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高校國際金融課程混合式教學分析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高校國際金融課程混合式教學分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國際金融課程混合式教學分析

教育信息化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戰略實施以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等領域結合各自發展實踐和需求,探索“網絡學習空間”條件下的新型教學、學習與教研模式,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服務平臺服務水平日漸提高,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日益豐富,全國中小學校互聯網接入率達87%,學校網絡教學環境大幅改善。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和對教學實踐的不斷探索,結合傳統教學和在線教學兩者優勢的混合式教學逐漸形成發展,并逐步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改革方向,中國尤以慕課的迅速發展為代表。受制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貧困地區、民族地區由于教育發展落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設推進進度較為緩慢,混合式教學自有其特殊性。本文結合筆者的國際金融課程教學實踐,探索民族地區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方法在國際金融課程中的應用,為促進我國民族地區金融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一、民族地區高校國際金融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

國際金融是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的核心課程,是從開放經濟視角來研究貨幣資金運動的課程。國內外學者關于國際金融研究對象界定并不統一,但基本都是以外匯和匯率為研究主體,主要涉及國際收支、外匯和匯率、外匯交易、匯率制度、國際儲備、外債管理、國際金融風險管理、內外均衡的矛盾與政策搭配、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本流動與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機構、跨國公司營運管理等方面,內容繁雜,包羅萬象。尤其是匯率決定理論、國際收支調節理論、金融危機模型、國際組合資產管理、內外均衡的矛盾與政策搭配等理論涉及眾多的國內外經濟變量,內容抽象,關系盤根錯節,錯綜復雜,學生學習起來易有呆板枯燥、晦澀難懂之感。且由于推進“以學生為主體”的少教多學等教學改革,課時被壓縮到36課時,課時與內容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教師教學若按照傳統的教學手段,以講授為主進行教學,授課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難以滿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學的發展正好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混合式教學的含義,國內外學者一般已收斂在“線下面對面與在線學習的集合”上。學生通過“在線學習的集合”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觀看相關教學視頻、瀏覽先關教學資源、練習相關教學習題,同時問題交流也更加多元和開放;學生通過“線下面對面”可以提出問題與老師、同學交流,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提高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民族地區高等院校較之于普通院校,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學生的民族特征更加多元。以青海師范大學為例,2017年入學新生抽樣統計顯示漢族學生占48%,少數民族學生占52%,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中以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家族居多。不同民族、籍貫、生活環境、教育情況等因素,會使得學生在學校學習適應性方面表現出極大差異。以筆者的Mycos教學質量管理平臺國際金融課程評價為例,在“與其他課程相比,您認為這門課的難度如何”評價中,非常難、難、一般、簡單、非常簡單的比例分別是6%、38%、27%、19%、10%,由此可見傳統的課堂教學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青海師范大學引進了Blackboard平臺作為教學管理網絡平臺,擬推動網絡課程的開發建設,為教學、管理、評價、交流等提供支持。有效利用Blackboard平臺,將“線下面對面”與“在線學習的集合”完美地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就成為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

二、民族地區國際金融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探索

民族地區高校由于教學信息化推進緩慢,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教師技能培訓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網絡教學平臺使用較少,將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可以作為混合式教學的起步探索階段。網絡教學資源是教學過程中所需視頻、文檔、課件、試題的集成,是實現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國家精品公開視頻課、蔚秀學術報告廳、慕課等均開始有國際金融及相關專題教學視頻及教學活動,《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免費國際金融時事新聞,這些為國際金融學教學提供了豐富實用的教學資源。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前提下,教師積極主動開發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實施混合式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國際金融教學效果。

(一)課前按照課程教學大綱設計課前任務單,通過QQ群發送給學生

混合式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學習,快速、方便地獲取課堂教學內容,對于上課內容提前做到心中有數,重點、難點明確,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以外匯和匯率概述為例,課前任務單中一是設置學習目標,明確各知識點應掌握的程度以及重點難點,如外匯的概念有動態、靜態與廣義、狹義之分,主要要掌握中國外匯管理條例中的五種外匯表現形式;外匯的種類了解即可;匯率的標價要求理解、會應用;匯率的種類是重點,其中的買入匯率、賣出匯率、即期匯率、遠期匯率、基本匯率、套算匯率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要求理解并會運用,通過學習目標的具體設定,學生可以抓住上課思路。二是指定學生觀看中國大學MOOC中楊勝剛老師主持的國際金融學第二講相關教學視頻知識點1、2、3,該教學視頻是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成果,且與學生使用教材一致,便于學生結合教材學習。三是將教材92頁復習思考題中第7題中的(1)、(2)、(3)布置作業,以便學生檢測自主學習效果。課前將課前任務單及相關課件通過QQ群發送給學生。實施初期學生自主學習狀況較差,完成視頻觀看的比例在10%左右。為激勵學生主動完成自主學習,積極進行思考,將課程平時成績中的20%分配到自主學習的筆記記錄作業上,20%分配到課堂學生提出問題上,20%分配到學生課堂參與講授、討論上,結果學生的自主學習完成比例提高到90%以上,課堂提問和課堂參與積極性顯著提高。

(二)課堂教學以學生講授、討論為主,教師輔助為輔

教師在學期開始,將班級同學分組,每組4到5人,整體課程教學計劃分配給具體小組;在課前兩周時間,教師提前公布教學課前任務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借助教科書、網絡資源等多種輔助手段完成自主學習,并圍繞課前任務單,明確分工,制作課件。課堂上,先有教師對講授內容做課堂導入及整體說明,讓學生建立起基礎知識框架,然后由學習小組講授相關知識點。為促進每一個同學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教師除了對小組整體的課件設計、講授打分外,還為每一個同學設置了課堂語言表達、課堂講授效果成績,激發每一個學生課堂參與熱情。學生的提問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先由學生討論,學生通過講授與討論,便于更好的接受、理解以及發現問題。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講授及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必要時給與適當講解。課堂主體由教師變為學生。學生課堂講授、討論結束后,教師根據討論情況給予點評和重點講解,并提出進一步的問題,供學生學習和思考。從教學效果來看,大多數學生都掌握了教學內容,并且能夠將所學知識結合實踐進行分析

(三)課后布置基于專題內容的綜述撰寫,拓展學生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教師基于當前經濟金融領域時事熱點,結合課程教學相關內容,為學生推薦一些與課程聯系較為密切的、較有深度的文章和視頻,鼓勵學生就某個專題做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并自行收集、研讀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撰寫文獻綜述,作為課程論文作業。比如結合中國當前的實踐,分析國際收支變動、人民幣匯率變動、中國的國際儲備管理、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人民幣是否會被做空等問題,結合國外的實踐,分析歐債危機、英國脫歐、美國加息等事件對中國的影響。專題文獻綜述的撰寫及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又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益處頗多。

三、結語

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實施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民族地區高校由于自身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教育投入不足、師資力量薄弱等原因,實施混合式教學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混合式教學會成為我們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我們要在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充分利用一切現有條件,不斷探索混合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育質量,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Z].中國教育信息化網,2016-06-07.[2] 杜世純,傅澤田.混合式學習探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6(10):52-55+92.[3] 管恩京.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路徑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10):61-66.[4] 王妍莉,馬明輝,嚴瑾.基于Blackboard平臺的民族高校混合式教學行動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36(09):77-82+120.[5] 田立中.在金融學教學過程中整合網絡資源——以“金融市場與機構”英語課程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3(01):79-81.

作者:王小寧;作者單位:青海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