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小學語文課程中勞動教育的運用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小學語文課程中勞動教育的運用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學語文課程中勞動教育的運用

進入新時代,勞動教育研究是當前學者們關注的熱點。勞動教育應是以促進學生樹立勞動價值觀和提升勞動素養為目的的教育活動。[1]語文課程是小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需要發揮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功能。[2]課程資源是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課程資源是十分必要的。[3]勞動教育資源是在勞動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可利用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自然資源的總和。[4]但是,在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一些教師往往忽視勞動教育資源的價值,這不利于學生勞動素養的提升。因此,開發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顯得極其重要。在開發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勞動教育資源的特點、勞動教育資源的開發價值及途徑。

1語文課程中勞動教育資源的特點

1.1多樣性

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是多種多樣、極其豐富的。具體而言,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包括:教材、掛圖、卡片、報刊等圖文資源;教師和學生等人本資源;試驗田、種植地等勞動實踐資源。

1.2地域性

不同的地域在社會環境、自然地理、人文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呈現出獨特的特點。例如,慈溪市小學以“海文化”作為學校的核心文化,構建海韻課程,通過“語言與閱讀”來培養學生。

1.3人文性

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屬性,因此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表達了魯迅對人力車夫的關懷和同情,以及他尊重普通勞動者的情懷。

2開發語文課程中勞動教育資源的價值

語文教師開發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樣能夠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

2.1促進學生的發展

開發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相應的勞動教育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正確的勞動審美觀。

2.1.1認識維度

開發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能夠使不同學段的學生學習到相應的勞動教育知識,使小學低年級學生養成一定的勞動意識,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例如,《剝豆》一文展現了兒子面對勞動結果的誠實,教師須引導學生認識勞動的價值在于它的道德高度,而不在于取得了多少的勞動成果。

2.1.2創造性維度

開發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使學生體會到創造性勞動帶來的成就感,從而熱愛勞動。[5]例如,在《詹天佑》一文中,作者描寫了詹天佑獨創性地設計了“人”字形路線從而使火車上山更容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須引導學生感受勞動的創造性,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勞動。

2.1.3審美維度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引用了大量插圖,教師能夠靈活運用教科書插圖中的勞動資源,聯結課文中的勞動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審美觀。[6]在二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板塊中,課本呈現了廚師、護士等人物形象,使學生對職業特征有了初步感知。教師可引導學生向他們學習,做最美的勞動者。

2.2促進教師的發展

開發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能夠促進語文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有利于培養語文教師開發、利用資源的能力,提高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有利于語文教師將學科知識和勞動教育緊密融合,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講授《憫農》此類課文時,具有勞動教育資源深度挖掘能力的教師往往能夠向學生講授農具及其使用方法,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3開發語文課程中勞動教育資源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語文課程教學中,須盡可能地開發利用勞動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由此拓展語文教育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但是,如何合理地開發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3.1尋找合適的切入點

在語文課程中,勞動教育資源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在開發勞動教育資源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第一,由于教學內容并沒有呈現出明顯的勞動教育知識,因此一些教師容易忽略對勞動教育資源的挖掘。例如,在教授《三個兒子》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了一個兒子,從而使學生懂得要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雖然整篇文章未明顯展現有關勞動教育的內容,但是教師只要能夠找準切入點進行深度挖掘,就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勞動教育,增強勞動意識。第二,勞動教育資源極其豐富,卻不知道從何入手。例如,在教授《朱德的扁擔》一課時,一方面教師可以對朱德的人物形象進行解讀,使學生初步感知朱德勞動的形象,從而引導學生體會朱德參加勞動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品析“山高路陡”“非常難走”等語句,使學生感受朱德參加勞動的崇高品格。此外,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嘗試肩挑糧食的不易。這些方法都有可取之處,如何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受到勞動教育的熏陶,則是教師需要好好斟酌的地方。第三,語文教師生活視野的局限,降低了其對勞動教育資源的支配程度。在開發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時,教師要著重分析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和優勢,尋找合適的切入點,形成開發語文課程中勞動教育資源的特色。

3.2重視形成語文課程特色

生活和情感是語文課程的特色。教師在開發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時,也要注意從生活和情感入手,尋找一切有可能挖掘的勞動教育資源。例如,在教授《中國美食》一課時,教師可以問問學生制作這些食物需要用到哪些方法,再問問學生會做哪些食物,要求學生在回家之后向爸爸媽媽學習做一道家鄉的美食,并拍攝成小視頻,上傳到班級網絡勞動教育資源庫。

3.3學會整合勞動教育資源

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學會提煉勞動教育資源,學會整合勞動教育資源。整合勞動教育資源,需要教師和學生對課程資源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并進行有效的整合。例如,在整合語文教科書中的勞動教育資源時,可按照“學習勞動技能—學習勞動工具—培養勞動情感”的主線來整合。教師可以將二年級下冊的《小兒垂釣》、二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三“做手工”整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學習垂釣、完成手工作業,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

4開發語文課程中勞動教育資源的途徑

4.1語文教材資源的開發

語文教材資源極其豐富,教師在開發時可以參考以下方法:首先,找準合適的基點,多角度地拓展閱讀。例如,在教授《憫農》一課時,為了介紹辛勤勞作的農民形象,可以聯系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人力車夫的人物形象,使學生感受到勞動者的不易,引導學生尊重勞動者。其次,圍繞學科主題,整合教材課文。教師可以圍繞中心主題,將教材中有關的課文梳理出來,開展主題式群文閱讀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圍繞“珍惜勞動成果”這個主題,將《憫農》《千人糕》等課文結合起來,開展主題式群文閱讀教學。再次,把相關資料引入課本,采用“1+X”方法拓展課外閱讀。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補充相應的課外讀物,使學生了解更多的勞動知識,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最后,圍繞勞動教育專題,開展寫作練習。教師可以圍繞“教科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勞動人物”這一主題,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活動,隨后指導學生進行書面練習,分享自己筆下的勞動人物形象。

4.2網絡資源的開發

在開發勞動教育資源時,教師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學法,將教學延展至家庭、社區等任意空間。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滲透相關的勞動教育思想,采用在線探討的方式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學生在線上互動、互相學習。教師建立線上勞動教育資源庫,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點進行課后學習,打破勞動教育只在課堂內滲透的壁壘。教師可以利用新勞動教育APP,結合語文課程,布置相應的課程任務。在上課時,可以結合所教授的課文內容,選擇新勞動教育APP上相應的勞動教育資源供學生課后學習,也可以要求學生拍攝精彩的勞動視頻并上傳至新勞動教育APP,最后進行檔案袋評價。

4.3社會資源的開發

教師可以多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使學生在勞動中感知美,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7]例如,在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主題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非遺博物館,或者邀請非遺手工藝者進校園,為學生展示非遺手工藝。學校也可以邀請勞動模范為學生講授自己的經歷,使學生接受正確勞動價值觀的熏陶,增強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5結語

語文教師要樹立“以勞育人”的意識,積極開發與整合語文課程中的勞動教育資源,既要注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又要注重課程中勞動素養的滲透,為新時代勞動教育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檀傳寶.勞動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認識勞動教育概念的基本內涵與基本特征[J].中國教育學刊,2019(2):82-84.

[2]丁宏喜.統編語文教材勞動教育資源的開發[J].教學與管理,2020(32):36-39.

[3]黃曉玲.課程資源:界定特點狀態類型[J].中國教育學刊,2004(4):36-39.

[4]方弟麗.中學勞動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實踐路徑[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6):87-90.

[5]商曼.論教科書中的勞動精神滲透: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19(11):54-60.

[6]肖菊梅,屠錦慧.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中“勞動美”的發掘[J].教學與管理,2021(33):82-85.

作者:盧靜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