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勞動教育融入工程訓練課程教學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勞動教育現已融入工程訓練教學大綱、教案、課件和教學案例,江蘇海洋大學工程訓練大綱分工程訓練C(1周)、工程訓練C(2周)、工程訓練B、工程訓練A(一)和工程訓練A(二)五種,限于篇幅,現以工程訓練A。
二、勞動教育融入工程訓練課程教學解析
工程訓練課程教學內容包含普車、數車、鉗工、焊接、3D打印和電工電子訓練等10余個訓練項目,每個項目又分基礎訓練、綜合訓練和創新訓練等四個層次。每個訓練項目都由訓練教學知識點按實習進程串聯起來,表3為工程訓練課程數控車A(一)訓練教學知識點引出的勞動教育元素(思政)的解析實例。
三、教學成效
學生形成“愛數控車編程,學數控車仿真,做數控車加工”的良好風氣。尤其文科類、社科類學生找到自信,沒想到自己也能根據工程圖紙編程,開動數控機床加工零件、加工藝術品,有的學生甚至改變了人生方向。學生對數控車床有關方面有了深入了解,激發愛國主義,責任意識,勞動成就美好未來;激發科技報國,勞動推動民族復興;提高生態文明,安全意識,保障勞動安全;進一步培養學生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提高勞動素養,成為新時代實學實干青年。
四、結束語
江蘇海洋大學工程訓練中心為積極響應國家、江蘇省和學校新時代高校勞動育人新要求,為提高當代大學生工程訓練課程學習興趣,激發家國情懷,通過優化工程訓練教學大綱、教案、課件和教學案例,已成功融入勞動教育元素,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與實踐,學生勞動素養、工程素質、參加工程訓練的興趣和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學生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和能力、理解并履行工作責任、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及家國情懷也得到進一步提升,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很好成效,也得到了師生、教育部工程認證專家好評。
參考文獻:
[1]申國昌,申慧寧.我國勞動教育的歷史審思與未來展望[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10):102-113.
[2]周繼良,吳肖.尋根問路:中國共產黨對高校勞動教育的百年探索與經驗啟示[J].重慶高教研究,2021,9(4):16-29.
[3]瞿葆奎.教育目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62.
[4]王瑩,王濤.大學生勞動教育的路徑優化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20(8):67-71.
[5]楊兆山,陳煌.馬克思主義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思想的幾個基本問題[J].社會科學戰線,2021(1):218-229.
[6]李珂,曲霞.1949年以來勞動教育在黨的教育方針中的歷史演變與省思[J].教育學報,2018,14(5):63-72.
[7]檀傳寶.勞動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認識勞動教育概念的基本內涵與基本特征[J].中國教育學刊,2019(2):82-84.
[8]李紹軍,徐玉生.困境與重塑:教育場域視野下大學生勞動教育的路徑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1,39(4):31-35.
[9]張海生.高校勞動教育的意涵、價值與實踐———一種本體論、價值論和方法論的解析[J].大學教育科學,2021(1):53-59.
[10]王麗榮,盧惠璋.論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J].高教探索,2020(7):114-118.
作者:王其兵 陳勁松 金孝紅 孫國紅 夏靜 王穎 姚遠 單位:江蘇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