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新時代法治故事的實踐探索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近年來,法治日報社充分發揮法治主流媒體作用,進一步做大做強全媒體方陣,不斷拓展新興傳播陣地,構建起“報、刊、網、端、微、屏、影視”全媒體傳播體系,全方位傳播全面依法治國時代強音。同時推動采編隊伍由傳統媒體全面向媒體融合轉型,法治宣傳主力軍全面進入網絡主戰場,綜合運用全媒體方式、大眾化語言,推出一大批主題鮮明、質量上乘的新聞報道,讓法治理念更深入人心,讓法治宣傳更接地氣,讓法治報道更有溫情。
1.機制先行
要想在媒體融合的浪潮中搶占先機,必須構建一套上下貫通、執行有力、高效運轉的全媒體采編機制。法治日報遵循互聯網傳播規律,進一步構建并完善全媒體新聞產品生產機制和采編流程,實現媒體融合常態化運行。設立媒體融合指揮中心。2021年,報社設立媒體融合指揮中心,作為“大腦中樞”,主要負責內容選題策劃和稿件審核分發,通過一體部署、一體實施、一體推進,進一步整合媒體資源,打通不同介質、部門之間的壁壘,實現內容、技術、渠道的共享。中心每天由1名編委會成員擔任指揮長,采編部門(子報刊)主要負責人輪流任值班長,針對近期發生的重大法治新聞精心策劃,調動各采編部門(記者站)骨干力量有效執行,統籌運用報紙、網站、客戶端、社交媒體平臺各自優勢同頻共振,形成集約高效的內容生產體系和全媒體傳播鏈條,實現一次采集多次分發、一個主題多層次多角度推送。主力軍全面進入主戰場。報社大力推動傳統采編部門編輯記者積極融入新媒體報道,各采編部門在法治網、法治號開通專屬頻道,每天更新跑口領域的法治新聞,全報社20余個采編部門100多名編輯記者跨部門協作,一盤棋行動,握指成拳,成為報社采寫全媒體新聞產品的主力軍。建立新媒體專供稿件機制。報社進一步強化法治新聞精品意識,建立了新媒體平臺專供稿件機制,要求各采編部門(子報刊、記者站)每月至少須向法治日報微信公眾號投送1篇專供稿件,明確專供稿體裁、主題、質量評定標準,制定嚴格獎懲措施,定期通報供稿情況。2022年,報社新媒體平臺刊發稿件質量大幅提升,報社微信公眾號共產生80篇10萬+新聞稿件,進一步提升了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
2.內容為王
新媒體能否吸引受眾、留住用戶,能否引領輿論、凝聚共識,關鍵要看內容做得好不好。不管什么時候,好的內容永遠是根本,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立足法治特色。法治日報作為中央政法委機關報,作為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輿論宣傳陣地,立足法治特色,做精做優法治宣傳報道,是報社的職責和使命。綜合運用消息、通訊、特寫、綜述、評論、述評等多種體裁,全力呈現各級政法機關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推進掃黑除惡工作常態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平安中國建設、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等重點工作的生動實踐。認真做好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總結表彰大會、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等會議報道。開設“決戰掃黑除惡”“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一年間”“深入推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等專欄,推出一大批質量上乘、特色鮮明,有深度、有溫度的稿件。講好新時代法治故事。報社精選法治領域代表人物,努力講好新時代法治故事。報道的法治人物涵蓋法官、檢察官、公安民警、人民調解員、監獄民警、律師、法學教授等,記者深入基層一線采訪,將法治人物寫活寫深,讓典型人物稿件更傳神、更出彩。如報道“廬州神捕”王軍,記者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并輔之以動作場景,讓“心細如發”的人物個性和形象躍然紙上。如報道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沈如,記者將沈如的奮斗歷程、推動蘇州執行工作實現兩次跨越的經過,在黨中央提出“切實解決執行難”、最高人民法院部署深化破解執行難改革等大背景下展開,點面結合、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稿件刊發后獲得多家媒體轉載。
3.創新形式
報社創新內容呈現方式,轉變話語文風,積極制作各類新媒體產品,讓“法言法語”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做到有趣、有料、有賣點,實現內容供給和受眾需求精準對接,打造反響好、受歡迎、群眾喜愛、爆款刷屏的融媒產品。打造動漫形象“法小治”“法小寶”。2021年,報社旗下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法治網創新運用“動漫+專家訪談”模式,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一周年之際,推出13期“習近平法治思想專家談”系列微視頻,設置“法小治”“法小寶”兩個動漫人物,邀請6位知名法學專家全程參與,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十一個堅持”的深刻內涵和精髓要義,實現理論的通俗化解讀、嚴肅主題的生動呈現。2022年,法治網再推出7期“小治小寶尋法記之讀懂習近平法治思想”系列微視頻,以法小治和法小寶第一視角親歷、親見、親聞法治故事為主線,融合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生動演繹宏大主題,讓網民沉浸式感受法治在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時發揮的重要作用。微視頻上線7天全網總點擊量破億。“詩畫兩會”開創“穿越體”。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報社推出“詩畫兩會”專欄,通過改編李白、杜甫、蘇軾、白居易、王安石、李清照6位詩人的名詩名詞解讀兩會熱點,形象詮釋兩會將給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帶來哪些新變化。同時,強化與網民互動,“詩畫兩會”作品設計開放性結尾,邀請網民一起來“斗詩”。全新的解讀形式讓“詩畫兩會”系列作品迅速“出圈”,法治日報微信、微博平臺總閱讀量80萬+。“詩畫兩會”系列被中國記協納入兩會媒體融合創新報道典型案例進行推廣。“書·法”弘揚法治精神。報社創新普法宣傳形式,將中華傳統文化與法律知識相結合,充分運用書法藝術的熏陶作用,推出“書·法”活動,通過“書法+法條”的形式,先后組織2000余名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參與書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上線“書·法”云展館,并集結出版《書·法系列叢書》,讓更多人拿起筆來寫法、學法,提升法治素養,弘揚法治精神。
4.科技賦能
先進技術為傳媒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元素,也為深化媒體體制機制改革增添新動力。報社堅持科技賦能,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將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的先進技術融入新聞信息生成、傳播、服務全過程,引領和驅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開創“大屏+小屏”聯動新模式。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指導下,報社于2020年8月正式上線智慧普法全媒體平臺“法治融屏”,戶外大屏覆蓋全國縣以上法治文化公園、法治廣場等人流密集場所,室內屏進入機關、單位、辦事大廳、車站、賓館、醫院等。“法治融屏”充分利用5G通信、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以戶外電子大屏和室內電子屏為媒介,先后創作推出《法治金句》《法治英模》《書·法》《法史鉤沉》等4900多個原創普法節目,普法節目總播放量已達6.87億次。其中,創作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金句》節目1210期,全天候在“法治融屏”全國戶外大屏和室內屏進行滾動播放,覆蓋全國受眾上億人次。“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法治中國頻道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專題首頁,專門開設“每日法治金句”專欄進行推送,單條閱讀量達1016.3萬次,總閱讀量累計達3.9億次,點贊量達2319.9萬次,已形成戶外大屏與新媒體端手機屏互動、大小屏齊發力廣泛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新傳播格局。目前,“法治融屏”戶外大屏已覆蓋28個省,受眾人數達2.68億。精心打造協同高效融媒平臺。2019年4月,法治號客戶端正式上線。作為政法領域內容匯總、功能匯聚、人員匯集的主流融媒體平臺,法治號包含新聞瀏覽、入駐訂閱、刊物聽讀、輿情觀察、服務咨詢、個性定制等多個模塊,以手機客戶端為展示前端,致力于向用戶提供權威的法治新聞資訊及其他各項服務。經過3年多的建設運行,法治號已形成成熟的架構體系和完善的運維流程,在程序開發、內容發布、運營維護等方面積累豐富的經驗,成為報社全媒體傳播體系的“生力軍”。目前,法治號客戶端總下載量近50萬次,開設頻道29個、專題157個,發布稿件55萬余條,稿件總閱讀量6000萬余次。全國已有4353家中央和地方政法單位入駐,共發稿38萬余條,總閱讀量超866萬。
5.人才為要
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報社堅持人才為要的工作導向,扎實推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教育實踐工作,堅持“三貼近”要求,轉作風、改文風,建設全媒型法治新聞隊伍。打造“一專多能”全媒型隊伍。報社深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依托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分級分類開展全媒體理念和技能培訓,提升采編隊伍的全媒體素養和全媒體能力。組織報社中層正副職干部參加中國干部學院“黨史百年”學習教育網上專題培訓班,推動采編人員完善知識結構,拓展知識領域,全面提升新聞工作者業務能力,讓采編人員既懂新聞,又懂法律,更懂技術;既能采寫文字稿,又能拍攝照片、視頻,更能在新聞現場出鏡。善用現代傳播手段、互聯網傳播技術,會使十八般“兵器”,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敢于擔當、一專多能、銳意創新的全媒型法治新聞隊伍。推動“走轉改”活動常態化。報社出臺《關于進一步踐行“四力”推動“走轉改”常態化的意見》,要求單位負責人帶頭“走轉改”,采編人員自覺“走轉改”,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下大力氣改文風,記者把筆觸和鏡頭對準人民群眾、基層政法干警,捕捉生活中的生動事例、真實細節和動人場景,力求見人見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話語表達,采寫“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法治新聞。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制定《法治日報社關于薪酬福利制度調整方案》,對員工薪級工資、年終績效、績效工資等作出調整,增強法治新聞隊伍的事業心、歸屬感、忠誠度。制定《法治日報社“首席/金牌”職務評聘管理試行辦法》,組織開展報社“首席/金牌”職務評聘工作,2022年有9人被聘為“首席/金牌”職務,其中2人被評聘為首席記者,1人被聘為首席編輯,2人被評聘為首席運營官,1人被聘為首席人力資源官,3人被聘為金牌編輯、記者,進一步激發采編隊伍干事創業的熱情。
作者:徐偉 單位:法治日報社編委、編委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