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服裝設計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我國經濟呈現上升發展趨勢,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了提升。在這一環境下人們對于服裝、飾品的細節給予了充分關注,并將注意力從以往的服裝整體轉移至細節,主要目的是為了突出自己的品味。實際上,在整個服裝搭配上,只有服裝配飾才能起到關鍵性作用,假設將原本沒有設計性的服裝搭配上加上一些配飾,那么就能突出畫龍點睛、低調點綴且彰顯個性的作用。不管是哪種點綴元素,都會讓服裝整體看上去更加美觀且完整,搭配的不同必然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人們通常會利用這些細微的變化,來突出自己的與眾不同。即使是細微的變化,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改變。除了改變顏色和服裝材質之外,更多服飾設計師喜歡選擇使用褶皺這一元素加以點綴。利用褶皺元素設計出來的服裝必然具有一定的裝飾審美特性和強大的立體塑造感,而這中塑造感能使服裝從原本平面性演變成立體性,使其擁有雕塑藝術的美感。
1褶皺概述
1.1有關褶皺褶形成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不規律或者規律的折疊面料,以此讓面料表面形成一定的褶痕。皺的形成更加簡單,就是隨意對面料進行揉捏,或者是利用一些技術促使面料自行緊縮,從而形成一種非常隨意的紋路。褶皺,指的是按照規律或隨意的利用折疊、堆砌的方式對面料進行操控,讓其改變原本的二維表面,成為三維立體的效果,以此突出不同材料面料的形態[1,2]。
1.2褶皺的價值結合其功能上來說,適當添加一些褶皺元素能夠調劑余缺以及塑性,因而具備合身性和造型性,從而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覺效果。結合藝術價值觀察,褶皺本身就擁有一定的裝飾性效果,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將服裝呈現立體化效果??茖W使用褶皺元素,能夠將原本平面的面料變得更加突出。除此之外,因為各種褶的形成模式大體相同,但都會讓服裝褶皺具備更強的方向性。根據某一方向的運動,對人體進行自然的牽制,以此促使褶皺造型更加立體,讓人們在欣賞時能夠形成非豐富額的聯想,從而強化其視覺效果。
2服裝配飾的重要性
2.1服裝配飾在服裝中的作用
(1)服裝配飾的實用性能。大多數配件都具備人體保護這一功能。比如,帽子這一配飾,可以在冬天的時候為人的頭部保暖,避免熱量散發過快。而夏季帽子則可以為人們遮陽,避免受到更多的紫外線照射。帽子能夠持續保持人體的熱平衡,且具有一定的舒適性。鞋,則可以保護人們的雙腳不受到其他因素的物理攻擊,并能夠讓人們可以任何道路上行走。在生產力持續發展的當下,隨著高科技的到來,衍生了各種服裝配飾,而這些配飾彰顯出的功能也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其自身原本的含義。(2)服裝配飾的裝飾性能。只有當人類發揮自己的想象與天賦,才能完成一件件精美的服裝裝飾,同時服裝裝飾的形成,更是源自于人類內心強烈的需求和欲望??茖W利用裝飾可以修飾人的外表,促使人外表形象從整體上更加完美,服裝的色彩、配飾以及裝飾等都可以縮小服裝本身的不足,且放大其優勢。服裝配飾具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藝術,能夠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在人類文明持續發展的當下,配飾在服裝領域中更占據了一席之地,已然成為了人群中非常重要的存在之一。在很多公共場所,人們為了能夠達到外表與精神上的完美,必須要充分借助服裝配飾的方式,才能得以完成。有些相關學者認為,人類本身就含有一種無法根除的情感,也就是對于寂寥空間的恐懼與空白的一種由壓抑而轉化生成的填補沖動。當人類在不斷發展的當下,為了能夠尊重且宣揚自身個體意識,必須要通過服裝和服飾的方式進行滿足[3]。配飾的作用是為了能夠為服裝錦上添花,且填補內心的美化需求,以此突出自己的個性化與品位。
2.2服裝配飾在服裝中的應用
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各種不同的配飾不斷涌現出來,其不僅能夠起到裝飾的作用,自身也有著很大的實用之處,比如,帽子、鞋子、手套等,這些不僅能為服裝加分,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作為一名設計師,就要充分思考社會發展,某種配飾的作用以及人們裝飾觀念的變化等內容,將其與服裝設計進行結合,從而將服裝與服飾更好的糅合在一起。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配飾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不僅形式多樣,且服裝風格也有著很大的變化風格。有的服裝裝飾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些服飾與服裝相連,彰顯服裝風格;還有一些建立在服裝本身的裝飾,如褶皺等,能夠為服裝增加一些立體效果。將服裝裝飾與服裝進行融合,能夠在原有的程度上進一步豐富服裝。
3褶皺在服裝配飾設計中的有效運用
服裝配飾能夠強化服裝的整體效果,更是對服裝的拓展和豐富,對服裝整體風格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對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接觸到了更多新鮮事物,此時人們的審美也就發生了較大變化,慢慢就意識到了服裝配飾的裝飾性和實用性。另外,褶皺本身屬于設計元素中的一種,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美化服裝。經過歲月長河的流淌,百年的發展,褶皺早已不僅僅只被服裝設計所運用。為了從而整體上打造服裝的效果,設計師已經不再只將褶皺這一元素使用到服裝上,還將其設計到其他配飾上,比如發飾、箱包等等。將褶皺元素與服裝配飾進行結合,將其從原本十分簡易的模樣變成形狀各異的圖形,再加上對于服裝而言,裝飾更是多樣化。
3.1褶皺元素運用
與發飾設計中發飾主要指的是使用在頭發或者頭部上的裝飾。在發飾的設計過程中融入褶皺這一元素,并使用不規則的褶皺,這樣的褶皺被稱之為——活褶。其有著非常靈活的表現方式,并且擁有一定的造型感。不管褶皺的折痕多么微小,或者是夸張,都可以通過反復的疊加、重復,從而塑造出更具有層次且立體的造型。常見的褶皺頭飾包含:褶皺發箍、褶皺頭紗等[4]。褶皺常常應用于西式婚紗頭紗之中。比如,蕾姆·阿克拉是美國一名非常著名的婚紗設計師,早在2015年的秋冬婚紗系列的發布會上,他就帶著自己設計的具有羅馬風格的頭紗亮相。具有褶皺元素的這一婚紗頭紗呈現出了層層疊疊且錯落有致的狀態且十分蓬松。隨著輕盈漫步模特的出場,更是輕輕搖晃,非常富有動態美。再加上婚紗頭紗上含有了蕾絲、絲綢、刺繡等元素,更是能夠將婚紗的美與大氣彰顯出來,從而解釋了羅馬時期婚紗的華麗之美。
3.2褶皺在箱包設計中的有效運用
眾所周知,箱包不僅能夠用來裝我們日常需要使用的物品,同時用來搭配服裝,屬于服裝飾品的一種。箱包又包括背包、手提包、斜挎包、單肩包、錢包、拉桿箱等等。箱包不僅有著一定的實用性,更多時候人們都將其拿來用于裝飾,從而提升自身的空間感與造型感。與其他褶皺配飾相比較來說,大眾更容易接受和喜歡褶皺箱包,其中非常著名且十分受女性喜歡的就是Miumiu的小羊皮褶皺包等。Miumiu的設計理念更傾向于少女,并且非常具有個性。在Miumiu的包中,褶皺包是其設計理念中最為突出的一種裝飾元素。并且有些包上面使用了褶皺的小羊皮,所以也就呈現了當下很多包的手感非常軟,并且非常不容易刮花。將柔軟的羊皮結合巧妙的工藝進行處理,從而形成不同的褶皺紋理,雖然看上去可能雜亂無章,但實際上卻含有一些復古風情,以及現代時尚,讓大眾一眼看上去就十分驚艷,同時也非常具有個性化。又如,三宅一生的褶皺包主要將立體主義這一設計進行了延續,并將其與潮流進行了結合,保持了流暢的線條,十分簡約,合理與服裝進行搭配,更能凸顯其格局,更促使了整體造型實現了層次分明。對于一些直接用來裝飾的死褶而言,三宅一生的褶更靈活,也正是如此才能突出其時尚觀念。靈活的褶,除了擁有良好的裝飾效果之外,更能在包原本的基礎上改變尺寸的大小,讓人們更加靈活的使用。
3.3褶皺在珠寶設計中的有效使用
隨著時間的發展,從而原本玉石制品的珠寶慢慢成為其他金銀材料制成的飾品,擁有較大工藝價值,也是首飾的總稱[5]。褶皺在珠寶設計中使用已經有一段時間,一開始是由維多利亞階段發展,一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才大量被北美銀合金中使用,并隨著時代變遷,珠寶中的褶皺逐漸崛起且越來越成熟。但與國外相比,我國珠寶褶皺元素還有較大的使用、發揮空間。形成具有褶皺原色的珠寶,必須要反復的在冷卻與加熱之間循環,這樣做的原因是珠寶中、外層之間的特質不同,所以熔點也有一定區別,通過反復的實驗,最終在珠寶表面呈現一些漂亮的紋理效果,甚至可以利用這一過程“繪制”出紋理不同的團,以此加深珠寶紋理的層次感,從整體上突出珠寶的設計性。同時也可以將褶皺用于珠寶的其他個別部分。雖然在珠寶設計中使用褶皺元素,但卻能夠讓珠寶呈現出非常自然的折疊效果,促使珠寶的高級感更強,同時還能與一些不對稱的設計進行靈活搭配,這樣會為珠寶添加一些華麗感,同時又讓其成為一件非常獨特的藝術品。
3.4褶皺在肩飾設計之中的有效運用
肩膀部分的裝飾,主要以絲巾和披肩為主。今年來,很多設計師開始勇于創新,全面在肩飾中使用褶皺元素,比如薄紗、真絲等。這種相對獨特的裝飾不僅讓肩飾的外觀更加豐盈,同時還營造出了非常醒目且獨特的藝術效果,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藝術效果和視覺體驗。
結束語
褶皺屬于服裝造型中一種十分經典的元素之一,能夠將其與服裝設計進行結合,從而創新服裝的設計。經過褶皺設計的服裝配飾,能夠讓其成為當下流行的單品,從而滿足消費者個性化追求的需求。
作者:孫瀟倩 單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服裝設計論文2
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染色工藝,最早出現于秦漢時期,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僅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從“扎”和“染”就可以想象到扎染的工藝過程,這種著色工藝形式多樣、富于變化,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形成的圖案和色彩具有較強的審美價值,深受大眾喜愛[1]。1扎染過程扎染主要是在面料的染色過程中,以扎、包、纏和捆等方式對局部面料進行防染處理,在包扎部位形成花紋自然、層次豐富的染色效果。扎染工藝過程一般包括:(1)扎染準備,將已經完成扎結的面料置于染缸內,以80℃左右的溫水保溫,缸內加入適量純堿或洗衣粉并不斷攪拌,隨后取出面料,清水沖洗,晾干備用;(2)染液準備,先用冷水將染料調成漿狀,沖入純堿軟化后的沸水,攪拌促使染料溶解,過濾調配后的染液,將3/5的過濾液倒入染缸,加入適量熱水并保持適宜溫度;(3)將準備好的扎染面料放入染缸進行第1道染色,加入剩余2/5過濾液,攪拌均勻,維持染液溫度,進行第2道染色,升溫,根據染色需求進行不同次數的浸染,隨著浸染次數的增加,面料顏色逐漸變深;(4)染色結束后,將面料置于固色液染缸中,設定溫度進行固色,冷水清洗后進行浸泡、蒸煮、曬干、拆線[2]。
2扎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扎染形式多變,圖案、風格和紋樣給人無限遐想,至今仍被廣泛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審美不能僅僅停留于傳統扎染藝術表現范圍,需要充分吸收傳統扎染藝術精華,結合現代設計風格和工藝技術,在圖案、色彩、面料選擇上展現現代風格,貼合現代社會的需要。
2.1圖案的創新應用傳統扎染藝術以周邊動植物形象為主,體現勞動人民的淳樸情感?,F代扎染藝術融合了西方抽象和東方寫意的藝術特征,受后現代主義審美風格影響,在圖案設計上不拘泥于傳統表現形式,在文化上提倡多元化,追求自由個性,突破地域性和民族特征的限制,將傳統文化、本土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緊跟時代潮流進行自由個性化創作。常見的扎染圖案主要有:(1)吉祥寓意圖案,以民間風俗、傳統故事為靈感,將象征美好的圖案應用于服裝中,體現民間特色;(2)自由抽象圖案,以無規律的色彩相組合,將自然景觀、花草樹木等圖案融入服裝中,使服裝呈現活潑而個性化特征,具有現代感;(3)獨立圖案,圖案的外部輪廓及內部結構具有獨立性且極具形式美感,圖案形式多變,飛禽走獸、蒼山洱海均可作為獨立圖案,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4)重復抽象幾何圖案,此類圖案在現代扎染服裝中較為普遍,可以單個或多個紋樣在2個方向上無限循環構成圖案,形成散點、幾何形狀或者花樹葉等重復圖案,也可以單個獨立紋樣為基礎,在上下左右4個方向上反復循環,形成花紋、波浪紋、花鳥魚蟲等;(5)現代技術設計圖案,隨著科技高速發展,現代技術可以與扎染藝術結合,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案。具有強大修圖功能的Pho?toshop軟件和能夠繪制高像素矢量圖的Illustrator軟件等可以幫助設計師更好地運用圖案,照相機等設備可以收集原始素材,重新構圖設計,形成以自然元素為基礎的各種設計圖案[3-4]。
2.2面料的創新應用由于工藝特殊性,傳統扎染藝術一直沿用手工制作方式,面料也相對單一,扎染面料多為絲織物、棉織物和麻織物。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服裝面料的要求從保暖到手感舒適再到體感舒適,越來越多的面料被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從傳統扎染技藝看,不是所有材質都適用于扎染,棉毛類服裝易于染色(上色快),效果突出;而滌綸面料光滑、密度小且松軟,染色困難,一般不作為扎染對象。為了將扎染藝術應用于滌綸面料,可以在滌綸面料中混入棉,形成滌棉混紡面料,以利于染色,從而豐富扎染藝術的面料選擇。各種扎染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進一步拓寬了扎染面料的種類,皮革扎染、錦綸扎染、環保扎染等扎染工藝逐漸被應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面料種類的增加不僅拓寬了扎染工藝的適用范圍,而且由于面料不同,呈現的肌理效果也各有特色,將扎染工藝與高溫高壓定形相結合,能夠創造出具有三維肌理的面料;如果與服裝相結合,又能夠得到立體染色效果[5-6]。
2.3色彩的創新應用傳統扎染藝術的特色之一是在藍色布上起白花,這主要是受當時技術的限制(以靛藍色作為主要的染整色彩),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審美的變化,扎染色彩更加絢麗?,F代化合成染料開發后,扎染藝術的色彩選擇和藝術效果表達更加豐富,可以緊跟潮流發展趨勢,選擇當下最流行的色彩。自然色彩常常成為現代扎染藝術的創作素材,例如將大海或天空的色彩感應用于服裝扎染藝術中,使服裝更具魅力。比利時服裝品牌ChristianWijnants在近年的秋冬女裝設計中,將扎染藝術應用于羊毛針織系列,作品以自然為主題,主要色彩包括靛藍色、橘紅色、姜黃色等,整體色彩格調深沉而不失活潑感,在柔和中又帶有溫暖的氣息,結合羊毛織物彰顯女性優雅高貴的氣質[7]。MichaelKors將粉色、紫色、天空藍應用于扎染藝術,采用淡染方式,為其設計的美式度假系列服裝點綴浪漫。AlexanderWang以桃紅色和藍色相結合,以不規則的方式設計出不羈的率性風格。Burber?ry將漸層方式運用于染色技術,使服裝具有雨天淋濕般的浪漫情懷。服裝整體色彩搭配有3類方式:(1)同種顏色搭配,以單一色彩的明度變化來調節服裝風格,使整體色調趨于統一,也可以借用反差大的明度變化,還可以與互補色、對比色協調搭配。(2)類似顏色搭配,以相近的色彩進行搭配,2種或多種色彩相互融合,達到色彩的和諧、規律;類似顏色搭配以同種顏色搭配為基礎,又賦予其更多變化,在改變色彩明度的基礎上,加入與主要色彩相關的輔助色形成協調配色。(3)對比色彩搭配,采用強對比色彩進行搭配,色彩的組合視覺效果差距大,可以形成強烈沖擊,配色整體鮮亮活躍,通常在搭配中講究統一的色彩明度,達到整體配色的和諧[8]。
2.4技藝的創新應用由于具有渾然天成的自然肌理,扎染藝術深受設計人員和大眾喜愛。但是扎染藝術工序繁雜,耗時較長,并且需要扎染人員具有嫻熟的技能,才能獲得做工良好的扎染圖案、色彩、紋路等效果。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設計人員的創新,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對基礎服裝進行改造設計,賦予傳統扎染服裝新的內涵,重塑其視覺和觸覺體驗,進一步拓展服裝的表現力。另外,現代服裝面料選擇越來越廣泛,傳統的扎染藝術在新面料上無法展現其優越性,需要采用現代新工藝,以達到良好的效果。運用高溫高壓定形和物理防染工藝相結合可以在服裝面料上實現軟雕塑,根據市場導向開發出具有現代風格的服裝藝術品,這種加工方式主要應用于新型滌綸面料和交織、混紡面料。主要的成型工藝有機械壓褶成型、噴染汽蒸定形和熱敏輔料記憶成型等。機械壓褶成型的面料具有浮雕特征,圖案清晰而富于變化,成型穩定,可控性強,適合大規模生產[9];噴染汽蒸定形主要用于滌棉、滌麻襯衫等,成品紋樣自然,具有浮雕肌理效果[10];熱敏輔料記憶成型利用高溫強烈收縮性能,結合電腦繡花圖案設計,成品具有浮雕感和藝術花型[11]。近年來,數碼印花在扎染藝術中逐漸興起,數碼印花首先通過拍照、掃描或軟件繪圖等方式獲得圖形,經過編輯后,由噴墨系統將染料噴印到紡織物上,加工整理得到具有扎染風格的服裝。數碼印花技術生產的紡織品色彩豐富、紋理細膩、漸變自然,生產的服裝能最大程度地呈現扎染藝術的韻味[12]。
3扎染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發展趨勢
為了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人們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并且與當前飛速發展的社會生活相適應,傳統扎染藝術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保留扎染藝術精華的同時,與現代設計理念和高新科技相結合,扎染藝術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一方面需要凸顯傳統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要體現當今的時代風尚,這是傳統扎染藝術傳承發展的必然選擇。
作者:張華 單位:渭南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服裝設計論文3
中國畫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體系的重要分支,獨特的留白造型、筆墨程式等,極具東方審美意蘊和典雅境界。在現代服裝圖案設計中引入中國畫元素,利于豐富設計的內容,打破服裝設計趨同性等問題,促使服裝設計師的創意想法得以充分表現出來。但中國畫元素在服裝圖案設計中的應用,仍處于摸索性前進階段,存在諸多的問題,有較大的完善空間,值得深入研究。
1服裝圖案概述
1.1分類類型豐富的服裝圖案,為中國畫元素的融入提供了豐富的載體,更利于放大中國畫元素的藝術表現形式。服裝圖案的類型,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一是從空間形態入手去分類。服裝圖案在造型藝術層面分為立體與平面的兩種形式,平面圖案是指平面形的紋樣效果,以裝飾紋樣的表現特征為主。立體圖案是指服飾上有立體感或浮雕效果的圖案,如利用面料制成立體胸花等三維立體造型。二是從藝術形式入手去分類。服飾圖案在造型藝術形態上,分為連續圖案、獨立圖案的兩類。服飾圖案在藝術裝飾方法層面,分為抽象與具象的兩類圖案。具象圖案在形態上近似于客觀形態的自然美,抽象圖案多用象征、夸張等手法去體現。三是從工藝特點入手去分類。服裝圖案在造型藝術加工層面分為提花、刺繡、電腦、拼貼、蠟染、手繪等圖案。四是從裝飾素材入手去分類。服裝圖案在藝術創作素材層面分為幾何、人物、風景、動物、花卉等圖案。
1.2風格圖案風格涉及以下幾方面:一是象征性。圖案有象征性與突出某種概念等作用,迎合了古人趨吉避禍等心理特點和審美情趣,如“龍”圖案象征著王者善于變化;“山”圖案象征著威震四方等;植物圖案象征著高貴的品格。二是考慮著裝者。服裝圖案設計的取材和意義效果,需迎合著裝者的氣質與審美需求、風格等,如中老年人的服裝圖案建議以素雅為主;年輕女性的服裝圖案建議以富于變化的圖案為主;年輕女性的服裝圖案建議以極具沖擊力的圖案為主。除此之外,與著裝者的胖瘦相契合,體型肥胖者建議以過小的花形服飾圖案為主,避免增大視覺量;體型嬌小者建議以加大的圖案造型為主,突出服飾圖案設計的以人為本的原則。三是多樣性。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豐富,尤其是在現代科技發展的帶動下,服裝圖案的表現手法與形式更加豐富。中國畫的寫意、工筆、白描、版畫等元素,整合書法、攝影、雕塑、油畫等藝術元素,可以在服裝設計中進行局部或完整的體現。由此可見,中國畫元素在現代服裝圖案設計中的應用空間和表現形式是相當豐富的。各領域的圖案設計在審美等方面有著互通性,還需現代服裝圖案設計者積極拓展思路,去多元化設計現代服裝圖案[1]。
2中國畫元素的表現形式
2.1色彩元素中國畫的色彩元素運用看似淡雅,但色調的變化極為豐富,亂中有序,整體追求和諧的色彩度與明確的色彩主次關系。中國畫的墨色變化多樣,包括清墨、重墨、濃墨淡墨、焦墨等多種,需要在作畫中加強對水分、力道等技法的控制,力求通過豐富多變的色調,體現出別致的畫面感。中國畫具有強大的文化包容性,力求借助色彩和構圖等藝術元素,放大畫面的意境美。作畫要求色彩淡雅但不庸俗,給人更多的親近感。在現代服裝圖案設計中引入中國畫的色彩藝術元素,還需進一步考慮圖案配色構成等方面的問題。
2.2意象元素中國畫的筆墨精神突出,借助筆墨技法體現出畫作的意境傳達、生動氣韻等,促使創作者的思想精神與主題內涵得以充分體現出來。中國畫創作強調以墨為主、以色為輔,靈活運用筆墨技法,可展示出豐富的畫面色彩和光影等方面的變化,突出造型意象與畫面的意境美。不同時代和社會背景下的中國畫作品風格的差異較大,但都極具東方審美意蘊和人文精神。中國畫的創作深受儒學思想等傳統文化的影響,注重突出畫作中筆墨意象的風格特點及藝術審美效果,借助提按頓挫等筆墨技巧體現出畫作中的虛實關系。在現代服裝圖案設計中的運用,配合服裝的面料與色彩、線條等要素,更利于促進筆墨的形成,呈現出粗獷的、細膩的或凝重等不同的圖案風格[2]。
2.3構圖元素中國畫的構圖是體現傳統文化美學思想的重要表現形式,根據畫家的特定意境設計或主觀思想、創作習慣等決定性要素,實現構圖方式與空間處理的有機整合。中國畫的構圖主次關系分明,強調主賓關系的層次感,在畫作表達重點的呈現方面,常采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方法去突出作品的透視感與輕盈感,這種作畫構圖法也拓展了創作者豐富的創作空間。
2.4留白元素中國畫中的留白手法運用,促使整體畫面的空間搭配感更強,給觀者無限的遐想,營造了一種引人入勝的視覺體驗。引用詩經的“素以為絢兮”,雖然白色相對素雅,但將留白手法有效地運用到現代服裝圖案設計中,利于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契合大眾推崇簡約主義的審美特點。
3中國畫元素在現代服裝圖案設計應用中的方法
服裝設計的四大設計元素,主要是指服裝圖案、色彩、面料、款式,對服裝整體風格與視覺美感的影響較大。其中圖案是服裝設計的亮點,不同內容和色彩、風格的圖案,直接影響觀者對服飾的第一印象。中國畫元素的表現形式豐富,為服裝圖案設計賦予了更多的靈感。中國畫包括工筆、寫意的兩大類。工筆畫有色彩艷麗、明快;線條細膩、工整等特點,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裝飾性等特點突出。寫意畫令人賞心悅目,具有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將中國畫元素融入到服裝圖案設計中,利于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但也對設計師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畫元素的創新運用不能一蹴而就,還需在解構主義手法、筆墨技法效果的表現方式等方面下功夫。
3.1應用解構主義
手法解構是指對素材形象的分解或分割、重新積聚組合,使其成為一種新的群化圖形。原來素材形象經過分割分解成多個元素,利用新的形式群化成極具風格化、趣味性效果的新形象。由此可見,解構是指破壞原來素材形象的完整結構與體系,迎合現代審美設計理念,用全新的思維和角度將其重組成新的事物結構。在現代服裝圖案設計中運用解構主義手法處理中國畫元素,利于弱化原素材形象的寫意效果,讓服裝圖案兼具現代的審美活力與傳統中國畫的寫意效果。
3.1.1重組重組是指組合不同意義的素材形象,使其產生具有新意的構圖紋樣,也是指將中國畫形象進行解構重組成新的服裝圖案。如提取不同墨菊圖中的菊花與葉子形象,通過重組的方法將其運用到現代服裝圖案的設計中。
3.1.2變構變構是指在保證素材形象基礎外形的情況下,對其內部結構的改變。利用變構方法對花朵進行變形變體變色的處理,花朵的形狀和花瓣個數等外形幾乎不變,但狀態發生了轉變,更符合圖案的裝飾意義,用漸變和黑白顏色的層次表達水墨墨色的變化。
3.1.3分解與重復分解是指打散素材形象的內部結構與外形,使其分解成小單位的圖形形象。重復是指重復素材形象元素,繼而達到著重表現某種效果的目的。如在水墨牡丹葉子的圖案轉化中,先分解點染擦染疊加勾的葉子筋絡形成的面狀的疊加的肌理效果,勾是線疊加在面上,視覺上把葉子分成了幾個部分,在服裝圖案的設計中,借助夸張的分割手法和重復方法,按筋絡將葉子分割成多個有規律的小塊面。再用墨線的重復而成的小塊面來表現水墨擦染而成的肌理感。
3.1.4變構與重復如服裝圖案上的水墨牡丹花朵設計,先利用變構手法與人工智能軟件處理,用淡灰色的羽化效果來表現水墨牡丹的花朵部分的勾出的花瓣的層疊效果和墨的漬染效果,利用點染技法呈現出漸變的處理方式,促使水墨元素的寫意性得以弱化。再利用墨線的重復和重構方法,構建牡丹花瓣的重疊效果。此外,還有錯位的解構主義手法,是指故意位置錯位素材形象,以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破壞的解構主義手法是指看似隨意的殘缺處理素材形象,破壞圖形的完整性。顛倒的解構主義手法是指對素材形象故意位置倒置,突出結構造型的常規效果。扭轉的解構主義手法是指素材形象進行其他角度的描繪或拉扯變形。
3.2筆墨技法效果的表現方式
3.2.1不規則圖形結合粘鉆利用變構提取的手法,提取出水墨花朵的不規則復雜圖形,通過黑色鉆填充的方法,使其兼具水墨的虛實相生效果、寫意水墨形象的不規則外形。
3.2.2漸變效果結合粘鉆將服裝圖案上面的花朵變構形成的圖案外形周邊,通過做成漸變的效果,營造出寫意水墨的漬染效果。在其基礎上,粘上大小不同黑色的亮鉆,營造出極具墨韻的水墨的漬染效果。
3.2.3粘鉆表現法勾技法的墨菊,在墨線方面存在粗細毛光虛實的不同,利用各種黑色鉆的排列,利于表現出這一虛實效果。因此,粘鉆也是較深墨色結構線與墨菊花蕊的常用表現手法,利于呈現出服裝圖案水墨韻味的裝飾效果。
3.3圖案創作素材
3.3.1花鳥畫元素在現代服裝圖案設計中融入中國畫元素,需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賦予服飾圖案更強的現代感。因此,可將中國畫元素整合現代流行的文化。如在現代定制女裝圖案設計中,利用中國花鳥畫的線條來呈現圖案,利于放大服飾的韻律美等特點。在服裝圖案設計中,將花鳥畫元素提煉成現代圖形,使其更加符合著裝者的氣質。花鳥畫元素可以呈現在現代服裝的袖邊緣、門襟、背部、肩部等裝飾部位,裝飾部位不同,視覺效果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更利于迎合大眾的個性化審美追求。尤其是在高級定制服裝圖案的設計中,需嚴謹把控花鳥畫元素的融入,迎合著裝者獨特的審美情趣與心理聯想。在服裝設計中,將水墨畫中的水墨仙鶴、梅花、牡丹等形象提取出來,再重新組合原來的結構。對原來的筆墨技法效果施以層次性水墨肌理效果性的解析,再在水墨的深淺層次虛實方面做類似效果的處理,使其兼具筆墨技法的效果和創新性,以此打造出多種水墨寫意花鳥形象組成的服飾圖案。
3.3.2點線面元素點線面是呈現出中國畫簡練美、意境美的關鍵要素。在中國畫的創作中,理性排列與設計點線面的形態,再利用打散與重組等手法,創造出新的藝術形態。將中國畫中的點線面圖案構成形式,融入到服裝的款式與裁剪設計等方面,通過合理組合點線面元素,設計出清新靈動的服裝圖案,發揮圖案對立體裁剪式樣等方面的襯托作用,不斷放大服飾的典雅等東方美學理念。在現代的服裝圖案設計中,可以利用點線面元素去放大圖案的藝術魅力,通過組合點線面形成趣味的幾何圖形,放大服裝圖案的藝術美和靈動感,將元素的多種美之要素融入到服裝設計的全程,將服裝作為放大傳統文化價值的重要載體,實現服裝設計與中國畫元素的有機整合[3]。
3.3.3黑白灰元素黑白灰在中國畫的意境營造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黑白灰的對比,突出畫面中的主次關系,達到烘托環境氛圍和傳遞畫面情感等目的。在中國畫的創作中,通常以黑白為主,以灰為輔,得當處理灰色,充分發揮其在襯托、豐富、協調等效果方面的作用。為放大畫面的韻律感和節奏感,需注重黑白灰表現的層次感。在現代服裝圖案的設計中,通過融合畫作中的黑白灰元素,也有利于達到和諧與整體的圖案效果。將素緞、歐根紗、喬其紗等絲綢輕薄的服飾面料充當宣紙等作用,利用有層次性的黑白灰顏色當作是圖案的主題,呈現出服飾整體變幻飄逸的美感,營造出中國畫般的薄透感,給人一種光滑明亮、精致細膩、質地柔軟的視覺感受。中國畫常用焦重濃淡清的墨色,墨色之間常重疊交互,黑灰墨色漸變過渡,呈現出虛實相生的畫面效果。在服裝圖案設計中的墨色應用,利用黑灰色重疊的方法,也利于達到一定的水墨效果。
4結語
現代服裝圖案設計中對中國畫藝術語匯的應用,利于突出中國畫元素的審美信息和文化內涵,將西方時尚與東方文化進行有機整合,推動服裝設計領域的與時俱進。將中國畫作為圖案的設計靈感,靈活運用解構主義手法,將點線面、黑白灰等中國畫元素以新的表現形式融入到服裝圖案中,創作出極具東方文化氣韻的服裝設計作品,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
參考文獻:
[1]徐慧琳.基于中國畫元素的服裝圖案研究[J].西部皮革,2022,44(01):136-138.
[2]李姍姍,王育新.抽象派藝術風格在服裝圖案設計中的應用[J].化纖與紡織技術,2021,50(09):107-108.
[3]陰好好.中國畫元素在定制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化纖與紡織技術,2021,50(06):124-125.
作者:石艷艷 單位:河南科技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