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獻整理與研究》雜志,年刊,由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主管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傳統文獻研究、新出與稀見文獻研究、學術論衡、校勘札記等。該雜志以書代刊的形式出版,旨在為國內外從事古文獻學及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提供一個交流平臺,促進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與發展。
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包括傳統文獻研究、新出與稀見文獻研究、學術論衡、校勘札記、學苑隨筆、書評等。內容涵蓋了傳世典籍、出土文獻、域外漢籍等多個領域,體現了古代文獻研究的多樣性和跨學科特點。
在學術貢獻方面,《古文獻整理與研究》注重傳統與現代研究方法的結合,推動古文獻研究的深入發展。雜志所刊發的文章多具有較高的原創性和學術價值,對于推動古文獻學理論的發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雜志還關注年輕學者的成長,鼓勵他們發表原創性研究成果。
雜志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已被知網收錄,并入選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憑借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高質量的論文,《古文獻整理與研究》贏得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傳統文獻研究 新出與稀見文獻研究 學術論衡 校勘札記
(1)論文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閱讀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
(2)來稿要求選題新穎、觀點鮮明、資料準確、說服力強,具有一定的學術交流價值。
(3)凡在正文中出現的所有引文、引語、數據等引用資料,請務必注明精確出處,以引注形式在正文內注明,并在文末參考文獻中列出相應信息。
(4)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600字(詞)左右的中、英文摘要。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要列出主要數據和具體統計學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
(5)來稿要求稿面整潔。除特殊需要外,稿件文字一般使用通用簡化漢字,文中涉及的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等均使用阿拉伯數字,計量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
(6)來稿請附中、英文的題目,其中,中文題目不超過20字,題目要能概括文章主旨,且須簡明、具體、確切,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7)作者姓名:署真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并在文后附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8)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9)注釋是對論文中特定名詞或新名詞的注解。注釋可用頁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種。選擇頁末注的應在注釋與正文之間加細線分隔,線的長度不應超過紙張的三分之一寬度。
(10)編輯部對稿件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 0.23
人氣 40000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18
人氣 22020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15
人氣 21249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1.08
人氣 18954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65
人氣 18353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38
人氣 15489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27
人氣 15016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42
人氣 14972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16
人氣 13684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47
人氣 1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