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語言學說》雜志,半年刊,由.江西農業大學法律語言學研究所主管,江西農業大學法律語言學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國外實踐、縱橫比較、學位之等。
《法律語言學說》雜志是一本專注于法律語言學領域研究和探討的學術期刊,旨在促進法學和語言學的融合,研究法律語言的特點、功能和影響。該雜志的研究范圍涵蓋了法律語言學的各個方面,包括法律語言的起源與發展、法律條文的語言表達、法律文書的修辭技巧、法庭語言的表達特點等。同時,該雜志還關注法律語言在實踐中的運用,如法律文件和合同的語言規范、法律口譯和筆譯的技巧等。
《法律語言學說》注重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結合,雜志編委會成員由法學和語言學的專家學者組成,負責編審工作,確保雜志的學術水平和質量。該雜志接受學術論文和實踐經驗分享的稿件投稿,強調論文的科學性、原創性和可操作性。同時,該雜志還特設評論文章和專題報道欄目,邀請領域內的專家撰寫評論和深度解讀,全面展現法律語言學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研究動態。
《法律語言學說》作為法學和語言學領域的重要學術期刊,旨在促進法學和語言學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法律語言學的發展與應用。雜志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專題講座和國際交流活動,為學術界提供一個廣泛交流和學習借鑒的平臺。此外,該雜志還與相關機構和研究團隊合作,開展多項科研項目和實踐活動,為法學和語言學界提供服務和支持。
國外實踐 縱橫比較 學位之窗等
(1)作者可以對初審意見進行理性回應,在作者進行修改、達到初審通過要求后,編輯委員會將對稿件進行復審。
(2)正文標題:文內各級標題題號一律頂格書寫,標題題號分級采用1;1.1;1.1.1等標注形式。結構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二級或三級。
(3)參考文獻,在每一文獻后加注文獻類別標號,專著標號為[M],論文集為[C],論文集內文章為[A],期刊文章為[J],報告為[R],博士論文和碩士論文為[D]。
(4)摘要應反映論文主要論點及創造性內容,包含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要素,以300~400字為宜;關鍵詞5-8個,反映論文實質內容,便于檢索。
(5)作者及單位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應該是對論文工作有實質貢獻的人員,應對文中的論點和數據負責。
(6)來稿若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省部基金項目,請在文稿中標明其基金來源和編號,我刊可以優先審核發表。
(7)正文標題層次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用1.1,1.2,…,三級標題用1.1.1,1.1.2,…,以此類推。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
(8)引用以書代刊的出版物,應依次標明作者、文章標題、主編、書名、期號、出版社、出版時間,但不必注明頁碼。
(9)量、單位和符號必須以最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 量和單位》為準。組合單位一律用指數形式表示;外文字母必須分清英文或希臘文正斜體、大小寫、黑白體和上下角標;拉丁學名為斜體,定名人用正體。
(10)明確闡述本文的研究目標,即想要解決的問題或達到的目標。
(11)指明投稿的方式,可能要求通過在線系統提交稿件,或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編輯部。同時也會說明投稿截止日期以及預期的審稿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