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探究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探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探究

1、基本情況

1.1區域基本情況

隴南市武都區位于甘肅省東南部,位居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龍江中游,地理坐標為北緯32°47′~33°42′、東經104°34′~105°38′,東西寬97km,南北長100.35km,區域面積4683km2,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屬南北氣候帶和植物區系過渡區,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海拔667~3600m,相對高差2930m,垂直差異明顯,形成北亞熱、暖溫、溫涼、溫寒等五個氣候帶,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區域年平均氣溫14.5℃,年均無霜期150~270d,多年平均降水量471mm,降雨充沛,水資源豐富。

1.2農田水利工程基本情況全區共有耕地80.18萬畝,林地190多萬畝,其中灌溉面積14.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7.44萬畝,林地灌溉面積6.77萬畝。由于地形條件限制,全區無萬畝以上灌區,有萬畝以下灌區12處,有效灌溉面積6萬畝,渠道長度23km,襯砌率30%。有節水灌溉面積13.53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8.4萬畝。各類小型水利工程12113處,其中窖池11821座,小型泵站116座,機電井176座,堤防長度131.53km。1.3改革背景為貫徹落實2014年中央“1號文件”,水利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關于開展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水農〔2014〕287號),甘肅省按照流域特點,分別在內陸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選取縣區開展試點工作,隴南市武都區為長江流域的試點區。

2、試點內容

2.1創新項目的申報方式

為改變農田水利建設群眾積極性不高,建后管護責任不明確,運行維護困難等現狀,區政府出臺了《隴南市武都區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辦法》,明確了小型水利項目的申報方式。由法人主體通過“一事一議”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對申報的項目基本情況進行公示;公示完成后,申請人根據不同的申報類型報送申報資料;最后區級水務、發改等部門按程序對申報的項目進行審核批復。在項目申報主體上支撐農民用水者協會、村集體、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聯合體、經營大戶(企業)主等法人主體參與項目申報,并鼓勵社會申報主體籌資投入農田水利項目建設。

2.2改進項目的實施方式

一是實行項目公示制度。從項目申報、批復到項目的實施、驗收,均進行公示制度,接受群眾監督。二是實行農民質量監督員制度。在項目實施區民主推選農民質量監督員,明確農民質量監督員職責,全程參與項目的實施,逐步形成政府監督、社會監督及受益群眾監督相結合的質量監督體系。三是創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民建公助”新機制。出臺《隴南市武都區小型水利工程先建后補與以獎代補暫行規定》,對項目建設的補助方式主采取“先建后補”和“以獎代補”模式。四是實行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主體多元化和項目建管一體化改革。在工程建設管理上鼓勵和支持民間資金充分參與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使建設主體從項目的申報開始就積極參與到其中,調動和發揮建設主體積極性,政府和水利部門重點任務是提供政策引導、項目規劃、技術指導、信息公示、評審驗收、監督管理等服務。在工程運行管理上,由國家投資的經營性小型水利項目,經營管理權歸受益單位;個人或經營大戶(企業)投資建設的項目,工程運行管理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由投資主體負責工程運行管護。

2.3明晰工程產權

為產權改革的順利推進提供政策支持,武都區先后出臺了《隴南市武都區小型水利工程資產評估暫行辦法》《隴南市武都區小型水利工程權屬管理辦法》和《隴南市武都區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抵押借貸融資暫行管理辦法》等三項管理辦法。對全區小型水利工程進行摸底調查,針對不同的工程類型、規模、受益主體確定產權的歸屬,明確管護責任人,由區政府牽頭頒發水利工程的所有權證、使用權證和簽訂工程管護責任書(即“兩證一書”)。

2.4創新運行管護模式

一是進行水價改革。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武都區政府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隴南市武都區農村自來水和農業灌溉用水價格指導意見》和《隴南市武都區農村集中式供水管理辦法》等兩項辦法,保證了水價改革探索實踐的順利推進。二是積極實踐探索水利行業提留設立專項發展基金(主要是油橄欖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有條件的集中供水工程等)。要求項目受益單位或業主按項目國家投資金額的1%~3%的年度標準,繳納滾動發展基金,由政府行業部門成立專戶進行管理,用于水利項目建設配套和獎勵補助。三是成立水利建設投資集團公司。通過水利投資公司搭建平臺,利用國家投資,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水利項目建設,撬動金融行業投資建設水利產業,形成合理有序的水市場開發建設環境,同時規范國家投資水利項目的建設管理,打造新型的水利建設管理及投融資平臺。

3、取得的成效及存在問題分析

3.1取得的成效

一是通過創新項目申報方式和項目實施方式,改變了項目建設政府部門“大包大攬”的局面,提高了項目區群眾的參與度,使項目更符合實際,提高了項目落實的可能,也為后期項目運行維護奠定了基礎。二是通過明細工程產權解決了工程項目“重建輕管”的現象,管護責任得到了落實,盤活了農田水利工程資產,為水利設施的租賃、入股和抵押打好了基礎,拓寬了農田水利工程投融資渠道,也為農田水利融入農村“三變”改革做好了鋪墊。三是通過創新運行管護模式,提高了群眾水“商品”意識,規范了用水秩序;通過提留發展基金的設立,形成了良性長效滾動發展模式,降低了水利項目建設和水利產業發展對國家項目投資的依賴,為農田水利工程管護、維修養護經費的籌措探索了一條新的途徑。

3.2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是農田水利設施基礎薄弱,制約了改革的推進。由于武都區灌區小、工程規模小,灌溉工程體系不健全,加之經費投入不足,已建工程老化失修嚴重,工程效益難以發揮,運行維護成本高,很多工程不具備確權的基礎。二是群眾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水價改革的基礎還很薄弱。武都區地處長江流域,相對全省其他地區降雨充沛,水資源豐富,多數地區屬雨養農業,灌區基本為補充性灌溉,農民種地對水的依賴性不是很強,造成群眾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的積極性不高,水價改革推進困難。

4、對策及建議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引導。農田水利改革能夠有力推進,最終要靠政府推動和政策引導,要立建政府牽頭,部門協作的工作機制,并結合實際,研究出臺相應的制度和辦法,為改革的順利推進提供組織和政策保障。二是持續加大農田水利投入,夯實改革基礎。農田水利設施基礎薄弱,已成產權改革主要阻礙,因此,要不斷深化投融資改革,拓寬農田水利投入,利用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農田水利建設,實現農田水利建設投入的多元化。三是強化輿論宣傳,深化農業水價改革。農業水價改革是農田水利改革主要內容,改革的成敗不僅關系到管理單位的生存與發展,也關系農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維護與持續利用。要加強宣傳力度,讓用水戶牢固樹立“有償用水”的觀念,夯實農業水價改革基礎,通過積極探索,建立合理的農業水價體系。

5、結語

農田水利改革不僅關系到水利工程的良性運行,也關乎到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武都區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改革為全省農田水利改革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是,要徹底解決農田水利發展內生動力不足、運行維護難等問題,還是要從農田水利建設、投入、管理等方面入手,持續推進改革。

參考文獻:[1]余周武,龍振華.對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成效的思考[J].中國水利,2016,67(08):34-36.[2]周玲.對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工作的探討[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04):38-41.[3]藺鵬山.武威市涼州區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成效探討[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35(08):102-104.[4]張慶.淺談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管護機制試點成效[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34(14):19-20.[5]姜文來.我國農業水價改革總體評價與展望[J].水利發展研究,2011,11(07):47-51.

作者:曾曉春;作者單位:甘肅省水利廳 水利管理局