地區用戶都是通過網絡訪問中心服務器。集中式的管理有利于數據的統一管理,保證了系統的實時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1 系統的功能設計
亞運會科報會網站分為前臺系統和后臺管理系統兩大功能模塊。前臺系統的主要功能有首頁、用戶注冊、用戶登陸、會議介紹、會議動態、征文事項、重要時間、交通路線、下載專區、參會注冊、聯系我們。后臺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有系統管理、用戶管理、內容管理、文件管理、論文管理、我的信息、緩存管理、基礎數據。在系統功能設計中,用戶管理功能和論文審核功能這兩個是系統實現的關鍵,現在將具體來分析這兩個功能。
1.1 用戶管理功能
亞運會科報會的用戶非常的多,他們之間是分為三類:一個是系統的管理員用戶;另一個是普通用戶;最后一個是評審專家用戶。系統管理員用戶負責整個網站信息的和用戶的審核、權限的分配以及其他的管理功能。普通用戶主要是把自己的論文投稿到我們的系統中。評審專家用戶主要是負責評審投稿過來的論文,然后給普通用戶發送具體的評審結果。這個用戶權限的管理我們采用了角色的管理,也就是說把這三種類型的用戶分配到三個不同的角色中,然后再給每個角色定義不同的權限。這樣就有利于我們這種多用戶數量的權限管理功能。
1.2 論文審核功能
論文審核是本站設計的重點內容,亞運會科報會網站的設立就是為了能征集更多的有關于亞運會的論文資料。但是,征收到的資料可能很多是不合格的,所以,我們專門成立了專家組來審核這些論文,把有價值的論文抽取出來,然后在大會上來交流,從而有利于亞運會的順利召開和圓滿閉幕。具體的審核流程如圖1所示。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論文的審核流程首先由系統的普通用戶提交論文,然后由我們學校科研處工作人員做簡單的形式審核,通過后再提交給評審專家審核,專家審核后一方面把審核意見發給作者,另外一方面發信息給我們學院的財務處。最后對論文進行歸檔整理。
2 系統的實現
亞運會科報會系統的實現采用Java Struts框架來實現各功能模塊,采用Oracle數據庫作為數據的存儲。系統的開發完全按照軟件工程的開發的思想來進行。下面主要對系統實現過程中的關鍵技術來做探討。
2.1 Java Struts 框架技術
Java技術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種網站開放技術,Struts就是java技術的一種框架技術。Struts框架技術是MVC技術的一種,它實現了頁面和程序的分離,在頁面上都不會出現處理邏輯的java代碼,從而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亞運會科報會網站的實現就是采用了Java Struts框架技術。
2.2 緩存技術的實現
緩存是“以空間換時間”策略的典型應用模式,是提高系統性能的一種重要方法。緩存的使用在訪問較大的情況下能夠極大的減少對數據庫操作的次數,明顯降低系統負荷,提高系統性能。本系統的緩存是一個功能比較完善的緩存,它能夠對自己進行管理。它自身設置一個線程,隔一段時間就檢查緩存的使用情況,對于過期的內容進行刪除,如果緩存的內容占有它所擁有的空間的97%,淘汰內容,直到它占有空間不超過90%。緩存實現的具體過程如圖2所示。
從圖我們可以看出,當視圖JSP需要一些常用信息時,先到緩存讀取信息,緩存根據視圖JSP提供的條件所對應緩存的索引,查找相關信息。如果緩存里面有相關信息,將相關信息返回給視圖,如果沒有找到相關信息,到數據庫查詢相關,查詢完畢,把相關信息放進緩存,同時也返回相關信息到視圖。由圖可以看到,緩存可以減少對數據庫的操作。
2.3 系統安全性的實現
2.3.1 用戶權限管理
通過建立不同的用戶組和用戶口令驗證,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的用戶進入網站的核心數據庫;另外,通過授權來對用戶的操作進行限制,允許一些用戶對數據庫服務器進行訪問,而大多數用戶只能在同組內進行讀寫或對整個數據庫只具有讀的權利。
2.3.2 病毒防護
在網絡入口,我們需要采用防病毒過濾網關,并要確保用戶終端和服務器要安裝網絡版的防病毒軟件,管理員要及時進行防病毒軟件或系統的升級,完成各類操作系統和系統軟件的補丁、防病毒軟件的病毒庫的更新。
2.3.3 數據備份與恢復
核心數據庫必須建立完善的數據備份及恢復機制,定期對數據進行備份,當計算機的軟硬件發生故障時,利用備份進行數據庫恢復,以恢復破壞的數據庫文件、控制文件及其他文件。還要記錄數據庫中所進行的各種操作,包括修改、調整參數等,在數據庫內部建立一個所有作業的完整記錄,即日志。另外,要備份控制文件,因為控制文件中的某些狀態信息在數據恢復期間可以用來引導數據庫。
3 結束語
亞運會科報會網站的完成給廣州亞運會的舉行提供了交流平臺。亞洲各地區的人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提出自己的建議,為亞運的召開增添光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