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與文明》雜志,遼寧,由遼寧省司法廳主管,遼寧省司法廳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司法改革、法治建設、督察檢查、黨務工作等。
該雜志是一本專注于法律與文化交匯的刊物。旨在探討法律制度與社會文明之間的相互關系,提倡法治精神,推動社會進步。雜志的內容多元且廣泛涉及各個法學領域,涵蓋了法律哲學、法律社會學、法律經濟學、刑法學、民商法學、國際法學等,旨在促進法學研究和全球法治發展。
該雜志注重學術研究與實踐經驗的結合,每期刊登來自知名法學專家、學者和律師的學術論文、案例分析及評論文章,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法制與文明》雜志還經常組織與法律制度和社會文明相關的研究活動,例如學術講座、研討會和國際交流會議,為學者們提供學術交流、思想碰撞和合作共享的平臺。
雜志關注中國法律發展的同時,也關注世界各國的法制與文明進程,在國際法治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它報道并評論了國際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法律事件和法律制度的變革,促進了法律交流與對話。《法制與文明》雜志追求學術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雜志定期與高校、研究機構和法律實務界合作,邀請專家學者擔任編委和審稿人,確保雜志的質量和學術水平。
司法改革 法治建設 督察檢查 黨務工作等
(1)為加快稿件處理速度,本刊實行審稿意見及時反饋制度,盡量為來稿附上審稿意見,15日內會給出審稿意見。
(2)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3)參考文獻應以作者親自閱讀的近5年內文獻為主,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出。
(4)在正文之前引出摘要,不超過200字,5號宋體;前加[摘要]兩字,5號黑體。
(5)稿件應為未公開發表的作品,凡來稿,均視為作者、譯者已經閱讀或知悉并同意本聲明。
(6)如果屬于課題項目的研究論文,應在文章首頁腳注課題來源全稱和項目編號。
(7)前言應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
(8)注釋序號用[1]、[2]、[3]……標識。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9)文中圖、表要精選,具有自明性,切忌相互重復或與文字表述重復。每個圖、表均應有簡明的圖題或表題及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的圖序和表序。
(10)數字請按最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 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要求書寫。凡是可能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須使用阿拉伯數字。
(11)如不同意本刊對采用文稿作相應的技術處理和修改刪節,請事先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