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學研究》雜志,半年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學術(shù)性刊物,本刊在國內(nèi)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專題:古典自然法再思考、論文、書評等。雜志是中國學術(shù)界一本專注于研究、解讀古典文明傳世經(jīng)典的學術(shù)輯刊。該雜志旨在建立中文的古典學學術(shù)園地,推動中國學界對中外古典文明的深入認識,并增進中西古典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
自創(chuàng)刊以來,《古典學研究》始終堅持學術(shù)傳承與學術(shù)創(chuàng)新相結(jié)合的原則,圍繞其辦刊宗旨,精心設(shè)置了“論文”、“譯叢”、“書評”等欄目。這些欄目不僅涵蓋了古典學研究的各個領(lǐng)域,還通過翻譯和評論,引入了大量國外的先進學術(shù)思想和研究方法。雜志的編委會由漢語學界的十六所大學的古典學學者組成,全球十三所大學的著名古典學家也出任了名譽編委。這樣的陣容保證了雜志的學術(shù)水平和研究深度,使其在國內(nèi)外古典學研究中具有很高的權(quán)威性和影響力。
此外,《古典學研究》還致力于從跨文化、跨學科的視角出發(fā),貫通文學、哲學、史學和古典語文學,從具體文本入手,研究、疏解、詮釋中國、西方、希伯來和阿拉伯等古典文明傳世經(jīng)典。這種研究方法不僅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古典文明,還能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專題:古典自然法再思考 論文 書評
(1)縮略詞使用要符合規(guī)范,文中首次出現(xiàn)時要標明中文全稱(英文全稱,縮略詞)。
(2)摘要:要求文字簡潔而精煉;內(nèi)容客觀而全面;重點突出研究結(jié)論;用第三人稱表述(不要出現(xiàn)“本文”、“該文”、“筆者認為”、“作者認為”等用語);不要加詮釋和評價性文字;篇幅以200字左右為宜。
(3)文后參考文獻應為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fā)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最好用近5年的文獻。
(4)注釋一律采用腳注。腳注用小五宋體,包括文獻作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及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起止頁碼,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shù)字序號標注,每頁單獨編號。
(5)正文統(tǒng)一使用Word文檔、通欄、宋體、五號字著錄。正文內(nèi)出現(xiàn)的阿拉伯數(shù)字、英文(及其它西方文字)與英文參考文獻,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中文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不空格。
(6)文中圖要直觀、簡明、清晰。圖中的文字、符號、縱橫坐標必須寫清,并與正文保持一致。圖版、照片必須圖像清晰,層次分明,請?zhí)峁┦噶繄D或線條圖,不接收掃描圖。
(7)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特定內(nèi)容,一般不超過30字,不得使用不常見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和商品名稱。
(8)來稿作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單位名稱、地址(XX省XX市或XX縣XX路XX號)、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等項。
(9)來稿應包括題目、摘要、關(guān)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正文標題和序號可分若干層(一、??(一)??1.??(1)??)。參考文獻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
(10)前言應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chuàng)新點。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 0.23
人氣 40006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18
人氣 22031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15
人氣 21255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1.08
人氣 18963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65
人氣 18365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38
人氣 15494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27
人氣 15018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42
人氣 14983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16
人氣 13693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47
人氣 1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