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于2004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創刊,CN:37-1402/N,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其中主要欄目有:綜述與評論、信息與動態以及報告與書評等。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辦刊宗旨: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科技與出版的各項政策,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推動用現代科學理論指導復雜性科學的研究,傳播復雜性科學方面有創造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為提高我國復雜性科學研究水平做出貢獻。
研究論文 科學研究簡報 成果的應用與轉化 綜述與評論 信息與動態以及報告與書評等
(1)來稿應具有學術性與理論性,并在選題、文獻、理論、方法或觀點上有創新性。
(2)對擬用的稿件本刊將向作者發出Email通知,不用稿恕不另行通知作者,來稿也不退還,請作者自備底稿。
(3)標題序號按照“一”、“(一)”、“1”、“第一”或“首先”順序排列,一般不用“①”號。根據文章具體內容,序號可適當減少,但不可反順序使用。
(4)稿件文字、標點、年代、數字等書寫方式均以國家有關規定為準。
(5)參考文獻按照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以方括號[1]、 [2]、 [3]連續編碼,統一置于文章末尾。在文中標注時,如果位于句尾,則需要放在句號里面。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2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方錦清 | 37 | 心束暈-混沌;網絡科學;復雜網絡;網絡;混沌 |
汪秉宏 | 18 | 心復雜網絡;交通流;元胞自動機;無標度網絡;元胞自動機模型 |
楊洪勇 | 16 | 心多智能體系統;多智能體;復雜網絡;一致性;時延 |
段法兵 | 16 | 心隨機共振;均方誤差;信噪比增益;網絡;檢測器 |
周濤 | 15 | 心復雜網絡;大數據;人類動力學;無標度網絡;復雜系統 |
王飛躍 | 15 | 心人工智能;區塊鏈;復雜系統;電子設備;ACP |
李永 | 15 | 心復雜網絡;網絡科學;爆炸物;背散射;透射 |
劉強 | 15 | 心復雜網絡;混合比;超網絡;網絡特性;束暈-混沌 |
張紀會 | 12 | 心遺傳算法;供應鏈;自適應;供應鏈管理;粒子群算法 |
劉建國 | 12 | 心微波信號;強度調制器;激光器;窄線寬激光器;光信號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青島大學 | 104 | 網絡;復雜網;復雜網絡;神經網;神經網絡 |
北京師范大學 | 40 | 網絡;復雜網;復雜網絡;社團結構;實證 |
上海理工大學 | 37 | 網絡;復雜網;復雜網絡;人類動力學;冪律 |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 34 | 網絡;網絡科學;復雜網;復雜網絡;小世界 |
武漢理工大學 | 29 | 網絡;復雜網;復雜網絡;動力學;演化博弈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7 | 人類動力學;網絡;復雜網;復雜網絡;冪律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26 | 人工社會;復雜系統;綜合集成研討廳;網絡;開放復雜巨系統 |
上海大學 | 25 | 網絡;冪律;再生數;度分布;基本再生數 |
武漢大學 | 22 | 網絡;復雜網;復雜網絡;社團結構;微分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0 | 網絡;博弈;復雜網;復雜網絡;演化博弈 |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65
人氣 53944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94
人氣 37834
統計源期刊
影響因子 0.73
人氣 37390
省級期刊
人氣 30648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91
人氣 24591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3.84
人氣 24569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3.42
人氣 23875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 0.84
人氣 19933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79
人氣 19780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67
人氣 18690
審稿很快去年11月初投的,一個月后按照編輯要求修改了點格式,一個月后外審,半個月后外審意見返回,修改了一點,一個月后錄用!期刊速度非常快,編輯也比較熱情,投了這本雜志后內審稍微按照他們的要求修改一下就直接錄用了。
自己大修了一個月,復審6天就給返回了意見“修改后錄用”,再次按照專家意見小修,終審2天后返回“已錄用”的消息!投稿后3個月就錄用了,這速度杠杠滴!
這個期刊審稿還是比較快的,一般1個月就給你初審的意見,而且審稿老師審得特別認真,回復還是比較快,意見也說的很清楚,符合這個方向的文章可以多投投。
首先編輯老師人很好也很有耐心,基本是有問必答;稿件是送外審的,一般有兩個專家審稿,第一次送外審說是3個星期有結果,結果我一個星期就收到修改通知了,第二次送審一個星期左右出結果,一般會給出修改后考慮錄用或者錄用或拒稿。所以如果不算自己改稿時間的話審稿時間大概為兩個月。只要說接收那么就可以安心啦。
投稿1個半月就回復了修改意見,9條意見,因為自己中間有事,1個月后才修改好返回稿件,又過了一段時間編輯就說已經通過,在主編手里了,又過了個把月收到錄用通知。
18年12月初投的稿,一審花了1個月,1月退修,2月復審結束.等待編委會討論大約1個月,這段時間比較長,之后錄用。從投稿到錄用,整體花費時間3個月。
2018年8月3號投稿,10月份通知錄用,哈哈,感覺自己像撿了一個大寶貝。另外真的應該為雜志社處理稿件的效率和審稿人認真負責的態度點個贊。就你們這效率,雜志想不好都難啊。
2018年11月投的,2018年12月20號直接錄用,審稿速度超快。編輯部老師態度很好,每次發郵件咨詢,都很耐心地回答。感謝這個期刊,解了燃眉之急!
編輯部的老師非常敬業、待人和藹,在此要特別提出感謝!總體來說,從投稿到錄用大概3-4個月左右,還是很快的,有創新的論文容易錄用。這次投稿經歷挺豐富的。
朋友介紹過來的,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的編輯很負責,此刊對我的幫助很大,非常感謝!我的實驗一直搞不定,現在在他們的幫助下,終于搞定。
審稿速度很快,該雜志編輯部工作人員態度很好,很負責任的幫忙修稿。審稿老師也很專業。提出的意見都很有價值,對論文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個非常好的期刊!
初審復審很快,加起來也就2個多月,復審回來修改后一個月出來結果,基本可以錄用。建議投稿前先自行檢查一下。該期刊現在越來越注重文章的質量,如果文章很具有創新性和新穎性可以投往該期刊。
看見大家對于這本雜志的點評,我果斷投了。負責我論文的編輯真是太認真了,處理稿件速度也很快,投稿三個月后就通知錄用,另外外審專家也很負責,給的評審意見也很中肯,總之我覺得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哈哈,我很開心。
很好,書本都是新的,包裝完好無損,不想進實體店買書的寶寶們有福了,物美價廉,東西很多,這個價格買這么多不錯。確實很好,以后就在雜志之家買了.
文章一定要具有創新性,就很容易中。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的審稿速度挺快的,從收稿到拿到錄用通知只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內容涵蓋廣泛,在行業內認可度較高。非常推薦!果斷收藏。
雜志的編輯態度真的很好,沒得說,很負責任,每篇文章至少校稿幾次!外審專家也都很專業、耐心,真的很好!如果文章可以,推薦投,這應該是同類期刊中算是很不錯的核心了!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很正規、嚴謹,要求至少要兩個審稿人審稿才可以,17年8月投的稿,1個月后返回一個審稿意見,小修后再次返回,最終被錄用,另外編輯態度也挺好,我很感動。
審稿速度還是蠻快的,基本上從投稿到給錄用通知就三個月,本來是有兩個審稿人,一個一直沒給意見。另一個給的比較及時,三個月時間到了就直接跳過那個沒給意見的審稿人發了錄用通知,還是蠻欣慰的,也沒提什么棘手的問題,就回答了三個問題就ok了。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審稿速度還是很快的,編輯也很耐心負責。專家修回意見,比較中肯,有參考價值。按照以往說法,如果是修改后編輯終審,一般問題都不大。所以認真按照專家意見條條回復修改后,即時上傳修改稿。很快就收到了收錄的好消息···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貌似沒大家說的那么慢吧?我投的基本都是審稿3個月,中間不會有任何的意見。你就安心等三個月,三個月后告訴你中了。然后就是等著發表,期間進行修改,一般從投稿到見刊也會很快吧,反正只要你不應付就好!
11月20日投,30日收到郵件回復,說開始審稿,12月3日審稿結果說需小改,12月8日發回修改稿。后面問了下,說催審稿了,回復說接收,這個雜志需要經常催一下,審稿結果會很快回復的,編輯態度不錯。
大概兩三個月就有結果,我的文章足足等了兩個半月,這速度已經是比較難以相信的了,審稿費稍貴,但是值得,是北大核心期刊,研究方向:究論文、科學研究簡報、成果的應用與轉化、綜述與評論、信息與動態以及報告與書評等
編輯回應速度很快,從發稿到收函不到3個月時間,而且可在短時間內刊出,有需要的可試試看,文章綜合評審按占版面核算印發成本等需匯寄審稿費,都很合理。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期刊是北大核心級別,投稿過幾次了,對該期刊印象很好。編輯部處理稿件、與作者溝通及時;審稿專家認真負責,能夠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不錯的一次投稿經歷。
投過去一個月內就有了消息,用稿很快,編輯老師人很好,我的參考文獻部分做的不夠規范,很耐心地打電話過來讓我修改,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值得投稿
堅持健康、文明、向上的宣傳基調,不斷強化精品意識、創新意識和讀者意識,注重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逐漸形成了高雅、厚重、樸實、鮮活,導向性強、可讀性強、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鮮明特色,經久不衰地吸引著眾多讀者,讀者群遍布全國,并遠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文章挺有難度,但都很地道,賣家發貨速度很快,快遞也非常給力。是目前國內第一份以刊登復雜系統和復雜性科學領域研究成果為主的中文學術期刊。比去報刊亭買劃算算多了。
雜志集"指導性、學術性、實證性、前瞻性、可讀性、互動性、新聞性"之完美統一。重要稿件全部獨家策劃,高質量地滿足各類人員及廣大讀者的多層次需要。好雜志不必做多的評價,總之就是好對于我而言很有啟發!
對于我個人而言,買書不是為了看書,是一種情懷,是一種信仰。所以,明知看不完,還要繼續買!雜志之家的書真的讓我欲罷不能,讓我像著了魔一樣,總是對它孜孜不倦,看來我已經淪陷了,雜志之家的忠實粉絲!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感覺還可以,慢慢看吧,希望能有啟發,另外值得稱贊的是,書的書皮觸感與眾不同,超級棒,需要靜下心慢慢讀了,讀后發現必須好書 全新視角看世界,感受頗深值得購買!
雜志發行面廣、受眾寬、出版周期短、載文量大,傳播最新國內外科研成就,涉及多學科、多領域,是論文的極好平臺。拿到書后挺驚訝,比想象的還要好,包裝也很嚴實,不錯。書很不錯、與描述的一樣,書都是新的,物流也很快,滿意。
已經是這里的老客戶了,非常喜歡在這里訂雜志,賣家服務態度很好,發貨也很及時,雜志每次的包裝都很結實,是正品雜志,推薦訂閱。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質量很好,服務態度也好,最令我驚喜的是快遞的速度真是快。很喜歡看的一本書籍,書里面的內容都很有意思,能夠引人思考。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的審稿周期很快,效率很高,而且明細可見,尤其覺得編輯非常和藹,能耐心的指導每一環節,贊一個。審稿老師對文章還是很嚴格,把文章的核心要素都分析得很透徹,意見也非常專業。不錯的核心期刊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的審稿速度比較快,審稿專家很認真、會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見給予參考,編輯部工作效率很高,工作很認真,有時周末還給我發郵件,討論論文的細節問題。真的很感謝。期刊不錯,推薦投稿
投稿內容一定要有創新,編輯很負責。途中復審了一次,差點被斃。退修時,專家兩句話的意見,編輯給出的修改意見長達7頁。編輯認真,當然我也認真。這是本人已中論文中修改最認真的一篇了。
總體感覺,只要文章內容創新,還是不難中的。編輯部的老師是非常負責任的,對文章的校對非常細致,對問題點分析都很詳細。審稿人意見切實中肯,有實用價值,對文章提升有很大幫助!
該刊編輯等相關老師很盡職盡責,對待來稿審閱很認真,審稿速度非常快,適合著急發論文的朋友。編輯也很熱心。對疑問之處都孜孜不倦的講解。外審專家的審稿意見也很誠懇詳細,對文章幫助很大!
雜志的編輯和審稿人都非常專業,兩個審稿人分別提出了3條和5條審稿意見,而且有些意見頗有意義,但是對我的文章還是非常肯定的,不到一個月消息回復 審稿人分別要求大修和小修,要求比較嚴謹,數據比較足夠,就能中。祝好運
之前投過兩次,都是直接拒稿,第三次投稿目前在外審中。總體感覺對論文要求較高,首先創新性、研究性內容要多,此外論文格式要規范,否則這也可以作為拒稿理由,總的來講審稿意見也很詳細,修改的非常認真,點個贊。
該期刊專家意見都比較細致,連文筆語法錯誤都能挑出來,專家還是比較嚴謹的,兩個審稿人給意見很是中肯,且很明顯這兩個審稿人對文章領域非常了解。此外,編輯老師也比較NICE!非常有質量的一個期刊
雖然論文被拒,還負責推薦給合適的其它期刊,很受感動,稿件質量要求高,編輯很負責,對于沒有錄用的稿件會提出意見,以便作者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因未發過稿件,發稿速度、版面費等評價可能不準,所以不予評價。
剛投了一篇過去,第三天收到回執說已收到稿件,一周內回復初審,結果真的一個禮拜就送外審了,結果還在等待中,聽說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出版很慢,有些擔心了。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審稿近12個月。投后忘記了,想起來已經6個月后,然后各種催,不停地催,反正沒做指望了,只求有個結果好決斷。結果12個月后,直接錄用了,改了些格式。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的審稿周期一般是2個月左右,大部分都是需要修改,認真閱讀審稿意見并仔細修改后,改稿論文的質量一般會提高很多,改稿投過去一般不到1個月就會有審稿意見回來,如果是小修的話,認真修改后只需半個月就會接收,所以從開始投稿到最后接收一般需要4-5個月。
10月15號上傳稿件,16號通知上傳版權協議和單位證明,22號狀態為初審,27號送外審,11月4號回復說大修,我沒想到居然這么快。。。。而且沒想到審稿人居然這么專業,我最想回避兩個問題,所以才想發中文的。沒想到還是全被揪出來了。。。11月15號上傳修改稿和修改說明,然后沒消息,一直到20號直接錄用。。。總共才1個月零5天,這效率,沒的說。
編委復審結束了,結果如下: 一次退修返回時間: 二次退修返回時間: 交主編審定時間: 稿件目前狀態: 正在處理中 主編審定回時間: 稿件最終處理結果: 審稿已通過,三周內您會收到編輯的電子郵件修改資料 目前尚未收到郵件,各位同行有沒有類似的經歷?
8月14號投出去的10天左右給出是否通過初審,,2個月左右(10月16號)給出了外審意見。11月初修回,說是“等待編輯部審查,審查合格后將送主編終審”。感覺慢慢進入了很慢的節奏了。期待速度加快!
2014.9.7網上投稿,9.22初審結束,外審一個9.24完成,灰常快,一個10.24完成,10.27退修,11.4完成,11.16完成復審,11.20完成退修,11.21現在編輯加工了,感覺外審提的意見很中肯,編輯老師也很認真,只要自己認真答復外審和編輯的問題,應該都能收。
兩篇文章,一個審稿2個月后直接錄用,一篇審稿一個月后直接錄用。
于2013年11月投稿的,14年5月根據審稿人意見仔細進行了兩次修改,第一次修改2天就反饋回來了,然后又提了些意見,繼續仔細修改,于5月19日提交回編輯部,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結果,也不知道進行到了哪一步了,忐忑啊。總體來說,編輯部老師態度很好,審稿人水平很高,意見也很中肯,真心希望最后能接受啊。研究方向: 管理綜合 管理科學與工程
2013年4月份投稿,5月份錄用,前后正好一個月,效率很高,文章還是比較容易中的!
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在線訂閱 季刊
主辦單位:青島大學
¥1000.00/1年
人氣:10030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